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下小学数学论文

2022-04-1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互联网技术、多媒体技术等信息技术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和广泛的运用。而信息技术与教育领域的结合作为当前课程改革中最为重要的发展趋势,不仅为学生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学习空间,同时更有效地促进了当前课堂教、学形式的转变与创新。其中探究式教学模式作为一种真正有效、具有开放性且与时俱进的教学模式,在信息技术环境下也获得了优化、提升的重要契机。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信息技术下小学数学论文 (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信息技术下小学数学论文 篇1:

多媒体信息技术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研究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其越来越广泛地被应用到生活的各个方面,同时影响着教学的方方面面,推动着教学方式的变革.但如何将现代信息技术利用好仍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需要尽快制订一个可行的方案,将现代信息技术运用到教学中.本文就如何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进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进行了相关分析,以期为小学数学教师的教学提供一些建议.

【关键词】多媒体;信息技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由于小学数学本身具有抽象性、逻辑性强的特点,因此,在教学小学数学学科时,如果小学数学教师单纯地采用传统的方式为学生讲解教材中的理论知识,那么势必造成一部分小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不到位,甚至理解不了数学教师讲解的相关理论知识,这就造成了数学学科教学的缓步前进.面对这一问题,数学教师必须迅速改变自己的教学方法,以使小学生能够更好地学习到数学的相关理论知识.而采用多媒体信息技术进行数学教学便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优化小学数学教师的教学.本文介绍了多媒体信息技术下的教学、多媒体信息技术下数学教学的特点及价值以及如何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进行数学教学,以帮助小学数学教师完善数学教学,帮助小学生更好地进行数学学科的学习.

一、多媒体信息技术教学

多媒体是现代信息技术发展下催生出来的一种产物,其是文本、声音、图片等多种媒体形式的结合,能够将一些难以理解的东西形象化.作为一种多种媒体结合的产物,多媒体信息技术的作用就是向使用者传输某种信息,使使用者能够因此收获一些知识.因其能够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直观化,从而使得多媒体技术广泛应用到小学数学学科的教学过程当中.所谓多媒体信息技术教学就是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将多媒体技术与小学数学课堂融合起来,以使小学数学学科的理论知识变得浅显易懂,使小学数学课堂变得多样化,最终实现小学数学教师的教学目的.但小学数学教师在使用多媒体信息技术进行教学时,不可一味地只为引入多媒体信息技术而开展信息技术教学,而应该注重将多媒体与数学课堂紧密连接起来,保证将多媒体引入数学课堂是为数学教学服务的,充分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自身的特点,使其完全融入小学数学课堂.因此,多媒体信息技术教学对小学数学教师的教学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值得小学数学教师花费一定的时间和精力去研究它,并将其很好地运用到自己的课堂教学中.

二、小学数学多媒体信息技术教学的特点及价值

我们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小学数学教师在进行教学时,由于数学学科本身的特点,使得小学数学教师只一味地追求学生练习的过程,忽略了兴趣这一关键要素,从而使得教学呈现低效性的特点.但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教學却很好地体现了激起学生学习兴趣这一原则.小学数学教师在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进行教学时,并不需要刻意设置某些东西来引起学生的兴趣,只需要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自身的特点来设置好特定的课件,根据课件进行教材内容的讲解.在这种情况下,小学数学教师既完成了自己教学的目的,又保证了学生的学习效率.由此可知,小学数学中的多媒体信息技术教学具有简便性、实用性的特点,也正是由于这一特点,才使得教师将其广泛运用到自己的教学过程当中.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进行教学,可以将教材中的知识简单化,帮助小学生更好地理解教材中的知识,从而更好地进行数学学科的学习,同时简化小学数学教师的教学过程,提高小学数学教师的教学效率.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进行数学教学时,要合理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使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不断推动教育教学的进步.

