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与生态景观建筑论文

2022-04-1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景观是有生命的存在,其逻辑生态在漫长的历史时空中立体超循环地展开。桂林景观具有很强的整生特点,在逻辑化的历史发展中,生成生态艺术化的整体。它经历天成性景观、生成性景观,最后生成艺术性景观,彰显了生态规律与艺术规律的耦合并进。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艺术与生态景观建筑论文 (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艺术与生态景观建筑论文 篇1:

生态风景园林施工技术的有效对策研究

摘要:目前,施工技术、施工质量已经逐步成为影响风景园林最终质量的重要评价指标,尤其是风景园林的施工技术,直接影响最终的施工效果与质量,是十分重要的环节。本文主要介绍风景园林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相关问题提出有效对策,以期为现代生态风景园林施工提供相关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生态风景;园林施工技术;有效对策

1生态风景园林建设过程中的技术问题

1.1施工作业人员技术不达标而引发的技术问题

生态景观建筑行业飞速发展,但是专业的景观技术人员相对缺乏。为了满足建造各种景观建筑的需要,许多建筑单位都会扩招人才,但在这个过程中忽视了技术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生态景观建筑不仅是建筑,还是自然景观艺术。因此,技术人员不仅要根据图纸进行建筑,还要具备一定的审美能力和理解能力,能够准确理解设计者的设计方案,并完美地体现在建筑上。在构建生态景观建筑的过程中,由于技术人员缺乏专业素质,不熟悉建筑图纸,往往无法正确理解设计者的设计方案,从而影响了景观的整体质量。

1.2管理制度不健全引发的施工混乱问题

在生态景观建筑施工过程中,科学完善的管理体系是保证所有施工有序进行的重要前提。但是,在施工过程中,由于管理制度不完善而引起的施工混乱已成为影响生态景观建筑质量的主要因素。当前,由于管理系统的局限性,现场施工经理和相关管理人员无法对整个施工过程进行科学管理,因此许多企业在生态景观建设过程中缺乏完善的管理机制,给生态景观建设中各种任务的进行造成一定的阻碍,不利于生态景观建筑质量的提高,造成了大量建筑资源的浪费,影响了工程的整体效益。与传统建筑设计相比,生态景观建筑设计不仅融合了建筑设计的主要内容,而且具有一定的艺术特色和较强的复杂性。因此,在施工过程中,所有工作必须按照一定的施工顺序进行,以确保生态景观建筑的工程质量和艺术价值。

1.3生态风景园林施工中设计图纸的审核问题

景观设计的施工和验收应按照施工设计图纸进行。在景观工程建设过程中,设计效果对景观工程的整体景观有着显著影响,在设计过程中,首先要做好设计图纸,为此需要设计人员对建筑工地的地形、生态和经济环境进行全面具体的分析,然后绘制包含工程设施的特定布局。当审核图纸时,必须邀请专家来进行审核工作。而专家在审查图纸时,必须确保设计方案的可行性,施工方法必须科学合理,同时还应该分析资金预算是否合理。

1.4后期维护技术问题

建设一个工程项目需要许多部门通力合作完成,虽然可以提升建造速度,快速完成建造工作,但是在后续维护过程中依然会存在许多技术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生态景观建筑的整体质量。构建生态景观体系,各种绿色植物的生长养护及生态体系的构建非常重要。在之后的养护过程中,由于管理的疏忽和技术手段的不足,植被的根部很容易会吸收不到足够的水,导致绿化景观受到破坏。

2生态风景园林施工建议

2.1种植苗木必须进行必要的前期准备

植物只有满足某些条件,如光照和土壤条件,才能正常健康地生长。不同的幼苗对土壤、光、湿度等有不同的要求。为了使选定的幼苗满足相应的设计要求,幼苗的根系能够发育、健康有力地生长,不受疾病和害虫的干扰,并能满足它们的生存特性,因此种植幼苗前必须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首先,应选择来源相似、品种优良的苗木,并确保土壤球的包装和尺寸在上市时符合相应的设计要求。其次,在包装时应适当地用稻草绳包裹幼苗根部的土壤球,以防止土壤球松动。最后,还需要根据园林植物的装饰特性,以确保其幼苗叶片的亮度和完整性。

2.2加强对风景园林质量控制的有效策略

首先,要提高景观建筑材料选择的质量控制。苗木质量越高越好,能对景观建筑的效果做出更好的贡献。因此,在选择幼苗时,必须充分控制订货、采购、验收等环节,避免不必要的错误。其次,要确保施工过程中所有施工工艺符合设计规范要求,不断加强施工管理,提高施工质量。最后,园林工作人员还应加强修剪和及时处理园林的善后工作,以确保景观园林在任何时候都具有装饰效果。

2.3完善质量监管机制

质量监管是施工建设与管理学相结合的产物,是对人类主观能动性改造自然潜力的诠释,从约束、控制的角度合理利用监督机制减少人为疏忽,保证园林建设质量。施工单位作为质量呈现主体,应建立完善的质量监管机制,将复杂的工艺、工序落实到个人责任范围内,工作安排的细化便于统一协调管理,可以通过施工准则的标准验收施工者的工作结果。因此,建立系统的管理机制是建立工作质量与工资管理挂钩的人力资源控制。

2.4提高对风景园林的施工技术水平,满足其相关设计要求

基于对地下管线全面深入的了解及各景观园林的建设,需要注意沟渠和种植地点,每个细节都必须满足设计要求,才能准确定位着陆位置。同时,在确定着陆孔的固定点时,应及时标出着陆坑的中心位置,明确标明名称和规格等基本信息。不断提高施工技术水平,加强施工管理,有效呈现景观建筑,认识其价值,为人民谋福利。

2.5加强后期养护力度,提高植被存活率

在生态风景园林的施工过程中,应注意施工结束后的养护工作,以提高植被的存活率,保持生态景观。①植被的灌溉和施肥。按照植被土壤的实际含水量和土壤质量,应进行科学的灌溉,设置合理的灌溉时间,营造适合植被生存的环境,同时应确保植被生长所需的充足营养。②病虫害防治。生态园林中不同植被的生长与植物病虫害防治直接相关。对于病虫害,有必要明确病虫害的种类,然后进行有针对性的防治,力图从根本上解决植被病虫害的问题。农药防治工作一旦完成,应定期喷洒农药,实现减少病虫害的目标。

2.6提升施工作业人员专业素质,加强植物保护和移植重视程度

提高施工作业人员的专业素质,具体来说有以下两点措施:①为了不断提高施工作业人员的专业能力,必须为其定期提供职业培训,提高其专业水平;②为了保证生态景观的建设质量,可以引进专门的技术人才来提供幫助。而从植物保护和移植上来说,考虑到生态景观建筑工程完工后植物的损失或死亡,应该从专业技术的水平入手,为生态景观植物的生长创造有利条件。首先,在植物移植开始前,相关人员应根据园艺技术的特定要求,科学设计植物的挖掘和分组方法,避免以后在植物生长的初期阶段运输工作的副作用。其次,在运输过程中要增加植物根系的保护程度,注意水分和防晒。最后,长时间输送的植物被运到庭院建设现场后,应存放在凉爽潮湿的地方,种植后为促进植物生长、保持水分,应为其根部进行洒水作业。

结束语

人们在物质满足的同时,对个人生活环境有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在城市中通过加强生态风景园林工程建设,能给人们提供更好的生活环境,提高人的生活品质。生态风景园林建设的突出作用十分明显,围绕生态风景园林中的施工技术展开,可以全面的提升整个生态风景园林工程施工质量,让生态风景园林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积极的影响。

参考文献

[1]金新明,杜泽阳,章兰珍.提升生态风景园林施工技术的有效途径[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26):145.

