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学习明确任务

2024-07-1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合作学习明确任务(精选8篇)

合作学习明确任务 篇1

如何明确学习任务?学习任务即学习方案,让学生能按照一定的学习程序进行自主活动。学习任务要包括学什么、学的方式、学的程序和学的要求等。

1、在类型上,可分为阅读性任务——通过阅读活动,解决什么问题;操作性任务——通过操作过程,搜集哪些信息,总结什么结论;演算性任务——通过题组演算,发现什么规律或方法等.在设计上:

合作学习明确任务 篇2

观察和研究了众多物理教学中运用合作学习的案例[1-4], 发现其中暴露出一些共性的问题: (1) 对于合作学习的教学方式采取的是简单的移植, 忽略了物理学科特色, 出现水土不服的症状; (2) 缺少理论支撑, 凭主观臆测和操作经验来试行合作学习的教学方式, 属于摸着石头过河; (3) 社会发展了, 教育的大环境发生了变化, 原有的合作学习理论还没有来得及修正, 已不能完全适应时代的步伐。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及时解决, 就会使合作学习陷入误区, 从而对物理教学产生负效益。因此, 为切实规避以上问题, 有效开展合作学习, 需明确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不能有了合作学习, 就放弃自主学习

对物理教学的评价应关注对于学生终身发展很重要的探究、沟通与合作、批评性思维和问题解决等能力的形成。合作学习成为物理课堂教学评价的重要指标, 许多老师出于跟风或是迫于形势的压力, 并非自觉地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嵌入合作学习的程序, 用来替代那些原本安排学生自主学习的模块。

例如:教学“影子的成因”这一片段。

教师让学生进行合作探究, 先后用手电筒直接照射到白纸上和用手挡住光, 分别观察现象、汇报观察结果, 然后讨论、回答问题:

你观察到的现象有什么不同?

为什么会有不同的现象?

这与光的传播有什么关系?

学生的确都参与了活动, 课堂气氛也非常活跃, 整个过程都呈现出了交流与合作的要素。但给人的感觉是:学生的做与想, 都是在完成老师规定的动作, 是被老师牵着走的, 并不是自主的探究与发现[5]。评价合作学习的效果, 小组内的交流没有能够得出“影子就是在不透明的物体后面出现的光不能到达的区域”的结论, 还需要老师帮助归纳。究其原因, 在学生合作学习之前没有经历自主学习 (独立思考) 的过程。没有前期的思维加工, 交流与合作就是空洞的。

认知心理学的研究业已证明, 如果要使信息保持在记忆中, 并与记忆中已有的信息相联系, 学习者必须对材料进行某种形式的认知重组或精制[6]。问题是教师对学生的探究方向和关键之处进行引导的重要方法。要使学生能够获得有意义的信息, 且可以长期保持, 教师应该在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之前设计一些前导性的问题, 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独立思考) , 为接下来的合作探究作准备。合作教学理论认为, 教学应当兼顾教学的个体性和集体性特征, 应当把个别化与人际互动有机地融合在一起。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都是学生重要的学习方式, 不应该割裂开来, 更不能简单地认为合作学习可以替代自主学习, 通常情况下它们之间应该形成一种有益的互补关系。

二、合作学习不一定都要由教师发起

合作学习能够调动学生全员参与, 在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的功能上是不言而喻的。然而在课堂教学中什么时候、以何种方式引入合作学习, 却是因人、因境而宜, 彰显教师的教学智慧。

例如:教学“验证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这一片断。教师让学生利用提供的实验器材设计两个以上的实验, 验证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任务布置后, 学生就自发地利用各种器材进行合作与交流, 完成实验。

合作学习是以生生互动为主的教学方式, 大多数情况下实施合作学习的主动权却掌握在教师手中。但在这一教学片断中教师并没有安排学生进行合作探究, 学生是自发地两两配合完成实验, 然后又在周围的同学之间展示自己的成果, 交流心得。小组成员之间因任务的内在要求, 自然而然地分工合作、彼此互动和积极配合, 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产生强烈的合作意识。科学实验的合作学习实践表明:在复杂的、需要“协调作战”的操作性任务面前, 学生更易选择合作, 成员间更易形成积极的相互依赖关系, 让学习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6]。只要教师训练好学生合作学习的技能, 营造有益于合作学习的氛围, 合作学习并非都要由教师发起, 学生也可以根据需要自发地进行交流与合作。

三、小组合作实验时分工不能僵化

在建立物理合作学习小组时, 教师按照学生的物理素养 (成绩、能力倾向、个性特征等) 好、中、差的比例平衡分配, 是小组合作学习顺利进行的保障[1]。无论是受到合作学习理论的影响, 还是教学实践经验使然, 在进行小组合作做实验时, 教师都会参照上述的方法分组分工, 以保障教学任务的顺利实施和课堂表征效果的最优化。

例如:教学“探究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的实验。

教师按照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平衡分组, 让每个小组推选一名协调能力强的学生为组长, 动手能力强的学生负责实验操作, 观察能力强的学生负责读数和观察实验现象, 计算能力强的学生负责记录和处理数据……各小组成员齐心协力, 各小组之间竞争激烈, 在预设的时间内绝大多数小组都顺利地完成了任务, 实验效果好。

上述合作探究活动中, 学生的参与度高、积极性和成就感强, 观摩者也都给予正面的评价, 按理说是一次优质的教学活动。然而, 在针对学生个体的评价测试中发现, 在小组合作实验中分工不同的学生在他们各自负责的领域里得分较高, 其他方面相对较弱, 而且随着时间的延续, 这种差异有扩大的趋势。究其原因, 是合作学习过程中分工过于精细、任务专门化带来的负面效应。后来研究者发现, 一定时间后角色互换, 可以使每个成员都能从不同的位置上得到体验、锻炼和提高[2]。

