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学习方法经典总结(精选8篇)
训练学生,一要“敢”提问题;二要“会”提问题;三是在发现问题后,找出此知识与彼知识间的相互联系。有时为此,他不惜“设套”去“诱导”学生。
把学习和中考、高考成绩拴在一起,又不肯走深刻理解、扎实掌握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的道路(因为走“这条路”对于教师确实艰难),便只能采取“题海”战术,造成学生过重的负担。
不高明的老师累学生,高明的老师累自己。我给学生出一道题,自己要先做10道题,从中选出最精彩、最典型、最能启发学生思维的。让学生会感到数学的乐趣,领略到数学的美。
是老师自己先跳进题海、吃透题海、驾驭了题海,才把学生解放出来,让他们学会游泳了呢?
解题的“三级跳”--一题多解(达到熟悉)、多解归一(寻求共性)、多题归一(寻求规律)
知识都是相互联系的,课堂上老师常会重复以前的知识,这时候你应努力找到新旧知识的联系,这样学习数学就变得简单而有趣了。
他是怎么回答这个问题的呢?为什么把整数和分数的总称叫作有理,这是翻译上的一个差错。“rational number”,日本人把它译为“有理数”,我们又从日文中把它移植过来。“rational number”是指可以被精确地表示为两个整数之比的数。分数是整数之比,如4/7是4∶7,整数也一样,3是3∶1„„所以整数和分数总称为“rational number”。华罗庚说的,读书应有个过程--先把书读“厚”,再把书读“薄”,也就是说要善于总结规律。
重视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维。比如,专心听讲,专心的标准是什么?精神集中,不走神。只把精神集中到教师讲授的内容上,就会处于被动状态,跟在老师的后面亦步亦趋。他建议学生这样听讲:一个概念提出来了,不妨试着自己先给它下定义;一个定理或公式写出来了,自己先试着去证明它;一个例题写出来了,自己先试着分析、解出它。让思维跑在老师的前面,这样听课,才会体会到思维的乐趣。在他的课上,基本上是先出题,写出公式,然后让学生讨论,上黑板演示,老师在一旁点拨,让学生学会寻找规律。育人活动是一个周期较长,见效慢的过程,既不可以“立竿见影”,更切忌急功近利,长周期的实验需要的是教师优良的个人品质和心理素质。
生源的差别不应该成为影响教育成果的首要因素,教育最讲究因人而异,只要方向对头、方法得当,我们的教育对象都能够成为栋梁之才。
他从不单纯抓智育,而是从系统论出发,德智体一起抓,互相促进。从德上抓学习动力、为人之本,从体上抓学习本钱,所以他的学生个头都比别的班高。在他眼中,德与体对人发展的价值并不比智低,也不是智可以替代的。
育人第一,知识第二,高考其次,这才算摆正了位置。
从提高思维能力来说,让孩子的大脑聪明起来,使不聪明的孩子聪明起来,使聪明的孩子更聪明。
不能忽视回顾总结工作,他说即使相当优秀的学生完成作业后,迅即关上书本去寻找别的事干,然而他们失去了大有收益的机会--回顾、总结、反思,只有掩卷反思才会有所发现和优化,一旦规律形成,数学知识不再是一堆杂乱无章的瓦砾,或是冷片望而生畏、杂草丛生的沼泽,而有漫江碧透鱼翔浅底、离天不过三尺三之感!探索事物存在的原因,不要使学生成为一个只会摘取果实的人,懂得学会播种才能收获果实,鼓励学生勇于探索大胆创新,各抒己见,展开争论。
数学教学过程是数学思维活动展示的过程,提示概念形成过程、定理的发现过程、结论的推证过程,是培养能力提高数学素质的关键。老师认为:老师给学生讲题,如果只把题目的解法过程一步一步讲清楚,哪怕再细致明白,而讲不出这些解法步骤是怎么想出来的,对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效果是不大的,甚至起消极作用。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这道题会做了,换一道题不知怎么想,必然导致崇拜多多益善,崇拜题海战术,而且学生总会认为老师高明,这么漂亮的解法都想得出来。长此以往,会失去自信,看不到一丝光明。这就要求老师亲自动手演练每一题,不要去看参考解答,因为那是别人的构思,这犹如语文教师写“下水作文”一样。当然老师不要隐瞒自己误走“麦城”,反而要讲清楚自己当时的心绪和想法,认为自己不笨,老师也有“笨”的时候,也会出现“解题愚矗”,在笨拙中学会反思,学会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发展思空间。
取得好成绩有两种方法,一是使学生对知识深刻理解,提高能力,发展和完善素质;一是揣摩考试的方向,也就是押题,并据此做大量类似的练习,成为熟练工种。他采取的是第一种方法。
他和任课老师平时也不留或很少留家庭作业。他实施快乐教育---启发、引发学生真正深入科学知识的内部,发现科学内在的和谐的美,从而兴趣盎然地去挖掘知识的真谛、得到快乐。他在课下只是建议学生们看一些书和一些题目。
专心的标准是什么?精神集中,不走神。只把精神集中到老师的讲授内容上,很可能是跟在老师的后面亦步亦趋,处在被动姿态。他建议她;一个例题提出来了,自己先试着去判断它的真假;一个定理或公式写出来了,自己先试着去证明它;一个例题写出来了,自己先试着分析、解出它。甚至在学习进程中自己设想,该提出什么命题了,该定义什么概念了,让思维跑在老师的前面。如果达不到大幅度的超前,也要设想正在说着的这句话的下一句是什么。
1.站在系统的高度选择教学知识;
2.着眼于知识之间的联系和规律,更着重于哲理观点的升华;
3.课堂上,促使学生超前思维,并形成向教师(包括课本)“挑战”的态势,使学生在思维运动中训练思维,真正做学习的主人。
4.题不在多而在精,更在于“知题善任”,一题多解,多解归一,多题归一;
5.从初一年级开始,即指导学生进行研究,写小论文;
一、高尔顿钉板试验:直观体验
学习对象形象化, 学习内容直观化。直观能打破时空限制, 集文本、图形、动画、音视频等多种媒体把教学内容展现在学生面前, 让学生迅速感知学习内容, 把学习内容变为更为具体的、可感知的东西。英国生物统计学家高尔顿做了一个频率稳定性的实验, 即高尔顿钉板试验, 通过网络可生动地展示高尔顿钉板试验, 即形象地展示随机事件概率分布情况, 深受学生的喜爱。学生参与高尔顿钉板试验, 观察试验结果, 能形成高尔顿钉板的概率分布图, 生动的形象、直观的图像的经验有助于学生对试验的理解和记忆。这与心理学家布鲁纳提出的学习经验理念一致。
钉板实验的网址:
http://4a.hep.edu.cn/NCourse/gltj/gltj_sjsy.htm#.
如图1, 展示著名的高尔顿钉板统计实验。网上提供的高尔顿钉板动画直观生动, 能准确地将正态分布的形状展现出来, 同时, 还可把偏态分布模拟地、形象地体现, 充分形象地揭示概率与分布间的关系, 惊叹高尔顿天才的实验, 佩服网络资源提供者高超的设计。如图2所示, 每一颗钉子的位置恰好位于下层两颗钉子的正中间, 小球碰到钉子后向左落下均以概率p。在高尔顿钉板的模拟统计实验中, 可以设置小球从钉子左边落下概率p、样本的容量即小球个数以及演示的次数。并在p<0.5, p=0.5, p>0.5分别进行模拟的统计实验, 让学生观察、思考、分析、比较, 归纳出概率p与事件分布统计关系, 总结概括分布的统计规律。通过大量的随机事件来发现随机事件分布的规律, 并发现概率p对分布的影响。如图1所设置的数据, 通过试验发现, 分布的规律如图2所示。通过直观学习, 学生在事件分布规律思考中发现参数 (在一定范围内) 对结果的影响, 同时, 也感受到概率分布丰富的文化内涵, 形成个人的概率分布的知识意义, 通过模拟直观试验, 引导和启发学生进行深入思考, 仔细分析、概括归纳等思维活动, 掌握了知识, 丰富了内涵, 获得了直观经验, 也理解了概率分布的数学模型。
不难理解夸美纽斯的名言, “一切知识都从感官开始的”, “在可能的范围内, 一切事物应尽量地放在感官的跟前。一切看得见的东西, 应尽量地放在视者跟前;一切听得见的东西, 应尽量地放在听者的跟前……假如有一个东西能够同时在几个感官上面留下印象, 它便应当和几个感官去接触”。特瑞赤拉研究认为, 83%的信息通过视觉获得, 11%的信息通过听觉获得[6]。利用图形、动画、图像、模型等多种媒体, 把抽象的教学内容化为具体化、形象化、直观化、生动化, 让学生通过多种刺激迅速感知, 把握学习对象的特征, 发现规律, 概括结论, 让学生获得图像经验, 从而理解知识。
二、七巧板拼图:游戏体验
游戏体验也是有意思的学习形式。通过游戏体验, 不仅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以及提高学习兴趣, 而且还能激发学习动机, 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创造意识。七巧板是著名的拼图游戏, 将一块正方形的板分割成七块, 不同的拼凑可得到千变万化的图案。利用http://www.puzzle8.com/tangram/中的七巧板进行拼图竞赛。
首先, 针对“人物类、建筑类、动物类、图形类、物品类、交通类”等七巧板游戏, 让学生进行看形拼图。如图3、图4是利用七巧板游戏平台将七块板进行平移、旋转而拼成得到的松鼠, 兔子状的图形。
其次, 让学生利用七巧板进行想像拼图, 看谁最具有想像力。由于七巧板构思巧妙, 变化无穷, 对学生是个挑战。学生用七巧板可拼成各种图案和文字, 能出现许多拼图高手, 课堂十分活跃。通过学生摆出各种各样的图形, 增强了形象思维, 启发了智慧, 提高了创造能力。
然后, 让学生评评七巧板。“七巧板”是中国古时的发明, 历史悠久, 广为流传。变化之多, 至少千种, 随手变幻, 风景、建筑、物品、动物、人等形态, 都可用七巧板拼图表示。无论怎样将图形进行旋转、平移, 每块板的形状、大小不会改变。奇妙的七巧板, 让我们进入美妙的拼图世界。七巧板排闷破寂, 众人喜欢, 爱不释手。拿破仑流放时将其用来消遣, 锻炼思维, 打发时光。李约瑟说它曾是“东方最古老的消遣品”。杜威提出以活动为中心的主张, 早已关注到学生的活动经验。他主张学生的学习从生活和经验出发, 通过实际动手, 实际操作等各种活动进行学习, 从做中学, 通过活动获得体验, 在实践体验中获得经验, 在具体实践情境中获得意义。网络中的游戏学习, 让学生从游戏中感受历史文化, 又理解数学知识和思想;网络中合适内容的游戏学习, 能激发学生对知识的兴趣, 开发智力, 启迪心灵, 让人动手、动脑;学会观察、概括, 培养能力, 掌握方法, 提高素质。
三、汉诺塔的活动:探究体验
探究体验也是重要的学习方式。科学研究需要探究、探索, 通过网上实验探究, 抽象、归纳、类比、概括出数学规律;探究体验能激发学生积极地思考, 能激发学生探索和创造欲望, 寻找问题的答案;也只有通过探究活动得到的结果才是终身难忘的。亚里土多德曾说:“思维从惊讶和问题开始”。利用网络中许多学习资源, 构建探究情境, 产生疑惑, 激发兴趣, 引起学生探究。心理学家皮亚杰研究认为, 当感知的信息与现有认知之间出现适度的冲突时, 人的兴趣最大。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 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 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打开网站http://www.towerofhanoi.net/, 进行汉诺塔的探究体验, 找到迭代关系。
汉诺塔是一古老的传说。印度一圣庙里一块铜板上, 有3根宝石针, 左边针上有64块金片, 从小到大叠放, 如图5, 俗称梵塔。移动金片, 每次一块, 且小的总在大的上面。当64块金片全部从左针移到右针时, 世界的末日来临了。即历史上曾经所谓的“世界末日问题”。
设金属片有n块时操作的次数为f (n) 。通过汉诺塔的金片数n=1, 2, 3, 4……探究归纳发现, 操作的次数满足条件:
