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混业经营分析论文

2022-04-1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混业经营已是国际金融业的主流。现阶段我国金融业是分业经营,但面对着金融全球化的发展和加入世贸组织后的新形势,我国金融业必然由分业经营向混业经营过渡。在此条件下,有必要认真研究我国混业经营的体制安排。在由分业经营向混业经营转换的过程中,选择适合我国国情的路径十分重要。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金融混业经营分析论文 (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金融混业经营分析论文 篇1:

金融混业经营的国际发展趋势分析

一、银行管制放松促进金融业混业发展

(一)银行分业混业模式的形成与金融管制程度

金融管制程度即金融管制松紧度的国际相对比较,1999年以前,国外金融业的经营模式大体上有两种:(1)商业银行与其它金融机构混业经营的欧洲模式;(2)商业银行与其它金融机构分业经营的美国模式。这两种模式的形成与这两个有代表性国家长期以来金融管制的程度有较强的相关性。

第一,以联邦德国为代表的欧洲模式,或全能银行制度

在联邦德国,商业银行的含义与英、美等国是不同的(1999年以前)。对于后者,在法律上,商业银行只能从事存、放款以及与之相关的中间业务,证券业务和保险业务则不在其经营范围内;联邦德国的全能银行可以提供除货币发行外的所有金融业务,包括贷款、存款、证券、新证券发行、支付交易结算等等。它的融资范围从传统的营业资金贷款到个人债券,它的服务对象面向社会所有行业,包括贸易,工业,大、中、小型公司,个人和公共部门。

全能银行与美国的分业经营式商业银行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贷款业务方面,全能银行以各种不同的条件向客户提供各种规模、各种期限、各种用途的贷款,不仅可以提供透支、贴现、投资和进出口信贷,还可以通过其业务活动保证其客户从第三者处获得贷款(如7-M业务,即出卖长期贷款债权),而且可以开展投资银行业务。在德国,银行的分支机构数量不断增加,银行的家数不断减少,造就了德国的几家排名世界前列的大银行,这当然也应归因于德国政府对银行业管制的宽松。其中,德意志银行就是最典型的代表。自1870年诞生以来,是德国乃至欧洲最有影响力的银行之一,由于法律没有关于经营范围的约束,不仅经营传统的商业银行业务,同时还不断向投资银行等业务领域拓展。如德意志银行就持有原戴姆勒———奔驰汽车公司的一定数量的股票,90年代通过收购美国信孚银行而成为世界最大银行(从资产规模来看)。

第二,以美国为代表的分业经营模式

美国的银行业并不是从一开始就实行分业经营,在大危机前的几十年中,美国的银行业一直是混业经营。1863年《国民银行法》的颁布标志着美国国民银行制度的建立,设立联邦注册的银行体系,并开创国民银行和州银行双轨并存的商业银行框架。当时的J.P.摩根集团是混业经营的典型代表,不仅经营了传统银行业务,还承销各种证券,同时涉足铁路、钢铁、工矿等行业,1913年的资产总额达127亿美元。由于过度投资,20世纪20年代,金融资产泡沫严重,金融危机一触即发。1929年10月28日这个“黑色星期一”拉开了美国乃至整个世界30年代经济大危机的序幕。挤兑现象严重,银行接二连三倒闭。在1929-1933年间,美国银行数量从2.5万家降到1.4万家,银行系统的货币和存款也减少了三分之一。 由于很多人将大危机的发生与宽松的管制政策相联系,因此,危机过后,金融监管从放松走向严格。有代表性的监管措施如关于利率上限限制的Q条例、银行存款保险制度、限制银行成立分支机构、多头监管等都是在这一时期出台的,而且将投资银行业务从商业银行中分离出来的政策也在其中。1933年的《银行法》(也称《格拉斯-斯蒂格尔法》)和1933年及1934年的《证券法》是美国金融业走上分业经营的标志。金融机构被分为几类:存款银行、投资银行、证券公司和保险公司。