[2]杜长才,石道义,吴幼琴.生态风景园林施工技术提升的有效途径探析[J].门窗,2014,(05):123.

[3]吴国安,郑玉红,胡友成.生态风景园林施工中的技术问题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10):112.

作者:司振涛

艺术与生态景观建筑论文 篇2:

超循环发展的景观生态

[摘要]景观是有生命的存在,其逻辑生态在漫长的历史时空中立体超循环地展开。桂林景观具有很强的整生特点,在逻辑化的历史发展中,生成生态艺术化的整体。它经历天成性景观、生成性景观,最后生成艺术性景观,彰显了生态规律与艺术规律的耦合并进。

[关键词]景观生态;天成性景观;生成性景观;艺术性景观

[作者简介]龚丽娟(1981—),湖北老河口人,博士,广西民族大学艺术学院教师,主要从事生态美学与民族艺术研究。(广西南宁530006)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特别委托项目“西南边疆历史与现状综合研究项目”阶段性成果(A09025)。

[收稿日期]2010-06-01

On Landscape Ecology of Hyper-cycle Development

-an Example of Guilin Landscape

GONG Li-juan

Key words: landscape ecology; natural landscape; creating landscape; artistic landscape

老子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①天地自然万物依据一定的自然法则客观本然存在,周行不殆。景观作为自然界中最具魅力的组成部分,有其生成、发展与变化的具体规程。天成性景观是早期生发的、天质天态的景观形态,具有自然天成、原始浑朴的本性,是景观的最初形态。生成性景观是人类在长期的生存生活中创造的景观形态,具有明显的实用性与功利性,后来逐渐向审美性与艺术性发展,是景观生成的发展形态。生态艺术性景观具有无法取代的生态艺术特性,使生态景观显示出独特的艺术魅力,艺术化景观的最高境界是向“既雕既琢,复归于朴”②的天生性景观超循环发展。

桂林景观生态,也呈现出上述逻辑化的历史发展轨迹,即从天成性景观发展为生存性景观,最后发展为生态艺术性景观,这是一个良性环回、螺旋提升的生态过程。桂林作为一个典型的生态旅游地区,其境内的景观经历数亿年的发展变化,无论是天成性景观、生成性景观,还是生态艺术性景观,各自都有其独特的生态审美价值与生态艺术魅力。

一、天成性景观——生成性景观——艺术性景观是历史与逻辑的统一

景观是一个动态发展、非复线展开、时空互渗的生态文本,它不仅有其按照逻辑发展的生态结构,而且在历史过程中生成美态各异的生态范式。也就是说,景观结构呈现出历史规程与生态逻辑交错相融的统合发展态势:在历史中含有逻辑的健康生发,在逻辑中又潜含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由此可见,景观生态的发展既符合生态规律,也符合自然法则,更灌注了审美原则。只有如此,景观才可能从天成性景观发展为生存性景观,最后朝着更高形态的生态艺术性景观发展。

在传统的景观生态学的研究理论中,景观空间格局中的斑块、廊道、基质、缘等景观要素构成一定的景观模式,然后在长期的动态发展中重组并形成新的景观结构。而在景观结构中,景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动态性、有序性、目的性、整生性,物种的多样性,景观系统的生态过程与动态运动等等,都与自然等级理论相关。等级理论认为,任何系统皆属于一定的等级,并具有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尺度(傅伯杰等,2001:19)。因此,在探索跨越不同水平、时空、尺度的景观生态的空间格局和生态过程方面,等级理论非常有用,因为时间和空间尺度存在于任何景观的空间结构和生态过程之中,景观格局和异质性都会根据时空尺度的变化而变化。而对于景观来说,时间与空间的尺度就是其发展的纵横两个维度。因此,景观的逻辑化的历史发展过程,在某种意义上就是时间与空间两个具体方面的相生互发。

景观系统是一个由多重等级层次系统组成的有序整体,具有整体生成性,每一高级层次系统都由具有某种特征的低级层次系统组成。因此,景观的天成性、生存性与生态艺术性这三个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阶段,有着内在的关联性与相继性,是自然等级理论的一种活态的演绎。景观的生成过程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因为这一过程与景观的生态环境、地质条件、人类的干预程度、审美者的审美行为及审美心理等条件相关,并且受到这些条件的限制。我们知道,宇宙并非从一开始就是今天这个样子,而是经历了极其复杂漫长的进化发展。生态系统从生态无序到生态有序,无机界由混沌到明晰,进而进化为有机界,九大星系就是在这个过程中形成的,然后有机界又与环境产生对生,从而形成与之相应的天成性景观。天成性景观并非从一开始就很美,而是适应了当时的生态环境、气候条件等等,当地球的自然生态条件发育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天成性景观就开始向生成性景观过渡。生成性景观是在天成性景观的基础上发展而来,这种景观还具备天成性景观的很多特征,是天成性景观发育到比较成熟阶段的产物。艺术性景观是一种高级形态的景观类型,是景观生态从纯粹的生态性、自然性走向生态审美化与生态艺术化,具有很高的生态审美价值和生态艺术内涵。

景观的生成也是生态伦理学与社会伦理学相互作用的结果,前者强调景观的合生态规律性与目的性,后者强调景观合社会规律性与目的性。而景观生态结构布局的形成,除了客观生成与主观干预的因素之外,还有主客对生的生态机制在起作用。景观结构的完整形成,是要通过自然结构与人类社会的天人合一的对生机制,最终达到互相适应、互相发展的目的,从而造就天人和谐的生态美境。

无论是天成性景观、生成性景观,还是艺术性景观,都遵循着景观生成的客观规律与法则。天成性景观是一种天然化程度很高的景观结构,是自然宇宙在漫长的进化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天成性景观的形成有一个重要的条件,就是原始人类审美的天成性。原始人类各方面尚未发育完全,无论是行为能力还是审美能力都处于比较低端的阶段,因此,原始形态的景观具有简单朴素、实用功利性很强、审美性很小等特点。比如说原始人的巢穴,审美性并非很强,但实用性很强,还具有一定的科学性。这是因为天成性景观的自然性占主导地位,人类对自然处于一种被动选择的地位,几乎没有人工干预痕迹,故而天成性景观结构格局中没有人工斑块。生存性景观主要是人类与自然在形成主客关系后,主体为了生存与发展的需要,按一定自然生态审美法则与规律,有意识地改造客体而形成的。生成性景观中人类对自然的干预越来越明显,人类为了生存与生活而创造出一些生存性景观与生活性景观,很好地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发展。这些生成性景观具有人工雕琢的痕迹,但是已经具备较高的审美价值和审美自觉。艺术性景观最大的特点在于其景观生态艺术性的增强,甚至像一般艺术一样达到很高的生态艺术境界。在艺术性景观之中,人类对自然的改造与对景观的设计融入了更多的生态理论、美学经验、艺术原理。