合作学习时明确的分组分工可以保证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 一定时间后的角色互换也能让每个学生的能力都得到全面发展。可是, 细究某一次的教学活动, 因为任务分工的专门化, 合作小组的效益扩大了, 学生个体的收获却变少了, 导致教学资源利用充分但不平衡, 这种教学方式也有失公平。实践证明, 有效的方法是把明确分工在一定时间后的角色互换变为在一次活动中小组成员间的角色轮换, 可以让能力强的学生先做示范, 其他成员再模仿操作, 让每个人都有锻炼的机会;同时, 在对小组合作的团体成绩评价中适当融入对个体考评的因子。

四、不要过分关注合作学习的形式和成绩

合作教学是以合作学习小组为基本形式, 系统利用教学动态因素之间的合作性互动来促进学习, 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 共同达成教学目标的教学活动。受此理论影响, 国内的绝大多数践行合作学习的学校都会制定一个评价量规, 从小组成员的参与性、责任的分配、角色的扮演、交互的质量等维度对合作小组进行团体成绩的评价。当然, 这些对于有固定成员、合作关系会持续一段时间、任务明确的正式的合作学习来说是有积极意义的。对于课堂上讨论问题、交流体会、分享心得等只要几分钟就可以结束的非正式的合作学习, 就不能运用上述的量规来评价, 这也是最容易被忽略的。

例如:教学“测物理课本中一张纸的厚度”这一片断。

教师让学生想一想, 动手试一试, 再议一议, 怎样做最可行?

有的学生拿尺直接测一张纸的厚度;

另有学生提出:不行, 一张纸太薄, 要测十张纸的厚度;

还有学生试过后说:十张纸也太薄, 要测一本书的厚度;

再有学生提出:测一本书的厚度不能包含封面, 因为封面纸的厚度与里面的不一样;

不同的学生测出一本书的厚度不同, 交流后发现:要把书捏紧了测才准确;

在算一张纸的厚度时, 有学生又提出:不能用总厚度除以页数, 因为纸的张数只有页数的一半。

教师并没有刻意地对学生进行分组, 也没有明确谁该做什么, 更没有要求评比哪个小组的方法好, 就这样你一言、我一语的“思维风暴式”的交流与讨论, 非正式的合作学习取得了比正式的合作学习更好的效果。学生更大的收获是知道了遇到困难可以通过类似的合作形式来解决。

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教学方式, 其根本目的是要有利于教学任务的落实, 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发展。我们不应该拘泥于合作学习的形式, 不要过分地关注学习成绩的评价, 无论是有组织的正式的合作学习, 还是教师即兴安排的非正式的合作学习, 只要能够通过合作达到了比不合作更佳的效果, 就是有效的合作学习。

五、合作学习不能只局限于课堂上

合作学习的主阵地在课堂, 合作学习的主体是生生合作, 辅以占较少比例的师生合作。为了顺应减负增效的政策, 学生在校时间缩短了, 要保证学习的质量 (不该宣扬, 但又不得不提的话题) , 学生学习的重心不可避免地会部分地向课后转移。部分学生家长由于种种原因, 无暇顾及孩子的学习, 各种各样的补习班层出不穷, 良莠不齐。在这样的环境之下, 由学校策划、家长和学生自行组织的课外小组合作学习就势在必行。

例如:双休日作业合作学习小组的建立。

为保证学生课后能够独立完成作业, 方便疑难问题的交流与讨论, 可以安排家住得靠近的4~5名学生组成学习小组, 由各学生家长轮流监督、教师定期走访。

课后合作学习是课堂合作学习的延伸, 但又不同于课堂上的合作学习, 没有了老师的监管, 没有了学校的环境。要成功地组织和落实课后学习小组, 必须强调教师的组织协调能力、家长的奉献精神和学生的自控意识, 这是教师、学生和家长互动的新的合作学习形式, 值得关注和进一步的研究。

课后合作学习除了以完成假期作业为目的的地域性小组合作外, 还可以有帮辅式 (如一对一的补差辅导) 的合作学习、兴趣式 (如综合实践活动) 的合作学习、挑战式 (如团体竞赛) 的合作学习等。这些合作学习小组的组成成员可以是异质的, 也可以是同质的, 但他们不存在竞争关系。这些合作学习形式都是课堂合作学习的补充, 能够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

六、合理利用好网络环境下的合作学习

互联网已经成为目前主要的信息交流平台, 手机通讯、QQ聊天、电子邮件、网络搜索、微博空间等等, 已经成为中小学生能够熟练操作的沟通工具和重要的信息来源。据调查显示:60%左右的学生在作业上遇到困难时会用到搜索工具, 40%左右的学生曾经利用过手机、QQ等方式交流答案, 30%左右的学生加入了微博或空间等可以答案共享的平台。看来, 互联网非但没有对学生的学习起到帮助作用, 反而成为阻碍学生学业进步的“洪水猛兽”。

鲧治水因“堵”久而不治, 禹治水因“疏”三年功成。老师的谆谆教导、家长的堵追围打都不能遏制学生利用网络抄袭的现象;我们应该变换思维方式, 开发和利用好互联网这个学习平台, 充分调动学生在网络环境下进行合作学习的积极性, 帮助学生排忧解难。教师应主动把自己的手机号码、QQ号码、邮箱号码和微博网址等可靠畅通的联系方式向学生公开, 欢迎他们随时向老师求助;教师建立或加入班级学生的QQ群, 利用QQ群对学生进行及时辅导, 让学生交流和讨论, 力争不把问题留到第二天;教师鼓励学生通过向微博空间发帖或跟帖的方式, 提出问题或发表意见, 教师和学生一起对这些帖子进行回复, 让学生体会到网络合作学习的成就感和归宿感。所以, 利用好网络环境下的合作学习, 也能使学生产生积极的社会互赖。

在物理教学中开展合作学习的探索与实践过程中, 呈现出了各种各样的问题。有的已经找到解决的方案, 但它们还会反复出现;有的迫在眉睫, 等待我们去研究和化解;还会有许多新的问题涌现和困扰我们。大家只有通过不断地交流和研究, 才能在物理教学中真正有效地开展合作学习。

参考文献

[1]朱国庆.物理教学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几个问题.物理教师, 2007 (1) .

[2]朱国庆.物理课堂中有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例析.物理教师, 2013 (7) .

[3]管建祥.合作学习的概念、实质及其适用范围.中学物理, 2009 (7) .

