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特征变化研究论文

2022-05-0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文章首先分析了网络环境下民办高校大学生的心理特征:心理承受能力弱,上网动机不明确。然后提出了网络环境下民办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搭建高校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平台,构建多方合作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加强心理健康教师队伍建设,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大学生心理特征变化研究论文 (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大学生心理特征变化研究论文 篇1:

普通高校残疾大学生体育心理特征分析与教学策略研究

摘要: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逻辑分析法等方法对普通高校残疾大学生体育心理特征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普通高校残疾大学生体育心理特征主要表现在自卑、胆怯、嫉妒、逆反、偏激心理等心理方面;造成残疾大学生消极体育心理的因素主要有生理残疾、自身、社会、家庭以及学校等多方面原因。因此,在体育教学中应加强其对体育认识理解水平,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等一系列方法提高学生的体育健康水平。

关键词:残疾大学生 体育心理特征 教学策略

目前,我国有残疾人约6000多万,约占全国人口的5%,平均每5个家庭中就有一个家庭有残疾人。随着《残疾人保障法》的实施,身患残疾的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日渐增多。虽然,残疾学生进入高等院校比身体正常的大学生付出了更多的艰辛和努力,但由于身体残疾,身体素质欠佳,因而往往产生一些不良情绪,影响到其心理健康,进而影响他们的全面发展。因此,关注残疾大学生的体育锻炼,对其在体育心理特征方面所具有的特殊的内在特点和体育行为具体的外在表现形式进行分析,并有针对性的改进和改革教学的方法和策略,从而为进一步提高普通高校残疾大学生的健康水平服务。

一、研究对象和方法

1、研究对象

咸阳师范学院、西藏民族学院、陕西能源职业技术学院、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大学、西安文理学院、西安职业技术学院、陕西科技大学、陕西中医学院等院校33名残疾大学生(聋1人,肢残32人)。其中男14人,女19人(不包含高校特殊学院学生)。

2、研究方法

2.1调查问卷法

设计制定调查问卷“影响高校残疾大学生体育心理特征原因分析调查表”,并向学生发放调查表。发放33份,收回32份,有效问卷32份,回收率100%,有效率96.97%。

2.2访谈法

与西安市和咸阳市所在高校的8名残疾大学生进行了面谈,并听取了他们对体育课、课外体育活动的认识以及影响他们参加体育锻炼的相关因素进行了较为深入地探讨。

2.3文献资料法

收集并查阅与本论文研究有关大量的书籍、期刊资料和影视、网络文献资源,为本论文研究任务的确定提供了理论依据。

二、分析与讨论

1、概念的界定

1.1残疾人的定义

我国关于残疾人的定义是:指在心理、生理、人体结构上,某种组织、功能丧失或者不正常,全部或者部分丧失以正常方式从事某种活动能力的人。这一定义与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和其他国家是一致的。

我国高校残疾大学生群体是一个特殊的群体。随着近些年来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进入高等院校进行深造的残疾大学生数量逐年增加。如2006年我国普通高等院校本、专科录取残疾学生共计4148人,到2007年,录取残疾学生达到5234人,主要包括盲,聋和肢残残疾人。肢残学生所占比例最大,2006年约占录取残疾学生比例的82.7%,2007年为83.8%。

1.2残疾大学生体育人口概念的界定

体育人口,指经常从事身体锻炼、身体娱乐,接受体育教育、参加运动训练和竞赛,具有统计意义的一种社会群体。它是以体育为重要特征的、具备人口规模、人口结构、人口空间分布三要素的一种特定类型的亚人口。

根据上述体育人口的定义,我们把残疾大学生体育人口的概念界定为:经常从事身体锻炼、身体娱乐,接受体育教育、参加运动训练和竞赛,具有统计意义的残疾大学生群体,其判断标准遵循我国体育人口判定标准。本研究所涉及的残疾大学生特指的是残疾大学生体育人口。

2、普通高校残疾大学生体育心理特征的表现形式及原因分析

2.1高校残疾大学生体育心理特征表现形式

通过对西安市、咸阳市高校残疾大学生的体育心理特征调查分析和总结,认为其体育心理特征主要有自卑心理、胆怯心理、嫉妒心理、逆反心理、冷漠心理、偏激心理等不良体育心理特征和顽强、乐观等健康良好的体育心理特征,并且在体育锻炼和体育学习过程中有明显的外在表现特点。如下表所示:

生理的残缺使他们渴望得到其它方面的成功以弥补自己的残缺。他们有着强烈的成就动机和上进心理。在体育课上他们态度积极认真、勤奋刻苦,虚心好学,自觉性高,与他人相处融洽。

在调查中发现,大部分残疾大学生在体育学习与锻炼过程中存在着自卑、胆怯、嫉妒、等复杂的不良的体育心理状态.当然,还有部分残疾大学生具有健康乐观、积极向上的良好心理状态,其主要表现在具有顽强的心理。他们喜欢体育,上课态度积极、认真;体育认知水平高,心态正常;对由于自身肢体残疾无法完成标准动作或对动作技术感到不全面的情况,他们并没有沮丧或者感到失败,而是积极的向老师或者同学请教,改进练习中的错误与不足,力争达到动作规范。事实上,针对残疾大学生个体来说,其心理特点远不止这些,还需要我们高校教育工作者进行认真、细致、深入调查和研究。

