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院校行政管理专业论文

2022-04-2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为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和《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进一步规范职业教育教学管理,创新育人体制机制,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公安院校行政管理专业论文 (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公安院校行政管理专业论文 篇1:

借鉴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经验调整公安院校警衔管理模式

[摘要]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强调人才合理流动,公安院校的警衔管理则更多地倾向于队伍的稳定与正规化建设。公安院校既需要对人才进行合理配置,也需要利用警衔管理制度来实行队伍的管理,如何调和二者的关系,促进公安院校的发展,是公安教育面临的新机遇与新挑战。

[关键词]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公安院校;警衔管理

为了适应21世纪人才交流的需要,合理调配人力资源,事业单位开展了以岗位管理为核心的人事制度改革。公安院校要谋求更大的发展,同样需要对人才进行合理调配。如何借鉴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有效经验,改进现有公安院校的警衔管理模式,使之适应公安院校人才发展的需求,是公安教育的新课题。

一、公安院校与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

(一)公安院校的发展需要合理配置人才资源

公安院校在我国公安系统中担负着培养公安专业专门人才的重任,这里聚集着大量公安专业教育与科研人才,不仅培养适应我国公安工作需要的合格人才,还承担着公安系统大量的科学与研究工作,兼具高等教育的事业单位和公安政法单位双重属性。从公安政法单位的属性来看:公安院校的教师属于政法专项编制,公安院校的人事管理主要还是依照公安系统队伍管理办法来执行,警衔管理是重要的人事管理内容。从事业单位的属性来看:为加强学术交流、提高人才的利用率,达到人尽其才的目的,公安院校需要加强对人才的吸引与配置,一方面需要从外部选拔、吸引优秀的人才,也需要从相关行业中选取技术骨干,以充实力量;另一方面在公安院校内部以及公安院校之间也需要对人才进行合理地调配,以优化整合专业资源。因此公安院校的发展离不开对人才的需求,要加快公安院校的专业建设,促进公安院校向纵深层次发展,就需要合理配置人才资源。

(二)事业单位的人事制度改革

目前一场声势浩大的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正在我国的各高等院校中如火如荼地开展,通过岗位管理的模式将事业单位对人的管理转向对岗位的管理,它以破除事业单位目前的干部身份终身制,全面推行聘用制度为主要目的,这是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适应事业单位管理体制改革的要求,逐步建立适应不同类型事业单位特点的人事管理制度而进行的一场人事制度的深化变革。

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对于我国的高等院校来说有着重大的意义。高等院校是我国人才的聚集地,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和高校高层次创造性人才计划,加强高校人才队伍建设,努力营造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人尽其才的制度环境,迫切需要进一步转换高校用人和分配机制,不断深化高校人事制度改革。由教师任命制转向教师聘任制,由人的身份管理转向岗位管理,最终实现人员能进能出、职务能上能下、待遇能高能低,这是一个渐进式的改革过程,从而使高校逐步实现自我约束、自我控制,形成高校教学科研队伍的合理结构,提高用人效益。

(三)公安院校的人事管理需要借鉴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内容

公安院校的发展离不开人才的交流与合理配置,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使人才交流更便捷,这是公安院校需要借鉴和吸收的。事业单位将人的身份管理过渡为岗位管理,各事业单位设立通用的岗位等级,使人才交流更为便捷;实行职称聘任制度,真正实现能者上庸者下的竞争机制,提高专业技术人员的发展内动力,鼓励专业技术人员提高技术水平,这正是公安院校自身发展所必不可少的。我们应吸收和借鉴这一先进理念,将其融入现有的人事管理制度中,消除公安院校与公安机关之间身份不统一的现状,为人员交流搭建统一的平台;调整现有的警衔管理模式,在保证队伍稳定的前提下,鼓励人才的合理流动,为公安院校的人事管理注入新的生机。

二、公安院校的警衔管理需要改革

(一)公安院校的警衔管理

公安院校在人事管理和队伍建设方面依照公安系统的人事管理模式,对公安教师队伍进行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警衔管理是公安院校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公安院校的干部、教师与其他人民警察一样着警服、授警衔,实行警务化管理,可以说公安院校的人事管理是通过警衔管理来体现的。

警衔管理条例根据我国警察的性质和特点,依据人民警察行政职务的高低,将警衔设置五等十三级。对于担任专业技术职务的人民警察施行相应的专业技术警衔,技术警衔评定依据为技术职称的高低及任职年限,同样划分为五等十三级。人民警察行政警衔与专业技术警衔分属不同的职务序列,两种衔级之间不得随意更换。

目前公安机关主要依据警察的行政职务授予行政警衔,但在公安院校内部,存在有教学、教辅、行政几类机构,由于不仅从事行政工作,更主要担任专业技术工作,公安院校的教师同时具有行政与技术两种职务,在“首次授衔时可以选择其中一个职务授衔”[1],因此公安院校的警衔管理出现了可以评授行政或专业技术警衔的现象,这是公安院校特有的。

