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保险市场论文

2022-04-1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在市场规模扩大的同时,我国保险市场结构也在发生深刻的变化,主要表现为市场主体快速增加、市场竞争加剧、市场结构日益复杂等。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我国保险市场论文 (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我国保险市场论文 篇1:

我国保险市场的进退障碍分析

摘 要:保险业属于资本密集型产业,进入该行业需要较高的资本金投入,同时退出该行业也需要符合严格的条件,我国保险市场的准入与退出存在诸多障碍。完善我国保险市场的进入与退出机制的对策建议如下:积极引入竞争机制,降低保险业的进入壁垒;完善进退机制,明确进退界限;建立风险预警体系,制定科学的监管内容,更好地促进我国保险市场健康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保险市场;准入与退出;障碍;资本密集型产业

一、我国保险市场的现状研判

(一)保险市场发展现状

我国保险业起步较晚,尚处于成长初期,各项机制尚不完善:首先,与世界同行相比,我国保险市场起步晚,开发程度低。其次,我国保险产业规模小,有效供给不足,所提供的险种单一,保险公司的业务主要集中在有限险种的经营上,保险产品同构现象十分严重。最后,随着更多的国外保险公司以合资或独资等形式进入我国保险市场,国内的保险企业面临外来竞争和自身发展的双重压力。

然而,我国保险市场尤其是城市保险市场的潜在需求巨大,近年来,我国保险业发展速度较快,每年保费收入的增速都超过了GDP的增速。如图1所示,从2008年至今,我国各项保险费收入都成逐年递增趋势。2012年,我国原保险保费收入15 487.93亿元,较2011年14 339.25亿元增长8%。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5 330.93亿元,占原保费收入34.42%,增幅为15.44%。人身险保费收入10 157亿元,占比65.58%,增幅为4.48%。在人身保险业务中,寿险保费收入8 908.06亿元,占比87.7%;健康险保费收入862.76亿元,占比8.49%;人身意外伤害保险保费收入386.18亿元,占比3.8%。截至2013年4月底,我國原保险费收入6 466.74亿元,财产保险保费收入2 043.11亿元,人身险保费收入4 423.63亿元。

(二)保险市场结构

如图2所示,从公司属性看,中资保险公司仍然处于绝对优势地位,2012年中资保险公司共收入保费14 945.26亿元,占比96.5%,外资保险公司取得保费542.5亿元,占比3.5%。其中,在财产险业务中,中资保险公司保费收入5 462.73亿元,占比98.79%,外资公司保费收入67.15亿元,占比1.21%;人身险业务中,中资公司保费收入9 482.53亿元,占比95.23%,外资公司保费收入475.35亿元,占比4.88%。

这就是说,我国保险市场虽然初步形成了竞争的格局,但这种以国有独资保险公司高度垄断市场的局面,特别是以少数几家保险公司寡头垄断市场的局面,是我国保险市场的特点之一。

从我国保险业2012年数据来看,排名前五位的寿险公司分别为国寿股份、平安寿险、新华保险、太平洋寿险、泰康人寿,排名前五的财险公司分别为人保股份、平安财险、太平洋财险、中华联合和国寿财险。可以看出,我国保险行业集中度过高,属于极高寡占型竞争态势,这种竞争格局不利于我国保险行业的健康发展。

二、我国保险市场进退障碍存在原因浅析

(一)市场集中度过高,缺乏竞争机制

近年来,随着我国保险市场的全面开放,市场主体不断增加,但保险市场竞争的基本格局和高市场集中度的状况没有改观。保险公司在车险市场打起“价格战”;而一些市场需求潜力巨大的险种,供给明显不足。这种由于非市场竞争因素形成的高度集中的垄断竞争市场,有效竞争明显不足。究其成因,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20世纪80年代以前保险业长期由国家垄断,由于资本、顾客群体、习惯等多方面原因,国家垄断保险业的现象在短期内难以改变;二是在保险市场实行严格准入限制的情况下,虽然企业具备进入保险市场的资格,但仍无法进入保险市场,并且退出机制不完善,我国保险公司从未退出过市场的现象,市场“优胜劣汰”机制根本不能发挥作用;三是我国对保险公司的投资方向和保险金的使用有着严格规定,保险公司主要通过自有资金扩大经营,融资途径单一,扩张速度慢。