[4]钱永茂.合作学习的任务选择策略.教学月刊 (中学版) , 2012 (4) .

[5]刘宏.“影子成因”教学的三次修改与感想.物理教师 (初中教师版) , 2011 (5) .

英语小组合作学习的任务设计 篇3

关键词:英语学习 小组合作任务设计

英语教学越来越重视语言的运用。人教版新课标高中英语教材以话题为核心,以结构和功能项目为主线,组织和安排听、说、读、写的活动,通过“任务型”活动和完成项目(Project)实现教学目标。教科书创设了大量的语言运用活动,使学生能够通过亲身的参与和实践,感悟和体验英语,发展语言技能,进而逐步获得语言综合运用能力。教师在使用教材的过程中,常常会结合每单元主题至少设计一个结合学生学习、生活背景的任务,以便学生将本课所学的知识和内容运用于真实语境,达到学用结合、学以致用的目的。但有些任务不可能通过一节课的时间或通过某个学生个人的努力完成,而需要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搜集材料、制定方案、制作课件、汇报成果等环节来完成。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关键在于学习任务的设计。了解学生的生活经历、知识和技能基础及其感兴趣的话题,有利于设计相关的学习任务。教学中,笔者在全面把握这套教材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主要尝试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任务设计。

一、体验式的学习任务

人教版新课标高中英语教材有着完整的知识体系和技能训练体系。在教学中,笔者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教材,把语言学习与学生的专业知识及其生活经验相结合,设计真实的语言训练情境,引导学生通过查阅资料、社会调查等方式,亲身实践,共同完成具体的学习任务。

例如,大多数学生都有旅游的经历,且旅游类的学生在专业课上学习了相关的旅游知识。因此,在学完必修1 Unit 3 Travel journal后,围绕Travel这一话题,笔者让学生以4人为一学习小组,设计他们所向往的“旅游计划”,完成如下学习任务:①Select a tourist destination;②Choose a good travel agency;③Make a travel arrangement(date, route, accommodation, transportation, scenic spots);④Useful articles taken for traveling;⑤Instructions during the travel.

学习小组通过图书馆或网络查阅相关资料,比较各旅行社提供的报价、旅游路线、旅游景点,结合旅游专业知识,提出“旅游中的注意事项”:①Contact your family on arrival and keep in touch with them;②Look after your bags in public places;③Eat fresh fruit and drink clean water;④Always get together with the other members.

最后形成一份完整的“旅游计划”。体验式的学习任务,使学生在真实的语言情境中,产生真实的体验,感受到学习即是生活,生活也是学习,激发了学生学习热情,提高了学生英语综合运用能力。

二、实用型的学习任务

英语教学的目标之一是通过师生之间和生生之间的互动,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任务型教学模式作为交际教学思想的一种发展形态,使得语言运用的基本理念能够在教学实践中得以体现。教师运用任务型教学模式设计小组学习任务时,要善于引导学生将课内语言知识的学习与社会语言活动结合起来,使学生能够用所学的语言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例如,学习必修1 Unit 4 Earthquakes时,围绕“earthquake”这一话题,笔者设计了如下四人小组合作学习任务:①What would you take with you if a quake happened? ②What kind of signs can tell you that there is a quake? ③What kind of damage can an earthquake cause? ④Some self-rescue skills.⑤Collect information about Wenchuan quake.

学生通过各种媒体资源查找有关素材,共同完成小组合作学习任务,并通过PPT向全班同学展示他们的学习成果。在完成小组合作学习任务的同时,学生们也从中清楚地了解了地震的前兆、地震带来的损失,学会了自救逃生的技能。为了使课文的内容得以延伸与拓展,教师还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就课文内容设计一些开放性的话题讨论。例如: What do you learn from such a disaster? What can we students do to save the earth?

三、学生感兴趣的学习任务

趣味是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关键。学生对教师设计的教学活动感兴趣,才会主动参与。著名教育学家乌申斯基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任何兴趣而被迫进行的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愿。”因此,在设计小组合作学习任务时,话题的选择要能引发学生的兴趣,如学完必修1 Unit 1 Friendship后,笔者设计了“采访一位名人”的四人小组活动任务,目的是通过学生采访一位自己感兴趣的名人,掌握如何用所学语言获取信息的技能。具体任务如下:①小组讨论,确定采访对象,查阅、收集相关资料;②小组成员确定个人职责(采访对象、记者、记录员、汇报员),并自制采访表;③采访任务结束后,汇报员向全班报告采访结果,教师和学生对采访做出评价;④根据采访获取的信息,小组成员合作完成一篇200字左右介绍某名人的短文,在班级学习园地上交流。

在这一学习活动中,学生听、说、写的能力得到了进一步的训练和提高,同时通过介绍名人,学生学会举一反三。

笔者认为,教师在设计小组合作学习任务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①设计的学习任务要以人为本,贴近学生生活;要面向全体,人人参与,体验成功;要有趣味性和探究性;要突出语言实践性,培养语言运用能力。②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一定要起到监督的作用,使每个小组成员都积极地投入到活动中,负责承担独立的一部分任务,避免出现小组中个别成员承担大部分甚至所有的任务,而某些成员却无所事事的“搭车”现象。③要对小组活动及时进行总结评价,评价应以小组单位为主、个人为辅的集体与个人评价相结合的原则,这样有利于形成组内合作、组际竞争的境界,让每个学生或小组成员看到自己的作用和成绩,促进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健康开展。

总之,以任务为导向的小组合作学习,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学生在小组合作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中,认知、情感和技能都得到了均衡发展,培养了自主学习的能力,形成了合作意识,提高了学生学英语用英语的能力,学用结合,促进积极思维和有效表达,从而提高了学生英语综合运用能力。

参考文献:

1.丁丽 任务型教学模式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中小学外语教学 2003年 第5期 P19-20

