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本院校教师师德建设论文

2022-04-2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高职院校教师专业标准建设对于教师专业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事与愿违的是,相关的专业标准建设滞后,导致专职教师来源普教化、兼职教师聘任弱势化、“双师型”标准无共识、教师专业发展被动化、教师实践能力较薄弱。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三本院校教师师德建设论文 (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三本院校教师师德建设论文 篇1:

多理论视角下的应用型院校教师队伍建设困境与出路

[摘要]应用型院校教师队伍建设既影响着应用型院校自身的转型发展,也影响着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质量。由于应用型院校的发展历史较短,相对于普通高校而言,其各项制度还不够健全,也未能充分认识到教师队伍的重要性,这使得应用型院校教师的队伍结构、管理机制及培养机制面临诸多困境。为促进教师队伍的专业化发展,提升教师队伍的专业能力与教学能力,应用型院校需从系统理论、需要层次理论以及学习型组织理论等多理论视角出发,优化教师队伍结构、教师管理机制及教师培养机制,从而保障应用型人才教育质量。

[关键词]系统理论 需要层次理论 学习型组织理论 应用型院校 教师队伍

[作者简介]李吉(1983- ),女,吉林长春人,长春光华学院,讲师,硕士。(吉林 长春 130031)

随着应用型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我国产业经济结构转型工作获得了大批高技能实用型人才储备。与此同时,应用型院校发展规模的急剧扩张带来了诸多问题,其中最为关键的便是教师队伍建设问题。由于应用型院校教师队伍建设步伐缓慢,我国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受到了严重制约,阻碍了应用型高等教育的进一步转型。为加快我国应用型高等教育转型发展、保障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应针对应用型院校教师队伍建设困境与出路展开深入研究。

一、理论概述

(一)系统理论

系统理论比较侧重于对系统的一般运行规律及共同属性的研究,而对系统特殊属性研究较少涉及。该理论将事物和对象看作一个系统,从整体上研究其要素、结构和功能的关系,主要通过对系统之间信息的传递和反馈过程进行分析,厘清系统之间的联系,进而根据目的控制发展来达到最优结果。系统理论提出了整体性原理、相关性原理、结构性原理、层次性原理、目的性原理及环境适应性原理等多种原理。

(二)需要层次理论

需要層次理论的创始人亚伯拉罕·马斯洛通过对人类的心理需求进行深入研究,提出了需要层次理论。他认为,人的需要层次由低到高依次是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及自我实现需要,只有当人们的低级需要得到满足时,才会产生更高层次的需要。

(三)学习型组织理论

学习型组织理论由彼得·圣吉提出,他在《第五项修炼》中表达观点:学习型组织成员可以不断突破自我,创造出想得到的成果,且会不断出现新的创造性思维方式,共同进步实现思想抱负。学习型组织是一个不断向上、不断进步、不断创新的组织。建设学习型组织需要具备五个基本素质,即自我超越、共同愿景、心智逐步完善、团队学习和系统思考。

二、应用型院校教师队伍建设困境

(一)队伍结构面临的困境

1.青年教师与中年教师比例相差悬殊,年龄梯队不尽合理。教师的年龄决定了其创造能力、思维方式及对教学问题的处理能力,青年教师与中年教师只有保持合理的比例,才能保证教学团队的科研创新能力,并保证教师团队的教学质量等。目前我国应用型院校普遍存在教师年龄结构不合理问题,具体表现为:青年教师所占比重远远大于中年教师,这种队伍结构不能合理促进教师队伍梯队的建设。

2.学缘结构不尽合理,多数教师具有相同的学术背景。教师的学缘结构是指教师的专业背景、学术背景等的构成状况。应用型院校的创新能力和学术的多元化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学缘结构。合理的学缘结构有利于培养多元化人才,打造全方位的教学团队,为教师的学术交流提供良好平台。目前,我国应用型院校教师团队学缘结构不合理的原因在于应用型院校的教师引进主要局限于本校或本地院校。

3.教师学历结构不合理。目前,我国应用型院校教师队伍中高学历教师所占比重相对较低,研究生学历教师所占比重整体而言仅为五成左右,其中博士学历教师所占比重更低,整体而言不到两成。

4.兼职教师所占比重较大。在我国众多应用型院校中,本校教师在该校教师队伍中所占比例较低,兼职教师所占比例极高,本校教师与兼职教师比重悬殊,不利于教师队伍的稳定、教师间的学术交流及学校的长远发展。

(二)管理机制面临的困境

1.教师考评机制不合理。部分民办应用型院校过度注重教师的教学能力,将教学时长、教学成果作为评价教师优劣的主要考核内容,而对于教师的科研能力未予以高度重视;部分公办应用型院校则将教师的科研成果和课题数量作为评价的主要内容,过度重视教师的科研能力,对于教师的育人能力关注较少。实际上,不论民办应用型院校还是公办应用型院校,都应该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摆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不可偏颇。因此,对教师能力的考核既要注重教学成果也要注重科研成果,不可顾此失彼。

2.激励机制不健全。良好的激励机制可以有效降低组织管理难度,帮助组织更好地完成预定目标。目前,我国应用型院校仍存在激励机制不健全的问题。首先,应用型院校教师的薪酬机制不合理,我国应用型院校教师薪酬较低,无法吸引优质教师。其次,我国应用型院校教师的福利待遇机制不完善。在发达国家,教师的福利除了通常的五险外,还有个人进修补贴、工人购物券等,在休假方面有家庭假、军役假、法庭义务假等多种带薪假,另外部分院校允许连续工作七年以上的教师享受一年的带薪教育休假。我国应用型院校在教师福利待遇方面存在明显不足。

