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管理我国林业经济论文

2022-04-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旅游业作为现代先导型的朝阳产业,具有比较优势强、产业链长和可持续发展的特性,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但在实施过程中因粗放式经营和管理,给环境、社会等带来很多不利的影响。文章在分析我国旅游经济存在问题和原因的基础上,提出旅游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以使旅游经济能够保持可持续的发展。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加强管理我国林业经济论文 (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加强管理我国林业经济论文 篇1:

林下经济产业发展现状及发展方向研究

摘 要:在我国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对木材产品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在林业经营发展中,为满足市场需求、提高林业资源的利用效率,林下经济逐渐被广泛认可和应用。近年来,我国的林下经济产业取得了较大的发展成就,创收出较高的经济效益。不过林下经济产业的发展中仍存在问题,需要相关部门及人员把握其未来发展方向,旨在进一步保障林下经济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林下经济;产业现状;发展方向

林下经济是我国现阶段立足于林业经济基础发展而来的一种新型绿色经济模式,其是对林业资源进行全面、充分的利用,即是在林木下开展动物养殖、菌类植物栽培等,以增加整体林业收益的方式和手段。其与现代化经济发展的需求相适应,是林业在新时期下向前进步的必然趋势。

在此基础上,相关部门要合理把控林下经济产业的发展方向,通过有效措施促进林业实现可持续发展,推动林下经济的有序前进,以优化林业产业结构目标为核心。

1 林下经济产业特点

由于林业产业的特殊性,林下经济产业在经营上与其他产业存在较大的区别和差异。首先,林下经济产业对资金的消耗较少,在实际开展产业活动时,其对于资源节约的效果比较明显,即是在林业资源基础上进行整合,使林业、养殖业、菌类种植业等相结合,投入的资金相对较少,可以缓解地方财政压力。

其次,林下经济产业的生产周期比较短,由于其经济活动是在林业资源下开展家禽、畜类以及相关种植等,这些产业的生产周期都相对较短,在几个月内即可完成资金回笼。

最后,林下经济产业具有广阔的市场发展前景,当前我国提出生态文明建设,要求对林木资源进行有效的利用和发展,而林下经济是对林业经济进行整合,与社会发展存在较强的适应性,因此其在未来具有相对良好的发展空间和趋势[1]。

结合林下经济产业的特点,在我国实施林下经济产业有利于保护森林资源,提高生态效益,实现林下空间的高效利用,丰富了地方经济增长途径,为林业经济效益增长提供了多种手段,有助于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另外,林下经济产业的实施与我国的基本政策相符合,基于林业改革,深入挖掘林木资源的优势和价值,在建设生态文明社会的前提下,增加农民收入,促进现代化林业的高效发展。

2 林下经济产业发展现状

现阶段生态文明建设倡议的提出,林下经济产业作为一种绿色、资源节约型的发展模式,迅速在各地区应用发展,虽然当前林下经济产业经营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不可否认仍存在一些问题,对未来产业化发展形成了较大的阻碍。

比如我国在发展林下经济产业时,多数是对森林景观的利用以及林下产品加工和林下养殖、种植等4种形式。从利用森林景观的角度上来说,可以有效推动林下产品的采摘、加工和销售,从林下养殖业和种植业的视角来看,其有利于充分利用林业现有资源,并延伸其经济价值,能够延长林业产业链。但是在实际发展过程中,存在部分林农、农民等对林下经济产业的认识程度不够,依然采用比较原始的林业技术进行经营活动,对林木资源造成了极大的损害;其次,各地区对林下经济模式还没有实现本土化,过分借鉴其他成功地区的经验甚至是套用现有模式,导致林下经济产业与当地发展不适应;其三是对林下经济产业投入资金不足,基础设施尚未完善;最后是政策带动作用不强,产业链延长较短,不能充分发挥林下经济产业的优势,对林业健康、可持续发展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基于此,相关林业部门需要结合社会发展实际,正确把握林下经济的发展方向,通过有效措施和策略激发产业发展活力,在减少林业资源破坏的基础上,进一步丰富经济增长手段,在林业改革的大形势下,优化林业产业结构,推动其向前创新进步[2]。