桂林景观圈中的天成性景观、生成性景观、艺术性景观虽属于整体景观逻辑化历史发展的几个阶段,但是它就像女性的美,在不同的阶段都各具风采:青春时期清丽纯洁,中年之际成熟大方,老年之时优雅智慧。天成性景观是整个桂林景观基元性的逻辑起点,它是一种原初形态的景观,桂林的整体山水景观奠定了其后来发展的生态基础与审美特色。生成性景观包括生存性景观和生活性景观。桂林地区的甑皮岩和宝鸡岩,壮族的杆栏式建筑,雄壮的龙脊梯田,集真、善、美于一体的灵渠,都是远古人类在桂林地区为生存发展而创造的生存性景观;而桂林地区先民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所创造的风雨桥、鼓楼、村寨景观、日常生活景观、民族风俗景观等,都是内涵丰富的生活性景观的代表之作。艺术性景观包括艺术化的生态景观、生态艺术化的景观和天态艺术化景观,在桂林的许多溶洞中都有壮丽的摩崖石刻,这种纯艺术的形式置于天然的景观生态之中构成艺术生态化景观。而桂林的现代景观设计在遵循生态规律与艺术规律的基础上生成生态艺术化的景观,如两江四湖的规划设计,就是一种生态艺术化的处理,它是人造的、自然的、高度艺术化的。当景观的艺术生态化与生态艺术化达到一定程度就会螺旋地回到起点——天成性景观,但是这种回归是超循环的发展,进而形成天态艺术性景观,再进一步向其最高境界的天生艺术性景观螺旋提升发展。

由此可见,桂林景观圈的三个历史发展形态,不是相互分离没有联系的,而是有其整生的发展路径。整个景观圈不仅在超循环中实现了逻辑与历史的统合发展,而且实现了景观自我生命圈态的螺旋提升和良性环回。我们从中不仅可以看出桂林景观圈生态结构的演变,而且可以看出景观圈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不同的生态范式。因此,由天成性景观到生成性景观,再到艺术性景观,也是桂林景观生态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发展过程。

二、桂林景观圈超循环发展的生态历程

桂林景观从天成性发展到生成性,再到艺术性,不是一个单一的、平面的运动过程,而是不断地螺旋提升的过程,最终实现天态艺术化的生态结构圈。

1.桂林天成性景观

桂林的景观是地壳在亿万年的地质运动过程中,经过漫长的变化所形成的喀斯特地貌的山水奇观,是在客观的历史过程中天然生成的。桂林在3亿多年前是一片汪洋大海,之所以能形成今天这样的美景,就是因为它在长期的生态发育与地质变化过程中形成天成性的景观。远古时代,人类对自然的改造力极其低下,本质力量对象化的能力也很弱,如果想要生存下去只能选择容易适应的自然条件和环境。桂林地区曾是古人类活动较多的地区,最为典型的当属甑皮岩和宝鸡岩,桂林先民在这里创造了丰厚的洞穴文化。甑皮岩位于桂林市区南面独山之西南麓,是一个不到400平方米的洞穴,从距今约12000年前直至宋代都有人居住于此,后来由于气候原因才逐渐搬离,这是目前中国发现人类居住时间跨度最长的新石器时代洞穴遗址。由此可见,远古先民已经逐渐学会将自然天成的生态环境转化为适合自己生存的天成性景观。像甑皮岩和宝鸡岩这样的天成性景观,是人类在与自然的相依共存中创造的景观奇迹,自然性占主导,人类对其只是选择性利用,几乎没有人为干预痕迹。天成性景观浑然天成、朴拙稚气,但是又充满原始的野趣与自然的灵韵,在某种程度上也说明原始人类审美心理与审美趣味的天成性。桂林的整体景观和局部景观都是在这种条件下自然天成,是景观生态圈最原初的一种历史形态,也是桂林景观生态圈的良性环回的逻辑起点。

2.桂林生成性景观

生成性景观包括生存性景观和生活性景观,前者是人类在与自然的相处互动过程中,为了就基本的生存而创造的具有一定生存美感的景观;后者是人类在基本的生存之上,追求生活的舒适与美感所创造的具有较高美学价值的景观。两者在本质上是相通相连的,都是人类在与自然的依生下,为了自身更好地生存与生活而创造的具有一定生成美感的景观形态。

桂林景观圈内有不少生存性景观。龙胜梯田是远古农业文明的杰出代表,也是人类利用自然生态条件所创造的生存性景观的典型。除此之外,古人类在桂林境内所建造的风格独特的杆栏式房屋建筑等,不仅满足了基本的生存需要,而且具有一定的美感,都是远古人类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总结出来的生存经验的具体表现。这种景观在满足基本的生存需求基础上形成,既实用又有美感。但是这种美感追求是无意识的,是在天成性审美的基础上形成发展的。

桂林景观中的生活性景观包括审美化程度较高的风雨桥、鼓楼等实体景观,也包括日常生活中形成的民俗景观、节日景观等等。桂林很多山上或岩洞中都有大量的摩崖石刻和佛窟(古代、近代、现代、当代的都有),如独秀峰的摩崖石刻,伏波山的千佛洞和还珠洞,叠彩山的风洞,等等。摩崖石刻为裸露的山石增添了许多神韵、灵气和庄严之气,这是人类长期以来自我精神提升的需要,更是文人雅士修心怡性的重要手段。其他还有古人今人为观景或祭祀而造在桂林诸山高险处的亭台楼阁,虽有功利目的,但也不失为出色的生活性景观。在生活性景观阶段,人类已经开始有了自觉的审美意识的参与,所以,这也是景观向艺术性发展的重要的中间环节,景观从此朝着审美化与艺术化程度越来越高的方向发展。

3.桂林艺术性景观

艺术性景观的形成又分为几个互相关联、承继发展的阶段:艺术生态化、生态艺术化、天生艺术化。这个阶段的景观结构逐渐将生态性、审美性与艺术性结合起来。艺术生态化景观是指纯雅艺术在生态环境中生成,生态性与审美性在艺术中由分离逐渐融合。生态艺术化景观是景观在生成发展过程中遵循自然规律、生态规律与艺术规律,逐渐朝着生态艺术化的方向发展。天生艺术化景观是艺术生态化与生态艺术化贯通一致、双向对生之后,所产生的一种高级形态的景观结构,是景观的生态系统艺术化与艺术系统生态化的相接叠合。

