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学习下小学科学论文

2022-04-2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开展,对于彰显小学科学课程的本真,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具有积极的意义。因此,小学科学教师应当通过科学合理的分组、规则和规范的制定,系统科学的评价等手段,实现小学科学小组合作学习的目标。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合作学习下小学科学论文 (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合作学习下小学科学论文 篇1:

合作学习背景下小学科学教学策略探究

摘要:合作学习是能够对学生课堂学习状态进行改善的有效手段,并且也是能有效提升学生综合能力的途径。在小学的科学教学中,教师为了能顺利开展教学工作,通过对合作学习的研究,并且以此为基础进行教学实践对班级情况进行了解,制定有针对性的活动方案,有效提升学生对于科学课堂的期待,并且在合作学习模式中学生之间能够进行相互学习共同进步,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思维能力等多方面能力都能得到有效提升,一些学生在对科学知识进行学习时,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干扰,造成学生的理解困难,促使学习积极性降低,如果没有对这些情况进行有效的整顿,不利于学生的未来发展,因此在合作学习背景下开展科学教学时,还需要教师多做努力找到适合学生的方式,让学生能够得到全面提升。

关键词:合作学习背景;小学科学教学;策略研究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开展实际教学活动时,教师要注重有效的交流互动,这不仅是存在于教师和学生之间,还存在于学生和学生之间,并且有效的互动也为学生创造了合适的学习机会,在对班级学生情况有所掌握的情况下,为学生进行合理的分组,在小组中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能够促使其进行有效学习,有利于学生的共同发展,在科学课堂上,学生可以进行讨论的内容较为丰富,教师需要对这些丰富的内容进行处理,酌情为学生考虑,为他们提供更有价值的内容,同时在进行教学实践中,教师必须要进行探索和及时的经验总结,找到能够适合学生合作学习的方式,这样才能在有利的环境中学生可以得到完善,学到更多的知识,促使他们的综合能力可以得到有效的提升。

一、合作学习在小学科学课堂中的应用价值

(一)实现课堂观念的转变

合作学习的模式充分的考虑到了班级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进行科学学习中,在这样的模式下学生改变了被动接受知识的局面,能夠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对科学知识的相关课题进行研究和探讨,并且分析出结果,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之间能够实现相互学习的目的,并且在这样对知识的互相讲授过程中,也能形成一个良好的教学局面,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有利于学生加深对于科学的知识,对这些理解也能变的更加透彻,长时间在这样的学习模式下,学生能够更好地对课堂节奏进行掌握,同时他们的学习效率也能得到明显的提升,进而学生也会学会学习,不仅能对科学知识进行更好的掌握,同时也能掌握学习的技巧,这也是开展合作学习模式的主要目的。

(二)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在小学这一阶段的学生,他们的身心都在发展过程中,并且对于一切新鲜的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在这一时期,兴趣对于他们而言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学生如果能够对科学知识有兴趣,能在学习中产生的学习效果就会十分理想,所以为了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用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能够找到自己的位置,能够在小组学习中培养他们的集体荣誉感,这样,学生在对知识学习时才会更加努力,才能进行主动的课堂互动,能够为小组荣誉发挥自己的作用,这也要求教师能够在课堂中强化对学生的引导,让他们能够形成正确的思想,在合作学习的模式下有序地进行学习,能将合作学习的价值充分的发挥出来,让学生有良好的学习体验感,更愿意进行主动学习。

二、合作背景下小学科学课堂的具体教学策略

(一)提供交流机会,提升合作学习的开展效率

开展合作学习是为了能够保证其顺利进行,取得良好的效果,教师还需要为学生提供交流的机会,这是能够切实的提升合作学习开展效率的有效途径,为学生选出适合研究的课题,并且引导学生对相关课题进行讨论,在这样相互讨论的过程中学生能够从知识上获得更多的信息内容,从思维上能够学习到其他学生思考问题的方式,能对学生自身起到完善的作用,例如,在学习呼吸消化时,教师就需要为学生选一部分适合交流的内容,让小组成员通过食物的消化过程进行猜想,并且研究探讨,总结出具体的消化路线,并且也可以引导学生,让他们绘制一个简单描述消化系统的图画能够加深印象,并且也能直观地将知识呈现出来,对于学生而言,这也是对知识进行梳理的环节,在进行组内交流时,学生能够畅所欲言,能将自己的真实感受交流出来,同时也便于教师掌握学生的实际学情,学生在发言过程中能提升他们的成就感,也会促使课堂学习的主动性增加。

