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提升企业管理水平(推荐11篇)
【关键词】企业文化建设;管理水平;品牌;质量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过程中形成的价值观念、经营思想、管理方式、群体意识和行为规范。企业文化作为一种资源,它通过塑造具有共同理想信念、明确价值取向、高尚道德境界的企业员工群体,从而达到提高企业整体素质、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和企业核心竞争实力、实现企业利益最大化目标的目的。建筑施工企业尤其要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在提升工程项目管理水平、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上发挥应有的作用。
一、从市场需要出发,提高推进企业文化建设的自觉性
要从市场发展需要出发,注重从三个层面提高推进企业文化建设的自觉性:
一是从建筑施工企业的特点认识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企业经营领域、施工区域的日趋扩大,工程项目建设周期日趋缩短,使企业频繁地组建和撤消工程项目部,职工队伍高速流动、高度分散,企业管理跨度不断延伸、难度不断增加。尽快转变管理理念,融入文化管理,实施科学化、文明化、人性化管理,提高全员素质、提升企业综合竞争能力,已成为市场发展对我们建筑企业的迫切要求。
二是从市场经济的发展认识企业文化建设的必要性。市场经济的发展,已经使企业的文化品位成为市场认同的重要标准。有的工程项目,因为安全、环保等问题,影响了企业形象,丢失了市场。项目管理滞后,究其原因,还是企业文化理念落后。建筑市场的竞争,是企业实力的竞争,更是企业文化力的竞争。
三是从国际竞争的新情况认识企业文化建设的紧迫性。加入WTO后,建筑施工企业面临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的激烈竞争,与国外一些先进企业相比,不仅表现在装备、技术、产品等硬件上的差距,更多的是表现在企业的经营理念、发展方向、员工的价值观念等软件方面,也就是企业文化上的差距。因此,必须在加强硬件建设的同时,强化企业软件建设,从提升企业经营理念、培养员工质量意识、创新意识、竞争意识和团队精神等方面下工夫,全面打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二、推进工程项目品牌文化建设,提高企业的影响力
品牌形象是关键。品牌形象能够塑造和提升企业形象,是企业信誉的标志,影响着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施工企业荣获“鲁班奖”、“詹天佑奖”、“中国质量奖”都是一种无形的资产,是信誉和形象的象征,是企业形象宣传中无形而巨大的资产。工程项目作为施工企业形象的“窗口”,是构筑行业精神、树立企业形象的重要载体。无论规模大小、工期长短,都要严格按照企业文化建设标准的具体要求,规范运作,真抓实干,坚持使用统一的企业标志、企业价值观、企业精神和企业歌曲,优化、美化室内室外及施工现场环境,向社会展示企业去的良好形象,打造具有特色的企业品牌。
三、推进质量文化建设,塑造诚信企业文化
诚信是企业的信誉之源、立商之本,而塑造企业诚信形象的关键就是向业主拿出高质量的精品工程。这就要求项目积极培育高品质的质量文化。“人无诚不立,业无诚不兴”,诚信是做人的基本素质,做企业更是如此。一个企业不讲信用其产品就没有市场,更不可能长久地兴旺和发达。有社会学家说,中国目前由于诚信的缺乏,导致了交易成本大幅度地提高。就以现在的投标为例,为了取得发包方的信任,从资格预审开始,施工单位提供的所有资料必须经过公证,并通过银行
向发包方办理投标保证金、履约保函,甚至有时还得有第三方做担保。在目前的建筑业市场,信誉是取得市场的基石,没有信誉就很难在市场上站稳脚跟。要想取得信誉,必须打造诚信力文化。一是对顾客诚信。企业建一幢楼房,将来住这里的人就是企业的顾客;修一条公路,将来行走在这条公路上的人就是企业的顾客。必须对顾客讲诚信,对顾客负责,这就要求保质保量,坚决杜绝豆腐渣工程,无论工期多么紧张,无论施工环境多么恶劣,质量意识放首位,责任重于泰山。二是对业主诚信。从经济角度上讲,业主就是企业的衣食父母,也是施工单位赖以存在的基础。无论在哪里施工,都要摆正位置,端正态度。每一个施工项目部同时也是经营开发部,要通过良好的沟通,密切的合作,取得业主的信任,为以后的工程中标打好基础。
三是对监理诚信。虽然监理是为业主负责的,但监理的工作业绩是通过施工单位来体现的,从这点上讲,监理和施工单位并不是矛盾的,只要施工单位严格按照规范施工、开诚布公、坦诚相待,和监理达成一致,取得监理的信任,必将会极大地促进施工进度和工程质量。反之,一旦失信于监理,必将处处被动,处处受限,甚至连正常的施工也无法顺利开展。
四是对分包商诚信。多年来企业建立的长期合作的外协队伍,与企业共同形成一个施工产业链,作为链条上的每一个环节,均应视为企业身体上的一个器官,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对待外协队伍要同内部队伍一样,既要严加管理,更要关心保护,只有彼此之间互相讲诚信,才能实现共赢,保持长久的密切合作。
四、推进工程项目制度文化建设,提升企业管理水平
为了提高工程项目管理水平,要不断强化科学管理理念,积极将企业文化融入项目全面管理,促进工程项目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工程项目制度文化是为了实现工程项目自身的目标对员工的行为给予一定限制的文化。企业要从实际出发,制定和完善各项管理制度、操作规程、工作职责,把企业文化的基本理念体现到项目管理的各个环节,以先进的文化理念推进管理创新,发挥企业文化的渗透作用,实现制度与文化的理念对接。要突出抓好安全文化、文明施工文化、环保文化、和谐文化、廉洁文化等一系列文化制度的构建和完善,推动项目管理水平的不断提升。
五、推动企业创新,增强企业活力
创新是企业文化的特征之一,只有不断创新,企业才有活力。企业文化建设必须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积极探索企业文化建设的新路子。
一是制度创新。制度创新是企业各种创新的前提,同时也是实现一个企业不断创新的保障。没有一个不断创新的企业制度,企业的创新活动就不能保持持久和长期有效。我国已加入WTO,竞争的步伐日益加快,越来越多的国外建筑企业开始觊觎国内的“蛋糕”,只有通过制度创新,形成有效的创新机制,将创新体现于企业制度当中,使施工企业的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相协调,才能如鱼得水,左右逢源,实现经营。
二是市场创新。“蛋糕”理论告诉我们,惟有创新才能做大市场。细分市场是市场创新的理论基础,而要进行细分市场,就必须有一个明确的市场定位,通过市场定位,确定施工企业在目标市场上的竞争优势。细分市场从纵向上讲,就是对现有市场进一步巩固和深化,通过老客户为后续工程中标打下基础;从横向上讲,要根据地域、工程类别进一步加以挖掘,拓展市场。
三是技术创新。比较优势理论告诉我们:企业只有在技术创新中占有一席之地,才能在市场竞争中分得一杯羹。由此可见,技术创新是企业创新的核心,没有技术创新,就没有产品的更新,失去既得市场,企业就难以发展。因此,必须建立一套激励机制来促进技术创新,形成核心竞争力,才能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四是管理手段创新。企业必须注重管理手段创新,积极引导各级管理人员树立靠文化、靠制度、靠创新管理企业的思想和变经营产品为经营企业、经营品牌、经营文化的新观念,破除靠命令、靠亲疏、靠经验管理的陈旧方式,充分尊重人的价值,注重发挥每一名职工的自主精神和主人翁责任感,在企业内部形成一种强烈的价值认同感和巨大凝聚力,从根本上激发职工的积极性,增
强职工的归属感,实现职工在企业统一目标下的自主经营和自我管理,进而形成企业创新的动力。
六、培育企业人本文化建设,营造企业和谐氛围
要树立人才价值高于一切的财富观。一个企业,如果能够充分挖掘人的潜能,凝聚人的力量,激发人的创新创造能力,就能够战胜各种困难,实现富强。培育企业人本文化建设,首先是要培育以人为本的价值观念。企业的组织形式和组织制度不仅要考虑到人员的职业,还要考虑到人员的兴趣、爱好、脾气及有可能发展的方向。要让员工参与企业管理,培育思考性、自主性、合作性的新型员工。让员工自主独立思考对自己工作范围外的其它工作提出建议和意见。其次是要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情感是人的本性,人的思想和行动无不受情感的支配。因此,培育员工对企业、对管理者相互之间的情感,营造出一种民主、友好、和谐、团结、互助的家庭氛围,是建企业文化、设人性化企业文化的核心。施工企业的工作流动性比较强,员工经常要面对不同的工作环境,甚至要忍受和亲人长期分别的痛苦,如果企业能够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就会让每一个员工有一种身在家中的温暖,减少思念亲人的痛苦,从而全身心的投人到工作中去。再次是要注重目标激励作用。目标是企业与员工共同的追求和价值导向,一个科学而合理的目标能够极大地鼓舞员工的士气,激发员工的潜能,并能得到顺利实现。