3 林下经济产业发展方向分析

3.1 强化林下经济产业宣传

实现林下经济产业的高效发展,则要针对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把握发展方向,进一步推动林下经济产业趋向规模化、集成化。因此,必须通过强化林下经济产业宣传,充分提高林农及农民的思想观念,树立正确、科学的发展意识。

比如,通過电视媒体及网络媒体开展林下经济观念宣传或者技术传播,形成良好的舆论和信息氛围,为林下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信息平台和交流平台。其次是要对林下经济进行合理的规划和布局,结合市场需求和风险因素等,拓展林下经济产业的经营范畴,加强对各项经济项目的管理和监督,正确指引林下经济产业发展方向和趋势。

除此之外,还需对相关林业人员以及基层林农等进行一定的技术宣传和培训,转变传统的林业发展观念,坚持现代化林下经济产业思想,在我国相关政策指导下,合理探索林下经济产业新模式,以实现林业产业又好又快发展[3]。

3.2 因地适宜,选择适宜的林下经济发展模式

林下经济产业的发展需要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充分结合本地优势产业,探求适合当地经济发展的主要运营模式,推动产业经济快速发展。比如,当前我国比较常见的林草间作、林粮间作以及林药间作等运行模式,既能够有效增加经济主体的收入,又能够提高产业发展水平。因此,各地区必须综合考虑林业资源现状,包括气候条件、地形地势、土壤条件、林地范围、市场需求等。

在现阶段发展态势和情景都比较广阔的林下经济产业模式有林木、牧草、食用菌、中药材、牲畜复合式经营模式等。在复合式经营模式下,对林木要通过统一的管理方式,选择与当地气候相适应的树木树种,并合理控制树木间距。对牧草的种植要注意翻土、浇水、施肥、清除杂草等,并加强管理,避免对林木资源造成损伤。而对于中药材的种植要采取相应的林下经营技术,比如种植黄芪、天麻等,要及时清理杂草,保障苗木与药材种植布局的适应性,才能获得较好的林下经营效果[4]。

林下经济产业的未来发展方向是朝向特色化、立体化,结合当地林业资源现状,深入挖掘地方特色,打造地区林下经济产业品牌和产品品牌。并坚持立体化、多元化发展理念,对林业资源进行充分利用,保障林下经济产业结构得到优化升级,与社会同步发展,满足日益增长的社会需求。

3.3 加大林下经济产业资金投入

林下经济未来的发展必将呈现规模化的趋势,因此其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即是要加大林业经济产业资金的投入力度,充分满足各项基础设施建设的需求。首先应获取当地政府部门的帮扶,通过财政资金注入实现林下经济产业强有力的资金保障。其次要结合社会企业以及相关产业,保障林下经济产业发展过程中对技术、人才以及物资的需求,比如林业监测、测量技术设施、林下耕作机械设备、林下经济产品生产加工装置等,充分保障林下经济产业链得到有效延长,提高林业经济效益[5]。所以林业部门要争取到更多的民众、社会机构和组织的支持,积极拓展产业资金的来源,从而形成多种多样的林下经济发展模式。最后则是要建立完善的、稳定的资金投入机制,基于国家政策鼓励金融机构给予林农、农民信贷支持,确保林下经济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3.4 加强政策引导,延长产业链

林下经济产业作为我国一种新型的绿色产业,其发展离不开政策的引导和支持,因此我国各级政府部门应当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出台相应的惠农和优惠政策,充分激发林下经济产业发展积极性。其中主要解决林业资源更新和改造过程中土地占用费问题,尽量免除相应税费,保障林下经济产业经营活动的有序开展。另外一方面要在各项政策的基础上延长林下经济产业链,要整合资源建立规模化的林下经济龙头产业企业,起到带头示范作用,推动产业发展[6]。