(二)银行业管制放松促进混业经营发展

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不论贫富都进行了一系列的金融改革,而银行管制放松是这一时期的一致倾向。以德国为代表的混业经营模式的国家,在其有利政策的支持下,在科技进步与金融自由化、一体化(如瑞士、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发展趋势的带动下,不断发展壮大,在世界前10大银行中占多数席位。而以美国为代表的金融管制较为严格的国家,如日本、英国等也都在不断放松对金融的管制。80年代初,美国监管当局开始对银行业采取一系列的放松管制措施,朝着放松管制,减少竞争约束方向努力。其中包括取消《Q条例》(即存款利率的限制),赋予银行控股公司进行更多的承销活动的能力。1994年颁布《里格———尼尔州际银行与分行效率法》,除放开银行控股公司跨州并购的限制,美国银行跨州设立分行的限制也随之松绑。1995年至1997年银行并购总金额逐年升高,许多银行和金融机构采取控股公司的形式向保险、证券等领域拓展,形成实际上的混业经营。银行管制的放松,使一度衰落的美国银行业的国际地位迅速回升,1996年的国际银行资本排序,在全球50家大银行中,美国由1992年的3家上升到10家。在英国,1986年的“金融大爆炸”的主要目的就是利率自由化和金融业务的自由化改革。日本从1989年起,逐步放开市场利率,并对其银行法第65条款进行修改,取消银行与其它金融业务之间的行业限制。这一期间,许多发展中国家在“金融深化”理论的影响下也逐步实施金融体制改革计划。例如:减少政府对金融的干预,实行金融业对外开放政策,实行利率自由化,放松金融管制等政策。随着国际范围内银行业管制放松趋势加强,金融业混业经营趋势明显。

二、微观环境要求金融业向混业经营方向发展

(一)负债业务的竞争因素

由于银行之间,银行与非银行金融机构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以存款利差为主要收入的传统银行,受金融市场的发展其利润收入不断下降。主要的原因在于,存款人更容易在金融市场上找到其他的投资形式获得比银行存款更高的利息收益,造成银行的存款规模萎缩,进而造成其贷款能力下降。因而,证券市场、保险市场、投资基金等金融市场的发展对银行负债业务冲击强烈。不仅如此,一些大企业、实业公司、零售公司也挤进竞争中来,使得对存款这块蛋糕的争夺更加激烈。竞争不仅使得一些银行的存贷款市场萎缩、甚至银行倒闭,同时又有一些金融机构壮大起来,通过兼并、收购实现资源的重新配置。而且,金融机构之间的业务交叉越来越多,界线越来越模糊。

(二)资产业务的风险因素

分业经营容易扩大金融资产风险。(1)由于金融机构间存款业务的竞争,银行存款余额缩减,降低了银行的贷款能力,尤其是在分业经营环境中,银行贷款使用的严格限制使得银行只能扩大存贷款比例到最高限额(如监管机构给与银行存放款比例限制为60%—70%),一些银行为保持利润水平,将大量资金用在向第三世界国家贷款,房地产贷款以及杠杆收购当中,造成银行资产风险扩大,在90年代南美国家出现债务危机后,美国的许多小银行受到影响严重。(2)随着金融机构间竞争的加剧,行业租金不断下降,保险公司、储蓄机构等也将其资金大量投放到房地产业或垃圾债券市场,造成资产质量下降,资产风险扩大,金融机构的破产风险增加。由此看来,银行业务范围的管制是造成金融资产风险扩大的原因之一。

(三)消费者对金融服务一体化的需求偏好因素

金融服务与收入、教育有着密切的关系。对金融服务的要求的增加与实际收入的增加以及受教育程度为正相关。上世纪70年代后期与80年代早期,美国的恶性通货膨胀使得各个教育层次的金融知识曲线都急速上扬,大量资金涌入按市场利率计算的货币市场基金和公开市场工具,导致了80年代的储蓄危机。经过市场的洗礼,消费者对市场因素的理性大为增强,投资组合已成为成熟的投资者的理性选择,他们对提供便捷的一体化金融服务以降低资金在不同领域的转换成本的要求愈来愈迫切。也使得监管者和金融机构感到固守制度壁垒已不可能,促使金融业向混业经营方向发展。而能够提供金融全方位服务的机构,如全能银行正好可以满足消费者需求偏好的变化。

