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时代下计算机管理论文

2022-05-0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高校实验室是提升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重要场地。在信息化时代,必须通过信息技术来加强高校实验室信息化建设,才能提升高校的实验教学、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等工作的实效性,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为国家经济社会建设培养出创新型人才。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信息化时代下计算机管理论文 (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信息化时代下计算机管理论文 篇1:

大数据时代下机关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面临的困境及出路探索

摘 要:在信息技术推动下,人类开始进入信息化时代,经济社会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数据的全面掌握和应用。大数据时代的标准特征就是摒弃以往信息的单一、片段性,实现信息的集成数据化建设。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也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即告别以往信息统计不及时、信息综合应用差、管理不科学等缺陷,探索信息化管理人事档案优势,促进人员的档案管理和人才的合理流动。本文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以人事档案的管理进行分析和实践,探讨在大数据时代下机关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挑战,并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大数据时代;机关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应对措施

在大数据时代,各行各业获得了更多的发展机遇,同时也迎来了许多挑战。发展是第一要务, 人才是第一资源, 创新是第一动力,三者密不可分。如何将合适的人才放到合适的位置,是组织进行创新和发展的关键,而完备的人事档案管理是实现上述目标的关键基础,因此重视提高人事管理的效率对各行业的发展具有重大促进作用。机关、企事业单位都应该抓住大数据浪潮,应用信息化管理技术提高人事档案管理水平,充分发挥人事档案管理的价值,争取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

一、大数据时代的意义

大数据时代是指现在社会各行业各领域都需要进行数据搜集、整合、管理、分析等。各种组织需要建立一个信息集中处理平台实施数据处理与分析,及时对海量信息进行有效管理,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撑,帮助决策者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决策。根据以上的概念可以得知,数据信息化管理出现的原因主要是因为数据信息量大且复杂,这对后续信息的存储以及检查质量提出了极大的挑战。随着科技的进步和调整,计算机技术得到了普遍的应用,这不仅大幅度的提高了存储能力,还能将数据信息化处理的水平得到改善,提高了完整性与正确率。在信息数据多元化发展的趋势里,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全面的满足了各行各业的需求。它能从海量的数据信息中快速提取有效信息,提高了数据的价值。结合当前我国机关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来看,数据信息化的技术就并未及时应用于此。据调查,我国近有70%的机关事业单位的人事档案工作还停留在纸质档案管理阶段,人事档案信息化建设还处在初步阶段,这严重影响组织的人力资源管理配置和职能作用合理发挥。

二、加强人事档案信息化管理的意义所在

机关事业单位的人事档案,是相关人才个人发展履历的记录,记录着个人的事业发展轨迹、政治面貌变化及奖惩等,是人才评价和任用的依据;同时,在这些记录中,也见证着当时机关事业单位的工作事项与内容。机关事业单位是我国形式各项事务的重要组织结构,其人才的管理和任用必须遵照履历、有据可依。而对人才的培养、选拔、考核、晋升,都需要從人事档案中获取信息。传统纸质材料的保管,从保管条件、信息更新速度、人员信息的调集查阅、范围化信息查找等方面,都存在无法高效实现目标的问题。

信息化人事档案管理,利用专业的软件进行数据录入、统计,有利于提高档案管理效率,快速更新资料信息、便于资料查找与分析、归纳。例如在同一个单位,本科以上学历的人员统计,通过信息化系统条件查询便一目了然。同时,信息化档案管理也提高了档案管理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防止了纸质材料因长久保管导致的自然属性被破坏或人为损坏。同时,对历史资料的保管,信息化人事档案处理也具有传统档案保管无法比拟的优越性,占地小、保存时间长、无惧毁损、有利统计查询,对于机关事业单位而言,很多人事档案不仅记录了个人履历,也代表和证明了当时的特定事项的发展,建立信息化人事管理,是保留历史记录的有益途径。

