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单元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精选6篇)
【考点一】了解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方针(政策)
1、方针: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2、包括:①“另起炉灶” :不承认国民党同各国政府建立的一切旧的屈辱的外交关系,要在新的基础上经过谈判同各国另行建立新的平等的外交关系;
②“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先清除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残余势力,取缔帝国主义在华的一切特权,巩固新中国的独立和主权,为与世界各国建立平等互利的外交关系奠定基础,然后再考虑与西方国家建交的问题;
③“一边倒”: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
【考点二】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提出:1953年周恩来接见印度代表团时,第一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
2、内容:“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原则”。
3、意义: ①标志着新中国外交的成熟;
②是我国处理国与国之间相互关系,参与国际事务所遵循的一项基本原则;
③世界意义:它也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
【考点三】了解中国参加日内瓦会议和万隆会议的情况
1、日内瓦会议:①时间:1954年4月 ②地点:瑞士日内瓦
③地位:这是新中国首次世界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参加重要国际会议。
2、1955年,亚非29个国家在印尼的万隆举行国际会议,这是第一次没有西方列强参加的亚非国际会议。周恩来在会上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受到与会代表的普遍赞扬。
【考点四】了解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
1、恢复:1971年10月25日,联合国26届大会上恢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席位。
2、意义:①是美国孤立中国政策的破产。
②是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有利于年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考点五】了解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建交
1、中美关系正常化:①1972年2月,尼克松总统访华,并在上海签订了《中美联合公报》,阐述了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和只有一个中国的原则,两国关系开 始走向正常化。②1979年中美两国正式建交外交关系。
2、中日建交: ①中美关系的改善直接促进了中日建交。②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签订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申明。 1972年中日建交(日本早于美国跟中国建立外交关系)。
【考点六】认识中美、中日关系的改善对国际关系产生的重要影响
1、对中国:在国际上掀起一个同中国建交的热潮;20世纪50年代以来美国遏制中国所形成的外交僵局被打破。我国外交出现新局面。
2、对国际: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稳定;缓和了世界紧张的局势,为建立新的国际关系新秩序起到积极的作用。
【考点七】了解中国积极参加联合国及其国际组织的活动
1、改革开放后,外交政策调整的出发点(依据)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两大主题。
2、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具体表现为:不结盟。
3、中国积极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对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考点八】了解中国在地区性国际组织中的重大外交活动
1、积极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的外交活动
xx年10月,在上海成功举办了apec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形成“上海共识”。
2、积极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
xx年,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六个成员国在上海签署了《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
关键词:中国近现代,对外关系,范式,研究
所谓“范式”, 即英文中的paradigm, 指的是作为典范的模式或范例, 即进行研究的基本框架结构。将具体的历史事件, 添加到这一框架上, 便形成了历史研究的理论派别;从历史研究理论中剥离掉具体的历史事件, 所余下的便是历史研究的范式。从某种意义上说, 范式是历史学研究中的哲学部分。具体来说, 历史研究的范式, 应当包括研究者对历史进行研究的出发点, 对事件之间联系的处理, 对历史人物的评价与态度, 以及对这段历史所说明的问题的基本观点与看法。对中国近代对外关系的研究, 大体上可分“西方中心论”模式、“中国中心观”研究范式、“马克思列宁主义革命史研究范式及现代化理论”研究范式。这四种范式均能自成一家, 各有千秋。
一、“西方中心论”模式
“西方中心论”模式的核心观点有三:第一, 中国的近代史是在西方冲击下做出反应的历史 (冲击———反应模式) ;第二, 中国是在西方的冲击下才由传统走向近代化的;第三, 帝国主义在中国近代化的历程中, 扮演了极为重要 (积极/消极) 的角色。
