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哈姆雷特》看莎士比亚的人文思想

2024-06-2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从《哈姆雷特》看莎士比亚的人文思想(共5篇)

从《哈姆雷特》看莎士比亚的人文思想 篇1

来源:语文网作者:匿名

莎士比亚是英国资产阶级现实主义文学中最具有世界声誉的大戏剧家和诗人,也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最著名的资产阶级人文主义作家。他的作品深刻而生动地反映了16世纪至17世纪的英国现实,集中代表了整个欧洲文艺复兴的文学成就,为世界文学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一、《哈姆莱特》的创作背景

《哈姆莱特》是他创作最辉煌时期的作品,在思想和艺术方面都体现了莎士比亚悲剧的最高成就,是莎士比亚的代表作,也是世界戏剧的典范。它取材于十二世纪末丹麦王为父复仇的故事。莎士比亚以人文主义观点处理原来的题材,把只是单纯地为父复仇的故事改编为社会悲剧,使它具有强烈的时代气息和深刻的社会意义。

二、莎士比亚的人文主义思想

剧情发生在丹麦,但剧中所描写的宫廷内荒淫无度,朝臣们阿谀奉承、阴险狡诈,国内民怨沸腾,社会动荡不安。克劳狄斯不仅是封建暴君,也是原始积累时期资产阶级中的野心家。哈姆莱特与克劳狄斯的冲突是全剧的主要冲突,其实质是资产阶段人文主义者同新旧社会邪恶势力,人文主义思想与现实社会尖锐矛盾的反映;同时也反映出人文主义思想在社会的普及,以及哈姆莱特的内心对于自由和理想的渴望。哈姆莱特在剧中没有自己的生活,他的生存意义在于为父亲报仇。对仇人的憎恨和与仇人的斗争成为哈姆莱特的感情基础,这是这部悲剧的主题和思想。在体味《哈姆莱特》悲剧的时候,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哈姆莱特个人的悲剧,在他的悲剧中,我们可以感觉到压抑在人们心中的仇恨与愤怒,对人行为的影响。真正的人文主义关怀来自于读者的内心,这就是读者开始了对自己的关怀。当人类文明发展到很高程度的时候,我们是否就克服了人类自身的弱点呢?战争、犯罪、杀戮以及人们的仇恨与愤怒,这些都是人类发展中不利于我们自身的东西。怎样才能克服,怎样才能把人文主义的精神深化到人们的生活当中,让我们更加理性的、自由的生活呢?莎士比亚没有给我们答案。

但是莎士比亚是赞成人文主义者的观点的。他的所有作品都浸透着这种对生活和人的使命的新看法。中世纪时期把人分为贵族和平民两种,莎士比亚却不承认这种等级偏见。他说:“把不同人的血液混在一起,在温度上,在重量上,在颜色上,是没有法子区分的”,他摆脱了“来世思想”对生活的影响,他说:“我们常常可以在自己的心里找出补救的办法,但我们却把它归之天命”。他和教会的黑暗势力作斗争,他说:“就是魔鬼也可以引证圣经里的论据”黄金在他看来是“最厉害的毒药”。他反对中世纪的禁欲观点,他了解并且提出了人类情欲的力量,他说:“人天生就有情欲,它的威力是不能镇压的”。在他看来,“知识就是力量,它把我们升到天堂”。这是莎士比亚的信念也是他的人生哲学,他提倡人类的自由解放,以及人性的充分展现。他的悲剧是深刻的是发人深醒的,他在中世纪的文化压制下提出这样的观点,创作出这样深刻的戏剧,是令我们蛰伏的。我们今天的文明成果正是由于有了这些伟人在历史长河中的奋斗,他的作品在今天读起来也同样令我们深思。

