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行政法治现状分析

2024-05-2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我国行政法治现状分析(推荐7篇)

我国行政法治现状分析 篇1

行政法治是依法治国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依法治国的核心内容。行政法治程度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形象和人民群众对法治的信心,影响到经济建设的健康发展。本文主要阐述了行政法治的基本内涵及我国行政法治发展的历史轨迹,我国目前在行政法治建设方面存在的不足及实现行政法治的途径。

一、行

政法治的基本内涵及我国行政法治发展的历史轨迹

(一)行政法治的基本内涵

关于行政法治的基本内涵主要有三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行政法治就是保障和维护行政权的有效实施,强调国家管理的作用,称为管理论;一种观点认为行政法治就是要控制和限制行政权,称为控权论;还有一种观点认为行政法治既要保障行政权的有效实施,维护公共利益,又要防止行政权的滥用,称为平衡论。平衡论就是要在行政权和公民权,公共利益和个人利益两大权利、两大利益之间寻求平衡点。平衡论为大多数人所接受,在此我也认同此观点。

为什么我们既要行政权又要控制行政权呢?美国政治家詹姆士说过,如果人人都是天使,那么我们就不需要政府,如果政府是天使,那么我们也不需要控制和限制政府权力。我们知道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社会个体无法抗拒强大的自然和社会力量对自己的迫害,单个个体无法保护自身利益的实现,他们需要行政权来给与帮助和提供服务,于是他们通过代议制将自己“私权利”让渡出来,形成“公权力”,交给政府来行使。国家就是一种公权力。一方面国家行政权由宪法和法律赋予,是公民的私权利转化,另一方面国家行政权又是国家权力中最活跃、最具有扩张性的权力,它不像立法权那样是静止的、抽象的、原则性的,也不像司法权那样是被动的,不告不理的。行政权是实实在在的力量,同公民的利益息息相关,可以说公民从摇篮到坟墓都要都要受行政关系的制约。行政权是最不可萎缩又最不可扩张、最需要自由又最自由无度,最需要控制又难以控制的权力。因此若要通过立法和法律手段来合理配置行政权和公民权,通过法律对行政权严格授权和监督,就必须加强对行政权的制约和监督。行政权的取得必须有法律规定,行政权的行使必须遵循法律,行政违法、行政不当必须承担法律责任,这体现出行政法治的基本内涵。

(二)我国行政法治发展的历史轨迹

我国真正的行政法治建设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开始的,也就是改革开放后开始的。我国并没有等民商法律制度建成后再建立行政法律制度,而是在一只脚跨入市场经济时代的同时,另一只脚同步跨入行政法治时代。因为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所以要求政府行为应当法治,政府干预不应随意而应有规则。中国行政法治的过程如同中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不是自发的,而是政府推导和政府推进型的。中国行政法治建设是在依法治国的大环境下,随着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政府机构若干次改革、政府职能多次改变而推进的。经过改革开放20多年的时间,我们逐步走上行政法治的健康发展轨道。回顾20多年来我国行政法治发展得历程,其标志就是有几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要法律的颁布和实施。

第一部是1989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它在我国行政法治建设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它是我国第一部民告官的法律。在此之前,普通法院由民事法庭来受理行政案件,行政案件通过民事诉讼途径来解决。1989年《行政诉讼法》颁布后,各个基层法院都建立了行政法庭来受理行政案件,通过行政诉讼途径来解决,这样促使了我国行政诉讼组织和制度的建立。

第二部是1993年国务院制定和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它标志着我国人事管理朝法治化迈了一大步,人事管理在考核、录用、提拔、交流、培训、轮换和回避等制度改革都取得突破。

第三部是1994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它包括司法赔偿和行政赔偿。司法赔偿也叫刑事赔偿,是司法侵权对公民的赔偿。行政侵权对公民的赔偿叫行政赔偿。有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公民就行政侵权造成的损害可以要求国家赔偿,公民的行政救济就有了法律依据。

第四部是1996年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它是第一部规范行政执法行为的法律,对后来规范其它具体行政执法行为,规范行政执法行为的设定权、实施权、原则、程序、法律责任等方面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

第五部是1997年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它进一步完善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行政监察制度。它是在1990年的《行政监察条例》基础上上升为《行政监察法》的。

第六部是1999年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它总结了1990年的行政复议条例实施的经验,在此基础上加以改革和完善。这是一部重要的行政自我监察、自我纠错的法律。它明确规定了行政复议的受案范围、受理机关等内容。它比《行政复议条例》进展了一大步。这些法律的颁布和实施对我国的行政法治建设产生深远影响。据统计,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共通过了451个法律和法律性文件,国务院共制定了966件行政法规,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共制定8000多件地方性法规,国务院

各部门和地方人民政府共制定30000多件行政规章。这些都为我国的行政法治提供了基本的法律规范,使行政法治有法可依,同时为行政法治创造了良好的法律环境。

二、我国当前行政法治存在的问题

由于受国家法律体系的不完备、规章制度的不完善,人员业务素质的参差不齐,以及大环境中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影响,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越权处罚,无权处

(一)依法行政的意识滞后

邓小平同志指出:“旧中国留给我们的封建专制传统比较多,民主法律传统很少。解放以后,我们也没有自觉地、系统地建立保障人民民主权利的各项制度,法制很不完备,也很不受重视,特权现象有时受到限制、批评和打击,有时又重新滋长。”由于我国缺乏依法治国、依法行政的传统,加上人们的民主法制观念淡薄,从而严重阻碍着行政法治的实现。具体而言存在以下几种错误观念:一是人治观念。有些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对依法行政重要性的认识还不到位,甚至是不重视,总认为依法行政不管用,因此,在一些地方和部门,依法行政还多是说在嘴上、写在纸上,没有真正落实到行动上;有些领导干部甚至置法律于不顾“以言代法”、“以权压法”。二是法律实用主义观念。将法律仅视为一种治人的工具,当对自己有利时就拿来适用,对自己不利时就不执行。不谈依法治官而只谈依法治民,不谈依法治权而只谈依法治事,不谈依法治高层而只谈依法治基层,不谈依法治自己而只谈依法治他人,自己摆在了超越法律之上的位置,忘记了自己同样需要接受法律的约束,从而无视法律的规定。三是行政执法中重结果、轻程序观念。有些行政执法人员在行政执法过程中往往只注意对行政违法行为的处罚结果,而忽视了在出发过程中的程序性规定,有些行政执法人员在执法过程中受环境、心情、好恶等因素的影响,从而出现随意性,个人情绪化的操作。

(二)行政法治的法律体系不完备

目前,以宪法为核心和基础的中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框架虽已初步形成,国家的政治生活、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的主要方面虽已基本上做到了有法可依,但与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相比,我国的行政法制建设还比较滞后,行政管理的某些方面还存在立法空白,立法质量也有待于进一步提高。突出表现在原则规定多,具体措施少;实体规范多,程序规范少。有些法律、法规的一些条款太原则,不便操作和畸轻畸重。法律体系不成熟,使得行政机关在行政职权时,粗看早已“有法可依”,但细究仍无章可循。此外,我国的法律、法规有80是行政部门起草的,有时行政机关过多地行使应当属于人大的立法权,有的部门在起草法律法规草案的过程中,从狭隘的部门保护出发,不适当地强化本部门的利益和权力,争审批权、收费级、发证权和处罚权等,从而在立法工作中存在着较为严重的部门保护主义、地方保护主义,制定、颁布的法律、法规之间亦缺乏协调和统一,甚至出现相互矛盾和冲突的现象。

(三)行政执法体制不顺

现存的行政执法体制不顺。具体表现为:一是政企不分,政事不分。从法理上说,执法主体只能是国家的行政机关、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企事业单位不能拥有执法权,然而目前行政执法主体政企不分、政事不分的现象并不少见。以政企不分为例的有:工商部门管市场,又办市场;城建部门管理城市建设,自己也搞城市建设,并进行自我质量监督等等。这种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的局面,人为形成监督不力。二是行政执法部门纵向集权,条块分割,部门壁垒,相互之间缺乏协调配合,结果造成执法工作形不成合力,相互掣肘,办事效率不高。三是管理系统交叉过多,职责不清。如对个体户的管理,涉及到工商、税务、物价、卫生等多家执法部门。由于对同种法律行为有多种不同执法依据的交叉,客观造成行政执法者不作为、乱作为或难作为。四是行政执法的目的不明确。行政机关实施行政行为,目的是为了保障国家事务的正常管理,社会秩序有序,并表现为一种法律秩序。它是法治所追求的基本价值,是构成人类理想的要素和社会活动的基本目标。然而有些行政机关,尤其是有特权的行政执法机关,其执法的目的是一味追求经济利益。而对于因违反行政管理法规而造成的负面影响,甚至仍然存在的违法行为,却无人予以。长期以往,势必导致行政特权的利益化,经济利益的部门化与个人化,最终导致腐败现象产生。