“西方中心论”模式着眼于西方对中国影响的探讨, 将西方对中国近代史的研究从“以外国文献为依据的蓝皮书式的历史”带入了真正深入了解中国各方面历史的新阶段, 并对西方的中国学研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然而, 由于这一范式研究的出发点和立足点都在西方, 研究者不自觉地受到西方价值观念的影响, 认为欧美国家的近代化道路是颠扑不破的普世原则, 欧美国家将这一道路以帝国主义扩张的方式带到全世界, 在客观上对中国的发展起到了推动的作用。
二、“中国中心观”研究范式
20世纪70年代, 随着中国学研究在美国等西方国家的深入发展, 研究范式上的变化随之产生。一方面, 传统上占有很高地位的“西方中心论”模式内部出现了分裂。詹姆斯·佩克在《花言巧语的根源:中国动态观测者之职业性意识形态》一文中, 对传统的“帝国主义推动中国近代化”观点提出了质疑, 认为持这一观点的“西方中心论”学者是在“为美国战后在亚洲的政治、军事、经济干涉进行辩解的意识形态构架”, 帝国主义不是中国近代发展的福音, 而是灾难。另一方面, 一些新的研究方法与理论出现, 其中, 与“西方中心说”针锋相对的“中国中心观”便是其中的一种。
中国近代对外关系的表象部分 (如总理衙门的设立、留学生及使节的派遣等) 或可看作是西方冲击带来的结果, 但实质性的变化 (如排外思想的产生、洋务派要求自强的行动等) 则不能够用冲击—反应模式或传统—近代模式加以概括, 而是外来影响与中国内在的传统所共同作用引起的复杂现象。同时, 反对将西方带来的冲击作为中国近代对外关系变化的主要动力, 提倡具体而微的研究, 如不能够把排外思想笼统地看作是西方入侵的产物, 而要具体的区分由政府为转嫁矛盾而挑起的排外思想、闭塞的中国农民对陌生人的恐惧、上层士绅对外国文化的蔑视等等。关于对中国近代对外关系起到较为重要作用的人物, “中国中心论”反对将他们所受到西方的影响扩大化的观点, 认为这些人物的核心思想早在受到西方影响之前就已经形成并确定嗣后西方对他们的冲击充其量也仅仅限于表面例如梁启超虽然是清末传播西方思想的重要人物, 但是他沿袭的整个思想传统则受经世与今文派思想之统治, 而且早在鸦片战争以前很久就开始不断积蓄力量。”
“中国中心观”的研究范式, 追求“精密化, 捕捉历史变化的复杂性”, 反对用预先制定的框架来套用已经发生的历史, 更反对认为人类历史是按照某种总目标或总设计方案向前发展的历史发展目的论, 认为研究历史的理论框架必须按照不同的社会与文化特性, 单独设计, 否则必将限制、遮蔽研究者的历史视野。这样一来, 中国近代对外关系史的独特性, 就得以凸显出来了。然而, 这种具体而微的研究范式, 所追求的理想状态恰恰是完全抛弃范式框架所进行的个案化研究。对于科学来讲, 相对孤立的大量事实集合是没有意义的, 而设立研究框架又难免导致以偏概全的错误, 这也是困扰“中国中心观”的研究者, 乃至于所有历史研究者的难题。
三、马克思列宁主义革命史研究范式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 为历史学家解释历史提供了新的视角。20世纪20年代, 前苏联的一些历史学家, 开始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来对中国的近代史进行研究, 斯大林、托洛茨基等苏共和共产国际的领导人都曾以中国革命和中国历史的权威自居, 发表讲话和论文。马克思列宁主义革命史观沿用了辩证唯物主义哲学的观点, 认为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推动阶级社会前进的根本动力是阶级矛盾, 人民大众是真正的历史创造者。根据这一观点, 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帝国主义侵华的屈辱史, 也是一部人民大众的抗争史。在这一历史进程中, 腐朽的地主阶级无力抵抗帝国主义的侵略, 并最终和侵略者勾结起来一同压迫中国人民;农民阶级不甘受压迫而进行斗争, 但由于阶级和时代的局限最终失败;新兴的资产阶级试图通过改良或共和的方式来挽救中国, 但由于自身的软弱与妥协性不能取得胜利;最终人类最进步的阶级———无产阶级———联合了广大人民, 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 推翻了三座大山, 领导革命走向光辉的胜利。在这样的一部中国近代史中, 对外关系仍然有着很重要的地位。首先, 在将近代史定位为屈辱史与抗争史 (革命史) 的同时, 就必然意味着承认帝国主义在历史上所扮演的不可磨灭的“十恶不赦”角色。其次, 包括一大批有识之士在内的晚清统治者的多次挽回主权的努力, 要么是带有地主阶级的局限性, 要么是软弱腐败的表现, 总理衙门的设立, 被视为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统治秩序初步建立”的标志。而义和团的盲目排外, 则与“完全击碎了帝国主义列强将中国殖民地化的企图”功过相抵, 甚至功大于过。再次, 晚清的对外关系根本没有发展, 只是主权的一步步沦陷, 沦陷, 再沦陷;这种沦陷的原因, 在于帝国主义的侵略, 在于统治阶级的无能, 在于帝国主义与统治阶级的“相互勾结”。最后, 中国近代对外关系史, 被看作是帝国主义侵略扩张、企图将中国殖民地化的历史和中国人民反侵略、反扩张、反殖民地化的历史。
四、现代化理论研究范式
20世纪80年代以后, 随着国门的逐渐打开, 国外的一些历史研究思想得到引进, 国内也开始了对传统革命史观研究范式的反思。现代化理论范式运用一元多线的历史观来看待中国近代对外关系的变化过程, 认为“现代化并不是一个单向的历史过程, 而是外部挑战与内部回应两者相互结合的复杂的互动过程”。中国近代的对外关系, 只是众多可能出现的情况中的一种。
不难看出, “中国中心观”是在批评“西方中心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而“现代化理论”又是在批评“革命史观”的过程中产生的。出现较早的两种理论, 西方中心论和革命史观, 都带有线性历史观点的鲜明特征。线性历史观点认为只要找到了某种能够广泛适用的规律, 就可以预知历史发展的进程。
追寻真理是人类的本性。然而奇怪的是, 真理似乎是一个只能无限靠近而永远无法达到的目标。更加奇怪的是, 在追寻的路上, 每一个人都认为只有自己所走的路是正确的, 并试图用各种方法让别人放弃原先的道路来走自己认为是正确的这一条。但是, 从完全不同地方出发、经由完全不同的路线行进的两种 (或几种) 观点相互争辩, 究竟哪一种更好?恐怕上帝也无法给出答案。
既然不可知的事情是如此之多, 既然我们从未有充分的证据证明自己是对的或他人是错的, 我们不妨以一种宽容的心态, 来看待那些与我们不尽相同或完全不同的观点 (范式) 。唯其如此, 我们才不至于再次面对历史上已经发生过太多太多次的思想专制的悲剧, 唯其如此, 我们才能够最大限度地保有造物赐给人类的最宝贵财富:思考。
参考文献
[1]费正清.剑桥中国晚清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5.
[2]保罗.埃文斯.费正清看中国[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5.
[3]柯文.在中国发现历史[M].北京:中华书局, 1989.
[4]史景迁.追寻现代中国:1600-1912年的中国历史[M].上海:远东出版社, 2005.
