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导入方法论文

2022-04-1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数学教学课堂导入教学方法新课的导入方法是教学的一种艺术。新课的导入方法,应考虑教学内容的目的性、阶段性以及所提问题的针对性,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及认识事物的规律性,学生信息反馈的真实情况,教学情景的构想等。此外,还得考虑导入方面的逻辑性、条理性、简洁性和艺术性。“万事开头难”,欲上好一节课,有一个好的开头是很关键的。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数学课导入方法论文 (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数学课导入方法论文 篇1:

初中数学课导入方法例谈

【摘要】导入是一节课的序幕,如果导入方法设计得科学合理、形式新颖,就会快速吸引住学生的眼球,让学生产生急切的期待,从而激发起强烈的求知欲望。教师应深入挖掘教材内容,找到所教内容与学生认知水平的最佳切入点,设计科学的导入方式,以提高学习效率,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 导入 例谈

教育家魏书生说过:“好的导语就像磁铁,一下子把学生的注意力聚拢起来,好的导语又是思想的电光石火,能给学生以启迪,催人奋进。”一代名师于漪也曾经说过:“在课堂教学中,培养激发学生的兴趣,首先应抓住导入课文的环节,一开始就要把学生牢牢吸引住,课的开始就好比提琴家上弦,歌唱家定调,第一个音定准了,就为演奏和歌唱奠定了基础,上课也是如此,第一锤就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导入是一台戏的开场,如果教师精心设计好这个序曲,就会很快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吸引住学生的眼球,让他们尽快进入到角色之中。本文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谈谈初中数学课导入新课的一些常用方法。

一、开门见山,导入新课。

开门见山导入新课也就是直接导入新课,这种方法直奔主题,让学生一开始就明确了学习的内容和目标,快速进入学习状态。直接导入新课的方法是一种有着悠久历史的传统方法,如果运用得好,就会强化学生学习意向性,集中注意力直奔学习的主题。但是如果切入点找不好,语言缺乏形象性,学生就会觉得缺乏趣味性,甚至有时还会产生突兀感,所以即使开门见山导入新课同样需要精心设计,以便调动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学习“三角形的外角”的概念时,将ΔABC的一边BC延长,得到∠ACD,像这样,三角形的一边与另一边的延长线组成的角,叫做三角形的外角,在学生直观感受的基础上,直接揭示概念,在第一时间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

二、设计游戏, 激趣导入。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孩子们往往缺乏自制力,如果对所学内容不感兴趣,就会分散注意力,自然就会影响学习的效果,相反地,如果他们对所学的内容产生了兴趣,就会乐此不疲、积极参与。喜欢游戏是孩子们的天性,如果教师游戏设计科学有趣,迎合了学生的心理,他们就会不自觉地进入到学习情境之中,便会觉得学习是一种享受,自然就会陶醉其中,所学内容也就会印象深刻。当然一节课的时间毕竟有限,所以教师提前要有预案,要能放能收,如果游戏的内容铺得太开,不能有效地进行控制,就会占用过多的上课时间,势必会冲淡对教材内容的学习。“二元一次方程组”一课概念多、练习多,为了有效地了解学生掌握的情况,可以开启希沃中的闯关游戏,任意选一组学生,让他们从题库中抽取一组题进行解答闯关,并在光荣榜中积分,由于游戏内容富有挑战性,学生很感兴趣,参与的积极性非常高。

三、谈心谈话,相机导入。

谈心谈话富有民主感,容易拉近师生的距离,如果教师能找到恰当的谈话内容,引起学生谈论的兴趣,学生就会蠢蠢欲动、争相发言,轻松融洽的氛围一旦形成,学生就有了互动的愿望,在轻松愉快的情境中教师便可巧妙引开,带领他们进入到新课学习之中。要想达到预期的效果,教师在挑选谈话的内容时,一面要紧扣所学内容,一面又要找到贴切学生生活实际的话题,将二者巧妙融合在一起。如果话题选不合适,融合点找不准,往往便会不着边际,延误教学的良好时机。当然只选好话题也不一定会达到预期的效果,还需要教师在体态和语言上下功夫,力求创设生动活泼的情境,让学生去掉胆怯的心理,与老师达成一片。在教学二元一次方程的概念时,我选取了同学们熟悉的体育明星姚明、刘翔的事例,以师生交谈互动的方式进行。姚明说:“我比刘翔高137cm”,刘翔说:“我身高的2倍比姚明多158cm”,同学们,如果设姚明的身高为xcm,刘翔的身高为ycm,那么关于他们的说法可以列出怎样的方程呢?学生兴趣盎然地列出了“x=y+137”, “2y=x+158”,接着老师顺势追问与“一元一次方程”相比较这两个方程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学生在相互启发和教师的质疑之下,很容易就搞清了“二元一次方程”的概念。

