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化关系探讨论文

2022-04-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当前城乡规划工作主要以土地管理政策作为依据,而土地管理政策取决于经济发展状况与城乡建设,两者相互依存,相辅而行。在实际建设工作中,要根据土地使用的相关情况和建设目标,确定土地的使用价值,有效推动城乡规划的进程。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现代化关系探讨论文 (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现代化关系探讨论文 篇1:

从权威关系看家族企业的职业化发展

【摘要】 家族企业在各国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但我国家族企业普遍呈现生命周期较短的现象,如何延长家族企业的生命周期,不少学者开始从家族企业这个组织形式本身寻找原因。家族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要走向管理的职业化,本文基于权威关系探讨了中小型家族企业的职业化发展,认为家族企业职业化实质上是企业治理结构中权威关系的改变。

【关键词】 家族企业 职业化 权威关系

一、研究背景

家族企业是世界上最具普遍意义的企业组织形态,在世界经济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克林·盖尔西克等人的研究表明,即使是最保守的估计,由家庭所有或经营的企业占全世界企业的65%~80%。世界500强企业中有40%的企业为家族所有或经营。家族企业创造的价值占美国GDP的一半,并提供了50%的就业率,在欧洲,家族企业则支配着中小规模的企业。中国家族企业的发展较晚,现有的家族企业绝大多数诞生于1978年改革开放之后。中国近30年来市场经济的顺利发展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私营企业的发展,而中国的私营企业普遍采用家族组织形式,在企业管理上广泛存在着家族制管理。根据2010年中国私营企业抽样调查数据显示,若以广义家族企业定义,中国85.4%的私营企业是家族企业;若以狭义家族企业定义,有55.5%的私营企业是家族企业;根据福布斯2012年发布的“中国现代家族企业调查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7月15日,中国1394家私营上市公司中,有684家为家族企业,所占接近一半,达到49%。

二、研究问题的提出

家族企业在中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使得家族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显得越来越重要,家族企业发展状况如何将直接影响中国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前景。然而我国家族企业普遍呈现生命周期短的现象,2010年全国私营企业抽样调查数据显示,我国私营企业最早登记时间为1989年,1990年前后民营企业的平均寿命仅为3—5年,60%以上的私营企业在创办后不到5年就会破产或倒闭;截止到2010年,我国4309家私营企业平均寿命约为9年。

如何延长家族企业的生命周期,不少学者开始从家族企业这个组织形式本身寻找原因,很多中国企业家并不愿意承认自己的企业是家族企业,因为“家族企业”常常与信息不透明,企业家独断专行、任人唯亲联系在一起。而从现代企业管理理论看来,家族企业是一种落后的企业形式,用家族的规则来管理企业也是一种落伍的管理方法。因此,当家族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要走向管理的职业化,而且这个趋势是不可逆转的。这一观点最早可以追溯到钱德勒在其著作《看得见的手》中论证的一个著名的观点,即美国企业现代化的进程就是经理式资本主义的兴起和家族式资本主义衰落的过程,在家族企业演变成现代企业的过程中“使管理层级制本身变成企业持久性、权力和持续成长的源泉”。美国的家族企业在演变成现代企业过程中最关键的一个环节就是家族股东和职业经理人建立起一种“委托——代理”关系,家族股东把管理权威让渡给称职的职业经理人(钱德勒,1987)

三、概念界定

到目前为止,对于家族企业的定义,国内外学者还没有形成一致的看法,现有研究中主要从以下几个角度对家族企业进行定义。资本所有权角度,持这种观点的学者认为家族拥有的所有权是判定一个企业是否是家族企业的关键标准。管理控制权角度,孙治本(1995)提出要以管理控制权为核心来定义家族企业:当一个家族或数个具有紧密联盟关系的家族直接或间接掌握一个企业的经营权时,这个企业就是家族企业。所有权与控制权的结合角度,大多数学者都是从所有权和经营权统一的角度来界定家族企业的,钱德勒、叶银华就是两权统一论的典型代表,他们把家族企业看成是一个股权和经营控制权连续分布的状况,一旦突破了临界控制权,家族企业就演变成公众公司。中国文化角度,费孝通先生提出了中国乡土社会中的“差序格局”,中国人利用亲属伦常去组合社群、经营各种事业,这使得“家”的概念有了很大的伸缩性,也使得华人家族企业得以通过泛家族关系网络获得创业和经营的重要资源,从而比西方文明中的家族企业更能组织起人力资源和物质资源,在更大经济规模上适应企业的发展要求,这也正是中国家族企业不同于西方家族企业的特征之一(潘必胜,1999)。因此,不能完全通过财产权、所有权、控制权来定义中国的家族企业,而应该通过社会性的关系使人们联系在一起的网络来定义中国家族企业(hamilton,1991)。