1. 2009年11月8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埃及沙姆沙伊赫出席中非合作论坛第四届部长级会议。温家宝在开幕式讲话中强调,中非致力于共建政治上平等互信、经济上合作共赢、文化上交流互鉴的新型战略伙伴关系,开创了中非合作的新局面。
2.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第十七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于2009年11月14日在新加坡召开,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出席会议并就世界经济增长话题发表重要讲话。胡锦涛强调,中国将同国际社会携手合作、同舟共济,合力应对挑战,中国将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始终不渝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始终不渝谋求和平的发展、开放的发展、合作的发展,为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作出不懈努力。
3. 应胡锦涛主席邀请,奥巴马于2009年11月15日至18日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胡锦涛在会谈中向奥巴马强调,中美两国国情不同,双方存在一些分歧是正常的,关键是要尊重和照顾对方的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奥巴马也表示,美方欢迎一个强大、繁荣、成功、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作用的中国。会后发表《中美联合声明》。
4. 11月30日,第十二次中欧领导人会晤在江苏省南京市举行。会晤期间,中欧双方领导人就中欧关系、国际金融危机和气候变化等议题深入交换意见。
【理论分析】
1. 影响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是国家利益。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而相互之间利益的相悖则是引起冲突的根源。中美之间既有共同利益,也有利益的冲突。因此,中美之间的关系就表现为既有合作,又有冲突和竞争。
2. 国家利益是国家生存和发展的权益,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在当代国际社会中,中国坚定地维护自己的国家利益。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利益和人民的根本利益一致。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就是维护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完全正当、正义的。我国在维护自身利益的同时,尊重其他国家正当的国家利益,维护各国人民的共同利益。例如,我国在处理人民币汇率、台湾等问题上,都坚决维护国家利益,决不以牺牲国家利益、国家主权为代价换取其他利益。
3. 我国实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这是由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的。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是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促进世界的和平和发展;基本立场是独立自主;基本准则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4. 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中国在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和促进国际合作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无论是应对气候变化,反核扩散,还是争取世界经济复苏,中国都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5. 当今时代的两大主题是和平与发展,求和平、促发展已经成为当今时代的主旋律。和平是发展的基本前提,发展是和平的坚实基础,合作是实现持久和平、共同发展的重要途径。在发展中美、中欧、中非关系时,我们都是积极寻求合作,促进发展。
6. 国际组织在促进国家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技术的交流和合作、协调国际政治、经济关系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例如:亚太经合组织、欧盟等。
7. 中国政府关于建立国家新秩序的主张:政治上相互尊重、平等协商;经济上相互合作、优势互补;文化上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安全上相互信任、加强合作;环保上相互帮助、协力推进。
【创新训练】
一、 选择题
1. 面对气候变暖、环境恶化、自然灾害频发、恐怖主义蔓延等威胁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全球性问题,面对当前金融、能源、粮食三大难题,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发展中大国,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为推动实现世界的和谐与可持续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中国政府的上述态度和做法,表明()
A. 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
B. 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
C. 世界多极化不可逆转是当今国际形势的一个突出特点
D. 我国在处理国际社会各种矛盾和危机中起主导作用
2. 无论是中美,还是中欧领导人在会晤时都谈到了如何更好地应对金融危机,讨论救市方案。各国共同应对金融危机的根本原因在于()
A. 和平和发展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
B. 对话与合作成为越来越多国家的共识
C. 国家与国家之间存在着共同利益
D.国与国之间形成了既竞争又合作的局面
3. 美国新任国务卿希拉里曾引用中国成语“同舟共济”表达对美中关系发展的期待。对此,温家宝总理回应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中美不仅要同舟共济,还要“携手共进”。这说明()
A. 两国的经济摩擦让位于合作
B. 两国存在着共同的经济利益
C. 两国是世界上最大的主权国家
D. 两国是国际关系的主要参加者
4. 面对人民币升值的压力,我国政府表示:汇率调整是渐进的过程,我们既要考虑自身的承受能力,同时也要考虑中国在整个国际经济中的责任。这说明我国在当代国际社会中()
① 坚定地维护自己的国家利益
② 坚持独立自主的基本立场
③ 是维护世界和平的积极因素和坚定力量
④ 是促进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5. 国家主席胡锦涛12月1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会见了来华出席第十二次中欧领导人会晤的欧盟轮值主席国瑞典首相赖因费尔特和欧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他表示中国政府始终把发展对欧关系置于中国外交的优先方向之一,愿同欧方共同努力,推动中欧关系向更高水平迈进。这表明()
A. 维护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我国开展外交活动的归宿
B.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发展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
C. 与发达国家结盟符合我国的国家利益
D. 国家力量是处理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
6. 2009年11月14日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出席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第十七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会议上中国再次成为全球媒体的焦点。这表明()
① 中国的国际地位在提升
② 我国倡导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已经得到所有国家的认同
③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各国处理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
④ 中国对国际事务发挥着重要的影响和作用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7. 国家主席胡锦涛17日在人民大会堂同来华进行国事访问的美国总统奥巴马举行会谈。两国元首就中美关系及共同关心的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深入交换了意见,达成许多重要共识。双方一致同意,共同努力建设21世纪积极合作全面的中美关系,并将采取切实行动稳步建立应对共同挑战的伙伴关系。这体现了()
① 中美两国存在合作的基础
② 国家间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
③ 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
④ 中国是爱好和平的国家
A. ①③ B. ①②
C. ③④ D. ②③
2009年11月8日,中非合作论坛第四届部长级会议在埃及名城沙姆沙伊赫开幕。在会议通过的《中非合作论坛沙姆沙伊赫宣言》和《沙姆沙伊赫行动计划》中,中国和非洲各国一致认为,应继续扩大互利共赢,提升中非务实合作水平,并对未来三年全面发展中非经贸合作做了切实可行的规划,这将对深化新形势下的中非经贸合作发挥重要的促进作用。
据此回答8~9题
8. 要彻底改变非洲落后的局面,建立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需要()
① 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② 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③ 发达国家承担更多的和平与发展的责任
④ 推行单边主义、反对多边主义
A. ①②③④ B. ①②
C. ③④ D. ①②③
