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人文教育论文

2022-04-1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科学,是立世之基,只有懂得科学,掌握科学,尊重客观规律,顺应客观规律,才能立于世上。人文,是为人之本,只有重视人文,领悟人文,溶入人类社会,尊重人类尊严,才能合乎人的基本规格。科学教育,主要启迪灵性,而人文教育,既启迪灵性,更启迪人性。只有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交融,教育才能正确地回应时代呼唤。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科学与人文教育论文 (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科学与人文教育论文 篇1:

高职院校科学与人文教育融合现状及原因探析

摘要: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质不高。其主要原因是学校教育没能很好融合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而目前的教育观念、教育内容、教育环境、教育体制都影响着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需要多方面协同解决。

关键词:高职教育 科学人文教育融合 现状 成因

为了弄清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情况,我们对四川几十所高职院校学生的人文素质现状进行抽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高职院校学生的人文素质普遍较低。教师们认为,学生人文素质“好”的只占5.1%,认为“不太好”和“比较差”的占39.3%,认为较“一般”的占55.6%。调查还表明,很多学生对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内涵认识比较模糊,认同“科学教育主要是培养人做事的教育,人文教育主要是教育人怎样做人的教育”的只有18%,不认同的有11%,71%的学生认为“说不清楚”。学生基本的文史知识也很欠缺。综合调查结果表明,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质较差,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没有很好融合。

高职院校在教育过程中没有较好地融合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其表现如下:

首先是强调科学教育而忽视人文教育。受社会不良思潮的影响,高职院校有意无意地强调科学教育忽视人文教育,存在着重专业、轻素质,重教育、轻德育的现象。为迎合市场需要,过分重视专业技能和职业能力的培养,从而忽视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朱九思先生指出,这种强调科学教育而忽视了人文教育的观念主要表现在“注重科学知识的传授,忽视人文素质的培养;注重理智的开发,忽视道德价值的教育;注重解题技能的训练,忽视对生活与社会的体验性学习;注重学科知识自身的逻辑,忽视知识发生的人文背景,忽视知识对人生的价值与意义的启示”。有这种倾向的教育,不仅削弱了人文教育,而且为高等教育留下了许多隐患。

其次是未将人文教育列入学校整体规划。调查反映,一些高职院校(特别是领导)对人文教育的重要性缺乏认识,没有整体规划,致使人文学科的学时和教学内容严重不足,人文教育针对性不强,学生对人文课程的教学内容不满意;没有创设人文教育的理念、气候和环境。其原因在于没有根据不同类型、不同层次和不同科别的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实施教育,而是盲目效仿普通高校的人文教育模式,按照普通高校的方式安排人文教育课程与活动,在实践中没有做到使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既有灵活性又有多样性。以致造成人文教育内容与高职学生的接受能力脱节,效果不佳。不少学校不能针对学生的专业实际和未来从事的工作岗位开展相应内容的人文教育,造成职业意识和职业道德的缺失。因此,很多教师认为,“人文素质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无完整计划”和“教育理念落后”,有70%的教师认为开展人文教育首先要“提高领导认识”。有73.1%的学生认为教师在专业课教学中未能经常对学生进行诚信、责任、创业、敬业等人文素质方面的教育,83.5%的学生反映,学校未能经常对学生进行与未来职业相关的法律法规教育。

再次是在专业课教学中没有自觉融合科学与人文教育。在问卷调查“您校讲授自然科学的教师,不但注重科学知识的传授,而且还通过教材中科学家的事迹和历史人物的介绍,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和人格塑造”的选项中,选择“是”的学生占25%,选择“不是”的学生有14%,选择“有时是”的学生占47%。而在“您校从事社会科学教学的教师,经常结合教材实际强调科学的客观性、真实性,提倡求实求真的科学精神”的选项中,选择“是”的学生占42%,选择“不是”的学生占13%,选择“有时是”的学生占35%。这说明无论是人文社科教师还是理工科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都没有较好地把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起来。

高职院校没有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很好融合,有其多方面的原因。

首先,对科学与人文融合的意义认识不足。自高职教育开办以来,社会、学校似乎对它的认识都存在误区,即认为高职教育主要是传授知识、培养技能,是一种“技能教育”、“谋生教育”。学生上高职就是为了学一门专业、掌握一门技能,毕业后好找到一个工资高、待遇好的职业。为了迎合这种需要,高职院校的领导和教师都非常重视对学生操作技能的训练,片面强调专业技能的培养;课程开设以专业课为主,实训以提高职业技能为主,有时甚至把社团活动都用来开展“职业技能”训练;多满足于让学生获得从事某个职业所需的实际知识和技能,而对于培养学生独立人格、健全心理,以及较强的创新精神和社会适应能力的人文教育不够重视。大家无论在什么场合,总是念念不忘“专业知识”、“职业技能”、“就业率”,并将其作为终极目标。这种片面、狭隘的教育观念阻碍了科学与人文教育的融合。