本文基于权威关系来探讨中小型家族企业的职业化发展,综合对家族企业研究的相关观点和中国家族企业特点,将家族企业定义为:家族成员持有企业60%以上的股权,以家族成员作为实际管理者并依赖家庭成员的社会资本进行管理的企业。而权威关系是指基于企业管理权之上的,由制定、监督、评价企业组织目标的权威主体和执行组织目标的权威客体组成的关系结构,企业权威关系的本质是对各种企业资源的控制,包含了企业的所有权威和管理权威。

四、家族企业职业化管理的探讨

家族对于企业的所有和控制是家族企业的本质特征,由于其所有权结构的相对或绝对集中、参与对象的多重角色与利他主义行为特征,使家族企业的治理与现代企业治理存在较大差异,凸现了家族治理的特殊性,具体表现为亲缘关系、家族信任、家长权威和利他主义。

家族企业职业化管理的理论渊源和传统来自于韦伯的科层组织概念:非职业经理人的家族成员需要被职业经理人取代,以此促进公司成长和繁荣。这个概念影响了家族企业职业化管理的主导观点,而且导致了在很多研究中把家族企业的职业化与引入外来职业经理人等同起来,也就是企业引入非家族成员的职业经理人就是职业化管理,并把职业经理人和家族成员经理人看成是相互排斥的,这也就意味着家族企业所有权和管理权的分离,或者至少减少了家族成员对企业实际管理的控制。

市场需求是家族企业职业化的主要推动力,而家族企业的管理则作为家族企业管理职业化的推动力和制约力同时存在,这两种因素相互作用后的结构变化可能会影响家族企业的职业化进程,只有当总的推动力强过总的阻力时,家族企业的职业化管理才会出现。

五、从权威关系看家族企业的职业化发展

权威结构一直是家族企业研究中的核心问题之一。经济学家对于企业权威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企业权威是如何形成”的问题上。西蒙(Simon,1951)认为企业治理结构中最为关键的问题是谁拥有企业的权威,企业的权威关系,不是建立在某种宗教信仰或传统习俗的基础上,也非源于个人魅力的顶礼膜拜,更不是通过强制所取得的,而是基于当事人的自愿选择,即当事人按照各自的意愿相互之间达成的某种一致的合约。伯利和米恩斯提出了“企业所有权和控制权相分离”的命题。钱德勒认为美国的家族企业在演变成现代工商企业的最关键的环节就是家族股东和职业经理人建立起一种“委托—代理”关系,把管理权威让渡给称职的职业经理人。对于谁应该掌握企业权威的问题上,学者们有两种不同意见。一些学者在有限理性的公理性假设基础上,导出资本所有者应拥有企业权威的结论(赵农,2004)。另一些学者则提出知识经济以前,企业的权威关系是物质资本所有者拥有权威,而在知识经济条件下,由于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的沉淀成本的变化,企业内部治理结构中权威关系将由物质资本所有者拥有权威向人力资本所有者拥有权威过渡(刘茂松,陈素琼,2005)。

对中国家族企业权威关系进行研究的学者认为,中国家族企业有着不同于西方家族企业的特征,中国家族企业的所有权和管理权通常都掌握在家族成员手中,华人家族企业的所有者不仅担任老板角色,同样也是真正的决策者,在企业的创业阶段以及重大转型阶段会扮演关键角色,他们实际上也是华人家族企业中的权威,中国家族企业的这种权威结构排斥和限制了社会资源的进入,尤其是对外来职业经理人的排斥。福山曾经对中国家族企业的这种现象作出解释:华人家族企业之所以产生以上的独特性,是因为社会信任度的不足,无法建构起西方家族企业那样的“委托—代理”关系,从而在治理上出现一定的内倾性等特征。由此杨光飞(2009)提出华人家族企业中是一种传统权威和能力权威的混合权威类型,并且很少会看到权威分化以及权威让渡现象,但能看到另一种“委托—代理”关系,即内群体中的“委托—代理”,家长式权威由于其身份、能力以及声誉被充分赋权,而家长(企业业主)也担当了为家族谋取利益的职责。