三、多媒体信息技术下数学教学的策略

1.根据教材内容制作教学课件

在小学生进行数学学科的学习时,教师是他们获取数学知识最直接的途径,教师所教授的东西就是学生学习的主要知识,因此,教师要足够重视自己对教学内容的掌握情况.无论教师按照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还是按照多媒体信息技术进行教学,都需要足够了解教材中的相关内容,然后将其讲解给学生.只有对教材中的内容进行充分分析、了解,教师才能保证其讲解知识的全面性.在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进行小学数学教学时,教师仍应充分了解教材中的相关内容,然后根据教材中的相关内容制作教学课件,将教材的内容转化为更直观的东西使学生理解.只有教师将数学课堂与多媒体信息技术进行融合,将数学课堂转变为多媒体数学课堂,而不是单纯的数学课堂或者单纯的多媒体娱乐课堂,并让学生在此基础上将教师所讲解的东西真正吸收转化为自己的知识,才真正实现了教师的教学目的.

例1 请根据以下图片进行分析,哪几个物体是长方体,哪几个物体是正方体?并试着分析长方体与正方体的区别是什么.

在进行这一问题的讲解时,小学数学教师可以多向小学生展示一些有关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图片,然后让小学生根据这些图片更直观地观察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让他们根据自己的总结分析长方体与正方体的区别,最后由教师对小学生的分析结果进行总结.易知第一个、第二个、第三个是长方体,最后一个是正方体,当长方体的所有棱长相等时就变成了正方体.这一方法可以提升小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2.利用有关内容,引入信息技术教学

在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进行教学时,教师应该始终坚持以多媒体信息技术为手段,而不是将多媒体信息技术贯彻到数学学科的教学当中,做到应该引入的时候积极引入,不应该引入的时候不引入,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使多媒体信息技术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而不会出现偏离教学的现象.当然,小学数学教师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进行教学时还应该根据教材中的内容适时引入,找到引入信息技术教学的合适时机.利用相关内容适时引入多媒体信息技术可以很好地实现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功能,帮助小学数学教师更好地进行小学数学教学,同时激起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小学生的学习效率.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进行数学教学时应该重视多媒体信息技术的作用,保证能够正确认识和使用多媒体信息技术进行教学.

例2 下图两个钟面所表示的时间是多少?

在进行“钟表”这一内容的讲解时,小学数学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向小学生展示钟表图片,让小学生根据教师展示的图片逐步认识钟表,并能够准确判断钟表显示的时间.通过观看图片,我们可以知道两个钟表表示的时间分别是10点10分35秒和10点8分31秒.这样利用多媒体展示图片的教学方式可以增加小学生对认识钟表的兴趣,从而让小学生更加迅速地掌握钟表的相关知识.

3.按照课件教学,灵活进行课中应用

在教学过程当中,教师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小学数学教师在多媒体信息技术之下进行小学数学学科的教学时,应该保证自己能够将多媒体课件与自己的教学内容连接起来.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应该保证自己对小学数学内容有着足够清楚的理解,从而在数学课堂上能够将自己的课件内容跟课堂讲解很好地融合起来,保证课件内容能够将教学内容较完整地表现出来.教师只有将自己的讲解内容和课件很好地融合起来,才能够让学生以更加高涨的热情参与到课堂学习当中.因此,在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进行小学数学学科的教学时,教师应该保证教学的质量,保证教学的流畅度,从而让小学生更加快速地参与到课堂学习当中.

例3 请同学们玩一个名叫“你做我说”的游戏,规定:一个同学出示两个数字,然后让另一个学生根据这两个数字进行加减计算.

在进行“数的加减法”这一知识的教学时,小学数学教师单纯依靠多媒体对数的展示达不到想要的教学效果,在这时,小学数学教师便可以为小学生开展一个活动,用多媒体将这一游戏的规则等一些细节展示出来,让小学生阅读多媒体上的相关内容,然后按照多媒体展示的规则进行游戏.这一活动既可以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又可以让小学生的算数水平得到提升.

