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论文

2022-04-3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国家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历程,用实践论证了,国家的经济唯有坚持自主创新,国民的不懈努力与奋斗,才能国富民强。追溯创新的源头,只有传承中国深厚的传统文化,在传承的过程中结合实践教育,寻找发现创新的突破口。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我国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论文 (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我国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论文 篇1:

我国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运行机理

〔摘 要〕 我国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运行机理包括微观和宏观两个方面。其中,微观机理包括环境熏陶机理、素质建构机理和动力激励机理等;宏观机理包括制度引导机理、竞争催动机理和评价反馈机理等。只有结合微观机理和宏观机理,才能正确而全面地认识我国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具体运行。

〔关键词〕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微观机理;宏观机理

“机理”一词原意是指机械所具有的基本结构和基本原理,它最初是用于工程学之中,但随着各学科之间的不断交融,该词汇也逐渐用于生理学、经济学、管理学等学科。[1]所谓“运行机理”,是指为了使特定系统达到某种运行状态而设置的系统各要素的结构和作用方式。我国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也具备一定的运行机理,其中,利益、需求、激励、竞争等不同要素相互交错,共同实现着对高校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教育的目的。我们可以从微观和宏观两个角度对我国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运行机理进行阐述和说明。

一、我国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运行的微观机理

在对我国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运行机理进行探索时,可以从心理学角度对其进行微观的把握和剖析。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应更好地发挥其激励和促进作用,更好地引领大学生主动接受创新创业教育,进而提升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还应合理发挥其熏陶和感染作用,使大学生在心理层面对创新创业教育产生认同。我国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运行的微观机理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

(一)我国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环境熏陶机理

美国的来夫和温格于1990年提出了“情境学习理论”。该理论认为,在人们开展各项行为活动时,一方面会进行一定的思维,做出相应的判断和决策;另一方面,人们的行为也具有实践性和社会性等特点,学习者自身的思维意识,是学习者在与情境的互动中生成的。因此,为了达到更好的创新创业教育效果,高校应采取各种措施,为学生营造一个更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获得正确创业认知的环境。比如,可以通过各种途径(如学校的广播、网络或宣传栏等),加强对创新创业教育有关知识的宣传,更好地为大学生注入创业的理念。要营造支持创业的社会氛围,还必须借助新闻媒体的公信力,让社会的每一分子都感受到创业带来的激情和震撼。[2]目前,CCTV推出的《赢在中国》、《创新中国》、《创业中国梦》等节目,都是以創新创业为主题,对社会各界的影响都非常之大。在进行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时,还需要在学生心目中树立起一定的榜样意识,进而促进学生更好地向心目中的榜样学习。应广泛收集各种创业成功人士的典型事迹,树立合适的典型能有效调动大学生的创业积极性。通过这种“典型式”熏陶,能让学生认识到创业之不易,让他们了解在进行实际创业活动时会面临很多的不确定因素,只有及时对这些不确定因素进行预测和判断,才能使企业经营面临更少的风险。

高校在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时,应根据实际需要,为大学生营造良好的创业情景模拟环境,以促进大学生创业动机的产生。通过这种方式,能使大学生在特定环境中正确而全面地分析创业中的各种问题,并发现自身不足,进而有针对性地提升自己的创业能力和素质。在此过程中,既要发挥教师的引导和启发作用,又要体现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创造性。例如,通过创业教育中的案例分析,能将学生带入全新的创业环境中。[3]案例教学法能将蕴含专业知识的现实问题搬进课堂,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使其主动学习、讨论和实验。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就是要教会学生解决一个个创业问题,所以选择良好的案例是教学成败的关键。一个好的案例能激发学生强烈的问题意识和探究动机,引起学生的积极思考,从而发挥其思维力和创造力,使其最终能独立解决问题。

(二)我国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素质建构机理

维果斯基、皮亚杰、布鲁纳等人提出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其基本观点是:学习是学生主动建构自己知识体系的过程,学生会依照自身的经历和所面临的环境,对所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和判断,进一步提升自己的能力,并在此基础上对已掌握的知识进行提炼和升华。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不可以简单机械地进行知识灌输,而是要更好地引导学生,让学生在已经获得的知识基础上进一步建构新的能力体系。