笔者认为家族企业管理职业化过程中,职业经理人运用专业知识和技能参与到家族企业的目标制定、执行、检验、激励等环节中,能促进企业组织目标的实现。职业经理人可以从企业之外引入,也可以从企业内部培养。家族企业职业化不能简单等同于从外部引入职业经理人,是因为职业化管理也可以引进家族内部的专业人才,家族成员当职业经理人与职业化管理并不排斥。职业经理人参与企业的管理,必然会带来企业管理权的分化和让渡,而企业管理权的核心正是企业中的权威关系结构。因此,笔者认为家族企业职业化的实质上是企业治理结构中权威关系的改变,如图1所示。

(注:本文系“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成果”supported by the Fundamental Research Funds for the Central Universities, and the Research Funds of 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项目编号:13XN

H186,项目名称:对中小家族企业发展过程中权威关系变化的研究——以某餐饮企业为例。)

【参考文献】

[1] Hamilton G·:Business Networks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East and Southeast Asia[M].Hong Kong: Centre for Asian Studies,1991.

[2] Mustakallio,M.,Autio,E.,&Zahra,S.:A Relational and Contractual Governance in family firms[J]. Family Business Review,2003,15(3).

[3] Ronald H.:Coase The Nature of the Firm[J].Economic,1937.

[4] Simon,A formal theory of employment relationship[J].Econometrica,1951(19).

[5] 阿尔弗雷德·钱德勒著:看得见的手——美国企业的管理革命[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

[6] 刘茂松、陈素琼:知识经济条件下企业治理结构中权威关系的变化[J].中国工业经济,2005(3).

[7] 潘必胜:家族企业与中国市场化进程[J].中国社会科学季刊(香港),冬季号,1999.

[8] 孙志本:家族主义与现代台湾企业[J].社会学研究,1995(5).

[9] 汪丁丁:经济发展与制度创新[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

[10] 杨光飞:家族企业的关系治理及其演进社会[M].北京: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11] 赵农:权威的形成与企业的性质[J].政治经济学评论,2004(1).

(责任编辑:张琼芳)

作者:李睿婕

现代化关系探讨论文 篇2:

土地规划管理与城乡规划的关系探讨

摘要:当前城乡规划工作主要以土地管理政策作为依据,而土地管理政策取决于经济发展状况与城乡建设,两者相互依存,相辅而行。在实际建设工作中,要根据土地使用的相关情况和建设目标,确定土地的使用价值,有效推动城乡规划的进程。随着土地规划管理和城乡规划的不断发展演进,要始终贯彻土地管理的策略和方针,始终把实现可持续性土地规划管理作为当前工作的指导性原则,尽可能实现城乡一体化建设。随着我国发展面临新的形势,必须立即改变当前土地利用方面的误区,尽可能减少土地资源的浪费,并制定有效的土地管理改革方案,使城乡建设得到切实保障。基于此,本文对土地规划管理与城乡规划的关系探讨进行分析,仅供参考。

关键词:土地规划管理;城乡规划;关系探讨

引言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政府部门日益重视对土 地的管理与规划,伴随相关的土地规划政策的制定和 实施,当前土地总体得到合理规划管理,既能节约土 地资源,又能科学规划多方建设用地。土地管理;创新科学开展城乡规划建设工作,关系到城乡均衡发展和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了规范科学地开展城市规划建设工作,需要有关部门和有关人员不断加强土地管理工作,土地管理工作是努力完成城市规划建设工作的重要工作之一

一、城乡规划

城乡规划中的土地利用方式主要有两种,即农村土地征用和招拍挂土地转让。一是最主要的征用方式,它是农村土地向城市土地转化的合理方式,通过一定渠道和方法,将农村土地合理转化为城市建设用地,一般需要整合城市化、工业化、现代化三方面,才能将其转化为现代城市用地,这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和方向,以农村土地作为城市用地补充,可避免因过度发展而出现土地需求急剧增长情况。二是依靠招拍挂形式转让土地,这种情况需要政府相关部门许可,将这类土地以拍卖、挂牌、招标等方式进行城市内部建设开发和利用,政府多以拍卖形式将土地出售给房地产开发商,再以招标方式对其进行开发和建设,扩大土地利用率。