(四)行政执法监督体系存在缺陷

目前,我国对行政权力的监督制约形成了自己的体系,这一体系包括权力机关的监督、审判机关的监督、检察机关的监督、行政机关自身的监督、党的监督以及新闻舆论、人民群众、各民主党派、社会团体等的社会监督。应该说,我国的监督体系是比较全面和严密的,它在实际工作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实践中存在的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以及腐败现象的滋生和蔓延表明了行政权力监督乏力和监督体系存在缺陷。这其中有立法方面的原因,也有监督机制上的原因。立法方面,主要是缺乏监督的法律规定,以致使人民群众等一些社会监督流于形式而得不到落实。监督机制上,主要表现为有些监督缺乏必要的独立性,直接影响其监督作用的发挥。例如,作为行政系统内的专门监督的行政监察,由于它与行政机关有着行政隶属关系,使得这种监督在实践中很难真正履行其监督职责,以致弱监、虚监、失监现象相当严重。还有,行政复议也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目前,有些同志因怕麻烦而推诿等不愿受理行政复议申请的情况还个别存在,在行政复议决定上,该撤销或者变更而维持的情况还时有发生,上下级之间“官官相护”的问题还尚未彻底解决,等等。

三、实现行政法治的有效途径

对行政机关提出依法行政要求,是时代发展的结果,是民心所向的问题。如何提高我国依法行政程度,克服前进道路中的消极因素,是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主要有以下几点思考。

(一)大力培养和增强全民特别是公务员的法治观念和整体素质

要培养和增强全民的法治观念,提高公务员整体素质,首先要树立法治观念。为此,必须明确:第一,宪法至上。法治的实质是宪治,依法治国首先是依宪治国。宪法至上是法治的最高体现,是中国法治建设的灵魂。其次,法律具有极大权威。任何组织和个人必须严格依法办事,而不允许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再次法大于权。任何人不得以权代法、以权压法、以权乱法、以权废法。最后一点,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二是树立权力制约观念。不受制约的权力,必然会被滥用,必然导致腐败。这是人类历史证明了的真理。三是树立人权观念。作为社会主义国家,作为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的执政党,必须把保护人民的权利作为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社会主义最讲公平、最重视保护人民的权利。我们应该理直气壮地讲人权,高举人权的旗帜。四树立实体法和程序法并重的观念。程序违法同样构成违法。

(二)加强立法,注重立法质量,完善法律体系。

实现依法治国,坚持依法行政,一是必须加快立法步伐,改变某些领域无法可依或有法难依的状况。要对那些过时的、相互间存在相冲突、相抵触的法律、法规进行修改和清理。同时要特别抓紧制定规范市场主体行为、市场经济秩序、宏观调控、社会保障和救济、规范收入分配等方面的法律法规;解决在建立商品市场、原材料市场、金融、资本市场、房地产市场、劳动力市场等方面执法依据不足的状况;改变实施细则滞后、法规不配套现象,尽可能使法律法规及规章同步出台,并加强立法解释工作,使法律规范更加适应实际,操作性更强,以解决有法难依问题。在行政程序方面,规范行政为达到行政目的而必有经历步骤、采用方式、以及实现这些步骤和方式的时间和顺序,制定和完善行政程序法,从而完善行政法律体系,保障行政机关依法行政。二是注重立法质量,纠正片面追求数量而忽视立法质量的倾向。法律、法规的生命力在于其质量。近年来我国颁布实施的许多法律文件修改过于频繁,并且有些在实践中难以施行,问题的要害在于立法者对该法所调整的社会关系缺乏科学而精细的调查研究,或者着力于通过立法解决本部门的编制、级别、经费及其他种种具体问题。应当看到,一个法律文件制定得成功与否以至于最终能否被有效地施行,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该法是否正确而深刻地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利益,以及它所要调整的那部分社会事务发展的客观规律。因此,立法必须提高民主化和科学化程度,使法律充分体现民意,与社会生活相一致,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要防止立法中渗入局部利益和部门利益而影响法律的全面、公正和完整。同时,避免各种规范性文件在调整社会事务时发生重复、冲突或疏漏,以维护国家法制的统一。

(三)理顺现行行政执法体制

理顺现行行政执法体制,按照条块结合、适当分权、便于执法、讲求实效的原则,走综合执法之路。要积极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行政执法责任制的核心是通过明确政府机关法定行政执法职责,健全行政执法评议考核体系,落实行政责任追究机制,实现规范行政执法行为的目的。行政执法责任制,要力求做到实际、简明、准确、可操作性强。具体推行时,关键要抓好三个环节:一是树立职权法定原则,行政机关的职权。在我国主要是指中央政府、地方各级政府及其所属部门的职权,必须由法律规定。行政机关必须在法律规定的职权范围内活动,非经法律授权,不可能具有并行使某项行政职权。凡法律没有授予的,行政机关就不得为之,法律禁止的当然更不得为之,否则就是超越职权。在内部,超越职权就是行政机关横向超越了某行政机关的职权或纵向超越了上下级行政机关之间的职权。在外部,超越职权就会侵犯公民的合法利益。职权法定,越权无效,是依法行政的主要原则之一。二是确定执法岗位,分解执法职责,严密执法程序,细化执法标准,切实改变过去那种执法岗位不清,职责不明,权力行使层级之间相互扯皮、揽功诿过的现象,有效地规范行政机关内部管理秩序,提高行政效率。三是架构执法评考体系,突出执法效能评估,完善行政责任追究机制,将行政职权的行使与执法人员的考核奖惩紧密挂钩,实现行政权的规范运作。

(四)完善依法行政的监督机制。

完善依法行政的法律监督机制,是实现依法行政的根本保障。具体表现为:一是加强和完善权力机关对行政机关的监督,完善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监督职能,尽快制定《人大监督法》。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在选举和任免干部时,应该把是否具备必要的法律知识,是否依法办事作为衡量干部是否称职的重要标准。在听取他们的述职报告时,应把他们领导的地区或部门的执法状况作为重要的考察内容。各级人大常委会要通过听取和审议所在政府和单位实施法律、法规工作报告以及组织代表检查、视察、评议执法工作等形式,督促行政机关做好执法工作。二是加强和完善司法机关对行政机关的监督,充分行使审判权、检察权、依法审查、督促行政机关所做出的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有效性。完善行政诉讼、国家赔偿等法律制度。三是加强和完善行政机关内部、上下级之间的监督,建立和完善报告工作制度、执法检查制度、审查批准制度、备案检查制度、考核奖惩制度。充分发挥行政监察机关、审计机关的作用,实行行政监察和财务审计。四是加强和完善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对行政机关的监督,实行政务公开制,公开执法内容,公开执法程序。总之,应当建立起多层次、多渠道、全方位、行之有效的民主监督机制,以确保国家行政机关依法行政,最终达到依法治国之目的综上所述,我国要实现依法行政,就必须革除一切与依法行政的要求不相适应的旧观念;就必须进一步完善行政法律体系;就必须理顺现行行政执法体制;就必须强化和完善行政执法监督机制。惟其如此,才能为解决我国依法行政中存在的现实问题创造条件,才能不断推进行政法治的进程,实现依法治国的宏伟方略。

(作者单位:中共建邺区委党校)

马梦诗

行政法治是依法治国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依法治国的核心内容。行政法治程度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形象和人民群众对法治的信心,影响到经济建设的健康发展。本文主要阐述了行政法治的基本内涵及我国行政法治发展的历史轨迹,我国目前在行政法治建设方面存在的不足及实现行政法治的途径。

一、行政法治的基本内涵及我国行政法治发展的历史轨迹

(一)行政法治的基本内涵

关于行政法治的基本内涵主要有三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行政法治就是保障和维护行政权的有效实施,强调国家管理的作用,称为管理论;一种观点认为行政法治就是要控制和限制行政权,称为控权论;还有一种观点认为行政法治既要保障行政权的有效实施,维护公共利益,又要防止行政权的滥用,称为平衡论。平衡论就是要在行政权和公民权,公共利益和个人利益两大权利、两大利益之间寻求平衡点。平衡论为大多数人所接受,在此我也认同此观点。

为什么我们既要行政权又要控制行政权呢?美国政治家詹姆士说过,如果人人都是天使,那么我们就不需要政府,如果政府是天使,那么我们也不需要控制和限制政府权力。我们知道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社会个体无法抗拒强大的自然和社会力量对自己的迫害,单个个体无法保护自身利益的实现,他们需要行政权来给与帮助和提供服务,于是他们通过代议制将自己“私权利”让渡出来,形成“公权力”,交给政府来行使。国家就是一种公权力。一方面国家行政权由宪法和法律赋予,是公民的私权利转化,另一方面国家行政权又是国家权力中最活跃、最具有扩张性的权力,它不像立法权那样是静止的、抽象的、原则性的,也不像司法权那样是被动的,不告不理的。行政权是实实在在的力量,同公民的利益息息相关,可以说公民从摇篮到坟墓都要都要受行政关系的制约。行政权是最不可萎缩又最不可扩张、最需要自由又最自由无度,最需要控制又难以控制的权力。因此若要通过立法和法律手段来合理配置行政权和公民权,通过法律对行政权严格授权和监督,就必须加强对行政权的制约和监督。行政权的取得必须有法律规定,行政权的行使必须遵循法律,行政违法、行政不当必须承担法律责任,这体现出行政法治的基本内涵。

(二)我国行政法治发展的历史轨迹

我国真正的行政法治建设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开始的,也就是改革开放后开始的。我国并没有等民商法律制度建成后再建立行政法律制度,而是在一只脚跨入市场经济时代的同时,另一只脚同步跨入行政法治时代。因为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所以要求政府行为应当法治,政府干预不应随意而应有规则。中国行政法治的过程如同中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不是自发的,而是政府推导和政府推进型的。中国行政法治建设是在依法治国的大环境下,随着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政府机构若干次改革、政府职能多次改变而推进的。经过改革开放20多年的时间,我们逐步走上行政法治的健康发展轨道。回顾20多年来我国行政法治发展得历程,其标志就是有几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要法律的颁布和实施。