三、哈姆莱特的性格特点

在哈姆莱特的形象里,莎士比亚体现了他的时代最优秀的进步的人类特点,哈姆莱特是作者着力塑造的一个人文主义者的典型形象,他出身王室,却在当时新文化中心的德国威登堡大学接受了人文主义教育,他出身上层统治阶级,却接近人民,他痛心周围社会的丑恶现实,抱有文艺复兴时代人文主义的崇高理想,同时对“人”抱有美好的看法:“人类是一件多么了不得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在形象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在他心目中,他父亲老哈姆莱特正是这样一个“人”的典范:“他是一个堂堂男子,整个说起来,我再也找不到像他那样的人了”。他热爱所生活的世界,认为这是一个美好的天地,天空是“一顶壮丽的帷幕”,“金黄色的火球点燃着庄严的屋宇”,大地是“一座美好的柜架”。他对人与人的关系,对友谊爱情与传统观念有着截然不同的态度。他爱朋友,爱下级。他的士兵表示对他尽忠时他说:“让我们彼此保持着不渝的交情”。别人自称是他“卑微的仆人”时他愿以朋友相称,他要御前大臣“照你自己的名誉地位对待”跑码头的戏子,他甚至认为:“胖胖的国王”跟“瘦瘦的乞丐”对于蛆虫来说,只是“一个桌子上的两道不同的菜”。他与文艺复兴时期的许多先进人物一样崇尚科学,重视理智,不轻信,不盲从。父亲鬼魂出现之后,他仍然冷静观察,冷静思考,提醒自己“要先得一些比这更切实的证据”。他说:“能够把感情和理智调整得那么适当,命运不能把他玩弄于指掌之间”。他告诫自己:“活动起来吧,我的脑筋!”。在别人眼里,他也是当时多才多艺的人文主义者的典范。奥菲莉娅描述他是“朝臣的眼睛、学者的辩舌、军人的利剑、国家所瞩望的一朵娇花;时流的明镜、人伦的典范、举世瞩目的中心。”这样的一个“可爱的王子”,自然会得到民众的拥戴,这点,连他的敌人都不得不承认。克劳狄斯一再说:“他是为糊涂的群众所喜爱的”,“一般民众对他都有很大的好感”。但是,他的人文主义理想却与丑恶的现实发生了矛盾。他从威登堡回国后所看到的一切使他非常失望,国内展现在他面前的是“压迫者的凌辱、傲慢者的冷眼,被轻蔑的爱情的惨痛、法律的迁延,官吏的横暴和费尽辛勤所换来的小人的鄙视。”生活对他来说,成了一个沉重的负担。在他认识到世间混乱的同时,他幸福而美满的家庭也遭受了巨变,他所崇拜和热爱的父亲突然死去,他所爱的母亲很快就同他新登基的叔父结了婚,叔父登基后过着“酗酒取乐”糜烂生活,而且还得到朝臣的拥护。邻帮挪威蠢蠢欲动。宫廷腐化堕落,社会动荡不安,国家处于内忧外患的严重时刻。这一系列事件使他认识到了生活中的丑恶与阴暗,一个人文主义者的生活理想,开始破灭了。他感到忧郁:“人世间的一切在我看来是多么可厌、陈腐、乏味而无聊!”他的理想与现实的冲突正是形成他独特人格的因素,同时,在他心中的人文主义理想也是鞭策他的动力。为了他的父亲他可以不息一切代价,在戏剧里,他父亲的鬼魂成为他行动的指导。为什么要设计鬼魂来给哈姆莱特指路呢?是因为他没有能力解决这些问题吗?我认为,《哈姆莱特》中之所以要引入鬼魂这一角色是由于哈姆莱特的性格决定的。他父亲的死和母亲的改嫁无疑是给了他巨大的打击,哈姆莱特的内心始终坚持着自己崇高的理想,虽然眼前的现实让他感到“无聊、乏味”但是,假如没有父仇,他的性格就不会被充分展现出来。作者把哈姆莱特置于矛盾冲突的顶峰,在极端的愤怒中,哈姆莱特真正的完善了自己。虽然,他不能把握自己的命运,父亲的仇恨以及叔叔的残害使他无从选择,但是,在他的言语中我们同样可以看到,他智慧的闪光和他内心对人性的呼唤,这也增加了戏剧的悲剧色彩。

四、《哈姆莱特》深刻的社会意义

在鬼魂出现之后,他知道父亲是谁害死的,并立志复仇。对于哈姆莱特来说,复仇既是自己作为儿子的责任,又因为凶手是当今的国王,是专制王朝的代表,推翻了国王,也就扭转了这混乱的局面,拯救了这濒于崩溃的国家,因而不仅仅是个人问题,还是关系到整个国家,整个社会的问题。他勇敢地承担了这一责任,同时也深感这一责任的重大:“这是一个颠倒混乱的时代,唉,倒霉的我却要负起重整乾坤的责任!”这一方面表达了他作为王子要为父复仇的坚定决心和作为人文主义者要负起重整乾坤的责任的气魄;另一方面,表现了他面对黑暗现实,对所负重任的悲愁和无可奈何的心情。哈姆莱特的装疯说疯话,一方面适应了内心的忧郁,一方面针对外界的罪恶社会现象。社会上是非黑白,完全颠倒,小人得势,大才受侮。在这种情况下,真话也只能当疯话来说,于是哈姆莱特从全面讲来倒是最清醒的。装疯可以迷惑阴险的克劳狄斯和廷臣的视听,装疯可以畅所欲言,暴露丑恶的现实,揭发黑暗的社会,借此作弄国王和他的左右,看他们的反应,给他们以鞭挞。因此,忧郁并不是绝望,而是正视现实,深入思考,寻找答案。他在忧郁的沉思中,因个人的不幸看到了整个社会的黑暗,从为父报仇认识到改造社会,从被压迫的广大人民的苦难形象,感染到一种超乎个人的力量,同时他指出世界是一所很大的牢狱,丹麦是其中最坏的一间,并决定肩负起重整乾坤的责任。但就如何行动的问题上,他反复思考,一再延宕,成了一个延宕的王子。他这样拖延并不是他不爱父亲或对父亲被害不感到憎恨,而是他的敌人是一个掌握了政权而又奸诈阴险的国王,周围又布满爪牙暗探,他在斗争中不可能轻举妄动,因此他借父亲之死而悲痛的时机假装疯颠。这样既可以迷惑奸王和朝臣,以使敌人对自己能够放松警惕而伺机报仇,又可畅所欲言地揭露社会罪恶和谴责敌人。哈姆莱特万万没有想到,他的老同学,甚至心爱的情人,也竟然变成了奸王的帮凶。他的人文主义理想在丑恶的现实面前完全破灭了,他说“我近来不知为了什么缘故,一点兴趣都提不起来,什么游乐的事都懒得过问……”他甚至考虑到“生存还是毁灭”的问题。尽管如此,他没有一刻忘记复仇的任务。在安排了“戏中戏”之后,他行动起来,但变革现实的途径仍未找到。最后在一场比武中杀死了克劳狄斯,自己也牺牲了。“重整乾坤的责任”最终未能完成。他虽然杀死了敌人,但仅仅是除掉了一个恶人,而不是整个人文主义者整个理想和事业上的成功。他自己也认识到这一点,临死前他希望好友霍拉旭把他的故事讲述给世人,让人们认识社会的真实面貌,更好地正视它、改造它。哈姆莱特所处的封建势力虽然已经腐朽但仍占统治地位,并有原始积累时期出现的新的罪恶势力与之结合,在力量对比方面暂时还大大超过了人文主义所代表的新生力量。而哈姆莱特所代表的人文主义者本身又有很大的局限性。他们把社会的斗争看作“善”与“恶”的斗争,把改革社会的希望寄托在开明君主身上。在政治上是改良主义者,在行动上是孤军作战者。这就决定了哈姆莱特只能以悲剧告终,这是个人的悲剧,更是时代的悲剧。