(二)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要求与公安院校警衔制度的矛盾

公安院校一方面有吸收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有利因素的要求,另一方面在队伍管理和正规化建设中必须实行警衔管理。两种队伍管理办法的出发点和角度不同,在将二者兼容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一些不协调的音符。

警衔制度按照人民警察的职务等级编制警衔,将警衔分为行政和专业技术两类,两类警衔不能随意调换。公安院校为了加快人员的发展、吸引更多的人才投身到公安教育事业,最大限度地发挥人才的最大价值,需要对人才进行动态管理,这是事业单位岗位管理的精髓所在,而现有的警衔管理主要体现的是在本职务范畴内反映资历变化,没有为岗位交流设置便捷的平台。在实行警衔管理过程中,我们发现存在以下几类需要调和的问题。

1.对外人员流动不畅

为使公安教育更上一个新台阶,公安院校需要吸引更多的人才,包括从社会各界引进高级人才、从基层公安机关选拔、与兄弟院校交流等途径。在引进人才方面,由于录警条件的限制,使得一些有真才实干的人才或因为身高、或因为年龄、或因为身体条件的限制望而却步。从基层公安机关选拔民警也有颇多障碍,为了更好地发展公安教育事业,公安院校不仅需要教师到基层一线去参加实践,公安院校更需要基层民警到院校来交流,他们拥有大量的实战材料和切身感受,是公安教育中急需补充的力量,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才能使双方互利共嬴。然而公安院校与公安基层的民警在人员交流方面有着诸多障碍:例如公安院校属于事业单位,所属民警只是参照公务员管理而不具有公务员身份,因此与基层人员交流中存在困难,一些优秀的人才无论是需要到基层实践的还是要从基层补充的都因身份的限制存在“进不来,出不去”的现象;即使基层民警放弃公务员身份来到学校任教,因为职称评定条件的限制,他们也存在着难以评定职称的情况,这也限制了他们在专业方面的发展,同时也无法在警衔管理方面对他们的专业成就予以肯定。与兄弟院校的交流方面,我国目前的各公安院校,其管理体制、机构设置、人员身份存在较大差别,有的已经获得了公务员身份,有的属于参照公务员管理,有的仍然是事业单位性质。

2.对内岗位调整矛盾突出

公安院校的人员身份参照国家公务员管理,技术人员具有双重职务即行政职务与专业技术职务,首次评授警衔时可自愿选择行政或专业技术警衔。随着个人的发展与院校工作需要,有些原本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的人员调整到行政管理岗位,而有些行政管理干部也有转而从事专业技术的可能,由于他们在首次授予警衔的时候根据当时的岗位选择了所属系列的警衔,工作岗位发生改变后,警衔不得随意调换,不能及时反映他们岗位的变化,警衔的晋升因此受到了限制。例如,在工作中曾出现这样的现象:有几位同志首授警衔时在教学岗位,任科员职务,助教职称,他们选择了评授专业技术警衔,后根据工作需要,学校将他们调整到了行政岗位工作,当离开专业技术岗位后,他们的条件达不到评定高一级专业技术职称的要求,多年来技术职称没有晋升,而建立在技术职称基础上的专业技术警衔也因此无法晋升了,他们多次要求能够改为行政警衔,可是又与警衔条令中“对行政职务与专业技术职务兼任的人民警察,不能更换首次评授警衔”[2]的规定不符合。另一方面,从行政岗位调整到技术岗位的人员也存在着首授行政警衔,而由于个人专业技术能力突出,职称不断晋升超过其行政警衔的最高范围,出现衔级倒挂的现象,不能反映他们在新岗位上的工作业绩,这些因素不利于调动公安院校民警的工作积极性。

3.双肩挑人员的两难选择

公安院校有一类属于双肩挑的人员,他们既在行政岗位上工作,也在专业技术领域兼职,他们是公安院校建设的中坚力量。尤其是近年来在人才招录的过程中,不少优秀的高校毕业生进入到公安院校的队伍中来,他们具有较高的素质和较强的专业能力,不少大学生在行政和技术岗位双肩挑,他们今后发展的重心可能会有所偏向,工作岗位也可能会发生改变,因此双肩挑人员在首次授衔时往往举棋不定,面临两难的选择。

三、如何调整现有公安院校警衔管理模式,在人事制度改革背景下加强公安院校队伍建设

公安院校的生存之本是立足于公安队伍正规化建设基础之上的,警衔管理是公安院校队伍管理的基本原则,这是要始终坚持的。公安院校的发展也离不开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要求,先进的岗位管理理念,专业技术人员的激励机制也是公安院校焕发生机的制胜法宝,如何才能调和这两个抓手,制订一套适合公安院校需求的队伍管理模式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公安院校的警衔管理之所以与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有冲突,其根本原因在于公安院校有教学、教辅、行政几类人员,存在行政和专业技术两类警衔,人员需要流动,而警衔是不允许轻易调换的,警衔制度不能及时反映人员情况的变化及业绩成就,为了解决这一矛盾,笔者认为警衔制度可以从以下两方面作出调整:

(一)变“以人定衔”为“以岗定衔”

警衔要从真正意义上反映民警的工作业绩和目前工作状态。作为人民警察身份的重要体现——警衔,应随着个人身份的变化而变化。

现有的警衔制度是根据民警个人的初任职务、工作年限、任职资历等情况确定首授衔级,在今后的工作中根据德才表现和任衔级年限晋升,在同一职务序列中达到高级职务的可以选升,因此可以看出这种警衔制度一旦首授确定下来后是跟随民警终身的,即“以人定衔”,这种警衔管理模式便于队伍的稳定。而对于在工作中岗位发生改变,尤其是公安院校中在行政与技术岗位之间变动的民警来说,这种“以人定衔”就限制了个人的发展。如果我们能打破常规,采取“以岗定衔”的办法,根据岗位的不同设置不同的衔级等次,在同类岗位中规定一定的晋升条件,既保证了在同一岗位上工作的民警根据资历、业绩有所区分,又很好地解决了民警换岗后能在警衔上及时反映个人状况的问题。例如:在主任科员的岗位上设置从一级警司到一级警督的晋升条件,当民警始终处于主任科员岗位时按该岗位的年限资历条件晋升警衔,而一旦该民警从主任科员的岗位调整到讲师的岗位上时,可根据其任职情况调整为讲师相应的专业技术二级警司到专业技术一级警督警衔。

(二)严格晋升标准,放宽晋升条件

建立一套“能上能下”的警衔管理体制,打破晋升年限等硬性要求,严格晋升标准,放宽晋升的条件,对有能力的民警给予提前晋升的奖励,对于工作态度及业绩不佳的民警采取延期晋升的办法督促其改进工作作风,使得人人积极为自身的发展努力创造条件,以制度的激励,以警衔变动的形式,最大限度体现奖勤罚懒的原则,促使民警实现自身价值。

警衔制度是国家给予民警从警工作的一种确认和肯定,而在授衔以后,警衔对于民警工作情况的奖惩表现不够分明要想改变这一状况,建议要严格晋升标准,晋升警衔之前要严格考核民警在政治表现、工作业绩等方面的成就,达到晋升标准与要求的才能晋升,而对于表现突出的也可以放宽年限的限制,根据其突出的贡献给予提前晋升警衔的奖励,这样“一严一宽”,激励先进、鞭策落后,有利于促进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

[参考文献]

1,2.公安部政治部.关于行政与专业技术警衔互相更换问题的答复.1994-10-14.

[作者简介]徐炳全,男,广西警官高等专科学校讲师;郑婧伶,女,广西警官高等专科学校讲师。

作者:徐炳全 郑婧伶

公安院校行政管理专业论文 篇2:

调整学科专业布局 构建公安教育特色体系

[摘 要] 为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和《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进一步规范职业教育教学管理,创新育人体制机制,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通过对国内6所公安院校实地考察,对专业人才培养要求和过程的总体设计,制订适应实战岗位为导向的公安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从而规范职业院校教学管理和深化育人体制机制改革。

[关 键 词] 实战岗位;人才培养模式;教育教学

本次考察学习的6所公安院校坚持“政治建校、质量立校、人才兴校、科研强校”的办学理念,各所学校传承的校训精神虽有不同,但均以立德树人、培养党和人民的忠诚卫士和经济社会建设所需要的应用型人才为根本任务。同时,与我院坚持走内涵发展、特色发展的道路,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进一步完善“院局互动,警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练、战”一体化教学模式,坚持以教学为中心,根据公安工作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优化专业结构,突出重点特色建设专业,分别形成了公安学历教育与在职民警培训协调发展的办学特色。

一、公安院校教育教学改革情况

考察的6所公安院校中,有4所本科学校(湖南警察学院、湖北警官学院、吉林警察学院、辽宁警察学院)和2所专科院校(安徽公安职业学院、黑龙江公安警察职业学院)。其中,前三所本科院校初步构建起以法学、工学为主体,以文学、管理学为支撑的学科体系,增加新兴交叉学科专业,注重专业之间优势互补与协调发展,加强优势重点学科建设,凝练学术研究,形成公安管理学、侦查学、治安学、刑事科学技术、网络安全与执法、毒品检验技术等主要全国重点研究方向。2所专科院校围绕培养应用型、复合型高素质公安专门人才的目标要求,以职业精神、基本技能和专业能力教育为核心,坚持贴近实际、贴近实战的教学导向。

(一)优化专业结构,突出公安特色

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方面,6所院校主要在贴近公安实战、强化公安特色基础上整合专业资源,重点建设优势专业。详见表1。