4.巧设相关练习,及时巩固相关知识

学习任何一门知识都需要能够利用所学到的知识解决相关问题,将其运用到实际生活当中.小学数学教师在进行数学教学时也应该以此为目的,保证小学生能够利用教师所讲解的内容熟练解决一些相关问题,而且教学大纲明确规定,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必须让学生能够初步利用所学内容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进行数学教学时,不仅要考虑到在课上利用多媒体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内的基础知识,还要让学生及时进行练习.在进行课后练习时,小学数学教师同样可以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帮助学生理解一些较抽象的问题,让学生通过多媒体的展示更加清楚地了解到题目的意思,帮助小学生更加容易地分析题意,从而提升小学生对问题的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

例4 请根据下列图片和数字进行读数和写数的训练.

在进行读数和写数的训练时,为丰富学生的课后练习,小学数学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为学生展示一些课后习题,让小学生以比赛的形式进行抢答,教师对他们回答的正误进行判断,让他们更加积极地参与到习题练习当中,进而帮助小学生更认真地投入课后习题练习当中.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教师在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进行小学数学学科的教学时,应该充分掌握多媒体信息技术和数学学科的特點,充分发挥多媒体信息技术的作用,制订好的教学策略,保证小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数学学科的学习策略,进而促进小学生数学学科的学习.

【参考文献】

[1]李鹏飞.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创新研究[J].现代农业,2018(5):103-104.

[2]纪飞.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策略[J].学周刊,2018(21):139-140.

[3]杨志刚.信息技术在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实践[J].计算机产品与流通,2019(6):195.

[4]李慧.快乐数学新型课堂:浅谈小学数学教学[J].魅力中国,2019(43):224.

作者:谭莉

信息技术下小学数学论文 篇2:

信息技术下小学数学探究式教学策略实践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互联网技术、多媒体技术等信息技术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和广泛的运用。而信息技术与教育领域的结合作为当前课程改革中最为重要的发展趋势,不仅为学生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学习空间,同时更有效地促进了当前课堂教、学形式的转变与创新。其中探究式教学模式作为一种真正有效、具有开放性且与时俱进的教学模式,在信息技术环境下也获得了优化、提升的重要契机。因此,在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在充分认识信息技术环境下探究式教学模式重要教育价值的基础上,积极地进行探究式教学模式的信息化教学研究,并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进行深入的贯彻与实施,以此促进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有更为显著的提升,并使学生数学综合素养得到全面发展。

一、信息技术环境下小学数学探究式教学的价值分析

(一)促进数学教学资源的优化整合

在小学数学的探究式教学中,学生探究性学习的开展是建立在对数学学习资源深度利用基础上的,学生只有将教学内容和相关学习资源进行更为有效的整合,才能更加高效地探究并解决问题。而在信息技术广泛运用的教育形势下,互联网强大的搜索功能和数据库功能为学生学习资源的收集与利用提供了更为广阔、开放性的空间,使学生也能在探究式学习的过程中更加有效地丰富、优化和整合学习资源。

(二)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能力

素质教育背景下,小学数学探究式教学模式的实施是对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独立探究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而在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小学数学探究性学习中,学生不仅能通过信息技术的运用获取更多的学习资源,开展更为有效的自主学习,还可以在电子交流平台及相关软件的操作中开展随时随地的互动、交流,使小学数学的探究学习过程更加顺利高效、学生探究性学习的效果更加優化,而学生自主学习、探究的能力也将获得更为有效的提升。

(三)促进继承性学习向创新性学习的转变

在以往传统、封闭式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通常都是在教学经验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数学知识的机械灌输,学生在“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情况下只能通过死记硬背的方式进行继承性的学习,这种教学方式完全忽视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主生成。而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小学数学教学更具共享性和开放性,探究式教学模式的实施使学生能在教师的有效指引下开展更为积极主动的探究性学习,亲身体验数学知识的形成、分析及运用过程,这样极大地增强了数学教学课堂的自主性和创新性,学生的学习方式也由以往的继承性学习转变为了创新性学习。