莎士比亚善于将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紧密结合起来,《哈姆莱特》对自然和人的赞颂也都洋溢着浪漫主义气息。同时莎士比亚很注意情节的安排,他的戏剧常常包含几条平行的或者交错的情节。《哈姆莱特》中三条复仇的情节交织在一起,而以哈姆莱特为父复仇为主线,以雷欧提斯和福丁拉斯为副线,三条线相互联系,又彼此衬托,在复仇这个主要情节之下,还配合了爱情、友谊、家庭关系等次要情节,起着充实、推动主要情节和提示人物思想性格的作用。

从《哈姆雷特》看莎士比亚的人文思想 篇2

《哈姆雷特》是文艺复兴时期威廉·莎士比亚的悲剧作品之一。莎士比亚将一个简单为父报仇的故事改变成一部反映当今社会矛盾的悲剧。故事描述的是古代丹麦的一位王子哈姆雷特在德国的威登堡大学进修人文主义思想,他得知父亲病死的消息回国奔丧,回来后,他见到的却是他的叔叔不但篡夺王位而且还逼迫他的母亲与他结婚,满朝文武都对新国王献媚,哈姆雷特此刻感到深深的痛苦和忧郁。就在这时,他父亲的魂魄出现在他面前,告诉他自己其实是被他的兄弟谋杀的,想让儿子替他报仇。就这样,哈姆雷特为了证实父亲的话就设了一计假装精神失常。新国王很怀疑哈姆雷特是不是骗他,于是派哈姆雷特的老同学和哈姆雷特的情人去试探他的计谋,但是却都被哈姆雷特识破了。为了证实他父亲的话是对的,也为了找出他叔叔的罪行,哈姆雷特特意安排了一场戏《捕鼠记》,剧情与之非常相似。这时他的叔叔惊慌失措、仓皇而逃,因此暴露了自己的罪行。就在这个时候,王后受新王的唆使,找哈姆雷特谈话,谈话期间,他发现帷幕后面有人偷听,就拔剑将其刺死,原来死的不是新王而是自己情人的父亲。无辜的姑娘不但失去了父亲还失去了自己最爱的王子,因此癫疯投河而死。新王决定除掉哈姆雷特,想借刀杀人,但这一阴谋也很快被哈姆雷特识破了,他中途就返回了丹麦。新国王又想到一个计谋,让大臣的儿子与王子比剑,在剑上下毒,还备了毒酒。比赛中哈姆雷特中了毒剑,但他又用毒剑将新王和大臣儿子刺死,王后也因误喝毒酒身亡。哈姆雷特在临死前叮嘱他的好友完成他未完成的事。借着这样一个故事背景,莎士比亚将人文主义思想在《哈姆雷特》中淋漓尽致地体现出来。

哈姆雷特是一个性格十分复杂的人物,他对当时社会的现实善于思索与观察,并且曾经对理想怀有天真和善良的憧憬。但是他对他所生活的空间由“葱葱郁郁的花园,长满了美丽的鲜花”变成了“一片荒芜的花园,长满了恶毒的败草”!