从上表可以看出,6所公安院校专业布局集中体现在公安部重点建设专业群领域,公安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的目的是:主要构建“教、学、练、战”一体化的教学模式,重点打造适合本省经济区域发展的高层次警务人才培养基地、公安警务理论和技术创新高地、公安民警训练的主阵地。6所公安院校基本依托重点建设的侦查学、治安学、交通管理、刑事科学技术等公安优势专业,提升整个学科专业建设水平,同时对接各省公安司法领域的重大需求,重点发展公安急需的特色优势专业群,加强反恐怖、视听技术、网络安全与执法、公安情报等新兴领域的专业建设与研究,为了加强核心竞争力,其中5所公安院校也均开设法学、行政管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应用心理学等非公专业,促进优质专业教育资源共享。同时避免原有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的重叠现象,理顺学科之间、专业之间的关系,为培养高素质、实战型、适应公安工作需要的人才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调整课程设置,适应实战需求

课程体系结构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和组织人才培养过程的具体安排,各专业应根据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设置相应课程。6所公安院校各系部均有成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其中三分之一以上的成员必须来自公安机关、高校,负责对课程设置进行指导、论证,并有完整的制度体系作保障。通过考察学习,有省属三个本科院校(湖南警察学院、吉林警察学院、辽宁警察学院)和2个省属专科(高职)院校在课程体系结构中分为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公安通识课、专业课和警体战训课,真正实现“通识教育+专业教育+素质拓展教育”“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特别强调,公安本科院校在设置公安类基础课和专业课时,严格按照公安部下发《公安类专业本科教学质量标准》和《公安技术专业类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进行修订。同时,录警考试辅导(公务员考试)、综合模拟测试、公安执法勤务综合训练统一安排在倒数第二学期进行。驾驶技术在公安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作为专业基础课程开设。详见表2。

二、创建一流专业,取得标志性教学成果

公安院校和训练基地是公安教育训练的主阵地,在培养公安后备人才、提高民警综合素质、开展警务理论与技术研究、扩大对外交流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6所院校在专业建設和实验实训方面,积极对接国内外先进标准、领先和创新一流专业建设理念,并以此贯穿和指导专业建设全过程,理念落地情况有呼应、可检验。根据本专业实际和对标情况,在同类专业中的目标定位准确、举措清晰,学院建设起到引领和指导作用。“将公安工作先进技术技能标准引入专业教学标准”,真正实现“校局合作、产教融合”这一核心问题。

其中黑龙江公安警察职业学院和辽宁警察学院积极开展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打破以教师、课堂、书本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推行模拟教学、现场教学、案例教学、实战演练等教学形式,倡导启发式、讨论式等教学方法,积极采用先进教育技术和教学手段,引导和促进学员提高警察职业素养和实战应用能力。

(一)以“服务需求”为导向,对接行业培训研发——以黑龙江公安警察职业学院为例

黑龙江公安警察职业学院党委书记杨彤勇为项目主持人,带领团队自主开发规范公安执法办案树型知识结构专业课程衔接体系教学成果,并广泛应用于全院各专业,完善教、学、练、战一体化教学模式,根据各专业特点分别制作专业树型知识体系结构图,紧紧围绕工作任务、工作目标和工作过程重点培养专业能力和警务技能。依据树型知识结构课程体系编写专业教材12本,分别是《公共场所与特种行业治安管理》《巡逻勤务》《社区警务工作》《交通心理学》《道路交通指挥》《危险物品管理》《电子数据鉴定》《文件检验与鉴定》《警械、武器使用》《徒手防控》《警察法理学》《刑法》,这些教材广泛应用于公安招录培养体制改革试点教育和在职民警培训,获得公安部教学成果一等奖。

(二)以“提高质量”为根本,著力加大学科竞赛支持力度

通过本次考察学习,6所公安院校重点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及着力推进师生参加各种国内外学科竞赛活动。公安院校通过政策扶持、加大投入、争取赞助等方式,进一步扩大竞赛学科专业和参与学生的覆盖面,如全国公安院校教学技能大赛、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公安院校电子取证大赛等以学生为本的国家、省、校三级大学生创新实践和学科竞赛体系,形成以赛促教、以赛导教、以赛育人的长效机制。通过教学改革的逐渐深入,实战化教学改革也逐渐显现成效,公安院校教学成果奖逐渐增加,努力打造公安部重点专业建设点。

三、创建开放式校内实训基地和多元化校外实习基地

随着国内外经济社会的日益发展和执法环境的深刻变化,公安工作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公安教育训练工作任务更加艰巨繁重。公安院校要积极适应新形势、新要求,必须大力加强实验实训基地建设,进一步更新思想理念,调整工作重心,改善教育训练条件,提高教育训练质量和效能,全面提升公安队伍的整体素质和实战能力。要创建实境化、开放式、多功能的校内实训基地和多元化的校外实习基地,加强顶岗实习管理,强化实训实习内涵建设,为人才培养质量提供保障。同时,这也是围绕公安人才培养目标,完善实践教学体系,通过合理的实践实训课程和实训环节的设置,建立工作导向与理论体系相辅相成、结构和功能最优化的教学体系。