通过迭代计算发现, 搬完64块金片至少需要18, 446, 744, 073, 709, 551, 615次。假设搬运者每秒移一片, 中间不停顿, 大概需要584, 942, 417, 355年, 即不少于5000亿年。利用网络中的神话故事, 通过历史文化进行汉诺塔问题的探究体验, 学生既感受数学问题的历史悠久, 又体验到数学文化的神韵;既了解了迭代的原型, 又欣赏了人类的智慧。最后, 学生还发现, 汉诺塔的“世界末日的问题”, 真是杞人忧天。
四、掷抛硬币:主题体验
主题体验也是常用的学习形式。数学知识是社会的, 人能在社会、历史和文化情境获得数学经验, 学生通过自己的数学经验主动地构建知识的意义 (Paul, 1998) 。基于网络教室, 通过电子白板围绕主题链接全球的网络资源进行学习。通过悠久的历史案例, 经典的文化名题, 可在网络情境中学习, 丰富知识的经验, 在文化氛围中构建知识的意义, 丰富知识的历史文化内涵。围绕蒲丰掷硬币的主题, 链接相关网页, 讨论学习关于硬币的历史故事、硬币游戏、相关悖论及评述, 进行掷抛硬币的主题学习。
硬币是生活中常用来方便购物的钱币。硬币被数学家用来揭示随机事件的规律。感到可笑的是, 有人将施政视为游戏。曾传说一国王还利用掷抛硬币决定政令。不过, 这也说明人类很早就有了硬币掷抛游戏。通过网上掷硬币游戏、数学家掷抛硬币的激情、困扰赌徒的硬币悖论等主题学习, 让学生理解随机规律, 体验历史文化。
首先, 利用网络 (http://www.wlcxx.cn/article/view19664.aspx) 展示德.摩根、蒲丰、皮尔逊等历史上著名的数学家醉迷于掷抛硬币的经典游戏活动。如图6, 这些游戏无一例外地验证了, 正面朝上的频率趋向于。数学家的探究精神令人钦佩。
其次, 如图7, 利用网络 (http://jpk.whut.edu.cn/web20-2004/sucaiku/GaiLvLun/Dynamic/Html/01.htm) 展示抛掷硬币的经典游戏画面。通过直接参与, 学生观察正面出现的总数、频率及其变化, 形成随机的观念, 并获得概率概念的直接体验。
然后, 链接网页http://tieba.baidu.com/p/1234455275?pn=1&v=0引出困扰拉斯维加斯赌徒的硬币悖论:
赌玩猜硬币正反的游戏, 假定硬币正常, 赌一次正反先交1000美金, 猜对得2000, 猜错分文不得, 这个赌徒连猜3次正面, 结果都是反面。此时, 这赌徒只剩下最后1000美金。他陷入沉思, 第四次猜正面还是猜反面, 才有可能赢。
猜正面:因为连续出现3次反面, 再出现反面的机会为, 而出现正面的概率为。
猜反面:既然没有做过手脚且质地均匀, 那么, 每次出现正面或反面的概率都是, 再说, 硬币也不会记得前一次的结果呀。
……于是乎, 正面?反面?不知所措!!!
于是, 引起人们对拉斯维加斯硬币悖论激烈的争吵。
通过掷抛硬币的主题学习, 不仅能让学生认识到数学的经典, 而且还能体验到人类文化的精致, 以及人类高超的智慧。正如德国数学家普林斯海姆说, 数学知识, 其价值不仅在于它是一种有力的工具, 同时, 还在于数学自身的完美。在数学的内部或外部的延伸、应用中, 我们看到了最纯粹的逻辑思维, 以及最高级的智能活动。是的, 我们看到了伟大的人类, 也正在创造人类的伟大。
五、教学体会
网络上的经典案例是数学课堂进行体验学习的重要资源。将高尔顿钉板试验、汉诺塔的探究活动、掷抛硬币的主题及七巧板拼图游戏引入课堂, 不仅可获得知识, 丰富经验, 而且能实现网络交互, 增加了动手的机会, 利用活动操作进行参与式的学习, 获得了活动性经验;特别是, 网络中经典的文化案例, 悠久的人类历史, 营造了浓郁的文化氛围, 传递了人类文化, 使学生有了特别好的文化体验, 全方位地丰富了学生的知识、情感。信息化在教育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 发挥网络资源的交互性、直观性、信息共享等优势, 可超越时空, 师生足不出户, 就可分享全球信息。
参考文献
[1]黄荣怀.教育信息化助力当前教育变革:机遇与挑战[J].中国电化教育, 2011, (1) .
[2]佘纯洁等.杭州师范学院学生网络学习的调查分析[J].文教资料, 2007, (5) .
[3]陈良.文化的教育作用[J].现代教育论丛, 2009, (7) .
[4]张豪锋等.论网络学习中的意义交互[J].河南师大学报 (社科版) , 2008, (5) .
[5]谢幼如等.基于问题的网络课堂协作知识建构模式[J].电化教育研究, 2010, (1) .
关键词:高中数学;教学方法;规律总结
高中阶段作为学生学习生涯的重要阶段,一直备受关注。众所周知,高中数学是学生相对来说较为苦恼的一门学科,主要是其与初中数学相比而言,起点高、难度大、难点多、容量大;概念繁多且抽象、数学定理多且严谨;需要学生较高的空间想象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以及理论论证能力等,极易出现学生学习成绩的两极分化。因此,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指路人,教者应该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通过教学实践对高中数学教学方法和规律进行总结,在提高学生学习成绩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实现新课标的教学任务。接下来,笔者就从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入手,总结数学教学方法和规律,仅供参考,以期共同提高,共同进步。
一、衔接好初高中数学知识是前提
一直以来,人们对初高中数学的认识存在一个误区,普遍认为高中知识与初中知识联系不大。这就导致一些学生在学习高一的课程时不联系初中所学知识,导致知识的脱节,加上许多高中生记忆力不太好,知识运用能力不高,数学思考方法单一等现象,使得一些学生在高中数学学习中遇到困难。作为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将新旧知识紧密联系,加强学生的基础知识回顾;注重知识的衔接,使新旧知识融为一体,形成数学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例如,在讲“任意角的三角函数”时,教师要和学生一起回顾初三所学的关于“锐角三角函数”的知识,进而提出任意角的三角函数概念,這样一来学生便于理解,又将新旧知识相互联系,形成知识的系统性,有利于学生以后的数学知识的掌握和数学习题的解答。
二、注重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是关键
新课标指出,教师是课程教学的引导者和组织者,学生则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数学知识,还要注重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由于数学学科特点鲜明,这就需要学生掌握一定的不同于其他学科的学习方法,死记硬背是不行的,题海战术效率也不高。教师必须给予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学生必须从自身学习现状入手,通过课前预习、制订计划、认真听讲、积极回答、独立作业、自我总结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合理地安排时间,从盲目的题海中走出来。学会用“心”听,就是注意力要集中;用“口”答,就是在课堂上积极回答问题,抓住课堂关键时间;用“脑”想,就是善于思考,不要等着老师给答案;用“手”记,就是善于做笔记,善于总结,将错题难题总结归纳,通过以上种种方法和手段,掌握一系列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来提高数学学习成绩,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等。
三、丰富课堂教学形式是条件
传统课堂教学以教师讲学生听为主,有些教师认为这种课堂教学形式教学效率高,学生掌握快,其实这是极其错误的。表面上看,直接传授数学知识给学生,可能在当时学生不用自己动脑想也可以记住,但是不一定记得牢,过后也不一定会用。这种填鸭式的课堂教学模式,已经饱遭诟病,因其十分不利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因此,教师需要丰富课堂教学形式,将启发式教学、小组合作教学、师生互动教学、实践教学、多媒体教学等综合运用到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思考、理解知识,这样学生才能够真正掌握知识,内化知识并应用知识。例如,教师在讲授立体几何教学时,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实践,课下制作棱柱、棱锥等几何体,体会几何体的形状、性质以及所涉及的点、线、面的位置关系,尤其是对于抽象的图形,通过学生亲自实践,动手操作,有利于学生对抽象图形的掌握,为以后学生解题打下坚实的基础;通过用地球仪讲授经度、纬度、球面距离等内容,将图形的直观认识和抽象概念相结合,既利于学生理解又记忆深刻。图形辅助教学是数学教学普遍应用的一种教学形式,在数学教学中会涉及很多抽象图形、复杂问题、抽象概念,若能够利用图形辅助理解,则必然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总之,高中数学教学方法和规律还有很多,以上只是简单谈到了其中一部分,还需要教师不断实践与学习,总结更加有用的教学方法供大家借鉴,从而消除学生学习数学的障碍,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实现新课程改革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祖朝玺.高中数学教学方法探讨.才智,2012(18).
[2]刘苏梅.新课标下高中数学教学反思.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4(4).
作者简介:焦艳平,女,出生年月:1978.9.1,大学本科,就职于吉林省磐石市第五中学,研究方向:高中数学。
离11.7温州学习已经过了十天,在这十天里,游走在现实与理想之间,剩下的除了“后遗症”,还有爱因斯坦的关于教育的名言:“当一个人忘掉了他在学校接受的每一样东西,那么剩下来的才是教育。”三天的学习,见识了苏派风格的课堂与教学理念,见识了北方名师的温文博学;体会了现实与理想的差距,意识到形成自己风格的重要性。
一、学习掠影
郑毓信:数学教育应回归数学学科本质:科学性;刘德武:教育教学应该慢下来;强震球:教学设计回应了郑教授的数学本质;刘松:大师遇到学生不通的时候,也会着急的;张齐华:同课异构再一次证明了,教学要跟随学生的步伐,但又要走在学生的前面;徐斌:稳重,层层深入,一节生动的常态课;华应龙:文学素养极高的大师:《找次品》一课,是全会的高潮;程鹏:我们的同伴,我们共同的问题在他身上全部体现;余颖:游戏与数学无关;罗鸣亮:全课一条线索:摩托车到底多少钱?教好书是一项技术活;贲友林:以学生前研究为基础,课堂上老师引导者,可是差生怎么办?黄爱华:一代名师遇到学业一般的学生也会着急,他的新东西“微格教研”和我们大学时的教学实习有点相似。
二、精彩的片段:
本次的高潮当推华应龙老师《找次品》一课和《好老师:播种太阳》讲座。《找次品》一课中一个亮点或是创新是“第三个盘子”。
《找次品》一课是五年级下册数学广角的内容,这是一个经典的数学智力问题,即:“若干个外表完成相同的.零件,已知其中一个是次品,次品比正品重一些(或者轻一些)。使用一架没有法码的天平,至少几次就一定能找出这个次品?”
(一)出示问题,充分理解题意。
81个乒乓球,只有1个比别的重,如果只能利用没有法码的天平,请问你最少要称几次才能保证找到最重的这个球?