其次,受到传统教育的影响。长期以来,我国在办学体制上模仿前苏联的办学模式,在教育观念上狭隘地强调高等教育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走上了专业教育的轨道,不自觉地把专业技能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对立起来,习惯于把专业技能教育之外的课程叫作人文教育课,似乎人文教育是专业技能教育之外的附加成分。在教育的全过程中,没有把人文教育当作贯穿于全部教育教学活动之中的根本原则和教育理念,只看重教育的工具性和技术性,忽视人文教育。甚至认为,只有专业知识才是力量,没有认识到专业知识与人文精神结合所产生的力量更是无穷。受这种传统教育的影响,高职院校普遍存在重专业、重技能,轻素质、轻人文精神培养的现象。在调查中,师生“重视科学教育”的占58%,“重视人文教育”的只占12%。这说明。目前高职院校普遍偏重科学教育,忽视人文教育,使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没有进行很好的融合。

再次,受教育的功利化因素影响。这种教育的功利化因素影响反映在两方面:

一是社会层面。由于我国社会全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客观上加强了人才需求的功利性竞争和就业市场竞争,高校学生毕业后自主择业,使就业成为很多大学生人学后就必须面对的问题。恢复高考制度以来,社会上就形成了一种思潮:读书——考大学——就业。这很像人生进程的缩影。很多学生考入大学,就是希望他们及家庭千辛万苦换来的录取通书能给他们带来最丰厚的利益,从而改变他们的人生道路。这种功利取向成了他们学习的动力和努力的方向。因为自然科学教育主要研究物质世界,注重获取对人生存、发展、享受具有工具手段意义的成果,具有较强的功利性;人文教育强调对美的追求,对人的关怀、人性认定,关注人生发展的意义,不具功利性。人文社会科学对社会发展的影响不像自然科学那样直接、具体,人们忽视人文社会科学的作用在短期内其危害也不很明显,但其潜在的危害是不可估量的、久远的、难以弥补的。这就使他们不自觉地重科学教育,轻视人文教育。所以,多数学生选择的是谋生意义上的热门专业,而很少考虑自己的个性特长、兴趣爱好和人性的养育。在学习中,自然就偏重专业课、技术课和工具课,忽略基础课和人文学科。

二是学校层面。高职院校以培养具有一定理论知识和

较强实践能力的实用型、技能型专门人才为目标。但实际上,多数高职院校对培养目标的理解存在着功利倾向,往往只注重对某一方面操作技能的培养,忽视对学生基本素质的培养,把高职教育当成了菜种特定职业技能培训,而没有看成是人成长过程中的一种素质培养。在教育过程中,总是偏重于科学教育,疏忽于学生人文精神的培育和关怀,重视教会学生生存的手段,疏忽引导学生懂得生活的意义。使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发展不均衡。有专家批评说,高职院校存在一种倾向:过弱的文化熏陶,过窄的专业教育,过重的功利主义导向,过强的共性要求,将职业院校的学生向“工具人”方向培养。此批评是中恳的。

第四,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缺乏必要条件:

一是师资条件。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互融合缺乏必要的师资条件。在调查中,认为“您校文管类教师科学知识”“丰富”的学生占31%,认为“一般”的学生占59%。认为“您校理工类教师人文知识”“丰富”的学生占27%,认为“一般”的占64%。有48%学生认为,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没有融合的主要原因是学校领导和教师的原因,他们的科学与人文教育能力不强。由于历史与现实的原因,我国高职院校大多为单科性院校,工科类学校人文学科师资薄弱,文科类大学理工类学科师资欠乏。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要实现相互融合,需要以教师深厚文化底蕴和科学素养为依托。现在的中青年教师在中学时就开始文理分班,大学时由于所开专业较窄,知识面不宽,对跨学科专业的知识理论可能知之不多。在这样的环境下很难开出覆盖面较宽广的课程,学生难以接触和学习到跨学科的知识。这样的学科环境和师资条件难以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互融合。