(二)历史沿革,政策壁垒高

保险在国家的经济建设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由于之前国内保险意识相对薄弱,我国保险市场的发展比较缓慢,甚至停滞不前。从1958年到1979年国内保险业务全面停办,直到1980年财产保险业务允许开展,1982年人身业务允许开展。并且,在1985年以前,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作为唯一保险公司,垄断了保险市场的经营。虽然,随着时间的推移,各种类型的保险公司相继成立,但由于国有保险公司在资金、社会关系、人才等方面的优势,我国保险市场仍表现出高度的寡头垄断特点。

国家通过立法和保险监管部的监管政策对保险业的进入设定的法律约束和政策规定,这种壁垒可归结为法律或政府规制壁垒。随着政策性壁垒的保护作用将不可避免地大大降低,尽管如此,根据有关条款,政策性壁垒仍将在较长时间内发挥作用。政策性壁垒的作用是双重的:一是保护保险业特别是中资保险公司的发展,是现有保险业进人壁垒的重要组成部分;二是极高的政策性壁垒,维持了保险业长期高集中度的市场格局。

(三)市场开放程度低,退出机制不健全

保险以风险为经营对象,收取保险金的同时为人们提供风险的保障。为获得规模效应,大多数企业努力扩大自身的市场份额,降低成本,努力在竞争中获得比较优势,保障公司运营的安全性。由于保险行业的外部性较强,其准入和推出都涉及许多社会问题,在我国尤为明显。我国保险市场退出机制很不健全,保险公司在退出保险市场时面临以下几点问题:一是保险公司退出市场时,其资产需要转让,资产转让过程中的损失构成沉淀成本壁垒。二是保险公司退出市场时,需要支付的律师费、咨询费、清算费等也构成市场退出壁垒。三是保险业是建立在信用基础上的,如果保险企业可以轻易地退出市场,可能引起投保人对整个保险行业信用和财务状况的怀疑,进而给整个保险体系带来“多米诺骨牌效应”式的退保现象,影响金融体系的稳定。保险业与各行业、各社会经济主体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保险公司退出市场会产生连锁的负面效应,甚至威胁整个国家的金融安全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三、完善我国保险市场进退机制的对策建议

(一)积极引入竞争机制,降低保险业的进入壁垒

从国际保险市场的研究之中,可以看出,两类保险公司在保险行业的发展较快:一种是大型综合类保险公司,具有广泛的经营范围,实力雄厚;另一种是小型专业化保险公司,专业性高、针对性强。此外,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因此,积极鼓励专业化保险公司成立,积极促进区域经济快速发展。我国保险市场呈现寡头垄断特点:大型综合类保险公司,如中国人民保险、中国人寿保险。为解决垄断带来的诸多问题和矛盾,扩大保险市场的竞争局势,在放宽保险市场准入原则的同时,应鼓励专业性强的中小型保险公司的进入,力争多样化保险产品,针对不同的保险需求制定不同的区域政策。同时,放宽民营、外资和合资保险公司的市场准入,完善市场结构,优化市场体系,促进保险行业多方面全方位发展。

(二)完善进退机制,明确进退界限

我国对保险业市场退出缺乏专门性和系统性的立法,我国有必要借鉴和吸取发达国家保险市场退出的法律法规,对保险公司市场退出的方法、方式、程序等方面予以规范,并对保险公司市场退出必須解决的问题做出明确细致的规定,使保险公司退出更具操作性。一是增加保险市场主体,促进竞争。保险公司的组织形式和所有制结构应当更丰富,鼓励外资参股和技术合作。二是建立保险公司的评价机构。该机构主要从公司的资财务的安全性、偿付能力、理赔情况、投资回报率、财务等方面,对保险公司进行评估。三是完善保险税制。根据保险行业发展现状,拟定鼓励性税收政策促进保险业发展,区别对待不同险种,确定不同税率。四是培育再保险市场。再保险是保险公司分散公司承保风险的首要工具,通过将风险分散给其他保险公司,降低了自身的经营风险,同时也成为其他保险公司获得盈利的渠道。然而,我国再保险市场发展十分滞后,政府应出台一系列政策促进再保险市场的建立和兴起。

