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英语小组合作学习教学反思(共16篇)
其实在备课的时候,我更多地是关注怎样设计教学过程,怎样突出教学重难点,怎样设计板书,教学设计很大程度上只是从教师的需要出发,但这对于学生来说,未必都有用。忽略了备课备学生这一环节。无视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阶段、学习过程,这样的教学必然是失败的。伴随着新课程的实施,学生俨然成为教与学的主角,课堂上出现了更多的师生互动、平等参与的局面,教学组织形式异彩分呈,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成为其中一个闪光的亮点。小组学习是培养学生合作意识的一种基本途径,在这个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把自己的思路和别人共享,而且学生更多的拥有了自由组合、分工协作的机会,拥有了评价和讨论他人观点的机会以及空间和时间。所以,教师必须深入思考以下问题:
一是如何让学生去进行合作,去开展有意义的合作,教师如何教给学生合作学习的基本方法。例如角色的分配,根据个人个性、特长等开展合理的分工,给所有学生都创造平等参与的机会等等。要知道,没有经过训练的合作小组是散乱的,这样的学习肯定是失败的,最起码对大多数学生是没有效果的,教学反思《高中英语小组合作学习教学反思》。合作学习决不是学生一朝一夕就能掌握的,需要我们长期不懈的训练。每一个人都需要在无数次反复演练中找到自己合适的位置,或者说去适应某个角色。比如进行记录,代表小组发言等。社会是丰富多变的,行业是不同的,每个人担当的角色也应该是不一样的。
所以我认为,小组交流应涵盖两方面的内容:一是表述自己的见解看法;二是倾听他人的意见。这样,人人才能感受到交流的快乐,分享合作的愉悦。这样才能培养合作意识,获得真正意义上的团队学习成果。在多次听课中,我发现多数的小组学习,形式大于效果,基本上是低效的、放任的。经常是某几个人在表演,小组学习只是反映在形式上,盲目的开展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合作,这样的小组学习是低效的。合作学习,不教给学生方法,小组学习就会在一张张叽叽喳喳小嘴的废话中耗掉学习时间,学习行为和方式并没有得到实质的转变,到头来仍然是几个优秀学生在发言,而其他学生并没有参与体验学习的过程。小组学习就失去了重全员参与,重情感体验,重人文关怀与合作的真正意义。
学生已经习惯而且总想着怎样去做一个旁观者,这种现象的根源恐怕要追溯到以前旧有的教学模式和教师的教学行为。那就是表扬正确,呵斥错误。优秀生在老师不断的表扬声中信心十足,表现欲更强;而大多数学生却在无数次的呵斥下战战兢兢,他们不敢多嘴,怕别人讥笑,怕老师呵斥,干脆充当看客,什么也不说。这样的教学行为扼杀了个性,压抑了思想,泯灭了个人发言的积极性。很多时候,教师站在讲台上,让下面学生一组组开展学习与讨论,在看似热闹的场景中,实质上学生有没有开展有效性的学习活动,上面讲台上的老师是不知道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全员参与,也包括教师参与,教师的角色不要只局限于讨论的组织者,教师如果能经常性地参与到学生的探讨之中,和他们一起学习,并指导他们如何发表自我见解,或者以自己的发言暗示诱导学生如何发言,教给学生如何说出自己的观点,和学生一起讨论,逐渐培养学生发言的习惯和兴趣。当然,这并非一朝一夕可以做到的,需要经过一个教师耐心辅导的过程。
二是这种学习是否每节课都需要。学生的小组学习是否在走过场,或者说流于形式。教师要注意营造自由自在的学习氛围,控制讨论的局面,如讨论中是否有人进行人身攻击,是否有人垄断发言权而有的人却一言不发,是否有人窃窃私语,教师要在巡视及参与中“察言观色”,及时调控。
教师的教学设计是否合适,是做秀还是教学的需要。这不仅需要教师的认同,还需要课程的认同,学生的认同。这样学生才会真正投入到研究讨论中去,一句话,要看是不是开展小组学习的时机,这个时机的掌握要看教师教学实际操作,只有在学生经过独立思考的过程,有交流的需要时,展开的合作学习才是有价值的、有成效的。
关键词:英语课堂教学,小组合作学习,问题,反思
一、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具体问题及反思
问题一:学生的合作不主动
有时在开展小组合作活动时, 我发现教室里鸦雀无声, 很多学生都只顾自己
思考, 基本停留在独立学习的层次上, 没有真正的讨论和合作, 没有发挥小组合作的优势, 使合作流于形式, 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反思:从教师的角度分析, 作为课堂活动的组织者、合作学习的参与者, 如果对合作学习的内涵把握得不够到位, 教学设计有偏差, 、座位安排不合理, 合作的话题缺乏趣味性, 指导不够得力, 活动之前没能对学生脑海中相关的知识网络进行激活, 这些都可能会抑制学生主动合作的热情。从学生角度分析, 合作意识淡薄, 缺乏团队精神, 合作能力不强, 也会影响合作。
问题二:学生的参与度不均衡
小组合作学习增加了学生参与的机会, 但是语言表达能力强的学生参与的机会明显较多, 而另一些学生却习惯于当听众, 很少或从不发表个人意见, 渐渐地他们对一切语言活动都表现得漠不关心。
反思:通过分析, 我发现上述现象中的后一类学生主要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学困生, 由于基础薄弱, 他们想参与活动但又力不从心, 因而干脆置身事外, 久而久之就变得厌学;另一类是性格内向的学生, 他们喜欢自己琢磨, 喜欢独处, 不善于在人前发表意见, 他们有能力说, 但他们不善于争取机会, 即使听到不同于自己的意见也不加以辩驳, 多数时候会在合作的时候保持缄默。另外, 成员之间关系的融洽程度、对话题感兴趣的程度也会影响学生的参与度。
二、“小组合作学习”存在问题的解决策略
1合理分组是前提
要进行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 首先必须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分组。合作学习一般采用异质同组, 即小组内个成员间形成性别、性格、学习成绩和学习能力各方面的差异。“由于每个小组都是异质的, 这样就使得全班各小组之间产生了同质性, 这就是合作学习的分组原则-组间同质, 组内异质。组内异质为小组成员互相帮助提供了可能, 而组间同质又为全班各个小组间的公平竞争打下了基础。”
每个小组的人数应适当。小组人数过少会使小组的个数增加, 给活动的组织和小组竞赛成绩的统计带来麻烦, 教师也难以调控, 小组人数过多则会使个体的作用难以发挥, 并且座位的编排也会成为问题。以每班40-50人左右计, 分8组, 每组5-6人较为适宜。学生的座位按异质小组适当调动, 然后再就近组合。每个小组再确定一名小组长 (组长可以由组员轮流担任) 。
2有效的合作方式是条件
主要以任务学习法为主。即以学习任务为中心, 将任务落实到小组, 小组成员既分工又合作, 并将任务完成的情况记入小组集体成绩。这种学习活动与任务型教学紧密联系, 可根据教学内容安排在课前、课中或课后进行。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与能力是重点
小组合作学习中出现的有些问题是由于学生不愿合作、不善合作或缺乏合作学习所必需的有效技能而造成的。因此, 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逐渐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
首先, 要培养学生收集资料的能力。合作学习所需完成的任务通常有一定的难度, 有时需要收集一些资料。教师要培养学生知道用什么工具、通过什么途径去收集有价值的资料的能力。
其次, 要培养学生讨论问题的能力。讨论是合作解决问题的关键。每个成员在发表了自己的观点与看法后, 可能会有不同之处, 这就需要通过讨论求同存异, 达成共识。教师要在关键处给予指导, 让学生逐渐掌握讨论问题的方法和技巧。
然后, 要培养学生表达观点的能力。语言表达是人与人交往和互动的基础, 也是个人交际能力的重要指标。合作学习需要每个成员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互相了解对方的观点, 在此基础上合作探究问题。
最后, 要培养学生竞争合作的能力。组内合作、组间竞争是合作学习最明显的特征之一。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找准切入点, 适时到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合作精神。要引导学生建立互相信任、团结互助的关系, 使他们体验到通过合作学习不但可以提高个人能力, 而且可以解决很多个人解决不了的问题, 从而对合作学习产生认同感。
参考文献
[1]盛群力, “开展合作学习的有效策略”, 《人民教育》, 2002年第10期[1]盛群力, “开展合作学习的有效策略”, 《人民教育》, 2002年第10期
【关键词】高中数学 数学教学 小组合作学习模式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4-0158-02
所谓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是指将学生分为诸多小组,以任务分派的方式的去开展问题研究,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得其成为学习的主导。作为全新的教学模式,在融入到高中数学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实现数学课堂局面的改善和调整。
一、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优势