2.黄远振 新课程英语教与学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 2003年

明确任务促成效论文 篇4

英语阅读是英语语言学习的一个重要途径。江苏省牛津英语教材在编写时就充分考虑到了这一点。教材依据我国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改革精神和英语课程标准二级目标中“能在图片的帮助下听懂、读懂并讲述简单故事”这一项阅读能力要求,编写了A板块Learntosay/Readandsay和E板块Readandact/Lookandread/Readthepassage等话题语篇,通过此类语篇的学习,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能力,从而提升学生运用英语的综合能力。通过多年来的阅读教学研究,我们也形成了一定的英语阅读课堂教学模式,即“读前活动(Pre-reading)”、“读中活动(While-reading)”、“读后活动(Post-reading)”的三段式教学法。

一、关于读前活动――Pre-reading的思考

“读前活动”为阅读导入阶段。“读前活动”的质量直接影响着阅读活动的深入开展和读后活动的延续。我认为“读前活动”的设计要较好的达到以下目标:

1.读前活动来激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最强大的阅读动力。在读前活动中,教师采用巧妙的方法,引出话题,激发学生的阅读动机。尤其是要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情景,引发学生情感上的共鸣,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2.读前活动来渗透

有时候,学生不理解文本,是因为对文本相关背景知识的缺乏。在阅读前活动中,教师辅助学生了解相关背景知识,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而且还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充分调动他们阅读的欲望。如教学牛津英语5A“ACampingTrip”时,我发现学生根本不了解国外的camping文化。因此,读前活动中,我给他们欣赏了一组人们在野外享受大自然的图片。孩子们了解到:野营中,人们可以开展很多活动。从而引发需要带些什么野营用品的.思考,既激起了学生学习新知的热情,又能帮助他们理解文章内容。

3.读前活动来解难

在读前活动中,提前学习新词、句型对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是有很大作用的。但大部分老师会将影响学生阅读的词汇、句型全部教掉、甚至操练、巩固、拓展。我认为这是没有必要的。对课文中对学生理解严重构成障碍和干扰的词、句,我们可以提前帮助学生解难,但大部分词汇和句型都应该让学生随课文理解,从而磨练学生的阅读能力。

二、关于读中活动――While-reading的思考

“读中活动”就是学生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和要求,采取不同的阅读方式和策略,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具体到概括深入文本的过程。

读中活动的教学设计中我注重做到:

1.读中活动要放权

把阅读的权利还给学生。陶行知先生也提出要“给与学生阅读的自由”,阅读活动的主体是学生,只有在主动、自主的阅读中逐渐内化了的信息才能被称为阅读所得。教师的作用是引导、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阅读策略。读中活动中我们可以更多地采用小组互助学习或自主学习的方式。但是,我们一定要有明确的阅读任务,在任务性学习法的驱动下,有的放矢,保证阅读的有效性。 2.读中活动重技能

文章是读不完的。我们的英语阅读教学就是要通过有限的阅读,让学生获得无限的能力。英国语言学家JohnMunby在《交际法大纲》中将阅读技能分解成100项阅读微技能。阅读活动中,教师更大的责任是通过语篇的阅读,逐步向学生渗透这些阅读技能,使学生形成初步的英语阅读能力。

(1)先整体后局部阅读法。小学高年级牛津英语A部分课文是一篇较长的语篇。教师在向学生呈现文本时要做到先整体后局部:整体阅读,是让学生快速了解全文的大意;分层阅读是深入挖掘教材,剖析文章的细节。以此来培养学生初步形成由总到分的阅读习惯。

(2)提纲挈领,勾画文章的结构框架。一般记事类语篇都有人物、时间、地点等主要要素。抓住Who?Where?Time?Do?等主要问题,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3)多种读法促阅读。在阅读过程的不同阶段应采用不同的朗读方式,产生不同的朗读效果。比如:一开始接触课文的粗读是领略内容,达到整体理解的目的,为精读作准备。精读课文是深入文本内容的朗读方法,一般是带着阶段性阅读要求分层学习课文。而读课文圈出重点词语是寻读活动。

(4)信息图表法,梳理文章信息脉络。如学习6AUnit7AtChristmas时,课文中人物众多,圣诞礼品也很多,可采用图表方式分清所属,清晰地将课文内容梳理出来,帮助理解。

3.读中活动练思维

阅读有成效,不能只停留在口头朗读的基础上。阅读活动应多样化。结合学生年龄特点,我们可以采用听、说、读、写、画、议、练、唱、动等多种形式。充分调动各种感官参与,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阅读中,充分发挥观察能力、创造能力与想象能力。这样的阅读既学习了语言,又发展了学生的思维。

三、关于读后活动――Post-reading的思考

合作学习明确任务 篇5

尊敬的学校领导、同志们、同学们:

大家下午好!

今天我发言的题目是:明确任务、强化措施,促进学生成长成才

学风是指学生的学习风气,是学生理想信念、道德观念、价值观念、行为准则的综合反映,是学校人才培养质量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学风建设是学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基础,关系到学校的生存和发展。

张院长、顿书记非常重视学生的成长成才,经常召开学校领导班子会议,研究部署人才培养工作,为加速学校发展制订了“优化内涵、彰显特色、提高质量、创建品牌”16字的宏伟战略目标。为了落实和推动学校这一宏观战略目标的实现,张院长、顿书记等学校领导班子经过认真研究、全面分析和概括总结的基础上,确定了2014年以“校风、教风、学风” 建设的工作重点,学校在今年1月10日和1月12日分别组织召开了学生管理工作会议和教学管理工作会议。两会的召开,既是对2013年学校工作的全面总结,更是对2014年工作的动员。

学校通过三风建设活动第一阶段的宣传和落实,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特别是学生到课率和课堂纪律方面有了明显的改善、为促进学生成长成才奠定了基础。但是,通过期中考试后,反弹比较厉害。为了解决这一难题,进一步做好学风建设工作,我重点谈一谈我们经济管理学院今后的努力方向、建设思路和措施。

1、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以正确的思想统领学风

思想道德素质是人才素质的核心和灵魂,对其他素质的发展具有导向和统领作用。要通过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提高其思想境界,激发其成才欲望,增强其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要建立学风调研制度,及时掌握不同年级学生的学习思想动态,针对大学生的思想实际,深入进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开展国情、1