二、土地利用的规划工作分析

土地规划管理首先要面对的问题就是如何进行土地的规划和利用工作。规划工作在土地资源管理当中尤为重要,规划工作做得到位,可以提升管理工作的有效性。土地用途分区在实际情况中的管理,是需要根据不同城市发展的速度和开发规划建设的基本情况,根据实际情况再去研究适合该城市的合理修编方法。我国幅员辽阔,土地用途规划是非常重要的,不仅需要将庞大的信息数据进行处理,处理流程极其琐碎且牵一发而动全身[1]。在整个处理流程当中只要一处出现纰漏,就有可能导致整个过程不能正常进行下去。空间规划数据库可以全面、综合的将土地的空间信息进行优化,使土地资源规划管理带来技术性的创新。现如今新的《土地管理法》的颁布,推进我国国土信息化、科学化,提高了我国土使用、利用的规范性。当今在国民经济的运转下以及信息高度透明的社会,要求土地管理规划要更加规范管理,满足土地管理信息化的发展要求。空间规划数据库系统的理念就是在当代信息技术和支撑下,将有关现实社会的各种信息数据以及特性数据进行收集、整合、存储、管理、操纵和运算以及分析显示于一体的技术系统。

三、土地规划管理与城乡规划实施的关系

3.1实施城乡规划的关键是土地规划管理

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土地规划与管理应作为关键问题,以确保城乡一体化的科学发展,有效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在实施城乡规划的过程中,由于农民土地使用率的提高,农民的生活环境也非常集中,使城市农村布局的规划更加容易。为了有效提高城乡规划实施的合理性和土地规划管理的合理性,有关部门应当结合土地的实际情况,以科学合理的方式进行准备和利用。因此,在实施城乡规划中,土地规划管理是关键内容。

3.2土地规划管理与城乡规划实施相结合

如果土地规划计划缺乏科学合理性,这不仅会破坏城市的生态环境,而且会就严重影响城乡规划的实施,影响城市的发展。因此,为了保证土地使用的合规性,有关部门需要持续完善土地规划管理制度,做好指导调控,加强宏观调控。

四、土地规划管理与城乡规划策略

4.1提升土地资源管理人员的管理能力

现阶段,我国基层土地管理人员的专业性有待提升,多数人员土地管理专业知识相对欠缺,缺乏丰富的土地管理经验,相关土地资源管理人员自身思想理念处于滞后状态,没有正确了解规划的作用,不利于提升土地管理效率以及该项工作的良好实施。定期对基层土地管理人员加以培训,不断强化其理论知识和专业素养,从根本上提高土地管理人员专业技能,构建专业性强且经验丰富的团队,提升土地资源利用率;实施土地资源的信息化管理作业,借助信息化技术创建国土资源信息库,共享土地资源网络信息,为土地资源利用和开发提供良好依据;创建规范性的网络信息监督系统,动态性监督土地资源实际应用现象,为后期管理提供便利。

4.2加大对土地规划管理的监督

从目前城乡规划建设的实际状况来看,具有较长的时间周期,因此在规划过程中可能出现大量不稳定因素。为确保城乡建设规划的快速开展,需要提高对土地管理的重视程度,加强对土地规划管理的监督,当出现相关问题時,可以立即采取预先制定好的方案和标准作为依据,对有关问题做到精确定位、快速解决,以管理工作人员为对象,增强对其监督力度,确保其将自身工作责任落实到位。制定相关的管理制度,在工作中给予监管人员一定帮助,使其更有效开展现场管理工作,而缺少相关的管理制度,可能造成监督人员无法将自身的责任充分落实。因此,在当前的城乡规划建设中,要加强土地管理力度,重视土地资源,科学有效地监督城乡规划建设。

4.3政府方面强化监管程度,给予土地补偿

政府部门可以从多方面入手加强监督管理力度。成立专业性强且经验丰富的监督调查小组,该项小组动态性监督以及调查农村土地管理工作,以提升土地资源管理效率,使土地资源得到规范性管理。制定健全的监督体系,落实责任追究策略,明确人员自身职责,拓展和延伸工作领域,以提升管理效率,创建信息反馈制度。土地补偿费用及分配是农民关注的首要问题,也是导致诸多耕地被大量占用的主要原因,基于此,务必提升土地补偿标准,给予农民合理补偿,创新和改进土地补偿标准计算方式,优化现有耕地征收补偿标准,不能仅依靠前几年种植粮食作物平均收入作为参考标准,应对土地市场价值加以考虑。改善补偿分配机制,合理确定集体和农民比例,确保农民获得土地补偿费用后生活标准不降低。

结束语:

总而言之,随着城乡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导致土地资源越发紧张在定程度上加剧城乡规划二者之间的矛盾,一定程度上导致城镇化进程放缓。在当前经济发展新形势下,应当针对于城市化进程的发展态势,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土地规划方案,提升土地资源利用效率。

参考文献

[1]林镇真.刍议土地规划管理与城乡规划实施的关系[J].住宅产业,2020(08):74-76.