华老师先引导学生读题,找关键词:“只有1 个”“没有法码”“最少”“保证”,再让学生把这道题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这是一般老师都可以努力能做到的,但华老师不同,他紧接着以老子的名言:“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将学生的思路集中到化简上。
(二)化简题目,体会化归思想
华老师带领学生,从2个球开始,探索找次品,并在黑板上用简图表示称的过程,并且用课件演示了称的过程,非常形象,通俗易懂。
3个球中找次品,是全课的第一个小高潮:在探索找的次数时,有同学说需要称2次,有同学说只要1 次,最终统一意见,只需要一次。同时,他还用课件演示了称的过程,提出了“第三个”盘子的思想。在这儿,华老师有效的组织学生汇报了找的过程:“两边各放一个,如果不平衡,沉下去的就是重球,如果平衡,没有称的就是轻球”然后同桌之间相互说,这样在里给学生有一个消化的时间。为下一个难度“8个球”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8个球中找次品,是全课的第二次高潮:这里华老师,完全放手让学生自己探索,并组织全班同学听了同学间的汇报,刚开始同学们一致认为,先把球分成平均的2份,即每个盘子中放4个,然后有重球的一端,再分成两份,取其重,再分成两份,找到了重球。华老师一一认同,并将它板书在黑板上,8个球要称3次。随即请同学再探索9个球的情况,同学们在探索9个球的时候,受了“3 个球”方法的启示,将9个球平均分成3份,取其重,总共称两次即可。细心的同学发现:“怎么8个球比9个球称的次数还多一些?”于是,又反回来探索8个球的情况,得出了8个球也可以2次长到次品。在这儿,华老师,及时的抛出
了问题:“8个和9个两次称法有什么不同?”生汇报:1、用的盘子数不同,2、每次分的个数不同:9个正好平均分成3份;8个也分了3次,但不是平均分。“那他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都分成了3份”“为什么要分成3份?”在华老师的问题中,学生明白了“尽可能平均的分成3份,充分利用第3个盘子”,也就是化归的思想。最后小结找法:用总结乘1/3。
经过前面称法的演绎,学生都很快掌握了解题的要领。如果前面的课,只是给观众一次展示了一次精巧的教学设计和炉火纯青的教学艺术,那么接下来的讲座给了听众一次如何回归教育真谛的思考:
华老师在讲座中谈到了他的一次公开课:一个女生直白的话:这不是打击我们成绩好的吗?原因是他对于成绩并不是人生唯一的评价标准的言论。后来,他在课堂上,再一次给了女生一个交待:人皆可以为尧舜。两个月后,他再致电那个女生:你还记得我吗?记得那次课吗?那个女生犹豫许久,似乎不太记得了,但她记得他的那句话,不过变成了:“成绩好的会走得很远”。华老师用这个故事向我们说明了一个道理:“我们只会看到我们想看的,只会听到我们想听的。”这个故事引发的不仅是我们对于教育真谛思考,更引发的是整个人生自我实现的思考:不同环境造就不同的人,如果不想任由环境塑造下去,应该多看看书。
三、存在的困惑:
历史学习基本方法与技巧
***大题答题思路*** 1.答题的文字表达方式
基本方法:文字表达一要字迹端正、排列整齐、疏密得当;二要文句通顺、平实、语言准确;三要在形式上“三化”,即段落化,一问一段,简明直观;要点化,一个得分点一句话;序号化,不同的段和不同的句上标出不同的序号,做到条理分明,一目了然。
2如何分析变法或改革成败的原因:
基本方法:注意四点:一是看当时历史发展的潮流和趋势,改革或变法是否符合历史潮流和趋势。二看改革的政策与措施是否正确,是否得以有效贯彻。三看新旧势力的力量对比。四看改革者的素质如何。
3外显比较式问答题的解题思路
基本方法:外显比较式问答题的特点是比较的范围具有确定性。解答时要认真审清比较对象比较项、限制条件,分析问答题要求与课本知识的关系,然后按设定的项目之间的逻辑关系。
4内隐比较式问答题的解题方法
基本方法:解答此类内隐式比较问答题,关键是根据题意,比较对象做具体分析,自己设法确定比较项。如果是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比较,比较项一般从背景、原因、过程、特点、结果、影响和性质等方面确定;如果是历史人物,比较项一般从所处时代、所处阶级、主要功绩、局限性、历史地位、影响评价等方面确定。
5比较项的确定方法
基本方法:属于历史人物概念的可分为国籍、时代、称谓、主要活动、评价等要素。属于历史事件概念的可分解为背景、时间、空间、主体、经过、意义等要素。属于历史现象概念的历史在诸因素与历史事件的诸因素基本相同,但要把经过改为主要内容或主要表现。属于历史制度概念的可分解为背景、时间、制定者、主要内容、评价等因素。属于历史革命的知识可分解为革命任务、组织与领导、斗争纲领、主力、方式、性质结果等因素。属于历史革命结果及影响的知识结构有包括进步性、局限性等。
6.分析、评价中国古代社会经济发展原因的解题思路
基本方法:分析社会经济发展的原因,一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生产力因素,包括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的改进,水利的兴修,天文历法的进步,劳动力的投入等;二是生产关系因素,包括新的生产方式的确立,土地政策的调整,农民起义对地主阶级的打击;三是上层建筑的因素,包括中央集权制度,重农抑商政策的保护与鼓励,宗教、文化制度对经济发展的反作用等,四是看对外关系与民族关系是否有利于经济的发展;五是看社会环境因素,国家是否统一与安定;六是地理条件的因素等。
7分析经济特征型问答题的解题方法
基本方法:分析经济特征要注意三点:其一,从复杂的经济现象中去揭示基本特征;其二,分析其特征形成的原因及影响;其三,揭示特征语言要精辟,高度概括,要源于教材、高于教材。8历史问答题表述中的归纳概括方法
基本方法:归纳和概括历史知识的能力是两种不同的历史思维能力。归纳指将众多或零散的或反复出现的历史史实,按其同类梳理,使之由繁杂到简约、由纷乱到条理、有个性到共性的认识;概括是把具有相同属性的历史事物联合起来,形成带有规律性的、普遍性的道理。归纳是概括的前提。
9开放性问答题的答题方法
基本方法:解答开放性问答题必须明确:重要的不是持何种观点,而是能有理有据的论证自己的观点,即论证是否符合逻辑,是否严密,材料与观点是否统一,理由是否充足。因此,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确定观点。其次,要通过对史实的概括提炼,来充分支持观点,尽量少漏观点支持点。第三,要做到史论结合,有论有据。第四,论述要全面,如该题在肯定积极作用的同时,要指出消极作用,切忌绝对化。
10如何解答主观题中“说明了什么”类型的问题
基本方法:回答说明了什么,实际上是考查把握历史本质,揭示历史发展规律的能力。回答是可以按照这样的思路进行。(1)这种斗争的目的是什么?有何进步或倒退的作用?(2)这种斗争的失败是一种历史的必然还是一种偶然?(3)如果是偶然,说明斗争的曲折复杂,而且要进一步创造条件;如果是必然则说明这种斗争的根本无法实现,是空想。11分析历史事物、历史现象的背景
基本方法:历史背景是影响、预示事物发展趋向的客观条件,是对导致历史事件发生的各个方面的因素进行概括总结,这些因素可能是显现的,隐现的。
可以从三个方面着手:历史因素方面:是否是历史发展的需要。现实因素:是否符合现实情况的需要。主观因素方面:是否是当事人主观愿望能够的需要。
12论述题的解答和史论结合的方法:
基本方法:回答论述题一般有三个步骤。第一、判断是非,表明自己的饿观点。第二,列举史实,说明自己的观点。在这一步当中有注意将母观点(即总的观点)分解成若干个子观点,用所掌握的史实进行论证。观点的展开要有层次性,做到由表及里,有浅入深,环环相扣,逻辑严密。而每个观点都要有史实的支撑,做到史论严密结合。第三,要适当小结,升华观点。解题中的史论结合,主要是指要有适当的史实作为立论的基础,要有鲜明的观点作为立论的导向;坚持“从历史中来,到历史中去”的原则。“从历史在中来”,就是从史实中提炼观点,“到历史中去”就是由观点驾驭史实,做到观点与史实的统一。
13怎样评价历史人物
基本方法:评价历史人物,实际上就是要评价其一生的功过是非。要正确评价一个历史人物,首先,必须全面把握其历史活动;其次,要按一定的标准和原则把这些活动分为积极(或进步、功绩)和消极(或反动、过错)两方面,对于有些历史人物,其活动呈现明显阶段性,所以还要分阶段评价;第三,评价的标准和原则有:(1)生产力标准(2)人民群众和英雄人物对历史发展的不同作用的唯物主义原则,不要夸大英雄人物的作用(3)阶级的观点(4)时代的观点,即要把历史人物放到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评价,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则肯定,反之则否定,同时注意不要用现代人的标准评价古人;(5)不要以偏概全(6)客观公正,不要带感情色彩(7)注意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学会分析历史事件*** 如何分析历史事件呢?
分析历史事件应掌握4要素:原因、经过、结果、影响。人类社会的历史就是原因——经过——结果—影响的演变过程。
例如“鸦片战争”这一历史事件。高一《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第一章第一节第一目“鸦片战争前夕的中国和世界”和第二目“英国的鸦片走私和中国的禁烟运动”讲的是鸦片战争的原因;第一节第三目“鸦片战争的经过”讲的是鸦片战争的经过;第二节第一目“中英《南京条约》”和第二目“中美《望厦条约》和中法《黄埔条约》”讲的是鸦片战争的结果;第二节第三目“鸦片战争的影响”和第七节第一目“新思想萌发的原因”及第二目“新思想的萌发”讲的是鸦片战争的影响。如何分析历史事件发生的原因呢?
事事不无原因。
1、中国古代史上的历史事件发生的原因应分析7要素:历史因素、政治因素、经济因素、民族关系因素、对外关系因素、思想文化因素、个人主观因素。
如秦朝的统一:
历史因素——春秋战国时期的兼并战争,国家数目减少即局部统一。
政治因素——长期战乱,人民困苦,渴望统一。
经济因素——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尤其是秦国商鞅变法后逐步强盛起来,国富兵强。
民族因素——春秋战国时期的兼并战争,民族联系民族融合加强。
对外关系因素——远交近攻的战略策略。
思想文化因素——韩非子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思想。个人主观因素——秦王嬴政本人的雄才大略。如何分析历史事件的过程呢?
关于历史事件过程的分析,一般可以有三种方法
1、以时间系事法,以时间为轴心按照历史事件发生发展高潮结束的逻辑顺序进行归纳。
如鸦片战争经过4点:1840年6月,英舰封锁珠江口,战争爆发——接着,沿海北上到达天津白河口——1841年初,英军扩大战争,一年内占香港和东南沿海一些城市——1842年8月,英军到达南京下关江面,清政府求和,战争结束。
2、以空间系事法,以地点为纽带进行归纳。
如八国联军侵华战争4点:廊坊、杨村——大沽——天津——北京
3、以人物系事法,按照历史人物的活动来归纳。
如太平天国的防御战,就可以按陈玉成、李秀成以及他们两人共同的行动来掌握。
如新航路开辟的经过,就可以按照迪亚士、达伽马、哥伦布、麦哲伦四个人的活动来归纳。如何分析历史事件的结果呢?