9. 中国商务部长陈德铭表示,未来三年,中国将继续扩大对非援助,免除非洲与中国建交的重债穷国和最不发达国家2009年底前到期的政府无息贷款债务,并向非洲国家提供100亿美元优惠性质的贷款,向非洲中小企业提供10亿美元的专项贷款。这表明()
① 我国积极履行国际责任和义务
② 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之一
③ 国家力量决定我国对外关系的原则和立场
④ 我国有能力解决非洲的经济落后问题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二、 非选择题
10. 国家主席胡锦涛和美国总统奥巴马17日在北京举行会谈。双方会谈后发表的《中美联合声明》强调建立和深化双边战略互信。
双方认为,21世纪全球性挑战日益增多,世界各国相互依存不断加深,对和平、发展与合作的需求增强。中美在事关全球稳定与繁荣的众多重大问题上,拥有更加广泛的合作基础,肩负更加重要的共同责任。两国应进一步加强协调与合作,共同应对挑战,为促进世界和平、安全、繁荣而努力。
双方认为,培育和深化双边战略互信对新时期中美关系发展至关重要。在双方讨论中,中方表示,中国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始终不渝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致力于推动建立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美方重申,美方欢迎一个强大、繁荣、成功、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作用的中国。
双方强调台湾问题在中美关系中的重要性。中方强调,台湾问题涉及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希望美方信守有关承诺,理解和支持中方在此问题上的立场。美方表示奉行一个中国政策,遵守中美三个联合公报的原则。
双方重申,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这一根本原则是指导中美关系的中美三个联合公报的核心。
双方认为,中美两国在共同应对全球挑战方面开展合作,有助于促进世界繁荣与安全。
(1) 试分析材料中蕴涵的哲学道理。
(2)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有关知识,说明中美为什么要建立和深化双边战略互信。
(3) 依据我国的对外政策,谈谈应如何建立和深化中美双边战略互信。
参考答案
1. B 2. C 3. B 4. C 5. B 6. C 7. A 8. D 9. A
10. (1) ① 物质决定意识,这要求我们一切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当前,求和平、促发展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中美两国建立和深化双边战略互信这是顺应这一潮流的体现。
②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二十一世纪全球性挑战日益增多,中美相互依存不断加深,两国应进一步加强协调与合作,共同应对挑战。
③ 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中美两国之间既有分歧、冲突、也有合作,但加强合作是主要方面。因此,只有加强双边战略互信,才能更好促进合作,谋求发展。
(2) ① 国家间共同利益是主权国家制订和推行对外政策的依据,是对外活动的目的。国家间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而利益的对立则是引起国家冲突的根源。中美两国建立和深化双边战略互信是由双方国家间的共同利益决定的。
②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两大主题。中美两国建立和深化双边战略互信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和发展。
(3) 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了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在建立和深化中美双方战略互信的过程中,必须始终坚持① 独立自主的基本立场。② 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基本目标。③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本准则。
政治小贴士
中国和平外交政策的奠基人——周恩来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周恩来以政府总理的身份兼任外交部长长达9年,不兼外交部长的职务后仍然主管外交工作,前后达26年之久。
在这26年中,周恩来为促进世界和平,为维护社会主义中国的独立、主权和中华民族的民族尊严,为增进中国同世界各国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和人民的友谊,为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为推动广泛的对外经济文化交流,付出了艰辛劳动,作出了历史性贡献。
周恩来是中国和平外交政策的奠基人。上个世纪50年代初,他创造性地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即“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和平共处”,主张把“求同存异”作为处理不同社会制度国家间各种矛盾和分歧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在国际上产生了深远影响。
半个多世纪以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不仅成为中国处理同一切国家关系的基本准则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基础,出现在中国与170多个国家的建交公报中,同时也被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接受,成为规范国际关系的重要准则。
1.(2010·全国新课标卷文综·34)1950年签订的《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规定:“一旦缔约国任何一方受到日本或与日本同盟的国家之侵袭因而处于战争状态时,缔约另一方即尽其全力给予军事及其他援助。”1989年中苏关系正常化后,两国未再签订类似条约。这主要是因为()
A.双方的战争威胁消失B.苏联的政治经济改革
C.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D.中国奉行不结盟政策
【解析】此题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以及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中苏关系的变化,主要是缔约国处理国家间关系的政策发生转变。故答案为D。
【答案】D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邦交正常化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联合国和地区性国际组织中的重要外交活动
1.(2010·全国新课标卷文综·34)1950年签订的《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规定:“一旦缔约国任何一方受到日本或与日本同盟的国家之侵袭因而处于战争状态时,缔约另一方即尽其全力给予军事及其他援助。”1989年中苏关系正常化后,两国未再签订类似条约。这主要是因为
()
A.双方的战争威胁消失B.苏联的政治经济改革
C.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D.中国奉行不结盟政策
【解析】此题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以及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中苏关系的变化,主要是缔约国处理国家间关系的政策发生转变。故答案为D。
中国古代的对外关系
一、两汉时期的对外交往 1.与朝鲜的关系
两汉时期朝鲜半岛南部的曾多次派人赴汉,先
后会见汉武帝和
,加强了双方的联系。当
时,中国与朝鲜保持着频繁的贸易往来。2.与日本、越南的关系
(1)汉武帝时,日本有三十多个国家通过朝鲜半岛
“
”。东汉光武帝赐给倭奴国使者“
”金印。通过不断交往,中国的铁器、铜器、丝帛传往日本,丰富了倭人的物质文化生活。三韩 汉光武帝 使译通于汉 汉委 奴国王
(2)两汉时期,中越之间的经济文化联系日益密
切。3.丝绸之路
出使西域后,汉朝的使者、商人接踵西行,大量丝帛锦绣沿着通道不断西运;西域各国的珍
奇异物也陆续输入中国。这就是著名的“丝绸之
路”。汉武帝以后,开辟了与
及
等
地的水上交通线,从事经常性贸易往来,这就是
近世所说的“海上丝绸之路”。张骞 南海诸国 印度
4.与西亚、欧洲的往来
(1)公元97年,班超派副使甘英出使大秦,甘英
行至
,未能到达大秦。
(2)《后汉书》记载,166年,安敦王朝派
出的使者,终于到达东汉。这是正史中关于中国
同欧洲国家直接往来的最早记载。波斯湾 大秦
古代对外贸易的特点如何?
答案(1)先陆路为主,后海路为主。西汉开辟了
陆地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加强
了与西亚等地的交往,唐代的陆路、海路商业通
道都很发达。宋元时期,我国的对外贸易的主要
通道已以海路为主。
(2)官方贸易不以营利为目的,而以加强友好交
往为主。
(3)外贸伴随着经济文化交流。西亚不少商人带
来了西方宗教,中国的科技也伴随着外贸外传。
(4)外贸促进了民族融合。回族的形成就是中外
民族融合的结果。
二、隋唐时期的对外交往 1.和新罗的往来
(1)唐朝的留学生中,以新罗最多。
(2)唐朝的长安和沿海城市设有“
”、“
”,接待新罗商旅。
(3)新罗立国,参用唐朝制度。
(4)新罗与唐朝的经济文化交流频繁。
(5)新罗在、、、风俗等方面,都
有浓重的中华文化色彩。新罗坊 新罗馆 姓氏 服饰 节令
2.和日本的交往
(1)隋朝时,中日互派使臣。唐朝时,日本十多
次派出遣唐使。
(2)日本的,是由留学唐朝回国的人策
动的,新政中的制度,大都以唐制为蓝本。
(3)日本都城的建造,完全仿照唐长安城的样式。
(4)日本的各级学校教授。
(5)日本同唐朝的贸易往来频繁。
(6)对中日交往有突出贡献的人物有日本的 和中国的 等。大化改新 儒学 吉备真备 鉴真
3.和东南亚、印度半岛、中亚、西亚、欧非各地的交往
(1)和东南亚、印度半岛各国的往来
①隋唐时,中国和东南亚的一些国家有往来,彼
此互派使节,交换土特产。
②以
为纽带,中国和天竺的交往大大加强。
③在中印文化交流中,高僧
和
起了重要
作用。
(2)与中亚、西亚:中亚一些国家同隋唐往来密
切,一再遣使前来,带来名马、异药等特产。其
中与波斯的交往尤为密切。大食与中国通使持续
了一个半世纪。中国造纸术在唐朝时传到大食。佛教 玄奘 义净
(3)与欧洲:唐朝和东罗马有使节往还,东罗马
的医术、杂技传入中国。唐朝的、大量
运往欧洲。
(4)和非洲:唐朝时和非洲也有来往,中国史书
上有这方面的记载。丝绸 瓷器
中国古代对外交往的主要方式有哪些?