(二)合理安排内容,更具层次化

为了能更好的将合作学习模式的价值发挥出来,在开展实际教学时,还需要教师为学生选择适合的内容,这样才能使其更具层次化,也会对学生的安排进行系统化处理,在进行学习时,教师可以安排不同能力学生去做与他们实际学情相符的探究任务,这样在进行学习时,学生能够全员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并且学生也会在原有的知识基础之上得到显著的提升,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时必须要对合作学习的所有环节进行充分的考虑,做出合理的安排,并且在对学生进行提问时,也需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能够发挥问题的作用,设置与学生实际情况相符的课题和内容。这样学生的能力才能得到提升,只有在合作学习活动中所设置的任务与问题具有层次化,学生在学习中才能在老师的带领之下得到提升和进步,更加愿意进行科学探索,这一过程中他们的能力可以得到提升,思维也能得到发展,让学生的核心素养能够得到更好的培养,并且这样的方式也符合新时期教学的相关要求。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合作学习模式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所以还需要教育工作者能够重视。在进行日常的教学中进行深入探索,并且做出必要的课堂实践,为学生制定出具有针对性的合作学习的方案,提升学生的学习动力,让他们的综合能力得到提升,也是对他们团队协作能力进行锻炼的一种方式,这也是能够有效促进小学科学教育创新发展的途径之一。

参考文献:

[1]小学科学课小组合作学习的分组方式与教学策略分析[J]. 陆昌明.中国校外教育. 2017(07)

[2]小学科学合作学习小组构建的策略[J]. 沈晓峰.实验教学与仪器.2016(03)

[3]合作学习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 袁世民.成才之路.2015(19)

作者:李晓琳

合作学习下小学科学论文 篇2:

新课改下小学科学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探究

摘要: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开展,对于彰显小学科学课程的本真,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具有积极的意义。因此,小学科学教师应当通过科学合理的分组、规则和规范的制定,系统科学的评价等手段,实现小学科学小组合作学习的目标。

关键词:小学科学;小组合作;意义;有效性对策

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之下,小学科学已经逐渐成为小学阶段的必修课程,对启蒙和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小学科学的教学中,教师要立足新课程改革的思想,将“学生全面发展”作为教学的任务和核心,形成“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为实现良好的小学科学教学效果奠定基础。小组合作学习运用于小学科学教学实践,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关键一步。因为,合作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创新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这样的学习目标,和小学科学的教学是不谋而合的。因此,小学科学教师应当善于整合小组合作学习,全面提升小学科学的教学效率。

一、 小组合作学习运用于小学科学教学的意义

从某种意义上讲,小学科学的教学应当运用小组合作学习,这一点是与小学科学本身的学科特征、小组合作学习的组织模式相关联的。因此,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运用于小学科学的教学中,具有很多积极的意义:

(一) 有利于彰显科学课程的本真

小学科学本身是一门具有探究性和实践性的学科,要求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通过不断的探索、实践,提升自身的科学素养,促进学生思维和能力的同步发展。如果在小学科学的教学中,教师采用知识灌输式的教学模式,让学生规规矩矩地坐在课堂上,听教师用一成不变的方式讲解相关的知识点,这将会失去科学课程开展的意义。因此,作为小学科学教师,应当尽可能地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而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运用,教师秉承的是“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要求学生通过分组协作的方式,完成共同的学习任务,这对于促进小学科学教学的发展,彰显课程本身的探究特征具有积极的意义。

(二) 有利于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

虽然说小学科学已经逐渐成为小学阶段的必修课程,但却不是主要课程。因此,对于一些地方上的学校而言,他们壓根不会重视科学课程的开展,一些学校科学课程的设置不过是形式主义,仅仅是摆设,难以为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提供支持。这样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手段是不科学的,同时和素质教育的理念是背道而驰的。而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运用于小学科学的教学中,有利于改变传统落后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教师通过合作学习模式的开展,逐渐认识到学生思维和能力培养的积极意义,并在今后的教学活动中,强化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促进学生思维和能力的提升,促进素质教育目标的实现。

二、 新课改下小学科学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对策

既然小组合作学习运用于小学科学的教学中具有很多积极的意义,那么,在实际的教学实践活动中,小学科学小组合作学习的开展具有哪些有效的对策呢?