(三)建立风险预警体系,制定科学的监管内容

与其他的金融市场类似,监管的意义是举足轻重的,保险市场必须要在严格的监管之下。然而,我国保险市场的监管真正受到重视十分晚,标志性的是1998年我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的成立,保险市场经验和监管意识十分淡薄。因为此前由中国人民银行承担监管责任,专权独大的监管模式更倾向于官僚化、行政化、主观化,监管内容不科学,监管体系不健全、监管形式单一,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保险市场的进一步发展。保险作为金融的一个分支,它崇尚创新,必须适应时代和需求的变化,创新保险产品和服务形式;同理,监管形式、监管内容、监管体制必须随之变化。因此,结合保险市场的实际情况,加大监管内容、监管形式、监管体制的研究,制定科学化、规范化、程序化的监管体系,保证保险关系人的合法权益,促进我国保险市场和谐健康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郭金龙.2012年中国保险业发展回顾与2013年展望[J].银行家,2013,(1).

[2]王德宝.我国保险业市场主体退出机制研究[J].保险市场,2010,(5).

[3]陈华,张艳.保险公司市场退出机制与路径研究[J].保险研究,2010,(1).

[4]来海燕.我国保险市场结构的经济学分析[J].时代金融,2009,(11).

[5]赵文龙.我国保险公司透明度指数构建及监管对策[J].上海金融,2013,(4).

[6]李文中.入世10年与中国保险业辉煌发展[J].中国保险,2012,(1).

[7]J.P.Morga.ChinaInsuranceSectorEasymoneyhasbeenmade[R].2010.6.21.

[8]SwissRe.Regulationissuesininsurance[J].Sigma,2010(3).

(责任编辑:田 苗)

作者:乔龙威

我国保险市场论文 篇2:

我国保险市场监管不足及其成因分析

摘 要:通过对我国保险市场监管下的保险市场现状分析,认为我国保险市场监管存在着许多的不足,阐述了我国保险市场监管的存在的问题及形成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可行性解决方案与对策,以期促进促进我国保险业的良性发展。

关键词:

保险市场;监管;保险立法;保险法律

文献标识码:A

1 我国保险市场监管存在的不足

1.1 保险监督机制不够健全

保监会受地方政府制约的现象还很严重,导致对地方保险公司监管乏力。从体制上看,保险监督管理机制的建设还很薄弱,监管队伍没有真正壮大起来,监督管理的水平不高。从监管环节上来看,只注重对机构的管理,忽视对保险公司人员的监督管理;只注重对业务事件的监督管理,忽视对内部机制的监督管理。

1.2 相关保险立法严重滞后

我国的保险立法尚处于初级阶段,这与我国蓬勃发展的保险业现状并不相称。首先,从目前我国现有的保险法规来看,只有保险法和人民银行制定的一些规章。这些法规是在我国保险市场还不很健全的情况下制定的,在立法上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其次,这些法规没有兼顾到我国保险市场对外开放的实际情况,没有对进入我国保险市场的外国公司予以详尽的规范;再次,没有规定对擅自经营商业保险业务的法人或自然人及违法违规保险公司的罚则,保险法规缺乏强制性和可操作性。

1.3 保险监管方式、措施不能满足时代要求

因人力、机构条件的限制,我国保险监管处于被动性监管状态,监管工作缺乏科学性、系统性、主动性和前瞻性。同时,监控的重点仍在费率、手续费等细节问题上,对关系到保险公司经营稳定的偿付能力、再保险安排、资产负债配置和内控机制等重大问题监管力度不够,监管手段不到位,监管方式单一。

2 我国保险监管现状的原因分析

2.1 资金资产管理混乱,资产质量低

个别保险公司经营风险已经发生,存在资本金虚假,资本金不到位或与其业务规模不相适应的情况。有的保险公司不足额提取责任准备金和未决赔款准备金,动用保险资金搞投资、贷款、拆借和“三产”,形成大量不良资产,其中绝大部分难以收回,已经形成呆帐、坏帐。