二、基于信息技术环境的小学数学探究式教学策略实践探究

在数学课程改革持续发展的过程中,探究式教学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模式一直发挥着非常显著的教育意义,对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提升更是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而网络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使探究式教学模式迎来了优化、创新的重要契机。这就需要教师在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小学数学教学中进一步进行探究式教学策略的深化研究和有效实施,使探究式教学策略能在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小学数学教学中发挥出更加显著的教学功能。

(一)信息技术环境下小学数学探究教学开展前的充分准备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在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小学数学探究教学中,探究前的准备环节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学生参与积极性的激发、探究活动开展有效性的增强都有着显著的提升作用。教师应积极地运用互联网技术中的搜索引擎以及数据库功能,做好小学数学探究教学前的充分准备。首先,应对小学数学教学内容进行科学的选择与处理。探究式教学模式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在具体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践中,常常被“万能化”,认为其适用于任何教学内容。在实施小学数学探究教学之前,教师应积极的深化对这一教学模式的理论认知,并对小学数学的教学内容进行综合性的分析与处理,以此决定是否运用探究式教学模式、如何运用探究式教学模式。其次,应对学生进行探究认知工具的相关培训。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探究教学中需要教师与学生掌握一定网络学习及学习软件操作技能,这就需要教师积极地提升自身的信息素养,通过计算机操作技能的掌握,学习几何画板、Flash、PowerPoint等课件制作工具的使用方法,增强自身对探究学习活动的设计及引导作用。 最后,应对探究教学中需要的资源、素材进行有效的搜集与整理。在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小学数学探究教学中,探究活动的设计与引导需要丰富教学资源的整合作为基础,这就需要教师在探究教学之前通过搜索的方式将网络中相关的文本资料、视频资料等进行汇总、筛选,必要时还应进行一定的编辑与剪辑,为有效探究活动的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实现网络资源的有效运用。

(二)信息技术环境下小学数学探究教学情境的有效创设

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小学数学探究教学模式进实施过程中,探究情境的创设作为探究活动开展的导入、引子,是激发学生探究积极性、引导学生思维深度发展的重要形式,对探究教学模式的有效实施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意义。因此,需要教师结合探究式教学中的具体情况、教学情境创设的作用等,对小学数学探究教学情境进行科学的设计与创设,通过多媒体、微课、电子白板等信息技术手段的运用,增强小学数学探究教学模式的生动性和动态化,实现教学效率的提升。如在对学生进行“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这一节的探究教学导入环节中,教师就可以提前制作相关的教学课件,将学生熟悉的校园内部分景物进行展示,以此为学生创设具有生活化、直观性的信息化教学情境。同时在对教学课件进行播放的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对景物进行细致的观察,并说出这些景物中分别包含哪些图形。当有学生提出有长方形和正方形时,教师就可以及时追问,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理解进行长方形和正方形相关特征的描述,以此实现这一教学内容探究教学的有效导入,实现学生对这一探究教学活动的参与积极性的激发。

(三)信息技术环境下小学数学探究教学课堂提问的设计

在探究式教学模式中,课堂提问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教学环节。通过课堂提问,教师不仅能为学生布置具有引导性的探究学习任务,更能激发学生学习欲望,实现学生探究思维的引导。而在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小学数学探究式教学中,教师更应结合多媒体技术的演示功能、互联网技术的数据库功能以及微课主题性强等教学优势,对课堂提问环节进行积极的优化设计和有效开展,使小学数学的探究学习过程更具开放性和互动性。

