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埃及艺术论文(精选10篇)
古埃及,一个另人向往而有充满神秘的国度,亦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古埃及绘画艺术是辉映世界绘画艺术海洋的一棵璀璨明珠,在人类早期绘画艺术发展史上写下了不朽的篇章。这一古老文化凝集出的伟大建筑——金字塔、神庙、方尖碑、宫殿等,与依附于它们的雕塑和绘画一起,构成了古埃及艺术及其不朽精神的丰富体现。
古埃及绘画艺术最显著的特点是稳定和程式化。在世界艺术史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的艺术能像古埃及绘画艺术那样,历经数千年的王朝统治,其艺术形式始终沿用同一条法则,保持长久的稳定不变和程式化。具体来讲,古埃及绘画艺术就起程式化而言,表现为:“正面律”亦为头部为正侧面,眼为正面,肩为正面,腰部以下为正侧面;构图平面化、横带状排列的特点。画面内容清晰明确,一目了然,便于更好的发挥其功能性作用;人物按地位的尊卑安排大小和位置、构图充实的特点;内容反映集中的特点。在绘画题材的内容上,多是反映生活场景,题材非常广泛。
古埃及绘画艺术具有功能性的特点。在长达近三千年的法老王朝统治下,其艺术形式突出地表现了服务于统治者需求的功能性。,在古埃及法老和王室贵族、官僚贵族、神庙奴隶主统治集团对艺术的控制和束缚非常严格。绘画艺术的最高标准不是追求艺术上的完美,而是完全服从并反映统治者思想和意志,追求美化陵墓环境,对法老形象进行理想化处理,为死者描绘出一幅胜似生前的豪华奢侈的地下宫殿为目的的完整性和功能性。“埃及人相信‘灵魂永生’,认为在肉体死后,只要尸体保存完好,灵魂就可以得到永生”,所以,法老和王公贵族们总花费大量精力修建陵墓,对尸体的保存和陵墓的装饰特别重视和关心。所以才会有木乃伊这种埃及特有的产物,才会产生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宏伟的金字塔建筑,其规模和建筑工艺难度另令世人震惊。
在古埃及,绘画艺术的另一个特点是形式上的宏伟和完整性。古埃及绘画艺术依附于巨
大的金字塔、宏伟的神庙建筑,展现出王权统治者好大喜功,追求宏伟、华丽的形式以充分彰显王权的神圣无比和至高无上。规模巨大的金字塔陵墓和神庙建筑、形体巨大的法老雕像等,反映出法老神化和王权崇拜的主题思想。为了表现王国统治的永恒、稳固和法老如神般的威严与勇力,王权统治者往往借助绘画、雕塑等艺术形式烘托其高大雄伟的气势和寄托永恒的追求。集中表现出了追求外在宏伟高大的气势和内部华丽高贵的气质相统一的古埃及艺术风格。
埃及文明博大精深,特别是法老时代留下的丰富文化遗迹,一直是古埃及文明最辉煌的一页,也是世界文明史上灿烂的一笔。除了中华文明外,没有任何一个古老的文明能像古埃及文明那样生动地展现自己。
一、埃及的地理环境
埃及人在尼罗河两岸栖息繁衍后代。尼罗河流域有着特殊的地理环境,它的西面是杳无人烟的利比亚沙漠;东面距离红海不远,但仍被缺乏水源的阿拉伯沙漠隔开;南面是尼罗河的上游,有飞流直下的六大瀑布,河流湍急,河道狭窄;北面是没有良好港湾的地中海海岸,浅滩密布,暗礁罗列。这样的地理环境为埃及提供了天然的保护屏障和丰富的矿物资源。古埃及人生活在这样得天独厚的环境里,有一种优越的安全感,使他们长期免于将宝贵的资源消耗在抵御外来侵略之敌上。埃及地处撒哈拉大沙漠的东部,形成了炎热、干燥的气候特色,而尼罗河一年一度的定期泛滥确保了谷物的丰收,古埃及人年复一年的辛勤耕作,终于使这块气候干燥的土地变成了古代地中海地区著名的谷仓。在这样的环境中,古埃及人得以在富饶的尼罗河谷和三角洲平稳发展自己独特的文明。
二、古埃及的文化成就
(一)璀璨的文学
埃及的文学历史悠久,早就出现了内容比较简单的文学作品,以口头的方式在民间相传。在公元前3000年左右,古埃及人发明了象形文字和纸草,所以那些以口舌相传的文学作品就被记录在了纸草上保存了下来,成为书面文学流传至今。从口头传颂到文字记录,经历了几千年,却仍然保留了古埃及文学的主题、风格和体裁,这些影响了后世埃及文学的发展。保存下来的古埃及文学作品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种多样,从而发展成固有的几种文学体裁。其中有教谕文学、神话传说、散文和诗歌等。