同时,也可以建立“企业+农户” “林区+农户”的经营模式,对林下经济产业进行不断的优化,促使实现集约化经营、标准化管理和社会化服务,从而形成较为完善的林业产业体系,协调产业发展的战略方向、发展规模和经营模式。

此外,要积极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实时掌握市场需求,加强与外界的交流沟通,以寻求更多的商机,促进林下经济健康、良好发展。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林下经济产业的经营发展是当前我国社会向前进步的重要方向,也是良好建设生态文明社会和促进农村经济增长的关键举措。虽然现阶段林下经济产业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和不足,但是在新时期下,通过强化林下经济产业宣传、因地适宜,选择适当的林下经济发展模式、加大林下经济产业资金投入以及加强政策引导、延长产业链等,可以有效提高林业资源的使用效率,为林下经济未来健康发展指明建设方向。

参考文献:

[ 1 ] 张华林,贺军军,李文秀,等.我国胶园林下经济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J].南方农业,2019,13(21):61-62.

[ 2 ] 袁霖.林下经济产业现状及发展重点分析[J].种子科技,2019,37(7):39.

[ 3 ] 于英智.我國林下经济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J].乡村科技,2018(34):65-66.

[ 4 ] 白会生.林下经济产业现状及发展重点分析[J].农民致富之友,2018(18):114.

[ 5 ] 凌越.浅谈我国林下经济发展现状与对策[J].山西农经,2018(15):60.

[ 6 ] 高小利,王红梅.我国林下经济产业发展现状及改进措施[J].乡村科技,2020(32):53-54.

作者:葛玲

加强管理我国林业经济论文 篇2:

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摘 要:旅游业作为现代先导型的朝阳产业,具有比较优势强、产业链长和可持续发展的特性,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但在实施过程中因粗放式经营和管理,给环境、社会等带来很多不利的影响。文章在分析我国旅游经济存在问题和原因的基础上,提出旅游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以使旅游经济能够保持可持续的发展。

关键词:旅游经济 可持续发展 对策

旅游经济是指由旅游者的旅游活动引起的,旅游者同旅游企业之间以及与之相关企业之间的经济联系。旅游企业为旅游者提供相应吃、住、行、游、娱乐、购物等服务,而旅游者给付一定报酬,从而形成了旅游者与旅游企业之间的经济联系。旅游企业为安排好旅游者的旅游活动,需要同相关企业或部门发生经济联系。这些经济联系便构成了旅游经济的内容,它是国民经济运行的一部分。

一、旅游经济实施的效益分析

2006年4月,世界旅游及旅行理事会发布的最新报告预测,中国将在10年内成为世界第二大旅游和旅行经济强国。報告预测,2006年中国在旅游和旅行上的消费投资和政府开支等将实际增长14%,达27703亿元,预计2007年至2016年,年均增长8.7%,旅游经济的直接、间接贡献加在一起为国内生产总值的13.7%。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实力增强,旅游经济在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会越来越重,旅游经济作用越来越明显。而旅游经济的快速发展,也必将促进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1.增加国家财政收入。随着国际经济、文化交流的发展,作为国家支付手段的外汇,其作用日益显著。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会极大地增加国家的外汇收入和财政收入,这已经为各国实践所证明,为人们所认识。

2.增加就业机会并带动其它行业的发展。按国际的习惯测算,旅游业直接就业与间接就业的人员比例大约为1:5。每增加旅游业的一间客房,可以直接提供0.75的就业机会,并间接地为2.5人在有关部门(饭店、商业、交通业)提供就业机会。旅游业也可以带动其它产业的发展,据法国旅游业协会主席菲利普·邦贝尔热分析:“43%的旅馆、咖啡店和饭店的收益,同旅游直接有关;铁路运输收益的23%、汽车的12%、农业的8%、建筑业的6%同旅游业有关。”旅游业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产业,吃、住、行、游、购、娱是旅游的六大要素。因此,旅游的发展,必然不断带动与这要素直接相关的饮食、建筑、交通、邮电通讯、园林、商业、轻纺、保险等行业的发展。旅游业的发展对相关产业的带动作用可用一句话来概括,即“一业兴百业旺”。