桂林的艺术生态化景观也比较多,比如很多村寨的风水林,原来只是村民出于一种万物有灵、敬仰自然的心理,以及为了保持整个村落的美感而开辟的,而事实证明这种风水林在涵养水分、维护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方面起到了极大的作用,从而保护了整个村寨的生态环境。桂林诸山中的摩崖石也是一种艺术生态化的景观。作者最初也许只是出于单纯的纪念目的,当然也考虑到刻在山头上不容易脱落的因素,但是他们没想到这种石刻艺术与自然环境相生相长、相映生辉,在千百年后不仅呈现出巨大的生态艺术魅力,而且达到了艺术性与生态性的完美结合,成为艺术生态化景观的典型。

生态艺术景观不仅要求景观本身有发育良好的内在条件,而且要求人类的审美及造美能力达到比较高级的阶段,如此才有可能真正做到为自然增魅。这两个条件桂林都具备。桂林作为旅游景区,本身的景观资源极其丰富。桂林人长期生活在如诗如画的生境中,审美心气与审美品位都达到很高的水平。经过多年的规划及设计,两江四湖水域的重新疏通,重现了它们的历史生态。在杉湖、榕湖、桂湖之上采用了中国古典园林借景、隔景和桥梁的通透作用等造园观念。这些景观的艺术化处理使桂林市区景观圈的审美品位得以飞升,生态性和艺术性得以完美结合。叠彩山上的叠彩琼楼、伏波山的听涛阁等都是生态性与艺术性相生共长的生态艺术化景观的典型。

天生艺术性景观是景观生态艺术发展的高端形态,然后再向天成艺术化景观螺旋提升,周而复始,最终在这种超循环发展中创造自然全美的世界,为实现生命的全美提供客观的外在条件。天成性景观是景观逻辑化的生态发展的起点与原点。景观在经历了生成性发展之后,按照自然与社会的整生范式进一步发展,螺旋回到天成性的起点。但是这种天成性是融生态性与艺术性于一体的天成。天成艺术性景观的最高境界是天化艺术生境,“是生态艺术同步统合地实现了天质天量的艺术的生境”(袁鼎生,2007:440)。桂林景观圈呈现出整生发展的态势,经历了数亿万年的生态发展与生态艺术锤炼,终于形成了一个生态性与艺术性完美结合的景观生态圈。这个景观圈完满发展、内呼外应,呈现出明显的生态审美特质和很高的生态艺术境界。它从核心的俊秀区依次环生旋至婉秀圈、媚秀圈、俊秀圈、雄伟圈、崇高圈,构成一个内秀外雄、层层推进的大桂林美海,这正是天成性景观的艺术化布局的形态。

艺术生态化与生态艺术化的耦合并进、共同提升,是景观生态的一种运行法则。桂林景观圈的这种发展过程与态势,其实是景观生命力的表现。这种生命力以超循环的方式运行,最终实现了景观系统的生态中和,形成天态艺术化的美境。

三、景观逻辑化的生态发展是对生态结构、系统与范式的分合

我们知道,自然向来被视为一个有着内在生命力与自我生命发展历程的整体,这个生命体不仅在万象中运行发展,而且生化出万物万象。《周易•系辞传》云:“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天下之故也。”③讲的是在无声无息、静而不动的深渊,感受到天下万事万物生生化化,因一体而生,因一体相连,一体为本,万化为相。古希腊泰勒士把自然比作“母牛”,老子把自然比作“玄牦”,都倾向于把自然看做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一个混沌化一、充满生机的有灵的整体。因此,景观结构也是一个具有自我生发规律和调试机制的生命整体,由不同的生态系统与生态结构经过历史的发展与演绎,在整个景观系统中由不同的生态范式万化为相。

景观之所以成为一个独立的结构,其最基本的条件就是内部各种基元性的组分根据一定的自然规律、生态规律与艺术规律生成发展,在空间异质性与生物多样性的影响下,形成性态各异的景观格局。因此,桂林整体景观生态逻辑化的历史发展是对其生态结构的分形。天成性景观、生活性景观、艺术性景观是一个顺延发展的过程,而且每个时期的景观生态结构都是不同的。天成性景观的生态结构是简单朴素、自然天成、原始浑朴的,是景观结构在初级阶段的一种稚嫩单纯的形态。生成性景观较之前者,生态结构开始朝着更为复杂多样的方向发展,人类逐渐有了审美的自觉,从而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景观生态结构的发展。艺术性景观的生态结构开始逐渐往高端发展,生态结构在复杂中求统一,于变化中求和谐,将生态性与艺术性很好地结合起来,是一种高端的生态结构。

生态系统也是景观的一个重要的环节。景观本身是一个生态结构,这一结构中包含了数个生态系统。这些生态系统的运行情况直接关系到生态结构的健康发展与否,而且,景观的生态发展中融合了生态系统与艺术系统两个方面,从而构成景观生态艺术化的发展倾向。天成性景观的生态系统的运行比较纯粹,而且这些生态系统相对来说数量不是太多,进化程度不是很高,所以,整个运行过程也比较简单。生成性景观的生态系统变得多起来,而且生态系统之间的关系也变得复杂起来,生态系统与艺术系统开始逐渐交融发展,景观的生态艺术性有所增强。艺术化景观的生态系统的运行发展明显变得非常复杂,而且生态系统与艺术系统终于能双向对生、耦合并进地发展,最后使得景观的整体结构呈现出很高的生态审美价值和很大的生态艺术魅力,成为艺术生境。

生态范式是人类在历史发展过程所形成的生存发展的生态模式,与各个时代相应的是,古代的依生范式,近代的竞生范式,现代的共生范式,当代及未来的整生范式(袁鼎生,2005),代表每一个历史阶段人与自然不同的生态关系。桂林景观生态逻辑化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几种发展形态对应了人类的几大生态范式:天成性景观对应古代的依生范式,这种形态的景观几乎没有人工雕琢的痕迹,是古人依赖自然而生存的生动写照;生成性景观对应近代的竞生范式,这个时期随着人类对自然认识的增强,开始与自然相竞而生;生态艺术性景观对应现代的共生范式与当代及未来的整生范式,是人类与自然趋于共生与整生的形象说明,只有在这种艺术生境中,人类才可能实现与自然的和谐整生发展。

桂林景观生态逻辑化的历史发展是对一般景观的生态结构、生态系统乃至生态范式的分形与发展。桂林天成性景观如远古的洞穴文化是典型的依生性景观,是桂林景观整体结构的雏形,也是整个生态系统在低级阶段简单运行的结果。生成性景观如雄壮崇高的龙胜梯田、集真善美于一体的灵渠,是人类与自然相竞而生所产生的景观形态,它也在逐渐朝着桂林整体景观圈发展,生态系统与艺术系统也开始双向对生地发展,为艺术性景观的产生奠定基础。艺术性景观是景观生态结构发展的高级阶段,它在天成性景观与生成性景观发展的基础上形成,具有明显的整生化倾向,终于形成具有很强的生态美感的景观生态结构圈,是历史与逻辑、生态系统与艺术系统统合发展而生成的艺术美境。