首先,教师应注重更为开放、良好探究环境的营造。在小学数学的探究式教学中,学生对问题的思考与解决需要宽松、良好的环境因素,这样学生的思维能保持活跃的状态。对此,教师就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图文并茂的教学优势,进行具有趣味性、动态化数学问题的设计与提出,以此为学生营造更为开放、愉悦的探究、思考空间。如在教学“小数加减法”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通过信息技术的演示功能,以动态的方式向学生展示某个学生对习题“0.51+14.8=?”的錯误演算过程,并提出相应的课堂问题,“你们觉得这位同学的运算方法对不对?”“有错误的话,是什么错误?”“你能进行正确的运算吗?”这样,学生就会在教师问题的引领下对演算过程进行仔细观察,并边观察边思考,以此实现问题的解决,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对这部分教学内容进行了更为深刻的理解与掌握,课堂教学效果在信息技术的加持下获得了优化与提升。

其次,教师应注重发挥更为有效的探究引导作用。学生有效的自主探究离不开教师的引导,而在小学数学的探究式教学中,课堂提问是教师发挥探究引导作用的重要形式。因此,在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师应积极的通过科学引导问题的设计,对学生进行具有针对性的思维引导,帮学生正确梳理数学探究学习的思路,以此获得良好的数学探究教学效果。如在“平均数”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微课的形式对平均数的概念进行集中的讲解,并通过“通过视频,你们知道什么是平均数吗?”“你是如何得出你的学习观点的?”“通过平均数,你联想到了哪些以前学过的知识?”等具有递进性问题链的设计,对学生的进行追问,使学生的思维能在教师的追问中逐渐得到拓展与深化,这样能有效地增强课堂教学的互动性,在互动中实现教师引导功能的发挥。同时,这种具有开放性、引导性问题的提出也为学生探究性的学习指明了方向,使学生能在问题的引领下实现自主生成,以此实现学生学习能力的形成与发展。

(四)信息技术环境下小学数学探究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

自主探究活动的开展是小学数学探究教学模式实施过程中最为核心的环节,同时是实现学生自主学习、探究意识能力形成的重要途径。因此,在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小学数学探究教学中,教师应充分重视自主探究活动的信息化设计与开展,使学生能在对信息技术进行有效运用的过程中,实现对数学知识的高效自主学习、对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及实践运用的有效探究,以此促进学生数学综合素质能力提升以及数学课堂教学深度增强。例如,二年级下册在“解决问题”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结合教材中例4的主题图开展自主探究的教学活动。首先,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课件主题图 “要烤90个面包,已经烤了36个,每次烤9个” 中的内容进行阅读、观察,并组织学生与同桌围绕“通过阅读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应如何解决这些数学问题”等任务开展自主探究的学习活动。这样学生在自主探究活动中就更加深刻地进行了问题的深度理解,可促进学生探究意识及能力的培养。

(五)信息技术环境下小学数学探究教学的有效练习巩固

小学阶段学生对知识的学习、掌握具有一定的规律,需要不断反复巩固,才能真正的夯实自身知识基础,实现综合素质能力的内化。而在小学数学探究式教学的过程中,课堂练习巩固环节的开展不仅能对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效果进行及时的检验,获得教学效果的反馈,同时能使学生在对知识进行复习巩固的过程中得到思维的完善、技能的内化,可促进自主探究学习效果升华。因此,在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小学数学探究练习巩固环节中,教师应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教学优势,进行具有层次性、针对性的巩固练习设计,实现因材施教原则的真正落实。如教师在进行小学数学课堂练习习题设计的过程中,应对班级内学生的学习层次、学习效果做到心中有数,并通过较为简单的编程设计相关的电子游戏,通过练习题难度、综合性等方面的层次化设计,形成了分层次闯关的练习机制,极大地激发学生参与练习的积极性,使学生能根据自己的学习层次量力而行地完成练习题,以此满足各个层次学生的探究学习需求。