二、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存在的问题

旅游资源开发对于发展旅游经济,促进落后地区进步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如果开发不当,其负面影响也是很大的。对于旅游资源开发中的问题,我们可以从“公地的悲剧”中得到启示。“公地的悲剧”是美国学者哈丁在同名论文中提出来的。在哈丁所描述的模型中,有一个牧民们共同所有和进入免费且没有限制的草场。在这个草场生态系统中,牧场是公有的,奶牛是牧民们私有的。牧民们为了使个人的近期利益最大化都尽可能地增加自己的奶牛头数。但是,草场的载畜量是有限的,超过载畜量的奶牛会给草场带来损害,这种损害必须由全体牧民共同承担。牧民们增加奶牛饲养头数的结果就是使草场退化,直至毁灭。因此,这个模型的结论就是:虽然从近期利益来看,牧民们有收益,但是从远期利益来看,牧民们“损人不利己”,确实是一个“悲剧”①。在“公地的悲剧”中,哈丁的简洁描述实际上提示了一个非常深刻的道理:众多微小的外部不经济行为所构成的集合,可以造成巨大的破坏,哈丁的“公地的悲剧”理论对于我们理解区域经济发展中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一定要重视外部不经济的问题,是很有启迪的②。

在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类似于“公地的悲剧”这类行为是经常发生的。有些地方政府和个人为了局部利益和眼前利益,对旅游资源进行掠夺性开发,造成了部分资源的严重破坏,带来严重的后果。

1.环境污染严重。旅游是一种个人的社会行为,对生态环境依赖程度较高,当众多的旅游者把旅游资源当做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财富去消费时,其认识上的差距和行为上的不当,就会造成旅游资源一定程度上的损坏和污染,加剧甚至激化旅游与资源、环境的矛盾,破坏甚至会摧毁区域旅游业。目前,在开发利用中缺乏生态保护和环境保护意识,一方面造成旅游资源的过度开发和浪费,另一方面,又造成旅游资源开发的恶性循环,使旅游生态环境恶化,可持续发展受到一定影响。在许多景区,旅游者常常图一己之便,随手丢弃各种垃圾,造成环境污染;有的盗窃重要文物、毁坏景观建筑物等,给旅游资源环境带来严重破坏。“随着旅游业的开展,生活垃圾增多,且处理欠佳,容易造成二次污染”③。

2.文化的剧场化。文化是人生活样式的一种体现,每个人都生活在文化之中,这些文化渗透到了其成员的血液,成为他们的一部分。“有很多民族的文化中包含了很多非常独特的因素,成为他们生活的特殊现象。”④这些现象同样也是异域的人前往旅游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动力。例如云南傣族的“泼水节”,在其民族文化传统里,在泼水的过程中,青年男女寻找自己的意中人。但随着旅游经济的渗透,异文化人员对“泼水节”的向往与期待,因而人们不再只是在特定的时间泼水,只要旅游者需要,什么时候泼水都可以。这样就把原本属于他们生活一部分的活动,转变为他们生活之外的活动,因而这些活动也不再具有昔日的意义了。

旅游者的行为态度在不知不觉中冲击了当地传统文化、道德观念,旅游经营者出于利益的驱动可能会让服饰、歌舞、节庆和手工艺品等带上利益的色彩来迎合游客的需要,使传统生活方式受到影响。

3.旅游资源的盲目开发和利用。许多地方政府在开发旅游资源时,缺乏深入的调查研究和全面的科学论证与规划,想当然,盲目地进行粗放式的开发。粗放型旅游资源开发方式本质上是一条低层次重复性的数量扩张的发展道路,有的地方旅游业缺乏总体规划,造成旅游资源开发存在特色定位不明,景区功能不清,资源开发失控、设施建设失衡等问题;有的地方政府和企业为了本地的利益,不顾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文化环境的实际承受能力,采取掠夺式的开发经营方式,以获取局部的短期的利益。在开发中重开发、轻保护,造成许多不可再生的珍贵旅游资源的严重破坏与浪费和旅游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