教谕文学是一类比较严肃的文学作品,它主要以社会伦理为题材,通过独白、对话或箴言的形式来阐述古埃及人的伦理道德观念和为人处世之道。教谕文学的内容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也有所变化。神话是埃及最古老的文学。古埃及的神话是他们通过想象,依照自己的英雄形象创造出来的,他们信奉神,他们认为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由神来管辖。古埃及神话最早在民间广为流传,后来内容不断丰富。埃及是一个爱好故事的民族,他们为后人流传下来很多故事、传奇一类的叙事文学作品。这些作品语言生动活泼,而且想象力丰富,富有传奇色彩。
(二)建筑的奇迹——金字塔
一想起埃及,人们就会自然而然地想到尼罗河畔那一座座宏伟的金字塔,这些庞大的建筑显示了埃及人卓越的智慧和高超的建筑才能,它们是埃及文明的象征。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最显著的建筑成就。它们吸引着众多的游客不远万里而来。古埃及人认为人的肉体和灵魂是不可分离的,两者不仅生前合一,死后也必须结合。他们相信人死后灵魂只是暂时离开遗体,经过一段时间后,灵魂又会返回遗体,不让它腐烂,就能继续在来世生活直到永远。这种信仰使古埃及人对墓葬尤其重视,把死后生活的安排妥当而风光。古埃及国王是神在人间的化身,他们是埃及的最高统治者,他们希望自己在人间享受过荣华富贵后还可以在来世继续享福,同时后代的子孙,所以每位国王在即位后就开始为自己建造金字塔,巍然耸立的金字塔可以帮助国王在死后升入天堂。因此造就了这些宏伟壮丽且举世闻名的金字塔。
(三)不朽的艺术
埃及为后人留下了众多的优美的艺术作品,有雕塑、浮雕和绘画等。那些千载一貌的法老雕像、陵墓墙壁上精微细致的浮雕和色彩鲜明的绘画都反映了埃及人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这些艺术品带有浓厚的宗教意识,反映了古埃及人的来世信仰观念。古埃及的艺术是为了死者的生命继续存在而创作的。埃及早在史前时代就有了雕刻,后来雕刻技艺发展得日益完善。古埃及的浮雕有高浮雕和浅浮雕两种不同的表现形式,浮雕在新王国时期达到了高度发展水平,创作技艺高超并且内容也非常丰富。在艺术绘画创作的黄金时代,壁画作品数量丰富,色彩华丽,手法精确,在技艺上已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开始于史前的古埃及艺术,经过中王国时期的完善与发展,到新王国时期已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为后世留下了不朽的艺术作品。
三、结论
埃及是尼罗河的馈赠,在这条世界第一长的文明之河的两岸,集中了几乎全部的古埃及文明:金字塔、方尖碑、神庙、宫殿等等,这些伟大的建筑与依附于他们的雕塑、绘画一起,是古埃及艺术精神的丰富体现。五千年时光的浸染,使得古埃及艺术在其美妙的艺术魅力之上又增添了无限神秘的色彩。
古埃及艺术具有“稳定、程式化”的特点,在历时几千年的法老统治时期,其艺术形式始终沿用同一条法则,既追求形式上的完整性和服务于统治者需求的功能性。在这个世界最早的等级制度森严的奴隶制集权国家中,其艺术形式的最高标准不是追求艺术上的完美,而是追求以实现美化陵墓环境、对法老形象进行理想化处理、为死者描绘出一幅胜似生前的豪华奢侈的地下宫殿为目的的完整性和功能性。历史上没有一个国家的古代艺术能像古埃及艺术一样保持如此长久的稳定不变和程式化了。
古埃及艺术的主要形式是神庙和金字塔等,这些宏伟庞大的建筑反映出古埃及艺术的另一个显著特点,即好大喜功、追求形式上的宏伟以充分显示王权至高无上的特点。围绕金字塔陵墓进行建设的一系列艺术形式,多是反映了统治者对来生的安排和美好的愿望。人们对自己的身后事看的很重,埃及人相信“灵魂永生”,认为在肉体死后,灵魂不灭,只要尸体保存得好,灵魂可以得到永生。所以,法老和王公贵族们会花费大量的精力修建陵墓,对尸体的保存和陵墓的装饰特别的关心。正是由于这个缘由,所以才会有木乃伊这种埃及特有的产物,才会产生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宏伟的金字塔建筑,其规模和建筑的难度令世人震惊。