桂林天成性景观、生成性景观、艺术性景观,是对一般生态结构、生态系统和生态范式的三重分形,分形之后又统合为一序态发展,具有包蕴整个生态结构与生态历程的意义。

四、未来生态美学视域中的桂林景观生态

歌德曾经说过:“十全十美是上天的尺度,而要达到十全十美这种愿望,则是人类的尺度。”(尤西林,2002:75)这就意味着我们作为有高度主体意识的人类,在与自然相处的过程中不仅要实现对自然的技术层面上的、真的追求,更要实现自然的艺术层面的、美的追求。在尊重景观历史发展过程的条件下,在遵循景观发展的自然规律、生态规律与艺术规律的前提下,通过协调人类与自然的关系,最终使我们生存的世界达到天生艺术化的生态艺术境界。

景观的生态性与艺术性有其内在的相生相和性,所以,景观的发展必定呈现出两者统合交融的趋势。艺术生态化、生态艺术化,人法天地、道法自然,天人感应、个人与宇宙意志相合,是人生艺术、也是自然生态艺术的最高境界,是大自由、大自然的完美境界。人生艺术与自然生态艺术的最高境界都是“自然”,是自由的最好形态与最高境界,也即“道常无为而无不为”的自由自然之境。因此,天生艺术化景观必定是自由自然、天态天放、无拘无束的,是有着无法之法、浓后之淡的生态艺境的天态艺术生境。

桂林景观生态逻辑化的历史发展,生态系统与艺术系统的耦合并进,景观结构良性环回的螺旋提升,为天生艺术化景观的产生提供了必要条件。从天成性景观到生成性景观,再到艺术化景观,需要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这一过程反映了景观结构的发展规程与理想。然而抵达天态艺术化景观后,桂林景观还有向更高层次发展的余地,这一高端境界就是,在自然人化与人化自然的相生相长中,在自然艺术化与艺术的自然化的耦合并进中,在生态艺术化与艺术生态化的双向对生中,创造出天生艺术化的奇观。

研究桂林景观多年的袁鼎生教授,对于桂林未来的景观规划有一个设想。他希望在不久的将来能把桂林市区建成一个纯粹的大公园,无车水马龙之喧嚣,只有行人和马车,悠闲散步观看无限的美景,与闲云野鹤为伴,与花草树木相亲,与自然山水同乐,在无言之大美中陶醉。这是一个天生艺术化的景观环境,也是天态艺术生境的具体表现。这无疑是一种大胆的理想化的设想,将景观的生态性与艺术性水乳交融,目的在于实现桂林景观的天生艺术化境界,最终使桂林达到庄子所说的“既雕既琢,复归于朴”的天生天然的生态境界和自由自然的审美境界。这是人类的主观能动性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所产生的最朴素、最原始的自然情怀,也是人类社会与自然的关系达到一定和谐整生的境界之后才有可能实现的一种返璞归真的生态艺术现象,也是实现景观乃至整个世界的天态艺术化——天成艺术化——天生艺术化这一完美的发展过程,最终为实现人类与自然的和谐整生与诗意化生存提供一个完美的自然世界。但愿我们的栖身之地是天生艺术化的生态艺术美境,这也正是生态美学与景观生态学的目的之一。山水自然,生态无限,生命在其间流转,本身就是生态艺术的一种,而生态美学的终极目标就在于:在生态美境中实现艺术人生。

[参考文献]

傅伯杰,等. 2001.景观生态学原理及应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

袁鼎生.2005.生态视域中的比较美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

袁鼎生. 2007.生态艺术哲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

尤西林. 2002.人文科学导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责任编辑:王俊羑

作者:龚丽娟

艺术与生态景观建筑论文 篇3:

文化生态平衡之于文化遗产型景区国际化的意义

(注:基金项目:本论文为国家“985工程”三期“艺术与创意产业研究”哲学社会科学创新研究基地项目阶段性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周武忠(1963- ),男,汉,江苏江阴人,南京艺术学院设计艺术学博士,东南大学建筑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出站博士后,曾任扬州市建设委员会副主任,现任东南大学旅游与景观研究所所长,东南大学旅游学系主任,东南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东南大学艺术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合作导师,中国花卉协会花文化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花文化研究会会长,江苏省旅游学会会长,江苏东方景观设计研究院院长,国际园艺学会景观与都市园艺委员会委员。研究方向:设计艺术学,旅游规划与景观设计,建筑与城市规划设计。)

摘 要:旅游目的地作为旅游业的重要载体,面临着旅游带来的诸多影响,现实中的文化生态保护与旅游发展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本文总结分析了文化生态学理论与我国旅游发展的研究状况,并以扬州瘦西湖新区为例,提出从维护现存的文化生态、再生已失的文化生态、建设新的文化生态三方面入手,重构瘦西湖新区文化生态平衡,是其走向国际化的关键。

关键词:瘦西湖新区;文化生态重构;文化生态学;文化遗产;旅游发展

扬州瘦西湖新区是借助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蜀冈—瘦西湖风景名胜区核心景区——瘦西湖公园的品牌效应,在“科学保护、有效整合、合理开发、永续利用、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指导下,在保持生态特色、展示历史风貌、挖掘文化内涵的基础上,结合现代人的旅游需求,建设成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融文化、休闲、生态于一体”的著名旅游景区。但这个具有顶级旅游资源价值、高品位建设的新区,在规划之初就遇到了诸如文物保护与旅游开发、生态建设与项目安排等一系列难题。一方面,旅游业的发展可以运用产业的手段和优势,将一些濒临破败和灭绝的人文资源,如历史遗迹、古代建筑、民居村落,进行保护、修复和开发,在一定程度上对人文资源的保护和利用起到积极的作用。另一方面,由于商业化的旅游开发,其最终目的是赢利。因此,在开发的过程中,如果没有相应的法规、制度相配套,进行约束和监管,可能会造成资源的过度开发和掠夺性开发,造成文化生态的失衡,给人文资源带来不可挽回的损失。

如何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之间寻找平衡点,成为全世界都在关注的问题。而有效的旅游规划就是寻找这个平衡点的具体措施之一。在旅游规划中坚持文化生态观的理念,保持旅游目的地文化生态平衡能使旅游地遗产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和利用,既能造福于当代,又能较为真实和完整地传承给后人,满足文化遗产保护与社会发展的双重需求,实现遗产保护和旅游发展的共生。

本文在分析扬州瘦西湖新区文化生态现状的基础上,对于新区的旅游规划建设进行了思考,提出在旅游规划中贯彻文化生态观,从维护现存的文化生态、再生已失的文化生态、建设新的文化生态三方面入手重构瘦西湖新区文化生态平衡,是打造个性化旅游产品以及实现景区国际化的根本保证。