二是环境因素。有学者指出,“人文精神的培育,没有合适的土壤和环境,单靠几门人文类课程以及几本人文类教材,学生得到的无非是关于人文精神的一些‘知识’、‘概念和理论。’如果不能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中真切体验人文精神,那么这类活动最终只是一种‘知识的学习’,而非真正的人文精神教育”。全国高教学会秘书长张晋峰先生强调,要“建立有利于科学与人文相融合的体制和环境”,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需要外部环境的支持。据调查,有37%的学生认为,高职院校的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没有融合,是因为缺乏“社会环境”的支持。如社会大环境都推崇高技能高技术,用人单位在招聘大学生时,主要看重学历,看重毕业生的专业技能,并不很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所以迫使很多学生在学校只忙于学习专业课,忙于考各种技能证书。因而有论者指出,在这崇尚物质利益的环境里,在功利主义盛行的社会中,如何能够培育出真正的人文精神?当科学和技术被当作有效的谋生手段时,又哪里容得下人文精神和人文关怀?科学与人文精神不可能成长在真空中,它的成长需要有沃土的培育,高职院校需要为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氛围。

第五,教育内容、教育方法违背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规律。高职院校的课程、教材及教育教学方法存在违背科学与人文教育规律的现象和做法。无论是科学教育还是人文教育,都承担着传授专门知识的任务,因而都需要运用或借鉴科学的方法,都有具有生动性、灵活性。目前高职教育没有最大限度地调动受教育者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和把全面发展作为培养目标,使学生在思想道德、科学文化、身体心理和审美艺术诸方面都得到提高;而是使青年学生追求知识和真理的理想、兴趣、激情、创造力和原动力等宝贵品质被漫无边际各种“技能训练”、“资格考试”破坏殆尽。教学过程中只注重知识传授,不注重启发诱导。有学者批评,这种“教育过程丰富的社会历史性被冰冷的知识接受和机械的智力训练所代替,在学生的生长环境中,作为活生生的人的生活世界剥离了,呆板枯燥的科学世界成了学生唯一的生长家园”。

第六,教育体制的隐患。我国目前在教育体制上还存在着较多不利于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因素。周远清先生在一次报告会上尖锐指出:中学长期的文、理分班造成学生知识偏颇。理科不好的学文科,不仅是知识偏颇,更重要的是从小造成和灌输了人文和科学教育相分离的观念;大学长期文、理、工、农、医分校,科类单一造成了思维的单一和片面,科类单一的学校不可能实行科学与人文教育的融合,我们培养的大学生受到的是科学与人文教育相分离的或在某种程度上相分离的教育。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评估、评价机制也未建立,使我国高职院校尚未形成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互融合的整体运行体系。

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怎么融合?有专家指出,无论是科学教育还是人文教育都要立足于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立足于学生个性的潜在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开发,开拓其创造性品格;立足于引导学生通过考察、实验、操作和调查等获得体验,发现和解决问题,陶冶情操,发展能力,提升素质。高职院校教育工作者,应积极探索有利于科学与人文融合的教育方法。

作者:米洪义

科学与人文教育论文 篇2:

小议如何在初中生物学课中实施科学与人文教育之间的融合

科学,是立世之基,只有懂得科学,掌握科学,尊重客观规律,顺应客观规律,才能立于世上。人文,是为人之本,只有重视人文,领悟人文,溶入人类社会,尊重人类尊严,才能合乎人的基本规格。科学教育,主要启迪灵性,而人文教育,既启迪灵性,更启迪人性。只有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交融,教育才能正确地回应时代呼唤。

一、生物学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可行性

1.人文文化与科学文化的相融性

科学与人文同源共生,有着共同的自然物质基础。人的思维是一个整体,都离不开人的大脑这一物质基础。有关研究得出结论,人的大脑中,左脑主要从事严密的逻辑思维,这主要是科技活动不可或缺的;右脑主要从事开放的形象思维,直觉、顿悟、灵感蕴含其中,这主要是人文文化活动所必须的。但人脑的两个半球又是不可分割的整体。科学研究表面,人的左右脑的发展是彼此联系、共同促进的。与此相对应,人的两类思维及其结果也是不可分割的统一的整体。从而使人同时接受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成为可能。

2.人文文化与科学文化的差异统一性

首先,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是有差异的两类教育,人文教育以及人文知识、人文文化为基础,重在培养人文精神,提升人格的内在价值;科学教育以科学知识、科学文化为基础,重在发展人的人力,提高认识与改造世界的工具价值。从这个角度讲,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在内容、形式以及功能等方面是有区别的。