第一部是1989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它在我国行政法治建设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它是我国第一部民告官的法律。在此之前,普通法院由民事法庭来受理行政案件,行政案件通过民事诉讼途径来解决。1989年《行政诉讼法》颁布后,各个基层法院都建立了行政法庭来受理行政案件,通过行政诉讼途径来解决,这样促使了我国行政诉讼组织和制度的建立。

第二部是1993年国务院制定和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它标志着我国人事管理朝法治化迈了一大步,人事管理在考核、录用、提拔、交流、培训、轮换和回避等制度改革都取得突破。

第三部是1994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它包括司法赔偿和行政赔偿。司法赔偿也叫刑事赔偿,是司法侵权对公民的赔偿。行政侵权对公民的赔偿叫行政赔偿。有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公民就行政侵权造成的损害可以要求国家赔偿,公民的行政救济就有了法律依据。

第四部是1996年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它是第一部规范行政执法行为的法律,对后来规范其它具体行政执法行为,规范行政执法行为的设定权、实施权、原则、程序、法律责任等方面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

第五部是1997年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它进一步完善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行政监察制度。它是在1990年的《行政监察条例》基础上上升为《行政监察法》的。

第六部是1999年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它总结了1990年的行政复议条例实施的经验,在此基础上加以改革和完善。这是一部重要的行政自我监察、自我纠错的法律。它明确规定了行政复议的受案范围、受理机关等内容。它比《行政复议条例》进展了一大步。

第七部是2003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它从立法原则、执法价值取向、执法模式的设计、制度创新上对传统政府管理模式、管理理念进行了突破和改革。

这些法律的颁布和实施对我国的行政法治建设产生深远影响。据统计,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共通过了451个法律和法律性文件,国务院共制定了966件行政法规,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共制定8000多件地方性法规,国务院各部门和地方人民政府共制定30000多件行政规章。这些都为我国的行政法治提供了基本的法律规范,使行政法治有法可依,同时为行政法治创造了良好的法律环境。

二、我国当前行政法治存在的问题

由于受国家法律体系的不完备、规章制度的不完善,人员业务素质的参差不齐,以及大环境中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影响,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越权处罚,无权处

(一)依法行政的意识滞后

邓小平同志指出:“旧中国留给我们的封建专制传统比较多,民主法律传统很少。解放以后,我们也没有自觉地、系统地建立保障人民民主权利的各项制度,法制很不完备,也很不受重视,特权现象有时受到限制、批评和打击,有时又重新滋长。”由于我国缺乏依法治国、依法行政的传统,加上人们的民主法制观念淡薄,从而严重阻碍着行政法治的实现。具体而言存在以下几种错误观念:一是人治观念。有些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对依法行政重要性的认识还不到位,甚至是不重视,总认为依法行政不管用,因此,在一些地方和部门,依法行政还多是说在嘴上、写在纸上,没有真正落实到行动上;有些领导干部甚至置法律于不顾“以言代法”、“以权压法”。二是法律实用主义观念。将法律仅视为一种治人的工具,当对自己有利时就拿来适用,对自己不利时就不执行。不谈依法治官而只谈依法治民,不谈依法治权而只谈依法治事,不谈依法治高层而只谈依法治基层,不谈依法治自己而只谈依法治他人,自己摆在了超越法律之上的位置,忘记了自己同样需要接受法律的约束,从而无视法律的规定。三是行政执法中重结果、轻程序观念。有些行政执法人员在行政执法过程中往往只注意对行政违法行为的处罚结果,而忽视了在出发过程中的程序性规定,有些行政执法人员在执法过程中受环境、心情、好恶等因素的影响,从而出现随意性,个人情绪化的操作。

(二)行政法治的法律体系不完备

目前,以宪法为核心和基础的中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框架虽已初步形成,国家的政治生活、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的主要方面虽已基本上做到了有法可依,但与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相比,我国的行政法制建设还比较滞后,行政管理的某些方面还存在立法空白,立法质量也有待于进一步提高。突出表现在原则规定多,具体措施少;实体规范多,程序规范少。有些法律、法规的一些条款太原则,不便操作和畸轻畸重。法律体系不成熟,使得行政机关在行政职权时,粗看早已“有法可依”,但细究仍无章可循。此外,我国的法律、法规有80是行政部门起草的,有时行政机关过多地行使应当属于人大的立法权,有的部门在起草法律法规草案的过程中,从狭隘的部门保护出发,不适当地强化本部门的利益和权力,争审批权、收费级、发证权和处罚权等,从而在立法工作中存在着较为严重的部门保护主义、地方保护主义,制定、颁布的法律、法规之间亦缺乏协调和统一,甚至出现相互矛盾和冲突的现象。

(三)行政执法体制不顺

现存的行政执法体制不顺。具体表现为:一是政企不分,政事不分。从法理上说,执法主体只能是国家的行政机关、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企事业单位不能拥有执法权,然而目前行政执法主体政企不分、政事不分的现象并不少见。以政企不分为例的有:工商部门管市场,又办市场;城建部门管理城市建设,自己也搞城市建设,并进行自我质量监督等等。这种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的局面,人为形成监督不力。二是行政执法部门纵向集权,条块分割,部门壁垒,相互之间缺乏协调配合,结果造成执法工作形不成合力,相互掣肘,办事效率不高。三是管理系统交叉过多,职责不清。如对个体户的管理,涉及到工商、税务、物价、卫生等多家执法部门。由于对同种法律行为有多种不同执法依据的交叉,客观造成行政执法者不作为、乱作为或难作为。四是行政执法的目的不明确。行政机关实施行政行为,目的是为了保障国家事务的正常管理,社会秩序有序,并表现为一种法律秩序。它是法治所追求的基本价值,是构成人类理想的要素和社会活动的基本目标。然而有些行政机关,尤其是有特权的行政执法机关,其执法的目的是一味追求经济利益。而对于因违反行政管理法规而造成的负面影响,甚至仍然存在的违法行为,却无人予以。长期以往,势必导致行政特权的利益化,经济利益的部门化与个人化,最终导致腐败现象产生。

(四)行政执法监督体系存在缺陷

目前,我国对行政权力的监督制约形成了自己的体系,这一体系包括权力机关的监督、审判机关的监督、检察机关的监督、行政机关自身的监督、党的监督以及新闻舆论、人民群众、各民主党派、社会团体等的社会监督。应该说,我国的监督体系是比较全面和严密的,它在实际工作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实践中存在的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以及腐败现象的滋生和蔓延表明了行政权力监督乏力和监督体系存在缺陷。这其中有立法方面的原因,也有监督机制上的原因。立法方面,主要是缺乏监督的法律规定,以致使人民群众等一些社会监督流于形式而得不到落实。监督机制上,主要表现为有些监督缺乏必要的独立性,直接影响其监督作用的发挥。例如,作为行政系统内的专门监督的行政监察,由于它与行政机关有着行政隶属关系,使得这种监督在实践中很难真正履行其监督职责,以致弱监、虚监、失监现象相当严重。还有,行政复议也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目前,有些同志因怕麻烦而推诿等不愿受理行政复议申请的情况还个别存在,在行政复议决定上,该撤销或者变更而维持的情况还时有发生,上下级之间“官官相护”的问题还尚未彻底解决,等等。

三、实现行政法治的有效途径

对行政机关提出依法行政要求,是时代发展的结果,是民心所向的问题。如何提高我国依法行政程度,克服前进道路中的消极因素,是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主要有以下几点思考。

(一)大力培养和增强全民特别是公务员的法治观念和整体素质

要培养和增强全民的法治观念,提高公务员整体素质,首先要树立法治观念。为此,必须明确:第一,宪法至上。法治的实质是宪治,依法治国首先是依宪治国。宪法至上是法治的最高体现,是中国法治建设的灵魂。其次,法律具有极大权威。任何组织和个人必须严格依法办事,而不允许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再次法大于权。任何人不得以权代法、以权压法、以权乱法、以权废法。最后一点,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二是树立权力制约观念。不受制约的权力,必然会被滥用,必然导致腐败。这是人类历史证明了的真理。三是树立人权观念。作为社会主义国家,作为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的执政党,必须把保护人民的权利作为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社会主义最讲公平、最重视保护人民的权利。我们应该理直气壮地讲人权,高举人权的旗帜。四树立实体法和程序法并重的观念。程序违法同样构成违法。

