关于大学生求职择业取向的调查报告

2024-10-2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关于大学生求职择业取向的调查报告(精选6篇)

关于大学生求职择业取向的调查报告 篇1

------求职择业取向观念调查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职业种类繁多,但面对社会“扎堆竞选”。有部门却招不到人。正可谓“有人愁没事干,有人愁没人干”。、各地区发展部平衡,社会就业局势日益严峻。其中大学生求职择业取向是影响就业因素之一。为了更好地,全面地了解大学生求职择业取向情况,我们展开了这次调查研究。具体情况如下:

1.调查人员:

2.活动地点:广东某某学院第五教学楼

3调查目的:

掌握关于大学生求职择业取向的一些看法与了解。分析在大学生求职择业取向观念中存在的问题,4.调查对象:

5.调查方式:

本次调查采取的是随机问卷调查。发放问卷是在发卷填写,并当场收回的形式场发卷填写,并当场收回的形式。全系发卷30份,收30份,回收率达100%

6.调查时间:

2010年11月5日――――2010年11月10日

7.调查内容:

主要调查了大学生求职择业取向前提情况、价值观念存在的一些差异。以及更多倾向于那些条件与那些的工作。问卷共向被调查的大学生提出了12个问题。8调查反映:

根据调查问卷的相关数据显示,接受调查的人大部分都是来自经济发展程度一般的城镇地区,目前家中经济状况绝大部分偏于中等水平,较低和很好的经济状况分属两极。话说如此,但他们对未来的求职择业取向也有很大的共同点:就是找一份好的工作。

数据显示,在被调查的学生中,超过一半的人不会坚持选择与所学专业对口的工作。他们表示,面对着当今社会的就业形势压力,他们认为:应要灵活进修,不断地完善自我,发展自我。灵活选择工作。实现自我,成就自我。因为工作的环境而放弃自己钟爱的工作持有的态度选择不确定稍微居多。而他们找工作时,会首先考虑到家人或者恋人等因素占了46%,说明他们对家人及恋人的关系在心中

处在较重的地位,对于未来是否考虑自主创业、支教等选择时,持有的不确定的态度十分明确。他们自信心理很强,也胆量十足,不会因为自身的文凭含金量不重这一原因而不敢向盛名较大的公司企业求职的数据则达到了72%。假如有机会,会留在实习单位继续工作持有肯定的与不确定态度的各占一半,而持有不会留在实习单位继续工作态度的只有4%。超过一半的人对“若父母拥有工厂企业。会进去就职”的回答表示肯定。假如家中父母通过人际关系给自己找到一份待遇不错的工作,会去就职的人超过了六成,不会去就职的只有2%。他们求职择业时也十分谨慎。也会做一些准备,其中超过98%的人会事先查阅该企业公司的相关的资料后,才投求职简历。所谓“知己知彼。百战百胜”。

在求职择业之前他们认为“全面素质“的重要性超过60%,而对所持证书的含金量、学科专业的竞争因素看法是不太重要。而因为最困扰自身最大的是实习的经验不足。对相关文凭、表达能力等也看得较重的。他们更多的是倾向于沿海发达城市就职。比值同样超过了60%,相反,他们考虑到距离。经济发展的状况等因素,而对在内陆西部地区、国外以及自己的家乡求职择业则表示没有太大的考虑。超过20%的人向往的是有“铁饭碗”之称的政府机关部门相关工作单位,对外资企业也表示亲睐。对私营企业、国有企业的向往程度差不多。就工作性质内容而言,有超过一半的人倾向于管理类型,相比之下,而对技术型和营销型表示冷淡。追捧程度不高。他们绝大部分从实际出发,以谋生与实现个人价值为主作为择业的最初目的最低的生活要求。绝大部分的人是期望的第一份薪水不是满足简简单单生活要求。占绝少部分的人希望有一份较合理的。不但满足生活基本要求,而且相对有余的薪水。大概在2000元到3000元左右。其中期望3000元左右的占了49%。他们对当今的就业形势十分关注以及重视,也抱有不容乐观的态度,46%的人都表示担心。表示乐观的不到20%。他们倾向于人力市场或其他方式求职择业,其中倾向于各种方式组合求职择业的达50%。并且希望政府部门及学校会对就职提供帮助,其中希望组织企业招聘会比例差不多达到45%,公布招职信息占得16%。提供技术培训指导的比例达36%。大学生求职择业取向偏重点相同居多。不利于社会的各个行业的发展。不利于各地区的发展。就业形势严峻。

9.调查体会:

从调查结果从根本上可以看出大学生的职业选择通常受一定的价值观念的支配,而大学生职业选择的价值取向主要体现在对就业单位的选择,就业地域和工作要求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建议如下:

求职择业价值观:

在对就业单位的选择倾向上,政府机关部门位居榜首,成为大学生首选,普遍认为是“铁饭碗”。有38%的学生倾向于选择这些单位.外资企业仍受亲睐,有30%的大学生愿意到这些单位就业;民营企业与国有企业相对遭冷遇,不到20%。绝大部分的学生则表示对未来自主创业抱有不确定的态度.在就业地域的选择上也

有了一些变化,但仍以向往沿海城市为主。大部分学生还是比较实在的,只有6%的大学生对高工资的倾向,依然存在.有42%的学生认为工资起点应在"1500-2000元",也有48%的学生选择"3000元以上".在就业的高压下,有4%的学生也降低了自己的要求,选择基本满足生活最低要求就行。在看待专业和工作性质的问题上。14%的学生要求工作与专业有一定关联,有30%并不要求绝对对口.