一般来说,在创新创业教育的培养下,大学生知识和能力的建构可分为两大方面,即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建构。智力因素在创造性活动中具有直接参与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处理各种内外信息等作用,这些作用体现在一个人的智力水平上,主要包括感知、记忆、思维、想象等。非智力因素在创造性活动中具有动力和调节作用,对活动起着发动、维持、强化、定向和引导作用,主要包括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性格等。在开展实际创业活动时,尽管对于智力的要求是很高的,但一些非智力因素同样极为关键。

在创新创业教育的素质建构过程中,学生会通过已有的认知结构,对新的知识和经验进行归纳整理,建立起适合自己的新的知识结构。借助案例式教学,能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从而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其边学、边想、边做,最终形成新的知识体系。此外,要充分利用学生社团的力量,把学生社团作为对学生进行创业意识和创业技能教育的有效载体和途径,以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和动手能力。例如,斯坦福大学在校园内建立了亚太学生创业协会、亚洲科技创业、生物设计网络协会、企业家俱乐部等创业社团,这为斯坦福大学的师生与校外人员进行创业方面的学习、交流与合作建立了良好的平台。在这些社团的大力影响下,斯坦福大学的创业氛围非常浓厚,创业活动十分活跃。在我国,可以鼓励和倡导成立有利于进行创新创业教育的学生社团,如“未来管理者协会”、“文学创作协会”、“影视创作协会”、“无线电爱好者协会”、“小发明家协会”、“法律咨询服务社”、“勤工助学服务中心”、“信息服务中心”等,让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合适的社团作为依托,以提升自己的创业素质。

(三)我国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动力激励机理

激励是一种手段,通过进行有效的激励,能使人们获得正确的价值认同,进而提升人们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亚伯拉罕·马斯洛于1943年发表了他的划时代巨著《人类激励理论》,他在该书中提出,人有五种不同层面的需要,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被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實现的需要。在马斯洛的理论中,这五种需求是有层次之分的,在前面层次的需求获得满足的情况下,人们才会努力实现更高层次的需求。在特定的时间或空间里,人们可能会同时有多种不同的需求,但其中将满足而未满足的需求会占据重要地位,主导着人们的行为。

创业者的需求大体包括三个方面:获得经济利益、提高知名度、实现自我价值。在我国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激励过程中,要注意满足不同主体多层次、多样化的需求。激励必须有针对性,不同组织、不同对象对激励的要求也会不同。在对创业教育教师进行激励时,精神上的奖励往往比物质报酬更能满足其心理需要。当教师看到学生获得进步和成功时,其心中的成就感往往能给他很大的激励效果。

大学生在进行创业时的需求是十分丰富的,种类有很多。创业成功能使大学生改善生活条件,并更好地实现自我价值,获得自我满足感和认同感。以往高校对学生的激励主要采取精神激励的方式,激励对象主要是获得某些创业竞赛名次的同学。比如,当学生通过激烈的比赛获得名次时,很多高校会给这些学生颁发证书,或举行一场表彰大会,会后让学校新闻部门采访获奖者等。[4]但我们要注意到,由于学生的经济条件不如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激励时,应注重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相结合。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不仅关注物质需求的满足,还希望获得一定的社会认可,提升自己在他人心目中的地位。一定的物质激励能使学生有更强的学习和实践动力,针对在校大学生的创业活动,学校要在创业基金和开辟专门场地上给予学生一定的物质支持,这样才能给予他们持续创业的勇气。

二、我国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运行的宏观机理

在我国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运行中,通过对大学生创业者的引导,强化了其创业动机,并促使其动机转化为创新创业行为。从宏观角度看,我国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内部存在着制度引导机理、竞争催动机理和评价反馈机理。通过这些机理的作用,大学生创业教育能宏观地引导创新创业服务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并促进优秀创业人才的脱颖而出,从而形成崇尚创业、尊重创新的社会环境。

(一)我国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制度引导机理

美国心理学家华生提出了著名的“行为主义理论”,该理论的主要内容为:人们在进行某些行为时,往往有着很强的目的性和针对性,如果该行为能更好地满足其需求,他就会坚持下去;反之,他就会终止这些行为,并分析自身存在的不足之处,进而改进和调整自己的行为。美国学者库尔特·勒温进一步指出,人们的行为是其人格与其当时所处制度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也就是说,人们所进行的各种行为活动是同时受到自己心理状态和所处制度环境影响的。