3.教师弹性时间不足。我国大部分应用型院校对教师的坐班时间有严格的限制,但教师不仅有教学任务还有科研任务。只有给予教师足够的自由时间进行科学研究,才能保证科研成果的质量。教师弹性时间不足,导致教师不能合理安排教学时间和科研时间,从而影响院校的科研水平及长远发展。

(三)培养机制面临的困境

1.培训内容缺乏实用性。我国应用型院校过度注重对教师理论知识、教学方法、教学管理等方面的培训,缺少对教师科研能力、实践能力的培训。

2.培训过程面临诸多困难。目前,我国缺少专业的教师培训部门,且应用型院校自行组织的教师培训方式较为单一;应用型院校教师培训经费来源单一,且数额较小,政府扶持力度不够,致使教师培训只停留在形式上。

3.青年教师培训机会少。目前,应用型院校新引进的青年教师都有较高的学历,且职业进取愿望较为强烈,他们比中年教师有更强烈的学习需求。但是,部分应用型院校为了追求教学成果等,过度给青年教师分配教学任务,致使其没有足够的时间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进行科学研究。

三、多理论视角下的应用型院校教师队伍建设出路

(一)基于系统理论优化队伍结构

1.强化结构意识,加强对教师队伍结构的系统优化。教师队伍结构系统包括教师的年龄结构、学缘结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专兼职教师结构和教师队伍的稳定性等众多子系统,这些子系统的相互作用会影响教师队伍结构。应用型院校的教师队伍结构建设要系统进行考虑,不仅要对各个子系统进行优化,如引进教师时要注重教师的年龄、学历、专业职称等问题,还要顺应子结构之间的关系,如控制合理的专兼职教师比例,从而保证教师队伍的稳定性等,进而实现教师队伍结构的整体优化。

2.引入竞争机制,实现教师队伍结构的不断优化。第一,拓展教师来源渠道,面向社会公开招聘优秀人才。首先,在引进教师时要向全国公开招聘,优化教师的学缘结构,不可过度注重应聘教师所在地域;要开放性地看待教师引进问题,将目光转向国外,引进国际人才,提高我国应用型院校教师队伍建设的国际化程度。其次,要注重学科带头人对院校长远发展的重要性。在教师队伍的配置上,除了要保障各级职称比例的合理性,还要充分引进学科带头人,形成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第二,完善教师退出机制,实现教师引进与辞退的自由。完善的教师退出机制可以促进教师合理流动,及时辞退不合格教师,引进更适合本校教学与发展的教师,这样有利于激发教师提升自我能力的积极性,保证应用型院校的教学质量。

3.创建优良的外部环境,保证教师队伍建设质量。第一,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为教师队伍建设提供优良的法律环境。首先,要完善我国目前高等教育法律法规。由于教育法律是国家法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且其制定需要经济法、劳动法、教科文卫法等多种法律的支持,只有系统制定各项法律才能不断完善高等教育法律法规。其次,要提高相关法律的执行力度,真正落实教师权益。尽管我国法律明确规定了教师的工资标准、职称评定标准和社会福利等权益,但有些院校未将此权益落实。教育主管部门应出台相关的保障措施,如设立财政专款用于教师培训、福利等,促使应用型院校教师福利待遇得到升级、落实。第二,设立财政专款划拨,为教师队伍结构优化提供良好的物质基础。近年来,我国应用型院校数量不断增加,且教育质量也显著提升,但随之而来的资金问题成为应用型院校进一步发展的阻碍。有些应用型院校为了维持自身的正常运营,采用增加学费的方式扩大资金规模,这势必影响招生。因此,政府应设立财政专款,以保持学校的公益属性。政府的拨款力度直接关系着应用型院校教师队伍的稳定性,并影响着应用型院校的长足发展。

(二)基于需要层次理论优化管理机制

1.完善教师激励机制,满足其心理与安全的需要。第一,在薪酬机制方面,需要满足教师的生理需要。生理需要是人类需求中最基本也是最原始的需要,建立合理的薪酬机制可以有效满足教师的生理需要。在美国,其教师的薪酬不是由国家统一规定的,而是由地方政府及应用型院校自主确定;日本、法国等国家教师的薪酬标准由国家统一规定,但教师的收入在全社会中等收入水平以上,教师社会地位很高。我国应用型院校可以参照国外薪酬激励机制,由应用型院校自主决定薪酬水平,或按国家规定给予教师较高的薪资水平,这样可极大提高教师工作的积极性,激励教师专心从事教学与科研工作。第二,在教师福利机制方面,我国应用型院校的教师福利机制只涉及教师本人,并未涉及教师的家庭成员。美国应用型院校在福利机制方面除了为教师本人提供各种保险福利外,还为教师的家庭成员购买各种保险,为教师子女提供优惠教育政策等,这样便免除了教师的后顾之忧,满足了教师的安全需要。各项福利机制的实施都需要强大的资金作保障,因此我国应用型院校要积极拓宽资金的来源渠道,除向政府争取更多的资金外,还要积极向社会吸取捐赠,这样才能保障教师及其家庭成员的福利待遇,进而使院校获得长足发展。

2.发扬学术民主,满足教师自我实现的需要。马斯洛认为自我实现需要是人类最高层次的需要。应用型院校教师的职责并非简单地教书育人,最重要的是应用型院校教师具有较高的创造能力,对所学专业有较高的研究欲望,并想通过学术成果来体现个人价值。但在我国众多应用型院校中,教师往往被分配较多的教学任务,大大占用了教师自我提升与科研工作的时间。因此。应用型院校应为教师提供学术交流的机会,给予教师较多的自由时间进行科研工作;同时,鼓励教师参与学校事务的管理,发挥教师的管理能力,提高教师的参与意识,在院校长足发展过程中满足教师自我实现需要。