(六)信息技术环境下小学数学探究教学的总结反思环节

在任何一项学习活动中,总结反思环节都是最后的一个环节,同时也是促进下一项学习活动开展的起始环节,在教学的优化、提升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承前启后作用。因此,在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小学数学探究教学过程中,教师为实现探究式教学模式信息化发展的不断提升,应在探究教学活动之后及时地开展教学反思,并将这一意识传递给学生,鼓励学生能通过互联网平台、电子交流平台等信息化的环境下开展自主的探究性学习的总结与反思,以此促进探究教学效果的优化以及学生探究学习能力的提升。例如,在小学数学探究教学活动结束以后,教师就可以为学生布置一项自我总结反思的任务,并以小论文的形式上传到合作交流的平台中。这样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定期开展相关的分享、交流活动,对学生的总结反思进行综合性的点评,这样教师不仅获得了良好的教学反馈,同时也增强了学生自主探究活动的学习能力和反思意识,不仅可有效提升学生的探究意识和谈及能力,也能让教师根据反馈更好地完善调整自己的探究教学方式。

三、结语

综上所述,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小学数学教学是更为开放、更具活力的生态型教学,不管是课堂教学的效率还是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都有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因此,在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地进行探究式教学模式的探究与实施,从实施前准备环节、教学情境的创设环节、课堂提问环节及课堂探究活动环节等多方面入手对探究式教学模式进行信息化的优化与创新,使探究式教学模式的教学功能能得到更为显著的提升,并使数学课程改革能获得更为可持续性的发展。

(邱瑞玲)

作者:唐晓香

信息技术下小学数学论文 篇3:

信息技术下小学数学教学中空间观念的培养探究

摘 要: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发展形象思维”。空间观念也是数学核心素养之一,是小学数学中高年级的教学重点。然而,传统的教学模式以讲解为主,手段单一抽象,难以起到培养学生空间观念的作用。而信息技术则具有形象直观的特点,可以更好地呈现关于几何图形的知识,让学生形成立体化的认识。本文从信息技术的角度出发,结合小学数学中高年级内容,对培养学生空间观念的策略进行探讨。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数学;空间观念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恰当地运用信息技术,可以将知识以具象化的方式呈现出来,有助于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数学课程中涉及到较多的几何图形知识,小学生在学习时往往会感到吃力。对此,教师可以用信息技术,创设出形象有趣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他们形成良好的认知体验,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形成良好的空间观念。

一、直观呈现,引导学生仔细观察

在数学课堂上,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可以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于板书上的问题与图画,利用信息技术呈现出的内容更加清晰、规范,可以用不同颜色来标识图形,学生观看起来更加方便。同时,教师还可以利用绘图软件中的丰富功能,实现旋转、放大、变形等多种操作,这些都是传统课堂模式无法做到的。由此可见,利用信息技术可以更好地适应数学教学的需求,带给学生优质的视觉体验。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细致入微地观察,就能使他们牢固地掌握相关知识。例如在教学《观察物体》一课的时候,本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从不同的方位,辨认一组正方体或长方体的位置和形状,但由于小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较弱,在学习时遇到了一些困难,难以根据观察推测出准确的信息。利用信息技术的方式,可以较好地应对这一问题。教师可以利用三维图形软件,制作出几个不同的正方体、长方体的叠加模型,然后将其放到课堂上展示,利用旋转工具,引导学生从各个角度对其进行观察,从而使学生形成立体化的认知,提升他们的空间观念。

二、引导实践,拓展数学空间思维

互动性是信息化教学的一大特点,教师通过恰当的设计,可以引导学生与信息技术、资源之间进行有效地互动,从而使学生产生更深层次的学习体验。在信息化教学中,除了教师利用信息设备进行展示之外,还可以带领学生走进计算機教室,让他们进行自主操作,通过实践参与,强化对数学知识的掌握。例如在教学《图形的运动》一课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在计算机教学开展教学,先结合一些图片来讲解基本知识,如树叶、脸谱等属于对称图形,车的轮胎、摩天轮等属于旋转运动等。然后,指导学生打开绘图软件,教授给他们基本工具的使用方法,让他们自己来创建一些图形,并通过对称拼贴、复制平移、复制旋转等操作,看一看会呈现出什么样的图案。通过这种实践操作的方式,可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促使其主动地思考与发现,在加强知识理解的同时,实现空间思维能力的有效发展。