创业是一个渐进的过程,知识的点滴积累,技能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都是一个长期的进程。大学生创业者在进行实际创业活动时,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和挫折,要想更好地应对和处理这些问题,以一种平和的心态面对不同的挫折,需要创业者具备很好的心理素质。因此,心理素质的培养十分关键,而学生所处的制度环境会对其心理素质培养产生很大影响。为此,一方面,高校应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和实施创新创业教育相关的管理制度,并要求学生严格遵守;另一方面,创业教育教师应更好地扮演自己的角色,发挥榜样和示范作用,通过自己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从而提升学生的创业动力。

我国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需要有良好的制度引导机理,这种制度引导是多方面的。例如,在我国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中,普遍采用了弹性学分的引导制度。所谓弹性学分制度,是指为了尊重学生的个性化特点而建立的课程自修、免修、学分置换、学分积攒的制度,旨在发挥学分制对大学生创业的引导功能。[5]在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高校会鼓励学生在课余时间开展各类自主创业活动,这种情况下,弹性学分制度就成为不二选择。创业是一件很讲求机遇的事情,机遇稍纵即逝,如果学生发现了一个创业机遇,但由于学校有太多管理制度的约束而无法行动,便会导致错失创业良机。而弹性学分制度,就是对传统教学模式和管理制度的一种革新,它能充分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自觉学习,它能有效推动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

(二)我国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竞争催动机理

在创业过程中,当人有了创业动机并具备一定诱因条件,就会引起创业的行为。我国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把竞争引入其中,强化了创业者群体活动的动力,激烈的竞争促使他们能尽快创造出良好效益。在创业竞争中,创业项目能否得到社会承认是决定竞争胜负的关键,诚如美国学者默顿所说,“在为人类做贡献的有组织的竞赛中,谁跑得最快,谁首先做出了贡献,谁就将赢得这场比赛”[6]。企业如果能在竞争中占得先机,就能获得更多的收益,并实现企业的快速发展。企业要想获得自身的发展优势,就必须通过科技创新,掌握前沿的技术,并形成企业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从整个社会来说,竞争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我国自主创新能力,更好地发挥自主创业推动技术创新的杠杆作用。

在我国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中,创业计划竞赛是竞争的重要手段之一。创业计划竞赛的作用,不仅在于催生公司,它还能促进大学生更好地参与到创业实践活动中来,从而提升自己的创业能力和素质。对没有参赛的学生而言,创业计划竞赛也是一种氛围的熏陶,能使其对创业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充满青春热情的大学生往往具有追求成就、实现自我价值的强烈愿望,而创业计划竞赛恰恰为这批大学生提供了一个自我展示的平台。大学生在参与创业计划竞赛的过程中,需要开展多方面的工作,如编写创业竞赛计划书,与老师、同学进行沟通和交流等。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获得了更多的友谊和知识,还能显著提升自己的团队意识和应对各种事件的能力。

(三)我国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评价反馈机理

对创新创业教育进行评价,其评价对象是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活动,评价的主体包括政府、社会和高校三个方面。政府评价主要是对学生的创业率和就业率、毕业生创业效果、毕业生对创業机会把握能力的评价。社会评价的主体包括社会舆论组织和非政府组织等,主要是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职业结构、创业成功率、收入、社会影响力等的评价。高校评价是一种自我评价,主要由学生、教师、高校职能部门参与评价。高校评价主要是对创新创业教育的理念、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的开展以及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的满意度的评价。对创新创业教育理念的考察,主要包括学校对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视程度、宣传效果以及提供资金、场地、优惠措施的力度;对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开展情况的考察,主要包括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的开设、创业活动的开展、创业实践的实施、学生创业素质的养成等方面;对创新创业教育影响面及满意度的考察,主要包括创新创业教育的普及程度及其在学校中的影响力、学生接受创业课程的比例、学生参与创业竞赛的次数以及学生和教师对创业教育效果的认可度。