2.2 确定费率的最低限额和手续费的最高限额

为保证市场的稳定和有序,国家保险监管机构应制定合理、统一的费率标准,确定每个险种的基本费率和浮动费率,以及手续费的最高比例限额,公布实施,并负责监督执行。对违反规定提供过低费率和支付超过标准手续费扰乱市场秩序、践踏公平竞争的行为,应依照有关法律规定予以惩罚。

2.3 保险监管手段缺乏法律手段

当前,国家对保险业的监管应以法律监管为主。要根据市场开放的现状积极推进《保险法》的修订;要尽快制定、完善与保险法配套的法规和规章,配合有关部门加紧起草《保险违法行为处罚办法》,修改《保险公司管理规定》,制定《保险保障基金管理办法》等规章,尽快形成一套既具有中国特色又符合国际惯例的保险法律法规体系;加强保险法规信息披露制度建设;要加大保险执法监督力度,努力提高保险监督的执法水平。针对中国的现状,我国目前应采用费率与偿付能力并重的严格监督方式。

3 完善我国保险市场监管的对策

3.1 健全和完善各项保险法律法规

为适应保险市场发展的需要,加快制定与《保险法》相配套的法律、法规、条例、细则,如《偿付能力额度管理规定》、《外资保险公司管理法》、《保险资金运用管理办法》、《保险公司破产法》、《保险违规处罚决定》等,逐步解决现有法律中不配套、不完善的问题,建立起科学合理的保险法体系,使我国各保险公司有法可依。

3.2 提高执法能力,确保规范经营

严格按照《保险法》、《保险管理暂行规定》等法律法规中有关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的规定执行。《保险法》规定,保险公司应当具有与其业务规模相适应的最低偿付能力。对低于规定数额的,应当增加资本金,补足差额。保险监管部门应经常对偿付能力进行检查,对违法、违规者进行严肃的处罚。保险监管部门应对各种责任准备金,各项公积金、法定公益金进行定期检查,对不按规定提取或挪作它用的要严肃处罚。建议保险监管部门成立一支业务精、素质高的稽查审计队伍,定期对保险企业的财务状况进行检查审计,发现问题,及时提出整改要求,保证保险企业有足够的偿付能力。

3.3 建立保险企业风险评级制度

保险监管部门通过定期不定期检查和抽查方式,加强对保险公司风险状况的监督和指导,通过监测有关风险状况指标,如财产险公司的保费收入变动率、赔付率、综合费用率、资金运用比率、单个险种保费收入比重、综合费用率、准备金变动率、资本及盈余变动率、资金运用效益率等,对其风险状况进行评级,对评级情况进行通报,对保险企业起到警示作用,促使其守规守法经营,并逐步做到定期向社会公布风险评级结果,加强社会监督。

3.4 加强行业自律

与保险立法、政府监管的外部监督不同的是,保险行业自律重在内部监管。建议授予保险自律组织以下监管权:其一,保险条款和费率确定的监管职能;其二,保险代理人、保险经纪人等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和保险代理人的培训等。行业自律具有经常性、及时性、专业性、低成本性的特点。能有效地促进和保障保险业的规范运作和健康发展,提高保险业整体素质。迄今为止,我国尚未建立完善的、全国性的保险自律组织系统,仅北京、上海、大连建立了地方类似机构,其它地方基本上忽视了这种自律组织的建设建立,也制约了与国际保险市场接轨的进程。

参考文献

[1]中国保险业发展报告[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

作者:董龙予 董瑚

我国保险市场论文 篇3:

我国保险市场发展的新变化及监管对策分析

摘要:文章在概述我国保险市场的基本情况与发展历程基础上,探讨了我国保险市场在保险产品、保险销售模式及保险市场所处大资产管理行业等方面出现的新变化、存在的问题以及各种新变化之间的关系,认为保险业监管应根据保险市场发展的新变化及其存在的问题制定有效的宏观与微观监管策略。

关键词:保险市场;万能险;互联网金融;混业经营

1672-1101(2021)01-0039-05

作者简介:陆洪(1988-),男,上海人,在读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货币理论与政策。