1 加强“四好”领导班子建设
抓好领导班子的建设, 是企业稳定发展的根本保证。近年来, 该局牢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 注重发挥领导班子的核心作用, 围绕企业中心工作任务, 积极开展“四好”领导班子建设 (政治素质好、经营业绩好、团结协作好、作风形象好) , 充分发挥领导班子解决问题、增强合力、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积极作用, 有力推进了企业的长足发展。一是加强政治理论学习。领导班子成员坚持每月进行一次党委中心组学习, 制定学习计划, 及时学习上级政策法规, 加强学习研讨, 撰写心得体会。二是坚持群众路线, 加强作风建设。实施周例会、月计划制度, 始终加强与职工群众的密切联系。领导班子成员经常深入所站和施工现场调查研究, 明察暗访, 靠前指挥, 现场办公, 解决问题, 提高了工作效率, 密切了同职工群众的关系。三是加强生产经营管理, 强化为民服务意识。领导班子坚持“转风为先、务实为上、秩序为要”的工作原则, 按照“一手抓大事要事, 一手抓规范管控”的工作思路, 强化安全生产, 优化电网结构, 深化优质服务, 落实“二十四节气表”, 强基固本, 稳中求进, 企业保持良好发展态势。
2 加强党风廉政建设
开展多种形式廉政宣传教育。组织廉政学习, 下发学习资料, 发送廉政短信, 组织干部员工及重要岗位人员参加县廉政宣传周活动, 参观革命烈士纪念馆, 观看廉政警示教育片, 廉政教育率实现100%。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围绕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年度总目标, 细化分解, 局领导及各二级单位负责人分别签订《廉政承诺书》和责任状, 落实“一岗双责”。深化协同监督和廉政风险防控。由纪审部牵头, 实施四部联动协同监督机制, 构筑廉政风险防控网络, 杜绝违规违纪行为发生。深入推进效能监察及案件查处工作。扎实开展供电所突出问题专项治理效能监察, 及时查处违规违纪事件, 防止发生有案不查、瞒案不报的现象。推进纠风和行风建设工作, 开展临时用电、供电服务明察暗访活动。严肃查处行风事件, 客户行风投诉查处办结率100%。积极做好行风评议及群众满意基层所站创建活动, 在县直公共服务行业评议中连续9年保持第一。
3 加强党建和企业文化建设
深化“两带三保”活动。根据整体工作重心和人员岗位调整情况, 对政工干部和党员结对情况及时进行调整, 做到以老带新, 互学共促, 促进转岗人员更快适应、更快融入、更快提升;将局领导班子成员的党组织关系全部转入基层党组织和班组一线党小组, 开展了以“正风肃纪、优化环境”为主题的组织生活会, 既增进了党群、干群关系, 又增强了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以共产党员服务队建设为载体, 架起与客户沟通的桥梁, 彰显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以国家电网公司企业文化“五统一”为基础, 结合自身实际, 大力开展员工思想教育活动。以“中国梦·国网情”主题教育活动和“三联赛”活动为载体, 通过职工书画、摄影、征文、文体、演讲比赛活动, 丰富职工文化生活。开展评选“文明职工”“优秀共产党员”“青年岗位能手”“科技能手”系列活动, 让企业文化内化于心, 外化于行, 营造良好的干事创业氛围, 为全局发展不断实现新突破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撑。
4 加强民主管理建设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河南省电力公司工会换届选举办法》规定, 对职工代表和工会委员会进行换届改选, 对职代会提案进行归类汇总, 提案回复率、办结率100%。组织以“迎峰度夏保供电”“劳动保护现场检查”和“生产现场安全监督”为主题的职工代表巡视检查活动。在职代会闭会期间, 积极召开工会委员会及职工代表组长联席会议, 讨论并通过了“信访稳定”“劳动纪律”“职工退休年龄界定”等制度。组织开展了职工代表述职制度, 增强了职工代表的参政、议政和履职能力。
关键词:企业文化;企业管理;软实力;以人为本;
中图分类号:F279.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4)-08-00-01
在讲求“和谐”,追求可持续发展的新形势下,企业应该坚持将企业文化建设与企业管理紧密结合,把企业文化建设作为提升企业管理水平的重要举措,作为搞好企业发展的重要支柱,实现企业文化建设和企业管理的良性互动,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
一、坚持“以人为本”文化理念
21世纪最重要的是人才。我们要牢固树立发展用人、发展靠人观念,时时处处体现以人为本、和谐友爱的人本理念,应该注重提高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归属感和忠诚度,增强员工的主人翁意识。领导班子定期或不定期组织员工召开座谈会,认真倾听员工群众的心声,尽最大能力帮助他们解决困难,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在生产、生活方面最大限度地改善员工的工作、生活环境,保证员工的职业健康,做到以人为本。
二、在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强化制度保证,提高管理水平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对任何一个单位而言,制度是确保产品质量、安全、和生产顺利推进的重要保障,有利于从行为规范层面更好地保证各项措施、决策、方案的细化落实。无论是管理层,还是普通职工,无论是思想观念的统一,还是言行举止的规范,都应通过制定科学、合理、健全的制度体系来加以保证。
为了使企业文化建设紧贴日常工作,要坚持从实际出发,不断完善各项规章和管理制度,充分发挥企业文化对于企业管理的辅助功能,促进企业文化建设与企业管理的全方位结合。
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应根据企业制定的“工作标准”,从企业标识、宗旨、核心价值观、企业理念、质量观到职业道德、工作纪律,都进行严格的细化,作严格的规定,让广大员工有规可依,有规必依。坚持用制度管人、用制度管事,制定严格的奖惩制度、学习制度、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质量管理制度、标准化管理制度等各项制度,力图做到用制度保障工作顺利运行,促进企业文化建设。
通过完善各个岗位的岗位职责,确保各个岗位职能的实现。在各部门办公室、班组内悬挂岗位职责牌,在生产现场悬挂各种操作规程,使各个岗位员工明确自身岗位职责、技术要求、操作流程和所要实现的目标和所要担负的责任。同时,根据各岗位承担责任的大小、工作业绩等内容,细化奖惩措施,让员工的付出与所要实现的生产目标相结合、物质奖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在严格考核的基础上,确保各项奖惩措施的实現。
安全是头等重要的大事,对于实现安全生产、保障员工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具有重大意义。首先从思想观念上让员工树立安全文化理念。其次是从安全文化制度建设层面强化安全文化管理。另外应对生产中各种危险源进行标识,并对重大危险源建立数据清单,建立完整的应急体系,制订各项应急预案。每个月,领导班子和群众安全监督员都应去现场进行各种安全专项检查和巡查,纠正各种安全违章行为,并通过严格的奖惩来加大重视的程度,有力地推动企业安全文化建设。
三、精心塑造企业形象,展示品牌力量
品牌就是软实力。要牢固树立“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思想,努力打造企业品牌。产品品牌的主体体现在生产现场,关键在于企业的先进管理和先进文化。因此,我们要通过抓好现场管理,规范员工现场行为,保证生产过程安全有序可控,最终产出优质文明的产品来保证品牌的树立。我们应通过员工的文明行为、文明语言、文明标识、文明宣传和实实在在的产品质量来定位企业品牌,始终坚持企业的经营理念,从长远发展的角度和高度干好每个环节,确保、品牌形象的树立。要深知质量安全对于品牌形象树立的重要性,通过保质保量的生产、安全和优质的生产,来彰显企业品牌。还应采取各种措施对员工加强教育,使全体员工树立“今天的质量是企业明天的生命”的理念,形成人人关心质量、人人重视质量的良好氛围。大力实施创新工程战略,全面推进技术创新,经常开展技术比武和科技攻关活动,力图以卓越的文化、先进的技术、创新的管理,树立企业的品牌形象。