答案(1)通过官方和民间贸易。汉唐时期,“丝
绸之路”水陆并举,明朝郑和下西洋等。
(2)官方派遣使节或留学生。唐朝时,日本派遣
13批“遣唐使”来中国;大食与中国通使达一个
半世纪;唐朝和东罗马有使节来往;日、朝都曾
向中国大量派遣留学生。
(3)宗教传播。西汉末年,佛教经中亚传入中国
内地。唐朝鉴真东渡日本、玄奘西游等。
(4)战争。隋炀帝对高丽的战争;成吉思汗的远
征;戚继光抗倭;郑成功收复台湾;清康熙帝时
期的两次雅克萨之战。
三、明清时期的对外交往 1.明朝
(1)郑和下西洋:1405~1433年,郑和七次航
海,出使西洋,访问过亚非三十多个国家和地
区,最远到达
和
东海岸地区。
(2)华侨开发南洋:郑和下西洋后,更多的中国
人迁徙到南洋定居,成为华侨。华侨对南洋的开
发作出了重大贡献。
(3)戚继光抗倭:明朝中期,中国东南沿海的奸
商勾结倭寇,共同抢掠分赃,倭患愈演愈烈。戚
继光率戚家军,在九战九捷,并与
相
配合,重创倭寇。到1565年,东南沿海的倭寇基
本肃清。红海沿岸 非洲 台州 俞大猷
(4)
殖民者租占澳门。
(5)明末,殖民者侵占我国台湾。2.清朝前期
(1)郑成功收复台湾:①1661年,郑成功打败荷
兰殖民者。②1662年,台湾回到祖国怀抱。
(2)雅克萨自卫反击战:①明清之际,俄国强占
了我国的雅克萨和
等地。②1685年和1686
年,康熙帝两次组织自卫反击战。③1689年,中
俄签订《
》,解决了中俄东段边界问
题。葡萄牙 荷兰 尼布楚 尼布楚条约
明清时期,中外关系有哪些新变化?
(1)欧洲殖民者开始了对中国的侵略活动。主要
有葡萄牙、荷兰、沙俄等。
(2)中国开始介绍和引进西方的科学知识,徐光
启翻译了西方的科学著作,介绍了欧洲的水利方法。
(3)清政府实行闭关政策,几次下令禁止海外贸
易,妨碍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不利于中国的发展。考能提升
主题:论证、探讨问题的能力 【典例】(2008·上海单科)下图是发现于高昌古
城(位于今新疆吐鲁蕃地区)的一幅珍贵壁画
“圣枝图”。有人认为:“这幅壁画是公元5世纪
左右景教(基督教)传入高昌的历史见证。”观
察此画,回答问题。圣枝图
(1)请你从壁画中找出支持这种观点的证据。
(2)这种观点有哪些史实依据?
(3)如果要进一步证实这一观点,你该怎么做?
方法指导
本题考查学生论证、探讨问题的能力。
第(1)问要从图片中提取信息来论证设问观点。
第(2)、(3)问要从两汉史实和现实工作、学习中探讨、论证观点。
答案(1)壁画中人物的相貌、服饰,壁画中的场
景等。
(2)丝绸之路已经开通,东西方之间能够进行经
济、文化等交流,或从西汉到5世纪时期,匈奴活
跃在西域及欧亚广袤草原上,促进了东西方之间
的经济、文化交流,佛教就是通过西域流传到中
原的。
(3)关于景教传播的文献记载、该地区的其他考
古资料、专家学者关于这一问题的研究成果等。考向预测
考向一
发达的中国古代对外交通
【示例1】下图是一张未完成的中国古代对外交通路
线示意图。根据所学知识,可以判断与该图对应 的朝代是
()
A.西汉
B.唐朝
C.明朝
D.清朝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地图信息,调动所学知
识判断问题的能力。地图关键信息“天竺”、“大食”“新罗”,这些是唐朝时期对周边国家
的称,故应选B。
答案
B 考向二
古代中国的对外友好交往
【示例2】2007年2月,印度天竺那烂陀举行玄奘纪
念堂落成典礼,中印两国领导人应邀出席。印
度举行这一盛大庆典是因为
()
A.玄奘长期生活于天竺那烂陀
B.天竺那烂陀是佛教的诞生地 C.唐代高僧玄奘曾去该地取经
D.玄奘促进了中印文化的交流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信息的解读和分析能力。
题干提供两个现象,一是那烂陀举行玄奘纪念堂
落成典礼,二是中印两国领导人应邀参加。能够
同时解释这两个现象的原因,只能是D项。A、B、C均只能满足第一个现象,与第二个现象无关,故
应排除。
答案
D
一、选择题
1.《后汉·东夷传》载:辰韩“其名国为邦,弓为弧,贼为寇,行酒为行觞,相呼为徒,有似秦语。”上
述材料表明
A.张骞通西域传播了先进文化
B.辰韩深受中国文化影响
C.秦朝语言中有外来词汇
D.秦朝的疆域东到大海
解析
本题旨在考查学生从文字材料中提取有效信
息论证、探讨问题的能力。从辰韩的语言称谓皆与
秦相似这一信息可判断辰韩深受中国文化影响。B 2.秦汉时期,通过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中
华文明都可以传播到的地区是
A.巴尔干半岛
B.印度半岛
C.地中海东岸
D.非洲沿岸
解析
秦汉时期,陆上丝绸之路的路线是:从长安
())
(出发,经河西走廊,今新疆境内,最南端的一条
通往印度,其余两条通往安息、大秦和大宛、康
居。海上丝绸之路最远抵达印度半岛南端,因此B
项符合题意。B 3.“舍生取义传道义,唐风洋溢奈良城。”郭沫若的这
两句诗描述的历史事件是
()
A.张骞打通丝绸之路
B.法显到天竺研究佛学
C.高僧鉴真东渡日本
D.郑和率船队七次下西洋
解析
注意题干材料中的“唐风”“奈良”等词,由此
判断此历史事件发生在唐朝,且与日本东京有
关,故选C项。C 4.唐玄宗派使者出使新罗时说:“新罗号为君子国,颇知书礼,有类中华,以卿学术,善以讲论,故选
使充此。”这反映出
①新罗文化比较发达
②新罗与唐朝关系密切
③中国文化对其影响大
④唐政府重视对外交往
A.①②③
B.③④
C.②③
D.①②③④
解析
本题不仅要明确材料的含义,还要判断材料
反映的史实。其中“有类中华”反映③,“颇知书
礼”“善以讲论”反映①,“选使充此”反映②④。D 5.通过下图两枚同时期铸造的钱币(仿制图),说明
唐朝与日本的关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①中日两国交往密切,贸易频繁
②中国文字对日
本文字的创造作出了贡献
③中国制钱对日本影响
较大
④中国经济文化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解答本题既要看到表面信息,也要看到深
层次信息,直接信息可从钱币的文字、形状上得
出,即②③;由间接信息可得出贸易往来和相互
影响,即①④。
答案
D)(6.中国与非洲国家之间的交往历史悠久。上网搜索古
代中非交往史实,键入的有效“关键词”是
()