历史事件的结果一般不外乎四种:
①成功。如:新航路开辟成功、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胜利、中国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等。
②失败。鸦片战争中国失败、洋务运动破产、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失败、印度民族大起义失败等。
③既有成功的地方,也有失败的地方。如辛亥革命、国民大革命等。
④胜而不胜,不败而败。中法战争,中国是胜而不胜,不败而败,法国是不胜而胜,败而不败。
关于历史事件的结果,一般应该从3个方面考虑:一个“是什么”、两个“为什么”,即结果是什么样的、为什么说是这样的结果、为什么会是这样的结果。如何分析历史事件的影响呢?
1、分项分析:从经济、政治、思想文化、外交等方面分析影响。
如鸦片战争:经济影响——鸦片战争以前,中国在经济上是一个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占统治地位的国家。鸦片战争以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利用侵略特权,疯狂地向中国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逐渐把中国市场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中国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逐步解体。
政治影响——社会性质的变化、社会矛盾的变化、革命任务和性质的变化。
思想影响——萌发了一股“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
外交影响——由闭关锁国到门户洞开,独立自主的中国开始沦落为一个主权残缺的半殖民地国家,资本主义列强和中国之间的关系不复是主权国家间的平等关系,而是侵略与被侵略、奴役与被奴役的关系。“ 清政府站在中国人民头上发号施令,外国资产阶级却站在它的头上发号施令,这就是那许多条约特权的实质。”
2、全面分析:一分为二,既要看到积极影响,也要看到消极影响或局限性,还要分清主次。
如鸦片战争的积极影响:经济上——中国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逐步解体,对后来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兴起就有积极影响;思想上——新思想的萌发。
如甲午中日战争的积极影响:政治上——促成了中华民族的觉醒,所以出现了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等;经济上——帝国主义经济侵略加剧,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客观上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条件;思想上——出现了资产阶级维新思想、资产阶级革命思想和农民阶级朴素的反帝(“扶清灭洋”)思想。
3、国际化分析:中国对外国的影响,外国对中国的影响,中外结合思考。
如鸦片战争对英国和世界的影响:对英国,英国战胜,凭借不平等条约向中国倾销商品,从中国掠夺原料,促进了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对世界,是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的重要一环。如工业革命对中国的影响。政治上,第一次工业革命完成后、欧美列强发动两次鸦片战争,中国开始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经济上,近代工业产生[或洋务企业和民族资本企业,或中国资本主义产生];思想上,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科学技术。
4、转化分析:就是要学会迁移和推广,会转化思维。有两种情况:
一是特殊性影响转化为普遍性影响,如由鸦片战争的影响思考工业革命后西方列强侵华对中国有什么影响,由秦始皇统一六国的影响思考中国古代统一的影响。
二是普遍性影响转化为特殊性影响,如新航路开辟的影响课本上讲了对亚非拉的影响(给亚非拉人民带来了灾难:政治上——欧洲殖民者开始对亚非拉进行政治的控制和渗透;经济上——经济的剥削和掠夺;思想文化上——文化和生活方式也逐渐发生变化。)。
对中国的影响呢?政治上——葡萄牙、西班牙、荷兰从海路相继来到中国边疆进行侵略活动,给中国人民带来了灾难,同时使明清统治者走向闭关锁国。第二,明朝中后期,美洲高产农作物通过菲律宾传入中国,为清朝人口快速增长奠定了物质基础。第三,天主教从海路传入中国,明清之际出现“西学东渐”局面。
5、学科交叉分析:学科之间的交叉影响,即历史事件对政治的影响,对地理的影响。如中国古代的垦荒,政治上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稳定政局,地理上对生态环境造成了负面影响。如英国工业革命,政治上巩固了资本主义制度,地理上开始了城市化的进程,带来人口、资源、环境等问题。
***历史复习要注意5个隐形知识点***
隐形知识,是指潜藏于历史课本中不易为人注意而高考中又常考到的知识。我们在进行历史学科的复习中,要注意十个隐形知识点的挖掘和掌握。
一、目录标题中的隐形知识
这类知识、隐形于中学历史各册教材的目录或章节标题之中。如奴隶社会编中“第一章奴隶社会的形成和发展—夏商”,就要求学生明白夏朝是中国奴隶社会的形成时期,商朝是中国奴隶社会的发展时期。与此相类似的知识点有:战国是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秦汉是封建社会的初步发展时期;五四运动到中国共产党的“三大”即1919年至1923年是中共创立时期;国民党“一大”至汪精卫叛变即1924年至1927年7月为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由此可见,教材的目录标题隐含着丰富的知识,学习时要善于挖掘和思考。
二、跨章节中的隐形知识
这类知识,因教材的编写体例,或隐形于背景,或隐形于因果,或隐形于时限,或隐形于补述,或隐形于删简。学生在学习时要注意前后知识的联系,注意课本内的小字部分。
三、插图中的隐形知识
通过图案插于课本,形象生动地强调该史实的重要,减少了课本的冗长文字表述,因而也造成了学生所忽视的隐形知识。如隐形于扉页彩图中的《自由引导人民》,就反映了法国七月革命;隐形于书中的人物插图《达•芬奇自画像》,就使人不易觉察到课本举出了达•芬奇的代表作品有3个;隐形于书刊手迹之类的插图,更暗示了许多知识,“大总统誓词”中的民国元年,就是指1912年,“严夏和他的主要译著”图中除《天演论》之外,还有与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书名相异的《法意》等等。学习时,对插图的隐含的知识不可忽视。
四、地图中的隐形知识
这类知识,隐形于课本的历史地图之中。中国历史课本中历史地图下面附的古今地名注释,更是潜藏着许多重要知识点,如今天的开封,战国时称大梁,北宋叫东京;宋代名港明洲,在明代却叫宁波,北京的叫法仅在两宋时就有幽州、南京、中都等几种。世界历史课本的地图上隐形的重要知识点更多得惊人:如“美国独立形势图”上表明1783年英国在承认美国独立的条约中,把阿巴拉契亚山脉以西,密西西比河以东的大片土地划归了美国。在“19世拉丁美洲独立运动”图上,明白告诉学生,在拉丁美洲,除了西班牙、葡萄牙两个殖民国家外,还有荷兰、英国和法国。所以,学生在对教材的学习中,应该结合地图加以分析和消化。
五、注释中的隐形知识
注释是对教材部分内容的补充说明,按说没有多少必记知识。可是高考不排除在这出题,一些出人意料的题往往就出在注释上。如1993年试题的“榷场”,一般答法都是“宋代的边境市场”。可这不行,非得答成注释的“收税贸易市场”不可。因此注释成为不可忽视的知识点:铜器在父系氏族公社时期就开始制造;哈雷是英国近代天文学家;禁军,在南北朝是指皇帝亲兵,在北宋是指国家正规军;调,指户税,实质上是人头税;《周髀算经》,可不能据“算经”二字或载有勾股定理”就确认为数学专著,因《中国古代史》选修本就明白注释为天文学著作;阿蒙神庙,就是卡尔纳克神庙,等等。这些知识都是通过注释表述出来的,所以在学习时不能忽视。
***高考历史学习5种记忆法 ***
一、归类记忆法
整理、归类历史知识,可使知识条理化、系统化,不仅便于学生记忆,而且还能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例如,中国古代史讲完之后,可把教材内容按中央集权制度、社会经济发展、赋税制度的演变、土地制度的发展、科技文化的发展、民族关系、对外关系等进行归类。再如,中国古代文化史内容,又可按天文学、医药学、农学、科技著作、绘画作品等线索归类。通过归类,对学生巩固知识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二、“浓缩”记忆法
“浓缩”记忆法,即把一些繁杂的内容进行概括、浓缩,提炼成几个要点,使学生能提纲挈领地掌握其重点。而如果将要点扩展,又能呈现出历史内容的原貌。
例一,第一次世界大战,可“浓缩”成如下要点;
背景:帝国主义国家在重新瓜分世界的斗争中所形成的两大军事集团,疯狂扩军备战,加剧战争危机 时间:1914~1918年。
经过:(1)三条战线。即:东线、西线、南线。(2)五大战役。即:马恩河战役、马祖尔湖战役、凡尔登战役、索姆河战役、日德兰海战。
性质和后果:是帝国主义间掠夺性的、非正义的战争。它给交战国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出现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
例二,美国独立战争的发展线索,主要抓住六点:(1)爆发:来克星顿枪声。(2)建军:第二届“大 陆会议”决定成立大陆军。(3)建国:《独立宣言》发表。(4)转折:萨拉托加大捷。(5)胜利:约克 镇英军投降。(6)和约:英美签订和约。
三、串线记忆法
通过串线,使同一类型的历史事件或同一人物在不同时期的活动,按历史发展的线索,呈现于学生面前,便于学生理解和巩固。例如,中国古代史中赋税制度的演变可整理为:
(1)春秋时期鲁国的“初税亩”。
(2)西汉的“编户制度”。
(3)北魏的租调和徭役制。
(4)隋唐的租庸调制。
(5)唐后期的两税法。
(6)明后期的一条鞭法。
(7)清朝实行摊丁入亩,征收地丁银。
四、歌诀记忆法
历史年代、历史朝代、政权名称或某一朝代的封建帝皇等,用一般方法学生也难记住。有的则可编制成歌 诀的形式。如记战国七雄各国的方位可编为:
齐、楚、秦、燕、赵、魏、韩。
东南西北到中间。
再如唐之后的五代十国名称则可编为:
五代:梁、唐、晋、汉、周,前面加上后。
十国:南、北、汉、闽、楚、吴,南唐南平前后蜀,还有吴越毋疏忽。
五、趣味记忆法
有趣味的知识学生印象就深刻,记得也牢。因此,可根据不同年级的学生,教学时联系教材内容,采用讲述历史故事,引用诗、词、对联,编造谜语或用谐音等方法,使学生有一种新奇的感觉,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可提高记忆效果。讲商鞅变法告诉学生用“欠三壶酒 ”的谐音来记前359年这一时间,都能起到较好的效果。有人讲,历史就是现实。也就是说历史上发生过的事,现在还在继续发生,只不过形式发生了变化,而现实中的很多事都有历史的影子。这样的例子很多,如我们现在的改革,历史上多次发生过,现在世界各国的争端和战争,回顾历史,和中国的战国时代、三国时代、欧洲和西亚的帝国时代,多么相似,历史上的悲欢离合的悲剧、喜剧,我们的现实不也在一幕幕重复上演吗。所以要学好历史,就不要把历史与现实割裂开,要以现实去理解历史,以历史来关照现实,那你就会学出乐趣了,那么对历史就会有深入的体会,对现实也会有更深刻的理解,仿佛打开了一片新天地。
二、常用术语
一、历史背景、历史原因、历史条件和目的
1、背景一般是指某一历史事件在什么历史情况下发生的,实质上包括原因和条件两个方面的内容。如新航路开辟的背景就包括四个原因和三个条件。原因和条件其含义基本接近,但又略的不同;其一是原因偏重于“为什么”,即必要性,条件偏重于“有什么”,即可能性;其二,条件的使用范围较之原因要小一些,如历史事件或运动的成功或失败,就只能分析其原因,而不能用条件去表达。如:分析巴黎公社的失败原因。在这一题中,“原因”就不能用“条件”去代替。
历史背景=(国内+国际)(经济+政治+文化+„„)
⑴经济背景=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结构+经济格局+„„
⑵政治背景=政局+制度+体制+政策+阶级+民族+外交+军事+„„
⑶文化背景=思想、宗教+科技+教育+„„
如:鸦片战争背景:
(一)国内:
1、经济:自然经济+资本主义萌芽+土地集中。
2、政治:①腐败:官场+军队+财政②阶级矛盾。
3、思想:愚昧自大。
(二)国际:
1、经济:工业革命→市场原料。
2、政治:资本主义扩张。
2、历史条件=(国内+国际)(经济+政治+文化+„„)⑴经济背景=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结构+经济格局+„„
⑵政治背景=政局+制度+体制+政策+阶级+民族+外交+军事+„„
⑶文化背景=思想、宗教+科技+教育+„„ 但更侧重于有利因素
如十月革命的历史条件:
(一)国内:①经济: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相对落后、生活贫困。②政治:沙皇专制、无产阶级壮大、革命政党成熟、力量对比变化等。③思想:列宁主义指导。
(二)国际:帝国主义忙于一战等。
3、原 因
(一)从原因广度上分析:原因=主观(内因)+客观(外因)
内因或主观原因,一般是指与某事件(或人物)所在的阶级、阶层、团体、个人的主观意识密切相关的那一方面因素;
外因或客观原因则指与前者有紧密关系但又不受前者主观意识影响的那一方面原因。这和原因分析法的优点是抽象而又深刻,易于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需要指出的是,内外因属于社会、国家等,人的意识很难起决定作用的大范围历史概念时,那么它们是专指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这就区别主观原因与客观原因。主观原因与客观原因:前者是属于自我意识方面的原因,即人为的原因;后者是独立存在于人的意识之外的原因。