之所以倡导将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运用到高中数学教学中,其存在深刻原因的:其一,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有利于激发高中生创造力,在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技能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其二,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有利于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这对于培养其团队合作精神来讲,是至关重要的;其三,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能够帮助学生去理解自己存在的不足和缺陷,并且在此过程中实现自我反省,以更好的实现对于知识的掌握。
二、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现状
通过对于当前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运用情况的调查发现,其的确存在诸多的缺陷和不足,影响着其在提高高中数学教学质量方面的效能发挥。具体来讲,可以将其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2.1小组划分的规划意识不强
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践行,第一步就是要做到科学合理的分组。而当前很多高中数学教师在进行分组的时候,没有规划意识,常常都是随机分组或者依照学生自愿去尽心分组,这样的组别构成方式显然是不可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的。比如学习成绩比较好的学生容易形成一组,而学习成绩稍微差的学生可能构成一组,这样的组别之间差异化很大,是不利于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效能发挥的。
2.2小组合作忽视学生多样性
在进行小组合作任务规划的时候,教师难以针对于不同的小组和成员安排其具体的探究任务,一味的以学习中上等学生为主要群体,去进行提问,去进行做题,这就忽视了小组合作中学生多样性的特点。如此一来,对于中下等生来说,在被迫学习他们不感兴趣的东西时,他们会显得非常不情愿。集体活动中的他们要接受老师的调节,自我意识以及情感意志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因此很难参与真正的合作学习中来。
对于中下等生的转化工作除了班主任之外,还应借助组长和班集体的力量,班主任应选择优秀的学生与后进生结成帮扶小组,在帮扶的过程中,优秀的学生不仅可以锻炼自己的能力,培养爱心,后进生也能在优秀学生的带动下学到好的方法,增强学习的自觉性。
2.3小组编排难达理想的效果
在进行小组任务编排的时候,教师习惯性的将题目作为主要的合作研究背景,很容易使得学生理解到所谓的小组合作就是去实现题海战术,由此会对于学生学习高中数学的兴趣造成打击,而这对于促进高中数学教学质量提升来讲是没有任何帮助的。简单来讲,小组编排难以达到理想化的效果,也是当前高中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应用的现状。
三、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运用到高中数学教学的策略
针对于上述提及到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运用存在的缺陷和不足,积极采取对应的措施去进行改善和调整,是符合当前高中数学教学改革精神的。具体来讲,主要需要从如下几个角度来进行探析:
3.1科学实现对于小组的规划安排
在对于小组进行规划安排的时候,应该注意以下问题:其一,首先全面的去了解班级学生数学学习情况,在掌握每一位学生特点的基础上,实现对于小组的分类,保证各个小组的成员都能够在实际分组合作中发挥作用。比如每个小组都应该具备一个表达能力强,比较活跃的学生;其二,时刻观察各个小组的动态,结合小组合作讨论的情况,对于原本的小组构成进行重新安排,以保证小组规划更加科学,更加合理。
3.2建立小组合作组长管理的机制
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关键在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使得学生成为高中数学学习的主人。因此,积极建立小组合作组长管理机制,是很有必要的。简单来讲,在小组合作模式进行的过程中,积极以小组组长为核心,实现对于小组活动的管理和控制,一般可以由小组成员民主选取一位组长,并且制定具体的组别人员活动规范,以保证组长的各种管理行为是依照相关规定去进行的。组长还应该具备较强的责任感,能够公平的对待每一位组员的意见和建议,并且在此基础上积极将組员的意见反馈到教师那里去,发挥其信息枢纽的作用。
3.3形成科学公正的小组评价机制
设置一套可靠的小组合作学习评价机制对合作小组展开客观而合理的评价,能够提高小组的数学学习积极性,使得小组成员更加团结。老师在进行评价的时候,可以在对每个小组的情况充分掌握之后,先对每组的实际情况进行客观的点评,然后让小组的成员对该组进行自我评价,还可以由小组之间进行小组的相互评价。小组的自我评价可以让小组组员清晰的明白自身的不足之处和需要改进的地方,努力改变自身的不足之处,更好的在高中数学课堂中进行合作学习。
3.4高度重视对于各个小组的奖励
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融入到高中数学教学的过程中,还应该高度重视对于各个小组的奖励,以激发小组成员参与小组活动的积极性。具体来讲,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其一,对于进步较快,表现良好的小组进行口头表扬或者物质奖励,使得其以更高的热情参与到实际的学习活动中去;其二,建立健全动态化的激励机制,定期对于各个小组的表现进行评价,指出其存在的不足,并且引导其进行改善和调整。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确可以发挥其在促进高中数学教学有效性提升方面的作用。作为高中数学教师,应该正视其效能,积极尝试将其运用到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去,以实现实际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蒋波,谭顶良. 论有效合作学习的内在机制[J]. 中国教育学刊. 2011(06)
[2]王京华,杨馥卿,韩红梅. 合作学习——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J].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04)
深入落实126策略,加快构建高效课堂,注重培养师生情义,生生情义,表现为人人为师,互助共勉。通过上次的试讲课落实小组合作学习,每个小组学生基本做到交流问题,一些问题也在讨论中得到解决,但是小组互帮互助做的不到位,没有具体安排学生帮扶。同学间的相互辅导,相互管理,相互激励,相互讨论,相互展示和相互评价还没有全部落实到位。每组只是小组长负责一些检查,收发作业情况,组内成员每人的分工不是非常明确。这在以后的构建高效课堂中会逐步完善。
小组合作学习确实给学生带来了更多的自由讨论的时间,学生在交流中互相交换观点,了解了其他人的观点和对问题的看法,并且在交流中口语得到锻炼和提高。它有着传统教学那种单一单向的教学方式所不可比拟的.优势。它一改过去教师“独霸课堂”、“满堂灌”的局面,打破了课堂气氛的沉闷,充分发挥了学生的潜能,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地位,不仅加强了学生间的信息交流,使学生由学习上的竞争对手转变为相互协作的伙伴,克服了过去在传统意识下被扭曲的竞争意识,而且有利于学生开阔视野,拓宽思路,培养其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学生在合作学习中体验到了合作的快乐,拉近了师生、生生之间的关系。
小组活动时,由于学生的参与度不均衡,造成了“优秀学生讲,学困生听”的局面,表面上热闹、民主、活泼的合作学习气氛实则隐含着种种阴影。能力强的学生参与机会明显较多,在小组活动中抢占话语霸权,起着支配的作用,而能力较弱的学生则显得消极被动,不去积极参与、体验获得知识的过程,只等坐享别人的劳动成果。
课堂教学中我们仍能发现,小组合作中应该运用新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的地方,还沿用传统的方法教学,一堂课下来学习方式是新的,教学理念却还脱离不了旧的一套。所以我们教师只有认真学习课程标准理念,才能搞好小组合作学习。
(二)小组合作学习要有必要的准备与培养
小组有必要的组建基础,开展合作前必须有一定的心里准备和必要的训练。例如:教师引导学生怎样在小组中发言,怎样倾听别人的发言、评价同学的见解。要学会尊重小组各成员,理解对方,要遵守小组纪律,有不同见解等同学说完再说,有困难之处要心平气和地帮助。小组合作之前要有时间与自学、独立思考等学习方式相结合,小组合作出现困难时,教师采用干预的手段,也可给学生留下独立思考的空间。
(三)教师作为小组合作者,要处理不同层次学生的差异
在实施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要掌握一定的技巧,成为合作学生的组织者促进者。在学习过程中对学习困难的学生关心和鼓励,建立积极的期望,培养小组成员之间的认同感,互相帮助的意识。对学优生要进行教育,不骄傲不自满,表扬对同学的关心帮助,与其他学生形成协作的关系,具有集体的意识。