6所公安院校基本建立以行业为主导的联合育人合作机制,校外实践教学基地覆盖全省,校内实验实训基地与省公安厅主要警种开展“嵌入式”校企合作,与公安一线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形成“四联合、四一体”的运行机制。“四联合”,即“联合制定招生计划、联合实施人才培养、联合安排警务实践、联合落实就业岗位”;“四一体”,即“人才培养方案一体化、教师教官队伍一体化、教学实训环境一体化、科学研究方向一体化”。

以辽宁警察学院为例,学院在原有的教学基础上,新建6个教学基地,达到43个实践教育基地。在深化校局合作的同时,与360企业安全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建“网络安全与执法创新实训中心”,与浙江宇视科技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视频图像智能分析与应用技术实验室合作协议,共建视频图像智能分析与应用技术实验室,大力加强智能装备实验室、图侦实验室、大情报研判实验室和体验中心等。学院基础教研部与大连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局、治安管理系与大连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分别签署部局、系队共建协议,建立实践教学基地。

以湖南警察学院为例,多举措推进校局、校企、校校合作及国际合作交流。与全省各市州县区19个公安局建立了校局合作关系,与湖南大学、江西警察学院、新疆警察学院等学校开展了友好合作办学,与美国、法国、澳大利亚、丹麦、瑞典、新加坡、韩国、印度尼西亚、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警察机构和院校广泛开展了合作交流。学校坚持公安学历教育与在职民警培训协调发展,是公安部警务实战训练基地、公安部外警培训基地和湖南省警官培训中心,尤其在刑事科学技术研究、网络犯罪侦查研究方面,与各市州公安局和相关企业共建校外教学实习基地62个。

四、调整学科专业布局,构建公安教育特色体系的探索与实践

考察6所公安院校所在省份,上级行政部门包括教育厅和公安厅对公安院校的业务指导工作得力。分别做了与各省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推进厅院一体化建设的制度设计并付诸实施,行业办学特色鲜明。公安院校教育教学以能力培养为核心,以服务实战为宗旨,以实际需求为导向,有针对性地开展人才培养工作。

(一)构建宁夏警官职业学院与自治区公安厅以及市局厅院一体、校局合作框架

相应文本必须获得区厅认可及配合落实,制定学院与公安实战单位校局互动实施方案。我院目前各系部和对口专业岗位部门均有长期合作协议,但不规范,尤其在制度和教学帮扶上没有落实,实际工作中带来很多不便。建议制定关于选调优秀实战民警到学院兼职任教管理制度,学院教师外派到实战部门挂职锻炼管理办法。制定学院教学质量标准文件,对备课、教学基本文件、课堂教学、实验(实训)、作业质量、辅导答疑、课程考核、毕业实习、教学研究等教学内容形成书面综合标准及管理办法。

(二)创建公安专业课程体系与实际工作岗位衔接为核心的教学改革

建议在公安课程体系结构中设立公共基础课、公安通识课、专业基础课和警体战训课,真正实现“通识教育+专业教育+素质拓展教育”“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

在实战化教学改革中,基于执法规范化建设和执法办案实践经验,确定“教学与实战脱节”的根本原因在于课程内容没有“贴近实际、贴近实战”,主要表现为“课程体系标准与公安执法办案标准不衔接、课程内容与警种岗位技能要求不衔接、教学过程与法定执法办案程序不衔接”。我们的教学团队应该经过反复论证后,创建符合执法规范的公安专业课程体系,是解决“三个不衔接”的切入点、重点和难点。为保障这项工作长期有效推行,学院应启动以创建专业课程衔接体系为核心的教学改革,以学院制度和师资培养的模式把教师与实战岗位点对点衔接,而不是让青年教师单打独斗,领导讲话空谈师资培养。

(三)构建完善在校学生、民警训练基地体系

落实校内警务实战训练内设机构及职责定位。主要承担入警训练、警务实战、武器使用、专业训练、基地建设等工作任务,积极推行校内教育训练“一体化”管理模式,强化教师、教官队伍建设。

(四)迅速启动师资培训工作,壮大教师教官队伍

(1)积极面向社会相关领域选聘优秀领导干部和专家学者担任兼职教师教官;(2)大力推进公安机关领导干部和业务骨干定期离岗任教工作,这种方式是最便捷的老、中、青传帮带的师资培养形式;(3)院校专业教师每3年参加警务实践时间不得少于6个月;(4)推荐教师前往全国各个公安院校参与专业建设与教学管理方面的交流,同时开展公安机关各警种的专项培训,形成理论与实践教学课程教学梯队,逐步开阔眼界与思路,鼓舞士气,更新教学理念,推进课堂教学模块化、实训教学项目化进程,为教师开展教学研究拓展进一步探索的领域,实现教学与研究并重,切实提升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