(四)节约交易成本因素

从效率方面来看,表面上分业经营有利于防范金融垄断,从而可以促进竞争和提高效率。但问题在于这种社会分工是在政府制度因素干预的基础上形成的,而不是社会经济发展,市场对资源进行配置的结果。政府是为社会经济服务的,要保证生产要素在各产业、各领域之间按市场规律的要求自由流动,资本这一要素也不例外。从社会资金运行的角度看,无论是在银行体系流动的资金,还是在证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体系流动的资金,都是同一金融市场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两者同属于金融业,同样属于社会资源配置的中介,其根本目的都是促进社会储蓄高效率地向投资转化。而且在“知识经济时代,分工过细,意味着交易成本增加”。强制性的社会分工导致的后果就是保护了一批效率低下的金融机构,而对那些真正具有高效率的金融机构的激励却不足,从而降低了整个金融业的效率。

(五)IT业发展刺激金融业混业经营

IT业的发展使得银行的业务,如支付结算、资金转账等正在向无纸化、电子货币的方式转变,如各种信用卡、债务卡、数字钱包的广泛应用等。基于IT业务的各种风险管理决策系统,如自动授信系统、风险集成测量系统等,正在取代传统的风险管理方式;各种综合、实时的在线网络金融系统提供了更为全面、准确、及时的金融信息。IT产业的发展也挑战了银行的垄断地位。实质上削弱了银行对信息的垄断优势,金融市场的参与者获得信息成本降低,具有IT优势的金融机构,更容易抢占先机,而服务最好的金融机构。同时,IT业的发展也为更加有效的金融监管提供了条件。

三、金融业混业经营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一)金融业兼并与合并的浪潮将会继续

许多金融机构为了实现混业经营以及资源的有效组合,优势互补,经常采取兼并与合并的战略形式来实现。而且经常是强强联合的横向合并,使得这些金融机构向着超大规模方向发展,其目的十分明显,即以其强大的经济实力,在日趋激烈的全球金融业的版图扩张竞争中抢得先机,以便在21世纪的金融世界首先抢滩,夺取制高点。在1999年以资产排名的前1,000家大银行中,前25家大银行的资产占1,000家银行资产的33%,而1996年则为28%。另据统计,1998年上半年,仅美国银行业的并购市值就高达2396亿美元,超过了过去三年的总和。

(二)监管体系趋于国际化

随着金融的不断深化,金融业内部的界定被打破,国内外金融机构合作越来越多,原有的以业务范围划分的监管体系受到挑战。1988年的巴塞尔协议为统一国际监管提供了参考标准,该协议对资本充足性比率、资本内涵的概念,风险加权的计算方面都做了明确的规定和要求。自该协议通过以来,西方主要国家的银行不同程度地提高了资本资产比率。实力较差的银行通过销售贷款和减少信贷来提高资本资产比率,而实力较强的银行则通过在资本市场上发行股票增加资本,以提高资本资产比率。该协议的明显作用主要体现在:一是抑制了银行增加资产的冲动;二是促使各国政府去监督银行,而不是靠对银行的经营活动施加种种限制去控制它。经过近20年的不断完善,已经有100多个国家采纳了巴塞尔协议的监管规则,并成为事实上的国际监管的统一规则。

(三)监管模式向功能监管转化

传统的金融监管模式主要为机构监管。机构监管是按照金融机构的类型分别设立不同的监管机构,不同监管机构拥有各自职责范围,无权干预其他类别金融机构的业务活动。而所谓功能型监管,指依据金融体系的基本功能而设计的金融监管体制,即同类的金融活动由同一个监管者进行监管,而无论这个活动由谁来从事。功能性金融监管体制更适应混业经营对监管体制的要求。它以金融产品所实现的基本功能为依据确定相应的监管机构和监管规则,从而能有效地解决混业经营条件下金融创新产品的监管归属问题,避免监管“真空”和多重监管现象的出现。

(作者单位:上海财经大学国际工商管理学院)

作者:陈欣烨

金融混业经营分析论文 篇2:

我国金融业混业经营条件分析与路径选择

[摘 要] 混业经营已是国际金融业的主流。现阶段我国金融业是分业经营,但面对着金融全球化的发展和加入世贸组织后的新形势,我国金融业必然由分业经营向混业经营过渡。在此条件下,有必要认真研究我国混业经营的体制安排。在由分业经营向混业经营转换的过程中,选择适合我国国情的路径十分重要。

[关键词] 混业经营 金融控股公司 条件 模式

金融业的经营模式有分业经营和混业经营两种。分业经营是指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信托业和租赁业各自经营与自身职能相对应的具体业务。混业经营是指金融机构可以经营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保险、信托、租赁等各种金融业务,即金融业和证券业、保险业、信托业及租赁业等金融业务活动交叉渗透。按照目前我国的金融法律框架,我国的金融业实行的分业经营体制。

一、我国金融业混业经营的必要性

1.商业银行的发展要求实行混业经营

1993年以来,我国的分业经营制度把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的业务范围分别限制在一个狭窄的范围内,金融业的风险实际上更加集中了。商业银行多样化的业务具有内在平衡特征,可利用内部补偿机制来稳定银行的利润收入,分散金融风险,而我国金融业分业经营使商业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分别处于无差异经营和无差异竞争的状态,包括机构发展和市场定位在内,都难以形成一种有层次、有分工、有竞争、有合作的良性发展格局,对金融业资源的总量利用无疑是一种浪费。我国银行业在20世纪90年代末从卖方市场进入了买方市场,满足客户的需求对银行业而言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重要。客户对金融商品的需求是多样和综合性的,客户需要存款、贷款、结算等金融商品,也需要买保险、买基金、买债券、炒股票等,他们希望得到“一站式”的金融服务。而这种需求在分业经营体制下是难以做到的,只有在混业经营的情况下才能实现。

2.资本市场的发展要求实行混业经营

资本市场从商业银行直接得到投资的渠道被分业经营的规定所限制,难以满足证券公司二级市场业务和投资银行项目运作的要求。券商只有违规拆借或挪用客户资金,而这又隐含着极大的风险。如果分业经营的规定主要是为了防范风险的话,而这种防范充其量是堵而不是疏。既然我国投资金融业需要商业银行资金的支持,那么从长期来看,混业经营有利于资本市场的发展并实现对资金的有效配置。

3.加入WTO后的形势要求实行混业经营

我国加入WTO后,国内的金融市场进一步对外开放,外资金融机构的大规模进入带来激烈的竞争。外资金融机构进入我国市场后,由于其本身经营多元化带来的高抗风险能力,以及跨国公司内部补偿机制带来的灵活经营策略,给我国的金融业带来多方面的冲击。面对挑战,消极等待无济于事,只有主动应对,在立足于传统业务、拓展新的表外业务的基础上,及时打破分业限制,使商业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等有序地开展混业经营,并在相互竞争中锻炼成长,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4.信息技术的进步和金融全球化发展要求混业经营

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信息共享已成为一种趋势,而信息共享必然会导致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的整合,从而模糊了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保险公司业务之间的界限。金融全球化发展的趋势,也决定了金融业混业经营的必然。我国的金融业要融入全球化的国际金融市场,就必须按国际通行规则办事,换言之,我国的金融业实行混业经营是国际金融一体化的要求。

二、我国金融业混业经营的条件分析

1.金融市场的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为混业经营提供了条件

近年来,金融市场上金融产品不断涌现,衍生工具推陈出新,银行与证券、保险等相关领域的渗透和融合力度不断加强。我国商业银行在参与国际竞争的同时学习借鉴并创新引进先进的金融品种,利用自身优势,拓展业务领域,发掘新的利润增长点,促进了银行咨询服务、信息服务、保险代理、信托投资、基金管理等金融创新业务飞速发展,相应利润在银行总利润中的比重逐步上升,混业经营迹象明显且影响逐步加大,客观上为今后混业经营奠定了较为扎实的市场基础。另外,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为混业经营提供了较为可靠的物质条件。