(二)加强立法,注重立法质量,完善法律体系。

实现依法治国,坚持依法行政,一是必须加快立法步伐,改变某些领域无法可依或有法难依的状况。要对那些过时的、相互间存在相冲突、相抵触的法律、法规进行修改和清理。同时要特别抓紧制定规范市场主体行为、市场经济秩序、宏观调控、社会保障和救济、规范收入分配等方面的法律法规;解决在建立商品市场、原材料市场、金融、资本市场、房地产市场、劳动力市场等方面执法依据不足的状况;改变实施细则滞后、法规不配套现象,尽可能使法律法规及规章同步出台,并加强立法解释工作,使法律规范更加适应实际,操作性更强,以解决有法难依问题。在行政程序方面,规范行政为达到行政目的而必有经历步骤、采用方式、以及实现这些步骤和方式的时间和顺序,制定和完善行政程序法,从而完善行政法律体系,保障行政机关依法行政。二是注重立法质量,纠正片面追求数量而忽视立法质量的倾向。法律、法规的生命力在于其质量。近年来我国颁布实施的许多法律文件修改过于频繁,并且有些在实践中难以施行,问题的要害在于立法者对该法所调整的社会关系缺乏科学而精细的调查研究,或者着力于通过立法解决本部门的编制、级别、经费及其他种种具体问题。应当看到,一个法律文件制定得成功与否以至于最终能否被有效地施行,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该法是否正确而深刻地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利益,以及它所要调整的那部分社会事务发展的客观规律。因此,立法必须提高民主化和科学化程度,使法律充分体现民意,与社会生活相一致,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要防止立法中渗入局部利益和部门利益而影响法律的全面、公正和完整。同时,避免各种规范性文件在调整社会事务时发生重复、冲突或疏漏,以维护国家法制的统一。

(三)理顺现行行政执法体制

理顺现行行政执法体制,按照条块结合、适当分权、便于执法、讲求实效的原则,走综合执法之路。要积极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行政执法责任制的核心是通过明确政府机关法定行政执法职责,健全行政执法评议考核体系,落实行政责任追究机制,实现规范行政执法行为的目的。行政执法责任制,要力求做到实际、简明、准确、可操作性强。具体推行时,关键要抓好三个环节:一是树立职权法定原则,行政机关的职权。在我国主要是指中央政府、地方各级政府及其所属部门的职权,必须由法律规定。行政机关必须在法律规定的职权范围内活动,非经法律授权,不可能具有并行使某项行政职权。凡法律没有授予的,行政机关就不得为之,法律禁止的当然更不得为之,否则就是超越职权。在内部,超越职权就是行政机关横向超越了某行政机关的职权或纵向超越了上下级行政机关之间的职权。在外部,超越职权就会侵犯公民的合法利益。职权法定,越权无效,是依法行政的主要原则之一。二是确定执法岗位,分解执法职责,严密执法程序,细化执法标准,切实改变过去那种执法岗位不清,职责不明,权力行使层级之间相互扯皮、揽功诿过的现象,有效地规范行政机关内部管理秩序,提高行政效率。三是架构执法评考体系,突出执法效能评估,完善行政责任追究机制,将行政职权的行使与执法人员的考核奖惩紧密挂钩,实现行政权的规范运作。

(四)完善依法行政的监督机制。文秘114版权所有

完善依法行政的法律监督机制,是实现依法行政的根本保障。具体表现为:一是加强和完善权力机关对行政机关的监督,完善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监督职能,尽快制定《人大监督法》。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在选举和任免干部时,应该把是否具备必要的法律知识,是否依法办事作为衡量干部是否称职的重要标准。在听取他们的述职报告时,应把他们领导的地区或部门的执法状况作为重要的考察内容。各级人大常委会要通过听取和审议所在政府和单位实施法律、法规工作报告以及组织代表检查、视察、评议执法工作等形式,督促行政机关做好执法工作。二是加强和完善司法机关对行政机关的监督,充分行使审判权、检察权、依法审查、督促行政机关所做出的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有效性。完善行政诉讼、国家赔偿等法律制度。三是加强和完善行政机关内部、上下级之间的监督,建立和完善报告工作制度、执法检查制度、审查批准制度、备案检查制度、考核奖惩制度。充分发挥行政监察机关、审计机关的作用,实行行政监察和财务审计。四是加强和完善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对行政机关的监督,实行政务公开制,公开执法内容,公开执法程序。总之,应当建立起多层次、多渠道、全方位、行之有效的民主监督机制,以确保国家行政机关依法行政,最终达到依法治国之目的综上所述,我国要实现依法行政,就必须革除一切与依法行政的要求不相适应的旧观念;就必须进一步完善行政法律体系;就必须理顺现行行政执法体制;就必须强化和完善行政执法监督机制。惟其如此,才能为解决我国依法行政中存在的现实问题创造条件,才能不断推进行政法治的进程,实现依法治国的宏伟方略。

本文章共2页,当前在第2页

上一页

[1]

我国行政法治现状分析 篇2

法治政府, 是指以社会及社会成员的利益保护为目的, 以法律的遵守为前提, 依法治政为基石, 政府的一切行为都有法可循, 所制定的法律得到政府的普遍服从, 政府的权威以法律的权威为依据, 政府, 特别是基层政府的权力行使必须在法律下运作。

行政法治是依法治国的必然要求, 也是实现依法治国的核心内容。行政法治程度的高低, 直接关系到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形象和人民群众对法治的信心, 影响到经济建设的健康发展。行政法治是我依法治国的治国方略的一个重要方面, 其实现途径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1 完善行政立法

1.1 完善立法程序, 实现立法的公开化

由于立法不完善、漏洞较多等原因导致了破坏行政法治的现象, 因此, 要健全和完善立法体制、立法权限和立法程序。具体应该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首先, 健全立法公开征求意见制度。一是立法草案应提前公布;二是将立法听证会制度作为立法的必经环节;三是向市民公布对立法意见的处理结果;四是设置专门的立法咨询机关、咨询程序。最后, 创新立法起草机制, 推行“立法回避”和立法责任承担制度。

1.2 制定良好的行政法律

良好的行政法律必须符合以下几点:第一, 行政法律应反映和表达广大人民的意志。这样的行政法律才能够切实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 才能够得到人民的尊重, 得以切实履行。第二, 行政法律应符合客观规律。制定的行政法律只有符合客观规律, 才能反映广大人民的意志, 任何背弃客观规律的法律都会影响人民的权益。第三, 行政法律规范的逻辑结构应完整。法律规范是法律的主要要素, 是法的细胞, 是指具体规定法律权利和义务以及法律后果的社会规范。法律规范较严密的逻辑结构包括条件、行为模式、法律后果三部分。在制定行政法律时, 应注重法律规范的逻辑结构的研究, 使每一法律规范的逻辑结构都完整地具备这三个部分, 尤其是对法律后果部分的制定要明确具体。第四, 行政法律规范应协调统一。

1.3 加快行政体制改革

行政执法中暴露的问题给我们发出了一个信号, 那就是现行行政体制特别是执法的财政经费保障机制和行政执法体制已经成为当前推进依法行政的重大障碍, 这个体制上的障碍如果不清除, 依法行政将只能是一句空话。国务院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已经提出了前述两个体制改革的方向和目标, 但如何科学稳妥地推进各项措施, 保证改革不流于形式, 是需要认真思考和研究的问题。在改革过程中, 必须遵循科学原则, 另外还要注意立法的保障作用, 这样才有利于改革目标的实现。

1.4 改进政府管理手段

要加快电子政府建设, 提高行政效率, 降低行政成本。依靠公众信息网, 实现与公众关系密切的公共行政业务的网上办公, 提高政府办公的透明度和对公务员的行政行为实施监督。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和决策、执行、监督相协调的要求, 科学界定部门职能。依法规范政府部门的职能和权限, 清理多头行政管理机构, 正确处理省级部门与基层政府的关系。要严格机构和编制的法定化, 合理设置机构, 优化人员结构, 切实解决层次过多、职能交叉、人员臃肿、权责脱节和多头执法等问题。

1.5 确立执法程序法定原则

程序法定原则意味着行政执法的方式、方法、步骤、空间和时限要遵守法律的规定。现代的行政程序以民主为基础, 兼顾行政效率。设计合理的程序为行政执法提供了保障。行政程序为情报公开、听证、咨询等民主制度的实施提供了原则、步骤、方式。行政程序的运行过程就是民主制度的实施过程。设计合理的程序, 本身是一个综合性的控权机制, 其中包括相对人的权利对行政权力的控制, 程序对权力的控制。通过法定的合理的程序限制行政权的肆意, 促使“合理性”的形成, 具有“事中防范”的积极意义。

2 理顺现行行政执法体制

行政执法责任制, 要力求做到实际、简明、准确、可操作性强。具体推行时, 关键要抓好三个环节:一是树立职权法定原则。行政机关的职权, 在我国主要是指中央政府、地方各级政府及其所属部门的职权, 必须由法律规定。行政机关必须在法律规定的职权范围内活动, 非经法律授权, 不可能具有并行使某项行政职权。二是确定执法岗位, 分解执法职责, 严密执法程序, 细化执法标准, 切实改变过去那种执法岗位不清, 职责不明, 权力行使层级之间相互扯皮、揽功诿过的现象, 有效地规范行政机关内部管理秩序, 提高行政效率。三是架构执法评考体系, 突出执法效能评估, 完善行政责任追究机制, 将行政职权的行使与执法人员的年度考核奖惩紧密挂钩, 实现行政权的规范运作。

3 以强化司法监督为重心, 逐渐完善其他监督机制

3.1 强化司法监督

首先, 要扩大司法监督的范围。在我国, 抽象行政行为不属于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和审理对象, 从而大大缩小了司法监督的范围。抽象行政行为是相对于具体行政行为而言的, 它是指行政机关针对非特定相对人制定的具有普遍约束力并且可以反复适用的规范性文件的行为。根据我国现行法律的规定, 对抽象行政行为的法律监督主要是行政机关的内部监督和人大的监督。就目前的情况看, 人大的监督是力不从心的。行政机关的监督有“自己作自己的法官”的局限性。关于抽象行政行为的司法审查的问题涉及到宪法制度, 本文不想深人。不过, 在保留人大的最终监督权的前提下, 赋予法院对部分“其他规范性文件”以“撤销权”, 以便与《行政复议法》相衔接, 也是一个可以考虑的方案。

