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街战略分析

2024-07-0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金融街战略分析

金融街战略分析 篇1

一、中国金融发展现状

在金融与实体经济的关系上,中国正处于一个金融压抑与高速货币化并存的时期。解决好这两个问题应是中国金融发展的首要战略。改革开放以来,随着金融业的改革与发展,货币化不断提高,gdp从1979年的4063亿元到底的39.8万亿元人民币,增长了97倍。m2从1979年的1363亿元增加到的72.6万亿元,增长了532倍。m2占gdp的比例从1979年的34%上升到的接近200%。金融资产总额从1979年的亿元到底突破100万亿元,增长了500多倍。股市市值从1990年占gdp的0.5%上升到的67%。债市总规模从1990年占gdp的1.2%上升到的49%。

可见中国金融发展,特别是货币化速度惊人,其中m2占gdp比例为世界主要经济体中的最高。但另一方面中国确实也存在金融资产单调、金融市场发展不均衡、金融效率不高、金融服务覆盖不全等麦金农(ronald i.mckinnon)所说的金融压抑(financial repression)问题。金融压抑问题不仅影响到金融业本身的发展,也影响到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服务能力和水平。在金融资产方面,中国目前仍以银行信贷资产为主,在金融业超过100万亿元资产中,银行资产约占92%,而证券、基金、保险相对规模仍较小。

在金融产品方面,银行、证券、保险企业提供的产品都不够多元化,同时又相互分割,与成熟市场多元化产品下的一站式、全球化服务还有很大差距。在金融市场方面,债券市场仍然滞后,银行间市场与交易所市场又相互分割,债券发行门槛高,二级市场流动性差,致使大量的融资需求仍不得不依赖银行间接融资,而债券投资者很难通过二级市场进行配置。股票市场新兴加转轨的特征明显,新股发行仍实行审批制,能够在股市进行融资的企业只是少数,而股市的投资者、上市企业的股东都欠成熟,投资者热衷于炒作小盘股,股东热衷于市场融资,使市场估值和供求关系都出现不同程度扭曲。保险市场上部分保险企业热衷于投资型产品,真正服务于实体经济的品种(如农业保险、责任保险、传统寿险等保障型产品)开发和销售力度都不足,使市场需求与保险供给也出现一定程度脱节。

在金融效率方面,由于现在仍然存在较多的行政审批和管制,特别是在机构和产品准入及部分金融产品定价上。这一方面防范了部分风险,但另一方面也限制市场在资源配置方面的作用,不利于金融创新,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金融效率。

在金融服务覆盖面上,广大的农村地区、边远地区金融服务严重滞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对实体经济的服务,影响到了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虽然货币供应量、信贷增速较快,但中小企业资金短缺、融资渠道单一的问题仍未得到根本性的解决。1-11月全国规模以上中小型工业企业实现利润25944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的67%,而末中国主要金融机构及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城市信用社和外资银行大型企业人民币贷款余额中,中型企业和小型企业占比约57%。私营小企业普遍存在贷款难的问题。

二、对中国金融战略的六点思考

(一)处理好金融压抑与过度货币化这一矛盾,使虚拟经济更好地服务于实体经济

过度货币化造成资产泡沫的风险(如房地产),埋下系统性金融风险的隐患,而金融压抑又会制约经济增长。因此,中国金融战略首先就要处理好金融压抑与过度货币化这一矛盾,使虚拟经济更好地服务于实体经济。虚拟经济脱离实体经济过度发展的风险在历次金融危机中都有充分体现,而金融压抑对经济增长的制约在不少发展中国家也有深刻的教训。处理好这一矛盾就要将推进国内金融自由化(包括加快直接融资的发展、推进利率市场化、加快产品创新、放松产品定价等方面的过度管制,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上的基础作用等)与逐步优化金融业的融资结构结合起来,一方面提高金融运作和服务的效率,另一方面防范金融业自身脱离实体经济过度膨胀的风险。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对于提高投融资效率具有重要意义。通过贷款利率市场化和完善社会信用管理体系建设,使贷款的信用利差充分反映大型企业和中小企业的信用差别,将从源头上改变贷款利率管制下银行信贷追捧优质大型企业的现象,进一步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调节作用,通过信贷风险的市场化定价实现信贷资源在大型企业和中小企业之间的市场化配置。

(二)考虑金融脆弱性的特点,中国的金融战略应着眼于防范金融体系的系统性风险

所谓的金融脆弱性既指金融业的高杠杆率特点,也指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融资中风险的积累。由于金融业在经济领域的广泛渗透,金融领域的风险即便是微观的、个别的,最终

也有可能演变成为宏观的、系统性的风险。关于金融的脆弱性,已故华盛顿大学教授海曼 明斯基(hyman p.minsky)有过系统阐述,他把金融脆弱性直接与经济周期中金融市场内生的投机性泡沫相联系,在繁荣时期当企业现金流超出偿债需求时,会产生投机性狂热,不久就会使债务超出正常营业收入能偿还的水平,引发金融危机。由于投机性借贷泡沫,银行收缩信贷,使能够偿债的企业也难以获得贷款,结果经济收缩。这种金融体系从稳定到危机的缓慢过程就被称为“明斯基时刻”。关于金融脆弱性也有其他的解释如“安全边界说”、“信息不对称性”等。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罗格夫(kenneth rogoff)与马里兰大学教授莱因哈特(carmer reinhart)合著的《这次不一样?8金融荒唐史》充分揭示了金融脆弱性的存在及对宏观经济的系统性负面冲击。许多经济学家的研究发现在从金融压抑到金融自由化的过程中更易引发金融脆弱性。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警觉。因为中国“十二五”期间必将是国内逐步消除金融压抑、金融自由化进一步推进的时期,利率市场化将加快推动,金融机构业务经营的行政管制也将放宽,民营资本的准入将放松,资本流动管制将进一步开放,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将加快。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又与金融脆弱性相关。尽管到目前为止,中国还没有出现因金融脆弱性而导致的金融危机,但因个别金融机构的风险、个别市场风险带来的局部冲击还时有发生。因此,防范金融体系的系统性风险、守住系统性风险的底线要作为一个重要的国家战略来考虑,要做到这一点,就是要在推进国内金融自由化的过程中,坚持宏观审慎管理。

(三)中国的金融战略要在坚持宏观审慎原则的基础上梳理宏观审慎政策框架中的国家利益

全球金融危机后,通过的g20首尔峰会形成了“宏观审慎管理”的基础性框架。中国作为g20的一员需要遵守这一框架。如前所述,坚持宏观审慎管理是防范金融脆弱性的内在需要,但各国在实施宏观审慎管理时都会顾及自身的国家利益。宏观审慎管理中有关金融机构的资本充足率(银行资本充足率、保险偿付能力、投资银行的杠杆比率等)、会计准则(对金融资产的分类及计价方法直接影响金融机构的资产负债表和金融市场的稳定)、信用评级(反映出信用风险的等级和借贷成本)、逆周期管理(涉及宏观财政、货币政策)等看似是金融标准问题,实则涉及金融稳定和重大国家利益。因此,在这些标准酝酿过程中,欧美金融机构高度重视,从国家利益角度参与并力争主导有关讨论和规则制定。目前,基本框架虽已形成,但在实际实施过程中有缓冲过程,并有一定选择性。对此,必须从中国金融长远发展和中长期金融业发展与稳定的战略角度来重视研究这一问题,并根据中国的国情和国家利益制定具体的宏观审慎政策措施。

(四)中国的金融战略要在把握外汇储备规模的适度性的基础上,完善国家外汇资产配置战略,通过对规模庞大的外汇储备的运用实现自己的国家利益

理论上一国外汇储备的适度规模可根据进口用汇、偿还外债所需外汇、对外投资等因素确定,目前中国外汇储备超过2.8万亿美元,占全球外汇储备比重近30%,应当说中国的外汇储备已属超适度规模,远远超过维护货币稳定的需要。自布雷顿森林体系确立美元成为国际本位货币之后,美元资产成为世界主要的储备货币,中国外汇储备中美元资产的比重超过60%,而且以收益率较低的债券为主。本质上,一国外汇储备是本国居民的外汇储蓄。而自1971年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以来,若以黄金价格计算,美元价值下跌超过97%;若以原油价格计算,美元价值下跌超过96%,外汇储备贬值的风险不可谓不大,也使得此类外汇储备失去了储蓄的意义。因此,在外汇储备管理上,一是要配合中国产业结构升级、进出口战略和汇率改革进程,把握适度的外汇储备规模。二是要通过外汇资产运用体现中国的战略利益,参与和推动国际货币体系改革,利用全球金融危机暴露了当前国际货币体系根本性缺陷的契机,探讨如何体现和保护债权国的应有利益,对债务国通过货币贬值、通货膨胀等方式逃避债务施以约束。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公布的数据,三季度末全球外汇储备总额8.986万亿美元,其中美元资产占5.5万亿美元,但各债权国对美国财政、货币政策鲜有话语权。三是把握美元和欧元这两个最主要的储备货币的变化趋势,加强外汇资产的战略配置研究。当前尤其应把握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提供的战略机遇,关注欧洲金融稳定基金发行债券以及欧洲市场的直接投资机会,加快推进外汇储备的多元化,进一步建立与欧元区的战略合作关系。但同时也要防范主权债务危机国家债务重组、违约的风险。四是拓宽外汇储备的投资渠道,通过直接采购资源、参股并购境外资源类公司等多种方式,加强对能源、金属、农产品等战略资源的投资和储备,这不仅有利于缓解制约经济发展的能源和资源瓶颈问题,也有利于实现外汇资产的增值保值。

(五)中国的金融战略还应在不断完善有管理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基础上,稳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一步发挥与中国实体经济地位相符的金融影响力

首先要不断完善有管理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发挥市场供求在汇率形成中的作用,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全球金融危机之后,国际货币体系的不稳定性进一步加剧,各方因素决定了人民币汇率调整需要更加灵活。随着中国经济总量跃升世界第二,过去钉住美元的汇率制度已不适合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钉住美元不见得符合中国的国家利益,人民币升值预期下外汇占款持续增长对国内货币供给和通货膨胀都造成很大压力,货币政策需要更强的自主性、针对性和灵活性,需要加快推进利率和汇率的市场化改革。而且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提升,国际社会要求中国更多参与国际事务、发挥大国作用的呼声日益高涨,中国应以大国心态看待人民币汇率改革问题,认识到人民币汇率问题将日益成为中国参与全球化竞争的核心问题之一,也必然成为影响国际金融市场的重要变量。其次要稳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一国货币的国际化程度是一国经济、政治实力的体现,是综合国力的体现。人民币国际化将带来直接的铸币税收益,并极大地增强中国在国际市场上的定价能力,对于增强中国实体经济和金融行业的竞争力、拓宽金融体系的广度和深度都具有重要意义。为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要在坚持主动性、渐进性、可控性的前提下,逐步开放资本账户的可兑换。要加快本土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完善利率和汇率的市场定价机制,提高货币政策的传导效率。要推动人民币成为区域化货币,并将香港市场作为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桥梁。目前人民币升值预期导致境外人民币优质债券利率较低,应把握历史契机,鼓励境内企业到境外发行人民币债券。人民币国际化的终极目标是使人民币既成为结算、支付货币,也成为投资货币,更重要的是成为储备货币。成为全球储备货币之一才能使人民币在国际货币体系中发挥更大作用,在全球金融体系中更好地体现中国的利益。