2.信贷风险的化解为混业经营打下了基础

近年来,我国在处理不良贷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首先,从国有商业银行自身来看,管理水平不断提高,通过建立健全授权授信、审贷分离、贷款三查等制度,逐步完善了信贷管理体制,新增贷款质量较好。其次,我国利用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处置不良贷款的工作取得明显进展。第三,国家采取各种措施帮助国有商业银行化解不良贷款。其中包括从国家外汇储备中拿出巨额资金帮助国有商业银行核销呆账和充实资本金,允许国有商业银行发行次级债券以提高资本充足率。2003年财政部出台了新的呆账准备金提取办法,扩大了呆账准备金提取的范围和比例,有利于加快呆账贷款核销的进程。这为我国实行混业经营创造了有利条件。

3.金融监管政策开始为混业经营预留空间

金融监管政策松动的迹象主要表现在:(1)中国人民银行在1999年8月颁布了 《证券公司进入银行间同业市场管理规定》和 《基金管理公司进入银行间同业市场管理规定》,允许符合条件的券商和基金管理公司进入银行间同业市场,从事同业拆借和债券回购业务。(2)中国证监会和保监会在1999年1月一致同意保险基金进入股票市场。(3)中国人民银行与证监会2000年2月联合发布了 《证券公司股票质押贷款管理办法》,允许符合条件的证券公司以自营的股票和证券投资基金券作为抵押向商业银行借款。《开放式证券投资基金试点办法》也已经从2000年10月起开始执行,商业银行可以买卖开放式基金,开放式基金管理公司也可以向商业银行申请短期贷款。(4)2001年7月4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实施了《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暂行规定》,明确规定了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概念,可开办的业务范围(主要是金融衍生业务代理证券业务以及投资基金托管信息咨询财务顾问等投资金融业务)以及准入制度审批程序和收费要求等,金融业可以向证券业延伸。(5)2003年12月27日十届全国人大六次会议通过的新修订的《国商业银行法》,在第三条中增加了一款,即商业银行在从事分业经营框架下的各类业务外,还可以经营“经国务院金融业监督管理机构批准的其他业务”。业内人士认为,这是一个弹性条款,即在条件成熟时,银监会可以批准商业银行从事混业经营框架下的其他业务。这实际上为我国商业银行未来的混业经营留下了空间。(6)2005年2月20日,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和证监会共同发布了《商业银行设立基金管理公司试点管理办法》,按照规定,商业银行可以直接投资设立基金公司。业内人士认为,这标志着我国商业银行的混业经营已经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

4.金融机构有序地探索混业经营方式

近年来,我国许多金融机构都在分业经营的法律框架下积极探索混业经营的方式。我国商业银行在境外参与证券业务是不受限制的。1995年,中国建设银行和摩根士丹利合资成立“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在境外开展投资银行业务。1997年,中国银行在伦敦设立全资附属投资银行“中国国际”,成功地协助多家企业完成了境外上市工作。1998年,中国工商银行在香港与东亚银行联合收购了原国民西敏亚洲证券公司,控股成立了境外投资银行子公司“工商东亚公司”,从事香港和内地的投资银行业务。此外,中信集团、广大金融控股公司和中国平安保险集团等也相继开通了多项金融业务。

我国加入WTO之后,越来越多的金融高层人士认识到,虽然我国当初实行分业经营体制是符合当时的经济环境的,但如果不及时进行调整,就会对经济发展造成不利的影响。由于金融自由化的发展,金融商品不断面市,单一的商业银行或证券公司已无法独自承担日新月异的创新型金融商品的承销,也无法满足企业和居民多样化金融服务的需要。因此,我国金融业从分业经营走向混业经营是金融体制改革的必然趋势。

三、我国金融业混业经营模式选择

虽然目前距离我国全面推行混业经营还需一定的时间,但从金融监管者支持金融业、证券业和保险业加强合作和交叉试点中间业务来看,我国正在经历一个特定的向混业经营方向转变的准备时期。在这一时期内,我国应积极主动地应对国际金融业混业经营的趋势,并借鉴国外成功的模式探索自己的道路。从国际上看,目前有三种混业经营模式可供借鉴。