(三)基于学习型组織理论优化培养机制

1.加强教师培训工作,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要公平对待全体教师,促进教师全员发展与全面发展。一方面,要保证全体教师都有参与培训的机会。应用型院校中,每个教师都有相应的职责,且每个岗位对院校健康发展都举足轻重,仅仅对骨干教师进行培训会阻碍全员的共同发展,为了使院校实现长足发展,应注重全员培训。另一方面,要注重教师的专业发展。对教师培训内容的设置要注重三个方面,即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专业态度。首先,应用型院校对教师专业知识的培训要根据教师的学术领域确定,如院校可针对每一专业领域开设一些培训课程,提升教师的专业思维与专业能力。其次,要注重教师专业技能的提升,应用型院校可开展“教学咨询”活动,让教师提出在实际教学活动中面临的问题及困惑,由专门人员提出解决办法。最后,注重对教师专业态度的培训,专业态度主要是指教师的教学能力、科研水平及师德师范等方面。教师要发挥自己在教学工作中的主体作用,用实际行动提升自身师德修养、教学能力等,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

2.构建教师学习共同体,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构建教师学习共同体可以为教师提供分享与交流的平台,有利于教师优势互补,积极反思,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其一,构建教师学习共同体需要建立共同愿景。校长要发挥其在构建学习共同体中的主导作用,积极鼓励教师组建学习共同体,通过宣传成果,使众多教师加入到团体中来。其二,构建教师学习共同体离不开专家的引领。专家具有先进的教学理念、较高的学术水平,可以不断更新教师的教学理念并提升其专业水平,带动教师群体朝着共同的目标奋进。

[参考文献]

[1]林晓璐.基于心理契约理论的高职院校师资队伍绩效管理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7(12).

[2]蒋成.网络及教育技术现代化背景下教师队伍建设的要求及对策[J].中国成人教育,2018(2).

[3]范万年.基于积极组织行为学的地方高职教师社会服务能力提升[J].教育与职业,2017(5).

[4]夏素荣.职业生涯规划——地方高校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的路径[J].中国成人教育,2017(6).

作者:李吉

三本院校教师师德建设论文 篇2:

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发展现状及专业标准建设构想

摘 要:高职院校教师专业标准建设对于教师专业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事与愿违的是,相关的专业标准建设滞后,导致专职教师来源普教化、兼职教师聘任弱势化、“双师型”标准无共识、教师专业发展被动化、教师实践能力较薄弱。为此,要在高等性与职业性、专业性和教学性、实践性和发展性、操作性和导向性相统一的原则下,结合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从专业理念和师德、专业知识、技术实践能力、教育教学能力和专业发展能力等5个维度,构建涵盖25个领域的高职院校教师专业标准框架,从而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提高职业教育质量提供保障。

关键词: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发展;教师专业标准

作者简介:李云梅(1975-),女,天津市人,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教育学博士研究生,天津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教育学、自动化;闫智勇(1973-),男,山西阳泉人,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北京农业职业教育研究所副教授,管理科学与工程博士后,教育学博士,研究方向为教育管理及政策法学、高等职业教育。

基金项目:2011年度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重点项目“高职院校教师专业能力标准的研究与实践”(编号:112113),主持人:闫智勇。

经过“十一五”和“十二五”期间的政策激励,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获得了长足发展,辦学条件极大改善,教学质量稳步提升,规模业已占据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然而,美中不足的是,高职院校教师队伍的发展则仍然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和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其原因主要在于:其一,目前多元化的师资来源和培育政策,虽有助于优化教师队伍结构,但也导致高职院校教师的专业素质参差不齐;其二,长期以来,高职院校教师的专业发展处于自发状态,国家层面尚未建立具有针对性的高职院校教师专业标准。可见,尽快建立高职院校教师专业标准,既能够充分发挥高职院校教师多元化来源优势,还能够规范和引导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化水平稳步提升。

一、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困境和表征

(一)专职教师来源普教化

与我国普通中小学教师的培养情况不同,我国并没有规模可观的师范院校专门培养高等职业院校的教师,而主要是通过新教师入职后的助教制度(师徒制)和专业学位研究生来培养。首先,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和社会人才结构的高移,高职院校招聘的教师逐渐由本科层次提高到研究生层次,目前主要是硕士研究生层次,从而导致通过助教制度培养高职院校教师的制度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其次,虽然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开展已有20多年的历史,但总体来看,专业学位与学术性学位研究生培养机构缺乏明确分工,二者的人才培养方案和手段同质化严重,培养特色不鲜明,培养的人才与高职院校要求的教师专业能力结构仍存在较大差距。综上,在当前两种培养制度下,高职院校专职教师普教化的痕迹比较严重,难以满足高职院校教育教学的根本需求。

(二)兼职教师聘任弱势化

教育部等四部门于2012年印发了《职业学校兼职教师管理办法》,从聘用条件、聘请程序、组织管理、经费来源等方面加以规范,为职业院校聘请兼职教师提供了制度保障。然而,现实情况是,由于兼职教师聘请缺乏稳定的经费来源,且兼职教师的聘请往往根据办学经费和招生情况来确定,而不是按照优化教师素质结构来确定,从而导致兼职教师在政策层面处于弱势地位。其主要表现为:从聘请的兼职教师水平来看,受限于兼职教师的报酬标准,很难从企事业单位聘请到优秀的兼职教师;从兼职教师的地位来看,国家文件只规定职业院校可以从企事业单位聘请专业技术人员作为兼职教师,但并没有给企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到职业院校担任兼职教师提供相关的法律政策保障,从而导致兼职教师在执教过程中常常处于边缘化的地位。