省情、校情和形势政策教育、科学发展观教育,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理想,确立坚定信念。加强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引导学生自觉遵守基本道德规范,加强职业生涯规划设计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成才观、就业观;积极开展道德实践活动,并把道德实践活动渗透到大学生学习生活全过程,要以优良的道德品质统领学生的思想、行为。

2、规范教学秩序,以教风带学风

在教务处的指导下,进一步建立健全各项教学工作规章制度,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以青年教师为重点,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增强教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真正做到为人师表。严格教学管理,依法治教、从严治教。采取有力措施,定期对课堂教学进行检查、督导;教师对课堂教学与管理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上课必须严格考勤。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创新性学习,以良好的教风带动优良学风的形成,充分调动教与学两个积极性。

3、加大管理力度,以管理育学风

进一步完善各项学生教育管理工作规章制度,健全激励约束机制。认真抓好早操、晚自习;推进学风建设进学生公寓,将学风状况纳入文明宿舍创建的重要内容,培育健康向上的宿舍文化,建立起良好的学习生活秩序。以严肃课堂纪律为抓手,对照制度从严管理,我经济管理学院领导和管理人员要增加听课次数掌握课堂教学动态。加强对学生信息员培训,建立学生信息员月例会制度,及时收集教学方面的信息;完善学生干部每天考勤、任课教师点名、辅导员抽查等措施,对迟到、早退、旷课的学生及时教育处理。要强化学风督查工作,完善督查制度,改进督查办法,严格执行规定,及时研究解决学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全院上下严格有序的管理,培育优良学风。

4、建设骨干队伍,以榜样树学风

一是要发挥学生党员在学风建设中的模范作用。我经济管理学院党支部要加强学生党支部建设,发挥学生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制定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行为规范,党支部要进行跟踪管理,实行

学生党员述职制度。通过学生党员的模范作用,引导同学把主要精力投入到学习上。二是发挥先进典型在学风建设中的示范作用。进一步完善学校的各种评优奖励制度,将学风建设状况纳入先进班集体、先进团支部、文明宿舍、三好学生、优秀共青团员、优秀学生干部、品学兼优毕业生等评选表彰活动中去,发挥导向作用,大力营造争先创优的学习氛围。

5、严肃考试纪律,以考风正学风

积极改革考试方法,建立适合我经济管理学院实际的命题、监考、阅卷管理制度,加强考试规范化和科学化管理,杜绝各类作弊现象的发生。广泛开展诚信考试承诺签名活动,通过设立诚信考场,学生党员和学生干部挂牌考试等方式,在学生中营造“诚信光荣,作弊可耻”的考试氛围。进一步严肃考场纪律,严肃处理考试舞弊行为。对作弊学生所在班级、宿舍及个人评优实行一票否决制,辅导员考核不得评为优秀等次。通过狠抓考风,进一步端正学风。

6、突出载体建设,以活动促学风

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一是坚持每年在新生班级中开展“诚信、文明”专题教育活动,坚持每年开展先进班级和先进个人的评选表彰活动,形成主动学习、奋发进取、诚实守信、行为文明、整体良好的精神面貌。二是定期举办科技文化艺术节,社团文化艺术节,组织学生开展课外科技作品赛、演讲征文、辩论赛、各类体育比赛;开展各类具有专业特色的知识竞赛,举办系列名师讲座,激发学生参加各种学习活动的积极性、创造性;广泛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不断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习之路。三是组织师生参加校内外各类科技研究与创业活动。在组织活动中要做到把创业教育与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引导学生把学习书本知识与提高创业能力紧密结合,把毕业实习与落实就业紧密结合,注重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技能的培养。通过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让学生陶冶情操,培养学习兴趣,锻炼吃苦精神,提高综合素质。

7、明确责任主体,抓好班风创学风

班级是学校学风建设的基本单位,班风在学风建设中具有基础性作用,要高度重视班集体建设,为学风建设打好基础。工作中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做到在思想上教育学生,情感上贴近学生,行动上深入学生,把了解每位学生的思想状态、家庭状况作为工作的切入点,把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作为日常工作重点,为学生全身心投入学习排忧解难。要发挥学生干部在班级工作中的助手作用。要重视学生干部的选拔、培养、使用和考核,建立和完善相应的制度。通过严格要求、热情关心、扎实工作,形成团队精神和班集体意识,促进生动活泼、团结互助、热爱集体、积极向上的优良班风形成。

总之,学风建设是事关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工作,我们经济管理学院全体师生在张院长、顿书记的正确领导下,在各职能部门的通力配合下,要深刻认识加强学风建设的重要意义,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加大宣传,营造氛围,明确目标,理清思路,采取措施,真抓实干,为实现学风状况显著改进、育人环境进一步改善,为培养更多高素质人才,提高学校的办学水平做出积极的努力。

谢谢大家!

经济管理学院

合作学习明确任务 篇6

现代教学强调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采用启发式教学,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自学能力,形成技能。任务型教学恰好体现了这一要求,它代替了单纯的语言知识“接受式”,尤其是任务型教学中的合作学习更能突出地体现学生参加的主动性、全面性和教学中的互动方式,而互动的中心更多地聚焦在生生之间关系的拓展上,因为强调多边互动、共同掌握知识和发展学习策略是合作学习的核心。

一、合作学习的含义

学会与他人合作,已经成为全球教育改革的四大支柱之一。合作学习(Cooperativelearning)又称“小组学习”、“团队学习”或“分享学习”,是研究性学习的主要课堂活动方式。合作学习策略是学生通过分工合作后共同达成学习目标的一种教学策略,而培养学生合作精神的一个重要途径是通过设计和提供大量合作型的语言活动,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与他人合作、分享知识和成功的快乐,而教学过程中生动活泼的课堂是由理解、沟通、主动参与、互动这四个活性因素构成的,其中主动参与、沟通和互动的最佳方式则是合作学习。只有将这些动态的因素综合起来形成合力,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陈旧做法,才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二、合作学习的类型

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的一个重要途径是通过设计和提供大量合作型的语言活动来完成。这一活动必须有两人或多人参与,带有竞赛性质。据其特点可分为合作式和合成式两种。