而古埃及艺术也多是围绕陵墓建筑展开的。这些艺术形式的产生,显然不是为了生者的观看和欣赏,而是服务于死者的艺术内容,其目的是为死者营造一个胜似生前的舒适奢华、富丽堂皇的地下宫殿。金字塔的内部一般都有装饰华贵、雕刻精美的棺椁,镶嵌宝石的黄金人体形内棺,惟妙惟肖、酷似真人的雕像,各种生活器物和装饰华丽的浮雕、壁画等。用黄金和宝石镶嵌的棺椁内安放着法老的木乃伊,埃及人很重视尸体的保存,但仅此还不够,为了更安全起见,确保灵魂有所依托,还雕塑了材质应用巧妙、形象酷似真人的雕像。在墓室装饰方面,用壁画形式装饰墓室,使其内部显得华丽充实,在美化环境的同时,实现功能作用。这些绘画描绘的内容多表现墓主人生前奢侈豪华的生活,仆人们从事耕牧劳动的场面,具有明显的世俗性。其内容反映了墓主人对来生的理想化的追求以及对其图腾信仰的描绘。
古埃及的绘画是古埃及艺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和审美价值。它具有稳定不变、程式化、单纯性、装饰性、实用性和功能性的特点,虽然有时也因程式化而显呆板,但仍不失为古代文明的宝贵遗产,具有自身独特的艺术价值。古埃及绘画的风格特点总结起来有如下几点:
1、“正面律”、程式化、稳定不变的法则。
古埃及的浮雕和壁画有着共同的程式——“正面律”的规律。所谓“正面律”就是指表现人物时,头部为正侧面,眼为正面,肩为正面,腰部以下为正侧面。运用以上的表现方法对人物形象进行处理,是为了使人的形象特点更加突出和完整,这也是埃及绘画追求完整性的体现。
人头部的正侧面轮廓一般比较清晰明确,最能完整的体现人的面部轮廓和高高的隆起的鼻子;眼睛为正面是因为正面的眼睛最形象、最典型,能更多的占取画面中面部的空间,也更加醒目和完美;而人的肩膀则是正面最为典型的,埃及绘画用正面的肩膀表现人物,使人物形成身体轻转的动态效果,从而使人物形象更富于变化,同时也能使双臂的动作更清晰和完整;腰部以下转为侧面,使形象再次产生优美的体态转动;脚为侧面可以表现完整而典型的脚部特征;以上这些固定的表现方法,是埃及绘画正面律的总的特征。这些特征在历时几千年的古埃及绘画中一直沿用,没有大的变化。
2、构图平面化、横带状排列的特点。
古埃及绘画在构图上有平面排列的特点,画面上没有透视现象,这点跟中国画早期的散点透视很相像。他们把画面用横带状排列构图,用水平线来划分画面,形成平面的配列效果,使画面内容清晰明确、一目了然,以便能更好的发挥其功能作用。
3、人物按地位的尊卑安排大小和位置,构图充实,富于变化美感。
古埃及绘画中的人物通常是根据人物的地位尊卑安排比例大小和构图位置,法老的尺寸最大,随从仆人的尺寸较小,并且安排在画面相应的位置以填充画面空档。这样能更好地突出法老的尊贵地位。同时还在构图上用填塞法使画面充实,不留空白。例如:安排许多精美装饰花边和象形文字,使画面构图丰富、美观、富于变化。
4、单线平涂,色彩单纯饱和、和谐优美的特点。
固定的色彩程式是古埃及绘画的一个显著特点,古埃及绘画中的男子皮肤多为赭红色;女子为浅褐色或淡黄色;头发和眼眉为黑色;服装多为白色和多褶的装饰。用这样简单的几种颜色,以平涂勾线的方式形成若干色块,构成十分明朗单纯、和谐优美的色调关系。
5、形象平面化的处理和装饰意味的表现手法。
对形象的平面化、装饰化的处理,是古埃及绘画的另一个特点。古埃及绘画在形象的描绘上有写实的特点,但平面化的特点更明显。例如人物的皮肤和头饰,服装及装饰物等都用了色彩平涂的手法,在眼睛和头发、头饰、项饰、服装甚至服装上的褶子等地方,也都用了平面化处理和装饰化、归纳化、条理化的表现手法。这些独特的处理方式,使埃及绘画形成自己独特的装饰意味,给人以特有的神秘感和美感。
6、内容上以反映其图腾信仰和对来生理想化的追求、更好地发挥功能性为目的。
由于埃及人对死亡的信仰,所想象的死后生活与人世间非常相近,因此画面所表现的内容都是宗教信仰与世俗生活的奇妙结合。他们把墓室建成宫殿的样子,并装饰以华丽的浮雕,再现死者生前豪华的生活情景,以便死者的灵魂可以顺利地找到他的墓室和躯体。所以在绘画题材内容上多是反映生活场景,题材非常广泛,从法老贵族的征讨狩猎到祭神仪式,甚至有农耕、渔猎,歌舞宴乐等等,仿佛一幅古埃及风俗画的长卷。