①杜环
②郑和下西洋
③吉备真备
④非洲黑
人陶俑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
吉备真备是唐朝时对中日交往有突出贡献的 人物,与非洲无关,故应排除含③的选项,只能
选B。B 7.在印度尼西亚的三宝市有这样一副题联:“继张
(骞)班(超)立功异域,开哥(伦布)麦(哲伦)
探险先河”。此联称颂的杰出人物和事迹是
()
A.“玄奘西游”
B.马可·波罗来华
C.郑和下西洋
D.成吉思汗西征
解析
从题干中的“印度尼西亚”“立功异域”“探险”
等词可判断C项正确。C 8.2008年9月19日,“中国改革开放与日本”论坛在 北京举行,讨论今后中日经济合作发展的前景。
历史上中日两国很早就有密切联系。下列叙述正
确的是
()
A.日本特产檀弓、果下马输入中国
B.汉武帝时朝鲜半岛国家通过日本“使译通于汉”
C.东汉光武帝赐给日本“汉委奴国王”金印
D.两汉时期,日本“嫁娶以礼”,语言、称谓与
汉相似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准确识记和再认再现历史知
识能力。A、B、D三项史实叙述错误,檀弓等是朝
鲜特产,“使译通于汉”是日本通过朝鲜半岛而
进行的,“嫁娶以礼”的是朝鲜。C 9.秦汉时期,中国与东亚国家政治关系非常密切。下
列史实中能说明这一关系的是
A.秦朝时朝鲜半岛北部的辰韩被称为“秦韩”
B.汉光武帝时日本有三十多个国家“使译通于汉”
C.1784年日本出土了“汉委奴国王”金印
D.中日两国流传的徐福东渡的故事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再认再现历史事实的能力。
A、B两项叙述错误,因为称“秦韩”应是两汉时
期,“使译通于汉”应是汉武帝时。D项徐福东渡故
事是民间交往。C 10.女性的裙子,在初唐流行高腰束胸、宽摆拖地的)(样式。这种裙式,至今还影响着朝鲜、韩国的女子
裙装风格;中晚唐时,流行多层广袖上衣,外面围
上宏大拖地的厚重裙子,日本著名的宫廷和服“十
二单”就是从此款礼服演变而来的。可见唐文化对
这些国家影响之深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日本的服饰、风俗等深受隋唐文化影响
B.朝鲜半岛上的辰韩服饰与唐服相似
C.伴随着丝绸之路的发展唐朝服饰传到罗马帝国
D.《大唐西域记》记载了唐服在天竺流行的状况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提取材料有效信息的能力。材
料中没有提到罗马和天竺的情况,只是提到唐朝
服饰对日韩服饰的部分风格产生很大影响,而不
是相似,所以应该选A。A 11.下列各项中,反映了唐政府对外开放成果的史实
的有
()
①海陆商路发达
②铁犁牛耕技术开始在越南
推广
③赐“汉委奴国王”印
④波斯人开设
“波斯店”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④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准确识记和再认再现历史知
识的能力。①④是唐代史实,符合题意;②③是
汉代史实。D 12.对外交通由汉唐的陆路为主转为宋元的海路为
主,其主要原因是
()
①北方战乱
②经济重心南移
③指南针应用
于航海
④阿拉伯帝国阻隔交通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④
D.①②③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宋元时期,民族政权并立,北方战乱较
多,陆上丝绸之路受阻,再加上经济重心南移、指南针应用于航海,因此宋元时期对外交往以海
路为主。D 13.梁启超曾感叹说:哥伦布以后,有无量数之哥伦
布„„郑和以后,竟无第二之郑和。出现“郑和之
后,竟无第二之郑和”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受传统经济结构和政治结构的制约
B.中国再没有出现明成祖式的开明君主
C.伟大的航海家可遇不可求
D.中国造船工业比西方落后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中国航海)
事业不能延续的根本原因在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
济和封建专制制度的束缚;郑和航海不计经济效
益,缺乏生命力;闭关锁国使航海事业每况愈下。
西方受资本原始积累驱动,航海事业蒸蒸日上。A
二、非选择题
14.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之一是大开放,我国成功实
现了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大食于651年遣使和唐朝通好。大食商
人频繁往来于亚欧之间。大食商人不少定居在唐
朝,其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受到唐政府尊重。
„„唐朝时,造纸等技术通过大食传到西方,唐
也从天竺学会了熬糖法等先进技术。
——《中国古代史教学参考用书》 材料二
„„1683年台湾郑氏降清,次年七月,康 熙帝曾决定废止海禁,开海贸易。„„与西方国家 的海上贸易也逐渐发展起来。„„(但)康熙帝又 在1716年实行禁海,对海外贸易规定禁条,严加限 制。„„实行海禁后,海上一片荒凉。西方国家的 贸易商船,清朝“听其自来,不许往贩。”每年来华 商船不过几艘。„„
广东普宁县蓝鼎元著《论南洋事宜书》,论
述闽广形势说:“闽广人稠地狭,田园不足于耕,望
海谋生,十居五六„„南海未禁之先,闽广
家给人足。游手无赖亦为欲富所驱,尽入番岛,鲜 有在家饥寒窃劫为非之患。既禁之后,百货不通,民生日
蹙„„今禁南海,百害无利,但能使沿海居民富者贫,贫者困。驱工商为游手,驱游手为盗贼耳。”
——蔡美彪等著《中国通史》
材料三
汉唐虽然也有边患,但魄力究竟雄大,人民具有不至于为异族奴隶的自信心,或者竟毫未想到。凡取用外来事物的时候,就如将彼俘来一样,自由驱使,绝不介怀。一到衰弊陵夷之际,神经可就衰弱过敏了,每遇外国东西,便觉仿佛彼来俘我一样,推拒、惶恐、退缩、逃避,抖成一团,又必想一篇道理来掩饰。
——鲁迅《看镜有感》(1)材料一中反映的唐朝对外政策是什么?有何重
大影响?