对我国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评价,可以分为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等。形成性评价主要考核学生在创业课程学习中的认真度、创业活动及实践中的参与度和积极性,这种评价需要多次进行、随时开展;总结性评价主要考核学生在创业课程结束后的收获,可以单人考核,也可以团体考核,可以单项考核,也可以综合考核,可以书面考核,也可以口试答辩。定量评价主要关注大学生创业课程的成绩,却容易忽视个性发展、心理品质和行为规范等难以量化的指标;定性评价主要是对学生的平时表现、学习情况、创业意识、创业品质等的观察和分析,并据此直接对学生做出定性结论,如评出等级、写出评语等。一般来说,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培养需要用测验法、问卷法来了解,创业意识和心理品质的形成需要用访谈法、观察法来了解。在运用以上方法的时候,必须综合运用并对结果进行合理的处理与分析,以防止出现以偏概全的情况,从而保证评价结果的准确性。以美国为例,Vesper教授于1997年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评价提出了7项标准:创新创业教育提供的课程、教员发表的论文和著作、创新创业教育对社会的影响力、毕业校友的成就、创新创业教育项目自身的新颖性、毕业校友创建新企业的情况、创新创业教育的外部学术联系(如举办创业学术会议、出版创业学术期刊等)。[7]我国学者也提出了以创新创业教育的课程、师资、创业环境、学生四个方面为主线的,八大类四十项指标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评价体系。具体八大类为:教学方法、教师专业背景、核心课程体系、教师科研能力、创新创业教育硬环境、创新创业教育软环境、学生专业背景、学生个性特质。但我们要看到,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不能仅通过写了多少高质量计划书、得了多少创业竞赛奖、办了多少公司等指标来评价,而是要看有多少大学生在接受创新创业教育后通过自己的努力为社会增加了财富,或通过自己的创业为社会减轻了就业负担和压力,这才是我国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真实成效。也可以说,创新创业教育评价不能只停留在数据层面,而应从社会层面和实践层面进行全面的评价。

综上所述,制度引导机理、竞争催动机理和评价反馈机理对我国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来说都是不可或缺的,它们共同构成了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宏观机理。上述三条机理,都是为实现新时代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多元化目标(经济目标、技术目标、社会目标、生态目标等)而服务的。只有把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微观机理和宏观机理结合起来,才能全面认识我国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具体运行。

[参考文献]

[1] 郭峰等.创业导师制—大学创业教育人才培养的新机制[J].江苏高教,2014(5).

[2] 陈文远.大学生创业教育中的社会责任感之培育[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3(3).

[3] 范爱兰.论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系统的建立[J].教育评论,2014(8).

[4] 拜文萍.高校创业教育的实施路径[J].教育评论,2014(11).

[5] 荆晅.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内外部环境研究[J].江苏高教,2013(6).

[6] R.K.默顿.科学社会学——理论与经验研究[M].鲁旭东,林聚任,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7] Vesper K,Gartner W.Measuring the Progress in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J].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1997,12(5): 20-21.

责任编辑:徐 芳

作者:吴恺

我国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论文 篇2:

我国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简述

国家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历程,用实践论证了,国家的经济唯有坚持自主创新,国民的不懈努力与奋斗,才能国富民强。追溯创新的源头,只有传承中国深厚的传统文化,在传承的过程中结合实践教育,寻找发现创新的突破口。

创新创业教育,是近几年国家为支持全民创新创业,在国家宏观层面上做出的一项重要决策,以辅助支撑创新创业的浪潮,为“双创”提供充足的高层次人才。只有通过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才能培养出大量具有创新创业意识的人才,也只有拥有大批的创新型人才,才能创办更多的创新型企业,而创新型企业是实现我国向创新型国家转变的核心。因此,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是实现这种转变的关键性因素。

一、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

“创新创业教育”是一个较为模糊的概念,国内学者也是见仁见智。创新创业教育基本内涵就是以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为主,培养其创业意识,训练基本的创业技能,力求培养出具有创新思维和创业能力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其本质是一种素质教育[1],是一个较长期的教育过程。我国的创新创业教育尚处起步阶段,从2014年开始,我国关于创新创业教育的研究迅猛增长。

二、创新创业教育在我國的发展概况

宏观来看,创新创业教育作为“第三本教育护照”受到党中央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当前,我国政府大力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迫切需要大批具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创造能力和创业能力的人才。教育部下发的《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从我国高等教育的现状及中长期教育发展目标出发,将创新教育与创业教育相结合,提出了“创新创业教育”的表述,对高校创业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2]