一、我国保险市场的基本情况与发展历程

(一)我国保险市场的基本情况

我国自1980年恢复市场化保险业务以来,保险业持续保持高速发展。从公司数量来看,保险业1980年前全国只有一家保险企业(中国人民保险公司),2020年发展到331家,其中保险控股公司集团13家、财产保险公司86家、人寿保险公司89家、再保险公司12家、资产管理公司14家①;从资产规模来看,1999年保险业总资产为0.26万亿元,2009年为4.06万亿元,2019年为20.56万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24.42%(见图1);从保费收入来看,1999年保险业年度保费收入为1393亿元,2009年保费收入为1.11万亿元,2019年保费收入为4.26万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8.65%(见图2)。

(二)保险市场的发展历程

我国保险市场的发展历程包括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80年前,国内仅有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一家国有独资保险企业,该阶段市场化保险业务处于暂停状态;第二阶段为1980年至1995年,国务院先后恢复了财产保险业务、人寿保险业务、保险公司投资业务;同期股份制保险公司中国太平洋保险、平安保险等先后设立;第三阶段为1995年至2002年,随着1995年第一部《保险法》的出台,保险业务运行、资金运用的监督管理有法可依,保险市场无序发展的状况开始转变;第四阶段为2002年至今,保险市场进入专业经营和开放投资阶段,以《保险法》修订为开端,保险公司各类投资渠道有序放开,保险资金管理引入专业治理结构[1],且投资标的由固定收益类产品扩展到权益类产品,投资范围从国内扩展到国际市场。

近年来,保险市场出现了一系列变化,包括保险产品的新变化——以万能险为代表的投资型寿险快速增长,保险销售模式的新变化——互联网线上销售成为重要的销售渠道,保险市场所处大资产管理行业的新变化——混业经营促进保险业与银行、证券、信托行业密切合作等。在混业经营的大背景之下,上述新变化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保险产品创新与保险销售模式的升级互相促进、息息相关。以下详细阐述保险市场新变化的具体模式与存在的潜在问题。

二、保险市场的新变化

(一)保险产品的新变化

投资型寿险作为保险市场上的创新产品,一经推出即获得客户与保险企业的共同青睐。随着经济发展,客户投资理财产品的需求愈发旺盛,结构、功能单一的传统银行理财已经不能完全满足客户需求。对于保险企业而言,在激烈的竞争下企业发展面临扩大保險资产规模和提高保费收入的压力;特别是新设立的中小保险企业在传统寿险产品市场上相比老牌险企处于劣势,因此中小保险企业更加依赖通过投资型寿险产品创新来抢占增量市场份额。

客户与保险企业的共同需求推动了投资型寿险的快速发展,其中以万能险最为典型。根据银保监会网站公布的数据,万能险保费规模变化及占保费总收入的比例如下图3。从图3可以看出从2010年开始万能险规模快速增加,并于2016年达到峰值(万能险保费收入占2016年各险种保费总收入的41%)。

1.投资型寿险的模式——以万能险为例。万能险全称为“万能人寿保险”,可以根据投保人的保险需求和财产情况,灵活调整保额、保费及缴费期,兼顾资金灵活性与保障性[2]。投保人所缴的保费按约定的比例(该比例可根据投保人的要求调整)分别进入万能险保单下的两个账户——保障账户和投资账户:保障账户用于提供风险保障,投资账户侧重投资收益,以此实现风险与保障双重功能。

2.投资型寿险的作用——以万能险为例。对于保单持有人而言,投资万能险产品既可以保障风险,同时兼顾投资功能。相对于传统保险产品,万能险收益高、交费灵活、具备一定的保障功能、易于通过互联网平台在线购买[3];在保险企业的宣传下,个人投资人将万能险视为银行理财或货币市场基金的替代品,单方面相信保险企业会为万能险的投资收益提供隐性担保,保证投资本金、收益安全。

对于保险企业而言,发展万能险产品可以快速扩大公司资产规模,提高营业利润。根据银保监会网站公布的数据,2019年1-4月万能险保费收入相比去年同期增长40%,新增规模4976亿元,增速位居各险种第一。同时,保险企业依靠万能险募集大量资金,然后在资本市场上举牌投资上市公司,此类投资行为能够快速拉升股价,使得保险企业在短期内获得较高的股价增值收益。