合作式的特点是所有人都拥有同样的信息,却会对此产生不同的看法和意见,强调的.是观点的磋商和讲明理由,成果的形式是solvetheproblem。

合成式的特点是各人拥有不同的却是很重要的信息,有意设置“信息沟”是为了引起语言意义上的交流,即要将各人的信息汇集之后方能有成果,其方式往往是完成一幅图,重构一个故事,对照两幅图画的差异度。

无论哪一种活动方式都倡导体验、实践、参与、交流与合作。需要相互信赖、相互帮助、激励互动。

三、合作学习的原则

合作学习强调的是信息互动,要求遵循的是实践性原则、自主学习原则、团结协作的原则、探究性原则和激励性原则。学生在学习中成为学习的主体,积极参与小组讨论,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团结组员进行分析和处理问题。活动中学生积极用眼、用耳、用口、用脑,在活动中启动多种感官去直接体验,提高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合作学习的策略

合作学习是以学习小组为基本单位的课堂教学活动,它的基本策略是通过小组内成员的分工协作达成小组的共同目标,并以小组活动的整体效果为教学评价的主要标准。因此教师应给班级分小组,注重成员的性别、性格、兴趣、能力、智力的搭配,力求均衡。还应给出目标,教师应让每个小组成员明确自己的学习任务和自己所担当的角色,明确小组的合作计划。并能让学生明确分工,知道自己的职责,在组长的带动下完成合作学习任务。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对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可能会出现一些问题,有些问题是学生不善合作、不知道怎样合作造成的,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有意识地逐渐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教会他们如何搜集资料,如何表达自己的观点,如何讨论问题,充分认识到合作学习的重要性。

合作学习明确任务 篇7

长期以来, 英语口语教学只重视语言形式的操练, 而忽略以意义为中心的语言活动, 使语境教学的导入流于表面化, 口语的学习缺少真实自然的语言环境。Swan (1985) 指出, 对语言能力的全面发展来说, 有充足的机会使用语言至关重要。Rod Ellis (1997:516) 认为, 获得语言学习兴趣的方法之一就是提供交际机会。交际能力理论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Theory) 也强调学习者在有意义的互动中学习语言, 而语言的学习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真实情景中大量的实践活动习得语言知识的。能否结合我国英语学习者的特点, 致力于建立中国英语学习者口语发展的学习模式, 提高他们的英语口语能力, 是本文要探讨的重点。

一、任务型语言教学模式的发展

20世纪80年代起, 在大量实践研究的基础上, 二语习得和外语教学研究者系统地提出了一项具有重要影响的教学理论, 即任务型语言教学模式 (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 。该模式是交际教学思想的一种发展形态, 它把语言运用的基本理念转化为具有实践意义的课堂教学模式, 值得借鉴。

过去30年间, 任务型语言教学模式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众多研究者和语言教师的广泛关注。Prabhu、Nunan、Willis、Ellis、Van den Branden等语言学家分别对任务定义、任务设计、任务教学模式及教师的角色进行了深入探讨。我国外语界对此领域的研究, 最初主要集中在对国外相关理论的引进与借鉴, 涉及理论的文章较多。其后, 虽有学者举例探讨了如何在教学中应用任务型教学模式, 但将任务型教学理论充分应用在英语口语课堂之中的实践研究较为少见, 将合作学习与任务型教学模式相结合进行英语口语教学的实证研究更是匮乏。

《英语课程标准》指出:“要倡导任务型教学模式, 尽可能多地为学生创造在真实语境中运用语言的机会, 鼓励学生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等方式, 实现任务的目标。”为了实现学生自主地完成“任务”, 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极为重要。因此, 合作学习是实施任务型教学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如何将两者有机结合, 全面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水平和交际能力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二、任务型合作学习模式的构想

合作式教学模式是基于“合作学习”理论, 以学生为中心, 以小组为教学、学习形式, 为了共同的学习目标共同协作、互相督促、共同提高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此教学模式要求教师既是学生学习的向导和促进者, 也是合作者。而对学生则要求具备自主学习能力、主体意识和合作精神。科斯勒 (Kessler 1992) 阐释了合作学习在外语课堂中的运作:“合作学习是一种班级内部不同语言水平的学生间的小组学习, 小组成员就某一具体的任务或目标进行相互提高的互动学习。”合作学习也被认为是对交际语言教学的扩展。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更加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任务型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来自于Krashen的“输入与互动假设”。任务型教学的特点是“以学生为中心, 在做中学”。该模式认为通过伙伴合作、协商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充满了反思和顿悟。它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设计不同的任务活动, 让学生通过与学习伙伴合作去完成任务, 从而最大限度地调动和发挥学生的内在潜力, 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与他人共处的合作精神和参与意识, 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和自我价值的实现。任务型教学极能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是有效改变以往以教师讲授为主, 学生极少有机会使用目标语进行交际的教学现状的最佳途径之一 (Nunan, 1989) 。

以上分析表明, 合作学习模式和任务型教学模式有许多共同之处:它们都是交际教学法的扩展;它们都强调改变过去教师“唱独角戏”、“满堂灌”的教学方式, 而“以学生为中心, 体现学生的主体性”;都以合作的形式共同完成某一项任务。在实际教学中, 两者相互依存, 缺一不可。合作学习需要通过任务的设计来完成;任务型教学也必然会用到合作学习的策略。

结合这两种教学模式的基本特点, 本文试图构建以合作学习为背景的任务型教学模式, 即任务型合作学习模式, 并通过实证研究探讨在英语口语教学中采用任务型合作学习模式的可行性, 及其对大学生英语口语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的影响。文中提到的任务型合作学习模式主要是指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体, 以注重培养学生创新学习和协作学习能力为核心, 以小组合作学习为主要形式, 使学生共同完成一系列口语交际任务的教学模式。

三、任务型合作学习模式的实证研究

本研究主要探讨任务型合作学习模式在英语口语课堂中的运用。首先, 确定合作学习的形式, 建立合作学习体系和评价机制, 设置多个小组同时参与的分层任务设计, 设计出学生进行合作学习的课堂教学过程;最终, 发挥合作学习在英语口语课堂教学中的优势, 达到施行以任务型教学为核心的英语口语课堂教学目的。