调查后建议:

对国家。政府的建议:

1.大力发展经济。增加就业岗位,缓解就业压力

2.提供就业信息,技能培训。帮助学生在社会的全面发展,3.完善相关制度.大力扶持大学生就业.对学生个人的建议:

4.努力学习,全面提高自身的素质。表达能力,社交能力等以及自身的技能。运算技能、管理技能。营销技能等,迎接就业挑战

5.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了解市场信息,发现需求,自主创业。

关于大学生求职择业取向的调查报告 篇2

关键词:湖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择业取向

目前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日趋突显,已经成为制约高校进一步发展“瓶颈”[1]。体育教育专业的大学生面临专业性强、社会的需求量小的不利因素。这使得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的就业范围明显变窄,尤其是近几年来,我省对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的社会需求量减少,但是体育学院有增无减,学校的培养方式与社会的需求脱轨,导致毕业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因此,该文将对湖南师范大学在读体育教育专业本科生进行调查,就择业取向方面对其所在学校的就业指导教育、学生家庭环境、自身择业观、择业渠道、择业倾向等方面进行调查,进而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存在问题的原因并提出相应对策,为湖南师范大学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如何适应就业市场的需求提供借鉴和参考,对提高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就业率以及推动体育教育事业的改革也有着一定的现实意义。

1 湖南师范大学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择业取向现状的研究

1.1 湖南师范大学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择业观

从表1中可以看出,体育教育专业的毕业生择业时考虑的主要因素排在前4位的分别是:经济收入、工作是否稳定、工作环境、专业是否对口。但受利益观念的驱使,有近95%的学生把“经济收入”作为择业时首要的考虑因素。有86%以上的毕业生选择“工作环境”和“工作是否稳定”作为择业考虑的主要因素,说明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择业时务实稳定化的心理特征。其中只有19%的学生选择了“专业是否对口”放在择业考虑的主要因素,说明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择业专业对口的观念逐渐淡化。但是从另一方面来说这也缓解了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的就业途径的单一化。

1.2 湖南师范大学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择业渠道的选择研究

毕业生对学校的就业流程和就业政策、形了解应该是常识性的问题,是学生就业的基本准备之一[2]。从表2可知,学生获取择业信息的主要途径是大众传媒信息,比例达到了61%。说明在择业信息的选择上,毕业生越来越依靠大众传媒获取就业信息。

1.3 湖南师范大学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择业倾向的研究

从表3可以看出体育教育专业的毕业生在其就业时选择呈多元化趋势。但从事教师行业仍然是大部分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选择,比重达到了56%,说明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还是倾向于与专业相关的工作,同时体育教育专业学生选择自主创业的只有8%,这也说明体育教育专业学生不能够大胆尝试去创业,缺乏自主创业的精神。学校在进行专业人才培养的同时也要加强“一专多能”的培养,增加他们的就业渠道。

2 影响湖南师范大学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择业取向的主要因素的研究

2.1 自身因素

从表4中可以看出,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就业意识淡薄,在大学期间对自身就业情况考虑较少,综合素质较欠缺。

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期望的月薪的选择可以从表5中看出,有30%的学生选择了月薪“3000~4000”,51%的学生选择了“4000以上”,这一数据说明绝大部分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对就业期望值过高,在择业时其价值标准趋向于商业化[3],这也会导致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在择业时抱着过高的期望而错过一些薪金相对较低的职位。

2.2 家庭因素

随着我国高校扩招,大学生人数猛增,在这大众化教育的背景下,一个显著的变化就是学生读大学需要缴纳昂贵的学费,在大学4年的学习时间也将花费许多金钱,而由于体育教育专业的特殊性,平常学习花费的金钱可能比一般的专业更多。因此,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毕业后能找到合适的就业单位对家庭来说也是相当重要的,父母希望子女在毕业后可以不再给家庭再增加负担,同时能承担部分的责任,学以致用。

2.3 学校因素

从2002年高校扩招后,大学生人数不断增加。据中国教育统计网的数据显示,2011年我国普通高等教育本专科共招生681.50万人,2012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达680万人,这就使得高校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越来越感到比以往更加严峻,扩招所带来了教学质量和学生的下降,学校在对就业指导教育和相关政策上的教育和宣传不够彻底,导致高校师范类的毕业生的就业尤为困难。

2.4 社会环境因素

继美国次贷危机以来,金融市场、市场危机已经从美国向全球蔓延开来,各国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导致大批的人失业。然在全球化的今天,中国也不能置身事外,也感到了各方面的压力。在这个科技、经济、文化发展相对较高的今天,每个人都遵循着“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自然规律,而且每年的大学毕业生不断地在增多,就业竞争力也不断增加,也就意味着部分人将被淘汰。而在这群人当中,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的形势更加的严峻。

3 结语

(1)在当前的就业形势下,由于社会对体育教育专业的大学生的培养规模加大,培养方式又与市场的需求脱轨,加上社会上还存在对体育教育的不重视,甚至是歧视,导致体育教育专业毕业学生的就业难度日趋增大,这就使得学生择业观呈现多元化趋势,专业对口观念日趋淡化,从而打破了专业的局限,增加了就业机会。但是缺乏自主创业的精神。

(2)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期望值较高,在就业时充分展现了理想和现实的冲突,倾向于工资待遇高、经济发达的大城市,以及传统的国家和事业单位。

(3)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的求职准备不足、求职技巧和方法上还存有待提高,加上对当前就业形势不甚了解,学校的教育培养方式单一,与社会的需求不相一致,导致就业困难。

(4)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意识淡薄,在校学习期间没能主动培养自身综合能力,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

4 建议

加强对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把就业指导工作与学生的入学教育、适应教育、职业教育、世界观教育、人生观教育、社会实践教育等结合起来,贯穿整个大学生教育始终[4]。

(1)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贴近就业现状。把自己的理想与现实统一起来,把个人的选择同现实的条件结合起来,这样才能实现自身的理想。

(2)收集最新的就业信息,走进人才交流市场。毕业生要充分利用每年的就业信息去了解就业状况,在这个信息化高度发展的时代,要想获得最新的就业信息就必须要充分利用各种媒体渠道,及时准确的收集到有关大学生就业的信息。同时,大学生可以在招聘会上真实的感受到就业的氛围与压力,锻炼自身面试的能力,树立就业的信心,挖掘就业渠道。