(六)中国的金融战略还应立足于建立与大国崛起相适应的大国金融

金融街战略分析 篇2

一、西方发达国家金融信息化发展的历程和主要特点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 发达国家开始将信息技术应用于金融业, 拉开了金融信息化的序幕。金融信息化大体经历了脱机批处理阶段、联机实时处理阶段、经营管理信息化阶段、业务集成和决策智能化四个发展阶段。到二十一世纪, 金融信息化已经步入创新阶段。西方发达国家金融业对信息技术的应用, 经历了从初始的支持金融业务、到运作金融业务、再到改造金融业务的过程, 信息技术已成为金融业发展和创新的重要因素。金融信息化极大地提高了相关信息的收集、处理、存储和发布的能力, 成为金融市场的交易物质和技术基础。特别是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 低成本的网络交易正在逐步替代传统的交易方式, 投资者无论身处何地, 都可以上网同步进行金融交易。互联网日益成为世界金融市场运作的中枢, 全球金融市场也被更紧密地联系起来, 金融信息化发展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纵观西方发达国家金融信息化发展历程, 我们可以发现以下主要特点。

1、信息技术使用面广, 业务成本大幅降低。自1958年第一

台计算机进入美洲银行以来, 发达国家的金融业便随着世界新技术革命的发展, 以惊人的速度推动着金融业务的电子化进程。这些大银行不惜花费大量的资金更新主系统的硬件和软件, 积极大胆地采用最新的计算机产品, 采用最新的软件技术。这些设备和技术的普及不仅降低了金融业务的服务成本, 而且大大提高了其服务质量, 从根本上改变了金融业务的处理手段, 开拓了新的业务领域。据不完全统计, 2005年美国网络银行交易量占银行交易总量的一半左右。

2、自动化程度不断提高, 安全保密性增强。当前西方发达

国家大规模的网络信息系统中有一个标准化的结账规则体系, 各类软、硬件方面都配有安全保障措施, 如主机系统、通信系统的硬件备份、软件加密等, 能最大限度地避免各类不安全因素, 为金融部门和消费者的信息安全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3、业务高效处理, 服务日益完善。

为了更加及时、高效的处理金融部门间频繁交易的支票、汇票等转账结算业务, 发达国家实力雄厚的大型金融部门纷纷建立统一的、标准化的资金清算体系, 以实现快速、安全的资金清算。如美国联邦储备体系的资金转账系统 (FEDWIRE) 、日本银行金融网络系统 (BOJ—N ET) 、美国清算所同业支付系统 (CHIPS) 、环球金融通信网 (SWIFT) 等, 这些系统的建立不仅降低了交易成本, 而且通过创新还能为客户提供各种新的金融服务, 包括金融机构与企业客户建立的企业银行、金融机构与社会大众建立的电话银行、家庭银行等, 通过各类终端为客户提供各类周详、多样的金融服务。

4、积极利用先进技术、不断进行业务创新。以美国的商业

银行电子化进程为例, 每隔十年左右的时间, 信息技术就会在高层次上对商业银行的经营和游戏规则进行重构。最近一二十年, 信息技术的发展与金融业务创新之间的联系更是日趋紧密。考察一些西方的典型金融机构就会发现, 他们往往通过信息技术探索一种先进的管理思想或者提供新的服务内容, 以此来实现金融创新。金融创新已成为体现金融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主要因素, 而95%的金融创新都高度依赖信息技术的发展, 信息技术可帮助分析复杂金融产品的定价并进行风险管理, 使这些产品之间的交易成为可能。

二、我国金融信息化发展现状

我国金融信息化发展始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 经历了从无到有, 从小到大的发展过程, 已基本形成了一个全国范围内的金融电子化服务体系。尽管我国的金融信息化发展起步晚于西方发达国家, 但是由于处于金融全球化的大背景中, 我国的金融信息化发展还是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从起步到现在, 我国已基本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基于信息技术的金融服务体系, 已经基本完成了电子化建设, 实现了各项业务的自动化处理和自动化的办公环境, 促进了管理和决策的信息化, 已建立了包括财务管理、物资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在内的机构内部资源管理系统。在银行业方面, 建成了人民银行覆盖全国所有地市中心支行的电视会议系统、电子公文传输系统、电子邮件系统, 提高了央行的办公效率, 在国务院各部委中率先实现了经网络传送机密红头文件;信贷登记咨询系统基本实现全国联网。在保险业方面, 保险业电子化建设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迄今为止, 全国近万个保险机构安装了高效运行的计算机系统, 各类保险业务已实现上机处理, 日处理量达到数十万笔。在证券业方面, 证券业电子化建设实现了跨越式发展。证券业电子化建设以沪、深两市证券交易所的成立为标志, 启动了证券业的信息化建设, 经过准实时行情发送、无纸化托管、计算机自动撮合和异地交易中心联网等几个阶段, 现已进入到全程电子化交易模式, 无纸化电子交易已在全国各地的证券营业部推广使用。经过几十年的努力, 我国已初步形成了一个多功能、开放的金融信息化体系, 这为我国金融业实现由“电子化”向“信息化”转变, 全面实现金融信息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但是, 我国金融信息化发展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国内信息技术企业的发展还不能达到金融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高要求。中国农业银行软件开发中心副总经理叶又升曾经说:“据粗略估计, 我国银行对信息化建设的投入每年都达上百亿元。其中, 只有三分之一由国内厂商获得, 其余的三分之二都被国外厂商拿去了”。从近些年我国金融业的发展历程来看, 一个制约着我国金融信息化发展的重要因素就是人才的缺乏。以西方发达国家为例, 西方国家金融业中的信息技术精英都被列为公司的核心团队, 其聘任、地位、薪酬、权限等各方面都远远高于同级别的其他人员。更有特点的是, 在很多大金融集团里, 如美国的city bank of N ew York、英国的HSBC holdings、法国的BN P Paribas等, 其信息技术体系实行的都是单列的垂直管理, 人、财、物由集团科技部统一招聘、统一分配、统一规划, 以保证信息系统建设的标准化、规范化和高度安全性。

人才是发展经济的根本, 甚至是整个社会发展的根本。对于在金融业中占据特殊地位的金融信息化建设而言, 人才建设尤为重要。这里所说的人才不是普通的金融人才, 而是专门从事金融创新的人才。经过三十多年的金融信息化发展, 我国金融业已培养了一批精通信息技术的人才队伍, 并在不断完善信息技术人才的管理制度。但现有的人才储备和人才机制尚不足以支持金融信息化发展的需要。我们需要的专门人才———“金融工程师”不仅要具备扎实的金融基础理论知识, 还应具备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基本技能, 如数学计算与统计分析技能、构建模型和模拟实际问题的技能、运用计算机和远程通讯技术处理信息的技能, 以及开发或使用相关软件技术的能力等。我国金融创新人才的缺乏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金融业创新的发展, 因此要发展金融创新, 就要培养金融创新的专业人才。

三、我国金融信息化未来发展趋势

金融信息化发展趋势是随着金融发展趋势递进的, 而金融发展趋势又是在金融与信息技术相互作用中产生的。其中, 具有重大意义的变化趋势是:跨国经营和混业经营成为金融业的主流模式, 而信息技术成为影响现代金融发展的关键要素;客户需求主导着金融服务业的市场走向;风险管理是金融管理的核心;创新则是金融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借鉴西方发达国家金融信息化发展历程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 我国金融信息化未来发展趋势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高度重视金融信息化的影响, 充分挖掘现有信息系统的

价值。据美国银行业统计, 1986—2002年, 美国平均每年有13家大银行利用信息技术来实施再造计划, 银行再造之后的平均资产收益率和资本收益率分别从原来的1%和14%上升到1.8%和25%, 而平均的成本收益比从63%下降到40%~50%, 信息技术对金融的重要作用已经从后台支持上升到了前台创造利润。国内银行信息化建设推进很快, 在注重新项目建设的同时, 应高度重视对现有信息系统的充分利用, 深度挖掘和发挥现有系统价值。

2、从运用信息技术来单纯地保存和处理数据转向直接面

对顾客提供多方面服务。20世纪90年代以后, 随着西方银行业零售业务的发展, 直接面对顾客的顾客服务型信息处理系统在银行业信息化过程中日渐突出。目前, 西方银行业通行的信息处理系统主要有大型通用型信息处理系统和顾客服务型信息处理系统两种类别, 但是后者已呈现出逐渐取代前者的势头。大型通用型信息处理系统是比较传统的信息处理系统, 主要功能是进行数据的保存与处理, 主要应用于账户管理方面, 已不能适应银行业中激烈的服务竞争潮流, 正在逐渐被淘汰。

3、注重信息中心建设。

高度重视建设和管理金融机构各种类型的信息中心, 如生产运营中心、信息技术开发中心、灾难备份中心等, 更加注重信息备份、灾难恢复方面的建设和管理。对信息中心的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加大, 如供电、防火、防尘、温度控制等均采用十分先进的技术。通过信息中心的专业化建设, 大力推进金融信息化进程。

4、注重既懂金融业务又有信息技术专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

的培养。未来发展, 要创建一项具有竞争力的业务或产品, 离不开一个有效的信息技术支持系统。而我国金融部门的一般模式是业务部门提出业务目标和业务流程, 再和信息技术人员进行沟通。所以, 产品最终产生的质量和速度, 就取决于两个部门沟通的效果, 这显然不符合金融信息化时代的特征。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从业务到管理到决策的所有环节、从渠道到核算到设计的所有领域。无论是设计业务产品, 还是面向客户系统需求分析, 无论是业务流程的优化, 还是现有信息数据的深度挖掘和运用, 都需要一批既懂银行业务又有信息技术专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来高效完成。

参考文献

[1]敖四林:西方发达国家金融信息化发展趋势及启示[J].农业发展与金融, 2008 (6) .

[2]李昱、李莹:信息技术与金融创新[J].现代情报, 2006 (8) .

[3]张立洲:论金融信息化对金融业的影响[J].财经问题研究, 2002 (3) .