(五)统一校内训练基地建设、实验(实训)基地建设规划

要充分认识加强公安院校实验、实训训练基地建设的重要意义。形成校内以专业群建设为主的科学配置整合,避免分散建设、重复建设和超标准建设。而以系部为主的实验实训建设规划,容易造成资源浪费和管理脱节。公安院校和训练基地是公安教育训练的主阵地,在培养公安后备人才、提高民警综合素质、开展警务理论与技术研究、扩大对外交流合作等当面发挥重要作用。下一步,我院应该整合现有实训教学资源,改善教育训练条件,增设基础实验实训室。比如模拟侦查讯问室、公安综合信息实验室、心理测试辅导实验室、模拟街区派出所、交通管理模拟综合实验室、治安警务、治安陈列室等。

(六)公安教育应重视公安战略研究,启动与公安院校对口专业的实践交流

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已经不单是职业教育,在新时代职业教育背景下,更加重视教育与社会的关系,尤其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互动关系。因此,学校在办学理念、人才培养、师资培养中,要根据公安战略研究,建议学院启动与国内公安院校教师帮扶教学实践交流,调整人才结构、强化教师工作过程、技能培训操作、研究工作方式,最终形成学历教育与在职民警培训双轨并行的卓越公安教育特色体系。

参考文献:

[1]蒋连舟.公安职业教育发展的若干思考[J].河北公安警察职业学院学报,2018,18(2):72-74,81.

[2]于志青.公安教育实践教学体系结构研究[J].公安教育,2012(9):70-72.

◎编辑 马燕萍

作者:朱敏 王国全

公安院校行政管理专业论文 篇3:

公安院校“三全育人”工作体制机制构建研究

摘要:公安院校所培养的人才最终会被输送到公安岗位上的。公安岗位工作人员负责保护人民,维护国家安全。倘若公安岗位工作人员的道德素养不高、政治意识不强,势必会阻碍社会健康发展。为构建和谐社会,确保国家安全,公安院校需探究“三全育人”工作体制机制构建路径,以增强学生修养,提高学生服务能力,从而充分适应未来岗位工作。

关键词:三全育人;公安院校;工作体制机制

引言

在对外开放程度加深的背景下,公安院校学生容易受到西方思想文化的影响。为提高学生对西方思想文化的判断能力,帮助学生坚定正确的价值观以及坚守政治立场,公安院校有必要依托“三全育人”理念,构建育人格局,便于学生更好地维护社会安定与团结。

1“三全育人”的内涵

在新时代,我国提出了“三全育人”理念,希望教育院校能够培养更多优秀的人才,从而助力社会发展。而“三全育人”理念的具体内涵是通过整合教育资源,调动各方力量,对学生进行全方面、多角度的育人工作,旨在升华学生思想,提升学生道德素养,确保学生承担起复兴中华民族的重任[1]。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是“三全育人”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实现育人目标,有必要围绕着“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构建“三全育人”方案,以便顺利推进育人工作。

2“三全育人”的特征

2.1实践性特征

一般而言,院校重视专业教育,忽视思想政治教育。主要表现在:院校会注重投入人力、物力、财力等建设专业学科,同时会聘请专业教师对学生进行科学高效的专业教育,从而提高学生专业技能。与之不同的是院校缺乏认识到思想政治教育对学生成长与发展的重要性,所以相对忽视思想政治教育。通常情况之下,院校主要依靠思想政治教师以及辅导员对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而其他管理人员与教师等极少参与思想政治教育。在这种情况之下,将会使育人效果大打折扣。对于学生而言,其思想政治素养有待提高。为促进学生发展,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政治观等,我国高度强调“三全育人”的重要性,强调院校基于“三全育人”理念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便于影响学生的思想与行为,保障学生有效的为国家发展贡献力量。

2.2发展性

“三全育人”内涵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育人环境发生变化的,这样才可以充分满足育人需求,培养符合时代发展,社会发展的人才。“三全育人”包括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从目前来看,“三全育人”内涵可以从“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角度分析全员育人:育人工作并非学校一个主体之事,而是全体人员之事。其中,家庭、社会、企业、组织等都需要参与育人工作,以最大限度的确保育人效果[2]。全程育人:全程育人即除了需要在教学课堂上重点开展育人工作之外,还需要在生活中开展育人工作。育人工作不是一时的,而是时时刻刻的。若是能够实现全程育人,就可以有效保证育人水平。全方位育人:即应该拓宽思路,从各个角度进行育人工作,实现全方位育人。比如,可采取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育人;可在校内与校外等多种地点进行育人;可突破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局限性进行育人,即不仅可以在思想政治教育课堂上进行育人,而且可以在其他的学科教育中进行育人。

2.3创新性

在复杂的国内外政治、经济环境下,我国需要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保证他们把握时代脉搏,为促进社会发展而努力奋斗。思想政治教育是培养德才兼备人才的重要途径。但是当前仅仅依靠思想政治教育对学生进行教育教学引导显然是不能够充分增强学生对西方思想文化判断能力,提升学生发展水平。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提出,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简称“三全育人”)[3]。而“三全育人”理念无疑适应了当代发展形势,有利于推动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改革。