(四)建立完善的课堂评价机制
自然界有这样一种现象:当一株植物单独生长时,显得矮小、单调,而与众多同类植物一起生长时,则根深叶茂,生机盎然。人们把植物界中这种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现象,称之为“共生效应”。
看到这段文字,我不由地想到:现在的小组合作学习不就是“共生”效应的一种表现形式吗?现在越来越多的班主任在安排学生座次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调配,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差异,给每个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我一直都觉得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一名老师要面对几十个学生,在平时的管理上难免会出现漏洞、有检查不到的地方,特别是在平时学生记作业、改错题、背诵上,有很多同学钻空子,完不成老师交给的任务,进行分组后,组长就充当“小老师”,能够随时监督组员学习,哪项任务不完成都能被查出来,这样使不学习的学生没有空子可钻,作业也都能完成了。另外,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这种形式,学生的学习态度由“要我学”为“我要学”。在平时上课时每个班总会有那么几个学生不主动学习或开小差、或玩东西,小组合作学习以后,上课时每一个环节都会有组长进行检查组员监督,不会的问题小组内的同学就得给他讲,大家都等着他,如果每次都这样那个学生自然会觉得很没有面子,这样不学习的学生也会跟着学,而且进步很大,教师再加以鼓励,学习积极性就高涨起来,成绩自然也会有所提高。小组内的同学共同学习,互帮互助,一起体验探究的乐趣、分享学习的快乐,久而久之就会产生自然界里的那种“共生”效应。
开展小组合作探究性学习, 能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 使学生更多地关注学习过程, 从而提高学习质量。小组合作学习既能体现集体的智慧, 又能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使其养成与人合作的习惯。
教师在指导合作操作时, 要有意识地设计有利于合作的活动, 促进学生合作能力的提高。让学生在合作中, 相互帮助, 相互提高, 相互促进。充分利用合作的机会, 在合作中发挥每个人的智慧, 交流每一个人的独特感受, 在交流中获取不一样的见解与想法。
例如在学完《邹忌讽齐王纳谏》这篇课文后, 我要求学生把该篇文言文改编成课本剧。各小组立即行动起来, 有的小组改编成古代版, 有的小组改编成现代版。同是现代版, 有的小组改编成语言高雅的正装版, 有的改编成诙谐幽默的搞笑版。每个小组成员各显神通, 各尽其才, 有的两人合作写剧本, 有的动手操作制作道具, 有的成了导演, 其余同学选取适合自己的角色自行排练。每个同学在此次活动中, 都能找准自己的位置, 意识到自己的重要性, 都能发挥个人才智, 又能很好地与组内其他成员合作。他们完成速度快, 上演质量高, 学习效率事半功倍。多进行类似操作, 可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养成合作的习惯。
实践证明, “小组合作探究性学习”的教学方式, 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它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调动起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增强了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它凸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利于学生合作意识与自信心的培养;它还有利于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的发挥, 使教学过程不仅成为认识过程, 而且成为交往过程和发展过程, 同时增强了学生的人际互动情感交流, 增进了同学关系。
二
我回顾近几周来上过的每一堂课, 觉得收获都很大, 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由于受传统学习习惯的影响, 以及组织实施策略还不完全到位, 导致小组合作学习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在课堂教学实践中, 我发现, “自主学习, 合作学习”有时形式多, 实效少。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往往僵化地理解合作学习, 片面地追求所谓小组学习的形式,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 从学生的参与来看, 部分小组成员尤其是后进生没有积极参与到交往过程中, 还是把自己作为独立个体。
无论是学生的主动参与性不高, 还是学生的自信力不够, 其实都与老师的引导有关。如何把一个班集体的所有成员都纳入到活动中来, 需要花很大的力气。这就不能仅仅停留在课堂层面上了, 可能要在课堂之外花费一些时间和精力, 既要了解这些学生在想什么, 又要了解他们喜欢什么, 更要了解他们现有的知识水平在哪个层面上, 这样才能设计出更有针对性的活动吸引他们参与, 也才能把这些迅速地带入集体并且融入集体, 小组活动的学习模式才有意义。
其次, 有时把问题一提出就直接让学生进行合作讨论, 没有留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
学生是一个个活生生的生命个体。他们有自己的灵魂和思想, 不是老师想怎样指导就可以怎样指导的。既要保证学生思考的时间, 又要保证学生思考的兴趣, 这些在平时的教学中, 是非常难以拿捏的。所以, 老师一定要在教学准备时, 做相应的准备。
再次, 有的合作讨论的目标方向不明确或范围太空太大, 学生不知道该合作什么, 讨论什么。
“三结合”的方法就比较适合。文本、学生、方法, 将这三者结合在一起, 这样设计出来的学习目标会更贴近学生, 贴近文本。
第四, 有的合作讨论根本没有时间的保证, 几个学生凑到一起还没讨论几句话就结束了, 小组合作流于形式。
最后, 有的小组合作因缺乏有效的组织和对学生习惯的良好培养而变成了学生说笑或玩耍的机会等。
三
我认为, 为了更好地运用“小组合作探究性学习”的教学方式, 主要应思考以下几点。
首先, 每节课只有四十分钟, 学生在讨论问题时用的时间肯定要比教师单纯讲的时间多, 时间怎样合理地分配。
其次, 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有些学生认为是浪费时间、不爱说话, 认为还是老师讲学生听更好, 怎样调动这些学生的积极性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再次, 要选择好合作学习的时机, 当学生的确遇到疑难或意见不统一时合作才会是有意义的学习。
最后, 合作讨论时要有明确的问题、内容、方向、范围, 合作学习要建立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之上, 合作气氛要民主, 要各抒己见, 诚心参与, 并且要有时间保证。
另外还有很多细节, 如小组人员的搭配, 问题设计的层次性, 独立思考问题、虚心听取别人意见等学习习惯的培养, 如何建立师生之间平等对话的关系, 如何激励学生交往的热情, 等等, 都是在实施这种教学方式过程中值得我们关注和思考的问题。
自新课标颁布实施以来,合作学习作为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正以其特定的形式受到越来越多教师的青睐。因此,我在教学中也进行了尝试与思考。
在学习小小音乐剧《蜗牛与黄鹂鸟》时,我让学生按学习小组准备头饰、台词,稍后各小组开始交流展示,但学生不能像老师期望的那样比较完整地展示及表演。这引起我对这样的合作的有效思考。原因有二:1学生的能力参差不齐,合作学习成为各别尖子生的舞台,一批学困生将成为袖手旁观的局外人。2我对合作学习这一学习方式研究不深入,理解不透彻,以致步入流行的误区,使它成为"彩色的泡沫"。后来的教学活动中,我边进行深刻的反思,边修改"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设计。对动手能力强的学生分配做头饰等任务。对需要扶一把的学生,采用不露痕迹的"優惠政策":让他们分担不太复杂又不可缺少的表演角色,让他们融于小组,逐步感受尊重,体验成功。当各小组展示时,不仅丰富多彩,学生所表现出来的创作思路让老师刮目相看,如葡萄树的头饰,树上有几个小洞,我很好奇,每串葡萄上有小铁丝勾,挂在葡萄树上,看着他们的创作,真是身临其境。
第一组表演开始了,只见这组的一位同学双手平举站在中间,小鹿,小猴,小狗来到大树前,举手等着蜗牛摘葡萄,奇迹出现了,蜗牛果真把一串,二串,三串...成熟的葡萄摘下来了,其余的孩子哄堂大笑,"葡萄怎么摘下来啦""树怎么还会 跳舞啊!"我连忙充当临时解说:"动画城里的树不是有灵气
葡萄树也一样啊。"孩子们拉着手跳的更欢了。
第二组开始表演了,小狗,小猴子,小鹿轮番上场,一位平时受冷落的学生,一本正经地站在那里,笑吟吟地等着小动物们一个个经过他的面前,双手在头上随音乐轻轻舞动,别组的孩子都叫起来:"他在干吗呀?"他们组表演结束,组长很郑重地告诉大家,这位同时扮演的是小狗家门口的小花,他在欢迎我们呢?再看这位同学一脸的骄傲。表演结束,我给这两 个小组的孩子每人奖一个金色的小音符。
我从心里感谢他们,从他们身上,我真正领会了"小组合作"
真正含义。这一课的课后反思我这样写到:
你可以当一棵树,也可以当一朵花,但你更可以感到成功。感到被别人尊重。当我把能力差的孩子分配一对一给各组后,孩子们的安排使我更深地体会到合作的重要性。同时也体会到教学反思是一个教育工作者自我提升的捷径。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实践与思考对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方法
如下几点体会:
1 与小组合作学习的内容有关
教师必须设计合作学习的活动和作业,小组中的每个人都有事可干,有的分角色表演,担任演员,有的创编故事情节,担任解说的,充分体现小组集体的力量,且发挥学生的创新思维。
2 与合作能力有关
教师必须提供有效的帮助,引导学生制定小组活动规则,探索小组学习的方法。如:如何在小组表达自己的观点,应该怎 聆听他人发言,教给小组长的组织管理方法等。
3与合作的时间有关
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首向学生提出时间的要求,这个要求不是硬性的,主要是告学生速度的重要性。过短的时间•学生刚刚进入角色•思维刚刚展开,所研究的问题刚刚有所深入,教师就偃旗息鼓,终止了合作学习。时间的充裕直接制约小组
4合作学习的效果。
平阴县玫瑰学校
吴兴华
“自主、合作、探究”已经成为新课程中最重要的学习方式之一。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知识与技能。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在新课程的理念下,我们在进行教学活动过程中,可以有效地运用小组合作的方式为学生开辟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小组合作学习,就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小组为单位, 群体研讨、协作交流的一种学习方式。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合作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一、小组合作学习在课堂教学中优势:
1、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为全体学生,尤其是为学习困难的学生提供了更多的课堂参与机会,增强了主体参与性。
2、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将个人独立学习成果转化为全组共同的认识成果,培养了群体意识和活动能力。
3、小组合作学习有互查作用,能使学生从别人的错误方法和思路中学到更多的知识。
4、小组合作学习的汇报有利于开展有竞争的合作。还可以将小组共同的认识成果转化为全班共有,能激发创新,拓展思维,提高教学时效。
5、小组学习过程中存在着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的过程,具有激励和导向作用,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自我监控,自我调节能力。
二、目前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实践中存在的低效现象: 在实际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开展往往很艰难,小组合作学习教学中存在一些低效现象,如课堂出现冷场现象,学生合作不主动;学生层次不同,学习合作参与度不均衡;角色分工不到位,各组成员分工不到位;小组成员的构成往往具有一定的随意生和临时性,合作学习小组之间水平差距较大,缺乏横向比较的公正性。导致合作学习小组解体或学习不能顺利进行的最主要因素就是小组成员不会合作。导致学生不合作的原因往往不是学生缺乏合作的愿望,而是学生缺乏合作的方法。
三、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技能:
第一、我们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教给学生掌握必要的技能,如请求发言,遵循指导,称赞他人,澄清观点,支持反馈,互相检查,表示疑义,提出建议,概括小结等。
第二、通过具体形象的内容来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交流是说与听双方的事。眼神,表情是语言的说明,和生动的语言具有同样的感染力,面对面的交流是传递信息最好的办法。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让学生放下手中的书,把目光都集中在发言的学生身上,学习的氛围立刻就不同了。
第三、发挥教师的示范作用培养小组合作的能力。教学中没有进行过小组合作学习的学生根本不知道要如何进行合作。他们的知识经验少,对合作交流的认识几乎为零。首先要通过教师的示范作用在他们大脑中建立起合作学习的概念。例如先请分析能力强的学生发表见解,表示同意或不同意他的意见,如果不同意就补充不同的意见。然后再请学生针对不同的问题模仿老师与同学的交流方法进行两人讨论,使其形成一种模式,给学生导向,最后才放手让学生在小组讨论中自由讨论。这样由于教师示范作用在先,学生合作起来才有明确的方向性,合作才得法,交流才有效。
第四、培养小组长,提高合作学习时效。俗话说:“鸟无头不飞,兵无将不勇。”没有组长的指挥,学习小组只是徒有其名,学生或盲目行动,或迟疑不动,根本无合作可言,如果学生自制力很差,就会导致课堂纪律散乱,没有一个良好的合作氛围教学只能是事倍功半。因此,为了能有效地进行合作交流,选拔并培养小组长就显得至关重要。教师要督促组长积极主动地组织合作交流。使小组成员养成合作学习的良好习惯,培养合作意识,指导组长组织合作交流时,要先进行有序的安排,如鼓动组员大胆发言,让会说的先说,不会说的先听后说,促使不同的人得到不同的发展,知道组长在交流过程中进行灵活协调,如对回答正确的同学报以掌声,当出现意见分歧时,组长应问为什么,请组员说出理由,当出现冷场现象时,组长应带头发言,起表率作用,指导组长善于收集组员在交流中对同一问题所作出的不同答案,并及时准确地想老师汇报。从而培养组长的组织,安排,协调,归纳能力,促进合作交流的有效进行。教师可以对小组合作的人员进行合理调配,每组的组长可以实行轮换制。这样可以培养每个学生的组织能力,产生多位组织者,提高学生团体协作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交流能力。
通过实践证明,在教学中合理使用多样化、个性化的合作学习策略,能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改善学习态度。但合作学习技能的培养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体现学科特点,充分利用教材中的现有资源,充分挖掘资源中的娱乐元素,充分调动全体学生主动参与小组合作学习的积极性,保证小组合作学习的健康、有序发展。
小组合作学习课堂教学反思
平阴县玫瑰学校
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运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也是很好的做法。因为学生在小组中可以通过表达、交流,将其在探究过程中获得的信息、材料、思维方式、思维成果与小组中的其他成员共享,还可以通过组与组之间的交流,与其他小组的同学共享。
如教学“观察鲫鱼外形特征和内部主要结构”时,将学生分成4组去做“探究鱼的各种鳍在游泳时所起的作用”的实验,每组按不同的要求去探究:第一组,剪去背鳍和臀鳍后观察其游泳状况,分析背鳍、臀鳍在游泳时所起的作用;第二组,剪去尾鳍后观察其游泳状况,分析尾鳍在游泳时所起的.作用;第三组,剪去胸、腹鳍后观察其游泳状况,分析胸、腹鳍在游泳时所起的作用;第四组,剪去所有的鳍后观察其游泳状况,分析鱼鳍在游泳时所起的作用。各组得出结论后向大家汇报,再组织学生在组间交流观察。在实验过程中,人人有事干,个个有收获,这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热情,而且还增强了学生学习的合作精神,提高了解决问题的效率。
关键词 中职英语听力 小组合作 反思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1 中职生英语听力学习存在的问题
中职学生的英语听力基础较差,掌握的词汇量不够,语音、语调本身不标准,音变知识掌握不足,对英语文化背景缺乏了解,这些都会影响他们理解听力对话里面的内容,难以真正听懂其中的内容。同时不少中职生学习态度不端正,缺乏学习动力,对英语听力学习没兴趣,上课精力不集中。本来中职英语听力课时就不多,学生本应加强课后听力练习,却少有学生能坚持课后听磁带、进行模仿和复述练习,这样要提高听力就变得非常困难了。
笔者认为要改变这种现状,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双方的共同努力、相互配合。作为教师要以学生为中心,改变以往死板的听力教学模式,在英语听力课堂中运用小组合作的模式,精心设计好每个环节的教学活动,从而使课堂教学变得生动有趣,学生愿意听、愿意学,帮助学生改变学习听力的现状,提高他们的听力水平。
2 中职英语听力课堂中小组合作模式
小组合作教学是面向中等职业教育又一轮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小组合作教学是以小组合作学习为课堂教学常规组织形式的教学形式。笔者在中职英语听力《乐聆英语听力》1的Unit1First day教学中采取了自主、合作、探究小组合作的形式。具体的操作如下:
首先将学生分组。全班共有28位学生,将他们分成7组,每组有4个组员(组员太多不方便讨论问题,4个最为合适)。让组员之间先将要学习的内容先练习一下,用2分钟去完成Unit中的Activity1 What’s going on ?这部分是看图片完成表格,让学生先熟悉单元新词。