金融街战略分析 篇3

关键词:金融危机;钢铁;成本;竞争

一、钢铁制造企业损益构成模式

管理学大师彼特.杜拉克说过,企业经营者只需做两件事:一是扩大销售渠道,增加收入来源;第二是砍掉不必要的花费,控制成本。每个企业的运作都要遵循这样一个公式,即收人一一成本=利润。每个月的损益表都反映了一个企业真实的销售、成本和利润。企业没有客户、没有产品、没有市场,是不可能生存的;企业没有成本控制,是不可能发展的。就全球金融危机已经对实体经济造成影响,外部市场需求大幅减弱,企业不应过多抱怨外部环境,而更需要“危机自救”的思维模式,迅速做出战略调整。微利经营的时代,拼的就是节俭。企业要获取利润,最快的速度就是控制成本。

二、低成本竞争战略是钢铁企业危机制胜的法宝

成本竞争是企业为获取竞争优势,努力寻求降低成本途径的一种手段。金融海啸袭来,整个社会进入“微利时期”,对制造企业而言,在产品质量达到一定水平后,企业面临的竞争挑战,就是价格竞争,实质上是一场成本竞争战。产品符合质量要求,仅仅是取得了进入市场的通行证。在市场竞争中,要想争取客地区50%户,战胜竞争对手,就必须在高质量前提下实行低价格竞争,而低价格是建立在产品低成本的基础之上的。

三、钢铁企业成本竞争分析

我国钢铁业和工业发达国相比是较差的,效益差和成本高,其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1.我国有很多钢铁企业的规模和生产设备太小,钢产量的集中度低和小钢厂太多。产业集中度低导致钢铁工业设备小型化、规模经济效益差、能耗增高、产品质量差等弱势,最终也导致了中国钢铁成本优势的降低。

2.我国的多数钢厂现代化水平低,技术装备落后,平均单机能力小、技术水平低,部分生产能力与工艺技术不配套,使得生产效率低、质量差、能耗高,是钢质量差和成本上升的重要原因。

3.贷款债务大,人不敷出。难烈还本付息,使企业面临破产边缘。不少钢厂基建项目是用银行贷款而难以还本付息,有的钢厂领导是片面扩大基建规模。盲目举债。虽然这些钢厂的成本有所降砥,但还是入不敷出。

4.产品积压和品种不对路。我国的钢铁品种主要是板管类少。

5.钢厂的成本和财务管理较差。不少钢厂管理较乱,个别厂领导班子不团结或挥霍腐化,造成企业亏损。要加强对钢铁原材料的管理,如原料的运输路径、炼钢人炉原材料的质量和价格等对钢铁成本有重要的影响。

四、钢铁企业成本竞争战略探讨

笔者经过深入的研究后认为,通过建立资源、技术、经济一体化成本管理模式和质量、品种、工艺、销售,可以全面优化效益模式运行来达到生产经营最佳效果。

1.从烧结到炼铁、炼钢、轧材、原料转换,各工序要以淘汰落后工艺、费能工序、压缩中间产品、减少重复加热为重点,实现生产工序优化,产品结构优化。可以考虑建立以高速连铸机为重点、周期短、效率高和成本低的全连续热流程线。

2.要针对各工序能耗的差距进行系统研究,择优选定节能措施项目,并进行经济效益综合评价,合理安排项目的建设进度,充分考虑项目之间实施中的相互衔接,尽早收到实效。另外,降低入炉焦比,可直接降低生铁制造成本,也可以采用喷煤粉代替一部分焦炭。可以显著降低生铁成车在国际铁矿石市场。

3.充分回收利用本企业二次能源及余热余能资源实现资薄合理配置,努力提高能源利用水平,是降低能源费用的重要途径之一。

4.完善能源计量仪表,建立能源管理中心,努力提高职工的操作水平,管好、用好各种用能设备。强化能源管理体系,向节能管理要效益。要建立较现代化的装备,生产设备达到经济规模。有完善的计量和质量检验仪表,还有足够的环保设施,它适合于生产批量小质量高的产品如生产特殊台金制品和精密耐火制品等的企业。

5.进一步加强钢厂的成本和财务管理要大力降低原材料和能源消耗,也要降低低值易耗品、办公用品、出差和工资等一切经费,提高钢铁工业的竞争力。

6.建设节能型工厂要有相当资金投入,企业除积极筹措自有资金外,也要努力争取国家、省、市的节能贷款,才能加速企业的节能技术改造步伐。

7.加大研发投入,坚持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实现产业升级和产品更新换代加快,通过提高设备折旧率来加快生产设备的更新速度,对现有低水平的炼铁、炼钢、轧钢等钢铁生产的主体工艺设备进行技术改造,挖掘装备潜力,降低生产过程中的原料和能源的浪费,增加科研开发投入,提高钢铁工业的整体研发能力,同时加强对钢铁行业科技人员的培训,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技术上拉近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8.减员增效,降低成本,增强核心竞争力。保持中国钢铁工业较低的人工成本是保持竞争优势、提高钢铁工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9.建立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责任成本管理体系,实现持续降低生产成本的目标。成本管理既要关注制造成本、销售成本,又不能忽视设计成本。实际上,产品研发和设计是企业生产、销售的源头所在。从成本管理角度来说“设计的节约是最大的节约”,作为后期的产品生产等制造工序来说,最大的可控度只能是降低生产过程中的损耗及提高加工效率。因此,产品设计、研发成本的控制是成本管理的核心。

根据钢铁制造企业特点,建立以产品设计、产品生产、销售及职能部门等为责任中心.以可控成本为对象的管理体系,实施各环节的成本控制;建立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责任成本管理体系,改变成本责任由财务部门一家承担的传统格局;瞄准先进的目标水平,确定成本的奋斗目标,层层分解成本指标,实行成本否决,把压力和动力一并交给全体职工,形成一个贯穿全过程的、覆盖全方位的责任成本管理体系。

10.高管减薪,共渡金融危机难关。在通常情况下,不少企业的裁员计划都是伴随减产、重组业务和变现资产的策略而同时推出的。但裁员策略和其他策略相比,则具有“双刃剑”的性质,搞不好不仅会伤及企业本身,也会造成社会不稳定进而危及企业长远发展的外部环境。因此,在这一轮经济下行中,钢铁企业,都应以调整生产能力、优化资源配置和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应对挑战的主要手段。在稳定就业、提高员工归属感和凝聚力上下足功夫,齐心协力为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11.围绕节能降耗,狠抓技术进步。要借助经济周期造成市场萎缩的时机,加大落后产能的淘汰力度,通过差别电价、水价以及财政

补偿政策,加快落后产能退出速度。同时,要加强行业指导,进一步加强行业准入管理,把能效和污染排放指标作为钢铁行业准入的必要条件,并定期修订和逐步提高能效和排放标准,阻绝钢铁企业以牺牲环境、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为代价来谋求低成本产能扩张的发展路子。

从钢铁企业角度,应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适度延长产业链,努力开拓国内外市场。从国内市场看,市场开拓要紧紧跟踪国家重点扶持的汽车、农机、家电、铁路、房地产、机械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的用材,在有限的市场需求中力争多拿订单。从国际市场来看,市场开拓要走产品多样化和市场区域多元化的路子。在巩固亚洲、欧洲、北美市场份额的同时,大力开拓南美洲和非洲市场,以减少贸易摩擦,稳定国际市场份额。

12.实施“5s”管理,减少浪费提高效率。钢铁企业应全面推行“5s”(整理、整顿、清扫、素养)管理活动,做好“5s”推进工作,将企业目前存在的浪费问题、效率问题、管理意识问题等得到解决。为了确保活动收到实效,钢铁企业应专门聘请企业管理顾问作为咨询顾问。具体落实了以下工作。

(1)领导支持、群众参与。推行“5s”工作的各推行单位,党政一把手要亲自挂帅担任“5s”推进小组组长,每周抽时间听取汇报并下现场实地考察。同时,要有一名副职专门负责这项作。同时要结合生产现场环境情况分析存在的问题(如现场的脏、乱、差情况,5s活动的要求等),做好5s活动的宣传教育工作,做到层层动员,使得大家都明确开展5s活动的必要性,确保5s活动能有一个较好的群众基础。

(2)抓住基本、循序渐进。各推行单位要确定5s活动作计划,从最基本的工作规范做起,争取能在较短的时间内使5s活动初见成效。

(3)树起样板、落实措施、深入推广。钢铁企业应推出首批”5s”样板单位为炼铁厂、一钢轧厂、二钢轧厂、冷轧薄板厂、设备机动处、行政福利处6个单位,在取得初步成就后,在样板线上应大力宣传,表扬线上5s活动中的先进人物及优秀改善事例,在目视管理上多下功夫。此外,必须制订5s活动方面的标准、规章制度,不断提出新的改善项目方法。