《哈姆雷特》中最广为流传的一句“To be, or not to be”。其实这一句很难翻译成中文,它包含着太多的含义。哈姆雷特之所以会说出这样的话是因为他在威登堡大学接受的人文主义影响,心中也充满了很多幻想,希望生活会像想象中完美。意大利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源地。这个时期在文学方面也出现了很多的诗人,而在英国当然只属于戏剧之王——莎士比亚。

二、人文主义的产生与发展

人文主义在西方历史上具有很深的渊源,人文主义所体现出来的人性以及理性的思想都来源于古罗马和古希腊文化。近代的欧洲人文主义思想诞生于意大利的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又被称作人本主义,是文艺复兴时期的核心思想。人文主义精神是一种积极进取、乐观向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它反对封建宗教给人们传授的观念,主张崇尚自由,一切以人为本。希望把人类的思想、情感都从封建社会宗教的观念的束缚中释放出来,同时也希望人们肯定当时社会的现实生活,讴歌人性的解放和崇高的爱情,主要针对封建社会的压迫,人文主义一直都是以倡导人性、博爱、纯洁的友谊和高尚的品德为主导,倡导人们个性的自由。总而言之,人文主义思想反映出了新时代的精神风貌,同时它也体现出了新时代朝气蓬勃、积极乐观进取的时代精神,也大大的冲击了腐朽败落的封建社会下的封建文化思想,为人类的精神世界开辟出一块新的天地。自从人文主义在意大利出现和产生以后,人文主义思想就开始向外不断地扩大传播,并且在西方不断地扩大得到发展。人文主义思想大概在15、16世纪就传到了英国,后来不断地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莎士比亚就是生活在这个封建制度即将瓦解,新兴资产阶级开始发展的历史转折时期。当时中世纪的宗教神学随着历史的推移慢慢没落瓦解,而资产阶级却以人文主义为核心日益深入人心。人文主义的思想热潮在社会中逐渐占据统治地位。正是在这样艰苦的背景下莎士比亚创作出了时代悲剧《哈姆雷特》,借此来反映当时资产阶级人文主义思想同封建恶势力相斗争的情景,用讽刺的语言大胆的批判了封建制度下对人性残酷、黑暗的禁锢。莎士比亚的作品为人文主义思想在当时英国,西方欧洲乃至世界都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人文主义思想和其他思想不同之处就在于,人文主义者反对封建社会的思想但是并不反对封建社会的王权,反对宗教教会的腐朽但并不反对宗教的本身。大部分的人文主义者都是拥护国王权力的基督教徒。他们对《圣经》也都有了新的认识。所以,在某种意义上讲,人文主义思想对古代文化的继承和发扬都起到了推动的作用。

作为莎士比亚笔下的典型的人文主义的代表,哈姆雷特用他的死捍卫了自己个性的尊严,同时也赢得了对封建社会的旧思想和制度以及黑恶势力精神上的胜利,鼓舞了一批又一批后代人文主义思想者的斗志。他的崇高品质将作为一种永和的财富永远被世人铭记。

三、人文主义在《哈姆雷特》中的体现

莎士比亚的悲剧既有恶势力过去强劲的原因,同时还有性格软弱的原因。所以哈姆雷特的悲剧就是文艺复兴时期的社会悲剧,也是人文主义者的悲剧。哈姆雷特与他的叔叔克劳迪斯的斗争也反映出了当时资产阶级人文主义者的人文主义思想和反动的封建社会中王权贵族之间的斗争。哈姆雷特是整部小说的中心人物,他是一个典型的资产阶级人文主义思想代言人。哈姆雷特有一个快乐的王子由于经受了这么多折磨与痛苦逐渐变成了一个忧郁的王子。哈姆雷特的性格特征是极其富有思想和感情的,他理性、善于分析、思考、观察。从正反两个方面映射出了莎士比亚的人文主义思想。莎士比亚想借助哈姆雷特这部悲剧谴责封建社会贵族之间争权夺利以及这些恶势力给国家造成的内乱和给社会带来的危害。莎士比亚认为国家可以通过道德的改善可以产生出明智的国王,将法律改革,从而建立良好的社会制度和和谐的社会关系。