(2)据材料二指出清朝采取了怎样的政策?实行这
种政策的社会根源是什么?这一政策对我国有什么
影响?
(3)结合鲁迅的话,说一说中国古代对外交往的变
化和你的认识。
答案
(1)政策:对外开放(或兼收并蓄)。影响:这种政策促进了双方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增进了唐朝与各国的联系和交往;提高了唐朝在世界上的影响和地位。(2)政策:海禁(或闭关锁国)。社会根源:封建 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影响:阻碍了中外正常贸易
和交往,不利于工商业的发展;不利于国计民生与
社会安定;造成中国长期与世隔绝,逐渐落后于世
界发展潮流。
(3)变化:由对外开放、互相取长补短到闭关锁国、害怕接受外来事物。认识:闭关锁国必然导致落后挨打,对外开放才能富民强国。15.(2008·全国文综Ⅱ)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1792年,英国以给乾隆皇帝祝寿为由,派马戛尔尼使团前往中国,并致函两广总督,通
报此事。
英方在信函中说,英国国王为了“与中国皇帝发生
友谊,并增进两国之邦交,扩充两国人民之商
业”,决定派遣马戛尔尼使团来华。使团携带有英
国国王赠送给中国皇帝的许多精美礼物,以表达
英国国王的真诚心意,从而“发扬两国之得益,建
立两国永久之协和”。两广总督向朝廷上呈的信函
译文称,英国国王命“马戛尔尼前来,带有贵重贡
物进呈天朝大皇帝,以表其慕顺之心。
惟愿大皇帝施恩远夷,准其永远通好,俾中国百姓与外国远夷同沾乐利”。——摘编自《清史编年》等
材料二
乾隆皇帝接见马戛尔尼使团后,在给英方的回信中说:
咨尔国王,远在重洋,倾心向化。朕披阅表文,词意肫恳,具见尔国王恭顺之诚,深为嘉许。尔国王表内恳请派一尔国之人住居天朝,照管尔国买卖。此则与天朝体制不合,断不可行。其实天朝德威远被,万国来王,种种贵重之物,梯航毕集,无所不有。然从不贵奇巧,并无更需尔国制办物件。
又据尔使臣称,欲求相近珠山地方小海岛一处,商人到彼,即在该处停歇,以便收存货物。天朝尺土俱归版籍,疆址森然。即岛屿沙洲,亦必划界分疆,各有专属。此事尤不便准行。
——摘编自《清实录》等
(1)根据材料一,指出在陈述两国关系方面,两广总督上呈的译文与英方信函有何不同,并分析其原因。
(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马戛尔尼使团访华时的英国国内背景。(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乾隆皇帝对英方要求的回应。
答案
(1)不同之处:①两广总督译文:视两国关系为蛮夷之邦与天朝上国的关系,视双方往来为朝贡关系。②英方信函认为马戛尔尼使团出使中国可增进邦交,扩大贸易。
原因:清朝长期闭关锁国,对外部世界缺乏了解,自认为是天朝上国,两广总督上呈的译文就是出于这种心态。
(2)工业革命;拓展海外市场;殖民扩张;中国成为其目标。
(3)乾隆拒绝了英方的各项要求,维护了领土主权;盲目自大,坚持闭关锁国政策。
英国有着良好的自然条件供其发展贸易。大不列颠群岛靠近欧洲大陆的西北部, 而大不列颠群岛则覆盖了英国国土的全部。这样看来英国处于大西洋航线的重要位置, 对外贸易条件异常的便利。大不列颠群岛上有着许多深嵌英国内陆的河流入海口与优良港湾, 任何地方跟海都不超过一百二十公里的距离, 沿岸的地平线弯曲多变, 海岸线总长一万多公里, 海湾与河口最宽阔的东西达五百公里左右。得益于温带海洋性气候与洋流影响, 英国全年温和湿润, 有着充足的降水量。加之其地形坎坷、崎岖不平, 这样造成英国拥有的河流网密集又紧致, 并且水量还极其丰富。在英国内陆, 有着具有很大航运价值的泰晤士河:河流经年不冻, 并且水位高度相对平稳, 全年从英国平原地区的东南部自西向东流过, 注入北海。英国跟西欧各国有着便利的联系渠道, 因为其很多流量大的河流的出海口分别是北海、英吉利海峡, 都是对着欧洲尤其是欧洲西部的。
17世纪之前, 欧洲、非洲北部经济发展是以地中海为中心的, 英国虽不处于中心地带, 但也受到熏染;但是后来逐渐开辟了新航路, 17世纪后, 欧洲各大强国开始大肆推行殖民主义, 在各个大洲疯狂掠夺争抢殖民地, 使得国际贸易的主要集中点逐渐转移到大西洋, 从而大大削弱了地中海的重要性。过去地中海贸易兴旺的时候, 英国难以得到令自己满意的好处。但是当在世界范围内发展大西洋贸易的时候, 英国凭借其咽喉地位从欧洲远洋贸易中分得一大杯羹, 变为了世界工厂, 伦敦也摇身一变被当作世界贸易的中心城市。英国作为一个大西洋上的岛国, 其地理优势就变的十分明显, 可方便的进行探索。
资本主义的英国通过圈地运动和全球殖民扩张, 使英国原始资本积累获得了雄厚的基础, 同时也使资本主义力量得到了迅速发展。“贸易是推动整个社会机器运转的巨大机轮”。在英国光荣革命以前, 存在英王查理一世和资本主义代表的克伦威尔两个政治力量, 他们分别拥有完全不同的主张, 但在维护英国工商业者利益的这一方面却又是完全一致的。在英国还没有开展工业革命的时候, 英国的工业水平还比较低, 容易受到外国商业力量的挑战, 因此英国政府一开始并未采取他们日后宣传的自由资本主义政策, 而是对进出口的商品依据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限制或促进措施。之后随着英国工业水平的不断进步, 工业经济实力得到飞速提高, 英国的本土市场已经远远无法满足工业的需求, 所有的英国工商业者都在积极要求贸易自由。英国政府经过议会的讨论, 不断更新法律文件, 进而取消了那些对进出口的众多限制, 从而使自由贸易在英国得以确立。
在19世纪早期, 英国政府先后允许民间参与对中国和印度的贸易往来, 由此取消了政府对东方贸易的独断专行。与此同时, 为了更好推动与西欧各国贸易的往来, 英国政府积极与他们进行商务谈判, 以求达成更低的关税要求。此外, 英国政府为了开拓国内市场, 除了给予优惠措施积极鼓励工商业者投资, 同时大幅度降低, 甚至是取消了各种各样的消费税。可以说, 英国政府的税收改革为之后英国政府推行自由主义贸易政策起到了关键作用, 这些税收政策的改革为其在全球经济市场的扩张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英国政府最终废除对经济的强制干预政策, 而采取对经济放任自由政策的标志性事件是19世纪60年代有关《英法条约》内容的谈判成功。英国和法国分别依据这个约定, 降低了对对方进出口商品的征税额, 这大大有利于工业化的英国抢占国际市场, 掠夺更多的经济利益。法国也因此获得的英国工业机器、钢材等发展近代工业所急需的产品和物质资料。自由主义经济思想在英国的广泛推行, 促进了英国自由贸易的尽快到来, 这无疑给英国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原料市场和商品倾销地, 从而进一步使英国取得更加高的国际地位, 继而缔造了英国近代日不落帝国的神话。