(一) 科学分组是小组合作学习开展的关键

从小组合作学习的定义上讲,乍一看觉得很简单,不过是将学生分成几个合作小组,让学生共同讨论一个问题或者是完成一个项目,最终取得小组合作成果。但是,在实际的操作实践过程中,小组合作学习的开展却没有那么简单。尤其是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他们很多时候往往会处于不受控制的状态,因此,教师应当对学生进行科学有效的分组,以确保小组合作学习目标的实现。首先,教师在分组的过程中,应当改变过去就近分组、随机分组的状态,并且综合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特质等对学生进行分组,实现“同组异质”的分组效果;其次,在分组的过程中,教师还应当充分考虑小组成员人数的组成,一般控制在4~6人,避免人数过多难以控制,也避免人数过少让学生失去讨论的热情。因此,在分组合作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尽可能地考虑小组成员的组成以及人数的科学性,以确保合作学习目标的实现。

(二) 规则和规范是确保合作学习目标实现的基石

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在小学科学小组合作学习的开展过程中,教师必须明确合作学习的规则和规范,让学生共同遵守,以约束学生的不良行为。小学生天生活泼好动,这是毋庸置疑的。教师唯有通过严明的制度约束,明确的规则管理,方能让合作学习有序开展。首先,在合作学习开展的过程中,教师应当指导学生在组内进行分工,明确的分工是学生合作学习开展的关键一步。如,每个小组应当有记录员和汇报员,还应当有组长,在组内分工的过程中,学生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特长,担任不同的角色和领取各自的任务,并在合作学习中,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其次,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学生的合作交流应当遵循一定的规则,不能叽叽喳喳,乱成一团。学生要本着“合作、交流”的心态,学会宽容和理解,学会妥协,这样,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学生们才能够不屈不挠,勇于承担,乐于执行,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

(三) 系统科学的评价是合作学习效果的升华

小组合作学习要想取得好的学习效果,离不开教师最终的点评。在这里,笔者需要强调几点:首先,教师在评价学生的合作学习效果中,应当以集体为单位而不是个人为单位。以集体为单位的教学评价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在团队合作过程中的协作能力,尤其是对于小学生而言,团队协作意识的培养尤为重要;其次,在教学评价的过程中,教师不仅仅要关注学生对相关科学知识的掌握情况,还应当强化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点评,让科学的教学点评,为促进学生的进步和发展奠定基础。

总而言之,素质教育背景之下,小学科学的开展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重要的意义。而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开展,对于彰显小学科学课程的本真,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具有积极的意义。因此,小学科学教师应当通过科学合理的分组、规则和规范的制定,系统科学的评价等手段,实现小学科学小组合作学习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王亚敏.建构主义理论建构下的探究式小学科学教学[D].华中师范大学,2006(4).

[2] 庄严.小学《科学》课程中的活动设计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12).

作者:杨茂红

合作学习下小学科学论文 篇3:

信息化环境下小学科学课堂的合作学习

随着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发展,在教学改革中出现了将信息技术运用在现代化课堂教学中的趋势。在现代化小学科学课堂的教学改革中,借助于信息技术的优势,可以将以往过于枯燥抽象的教学内容转化为通俗易懂的趣味性知识,提高学生合作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的高效开展。

信息化环境下的小学科学课堂教学就是将现代化网络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以及现代化的教学理念相结合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借助于现代化信息技术的优势,可以最大化地促进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效果的提高。一方面,利用信息化的教学手段可以帮助教师将教学内容更加生动形象地表达出来,这样可以最大化地帮助小学生对课堂内容进行理解和消化;另一方面,现代化的科学知识具有很强的网络体系,知识面涉及较广,借助于现代化多媒体技术,可以最大化地将各种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为学生打造一个声、意、形相结合的学习环境,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在全新的课堂教学模式中能够化难为易,提高感知能力,优势互补,从而有效的开展自主合作学习。