四、借助动画,自然导入。

孩子们大都喜欢动画片,动画视频形象生动,情境活泼丰富,切合孩子们的心理和生理,好的动画一下子就可以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如果教师在新课伊始根据所教内容选择合适的动画内容,创设一种新颖有趣的情境,便会极大地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动画设计既要充分考虑教材内容,又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贴近他们的学习和生活实际,这样才更容易拉他们进入情境。为了不延误上课时间,动画内容应尽量简短,要能产生丰富的悬念,把学生的“胃口”开启后马上相机转入新课内容。教师还应精心设计动画的形式,力求让学生每看一次都有一种新鲜感,这样才能为教学不断注入活力。如果教师不加选择,每次都是类似的套路,久而久之就会产生审美疲劳,达不到应有的效果。在“线段的和差”一课中,遇到了这样一个问题:“已知线段AB,CD各自长度,将它们一部分重合后,得AD的长度,那么怎样求出重合部分BC的长?在小组合作讨论后,还有一部分同学没有搞清算法,这时,老师采用动画演示重合的过程,导入算法,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求知欲望。

五、精心设疑,搭桥导入。

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老师如果在关键之处巧妙地设疑发问,就会敦促学生主动思考、积极参与,使大脑始终处于一种兴奋状态之中。设疑不是简单的发问,其中有很深的学问,这就要求老师充分挖掘教材内容,然后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所学内容的难易特点,设计一些让学生似乎觉得可以解决而又觉得略有障碍的问题,产生跳一跳就可以摘到果子的效应,让他们跃跃欲试,激发起极大的探求兴趣。在执教“正数、负数”一节内容时,我先向学生提出了下面一个问题:民勤某天的最高气温是零上7摄氏度,最低气温是零下5摄氏度,那么怎样记写这一天两个意义不同的温度呢?这样的问题离学生的生活很近,所以探讨起来也比较感兴趣。

六、讲解故事,巧妙导入。

孩子们大都爱听故事,因此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选择富有趣味性、通俗易懂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故事要尽量选择那些能与学生产生共鸣的内容,以动听新奇的情节激起学生的好奇心,从而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兴趣和创造性思维的火花。如在讲“无理数”时便可引入广泛流传的古代一聪明学生利用先生上山与和尚饮酒加以豐富的想象,以歌诀的形式巧记圆周率小数点后面数字的故事,通过故事的讲解不仅自然而然地导入新课,而且学生也产生了极大的记忆兴趣,同时也掌握了歌诀记忆法这种巧妙有趣的学习方法。

七、类比推理,迁移导入。

有些教学原理的推理过程有相似之处,所以老师在讲解此类知识点的时候就可以采用类比的方法,因为学生曾经有过相关的体验,在脑海中留有印象,所以学习时就感觉轻松多了。如在讲相似三角形的性质这一知识点时,就可以考虑以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作为类比对象,既然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对应线段、对应周长都相等,那么相似三角形的这几组量又是什么关系呢?学生通过联想,自然就会从类比中实现知识的迁移,从而发现新知识,获得新体验。

八、动手实践,轻松导入。

如果能让学生积极地动起来,就会极大地调动学习的兴趣。教师在讲授新课前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相关的实践操作,让学生在动手动脑的实际操作中探索新知、发现规律。例如在讲三角形内角和为180°时,就可以引导学生将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剪下来拼在一起,从而很直观很轻松就会发现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学习的快乐自然产生。

作者:罗梅英

数学课导入方法论文 篇2:

数学课导入方法浅谈

数学教学课堂导入教学方法新课的导入方法是教学的一种艺术。新课的导入方法,应考虑教学内容的目的性、阶段性以及所提问题的针对性,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及认识事物的规律性,学生信息反馈的真实情况,教学情景的构想等。此外,还得考虑导入方面的逻辑性、条理性、简洁性和艺术性。“万事开头难”,欲上好一节课,有一个好的开头是很关键的。所以,我一直努力探索、研究和试验着数学课的导入方法。