古代埃及人是一个信奉多神的民族,他们的神多半是以动物来作为其象征而且数目广大。古埃及人深信图画和文字的魔力,他们在墓室墙壁上精心地描绘美化,其主要目的是想通过绘画来寄托对来世生活的永恒追求和梦想。画面中除了对法老生前生活情景的描写,更多的是对诸神和图腾的形象以及大量的供品和器物的描绘,在古埃及人的神话中,诸如艾西斯、赫若斯、阿努比斯、玛特、荷鲁斯四子等神,他们都被认为是死者灵魂的守护神,是迎接往生者,保护肉身免于腐烂,指引灵魂前往冥府,顺利地进入墓室找到其躯体的守护神灵。鹰神和蛇神是古代上下埃及分别信奉的守护神,法老王权的守护者。还有许多壁画用象形文字装饰画面,这些象形文字通常是告慰死者亡灵的赞美诗和咒语,表达出乞求神灵对死者进行庇护和引导的愿望。这些都从宗教信仰方面反映出埃及人对来世的重视和精心的安排,反映神对墓主人的护佑和指引的美好愿望。
圆溜溜的眼睛、大大的嘴巴、蓝蓝的身体胖乎乎,脖子上总挂着一个小铃铛,走到哪儿都会发出叮铃叮铃的响声。多么惹人喜爱的哆啦A梦呀!它的异次元口袋里装满了神奇的宝贝。这不,我在博物馆里和它撞了个正着。
一天,我在博物馆里的埃及展览厅里转悠。突然,一个闪闪发光的东西把我吸引住啦!我走上前一看,惊呆了:它竟是埃及法老图坦卡蒙的黄金牌匾。博物馆里的讲解员介绍说:这块牌匾能让人起死回生。我看了又看,不禁想起远在天国的外婆:外婆是那样疼爱我。记得小时候,每逢周末,外婆都会带我去游乐园里过把瘾。我的外婆非常勤劳,只要她在,家里的菜园总是绿油油的……想着想着,我的眼眶湿润了。
“心中有许多愿望,能够实现有多棒……”耳边传来悠扬的歌声。咦!这不是鼎鼎有名的“蓝胖子”哆啦A梦吗?哆啦A梦有许多神奇的法宝,一定能帮助我实现愿望。于是,我忙拉住它,把我想去找黄金牌匾的`前因后果告诉它。哆啦A梦用它胖嘟嘟的手拍拍我的肩膀说:“看来,你很想念你外婆。好吧!我就带你到古埃及去试试吧。”说完,哆啦A梦一头栽进它的大口袋,一阵翻箱倒柜的寻找,它拿出“任意门”口中念念有词。紧接着神奇的事情发生了:哆啦A梦拉住我的手,一眨眼,我们从博物馆来到了古埃及巨大的金字塔前。
哆啦A梦带领着我小心翼翼地推开金字塔的大门,里面一片昏暗,只有几个火把闪烁着微弱的光芒。我害怕极啦,打着哆嗦,轻轻拍拍哆啦A梦问道:“这里~这么黑,会~不会~有机关啊?”“即使有,也不用怕!”哆啦A梦胸有成竹地说。它把手伸进口袋捣鼓来捣鼓去,拿出一张纸:“瞧!这是一张魔法纸。”哆啦A梦一边说一边动手折起来,一会儿一架纸飞机就完成了。哆啦A梦对着纸飞机吹了一口气,纸飞机立刻变成了一架真飞机。我瞪大眼睛,吃惊得下巴都快掉下来了。我赶紧拉着哆啦A梦坐上纸飞机,雄赳赳气昂昂地向前航行。
突然,纸飞机尾部发出“嘀嘀嘀”的声响,“不好!”哆啦A梦慌忙转过头来“飞机好像没油了。”“那怎么办呀!”我望着喷吐着火舌的陷阱,双脚不听使唤地抖动着“哆啦A梦,快想想办法呀!”就在我快吓晕的时候,哆啦A梦不慌不忙拿出竹蜻蜓戴在我的头上。我们终于逃离险境,来到法老图坦卡蒙的大殿。这里富丽堂皇,金光闪耀,正中间的黄金宝座上坐着最伟大的埃及法老――图坦卡蒙。
只见他微微抬头看了我一眼,高声问道:“你是何人,竟敢闯入我的宫殿?你来找我有何事?”我支支吾吾地回答:“伟大的法老,我想借您的黄……黄……黄金牌匾,我想让我的外婆复活,我太想我的外婆啦。”图坦卡蒙听后,哈哈大笑起来:“孩子,我的黄金牌匾并不能使人复活。孩子,好好想想,你的外婆其实并没有离开你们。”我摸摸脑袋,顿时恍然大悟,眼泪如泉水一样不断涌出眼眶。
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古埃及值得我们学习,古埃及就是埃及的童年,从公元前3000多年到公元前30年都是它的历史,这段期间我们中国经历了夏商周秦汉五个朝代。古埃及经历了三十个朝代。它的历史主要经历了统一,分裂,外族统治。
首先埃及坐落在非洲东北角上方。这里有一个神奇的地方叫做尼罗河。尼罗河发源于南边的东非高原,流经埃及,最后注入地中海。这里土壤肥沃能种庄稼,于是埃及人定居在这沿岸。尼罗河像一个加长版的.西蓝花,花头是尼罗河下游,叫下埃及。花茎是尼罗河的上游,叫上埃及。有一个人统一了这两个地方,建立了古埃及的第一个王朝。那个人叫那尔迈。这一磨合就是四百年。这时的埃及是一个中央集权的专制国家。
专制体现在修坟,法老去世不能马上埋,需要脱水做成干尸,这就是木乃伊,买也不能随便埋,这个坟像金字,这就是金字塔。最大的金字塔是法老胡夫金字塔。法老的权力之大体现在这个金字塔上,建造一个体积大的金字塔没有人力物力是干不成的。
这卷手稿的历史要追溯到古王国时代晚期至中王国时代早期 (公元前2300 至2000 年) , 长约2.5 米 (8.2 英尺) , 里面满是质量上乘的文字与色彩斑斓的画作。