关于大学生求职择业取向的调查报告 篇3

大学生求职择业的调查分析报告

一.调查背景

如今的社会,人才越来越多,竞争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毕业大学生和未毕业大学生正在面对和将要面对严峻的就业问题。就业难的问题是每个大学生都能感受和体会到的。同时,大学生在以择业主体的自他投身社会,在选择理想职业的过程中,同时又要承受着日益沉重的择业竞争的压力。虽然一定的压力能让人产生动力,但这种情况一旦失衡,势必会造成大量资源浪费。当前大学生就业问题是社会的一项大难题,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已经是整个社会的燃眉之急。研究大学生的择业行为,让大学生养成正确的择业观念,做好大学生的就业指导服务工作是教育工作者的职责所在。因此,大学生的求职取向成为了一项十分重要而且又急需解决的的问题。

二.调查目的通过对大学生就业的相关问题进行调查,分析影响大学生就业心理的主要因素,并深入研究产生这些因素的主要原因,从而找到缓解这些心理压力的方法。

三.调查实施

调查时间:XX年XX月XX日 X

调查地点:XX楼XXX自习室

调查对象:XX大学本科生

调查方式:问卷调查

四. 调查问卷内容(问卷见附件)

a)

b)

c)

d)调查大学生对各种职业的倾向 调查大学生对自己未来职业的要求 调查大学生对自己的认知程度 分析大学生能力及其向往职业是否相符

五. 调查数据分析与统计

1.大学生毕业之后的打算

由统计来看,有65%的人选择继续深造,他们认为在就业压力日益沉重的今天,学历上的优势可以争取到好一点的工作岗位,当然也有一部分大学生想缓解就业压力,也有一少部分在逃避。35%的人选择直接就业,因为他们认为越早工作对自己越有利,而且以后就业压力也将成上升趋势,早日找到工作未必不是好事。

2.大学生比较感兴趣的工作

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比较倾向于国家机关例如公务员和国有企业,两者合起来比例大约占76%。因为他们都认为这样的工作稳定可靠,而20%选择合资企业,因为他们认为这类收入比较可观,只有少数人选择科研设计单位,认为这类工作具有挑战性。

3.大学生所能接受工资的范围

由统计数据看,大学生普遍对工资要求较高,大多在3000元以上,4000元以上的竟高达34%。由此看来,大学生在工资方面有些理想化,无形中更加大了就业压力,以至于将导致“高不成,低不就”的画面。使得大公司“僧多粥少”,小公司“门可罗雀”,导致人才分布不均匀。

4.大学生就业前考虑的最重要的因素

调查结果显示38%的大学生认为求职择业最重要的是工作,生活环境,27%认为工作的稳定性最重要,35%则更倾向于经济收入。由此看来三者几乎不分伯仲,细看一下,大学生还是更倾向于工作环境。

5.大学生对自己所学专业前景的看法

46%的同学感到担忧,20%感到一般,34%感到乐观。由此可看出,大部分大学生已经受当前就业压力影响,导致自信心受挫,对未来的希望感到渺茫。

6.在大学生心中求职成功的关键

大多数学生认为求职成功的关键在于个人的知识及实践能力,还有少数选择了高学历和较好的人际关系,绝大多数大学生都认为能力才是硬道理,这一点很值得欣慰。

7.大学生对专业与就业是否对口问题的看法

48%的同学认为选择的工作要与本专业具有相关性,10%觉得一定要与专业相对,其他同学认为找到好工作就行了,至于专业对不对口不重要。众所周知,有些专业的毕业生众多,但是在这方面社会当时的需求量变得很少,如果大学生不愿意改变自己,不愿意调节自己的就业方向,就会导致大量的毕业生无法就业。同时,此次调查足以说明当代大学生的择业发展观日趋成熟和清晰对于目前的就业和未来的发展有了较积极的认知和系统规划,因此,只要适当引导,这类问题能够得到处理指日可待。

8.大学生的自我认知

大多数的大学生认为自己缺乏相关工作或实习经验,这说明我们大学生需要加强这方面的能力,同时也有不少人选择了缺乏社会关系,对于社会关系这个问题是因人而异的,现实中这个问题确实很明显而且重要,这也是一个社会问题,我们暂且不讨论。同时,适应能力和工作能力的提高是不分时间先后的,不一定非要等到大四才做,早早做准备有百利而无一害。

9.在求职过程中,最让大学生感到困扰的问题

绝大部分人都选择了缺乏工作经验,个人能力不足,求职方法技巧欠缺,缺乏社会关系。只有极少数的人选择了用人单位的不公正和学校就业指导不够。由此可看出学生们担忧的根源。

12.大学生对于就业地点的选择

据调查,49%的大学生青睐大城市和沿海发达地区,这主要是因为大城市比较重视人才,工作生活条件好,经济收入高,发展机会多,并且接受信息块,因此有较大的吸引力。34%的人喜欢到内地的省会城市工作,而急需人才的西部和边远地区,条件艰苦的行业想去的人却寥寥无几。尽管国家出台了很多鼓励毕业生到那些欠发达的地区的基层就业和参加志愿服务的优惠政策,但大学毕业生的积极性仍明显不足甚至一部分大学生根本没听说过。虽然大学生就业首选大城市和沿海发达地区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择业地点过于集中势必导致人才的闲置和浪费,同时也会增加就业难度。从数据中可以看出大学生在择业方面表现出一定的功利性和短见性,他们不愿意担任艰苦的工作,奉献意识与锻炼意识不强。学校应通过各种形式加强对学生奉献精神的培养。对于学生择业中的功利和短见要适时地加以引导。

六. 总结与展望

大学毕业生要充分利用整个社会营造的就业市场,按市场规律办事。面对艰难就业形势,大学毕业生要以积极态度,树立市场经济观念,不断提高自己的竞争意识和综合竞争能力。要转变就业观念,树立新时期的就业观。大学生应从实际出发抛弃“社会精英”的情结,树立大众化的就业观。注重在学习和工作中拓展自己的人际关系,构建自己良好的关系脉络。提高自身素质,掌握就业主动权。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毕业生个人的素质、能力、专长和团队精神将是主导毕业生择业的重要因素。优胜劣汰是市场竞争体制下的规律,大学生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掌握过硬的本领,才能在就业竞争中占据主动地位,谋取自己理想的职位。自主创业,依靠自身实力解决就业问题。大学生在一定的条件下,找准商机,发挥一技之长,走自主创业,自谋职业的道路,在解决自己就业的同时,也为社会提供了新的就业渠道,缓解了就业压力。