趣引法,它是依学生爱听故事的心理特点,以与新课题有关的趣味性事例或小故事导入新课的方法,叫做趣引法。此法的特点是以趣“创设情境,激发动机”。例如,学习“球冠”时,开头给学生讲这样一个故事,唐僧一行四人上西天取经,行至一个前不着村后不靠店的大山中,饥渴万分,让猪八戒去化缘,老猪在一个山沟里发现一大球型的西瓜,端起正要吃,一妖怪一刀将西瓜削去一部分,吓得他把手中剩下的西瓜扣在头上,腾云逃回,孙悟空、沙僧看着猪八戒头上的西瓜,笑着说:“好一个球帽子”。球帽子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球冠,冠乃帽也。

设疑发现法,它是依学生爱追根求源的心理特点,依学生好奇的心理特点,一上课就给学生创设一些疑问,使学生急于想了解“疑问”的结果(求知欲),而展开积极思维的导入方法,称为设疑法。其特点是:“巧设悬念,启迪思维”。例如,学习“球的面积”时,先给学生提出:我们能否用前面学过的扇形的面积公式推出球的面积公式呢?学生带着这样的疑问,使球的面积公式的推导十分顺利。一上课就给学生提供一定的材料,让学生充分发现和解决问题的一种方法。其特点是:“操作实验,建立表象”。例如,学习“空间两个平面的位置关系”时,可先让学生认真观察教室的墙壁、天花板等之间的位置关系,很快发现了空间两个平面的两种位置关系,学生心理上有了满足感,使后面的学习有饱满的热情。

实例法,它是依学生对周围事物易作直觉思维的特点,举出学生熟知的生活实例的一种方法。其特点是“联系实际,自然导入”。用学生生活中熟悉、关心的事例来导入新课,一来可充分发掘学生的生活经验,用来作为学生抽象思维的支撑。二来可使学生备感亲切,利于激发学习兴趣,还能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理论联系实际的良好习惯。例如,学习“二面角”时,先把一本书打开让学生看到书的两部分所成的角,对二面角有一个感性认识,使后面研究二面角方便。类比法,它是利用学生已有知识,类似地推出新知识的一种方法。其特点是“异中见同,类比推理”。

过渡法,它是从复习与新课有关的旧知识引路,拓广旧知识,把知识深化的方法。其特点是“以旧引新,温故知新”。例如,教学“异分母分数加法”时,在复习“同分母分数加法”与“通分”的基础上,学习新课,则非常容易。它是根据信息论的反馈原理,一上课就给学生提出一些问题,依学生的反馈效果,给予肯定或纠正后导入新课的方法。其特点为“反馈调控,高效讲练”。数学课的导入方法不只限于上述几种,教学时,应紧扣教材,从学生实际出发,灵活选用。此外,在实践中尚需结合所教学科的特点,创造出更多、更好的导入方法。

作者:于艳丽

数学课导入方法论文 篇3:

谈小学数学课导入方法

摘 要:导入的形式还可以千姿百态,应适时、适地的应用。不管以何种方式导入,都要注重传授知识、启迪智慧、陶冶情操等教学效果。做到生动有趣,引人入胜,言简意赅,有的放矢,让数学课堂精彩开演。

关键词:导入形式;方法;数学

一、以旧联新

搭桥铺路如采用这种“温故而知新”的方法,在投影片的设计上要找准旧知识和新知识的联结点,并因情况而采用不同的方式。一种是联想式:如教《环形面积的计算》时,可做一框两幅抽拉投影片。另一种是对比式,如教学《有余数的除法》时,先投影显示六个梨、三只盘子,指名学生到投影仪上把六个梨平均分放在三只盘子里,分完后老师又加了个梨,让学生继续分七个梨,结果剩下一个。趁势让学生思考这两道题:什么变了?什么没有变?剩下的数叫什么数?通过观察比较,学生理解了正好分完的叫“整数除法”;不能正好分完的叫“有余数除法”。剩下不能分的数叫“余数”,这样既温习了旧知识又掌握了新知识。同时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这样也能够更深刻的掌握所学的知识。