通过统一企业形象标识来展示企业品牌。从办公场所到生产现场,从宣传画册到名片、胸卡,从生产设备到工作服、安全帽,规范使用企业标识,全面整合、全方位统一企业形象、展现品牌形象。销售部门是展示企业形象、彰显风采的窗口。应统一筹划、统一规格、统一制作,合理设置,充分展示企业形象,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留下深刻的印象。
通过各种方式扩大宣传,提升品牌知名度。着力拓展品牌宣传途径,通过集中宣传先进典型人物、生产亮点等方式,对内凝聚人心、激发活力,对外展示形象、扩大影响,全面提高品牌的影响力。日常工作中,充分利用电视台、网站、内部办公平台、宣传栏等载体,大力宣传企业管理、职工文化生活和优秀员工先进事迹,在宣传企业品牌形象上,收到良好的效果。
四、结语
第一、加强班组建设要建立健全班组规章制度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没有制度就没有管理的标准可循。以公司及车间各先项规章制度为标准,制定出符合本班组规章制度。一个班组若没有清晰的制度,所有的员工都会率性而为,所有的工作都无法正常有序的进行。所以建立健全班组管理制度是搞好班组管理工作的前提。班组规章制度规范员工的行为,按工艺流程、岗位及工艺指标要求规范员工的操作行为,使员工在工作中各司其职,完成公司及车间的下达的各项工作任务。
第二、加强班组建设要重视全员参与,搞好班组成员的团结。班组建设不仅是班长个人的事情,更是班组全体成员的事情,必须要充分调动起班组成员的积极性。一个班组,最重要的就是团结,最需要的就是凝聚力。而关心班员生活是抓好各项工作的重要基础,是班组成员之间相互团结的纽带。还要注重员工的精神生活,及时了解员工的思想动态,员工遇到的困难与困惑,班组及时解决或员工之间进行多沟通多交流,班组解决不了的及时反映给车间领导进行解决。进而使员工踏实认真的工作,无后顾之忧。
第三、加强班组建设要重视学习型班组的建设。
班组建设要持之以恒就必须加强学习,才能提供可持续发展的动力。这就要求每一名员工必须加强业务理论、操作技能的学习,提高业务知识技能和文明操作水平;加强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陶冶情操,提升自身修养。通过不断的学习,将班组成员培养成“三懂四会”(懂性能、懂原理、懂结构、会操作、会检查、会保养、会排除一般故障)的人才。用掌握的知识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做到学以致用,要善于总结工作中的经验,不断提高班组业务技能及操作水平。“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所以班长首先得以身作则,有过硬的业务水准,才能做好模范带头作用,才能比较权威地检查全班人员的工作质量操作规范,才能发现问题并及时准确地处理。班长应以实际行动带动班组成员全面提高业务知识。在实际工作中,有目的的开展如操作交流、技术探讨等活动,使班组内形成“比、学、赶、帮、超”的工作氛围,还可以鼓励员工不断地自我充值,不断地丰富文化内涵,那样每个员工都会感觉到其实工作也不是那么枯燥乏味,每一天都是不同的一天,都是上进的一天,是收获的一天,都会感受到成长与发展的快乐。
第四、加强班组建设要以 “5S”现场管理为标准
结合实际依据生产现场公司及车间的各项管理要求,在班组内推广“5S”现场管理工作法,从设备管理及卫生、备品备件存放、工器具的摆放、集控室布置摆放到标识标牌、环境卫生等都统一规范,使生产现场整齐划
一、井然有序、方便生产。把安全学习、班前班后会、日常安全巡回检查、开展“反三违”活动和组织安全事故演练等作为班组经常性的工作,强化员工安全环保意识,确保安全生产、文明生产。第五、加强班组建设要重视班员思想建设
加强思想文化建设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必要前提和根本保证。“思想是人的灵魂”。思想健康灵魂才健康。班长要带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不轻视自己的能力,也不轻视自己的岗位。其实不管岗位如何,大家都要确信,我们的工作是有利于企业,有利于社会的。要认识到自己工作的重要性,以本职工作为荣,以尽职尽责为荣,以完成公司及车间领导下达的任务为荣。
本文仅从以下几方面谈谈对集团公司企业文化的理解:
一是从企业家个人魅力看企业文化。企业家是主导一个企业的核心人物,企业文化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是企业家的文化。企业家的文化素养、创新精神、战略胸怀、事业心和责任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企业的发展,而这一切演绎为企业的管理思想和方式,并逐渐被广大员工所认同、遵守、发展和完善,便成为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华为的服务文化、宜化的感恩文化无不体现企业家的价值取向。集团公司的企业文化是在原掌舵人陈雪枫的积极引领和倡导下,经过数年的实践、积累逐步发展和形成的,现已被全体员工理解、认同、践行。陈雪枫能居安思危,高瞻远瞩,基于对国家政策的深刻领会,对国际国内经济和市场形势以及重组后集团公司自身情况的正确分析和把握,构建起先进的具有河南煤化特色的企业文化体系。这使集团公司在“人企合一,顺势而行” 的企业哲学和“用心做事,追求卓越”的核心价值观引领下,创造了实现“双千亿”、资产一天增加一个亿和挺进世界500强企业的辉煌业绩。
二是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企业文化。集团公司企业文化主要源于永煤。追溯永煤的历史发现:永煤是在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接轨的时候建立的企业,经历了艰苦创业、亏损困境中求生存、艰辛发展、高速成长的阶段,逐渐形成的“用心做事,追求卓越”等一系列先进的企业文化,凝聚、激励、感染着公司每一位员工的行为,成为永煤不断发展的宝贵精神财富。而这笔宝贵的财富也成为集团公司重组后企业生命的主要基因。所以集团公司原董事长、党委书记,现任河南省副省长陈雪枫曾谆谆告诫,要持续好先进的企业文化,只有持续好先进的文化,企业才能永远保持艰苦奋斗、不断超越的精神,才能不断完善、勇于创新,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
三是从改革、创新的角度理解企业文化。集团公司企业文化是在不断的改革、创新发展中前进的,以永煤为例:他们曾在成绩面前不止步,提出“跳出永煤看永煤,走出河南看永煤,走向世界看永煤”“以永煤的世界,创造世界的永煤”,将永煤置于时代的变革之中去锤炼发展。紧扣“创新是企业的灵魂”,创造出“标煤”计量的管理方法,不断更新“三化”管理理念,丰富管理文化内涵,无时无刻不体现出创新思想,而集团公司重组后提炼的企业文化体系也是在总结永煤文化基础上,综合各成员企业先进理念加以充实、完善和提升形成的。这本身就是一种创新的过程。
四是从实事求是、真抓实干的角度理解企业文化。从集团公司历届领导班子到基层员工,都能为集团公司的安全生产和稳定发展呕心沥血、无私奉献、真抓实干:通过实施“两调整、两提高,两创新、两带动”战略,提高集团公司管理水平,提升企业抗风险能力,为集团公司挺近世界500强企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五是从以人为本的角度理解企业文化。集团公司始终把维护最广大员工利益放在头等位置,积极为员工谋取更大的福利。安全上始终坚持“从零开始,向零奋斗”的理念,始终把安全当做“一号工程”,把安全作为员工最大的福利,把员工当做亲人,想方设法为员工创造安全的工作环境以确保其生命安全。为员工按时办理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增加企业年金,提高了住房公积金缴纳比例,为员工定做工装,不断改善员工生产、生活条件,增加员工福利待遇等,这一切都充分证明,集团公司的企业文化确实是做到了以人为本、人企合一。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副主任邵宁
今年是“十二五”第二年,“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求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要素投入、规模扩张转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这是基于对国内外经济发展宏观环境正确判断而提出的战略构想。正是在这一背景下,根据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国资委党委经认真研究,提出“十二五”时期中央企业改革发展的核心目标是做强做优中央企业、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具体来说要做到“四强四优”,即自主创新能力强、资源配置能力强、风险管控能力强、人才队伍强;经营业绩优、公司治理优、布局结构优、社会形象优。建设世界一流企业要做的工作很多,但其中最基础的工作还是要加强管理。没有世界级的管理水平,就不可能造就世界一流的企业。无论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还是与世界先进企业的管理进行对比,国有企业在管理现代化水平和创新能力上还有很大的差距。“十二五”时期,国有企业要围绕转型升级这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题,进一步加强管理和管理创新,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加强企业战略管理,制定正确的发展方向。企业要对自己所处的外部环境经常进行科学的分析,充分研究市场和竞争对手,研究科技及产业格局的发展变化,在此基础上制订并且动态调整优化企业的发展战略。我们的企业的预见性与世界一流企业相比是有差距的,这反映出战略研究深度和战略管控能力的差距。世界一流企业往往能够洞悉产业发展的趋势和前景,经审慎研究确定发展战略及目标之后,就坚持不懈地为之奋斗,即使经理人变更也不会改变。战略性因素的把握和掌控非常重要,判断失误造成的风险会是非常大的。所以,国有企业必须高度重视学习战略管理,以防范战略性风险。