(三)“双师型”标准无共识

“双师型”教师这个概念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写进国家文件以来,逐渐成为我国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的方向,甚至把“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情况作为职业院校建设的重要考核指标,旨在推动中等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如,在高职院校教学评估中,国家明确了“双师型”教师的四条标准;在中等职业教育领域,重庆市、江西省、吉林省、河南省、江苏省等地方政府出台了“双师型”教师的认定标准。然而,目前地方和国家层面还没有高职院校的“双师型”教师认定标准,且许多认定标准之间的差异性较大,尚未达成行业共识。因此,建立职业院校教师的专业标准,不仅是“双师型”教师领域学术研究的需要,更是职业院校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现实需要。

(四)教师专业发展被动化

从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发展历程来看,在国家层面,2005年《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实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以来,才通过拨付国家财政经费将支持职业院校教师队伍建设纳入国家视野,但是政策的受益面较小,最初主要惠及100所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十二五”期间,高等职业教育的管理权由教育部高教司划转给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高等职业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的教师素质提高计划开始实行统一管理,一并纳入到教育部、财政部“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中来。然而,总的来说,高职院校教师的专业化发展路径还属于被动型、他塑型的态势,自主专业化发展的动力还不足。其原因在于:其一,高等职业教育尚无研究生层次的教育,导致高职院校教师不能像普通本科高校教师那样,能够在指导研究生的过程中获得对外交流和参与科学研究的机会,从而形成主动专业化发展的动力;其二,高等职业教育尚无国家级全国重点建设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基地,而全国建立的100个国家级重点建设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基地主要服务于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从而导致高职院校教师主要通过专项培训项目达成专业化发展的目标,缺乏促进高职院校教师自主专业化发展的长效机制。

(五)教师实践能力仍不足

由于我国高职院校教师培养制度的先天性缺陷,教师的实践能力普遍较弱,难以在实践教学领域给学生提供具有针对性的指导。为此,2005年《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提出职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的办学方向,大力推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要求学生必须达到半年的时间到企业顶岗实习;2014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进一步要求加强学生专业实践能力培养的要求。为了落实国务院上述文件的精神,2016年教育部出台了《职业学校教师到企业实践规定》,要求教师必须每五年到企业实践6个月,旨在不断强化培养职业院校教师的生产性实践能力。但从总体情况来看,还需要进一步落实和完善上述职业院校教师实践能力提升的制度和配套政策,提高教师专业实践能力依然任重而道远。

二、构建高职院校教师专业标准的现实意义

(一)制定教师准入制度的需要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开始提出“完善符合职业教育特点的教师资格标准”的要求,从而促使各地采取多种措施落实国务院文件精神。如,2012年山东省政府《关于加快建设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意见》中提出:“高等职业学校半数以上新进专业教师一般应具有3年以上所需专业工作经历、非教师所需系列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或二级以上职业资格(执业资格)。”一些职业院校也在采取多种措施,完善教师准入标准,如天津轻工职业技术学院从2013年开始要求新應聘的专业教师必须有两年及以上工作经历。2012年《国务院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中也提出:“要完善高等学校教师专业发展标准体系,作为教师培养、准入、培训、考核等工作的重要依据。”教师专业标准体系包括教师专业标准、教师资格准入标准、教师培养标准等。其中,教师专业标准是教师专业标准体系中最上位的标准,是制定教师资格标准的重要依据。可见,要建立符合职业教育特点的高职院校教师资格标准,首先需要建立教师专业标准。

(二)加强兼职教师队伍的需要

随着“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成为高等职业教育的基本教育制度,兼职教师越来越成为高职院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兼职教师队伍建设,构建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成为高职院校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然而,现行的《职业学校兼职教师管理办法》还缺乏对兼职教师任职资格的详细要求,在兼职教师聘任的实际操作中,多数情况下更加注重兼职教师的技术技能水平,而缺乏对他们的教育教学能力的考察。因此,构建职业院校的教师专业标准,不仅可以为高职院校提供合格教师的专业标准,还可以为各职业院校制定兼职教师标准提供重要依据,这对加强兼职教师建设提供了保障。

(三)完善“双师型”标准的需要

当前,尽管对“双师型”教师的多种解释丰富了其概念内涵,并在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初期给教师队伍建设提供了多种途径。但经过多年的建设,“双师型”教师建设路径基本明确,完善“双师型”标准势在必行。从国家建立的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标准来看,其侧重对“双师型”教师提出了专业要求,实际上是深化“双师型”教师认证标准,这与建立职业院校教师专业标准的目标具有一致性。从目前许多高职院校制定的“双师型”教师认定标准来看,其实质在于深化对“双师型”教师内涵的认识,这其实是建立职业院校教师专业标准的核心任务。当然,教师专业标准是国际性的概念,它更加全面、科学和具有权威性。因此,必须把“双师型”教师标准建设统一到教师专业标准之中,通过教师专业标准进一步深化“双师型”教师的内涵,并使我国高职院校教师队伍建设走向国际化,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走出国门创造条件。

(四)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需要

从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历程来看,其总体趋势是,从由被动专业化向主动专业化转变,由他塑向自塑转变。因此,职业院校教师的培训也必须由政府主导向教师自主转变,从而要求政府弱化在教师专业发展中的直接干预作用,而强化其间接指导职能。为此,最重要的就是政府要积极制定并颁布教师专业标准,明确高职院校合格教师的条件,从而促使教师能够对照专业标准,发现自己专业素质之不足,自主地规划学习和培训计划,有计划、有步骤地提升自己的专业素质,最终逐步达到合格教师的要求。当然,教师专业标准是合格教师标准,这是一个最低标准;要引导教师不断走向更高层次的专业教师,还必须进一步制定资深教师、优秀教师、专家教师、卓越教师等系列专业标准。