3.潜在问题。第一,万能险负债端和资产端期限不一致导致保险企业面临的流动性风险增加。万能险受到投资人追捧后,中小保险企业陆续推出万能险产品,市场竞争不断加剧,保险企业竞相提高负债端成本(即提高承诺投资人的收益),为满足收益需求,萬能险产品结构设计为“短债长投”方式,即依靠负债端滚动发行短期产品(期限为1-5年)为长期投资标的(期限为5-10年)融资。在金融市场运营平稳的前提下,此类资产期限错配方式可以持续,但是当金融市场受到异常流动性冲击时,保险企业容易因投保人的巨额赎回引发兑付危机。

第二,万能险为保险企业带来潜在的刚性兑付压力。由于万能险的投资收益率较高,保险企业必须相应提高风险偏好,通过较为激进的投资来覆盖资金成本,此类投资在宏观经济上行期并不会存在巨额风险敞口;但是如果金融市场遇到诸如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类型的“黑天鹅”事件时,激进投资的标的会先于保本型投资受到冲击,出现无法正常兑付本金利息的情形。由于万能险的投资人多数将万能险视为“银行理财”的替代品或竞争品[4],并认为保险企业或代销银行会为万能险的投资收益提供刚性兑付或隐性担保,因此保险企业将会面临巨大的兑付压力。

(二)保险销售模式的新变化

随着互联网行业的快速发展,“互联网+保险”为保险企业提供了全新的销售模式。保险产品的在线销售涵盖了传统线下保险业务全流程:包括购买前咨询、在线支付、线上签约承保、理赔等。互联网销售改变了保险企业的销售方式,不仅实现了信息的公开化、自动化[5],而且为分支机构不足的中小保险企业提供了全新的展业平台。

1.互联网化销售保险的现状。我国保险业的互联网销售可追溯到1997年成立的中国保险信息网。2000年前后各大保险企业陆续设立公司门户网站,互联网保险服务开始萌芽。2010年以来,随着互联网网上购物的爆发,互联网保险市场也出现了大繁荣景象:以泰康在线为代表的保险企业自有网站销售模式、京东金融为代表的互联网代销模式以及众安保险为代表的虚拟专业化保险企业纷纷出现[6]。

2.互联网化销售的优势。第一,优化保险业的销售模式。与线下拓客相比,互联网平台拥有海量用户,可以通过对用户行为数据库信息进行分析,得出有效的客户偏好,实现向潜在客户精准营销。例如,某消费者通过携程网预定机票,互联网保险企业即可获得信息,从而针对该消费者精准地提供相关旅行险产品,大大提高保险营销的成功率。保险业销售模式优化后,保险产品销量提升,增加了保险投资的资金来源。第二,提升行业整体服务质量。传统保险服务受制于时空限制,投保人无法获得及时理赔等服务,大大降低了客户对保险产品的满意度。而互联网保险能够提供24小时的在线服务,使得保单交易不再受时空限制,投保人在保险期间的退保、理赔等服务也可以得到及时解决。

3.互联网化销售存在的问题。第一,互联网平台销售监管滞后。保险企业在线销售产品时,部分保险企业为提高产品吸引力,在宣传时倾向于夸大保险的投资收益和安全性,现行监管体系缺少与互联网在线产品销售相关的规章制度。第二,互联网化销售为保险企业带来大量新增客户的同时,也扩大了保险投资出现兑付问题时对社会的不良影响。受互联网“去中心化、精准直接、简洁高效”思维的影响,互联网化营销在宣传时只突出产品特色,避免冗长的产品介绍(万能险产品为例,多数平台销售万能险产品时的核心要点集中在突出高收益上),与传统线下销售的保险产品相比,客户对合同细节理解不到位,未来一旦出现保险企业和客户之间的纠纷,双方对合同细节的争议常产生矛盾。由于购买线上产品的客户人数众多,此类纠纷和矛盾波及面广,不良影响较大。第三,在线销售的保险产品与互联网金融平台产品层层嵌套,产品结构、投资标的等相关信息不透明。保险企业与互联网金融平台(例如互联网金融资产交易所代销的万能险产品)合作销售,除销售车险、传统寿险外,投资型寿险占比高。该类产品以高收益率成功吸引了众多客户,但是此类高收益产品在网站的信息披露并不到位,客户并不清楚资金的用途和实际风险等级。