(4)巩固成果、不断深入。建立好各级5s工作检查考核制度,不断修改、制订新的5s管理办法。

五、结语

金融街战略分析 篇4

2018-2022年

【报告目录】

第1章:互联网金融发展及对银行业的冲击与重构

1.1 我国互联网金融的异军突起

1.1.1 互联网金融主要模式及特点

1.1.2 互联网金融在我国发展现状

(1)第三方支付

(2)P2P网贷

(3)众筹融资

(4)电商小贷

(5)互联网理财

(6)虚拟货币

(7)金融产品互联网销售

1.1.3 互联网金融兴起的原因剖析

1.1.4 互联网金融的优势及风险评估

1.1.5 互联网金融未来的发展趋向

(1)行业监管趋向

(2)行业演进趋势

(3)行业技术趋向

1.2 互联网金融对银行业的冲击与挑战

1.2.1 互联网给金融业带来了什么

(1)极为低廉的交易成本

(2)更有效的大数据分析方法

(3)打破了信息的不对称性格局

(4)摆脱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

(5)改变了消费者的行为与习惯

1.2.2 互联网金融对银行业的冲击与挑战

(1)对银行业收入端的冲击

1)支付平台——冲击多项中收

2)理财平台——冲击代理业务

3)综合平台——冲击理财业务

4)网贷平台——争夺中小客户信贷资源

(2)对银行业成本端的冲击

1)支付平台——冲击活期存款

2)网贷平台——冲击定存理财

3)理财平台——冲击存款理财

4)综合平台——冲击存款理财

1.2.3 互联网金融对银行业冲击程度测算

(1)对银行业收入端冲击的测算

(2)对银行业成本端冲击的测算

1.3 互联网金融对银行业的颠覆与重构

1.3.1 银行的金融中介功能边缘化

1.3.2 颠覆银行业传统经营方式和盈利模式

1.3.3 银行业的发展版图和竞争格局面临重构

1.3.4 传统金融生态链面临重大变局

1.4 互联网金融时代银行客户行为变化趋势

1.4.1 银行客户经历的四个时代

1.4.2 银行客户的行为变化趋势

(1)第一阶段:网点依赖型行为模式

(2)第二阶段:半自助化行为模式

(3)第三阶段:多渠道的互联网化行为模式

(4)第四阶段:“自我为中心+平台化”行为趋势

1.5 互联网金融背景下银行业经营业绩

1.5.1 2017年银行业总体经营业绩

(1)银行业资产负债规模

(2)银行业经营利润

(3)银行业资本充足率

(4)银行业流动性水平

(5)银行业资产质量和拨备水平

1.5.2 2017年上市银行经营情况

(1)上市银行经营规模分析

(2)上市银行盈利水平分析

(3)上市银行资产质量分析

(4)上市银行资本充足率分析

第2章:银行业转型突围方向及互联网金融布局策略

2.1 银行业转型突围方向与路径

2.1.1 银行业转型突围方向与思路

(1)开辟非网点渠道,打造立体式服务渠道

(2)切入互联网金融,推动金融业务创新

(3)线下网点智能化改造,助力传统渠道转型

(4)重视大数据运用,改造银行业务流程

(5)客户下沉,进军长尾市场

2.1.2 银行业布局互联网金融的可行性与路径选择

(1)银行业互联网金融建设的必要性

(2)银行业与互联网金融融合的可行性

(3)银行业布局互联网金融的战略步骤

(4)银行业发展互联网金融的路径选择

(5)当前银行业互联网金融的实践探索

2.2 银行业互联网金融建设路径之——直销银行

2.2.1 直销银行的定位与特点

(1)定位中端客户群

(2)组织结构扁平化

(3)去“实体化”的营销模式

(4)吸引客户的方式灵活多样

(5)追求便捷性和安全性的统一

2.2.2 直销银行的优势及价值

(1)直销银行的优势体现

(2)银行业开展直销银行的价值

2.2.3 银行业开展直销银行的可行性

(1)客户群体适应性

(2)规模适应性

(3)政策环境适应性

(4)技术支持可行性

2.2.4 直销银行建设的关键因素

(1)直销银行建设的基础

(2)直销银行建设的前提

(3)对目标客户定位的要求

(4)对营销体系的要求

2.2.5 银行业直销银行战略部署与经营策略

(1)直销银行的战略部署

(2)直销银行的组织模式

(3)直销银行的经营策略

1)产品策略

2)营销策略

3)成本管控策略

2.2.6 直销银行成功关键:如何处理好内部竞合关系

(1)战略定位的重叠——差异化的战略定位

(2)客户资源的重叠——补充性的客户定位

(3)产品种类的重叠——专属化的产品体系

(4)服务渠道的重叠——包容性的渠道平台

2.2.7 直销银行外部联盟合作战略选择

(1)与大型电商平台合作

(2)与第三方支付等金融企业合作

(3)与非金融领域最佳实践公司的合作

2.2.8 银行业开展直销银行业务的建议

(1)中国式直销银行的发展困境

(2)中国银行业开展直销银行的建议

2.3 银行业互联网金融建设路径之——电商平台

2.3.1 银行进军电商的可行性分析

2.3.2 银行发展电商的条件与基础

2.3.3 银行发展电商的差异化定位

(1)与银行的业务价值对接

(2)与银行的客户群体对接

(3)与银行的发展策略对接

2.3.4 银行业进军电商的路径与模式选择

2.3.5 银行业电商业务的优劣势分析

2.3.6 银行系电商的症结及突破对策

(1)客户总量限制问题及突破对策

(2)价格优势缺乏问题及突破对策

(3)物流配送问题及突破对策

(4)用户权益保障方面问题及解决对策

(5)平台风险方面问题及解决对策

(6)法律政策方面问题及解决对策

2.3.7 银行系电商平台典型案例研究

(1)建行“善融商务”

(2)交行“交博汇”

(3)农行“E商管家”

(4)工行“融e购“

2.3.8 前瞻银行系电商运营策略建议

(1)增强客户黏性的实施方案

(2)改进服务产品的实施方法

(3)加强风险管理优势的举措

(4)如何深入挖掘与利用大数据

2.4 银行业互联网金融建设路径之——P2P

2.4.1 银行业P2P投资价值

2.4.2 银行业开展P2P的优势

2.4.3 银行业开展P2P的可行性

(1)政策环境适应性

(2)对风险管理的可行性

(3)客户与技术可行性

2.4.4 银行业开展P2P的战略规划

(1)平台定位

(2)组织架构

(3)运行模式

(4)介入策略

(5)推广策略

(6)客户筛选

(7)贷款定价

(8)风险控制

2.4.5 国内银行开展P2P案例研究

(1)平安银行:陆金所

(2)国家开发银行:金开贷

(3)国开金融:开鑫贷

(4)招商银行:小企业e家

(5)民生银行:民生易贷

(6)包商银行:小马bank

(7)兰州银行:e融e贷

2.4.6 国内银行P2P业务开展情况

(1)银行系P2P平台发展模式

(2)银行系P2P平台组织形式

(3)银行系P2P平台收益水平

(4)银行系P2P平台定位差异

2.4.7 银行P2P业务市场潜力分析

(1)国内P2P网贷市场潜力

(2)银行系P2P的竞争力分析

(3)银行系P2P面临的阻碍及对策

2.5 银行业互联网金融建设路径之——移动金融

2.5.1 移动互联网带来的商机

(1)移动金融的商机

(2)银行业移动金融发展路线

(3)银行业移动金融客户定位

2.5.2 移动金融之——移动支付

(1)移动支付市场潜力

(2)移动支付商业模式分析

(3)银行在移动支付市场中的定位

(4)银行业移动支付业务发展模式

(5)银行业移动支付产业布局规划

(6)银行业移动支付业务合作战略

(7)国外银行业移动支付创新经验

(8)银行移动支付业务风险防范策略

2.5.3 移动金融之——手机银行

(1)手机银行的核心价值

(2)手机银行的竞争力分析

(3)手机银行发展潜力分析

(4)手机银行当前存在的问题

(5)手机银行优化与创新建议

(6)手机银行新媒体营销策略

(7)手机银行未来发展方向

2.5.4 移动金融之——微信

(1)微信平台对于银行的价值

(2)银行业微信服务切入点

1)宣传营销

2)客户服务

3)金融交易

4)电商平台

5)数据挖掘

(3)微信银行建设方案及推广策略

1)微信银行特点及业务

2)微信银行发展前景分析

3)微信银行未来创新方向

4)微信银行服务模式选择

5)微信银行建设方案及案例

6)微信银行的营销推广策略

7)微信银行面临的风险及防范

第3章:银行业网点转型升级路径设计及推进方案

3.1 银行网点转型路径设计与实施

3.1.1 网点运营发展阶段成熟度诊断

(1)片区化运营阶段

(2)标准化运营阶段

(3)区域化运营阶段

(4)全渠道运营阶段

3.1.2 网点运营体系成熟度诊断

(1)网点运营体系成熟度诊断指标

(2)网点运营体系成熟度诊断案例

3.1.3 建立网点转型架构体系

3.1.4 结构体系化转型实施路径设计

3.1.5 进入转型实施

3.2 渠道下沉——社区银行

3.2.1 社区银行的发展定位

(1)社区银行目标市场

(2)社区银行目标客户

(3)社区银行核心信贷产品

(4)社区银行业务类型

3.2.2 政府对社区银行的监管

3.2.3 国内社区银行设立标准

3.2.4 社区银行投资效率测算

(1)传统零售网点投资效率

(2)社区银行业务效率测算

3.2.5 社区银行业务模式及比较分析

3.2.6 社区银行的设立路径及适应性

3.2.7 社区银行的最佳发展模式

3.2.8 社区银行运营重点与策略

(1)创新业务策略

(2)差异化服务策略

(3)提升客户体验策略

(4)完善运营管理体系策略

(5)O2O一体化服务体系构建

3.2.9 社区银行核心竞争力构建

(1)人力资本层面竞争力打造

(2)市场层面竞争力打造

(3)产品层面竞争力打造

(4)资产层面竞争力打造

(5)服务渠道竞争力打造

(6)社区银行品牌内涵创新

3.2.10 社区银行的典范-富国银行(Wells Fargo)