1998年,由清华大学举办的国内首个“创业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拉开帷幕,国内高校开始注意开发学生的创业意识。1999年国家公布了《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对高等学校创业教育提出了要求,提倡“加强对教师和学生的创业教育,鼓励他们自主创办高新技术企业”。由此,揭开了我国大学生自主科技创业的帷幕。2002年4月,教育部在北京召開了“普通高校创业教育试点工作座谈会”,提出高等学校应当把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创业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作为高校的重要任务,并确定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九所大学为全国首批创业教育试点学校。2008年教育部通过质量工程项目建设了30个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实验区。

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政府工作报告中,都明确提出了鼓励高等学校毕业生自主创业。[3]即将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明确要求高校要大力推进和加强创业教育,把培养一大批国家急需的创新创业型人才作为高等教育的首要任务。随着《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的深入实施,我国创业教育实践已成燎原之势。

综上所述,我国高校大学生创业意识、创业素质和创业实践均有明显增强。国家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深受广大高校毕业生欢迎,为促进高校毕业生创业发挥了重要作用。总体上讲,我国高校毕业生创新创业情况还不是很理想,突出表现在创业呼声高、创业意愿高、创业参与度低、创业成功率低、创业项目技术含量低、创业促就业实效低等。目前西方国家大学生自主创业者已达20%-30%,而我国大学生创业比例尚不足1%,与国外相比差距较大。[4]我国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尚处在起步探索阶段。

三、国际创新创业教育对我国的启示

创新创业教育已然成为当今国际各国发展的大趋势,成为高等教育追求的一种全新模式。国家核心竞争力也越来越表现为对人力资源的有效开发、培育、配置和调控能力。199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表的《21世纪的高等教育:展望与行动世界宣言》报告指出,21世纪的青年除了接受传统意义上的学术教育和职业教育外,还应当拥有第三本教育护照,即创业教育。

美国是最早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国家,将创业教育纳入整个国民教育体系,涵盖了从小学到研究生教育的全过程。英国、德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在对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方面都设立了符合自己国情的培养体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来支持创新创业。这些发达国家的经验对我国创新创业教育产生了以下启示:

1、完善创业扶持政策,打造创业实践平台,为大学生自主创业保驾护航。近年国家各部委出台了一系列扶持高校毕业生创业的政策措施,各省市也不断落实和出台更多的优惠政策,扶持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

2、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正规教育课程体系,并建立完善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当前我国大学生创新、创业课程迫切需要建立多层次、多类型的课程体系,包括创新、创业意识、知识、能力、实践等方面内容。

3、加强校企合作,提高企业的参与热情动,大力组建实践型师资队伍。

总体来看,我国的创新创业教育仍然处于起步阶段,除了加强政策方面支持,继续扩大校企合作,提高企业的参与热情,还需要进一步将就业指导与职业生涯结合,与创新创业教育相结合。这样才能全方位、立体式的增进我国创新创业教育的健康快速发展。

【注 释】

[1] 肖海平,邓银城.大学生创业素质的培养与高校教学改革[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2).67-70.

[2] 李家华,卢旭东.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校人才培养体系[J].中国高等教育,2010.12.9-11.

[3] 陈希.将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于高校人才培养全过程[J].中国高等教育,2010(12)4-6.

[4] 汪永根,项岚.高校创业教育制度化初探[J].教育探索,2010(5)10.

山东协和学院校级课题“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以山东协和学院为例”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韩肖肖

我国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论文 篇3:

我国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一个文献综述

一、引言

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发展落后,有学者认为当前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还仅仅停留在一种意识的或是感性的层面,缺乏系统化。创新创业教育的有助于培养、发扬创新人才资源优势,增加我国大学生的国际竞争力;也有利于促进教育理论的创新。因此,无论在现实还是理论上,研究我国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都具有重大意义。本文在此基础上对近年来我国相关文献进行评述,以期为后续研究提供参照。

二、关于创新教育、创业教育的定义、内涵

目前主流的创新教育(Innovatio education)的定义主要有两种。一种认为它是一种理念和思想。例如,叶平认为,创新教育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突破口,创新教育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为中心,以改革教学理念、模式、内容和方法为重心,鼓励和发展学生的个性,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另一种观点则认为以培养人的创新素质、增强人的创新能力为主要目的的各种教育活动都称为创新教育。这种观点则强调了创新教育是一种能力的培养、获得和发展。