3公安院校构建“三全育人”联动机制的重要性

3.1明确公安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

在新时代,公安院校需要牢记立德树人的教育任务,注重对学生实施优质的思想政治教育,以培养高素质人才,激发社会发展活力。为提高学生教育水平,公安院校有必要明确人才培养目标,用人才培养目标指引教学工作。随着社会发展,国家提出了“三全育人”理念。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是“三全育人”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研究“三全育人”理念,分析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内涵与手段等,公安院校可以更加明确人才培养目标,进而科学的將思想政治教育贯彻在各个学科教育中。

3.2促进教育合力的最终实现

育人工作包括众多事项,是一项复杂并且系统的教育工作。为提高育人水平,不仅需要具有大局意识,做好育人规划设计,而且需要调动各方力量参与育人工作。目前,学校主要在育人工作中发挥着作用,但是其他主体极少参与育人工作,比如家庭、社会等。全员育人是“三全育人”的重要环节。伴随着“三全育人”理念的提出以及院校对“三全育人”理念的认识,院校积极通过构建“三全育人”工作体制机制,激发家庭、社会等参与育人工作的热情。在“三全育人”工作体制机制下,家庭、社会等确实参与了育人工作,有助于更好的实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目标[4]。

3.3满足公安院校对学生价值观引领的需要

学生是促进社会发展,建设伟大祖国的重要力量。倘若学生缺乏正确的价值观,何谈能够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以及能够更好的服务于人民。所以,公安院校有必要引领学生价值观,培养学生爱国精神,使学生有效服务于祖国与人民。在“三全育人”工作体制机制下,公安院校就可以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水平,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的思想,保证学生积极建设祖国。其中,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教师需要善于引导学生从国家角度思考自身发展,鼓励学生将自己与国家命运紧紧的联系在一起。

4公安院校“三全育人”工作体制机制构建路径

4.1明确“全员育人”职责

4.1.1加强党的领导

祖国的发展建设离不开中国共产党。在构建“三全育人”工作体制机制时,公安院校需要研究党政思想、党政理念、党的发展历史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放领导。随着教育深化改革以及国内形势的发展变化,我国实施了《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教育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而公安院校需要深入分析《条例》,清楚《条例》内容,依据《条例》布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其中,公安院校需要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以引领思政政治教育工作,提高育人水平。

4.1.2做好辅导员队伍建设工作

辅导员密切联系着学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其需要落实思想政治教育任务,围绕着学生展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日常工作中,辅导员可以借助节日、安全教育主题等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如果学生在学习与生活中遇到了问题,辅导员就需要及时为学生提供帮助,确保学生克服问题。由于辅导员自身的思想政治素养、思想政治教育能力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育人水平,因此辅导员需要加强自身建设,提升自我发展水平,便于应对各项教育问题。

4.1.3发挥专兼职队伍作用

为保证育人效果,公安院校需要做好专兼职队伍建设工作。思想政治教师属于专职教育人员,其需要根据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立德树人任务等,构建完善的教育方案,从而对学生开展教育工作。其他学科教师属于兼职教育人员,其需要在开展本职工的过程中贯穿思想政治教育,进而全面影响学生的思想与行为。除了其他学科教师需要参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之外,家庭、社会等也需要为提高思想政治水平贡献力量。公安院校需要为辅导员分配任务,即让他们联系学生家长,告诉家长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方法、手段等,以形成家校教育合力。同时公安院校需要联系社会组织,与社会组织沟通、交流,确保社会组织配合思想政治教育。

4.2坚守全过程育人阵地

4.2.1构建育人体系

在育人工作中,公安院校需要注重构建育人体系,以科学指导育人工作。本次主要从以下方面研究了育人体系构建要点。育人目标协同:专业教育目标主要是围绕着知识以及能力而形成的。即目标是:丰富学生专业知识,提高学生专业技能。在育人教育时,则需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育人目标。为保证育人效果,应该把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社会主义价值观目标相结合,便于全过程推进育人工作。与此同时,要注重根据專业教学任务,优化调整协调育人目标。育人内容协同:育人内容是开展育人工作的依据。育人内容的质量会影响育人水平,所以一定要积极做好育人内容建设,其中要保证协同育人内容,即可以将爱国主义情怀、工匠精神[5]。传统优秀文化、国家政策等融入到专业学科教育内容之中。此外,教师需要从这些角度进行育人工作。育人渠道协同:社会、学校、家庭等属于育人渠道,为最大化的保证育人效果,社会、学校、家庭等需要相互配合育人工作。育人队伍协同:行政管理队伍、专职教师队伍等都属于育人队伍。不同的育人队伍也需要相互配合、层层递进地推进育人工作。