[2]曲树胜.土地规划管理与城乡规划实施的关系研究[J].中国高新科技,2020(15):66-67.

[3]陶健伟.土地规划管理与城乡规划实施的关系探讨[J].大众标准化,2020(12):167-168.

[4]史连梅.解读土地规划管理与城乡规划实施的关系探讨[J].居业,2020(06):173-174.

作者:田建阳

现代化关系探讨论文 篇3:

道德教育框架下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反思

[摘 要]面对多元文化的冲击,当代大学生的道德价值观念呈现出各种困惑和质疑,由此,道德教育也遭遇到生命教育的拷问。道德教育的本义在于关注大学生的生命教育。透过道德教育与生命教育的逻辑关系探讨,将道德教育与生命教育统摄起来,从道德教育的目标、价值和本质出发探讨二者的契合点,进而检视生命教育与道德教育在现实中的疏离,以直面高校德育实效性提升的现实困境,构建高校生命教育德育功能的有效路径,力图省思道德教育座架下如何提升道德教育与生命教育的共振,以提升高校的道德教育与生命教育水平。

[关键词]道德教育;生命教育;大学生

“上帝死了”是人类信仰的失落,“人死了”则是人类生命的陨落。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的生命并没有走出陨落的阴影,相反,这种趋势愈演愈烈,从大学生群体中就可见一斑。近年来,复旦投毒案,川师大杀人案,昆明理工大学杀人案等类似的残害同学的案件多次曝光,同時,各种学生自杀事件频出,这些血淋淋的事实不得不促使我们进行深刻的反思,这些花季生命为何结束了自己的生命?问题到底在哪里?生命教育的研究对象是生命个体,它的主要内容是生命知识,此外,还有生命关系与生命价值。它的终极目标是实现个体生命健康和谐可持续的不断发展。透过生命教育,力图让个体把握生命,追求生命存在的意义,这一点本身就要求道德实践。道德教育与生命教育在实践中才能真正发挥教育的本真作用。

生命教育与道德教育的相互支撑需要进行深入的探索。生命教育被放置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之外早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然而,忽略了生命教育与道德教育之间的契合点,甚至将两者割裂开来,则会造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难以实现学生发展的个体多样性的生命价值的彰显,效果甚微。因此,应充分反思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与个体的生命幸福体验二者之关系,借鉴道德教育与生命教育二者融合的理念与实践,以推动高校生命教育的德育功能发挥的创新与发展。

一、理论逻辑:道德教育与生命教育的统一

生命与道德如同树干与树根的关系。也就是说,生命需要有道德才有更绚丽的人生意义,道德需要有生命才有“人”的存在,道德教育和生命教育二者是统一、相辅相成、不可割裂的。生命教育最早是由美国学者杰·唐纳·化特士提出,他认为生命教育就是既要尊重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又要尊重生命的价值。德国神学家、哲学家阿尔贝特·施韦泽则认为要善待一切生命,包括动物和植物。从他们的思想可以看出,生命至高无上,我们应该敬畏生命。人既不是物,也不是神,人就是人。人是自然生命和超自然生命的合体,是兽性与神性的合体。道德是人的意识层面,属于精神构造维度,是超自然生命存在。但是,道德不能离开自然生命,自然生命为道德提供物质基础。因此,从理论逻辑上来说,自然生命与超自然生命是共融的,道德来源于自然生命,是人的生命自我完善的至高境界。

(一)道德教育与生命教育的目标是契合的

基于生命至上的道德,是社会生产的产物。道德教育与生命教育根植于人与人的社会关系。由此可见,孤岛上的鲁滨孙无所谓道德可言。人不是离群索居的,而是生活在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中。就其现实性来说,人是社会关系的产物。在现实社会世界中,人是自然性和社会性的统一。人需要与其周围的人建立各种社会关系,道德教育恰恰是构建和维系社会规范和秩序的重要维度。道德教育使人超越自然本性,引导人在现实社会生活中遵从伦理规范、习得价值理念,以此来调节个人的社会行为,成为一个文明的个体。生命教育通过直觉体验来把握生命的存在,正视个体之间的生命差异,并尊重个体之间的理想和价值的追求,使每个个体生命得到自由的张扬。因此,生命教育是“有我”的道德教育,道德教育是个体生命趋向真善美的教育,二者的目标都是促使个体成为完善的人,成为追求有理想、有意义的生活的人。