大学生求职择业状况调查

同学你好:

耽误您几分钟得时间。我们想针对大学生就业心理方面做一些调查,来了解大学生在就业方面存在的一些心理问题和误区,希望您能认真填写。如果您对我们的调查感兴趣,请留下联系方式(邮箱),我们可以把调查结果发给您做参考。问卷不涉及个人隐私,请放心填写。

1.请问您毕业后准备:()

A.直接就业B.继续深造C.尚未确定

2.您对哪些工作比较感兴趣()

A.国家机关B.事业单位C.科研设计单位D.国有企业

E.民营企业F.中外合资或外资企业G.学校 H.其他

3.您能接受工资的范围()

A.1000-2000 B.2000-3000 C.3000-4000 D.4000-5000

E.5000以上

4.您就业前考虑的最重要的因素是什么()

A.经济收入B.工作,生活环境C.工作的稳定性D.其他

5.您对自己所学的专业的前景感到()

A.乐观B.担忧C.一般

6.您认为求职成功的关键是什么()

A.较高的学历B.较好的人际关系

C.良好的个人形象D.个人的知识和实践能

7.求职时,您怎样看待专业与工作性质的问题()

A.一定要与专业对口B.与专业要有关联性,不一定要对口

C.先找份工作,不管是否对口

8.在求职中,您认为自己最缺的能力是什么?()

A.基本解决问题的能力B.沟通协调能力

C.相关工作或实习经验D.专业知识和技能

9.在您看来,学校应该在哪些方面提供服务()

A.建立与用人单位的稳定关系

B.提供就业信息

C.提供职业规划方面的教育

D.帮助学生制定职业规划

10.在就业过程中最困扰您的问题是()

A.缺乏工作经验B.户籍问题

C.学校就业指导不够D.个人能力不足

E.求职方法技巧欠缺F.用人单位选拔不公正

G.缺乏社会关系

11.在您寻找第一份工作时,最看重的两项是()

A.公司声誉B.职业发展空间C.薪酬福利待遇D.公司类型E.生活因素

12,您最想在哪里工作()

关于大学生求职择业取向的调查报告 篇4

首先非常感谢你的参与,以下问卷是为研究大学生就业及择业意向而设计的,完全用于研究大学生就业问题现状,请您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独立完成各题。每年此时,是大学生就业高峰期,受金融危机的影响以及我国人口的压力,现今大学生就业面临着更大的压力和困难,为了更好的了解大学生就业形势和社会各类人才需求情况,特进行此次问卷调查,欢迎踊跃参加。您的如实回答就是我们最好的答案!

您的性别:______________专业:_______________ 学院:______________

1.大学毕业后你会选择()

A.求职B.考研深造C.创业D.求职考研两手准备E.出国F.其他

2.自己做过职业规划吗?()

A.是B.否

3.你了解当前我国对于大学生的有关就业政策吗?()

A.相当了解B.不甚了解C.一般般D.一点不了解

4.对自己的就业前景持什么态度?()

A.乐观B.不乐观C.走一步是一部D.家长做主

5.你认为比较理想的工作单位是那些?(可多选)()

A.国家机关或国企B.学校或科研机构C.私营企业D.医院等E.其他

6.你选择上述单位的原因(可多选)()

A.家长老师建议B.自己喜欢C.理性的想要发展自己D.收入好E.专业对口F.为社会做贡献

7.你认为理想的就业地区()

A.国外B.沿海开发城市C.北京上海等大城市D.内地省会E.国家需要的地方F.不限地区

8.在择业时你会优先考虑()

A发展机会B.经济收入C.实现个人理想和价值D.专业取向E.社会需要

9.在能力方面,你认为你的优势是(可多选)()

A.表达能力B.专业知识C.团队协作能力D.创新能力E.综合分析能力F.其他能力

10.你认为证书在你的求职过程中作用如何?()

A.是能力的证明,很重要B.只对求职的补充,不起决定作用C.完全没作用

11.如果毕业后你暂时没有找到适合你的专业取向的工作,你会()

A.从基层做起不断奋进B.通过关系走人脉渠道C.继续深造

D.自主创业E.投身国家需要的地区

12.你的择业观念是()

A.一步到位,固定收入B.先就业后择业C.自主创业D.无所谓

13.如果你去参加应聘,你会选择哪种方式?()

A直接向用人单位介绍B.学校推荐C.走人脉D.寄发自荐材料 E.其他

14.对于学校的就业指导,你最希望获得哪方面的信息(限选两项)()

A.应聘技巧B.用人单位信息C.求职心理辅导D.职业规划辅导 E.专业出路F.其他

再次感谢你的作答,祝你能有个圆满的职业生涯!

关于大学生价值取向的调查 篇5

大学生,自古以来就是社会上的一个特殊群体。虽然不同朝代名称不同,但其在社会上永远都是众人关注的对象。

随着学识的积累,我们这群大学生也遇到了当代大学生所面临的各种困惑,感受到了庞大的队伍给自身带来的巨大的就业压力;大学,是我们脱胎换骨的时期,很多人在大学蜕变,日趋成熟,也有少部分人走向堕落。

首先解释一下什么是价值取向:价值取向是价值哲学的重要范畴,它指的是一定主题基于自己的价值观在面对或处理各种矛盾冲突或关系中所持的基本价值立场,价值态度以及所体现出来的基本价值倾向。价值取向具有实践品格,他的突出作用是决定和支配主题的价值选择,所以对主体自身,主体之间的关系以及其他主题均有重大影响。