二、激发兴趣

启动认知创设情境,使学生迅速进入最佳学习状态,是激发学习兴趣,使其萌发求知欲望、启动认知的有力措施。如教学《循环小数》时,为了在课堂伊始使学生产生新奇感,以及分散教学难点,一位老师制作形象逼真、彩色清晰的红绿灯投影片。上课开始时将此片映出后老师让学生观察投影片。并让学生说出日常看到的红绿灯,学生说出了交通岗上的红绿灯,并说出了绿、黄、红灯总是依次的变化。这时老师接着说:“它总是按一定的顺序,不断地重复出现,那么我们就可以说红黄绿灯总是依次不断地重复出现。这种现象叫循环现象。日常生活中有这种循环现象。数学运算也会出现类似的现象。今天就让我们来一同研究。”这样的教学导入,不但突破概念形成过程中的难点,而且激发了学生的认知兴趣。由形象具体的实物表象直接转入认知数字排列规律,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三、设障立疑

激活思维“学起干思,思起于疑”。思维一般都从问题开始。在导入新课时,可以适当创设“问题意境”,提出疑问以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和积极思维。一位老师在教((长、正方形面积计算》时,先出示3x5和两个图形(单位:分米),让学生想办法比较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有的学生说:用割补法,把两个图形重合起来比较。有的同学说:用一平方分米的单位进行测量。老师在肯定了同学们积极主动的探求精神后,又提出新问题:“要想知道天安门广场的面积、我们国家的土地面积还能用这种方法吗?”

同学们领悟到了这种方法太麻烦,不实际。“那么,有没有更简便的方法求图形的面积呢?到底怎么求它的面积呢?疑问萌发了学生求知的欲望,同学们跃跃欲试,开始了新知识的探求。

四、设置悬念

引导探究悬念可以引入一种急切期待的心理状态,具有强烈的诱惑力,能激起探索、追求的浓厚兴趣。这是老师常用来设计导入新课的一种方法。设置的悬念应具有“精”、“新”、“奇”的特点,在技巧上则应“引而不发”、“令人深思”。例如一位教师教学“三角形内角和”时,在投影上出示一直角三角形玻璃板(是用三块玻璃拼成的),并提问:“你们知道这个三角形内角和是多少度吗?”学生对此感到新奇,渴望得到答案。这时老师并没有把现成的答案告诉学生。而是进一步引导探究。算一算:拿出自己的两个直角三角板,算算每个三角板的内角和是多少度?rL量:让学生用量角器度量一下三个内角和是多少度。折一折:让学生拿出自己准备的正方形纸,沿对角线对折,得到一个三角形。这个三角形内角和是原正方形四个内角和的一半。然后老师打出投影把三角形玻璃的三个内角拼在一起,帮助学生验证一下自己的探究结果。这种方法,不仅令人耳目一新,而且把学生引入:不协调—探究一一发现—解决问题的一个学习过程,使学生获得思维之趣,参与之乐,成功之悦。

五、引导观察,建立表象实物、教具或投影比语言更有说明力和真切感

运用实物、模型或投影等有助于学生第一信号系统和第二信号系统协同活动。化抽象为具体,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经验,直观鲜明地提示客观事物的关系,可以使他们获得较深的感受。这是教师导入新课通常采用的方法之一。如有位教师在讲“三角形的认识”时,上课开始,投影显示红领巾后告诉学生,红领巾的形状是三角形。学生建立表象后,让学生列举生活中的实例,教师也参与举例。投影显示三角旗、房架后,提问学生:“红领巾、小三角旗、房架,虽然它们的颜色、材料等各不相同。但从它们的形状来看,有什么共同的特征?引出了三角形的概念。通过直观演示和语言的点拨,为学生理解教材、掌握概念奠定了基础。

六、创设情境

激发求知欲情境式导入新课的特点是把形、情、境、理熔于一炉。利用音乐、投影、录音、录像等手段以渲染课堂气氛,为学生理解教材提供特定的情境。如一位教师教学“相遇问题”时,为扫清学习障碍,创设了这样的情境:用活动抽拉片显示相关画面,让学生理解“同时”、“相向”两概念的含义。促进了对新知识的探求。

作者:武丽彦

上一篇:分析性经济新闻论文下一篇:团委组织部工作总结(精选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