发现该手稿的比利时独立学者沃尔·舍尔滨 (Wael Sherbiny) 在接受探索新闻 (Discovery News) 时表示:“考虑到它的正反两面都有书写内容, 我们能够获取5 米多 (16.4 英尺) 的文本和图画, 这将使得它成为古埃及流传下来的最长的皮革手稿。”
2008 年, 舍尔滨在比利时鲁汶大学 (Leuven university) 获得了埃及古物学博士学位, 他也是第一位获得该学位的埃及人。随后, 他开始专门研究古埃及宗教典籍, 并为这份特别的皮革手稿全文发布事宜做准备。
舍尔滨在佛罗伦萨召开的古埃及文物学者国际会议上宣告了这一重大发现。
目前该手稿的出处还不得而知。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 位于开罗的法国东方考古研究所从一名当地古董商手中买下了这份手稿, 随后又将其捐赠给了开罗博物馆, 就在一战爆发前不久, 手稿被展开对外作展示。
舍尔滨说道:“但自此之后, 它便被藏储博物馆里, 人们已经完全遗忘了它的存在。”
这份手稿基本上是一份便携式宗教典籍稿, 已经有了4000 多年的历史, 当中包括对神学和超自然生物种的描绘, 在时间上还要早于新王国时代 (公元前1550 年) 《埃及亡灵书》 (The Book of the Dead) 与所谓的《阴曹世界》 (Netherworld Books) 当中的发现的著名画作。
“它们很像是牧师朗诵的内容。”
牧师们在出席宗教典礼仪式时, 将手稿随身携带, 作为朗诵神圣语句的参考物。
只有另外六份手稿从古埃及时代保存到了现在, 时间上大体与这份开罗皮革手稿相近, 但它们都是写在纸沙草上。
舍尔滨表示:“皮革在古埃及是非常珍贵的书写材料。和纸沙草相比起来, 它的牢固性和持久性更强, 所以主要被用作记录神学文本和重大历史事件的材料。”
这样珍稀的皮革手稿, 一般被保存在图书馆和庙宇档案室中, 也被用作复印原本, 纸沙草材料的书写文本会以它为原件。纸沙草在埃及干燥的气候条件下能够得到很好的保存, 但皮革物品则很快变的易碎。
这份开罗手稿也毫无例外, 部分碎成了很小的片状。舍尔滨像做拼图玩具一样将它们拼凑到了一起。
这些片状文本成为所谓的 《两种方式》 (Book o Two Ways) 里面的画报文本组成部分, 其中主要包括庙宇宗教仪式介绍, 后来在葬礼上使用的较多。
这份作品之所以在埃及古物学者当中颇有名气, 是因为它是在上埃及荷莫波斯里墓地的中王国 (公元前2055 年至1650 年) 棺材地板中被发现的。
“令人惊奇的是, 从文本和绘画层面而言, 这份手稿提供的插图细节比荷莫波斯里 (Hermopolitan) 棺材中的材料更加详尽。”
学者表示, 这份手稿显示, 该作品的部分内容早在荷莫波斯里棺材出现之前就已经被人知晓了。
舍尔滨说道:“根据现有信息, 这份作品的好几个部分可能并不是荷莫波斯里神学者创造出来的, 在他们被选择作为棺材装饰物之前, 可能就已经有了相当长的留传历史。”
他还注意到, 手稿上的一些画作类型既没有在棺材中看到过, 也没有在其他任何纪念碑上被发现过。
关键词:“装饰艺术”运动;古埃及;首饰
中图分类号:J0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115(2014)09-107-1
一、装饰运动风格饰品的出现
装饰艺术风格诞生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创伤之后,享乐主义成为治愈战争创伤的最佳良药,也就是在这一特殊时代背景的催生下,时代精神发生了改头换面的变化。装饰运动站在新的高度肯定机械生产,力求在维护机械化生产的前提下,使工业产品更加具有美感。基于社会的稳定,对享乐主义的追求,社交生活的增多带来了对着装的更高需求,促使首饰品的设计风格也发生了显著变化,这与当时的社会环境和女性生活密不可分。“装饰艺术”运动时期是首饰品设计上升发展的阶段。
二、“装饰艺术”运动时期首饰品古埃及元素的出现
(一)古代埃及装饰品的出土