(五)提高教师培训绩效的需要

由于我国职业教育教师培养体制存在先天性缺陷,高职院校教师来源渠道单一,且绝大多数教师来自于普通本科高校,其专业素质难以满足职业教育的要求,因而必须加强职后培训来弥补教师专业素质的不足。在职业院校教师的职后培训当中,往往采用政府主导下的项目制,通过大规模、集中化、集约化的培训来解决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化发展过程中共同面临的瓶颈问题,这种培训形式在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初期显然非常必要。然而,随着高职院校发展路径从规模型转向内涵型,教师专业发展越来越表现出个性化和多样化的需求。在这种背景下,如果没有教师专业标准,则将导致两种困境:其一,教师难以对照专业标准判断自身专业素质所存在的不足,从而制定职业规划并提出有效培训需求;其二,教师培训单位也难以提供有效的培训课程,从而通过具有针对性的培训来弥补教师专业发展素质的短板,并以此衡量培训的效果。根据劳伦斯·因格瓦森(Lawrence Ingvarson)的观点,教师专业标准最重要的两大用途,一是为专业学习打造更有效的方法,二是建立更有效的体系来评估教师的表现[1]。可见,构建教师专业标准,在客观上能够保障职业院校教师培训的质量和效果。

三、建设高职院校教师专业标准框架的构想

(一)构建原则

1.高等性与职业性相统一。高等职业教育是为国家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一种高等教育类型,既要体现高等教育的特点,也要体现职业教育的特色:即,作为高等教育必须体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知识传播四大职能;作为职业教育必须体现职业性、实践性、应用性。

2.专业性和教学性相统一。高职院校教师是“双师型”教师,既要求教师掌握相关的专业知识和理论,具有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也要求教师掌握教育教学知识和技能,具有从事教育教学的能力。专业性和教学性不是简单的相加,而是二者的有机融合,即教师能够有效开发理实一体化的课程,能够熟练应用专业教学法开展教学,也就是说能够利用教育教学知识和方法更有效地开展专业教学,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3.实践性和发展性相统一。高职院校教师来源普教化,教师实践能力普遍较弱。为此,“标准的侧重点要关注教师的教育实践和专业操作能力,处处应该着眼于实践,这符合现代教学和评价的发展趋势”[2]。同时,要充分考虑经济社会发展和技术发展的因素,吸纳当前生产现场的最新技术、最先进的生产工艺、最新标准和最新管理理念;同时还要考虑教师职业化发展的最新要求,引导教师走创新发展之路。因此,在制定教师专业标准时,要把二者有机结合起来,既要考虑现实性,也具有一定的超前性。

4.操作性和导向性相统一。教师专业标准是指导、规范和引领教师专业发展的标准。一般由多个层级的具体指标构成,构建的教师专业标准指标体系中的能力指标或能力观测点要具体明确、可测量、可实现,在对教师管理、培养培训和教师专业发展中具有可操作性。但教师专业标准需要国家认可,在制定颁布以后,既需要具有一定的稳定性,还需要具有一定的超前性。同时,专业标准的属性也要求具有导向和引导的功能。也就是说,标准体系的构建必须把二者结合起来考虑,既要遵循教师专业发展的现状,也要面向教师未来专业发展的需要。

(二)基本框架与内容

总体来看,澳、美、英三国教师专业标准主要包括专业知识、专业技能/能力、专业实践/表现、专业性情/品质/师德、专业理念/承诺等五个核心要素[3]。根据上述分析,借鉴国内外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和我国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标准框架,并结合高等职业教育自身特色,可以构建我国高职院校教师专业标准,其主要包括专业理念和师德、专业知识、技术实践能力、教育教学能力和专业发展能力五个维度。

1.专业理念和师德。“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客观要求。2011年《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对教师提出了“爱国守法、敬业爱生、教书育人、严谨治学、服务社会、为人师表”等六项基本要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了要“严格教师资质,提升教师素质,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十八大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并把立德树人写进了2015年新修订的《教育法》和《高等教育法》,这表明新时期党和国家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的讲话中指出,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承担着神圣使命。传道者自己首先要明道、信道。因此,高职院校必须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坚持教书和育人相统一,坚持言传和身教相统一,坚持潜心问道和关注社会相统一,坚持学术自由和学术规范相统一,引导广大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教师专业理念和师德要处理好“四个”对待,即如何对待职业、如何对待学生,如何对待教学,如何对待自己。具体来说,包括对职业教育的理解与认识、对待学生的态度与行为、对待教学的态度与行为、个人修养与行为等四个方面。

2.专业知识。职业教育是能力本位的教育,但能力的形成与发展依赖于知识的获得;教师获得专业知识是从事教师职业的基础。舒尔曼(Shulman)认为,教师应具备的知识有下列几种:学科内容知识、学科教学知识、课程知识、一般教法知识、有关学生特点的知识、教育环境的知识与教育目标、教育价值的知识[4]。相对于高职教育而言,这些知识具体表现为职业教育知识、职业教育目标和价值知识、行业企业背景知识、学科专业知识、教育教学知识、专业教学知识、课程知识、有关学生特点的知识等。需要指出,专业教学知识是关于如何应用教育教学知识有效开展专业教学的知识,具体体现为专业教学法等方面的知识。

3.技术实践能力。与专业知识相对应的是专业能力,能力是学习者知识内化的产物,是应用知识的具体体现,也是掌握知识、技能的前提;能力强的人较易获得知识和技能。教师专业能力就是应用所学专业知识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和在专业实践中体现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实践能力包括技术实践能力和教育教学能力。所谓技术实践能力,主要是指高职教师在相关的职业环境中,合理利用专业知识、技术规范和职业态度去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和解决职业活动问题的各种能力,包括动手操作能力、行业企业联系能力、技术改进与产品研发能力、行业发展跟踪和观察能力、服务行业企业的能力等。