一、文化生态学理论与旅游发展研究

1、文化生态学理论研究评述

美国学者斯图尔德(Julian H. Steward)在1955年出版的《文化变迁理论》专著中完整阐述了其主张的文化生态学(Cultural Ecology)理论。他首次将生态学原理引入文化研究中,发现了文化与环境因果关系并系统论证了其对于人类社会组织的作用、类型与意义,具有重要的实际指导意义。随着文化生态学理论的不断完善与发展,现代文化生态学趋向于研究区域人群( 族群)在创建区域文化过程中,如何通过感知地理环境、开发与利用资源、改造自然界形成区域文化的特质与风格;这一过程的不同阶段,以区域文化为中介,人地关系的协调程度如何;在肯定和谐一面的同时,主要揭示不和谐一面的文化潜因,为地方政府在资源利用、文化建设、旅游开发、人口控制、产业规划等方面提供决策参考,从而有益于区域社会、经济、文化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

2、文化生态学理论在旅游发展中的应用研究

文化是人类创造的精神财富,是人类思维活动和实践活动的结晶,体现着人类成长过程中的力量、能力和智慧。人类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创造着不同特质、不同品种的文化,不同地区的人们在不同或相同的历史阶段也会创造出不同特质、不同品种的文化。然而,这些不同特质、不同品种的文化并不是孤立的,它们和其他文化相互比较而存在,相互吸收而发展,每一种文化都是一个动态的生命体,各种文化聚合在一起,形成各种不同的文化群落、文化圈甚至类似生物链的文化链,并共同构成了人类文化的有机整体,即文化生态。随着现代工业文明的发展,人类对于自然环境的破坏日益严重,自然界的生态平衡遭到了破坏;同样,随着工业文明的的侵染,大量地方性的传统文化也已经消失或濒临灭绝,人类文化圈内的文化种类在急剧地递减,人类社会所创立的文化生态平衡也遭到了破坏,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和完整性保护问题迫在眉睫。可以说,21 世纪人们关注的焦点不再仅仅是自然生态平衡的问题,更重要的还有一个文化生态平衡的问题。如何维护人类社会文化的多样性,保持人类文化生态的平衡正逐渐成为文化生态学的一个主要研究内容。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旅游目的地的文化遗产资源作为旅游发展的重要物质载体,面临着旅游带来的诸多负面影响,现实中的文化生态保护与旅游发展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旅游发展所带来的文化生态失衡问题愈演愈烈。文化生态学理论在旅游发展中的应用研究日益受到学术界的重视和关注。通过检索相关学术文章,发现国内关于文化生态学理论在旅游发展中的应用研究主要集中在文化生态观在旅游开发规划中的应用研究以及对于文化生态旅游的研究。前者针对旅游发展带来的旅游地文化生态失衡问题,主要强调在对文化遗产进行旅游开发的过程中要贯彻生态文化观的理念,处理好文化遗产保护和旅游开发的关系,维持区域文化生态平衡,实现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后者则主要从开展文化生态旅游这一特殊的旅游方式入手,对文化生态旅游的概念、内涵、资源基础、文化生态旅游产品设计原则、文化生态旅游的管理等方面进行了研究。

二、瘦西湖新区重构文化生态平衡是其走向国际化的关键

1、文化生态平衡

自然生态平衡是指,在一定时间内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和环境之间、生物各个种群之间,通过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使它们相互之间达到高度适应、协调和统一的状态。

自然生态平衡有两个特点即动态性和相对性。生态平衡的动态性是指,生态平衡是一种动态的平衡而不是静态的平衡,这是因为变化是宇宙间一切事物的最根本的属性,生态系统这个自然界复杂的实体,当然也处在不断变化之中,它总会因系统中某一部分的改变,引起不平衡,然后依靠自我调节能力使其又进入新的平衡状态。正是这种从平衡到不平衡到又建立新的平衡的反复过程,推动了生态系统整体和各组成部分的发展与进化;生态平衡的相对性是指,生态平衡是一种相对平衡而不是绝对平衡,因为任何生态系统都不是孤立的,都会与外界发生直接或间接的联系,会经常遭到外界的干扰。当外来干扰超越生态系统的自我调控能力而不能恢复到原初状态时,生态系统就会衰退,甚至崩溃。

此外,许多物种在生态位和功能上具有互补甚至替代的性质,所以生态系统中的物种越丰富,其自我调控能力也就越强,它所能够承受的内外压力也就越大,整个生态系统也就越稳定。因此,保护生物多样性对于维持、快速重构自然生态平衡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人类的文化生态系统也是一个由各种文化种类组成的有机系统。随着人类社会实践的不断发展,文化生态平衡也具有动态性和相对性两个特性。人类应从自然界中受到启示,自觉维护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和完整性,提高文化生态系统的自我调控能力,维持文化生态平衡。此外,文化生态平衡的动态性和相对性特点决定了维护文化生态平衡不应只是保持其原初稳定状态。人类可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在维护好原有文化生态形态的基础上,建立适合人类需要的新的文化生态形态,构建新的文化生态平衡,达到更合理的结构、更高效的功能和更好的文化生态效益。

2、瘦西湖新区文化旅游资源现状与文化生态平衡

1)旅游业发展现状

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无节制的旅游活动,游人的大量介入,使旅游目的地的社会文化受到了极大的冲击和干扰,旅游不仅对旅游地文化发展带来了很多负面效应,同时不合理的旅游开发与建设也使很多文化遗址遭到破坏。盲目的建设、仿效,千篇一律的建设格调使许多区域文化的文脉正在丧失,文化生态景观正在遭受破坏。维护旅游目的地的文化生态平衡和文化生态的完整性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问题。

而在旅游规划实践中,旅游目的地文化遗产如何保护与发展,如何维持旅游目的地的文化生态平衡亦成为热门话题。特别是像位于瘦西湖新区内的扬州城遗址这样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旅游开发过程中遇到了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发展这一世界性难题。这类旅游景区的旅游开发必须在文化遗产的有效保护和科学规划的前提下,贯彻文化生态观的理念,保持区域文化生态的平衡,维护文化多样性的存在,实现文化遗产地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2)瘦西湖新区文化旅游资源现状

瘦西湖新区规划用地为蜀冈-瘦西湖风景名胜区的一部分。用地界限为:东自友谊路(南起点)、扬菱路(至双塘路交叉点);南自(污水泵站)沿湖小道、来鹤桥、柳湖路、大虹桥路(自大虹桥向西至念四路交叉点);西自念四路(与大虹桥路交叉点)、扬子江北路(与平山堂路交叉点)、平山堂路(至大明寺西围墙交叉点)、平山北路(至平山乡政府北侧10m外,与西华门延伸路段交叉点)、平山村苗圃场(自平山茶场门市部向北)乡间土路尽头再向北自然延伸至铁路交汇处;北自该铁路向东延伸段(雷塘垃圾转运场东南南侧)、双塘路。规划范围总面积9.22km2

区内人文景观荟萃、历史遗存丰厚。现有两个“4A级”旅游景区,一个全国重点文保单位,14个省、市级文保单位。用地内有着丰富的历史遗迹和文化遗存,主要有:

湖上园林——瘦西湖景区;

寺观园林——大明寺、西园、观音山、铁佛寺等;

文人胜迹——平山堂、谷林堂、欧阳祠等;

陵墓祠庙——鉴真纪念堂、汉墓博物馆、石涛墓园等;