其次,开始听力练习。Activity2是听六个小的独白选择正确的答案。材料让学生听三遍,要求每个组员尽量写下所听到的内容,听完之后,给学生2分钟讨论一下各自听到的内容,要求每组派一个代表复述听到的内容并说出题目的答案。接着,进行Activity3到Activity6的对话练习。难度较大的材料可以让学生听四遍,听对话的时候可以叫组员之间分任务,两个组员负责听写A部分的内容,另外两个组员负责听写B部分的内容,听完之后有3分钟给4个组员将自己听的内容重新组合,并设法较好地将对话复述出来。回答教师问题时需要两个组员合作复述对话并回答课本的问题。最后,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熟读课堂上所听过的录音文本。
笔者原以为以上的课堂设计改变了传统的听力教学模式,留给了学生更多自由讨论的空间:既不脱离教材,又不局限于沉闷又死板的听力练习;这种教学模式不仅可以使学生掌握课本内容,还使他们同时提高了听力能力与语言表达。但是,在教学实践中,中职英语听力课堂小组合作模式也存在着有待提高之处。
3 中职英语听力课堂中小组合作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完善
3.1 中职英语听力课堂中小组合作模式存在的问题
(1)小组组员在活动中表现机会不均等。小组合作增加了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机会,但是由于每个学生的水平不一致,各个小组中英语水平较好的、表达能力较强的学生就成为了主角,其它的组员练习的机会就较少。这使得大部分同学缺乏足够的语言训练量,导致了强者更强,弱者更弱的分化现象。
这种现象主要是由于大多数中职学生英语基础较薄弱,长期以来习惯了做学习活动的旁观者,另外学生的表达能力不强,怕说错怕丢脸,这些都会导致他们不大愿意主动回答教师的问题。而少数的优秀学生则在教师不断的表扬声中信心百增,他们就十分愿意主动回答问题,导致每次都是那几个优秀的学生在唱“独角戏”。因此教师要经常参与学生的讨论活动,鼓励并及时帮助解决小组中表达能力较差的学生碰到的问题,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并尽量多地提问这些学生,创造一些机会让他们表现自己,帮助其消除自卑的心理。
(2)学生对听力课堂中实施小组合作的学习模式存在抵触心理。在听力课堂中实施小组合作的学习模式,对英语基础不是很好的学生是个挑战。除了要听到相关的答案,还要求学生对所听到的内容进行复述,这不但要求他们听力要过关,还要有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
出现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教师对合作学习的内涵把握得不够到位,进行教学没有考虑到学生固有的英语听力水平,没能设计出有一定层次,难易适度的任务:另外,学生对所听到的内容了解不深,活动之前没有激活学生脑海中的相关知识,导致学生不能很好地理解听力内容,无法顺利进行小组讨论。
3.2 中职英语听力课堂小组合作模式的完善
通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实践的反思,笔者对听力课堂作了适当的调整。在课堂上尽量营造轻松的课堂气氛,上课期间可以加入一些学生喜爱的英文歌曲或喜爱看的外语节目,如美国之音(Voice)等等;这些课外内容可以让学生从中得到放松,又可以提高他们上听力课的兴趣,让他们在学习中有快乐的体验。另外,笔者对听力课堂的小组合作模式也作了适当的调整:
首先,合理安排和组织学习小组,教师在组建合作小组时,应先对学生的知识水平、兴趣爱好、学习能力、性格特质等方面综合考虑;并对各组内成员进行了明确分工,每次回答问题的组员不能是同一个人,要求每个组员都要有锻炼的机会。其次,加强引导学生课前预习,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通过上网、查字典等方式预先搜集与将要学习的单元相关的内容。再次,教师除了要了解学生的水平,还要对教材要十分熟悉,对一些比较难的听力教材事先要进行一些详细的解说,比如可能碰到的生词,如学习《乐聆英语听力1》的Unit11 Let’s eat的Activity 6时, side dish是指正菜以外的配菜; side salad是指与正菜搭配的小份的沙拉,或者一些文化背景如在中国是没给小费的习惯的,有些美国餐厅在账单中加入了小费,称之为service charge;而在另一些美国餐厅,顾客会在离开前把小费留在餐桌上。小费通常用于表示对于餐厅服务的满意度,但现在很多美国餐厅都需要给小费,因为这是餐厅服务人员的一个重要收入来源。学生对东西方文化差异了解不多,导致听不明白service charge是什么意思,令他们无法很好地理解对话的内容。通过讲解就可以大大降低听力难度,学生就可以从中得到一些成功的体验。
最后,教师积极参与到学生的讨论活动中,调动学习困难生适应小组合作学习,对他们应坚持引导、鼓励,使他们在成功的体验中增强信心,逐渐接受小组合作模式,积极投入到合作学习的活动中改变他们当“听众”的角色;同时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合作习惯,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合作学习,明确对学生指出合作要求,如讨论时应相互尊重,认真倾听别人的发言,确保合作学习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 殷莉.对中职英语课堂中小组合作的反思.职教创新,2012.2.
[2] 陈艳玲.中职生学习英语的现状分析.职教创新,2012.4.
一、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内容选择
在实际的教学中, 教师要对教学内容进行选择, 因为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是适合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方法的.要注意不能为了合作而合作, 因为有的教学往往更适合于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要酌情而定.教师在设计小组合作学习的问题的时候, 要注意准确把握教材和学生的学习情况, 如果问题设计得过于简单, 不利于激发学生讨论学习的兴趣;相反, 如果问题设计超出学生的实际知识水平太多, 也就减少了学生的参与面与能动性.所以在设计小组合作学习的问题的时候, 教师要注意内容的设计安排, 紧密结合教材的内容和特点, 确定教学的目标.
一般说来以下四种内容适合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方法:①收集、处理信息, 比如让学生收集各种数据或各种数学图形;②学生经常犯错的问题或理解模糊的问题, 比如函数与不等式、解析几何、函数与方程的问题;③在进行专题复习的时候, 比如立体几何专题、集合专题、函数与方程专题等;④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时候.
二、注意联系实际生活, 将学生巧妙引入教学内容中, 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在实际的教学中, 教师要注意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 提高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 而且从学生的日常生活入手, 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将学生巧妙地引入到教学内容中.例如, 在教学“概率”的时候, 可以设计一个在公园中常见的摸奖游戏:在一个袋子中放入20个玻璃球, 红色、黄色各10个.规则如下:学生随机从袋中抓出10个玻璃球, 若抓到10个红色或10个白色的玻璃球奖励三本笔记本, 若抓到9个红色1个黄色或9个黄色1个红色奖励两本笔记本, 若抓到8个红色2个黄色或8个黄色2个红色奖励一本笔记本, 若抓到7个红色3个红色或7个黄色3个红色奖励一支水性笔, 若抓到6个红色4个黄色或6个黄色4个红色奖励一支铅笔.在课堂上可以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实际操作感受, 有人摸球, 有人记录, 有人监督, 有人计算, 分工合作.最后教师再进行总结.这样的小组合作学习, 既联系了学生的日常生活, 又能让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掌握更多的知识, 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水平.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进入教学内容.
三、明确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目标和分工是确保教学效果的关键所在
小组合作学习是一项有着明确目标和分工的学习活动, 在进行这项活动之前, 教师要首先设计好活动的方案, 让学生明确教学的目标, 并且将合作学习的总目标分配到各个小组中去, 明确学生的分工.如果学生对于教学目标和分工不明确的话, 必然会影响到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效果, 费时费力.而且在进行这项教学活动的过程中, 教师也要随时关心学生的任务完成进度, 适时进行指导, 这样才能最大限度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为了提高学生的参与率, 可以让学生进行角色的互换.