1922年,英国考古学家豪瓦特·卡特在埃及发现一个完全没有被侵扰过的古代帝王墓——图坦卡蒙墓,大量出土文物展示出一个绚丽的古典艺术世界,震动了欧洲的新进设计师们。首饰工艺及其作品是埃及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文化蕴涵丰富且影响深远。多样的艺术形式,精湛的工艺及装饰纹理的巧妙应用,无不体现了古代埃及人的规范化艺术,积淀了古埃及人的美学观念、民族心理、宗教寓意等文化内涵。例如著名的图坦卡蒙金面具,简单的几何图形,金属色系列和黑白色彩系列的使用,都达到高度装饰的效果,这给予这一时期的设计师们全新的理念及设计思维,给设计创作带来了强有力的启示。
(二)现代时装设计及多变的造型对首饰品的需求
19世纪末叶,女性要求参与社会活动的呼声越来越高,而紧身胸衣为核心的服装却妨碍了她们的参与,因此对于服装设计改革的诉求越来越强烈。从改良女性服装的设计,到把服装设计的核心放到强调女性身体本身的优美上,导致服装设计的转折性革命,也催生了现代时装设计的产生,丰富多变的造型,对服装配饰、头饰及各种新型首饰提出了更重设计的需求。首饰品设计出现了空前的繁盛,促使设计师们去探索新的创作灵感,而这些新的探索也完全改变了当时的设计面貌,为首饰品设计开创了一个多姿多彩的新纪元。
(三)古代埃及装饰风格首饰品出现的心理诉求
“装饰艺术”运动秉承欧美长期以来设计的传统立场,为社会的少数上流阶层服务,而古代埃及艺术也是为了极少数人服务的。古埃及强化皇权的等级观念与服务于灵魂的宗教精神互相渗透,法老运用极尽奢华的装饰表现他至高无上的地位,这构成古埃及风格创造的动因。20世纪20年代,社会发展稳定,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达,出现了大量富裕的中产阶级消费群体,他们急需各种华丽的装饰品满足自己的物质需求和对奢华宫廷风格的心理需要,这也与古代埃及装饰艺术的内在动因不谋而合。
三、古埃及元素在“装饰艺术”时期饰品设计中的应用
几何扇形、放射状线条、之字形或金字塔形等等造型,是“装饰艺术”运动时期设计造型的主要形态,并通过贵重金属、宝石等高档材料,给人以新奇与时尚的造型体验,赋予其高雅的贵族气质。
(一)极具标志性的造型特征
“装饰艺术”运动时期几何图形和流线型的使用大大超过了新艺术运动中首位的自然主题,夸张及简洁明快的几何造型与复杂的装饰形成对比,创造华丽的装饰品位。受古埃及装饰风格的影响,一些符合几何造型要求的光芒四射的太阳、喷涌的泉水、之字型闪电等造型被运用在首饰设计中。路易十六与拿破仑帝国时期的风格,吊坠呈大号圆盘开放式,铂金底座常设计为辐射状线条。另外金甲虫造型成为这一时期流行首饰的主要代表形态,还有跑狗造型的胸饰、吊坠和兼做护身符的手镯。
(二)追求视觉效果的绚丽色彩
20世纪二三十年代是一个彰显色彩的时代,首饰设计在色彩上明亮显眼而对比大胆,追求颜色的纯度,对比色和金属色,通过色彩鲜明的宝石透射出当时西方社会生气勃勃而极为乐观的普遍情绪。鲜红、鲜蓝、鲜黄、鲜橙以及金属色,这些色彩都是古埃及常用的装饰色彩。
(三)奢华丰富材料的组合运用
古埃及法老、贵族的首饰多用贵重金属和半宝石制成,贵重的材料、豪华的纹样、特殊的装饰动机体现了为权贵服务的特性。装饰运动风格并没有完全摒弃装饰,而是将简练和装饰融为一体,这是装饰运动风格的最大特点,而尝试新材料的应用与贵重材料间的组合美感,真实地再现材料本身是装饰运动风格首饰品设计的另一亮点,设计师们以此达到奢华的视觉效果。例如1925年,伦敦展出的卡地亚圣甲虫胸针以一块古埃及的蓝色彩陶圣甲虫雕刻为基础,为其增添了一对用黄金与铂金制作的翅膀,上面镶嵌圆形老式切割或单面切割的钻石、凸圆形切割的红宝石、祖母绿、黄水晶和黑玛瑙的组合,赋予珠宝前所未有的现代质感。
四、结语
“装饰艺术”运动,作为一种摩登艺术的符号被大众熟知,但它在阶级性上依然服务于以精英人物为代表的权贵阶层,难以摆脱自巴洛克时代以来延续的奢华路线。图坦卡蒙墓的出土,为当时的首饰品设计领域提供了全新的设计灵感。21世纪的今天,伴随着新一代富裕阶层的诞生,“装饰艺术”成为表达生活态度、确立生活方式的新语言,装饰运动风格的首饰品成为藏家竞相追逐的热门,也是当代女性出席重要场合的亮点。古埃及装饰元素也成为现代饰品不可或缺的设计元素,为现代首饰品的个性化需求提供了更广阔的设计思路。
作者简介:
为什么古埃及女性这么牛呢?还得说一方水土一方人。富饶的尼罗河养育了这片肥沃的土地。此外,古埃及“三面沙漠一面海”,地理形势优越,敌人难以袭扰。内部,日子富裕;外部,刀枪入库。如此太平的日子,军队便不重要了,妇女也无需战战兢兢躲避战争了。