三、基于大数据背景下机关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面临的问题与困境

3.1人事档案管理工作重视材料整理,档案管理方式方法陈旧落后

目前,机关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理念依旧停留在传统的纸质档案材料管理阶段,侧重“三龄两历一身份”的机械管理。人事档案管理工作者的工作方式基本还是以手工录入为主,普遍缺乏对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应用,或者以手工为主忽视信息化人事档案系统的应用。由此造成的登记失误很难查询,且工作较为繁琐,无法高效实现数据的汇总、统计、分析。

3.2人事档案信息管理机制不完善,新的设施和技术无法跟进落实

目前,部分机关事业单位信息管理机制还比较落后,特别是部分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机关事业单位因为预算不足,计算机硬件的普及工作都比较困难,专业的人事档案系统管理软件的开发与应用、包括单位内部局域网的布设,更成了难题。这些单位从管理上,极易造成对人事档案管理的忽视,导致档案管理工作从人员配备和重视程度、及信息化推广普及上都很差,进而对信息化人事档案管理方面,从资金到设备的投入短缺,造成无法适应和实现信息化人事档案管理工作。

3.3人事档案信息搜集渠道单一

搜集人事档案数据是是实现人事档案信息化管理的基础。目前,人事档案主要分为“十大类”纸质材料进行收集整理,信息搜集的渠道比较单一。但是,一方面,“十大类”档案纸质材料很难全面的掌握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整体情况,对其综合素质进行全面分析,导致个人评价体系不完整。另一方面,归档材料涵盖的数据内容受到约束。机关事业单位长期应用传统落后的管理技术就会导致人事档案信息的搜集、整理以及规划的效率低下,制约人事档案管理水平的提高,极大的影响人事档案信息化水平。

3.4无法实现信息集成及有效的分析、评价体系,信息价值发挥受到限制

如果不能将人事档案信息充分利用起来,人事档案中蕴含的信息数据价值就很难发挥出其真正的作用。

人事档案的价值,不仅在于单独的个人晋升发展提供意义,同时也为机关事业单位的整体业务素质评价、实现动态的人员管理和招聘、吸纳、容留更多的人才扩充单位科学贡献度做出了有益的参考。例如,测评一个机关单位的整体技术水平,为来年的高素质人才的吸纳做出预测,这些都需要对所属单位人事档案的综合统计结果作为基础。缺少信息化人事档案管理,强大的计算机技术如果不能得以应用,构建高效的电子档案管理,就很难将人事档案的材料进行更完善的规整,以至于信息价值发挥受到限制,很难有所进步。经常是出现一次统计,全员登记一次报表,这极大的降低了档案管理效率,也很难实现档案管理的动态准确。

3.5原始数据填报准确性不足、密级报备不准

传统的数据填报形式,以手工记录为主,由于缺乏对应的数据支持和评价支持,导致既往数据的填报存在随意性。同时,一些重要的人员履历,因为长久保管,无人监控,也容易发生资料的泄密情况,密级和查阅报备等重要规定设置形同虚设。

四、数据时代下提高人事档案管理水平的策略

4.1提高全员意识,加强对信息化人事档案管理的重要性认识

机关、事业单位要深刻认识到人事档案对单位個人、企业经营发展的重要价值和作用,从根本上加强对信息化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从制度上,制定有效的管理方案,从人事档案的归纳整理、到借阅层级规定、到原始资料的保管、到动态档案的及时更新等人事档案管理工作,都需要进行严密科学的规定,确保档案及时、准确、高效的整理与运行。例如,要求进行季度一次的人事档案更新和报表提交,就能从根本上解决档案管理信息延迟的问题。从设备和资金投入上,要下大力气进行信息化人事档案管理系统的开发与应用,以促进实现大数据时代下信息化管理的硬件与软件配置。