4.教育教学能力。教育教学能力是高职教师从事专门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能力,是高职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基本能力条件,主要包括理解和把握高职生心理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教学设计能力、教学情景创设能力、教学组织实施能力、课程开发能力、教育技术应用能力、教育教学评价能力等[5]。高职院校教师教育教学能力体现为教书育人两个方面。从育人的角度来看,包括健全人格的培养、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的培养;从教学的角度来看,包括教学设计、教学实施、管理协调能力、课程开发和教育教学评价等方面。教学设计具体来说就是備学生、备教材、备学材、备教法、备教学环境等,其中给学生创设教学情境对高职院校培养技术技能人才非常重要;高职教学实施包括多种类型教学场所,课堂教学、理实一体化教学、顶岗实习等教学场所;管理协调能力包括管理和协调两个方面,管理表现在不同的教学场所所要求的教学管理能力,协调能力主要包括具备行业企业联系能力、妥善处理组织内外关系的能力、具有团队合作精神等;课程开发能力就是针对所教专业特点,能有效开发符合职业教育特点的课程,如工科的理实一体化课程;教育教学评价就是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对学生品行、学业能力、技术技能水平进行评价,评价主体也要构建多元评价主体。

5.专业发展能力。教师专业发展能力是教师成长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能够确定自己的学习需求,并经常保持和扩展自己的专业知识,善于吐故纳新,淘汰过时的知识,更新观念,不断掌握教育、科技、专业方面的新信息和产业技术进步的新内容,并内化为多种能力[6]。提升教师专业发展能力是实现教学相长、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重要手段。教师专业发展能力包括专业实践、教学研究、学术研究和教学反思等。教师职后教育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而专业实践是当前我国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发展最核心的内容;教学研究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保障,是专业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之一;学术研究是指所从事学科专业的研究,可以实现以研促教、以研促改的目标,重视学术研究必然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教学反思,实践性教学反思是当前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职业教育与行业企业联系紧密,是跨界教育,培养质量需要得到行业企业的认可,教师更需要加强与实践的联系,不断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效果和质量。

(三)教师专业标准指标体系

按照上述5个维度的内涵,构建了25个领域的指标体系(见表1)。指标的选取遵循了代表性、独立性、发展性、稳定性和可操作性等五大原则。代表性就是按照五大维度指标的内涵,选取最能反映或代表每个维度实质内涵的指标;独立性就是每个维度中各个领域的指标相互之间具有相对独立性,不存在交叉或相互包含的关系;发展性是指指标体现了最为先进的发展理念,具有一定的超前性;稳定性是指标体系一经确定,在一定的时间、空间范围内是相对稳定的;可操作性是指选取的指标能够在现实中进行有效应用,凡是在实践中难以把握和应用的指标没有纳入。

(四)教师专业标准的应用领域

总之,制定高职院校教师专业标准,目的是为了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更好地提高职业教育质量。制定教师专业标准目的在于实践中应用,具体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对于政府或教育管理部门,可以依据教师专业标准制定高职院校教师准入、聘任(聘用)、考核、退出等管理制度,保障教师合法权益,形成科學有效的高职院校教师队伍管理和督导机制;对于高职院校教师培训单位或机构,教师专业标准指导教师培训单位或机构开展教师培训工作,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提高培训效果和质量;对于高职院校而言,是具有完善教师岗位职责和考核评价制度,健全教师绩效管理机制的作用;对于高职院校教师自身来说,是制定个人专业发展规划,爱岗敬业,增强专业发展自觉性。大胆开展教育教学改革,不断创新。积极进行自我评价,主动参加教师培训和自主研修,逐步提升专业发展水平。当然,各职业院校在实际运用过程中,应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对两级指标的观测点进一步细化具体指标,并对具体指标做出明确的解释,以便不同利益相关者的应用,引导和促进教师向专业化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德云,周南照.教师专业标准及其认证体系的开发——以美国优秀教师专业标准及认证为例[J].教育研究,2013(7):128-135.

[2]王川.论职业院校教师专业素质标准的建构[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7(9):15-20.

[3]孙翠香.职业教育教师专业标准的内涵及内容架构[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3(3):51-55.

[4]L S Shulman. Knowledge and Teaching: Foundations of the New Reform[J]. Harvard Educational Review,1987(1):1-23.

[5]李芹.高职院校教师专业能力标准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3(33):71-73.

[6]冯志辉.高职教师专业能力标准的探讨[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14(9):11-15.

责任编辑 殷新红

作者:李云梅 闫智勇

三本院校教师师德建设论文 篇3:

论现代高职院校教师综合职业素质培育

[摘要]高职院校教师的综合职业素质是影响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因素。文章首先论述了现代高职院校教师综合职业素质培育内容:转变高职院校教师定位,注重高职院校教师综合职业素质提升。然后提出了现代高职院校教师综合职业素质培育路径:加强关键教学能力培养,注重教学资源开发利用;营造积极进取的工作环境,加强教师继续教育;明确教师的激励方向,探索综合职业素质绩效考核;依托院校特色办学理念,强化教师队伍科学管理。

[关键词]高职院校教师 综合职业素质 目标定位 办学理念 培育路线

[作者简介]张曼娟(1970- ),女,内蒙古包头人,呼和浩特职业学院美术学院,教授,硕士。(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51)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7年度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高职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实战课堂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NJSY17652,项目主持人:张曼娟)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学高为师,德高为范。”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于教师。”在知识快速更新的时代,高职院校要深刻意识到教师综合职业素质培育的重要性。高职院校教师的综合职业素质是影响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因素,主要包括高尚的人格、整洁的仪表、渊博的知识等。只有高职院校教师具备较高的综合职业素质,学生才能“亲其师、信其道”,逐步成长为社会所需的高级技术型人才。