⑴主观原因:事件发起、参与者内在经济、政治、思想诸方面因素。属于自我意识方面的原因,即人为的原因;
⑵客观原因:自然、社会环境、外在各方面经济、政治、思想因素等。它是独立存在于人的意识之外的原因。
原因广度与背景分析方法基本相同,背景侧重于静态分析,原因更侧重于动态分析。
如美国独立战争的原因广度分析:
内因:①经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统一的市场等。②政治:美利坚民族形成、资产阶级、种植园主阶级形成等。③文化:统一的文化、民族意识觉醒等。外因:①英国的经济掠夺和政治压迫。②启蒙思想的影响等。
(二)从原因深度分析:原因:→直接→主要→根本
根本原因 是指影响历史发展的诸多因素中,带有历史发展必然性,在历史进程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我们可以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社会基本矛盾运动、阶级本质、历史发展的主要原因等角度去探讨历史发展的根本原因。所谓根本原因,是指促使历史事物产生的内在的、本质的必然性因素,是历史事物能够产生的土壤,在历史事物产生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如果缺少了这种因素,与之相应的历史事物便不会产生。
主要原因 是指对历史事物的产生起主导性、决定作用的因素。有了这种因素,历史事物才会以当时的特征出现。如果缺少了这种因素,历史事物则不会以当时的特征出现,甚至不会产生。
直接原因 是指导致事件发生的近期的诱导性因素。“直接”的含义是指不经过中间事物和中介环节,要注意分析出时间关系或逻辑关系上最为接近的因素。事件发生的导火线通常就是直接原因。它在历史事物产生过程中起到催化剂的作用,是一种偶然性因素。
三者既有层次区别,又有联系渗透,如“五四”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是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主要原因涉及当时国内外各种矛盾,包括帝国主义侵略、北洋军阀黑暗统治、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无产阶级壮大、十月革命影响、马克思主义传播等因素;根本原因则是主要原因中最深层的因素。
4、矛盾分析: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阶级矛盾、阶级内部矛盾、民族矛盾、宗教矛盾、不同利益集团矛盾„„
如尼德兰革命爆发的原因:①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与旧制度矛盾。②资产阶级与封建阶级矛盾。③尼德兰人民与西班牙统治者的民族矛盾。④加尔文教与天主教矛盾等等。
5、目的、动机:目的是想要达到的地点或境地;想要得到的结果。它常常用“为了„„”的介词结构表示。实质上也是原因,只是在语气上表现得较为直接,较为主观些,并且一般都属于直接原因。目的、动机:→直接→主要→根本
⑴直接动机:解决当前面临的种种危机或问题
⑵主要目的:实现某一方面目标,求得稳定和发展等
⑶根本目的:建立或巩固统治,维护统治阶级利益(根本利益)
目的、动机属于主观方面的原因,是事件发动者的主观意愿。如王安石变法:直接动机是解决面临的社会危机;主要目的是增加财政收,缓和阶级矛盾,实现富国强兵等;根本目的是巩固封建统治。二 特点与特征、性质与实质
特点与特征 特点就是人或事物所具有的独特的地方,通俗地讲就是与众不同的地方。因此如果问一个历史事件或一次革命运动的特点,就应该把同类事件或革命运动进行比较、鉴别,从而找出它与众不同的地方。
例如: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特点,其一是在革命过程中,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结成联盟掌握革命的领导权(这是美法等国资产阶级革命所没有的);其二是标志着世界近代史的开端(这也是美法等国资产阶级革命所没有的)。
再如:黄巢起义的特点就是流动作战,没有建立稳固的根据地。
性质、实质
性质,就是一种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根本属性。即抛开表面现象,看它的特点,看它的特征,看它的实质。分析一个历史事件的性质,往往从它产生的原因和目的就可抓住一点苗头来,性质常因所指事物的不同,其具体含义也不一样。倘若是指一本书的性质,这就是具体说明它是属于哪一方面(或哪一类),以什么体例写出来的著作。是战争的性质,则需要着重谈这次战争是正义的,还是非正义的,是侵略性的,还是反侵略性的等等。如果问的是革命的性质,就必须以当时的社会形态为出发点,看它革命的动力是以哪个阶段为主体,在其斗争纲领中提倡什么,反对什么,为哪个阶级谋利益,代表哪个阶级说话等等,最终要确定它的阶级属性和社会属性。
实质,也就是本质。它是指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决定事物性质、面貌和发展的根本属性。事物的本质是隐蔽的,是通过现象来表现的,不能用简单的直观去认识,必须透过现象来掌握本质。如:俄国1861年改革,就其性质而言,是由农奴主实行的资产阶级改革;就其实质而言,实际是对农民进行的一场厚颜无耻的掠夺。
有时候性质和实质会合二为一,如“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两大集团,无论其性质还是其实质,都是帝国主义的军事侵略集团。不过,性质偏重于军事侵略,实质偏重于帝国主义。
三、经过 内容 经过 所谓经过,就是指经历、过程。一个历史事件除了它的前因和后果之外,经过一般至少包括发生、发展和结局三个部分。如:“五四”运动的经过怎样?就要答出“五四”运动的爆发、发展和结局(取得初步胜利)三部分内容。
历史内容=经济+政治+文化+„„
历史内容即客观历史,是人类重大历史活动的客观记载。活动的主体包括重要历史人物、群体、组织、机构等。活动内容包括经济政治方面的事件、事态、制度、政策、纲领、路线、计划、条约;文化方面的理论、技术、文物器具、工程建筑、书籍文献等。一般历史内容,可从经济、政治、文化诸方面分析。
经济内容: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结构、布局+„„
⑴古代经济=经济制度+经济政策+(农业+手工业+商业)+经济结构、布局+„„
① 经济政策=总政策+土地+租税+赋役+人身+„„
②农业经济=人口+土地+工具+水利+作物+布局+„„
③手工业经济=(纺织+矿冶+陶瓷+„„)(技术+布局+„„)
④商品经济=城市+交通+商品+市场+货币+边贸+外贸+„„
⑤经济结构、布局=经济成份比例变化+经济重心变化+经济方式扩展+„„
古代经济一般分析方法,是先分析各时期经济政策的调整,再从农业、手工业、商业各方面分析经济发展情况。如唐朝经济:先分析总体的重农政策,唐初恢复经济的措施,如均田制、租佣调制等;再分析农业如生产工具的改进,兴修水利、开垦荒地、粮食布帛、人口增长等;手工业的丝织、陶瓷、造纸技术及布局;城市商业的繁荣、民族、对外贸易的发展等。从总体发展情况分析,商品经济仍然微弱,南北经济趋于平衡、封建生产方式向边疆扩展等。
⑵近现代经济=经济发展要素+经济成份+国际经济+„„
① 经济发展要素=技术+资金+市场+原料+劳力+经济结构+经营方式+政策+„„
如19世纪后半期美国经济发展要素:包括移民带来劳力、技术;西部开发提供市场、原料;废除种植园奴隶制、大规模农业经营、垄断模式等。
② 经济成份=自然经济+外资+合资+民资+官资+国营+集体+个体+„„
如新中国初期:地主经济被消灭、富农经济保存、农民个体经济发展;帝国主义在华企业、官僚资本被没收,民族资本主义恢复发展;国营企业确立领导地位、集体协作经济兴起等。
③国际经济=总格局+(生产+管理+资本+技术+市场+关税)(协作+竞争)
如当代世界经济格局的多极化、经济区域集团化、全球现代化趋势;具体表现为各国、各集团之间在生产、管理、资本、技术、市场、关税贸易等方面的协作与竞争等。
三、效果、结果、后果、意义、影响、作用、教训、启示:
效果、结果、后果
效果 是指由某种力量、做法或因素产生的结果(多指好的)。结果 是在一定阶段,事物发展所达到的最后状态。后果 是指最后的结果(多用在坏的方面)。
从词性上看,效果是褒义词,后果是贬义词。在历史问答题目中,使用效果的不多。最常用的是结果,有时用后果。例如,简述德国十一月革命的经过和结果。在这一道题中就不能用后果。再如,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英、法、美推行绥靖政策的表现如何?后果怎样?在这一题中用“后果”好。一般情况下,结果可以代替后果。
作用、影响、意义
作用 就是对事物产生的影响、效果或效用。影响 是指对人或事物所起的作用。意义 指的是价值和作用。
作用和影响基本相同。但是,应该注意的是在历史问答题中,一说作用和影响都应该从正、反两个方面去考虑:作用包括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影响从性质看,有积极影响,也有消极影响;从范围看,有对内(如国内)影响,有对外(如国际)影响;从时间看,有直接影响和长远影响;如此等等。
意义和作用、影响相比较,它的范围就要大得多。一般地讲,性质、特点、作用、影响、后果、评价、经验、教训等都属于“意义”的范畴。所以,如果题目问某件事的意义怎样,上面提到的这几点都应该加以考虑.经验、教训、启示:
经验 一般指正面的成功的方面; 教训 一般指反面的失败的方面; 启示 则二者兼而有之。
四、其他常用术语:
1、情况、状况
情况和状况都是指情形。因此二者基本相同,可以通用。例如:“试述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状况”一题就包括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爆发情况、特点和影响。它们的差异在于情况偏重于动态,状况偏重于静态。因此在题目问情况的时候就要着重答事情的发展变化过程。
2、简述、综述、概述
简述就是简要叙述的意思。但是历史问答题的题目中如果出现了“简述”二字,就意味着以下三种情况:一是简单叙述题,如“简述商鞅变法的背景和内容”。二是复合简述题,如“简述明清两代加强封建专制主义的措施及影响”三是综合叙述题。如“简述中国古代在医药学方面的主要成就。”
综述就是综合叙述。历史问答题中如果含有“综述”二字,就肯定属于综述题。然而,在历史问答题中,综述题直接用“综述”作提示语的并不多,更多的是用“简述”作提示语,有的甚至不用提示语。所以,判断一道问答题是不是综合题,主要应该看全题意思是否以综述作为主要解答方法。综述题和简述的区别,主要在于:第一,从答案内容来看,简述题只要求叙述一件事情,材料在课本里很集中;综述题则要求叙述多件事情,材料在课本里很分散。第二,从解答方法来看,简述题主要概括叙述,而且采用的是“详细概括法”,综述题虽然也要概括,但它采用的是“高度概括法”;而且它的主要解答方法是综合。第三,由上述两点就决定了简述题属于普通题或“基础题”,而综述题属于综合题或“提高题”。
概述就是概括叙述的意思。概述和综述的意思基本相同。它们的共同点是都要求采用“高度概括法”去叙述。如“概述1840—1949年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华侵略势力的消长及其原因和结局。”
3、评述、评价、评论 评述就是评论性叙述。
评价就是评定历史人物的功过是非(包括正与误、得与失、优与劣、好与坏等),特指历史事件的性质、作用、地位等。
评论则是对历史人物、事件、观点等进行分析、论证和评价。三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评述偏重于叙述,评价(评价)偏重于结论。高考中的评论(评价)题,作答不要求面面俱到,关键是要准确而又深刻,精炼而又恰当。在问答题中常用“评述”作提示语。例如,评述罗斯福新政。如评价反法西斯联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作用和评论顾炎武八股之害的观点等。评价和评论历史问题有一套专门的方法,不赘。
4、联系、结合
例,“联系从法兰西第一帝国建立到20世纪20年代英法关系的变化及其原因„„”“试结合19世纪50、60年代欧洲大陆发生的重大事件的基本原因和性质„„”“联系”、“结合”意思差不多,字面上说是与之发生关系,实际上则是以之作背景用依据,用以说明或论证或阐述后面的问题。也就是说,题中要求“联系(结合)的内容是次要的,而后面要回答的问题才是主要答案所在。那么前者究竟答不答呢?当然要简明扼要地回答,但重心应放在后面的问题之上。下面再看一例,就更清楚了:“结合13世纪至20世纪20年代英国经济和阶级关系的变化,分析英国议会和政党政治的演变”。此题要求答出英国在700年间的“经济”、“阶级关系“、“议会”、“政党政治”四个方面的变化,但前两个方面是次要的,后两个方面是主要的;同时后者以前者为背景、依据,两者有密切联系,而不是毫无关系。因此,此题答题内容虽包括四个方面,但不能分别将四个方面的史实一一列出了事,而必须分成若干个阶段,每个阶段都先述前两个方面的情况,后述后两个方面的情况,才符合题目要求。
5、说明、表明
“说明”,“表明”的含义也相似,就是说从什么材料得出结合论(这个意义多用“表明“,如1995年高考历史第22、24、30、32题);此外,“说明”还含有分析、阐述之意(这个意义多用于问答题,如“概括说明这些局部战争为什么未以能遏制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1994年高考历史第43题最后一问“(恩格斯)对原先的结论进行修正,说明了什么?”就相当于说“表明了什么?”也就是“可以得出什么结论?”的意思。
6、体现、反映
“体现”“反映”主要说明不是直接的,而是间接的,不是表面的,而是深层的;不是现象,而是本质。如,“下列19世纪中期的重大历史事件中,体现了资本主义历史潮流的有„„”此题的含义可这样理解:“资本主义历史潮流”这个实质,通过“美国内战“、“日本明治维新”等史实来“体现”。
又如,“试从民族关系的角度分析此诗所反映的社会现象”。民族关系既有“战乱和分裂”,又有“各民族间的友好交往和合作”,且后者是主流,这一现象,通过刘迎的诗“反映”出来了。这样的答案,要转几道弯才能组织现来(不是直接能够得现结论的),考生如不能领会此意,何能作出符合命题者意图的答案?