4.2.2优化文化育人建设

在素质教育深入推进的背景下,公安院校需要根据素质教育目标、任务等,构建育人体系。增强学生文化素养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目标,因此公安院校需要承担起自身的教育任务,切实提升学生文化素养,深化学生对文化的认识。文化教育同样是育人的一部分,通过推进文化教育工作,有利于保证育人效果。基于此,公安院校需要高度重视文化教育工作。“红船”精神、“延安”精神等体现了我国的红色文化。在文化教育时,教师可以为学生例举有关“红船”精神、“延安”精神等的故事。与此同时,教师有必要为学生介绍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以增强学生文化涵养。除此之外,教师需要借助优秀文化建设校园文化,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以便强化育人效果。

4.2.3保证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多样化

为确保学生获得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体验,有必要丰富思想政治教育方法。21世纪,信息技术、互联网技术等发展水平不断提升。基于信息技术、互联网技术等的教学方法受到了越来越多学生的亲睐。为此,教师可以应用这些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教育。比如,教师可以搜集、整理思想教育内容、国家政策等,并将这些内容制作成微课,之后就可以利用微课完成育人任务。另外教师可以在互联网在线教育平台上为学生讲授思想政治知识。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在互联网在线教育平台上开展教育工作时一定要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及时为学生答疑解惑。教师除了借助现代教育工具开展教学工作之外,还需要注重优化传统教育课堂。即在教室教学时,教师需要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选择符合学生发展情况、发展需求的教学方法[6]。比如,可以把小组教学法、情景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等应用在思想政治教学工作中,以提高学生参与思想政治教学活动的积极性,保证思想政治教学质量。

4.3构建完善的全方位育人机制

4.3.1注重顶层设计

公安院校需要做好顶层设计,为全方位育人工作的推进奠定基础。一方面,要引进优秀人才,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公安院校需要加大人才引入力度,提升师资队伍建设水平。其中,就需要从育人任务、育人目标等角度探究构建人才引入方案,从而指导人才引进工作。在引入人才时,要了解人才的思想道德素养、政治理想,评估人才的思想政治教育能力等。只有符合相关要求、标准的人才,才可以进入院校开展教育管理等工作。通过聚集人才,公安院校就能够较好地推进育人教育活动。另一方面,要打造精品专业,发挥专业特色。公安院校需要评估专业建设水平,清楚社会发展要求,集中精力打造精品专业。在打造精品专业后,就需要合理地将育人资源与专业课程内容进行结合,以有效支持育人工作。

4.3.2制定监控制度

通过监控育人工作,可以规范育人行为,提升育人水平。当前,公安院校有必要建立监控制度,明确监控权利与责任。而相关人员则需要行使自己的权利,积极地开展监控工作。若是发现一些人员不注重推进育人工作,就需要对其行为进行管理,保证他们践行育人工作。另外,公安院校还需要根据监控需求、育人要求等,完善监控制度,从而确保监控制度的适用性。

4.3.3制定激励制度

为调动各主体参与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积极性,公安院校可以建立激励制度。从辅导员的角度分析,可以将其思想政治教育水平作为晋升的一大标准。在辅导员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后,就有可能获得晋升的机会。同时还需要制定关于物质与精神方面的激励标准。如果辅导员能够很好的完成育人任务,就可以对其进行物质与精神方面的激励。这样不仅可以激发辅导员工作热情,而且可以提高其他主体参与育人工作的兴趣。

结束语

综上所述,公安院校负责为国家培养社会主义建设型人才。为提高人才培养水平,公安院校需兼顾专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公安院校有必要打造“三全育人”教育体系,全面覆盖育人工作,以更好地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使学生有效富服务社会与人民。

参考文献:

[1]冯学会.新时期高职院校“三全育人”工作的思考与探索——以北京农业职业学院为例[J].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2021,35(01):5-10.

[2]方勇.新时代背景下艺术院校“三全育人”工作的探索与实践——以广州美术学院为例[J].菏泽学院学报,2020,42(06):55-58.

[3]武贵龙.高校“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的探索与实践——以北京科技大学为例[J].思想教育研究,2020(04):144-148.

[4]路以興,高萍.基于“三全育人”理念的专业课程思政育人工作的思考——以高职农业经济管理专业为例[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9,32(04):133-135+160.

[5]郭明净.三全育人语境下高校二级学院“四位一体”就业指导工作模式——以L高校W学院为例[J].中国大学生就业,2019(18):55-59.

[6]苏明华,陈丹妮,黄敬聪,吴宏豪.高校基层党组织强化思想政治工作、构建“三全育人”体系的路径和方法探究[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19,32(17):82-83+86.

基金项目:

本文系2020年甘肃省学校思想政治工作课题立项项目,项目名称:公安院校“三全育人”工作体制机制构建研究;项目标号:2020XXSZGZYBKT02阶段性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

郁渊,1986.05,男,汉族,甘肃兰州人,党校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思政/警务战术与指挥,工作单位:甘肃警察职业学院。

作者:郁渊

上一篇:银行分理处年终工作总结下一篇:中学校团委工作总结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