4.管理体制混乱、落后。我国旅游资源分属于环保、文化、林业和宗教等不同的部门,因此,在开发建设中各自为政,缺乏全局观念,客观上造成开发建设以及管理上的无序局面。有些自然保护区缺乏规划和管理,甚至将旅游区承包给旅游部门,致使旅游部门在缺乏指导和监督机制的情况下随意经营。此外,服务质量差是旅游景点内的通病,如对酒楼餐厅和娱乐场所以及在景点出售的旅游商品等,尤以对外籍和港台游客乱收费、漫天要价的“宰”客行为屡见不鲜。旅游消费品品种单调,缺乏高质量的新颖产品,不能引领旅游消费。

三、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分析

为保持旅游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管理体制及人的思想观念方面等都要进行积极的探索。同时,对以民俗、艺术、建筑、宗教、政治等文化因素为内涵,对原有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进行再开发,挖掘旅游资源文化内涵,创造品牌旅游产品。

1.建立科学的旅游经济管理机制。“旅游经济能否做到集自然、保护、科技、创收于一体实现生态、社会、经济三大效益的统一,关键取决于管理水平的高低。”因此,健全和完善旅游经济管理机制,构建科学合理的管理模式极为重要。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和管理体制,不断引进世界上先进的旅游经济管理技术和方法,在政策、法律、体制和机制等各个方面加强管理,逐步建立一套完善的旅游经济管理机制。要对旅客量进行严格的控制,并不断监测人类行为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利用专业技术对废物作无害化处理,对水资源节约利用,以达到加强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2.引导可持续的“绿色消费方式”。目前,人们认为旅游消费存在的问题主要还是基础设施落后、软环境落后、产品类型少等。但也要大力提高旅游消费者的素质,倡导旅游者的消费观念、消费结构、消费行为和消费模式向有利于环保、资源合理利用和生活质量提高的方面发展,建立可持续消费的监督、监测和控制体系。

3.创造有特色的旅游品牌。我国的旅游产品的开发过程,多则几个月,少则几天就能完成,随意性比较大,不慎重的设计开发过程开发出来的旅游产品,往往存在着种种缺陷,产品往往缺乏特色与内涵,容易被模仿,很难树立品牌,產品的生命周期较短。因此,发展旅游经济必须从长远出发,搞好市场定位,从深层次挖掘旅游产品的潜力,充分挖掘内涵,突出特色,提高科技含量,使得其他竞争者难以仿冒。如1999年兴起的北京胡同文化旅游,以展示北京胡同的文化历史和京城百姓的民俗,受到海外游客的青睐。北京胡同旅游的成功在于这一旅游产品紧紧抓住了文化与民俗的主题,展示了老北京乃至全中国深厚的文化底蕴。

4.搞好旅游广告,加强旅游宣传。“皇帝女儿不愁嫁”的时代已经结束,好的东西也需要宣传和包装。旅游产品的生产企业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旅游产品的推广,越来越多地借助媒体广告来扩大影响力,吸引客源。旅游广告在旅游产品的推广和销售中,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成为旅游产业市场化的标志之一。报纸、杂志、电视和互联网进行规模化的旅游广告宣传外,旅游企业也要运用不同的手段不同的载体发布其他的企业形象宣传,主要包括旅游企业派发的旅游宣传单、旅游企业宣传册、旅游产品介绍册、旅游交通工具上的流动广告、户外广告、旅游地图,以及旅游企业发布的其他隐形广告,如旅游企业的公共关系活动、企业现场活动等等。重视旅游宣传尤其对主要客源国的宣传,是旅游业赖以生存发展的重要手段。以往我国在这方面做得很不够,必须加以改进。据香港旅游协会资料,每增加1美元的旅游宣传投资,可增加123美元的旅游收入。世界旅游发达国家都十分重视旅游宣传投资,例如美国各州的对外旅游宣传费用都相当可观,2006年纽约州的宣传费用为2000万美元,佛罗里达州为3000万美元,夏威夷州更高达6500万美元,因此,我国应加强对旅游业的宣传工作,每年划出一部分经费,其来源可从各级政府税收拨款,另一方面也可敦促各有关旅游企业支付一定的宣传费用,群策群力,把宣传工作做好。