其次,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又是内在一致的统一体。人文教育赖以存在的基础:人文知识,与科学知识一样,也源于对客观实际、本质与规律的追求,常常与科学的求真要求一致。而科学教育赖以生存的基础:科学知识,源于对自然规律的探求,人类旨在求真的科学活动如同人文一样,强烈地表现出求真、求善、求美的勇于创新、实事求是、造福人类的崇高精神品格。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犹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都是完整教育密切相连、有机统一的组成部分。从本质上说,人文离不开科学基础,科学蕴涵人文价值。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并非根本对立、水火不容,而是相互依存、共同促进的。

3.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的必要性

随着社会的加速发展,单一的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在培养人才方面的弊端日益明显。近年来,国内外关于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融合的呼声越来越高,新的课程改革中也开始注重两者的均衡。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是协调统一的,有其深刻的社会背景。实践证明科学工作者人文素养的缺乏和人文社会学者科学知识的贫瘠都不利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生物学科作为一种纯粹的自然科学学科,也必须与人文文化教育相融合,才能培养出全面发展、适应多变社会的人才。

二、生物学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具体途径

1.明确培养目标

我国高等教育培养人才的目标是:培养的人才要具有创新精神、创造能力和创业才能;要具有开放的意识、国际视野及国际交往的能力;要有自主学习及获取信息的能力;要具有完备的知识结构,即要有较高的科技文化知识和较高的人文素养,具有多学科和跨学科的复合型的特点。生物教育教学与人文教育融合也应该根据这些培养目标具体设计安排模式和方法。

“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近期提出了“教育的四大支柱”,即学生需要学会四种能力:学会认知(Learningtoknow);学会做事(Learningtodo);学会共同生活(Learningtolivetogether);学会生存(Learningtobe)。根据这四个目标,也需要进行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

2.合理设置专业

高等院校的专业设置,必须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变化对高等教育提出的要求,在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基础上,建立宽口径的教育。专业设置还应积极适应社会需求的多样性和科学技术发展的需求,通过专业方向的调整,在专业的不同方向上拓展,形成许多范围小、易调头的专业方向。要利用学科综合交叉的优势,通过自主设立专业方向,不断孕育新兴的专业,以适应社会的需求。生物学科的专业设置,应该结合具体人文专业方向,形成适合大学生学习心理的新型专业。

3.科学设置课程

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相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在课程结构设置上应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第一,课程内容丰富;第二,课程要综合化;第三,课程结构合理。生物学科与许多边缘和临近学科交叉,可以为与人文文化教育融合打基础。例如,当今高新生物科学技术教学中,如细胞工程、基因工程、酶工程、发酵工程等课程的设置,均应考虑加入与之适应的人文知识,预留给教学以融合人文知识的空间,使大学生学习生物科学知识的同时,接受人文知识和人文意识的熏陶。

4.灵活调整教学机制

生物学科教学环节除了采纳普遍的课程教学途径外,还要加大学术活动、课堂设计成分、科学实验和社会实践等部分的教学力度,以达到在教学中对人文文化的渗透和融合。从而实现在生物学教学中,对大学生进行可持续发展意识的教育;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的教育;全球化与爱国主义教育等人文文化和精神教育。

在这样的教育教学中,使大学生在学习生物科学文化的同时,受到人文文化的熏陶,接受积极的人文理念,同时引起他们对人文文化的关注和研究。承载大学人文教育的不只是专门的文科专业或院校,在理科教育或其他教育形式中渗透一定的人文思想和人文知识,实行通才教育,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有位教育家说过“教育的最高境界是引起学生对生命的感悟。”生物学教师应该突破专业束缚,不断改善自身知识结构,拓宽自身的知识面,变革自身的思维方式。明了在生物科学教育中融入人文教育是可能和必要的,并在具体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系统的通识教育和人文熏陶。

参考文献:

[1]唐华生,弘扬人文精神是高等教育的重大使命[J],北华大学学报,2003,(04):67-70

[2]李福杰,由分野到融合: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现代走向[J],辽宁教育研究,2004,(6):64-66

(作者单位:内蒙古赤峰市宁城县大城子蒙古族中学024200)

作者:焦宏燕

科学与人文教育论文 篇3:

物理学史在促进科学与人文教育融合中的作用

随着素质教育理念在社会发展和教育实践中的深化,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融合成为科学教育改革的主题。在物理教育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更是在高中物理课程标准有明确的体现。