7、指出、举出
指出直接说出某个(或某此)史实或结论;而举出(列举)则为举列性质,如不限定,一般应全部列出(史实或结论)。如,“„„指出19世纪70年代以前在政治领域内世界上有哪三股进步的历史潮流,从中各举出两个重大历史事件”。此题只要简明扼要地答出有哪三股潮流,每股潮流举两个例子就行了。但当年有的考生却是想到哪件事就把前因后果都阐述一遍,最终却未能归纳出什么潮流,真是下笔千言离题万里,也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这就是因为没掌握解题要领,尤其是没搞清楚题目要求的缘故。
8、基本、根本
“基本”是指大部分、总体上或主体而言。
“根本”则是指根源、实质和内部、深层而言。以原因为例,“基本原因”可以说是几方面原因的和(一些次要的或技节性的原因可以不计),而“根本原则”则要追根溯源而挖掘出深层次的原因。
如1995年高考历史第14题法国1848年革命的“根本原因”是选A项“金融贵族的统治阻碍了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而如果选“基本原因”,则还要加上B项“七月王朝”极端腐败,激起了人民强烈愤怒和C项革命前的农业歉收和经济危机使人民生活状况极度恶化这两点。
9、主要、简要
“主要”是指几者中最重要的;“简要”即简明扼要,是要精炼而准确地把主要的部分概括性地表述出来。关键在于抓住主要之点,否则是简而不要;如果事无巨细,面面俱到,则又不成其为主要,而是庞杂了。
如:分别指出30年代发生在中国、埃塞俄比亚、西班牙的反法西斯局部战争的主要特点,这些国家的反法西斯战争都有许多特点,而要求答“主要特点”,每个人三五句话就概括了。如此精炼的水平,考生自是不易达到,教师要将其训练到此程度,又何容易!
10、现象、表现
“现象”、“表现”俱指情况、史实而言,回答时要将其逐条罗列或分成若干方面若干要点来加以表述,注意条理性,切忌东拉西扯。如“上引材料反映了什么现象?”即要求答出材料中反映的史实。“南朝和南宋时期,南方经济„„发展表现在哪些方面?”即要求答出经济发展的情况。
11、是什么、什么是、为什么、怎样
是什么是指具体的有条件的现成的东西,不得不单凭自己的分析和理解去任意编造或杜撰。如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什么是可以从两个方面去理解:一方面是和“是什么”相当,所不同的是只不过在语句结构形式上来一个颠倒,问法明显,回答时容易掌握住中心,如,什么是《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二是相当于名词解释,着重点是需回答一个事物或词语的定义或概念,条文性没有第一种解释原因那么强烈。例如,什么是“明治维新”?
为什么是询问原因和目的。考生要凭已有的历史知识,通过理解、分析,针对问题的需要,用自己的语言去作全面的回答。例如,为什么说十月革命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在历史回答题中,分析论证题常用“为什么”作提示语。
怎样 疑问代词,询问原因、性质、动作、状况、方式或情况等。当它出现在一个疑问句子中间时,一般包括以下两种形式;一是问原因和经过;二是经过和结果,并且以前者出现的机会居多。例如,人民解放军是怎样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的?这就要求答出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的原因和经过。再如,新航路开辟的经过怎样?这一题就是要求答出新航路开辟的经过和结果。
12、谁、几
谁一般指人,而且仅指一个人。几,一般专指问人物或事件的数目,比如,几人(几位)、几件、几次等。
13、哪、哪些
哪是疑问词,哪些是哪的复数,不止一人一事如此。哪一般专指地名,如,西汉建都在哪里?在历史问答题中,哪些常用于句子中间或末尾,只用于疑问,并且一般不必答出它的总数。例如,日本古代和近代进行了哪些重大改革?再者,“哪”如果和“几”相结合,出现在一个疑问句里,那就不仅要答出数目,而且还得把各个数字所代表的具体事物的名称写清楚,例如,世界近代史上哪几个国家是通过资产阶级革命走上发展资本主义道路的?这就应该答英国、美国和法国三个国家。
三、选择题解法讲解
备考建议:
1、不要纠缠太偏太怪的题目
2、放稳心态,坚持背书,回归课本。(时间表、知识点对比表)
3、错题集(小心陷阱)
4、在以后的练习中继续强化标注设问关键词和寻找有效信息
(一)、选择题解题过程一般按如下步骤进行:
一、审题(题干):
确定解题范围:注意时间范围、人物属性、事件及答题方向(原因、背景、地位作用 影响等),最好把它们圈住,不要在解题过程中被它们跑掉。•
二、看选项(题肢): •
1看选项表述正确与否,错一句就不选;
2看时间是否在范围之内,不符合的不选;
3看是否符合题干要求,只要与题目无关的,比如题目要求答的是政治方面,你答经济方面的,表述 正确都不选。•
4看是否只是重复或概括题目的内容,也要否。
三、有两项比较难选的,认真分析两项的内容有何关系,与题目要求那一项更贴近,坚持选最佳的(概括最全面、表述更有深度的)
(二)常见题型的解法
概念型、因果型、比较型、评价型选择题
一、概念型选择题
【题型特征】
概念型选择题主要依据基本历史概念来命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概念的再认再现和理解阐释能力,要求学生对历史概念准确理解,并对其内在规律和本质属性进行准确把握。此类题题干中经常出现的词语有“内容是”、“标志是”、“性质是”、“特点是”、“准确的理解是”等。概念型选择题的考查形式主要有以下三种:
一是题干概念类,即题干提供一个概念,选项提供与此概念相关的四个阐释,要求从中找出一个最符合题干概念的阐释。
二是选项概念类,即题干提供某种现象的阐释,选择提供四个概念,要求从中找出符合题干阐释的概念。三是隐性概念类,即题干和选项均不出现概念,但解题时要使用概念。典例分析】
例1
《说文解字》记载:“宗,尊祖庙也。”这 说明宗法制得以维系的重要因素是()
A.血缘
B.地域
C.信仰
D.出身
解析
“宗,尊祖庙也”,意思是“宗”的本义 就是祭祀祖先的场所。这说明宗法制是通过血缘
关系来维系的。
例2 马克思说,启蒙思想家“已经用人的眼光来 观察国家,并且从理性和经验中而不是从神学中
引申出国家的自然规律”。其中“理性”的含义 是
()
A.独立的思考与自主的精神
B.君主的权力与党派的信仰
C.国家的意志与精神的寄托
D.权威的判断与历史的传统
解析
马克思强调启蒙思想家“用人的眼光”观察国家,这说明“理性”首先是人的思想,不是
神的意志。再结合启蒙思想的主张,可以判断“理性”就是“独立的思考与自主的精神”。
解题对策
解答概念型选择题的常用方法有以下几种:
(1)背景法。历史概念有其客观存在的特定背景,根据历史时间和历史空间,联系所学知识,直接选取合适的答案。
(2)定性法。就是对历史概念的性质、本质等属性上的界定,即分析“该概念是什么”。凡是与题目所考查的概念性质不同的选项就要被淘汰。比如,题干提供的是政治制度方面的概念,而某选项的阐释却是经济方面的内容,明显可以排除。
(3)定量法。就是对历史概念的时间、适用范围等量度上的界定,即分析“该概念在什么时空区间内存在,在什么范围内适用”。
(4)理论法。运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等辩证关系原理,阶级分析法等基本原理可以迅速解答。
(5)史论结合法。运用唯物史观、辩证法的相应理论与观点对题干与备选项进行分析,再结合相关历史知识进行印证,从而找出最符合题意的选项。
二、因果型选择题
【题型特征】
因果型选择题就是考查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的原因和结果的选择题。因果型选择题着重考查学生对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中存在的因果关系的描述和阐释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该类型题通常有以下两种表现形式:
一种是由结果推出原因,结构是题干为果、备选项为因。题干中的标志性词语有“主要原因”、“最主要原因”、“内因”、“外因”、“根本原因”、“直接原因”、“主要是因为”、“主要是由于”、“决定性因素”、“主要理由”、“主要依据”、“政治因素”、“主观原因”、“客观原因”、“导火线”、“目的”、“主要目的”、“根本目的”、“直接目的”等,或出现“为了”、“主要是为了”、“意图”、“动机”等关键词语。
另一种是由原因推出结果或影响,结构是题干为因、备选项为果,题干中常出现的标志性词语有“影响”、“结果”等。【典例分析】
例1 达尔文被当时的人们称为“生物学 领域的牛顿”这主要是因为
()
A.他和牛顿分别在生物学领域和物理学领域取得 了重大贡献
B.他和牛顿对科学的发展贡献是巨大的C.他和牛顿的学说都否定了基督教神学的权威
D.他和牛顿的学说是一脉相承的
解析
牛顿创立的经典力学是人类认识自然,在历史上对自然规律第一次进行的理论大综合,使科学摆脱了神学的束缚;达尔文的进化论论证了植物、动物,包括人类,都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给上帝造人说以致命的打击。
答案
C 例2
董仲舒的新儒学(核心是“天人感应”、“君权神授”)被汉武帝采纳的最主要原因是
()
A.适应了汉武帝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需要
B.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提供了理论依据:“君权神授”
C.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提供了思想上的统治方案:“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D.对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警示君主约束自己,有一定的进步意义
解析
解答本题用排除法。B、C是具体原因,D 是新儒学被汉武帝采纳后所起的作用,不属于原 因。
答案
A 解题对策
解答因果型选择题的基本方法主要有以下三种: ①根据时间顺序判断因果关系,时间在前的一定是因。