价值取向的合理化是进步人类的信念。

在我们的身边,已经有同学利用课余时间打工,做小生意,他们和我们心中都怀揣着自己的梦想。我们是其中的一部分,因此想利用这次机会做一次大学生学习情况,消费倾向,消费水平,消费能力及其价值取向的调查,以便做好自己定位,为以后扬帆上海做准备。本着求实求益求教的态度,以求促进社会进步,解决社会问题,尊重客观事实,不“唯上”“唯书”,眼睛向下,虚心向群众学习与求教为纲领性原则,我们作出如下报告:

正文部分:

(各选项后附带统计的百分比例)

第一角度: 职业价值观和人生价值观的调查

作为社会人,首先要保证的就是生存,劳动才能生存。一个人所从事的劳动种类就可以狭隘的定义为他的职业,因此职业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本次调查的第一部分就是职业价值观的调查。

自1995年开始,国家就逐步确立了高校毕业生“以市场为导向,政府调控与学校推荐相结合学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就业目标模式。

职业价值观是衡量社会上某种职业优劣和重要性的内心尺度,是个人对待职业的一种信念,并为其进行职业选择,努力实现工作目标提供充分理论。职业价值观反映的是人们需要与属性之间的关系,是人们对社会职业的评价。

下面结合我们的问题作出如下分析:

第 5 题你在专业学习之外,还参加哪些学习或培训:

□TOEFL、GRE、商务英语、高级10% 口译等外语类的培训13% □计算机的培训□职业能力培训如会计师培训7%□学习人文素养、道德修养课33%□没有参加任何培训 37%

第 7 题你觉得大学期间最重要的事:

□加强对英语、计算机、第二外语和其他实用性知识的学习,为今后的发展做准备 38%□获得较好的成绩,评选奖学金、出国、就业时有优势 8%□积极参加社团活动、比赛,以增加经验,培养综合素质 17%□提高交际能力,拓宽人脉,为以后工作建立人际网 28%□其他 9%

第 20 题你认为当代大学生的价值判断趋向于:

□实用性 20%□功利性 21%□前面两者 21%□崇美善真 29%□其他9%

第 21 题你对哪一类信息最感兴趣?

□国家大事 16%□学术方面 19%□社会新闻 34%□娱乐头条 27%□其它 4%

第 22 题你对“人才”两字的理解是:

□有专业的知识技能 33%□学习认真刻苦 19%□有理想有抱负 33%□会做事会交际 10%□其他 5%

第 23 题面对当今严峻的就业形势,你有何感受?

□很有危机感,不知道自己毕业后怎么办 22%□很有危机感,自己要更好的发展 43%□比较从容,同时更加努力 15%□我还没毕业呢,到时候再说 20%

第 24 题在闲暇时光,你主要从事什么活动?

□读书学习21%□体育活动 32%□逛街 11%□参加社团活动 13% □玩游戏 21% □其他 2%

第 25 题你对人生价值的看法:

□人生价值在于奉献与索取的统一 40%□只有实现社会价值才能体现个人价值 48%□其它 12%

第 26 题您的择业标准及您在择业时所关心的因素是:

□学习条件 8%□权力、地位及升迁机会 31%□工作收入 25%□工作环境地点 24%□专业对口有出国机会 3%□职业风险 5%□其他 4%

第 27 题你择业的目标是:

□关注社会 17%□关注个人发展 71%□其他12%

(大学生择业的自我意识突出,毕业生求职行为取决于不同的社会经济环境及其价值观念趋向的变化。从建国到80年代初期,中国的政治、经济及社会坏境几乎杜绝了大学生择业自我意识产生的习惯性。在强大的思想政治工作的影响下,出于对党、政府、祖国与人民的爱,绝大多数的高校毕业生服从分配,心甘情愿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工作,而自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来,市场作用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影响日益增强。在毕业生的价值取向中,昔日那种长期被压抑的个人成分开始显现,自我价值的实现和个人目标的追求开始主导毕业生的就业选择行为,如果说前几代人习惯于把小我融化到大我中以感受奋斗目标的意义,当代大学生却更乐观于把小我从大我中分离出来以定位自我的人生目标。面对日益竞争和完善的就业市场,大多数高校毕业生努力在现有条件下谋求个人发展,择业时第一看发展前景,第二看施展才干的机会,第三看薪酬福利。)

第 28 题您希望到______地区工作。

□沿海大城市和经济发达 71%□农村 11%□西部地区 8%□没有要求 10%

(大学生择业的功利色彩凸显。但在社会转型及市场经济深入发展的社会环境下,大学生面对各种利益关系的调整和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其职业价值观变得功利、务实,职业定位追随市场感觉。大部分学生开始把第一份工作看作是谋生的手段而非实现自身理想和价值愿意为之倾付心血的事业。)

第 29 题你认为你的人生中最重要的是(最多选3项)

□爱情 60%□亲情 98%□友情 75%□事业 15%□健康 43%□名誉 32%□地位 15%□金钱 23%

综合以上题目的调查结果,我们可以明显的感受到当代大学生职业价值观与传统价值观的强烈对比:

首先,个人本位职业观对比于社会本位价值观。

当代大学生个人的独立自主地位逐渐得以确立,大学毕业生在择业时敢于积极追求个人价值、尊严和利益,自我意识、成就欲望、自我责任明显增强,这无疑是社会发展与时代进步的表现。然而,市场经济犹如一柄双刃剑,它在造就大学生独立自主择业意识的同时,也使相当部分大学生择业的社会责任感相对减弱,表现出在择业时过分关注个人利益和需要,关注西方式的个人奋斗和自我营造,甚至为了满足自己的择业意愿,不惜一切手段,滋生了严重的个人主义。这种个人本位的职业观对高校传统的社会本位价值观带来了强烈冲击。