4.2完善人事档案管理模式,将管理机制进行优化

在大数据时代,人事档案的管理模式与机制对管理效率起着非常大的作用。机关事业单位应结合自身职能和实际情况,创新人事档案管理机制,改革传统的人工管理模式。首先,应根据单位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在整体单位工作中的重要程度设置单独的科室,明确人员编制及相关工作者的职责及权限,保证各项机制能够在授权范围内得到有效的落实。在管理机制运行过程中,要在实践中随时对运行模式进行检验和数据分析测评,及时发现信息系统存在的缺陷并优化改革,为单位运营和决策作参考。其次,要根据单位实际进行人事档案重点模块的搭建和数据更新,确保机关单位人事管理方面的核心数据符合单位重点推进要求。再次,实施合理的密级设定和人员借阅、浏览权限。对构成机关事业单位核心技术和核心管理层的人员进行信息保密制度,坚持按照三级密级等级,由相关人员直接对接处理,确保核心档案不被泄露丢失。

4.3加快人事档案信息数据库建设与创新速度

在数据飞速发展的时代,机关事业单位更应该加强信息管理系统的实施。数据信息的处理建立在数据库的基础上。建立数据库,一方面可以方便整理人事档案信息,分类设置档案模块进行分类、统计,将重要信息设置权限加强机密信息管理,有效信息及时补充,人事档案管理员工根据机关单位人员的变动实施动态化管理,确保真实性和完整性;另一方面,还可以方便工作人员快速的查找和提取信息,设置身份管理功能,方便信息使用者能在线浏览。同时人事档案管理者要保证能实时更新数据库的信息,对管理的流程进行严格的把控,防止出现网络信息盗窃的风险。为了更好的实现信息化人事档案管理要求,机关单位的档案部门,可以会同单位的人事部门、劳动部门、纪律监察部门等进行系统的写作开发,实施单位内部人事档案的统一开发和管理。各个部门可以对所属环节进行模块的编辑,统一材料报送档案部门审核。这既快速实现了信息化数据系统的及时性,也有利于与人事档案相关部门的业务操作处理,又提高了人事档案部门的审核效率。同时,相关部门的经验交流会、聘请专业机构的教师进行信息化人事档案管理培训,都是更好的促进数据库建设与创新的办法。

4.4实行健全的人事档案信息化管理体系

目前,部分机关事业单位的人事档案管理机制不科学合理,管理不规范,导致单位没有建立合理的人才评价体系,管人用人不合理。机关事业单位在加大财力物力投入的同时,还应向具备先进经验的单位学习,引进信息管理技术理念和专业人才,将传统的档案管理模式转为数字信息化管理,保证档案的利用价值,着力提高数据初始输入的准确性与完整性,为后续管理提供保障。对于大多数机关事业单位而言,人事档案管理数据是比较庞大复杂的,需要在单位内部各部门之间做好沟通和完善,保证基础信息及时有效完整的录入,保障整个人事档案管理体系健全实施。

4.5提高人事档案管理人员工作水平

这里包含三方面内容。首先,要加强档案管理人员的业务重视程度。要明确人事档案管理是机关事业单位关于人员发展和企业发展的核心要素,是体现公平正义及带动机关单位发展的动力。同时,高素质人才的引进、容留和队伍的扩大,是保障机关单位发展的关键,因此,必须加强人事档案管理,同时严守保密规定。对涉及人员的重要资料,将作为公司机密,不外传不外发。其次,低素质的档案管理队伍将严重影响档案管理的质量和效率。档案管理人员要积极参与内部培训,做好系统软件的实操,并针对公司业务需求进行档案管理工作优化。再次,档案管理人员要严格按照单位人事档案管理规定执行,管理中各司其职,做好环节监督与流程控制。保障工作能力与岗位职责相匹配,提高自身服务意识。重视自身工作能力水平,不断提高自身的认知能力,同时也要关注人事档案管理对组织发展的重要性和关键性。管理者要增强人事档案管理人员的使命感,带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与热情。

4.6优化人事档案管理的工作环境

在机关事业单位内部,各个管理层次都应该积极的应用新技术,提高各项工作的质量与效率。对于人事档案管理来说,其工作量大,纸质版分类、提取与保存都要全面的重视。而应用计算机管理技术能极大的减轻工作量,方便工作人员进行更高层次的管理。因为我国地区经济水平不一致,部分落后区域的档案管理办公环境比较差,单位应该适当调整资金进行人事档案管理环境的改善,加大管理模式的研究,在良好的环境下提高工作效率,减轻工作强度。