(二)道德教育与生命教育的价值是同一的

人是无机自然与有机自然的统一体。人的生命应与自然、社会统一起来,突显生命的张力。作为非人类中心主义的重要人物阿尔贝特·施韦泽在其《敬畏生命》一书中强调:“动物、植物与人的生命都有同等的权利,不应被人类中心主义驾驭人类对自然界和动物的种种欲望,物质财富的追求成为人类欲望的一切。尤其是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人道精神反而缺乏”[1]。人愈加成为为物所奴役的对象,人的主体性逐渐丧失,只能通过财富、名望和权力等各种外在的属性重构自我。人的生命意义逐渐缺失了人文主义精神。施韦泽的敬畏生命伦理突显了人文关怀的生命价值,从而使人获得乐观的伦理世界观和人生观,从而为当下的人类生命价值反思提供了一条路径。事实上,人的生命与道德价值是不可分割的,生命教育是生命价值与道德意义的统一体,生命教育只有在道德教育的关照下才能彰显生命的价值。道德教育必须融入生命价值,才能凸显道德教育的意义。施韦泽的敬畏生命伦理恰恰将生命与道德同等对待,将现代人类的生命与道德的疏离予以统摄,淋漓尽致地展现人性魅力和对生命的挚爱。

(三)生命教育的无限性指向道德教育的本质

显然,道德教育与生命教育是密不可分、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的。道德是个体在现实社会生活为满足欲望而形成和创造出的自律维度,其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满足人自身的需求,更好地为人类的生存、生活和生产服务。生命教育的主要指向是生命价值的无限性,使个体的人格精神得到超越,是道德教育的本质体现。生命教育倚重人文关怀,道德教育倚重的是人的规范发展,二者有机地融合于人的行为实践中,指向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

二、现实逻辑:道德教育与生命教育的疏离

现实教育中,往往用心理健康教育替代生命教育。这里内蕴着最大的缺失是忽视了生命价值的培育。这种平面化、理想化的教育,缺乏对生命敬畏和尊重的体验及深化。最终,造成道德教育与生命教育在现实上的疏离。从理论逻辑上来说,道德教育与生命教育是统一的,但是,从现实逻辑来看,道德教育存在去生命化的问题,生命教育存在去道德化的困境,背离了道德教育与生命教育的本质。作为道德教育和生命教育的重要场域——高校——必须认真反思这个问题。高校作为教育的重要维度,毋庸置疑,我国技术知识教育紧跟时代步伐。然而,生命教育却与道德教育相疏离,仅仅在道德教育中嵌入生命教育,是难以解决的问题。

(一)道德教育的目标对生命价值的“空场”

道德教育就其本质来说,目标是尊重生命,尊重人性,显现人的生命价值。但是,长期以来,我们的道德教育以强制和灌输的方式,先预设了一个不道德的生命个体,然后按照我们的道德教育模式进行塑造。这种道德教育是对生命的空场,压抑了人性,将教育对象先客体化,不是教育“人”,而是塑造“物”。 学校教育中重视的道德教育仅仅停留在道德知识的表达方面。再者,成为文本知识的道德知识,在其解读的过程中,本来就带着作者的观念。学校的德育往往是以教材为形式的,空洞的说教无形中就对生命价值的教育构成了一个空的区域,这个空的区域即“空场”。这种空场是道德教育过程中传授的道德知识本身的一种固化、高度概括化的结果。这种空场形成的原因主要在于道德远离了现实依附的社会文化环境,再加之缺乏相应的深厚底蕴,从而形成“空场”。

(二)道德教育对生命教育内容的空泛

道德教育应该是不断充实和完善生命教育,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却因为上述的“空场”,造成了道德教育对生命教育内容的價值考辨。这种价值的拷问提升了生命教育的质量。显而易见,规范人的行为一直被认为是道德教育的终极旨趣。然而生命表现出来的不仅仅是生物能量的交换,还有价值意义的追寻。正视生命的基本视角是要厘清人的生命是独特而具有丰富性的。这种独特性表现出来人有一定的道德情感。生命意识和生命教育可以与道德教育相融合,正是因为现代生命教育倡导的主旨在于尊重生命,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展示生命的多样性,激发学生热爱生命、探索自然界和生命的热情。转变观念,创新认识,构建生命教育与道德教育的课堂设计,助力道德教育内容的丰韵性。教师在教学设计中,不仅仅是单纯、片面地突出教学重难点,应当结合不同学生的情况,试图呼唤其学生对于生命情感、意志等品质的打造。道德教育对生命教育的空洞,可以采取一些有效的措施及时补救。例如开设生命主题的团队活动,开展生存技能训练等。人际交往和环境宣传是最好的教育转化手段。学校的德育教育应当重视关爱生命的主题设计,提倡生命体验的环境营造,从而助力生命教育。