(三)保险市场所处大资产管理行业的新变化

1.资产管理行业混业经营现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居民财富不断累积,除银行存款以外的资产多元化配置需求逐渐上升;同时,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房地产企业、民营制造业企业等主体长期需要资金支持。在直接融资渠道尚不充分、银行信用融资总量、结构受限的情况下,资金端和资产端的迫切需求共同推动了中国金融市场的混业经营的蓬勃兴起。

混业经营具体体现在大资产管理行业资产规模的不断快速增加。综合中国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证件会网站公布的监管数据,包括银行、信托、保险、券商在内的大资产管理行业的资产规模从2009年的10.3万亿元增长至2015年的87.64万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42.77%。2020年7月,原中国银监会主席尚福林在《中国资产管理业务监管研究》报告发布会上表示资产管理行业整体规模已在百万亿元以上。

资产管理混业大发展背景下,从发行主体上看,银行发行了银行理财产品、委托贷款产品、同业类产品;信托公司发行了集合和单一信托计划;证券公司发行了集合资产管理计划、定向资产管理计划和专项资产管理计划;基金及子公司发行了基金公司公募产品、基金公司专户产品、基金子公司专户产品和私募基金等;保险企业发行了投资型寿险;保险资管公司发行了资产管理计划;此外还有种类纷繁的地方金融资产交易所、互联网金融平台发行的各类凭证类、权益类产品。

在运作模式上,各类资产管理产品虽然名称各异,但是业务类型可以简单归类为“资金资产对应型”“资金池-资产池型”“通道型”“投资组合型”等基本业务类型。在这些业务中,保险企业将高净值个人客户或企业资金通过保险产品(例如万能险)或通道公司(如信托公司、基金子公司等)投资于特定项目;另一方面,保险产品(例如万能险)亦可充当银行、基金等主体的资金通道,利用监管机构之间的政策套利空间,向融资人如房地产企业、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输送资金,此类业务中保险企业不承担主动管理责任,获取通道费收入。

2.资产管理行业混业经营存在的问题。第一,监管套利频繁。现有监管体系下央行、银保监会、证监会及各地方政府金融监管部门主要针对本领域内资产管理产品实施专业监管。由于金融工具自身的复杂性以及金融市场发展的多样性,功能类似的资产管理产品因发行机构差异适用的监管规则存在区别。尽管2018央行等四部委联合发布《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后,混业经营的无序发展有所好转,但是完全解决这一问题仍然任重道远[7]。第二,层层嵌套拉长交易链条,交叉性金融风险突出。出于监管套利的目的,金融机构之间将简单的信贷业务层层包装[8]。以实际出资方(保险资金)通过信托等发行的特殊目的实体(信托计划、资产管理计划)向实际融资方融通资金为例,此结构下一笔交易同时出现在保险、信托公司的资产负债表上,因此宏观经济统计中的交易规模被放大至少两倍,交易链条拉长,其中若有一家机构出现经营问题甚至资不抵债时,同一交易链条上下游各交易对手都会受其影响。第三,资产管理业务体量庞大,缺乏完善的统计和监测体系。资产管理行业混业经营之初,银行资金借道信托公司通道投资;后来随着保险资产管理、保险产品等替代性通道的进入,通道选择不断更多。不同通道公司属于不同的监管体系监管,银行保险监管体系、证券监管体系的监管尺度不同,数据并不互通,且现阶段仍有归属地方监管的地方性金融资产交易平台、小贷公司等等体系外弱监管主体广泛参与交易,整个混业监管体系的实际经营情况、投资分布、期限、抵押品情况实际无法得到完善的统计和监测。

(四)新变化之间的内在联系

保险产品、保险销售渠道的新变化发生在资产管理行业混业经营的大背景下,两者之間相互促进、密切联系。

以万能险为代表的投资型寿险产品是保险企业应对混业经营挑战、加强与银行等金融同业竞争合作的产物。新型保险产品兼顾投资、保障功能,产品模式简单,购买门槛低,一般不涉及复杂的保险理赔程序,适合保险经纪体系相对薄弱的中小保险企业线上销售,成为线上主要销售的保险产品,推动了保险线上销售渠道的发展。

另一方面,保险线上销售平台的发展,促进了保险企业与互联网金融平台的合作,使保险企业的潜在客户数量大大增加,不断增加的客户需求刺激保险企业进一步升级现有产品服务,不断开发新型保险品种。