例如, 在教学“函数的奇偶性”这一概念时, 教师依据传统的教学方法, 就定义论定义或是将函数的奇偶性定义中的一些隐含性质直接告诉学生, 这样往往达不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在教学中, 教师可以把同桌两人组成一个小组, 让他们一起合作学习探讨如下问题:①若一个函数具备奇偶性, 则函数的定义域该具备怎样的条件?②你能举出一个既是奇函数又是偶函数的例子吗?③根据奇偶函数的定义, 函数可以分为哪几类?④若一个函数为奇函数, 则一定有f (0) =0吗?
根据双方的思考情况, 学生分别发表自己的看法, 当有疑问时也可以请求对方给予帮助.当两个同学合作了一定的时间, 对问题的解决还有困难时, 又可以前后两小组合为四人小组进行合作, 以增强小组的力量.当还有疑问的时候, 学生还可以求助于教师.最后每个小组在合作讨论的基础上得出统一的认识, 教师选定小组代表发言, 发表各自的看法, 从而得出结论.经过小组合作学习, 加深了对概念的理解, 提高了学习的效度, 这种教学方法从简单的教学活动开始让每名学生都动起来, 养成合作学习的良好习惯.每个小组中的组织者、记录员、资料员、发言代表等角色, 一段时间之后可以角色互换, 有利于学生从不同的位置上得到体验、锻炼和提高, 鼓励每个组员要积极参与及踊跃发表自己的见解, 及时补充修改自己的看法.
四、顺利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离不开科学的评价
在新课标中明确提出:评价的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 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因此教师要注意不能站在绝对权威的立场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不仅要将目光放在最后学习效果上, 而且要关注学生在进行小组合作时的学习的过程;不仅关注个人, 更要关注整个小组的整体情况;不仅要注意学生最后得出的答案是否正确, 而且要注意学生在表达、倾听的过程中所表现的态度等.这样才能让学生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时候投入更多的感情、精力, 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 逐步建立学生的自信心.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 在高中数学的教学中运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方法, 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兴趣, 提高教学效果.
摘要:传统的高中数学教学中, 学生往往只是单方面的接受、记忆、模仿、练习, 这种教学方法不利于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学习数学的积极性.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发展, 小组合作学习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应用得越来越广泛, 这种学习方式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一、如何组建学习小组
“组间同质、组内异质”是进行学习小组构建的主要思路,教师通过对各班学生的了解,将各组的学习能力、组织能力、表达能力进行均衡,不至于产生较大差别,否则对于小组竞争不公平。组内则选择能力不同的组员进行优势互补、共同进步、互相提高。每组4~6人最为适宜,委任一名组长,负责组织学习与讨论;委任一名记录员,负责记录小组讨论内容;委任一名学习委员,督促并指导同学学习。每位组员都各司其职,互相监督与勉励,每次的合作对于他们都是充实并充满意义的,老师在课堂教学中也缓解了压力。但小组成员分工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每周小组成员的角色需要发生轮换,培养學生的综合能力。
二、如何实施小组合作学习
1、小组背诵
在初中语文课堂上建立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高效的教学方法,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木兰诗》是初一课本中很重要的一课,要求学生会翻译成白话文,并且能背诵和默写。如果全班学生都在老师那儿背诵,那么时间就会拖得很长,不利于后期的上课进度。这时便可以组建小组,前后左右4个人一组或者是6个人一组,选定责任心较强的同学为合作小组的组长监督组内其他同学的背诵,小组长在老师那里背诵,由老师制定背诵的时间。比如说学完本课一周后组内的成员都要去小组长那里进行第一轮背诵,十天后进行二轮背诵,组长要及时地向老师反应小组成员的背诵情况,以便于老师对班上同学的学习情况有一个很好的了解。
2、情感朗诵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是被称为“俄罗斯文学之父”的普希金写的,这首诗以劝说的口吻和缓和的语气鼓励人们相信生活。学习这首诗时体会作者的情感很重要,可以在课堂上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自由的朗诵,在朗诵时要表达出当生活遇到挫折时还依然相信未来的情感,小组内朗诵完后组内成员评选出一名朗诵较好的学生在班级进行朗诵,然后再由老师对这些同学的诵读情况做一个点评。这样每一个同学都能参与其中,而不是以往的学生举手自荐或者是老师点名朗读,只有少数几个人能真正参加到课堂当中。小组合作的形式会让每一个同学都有参与的机会,能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他们能自主地学习其他同学的朗读方式,也对课文有一个更深的了解。
3、加强学生互动
老师可以在课堂上根据上课内容相关的知识增加学生的小组合作机会,在初一下册课本中有以“烦恼”为题写一篇作文,每个人都会有烦恼,烦恼后面也会有自己的一段小故事。有的人的烦恼是家长总是拿自己和别人家的孩子做比较;有的人的烦恼是寒暑假期间家长安排各种补习班;还有的人是因为和同学之间有点小矛盾。可以就每个人的烦恼为题,让学生自由发挥相互探讨。给予学生课堂思考与小组讨论的时间,并给予他们代表小组发言的机会。这不仅可以加强学生之间的了解,还可以培养学生交流互动的能力,让学生之间可以相互开导帮助,争取消除这些烦恼。既展示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又总结小组讨论结果,培养自我思考的能力和总结表达能力,同时又达到课堂互动的良好效果。
4、合作与竞争
老师在上课时可以根据上课内容适当的提出相应的问题。例如,在学习《紫藤萝瀑布》一文时,文中有描述眼前的紫藤萝还有作者回忆起过去的紫藤萝,这两者之间有什么不同?可以就这个问题让学生在小组内展开讨论,讨论之后由组长汇报,组长汇报之后,根据小组内的互动的情况和组长汇报的情况综合得出评分。小组合作学习不仅要有组内的合作还要有组间的竞争,有竞争才能相应的促进合作。评分的目的就是要加强组间的竞争和组内的合作,合作与竞争互存,这样不仅能达到合作的目的还能加强合作的意识。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最重要的是创造学生独立思考与内部交流的时间与空间,加强内部沟通的能力,建立学生课堂表现的信心。
小组合作学习改变了原有的教学模式,课堂不再是由老师主导,而是学生和老师之间共同的交流互动。这不仅促进了师生关系,还加强了同学之间相互的了解。语文学习是在生活中无处不在的,它不仅是书本上的知识学习,也是平时学生在小组合作的交流互动中所获得的心得体会,语言的交流能力和倾听能力也是语文学习的一部分。
美国著名学者波斯纳曾经提出:教师的成长=经验+反思,因此,我们在平时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如果能不断的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方法、手段,特别是反思教学细节的处理、反思学生在课堂上主动学习的过程,反思自己在课堂教学中的成与败,并把反思与学习结合起来,不断地总结教育工作的经验,使之上升为理性的认识,我们才能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思想,才能不断地促进自我的发展。
在今年初三第二学期的政治课堂教学中,有许多课时我都采用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并对此及时地进行反思:
小组合作学习讨论中,学生主动参与的热情、个性化的答案,给人以深刻的印象,使初涉课改的我坚定了使用小组合作学习方法的信心。而学生们高涨的参与热情、课堂上精彩的智慧碰撞,使我更加醉心于小组合作学习方法。然而,连续发生的几次尴尬让我陷入了迷惘。
尴尬一:教学任务不能完成
在上<<让社会给我投赞成票>>这一课时,出示了一段材料:
“小林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学生,他答应每周日下午2点到4点都要准时为生病的同学辅导功课。有一天爷爷生病了,周日下午要看爷爷,小林为难了,说上午去不可以吗?爸爸说:“你忘了,上午还要到老师家学钢琴””。
请小组合作讨论思考问题:
⑴、面对诸多的事务,假如你是小林会怎么办? ⑵、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当多种需要做的事情发生冲突时应该如何选择?