(三)对话的空洞成为生命教育对道德教育的诘问

高校的生命教育旨在强调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引导大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的幸福观是高校发挥生命教育德育功能的重要方面。大学生由于缺乏生命知识的积累,个体生命价值的实现认知模糊,幸福感的生成单单以满足自己的需要为目的,往往忽略了自己给别人带来的一种创造价值的幸福感。久而久之,系统的道德教育中,生命教育与道德教育之间形成了一种对话的空洞,这种对话的空洞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道德教育单纯强调内在的约束和行为的规范,忽略了生命个体在群体中的幸福体验,失去了生命教育的幸福指数,大学生也就丧失了积极的生命情感。第二,幸福指数的提升借助于生命情感的丰富体验。大学生因其生命体验的浅薄和世俗的影响,进而丧失自我,迷失方向。缺乏生命样态的认知,道德教育的素材干涸,二者在传统的道德评价中始终趋向于分数至上的困境之地。学生的情感和需要往往被忽视,强调对话和聆听在德育教育中失去了本来应有的重视程度。

三、路径逻辑:道德教育与生命教育的融合

毫无疑问,道德教育和生命教育都在全球经济一体化、高校教育的市场化过程中滑向了知识教育或专业技术教育的漩涡里。众所周知,教育的本质是人,个体生命将道德与生命教育融合于一体,旨在尊重生命的多样态,构筑精神世界的丰富性,培养人的丰富个性,构造生命多彩的图景。“学校道德教育离不开生命体验。”[2]在学校道德教育中,要给个体生命叙事的平台,让个体阅读进入到他人的生命场景,置个体于一定的道德语境中,从而达到对他人故事的理解,生活感悟的支持,从别人那里间接地获得生命体验。学校道德教育与生命教育的融合,应当让个体阐明个人的生活经历,澄清自己的价值选择,鼓励学生调整思维的模式,构筑内在价值标准的制定。

(一)以生命的生长性重构道德教育目标

生命教育终极的追求目标在于个体多样性的价值实现,这是道德教育实现的较高境界。首先,重构生命生长性的道德教育上升为教育的终极旨趣时,也就标志着它告别工具理性的统治,真正将教育重视人的理念融入生命教育中。摆脱功利主义和利己主义,让理性精神和创新精神润泽在道德教育之中。学生主动体验,坚持知性合一,在自我加强生命旨趣的追寻过程中,重构道德教育目标,使其更加重视人的全面发展。围绕以学生为主体的高校教育治理现代化模式的转变,学校开展一系列的社会实践,才能确保道德教育与生命教育的有机融合,从而培养学生成熟的道德思想、高尚的道德品质和情操。

(二)以生命为中心整合道德教育内容

以生命为中心的道德教育,它的立论基调在于对生命的阐释。以重视生命为中心整合的道德教育内容,不断创造和加强对于生命的体验感,在实践中体验,动态中把握,在综合的思维方式中体味生命、把握生命教育的道德教育,它的内容不仅仅涉及道德知识本身,还涉及不断创造、不断流变、主动成长的生命叙事的各类主题。在传统的道德教育中,往往是被动答问、讨论和辨析选择,然而在发挥生命教育的德育功能的实践活动中,教育与被教育者不仅仅是单向的交往,而是形成了双向平等的对话交往,深度关切自身存在的道德意义,真正体现生命教育的目的是关注德育主体的生命价值。

(三)以生命体验改进道德教育方式

生命体验是改进道德教育方式的最好验证。生命体验是创新德育教育的应有之义。学生生命体验形成了对于道德知识的独特阐述,形成自觉践行。作为落实生命教育理念的关键环节,对学校生命教育的实践求索主要围绕课程、课堂教学以及教师三个核心要素加以展开[3]。比如,在学校道德教育中,强化不同个体的生活经验和生活感悟的体验。道德认知的结构建构需要生命体验。动态的体验式的知识获取过程,造成一种生命体验的情景,这种情景学习构造了与先前独特的经验的特色知识体系。学校道德教育应当结合不同个性、不同年龄段的学生进行道德认知的解构与建构,这种建构是基于个体的生命体验,力图追逐道德知识的不断完善。培养学生体验幸福的生命情感。“思想政治教育和生命教育是‘成才’与‘成人’教育的统一。”[4]学校在教育过程中,通过生命体验的道德认知,确保学生从内心深处接受道德知识。发挥生命体验的德育功能,重视体验幸福的自我感受、自我领悟,将自我教育和自我成长结合起来,将生命体验融入学生的需求之中,从而有力地说服学生主动接受道德知识。