二是进一步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提升现代化管理水平。要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对提升企业技术能力和管理效率的重要作用,加快企业主要领域的信息系统建设,促进信息技术与经营管理、产品研发、供应链优化、安全生产、战略联盟等深度整合。必须清醒地看到,信息化不但需要很多软硬件投资,而且会因为业务流程的再造、组织管理的变革对企业内部的状态提出要求。而内部的要求达不到、阻力太大,会导致信息化的失败。我们要学习借鉴国内外先进企业信息化的成功经验,坚持总体规划、以业务为导向、统一系统架构、规范项目管理、先试点后推广、优选服务商、选用成熟软件和加强国内外合作,避免走弯路,提高一次成功率。
三是进一步加强企业风险管理,增强风险管控能力。随着国际化经营和全球化竞争的发展,企业面临的经营形势将更趋严峻和复杂,必须从战略高度重视风险管理工作。要加强企业日常风险评估工作,切实把风险管理与各项经营管理活动特别是关键业务环节紧密结合起来。要建立全面风险管控体系和工作机制,强化全员风险管理意识,建设统一高效的风险管理文化,完善重大决策、投资、并购、财务、购销、金融衍生品等高风险领域的内控制度和工作流程,健全企业重大风险监控机制。要探索适合本企业特点的风险量化分析和风险监测预警的技术手段和实现方式,借助信息化促进风险管理和内控系统升级,提高风险预警反应能力和管理水平。
四是积极稳妥推进国际化经营,提高全球配置资源的管理能力。国际化是企业做强做优极为重要的环节,也是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绕不过去的一个过程,同时也对企业的管理水平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我们对国际化要有正确的认识,要努力做国际化经营的高端,做价值链的组织者,而不应该是单纯的工厂或卖低附加值的产品。这就要求企业必须具有核心竞争力,包括以一流的研发掌控核心技术,以一流的产品做好市场定位,以一流的营销创造国际知名品牌,以一流的整合促进资源优化配置,以一流的文化建设增强企业凝聚力。在这些方面,人才和管理是最关键的。我们要进一步加强适应国际竞争需要的企业管理能力建设,建立具有全球化战略思维和宽阔视野的领导班子,培养满足国际化经营需要的人才队伍,同时使我们的企业的管控能力逐步适应立足全球配置资本、人才、技术、市场等各类资源,逐步实现战略、运营、管理、文化全球化。
五是围绕做强做优、建设世界一流企业,加强对标工作。开展对标特别是与世界一流企业对标,是一项重要而有效的举措。通过与国际同行业一流企业对标,能够为我们找到管理实践中可以比较的参照系,传导一种间接的市场竞争机制和压力,加上配套的考核管理措施,可以有效地促进企业改善管理、提高绩效。我们的企业和自己的过去比,往往感到很欣慰,但和世界一流企业比,我们的差距就是普遍性的。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的工作,仍然要从对标开始,不仅要与国际先进企业对标,凡是比我们强的,都应该成为我们的学习标杆。对标不仅要注重硬实力的对比,也要注重软实力的对比,包括管理理念和管理水平的对比;不仅要注重指标的量化对比,更要注重对比蕴藏在指标背后的理念、方法、组织、流程上的差距。要通过对标,促进加强管理、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尽快地缩小与世界一流企业的差距,最终达到世界一流水平。
关键词:电力企业,会计核算,企业财务管理
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使得我国的电力企业也面临着空前的机遇和挑战, 这种情况下企业要想提高自身的竞争力, 就必须要加强对企业内部的管理。会计核算作为企业财务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 对于企业的财务统计状况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并且对于企业的生产决策和制定有着积极的指导意义, 因此有关部门应该加强对会计核算工作的重视, 并以此来推动和提升企业的整体财务管理水平, 进而为企业的生产和经营活动更好的服务, 创造出更大的价值。
一、目前我国的电力企业会计核算存在的问题
要想有效的提升我国的电力企业会计核算水平, 就必须要了解目前的电力企业会计核算工作的现状, 并在此基础上认真的分析优势与不足, 制定有针对性的提升措施和解决办法, 就目前来看, 我国电力企业的会计核算工作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 电力企业财务部门的相关管理机制还不够健全
也就是说目前我国的电力企业的会计核算工作还没有一个较为系统化和制度化的可遵循的规范, 这样也就使得会计核算工作在具体的工作中, 很多操作并没有一个硬性的标准, 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会计核算工作的质量和水平。具体来讲, 目前我国电力企业的内部虽然有相关的财务管理制度, 但是对于一些细节上的制度上的审批和稽查问题, 还没有一个明确的规定, 也就使得企业的财务管理尤其是会计核算在落实的过程中无据可依, 不利于提高财务管理的水平和效率。另外, 从管理和约束制度上来看, 我国电力企业的制度也相对不健全, 主要表现为追责机制不全面, 会计核算的基本监督职能没能够有效发挥。
(二) 电力企业的财务部门还没有树立端正的财务管理意识和观念
即在现代财务管理部门中, 一些工作人员并没有真正的意识到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对于企业的生产和经营活动的重要性, 因此在对待自身的工作上, 也存在玩忽职守和随意性强等问题。要想解决这个问题, 就必须要加强对工作人员的观念培训, 树立正确积极且端正的财务工作态度, 使其真正的认识到自身工作的重要性, 并严格要求自己, 在工作中尽可能的缩小误差, 节约工作成本。
(三) 电力企业的财务部门会计核算工作的结果和数据还存在不真实和不准确的现象
如果企业的会计核算结果不能真实的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 那么就无法指导其他部门的财务行为, 也即无法为企业的生产和经营活动提供更好的决策建议, 因此在企业财务部门的工作过程中, 一定要严格控制数据统计和信息核算的准确性。但是就目前我国电力企业在这方面的实行情况来看, 还没有达到相关的标准和要求, 一些电力企业的财务统计误差还比较高以及各种相关报表和原件的丢失和损坏等问题, 都严重的影响了财务统计结果的准确性。
二、提升电力会计核算水平, 提高企业财务管理能力的措施
既然目前我国的电力企业财务管理过程中还存在诸多会计核算方面的问题, 那么在未来的财务管理活动中, 有关部门就应该予以充分的重视, 并针对这些问题以及产生的原因, 制定专门的管理措施, 来提高企业的财务管理的水平, 保证企业的经济效益的实现。
(一) 集中化会计管理的落实
要想实现会计核算的管理水平的提高, 就必须要转变传统的财务管理的观念, 要提升工作人员的认识水平, 使其真正的意识到自身工作的重要性, 能够从思想上端正的对待现有的工作任务。因为一切工作任务的完成都要依靠具体的工作人员来实现, 所以要想提高财务管理的水平就必须要从财务工作人员的工作态度入手, 只有积极转变管理挂念, 树立正确的工作态度, 才能实现更好的工作效果。要使工作人员意识到财务部门的重要性, 明确财务部门不是附属于某个部门的机构, 而是单独的财务统计和管理部门, 对各个部门的工作情况进行统计和指导, 并对企业的整体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另外, 从工作的理念和态度的转变上还应该注意一点, 要改变以往的粗放式的管理和工作方式, 逐渐的向集约化转变, 不仅是工作的成本能够实现有效的节约, 工作的效率也会大幅度的提高。
在财务部门的管理过程中, 还应该注意预防管理真空, 也就是说要使得每一项管理制度能够真正的落实到实处, 而不是只停留在制定上。制定的落实情况才直接的影响到管理的水平, 因此, 有关财务管理部门除了要严抓思想意识问题, 还应该重视落实问题。