在热烈的讨论后,同学们纷纷举手发表自己的观点。同学们发言的热情高涨,并且相互间展开了辩驳。不知不觉,下课铃响了,原来预设的两个问题只探究了一个。
尴尬二:同学不愿参与讨论
在上《向往公平》这一课时,出示了一段材料:
“财政部、国家发改委决定自2009年1月1日起,在全国统一取消和停止征收已有多年历史的义务教育借读费,让更多的适龄儿童在借读过程中也能享受免费的义务教育,各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不得以任何理由拖延或拒绝执行。”
请小组合作讨论思考问题:
⑴.请从维护社会公平的角度谈谈我国为什么要取消义务教育阶段的借读费?
⑵.为保证公民平等的享有义务教育的权利,国家和社会都采取了哪些措施?
问题提出后,我意外地没有看到预期的热烈讨论的场面,许多同学在讨论时也是心不在焉,甚至讲起了与课堂无关的话题。我的心中顿然产生了一种强烈的挫败感。
尴尬三:出现了“论坛霸主”
在上《面对责任的选择》这一课时,阅读材料: 材料一:被评为2008法制人物的河南省郑州市妇联权益部长刘宇,积极为受害妇女儿童伸张正义,努力为广大妇女儿童排忧解难。十多年来,她接待或解答妇女群众来访和咨询万余人次,成功处理了轰动全国的律师重婚、少女肚皮刺字、第三者状告合法妻子等案件。
材料二:2008年9月14日晚,经河北省正定县人民检察院批准,正定县公安局依法对涉嫌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的耿某等人执行逮捕。耿某兄弟因向三鹿集团销售的牛奶屡次检验不合格被拒收,逐向牛奶中掺加化工原料三聚氰胺,以蒙混过关。
材料三:2008年8月29日,由中国教科文卫体工会组织的庆祝教师节暨抗震救灾感中国师德标兵表彰大会在京召开。谭千秋、张米亚、向倩、袁文婷„„70名在汶川大地震中感动了全国人民的英雄教师被授予“抗震救灾感动中国师德标兵”荣誉称号。
请小组合作讨论思考问题;
⑴.三则材料分别说明了什么?
⑵.材料一和材料三有何内在联系?
⑶.你认为材料二中事故产生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⑷.上述材料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
在巡查小组讨论的时候,我留心到个别同学在小组中一直在发言,占据了整个讨论时间,其他同学根本没有机会表达自己的看法。在全班交流观点时,这几位同学频繁举手,口若悬河,相互补充、辩论,俨然成为了政治课堂中的“论坛霸主”,而其他同学则成为了“观众”。
连续的失败,让我不得不对近期的课堂情况进行反思。其实在此之前,小组讨论中已经出现了一些微妙的变化,如讨论时部分同学容易钻牛角尖、发表意见时总爱走题;讨论时的音量越来越低;主动举手发言的同学越来越少„„由于这些点滴的变化没有引起我足够的重视,最终产生了上述三幕令我震撼的场景。在迷惘中,放眼四周,发现课改后的政治课堂,小组讨论已成为新的宠儿,备受青睐。但同时,让我感到困惑的一系列问题也在各类公开课中频频出现。难道小组讨论法仅仅几个月就该“寿终正寝”?师生互动只能回到传统的单一“问答式”?小组讨论究竟该何去何从?
我认真学习了新课程的理论,再度审视小组讨论,更多地看到了它的局限性:
1.课堂教学节奏不易控制,比较耗费教学时间
小组讨论中,首先是小组成员在规定时间内围绕中心议题充分发表自己意见,并互相倾听、共同探究。然后,各小组代表在全班交流本组观点。在交流的过程中,有许多不可控因素,如发言人数、时间、质量等。另一方面,交流过程中可能会产生课堂预设以外的新问题,并由此引发出新的讨论。因此,小组讨论中,课堂教学节奏不易把握,比较耗费教学时间,预设与生成之间的矛盾也凸现出来。
2.学生的发言机会不易保持平衡 小组讨论中,每位成员都应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以达到合作交流、共享提升的目的。由于按座位划分小组相比较更省时、易操作,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较多用此种随机性分组。这样的学习小组是一个个成员相对固定的小群体,各成员在性格、学业、班内地位、人际关系等方面的差异,必然会影响他们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程度、被他人倾听和倾听他人等方面的表现,最终在小组成员中出现强势和弱势之分。因此,小组讨论中,学生的发言机会不易保持平衡,个别与全体的矛盾也随之显现出来。
3.学生注意力容易分散
小组讨论中,学生不仅要充分参与讨论而且要学会耐心倾听他人。全过程都需要学生个体具有较强的自制能力。同学的兴奋点,往往容易被吸引到发言中偶然提到的与议题无关的讨论中去。因此,小组讨论中学生的注意力容易分散,不会专心倾听他人、讨论容易走题,随意与有序的矛盾也随之产生。
小组讨论的局限性决定了简单、浮于表层的形式模仿必然没有持久的生命力。但小组讨论在生生互动、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中具有着其他教学方法无法替代的作用,于是我决定改进小组讨论。因此,我对自己提出了优化小组讨论的要求,并提出了以下几条对策:
1.理性把握小组讨论的时机
我经常在以下两个条件下采用小组讨论法:一是在解决重点、难点时使用;二是当其它教学形式的无法达到预期教学效果时使用。2.科学设计小组讨论的问题
小组讨论的问题,要符合开放性、激励性、层次性的特点。开放性的问题能够促使学生作出多种解释和回答的可能性、发散性,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动力。激励性的问题能够引起学生的积极参与,推动学生进行集体的或独立的思考和实践活动,推动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向纵深发展。层次性的问题是建立在学生过去的经验或知识上,充分结合学生能够接触到的生活实际和社会发展的实际。
3.创造性进行小组讨论的组织分工
创造性进行小组讨论的组织分工,可根据学情的需要灵活选择分组方式和组内角色分工。分组形式可以多样化,既可按照座位随机分组,也可按不同观点来分组,还可让同学自由组合等。组内角色分工,指组内每位成员分别承担记录、概括、汇报、主持等任务角色。讨论时可将有序发言和自由发言相结合,在有序发言阶段,每位成员都必须要发表自己的观点,且在自己发言前,先用简短的语句对前一位同学的发言进行概括。有序发言结束后,进入自由发言阶段,成员可自主发言。
创造性进行小组讨论的组织分工,有利于平衡学生发言机会和集中学生注意力,有利于学生耐心倾听习惯的养成,有利于讨论顺利进行。
合作学习是上世纪七十年代在美国等西方国家课堂兴起的一种教学理论与策略体系, 传入到中国是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合作学习传入中国之后, 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合作学习具有理论科学、创意新颖等优势, 能够对课堂教学与自学中的不足进行弥补, 而且在促进学生良好的非智力品质发展及提高学生成绩等方面具有显著的成效, 被称为是近几十年最成功与最重要的一次教学改革。在英语教学中, 口语教学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 因此在高中英语口语教学中, 对小组合作学习策略进行分析与研究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1.高中英语口语教学中运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意义
1.1小组合作学习是提高学生英语口语水平的有效途径。
随着中学英语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与发展, 说的技能训练在英语教材中越来越突显, 很多英语教材都对说的活动进行了大量的安排, 可见在中学英语教学实践中, 口语训练已经慢慢地得到了重视。因此, 教师在高中英语课堂上培养学生英语能力的时候, 还要注重提升英语口语水平[1]。对于一个英语非母语的国家来说, 学生接触英语的主要场所就是英语教学课堂, 课外很少有直接接触英语的机会。也就是说, 在实际的生活中, 学生很少有使用英语的真实动机, 但在课堂教学中, 因为班级学生的人数比较多, 在组织说英语的活动中, 拥有一定的难度。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 学生便可以拥有比较大的自主性, 而且学生可以尽情地说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最重要的是, 小组合作学习充分尊重了学生自主性的话语选择权, 对学生自由言说的欲望予以了充分满足, 有利于将学生言语人格的独立培养出来[2]。
1.2小组合作学习凸显了学生自主学习的优越性。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 教育教学中的学生观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学生观认为:学生是发展的人, 是独特的人, 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在这种学生观下, 人们主张学生要拥有学习的主动权, 将学习的方法与原则交给学生。因此, 教师在培养学生英语口语习惯的过程中, 即便学生说错了, 也不能直接批评, 而应该多鼓励、多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 使得学生在精神上能够备受鼓舞, 逐步提高学生的自我纠错能力。然而受大班教学影响, 教师不可能做到对每个学生都这样。只能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 让学生做到“学习致用”。因为在小组合作学习中, 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激情能够有效地被激发出来, 突显学生自主学习的优越性, 有利于学生将书本知识与实际生活有机地结合起来, 并可以通过英语将自己的思想自由地表达出来。