(四)以多元標准构建道德教育评价

传统高校德育教学中往往重视结论,轻视过程。传统高校教育重视传授、忽略感悟。德育教师习惯于进行理论宣导,没有深入到学生的内心中去,甚至根本无法接近学生内心,从而有效帮助学生成长。从学校的整体层面来说,道德教育的评价忽略了学生的道德需要与利益,将德育的过程等同于知识的认知过程,忽视了日常生活中的德育价值。空洞地说教成了道德教育的常态。简单而统一标准的道德教育评价体系也过分强调规范性。

多元标准体系的道德教育评价体系重视个体的情感体验和生命样态的多样性。生命道德教育应当力图构造三个层次的多元标准的评价体系。这三个层次的指标序列是:基础性目标、发展性目标和超越性目标。针对不同的生命个体生态,体现生命道德教育的特色。这三者的指标谱系构建生命教育与道德教育融合的教育图景,注重学生丰富和发展个体的生活体验,从而让学生注重生存价值的生命意义,在此基础上追求真、善、美。高校德育是建立在大学生生命存在的基础之上,有针对性地进行的思想政治教育。直面生命,大学生才会追问生命的意义。追问与探索构建了生命敬畏心理。然而,正是这种敬畏,实现了高校生命教育的德育功能。发挥生命教育的德育功能要坚持以人为本,要突破两个抓手。第一个抓手是,针对不同学生的个性特点,着眼于学生的身心和谐发展,实现德育评价标准的多元化和多样化,倡导和谐与幸福体验。第二个抓手是整个高校要重视和引导学生加强对生命本身的热爱,强化和提升学生处理个人与外界的关系,学会理解和尊重他人,借此提高生命的意义和价值。课堂教学和课外实践中重视人的全面发展,转变道德教育的观念和模式,真正把学生个体作为德育教育和生命教育的主体,力图将德育教育和生命教育融合起来,促进学生生命质量的体验。转变传统说教式样的德育教育的被动性局面,推进高校道德教育和生命教育的全面发展。高校德育的现代化转型,实质上要求学校构建良好的道德教育与生命教育的现实场域,也要求大学生直面生存境遇,敬畏生命,全面发展自我。

四、结论

总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生命教育的理论依据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增强大学生生命意志力,促进大学生生命价值观的健康成长,并构建生命发展教育,是实现人的生命特性与生命教育国际化的必然要求。从现实性思考角度来讲,宏观上需要构建以学校和社会为双重维度的教育场景,微观上要对大学生进行不断的生命教育的引导。贯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命教育要遵循学生的成长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大学生进行生命潜能的挖掘、生命意识的强化进而提升生命质量的教育活动。高校生命教育德育功能实现机制的探讨是一个系统工程。高校生命教育德育功能的实现机制力图回答的是高校如何实现生命教育的德育功能的路径。除了学生自我教育以外,高校课内引导和校园文化的濡染也成为重要的实现理路。社会现实的需要唤起了高校提升德育价值的诉求。生命的尊重和信任成为高校德育教育不可忽视的方面。时代的发展,提供了具有各式各样生命样态的个体的出现。生命意义的追求体现在个体的不可替代性方面。倘使高校德育能从关注生命入手,或许就能将德育与生命教育融入社会发展的文明形态中,并获得高校德育自身整体性、深层次的自我更新。发挥生命教育的德育功能,作为一种新的高校教育的价值诉求,一方面是以学生为主体,满足学生成长中的个体生命的需要,另外一方面要将生命教育与道德教育融合起来,构建高校生命教育的德育功能的有效景观,进而实现高校德育治理现代化。

[参考文献]

[1] 袁小云.论敬畏生命伦理与当代大学生生命价值观的培养[J].唐山学院学报,2012,(1):94-95,98.

[2] 吴永华.生命体验:学校道德教育的应有之义[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08:20.

[3] 李高峰.生命与死亡的双重变奏:国际视野下的生命教育[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0:169.

[4] 陈飞.论思想政治教育与生命教育的契合[J].思想教育研究,2011,11(11):24.

作者:陈伟 袁小云

上一篇:高中英语教案(精选2篇)下一篇:迎评工作方案(精选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