物理学史集中体现了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下,人类认识和探索物理世界的现象、规律和本质的历程,其中包含了物理思想和观念的变革,包含了认识论和方法论的因素,深刻地反映了物理学家的思索与创造历程以及艰辛与悲欢的认识过程,蕴涵了丰富的育人因素。物理学史的具体内容比起主要按逻辑体系编排的教科书,更为丰富多彩,复杂曲折。因此,物理学史为物理教育提供了丰富的载体,更在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融合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一、物理学史有助于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是物理学家重要的科学素质。教师通过物理学史“重演”物理学中概念、规律的产生、发展过程,“重现”科学家的实验、探究历程,有助于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物理前辈们在探索过程中认真严谨的表现数不胜数。比如,牛顿运用数学公理化方法构建其力学理论、麦克斯韦在法拉第“力线”思维基础上,推出位移电流和电磁波假说,进而建立方程组,两大经典理论的思维可以说是丝丝入扣,体现出一种逻辑美。再比如,爱因斯坦和波尔围绕“量子力学的不确定性”的论战,其中每一个细节上所体现出的两位伟大的物理学家尊重实验和理性思维的态度,可以说令人震撼。

纵观物理学的整个发展历史,无论是经典物理学各分支学科的建立和完善,还是近代物理学理论的诞生和发展,都是与求实精神分不开的。物理学的求实精神很多时候表现在任何新理论、新发现,都必须能够被其他人的重复实验所验证,才能得到公认。像磁单极的预言,虽然1982年美国斯坦福大学物理系的研究人员宣称利用超导线圈发现了磁单极粒子,然而,事后在重复先前的实验时却未得到先前探测到的磁单极粒子,最终未能证实磁单极粒子的存在。

二、物理学史有助于启发学生感受物理学的科学美

物理学家在探索过程中具备强烈的审美感受和对美的追求欲望。正如狄拉克所说:“理论物理学家对科学美的要求,堪称是一种信仰。”物理学家们对自己所从事的物理研究工作倾注了极深厚的感情,从而在审美对象——物理学上所引起的情感倾泻,使得他们对自己所探索的物理学内容,主观情感上引起美的感受。教师在教学时,可以介绍物理前辈们是如何分析物理学中简洁、对称、和谐与多样统一的科学美,和他们对物理学研究的痴迷和陶醉,进而产生乐趣的故事。这实际上,教师就利用了一种具体生动的科学发现历史与所体现出来的科学美去感染学生,在进行科学美的教育。当学生也能鉴赏所学物理知识的美时,那这一种科学美将引领他们进入一个更高的学习境界。

三、物理学史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物理学史以其特有的精神价值,在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中,可以发挥重要的作用。这种精神价值,主要蕴涵在物理科学家们的科学理想、高尚品格和献身精神中,以及在中华民族的文明中。物理科学大师们的楷模形象和中华文明的深厚底蕴,都会深深感染学生,有利于提高其思想道德素质。

物理学史中大量的事例表明,献身科学的牺牲精神和追求真理的科学理想是物理科学家取得成就的重要支撑。布鲁诺为捍卫科学真理走上刑场,伽利略被终身监禁而矢志不移,居里夫妇为提炼纯净的镭而不断受到放射性的损害——这些励志的事例对培养学生的科学理想,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是很有帮助的。

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在物理学方面有自己的光辉篇章。我们不仅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中国在力学、声学、光学、热学的、电磁学方面,都有着重要贡献;还可以回到现代,“二战”期间那些为反法西斯战争作出卓越贡献的中国物理学家,也是我们的骄傲。当教师向学生历数中国人在物理学方面的贡献时,我们是在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精神。当我们跟学生探讨中国近代科技落后的状况和原因时,还可以激发学生社会责任感和进取心,让学生面对时代挑战有一种紧迫感。

总结:物理学的发展从来就对人类社会思想、文化形态产生重要的影响。我们从物理学史中可以看到人类社会进步的主要动力就是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教师把物理学史的内容与思想有机融入到物理知识的教学过程中,对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融合具有重要的教育功能和作用,其有助于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启发学生感受物理学的科学美,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总之,通过物理学史教育学生,可以促进学生在物理学习时不但建构起物理知识的科学意义,同时也体悟其中的人文精神,从而实现物理教学中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

(华南师范大学物理与电信工程学院)

作者:黄海宁

上一篇:高校工作总结(精选2篇)下一篇:美术工作计划(精选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