对于英国来说, 对外贸易的发展是工业革命得以发展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因素。若是仅仅依靠英国国内狭小的市场需来拉动经济对于英国人来说无异于痴人说梦, 因此使海外市场成为工业生产品的重要销售地与生产原料的来源地对扩大跟补充英国国内市场都是意义重大的。在工业革命时期, 英国对外贸易的年增长率从18世纪后半期的1.1%, 迅速上升到了19世纪中期的4.5%。在18世纪, 出口额增长了4倍以上。这说明了对外贸易是推动了英国工业生产与工业革命发展的重要力量。
二、工业革命的进行推进海外贸易
工业革命帮助英国迅速发展了对外贸, 海外贸易兴盛蓬勃。与此同时, 海运贸易等事业对于劳动力的需求也大量增加, 这就造成许多农业人口涌入城市, 放弃了务农。务农人数出现了缺口, 耕地的面积也会急剧缩小, 英国国内的农产品生产量也因此必然呈下降趋势。而随着英国对外贸易的不断发展, 各种工业对于原材料的需求却日益增加。劳动力的不足、加上粮食等原材料供不应求, 让英国不得不寻求解决此问题的方法。在缺少农业方面的劳动力的情况下, 同时为了提高粮食产量, 英国在工业革命时期改良了机器, 使农业不再大量依靠人们精耕细作, 让机器代替了手工劳作。这样做不仅解决了劳动力缺口问题, 同时节省了农业劳作时间, 还提高了粮食等原材料的产量, 促进了农业发展。
英国政府的税收改革为之后英国政府推行自由主义贸易政策起到了关键作用, 但英国统治阶层并没有对经济的运行放任自由, 而是在策略的实施上依旧根据实际的社会情况进行及时的调整, 以更好的为统治者服务。例如在英法战争时期, 为筹措更多的军费, 英国政府大幅度提升了工业制品所应缴纳的赋税。19世纪20年代英国颁布法令一方面大幅降低了国民个人的税收, 另一方面却大幅提高了进出口关税。到30年代, 英国海关进出口贸易的税收已经达到了国家税务总收入的46%上下。英国贸易进出口税收依据不同情况的做出了不同的改变, 出口价格较进口价格下降得很快, 这导致进口原料和食品的相对成本上升。这致使英国进口商品原材料的价格在非常快的提升。在之后英国政府意识到这个问题, 对进出口关税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整, 但其效果并没有迅速得以体现, 甚至在1840左右英国的进出口关税水平仍然占进出口总值的30%左右, 有的商品甚至达到了更多的数值。这样的保护产生了许多影响, 税收水平相对较低的国外贸易品比税收水平较高的国外贸易品拥有更高市场数额。一方面可以说, 它对英国棉纺织经济发展非常有利的, 因为它的原材料棉花和羊毛进口关税是比较低的。在另一方面, 粮食进口受到了很大的阻碍。英国进口的粮食作物依据在19世纪20年代中期颁布施行的《谷物法》被征收高额的税收。但是经过英国工业革命, 众多的新兴工商业阶层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 政治话语权也在不断扩大, 他们为了更多的获得利益, 大力推动自由贸易在英国的确立。
英国工业革命的顺利进行使对外贸易产品的规模扩大了不少, 对外贸易的蓬勃发展也为英国资本主义者提供了充足的资金, 这些资本很大一部分投入到工业化进程中, 是工业现代化的一种保证。英国工业革命与对外贸易相互影响、相互促进, 二者的发展几乎同步进行。
由于英国政府随从了时代发展的潮流, 对英国的海外贸易的发展大力鼓励, 从制度上由妨碍到支持, 自由贸易的进行也使得学习到了不少国内、国外优秀的技术, 技术传回本国, 又推动了英国工业化的进展。英国有着长期的重视资本主义工商的传统。和中国古代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相对的是, 英国发展农业的目的还有将农产品作为商品, 再变成财富。工业革命之前的重商主义政策在英国发展比较顺利, 因其为资本主义原始积累做了不可替代的贡献。因此, 在工业革命时期, 英国政府也沿袭了以往的重商主义政策, 在大力发展国内贸易的同时, 也尽量为海外贸易顺利的进行扫清道路。英国政府一如既往对于经商之人要求宽松, 不仅减轻他们所需要交的税来以资鼓励, 连皇室也常常放下身段和从事海外贸易的人讨价还价。由统治者为海外冒险的人提供许可, 从商之人以后要加倍还给政府丰厚的利润。在重商主义进行到最后的时候, 英国还废除了行会制度里很多苛刻的束缚, 一定程度上避免了行会的垄断, 为英国的对外贸易又一次开了路。
参考文献
[1]侯建新.社会转型时期的西欧与中国[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2]彭慕兰.大分流:欧洲、中国及现代化世界经济的发展[M].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5.
[3]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M].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
【第七单元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推荐阅读:
第七单元 小数的初步认识10-17
五年级英语上册第七单元的教案设计06-11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单元试题07-19
论科技创新的内涵及其与现代思维的关系07-26
初一第七单元英语09-26
五年级第七单元10-08
四上第七单元教案10-09
初三化学第七单元教案05-25
八年级下第七单元06-08
第七册第六单元复习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