《哈姆雷特》一开始仅仅是个为父报仇的故事,但是莎士比亚却将他刻画得淋漓尽致,通过这一个故事揭示出了人文主义带给人们美好的理想与现实的黑暗之间的深厚矛盾。在人文主义者看来,人类就是宇宙的精华。哈姆雷特对世界和人类的曾经抱有积极乐观的信念和理想的美好憧憬。但一切美好都被父亲的死打破了,他从此反对迷信,崇尚科学。再得知父亲死后的真相后,他虽然很悲愤,但是却没有冲动直接去杀了叔叔,而是寻找父亲真正的死因后再做决定。在证实了父亲魂魄说的话后才决定行动。哈姆雷特对资产阶级社会的现实非常清楚,他抨击封建社会的等级特权,主张和平共处、互尊互爱。他通过父亲被谋杀、母亲被逼改嫁、叔叔篡夺了王位继承权,一系列的打击是哈姆雷特更加关心自己国家人民的痛苦以及人们多舛的命运。哈姆雷特得出这样一个结论,自己所经历的时代就是一个“颠倒是非,混沌不堪”的时代,他决心肩负起这样的重担,让人们过上幸福快乐的日子。就这样,哈姆雷特将他的个人恩怨和复仇的计划与整个社会和当时国家人们的命运紧密联结起来。但是,恶势力的势力还是十分强大,哈姆雷特深深地感觉到自己肩上的任务过重而且自己的力量太过薄弱。他苦思冥想也没想出来要复仇的计划,变现出前所未有的忧郁和痛苦。其实哈姆雷特这种忧郁的性格不仅仅是因为他个人的问题,而是从他的内心世界反映出的与外界社会的矛盾的表现。他对这个社会现实认识的越深刻,他内心的矛盾就越积越深。哈姆雷特反对任何人使用暴力,他想强调人文主义思想的力量。这种复杂的矛盾性格也反映出了人文主义思想在资产阶级和封建社会中所处的环境。莎士比亚戏剧的特点就是贴近社会现实,用浪漫以及生动的语言将人物和故事情节表现的栩栩如生,在《哈姆雷特》中语言极其丰富,而且富有表现力,使得《哈姆雷特》成为了悲剧中的代表作广为流传。

四、结语

莎士比亚作为伟大的人文主义者,他的作品都是从真实社会的故事出发,深刻的反映了当时文艺复兴时期的社会本质和社会现实。他的悲剧集反映了他的人文主义思想与资产阶级社会现实之间尖刻的冲突矛盾,这四部悲剧集也极具丰富的人文主义思想的内涵。他总是以一个诗人的情怀来表述自己坚强不屈的性格和斗志。他认为戏剧仿佛就是一面镜子,给德行看看自己的模样,给荒唐看下自己的态度。这是针对莎士比亚戏剧创作中人类人性中的缺点和不足提出的原则。正所谓“莎士比亚化”,就是希望所有作家都像莎士比亚一样,从生活的实际出发,拓展开广阔的社会背景,用周围典型的环境创造出一个个生动、鲜明的人物特征,具有典型和划时代的意义。作品中将浪漫主义和人文主义巧妙地结合在一起,语言极具表现力,莎士比亚的人文主义思想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

摘要:《哈姆雷特》是一部由英国最杰出的作家威廉.莎士比亚创作出来的悲剧。莎士比亚在戏剧中塑造了一个又一个经典的人物形象。他笔下的悲剧人物, 无论是思维缜密、深沉忧郁的哈姆雷特王子, 单纯无厘头的奥赛罗, 还是忍辱负重的李尔王, 都是莎士比亚悲剧中的典型人物, 给人们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莎士比亚生活的环境带给他的社会压力让他对人文主义思想又有了一个重新的认识。

关键词:《哈姆雷特》,莎士比亚,人文主义思想

参考文献

[1]、张良村;《外国文学史》, 华东师范大学, 2004年1月第一版。

[2]、朱生豪译;《莎士比亚全集》, 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4年版。

[3]、刘念慈;《外国作家作品专题研究》, 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4年8月版。

从《哈姆雷特》看莎士比亚的人文思想 篇3

关键词:普洛斯彼罗 莎士比亚 人文主义

一、上帝还是莎翁

在《暴风雨》中,主人公普洛斯彼罗显示出了操控魔法的强大能力,他能未卜先知,呼风唤雨,能任意实现自己的意志。在这个孤岛上,他类似一个全知全能又掌控一切的存在。因此,有评论家将他等同于上帝。然而,仔细分析一下我们不难发现,这种说法存在不妥之处。首先,剧本中实际存在两个普洛斯彼罗,即十二年前的公爵和现在的岛主,而年轻时身在米兰的普洛斯彼罗并没有表现出掌控一切的实力。再者,普洛斯彼罗在经历人生的厄运后思想上有一个变化过程,而上帝是全知的、自信的、不会改变的。最后,普洛斯彼罗在教育米兰达和教化凯列班时期望达到的目的,并不是上帝的理想,而更像人文主义者的诉求。所以,笔者认为,将普洛斯彼罗当做上帝固然有其象征意义上的合理性,但也明显有些牵强。除了这个观点之外,还有人说普洛斯彼罗就是莎士比亚本人的象征,因为正像莎士比亚本人一样,“他也能控制莎士比亚创造出的戏剧中的世界”,而且他在收场诗中的陈述像极了莎士比亚决心退出戏剧舞台的最后告白。然而普洛斯彼罗离开后是要重新成为米兰公爵,而莎士比亚却要告老还乡颐养天年。并且两者在身份上也存在着巨大的差异,莎士比亚怎么可能奢望普洛斯彼罗那样的高贵出身。所以,尽管普洛斯彼罗身上有着莎翁的影子,却不是莎翁一丝不差的翻版。