一、现代高职院校教师综合职业素质培育内容

(一)转变高职院校教师定位

教师兼具教书和育人的双重职责,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高职学生与普通高校学生相比,存在文化基础差、自卑心严重、难以管理等现实问题。面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高职院校教师需认清自己的角色定位,明确自身的职业理念。具体来说:一是教师由知识传授者角色向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角色转变。教学过程实质上是教师与学生之间交往与互动的过程。现代高职院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要建立新型师生关系,加强师生间的良好互动。二是教师要确立自身的研究者角色。现代高职院校教师需要立足企业实际,积极推动新产品、新工艺研究,引导学生完成产学研过程。三是教师要确立自身的指导者角色。高职学生职业定位要体现“三个面向”:面向社会技术应用型岗位、面相社会劳动生产型岗位、面向社会管理服务型岗位。要让学生掌握职业技能,教师就必须先行具备较高的学科实践能力、动手能力、指导能力、实践教学能力,以及丰富的实际岗位工作经验。

高职院校教师队伍建设关系着高职院校的生存与发展。就当前而言,高职院校教师传统职业定位和职业适应不良等问题困扰着教师队伍的发展。认识和了解高职院校教师传统职业定位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利于有针对性地加强教师综合职业素质培育。从社会学角度分析影响教师职业适应水平的因素,包括人力资本因素、社会资本因素、参照群体因素等后天因素以及家庭出身和家庭成员背景等先赋性因素。通过对这些因素进行全面分析,提升高职院校教师从事该职业的积极性和责任感,可以改变高职院校教师传统的职业定位。具体做法如下:一是社会大环境层面。逐步改变社会对职业教育的偏见,提高高职院校教师的社会地位。同时,政府加大对高职教育的政策支持力度和财政支持力度,提供一个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以有利于高职院校教师的个人晋升,提升高职院校教师的职业价值感和归属感。二是高职院校层面。高职院校从软环境着手,为教师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和教学氛围。另外,还要关心教师生活,完善教学实施,加强行政管理的民主化,提升教师队伍的集体荣誉感和团队凝聚力。

(二)注重高职院校教师综合职业素质提升

高职院校教师传授知识的过程就是育人的过程。育人不是不顾学生的知识基础、理解能力和学习兴趣,用强制的方法向学生灌输知识,而是教师要以自身的人格魅力去吸引学生、感染学生、影响学生。教书育人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工作,高职院校教师面对复杂的学情,需要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康的体魄,能调控自身状态,从容地进行教学工作,将自身的职业能力全面发挥出来;同时,有机结合自身的条件和对教学过程的认识,形成自己的独特教学风格和人格魅力,及时解决教学工作中的各种难题,成为受学生欢迎的优秀教师。教师综合能力水平包含师德水平、个人特质、管理能力、科研能力、教育理论水平、教学知识和技能、教学反思、与周围人群的关系建立,以及关爱学生等。高职院校教师据此客观评价自身的综合职业素质,找到适合自己的综合职业素质培育路线。

高职院校教师不仅要具备教师的一般特征,还要具备能够胜任高职教育的职业素质。高职院校教师综合职业素质表现为四个方面:社会生活知识、学科专业理论知识、行业生产实践知识、高职教育方法知识。具体来说:一是高职院校教师要与其他劳动者一样,具备作为合格公民的一般性知识。时代的发展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职院校教师必须激发出自身的求知欲,不断学习,自我完善,以更好地胜任教育者的角色。二是高职院校教师要具备扎实的理论功底和丰厚的文化底蕴。高职院校教学的特征是职业性、技术性、操作性、应用性,教师必须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素养。高职院校教师要根据市场变化情况,及时调整、改进教育内容与方式,以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三是高職院校教师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较高的指导学生实践活动的能力。实践教学是高职院校教师重要的常规教学任务,教师要良好地完成这一教学任务就必须具有较强的专业技能,以及能够正确引导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现代高职院校教师综合职业素质培育路径

(一)加强关键教学能力培养,注重教学资源开发利用

在高职院校教师综合职业素质培育中,关键教学能力培养是一项重要内容。关键教学能力包括教学观念和观念方法、教材把控能力、实践教学能力等方面。培养高职院校教师关键教学能力应做好以下工作:一是教师要转变传统教育观念,大胆探索,勇于创新,不断扩大自己的知识面,树立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具体来说,以学生未来真实工作任务及过程为依据,将教学内容进行整合、优化,设计出以任务学习为主的教学内容,实现“教、学、做”合一,理论与实践一体化。二是加强教师的教材把控能力。高职院校通过组织各种活动,使教师养成钻研教材、分析教材、诊断教材的习惯,成为教材的把控者、已知者,进而将教学目标和要求与教材紧密联系起来,教学时做到有的放矢。具体来说,教师要具备精简教材内容的能力,以及做到合理安排课堂时间,为学生补充适当的内容。三是提高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的提高对高职院校高技能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实践教学中最为关键的是引导学生明白实践是“做什么”“怎么做”及“为什么做”。高职院校教师要科学拟定实践教学方案,编制实训大纲及计划书,采用现场观摩、实际操作等实训方式,并实时动态地观察学生的学习效果,做好信息反馈。