(1)富国银行的成长历史

(2)富国社区银行的产品与服务

(3)富国社区银行的布局特点

(4)富国社区银行资产结构调整

(5)富国社区银行精细化业务模型

1)密度模型——社区网店的数量与质量决策

2)交叉销售模型——如何运用多渠道满足客户需求

3)效率模型——如何提升单个网店的经营效率

4)投资模型——如何优化网店建设提升客户体验

(6)富国社区银行风险控制措施

3.3 网点智能化转型——构建智慧银行网点

3.3.1 智慧网点与传统网点的区别

3.3.2 银行智慧网点构建与发展思路

(1)智慧银行核心能力分析

1)智能分析客户需求能力

2)整合多种服务渠道能力

3)银行前台业务开拓能力

4)中后台整合和优化能力

5)大数据的分析处理能力

6)集成风险管理体系能力

(2)智慧银行构建路线解析

1)新锐洞察能力建设路径

2)整合、优化与创新路径

3)集成式风险管理

4)动态的业务支持基础设施

3.3.3 社区化智慧银行建设案例研究

(1)社区化智慧银行建设背景

(2)社区银行功能分区

(3)社区化智慧银行功能与流程

(4)社区化智慧银行运营服务外包

(5)社区化智慧银行设备规划与投入

3.3.4 国外标杆银行智慧化建设经验

(1)汇丰银行智慧化建设经验

(2)华旗银行智慧化建设经验

(3)渣打银行智慧化建设经验

3.3.5 国内智慧银行创新实践探索

(1)建设银行智慧银行创新实践

(2)广发银行智慧银行创新实践

(3)工商银行智慧银行创新实践

(4)农业银行智慧银行创新实践

(5)光大银行智慧银行创新实践

第4章:银行业大数据生态系统构建及落地应用

4.1 银行业大数据应用基础

4.1.1 银行业的大数据基础

4.1.2 银行业大数据的应用价值

4.2 银行业大数据应用战略与实施

4.2.1 银行业大数据应用方向及案例

(1)风险管理优化中的应用

(2)客户管理中的应用

(3)产品/业务创新中的应用

(4)营销创新中的应用

(5)业务经营管理精细化中的应用

4.2.2 银行业整合多渠道数据的模式

(1)银行与电商平台形成战略合作

(2)银行自主搭建电商平台

(3)银行建立第三方数据分析中介

4.2.3 银行与大数据公司的合作样板

4.2.4 银行业大数据生态系统的构建

(1)如何将大数据技术融入到现有IT架构中

(2)如何进行数据的集成与整合

(3)如何对大数据技术系统进行部署与维护

4.2.5 银行业大数据应用中的挑战及建议

(1)银行业大数据应用中的挑战

(2)前瞻银行业大数据应用建议

4.2.6 银行业大数据应用风险及应对策略

4.3 国际同业大数据运用的经验教训

4.3.1 利用大数据快速判断宏观经济形势

4.3.2 利用大数据分析预测客户及交易对手行为

4.3.3 利用大数据分析防范欺诈

4.3.4 利用大数据分析改进内部效率

4.4 大数据时代银行与电商的合作与分化

4.4.1 银行与电商合作的必要性

4.4.2 银行与电商合作的典型案例

(1)建行与阿里巴巴

(2)招行与微信平台及微信客服

(3)民生银行与阿里巴巴

(4)中信银行与腾讯

4.4.3 银行与电商未来可能的合作模式

(1)银行与电商继续深化合作

(2)分别发展,形成银行电商化和电商金融化

第5章:国外互联网银行模式研究及经验启示

5.1 ING Direct——银行业的“沃尔玛”

5.1.1 ING Direct成立背景

5.1.2 ING Direct盈利模式

5.1.3 ING Direct商业模式

(1)“薄利多销”的经营策略

(2)线上线下的渠道补充

(3)产品策略:高利率、简单、标准化

(4)品牌宣传:区别于传统银行

(5)产品设计与服务以客户为中心

(6)独立的组织管理架构

(7)风险控制措施

5.1.4 金融危机的影响及策略转变

(1)金融危机前经营情况

(2)金贷危机中经营受挫

(3)金融危机后策略转变

5.1.5 最成功分支ING-DiBa的成功经验

(1)ING-DiBa发展历史

(2)ING-DiBa独特的商业模式

(3)ING-DiBa的成功因素

5.1.6 ING Direct对国内银行发展的启示

5.2 Bof——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互联网银行模式

5.2.1 Bofi概况

5.2.2 Bofi的业务模式特点

5.2.3 Bofi负债端经营策略

(1)网络吸引+线下合作伙伴

(2)吸引客户的策略

(3)存款端经营业绩

5.2.4 Bofi贷款端经营策略

(1)资产运用方向

(2)线上与线下的结合(3)贷款端经营业绩

5.2.5 Bofi互联网技术杠杆的应用

5.2.6 Bofi规模与盈利情况

5.2.7 Bofi对国内银行的经验启示

5.3 Simple——传统银行进入互联网金融的一种模式

5.3.1 Simple发展历程

5.3.2 Simple的业务模式特点

5.3.3 Simple的运营渠道

5.3.4 Simple的服务内容及优势

5.3.5 Simple客户数量及市场份额

5.3.6 Simple盈利情况

5.3.7 Simple被BBVA收购后的业务发展

5.3.8 Simple对国内银行的经验启示

5.4 HSBC Direct

5.4.1 HSBC Direct概况

5.4.2 HSBC Direct业务模式特点

5.4.3 HSBC Direct的服务策略

5.4.4 HSBC Direct的营销模式

5.4.5 HSBC Direct经营情况

5.4.6 HSBC Direct对国内银行业的启示

5.5 SFNB失败的经验教训

5.5.1 SFNB的发展历程

5.5.2 SFNB的服务内容

5.5.3 SFNB的营销策略

5.5.4 SFNB失败的原因及经验教训

第6章:国内银行应对互联网金融的战略转型实践梳理

6.1 民生银行

6.1.1 民生银行经营情况分析

6.1.2 民生银行转型思路与路径

6.1.3 民生银行互联网金融业务布局

6.1.4 民生银行网点转型升级模式

6.1.5 民生银行大数据战略部署

6.1.6 民生银行创新营销推广模式

6.1.7 民生银行组织结构建设与调整

6.1.8 民生银行转型成效分析

6.1.9 民生银行未来发展战略规划

6.2 中信银行

6.2.1 中信银行经营情况分析

6.2.2 中信银行转型思路与路径

6.2.3 中信银行互联网金融业务布局

6.2.4 中信银行网点转型升级模式

6.2.5 中信银行大数据战略部署

6.2.6 中信银行创新营销推广模式

6.2.7 中信银行组织结构建设与调整

6.2.8 中信银行转型成效分析

6.2.9 中信银行未来发展战略规划

6.3 兴业银行

6.3.1 兴业银行经营情况分析

6.3.2 兴业银行转型思路与路径

6.3.3 兴业银行互联网金融业务布局

6.3.4 兴业银行网点转型升级模式

6.3.5 兴业银行大数据战略部署

6.3.6 兴业银行创新营销推广模式

6.3.7 兴业银行组织结构建设与调整

6.3.8 兴业银行转型成效分析

6.3.9 兴业银行未来发展战略规划

6.4平安银行

6.4.1平安银行经营情况分析

6.4.2平安银行转型思路与路径

6.4.3平安银行互联网金融业务布局

6.4.4平安银行网点转型升级模式

6.4.5平安银行大数据战略部署

6.4.6平安银行创新营销推广模式

6.4.7平安银行组织结构建设与调整

6.4.8平安银行转型成效分析

6.4.9平安银行未来发展战略规划

6.5 招商银行

6.5.1 招商银行经营情况分析

6.5.2 招商银行转型思路与路径

6.5.3 招商银行互联网金融业务布局

6.5.4 招商银行网点转型升级模式

6.5.5 招商银行大数据战略部署

6.5.6 招商银行创新营销推广模式

6.5.7 招商银行组织结构建设与调整

6.5.8 招商银行转型成效分析

6.5.9 招商银行未来发展战略规划

6.6 工商银行

6.6.1 工商银行经营情况分析

6.6.2 工商银行转型思路与路径

6.6.3 工商银行互联网金融业务布局

6.6.4 工商银行网点转型升级模式

6.6.5 工商银行大数据战略部署

6.6.6 工商银行创新营销推广模式

6.6.7 工商银行组织结构建设与调整

6.6.8 工商银行转型成效分析

6.6.9 工商银行未来发展战略规划

6.7 建设银行

6.7.1 建设银行经营情况分析

6.7.2 建设银行转型思路与路径

6.7.3 建设银行互联网金融业务布局

6.7.4 建设银行网点转型升级模式

6.7.5 建设银行大数据战略部署

6.7.6 建设银行创新营销推广模式

6.7.7 建设银行组织结构建设与调整

6.7.8 建设银行转型成效分析

6.7.9 建设银行未来发展战略规划

6.8 交通银行

6.8.1 交通银行经营情况分析

6.8.2 交通银行转型思路与路径

6.8.3 交通银行互联网金融业务布局

6.8.4 交通银行网点转型升级模式

6.8.5 交通银行大数据战略部署

6.8.6 交通银行创新营销推广模式

6.8.7 交通银行组织结构建设与调整

6.8.8 交通银行转型成效分析

6.8.9 交通银行未来发展战略规划

6.9 北京银行

6.9.1 北京银行经营情况分析

6.9.2 北京银行转型思路与路径

6.9.3 北京银行互联网金融业务布局

6.9.4 北京银行网点转型升级模式

6.9.5 北京银行大数据战略部署

6.9.6 北京银行创新营销推广模式

6.9.7 北京银行组织结构北京与调整

6.9.8 北京银行转型成效分析

6.9.9 北京银行未来发展战略规划

6.10 包商银行

6.10.1 包商银行经营情况分析

6.10.2 包商银行转型思路与路径

6.10.3 包商银行互联网金融业务布局

6.10.4 包商银行网点转型升级模式

6.10.5 包商银行大数据战略部署

6.10.6 包商银行创新营销推广模式

6.10.7 包商银行组织结构包商与调整

6.10.8 包商银行转型成效分析

6.10.9 包商银行未来发展战略规划

第7章:银行业发展趋势前瞻与前景预测

7.1 银行业经营环境预判

7.1.1 中长期大环境

7.1.2 2017年行业外部环境

7.1.3 2015年行业形势预判

7.2 银行业发展机会分析

7.2.1 银行业存贷款业务发展空间预测

7.2.2 银行业中间业务发展空间预测

7.2.3 银行业中小企业金融服务空间预测

7.2.4 银行业微贷业务发展空间预测

7.2.5 银行业互联网金融业务发展空间预测

7.3 银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7.3.1 银行业发展中的问题

(1)贵族化

(2)模式化

(3)逐利化

(4)中心化

7.3.2 银行业改革趋势分析

(1)利率市场化

(2)监管差异化

(3)民营银行趋势化

(4)消费者保护潮流化

7.3.3 银行业转型趋势分析

图表目录

图表1:互联网金融主要5种运行模式

图表2:2012-2016年中国第三方互联网支付市场交易规模

图表3:2012-2016年中国第三方移动支付市场交易规模

图表4:中国第三方互联网支付核心企业交易规模市场份额

图表5:2012-2017年我国P2P借贷机构数量

图表6:2012-2017年我国P2P借贷平台交易规模

图表7:阿里小贷产品

图表8:2013-2017年我国余额宝用户数量变化

图表9:2013-2017年我国余额宝规模变化

图表10: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分流给商业银行带来的影响

图表11:银行客户经历的四个时代及特征

图表12:银行客户的行为变化趋势

图表13:多渠道的互联网化行为模式

图表14:

图表15:况

图表16:

图表17:

图表18:

图表19:

图表20:

图表21:

图表22:均利率

图表23:

图表24:

图表25:

图表26:率

2012-2017年商业银行资产增长情况 2012-2017年各类商业银行资产同比增速情2017年商业银行贷款主要行业投向 2012-2017年商业银行负债增长情况 2012-2017年商业银行净利润(季度)2012-2017年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季度)2012-2017年商业银行成本收入情况 2012-2017年商业银行流动性比例情况 2017年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月加权平2012-2017年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情况 2012-2017年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情况 2017年上市银行净利润增速