那么,究竟该怎样定位普洛斯彼罗呢?笔者认为,他是莎翁塑造的一个典型的人文主义者形象,是包括莎翁在内的一代人文主义者的缩影。他热爱人类,热爱自由和生命,怀揣教化改造人类的理想,具备一个人文主义者所应当具有的品质。在这个基础上,我们认为,从普洛斯彼罗的身上,可以管窥到莎翁晚期的人文主义思想。

二、一个人文主义者的思想演变

普洛斯彼罗年轻时“是一位有权势的王爷”,并且受到人民的爱戴。后来他被魔法所吸引,不再理会政事。那么魔法在剧中有什么象征意义呢?普洛斯彼罗在登岛后用魔法解救了被女巫西考拉克斯妖术困住的空气精灵爱丽儿,妖术是中世纪的代表,那么在欧洲历史上,是什么战胜了妖术?顺着这个思路,我们可以很自然的想到,普洛斯彼罗所醉心的魔法,其实就是科学知识。从这个角度来理解,普洛斯彼罗就不再那么神秘了。年轻时的他其实就是一位渴求知识同时对人类怀有单纯幻想的人文主义者。最终,弟弟的背叛打破了他的幻想。然而遭受打击的他,仍然对书籍有着一如既往的热爱。他在诉说贡扎罗给他们父女的恩情时,着重说道“他又知道我爱好书籍,特意从我的书斋里把那些我看得比一个公国更宝贵的书给我带了来”。

在幼小的米兰达的鼓励下,在上天的眷顾下,普洛斯彼罗幸运的来到了这个孤岛,并且开始了新的生活。他在岛上有两个生活重心:一是继续研究魔法,二是抚养女儿长大成人。魔法方面,他学有所成,已经有了让西考拉克斯所礼拜的神明都听从他指挥的强大能力。抚养女儿方面,他悉心教导米兰达,给她“别的公主小姐们都不曾受过的教育”。 与此同时,他也着手改造凯列班,不过结果令人失望。有的评论者认为,普洛斯彼罗耐心改造凯列班,而凯列班却冥顽不化,这直接导致了普洛斯彼罗改造人类理想的破灭。然而就笔者的阅读经历来说,从普洛斯彼罗对待凯列班的态度来看,他似乎一开始就没有抱很大的希望,只是“看你样子可怜才辛辛苦苦教你说话”, 本来就是采取一种居高临下的姿态。而凯列班的恶劣行径更加印证了普洛斯彼罗关于他是个下流坯的认识,“一个魔鬼,一个天生的魔鬼,教养也改不过他的天性来”。从而使普洛斯彼罗延续着头脑中的血统思想,估计这也是他非要为米兰达安排一位王子做夫君的原因之一。所以,在这里,笔者所持的观点是,普洛斯彼罗的失望,不是怀着极大热情去做一件事而遭受突然打击(凯列班意欲强奸米兰达)后的瞬间失望,而是本来就没有抱多大希望,现实只是加剧了自己的失望而已。这样来看,普洛斯彼罗的心中,其实存在着对人性深深的失望,和一种一步步加深的悲哀。所以,他最后决定抛弃自己的魔法,只保留那剩余的属于自己的微弱力量。然而他又不是绝望的,因为他已经用尽心血培养出了美好的未来,也就是自己的女儿米兰达。

三、莎士比亚晚期的人文主义思想

在简要分析了主人公普洛斯彼罗的思想发展轨迹之后,我们就看一看莎翁通过这个人物向我们透漏了他晚期人文主义思想的哪些信息。

莎翁创作《暴风雨》的时候,正是詹姆士一世在位时期,国家混乱,民不聊生,实现人文主义理想的可能性被冰冷的现实无情地粉碎。面对现实中的矛盾,身为剧作家的莎翁有没有妥协退让呢?我们从普洛斯彼罗对待仇敌的态度上可以看出一些端倪。面对那些曾经迫害过自己的人,普洛斯彼罗说:“要是他们已经悔过,我的唯一的目的也就达到终点,不再对他们更有一点怨恨。”这时候的莎翁,已经不是那个曾经与仇敌争个你死我活的莎翁了。现在的他,主张宽恕与和解。

我们再看普洛斯彼罗置身的这个孤岛,只有在这个孤岛上,他才是绝对的权威。然而它只是一个乌托邦,是一个没有现实纷争的地方。而且,普洛斯彼罗用以复仇的工具——魔法,也是在现实中不会出现的。在一个虚构的场合用虚构的方式来完成复仇,完成对罪恶的救赎,完成双方的和解,从中可以看出莎翁的无奈和一厢情愿。