结语

当今数据时代,如何充分利用数据信息带来更高的价值是各行业都要积极探索的关键内容。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如何充分发挥机关事业单位人才和机构整体的行政效能尤其是技术推动力,人才是核心关键。构建科学合理的人事档案管理体系,采用信息化系统作为人事档案管理的手段,才能不断优化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体系,提高人事档案管理数据使用效能,实现更好的招人、管人、用人,留人,实现人才发展战略,发挥单位职能。

参考文献:

[1]杨碧倩.大数据背景下高校人事档案管理面临的挑战及策略[J].管理观察,2018

[2]王月霞,韩世明.大数据时代西部高校人事档案管理系统信息化建设探究一以六盘水师范学院为例[J].办公室业务,2019

[3]郑玮玮.大数据时代下的高效人事档案管理面临的机遇、挑战及应对途径分析[J].现代化管理与创新,2018

[4]金满银.大数据视域下高校人事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思与行[J].机电兵船档案,2019

[5]赵子叶.基于大数据思维下对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的人事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探讨[J].品牌研究,2018

[6]刘艳辉.机关事业单位人事档案信息化管理问题及策略研究[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9

[7]曹 航,杨智勇.档案管理模式改革:困境与对策——从和县模式的现状说开去[J].档案学通讯,2010

[8]王仁邦,张有明,徐金华.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重要一环——档案信息资源的有序整理[J]. 山东档案,2001

[9]赵 明.机关事业单位人事档案信息化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7

(作者单位:广东实验中学)

作者:张伟城

信息化时代下计算机管理论文 篇2:

信息化时代高校实验室建设策略

摘 要 高校实验室是提升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重要场地。在信息化时代,必须通过信息技术来加强高校实验室信息化建设,才能提升高校的实验教学、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等工作的实效性,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为国家经济社会建设培养出创新型人才。

关键词 信息化时代 高校实验室 建设策略

現代社会已经全面进入了信息化时代,科学技术发展突飞猛进,互联网及信息技术应用于人类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引起了整个社会全方位的深刻变革。高校是人才培养中心和科研创新基地,无论是具有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人才培养,还是科学研究的深入推进,都离不开高水平实验室这一重要平台。2012年,教育部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指出,要“加强实验室、实习实训基地、实践教学共享平台建设”。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高校)无论是产出一流成果,还是培养一流人才,都少不了一流实验室的支撑。”将信息技术引入高校实验室建设,既可以完善实验室的科研和育人功能,还可以完善其管理体系,提高实验室的使用率。然而,就目前情况来看,很多高校在建设实验室的过程中都存在着重视程度低、管理制度不完善和管理人员信息化素养不高等问题,影响了高校实验室实用价值的发挥。在“中国制造2025”强国战略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背景下,如何将信息化技术有效应用于高校实验室以提高其实用功能,亟须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推动相关工作的高效开展。

1 信息化时代高校实验室建设现状及意义

1.1 信息化时代高校实验室建设现状概说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全面到来和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教育信息化被纳入国家信息化发展整体战略,教育信息网络部署大力推进。我国高校网络信息化已普遍实现,高校科研、教学、管理和服务领域与网络信息技术的结合逐渐深入,高校实验室的信息技术应用逐步开展。

(1)各大高校纷纷借助信息技术,展开大型实验仪器资源共享平台建设探索,对校级稀缺实验仪器的相关信息和使用状态通过网络进行公开,并利用网上预约实现共享。

(2)不少高校都建立了实验室信息化管理平台。通过先进的实验室管理系统,实现了对实验室仪器资源、工作人员的信息化管理,提高了实验室的使用效率和管理水平。

(3)通过留校、招聘和引进等多种方式,建立了具有信息化素养的专业管理队伍,为高校实验室的高速运行提供了强力支撑,保证了高校教学、科研和人才培育三大功能的更好实现。