一、制定针对性的教学计划

教师应该根据小学生学习科学的特点以及学习习惯,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教学计划。选择适合小学生的学习内容,兼顾信息资源的时

效性以及丰富性等特点,将信息技术合理地与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相结合,保证学生学习的时效性,可以让他们学以致用,并且利用现代化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将音频与视频相结合的优势,给学生带来全方位的直观感受,开阔他们的视野。在制定相关的教学计划时,教师要对不同科学领域的知识进行有机地整合,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科学系统地进行备课。利用多媒体技术在信息交流及自我感知上的优势,合理地进行师生互动,为学生营造立体式的合作交流机会,不断地强化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

例如在进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这门课的讲解中,教师就要考虑小学生好奇心强、学习主动性不强以及多动的特点,可以借助于互联网上关于环境保护的图片、歌曲以及新闻等,通过多媒体播放的方式,让学生对于环境保护重要性的认识不断地加强;通过对被污染的森林以及水源等图片与我国秀丽风景的对比,产生视觉上的冲突,强化学生对于环境污染的理解,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小组合作交流。同时,教师应该不断拓宽自身的知识储备,当有学生向教师询问相关的问题时,教师要用自己专业的知识储备去回答学生,或者通过一些幽默性的回答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专注于课堂学习。

二、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

俗话说得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小学科学课堂的教学过程中,涉及的内容有些会显得较为枯燥难懂,对于小学生的认知水平来说,很可能不太适应他们的学习习惯,很容易让他们丧失学习的兴趣。在开展课堂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关注小学生的认知实践的现实情况,创设生动具体的教学情境,吸引学生的兴趣,让他们很好地参与到合作学习活动中去,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例如,在《太阳系》一课的教学中,如果单纯地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将教材中的内容给学生进行讲解,很容易造成学生理解上的困难,使其渐渐地开始厌倦学习。教师应该考虑到现实生活中其他天体难以观察到等问题,在教学中以具体的情境案例引入的方式开展教学,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例如,教师可以以我国的神舟号飞船探索太空的事迹为切入点开始课堂教学,之后可以进行相关的自主性探究活动,让学生借助于信息技术以小组合作方式展开讨论。然后,在多媒体课件中观看相关的太阳系三维动画,对太阳系大行星的运动轨迹有直观的了解;通过观察各大行星的外观等产生探索相关知识的兴趣,在小组合作中完成老师布置的相关探究问题。教师通过不断地巡视对学生的小组学习进行个别指导,使其知识体系更加完整与清晰,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各行星的具体情况,给予学生充分的学习时间,使他们真正意识到自主合作学习的重要性,并在成果展示环节将所得出的结论与同学进行分享,从而促进学生自主合作学习能力与自我展示能力的提高。

三、开展合理的知识延伸

现代科学具有丰富的知识体系,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虽然现阶段小学科学课堂中所涉及的内容较为浅显,但是教师也需要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将相关的知识進行适当的延伸,不断地提高学生的知识储备,让学生在一系列的学习过程中不断开阔自身的视野,提高他们学习的自主性与积极性。由于课堂时间一般是固定的40分钟,教师很难在规定的时间内将相关知识讲解完,教师可以向学生推荐相关的网站以及与科学有关的纪录片和综艺节目,如《走进科学》等,让学生在课外也可以进行相关内容的拓展学习,深化学生头脑中对于相关科学知识的印象,增强他们的真实感触。

例如,在《保护大自然》一课中,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学习小组的形式登录相关网站进行环保资料的收集与整理,寻找相关信息,主动获取自己想要知道的信息,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对信息进行加工,构建起合理的知识体系,延伸相关的知识内容,扩宽自身的知识面。

网络技术环境的发展为现代化教学带来了不少的便利,我们要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将现代化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进行有机地结合,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合作学习,促进学生知识体系的不断完善。

【作者单位:河源市第二小学 广东】

作者:谢日旺

上一篇:中职精细化德育管理论文下一篇:煤矿工会年度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