2017年上市银行不良贷款余额与不良贷款

图表27:未来银行渠道体系将呈现多种新兴渠道并存的立体式结构

图表28:美国银行业的交易流向网银和手机银行

图表29:银行进军电商的SWOT分析

图表30:银行发展电商的PEST分析

图表31:银行系电商的优劣势分析

图表32:建行“善融商务”平台的服务内容

图表33:近期银行系P2P上线项目

图表34:近期银行系P2P上线项目收益率及期限一览

图表35:移动运营商签订战略合作的银行

图表36:网点结构体系化转型设计与实施的基本步骤

图表37:现有零售条线主要规模效率指标

图表38:社区银行成本估算

图表39:社区银行可比效率指标

图表40:户均存款规模敏感性分析-1

图表41:户均存款规模敏感性分析-2

图表42:户均存款规模敏感性分析-3

图表43:富国重网点人员投入轻ATM建设

图表44:富国银行在美国银行业地位显示其资产结构的特征

图表45:富国社区银行业务模型

图表46:富国银行社区网点客户数远超行业平均

图表47:富国家庭客户数超过美国家庭长期增长率

图表48:富国社区网点完成交易量上升

图表49:富国客户随着运用渠道增加购买产品数量也在上升

图表50:家庭客户选择富国社区银行产品类型比例

图表51:新增客户中第一次购买富国产品类型

图表52:富国对于网店建设的主要考虑

图表53:整合业务渠道为客户提供适用的服务和金融产

图表54:工商银行数据积累速度

图表55:大数据的用处

图表56:ING Direct在各国的状况表

图表57:ING Bank 策略转变:坚持简单、公平、低成本

图表58:ING-DiBa的历史

图表59:ING-DiBa的商业模式

图表60:Bofi存款付息率随着QE 逐渐下降

图表61:Bofi付息率大幅高于其他美国大银行

图表62:2004-2013年Bofi存款账户和户均存款变化

图表63:2004-2013年Bofi各类型存款增长情况

图表64:Bofi存款付息率随着QE逐渐下降

图表65:Bofi付息率大幅高于其他美国大银行

图表66:Bofi资本回报率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图表67:2004-2013年Bofi规模

图表68:2004-2013年Bofi营收与净利润

图表69:Simple的发展历程

图表70:Simple的运营模式

图表71:

图表72:

图表73:

图表74:

图表75:

图表76:

图表77:

图表78:民生银行互联网金融平台建设和产品创新

图表79:

图表80:

图表81:

图表82:

图表83:中信银行互联网金融平台建设和产品创新

图表84:

图表85:

图表86:

图表87:Simple手机App界面一 Simple手机App界面二 2013年底Simple用户超过10万 2012-2017年民生银行收入与利润情况 2012-2017年民生银行资产与负债情况 2012-2017年民生银行收入结构分析 2012-2017年民生银行网点数量

2012-2017年中信银行收入与利润情况 2012-2017年中信银行资产与负债情况 2012-2017年中信银行收入结构分析 2012-2017年中信银行网点数量

2012-2017年兴业银行收入与利润情况 2012-2017年兴业银行资产与负债情况 2012-2017年兴业银行收入结构分析 2012-2017年兴业银行网点数量

图表88:兴业银行互联网金融平台建设和产品创新

图表89:2012-2017年平安银行收入与利润情况

图表90:2012-2017年平安银行资产与负债情况

图表91:2012-2017年平安银行收入结构分析

图表92:2012-2017年平安银行网点数量

图表93:平安银行互联网金融平台建设和产品创新

图表94:2012-2017年招商银行收入与利润情况

图表95:2012-2017年招商银行资产与负债情况

图表96:2012-2017年招商银行收入结构分析

图表97:2012-2017年招商银行网点数量

图表98:招商银行互联网金融平台建设和产品创新

图表99:2012-2017年工商银行收入与利润情况

图表100:2012-2017年工商银行资产与负债情况

图表101:2012-2017年工商银行收入结构分析

图表102:2012-2017年工商银行网点数量

图表103:工商银行互联网金融平台建设和产品创新

图表104:2012-2017年建设银行收入与利润情况

图表105:2012-2017年建设银行资产与负债情况

图表106:2012-2017年建设银行收入结构分析

图表107:2012-2017年建设银行网点数量

图表108:建设银行互联网金融平台建设和产品创新

图表109:2012-2017年交通银行收入与利润情况

图表110:2012-2017年交通银行资产与负债情况

图表111:2012-2017年交通银行收入结构分析

图表112:2012-2017年交通银行网点数量

图表113:交通银行互联网金融平台建设和产品创新

图表114:2012-2017年北京银行收入与利润情况

图表115:

图表116:

图表117:

图表118:北京银行互联网金融平台北京和产品创新

图表119:

图表120:

略····

2012-2017年北京银行资产与负债情况 2012-2017年北京银行收入结构分析 2012-2017年北京银行网点数量

金融投资公司战略合作协议书 篇5

(草拟稿)

甲方:

乙方:伊犁纳云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为了推动伊犁州地区互联网金融、信贷事业的发展,促进合作双方企业的转型升级,更好地为广大客户提供金融信息服务,甲乙双方本着平等互利、共同发展、优势互补的原则,经过双方多次交流和互访,鉴于双方在投资理念、项目筛选标准、投资决策机制、增值服务等方面有极强的一致性和互补性,为切实加强沟通和合作,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双方决定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共谋发展。

经友好协商达成本金融战略合作协议书框架协议条款:

第一条 合作事项

双方本着平等互利、共同发展、优势互补的原则,拟在信息服务、财务顾问、资产托管、产权交易、担保租赁、股权投资、搭建中小微企业及商户综合金融服务平台等方面开展深入合作,共同注册成立“富利源”品牌的伊犁州信息服务公司,实现资源共享、共赢未来。第二条 战略合作关系的建立

甲乙双方经协商,决定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建立长期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共同利用自身的优势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通过业务合作与创新,加强风险防控能力,共同做大做强,精诚团结,目标一致,实现跨越式发展。

1.甲乙双方一致同意,本协议签订之日,为战略合作关系确立之日。

2.甲乙双方信息资源互享,各自保证其信息来源的真实性、准确性与时效性。并对各自提供的信息、资源以及公司运营过程中的服务内容承担相应的责任,并享有收益。

3.甲乙双方在市场推广、宣传和企业运营过程中共勉互助、一路同行、紧密合作。

4.甲方及其所属的运营团队拥有共同注册成立企业的70%股权,乙方及其所属的运营团队拥有共同注册成立企业的30%股权。

第三条 甲方的权利与义务

1.甲方负责相关经营手续的正常办理,如共同注册成立公司的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组织机构代码证、对公账户等,以及合作单位的业务授权、资源授权和相关协议等。

2.甲方负责公司运营过程中各部门及负责人工作职责的协调和监督事宜。3.甲方负责资料审核及风险控制,如资产评估,文件审阅,催收、回款。4.甲方负责项目资金储备,保证公司运营过程中根据市场需求有足够的资金储备量,并且保证其来源符合相关法律及政策规定。5.甲方负责公司启动资金储备,正式运营前的成本核算及正式运营前的费用支出。如办公场地租赁费用、装修费用、办公设备采购费用、注册资金等。

6.甲方负责公司股东章程、协议的制定,负责公司规章,员工职责等规范性制度的制定。

第四条 乙方的权利与义务

1.乙方负责双方共同注册成立公司的产品类型、业务知识的培训及宣传。2.乙方负责行业信息汇总跟新,市场调研,竞争对手分析,营销策划,营销话术标准等文案。

3.乙方负责公司经营项目、全线业务的营销推广,以及业绩指标的达成。4.乙方负责业务部门的人员组建、筛选、培训、考核。

5乙方需配合甲方完成公司自组建到正式运营期间的任何需求服务。如装修跟进,办公场地及设备的日常维护等。

6.乙方需服从并执行股东会的决议。第五条 申明

甲乙双方根据市场调研、资源储备等因素综合考量,共同协商拟定公司经营目标,运营项目,产品类型,业绩指标。最终由甲方负责决策。

甲乙双方参考行业标准及公司经营理念等因素协商拟定公司组织架构,员工薪资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制度。最终由甲方负责决策。

公司的运营项目、业务体系、产品的最终解释权及法律效应归属于甲方。科技金融,共赢未来。第六条 保密条款

1.本协议所指之商业秘密是指不为公众知悉、能带来经济利益、具有实用性并经对方采取保密措施的一切技术经营信息。

2.甲乙双方对其所知悉的商业秘密,只能用于共同注册成立公司的发展之唯一目的。

3.甲乙双方应对其通过工作接触和通过其他渠道得知的有关商业秘密严格保密,未经股东会书面同意,不得向任何第三方或其他人披露。

4.如发生与本协议有关的分歧或争议,均应首先通过友好协商解决,协商不成,任何一方均可向有管辖权的法院提起诉讼。如果本协议或任何条款被判定为无效,本协议保密条款继续有效。

第七条 违约责任

1协议一经签署,甲乙双方均应全面、适当履行本协议的全部义务。任何不履行本协议或该履约行为不符合本协议约定条件的一方,均应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

2本协议的任一缔约方严重违反本协议之规定,致使本协议无法履行或履行本协议已成为不必要时,相对方有权终止履行本协议,并可要求解除本协议,但该解除协议的意思表示应书面通知相对方。

第八条 适用法律与争议的解决

1本协议的订立、履行、终止与争议的解决均应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2如甲乙双方在履行本协议过程中发生争议,应通过协商的方式解决。经协商无法达成一致意见的,任何一方均有权向被告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如果本协议任何条款被判定为无效,不影响本协议其他条款的持续有效和履行。

第九条 协议之终止

1.本协议的有效期限为

年,自

年 月 日起至

年 月 日止; 2.本协议有效期届满后,经甲乙双方协商一致可续签本协议;

3.不可抗力,如遇战争、停电、罢工等国家政治、经济环境发生变化或地震、火灾、海啸等自然灾害造成人力不可抗拒因素影响本协议执行情况,本协议双方以书面形式决定协议的暂缓或终止。

第十条 其他事项

1.本协议未尽事宜,由甲乙双方协商解决,并以书面形式形成补充协议或相关协议,补充协议或相关协议与本协议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2.本协议经甲乙双方法定代表人或授权代理人签字并加盖双方单位公章后生效;

3.本协议正本一式6份,甲乙双方各执三份,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甲方(公章):

乙方(公章):

法定人代表

法定人代表

(或授权代表):(或授权代表):

联系电话:

联系电话:

签署日期:

金融信息化信息技术发展战略论文 篇6

金融信息化是指在金融业务与金融管理的各个方面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深入开发、广泛利用金融与经济信息资源,加速金融现代化的进程。这个进程是发展的、动态的和不断深化的。金融信息化是国家信息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与整个社会的信息化,与其他宏观管理部门的信息化,与居民、企业的信息化密切相关,相辅相成。在不断发展的信息技术和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下金融服务与金融创新构成了现代经济的核心。

2国内金融信息化发展现状

计算机进入中国银行业,最早可追溯到50年代,当时,中国人民银行引进了苏联的电磁式分析计算机,用以进行全国联行对帐表的工作。但是,中国金融电脑化信息系统的建立相对于发达国家来讲起步较晚,计算机在中国银行业的真正发展还是从70年代开始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全国性金融机构多数已完成内联网建设多数全国性金融机构初步完成了本系统内联网的建设,网络覆盖了全国所有的省会城市和地级市。