注释:

①[美)C·哈丁.公地的悲剧[J].科学1968转引自[美]H·范里安.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M].北京:三联书店,1994

②曾坤生.生态旅游消费与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J].改革与战略,1997(4)

③九寨黄龙一线民族地区旅游业及其资源开发研究课题组.关于进一步发展九寨黄龙一线民族地区旅游业的意见建议[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7)

④吕琨.生态旅游经济意义分析.交通科技与经济.2007(5)

(作者单位:鹤壁职业技术学院 河南鹤壁 458030)

(责编:吕尚)

作者:李 敏

加强管理我国林业经济论文 篇3:

做好林业管理和可持续发展的方法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生态问题也越来越突出,人们的生活环境遭到了很大的破坏,环境污染问题影响了人们的日常生活。要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要提高国家对生态环境的管理力度,强化人们的环保意识,各行各业的人们必须要团结起来为保护生态环境努力。对林业的保护是生态环境保护最主要的部分之一。本文通过对我国林业现状的描述,提出了我国林业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改进的措施。

关键词:林业管理 可持续发展 对策

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它指的是我国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正是我国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中之重。为了延续人们的生存的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要加强对林业的监管力度。生态环境与人类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对我国经济的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类的生产活动正在破坏这我们的生态环境,尤其是我国的林业资源。所以实现我国社会的全面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要约束人们的生产行为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加强对林业资源的管理和保护。

一、我国林业的概况论述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林业已经成为我国重要的生产资源,它也对我国生态环境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林业包括的主要内容有对人工林的培育 、对我国林业资源的维护工作和对森林资源的采伐工作。所以我们可以看出林业不仅为我们生产生活提供了资源更为我国生态换环境建设提供了基础。林业资源不仅有经济效益更有社会生态发展的效益。林业的产品主要有两类,通过采伐森林获得的生产资源;通过种植林获得的果实。林业产品的销售和森林资源的保护是林业效益的两个方面。我国资源雄厚、地大物博,南北气候差异大,造成了我国存在多种树木的品种,森林资源也十分的丰富,南方的常绿阔叶林和北方的针叶林都是我国最好的森林资源。随着我国工业的迅速发展,对森林资源进行大量的采伐,造成了部分地区的水土流失现象,给我国生态环境造成了很大的破坏。为了治理污染建立良好的生态环境,我国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来保证我国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实行退耕还林,增加森林的覆盖面积,使得森林资源得到了发展。但是我国在林业管理上还缺乏科学的管理方法,所以造成了我国林业发展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二、当前林业可持续发展存在的问题

林业资源是我国重要的生产和生存资源。它的可持续发展对我国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林业资源本身就具有延续性,但是人们对它的破坏,导致了林业的发展非常严峻。林业资源本可以一直发展下去造福后代,但是这种延续性也将消失。所以我国政府对这一问题相当重视,虽然在保护林业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也伴随着一些问题。

(一) 林权结构模式单纯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的发展,林业资源已经属于国有资源或者集体所有。林业资源的共享体现了社会主义的公有制。虽然这是我国的基本国情,但是相对来说对我国林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一些阻碍,它使得我国林业所有权结构模式比较单一,失去了林业发展的活力。