(二) 加强电力企业的内控, 健全监督机制
财务工作的特殊性决定了在其工作的过程中, 应该受到自身以及其他部门的监督, 避免由于管理和监督上的漏洞导致的腐败问题的产生, 本着对企业的资金负责的态度, 财务管理部门不仅应该加强内部管理和控制, 还应该积极的接受外部监督。这样就可以从内外两个方面严格的控制财务管理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使得每一项工作的进展都能集中而真实的体现企业的财务状况。因此, 适当的监督机制的建立和健全也是十分必要的。
(三) 强化资金管理, 确保数据和结果的真实可靠
1. 加强对电力企业的各项收支管理
财务管理从大的方面概括, 可以分为企业的总体财政支出和总财政收入, 因此在评价企业的生产效益的时候, 就要根据现有的收支情况进行统计。一般来说, 要想实现对企业财务收支情况的有效管理, 就必须要将各种票据留存和保管好, 并及时的将各种款项汇至相关账户, 做到对现有资金情况和来源的统一管理。从制度上看,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严格的支出审批制度。即对企业的各项支出, 都要经过严格规范的手续, 任何一个部门的支出项目都要经过细致的审核, 不仅要评价该支出项目是否合理, 还要评价该支出项目的具体操作是否可行, 以及效益如何等问题, 对于重大的支出项目要在各部门工作会议上进行集体讨论, 通过方可批准; (2) 严格的开支标准。即对于电力企业的各项开支, 都应该根据国家的现行标准予以约束, 并且还要根据地方财务状况以及消费水平和市场评价, 对现行的各项支出的合理性和科学性进行考量。尤其是对于一些可控支出, 要进行严格的控制; (3) 严格按照规定实行专款专用。也就是说在企业的项目资金管理的过程中, 要认真的追踪资金的流向, 避免巧立名目的挪用款项的事情发生。
2. 加强往来款项的有效管理
往来款项是单位资金收支活动的一部分, 应切实加强对往来款项的管理。单位财务管理员要设立登记往来款项的备查账。对债权债务的发生和结算要及时进行核对。单位之间不得借用现金, 对于各种应付款要有偿还计划。严格控制暂付款的规模。单位要切实加强债权债务纠纷的处理工作, 对各种往来款项要及时清理, 不得长期挂账, 呆账、坏账要严格审批处理程序。
3. 会计核算一集中三不变制度
对资金的请用、拨付, 原始凭证的传递、审核, 账务的处理, 印鉴的保管, 票据的领用等形成全方位的内部控制体系。单位的各项财务收支进行集中统一会计核算, 所谓集中统一会计核算是指在单位内部理财机制、资金支配权和财务管理职能、单位预算管理体制不变的情况下。由单位统一在银行开设账户, 集中办理资金支付结算, 统一发放工资, 集中进行会计核算, 集中管理会计档案, 统一财务公开, 实行集中统一会计核算。这种统一管理可以在有效的提升管理效率的同时, 避免琐碎项目的遗漏。
4. 加强对会计人员的培训
增强责任意识, 提高负责人决策能力。负责人为本单位会计行为的责任主体, 理应对本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负责。要把竞争机制引入财务管工作中去, 不断学习和掌握新的管理技术和方法。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政治素质, 带头严格遵守会计法规和规章制度。要以一贯的敬业精神, 立足本职, 当好本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领头羊”。增强培训意识, 提高财会人员综合素质。为适应不断改革和发展的新形势, 必须要在未来的企业管理过程中, 加强对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也思想素质的双重培训。
三、结语
综上所述, 电力企业的财务管理尤其是会计核算工作的水平对于企业的整体经营状况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因此, 在电力企业的财务管理过程中, 应该积极的树立正确的财务管理观念, 完善自身管理制度, 提高监管水平, 只有这样才能不断的提高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 更好的为企业的生产经营服务。
参考文献
[1]童君.加强电力会计核算提升企业财务管理水平[J].广东科技, 2011, (20) .
日月开新元,天地又一春。新学期第一次行政会如期举行。先借此机会向大家拜个晚年,祝各位同仁新学期新气象,新学期新发展,新学期新辉煌!
众所周知,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与学校中层以上的干部素质密不可分。学校管理水平的提高,依赖于学校中层以上干部的精诚合作和敬业奉献。为此,今天的会议,围绕“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提升学校管理水平”这一主题,提以下三点要求与各位同仁共勉。
一是加强学习。
习近平同志说:要把读书学习当成一种生活态度,当成一种工作责任和精神追求。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从行动中学,从实践中学,从工作中反思,反思和总结是最好的学习。要学会在事务繁杂、日理万机的学校工作中忙里偷闲,闹中取静,以便清醒头脑,深谋远虑,从容不迫。
创新的起点在于学习,能力的提高得益于学习,思想的进步有赖于学习,境界的提升依靠学习,管理的艺术凭借学习。学习是干好工作的第一需要,也是履行好职责的必然要求。学习可以扩大视野,积淀文化底蕴,从而积累善行,养成品德。一个干部不爱学习,思维就显得迟钝、僵化,工作起来就迷迷糊糊、似懂非懂,这就不能适应工作的需要。
就我们学校的实际,我个人觉得,我们行政干部要在以下五个方面加强学习:学习政治理论,提高思想修养;积累人文底蕴,加强文化素养;更新学科知识,增强专业素养;强化公仆意识,践行服务宗旨;改进管理艺术,提升管理水平。
二是改进工作。
应当充分肯定,各位同仁为学校各项工作的开展,为学校各项荣誉的获取,做了大量的工作,付出了汗水和心血。但从时代要求看,从学校持续发展上讲,我个人认为,我们还需在以下四个方面进一步做好、做实。
1.一个宗旨
全心全意为教学服务。教学质量是学校永恒的主题。为教学服务是学校全部工作的中心。学校各处室安排必须围绕为教学工作服务而开展,必须有益于教学质量的促进和提高而进行。本学期应特别突出为高三毕业班工作服务。
2.两个“深入”
深入基层老师,深入工作一线。人们常说学校的中层干部是校长的“四肢五官”,因为校长的决策往往需要借助于中层干部的管理而落实到实践中,此所谓“四肢”;而校长的决策形成过程在很大程度上又与中层干部在执行命令、履行职责过程中反馈的实际情况和群众的意见呼声分不开,此所谓“五官”。校长需要一支能深入基层的老师,深入工作一线的中层管理干部队伍,这样才能保证校长决策的正确性和施政的有效性。
3.三个“统一”
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统一。学校每个部门的工作都有自己的特点和要求,但各部门的工作必须符合学校整体工作的目标和需要,这就要求各部门的负责人能够自觉地把学校整体利益与需要作为自己部门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主动服从学校的整体需要,积极履行符合学校整体利益的部门义务。一句话,全体干部都要在民主决策、集思广益的基础上服从校长的统一调度与要求,做到思想一致、意志一致、行动一致,保证以校长为核心的领导集体能既明确分工,又精诚合作。
4.四个“性”
主动性:中层干部的主动性,是整个学校活力的源泉。各处室应根据自身工作特点和具体分工的不同,主动处理具体事务,主动提出意见建议,主动解决实际问题。
預见性:中层干部都是各项工作的具体执行人和指挥管理者,对工作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情况问题必须具备相当的預见性,这样才能有效地减少错误,少走弯路。
原则性: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作为各项工作的责任人,在布置落实检查各项具体工作中,必须坚持原则,按章办事;否则,一旦有了先例或成形习惯,学校就会因此陷入有章不循、感情用事的泥潭中,最终导致以后许多工作的连锁被动。
全局性:部门工作服从配合服务学校的整体工作应该成为每个部门负责人的工作指导思想,只有这样,学校的各项工作才能协调一致,形成合力。
三是提高修养。
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肖川博士说:只有丰厚的学识和彻底的理性才能赋予人的大气。领导干部个人的修养决定一个单位的水平,一个单位一个部门的水平体现干部的素质,单位中的人在外面的所作所为就代表了单位的形象,同时也代表了干部的管理水平。干部必须注意自己的修养,才能管好本单位本部门。
天仪再始,岁律更新。新的一个学期,我们从当下做起,做一个学习型、实干型、修养型的学校优秀干部,带领全校教职员工以特色求得发展,以品牌和实力赢得未来,再攀百年名校教育发展的新高峰!