3.2 逐渐完善其他监督机制

强化司法监督既是必要的, 也是可能的, 但强化司法监督并不排除其他监督机制。司法监督也有其缺点, 如滞后性、程序繁琐、司法人员对行政业务不熟悉等。因此, 逐渐完善行政机关的内部监督、立法机关的监督、社会监督也是必要的。其一, 加强行政机关的监督。行政机关应充分利用行政复议这个手段, 加强对下级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尤其是制定行政规范性文件的抽象行政行为进行监督。充分发挥审计机关的监督职能, 消除行政活动中因利益驱动而造成的对公民、社会组织合法权益的侵害。加大监察机关的监督力度, 改变目前监察机关从属于行政系统的状况, 使之从属于权力机关系统, 使其地位更具权威性, 从而使监督更加有效。其二, 加强权力机关的监督。加大权力机关的监督力度, 关键是使人大的监督不受其他部门的干预, 使监督落到实处。一方面加强权力机关对行政行为特别是政府高级官员的行政行为的监督;另一方面, 加强权力机关对行政法规、行政规章等行政规范性文件的监督, 在权力机关内设立专门监督机构, 审查行政规范性文件的合宪性和合法性。其三, 进一步加强大众传媒对行政权运作的监督, 通过报纸、电台、电视台对行政行为的报道, 增加政府行为的透明度。国家应制定相关的法律, 保护大众传媒获取信息、发布信息的权利, 保障公民的知情权, 是舆论监督中的重要和有效的环节。

参考文献

[1]龚祥瑞.法治的理想与现实[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3.

[2]张文显.法理学[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7.

[3]许崇德.纯协.新中国行政法学研究综述[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1.

[4]郭道晖.法治行政与行政权的发展[J].现代法学.1999. (1) .

[5]余新春.浅议行政违法[J].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

我国行政法治现状分析 篇3

关键词:税务 行政复议 行政诉讼

一、我国税务行政复议制度现状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和《税务行政复议规则(试行)》的规定,税务行政复议是指当事人(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纳税担保人及其他税务当事人)不服税务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作出的税务具体行政行为依法向上一级税务机关(复议机关)提出申请,复议机关经审理对原税务机关具体行政行为依法作出维持、变更、撤销等决定的活动。我国的税务行政复议具有以下四方面特点:

第一,税务行政复议以当事人不服税务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作出的税务具体行政行为为前提;

第二,税务行政复议因当事人的申请而产生;

第三,税务行政复议案件的审理一般由原处理税务机关的上一级税务机关进行;

第四,税务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相衔接。根据《征管法》第八十八条的规定:因征税问题引起的争议,税务行政复议是税务行政诉讼的必经前置程序,未经复议不能向法院起诉,经复议仍不服的,才能起诉;对于因处罚、保全措施及强制执行引起的争议,当事人可以选择适用复议或诉讼程序。

由税务行政复议的第一个特点,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即税务行政复议是以解决当事人与税务机关的争议为起点的。既然要解决的是双方当事人的争议,跟据公平原则,裁判无疑应该独立于争议双方。但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和《税务行政复议规则(试行)》中的规定却是:税务行政复议案件的审理一般由原处理税务机关的上一级税务机关进行。

由税务行政复议的第四个特点,因征税问题引起的争议,税务行政复议是税务行政诉讼的必经前置程序,可以推断立法者的意图有二:第一,尽量减少司法系统对行政系统的干预;第二,尽量减少大量税务行政诉讼给司法系统带来的负担。这两方面意图是否合理,能否实现呢?首先,行政机关的职能应该是处理日常政务,司法机关的职能是对争议进行评判。当事人与税务机关的争议理所应当要由司法机关来裁决。如果硬要行政机关代位行权,那司法机关应该被置于什么地位呢?所以,试图在税收问题争议领域加强行政干预,减少司法机关的作用是不可取的。其次,税务行政复议也不可能合理减少司法系统的压力。现阶段,我国税务行政复议案件非常少,全国性的统计数据表明,1991至1997年,全国税务系统共发生4400件税务行政复议案件,年均600件;自1990-1998年,全国税务行政诉讼案件才只有7119件,年均近800件。即使进入诉讼程序但还有很大一部分案件是以撤诉而结束。1998年,人民法院受理税务行政案件2069件,撤诉1465件;1999年,人民法院受理税务行政案件1804件,撤诉1150件;2000年,人民法院受理税务行政案件2055件,撤诉1200件;2001年,人民法院受理税务行政案件1237件,撤诉515件;2002年,人民法院受理税务行政案件1496件,撤诉733件。法院审理税务案件的压力根本就不存在。在如前所述税务行政复议的低效性下,法院受理的税务行政案件如此之少,只能说明,当事人(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纳税担保人及其他税务当事人)被迫选择了其他的非规范的争议解决机制。所以,企图用税务行政复议尽量减少大量税务行政诉讼给司法系统带来的负担是不可取的。

二、对策分析

(一)取消解决因征税问题引起争议时的税务行政复议的强制性规定。

当发生争议时,当事人可以直接提起税收行政诉讼。这样做的优点是:首先,在争议产生时,由相对独立的司法机关对争议进行调解、裁决,有利于争议解决的公平;其次,司法机关作为税务机关和税务当事人之外的第三方,其裁判较之现行上级税务机关的复议决定更容易被税务当事人接受;第三,司法机关作为争议解决的终级机构,其裁决更具权威性。由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和《税务行政复议规则(试行)》规定,税务当事人经复议仍不服的,可以向法院提起申诉,所以税务机关复议的结果往往不会成为最终判决。这既降低了税务复议机关的责任感,又降低了税务当事人对复议结果的重视程度。所以司法机关的判决作用远大于税务行政机关的复议决定。

当然,这也具有其自身的局限性。首先,这必然会加重司法机关的负担。随着广大纳税人法制意识的增强,由税收争议引起的行政诉讼案件数量必将大幅度增加。如果取消行政复议这一中间缓冲环节,法院的压力是可想而知的。其次,法院在税务行政诉讼中的中立地位也是值得商榷的。在我国现行体制下,法院的收入主要来自预算。而预算的编制、执行都是由财政部门负责的。这样,作为独立司法机关的法院,在经济上就很难与行政部门独立。而税收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因此税收行政部门和作为司法机关的法院部门,便具有了直接的经济联系。也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质疑法院在涉税行政诉讼中的公平性。为此,我们可以提出另一个建议。

(二)加强社会中介组织的作用

我国目前注册会计师事务所的业务主要是涉税鉴证、代理记账、代理納税和税务咨询等。作为涉税中介组织,税务师事务所具有较强的专业能力,完全可以胜任涉税争端调节、裁判工作。由税务师事务所进行涉税争议的复议有以下优点:

第一,可以减轻司法机关的负担。只要事务所的裁决公平合理,双方当事人(税务机关和纳税人)可以接受,那么他便具有了仲裁的性质。这样,可以大大减轻司法机关的负担。

第二,可以减轻国家财政的负担。税务师事务所作为社会中介组织,其收入来源于社会服务。由税务师事务所代替税务机关履行行政复议职能,必然可以为国家节省财政开支。

第三,更具有公平性。税务师事务所作为中介机构,在人事上、财政上均独立于税务争议双方,因此其裁判会更具公平性质。

第四,有利于国家税收征管的规范化。在现行体制下,税务师事务所的地位是尴尬的。一方面,为了生存,税务师事务所不得不努力争取客户,客户就是上帝。然而客户的要求不尽合理,税务师事务所经常会面临生存与职业规范的两难选择。另一方面,税务师事务所还要考虑与税务管理部门的协调。能够得到税务部门的认可,对其生存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在这种条件下,税务师事务所很难健康发展。而如果将复议权利交给税务师事务所,那么将在税务师事务所、税务管理部门、纳税人之间建立起有益的制约机制。这种制约有益于税务师事务所的发展,也有益于税款征纳双方建立起公平、规范的关系。

因此,应该考虑将现行的税务行政复议职能由税务机关剥离出来,交给税务中介组织执行。

参考文献

[1]李继辉.我国国税务行政复议若干问题分析[J].甘肃农业,2006,(07)

[2]吴丹.浅议行政复议中的“禁止不利变更”原则[J].甘肃农业,2005,(10)

我国行政法治现状分析 篇4

宪法与行政法 期末作业(论文)

论文题目:我国行政听证制度的现状与完善

任课教师:

沈亚平

级:

2014级

业:

公共管理(MPA)

号:

2120141806

名:

崔金旺

2015年7月23日

I

我国行政听证制度的现状与完善

摘 要:行政听证制度是作为行政程序中的一项重要制度,可为相对人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提供了程序上的保障。但由于我国民主法制建设仍然比较薄弱,社会整体对听证制度的认识不够深刻,导致我国行政听证制度中存在一些问题。听证制度所要求和体现的精神,即通过公开、合理的程序形式将行政行为建立在合法适当的基础上,实现行政管理公平、公正这一崇高的价值目标。本文将从行政听证制度在我国的产生和发展、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等方面来论述,并提出一些完善我国行政听证法律制度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听证制度;现状分析;完善