(二) 采育失衡,利用不全面

随着近些年来我国经济发展,林业资源也在逐渐的减少,我国对林业的覆盖面积相当的重视,针对这个问题也采取了一定政策,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从我国人均占有率而言,与世界范围的占有率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随着我国人口的不断增加,近些年人均森林占有面积也在减少,从根本上说是我国对森林资源的采育失衡造成的,对森林资源开采过度,人工植树的行为相对较少,造成了森林资源的“收支”不成比例,造成了严重的失衡。

(三) 生态补偿机制未健全

生态补偿机制也就是指自然资源有偿使用制度。由于自然资源是作为一种资源,因此,生态资源使用人或受益人在取得合法权力利用资源时,应当针对该地区特点收取相应的费用,并且安排专人对其进行保护,并对过度使用的情况进行惩罚,但由于该制度尚未出现明确的法律规定,所以造成了过度采伐的情况常有发生。

(四)林业保护的监管缺乏力度

由于受到国家和地方的重视,林业保护相较于以前的乱砍滥伐有了一定的改善,各地也随之加强了对林业资源的管理力度,并安排监管机构对其各地情况进行统一监管,还随之出台了较多的森林管理法律条规,尽可能地做到了减少损失。但由于部分地方管理不到位的情况,使得监管制度成为纸上谈兵。

三、做好林业管理的措施

(一) 完善机制,强化责任

要全面贯彻可持续发展观,加强林业管理,首当其冲就是健全管理机制,加强责任体系建设。并形成责任体系网络,将林业管理工作具体到地方,并通过逐层签订责任书,将管理工作落实到村及护林员的肩上。简而言之,负责范围内若发生了火灾事故或其他情况,两次或以上情况,那么该地区在受到处罚的同时,更可能丢失“饭碗”。并且在针对林业案件处理过程中,若出現违法行为,坚决做到公开透明处理。同时及时将案件进行上报,运用媒体、板报等形式将案件处理情况广而告之,起到“杀鸡儆猴”的作用,防止不法行为的再次发生的同时,也能够防止案件出现私下交易的情况。建立林业案件管理档案,采取“一事一案”的方式,将案件进行记录入档。

(二)加强伐区监督管理

随着林业资源的需求日渐迫切,滥砍滥伐成为了制约林业发展的严重问题,要贯彻可持续发展唯有控制该情况的发生,才是保护林业发展的重要举措。因此,唯有不断加强伐区管理的力度,通过明确主体责任,加强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并结合实际情况不断加强责任制度完善,同时亦可采取风险抵押金管理方法,并将伐区管理责任书纳入到考核范围中。重点针对林业资源监管工作上下功夫,并通过采伐限额管理制度进行控制管理,严格按照凭证制度,严禁出现无证采伐、运输等情况,同时针对过度采伐等情况,进行重点惩罚,坚决防止阻碍可持续发展的情况出现。

(三)强化林业管护与资源培育

要做到林业管理必须从管护与培育上抓起。林业管护顾名思义就是指对木材的流通进行控制,同时在林业虫害上进行防护管理、森林防火管理以及野生动物保护等工作进行全面性的管护。第一,应当进一步提高运输负责人员的知识,通过培训加强他们的监管能力;第二,不断加强对自然灾害的预测,结合不同季节开展各项普查活动,从根本上防止出现季节性灾害。

四、结论

综上所述,本文通过对我国森林资源现状的详细阐述,提出了我国森林保护现阶段存在的问题。实现我国林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要结合先进的科学技术、加大对林业改革的力度、调整我国林业的产业结构。林业资源的保护对于我国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崔龙善. 浅谈如何加强林业管理及可持续性发展[J]. 吉林农业. 2010(10)

[2] 范新立,李顺龙. 切实加强森林资源管理,促进林区经济可持续发展[J]. 林业科技情报. 2008(02)

[3] 王万喜,贾德华. 大地园林化——中国现代园林发展的必由之路[J].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农学卷. 2006(04)

作者:张冬

上一篇:煤矿工作总结(通用3篇)下一篇:人力资源部年终总结(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