②运用基本原理判断,如,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存在是因,社会意识是果)、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等。
③限定词法,即要正确理解相关概念的含义,能够正确区别客观原因和主观原因、主要原因和次要原因、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国内影响和世界影响、政治影响和经济文化影响等。解答此类选择题时注意以下几点:一是正确理解概念的含义,如原因方面要弄清楚客观原因与主观原因、主要原因与次要原因、直接原因与间接原因、历史原因、根本原因等概念;二是弄清历史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全面分析和把握影响历史发展的各种因素;三是准确把握题干与备选项之间的逻辑关系,弄清哪个是因、哪个是果。
三、比较型选择题
【题型特征】
比较型选择题是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或同一历史现象在不同历史阶段的反映作为对象进行比较分析的选择题。它是对教材内容的重新整合,备选项中的表述基本上是教从形式上看,比较型选择题有显性和隐性之分,显性比较型选择题在题干中一般有“相同点”、“不同点”、“共同之处”、“相似之处”、“最大的不同点”、“最根本的不同”、“本质上的相似之处”等词语出现;隐性比较型选择题则没有明确的提示语。
从内容上看,这类选择题既有对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的表面问题进行分析比较的,也有对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的本质问题进行分析比较的,而后一种更常见,也是教材中没有的,因此同学们在做题时要注意辨别备选项表述的正误。【典例分析】
例1 革命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探索出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探索出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二者根本的共同点在于()
A.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B.实事求是,从中国的国情出发
C.推翻了三座大山
D.都使中国实现了共同富裕
解析
解答本题用限定词法和排除法。两种探索最根本的共同点在于从中国国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开创了指导革命和建设的道路,体现了“实事求是”的思想。A只符合后者; C只符合前者;D错误,毛泽东探索的道路使中国人 民站起来,邓小平虽然主张共同富裕,但是现在来看,中国还没有实现共同富裕。答案
B 例2
苏俄新经济政策、罗斯福新政和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的中国改革的相同之处在于
()
①全面发展国有经济
②充分发挥市场调节的作用
③运用国家政权的力量干预经济
④将市场与计划相结合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③④
D.①②④
解析
解答本题可用列式法和排除法。将四个选项列成竖式后会发现每选项都有④,故④不予考虑。苏俄的新经济政策是在国家掌握经济命脉的前提下,大力发展经济;罗斯福新政是在不触动私有制的前提下政府利用国家力量对经济进行干预的政策;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的中国改革大力发展市场经济,但是国家的宏观调控依然发挥巨大作用。由上述分析可知③正确。①说法错误,②不符合新经济政策。答案
C 解题对策
解答比较型选择题主要分为四个步骤:
一审,仔细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注意题干考查的角度,看题干是考查两者的区别,还是考查两者的联系,或者是考查两者的所有关系即包括区别与联系。
二联,联系教材中相关的知识,抽取、储备与题意相关的知识,并进行对比。
三比,把备选项和题干进行联系比较,先看备选项的表述是否错误,再看备选项观点是否符合题干考查的角度。
四查,审查备选项,只有本身是正确的且符合题干要求的备选项,才能最后入选。
四、评价型选择题
【题型特征】
历史学习的目标之一是在掌握史实的基础上形成一定的认识和结论,运用基本的历史理论和方法去分析和评价历史现象、历史人物。评价型选择题是考查学生评价能力的题型之一。此类题侧重对历史概念、历史观点和历史结论等进行分析、判断和评价,不着眼于“是什么”,而着眼于“为什么”,而且题干所展现的内容往往以全新的结论(或表述)出现,即在知识框架下注重对能力的考查,在史实框架下注重对历史理论运用的考查,在旧知识框架下注重对创新和思维能力的考查,注重对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考查。随着新课改的进行,评价型选择题日益成为高考考查的重要题型之一。评价型选择题的常见命题形式有:
一是主体+评价类,即题干给出被评价的主体,选项提供对该主体的评价,从中选择最合适的评价。经常呈现的形式是“关于某某(可以是历史现象、历史人物、历史概念)的评价(或者说法、解释、表述、分析)正确(或错误)的是”。
二是评价+主体类,即题干给出对某事物的评价,选项提供与评价相关的主体,从中选择最合适的主体。【典例分析】
例1
张裕公司由清末著名爱国华侨张弼士创办于
1892年,是中国第一家葡萄酿酒企业。它的发展
历程是中华民族资本主义艰难发展的见证。图为
地窖“镇窖之宝”,这个酒桶能容纳15吨葡萄
酒,号称亚洲桶王。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下列对
张裕公司的评述正确的是()
A.其性质是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B.其创办受民主共和与“实业救国”思潮的推动
C.张裕公司的创办是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结果
D.其创办受清政府鼓励发展实业政策的推动
解析
解答本题用材料解析法和史实支撑法。本题是对中华民族工业的考查,注意材料中的时间 限定。B发生在20世纪初;近代中华民族资本主义与产生于明朝中后期的资本主义萌芽无关,排 除C;D发生于甲午战争后,不符合史实。
答案
A 例2
1958年,中共中央号召全国人民为生产1 070万吨钢而奋斗。各地迅速组织起生产钢铁的大军„„为了提供炼钢原料,许多人把家里的锅砸了,对上述现象的评述正确的是
()A.反映了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 B.推动了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 C.初步形成了合理的工业布局 D.直接导致农村生产关系变化
解析
材料反映的是1958年开展的“大跃进”运动,反映了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故A正确;“以钢为纲,全面跃进”,片面强调钢铁工业的发展,忽视农业部门的发展,造成了国民经济比例失调,故B、C错误;图示事件并没有直接导致农村生产关系变化,而是严重地破坏了农村生产力,故D错误。答案
A 【方法探究】 解答评价型试题的原则
1.坚持正确的立场。站在不同的立场上,对同一事件的评价就会得出不同的结论,所以,要坚持正确的立场,如国际主义立场,爱国主义立场,民族团结的立场,社会进步的立场,改革探索、勇于创新的立场。2.坚持正确的标准。要坚持生产力标准和实践标准,即一切历史活动凡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经过实践检验证明是正确的就应该肯定。
3.坚持“三个有利于”,即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社会的进步,有利于人民生活的改善
解题对策
解答评价型选择题的常用方法有以下几种:
(1)背景法。此方法适用于与所学知识联系比较紧密的题目。
(2)理论法。这是解答此类题目最常用的方法。对历史的评价离不开历史理论和方法的支撑,许多题目命制的目的就是考查学生对基本的历史理论和方法的掌握情况,因此学生应该掌握一些基本的历史理论(如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等辩证关系原理)。
(3)史学法。即按历史学中常用的方法进行分析解答,如一分为二法、阶段评价法、阶级分析法、矛盾分析法等。
(4)史论结合法。弄清结论和史实的关系,根据题干给出的结论,分析其与选项中的史实的关系,然后进行综合分析。直选法等方法有时也会用到,如解答非组合型否定式评价型选择题时常用此法
四、记忆的建议
记忆的建议:
一、自信心(面对新知识,一句话:I CAN)
二、合理用脑(文理交替、早上十分钟晚上一点钟,睡前五分钟)
三、理解记忆(不理解就想,想不明就问)
四、熟悉—默读—书写
五、循环记忆(关键一步。)
一般而言,新学习的内容应在当天结合笔记的整理进行识记,一周以内应结合单元(或专题)的整理对本周学习的知识要点进行一次浏览
六、营养补给:青菜、豆类、牛奶、鸡蛋(黄)、鱼、杏仁、木耳
考入清华、北大五百名学习的方法,无外乎具备以下五法宝: 都有一个错题本;都有一个好题本;新课之前一定先预习;先复习后做作业;做作业要计时(限时训练)。学习的三要素:1.规范的学习行为; 2.良好的学习习惯;3.有效的学习方法。
一个人学习成绩的优劣取决于他的学习能力,学习能力包括三个要素:规范的学习行为;良好的学习习惯;有效的学习方法。有了规范的学习行为才能培养出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就会形成适合自己的有效学习方法,三者是相辅相成的,规范的学习行为是前提,是基础。
实践证明:一个行为持续30天以上,就会形成稳定的行为,超过100天就可以形成习惯。过程不变结果不变,过程改变结果巨变,过程合理成绩斐然!