最重要的是,古埃及为女性提供了制度保障。和古代中国截然不同,古埃及没有“传子不传女”的性别偏见,大多数父母会立下遗嘱,将大部分财产、甚至全部积蓄,一股脑儿留给女儿。这种做法保障了古埃及女性经济独立,结果,反倒出现了有趣的现象:许多男人娶自己的姐妹为妻子,并不是出于爱情,而是为了得到他们的姐妹从母亲那里继承来的财产。
虽说女人成了香饽饽,可也并不能保证天下姐妹真正平等。古埃及家庭实行“一夫一妻”的制度,连地位至尊的“法老”都只能娶一名合法妻子,可社会道德却对同居和嫖妓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古埃及许多村庄,都有公开的妓院。尽管家长也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寻花问柳,但是,一失足,也未必能成千古恨。比起“通奸”来说,这些小动作简直不值一提。(古埃及人视“通奸”为大罪,通奸者,须处死。)这样一来,古埃及女性就没什么道德负担和精神压力了,只要不钻“通奸”这只大口袋,剩下那些事儿,没人深究。绿灯一开,女性贞操便应声掉价,谁还死死守护什么“处子之身”?大约公元前1000年左右,古埃及竟然掌握了“避孕秘方”:蘸有蜂蜜的布团儿,足令云雨之后的女性安全。有效的避孕,卸除了少男少女的负罪感和功利心。所以,古埃及少女活得更阳光、更开放。
谌称有120米高雄姿的大灯塔
公元前4世纪,亚历山大大帝仅用10年时间建立了西起希腊、东到印度的世界帝国。这个在世界上最伟大的君主相继在各个占领地建造了70多个以亚历山大名字命名的城市,其中最著名的,是在埃及靠近尼罗河三角洲地带西端的渔村拉科蒂斯建造的亚历山大城。
公元前331年,亚历山大征服埃及后坐船沿尼罗河而下,到达河口三角洲地带西端的渔村拉科蒂斯,发现了远处海上浮着法洛斯岛,这里不仅有美丽的景色,而且也是军事要地。于是打算把这个小渔村改造成大都市,作为午后休闲的地方,并作为进攻波斯的海军基地。另外,把这里建设为在埃及的希腊文化中心,使之成为马其顿(希腊)与富饶的尼罗河流域的连接点。他命令罗得岛的建筑家戴诺克拉特斯按他的想法设计,从1月20日开始动工兴建,同年春天他从埃及出发远征,没想到一去再也没回来,因染上疾病死于巴比伦。该域由总督克勒奥梅内斯负责继续建设。
此后,在其他同名城市都消失后,亚历山大城依然经久不衰,不仅作为托勒密王朝的首都,而且照旧作为古代世界的商业、艺术、科学等一切领域的中心繁荣着,至今作为埃及的第二大都市闻名于世。
市区是东西约5.5公里,南北约1.5公里。通过贯穿东西和南北宽约30米(又一说法是60米)的2条干线公路以及与此平行的道路网,使市区划为棋盘的格子状。市内中央部分称为布尔凯翁区,是王家的住地。除了王宫外,这里还集中了神庙、剧场、广场、体育馆等公共设施。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包括亚历山大图书馆在内的穆萨学园。它于公元前300年左右由托勒密一世、二世创建的,旨在开展自由学术研究的风气,吸引了一批著名的学者来此。他们中有罗德岛出身、写过“几何原本”的数学家欧几里得(公元前330年~公元前260年),西西里岛出身、发现“比重原理”的物理学家阿基米德(公元前287年~公元前212年),以及几乎正确决定地球子午线长度的克米尼学派的埃拉托逊斯(大约公元前272年~公元前192年)等等。
值得指出的是,古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的亚历山大大灯塔就建在浮在市区海上的法洛斯岛东端,并用长约1.3公里的大防波堤与市区连接起来。据说大灯塔建设始于公元前300年左右,耗时20年的岁月于公元前280年左右开始点灯,为过往的船只导航。遗憾的是,大灯塔没留下任何文字资料就消失了。所以,现今关于其形态或尺寸有各种说法。在高度上出现了从120米到180米各种估计值,但是最低也在120米这一点上趋于一致。形态以3层建筑最具有说服力。
第一层是底边为30米的正方形截棱锥,高60米到70米,第2层是八角棱柱形,高30米。第3层是圆柱形,并且在其上支撑着同是圆形的圆锥形尾顶。在这个屋顶上还装饰着高约7米的海神波塞冬的青铜塑像。
灯塔的内部以平缓的螺旋形坡道一直通到3层的灯火室。燃料好像是用驴子运上去,但也有说是利用简易的升降机搬运燃料。关于燃料具体是什么,至今尚不清楚。有说是树脂成分多的木材,也有说是矿物性的石油菜。总之,哪一个也没有越出推测的范围。