三、动态演示,深入认知立体图形

在小学中高年级,涉及到一些三维立体图形的学习,如圆柱、圆锥、长方体等,相比于二维图形,这些知识具有更高的难度,对于学生的空间观念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特别是在相关表面积公式、体积公式的讲解上,需要教师花费较多的时间,并且效率通常比较低下。对此,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将其以动态化的方式展现出来,化静为动,让学生通过观看快速清晰地掌握相关知识。例如在教学《圆柱与圆锥》一课的时候,教师可以利用动画演示两个立体图形的拆分与组合过程,通过观看视频,学生很快就能理解圆柱是由长方形与两个相同的圆形组成,而圆锥是由扇形与圆形组成,这样一来,学生就能够清晰地理解图形的结构,可以更加轻松地理解和掌握表面积、体积等公式,自身的空间观念也可以得到很好的提升。

四、构建平台,升华学生图形理解

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先进,也为学生提供出了更加便捷的学习平台。它可以为学生构建出一个相互交流学习经验的学习氛围,改变了以往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而是转变成主动参与和交流知识的学习方式。在小学中高年级的数学教材中有很多几何内容,对学生的数学能力有着较高的要求。而有的学生本身的数学基础比较薄弱,这也就给他们的几何学习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可以通过信息技术为学生构建一个数学学习平台,帮助学生获得更多数学信息,增进学生之间的数学交流,使学生进行一种探究式的数学学习,以此来升华学生对图形的理解。例如在教学《四边形的认识》一课的时候,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展开教学,先为学生设定好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激发出学生内心的数学探究兴趣。接着,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网络搜索渠道来查阅相关的数学知识,以此来为学生提供一个数学学习的平台。然后,教师还可以让学生之间通过网络相互交换自己所查阅到的数学知识,以此积极促进学生之间可以产生出数学思维的火花。这样一来,学生通过自己的搜索而掌握到四边形的特征等内容,他们对图形的理解也就会变得更加深刻,长此以往,学生的空间观念也就会得到缓慢提升。

五、整合知识,丰富图形呈现方式

由于部分小学数学教师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与信息技术进行结合还不够熟练,容易导致数学课堂变成了电影院,学生眼花缭乱,但是并没有抓住数学知识的本质,这也就造成了学生的数学思维得不到培养。再加上一些数学空间问题对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作出了较高的要求,导致了学生的数学效率并不高。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将数学知识进行整合,利用信息技术让图形的呈现方式变得更加丰富,以此来降低空间几何内容的学习难度。例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一课的时候,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整合这部分知识,为学生播放一段推导平行四边形面积的短视频,使学生可以通过该视频而掌握这部分内容。这样一来,学生的数学兴趣也就会随着短视频的播放而得到激发,学生的空间观念也就会随之得到提升。

六、结语

总之,空间观念是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重要内涵,教师要将其作为一项重要目标,融入到日常教学当中。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恰当地引入信息技术,充分发挥信息化教学的优势,利用丰富的技术手段,改进数学教学的形式,构建出直观性、交互式、动态化的数学课堂,让数学学习的过程更加直观形象。适应小学生的认知学习规律,进而加强对他们空间观念的培养,促进小学生数学素养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赵福堂.论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J].学周刊,2018,29(29):75-76.

[2]卜祥蕾.浅谈信息技术环境下培养小学生空间观念的教学策略[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2018,(22):30.

作者:李志成

上一篇:基层工会工作总结下一篇:辅导员年终总结(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