学习能力的三要素又可分为八大学习环节,即学习管理八环节:1.计划管理;2.预习管理;3.听课管理;4.复习管理;5.作业管理;6.错题管理;7.难题管理;8.考试管理
一、计划管理——有规律
1、长计划,短安排。在制定一个相对较长期目标的同时,一定要制定一个短期学习目标,这个目标要切合自己的实际,通过努力是完全可以实现的。达到了一个目标后,再制定下一个目标,确保一个目标一个目标的实现。
2、挤时间,讲效率。重要的是进行时间上的通盘计划,制定较为详细的课后时间安排计划表,课后时间要充分利用,合理安排,严格遵守,坚持下去,形成习惯。计划表要按照时间和内容顺序,把放学回家后自己的吃饭、休息、学习时间安排一下,学习时间以45分钟为一节,中间休息10分钟,下午第四节若为自习课也列入计划表内。
二、预习管理――争主动
1、读:每科用10分钟左右的时间通读教材,对不理解的内容记录下来,这是你明天上课要重点听的内容。预习的目的是要形成问题,带着问题听课,当你的问题在脑中形成后,第二天听课就会集中精力听教师讲这个地方。所以,发现不明白之处你要写在预习本上。―建立预习本。
2、写:预习时将模糊的、有障碍的、思维上的断点(不明白之处)书写下来。――读写同步走。
3、练:预习的最高层次是练习,预习要体现在练习上,就是做课后能体现双基要求的练习题1到2道。做题时若你会做了,说明你的自学能力在提高,若不会做,没关系,很正常,因为老师没讲。
三、听课管理――重效益
听课必须做到跟老师,抓重点,当堂懂。听课时要跟着老师的思维走,不预习跟不上。跟老师的目的是抓重点,抓公共重点,如:定理、公式、单词、句型„„ 更重要的是抓自己个性化的重点,抓自己预习中不懂之处。事实证明:不预习当堂懂的在50%――60%左右,而预习后懂的则能在80%――90%左右。当堂没听懂的知识当堂问懂、研究懂。―建立听课笔记本
四、复习管理――讲方法
有效复习的核心是做到五个字:想、查、看、写、说。
1、想:即回想,回忆,是闭着眼睛想,在大脑中放电影。学生课后最需要做的就是是回想。此过程非常重要,几乎所有清华生、北大生、高考状元都是这样做的。学生应在每天晚上临睡前安排一定时间回想。
2、查:回想是目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承认的最有效的复习方法,也是查漏补缺的最好方法。回想时,有些会非常清楚地想出来,有些则模糊,甚至一点也想不起来。能想起来的,说明你已经很好地复习了一遍。通过这样间隔性的2-3遍,几乎终生不忘。而模糊和完全想不起来的就是漏缺部分,需要从头再学。
3、看:即看课本,看听课笔记。既要有面,更要有点。这个点,既包括课程内容上的重点,也包括回忆的时候没有想起来、较模糊的“漏缺”点。
4、写:随时记下重难点、漏缺点。一定要在笔记中把它详细整理,并做上记号,以便总复习的时候,注意复习这部分内容。―建立复习本。
5、说:就是复述。如:每天都复述一下自己学过的知识,每周末复述一下自己一周内学过的知识。听明白不是真的明白,说明白才是真的明白。坚持2~3个月就会记忆力好,概括能力、领悟能力提高,表达能力增强,写作能力突飞猛进。―此法用于预习和复习。
五、作业管理―要自律
1、不计时不作业:限时作业,记录作业时间,与作业无关的事什么也不做。比如:20分钟写完英语;25分钟写完数学„„
2、不复习不作业:先复习所学的内容,然后作业。
3、遇到难题,百思不得,先放过,后攻坚。
4、不检查不作业:作业后必须检查一遍。
5、不小结不作业:写完作业后,告诉自己学会了什么,得到了什么,有什么体会。
6、独立作业忌抄袭。
六、错题管理――常反思
有了错题本和难题本就叫会考试,目的是为以后复习使用。错题和难题反映着许多知识点的联结,掌握了错题和难题就等于把高分拿在手。建立错题本和难题本可用16K的横格本,每页上下分五部分。第一部分是原题;第二部分是错因;第三部分是改正确与举一反三:正确即写出正确答案,过了一个月复习时,搭眼一看还不会,就问自己:怎么还不会?就要进一步查找原因,这时举一反三,将与本题相关的知识点或习题联系起来,写下来。第四部分是归纳提醒:写出错题错在什么地方,如:错在代数方面,则提醒自己这部分掌握不好,重新自学或请教老师和同学。第五部分是复习次数:每隔一段时间要复习一次,怎么复习?盖住原题自己用脑子想。―此法比较适用于理科
七、难题管理——会溯源
一般来说,难题之难多半在于题目所涉知识点众多,知识点之间关系错综复杂,思维(及方法运用)跳跃性大、逻辑性强,因此,对于难题,建议用溯源的方法整理。一是查清楚题目所需知识清单,同步辨清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二是复原自己考试时的思维路径,查“堵”点、“歧”点;三是借助参考答案探究自身存在的盲点疑点甚至是漏点。之后,同样需要每隔一段时间复习与检查一次。
八、考试管理――抓重点
总结也是复习的一种手段, 可以从知识系统和知识结构出发, 在期中和学期结束进行阶段性的总结, 或是把某个单元列成一个知识结构网进行单元总结, 或是就某一类型题的解题方法进行总结, 还有用比较的方法, 挖掘知识的内在联系方面的总结, 等等.如何引导呢?现在我谈谈我在教学中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一、把问题归类, 找出问题的解题规律
如在进行因式分解时, 根据多项式的特点, 先用与它相应的方法.首先考虑有没有公因式提取.在公因式提取之后或是没有公因式提取的前提下, 我们可以根据多项式的项数来确定因式分解的方法.
(一) 二项式
对于二项式通常考虑是否可用平方差、立方差、立方和公式, 如果上述公式都不可运用的情况下, 一般可运用添项, 再运用公式或分组分解的方法.
(二) 三项式
如果是三项式的因式分解, 是二次三项式的用十字相乘法或求根公式, 当b2-4ac≥0, 且值不是完全平方数时, 用求根公式法.一般二次三项式可通用配方法.但比较麻烦, 如不是二次三项式, 也不符合完全平方式的, 就只有运用添项 (或拆项) , 再用分组或公式方法.如:x2+5x+6的分解用十字相乘法.因为b2-4ac=25-4×1×6=1, 值大于零且是完全平方数.如x2-5x+3用求根公式法.b2-4ac=25-12=13, 值大于零不是完全平方数, 如5x3-4x+1用拆项的方法5x3-5x+x+1后用分组分解的方法.又如:a3+a2-2可用添项的方法, a3+a2-1-1, 后用公式 (立方差、平方差) 公式分解.
(三) 四项式
四项式的因式分解, 可按“二二”型, 即二项二项分组, 或“三一”型分组.特殊的可拆或添项再分组.如:m2-mn+5n-5m用二二型分组, m2-n为一组, 5n-5m为一组.又如:4-x2+4xy-y2用三一型, 4- (x2-4xy+y2) .x3+6x2+11x+6可用拆项x3+6x2+5x+6x+6后x3+6x2+5x为一组, 6x+6又为一组.
(四) 五项式
五项式的因式分解可采用三二型分组, 有的把五项式的某一项拆成两项, 从而看成六项, 再分组, 如:3x4+3x3+4x2+x+1可令3x4+4x2+1为一组, 3x3+x为一组.也可以先拆项后分组3x4+3x3+4x2+x+1, 3x4+3x3+3x2为一组, x2+x+1为一组.
(五) 六项式
六项式的分解可按照“三三”型“三二一”型和“二二二”型分组分解, 如:
a2x2-2a2x+a2-x2+2x-1, a2x2-x2为一组, -2a2x+2x为一组, a2为一组, 这是“二二二”型分组.如:a2x2-2a2x+a2-x2+2x-1可用“三三”型分组, 即a2x2-2a2x+a2为一组, -x2+2x-1为一组, 又如:x2-2x+2xy-2y+y2-3可用“三二一”型分组, x2+2xy+y2为一组, -2x-2y为一组, -3为一组.
总之, 分解因式是复杂的, 但只要我们善于总结, 根据多项式的形式和特点, 分解因式时采用不同的方法, 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二、弄清知识结构, 搭设知识骨架
学完一章或一段完整的教材后做到反映联想, 提纲挈领, 投设知识框架, 掌握知识全貌.具体的方法是把知识成串、分类、列表等, 使之一目了然, 易于记忆.如九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十二章一元二次方程一章知识结构可这样做.
关键词: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经典问题
小学数学是小学阶段的必修课程,计算教学更是对学生的计算能力、数字敏感度有着重要影响,提高计算教学的课堂效率不仅有利于帮助小学生掌握计算技能,还能够从小培养学生严谨的思维和独立思考的能力。然而在小学数学的计算教学中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思考并解决。
一、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不高
小学生认为小学数学的学习是比较枯燥的,尤其是计算教学更多的是与数字打交道,而且数学教材中的解题方式也比较单一,更重要的是学生不明白自己学好数学对以后会有什么作用,学习目的不明确,同时小学生本身就很活泼好动,很难集中注意力,所以学生就会失去学习数学的兴趣。
2.在计算教学中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低
在小学数学的计算教学中需要学生针对问题进行独立思考,但是在计算教学的课堂上,老师没有给学生一个足够的时间来进行积极的思考和思维的转变。所以,在计算教学中学生养成了消极思考、被动接受答案的习惯,导致独立思考的能力较低。
3.学生的计算结果准确率低
计算教学包括口算和笔算,学生进行计算包括计算的过程和计算的结果,然而学生在计算的过程中会经常出现结果的错误,
由计算过程错误最终导致结果错误的可能,也有小学生马虎导致计算结果的错误,总之,学生的计算结果准确率低。
二、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策略研究
1.注重激发小学生的计算兴趣
在小学数学的计算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关键环节,首先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老师不能过于严厉,不能让学生惧怕老师,对于学生在计算中出现的错误,老师在给予纠正的同时要加强鼓励,使学生克服对数学计算的畏难情绪;其次,要营造一个良好的计算教学的氛围,比如,在课堂教学开始之前,老师可以播放一段有关数字的儿歌或是给学生提问一个有关数字的问题,让学生都积极思考,回答问题;最后要将学生周围的生活元素引入计算教学的过程中,比如,在学习小数加减法的内容时,老师可以设计趣味性的教学活动,让学生自制一些小工具,在玩耍的过程中就能将知识点学会,这样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锻炼小学生的动手能力,使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
2.采用多样化的计算教学方式
传统的教学方式是老师根据数学课本来灌输式的讲题,学生上课的积极性不高,小学生比较活泼好动,如果在数学计算的教学课堂上加入游戏教学法或比赛教学法,可以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游戏教学法就是在计算教学的过程中加入游戏环节,让学生在游戏中掌握并运用知识,比如,在两位数加减法的教学中,老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计算接龙的小游戏,让学生自由结组,开始游戏。这样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还能活跃课堂气氛,为计算教学营造一种轻松的氛围;比赛教学法是在数学计算的课堂教学上加入比赛的环节,老师可以针对数学教材上的课后习题,让学生到黑板上写出计算结果,看谁写得快,写得准,这有利于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动力,提高数学计算的
能力。
3.理解算理,掌握算法,强化小学生的口算练习
算法和算理是不同的概念,掌握算法要求小学生知道题目应该怎样算,理解算理要求小学生明白为什么要这样算,只有理解了算理,掌握了算法,对于数学计算题才能做到举一反三。所以老师在计算教学的过程中要给学生一定的独立思考的时间,对于学生计算出现的错误一定要探究其出现错误的根本原因,并对学生进行更有针对性的讲解。同时还要强化小学生的口算练习,口算是笔算的基础,是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老师要注重强化小学生的口算练习,可以采取多样化的训练方式,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
4.注重课外练习,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小学数学的计算教学还要注重学生的课外练习,在练习的过程中可以巩固课堂上所学到的知识点,又可以通过练习提高计算的正确率。所以课外练习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并且要有针对性、熟练地掌握每一类计算题的算理和算法,做到举一反三,而不是进行题海战术,盲目地大量做题,要保证高效的课外练习,提高数学计算的正确率。
5.培养学生养成验算的习惯
在小学数学的计算教学中,老师要引导和鼓励学生在得出计算结果后进行验算,验算是保证计算结果正确的关键,小学生活泼好动且自制力差,所以,老师可以奖励那些课下验算、计算正确率高的学生,这样激励学生在课下写完作业后进行验算,更有助于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同时也有助于学生养成细心的好习惯,增强学生对数字的敏感度。
计算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要从激发学生计算兴趣、多样化的教学方式、笔算口算相结合、加强课外练习、培养验算的好习惯等多个方面入手来提高数学计算教学的课堂效率,提升学生的计算能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严谨的思维,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马春燕.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经典问题的思考[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4(24):139.
[2]余夕凯,刘娟娟.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的热点问题与思考[J].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11(1):55-58.
[3]马建红.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与问题解决教学有效结合的研究[D].杭州师范大学,2011.
【数学学习方法经典总结】推荐阅读:
高三数学学习方法总结10-05
高中数学的学习方法总结07-15
高中数学学习总结07-04
初中数学远程学习总结11-26
高三数学函数知识学习方法总结07-12
数学研究性学习总结11-10
初三数学五点学习方法总结11-04
高中数学远程教育学习总结06-18
第二周数学学习情况总结07-12
数学教师跟岗学习个人总结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