其次,竞争性职业观对比于以和为贵价值观。“以和为贵”的传统价值观在计划经济时代得到人们广泛认同,并影响到人们的行为方式,然而它容易导致人们缺乏竞争意识和进取精神。随市场经济的建立,人们竞争意识逐渐增强。在竞争时代成长起来的青年学生,他们多年的校园生活都是在各自为战的学业排名中度过的,他们体验最多的是个人之间的竞争,忘记了人与人之间需要合作,忘记人类社会是靠人与人的协作而不断取得进步的。因而造就了一大批个人能力极强而团队协作能力很差的毕业生,使他们本人和企业都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2004年,在企业人才需求专题研讨会上,美国毕益辉系统(中国)有限公司、丰田汽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等外资企业的人事经理称:“我们不要高校的尖子生,因为他们的个人能力过强,与别人的磨合能力差,会造成整个团队协作出现困难。企业不是找最优秀的人,而是找最合适的人。我们要的是人品好、踏实的年轻人。”确实,具备“团队精神、品行好、敬业精神、沟通表达能力”,是不少外企录用人才的标准。

再次,多元化的价值观对比单一价值观。在我国,长期以来,集体主义价值观一直居主导地位,人们对职业的选择和评价统一在“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这一点上。改革开放以来,伴随各种思潮的涌入,大学生思想观念处在不断变化和更新之中。在信仰方面,由于市场经济的自由性,事物变化的多样性、复杂性,大学生信仰出现不稳定的现象;而且由于媒介和刊物热衷于宣传和介绍西方各种学说,甚至封建迷信的某些歪理学说;加上对党内某些党员贪污腐败行为的强烈不满以及对新生事物的迷惑不解,使大学生在人生道路的选择上,尽管报效国家,造福人民仍是大多数大学生的共识,但在怎样实现人生价值、怎样走好人生道路的问题上,许多大学生则陷入迷惘,有的甚至做出了错误的选择。在这大部分人中,有的把金钱作为评价职业优劣的标准,信奉拜金主义价值观;有的把当官作为一生求职的奋斗目标,崇尚权力主义价值观有的把出名作为职业的支撑,追求虚荣;有的认为择业是为了“追求自己美好的生活,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有的坚持“报效祖国”是事业成功的基石。总之,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呈现出了多元的不稳定态势。

第二角度消费方式的调查

从表面上看,消费是个人行为,但从更深层的意义上说,消费心理、消费意向、消费意识、消费嗜好是一种精神文化现象。从这一意义上说,校园里出现的不良消费所造成的消极影响是不容忽视的。它不仅加重了学生家长的经济负担,影响了家长和学生的感情;还在某种程度上扭曲了校园人际关系,影响了正常的教学秩序;对学生个人来说,这一时期形成的道德观念可能会影响他一生的消费行为,并且与其人生观、价值观、健全人格的形成和完善密切相关。所以,正视中国当代大学生消费问题,刻不容缓!

下面结合我们的问题作出如下分析:

第 10 题你目前最想做的事情是(最多选三个):

□好好学习29%□打工赚钱 19%□多交朋友 19%□谈恋爱 7%□发展兴趣和能力 13%□寻找信仰 4% □发现人生的意义7%□其他 1%

第 12 题您每月消费的主要项目是什么?

□伙食交通、通讯(电话、上网)59%□购物(服装、饰品)19%□学习费用(书籍)5% □ 娱乐交际 12%□其他5%

第 13 题您平均每月的伙食费(包括零食饮料)为:

□150元以下 0%□150元--200元 19%□250元--300元 23%□300元--350元 33%□350元以上 25%

第 16 题当身无分文时,朋友去玩,你会怎么做呢?

□婉言谢绝 37%□借钱消费 39%□其它 24%

第 18 题您每月学习方面的花费(包括文具、书籍)

□20元以下 49%□20--50元 30%□50--80元 18%□80以上 3%

第 19 题如果有一大笔钱,你会如何使用:

□购买自己喜欢的东西 34%□周游世界 30%□捐给慈善机构 11%□把钱存到银行,继续努力学习20%□其他 5%

综合以上题目的调查结果,我们总结出以下结论:

(1)大学生的消费构成跟上社会发展的潮流,与社会接轨。从调查中可以看出,大学生外出聚餐、请朋友吃饭、外出旅游、通讯网络方面的费用较多,俨然大学生圈子也成了一个小社会,大学生更多地意识到了要提早接触社会上的一些新的生活消费方式,进而提早融入社会。大学生作为社会上一个活跃的群体,虽然在经济实力上未能跟上社会,但消费意识上却早已和社会发展同步。

(2)理性消费仍为消费主流。大学生的绝大部分支出是用于饮食方面,而玩乐方面的支出不算多。由此可见,大学生还是清楚知道自身的使命还是以学习知识为主,而不会沉迷于玩乐。由于消费能力有限,大学生消费时都会较为谨慎,尽量精挑细选,不会一味求贵,或者只注重便宜的价格而不注重质量。所以较为理性的消费是大学生消费的主流。

(3)消费呈现向多元化发展。大学生在实现温饱的同时,也在服饰装扮这一方面明显消费。而作为饱读圣贤书的天之骄子们,学习之余也会不忘逛逛学习用品店和书店,为取得各类证书的补课充电也成了大学生的一个消费热点,大学生的消费取向逐渐向多元化发展。

第三角度时间支配与行为方式

时间在衡量一个人的观念方面是一个天才。主要从 个方面来设计题目:学习自主性,时间利用效率,时间利用方式。

下面结合我们的问题作出如下分析:

第 1 题您学习的主要目的是:

□谋求理想的职业、社会地位 31%□期望在专业上有所成就,实现自己的价值 46%□为了祖国社会的发展 7%□不辜负父母的期望 16%

第 2 题每天平均的学习时间大概有:

□1小时以下 13%□1--2小时 32%□2--2.5小时 19%□2.5--3小时 22%□3小时以上 14%

第 3 题你参加社团、比赛活动的最主要原因是:

□选锻炼自己,提高能力 39%□兴趣使然 42%□为了增加日后找工作的筹码,增加求职资本 10%□多结交朋友 9%

第 4 题你选择选修课(包括公共选修,专业选修):

□兴趣使然 38%□考试容易,老师给分高 15%□该课程的知识对将来有用 38%□喜欢任课老师 6%□无所谓,随便乱选 3%

第 6 题你认为大学生逃课的主要原因是:

□对课程的兴趣不高 21%□老师讲的不好,还不如自学 31%□课程的知识不实用,还不如把时间花在实用的事情上,如考证 12%□其它事物的吸引,如电脑游戏,上网 21%□参加社团活动或其他比赛 11%□其他 4%

第 8 题你有自己的目标吗?