1.2 信息化时代高校实验室建设意义分析

在信息化时代,借助飞速发展的互联网信息技术推进高校实验室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一是将仪器设备、实验课件和人员管理等与先进的互联网技术相结合,使实验室的管理和使用更具开放性和高效性。二是满足了深化高等教育改革的需要,打造了实践型、创新型人才培养平台,为科技强国建设提供了人才储备,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了优秀接班人。三是建设世界一流实验室的必然要求,可以进一步提高我国高校的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

2 高校实验室建设现存问题分析

2.1 高校实验室建设理念落后

长期以来,我国高校“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普遍存在,工作重心放在教学科研和学科建设上,没有意识到实验室建设的重要性。学校建设经费大多用于教学或科研,用于实验室建设的经费比重极低,而且主要用于实验室大楼的扩建和仪器的购置,投入实验室信息化建设的资金不足,导致软件系统无法满足实验室信息化需要。

2.2 管理制度不完善,使用效率低

当前,高校实验室管理制度体系有待完善,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1)多数高校实验室的信息化管理只体现在数据存储和工作任务安排上,很少能达到为管理者提供管理决策的水平。

(2)高校实验室信息化管理体系建设大多是简单地模仿复制,没有结合本校特色,没有起到应有作用。

(3)大多高校实验室虽然已经开始进行信息化管理,但是计算机管理软件功能单一、更新不及时、管理效能不足等问题较为突出。

(4)高校实验室在效益评估、绩效管理和人员管理方面没有形成系统化的信息管理体系。

2.3 实验室资源利用率偏低

高校大型仪器设备大多属于某个学院,主要对本部门的少数人员开放,学院之间和学校之间信息沟通和资源共享严重缺乏。实验室信息化建设程度偏低,无法打破实验室资源壁垒,使实验室优质资源无法得到高效利用,不利于高校科研和育人工作的有效开展。

2.4 实验室管理人员缺乏信息化素养

高校实验室地位不高,受重视程度长期不足,实验室管理人员缺乏信息化素养几乎是必然的。有些高校认为实验室管理人员只要能“按时开门、锁门”就可以了,人员安排极为随意。在这种情况下,实验室管理人员信息化管理水平低,且因为年龄老化或认识不足不注重通过学习提高自己的信息化素养,无法熟练操作计算机,实验室信息化建设和管理受到了极大的限制。

3 信息化时代高校实验室建设策略分析

3.1 依托信息技术,推进实验室资源共享

在信息化时代,依托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构建实验室信息化平台,将稀缺的高精尖大型实验仪器的相关情况进行公示,并设置仪器管理体系和预约使用、实验信息查询等功能,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化配置,提高其使用效率。各高校要充分发挥自己的实验资源优势,加强信息化平台建设,实现大型仪器资源跨校甚至是跨省的共享;而且要与其他院校的實验室通过信息平台进行有效对接,保持信息畅通,保障学校与学校之间和学校内部各院系之间及时有效的沟通合作,以实现对高校教学、科研和人才培育的技术支撑作用。

3.2 对高校实验室进行信息化管理

第一,高校实验室管理系统普遍单一落后,高校要转变理念,借鉴国内外的先进经验,对实验室计算机管理软件及时更新和维护。第二,要统筹规划,与时俱进,及时引入先进的计算机技术,推动高校实验室信息化建设不断发展,以适应新时代高等教育改革和实践型人才需求。第三,建立科学规范的实验室网络管理体系,通过计算机管理技术,将仪器管理、数据处理、预约服务、绩效考核、人员和财务等统一管理,实现集成模块的高效管理。第四,各高校应立足自身优势,开发独具特色的实验室信息化管理模式,千万不能一切照搬他人经验。第五,高校可以采用最新的信息技术,建立虚拟仿真类实验室系统,通过仿真实验推动理论学习,增强实践教学的实效性。

3.3 打造高素质信息化人才队伍

在信息化时代,高水平的实验室建设离不开具有信息化素养的人才队伍。实验室工作人员必须要有较高的计算机水平,能熟练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才能在信息化实验室环境中完成实验教学、实验室资源管理等工作,及时发现和处理遇到的问题,并对计算机系统随时维护、及时更新。高校应该多措并举,打造出一支高水平的实验室人才队伍。