2.高中英语口语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运用策略
2.1分好小组。
为了将学生个体及小组学习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 教师在组建小组的时候, 应该尽可能地让各小组成员在才能倾向、性格、学习成绩及个性特征等诸方面保持一个较为合理的差异, 使得他们的异质性可以凸现出来[3]。每个小组成员为4~6人, 每人在小组中担任的角色都不相同, 比如组长、资料员、记录员等。教师可以不定期地对角色进行互换, 对每个学生的积极参与予以肯定。
2.2增强学生的合作动力。
学生学习英语的动力就是要对学习目标进行明确。针对学生对学习目标模糊不清的状况, 高中英语教师可以采用主题情景对话的模式, 对这些情景对话提出较明确的要求, 从而让学生围绕这一主题, 展开一段情景对话, 增强学生合作学习的动力。学生只有对学习目标进行明确之后, 小组之间才能将达标的方案讨论出来, 并在学习的时候互帮互助、互相监督, 最终有利于共同达标。
2.3通过多种活动, 实现课堂交际化。
小组合作的活动有很多种, 比如对话表演、情景描述、问卷调查、编故事及短剧等。就对话表演来说, 现在很多英语教材中都有对话, 如果让每个学生都站起来对话, 明显是不切实际的做法, 但是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 各小组可以通过小组成员讨论拟定的方式, 将角色分配好。
值得注意的是, 小组合作学习的最终目标追究的不是学习活动, 而是要让学生的英语口语水平真正得到提高。所以为了保持小组合作学习的积极性, 教师可以采用合作评价的方式, 将小组的总体成绩作为评价的依据, 对教学过程中的各个动态因素间的积极互动关系进行系统调探, 使得每位学生都能尽一切努力实现共同学习的目标。
结语
一种语言的最终学习目的并不全是要让其完美地在书面中展现出来, 更重要的是要懂得运用, 语言就是用于在日常生活中与人交谈的。学生只有真正明白了如何在日常交际中运用英语, 才算真正掌握了英语这一门外语。因此, 在高中英语口语教学中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摘要:在高中英语教学中, 很多高中教师都对知识的传授较重视, 而语言实践则往往处于被忽视的地位。在这种情况下, 学生通常会在读写上花费大量的学习时间, 而在听说训练上则不会花很多时间。久而久之, 很多英语教学工作者都面临“哑巴英语”这一大难题, “哑巴英语”成了外语学科实施素质教育时的一大症结。针对这一实际情况, 本文对高中英语口语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策略进行了分析与研究, 旨在提升学生的口语水平, 解决“哑巴英语”的困境。
关键词:高中英语,口语教学,合作学习策略
参考文献
[1]裴梯娜.合作学习的教学策略——发展性教学实验室研究报告之二[J].学科教育, 2010, 01 (02) :148-152.
[2]陈艳.合作学习理论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山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3, 12 (03) :146-150.
一、小组合作学习的功能
1.让每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人人开口说英语。现在,我们的英语教学中很多学校都存在大班教学,这使得教师在有限的40分钟内无法顾及到所有的学生,很多学生往往得不到开口说英语的机会。即使在个别实行小班化教学的学校,由于一些学生性格比较内向,不善于举手发言,因而常常会被忽视掉。这些情况就和学习英语要多说多练的要求相违背了。而实行小组合作学习使每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人人都能开口说英语。
2.尊重学生的个性,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合理发展。学生的个性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尽管大部分的小学生喜欢表现自己,始终处于积极主动的状态,从而不断提高语言的应用能力。仍有小部分的学生因为性格内向或由于基础稍差导致的自卑心理,不主动发表自己的观点,只是等待老师注意到他们才愿意开口,给他们英语提高带来消极的作用。小组合作学习的实践提供了解决的方法,给这些学生一段缓冲的时间,避免当场答错的尴尬,而且在完成任务期间可以与组内其他成员共同讨论交流,在代表本组展示成果时,由于有了先前充分的准备,学生能放松、大胆地展示自我,体验成功的快乐,从而树立自信。
3.增强合作意识,培养学生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合作是人类相互作用的基本形式之一,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重要动力。在人的一生中,没有任何一种发展与别人无关。所以教师就要从小培养学生与人共处、相互合作的能力。组内的成员都有责任保证组内成员学会教学内容,只有每一位成员都掌握了教学内容,才算完成了教学任务。因此,每位成员的积极性都被带动起来,学生间互帮互助,分工工作,学生在交流信、分享成果时,团体合作精神得到了培养。
二、小组合作学习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在合作学习的诸多理念中,最令人注目的是其互动观。它不再局限于师生之间的互动,而是将教学互动延伸至教师与教师和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并且把互动的中心更多地聚集在生生关系的拓展上。因为同一班级的学生具有共同的年龄特征,知识水平和思想情感因素,易于传递和接受信息,易于激励学生参与意识,这就为多种形式小组合作活动的顺利开展,实现课堂交际化奠定了基础。小组合作活动的形式有互查单词、对话表演、课本剧的表演、问卷调查、编故事、课外互读互诵等。
这里笔者主要谈谈下列三种形式:互查单词。正如笔者在上文中提及的,课堂的40分钟非常地有限。教师在教授完书本知识后,必须对学生的掌握情况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如果每堂课后都请学生一一地到老师这来读,可行性不是很大。再者,一个英语教师往往要教很多的班级,很难同时兼顾到每个班级的学生。所以,笔者认为这个时候就可以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功效,如笔者要在学期结束前测试学生对单词的掌握情况,就可以让学生以3~4人为一组。每个学生准备一类的单词,通过学生小组合作进行测试。再者,通过合作小组的测试,学生间能相互促进,共同进步。对话表演。进行对话表演练习时,各种角色的分配,由小组成员讨论拟定。因为合作组组建一般按照“组内异质,组间同质”原则,所以组内成员的层次不同。往往基础好的,善于表现自己的学生承担任务较重的角色,比较轻松的由基础稍差,或不爱表现的学生完成。从而满足不同层次学生需要,人人参与,体验成功。如《PEP Primary English》第一册第二单元Part A 部分的对话中有一角色为小鸟,台词只有简单的一句:“Good morning.”为了保证任务的完成,性格内向或基础稍差的学生会选择这个角色,并且在表演中还能加上飞的动作,或刻意变调的声音,使整个表演增色不少,小鸟这个角色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成功的体验则大大增强了他们的信心。问卷调查。在课堂中通过问卷调查进行简单的问答,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在教学“How much are your...?” 和“They’re...”句型后,我给各小组发了一张相同的表格,让他们相互询问,将表格填写完整。教师再根据各组汇报的数据,得出全班同学中最贵的衣服。由于活动具有一定的趣味性和探究性,激发了学生内在动力,使他们成为主动的学习者、研究者和参与者,使学生为交际运用英语的能力得到了培养。
三、实施有效的合作评价,保持小组合作积极性
【高中英语小组合作学习教学反思】推荐阅读:
高中英语小组合作教学中教师的作用06-18
如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开展小组互助合作学习06-05
陈晓利-浅谈小学英语课堂小组合作学习12-02
教学反思高中英语07-27
高中英语写作教学反思06-08
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合作学习10-22
高中英语听力教学案例实施及反思06-26
浅谈新课改下如何做好高中英语教学反思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