(一) 研究思路

1.确定合作学习的形式

笔者首先依据学生的学业水平、能力倾向、个性特征、性别等方面的差异, 按照“固定合作小组”的组建方式, 组建合作学习小组。在组建的过程中, 注意优秀学生和英语学习困难生的搭配及活跃学生与内向学生的组合, 男女数量均衡, 每4人为一个学习小组。其合作的具体形式包括伙伴合作、组间合作、竞争、辩论、角色扮演、问题解决等。

2.建立任务型合作学习体系和评价机制

在设计小组集体完成的学习任务的同时, 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学习需求和大纲要求、教材特点, 确定弹性目标:基础性目标、提高性目标和发展性目标。设计时, 首先, 在任务描述中明确地提出任务的具体目标, 包括主体在英语口语课堂上语言交际任务的模式、知识范畴主题、媒体文件时长和任务完成时限等, 以方便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有效地进行自我计划、自我检测和自我调整。其次, 详细安排教学任务和活动, 创造出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真实的交际机会和行为。第三, 明确教师和学生在不同的任务实施阶段中各自的角色和责任, 教师灵活运用引导式、启发式、讨论式、探索式等多种教学方法, 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协助和监管作用, 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角色, 注重对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在建立小组合作学习评价机制和激励机制的同时, 还加强学生的自我评价。

3.任务型合作学习模式在英语口语课中的实施过程

本研究参照了Ellis (1996) 的“前期任务”-“执行任务”-“注重语言形式”这一任务模式, 建构了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体、注重培养学生创新学习和协作学习能力的“任务型合作学习模式”。与传统英语口语教学法的不同是, 对语言形式的聚焦安排在最后, 交际任务是框架的中心。前期任务 (pre-task) :介绍主题和任务。任务环 (the task cycle)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活动, 在固定的小组中协作完成课堂上或生活中的任务, 在小组交谈和发表意见过程中使语言的使用自然发生;学生自主学习和讨论并可以利用字典、课本、网络等工具完成任务。任务的汇报 (report) :把活动的结果和过程告诉其他同学, 可以是口头的, 也可以是书面的;同伴或小组向全班简要汇报。语言焦点 (language focus) :分析阶段 (analysis) 帮助学生把自主学习到的英语口语系统化, 升华成综合能力和专业素养;在练习 (practice) 阶段, 采用适量的教师控制型练习, 起到总结的作用。

(二) 研究对象

被试对象选自我院英语专业Q1141和Q1142班学生, 共64人。其中, Q1141班32人, 为教学实验班;Q1041班32人, 为教学控制班。除采用的教学方法不同, 在使用教材, 任课教师等因素上都一样。笔者对实验班采用了任务型合作学习模式训练, 实验自变量为训练干预, 因变量为学习成绩和学习兴趣及自信心;控制班实行传统的3P教学方式, 不进行任何训练。整个实验持续1年。

(三) 研究步骤

本实验通过问卷调查、访谈、和统计分析的方法, 对学生在不同教学模式下学习英语口语的学习效果进行测试。实验包括前测和后测。实验前, 笔者对所有被试学生发放了调查问卷, 问卷内容涉及学生英语口语学习现状、课堂活动参与度、学习兴趣和自信心、对小组合作活动的认识等。同时, 对实验班和控制班学生同时进行口语能力测试, 然后将每位同学的测试成绩用SPSS12.0软件进行统计和分析, 进行方差一致性检验。检验结果表明两个班方差在0.05的显著水平上没有显著性差异, 即方差具有一致性。这说明, 实验班与控制班在口语能力上没有显著差异, 具有可比性。为了保证实验班学生能更好地进行任务型合作学习, 笔者对他们进行了一周的培训, 让他们充分了解任务型教学和合作学习的相关理论和实施途径。

实验中, 实验班和控制班的教材、教学进度、周课时数与总课时都严格保持一致, 以确保测试的信度。实验后由其他两位教师对实验班和控制班学生分别进行口语能力后测, 以避免学生的成绩受到授课教师主观印象的影响。

(四) 研究结果

统计分析结果。笔者对实验班和控制班学生的后测成绩进行了T值检验, 结果表明实验班的成绩明显优于控制班 (t=1.093, sig=0.046) , 存在显著的差异性。这说明任务型口语教学模式比传统的口语教学模式更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他们的口语能力。

问卷调查和访谈结果。实验后, 笔者对实验班学生再次发放了调查问卷。实验前后的问题大致相同, 实验后的问卷增加了几项内容, 即对任务型合作学习模式的学习收获、评价和建议。问卷调查和访谈结果表明:相比控制班学生而言, 实验班的学生在口语课堂上表现出更大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自信心得到很大提升, 更具有自主学习意识和合作意识。91.3%的学生对于任务型合作学习模式是持认可态度的, 他们认为, 任务型合作学习模式为他们提供了更多语言交流的机会, 使他们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又培养了实际的交际技能;21.1%的学生认为, 学习合作的形式还有待进一步探索和提高;另外, 也有5.9%的学生认为, 经过任务型合作教学模式的训练, 他们的英语口语能力没有任何提高。总的实验结果验证了在英语口语教学中采用任务型合作学习模式的可行性。

研究实践表明, 任务型合作学习模式确实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协商沟通能力, 增强参与和协作意识,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语言的交际能力。这对于培养合格的“多层次”英语人才至关重要。

摘要:任务型合作学习模式在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可行性研究引起了广泛关注。实践证明, 该模式能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原则”, 有助于学生提高英语口语能力, 增强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是值得深入研究的英语口语教学模式。

关键词:任务型教学,合作学习,任务型合作学习模式

参考文献

[1]Ellis, R.Task-based Language and Teaching[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3.

[2]Nunan David.Designing Tasks for the Communicative Classroom[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9.

[3]Willis, J.A Framework for Task-based Learning[M].Britain:Longman, 1996.

[4]丰玉芳, 唐晓岩.任务型语言教学法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J].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4, (6) .