一是德国模式。该模式的主要特征是,全面放开阻碍不同金融行业之间业务交叉的法律限制,发展全能银行。全能银行能提供最广泛的金融服务,包括资本市场、货币市场,外汇市场、不动产市场、保险市场的服务。二是日本模式。该模式主要特点是金融机构通过直接出资设立新公司的方式,涉足其他金融领域,如商业银行组建保险公司、证券公司、信托投资公司等。自1993年起,日本金融监管当局就允许银行、证券、信托等通过设立子公司从事其他金融领域的业务。三是美国模式。在该模式下,由有多元化经营需求的金融机构组建金融控股公司执行资本运作,通过并购或投资控股独立的子公司,各子公司分别从事银行、证券、保险等业务,各子公司之间设立防火墙 ,严防业务之间的 “利益冲突”和“风险感染”,从而达到提高效率和防范风险的平衡统一。综合分析上述三种模式,结合我国实际情况,以金融控股公司运作的混合经营模式对我国混业经营的发展最为合适。具体而言,金融控股公司的设立主要有业务转让和股份转让两种方式。业务转让方式是指选择一家主体金融机构,将其全部业务转让给其他金融机构,主体金融机构“脱壳”为金融控股公司,其他金融机构则转变为其子公司。股份转让方式是指新设立一家金融控股公司,然后分别与其他金融机构的现有股东换股,以实现对其他金融机构的控股。这两种方式适用不同的银行。业务转让方式适用于金融机构优势明显的金融控股公司,股份转让方式适用金融机构旗鼓相当的金融控股公司。

我国发展金融控股公司的途径,可以考虑在当前“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格局下,采取“集团混业,控股子公司分业经营”的模式,在把金融控股公司做大做强的基础上,使其控股的子公司实现多元化经营。

1.以整合方式进行发展。金融控股公司可以将属于同一行业内的金融机构合并、重组为子公司;或通过吸纳方式使其他金融行业的机构加入到自己的麾下,使之成为子公司,从而实现混业经营。由于金融控股公司在资金、人才、技术等生产要素和管理经验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所以有条件在整个金融领域内实现规模化混业经营。

2.以创立方式进行发展。创立方式指金融控股公司直接投资设立子公司,开拓新的业务领域;或者在已有的子公司下再投资设立新的孙公司,从事新的金融业务,从而达到混业经营的目的。跨行业发展是混业经营的基本特点,金融控股公司可以采取多种方式发展壮大自己的子公司,从而实现混业经营,并帮助原有分业经营的金融机构顺利地实现经营体制的转变。

参考文献:

[1]叶辅靖:全能银行比较研究[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1

[2]张立洲:走向混业经营之路[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3

[3]李 洁:银行制度创新与全能银行发展[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4]凌晓东:金融控股公司的内部控制[J].国际金融研究,2001,(4)

[5]姚雪凡:金融业实行混业经营模式探析[J].福建金融,2002,(4)

[6]彭德富:中国金融控股公司发展问题研究 [J].郑州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1)

作者:刘学兵 尹继志

金融混业经营分析论文 篇3:

金融业分业经营与混业经营制度的比较分析

摘要:金融业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其业务经营方式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经历了一系列的变化过程。具体而言,主要有分业经营与混业经营两种制度。本文在对金融业分业经营与混业经营制度比较分析的基础上,对我国金融业发展趋势进行探讨。

关键词:金融业;分业经营;混业经营;分析比较

一、金融分业经营与混业经营模式概述

(一)概念区分

分业经营和混业经营是金融机构业务范围的两种制度设计模式。分业经营模式即金融机构不能同时经营银行业,又经营证券业、信托业、保险业或者此三者之一,银行只能通过持股公司或者分支机构非直接地从事非银行业务或者仅允许从事有限的业务范围。而混业经营模式又称全能经营制度,金融机构可以提供包括银行业务、证券、信托和保险业务在内的全方位金融业务。

(二)分业与混业经营模式的比较

本文将从经营风险、效率和外部监管和客户关系方面进行讨论。

1、经营风险

金融分业营的优势之一就是有利于金融风险的控制与预防。因为分业经营使金融机构只从事单一的金融业务,从而在银行与证券市场间建立了一道防火墙,避免了遇到风险时整个金融系统的崩溃。

而混业经营是分散风险的重要手段之一,在分业经营模式下,当单一的业务陷入低谷时,就有可能导致该领域的金融危机。但在混业经营的模式下,各业务之间可以起到相互弥补或者消除风险的作用。金融机构业务经营范围越广,越有可能避免由于某一资产业务领域的风险而对整个金融业产生致命的影响。