存在惊人的超技术
灯塔的建筑材料是石灰岩或大理石,摩天白墙的巨大建筑是亚历山大城存在的象征。除了其巨大的尺寸外,更令人吃惊的是,灯室内装有一个巨大的反射镜,其强弱和方向能自由控制。白天聚集阳光,反射到几十公里之外,夜间点火燃木,指引航船进港。另外,室内还装有透明的水晶石或玻璃镜,其作用类似今日的望远镜,能远眺接近海岸的船舶。
据说从大灯塔发出的光在50公里远的距离外就能识别,在晴天,地中海对岸的山亚细亚镇子的模样一清二楚地映在反射镜上,另外通过聚焦太阳光线并反射,可以烧着160公里开外的船只。这一切实在让人难以置信。
再者,关于反射镜也有许多的谜。按照古文献的说法,使用玻璃与透明的石头。所谓透明的石头或许是水晶,但当时的玻璃或水晶的研究技术还没有现在那么高级,从考古学的常识来看,欲制作直径1米的巨大透镜是不现实的。因此按照一般的说法,亚历山大大灯塔的反射镜是用金属研磨的凹面镜。
但是20世纪初,在亚历山大和美索不达米亚相继发现大约2000年前的水晶透镜。如果那样的话,按古文献的记述,玻璃和水晶透镜被使用的可能性是相当高。需要指出的是,这里说的不是光学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发生的事,而是距今2300年前发生的事。看来光已被作为传送信号手段来加以利用,虽说那仅仅是点火,只是极原始的技术,可是在建筑物中自在地控制光的复杂系统,则是远远超越时代的超技术了。
不仅如此,在这个亚历山大大灯塔还留下了使用其他更惊人的超技术的痕迹。如除了波塞冬像外,大灯塔的各处还设置了几尊青铜制的塑像。对此,阿拉伯的历史学家阿·马斯岛迪作了这样的描述:“某个像只要敌船靠近到一夜行程的距离之内时,用手指出那个方向,当船一旦靠近港口就发出非常警戒的叫声。”
乍一听这项技术确实有点神了,但是回顾一下20世纪的最新科技发展,不难发现它类似于今天的雷达报警系统,所不同的是,前者是用机械进行操控。当然也有人对其真实性表示怀疑。但是如果看一下同时代生活在亚历山大城的海伦设计制作的极为精巧的自动玩偶,我们就不能单单作为传说而加以全面否定。
据埃及文物显示,埃及妇女处于非常值得羡慕的地位。女性在任何场合都可以和男子平起平坐。她们无须深居内室,不但可以在公共场所吃喝,而且还可以在大街小巷里做生意。甚至在男女关系上,埃及女性也总是站在主动地位。今天流传下来的古老的情书和情诗显示,无论是在求爱、约会,还是在婚姻方面,首先的發动者几乎都是女性。有些上流社会的女性甚至可以宠爱男色。
埃及女性大多拥有自己合法的财产继承权和支配权。对于自己的财产,生前怎么使用,死后遗赠给谁,都有完全的自由。全世界现存最早的一份遗嘱,就是埃及第三王朝的一位贵妇人留下的,在这份遗嘱中,她详尽地说明了自己是怎样将财产分赠给子女的。
埃及也是少有的允许女子继承王位的民族,埃及古代史上的两位著名的女王至今仍然饱受人们的赞叹。此外,埃及女性中还有两个特别的群体——舞女和献神女。尤其在托勒密时代,女色和男色同样盛行。一名名妓的积蓄甚至足以建造一个金字塔。她们打扮得花枝招展,穿梭于各种宴会之间,成为上流社会的玩物。献神女在古代并不多见,但后来的贵族之家却竞相以美女奉献阿蒙神,献神之女必须天生丽质,堪称国色。她们受到优厚的待遇,在年老色衰,不堪侍神时,还可以嫁人,并且受到人们的尊重。
在古埃及,男女老少都对穿着和饰品有着高度的热情。到中古王国的时候,人们的服饰已经除了原来的一条窄裙外,还多了又长又宽的罩裙。而埃及男性喜好打扮几乎和女性相提并论。他们大都戴着大耳环、项圈、手镯、足环,甚至是乳饰。当帝国威震地中海及西亚的时候,由外国人进贡来的珠宝更是把每一个埃及人都装点得金光闪闪。
埃及人还喜欢喝啤酒,酿酒业十分发达,即使是穷人也可以经常地一面喝着啤酒,一面晒着太阳。对于富有的埃及人来说,没有比在严肃和欢快的节日中设宴款待亲朋好友更加舒心的事了。在宴会上,每一位客人都受到诚心的欢迎,并接受鲜花和馥郁的花环。在进餐完毕之后,还有仆人带上一个模型来,这是涂刻得与原物十分相似的棺木和尸首,仆人会在主人的授意下把这个东西拿给赴宴的每一个人看,同时说道:“请饮酒作乐吧,不然就请看看这个,人死的时候就是这个样子呀!”贵族们过着奢侈享受的生活,平民们也过着舒心的日子,古埃及人实在是一个会享受的民族。
(摘自《失落的文明》 《失落的文明》编委会编
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