作者:时间:2012-10-1
5当前,文化在经济发展和国际竞争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同时强调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贯彻落实中央精神,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既是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在微观层面的体现,又是企业增强凝聚力和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对于文化的内涵,人们有众多不同的认识。从一定意义上说,文化体现为一种稳定的行为模式,受其影响和熏陶,人们自觉自愿地遵循特定的价值取向。这种渗入骨髓的自觉行为模式体现在特定的企业中,就构成企业文化。对企业文化可以从两个层面来理解:在不易察觉的层面上,它代表着企业成员的基本价值观念;而在容易察觉的层面上,则表现为企业的行为方式或经营风格。真正起作用的企业文化是价值主张与行为模式高度统一的文化,它对于企业成员具有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效果。因此,企业文化建设不能停留在写在纸上、贴在墙上、喊在嘴上,而应融入与企业核心价值主张高度一致的管理行动中。正如曾任IBM总裁的小托马斯·沃森在《事业与信念》一书中所言,为了生存下去和取得成功,任何一个组织都必须具备一整套健全的信念,将这些信念作为采取一切政策和措施的前提,并踏踏实实地严守这些信念。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有助于增强企业的凝聚力。企业文化通过对员工长期潜移默化地发生作用,引导员工对企业所倡导的价值观念形成条件反射式的反应,从而使企业形成积极、向上、合作的氛围,并大幅度降低企业经营管理成本。以制度为代表的各种管理“硬”手段的运用,必须以文化为基础,建立在对企业价值观念的认可、传播、共享的基础上。一些企业之所以强调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目的就在于培养员工良好的行为规范,提高员工实现企业共同愿景的自觉性。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一个关键环节是企业高管团队尤其是“一把手”对企业所倡导的价值观念及其运用效果予以高度认同,并积极向广大员工施加影响,使他们形成对这些价值观念的认同感,在企业中形成践行这些价值观念的良好氛围。这就要求企业高管团队一方面注重率先垂范,在管理过程中主动奉行这些价值观念,通过身体力行给员工作出良好示范;另一方面努力成为企业文化的积极传播者,通过开展企业文化活动或者组织相关主题培训,广泛向员工传播企业文化理念。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有助于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制度等管理“硬”手段的运用是一把双刃剑,既可以管住员工的不规范行为,使企业在高层管理者所期望的轨道上运行,也可能束缚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使企业在面对复杂多变的环境时缺乏灵活应变能力。而企业文化对员工价值取向及行为方式的规范则有更大的弹性,能够使企业保持强劲的创新动力。由于历史和发展阶段的原因,我国很多企业在市场竞争包括国际市场竞争中对实施低成本战略有着非常强烈的偏好,结果在国际产业链中处于较为不利的位置。而基于企业文化的竞争有
助于企业摆脱低价格造成低利润、低利润导致低投入、低投入使得企业更加依赖低价格竞争的恶性循环,使更多的企业依靠创新驱动逐步在国际市场确立自己的差别化竞争优势,从而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使我国尽快从工业大国发展成为工业强国。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
一、时代呼唤企业安全文化
1、决定成败的关键是文化
2、是“以人为本”的具体体现
3、是提高企业效益和管理水平的关键所在
4、是构建和谐社会、和谐企业的根本
二、企业安全文化是企业信奉并付诸实践的安全价值理念
1、人要有信仰,企业更要有信仰
2、安全文化强调的是一种氛围和心理契约,是一种监督力
3、安全文化是安全管理的最高层次--自动导航系统
4、安全文化的关键是执行
(一)提出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背景
1、职工安全意识不强、行为不规范已经成为安全生产管理的主要矛盾
2、加强安全文化建设是对生产力水平低而易发生产事故的补充和完善
3、加强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条件已经成熟
(二)加强安全文化建设的作用
1、有利于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2、有利于弥补生产力水平不高、技术装备不高存在的缺陷。
3、规范职工安全生产行为,营造浓厚的安全生产氛围。
4、提高企业安全管理的水平和层次,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三)安全文化建设的目标
1、树立一种正确的安全观
树立“安全第一,生命至上”的核心信念,把“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融化为安全是企业的第一要务,安全是干部的第一责任,安全是职工的第一福利,安全是企业的第一效益的安全价值观,培养以法制化、科学化、人性化为特色的安全文化,统一职工的思想,规范职工的安全行为。
2、建立一个科学的管理体系
整合优化安全管理资源,使安全管理从经验管理、科学管理向文化管理转变,由职工被动管理向职工主动管理转变,由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我会安全的转变。
3、培养一支精良的队伍
提高企业决策层、管理层、操作层的安全意识、安全知识、安全技能、事故预测能力、防范能力、职工安全行为规范,培养一支遵章守纪,爱岗敬业的精良队伍
4、建设一个稳定的安全生产环境
通过物质层建设,使安全生产条件、安全生产环境得到有效改善,安全质量控制能力水平高,安全基础牢固,工伤事故得到有效控制,职工有一个文明,安全的生产环境。
5、建立一个安全生产的长效机制
(四)企业安全文化的层次
企业安全文化一般分三个层次,即物质层、制度层、精神层。
物质层是企业安全文化的表层部分,是企业创造的器物文化,是精神层的载体,它往往能折射出企业的安全生产思想、安全管理哲学、工作作风和安全审美意识。
制度层是企业安全文化的中间层次,主要指对企业职工和企业组织行为产生规范性、约束性影响的部分。如企业的领导机制、组织结构和安全规章制度等。
精神层是指企业领导和职工共同信守的安全准则、信念、安全价值观和标准、人的安全行为规范、安全意识、安全态度、职业道德等,是安全文化建设的核心和灵魂,是企业员工对安全问题的个人响应和情感认同。
三个层次之间的关系:安全文化建设的物质层、制度层和精神层是不可分割的、浑然一体的,精神层是物质层和制度层的思想内涵,是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核心和灵魂;制度层制约和规范着物质层和精神层的建设,没有严格的规章制度,安全文化建设也就无从谈起;物质层是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
1外在表现,是精神层和制度层的物质载体。
(五)树立现代安全文化理念
安全维系人的生命与健康,“生命只有一次”、“健康是人生之本”;反之,事故对人类安全的毁灭,则意味着生存、康乐、幸福、美好的毁灭。充分认识人的生命与健康的价值,强化“善待生命,珍惜健康”之理,是我们社会每一个人应该建立的情感观。
1、传统不良的安全文化
(1)“生死由命,富贵在天”传统的听天由命观(2)以GDP为唯一目标的发展观
(3)事故“实践才出真知”的观点(4)用革命精神应对风险的观点
(5)“要钱不要命”财产权优先观点(6)“见义勇为”而非“见义智为”的传统观念
(7)求神保佑、信奉宿命、听天由命、只图吉利,讳言不吉的文化