2、经营效率

专业分工有利于效率提高。实行分业经营,各金融机构有自己特定的业务范围,会更加专注于自己的优势业务,充分发挥优势,提供专业领域的产品和服务,在资源有限的情况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混业模式可以通过降低信息交流成本和分工成本来提高经营效率,增强实力。混业经营相较于分业经营可以选择更广泛的投资组合。从而,某一资产业务的亏损可以由其他业务的盈利来弥补,因此混业经营有利于提高收益和保持业务的稳定性。混业经营的金融机构内部业务的交叉在面对中小客户时,成本降低尤为明显。混业经营可促进金融机构之间的竞争,也有助于社会金融资源的优化配置。

3、外部金融监管

一般认为,金融分业经营有助于提高外部监管效率,而混业经营模式则将加大金融监管的难度。分业经营模式中,银行、保险和证券各司其职,分工明确,因此金融监管的内容也单一,监管效率相对较高。

在混业经营的模式下,金融机构数量较少,可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机构的重复设置。监管部门可以对混业经营的机构实行统一的金融监管,不仅可以避免监管真空的存在,而且可以较好地实施对创新金融产品的监管。

4、客户关系

分业经营模式下,金融机构只提供一种专业服务,当客户完成对该项服务的需求时,其与金融机构的联系就会中断。实行混业经营后,金融机构会提供较为全面的服务,客户在一家银行就可以获得包括银行、保险、证券等在内的全面金融服务,一方面在选择金融机构时有较好的持续性,可避免业务变更而变更金融服务机构的现象,另一方面,选择混业经营机构则可以节约时间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二、我国金融业经营模式的选择

一个国家金融业经营方式的选择应当与本国经济政治发展相适应。我国金融业目前采取分业经营模式,商业银行不能兼营证券等业务,而非银行金融机构也不得经营传统的商业银行业务。但是,从目前全球金融发展的趋势来看,混业经营将是主要潮流。

(一)客户需求的多样化提出了混业经营的要求。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居民个人的可支配收入不断增长,已经不满足于单纯地储蓄理财方式。企业也需要更广泛的投资渠道和方式满足资金保值增值的需要。而金融分业经营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企业和个人的需求满足,这就要求金融机构尽可能扩大自己的业务范围,提高金融机构服务效率,产生了金融机构由分业经营向混业经营模式转变的内在需求。

(二)利益的驱动以及分散风险的需要。由于包含多种金融产品的投资组合能够更好地规避金融风险,提高资金使用率,实现收益最大化,这为混业经营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三)提高我国金融业的国际竞争力的要求。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发展,各国开始逐渐允许银行业其参与证券业务,以获得在国际市场上的优势,因此,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一场金融机构由分业向混业转变的浪潮。与西方国家相比,而我国的混业经营模式有许多不完善之处,由于起步时间晚,尚处于初级阶段。加入WTO后,国家放宽相关政策,允许外资金融机构如银行、保险公司等进入。这些外资金融機构的进入对我国金融机构产生了强大的冲击力。金融业经营模式的转变是提高我国金融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举措。

总结:金融业混业经营将成为我国未来金融发展的必然趋势,这也是我国迎接金融业开放挑战的必由之路。严格的分业经营模式虽然在监管等方面存在一定优势,但在长期却不利于金融机的竞争力的增强。尤其是加入WTO后,外资金融机构进入我国资本市场后,给我国金融业带来了更大的竞争和挑战,混业经营模式已成为我国金融业发展的首要选择。

作者单位:山东大学(威海)商学院

参考文献:

[1]岳红,雷光宇.分业经营与混业经营模式比较及选择[J].商业时代,2011,33.

[2]王缨,李妍.我国金融混业经营的法律思考[J].商业文化(学术版),2009,07.

[3]刘浩.金融控股公司发展模式及风险管理研究[D].2008.

[4]陆爱华.我国金融业混业经营模式分析[J].河北金融,2009,30.

作者:马晖 韩李静

上一篇:银行保险发展研究论文下一篇:销售工作汇报(精选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