五、保险业监管对策建议

(一)保险业市场的宏观政策建议

与英美国家数百年的保险经营历史相比,我国保险市场处在蓬勃发展的起步阶段。与成熟市场相比,我国保险市场发展可以享受“后发优势”,即通过学习先进经验实现跨越式发展。在行业制度领域,首先应认识到金融市场的发达程度是保险投资发展的重要先决条件。以美国保险市场为例,美国金融市场发达程度非常高,可投资产品种类丰富,不同期限、结构、类型的风险对冲工具选择余地较大[9];中国保险市场应学习美国保险业完善市场建设,在保证偿付充足率的前提下,通过多样化投资和组合投资工具的应用,提高投资收益并控制风险。

其次,重视保险投资监管制度建设以及行业自律精神的培养。严密设计的监管架构,适当的投资方向引导可以纠正部分保险企业面临市场波动时的“动物精神”行为。保险企业处于行业发展最前线,其审慎和自律精神是对新业务、新模式实施风险审核的第一道防线。

再次,监管机构和保险企业要合力加强投资人教育。现阶段社会公众对银行存款、银行理财之外的金融产品缺乏专业知识和风险防范意识。因此,加强保险业知识普及、教育,推广各类保险产品,增强投资人的风险意识、科学投保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尤显迫切。普通投资人不仅是保险市场投资的最广大参与者,而且是保险企业经营和稳定的大众监督者和受益者。

(二)应对保险市场新变化的对策

针对万能险等新型投资型寿险,在险种设计和资金运用过程中,保险企业要坚持服务保险主业的发展方向,以保证偿付率为风险保障的底线。同时,要加强针对保险企业产品创新的微观审慎监管;管机构应重视厘清新型产品创新的实质,将投资型金融产品纳入统一的监管框架。

针对互联网与保险销售融合的新趋势,保险企业首先要重视移动互联网时代技术、结构、销售流量入口等多个层面的改变,围绕保险业务本源,依托技术升级进步,通过互联网化提升客户服务和金融普惠水平。在风险可控、持续发展的前提下,通过新技术、新手段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在营销渠道、产品种类、服务方式等方面进行创新。同时,基于互联网保险跨领域的特点,对互联网保险的监管应注重综合监管,金融监管部门、工信部等诸部门之间可以进一步加强信息交流,形成协同效应,协调目前分割的监管格局,形成监管合力。

针对资产管理行业混业经营的现状,市场参与者与监管者应该认识到资产管理行业混业发展的本质仍然是间接融资,即由金融机构担任资金中介,通过负债方式获得资金,资金所有权转移给金融机构,再通过投资贷款方式将资金提供需求方。在这个意义上,银行业巴塞尔协议III和保险业的“偿二代”体系中强调核心资本充足率的监管体系应当应用于包括投资型寿险在内的各种类型产品。中国银监会与保监会的合并以及资产管理产品新规的问世已经传递出监管机构对前一阶段“大资产管理”混业经营发展与监管的反思与应对;加强对大资产管理行业的功能性监管,是资产管理行业保持长期稳定发展、提高风险抵抗能力的必然选择。

参考文献:

[1]段国圣,李新,高志强.保险资产负债匹配管理的比较、实践与创新[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

[2]张绍白.万能险中国十五年[J].中国保险,2014(11):44-46.

[3]陆秀羽.监管下的万能险的发展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8(34):108-109.

[4]曾德彬.浅析万能险的风险特征及其监管[J].金融经济,2018(2):141-142.

[5]陈春燕.我国互联网保险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J].中国商论,2019(3):56-58.

[6]杜宜.互联网环境下传统保险行业的发展分析[J].现代经济信息,2016(2):28-28.

[7]卜振兴,张成祥.资管新规延期与转型痛点[J].金融市场研究,2020(10):60-70.

[8]华梦云,李响,黄朦.混业经营趋势下中国金融监管组织架构探究[J].商讯,2019(16):31-32.

[9]李敏.美国投资型保险资金运用监管及其借鉴[J].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20(6):165-177.

[责任编辑:吴晓红]

作者:陆洪

上一篇:学校艺术教育论文下一篇:空中交通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