I

目录

引言.......................................................................................................................................1

一、案例背景及分析...........................................................................................................1

二、我国行政听证制度的历史沿革与现状.......................................................................2

(一)行政听证制度的产生的必然性.........................................................................2

(二)行政听证制度的历史发展.................................................................................2

(三)行政听证制度的具体内容.................................................................................3

三、我国行政听证制度存在的问题...................................................................................3

(一)申请行政听证的主体范围过于狭窄.................................................................4

(二)行政听证制度的应用范围狭窄.........................................................................4

(三)行政听证形式过于单一.....................................................................................4

(四)行政听证主持人制度不合理.............................................................................5

四、我国行政听证制度的完善...........................................................................................5

(一)完善正式的听证制度.......................................................................................5

(二)逐步扩大听证程序的适用范围.......................................................................6

(三)进一步完善对听证程序的审查.......................................................................6 小结.......................................................................................................................................7 参考文献...............................................................................................................................8

II

引 言

行政听证制度出现在我国较晚,它的制定是根据我国的国情和外国的相关规定。目前,听证制度是行政程序法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制度,被很多国家广泛应用。行政程序最早应用于法律中是在在行政处罚法中,这对于我国的行政程序立法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行政听证虽然是一个很特殊的程序,但它仍是一个独立的程序,发生在行政审查过程中。即使行政听证不是每一个许可的必经程序,但是对于一些非常重大的许可如一些涉及行政相对人切身利益的许可,行政听证的运用就有非常大的意义。一般认为,在行政许可中设置听证程序其目的是为了尊重行政许可申请人与其他利害关系人,让许可申请人与其他利害关系人加入进来,可以为实体权利和程序权利的实现创造条件,使行政许可机关作出正确的行政许可决定,使行政许可的决定更容易被人接受。

一、案例背景及分析

从执法实践来看,听证案件的范围应扩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四十二条规定:“行政机关作出责令停产停业、吊销许可证或者执照、较大数额罚款等行政处罚决定之前,应当告知当事人有要求举行听证的权利”。因此,列入听证范围的案件主要是对当事人财产权益产生重大影响的案件,其中一些案件也属此类情形,例如近年来企业改制引发的登记纠纷,工商部门查处企业提交的虚假材料骗取登记的违法行为,拟作出撤销公司变更登记的处罚,撤销变更登记意味着此次登记事项无效,对改制企业的各方权利人均有较大影响。如将其列入听证范围,带听取各方意见后再作处理,将有利于平息争议。此外扩大听证范围,对一些争议大但不属于听证范围的处罚案件,听证机关认为有必要,也可以主动告知当事人听证的权利,例如行政机关拟作出没收当事人较大数额财物的行政处罚。2005年6月,某地区工商局查处一无照从事网吧经营案,拟对当事人的32台电脑予以没收,金额超过10万,对个人来说,其影响远远超过多数较大数额罚款。如此严厉的行政处罚如果得不到相对较轻的处罚所能够得到的权利保障,显然不符合行政合理性原则,对当事人也殊为不公。因此,行政机关对此举行听证,可以消除当事人疑虑,使其自觉接受处罚。

通过上述听证实践,进一步对我国行政听证制度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的完善来进行分析研究。

相对人有表达意见、提供证据以及行政机关听取意见、接纳证据的程序所构成的一种法律制度。

(三)行政听证制度的具体内容

一般认为,行政程序法的听证制度的基本内容主要为:

1.告知和通知。告知一般可以这样理解即是行政机关在作出行政决定前将决定的事实理由和法律根据依照依法定的形式告知给行政相对人和其他利害关系人。通知可以定义为“行政机关将有关听证的事项在法定期限内通告利害关系人,以便于使利害关系人在准确的时间和地点参加听证并给予充分的准备时间”。告知和通知可以作为行政机关与行政相对人之间的桥梁和纽带,它们是行政听证中不可以没有的程序,更有利于保障行政相对的行政权力。

2.公开听证。听证在原则上是必须公开的,这样可以让公民更好的了解行政机关作出行政决定的过程,从而实现民主监督,促使行政机关能够依法行政。但是也是有例外的,如听证的内容涉及到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的,可以不公开进行。

3.委托代理。由于每个人的文化水平和个人条件都不同,不可能每一个人都能充分运用自己手里的权利和利用法律来维护自己的合法利益,因而,应当允许它们在必要时,获得法律帮助。所以在听证中,行政相对人可以委托代理人参加听证,达到维护自已合法权益的目的。

4.对抗辩论。对抗辩论是行政机关与行政相对人的一种互动,即行政机关提出他们的决定的事实还有法律依据,行政相对人可以对此提出质疑和反问,进而使案件的事实更加真实可靠,使行政决定更加公正化、合理化。

5.制作笔录。听证的过程必须由特定的人员以文字的形式记录下来,并保存起来,相关规定表明,笔录是行政机关作出行政决定的唯一依据。

三、我国行政听证制度存在的问题

行政听证,小到对个体的治安处罚,大到对公司企业营业执照的吊销都应该起到积极的作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已吸收了公开和回避等外国比较完善的原则。但不可否认的是从整体上来讲我国的行政听证制度还相当的不完善。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兴起和快速传播,一方面,人们对政府行为监督的积极性不断上升,这就要求政府行为需要不断的的透明化,也就为行政听证制度的适用创造了空前有利的大环境。另一方面,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物质文化生活需求的矛盾以及经济结构、地域发展不平衡之间的矛盾使得一些社会矛盾特别突出,群体事件不

正式听证,成本较高。目前,我国法律只规定正式听证方式。这与行政制度的发展不相适应,也不能满足现代行政管理的需要。听证程序的运行,或多或少将影响行政行为的效率,在保障了正义、公平的同时,可能造成人力,财力的浪费。因此,缺乏灵活的听证形式就必然使一些简单的裁决走入复杂程序的怪圈中,一方面不利于行政主体职责的履行,另一方面也不利于相对人合法权利的保障。

(四)行政听证主持人任用不合理

听证主持人是指“负责听证活动组织工作的调节和控制,使听证活动按法定程序合法完成的工作人员”。听证主持人在听证过程中可以说是居于主导地位的。可是我国的行政程序法,并没有与国外的行政程序法一样,对行政听证主持人的法律地位及其职权都没有做出明确的规定。我国的《行政处罚法》虽设定了听证主持人,却未对其资格选择做出明确规定。而我国相关法律只规定了行政法规规定的听证形式,未对听证主持人的资质及其职责权限做出规定。在实践中,通过行政机关指定的方式产生听证主持人。对于被指定人的听证主持人来讲,也许指定者就是他们的老板,或者是与其工作有着很大关系的人,他们手中可能掌握着对决定被指定人利益的权益,因为这些利害关系,被指定人会在主持过程中自觉不自觉地倾向于行政机关,这有可能造成一些不良后果。而对于主持人个人素质要求的规定仅停留在行政法规、地方法规、政府规章、甚至规范性文件中作出宣告性规定,这对于保证主持人中立地位是远远不够的。

四、我国行政听证制度的完善

行政听证制度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从多个角度出发积极寻求新方法新思路,具体而言应抓好以下几点:

(一)完善正式的听证制度

按照通说:以听证程序的严格性与繁简程度为依据,行政听证制度分为正式听证和非正式听证。从我国听证制度的发展来看,我国采用的听证形式是正式听证,但是有关听证程序的法律规定还不成熟,与实践脱节,不能够起到保护作用[6]。从而,我国听证程序的改进关键点是改进正式听证制度,以及与听证有关的各项内容,让听证制度更加完善。这样做不既可以保障当事人的权益,又可以保证我国听证制度朝着良好的方向发展,纵观其他国家的听证制度的发展史,可知其一般都是由繁入简、从正式向非正式过渡。比如日本《行政程序法》中规定:“听证主持人认为必要时,即对非案件当事人的第三人,依照作出该不利益处分所依据的法令,认为其与该不利益处分有利害关系时,听证主持人可要求该利害关系人参加听证程序,或

小 结

我国行政法治现状分析 篇5

乡镇行政是我国农村基层政权组织,是国家行政管理体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落脚点,是农村建设的直接领导者和管理者,是把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和要求传输到国家政权组织中去的第一道入口。随着经济全球化、世界一体化的不断深入,世界各国的经济技术、文化不断地相互融合,各国政府为在全球化过程中趋利避害,都面临着适应新形势、调整政府职能的挑战。随着我国加入WTO,我国政府的行政管理体制和机制也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乡镇政府作为国家政权的末梢,也应该以此为契机,全面深化行政体制改革。中国幅员广阔,具有广大的农村,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社会公益事业、农村的社会稳定以及国家对农业、农村和农民的扶持政策的落实,都离不开乡镇政府。农村需要一个行政管理科学化的乡镇政府来服务、协调和管理,以确保农村经济社会健康、快速发展。在现实生活中,乡镇政府虽然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乡镇政府的行政管理存在许多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影响了农村经济发展,一定程度上也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乡镇有自己的特点,也有不如人意的现状,也还有目标一致的改革呼声,但改革是为了什么?如何改变?如何改变才能走出传统改革的误区,回归乡镇本来的功能。

关键词:乡镇

行政管理

改革

目 录

一、我国乡镇政府行政管理的现存问题............................................................2

(一)党政分设问题值得重新审视...................................................................2

(二)干部任用体制亟待规范..........................................................................2