从剧本第一幕第二场普洛斯彼罗与爱丽儿的对话中我们可以捕捉到如下信息:解救出爱丽儿后,普洛斯彼罗就与之约定了十三年左右的服务期限。另外,第一幕中普洛斯彼罗对米兰达说自己所做的一切无非是为她打算。在第四幕第一场中,普洛斯彼罗又重申到“我是为了她(米兰达)才活着的”。在综合了普洛斯彼罗的预言能力以及对周边一切的掌控程度后,我们可以惊奇地发现,他是在下一盘很大的棋。而且来到岛上不久之后,他就已经想到了每一步该怎么走。但如果就此说普洛斯彼罗是条老谋深算的狐狸,那就显得不妥了,因为他的动机中没有恶的因素。除了使自己恢复米兰公爵的合法身份,他的其他心思都在米兰达身上。我们暂且不讨论他对米兰达的疼爱的客观效果,仅从他的主观角度来讲,他希望米兰达能健康成长,不受到俗世的污染,他煞费苦心的为米兰达提供一桩美满的婚姻,给她一个幸福的将来。普洛斯彼罗的这种做法,正是莎士比亚晚年思想的写照。莎翁正是把自己的人文主义理想寄托在了下一代身上,“上一代人罪孽重重,把社会搞得一团糟,而如果下一代人纯洁善良,心地美好,那么社会在他们手中自然会变得合理起来”,这正是莎翁心中的期盼。剧本以阿隆佐和普洛斯彼罗都认可并极力促成的儿女婚姻结束,是有着特殊含义的,这象征着爱对恨的胜利,和人文主义者所向往的新生活的开始。

最后,我们需要谈谈普洛斯彼罗为什么选择恢复自己米兰公爵的身份,有人认为普洛斯彼罗是念念不忘自己的爵位,这种说法虽然难以被完全驳倒。但笔者认为理解这一行为应从它的象征意义入手。在社会矛盾尖锐,人文主义者普遍失落、逃避,甚至麻木的时代,莎士比亚让自己的主人公重返社会,不正意味着让人文主义者重新鼓起勇气面对残酷的现实么?再者,普洛斯彼罗做公爵,所施行的政策方略应当比安东尼奥那样的人所制定的更有利于社会安定、民众幸福吧。纵然社会现实令人无奈,我们还是要勇敢面对,并且为社会的进步贡献出自己的力量。这应当是莎翁希望向世人传达的思想。

四、结语

作为莎士比亚最后剧作的主人公,普洛斯彼罗身上集中体现了莎士比亚晚期的人文主义思想。莎士比亚一生都在倡导人性解放和理想主义,然而残酷的现实给人文主义以极大地打击,令人欣慰的是,我们看到,莎士比亚没有一味的逃避。他在最后仍然试图通过宽恕与和解来消除矛盾和仇恨,并且给了人类的未来一个美好的期许。

(作者单位:山东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参考文献:

[1]方平译.莎士比亚喜剧五种.上海译文出版社,2011.

[2]张泗洋等.莎士比亚引论.中国戏剧出版社,1989.

[3]张泗洋等.莎士比亚戏剧研究.时代文艺出版社,1991.

[4]中国莎士比亚研究会.莎士比亚研究.浙江人民出版社,1983—1984

[5]张淳.莎士比亚《暴风雨》寓意浅析.2003.

[6]闫晶,孙冉颖.《暴风雨》的人文主义解读.2009.

莎士比亚 《哈姆雷特》经典台词 篇4

是否应默默的忍受坎苛命运之无情打击,

还是应与深如大海之无涯苦难奋然为敌,

并将其克服。

此二抉择,究竟是哪个较崇高?

死即睡眠,它不过如此!

倘若一眠能了结心灵之苦楚与肉体之百患,

那么,此结局是可盼的!

死去,睡去……

但在睡眠中可能有梦,啊,这就是个阻碍:

当我们摆脱了此垂死之皮囊,

在死之长眠中会有何梦来临?

它令我们踌躇,

使我们心甘情愿的承受长年之灾,

否则谁肯容忍人间之百般折磨,

如暴君之政、骄者之傲、失恋之痛、法章之慢、贪官之侮、或庸民之辱,

假如他能简单的一刃了之?

从《哈姆雷特》看莎士比亚的人文思想 篇5

——变调的爱

人们总是热衷于讨论所谓性格悲剧和命运悲剧的分别,并将自己所知晓的悲剧进行归类,然而我必须说,在我眼中,奥赛罗的悲剧,是个典型的性格悲剧。

并不是简单基于奥赛罗的性格,这或许更多的是出于一种联想。因为奥赛罗的悲剧,在如今的现实社会中已经快要成为常态了。

让我们来重复奥赛罗的故事——两个人因为爱走到了一起,在这个自由恋爱取代了盲婚哑嫁的时代,两个完全没有感情的人,真的那么容易迫于父母的压力走到一起吗?我所知道的很多夫妻,嘴上说着是被迫走到一起,但是在最开始的时候,他们之间必然是有感情基础的。这和奥赛罗与苔丝狄梦娜之间的感情其实并没有太大的差别。

走到一起之后,奥赛罗和苔丝狄梦娜之间有了一段蜜月期,在这段时期,身份的差别阻碍不了他们,相恋的甜蜜让奥赛罗为之奋战。他们为了彼此的爱情和家庭而努力,就像如今每一对夫妇一样,在成婚之后都有一段共同奋斗的时期,从一穷二白开始,这也是婚姻中最让人怀念的时间段,夫妻之间不仅仅有爱情,还有理想,他们不仅仅是夫妻,还是共同奋斗的伙伴。