合作学习明确任务 篇8

一、任务型语言教学的概念

所谓任务型语言教学(Task-basedLanguageTeaching)就是直接通过课堂教学让学生用英语完成各种真实的生活、学习、工作等任务(task),将课堂教学的目标真实化,任务化,从而培养其运用英语的能力。也就是说以具体的任务为载体,以完成任务为动力,把知识和技能融为一体,通过听、说、读、写等活动,用所学语言去做活动,在做活动的过程中发展运用自己所学语言,教育学生为用而学,在用中学,学中用,学了就用。

二、任务型语言教学的特点

任务型语言教学立足于学生本身,把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教师从学生"学"的角度设计出各种教学活动,使学生在完成各种任务的过程中逐步形成运用语言的能力。其特点在于:

1.通过语言交流可增强学生可持续学习的兴趣与动力,达到提高学生交际能力的目的。

任务型语言教学中各项任务的完成都是以语言交流为基础,创造各种语言条件和教学环境,给学生真正交流的机会,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说英语,通过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真正学会运用语言,最终达到提高学生语言交际能力的目的。

2.个人练习更加充分,每个同学有展示自我的机会,在共同的活动中,同学们可以取长补短,相互学习,共同提高。

3.既关注语言本身,也关注学习过程。

任务型语言课堂把整个教学目标设计成符合本目标的若干个任务(task),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完成各项任务,进而按步骤完成课堂的总体目标。学生在具体目标下完成任务的过程既是对新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又是对旧知识的巩固和掌握,任务完成的好坏就直接体现着教学效果。

4.以学生为本,促使学生自主发展。

新的教育理念强调以学生为本,重视培育和发展学生的主体性,学生只有投身到各种活动中,其主体性才能得到良好的发展.所以活动成为影响学生发展的决定性因素.通过实施任务型教学,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等活动方式实现任务的目标,并感受成功,获得自主地发展。

5.有助于将学习者个人的经历,周围的生活与课堂学习紧密联系。

任务型语言教学追求的效果是让学习者能用自己的语言知识解决自己的实际问题,让学生自主、自发地投入到自觉的语言实践中去,以完成各项任务而体验自己的学习过程。

三、任务型语言教学程序及教学设计

“任务型”教学模式的教学程序包括三个环节:前任务(Pre-task)、任务环(Task-cycle)和语言知识要点(Language focus)。其中任务环是核心部分,任务的设计是实施“任务型”教学的前提条件。教学的设计是为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服务的。我认为运用任务型教学途径进行教学设计应做到以下几点:

1.任务的设计要以学生为中心,认真考虑学生的需要(Needs)、兴趣(interests)和能力(Ability)。 教与学的双边活动必须始终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2.任务的设计要有层次性,从口头到笔头,从易到难,使所有学生都能够体验,参与,实践,合作,交流。

3.任务的设计要有多样性。语言交际是一种充满创造性的心智活动,多设计一些能启迪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任务型活动,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语言能力。通常有:

(1)名片/地图式——例如在学了JEFC Book l Lesson 120后,可布置一个任务,让学生设计自己的名片;学了Book Ⅱ Lesson 28后,可以让学生画一幅自己居住地的地图,并编一个对话。

(2)辩论式——例如在学完Book Ⅱ Lesson 30后,可设计一个话题让学生进行辩论 :Is the businessman good or bad?

(3)竞赛式——学生好胜心理和集体荣誉感很强,通过竞赛的方式可以促使学生主动参与活动。例如,在教学完动词后,可设计如下任务:a.在黑板上写10个动词,b.把学生分成五人一组进行讨论,每位组员给出两个动词的四种形式并分别写在纸上。c.组长在黑板上写出本组的答案,看哪组又快又准确。

(4)写作式——写作可以提高学生的语篇能力,有利于学生对自己的语言错误和语言方面的不足有更清楚认识,同时也可以丰富学生的想象力。例如,在教学Book Ⅱ Lesson 46后,可设计让学生写作西安未来24小时天气预报。

(5)绘画式——例如:在教学了Therebe 句型后,可设计如下任务:让学生设计自己的房间。

(6)表格式——例如:在教学了“A man who never gave up”后可布置如下任务:让学生建一个爱迪生的个人档案。

(7)对话式——让学生两人一组自编对话,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4.任务的设计可以是一节课完成,也可以一周完成或一个月甚至于一个学期完成。

根据课文内容,在教学实践中结合学生实际可组织英文歌曲、英文书法、英文手抄报、英文课本剧、英语晚会等多种活动,时间限定可长可短。

四、任务型教学开展的重要途径。

任务型教学活动开展的重要途径是小组合作学习。

所谓合作学习,是20世纪70年代兴起于美国的一种教学理论与策略体系,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

《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要求:“把英语教学与情感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促使学生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体验集体荣誉感和成就感,发展合作精神。”

合作学习是由教师分配学习任务和控制教学进程的。在英语课堂教学活动中,为使师生之间、学生之间更有效地进行语言交际,教师把全班50名左右的学生分成人数不等的若干个小组,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合作开展小组内或小组间的英语实践活动,这样便形成了英语小组合作学习。

英语学习是一种语言习得的过程。学生学习语言须在一定的语言情景中通过一定的任务而进行相应的语言交流,从而提高语言的能力。因此,在英语教学中,学生之间的交流是必需的,而小组合作学习则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是任务型教学活动开展的重要途径。

五、任务型语言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1.任务必须有明确的目标,学生只有根据目标有目的地运用英语进行交流,才能完成任务,达到交际效果。

2.任务型教学模式对教师的要求很高,教师在课堂实践中,必须具备较强的组织能力和驾驭课堂的能力,给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新能力的空间,指导他们在有表达欲望的活动中得到结论。

3.任务的选择要具有可操作性,易难合理。任务太容易或太难都会使学生失去兴趣。任务型教学目的是提高学生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要求学生在课堂上必须讲英语。

4.任务必须有一个结果并且从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对学生进行全面评价。在任务完成以后,学生应该有一个成果。可用分小组口头报告、书面报告、教师进行评价等方式展示出来。使完成任务的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

上一篇:声乐音乐会主持词下一篇:简单司机聘用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