(三)财政体制不健全.....................................................................................3

(四)镇政府职能的“越位”和“缺位”....................................错误!未定义书签。

(五)管理人员素质不高...................................................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我国乡(镇)行政管理的改革方法...................................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结论............................................................................错误!未定义书签。

我国乡(镇)行政管理的现状与改革研究

一、我国乡镇政府行政管理的现存问题

乡镇政府行政管理在实际工作中,存在许多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降低了行政效率,难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党和政府的形象,使“三农”问题突出。依据行政管理学的理论,对乡镇政府管理的问题进行剖析,拟提出改进办法,使乡镇政府管理科学化和规范化。

(一)党政分设问题值得重新审视

乡镇政府普遍设立党委和政府机构两套班子。原则上党委是领导和决策机构,镇党委书记主持全面工作,是第一负责人;政府侧重负责抓经济工作,镇长是法人代表。这种党政分设的体制,在实际工作中导致工作责任与管理权力不协调,是乡镇政府难以提高行政效率的一个重要原因。抓经济工作是乡镇政府的核心目标,但实现这一目标的责任和权力不明确。公认书记是一把手,也就是书记是组织的第一责任人,那么书记在主持全面工作的同时,应该把经济工作做为工作重点。然而,镇长是乡镇政府的法人代表,侧重抓经济工作,并主管财政和管理一切经济活动。这样就形成了一种窘境。组织的负责人不主抓组织的核心任务,向上级汇报时却重点汇报经济工作,而作为非第一责任人的镇长却要负责组织目标的落实,同时又拥有落实目标的财政支配权、人力、物力的使用权。书记责任大而无财权,镇长责任小却拥有财权、事权和经济工作指挥权。责权的模糊,导致书记、镇长之间的关系就好像婆媳之间关系一样,永远也不会像母女之间那样亲密,这种矛盾斗争贯穿于整个乡镇工作。

乡镇组织拥有党委和政府两套班子,原则上是按照所设计的结构进行层级指挥和管理,但在实际工作中,常出现组织指挥上的不协调。两套班子就有两套相对独立的指挥系统,就政府系统而言,镇长指挥各副镇长,副镇长再落实各科室,层次明确,上传下达。经济工作主要由该系统来计划、组织、指挥和协调。如果镇长不向书记汇报,副镇长也不便于向书记汇报工作,则书记对经济工作只能一知半解,却要负全责;党委工作自成系统,主要是人事权。书记、副书记通过机关支部对机关科及科以下的工作人员以及各村支部班子进行考核,做出人事变动决定。这种决定通常都不和行政系统沟通,因为那是他们的工作阵地,不能轻易退出。按理考核工作是以业绩为依据,而业绩的好坏行政指挥系统最有发言权,然而,行政系统参与过多,就使党委系统的指挥权威受到威胁。这样,行政指挥系统和党委系统基本彼此分立,从而导致整个乡镇最终的指挥上的不协调,信息不能共享,组织形不成合力,进而影响最终目标的实现和效率的提高。

(二)干部任用体制亟待规范

乡镇政府的副职以上干部均为县管干部,也就是他们的任命、调动、提拔都由组织部门考核确定。原则上,镇长、副镇长都是由乡镇人大选举产生,其候选人由县级组织部门提名 3 推荐。在实际工作中,上级组织部门推荐的干部,乡镇人大一律通过,约定俗成。乡镇人大都知道,上级组织部门提名的候选人就是任命,人大只不过在履行程序,使之合法化而已。这样,乡镇书记、镇长及其副镇长的任用既然是由上级党委任命的,那么乡镇政府的干部只有对上级党委负责,他们的升迁和乡镇没有特别大的关联。这种干部管理体制产生了很多的问题。一方面乡镇长要对上级负责,上级政府安排的工作不管对与错,不管与乡镇利益是否有冲突,都应该办好。因为完成上级部门安排工作,才能体现政绩,体现工作能力和水平,才能为今后升迁创造条件,才能被上级政府认同;另一方面,对乡镇工作责任感不强。因为是上级政府任命的,任职时问也有一定之规,所以可以搞短期行为;可以极大地发挥自己的权力;可以无视民主;可以有点腐败;可以带点专断,可以交点朋友;可以某些私利。同样是被任命的干部,为什么独对乡镇干部如此挑剔和苛求呢?因为乡镇主要领导发挥权力的空间较大,他们有着与他们责任不相匹配的权力。

(三)财政体制不健全

我国行政法治现状分析 篇6

一、我国高校行政管理工作现状

现在的大学是一个人员、资金、规模巨大而复杂的巨型组织。高等教育的发展带来了巨大压力, 对教师队伍建设的同时,也给高校行政管理工作带来了更艰巨的任务与挑战。然而,目前我国大多数高校基本都只关注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对提高学校行政管理工作水平的重要意义认识不充分、重视不到位。目前我国高校行政管理工作面临的现状:一是行政管理人员来源多样,素质不一且整体偏低;二是行政管理观念落后,专业化程度较低,现代管理技能缺乏;三是行政管理人员待遇不高,发展前景不明朗,职业满意度不高;四是行政管理制度不健全,缺乏对管理人员培训、考核、晋升等有效机制,等等。

二、国内研究现状

在高校领域,实践应用职业规划理论的高校乏善可陈,而且目前大部分的研究热点都是针对高校教师的职业发展,针对行政管理人员的职业规划研究少之又少。虽然已有一些研究关注到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的职业倦怠和发展问题, 但从总体上说,并未达成广泛的共识未形成完善的理论体系,没有获得足够重视,实践中没有落到实处。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的职业规划研究和实践探索还有待进一步深入发展。

华东师范大学的朱燕认为, 将职业规划管理理论运用到高校行政管理人员这一特定人群中, 对行政管理人员职业发展中的不同发展阶段,以及处在不同发展阶段中不同的身心特点、需要和职业发展障碍等现象进行动态审视,可以解决目前存在的管理人员非专业化、管理观念陈旧、缺乏职业发展意识等方面的问题[1]。

电子科技大学的谢琨认为, 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的职业规划可以借鉴较成熟的企业职业规划管理的理论和实践方法,坚持公平性与共同性、以人为本、职业与家庭相协调、个人与组织相结合等原则。高校行政管理人员应牢固树立服务意识,强调服务功能,找准自身在高校内部管理结构中的定位、功能和作用,注意增强行政管理人员的工作主动性,把行政管理人员的个人发展和学校的战略发展结合起来[2]。

目前国内关于高校行政管理人员职业规划的研究重心主要集中在绩效考核、培训和职业规划不同发展阶段的研究等方面, 对于目前高校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的入口关———招聘工作、人岗匹配的岗位分析等方面研究,没有引起重视。

三、高校行政管理人员职业规划内涵

行政管理人员职业规划是指学校通过分析、评估行政管理人员的兴趣、能力、价值观等,共同确立学校和个人都认可的职业发展目标,并通过培训、轮岗、晋升等一系列措施,对执业生涯进行设计、实施、评估、调整等综合管理,逐步实现行政管理人员职业生涯目标的过程[3]。职业规划的涉及面广,内容丰富,只要是对学校和行政管理人员有帮助的职业活动,均可囊括其中。主要包括:针对行政管理人员的多种职业培训、发展咨询、心理辅导,等等;针对学校的各种人事政策和措施,如建立科学考核制度、晋升制度、轮岗制度、劳动保护与社会保障制度,等等。

高校行政管理人员职业规划主要包括两个层面: 一是行政管理人员为了满足自身职业发展的需要, 自我主动进行职业规划,即个人职业规划管理;二是学校为了满足自身发展战略与办学目标的需要, 帮助行政管理人员规划和管理其职业规划的发展,通过提供必要的培训、轮岗、晋升等发展机会,为行政管理人员职业规划发展设计道路,即组织职业规划管理。

四、现状分析

1.制度建设

目前, 我国大多数高校对于行政管理人员的职业规划并没有明确的指导和规定,行政管理人员职业规划基本都是“靠天收”,学校行政管理人员的职业发展完全依赖于个人努力和悟性。一些硬性的、陈旧的文件、管理制度,并没有体现学校人事管理对行政管理岗位的规划性、专业性、针对性和引导性。

2.招 聘方式

行政管理岗位的招聘工作很少单独设置招聘岗位, 这体现了学校在招聘的岗位定位上缺乏科学的规划性和针对性,随意性很大。学校招聘工作的现状反映出对于行政管理岗位重视不够、岗位需求不清晰、定位不明确等问题。同时,从应聘人员的角度说, 应聘职位和聘任职位的不一致也很容易导致自身定位模糊、能力与岗位不匹配等问题。

3.培 训情况

行政管理人员的入职培训, 往往是和教学岗位人员一起进行的,并没有针对行政管理岗位进行单独指导。培训内容主要围绕教师岗位展开,对行政管理人员并未体现针对性。入职后,教师的培训机会相对较多、针对性较强,各专业也会由行组织参加相关培训。而行政人员的培训机会不仅少,且基本是省、市相关职能部门组织的业务培训,学校很少统一组织人员参加岗位职业培训。

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的培训缺乏目的性、规范性、系统性和组织性。学校没有认识到培训的重要作用和意义,没有长期的或是全年的培训计划,也没有明确相应的责任单位;培训缺乏目的性,没有相应的宏观规划指导具体的培训工作;入职培训定位不明,入职后的职业培训应付了事。培训内容大多是专业知识技能,没有针对提高服务意识和技能、帮助个人发展的培训内容。