创业教育(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指通过课程知识和实践教学的开展、平台服务的供给、校政企项目或机构的联动扶持等各种方式,培养出具有创业意愿、创业精神和创业技能的基础性素质,能够出紧跟时代发展锐意创新的创业人才。创业教育强调创业活动具有开拓性、自主性和功利性等基本特征。创业教育从广义上讲是为了培养具有开拓性的个人。

三、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的重要意义

1.现实意义。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求,加快教育改革发展,发挥人才资源优势,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这要求教育重视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高校教育改革的需要。创新创业教育本质是为了培养开拓性的个人,这就体现重塑教育对象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观念意识、精神素质的要求。这是对高校教育改革精神“关注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指认。大学生实现自主创业的需要。最好的就业就是创业,把大学生培养成就业岗位的创造者、个人价值的塑造者、社会价值的实现者,有助于缓解大学生结构性失业问题。

2.理论意义。社会经济转型推动创新创业,也因此受到来自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心理学以及技术科学等多个领域学者的廣泛关注。在具有创业创新传统的国家,学者们研究涵盖了从微观的个人、组织,到宏观的网络和环境等各个层面,并且逐步形成一些特定的理论模型框架和概念模型。而我国对创业理论的创新创业教育理论研究尚浅。

四、相关研究述评

1.从研究内容来看,主要涉及教育模式、体系构建、人才培养方法、路径、服务平台和项目建设、现状分析和对策研究等等。其相关研究先导性明显,指导性较强,初步形成了系统性研究成果。这些研究优化了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目标、内容和模式,具有重要的探索意义。此外,也有学者从优化创业教育的外部环境角度出发,研究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如何实现可持续性发展,如产学研衔接、校企合作、高校建设、政策保障、促进措施等。

2.从研究方法来看,主要有定性研究和案例研究。定性研究主要遵循一个研究思路,即通过对创新创业的定义内涵总结、对国内外研究现况做一个历史性的梳理、总结我国创新理念淡薄、执行力度不够、市场协同不力、实践环节薄弱等诸多问题,结合具体情况,给出教育改革的策略途径和操作手段。案例研究则强调针对某个区域的实际情况,总结发达国家的有效经验,发展本地的创新创业事业。比如曹扬(2014)结合吉林省“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强化科技创新主题地位”等实际,提出了政府引导、学校完善、社会联动等多方资源整合互补的方式发展创新创业教育。

3.从研究视角来看,基于教育学、社会学、经济学、管理学视角的研究较为多见。跨学科多维度的研究不多,但前沿新颖。王年军(2012)的《大学生创业团队的理论与实证研究》是其中的优秀代表。他用产业组织理论的“结构一行为一绩效”(SCP)、系统动力学理论框架对大学生创业团队结构、创业行为和创业绩效以及相互的影响和作用进行探讨,富有开拓性。

五、当前我国创新创业教育研究存在的问题与启示

1.创业创新理论研究不足。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和外延随着时代的发展在不断拓展。在宏观理论层面,针对新形势如何创造有利于创业教育的外部环境、如何整合资源,建立创新创业教育平台的联动机制、产学研如何实现协同创新、高校如何向创业型大学转型,这些都是未来研究的热点和重点。

2.缺乏基于大样本调查的定量研究。国内的研究大多还停留在构建模型、整合系统理论层面,多采用思辨、定性研究方法。跨学科多维度研究不足,反思深度欠缺。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同时结合中西方对比研究视角,有助于构建一个具有国际参照体系的研究,以此来关照现实,推动未来学科发展。

3.基于我国的大学生创业创新实践项目的实证研究较少,项目强调自主性、协作性、探索性、实践性,目前,这些以大学生自主创新创业为对象的研究,缺乏现状、原因及影响因素、有效实现路径的深入分析。此外,探索引进多学科交叉理论、方法和视角,扩宽创业创新教育研究的深度广度,此类研究具有重大意义。

参考文献:

[1]雷家骥.国内外创新创业教育发展分析[J].中国靑年科技,2007(2):152.

[2]施冠群,刘林青,陈晓霞.创新创业教育与创业型大学的创业网络构建—以斯坦福大学为例[J].外国教育研究,2009,(6).

[3]陈周见.大学创新教育评价研究[D].湖南:中南大学,2003.

[4]徐德涛.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D].山东:山东大学,2013.

(作者单位:广西财经学院)

作者:玉宁 马冰琼

上一篇:学生会竞选主席演讲稿下一篇:开题报告-金融专业毕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