2.2银行信息化已具规模①初步建成全国范围的电子清算系统。②银行卡业务迅速发展。电子支付工具尤其是银行卡业务发展迅猛。③建成人民银行覆盖全国所有地市中心支行的电视会议系统、电子公文传输系统、电子邮件系统,提高了央行的办公效率,在国务院各部委中率先实现了经网络传送机密红头文件。

2.3保险业电子化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迄今为止,全国近万个保险机构安装了高效运行的`计算机系统,各类保险业务已实现上机处理。

2.4证券业电子化建设实现了跨越式发展证券业电子化建设在较高的起点上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以沪、深两市证券交易所的成立为标志,启动了证券业的信息化建设,经过准实时行情发送、无纸化托管、计算机自动撮合和异地交易中心联网等几个阶段,现已进入到全程电子化交易模式,无纸化电子交易已在全国各地的证券营业部推广使用。

3发达国家金融业信息化现状

发达国家金融业早在50年代就引入了计算机设备处理其具体业务以提高工作效率、改善服务水平并创新出了不少新的金融产品。从发达国家金融电脑化信息系统发展情况来看目前其主要的特点是:使用面广、设备先进;功能齐全、服务完善;自动化程度高、安全保密性强。①使用面广,设备先进。②功能齐全,服务完善。③自动化程度高,安全保密性强。

4我国金融信息化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虽然我国金融信息化建设取得了很大成绩,先进技术的应用基本与国外持平,但运行效率、信息综合程度和信息服务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金融街战略分析 篇7

1 金融机构营销战略的演进过程

1.1 20世纪50年代之前的营销导入期

在20世纪50年代之前, 银行在市场上处于垄断格局, 完全是属于卖方市场, 银行与市场上很多金融机构的服务内容大同小异, 无法形成产品差异化, 并且, 对于银行来说, 营销是非常陌生的。后来, 其他银行与非银行金融机构在储蓄业务上与商业银行展开了激烈的竞争。一些有先见的银行开始意识到金融业的服务是与消费者高度挂钩的, 消费者的体验直接受到服务方式、服务环境、服务标准、服务程序和服务质量的影响。于是, 许多银行开始借鉴工商企业和服务行业的做法, 大量使用广告进行促销。1958年, 全美银行协会会议第一次提出了金融业应该树立市场营销观念, 从此扭转了金融从业人员对营销观念的排斥态度, 迎来了银行营销管理时代。

1.2 20世纪60—70年代的营销传播时期

20世纪60年代, 西方银行的零售业务竞争越来越激烈, 银行开始逐渐意识到金融产品的时效性, 意识到如果产品服务推广不够及时, 顾客可能会对产品感到反感甚至会怀疑该产品的质量, 所以, 银行要提高产品的服务质量, 就必须注重产品的售后服务, 跟踪服务, 以此来促进产品的销售, 提高销售业绩。同时, 还要加强对金融从业人员的培训, 引起他们对营销战略的关注。1973年, 一些英联邦银行开始在银行内部设立营销部, 建立营销机构, 对市场进行研究, 适当开展营销活动, 提高营销管理。

1.3 20世纪80年代的营销创新时期

如果要区分自己与竞争者的不同, 银行必须寻找一种新方法, 不能困于旧的固有的营销模式中, 要以创新的角度考虑客户的需要, 向客户提供有价值的产品和服务。在80年代, 很多银行已经意识到这一点了。一般来说, 金融产品服务的类别多种多样, 风险与收益兼备。银行如果不根据产品的这些特征, 对产品服务进行创新, 加强风险管理, 紧跟上经济发展的步伐, 注重品牌营销, 那么银行就会在竞争中失去优势。所以, 银行要想满足客户更深层次的要求, 就必须对产品服务进行更详细的追踪, 开拓产品的深度和广度。一些研究表明, 在一项新的金融产品推出之后, 不到半年内就会有类似服务的产品相继推出, 因此, 即使一些银行具有原创优势, 但由于金融服务没有专利保护, 所以, 模仿程度极高。所以, 银行要有进行差异化管理, 通过市场细分避免盲目投资, 建立产品、服务的差异化, 加大竞争优势。

1.4 20世纪90年代后的营销扩展时期

西方银行业在20世纪90年代发展迅猛, 对于营销战略也越来越重视, 进一步推动营销管理的改革, 并且在营销战略上逐渐意识到营销管理不只是促销、定位等, 而应该把营销管理视为一个整体, 而不是把每一个步骤分开管理, 营销部门要与银行里的其他部门既要各司其职, 又要相协调一致, 共同为顾客提供高质的服务, 这样才能在金融业这个激烈竞争的行业中保持竞争优势, 达到银行与消费者互利双赢的局面。对于银行业来说, 一个完整而又有效率的市场营销应该要包括:分析市场机会、确定市场目标、选择市场营销战略、营销风险监控、市场营销活动管理、售后服务等, 随着市场的不断发展, 企业需要与顾客之间建立一种有别于传统的、新型的主动性关系, 这种关系需要企业在更高层次上, 用一种更加有效的方式建立, 同时还可以依靠计算机和网络的快速发展, 拓展营销发展方向。

2 金融机构营销战略的障碍分析

2.1 市场体系不完善

近年来, 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 但是, 市场体制依然跟不上市场经济的发展, 依然很不完善;我国金融市场建设虽然有了很大的发展, 但是, 金融产品市场化的程度依然不够高, 尽管利率的确定也考虑到资金供求关系、物价因素和通货膨胀等因素, 但是, 关于金融产品的价格形成机制和交易机制还是很不成熟, 因此, 如何正确选择营销战略, 确定价格组合, 需要市场体系的完善与发展。

2.2 受外部环境影响大

这几年, 随着金融危机的出现, 人民币升值压力的不断加大, 我国银行汇率风险进一步增加, 加上出口退税政策的调整, 这一系列的因素都导致了金融机构的营销利润变薄, 信用度不断下降。

2.3 赢利能力差

一些股份制商业银行的指标能够与外资银行相抗衡, 赢利能力大大优于四大国有银行, 这样说明了, 国有银行的赢利能力还有待加强。存贷款业务的比例过大、冗员过多、银行内部机制体制不完善等都是影响国有银行赢利能力的原因。

2.4 宏观环境因素

宏观环境因素是指企业运行的外部大环境, 对于企业来说, 这个环境既不可以控制, 又不可以影响, 但是对于企业营销成功与否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1) 人文环境。

①人口因素:人口数量与市场构成的关系;人口城市化与市场的关系;世界人口年龄结结构变化与市场的关系。②人口的地理迁移因素:客流的移动特点和规律与地理环境的关系;购买动机与地理环境的关系。③家庭、社会地位阶层影响细分市场。

(2) 经济环境:

国民生产总值;个人收入, 反应购买力高低;外贸收支情况。

(3) 自然环境:

自然资源的短缺和保护, 环境的恶化, 疾病的影响。

(4) 技术环境:

技术对企业竞争的影响, 对消费者的影响。

(5) 政治—法律环境:

政治格局的稳定和国家的政治法律环境都直接影响着营销战略。

(6) 社会—文化环境:

教育水平, 宗教信仰, 传统习惯。

2.5 微观环境因素

微观环境因素是指存在于企业周围并且密切影响其营销活动的各种因素和条件, 一般包括供应者、竞争者、公众以及企业自身等。

(1) 供应者:

是企业资源的保证, 成本的控制;但是对于银行来说, 可以忽视这个因素, 因为银行作为金融机构, 提供的产品一般都是服务产品, 不需要原料供应。

(2) 购买者。

①私人购买者:人多面广, 需求差异大, 多属小型购买, 购买频率较高, 多属非专家购买, 购买流动性较大。②集团购买者:集团购买者数量较小, 但是购买者的规模较大, 属于派生需求, 集团购买需求弹性小。

(3) 竞争者。

①竞争者及其数量和规模;②消费者需求量与竞争者供应量的关系。

(4) 公众:

金融公众, 政府公众, 市民行动公众, 地方公众, 企业内部公众, 一般群众。

(5) 企业内部各部门协作:

决策、指挥、开发、执行与反馈、监督、保证、参谋机构。

3 加强市场营销战略的建议

3.1 完善市场营销战略的管理

一般来说, 金融机构要有针对性、有目的地制订一些较长时期的战略规划, 通过制订的战略规划来确定企业的目标和发展方向, 同时, 还要在企业内部成立一个强而有力的营销组织, 并且完善这个组织, 认真执行企业制订的营销计划, 根据制订的营销计划目标, 建立一个高效的营销组织结构, 加强执行力度, 保证目标的完成。

3.2 适当延长企业产品经营线

在营销企业的产品或者服务的时候, 在尽可能的情况下, 金融机构要适当的延长自己的产品经营线, 增加企业自身的产品服务种类, 使产品经营线复杂化, 避免由于产品经营线过于单一而带来的风险。

3.3 加大对终端网络的建设和维护力度

对于一个金融机构来说, 想要在激烈的竞争中, 取得成功, 那么其产品服务就必须要多样化经营, 不能过于单一, 机构生存的依靠不能只是某一两个产品或者服务, 而是要依靠终端网络在市场中生存下来。只有这样, 在危机发生的时候, 金融机构才能快速通过自己所掌握的终端网络, 及时调整企业现在正在经营的产品和运用的经营战略, 把风险尽量降低。

4 结 论

在现代的商业经营中, 机遇与风险是并存的, 所谓物竞天择, 适者生存, 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取成功, 企业就要懂得未雨绸缪, 看清市场趋势, 时刻树立危机意识, 关注市场动态, 合理把握自身的优势, 强化企业内部管理, 善于抓住机遇, 吸取同行的经验, 正确处理危机, 提高自身经营能力。

参考文献

[1]符莎莉.跨国公司在华营销渠道与动因分析[J].商业研究, 2008 (2) .

[2]秦浩.坚持科学发展努力打遣区域“精品银行”[J].中国金融, 2009 (5) .