我国高校目前存在一种错误观念, 认为行政工作就只是重复性的事务工作, 进行专业岗位的技能培训意义和作用不大。即使少数岗位出于工作需要开展了一些培训,也没有在培训中体现工作需要的针对性,反而不能起到作用,达不到通过培训提升行政管理人员工作积极性的效果,使培训流于形式,没有体现出应有的实际价值。也有的情况是,临时组织培训,并没有形成系统、长远的规划, 没有建立一套规范的培训体系,也无法提高行政管理队伍的整体素质,这必将影响学校的长远发展。

4.考 核 、晋升机制

高校目前的考核工作大多“默认”部门内部轮流的方式,考核基本流于形式。这种“一刀切”的现象,让学校里原本有点上进心的行政管理人员在日复一日的工作中逐渐失去积极性、主动性和工作动力。

目前,高校已经开始尝试通过组织校内公开考试来选拔中层干部和科级干部,一定程度地保证了行政管理人员有一个比较好的上升渠道。虽然不可避免的,也会有“内定”等一些说法传出,但从总体上看,晋升机制还是比较公开公平公正的,行政管理人员还是可以通过晋升考试展现实力、获得提升的。

高等教育的外部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对大学自治与高等教育实现国际化的发展趋势, 传统大学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高等教育需求的快速发展, 现代大学管理制度的建立显得尤为关键和迫切。行政管理人员作为高校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职业规划工作亟待重视和发展。

摘要:高校行政管理工作的专业化、科学化及规范化已成为现代化大学发展的必然趋势。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高效率的行政管理干部队伍是提高学校管理水平,办现代化大学的根本之路。职业规划可以帮助行政管理人员明确目标,促进其不断发展,为未来发展提供机会,同时帮助学校运用职业规划的手段和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方法,探索、研究、规划行政管理人员职业发展道路,充分发掘行政管理队伍的潜力,提高工作积极性,实现学校办学水平的提升和个人职业生涯的不断发展。

论我国制定行政程序法的现状 篇7

关键词:行政程序法;行政效能;依法治国一、行政程序法的基本概述

(一)行政程序的概念。有位著名的法律学者曾经说过:"世界上的大多数纠纷都是由词语引起的"。这一概论在法学研究领域中显得尤其重要,法学界的所有争论似乎都要追溯到词语的定义与解释。所以,要想理解行政程序的概念,首先要熟知程序的概念。程序一般是指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或者是指事物进行过程中所遵循的方法或步骤。而法律程序则是指,依据法律规定,以社会普遍公认的法律理念为指导思想,以法律明文规定的执法手段、方法和步骤,明确相对人的权利义务关系,既满足权利人的法律诉求,又公平的处理法律事务,这种手段、方法和步骤即是法律程序。在我国,行政程序一般是指行政主体实施行政行为所应当遵循的方式、步骤、时限和顺序。无论在任何国家,包括所谓的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国家,行政程序都是各国法治社会建设过程中一种重要的法律程序。

(二)行政程序法的功能。行政程序法的功能一般是指行政程序法以其基本原则为出发点,通过其基本的运作过程、方法及步骤等程序所发挥的社会作用及法律作用。我国学者中有的将行政程序法的功能概括为控权功能、保全功能、效率功能。我认为,行政程序法的功能主要表现为规范、监督和制约行政权的行使。行政法的核心宗旨在于控制行政权、保障公民权。顾名思义,首先就在于控制国家行政权力的行使,监督行政机关能够严格依法行使行政权。行政机关作为国家的管理者,承担着管理国家事务,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职责。然而,在行政机关管理国家事务的过程中,它的一切管理行为并不一定都是合法、合理的,这一切都是由于行政机关在行使行政权的过程中,享有着巨大的行政自由裁量权,这就要求对行政权的行使必须进行有效的监督和制约,以免行政权力不断的扩大,对公民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然而,能够达到这种有效的监督和制约的方式之一就是统一的行政程序法典的规范,从程序上限制国家行政机关恣意行政,防止行政机关滥用职权。

二、我国行政程序法治化的现状与困难

(一)立法技术上存在缺陷,行政行为变化复杂且范围广泛。在我国法治建设的发展过程中,起步晚、发展慢以及中间经历了长期的动荡,导致我国法治建设长期落后于西方国家。然而在行政法甚至行政程序法上更是发展缓慢,虽然在改革开放之后,我国行政法有了初步的发展,多部控制行政权、保护公民权的行政法律、法规,例如《行政复议法》、《行政许可法》以及《行政处罚法》相继出台,使得我国行政法学的立法困境的到了充分的改善和提高。但是在立法上,对于他们的具体实施程序仍然存在着很大的空白,即在目前程序立法上仍在存在着很大的缺陷。

首先,行政程序立法主体存在多级性的特点,目前我国行政程序立法机关既包括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行政程序法律,也包括各个地方的地方性法规,这就使得行政程序立法呈现出一种多级性的状态,使得有些程序法的制定丧失了其应有的作用;其次,行政程序立法呈现一种附属性的特点,也就是说目前我国大部分有关行政程序法的内容都是规定在行政实体法之中,作为实体法的工具或者是手段而存在,这就使得行政程序本身的地位就处于实体法之下,虽然这似乎符合我国"重实体、轻程序"的立法原则与实际情况,但这一理念本身就是存在缺陷的。

(二)行政程序法治观念缺失。从我国社会发展史的角度来看,"人治"一直是人们的主流观点,这种"人治"的思想,使得处于较高地位即管理地位的政府行政机关自然而然的把自己摆在一种高高在上的地位,他们认为法律只是统治者管理国家和人民的一种工具,法律所约束和管理的主体只是平民老百姓而已。这就使得一些行政执法者在执法过程中,难免的会恣意追求执法的结果,从而忽视了执法的过程即程序。行政执法人员在执法过程中,除了坚持依法行政的基本原则外,行政执法人员在执法过程中尚要坚持"程序正当原则"。程序正当源自于英国的"自然正义",发展并兴盛于美国,之后流传于世界,形成了英美法系国家法治建设过程中的"重程序、轻实体"的基本理念。“正当法律程序”是美国行政程序法典的灵魂,也是补充美国行政程序法规范和指导美国行政程序法发展的准则[4]。”然而,我国目前的法治理念,一直处在"重实体、轻程序"的理念之中,行政执法人员在执法过程中一味的追求执法结果的合法性,从而忽视执法过程的正当性即程序性,虽然办案效率得到了提高,但是法治的公平与正义渐渐缺失,很难达到人们满意的执法效果。

(三)行政程序法制化程度滞后。目前我国在行政立法上对于行政程序的规定越来越多,例如在2009年出台的《行政处罚法》,在《行政处罚法》中规定了行政处罚决定的一般程序、简易程序以及听证程序,并且设定了听证程序、简易程序以及一般程序的使用条件以及具体实施规定,在这其中包含了说明理由制度、听证制度以及回避制度等与行政程序有着密切联系的重要制度,这无疑反映了我国行政程序法律制度的巨大进步。但是,仅仅这样还是不够的。我国目前行政程序法制化程度相对滞后,在立法上仍然存在一些严重的问题。

在我国目前的行政程序法的发展过程中,除了行政立法、行政复议、行政许可、行政处罚着这几种行政行为之外,其他各类行政行为的程序不统一的情况下仍然存在。并且我国目前的行政程序法律规范分布在各种法律、行政法规之中,作为其他实体法的工具,仍然没有统一的、专门的行政程序法。

正是因为我国目前大部分有关行政程序的法律规范都散步在其他各个法律、法规等实体法之中,导致行政程序法律规范成为了为实体法服务的法律工具和手段,并没有完全的独立出来,"重实体、轻程序"的法律观念深入人心,进而造成了行政程序法律地位较低的结果。另外,虽然我国行政机关在其内部制定了许多内部行政程序,用以规范行政行为,弥补行政程序存在的不足。但是,这与我国行政程序法设定的理论目的与原则还是存在一定的差距的。尽管存在这些内部行政程序,但是由于传统行政执法人员脑海中固有的"管理论"的理念影响,导致这种所谓的内部行政行为打着规范行政程序的旗号,在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时候仍然以自身为中心,忽视行政相对人的主体地位,本质上依然维护的是行政权即公权力,这与行政法学的核心宗旨即控制国家权力,保障公民权大相径庭。

三、结论

我国法治化建设的道路相对于西方国家起步晚,发展缓慢,尚未成熟。特别是在法治理念方面,西方国家“重程序,轻实体”,而我国在法治实践当中始终坚持“重实体,轻程序”的法治理念,虽然不断新的法律的出台,正在渐渐缓解甚至改变这种传统观念,但依然存在很大不足。在这种情况下,一部统一的行政程序法典的制定,这符合我国法治建设的初衷与目的。但是对于如何具体的解决这些问题,尚需诸多专家学者的进一步探讨。

参考文献:

[1]章剑生.行政程序法学原理[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42-44.

[2]杜谦,宋文胜.网上申请政府信息公开的举证责任分配[J].人民司法案例.2015,(24):142.

[3]何海波.论收容教育[J].宪法学与行政法学.2015,(9):59.

[4]杨海坤,黄学贤.中国行政程序法典化[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15.

上一篇: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的影响下一篇:初中数学分层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