然后波折来了。伊阿古阻挠奥赛罗的方式,是看准了奥赛罗的多疑,说苔丝狄梦娜与旁人有染,还捏造了许多证据。于是暴怒的奥赛罗选择掐死自己的妻子,却又在事后后悔地自杀。

多么急转直下的故事,然而类似的剧情不断发生在我们的周围。

伊阿古是谁?他是慈爱的母亲或者父亲,是你的挚友,站在你的立场上指责你婚姻的另一半没有全心全意为你付出,对方对不起你。怀疑的种子就在你心中种下,原本美满的婚姻产生了裂痕。

伊阿古是谁?他是凭空的怀疑和猜忌,教你如何去揣测对方手机上的短信,出门时见过什么人,于是你渐渐怀疑,渐渐针对,甚至无法容忍对方有自己的朋友圈子,你总怀疑那里有将你的爱人带离你的因素。

伊阿古是谁?他是风言风语,恶意的针对,无法针对你就针对你的家庭,针对你的情感,假装不经意地说着那些诛心之言,你却把毫无根由的这些话放在心上,相信了敌人,疏远了家人。

凯西奥是谁?他是或许毫不相干的某个人,是曾经的友人,却也是你怀疑的对象,是可能干扰你婚姻,毁掉你幸福的那个人,于是你憎恨,疏远这个人,而你的爱人或许并不知道这一切,她亲近他是因为你,却因此被你用异样的目光看待。

凯西奥是谁?他是你婚姻中的障碍,是出现在两人之间的第三者,是你全心阻止他破坏你的幸福的那个人,你厌恶他,也希望你的爱人厌恶他疏远他,但现实决定着一切未必如你所愿。

凯西奥是谁?他是你想象中存在的那个人,虚无缥缈,你相信一定有这么一个人存在,因为他有种种方面比你强大,所以你的爱人并没有真正选择和你在一起,只不过是为了和他在一起将你作为了炮灰,你愤怒,你暴躁,你想要找出凯西奥维护你的婚姻,然而你找不到,于是你将所有的怒火发泄在你无辜的爱人身上,哈,只有死亡才能制止出轨?

爱是不安,爱是怀疑,爱是疯狂的独占欲。

爱是妒忌,爱是自卑,爱是无中生有的猜忌。

到底谁说爱是包容是相信?如果真的是这样,怎么会出现那么多扯不清楚的所谓“出轨”?当我所看见的不知道多少桩婚姻都以同样的理由进入冰点,甚至最终宣告破裂,不管是不是一起风风雨雨走过二十多年,不管是否有过共同患难的岁月的时候,我见识了所谓“出

轨”和“小三”的威力。他们的威力并不在于他们的存在,他们的威力就在于——他们或许根本不存在,但你永远摆脱不了他们的阴影!因为每一个人或许没有奥赛罗暴躁到直接杀人的性格,但每一个在婚姻之上,永远多疑!

因为自卑,所以不相信对方会对自己忠贞,总以为会有一个人比自己好,所以虚构出了对方出轨的事迹。

因为自卑,将自己不够好这一点掩藏起来,总拿着所谓的出轨当做把柄,站在道德的制高点批判对方的一切。

因为自卑,所以在对方或许真正出轨的时候疯子一样,失去了所有的矜持和原则,忘记你的骄傲,或是卑微地祈求对方的施舍,或是疯狂地想要报复。

因为多疑,所以两个人的婚姻中出现了本来根本不存在的第三者,互相指责攻讦。因为多疑,所以不信任这一段婚姻能够走到最后,即使是曾经那么相爱。

因为多疑,所以从每一个无关紧要的小细节收集着所谓的证据,即使是再小的一件事也可以用来争吵,以小见大是每一对夫妻的绝招!

我对婚姻的看法一直都是悲观的,因为我见证了太多和奥赛罗类似的悲剧。而这样的悲剧里,凯西奥本是被臆想出的角色,伊阿古更是凭空被夫妻捏造出来,他们自卑,怀疑,容不下对方有自己的圈子,强行要对方完全成为自己操纵的所有物,一举一动,思想,所有的一切都必须和自己所想的一样——他们以为这是信任,他们以为这是爱情!

可是这是信任吗?这是爱情吗?这是婚姻吗?

哥林多前书说:爱是长久忍耐,和蔼仁慈的。爱不嫉妒,不吹嘘,不自大,不罔顾规矩,不求自己的利益,不轻易动怒,不计较别人所加的伤害,不喜欢不义,只喜欢真理。爱能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希望,凡事忍耐。

然而什么时候,爱变了样子?是否真的是所谓大道废,仁义出?又或者,是人们忘记了真正的爱?

上一篇:上课不讲话下一篇:局机关工会工作总结

热门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