(1)拓宽信息化人才引进渠道。首先,可以从国内外企事业单位招聘信息技术人员,以专职或兼职的形式充实高校实验室信息化人才队伍。其次,高校在人员招聘时,可适当增加聘用信息专业毕业生的比例。最后,对现有实验室工作人员定期进行计算机技能培训,提高其信息化素养和工作水平。

(2)完善体制建设,调动实验人员的积极性。应该充分重视实验室工作人员,健全工作机制,通过提高地位,增加薪酬,畅通职称晋升渠道等一系列激励措施,激发其工作积极性,让他们在充分认识自己工作重要性的基础上,自我完善、自我提高,提升实验室人员的整体业务能力和水平。

4 结语

在信息化时代,高校要转变理念,充分认识到实验室的重要性,在信息化实验室建设过程中,应该通过信息技术在实验室中的应用,实现实验室稀缺资源共享,不断完善实验室的信息化管理体系,并通过多种方式打造高水平的实验室人才队伍,以不断推进实验室的信息化建设进程。

参考文献

[1] 饶永超,王树立,嵇炜,李俊华,赵会军,赵书华.关于高校实验室队伍建设的分析与设想[J].教育教学论坛,2019(34):18-19.

[2] 吴舒雅.高校实验室管理工作的创新与探究[J].科技风,2019(21):37-38.

[3] 荆亚璟,伍扬.高校学生实验室安全意识现状的调查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9.36(05):251-254,267.

[4] 韩颖,缪建华.国内实验室信息化研究进展——基于CNKI核心期刊的计量可视化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9(25):13-17.

[5] 刘丽艳,杜光玲,张宏馨,廉海晨,白洁,韩艳梅.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问题引发的思考及启示[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9.38(08):282-285.

[6] 余晓武,范淑媛.论高校实验室大型仪器设备的开放共享管理——以华中科技大学材料学院公共平台实验室为例[J].分析仪器,2019(04):94-97.

[7] 赵栋,孟开元,江南,李婷婷,刘森林.浅析基于信息化平台的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构建[J].中国检验检测,2019.27(04):49-50.

作者:李加护 刘春涛

信息化时代下计算机管理论文 篇3:

基于信息化时代下的动态财务管理模式分析

[摘 要] 针对传统的财务管理模式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并基于信息化时代特点,提出动态财务管理的相关方式,旨在不断提升企业财务管理的综合效果。

[关键词]信息化时代;动态财务管理

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对企业管理模式提出了更高要求,企业所面临的挑战更加多样。企业财务管理的效果,将会直接影响企业各类决策的制定效果,企业的发展趋势等等,故而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需要提升动态财务管理的重视程度。文章将结合信息化时代的特点进行分析,提出一些相关思想与建议,希望能够对相关研究带来一定的参考价值。

1传统财务管理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1 集权型财务管理模式

集权型财务管理模式主要是由企业管理层直接负责,这种方式的灵活性、创造性能力相对较差,企业经营管理中缺乏一定的主动性特点,不利于企业的持续发展。

1.2 分权型财务管理模式

一些集团公司会采用财务管理权限分配的方式,让一部分决策由子公司管理,这种方式能够更好的决策,也有助于减少集团公司的财务管理压力[1]。但是这种管理方式下,对集团公司的決策会带来不利影响,弱化集团公司的总体权力,各类不良问题发生率也会显著提升。

1.3 集权与分权管理相结合

分权与集权管理方式相融合,能够形成自上而下的财务管理方式,对企业的全面管理能够奠定良好的基础,形成完善的责任管理制度[2]。但是实际应用中信息传递的速度、财务信息管理的效果却仍然不够理想。

2基于信息化时代背景下的动态财务管理模式

信息化时代背景下,企业可以通过提升企业财务内部控制重视程度,促进企业财务管理整体运行;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安全防范制度,切实发挥动态财务管理价值等方式,实现财务的动态管理。

2.1 提升企业财务内部控制重视程度,促进企业财务管理整体运行

企业内部会计信息的管理,能够保证数据的真实性与数据的完整性。在当前企业财务管理的过程中,需要提升动态财务管理的价值,建立健全企业内部控制结构,积极借助信息化技术,推动现代企业的动态化管理与发展,为企业的持续运行奠定良好的基础。