金融中心与大国战略 篇8

历史反复证明,资本的流向先导于一个国家的经济起飞,一个国家要真正崛起,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其金融体系的效率和资本市场的发达程度,这两者的持续发展最终必将推进国际金融中心的形成。而国际金融中心的形成和巩固,又是世界大国崛起的重要标志。因此,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在世界经济中持续发挥重要的影响力,需要具备国际竞争力的国际金融中心。上海应当也能够担当起这一历史使命。

金融中心变迁见证大国兴衰

在过去的近30年中,中国的经济发展成为了全球最为亮丽的一道风景线。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GDP年增长率保持在9%左右的高速度,中国成功地由一个农业为主的国家转型成为“世界工厂”。西方经济学家惊叹:“在近20年的时间里,中国10多亿人口的收入提高了4倍。在人类历史上,还从来没有过如此多的人,在物质生活方面经历如此快速的改善。” 进入新世纪的中国,已经成为世界重要的一极。

以崭新姿态出现在世界舞台上的中国,既面临着崛起的历史性机遇,又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同时也将不可避免地参与到全球的大国博弈中去。从上世纪90年代末期开始,“中国威胁论”就已经开始不绝于耳,而近年来出现的国际贸易摩擦、围绕人民币升值而展开的争论等,无不体现了现实的国际利益的重新分配,并正式揭开了新世纪大国博弈的序幕。历史已经将我们带到了一个十字路口,对中国而言,大国博弈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客观现实,不容我们回避。中国如何采取正确的策略赢得这场博弈,是中国从一个大国走向强国的必经之路。

从国际经验看,任何一个大国在崛起的过程中,都伴随着金融中心的形成和发展,金融中心的变迁已经成为强国兴衰的重要标志。让我们首先简要回顾一下国际金融中心的变迁历程。

远至13世纪,地处欧、亚、非三大洲贸易交汇要冲的威尼斯,其相对民主的政治氛围和实用主义的价值取向,使其一跃成为当时西方世界的贸易中心和金融中心。进入16世纪,面积狭小的荷兰率先建立了资本主义制度,1609年,阿姆斯特丹成立了历史上第一个股票交易所,发达的金融市场使阿姆斯特丹在17世纪成为世界金融中心,并使得荷兰成为当时的世界海上霸主。但由于受到“郁金香泡沫”的影响,荷兰经济从此走向衰落,阿姆斯特丹也丧失了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最早进行产业革命的英国,抓住了这一契机,成就了近两百年的帝国梦想,伦敦取代阿姆斯特丹成为国际金融中心。19世纪末期,随着第一次重工业化浪潮的兴起,华尔街迅速崛起,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纽约取代伦敦,成为新的世界金融中心。随后,在纽约金融中心的推动下,美国经济稳步发展,并在20世纪70年代后引领了高科技的浪潮,帮助美国实现了从传统经济向创新型经济的转型,巩固了美国作为世界经济强国的地位。

进入到20世纪末期,世界各国对于国际金融中心的角逐日趋激烈。1986年,英国开始实施了旨在促进金融业改革开放的“大爆炸”计划,并在随后的20年内取得了非凡的成功。2005年,全球首次发行的国际股票中多数在伦敦上市;2006年,伦敦交易所年度首次公开招股集资总额为320亿美元,远远高于纽约股票交易所的187亿美元。截止到今年3月底,欧洲股市总市值自第一次世界大战以来首次超过美国,双方的市值规模分别是15.72万亿美元和15.64万亿美元。

近年来,全球各个主要交易所激烈争夺我国上市资源,将国际金融市场和金融中心的博弈格局推向白热化,也对我国资本市场和金融中心的国际竞争力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从大国走向强国的历史使命,使资本市场和金融中心的建设无可回避地走向了前台,我们必须积极应对国际竞争的严峻挑战。

资本市场举足轻重

亚当·斯密在1776年提出了“看不见的手”的概念,为自由市场经济提供了朴素而深刻的理论基础。而资本市场的出现,将这一概念大大深化和拓展了。从此,人们不只是在有形的市场交换商品,他们也可以在资本市场这个无形的平台上投资和交易,而现代企业则从资本市场上汲取它们发展所需要的营养,逐渐壮大和成熟。借助这个市场,人类社会在更广阔的范围内实现了更高的资源配置效率。在全球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金融体系资源配置的效率,对一个国家的核心竞争力有重大的影响。

历史是最深刻的教科书。研究过去一百多年世界各国的发展历史,研究纽约为什么能够取代伦敦成为国际金融中心,美国为什么能够超越包括欧洲列强在内的世界各国,实现经济起飞,对于今天的中国和上海,有着特殊的借鉴意义。资本市场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金融中心的地位和国家经济的强盛。

从美国的发展历史来看,作为美国资本市场的代名词,华尔街的历史几乎是和美国建国和纽约建市同时开始的。在美国崛起的过程中,不同的历史时期,华尔街承担了不同的历史使命。无论是运河和铁路的大规模建设,南北战争中联邦政府的融资,还是在重工业化浪潮的进程中,华尔街都源源不断地提供了资金。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纽约股票交易所一举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交易所,在历史的同一瞬间,纽约取代伦敦成为世界第一大金融中心,美国也超越英国成为世界第一强国(1913年,美国人均GDP首次超过英国)。根据2004年美联储数据,美国资本市场中的股市市值达到17.2万亿美元,相当于美国GDP(12万亿美元)的143%;美国债市市值达到36.9万亿美元,相当于美国GDP的308%。可以说,美国的资本市场对于成就纽约的金融中心和美国的经济强国地位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同时,近年来,随着大国竞争的加剧和全球化趋势的增强,交易所之间的跨国并购明显增多,德国和英国等几个主要欧盟国家之间,美国和欧盟国家之间,围绕交易所的并购展开了激烈的争夺。其中,最为突出的例子是纽约股票交易所、纳斯达克和德国交易所对伦敦证券交易所,以及纽约股票交易所和德国交易所对欧洲联合股市采取的并购行动,引起了全球的广泛关注。交易所并购风潮的背后是当今世界几个大国在经济资源和国家地位上的竞争,可以说,世界主要资本市场的整合正在迅速改变世界金融中心的格局。

中国资本市场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在很多方面走过了一些发达市场几十年,甚至是上百年的道路。尽管我国的资本市场还存在着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但是,在政府和市场的共同推动下,我国在法律制度、交易规则、监管体系等各个方面,建立起了一个基本上与国际标准相符合的资本市场。同时,中国资本市场在自身建设和发展过程中,也引领了中国社会经济中的许多变革。例如,资本市场推动了包括独立董事制度、法人治理结构、会计准则标准化等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在中国的确立。也就是说,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从开始的第一天起,就站在我国市场经济改革和发展的最前沿,而从资本市场发展过程中探索到的经验和规律,同样也能对我国经济改革的其他方面提供有益的借鉴。

去年以来,中国资本市场出现了许多积极的变化,一些基本的数据表明,中国资本市场在很多方面实现了较大的跃迁。2006年,中国资本市场的市值上了一个很大的台阶,从年初的3.06万亿元增长到年底的9.5万亿元,从原来的全球新兴市场第四位上升到第一位,回报率高达130%。2007年以来,市场稳步发展,最高日交易记录达到4100亿元,总开户数超过1亿,A股市场在极短的时间内成为全世界最大的新兴市场,同时也成为全球最活跃的市场之一。

我们相信,未来,中国资本市场将在中国经济构筑自主创新体系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并在推动企业成长和产业升级的同时,引导投资布局的调整,有效地拉动落后地区的发展;资本市场的发展,也将拓宽直接融资的渠道,改善我国金融体系的格局,化解金融风险,增强中国经济的弹性;资本市场还将成为中国养老和社会保障资金的主要投资场所,促进中国社会人口老龄化问题的解决;资本市场通过其创造的公平竞争、共同致富的平台,将在中国和谐社会的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也必将有力地支撑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

金融中心何以取胜

而要在金融市场及金融中心的博弈中取胜,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至关重要。

第一,紧密服务并依托于实体经济的发展。从国际金融中心的形成、发展和变迁的历史来看,金融中心的形成需要建立在雄厚的本土经济的基础上。以美国为例,在美国资本市场和纽约发展的早期,欧洲的金融中心和金融产业比美国强大很多,美国市场也曾经数度受到了外来资本的剧烈冲击。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纽约和美国的金融产业最终取得绝对主导地位,其最重要原因是由于美国的实体经济在资本市场的推动下逐步壮大起来,而这也促进了其金融中心的形成。伦敦近年的金融改革虽然造就了其金融市场的复兴,但由于缺乏一个强大的本土经济支撑,不仅在与美国金融中心的竞争中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而且只能依托优良的软硬件基础设施创造出世界第一流的交易平台,很难真正实现金融中心和金融产业的协同发展。

第二,创造良好的市场运营环境和基础设施。自由的金融市场、宽松的监管环境,能够推动金融创新的极大发展,而金融创新是金融市场得以迅速发展壮大的动力所在,也是金融中心形成和巩固的基本保障。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一国或者一个地区的金融发展史,就是一部金融创新的演变史,如果没有一个自由而有序的鼓励金融创新的环境和制度基础,一个国际性金融中心很难有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同时,稳定的经济环境和金融环境对金融中心的形成和发展也至关重要。在开放条件下的金融市場,具有更高隐蔽性、系统性和突发性的风险,因此要建立良好的风险预警和防范体系。从世界金融中心变迁的历史来看,我们可以很清晰地看到,一个国家或者地区的政治动荡、经济波动、市场风险等,都可能对其经济环境和金融环境的稳定性产生不良的影响。

第三,加强技术进步。市场的稳定还体现在强大的技术保障上,尤其是在以巨大交易量为标志的现代资本市场上,对交易系统的技术支持要求更高。上世纪70年代悄然兴起的美国NASDAQ,在与强大的传统交易市场纽约股票交易所的博弈中,交易技术的进步和创新成为一个重要的比较优势,并使得后者也不得不对近百年来墨守的传统交易模式进行技术革新。2005年11月,东京股票交易所的一套新的交易系统发生故障,导致交易中断4.5个小时,对东京股票交易所的声誉产生了巨大的打击。技术的落后和不稳定,会直接导致金融市场的不稳定,对任何金融中心的地位,都会带来极大的杀伤力。

第四,加强资本市场文化在内的各种文化建设。一国或者地区金融市场的发展,最终将建立在一种深厚的市场文化的基础上。这首先体现在健康的股权文化的形成。早在18、19世纪之交,费城在与纽约竞争金融中心的博弈中落败,就是源于早期的费城金融市场高度投机的文化使得费城这一早于纽约开始的金融中心经受不起冲击。

另一方面,随着金融中心的角逐,投资者保护的问题将成为越来越重要的软实力。在监管制度竞争的同时,当今资本市场的竞争越来越体现在投资者保护的竞争上。在华尔街,流行着一句话“保护投资者,就是保护华尔街”。因此,投资者保护将是金融中心形成和巩固的必备条件。

最近,我们完成了《中国资本市场发展报告》,对中国资本市场过去十几年的发展历程进行了全面的回顾,对市场目前的发展阶段进行了客观的分析,对未来的发展战略进行了规划,并对中国资本市场的前景进行了展望。我们有理由相信,到2020年,中国资本市场将成为全世界最强大、最有活力和最具国际竞争力的市场之一。“全世界的投资者为什么愿意持有某种货币并在某个市场投资,主要考虑的是安全、收益、市场的深度和流动性。中国市场和人民币完全有这个潜力。”同样,上海也完全有这个潜力,成长为世界最为重要的国际金融中心之一。

上一篇: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识字教案-语文园地下一篇:学术会议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