□没有 3%□有,但不十分明确 57%□有,非常明确 35%□其他 5%

第 9 题你觉得目前你是哪一类大学生:

□有理想,有抱负,积极为自己的目标努力着,抱着乐观的态度 28%□知道未来形势严峻,但现在很茫然,不知道该如何努力 25%□无所追求,随遇而安,过一天算一天,不为将来担忧 34%□对自己的前途很悲观,不知道什么才是真正有意义的 13%

第 11 题对自己现在的生活状态满意吗?

□非常不满意 4%□不满意 39%□较满意 53%□非常满意 4%

第 14 题你平均每周上网的次数:

□从不上网 15%□2次以下32%□2--5次30% □5次以上 23%

第 15 题每周上网的总时间大概为:

□2小时以下 13%□2--4小时 24%□4--8小时 31%□8--12小时 19%□12小时以上 13%

第 17 题当朋友或同学向你借钱是,你会:

□好不犹豫的借给他或她 36%□考虑一下再借 54%□找借口拒绝 7%□直接拒绝 0% □其他 3%

综合以上讨论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第一,学校应该加强大学生人生价值观教育,坚持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大学生职业观的变化是市场经济体制和招生分配制度改革的产物,既有积极因素,也有消极因素,。但是我们应该明确,只有将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统一起来的事业才是成功的事业,才可能获得个人职业生涯的持续发展。

第二,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诚信既是人们安身立命和得以成功的最基本的道德品质,也是人们处理个人与社会、个人与个人之间相互关系的基本道德规范。丢掉了诚信,任何人都不可能获得生活与事业的成功。

第三,培育大学生团队协作精神,坚持竞争与合作并存。在现代社会,竞争是人必备的生存能力,但学会与他人合作也是现代人的基本生存技能。因为21世纪科技发展一体化综合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个人的力量显得非常渺小,创新人才将以一种集合体的方式呈现出来,未来的人才只有具备谦虚谨慎,懂得尊重、关心、团结他人的素质才能有所建树并得到社会的承认。因此高校应该把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放在重要位置。

全文总结:

关于大学生求职择业取向的调查报告 篇6

【摘要】求职择业是大学生人生道路上的一次重大选择,也是人生职业道路上必经的一个关口。渴望有一个好职业,能够

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成就一番事业,这是每个大学毕业生梦寐以求的亨情。受当前全球金触危机的影响,社会需求紧缩,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大学生要想在未来就业中掌握更大的主动权,必须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素质。

质,尤其是良好的心理素质。良好的心理素质的内容是:智力正常、情绪德定、意志健全、行为适度等。

一、大学生求职择业的心理特征

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对于眼下求职的大学生而言,职场求职一次面试即大功告成,可以说是可遇不可求的。不管你多优秀,准备得多充分,你都仍然有可能遇到失败。在这样的压力下,大家的心理底线都会经受一次又一次的考验。面对挫折、失败,有人能够东山再起,有人却一吸不振。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深刻地影响着当今毕业生的就业心态和择业取向,很多毕业生在传统择业观和现代就业形势面前无所适从,呈现出各种心理表现,产生了许多就业心理问题。

(一)焦虑心理

就业的市场机制使大学生求职呈现多元化的趋势,既拓宽了大学生的就业面,也给大学生就业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加上其他的一些原因,一部分大学生到了毕业的时候也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本来这是一种正常现象,但很多学生害怕自己也进人了这个行列而导致失败,过度的焦虑心理使一些大学生对就业前景充满恐惧,对用人单位的录用程序胆战心惊,失去信心,尤其对自己向往的待遇高、发展前景好的单位。参加竞争的人越多,录用条件越严格,有些学生就失去了信心。另外,这种焦虑心理表现得很普遍的就是急躁,为了能很快找到工作,他们急躁地等待用人单位的笔试、面试和录用过程。一旦用人单位有了结果,不管自己是不是真正了解用人单位的工作性质与自己的愿望是否相符,就匆匆签下了合同。

(二)盲从心理

由于对自身和现实的认识存在一些问题,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常常表现出盲目的心理:首先,很多大学生都存在着盲目攀高的心理。大学生受传统就业意识的影响,还未完成从“天之骄子”到普通劳动者的思想转变。对现代社会劳动力结构的学历需求和调整缺乏充分的了解,缺乏恰当的自我职业定位,择业期望目标高于自己的实际状况。表现为眼高手低、挑三拣四,一味地求高、求大。这类大学生往往把“工作条件好、经济收人高、社会地位高”的工作作为择业目标,一心只想去大城市、大机关和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到挣钱多、待遇好的单位,甚至有相当一部分毕业生认为读几年大学却到基层单位就业实在不值得,宁可待业在城市做闲人也不屈就。其次,还有些大学生有盲目从众的心理。毕业生的择业期望水平会受到其他择业者的影响。虚荣心、侥幸心理会使他们改变原有的自我期望而采取不切实际的从众行为,在选择工作时自己毫无主见,常被家长和同学所左右,不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作出切合实际的选择,丧失了最能发挥自己特长的机会。

(三)自卑心理

自卑是一种弱化的个性,是缺乏自尊心、自信心的表现。一些大学生过

低地估价了自己,总是自惭形秽,自己看不起自己。在求职择业中,他们往往缺乏自信心,缺乏勇气,不敢竞争。这种现象多见于自我意识发展还不健全的大学生、部分女大学生以及性格内向或有生理缺陷的大学生。在屡遭挫折之后,一些大学生容易产生强烈的自卑心理,胆小,畏缩,觉得自己事事不如人。自卑也是一种缺乏自信心的表现,是一种消极的失去心理平衡的心理状态,常和怯懦、依赖等心理交织在一起。它不仅使一些学生悲观失望、忧郁孤僻、不思进取,而且有碍于自身聪明才智的正常发挥。过度自卑,还会产生精神不振、心灵扭曲以及沮丧、失望、孤独、脆弱等心理现象。大学生在毕业时虽已意识到要找到自己满意的工作必须把自己放人人才市场与他人进行激烈的竞争,但一些学生在面对竞争时往往又顾虑重重,焦虑和恐惧心理并存,害怕遭到拒绝。这些大学生缺乏正确的自我认识,认为自己学历不高或专业不好,也没有良好背景,在就业的具体过程中,一种自卑感不知不觉地产生。由于不自信,他们对自己形成了一种消极的自我暗示,老是想着自己不如他人,从而面对用人单位的招聘和激烈的竞争不能应付自如,最终导致错失机会。