信息化时代背景下,需要进一步完善企业内部管理模式,加强企业中各个部门、各个管理阶层之间的合作与交流[3]。财务管理中的内部控制,需要涉及到财务管理中的各个部门、各个层级等等,制定明确的内部管理制度以及责任管理制度,一旦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则直接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企业需要基于市场经济发展形势,科学选择适合于企业发展的财务管理方式,通过财务管理相关软件的合理应用,保证财务管理的实际效果。针对于频繁出现问题的环节,需要加强对其管理与监督效果,制定成熟、全面的财务管理信息化体制,具体包含财务数据的管理、制度的管理以及维护方式等等,将相关数据纳入其中并且合理备份管理等等。这些方式能够保证财务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与准确性,为企业财务数据管理活动奠定良好的基础。企业相关管理人员需要重视数据终端入口自动预警系统的建设与管理,预防非法用户登入。企业财务管理活动中,需要严格审查相关管理制度、录入制度等等,及时发现其中出现的错误数据并予以修正。

2.2 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安全防范制度,切实发挥动态财务管理价值

信息化时代背景下,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安全问题逐渐成为了一个较大的挑战[4]。计算机技术与互联网的普遍应用,对计算机用户中的财务信息资源、财务信息数据带来一定的潜在影响,一些“黑客”易于通过非法手法获取信息,对企业财务管理活动带来了诸多不便。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在提升财务动态化信息管理重视程度的基础上,还需要加强财务管理中的安全防范管理,避免各类不良问题的发生,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安全防范制度,保证企业财务管理的综合质量。在实际的管理活动中,具体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开展。

2.2.1 借助计算机管理技术,保证各项信息安全

企业需要积极借助计算机技术实现信息管理,并且聘请相关的专业人员制作“防护墙”,将财务数据根据其保密程度设置不同等级的密码管理模式,使财务管理中相关信息能够安全、有效且即时传达,保证通讯网络的安全性与可靠性。

2.2.2 制定科学的管理流程,避免财务信息泄露

企业需要制定科学的财务信息安全管理流程,比如定期对财务管理相关计算机硬件进行维修、维护等等。加强对网络化财务管理人员的技能操作管理与安全防范意识管理等等,使每一位相关工作人员均能够按照要求执行各项活动,降低各类不良问题发生率吧,保证网络财务信息安全。

2.2.3 及时更新数据库信息,发挥信息管理价值

信息化时代下,动态财务管理模式的构建,其价值在于信息数据的实时传递、及时应用,保证数据的准确性与数据传递的有效性,为企业决策者带来更多的可靠数据支持,保证企业各项决策与市场发展前景相互融合。

企业需要加强对财务管理相关软件与维护的基础上,注重及时更新财务管理数据库中的信息,对已有的财务数据实施科学管理,以便于形成新的的数据报告,为企业决策者与外部投资者各项决策奠定良好的基础。

3结束语

信息技术水平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对人类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产生了较大影响。信息化时代背景下,企业为了更好的生存与发展,也需要坚持动态财务管理模式,通过提升企业财务内部控制重视程度,促进企业财务管理整体运行;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安全防范制度,切实发挥动态财务管理价值等方式,借助信息化技术不断拓展财务管理工作的内容,构建全新化、科学化的管理模式,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马春梅,向鸿梅,李仙彤,等.医院财务管理模式的构建研究-基于动态原理的理性分析二[J].中国医药科学,2015,01(12):195-197.

[2]高岩.基于ERP系统的油气田企业财务管理模式创新研究(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3,35(21):26-28.

[3]曲长祺.探索企业财务信息化对现代化财务学科建设的指导意义[J].时代金融,2013,23(12):149-151.

[4]张玉琴.从企业财务信息化现状看财务信息管理专业建设的思路[J].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12,06(22):114-117.

作者:黄天兵

上一篇:大学生科技道德教育分析论文下一篇:主题班会为载体道德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