(8)“死了怕什么,二十年后又是一条好汉”的英雄观
2、企业管理者不良的安全文化
(1)安全是负担,是无效益的成本(2)“预防成本高”、“事故成本低”的成本观
(3)“死得起,伤不起,事故发生得起”的观;
(4)事故必然论,事故发生是必然的,不发生是偶然的(5)事故无能为力的观点(6)大干快上,提前竣工的献礼工程
(7)赶时间、赶进度,提前超量完成生产任务
3、企业员工不良的安全文化
(1)工伤光荣论(2)违章英雄论(3)事故难免论(4)违章不一定有事故
(5)事故与运气有关(6)安全是做给领导看的(7)安全规章是应付检查的(8)反正有工伤保险,事故伤害无所谓(9)安全生产是领导的责任,与己无关
4、现代企业先进安全文化
(1)员工是企业的最重要财富(2)HSE效益等同经营效益
(3)安全业绩等同经营业绩(4)隐患险于明火,防范胜于救灾
(5)预防成本低于罚戒补救成本(6)事前管理优于事后追究
(7)安全价值比安全成本更重要(8)安全效益比生产效率更重要
三、安全文化建设的内容
坚持以“安全第一,生命至上”为理念,以培养和提高队伍素质为目标,以人为本,关爱职工生命健康,从宣传、教育、培训、制度等入手,不断营造安全氛围,规范程序,创新载体、丰富内涵,引导和教育职工树立科学的安全观,使安全生产成为职工的第一需要,为实现企业生产的长治久安提供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
(一)安全理念建设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是全国总的安全理念,已经成为全国和各行各业安全生产的指导方针,具有权威性。
安全价值观是安全理念的核心。正确的安全价值观应是人的价值和物的价值在安全取向上的统一。生存权、劳动权是人的首要权利。我们常说的“关爱生命”,“生命高于一切”,“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爱护人”,都是安全价值观的正确反映。
1、安全理念要具体体现企业安全观、事故观、风险关、道德观
安全理念建设是安全文化建设的重点。尤其对决策层和管理层来说,是否树立正确的安全理念,至关重要。有了正确的安全理念,才有可能作出符合“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决策和指导;才有可能真正实现以人为本,兑现安全声明和安全承诺;才有可能正确处理好安全与生产,安全与效益的关系,提高安全生产水平和安全文化水平。
2、如何确立安全理念
按照全国、全行业总的安全理念,结合本企业实际,确定有本单位特色的,为本单位安全生产需要的安全理念。一般采取自上而上、上下结合的办法,认真总结自身的经验教训,针对本单位实际安全目标,确定安全理念。要广泛听取群众意见,使安全理念真正成为全体职工所认同的群体意识。
3、如何倡导安全理念
这是大量的、经常的工作,也是安全文化理念建设的重点。要把理念渗透到企业安全生产,安全管理的全过程、全要素之中,渗透到各个层面、各个环节之中,这是最重要的,也是最艰难的工作。但非作不可,非作好不可。
(二)安全行为建设--安全文化建设的落脚点
落实安全行为,规范安全行为要靠养成,把行为规范变成全体职工的自觉,变成习惯。理念倡导、理念渗透,不能强制,要靠增强安全理念、安全意识。规范行为,行为养成,要有较强的约束力。两者结合,使职工的安全行为从被动到主动,从不自觉到自觉,从不习惯到习惯成自然。
(1)从“应付文化”变为“预防文化”(2)从“就事论事”变为“系统防范”
(3)从“事后补救型”变为“超前预防型”(4)从“约束为主”变为“激励为主”
(5)从“治标为主”到“治本为主”(6)从不良行为习惯变为优良行为习惯
(7)从他律他责到自律自责(8)从感性及经验应对到规范和科学防范
(三)安全责任制建设
安全文化建设,既强调组织响应,又强调个人响应。要真正把“安全责任重于泰山”落实到严格的安全责任制度上。
安全责任制的核心在于有高度的安全责任心。高度的安全责任心,本身就是一种可贵的安全素质。
1、决策层的责任
判断安全文化是否有效,首先要从单位决策层开始,决策层对安全的态度、决策和运作方法,都能表明是否真正把安全放在第一位。
(1)把安全和安全文化纳入企业发展战略,切实贯彻实施。
(2)公布安全和安全文化的具体目标和方针、政策,发表安全声明,公开安全承诺,让每个职工都明白决策层的声明和承诺,并以此为行动指南。
(3)建立安全和安全文化建设管理体制。安全政策的实施首先要有明确的责任制。对安全有重大影响的一些大单位内部,要设立独立的安全活动监察机构。
(4)提供人力、物力、财力资源,确保高投入。
(5)建立能自我改进、自我完善的运行机制,尤其是能保证接受职工监督的机制,进行定期审查。
2、管理层的责任
管理层的责任是根据决策层的要求,对本单位的安全目标和政策,开展安全和安全文化实践活动。
(1)明确责任和分工
管理者应使每一个职工不仅了解自己的职责,而且也了解他周围同事及相关部门的职责及接口关系
(2)安全工作和安全文化活动的安排和管理
要建立起完整的规程、制度及程序体系,并通过相应的控制和检查,保证执行的有效性。
(3)人员的上岗资格审查和培训。
(4)奖惩的实施。奖惩要公开公平公正,奖有据,罚有理。
(5)负责企业的安全工作和安全文化的监督监察。
(6)管理者要以身作则地去实现自己的承诺,定期分析安全形势,切实履行整改措施,并保持与职工对话的渠道畅通,保证职工对追求高标准的工作成就有持续的积极性。
3、操作层的责任
(1)自觉接受严格的培训,持证上岗。
(2)严格按照规程操作,服从指挥调动。
(3)积极参加单位安全文化活动。
(4)有探索、创新的工作态度,科学、严谨的工作方法,互相交流的工作习惯和乐于奉献的工作精神。
(四)安全生产环境建设
学习环境、工作环境、生产环境、生活环境、活动环境都要保证安全。
(五)提高企业员工安全文化素质
1、企业决策层安全文化素质
(1)要具有强烈的安全意识、人本意识、法制意识和创新意识
(2)要具有较高的决策能力
对重大事故的评估能力,对企业的综合管理能力,对事故的预测能力,对解决安全生产及系统安全工程等复杂问题的能力
(3)要具有较强的执行力
2、企业管理层的安全文化素质
(1)掌握安全生产方针政策,遵守法令法规,不断学习有关的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制度、措施,并结合实际贯彻落实。
(2)要刻苦钻研业务,具有企业管理技能,积极推广和应用现代管理的新技术、新办法,推进企业安全管理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
(3)要不断完善各项安全生产制度,并督促落实。对安全工作认真负责,尽职尽责,不作表面文章。
(4)要适应企业不断发展和生产工艺技术的更新改造,及时补充完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措施,使其切合实际,具有科学性,指导性和可操作性。
(5)要不断探索安全教育的模式和有效途径,提高安全教育的质量和效果。
3、企业操作层的安全文化素质
(1)要具有较高的安全需求,珍惜生命,爱护健康,做到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被他人所伤害。
(2)要有强烈的安全意识,有安全为自己的观念,上标准岗、干标准活,按程序、措施操作,不违章指挥,违章操作,不冒险蛮干;能拒绝违章指挥,制止违章作业,做到隐患不排除不生产,措施不落实不生产,不安全不生产。
(3)要有较多的安全知识,能够掌握与自己工作相关的安全技术知识和安全操作规程。
(4)要有较强的安全技能,熟练本岗位的安全操作技能、操作要领,熟知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和识别办法。
(5)要有较强的纪律性,能够遵守有关安全生产的规章制度和劳动纪律,并能长期坚持。
(6)要有良好的应急能力,遇到异常情况,果断采取措施,及时把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或杜绝事故的扩大。
四、搞好安全文化建设的关键措施
1、坚持齐抓共管是推进安全文化建设的前提条件
(1)要加强对安全文化建设的领导(2)要突出安全文化建设的地位
(3)要为安全文化建设提供机制保障(4)要抓投入,从技术装备上保障安全文化建设
2、强化教育和培训是推进安全文化建设的重要手段
(1)要采取灌输式的法规教育。
(2)要采取分层次的岗位教育,加强安全教育培训要区分对象,各有侧重。
(3)要采取有针对性的班前教育。班前教育的关键在于内容切合实际,形式灵活多样,切忌简单化、程序化