历史古迹——唐罗城垣遗址、唐子城遗址、宋保佑城遗址、宋夹城遗址、古桥遗址等。

特别是用地内涉及的扬州城遗址(隋一唐—宋)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根据考古发掘,扬州城始建于公元前486年,吴王夫差为了北上争霸中原,在蜀冈上修筑了“邗城”(即扬州之始),后城址虽经变迁,但演变过程较为明确。唐子城利用的是原有的隋江都宫城的地势和位置,是唐代扬州官衙府署所在地,后经宋代改筑为宋保佑城。

这些文化遗产,具有文物保护级别高、文保单位占地广、景观可视程度低、地下遗产尚未明确、人为侵占破坏多等特点。如果不对其进行有效的保护和开发利用,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就很有可能濒临破败和灭绝,造成当地的文化生态环境的失衡,给人文资源带来不可挽回的损失,文化遗产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也就无从谈起。

3、文化生态平衡与国际一流景区

旅游业是推进城市国际化的先导性产业,是关联度高、带动性强的综合性产业。扬州自古人文荟萃,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历史上就是一座文化氛围浓厚、国际文化交流频繁的大城市,具备旅游国际化的基础条件。旅游国际化战略是扬州加快旅游业发展的个性化战略,是提升城市国际竞争力的重大举措,是推进扬州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有效手段。

旅游国际化的涵义大致包括:客源市场国际化,即国际旅游者占有较大比例;旅游产品国际化,即旅游产品符合国际旅游者的口味,为国际旅游者首选;旅游服务国际化,即旅游服务水平与国际接轨,服务标准符合国际惯例。其他如旅游市场营销、旅游管理等方面也应与国际潮流相符。目前,扬州国际化旅游尚处于起步阶段,入境游客总量不大,2006年扬州入境游客量约为30万人次,旅游创汇也不够高。但扬州实施旅游国际化战略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难得机遇,包括国际旅游市场的不断升温,国家加大消费拉动力度,加入WTO以后我国旅游市场的进一步开放,扬州城市旅游综合竞争力不断增强等等。所以,大力实施旅游国际化战略,把扬州打造成一座国际认知度高、可识别性强、主要旅游产品达到国际水准、城市综合环境可基本满足境外游客各种需求的城市,将是扬州近期旅游业发展的重点。

旅游景区是旅游活动的重要物质载体,是旅游产业链的基础。扬州要实施旅游国际化战略,建设旅游国际化城市,首先就要建设一批具有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的旅游景区,以点带面,通过核心旅游景区的带动作用拉动整个扬州旅游国际化的发展进程。而文化是旅游业的灵魂,在旅游的整个过程中,无时不渗透着文化因素。具有特色文化内涵与历史信息的文化旅游资源是旅游活动赖以生存的基础和保持旺盛生命力的源泉,旅游规划最重要的基础就是文化。因此,旅游景区规划建设成功与否,能否成为地区级、国家级甚至是世界级的景区,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区域文化的特色性、原真性的保护状况。面对如今掀起的旅游景区开发热潮,旅游景区要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就一定要有竞争对手所没有的东西,要保护好自身文化资源,保持文化生态的平衡,深入挖掘区域的文化资源,找到自己的个性,形成自己的品牌优势,引导旅游者建立对旅游地的形象感知,进而触发其旅游动机。蜀冈—瘦西湖风景名胜区作为为扬州推进旅游国际化建设的先导区,要实现景区的国际化就必须要强化“文化性、生态性、本土性、民族性”,设计出富有扬州地方特色的个性化旅游产品,必须以区内资源的文化原真为基础,维持文化生态的平衡。可以说,保持好瘦西湖新区的文化生态平衡是打造个性化旅游产品及其走向国际化的根本保证。

三、瘦西湖新区重构文化生态平衡三步曲

文化生态是一个多种文化共存、多种文化和谐统一的有机整体,任何文化的缺失都会影响文化生态的完整性和多样性。而文化的多样性存在又是发展旅游业的一个重要前提,因此,需要采取切实措施,建立多样性文化共生共长的良好机制,维护好文化的多样性存在。此外,文化生态平衡又是一种动态性的平衡,这就要求人们不应简单地认为保持文化生态平衡就是保持文化遗产的现状,或对现有的文化遗产不加利用。相反,人们完全可以在尊重保护好原有文化遗产的基础上,创造发展新的文化形态,建立对人类更加有益的新的文化生态平衡,实现文化遗产保护和旅游的协调发展。具体到瘦西湖新区的规划建设上,就是要在规划建设过程中贯彻这种文化生态观的理念,重构瘦西湖新区的文化生态平衡。

1、维护现存的文化生态

维护现存文化生态存在三个层次:一是抢救和保护濒临消亡和灭绝的文化种类;二是保护正在萎缩的文化生态;三是维护好文化多样性的存在。在瘦西湖新区的旅游开发规划中,尤其注重对整体环境、文化和生态的保护,统筹规划和保护扬州的历史文化资源,以重构瘦西湖新区的文化生态平衡。

瘦西湖新区现存的这些文化遗产是扬州悠久历史文化的物质展现载体,保护好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对于维护扬州历史文化脉络的完整性有着重要意义。同时,这些文化遗产还是扬州重要的人文旅游资源,更是扬州参与激烈的旅游市场竞争的王牌。所以,新区规划在对区域人文资源进行全面详查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外人文旅游资源保护的成功经验,制定了适合新区实际的人文旅游资源保护规划和实施规划,具体要做好以下几个面的工作。

1)开展瘦西湖新区范围内文物古迹的清点、申报和保护工作

新区管委会负责风景区范围内的文物古迹清查和保护工作,成立专门的领导小组,进行风景区范围内文物古迹的调查、清理和登记,积极开展文物古迹的鉴定、评级与申报工作;划定文物古迹的保护范围,以此为基础,加强对文物古迹的管理。

2)文物保护与旅游开发相结合,变被动保护为积极保护

文物古迹是蜀冈—瘦西湖风景名胜区重要的资源依托,是蜀冈—瘦西湖风景区最具特色的风景资源之一,具有发展风景旅游的优势。规划走历史文化资源保护与旅游开发相结合的道路,在保护的基础上,适度发展风景游赏,包括文物实地展示、馆藏展示、水乡风情游等,旅游的部分收益用以进行文物古迹的防护、保存、修缮和再生。

3)文物古迹保护和风景区建设结合,强化风景区特色

新区范围内的许多文物古迹是蜀冈—瘦西湖风景区的特色景观,如大明寺、鉴真纪念堂、石涛墓园等。对它们的保护与利用是继承和发展地方特色文化、风景区建设和丰富游赏体验的重要内容。

4)加大文物保护督察力度,加强文物保护法规宣传

加强文物保护法普及教育,提高社会民众对于文物保护工作的认识,严格执行文物保护法的相关规定,加大对文物保护的督察力度,规范文物的考古发掘活动和收藏行为,防止对文物的破坏,避免文物的流失。