(四)自负孤傲心理

与自卑相反,一部分学生对自己估价过高,自认为高人一等,非常傲气;或认为自己已学习了很多的知识,各方面条件也不错,不会没有好的归宿,哪个单位录用自己是其荣幸;或认为现实太落后,英雄无用武之地。在择业中,这些大学生好高鹜远,期望值过高,看不上这个单位,瞧不起那种职业,横挑鼻子竖挑眼,没有自己满意的。孤傲心理是缺乏客观地自我分析和自我评价的表现。一旦有了这种心理,很容易脱离实际,脱离群众,幻想代替现实,使自己的择业目标和现实产生很大的反差。倘若未能如愿,则情绪会一落千丈,从而产生孤独、失落、烦躁、抑郁等心理现象。在就业过程中产生自负心理的大学毕业生通常有这几类:一类是名校的毕业生,他们具有“品牌优势”,时不时地表现出自己的骄傲和自负,往往只看到自己的优点,看不到自己的缺点,自我感觉良好,自命不凡。这些人在择业时常常表现出很强的优越感,以自己的学历作为资本,在择业中挑剔、攀比,提出过分要求,最后导致择业不成功。还有一类是以学生干部或自身能力强、个体条件好的大学生居多。他们社会活动多,见多识广,无形之中产生了自负高傲的浮躁心理。“皇帝的女儿不愁嫁”,择业期望值过高,既渴望自身价值的实现,又对职业、薪金、发展前景、地区环境等过多挑剔,结果往往事与愿违。

(五)依赖心理

在择业中,一部分大学生缺乏清醒的认识和足够的勇气,不能自主地选择就业单位,总想依赖社会关系,依赖学校、老师,甚至父母和亲属为自己找工作。产生这种现象是因为现代大学生大多依赖心理重,尽管到了生理成熟的年龄,但往往表现出与年龄不相称的幼稚心理,反映在毕业生

身上就是心理上不就业,总感觉自己仍未长大,“校漂族”“啃老族”们就是典型的依赖心理严重的群体。他们不接受自己已经面临就业的现实,在行为上表现出自信,遇到问题往往缺乏勇气,不敢面对竞争。

二、求职择业常见的心理矛盾及心理误区

大学生的择业心理是复杂而多变的,通过几年的大学生活。在知识、能力与人格方面又了积极的显著的发展。大学生毕业时都为自己即将走向社会,将自己所学的知识与本领奉献给人民,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而感到由衷的高兴。就业制度的改革为大学生就业提供了更多的机遇和更大的自由

度,提供了挑战的竞争的基础条件,许多大学生都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准备在专业领域内以展身手,但是,在择业过程大学生又难免出现种种心理矛盾、心理误区和心理障碍。

心理矛盾也可理解为心理冲突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动机、欲望、目标和反映同时出现,由此而引起的紧张心态。心理冲突是心理失衡的重要原因。心理矛盾并不奇怪,人的一生就是在矛盾心理中度过的,甚至可以说心理矛盾是促进心理发展的动力。但是过分强调持久的心理矛盾冲突对人的心理健康和活动效果会带来消极的影响。大学生在求职择业中的心理矛盾就属于后者,这类矛盾既有需求矛盾,也有目标矛盾,主要表现为:

(一)有远大的理想但拄拄不能正视现实

人的一生总是在追求美好的未来,大学生在择业中这种追求和憧憬更为丰富,更为远大。经过充实而丰富的大学生活,大学生知识的羽翼日渐丰满。面对汹涌的市场经济大潮,他们豪情满怀准备搏击一番。然而,由于他们接触社会较少,理想往往脱离客观条件,如许多大学生都想成为大经

理、大老板、“大款”,想走商业巨子之路,但是在择业中他们并未深人思考自己的知识、能力、性格、爱好、气质等是否适合从商;或者慎重考虑所选择的单位是否有利于自己发展,以致出现了理想自我膨胀和现实自我萎缩之间的矛盾。

(二)想做一番事业但是缺乏艰苦创业的心理准备

在择业中,很多大学生都愿意从专业出发,准备干一番事业,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不愿意庸庸碌碌,无所作为。但同时他们又缺乏艰苦创业的心理准备,想走捷径,想涉足层次高,工作条件好的单位,想一举成名,一墩而就。不愿意到艰苦的地方去,不愿意到边远地区去,不愿意深人基层。希望一毕业就进人好单位,在较短时间里一举成名,沉溺在对未来的设想中,却不能从小事做起。

(三)有较强的自我观念,但缺乏把握自己的能力

丰富的大学生生活,使大学生的自我日趋完善,他们对自我的存在及意义有了正确的认识。在择业中,他们意识到自己作为人才,将会为社会贡献自己的聪敏和才智,同时,他们也迫切需要社会的承认。但是,由于他们涉世尚浅,社会经验不足,自我还不完善,还不能正确地认识自我。很容易产生自卑自残,自怨自艾的心理。以致出现期望过高或过低的现象。在面对择业现实时,有时又不能把握自我,遇到顺利的事,忘乎所以,狂喜狂欢;遇到挫折时,烦躁苦闷,自暴自弃,不能冷静的理智的对待现实,缺乏驾驭自我的能力。

(四)渴望竞争,但缺乏竟争的勇气

上一篇:镇农民负担自检自查报告下一篇:一张假币的小学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