高职院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经常会面对教学资源紧张的情况,严重影响了自身教学能力的发挥。因此,注重教学资源开发利用已经成为高职院校教师综合素质培育的一项基本内容。一是在专业设置、课程设置等方面,高职院校要与企业、市场、社会保持紧密联系,相互协作。高职院校要进行广泛的调研,同时利用信息数据完成动态调整,实现专业设置、课程设置的宏观管理,避免课堂教学“死内容”的出现,提升教学资源的可靠性。二是教师要有研究人才培养方向、制订人才培养方案的能力。当前,企业对高职学生职业能力提出了明确的要求,知识丰富、能力全面、素质过硬是最为集中的表现。因此,高职院校教师要有能力准确定位学生的未来岗位,并针对岗位进行分析,构建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设计出人才培养方案。

(二)营造积极进取的工作环境,加强教师继续教育

教师在工作中不能特立独行,而要有团队合作精神。教师的培养和成长要有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高职院校要坚持以人为本,营造规范化、严谨化、个性化的人才发展的良好环境,引导教师队伍保持积极进取、团结合作、共同成长的状态。工作环境除了要满足教师的精神需求外,还要满足教师的物质需求,因为教师综合职业素质提升是基于一定的物质条件的。另外,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高职院校还要走老中青相结合、不同专业技能背景相结合、多学科交叉的建设路线,注重提升科学化管理水平,不断提高教师的学术水平。

在高职院校教师综合职业素质培育上,应加强教师继续教育。一是提高教育部门、高校领导对高职院校教师成长的重视程度,加大继续教育的支持力度。二是特设专门机构对高职院校教师继续教育进行领导、组织、管理、考核,及时解决继续教育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完善继续教育评价体系。三是构建继续教育课程体系,依托大数据技术等挖掘出教学、学习、评估等符合教师实际的情况,从而制定出更加符合实际的教育教学策略,加强对教师知识素质、能力素质和人格素质的培养。四是认识到职业性、实践性是高职院校教师继续教育的重点内容。这要求继续教育要以教师胜任力模型理论为指导,将教师综合职业素质各项参数进行指标控制,从而提升继续教育的管理水平和管理效果。

(三)明确教师的激励方向,探索综合职业素质绩效考核

“有特色”是高职院校办学的发展方向。建设一支综合职业素质高、师德高尚、“有特色”的教师队伍是学校质量的根本保障。为适应经济发展和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的要求,高职院校迫切需要具有高素质、高能力和高水平的教育工作者。那么,怎样提升教师的素质、能力和水平呢?这就需要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激励是高职院校教师树立坚定职业信念的动力,能够提高教师对高职教育的热爱程度和工作成效等。明确高职院校教师的激励方向,必须做到两点:一是将高职院校教师综合职业素质培育作为一个系统工程来进行长期的、科学的、整体的规划,明晰教师专业发展的若干规律;二是积极采取一定的方式,将高职院校教师综合职业素质发展目标转化为现实,如提供必要的政策支持和经费支持等。

绩效考核是为了提高每个人创造优秀业绩的能力,旨在使高职院校教师队伍形成一种科学的、可持续的发展模式。综合职业素质绩效考核必须从教师的能力、态度、业绩三个角度出发,保证绩效考核的开放性、前沿性、动态性,实现绩效考核机制随着教学环境的变化而变化,以加强高职院校教师职业素质的全方位培育。同时,还要建立公平的考核奖惩激励机制,保证高职院校教师拥有同等的晋升机会。例如,针对拥有丰富教学经验、能够独立开展科研工作,以及具备渊博理论知识、较高实践指导水平和良好职业道德的教师,要实施低职高聘。此外,还要注意到一点,激励措施和奖惩办法要尽可能地体现在可操作的具体规定和行动上,以提高高职院校教师提升综合职业素质的积极性。

(四)依托院校特色办学理念,强化教师队伍科学管理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的总数量趋于饱和,高职院校只有适应当前的社会形势,走特色办学之路,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准确把握高职院校办学特色的本质和规律,有利于高职院校教师找准职业定位,保证在一定的专业领域内具有可持续发展的空间。

高职院校办学特色主要包括两个:一是管理特色。高职院校坚持主动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探索形成政府主导、行业指导、学校主体、企业参与的全新院校管理模式,构建多维管理体系。二是创新特色。高职院校秉承办学优良传统,与时俱进,主动适应外界环境和条件的变化,灵活地进行自我调整、自我改造,坚持传承性和创新性的统一,不断探索院校发展的新特色。

高职院校基于“有特色”的办学理念,对教师队伍切实加强科学管理,制定出针对性和实效性强的管理方式。一是拓宽教师队伍的引入渠道,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学团队。具体来说,既可以从其他高校引入理论教学水平高、实践经验丰富的优秀教师,还可以引入社会各行各业的专家和技术骨干。二是加强产学研结合。产学研结合是教师综合职业素质培育的快速途径。引导高职院校教师“走出去”,为企业提供技术开发、技术服务,参与解决企业生产一线上的技术难题,从而促进教师实践教学水平的提高和专业技术水平的提升。

[参考文献]

[1]丁岚,冯绍红,王成华.我国高校教师教学素质研究[J].中国大学教学,2015(6).

[2]尹国杰.人业互择理论与教师职业适应评价[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3,31(12).

[3]苏志刚.论高职院校教師专业素质三维结构[J].中国高教研究,2013(12).

[4]钱冰冰,赵彤.工学结合视野下高职数学教师职业素质的培养探析[J].教育与职业,2013(36).

[5]张锐.普通高校青年教师综合素质要求及提升[J].教育与职业,2015(29).

[6]程永洲,钟明元,孙泽文.高职院校办学特色的内涵与影响因素分析[J].职教论坛,2016(28).

作者:张曼娟

上一篇:金融机构银行个人理财论文下一篇:事业单位公招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