2、再生已失的文化生态

扬州是我国首批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在中国文化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作为一个有着近2500年历史的历史文化名城,曾经拥有过汉代、唐代和清代3次历史性的辉煌,隋代、五代、南宋、明代也在扬州留下了重要的历史遗迹。但时过境迁,如今人们已经难以觅寻扬州曾经拥有过的那份辉煌。许多历史上原有的优秀文化已经消失、绝迹,这对于新区的文化生态环境无疑是个巨大的缺憾。保护瘦西湖新区文化生态的核心就是保护其文化的多样性存在,体现出扬州历史文化发展的延续性特征。因此,瘦西湖新区的旅游开发规划在做好对现存文化资源的保护利用的基础上,深入挖掘了扬州悠久的历史文化资源,通过各种手段恢复扬州历史上曾经存在过的文化景观,再现扬州古文化景观的魅力,提升了瘦西湖新区的文化内涵,重构了区域文化生态的完整性。

1)遗址景观展示系列

遗址景观是重要的历史、文化信息载体,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科学价值和保护价值。扬州自春秋战国开始筑城,历经汉、六朝、隋、唐、宋、明清至今,已有2500余年,建城历史连绵,遗迹遗物丰富。规划将众多的遗址遗迹点、线、片、面相结合,实行多层次完整保护,通过建立遗址博物馆(汉墓博物馆、唐子城遗址博物馆),在遗址处新建遗址碑亭(隋宫遗址碑亭、唐节度使衙门遗址碑亭、在古扬州24桥旧址设立遗址碑亭等),选择某些具有代表性的古文化景观(瘦西湖24景中的邗上农桑、杏花村舍、平冈艳雪,古扬州24桥、石涛墓园等)在其旧址上加以复建等方式形成遗址景观展示系列,完整揭示扬州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体现扬州瘦西湖新区旅游的高定位、高品位、高质量。新区遗址景观展示系列内涵丰富,既包括时间维度上的历代遗迹景观,也包括空间维度上的城门、城墙、城河、水涵洞、古桥、街道等遗址。

2)古文化景观的现代展示

在充分挖掘扬州历史文化资源的基础上,规划通过文物展示、历史风貌再现、现代声光电技术等多种手段,再现古扬州的盛世繁华景象。

3)恢复已失的风物景观

新区内不仅有旖旎的山水风光,还有人们生活劳作而展现出的风情画卷,因时、因节的各种民俗、节庆、民间文艺、地方物产等都是风景区的重要风物景观。例如清代时在城内官河和瘦西湖上,画舫无数,为一时之盛,画舫上可张灯结彩,成为“灯船”,又多设宴饮,成为扬州夜生活的特色一景。规划恢复扬州的这种乘画舫夜游瘦西湖的民俗,增加景区的夜景游览项目,提升游人的旅游体验度;此外,还有诸如清明前后,扬州人有陆行踏青、舟行游湖的各种习俗,观音山观音圣诞等民间信仰,扬州美食等各种特色风物景观可供开发利用。这些富有扬州地方特色的风物景观的恢复与开发利用在传承了传统文化的同时,也为旅游开发提供了一项特色资源。

3、建设新的文化生态

人类的实践活动是不断发展的,人类也在新的实践中创造着新的文化。文化生态是动态的,它不但要保护既有的存在,更要容纳新的文化存在。从某种意义上说,新的文化存在体现着文化生态的动态本质,反映了文化生态生长、发展的过程。因此,我们必须随着人类实践活动的深化,在保护好人类原有文化生态的同时,建设新的文化生态。具体到瘦西湖新区的规划建设上就是要在传承历史文脉的基础上,开发满足现代人需求的新的特色旅游项目,创造新的文化形态,形成与瘦西湖新区原有文化生态和谐统一的新的文化生态,在此基础上构建新的文化生态平衡。

此外,规划创办一些新的旅游节庆活动,开发各种民俗旅游纪念品,以此来创造新的文化形态,为文化生态系统注入新的活力元素,构建适合现代人需求的、新的文化生态平衡。

扬州可在现有“烟花三月”国际旅游节和“二分明月”文化节的基础上,增加“扬州的夏日”修学旅游节和冬季的美食沐浴文化休闲旅游节。前者可面向日本的大中学生推出盛唐文化暨鉴真故里修学游,针对韩国学生推出盛唐文化与崔致远第二故乡修学游,面向国内学生推出各类夏令营修学旅游活动;通过举办美食沐浴旅游节,向游客推广美食沐浴休闲保健游。另外,扬州还可以从自己的民俗与艺术生活中发掘新的旅游产品,如:剪纸、木版画、雕版图书、玉雕、漆器、绣品、乐器、玩具等,以传统的民间艺术来包装现代的旅游纪念品,进行产品创新。

四、结语

瘦西湖新区内的文化遗产是扬州悠久历史文化的载体,反映了扬州历史发展的进程,是开展旅游的物质基础。面对旅游对旅游地文化生态环境的冲击与破坏,瘦西湖新区规划充分借鉴了以往的经验教训,将文化生态观的理念贯穿于整个规划过程中,通过保护新区现存的文化生态、再生已失的文化生态、建设新的文化生态三方面入手重构了瘦西湖新区的文化生态平衡,实现了文化遗产保护和旅游的协调发展,堪称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发展和谐共生的国际经典案例。

(责任编辑:楚小庆)

参考文献:

[1]周武忠.文化遗产保护和旅游发展共赢[J].艺术百家,2006,(7).

[2]周武忠,王克胜.北美旅游景观对扬州瘦西湖新区规划建设的启示[J].东南大学学报(哲社版),2006,(1).

[3]江金波.论文化生态学的理论发展与新构架[J].人文地理,2005,(4).

[4]邓先瑞.试论文化生态及其研究意义[J].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1).

[5]吴圣刚.文化的生态学阐释和保护[J].理论界,2005,(5).

[6]方李莉.文化生态失衡问题的提出[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3):106.

[7]黄安民,李洪波.文化生态旅游初探[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11):56-58.

[8]黄烨勍.西双版纳傣族民俗文化生态旅游规划研究[D].昆明:昆明理工大学,2002.

[9]杨家娣.沧源县翁丁佤族文化生态村旅游开发研究[D].昆明:云南师范大学,2004.

[10]吴东荣.旅游对接待地文化生态的影响[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06.

[11] 赵美英.生态文化理念与我国古城旅游的可持续发展研究[J].生产力研究,2005,(2).

[12] 黄萍,王元珑.创建四川民族文化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模式研究[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5,(8):177.[13] 黄爱莲.生态旅游开发与民族民间文化保护的整合性研究[J]. 广西社会科学,2004,(12).[14] 尹得举.文化生态和民俗文化旅游规划研究[D]. 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7.

The Cultural-ecological Ideas in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 of

Cultural Heritage Tourism Attractions

ZHOU Wu-zhong,ZHANG Zhong-bo

(Department of Tourism, Southeast University, Nanjing, 210018)

作者:周武忠 张中波

上一篇:初中有效性政治教学论文下一篇:机关党建工作总结优选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