3、优化环境和营造氛围,是推进安全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
良好的安全环境是企业安全文化的“硬件”建设,是安全文化建设成果的具体表现。
4、强化制度的约束是推进安全文化建设的有力保证
(1)完善制度设计(2)强化行为约束(3)奖罚注重实效
五、构建企业安全文化应注意的问题
1、不断充实新内容,做到与时俱进
2、要有本企业特色
3、不能搞成形象工程
4、一把手亲自抓,全员参与
一、突出支持重点,确保美丽乡村建设成效
先后印发美丽乡村建设试点实施意见、项目申报指南、运行维护管理规定等制度文件,实现了对美丽乡村建设全过程、全方位管理。特别是,明确了美丽乡村建设的支持重点和方向,提高了美丽乡村建设实效。
(一)把特色和优势村镇作为重点先行先试。为有效缓解建设需求与资金保障的矛盾,坚持重点推进的原则,发挥美丽乡村项目的引领和带动作用。结合河南实际,确立了“重点建设乡镇政府所在地,兼顾有产业支撑的特色中心村、扶贫搬迁重点项目,科学开发和保护历史文化名村,全面整治一般村”的建设思路。平原地区以乡镇政府所在地和中心村建设为重点,依托产业集聚区,加强村庄整合和人居环境整治,建设农村新社区。山区坚持乡镇政府所在地和特色村建设并重,优先支持扶贫搬迁新建村建设,适度开发旅游资源,积极发展特色产业,加强综合配套与人居环境建设。所选试点村镇一般具有一定产业基础、交通比较便利、生态环境较好、人口集聚规模较大,能够较好地发挥示范带动效应。
(二)把项目规划作为重点统筹推进。坚持先有规划,后有项目的原则,防止项目建设的随意性。我们明确提出,试点项目总体规划要与当地土地利用、产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社会事业发展、村镇布局等各专项规划相衔接,统筹考虑公共服务设施和生态环境保护设施建设;统筹考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与农村人口就近就地城镇化;统筹老村镇与新建村镇基础设施的衔接利用,避免大拆大建。同时要求将规划细化为村民意愿、建设目标、资金来源、工程图纸设计等33项指标,确保规划实事求是、切实可行。
(三)把后续管护作为重点持续保障。坚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的原则,统筹安排资金支持后续管护,避免出现有人建、无人管,有人管、无经费的重建轻管问题发生。在推进试点建设的同时,针对道路、路灯、绿化、供排水管线(道)、广场健身器材、公共厕所等公共服务设施,明确后续管护措施,制定管护标准,以村委会为责任单位,保障管护人员工资和维修所需经费。如村内卫生保洁按每100户配备1名保洁员,人均月报酬400元;道路养护按每年每公里1000元安排,所需经费由各级财政足额保障。2014年以来,省财政安排了5亿元资金,支持探索建立农村生态环境改善的长效机制。
二、创新竞争立项机制,公平科学分配资金
按照“政策透明、程序公开、竞争公平、结果公正”的原则,制定了竞争立项管理规定及实施细则,将权力装进了制度的“笼子”,避免了人为因素的干扰,调动了各地的积极性,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竞争立项共分6个环节,在做好资格审查、立项公示、预算评审三个环节工作的同时,着力在以下三个环节进行了创新。
(一)在实地考察中核实核准。采用实地考察的方式,能够确保申报项目真实可靠,避免骗取、套取财政资金的现象发生。在实地考察中,我们坚持上下联动,对通过资格审查的申报项目,由项目所在村镇的县(市)财政部门先行考察,充分发挥当地部门的优势;县(市)考察结果书面上报省财政厅,省财政厅再根据具体情况组织重点抽查。考察内容主要包括:选点是否与申报材料提供的情况一致、是否体现当地群众的真实意愿,项目内容是否真实、建设标准是否符合规定,有无弄虚作假、搞形象工程和面子工程情况等等。2015年,通过实地考察环节,否决备选项目22个。
(二)在项目评审中优胜劣汰。聘请专家进行项目评审,能够改进政府部门自主确定项目的弊端,真正甄选出符合实际的项目。我们从专家库中随机抽取专家,在集中封闭的情况下,对参与竞争立项的项目,从优势性、目标可行性、规划设计科学性、资金来源可靠性、组织管理规范性等7个方面进行评审,依据得分高低选定进入现场答辩环节的项目。三年来,共有108个项目在评审环节被淘汰,占项目申报总数的22%。
(三)在现场答辩中夯实责任。通过现场答辩方式,能够促使县(市)领导充分了解项目内容及实施要求,增强责任意识,为后续工作顺利推进奠定基础。我们精心设计了现场答辩环节和内容,项目所在县(市)主要领导对项目建设的规划、组织、管理等情况进行介绍,然后接受评委对有关问题的质询,专家现场打分,邀请媒体和纪检部门全程参与。三年来,通过现场答辩共淘汰58个项目,淘汰率18%。
三、统筹整合资金,充分发挥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为切实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绩效,我们一方面引导撬动社会资本、统筹整合财政资金,同时也积极加强资金使用的绩效监督,确保每一分钱都用有所值。
(一)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以美丽乡村建设为平台,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村镇医院、学校、交通、商业网点、污水处理、供水、供气、供电等社会公益项目的建设和运营。如安阳县水冶镇项目,在道路建设上采用了PPP模式,由投资方负责道路建设和后期养护费用,政府采用转让道路冠名权、沿街广告权与适度补贴等形式使投资方获得合理收益,进一步放大了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
(二)切实推进财政资金的统筹整合。将交通、农业、水利、环保、教育、卫生等各类资金进行整合利用,发挥财政资金的整体效用,提升美丽乡村建设成效。同时,对乡镇政府所在地的项目,省财政每个试点投入不少于1000万元,对特色中心村每个投入不少于300万元,市县财政也结合财力情况加大投入力度,防止资金使用小、散现象的发生。
(三)积极探索绩效考评的实施运用。制定完善项目绩效考评办法,对制度建设与落实、预算执行、专账管理等24项内容进行考核,并加强考评结果的运用。三年来,共奖励考评优秀市县申报指标96个,核减考评绩效较差的市县申报指标18个。奖惩机制的建立提高了市县的重视程度。
经过3年的试点,河南美丽乡村建设在改善村镇人居条件、提高公共服务水平、推动产业发展、促进人口集聚等方面发挥了显著作用。但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与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要求相比,与全省广大农民朋友的期盼相比,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下一步,我们将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按照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和要求,加大工作力度、完善政策措施,努力推动我省农村综合改革工作尤其是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再上新台阶,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本文根据全国农村综合改革工作座谈会发言整理)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提升企业管理水平】推荐阅读:
关于加强企业班组安全建设06-12
加强党组织建设,引导企业发展05-31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促进工会工作创新06-24
浅谈如何加强企业执行力建设09-11
以企业文化为切入点加强国防教育05-28
浅谈如何加强和改进企业基层党组织建设05-31
加强企业管理10-10
加强企业预算管理09-11
加强企业家队伍11-08
如何加强企业资金预算管理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