2.2普通高校残疾大学生不良体育心理特征形成的原因分析

2.2.1生理缺陷是导致残疾大学生产生心理问题的最主要因素

残疾大学生进入高校后面临的第一个考验就是告别原来熟悉的生活空间而进入新的生活环境的适应问题。残疾大学生在进入大学前,对他们交往的群体是相当熟悉和了解的,对于周围环境的偏见和歧视也已经习惯,但进入大学后,他们又不得不重新面对一个新的交往群体进行人际关系重构,又不得不面对周围异样的眼光和评价。当然,这对残疾大学生来说,是一个痛苦而无奈的适应过程,也由此引发了许多心理问题,即由生理缺陷导致心理失衡。在调查中发现,在体育锻炼及体育课堂上,新生的心理失衡表现相对来说更为明显。

2.2.2残疾大学生自身因素

许多残疾大学生都不能正确评价自己和他人,不能正确地自我选择和自我发展,并影响与他人的交往。生理缺陷使残疾大学生群体局限于一个狭窄的心理空间和行为空间,因此,自卑、胆怯、嫉妒等心理严重,他们没有勇气冲出“残疾人”的传统观念,不能够自信、乐观地融入到大学生活之中。在体育教学中发现,有的残疾大学生由于肢残对动作技术的体会不全面,或身体素质差,对体育缺乏信心。有的性格内向不善交往,比较孤僻胆怯害羞,在练习时对动作表象不清楚,对动作要领不理解。有的不愿与大家一起练习,害怕同学嘲笑讥讽。

2.2.3社会因素的影响

长期以来,社会上对残疾人存有一种偏见和歧视观念,并且这种偏见根深蒂固,短期内很难以消除,因此,对残疾人与其他社会成员在社会意识与观念上还不能做到一视同仁。由于对残疾和残疾人的歧视没有根本消除,残疾人往往被排斥在主流社会之外。残疾大学生也同样不得不生活在孤立、封闭的环境当中。许多大学生对残疾大学生都有一种偏见,不愿意和残疾大学生交往,甚至认为和他们在一起有失身份。因此,更加剧了残疾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出现。

2.2.4学校对残疾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关注不够

残疾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群体,虽然受到了社会和学校的关注。但这种关注是建立在同情的基础之上,对他们在经济或活动安排方面进行一定帮助,而对其思想、心理状况了解、关注甚少。残疾大学生之所以是一个特殊的弱势群体,就在于他们比正常人承受着更大的心理压力,更需要给予心理沟通和引导。除此之外,在促进身体健康方面,由于学校不重视残疾大学生体育教育,导致学生对体育课抱有无所谓的态度。在调查中发现,有的体育教师专业素质低,在体育教学中思想不端正,教学方法粗暴,练习强度不合理,导致师生关系紧张,甚至产生对抗心理,最终使学生失去体育兴趣,从而使学校体育不能为提高残疾大学生健康水平服务。

3、针对普通高校残疾大学生体育心理特征的教学策略与方法

3.1提高残疾大学生的体育认知水平,激发其体育学习动机和兴趣

残疾大学生的认知水平直接影响学生的体育态度和体育行为。因此,老师应帮助残疾大学生提高体育认知水平,想方设法地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和学习热情,多运用激励性和鼓励性语言与行为去感染学生。另外,可以设置一些教学情景来磨练学生的意志逐步引导学生进入自主学习状态。同时,老师要用生动的事例和科学知识有针对性地加强思想教育,并深入地把握学生的心理特征,把提高其体育认识水平和培养兴趣结合起来。

3.2教师要转变教学理念,提高教学水平,加强对残疾大学生的教育引导

老师应不断提高师德修养,加强专业技能知识学习,不断更新教育教学理念,用新的教学理念来指导对残疾大学生体育教学,同时,加强对残疾大学生的体育学习及锻炼的引导,用精湛的业务和良好的行为来感化残疾大学生,使他们热爱体育运动,掌握适合自己的、有效的锻炼方法,并通过体育运动调节自己的心理状态,促进其心理状态的健康发展。

3.3对残疾大学生要真情相待,加倍关心,激发学习的自信心

教师要对残疾大学生付以真情,加倍关心,从情感上亲近他们,从生活中关心他们,从心理上理解他们,使他们感到老师可敬、可亲、可信,从而在情感上引起共鸣,增强向师性,进而以正常的心态投入体育课的学习。同时,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教学艺术,注重语言的表述和行为的感染,多应用鼓励性语言、耐心地示范与帮助等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

3.4针对残疾大学生的不同特点,因材施教,区别对待

不同的残疾大学生有不同的心理特征和行为表现。因此,对不同的残疾大学生应有不同的教法,不能千篇一律。对身体素质差的应适当的降低联系难度和要求,使其能够品尝到进步与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起信心和兴趣。对于胆小的,可用生动诙谐的语言,生动的比喻,采用保护与帮助来消除他们的紧张心情。总之,帮助他们制定和实现自己力所能及的学习目标,化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使他们逐步改变自我认识,树立自尊心和自信心。

3.5发挥集体的力量,帮助残疾大学生逐步改变自己的弱势地位

对残疾大学生不能歧视,不能排斥和冷漠。体育老师不仅要做到,而且要教育全体学生都能正确的接纳他们,在教学实践中,要大胆放手,多给他们参与的机会,让他们积极去做他们力所能及的,愿意做而又能做好的事情。对他们的点滴进步,不仅要珍惜而且要表扬,不是时机的给以鼓励,营造一种师生之间及学生之间相互尊重,相互关心团结友爱的和谐气氛。通过集体的力量,使残疾大学生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和学习的乐趣,进而使自己的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

三、结论与建议

1、结论

1.1普通高校残疾大学生体育心理特征主要表现在在体育教学中存在自卑、胆怯、嫉妒、偏激、逆反等不良体育心理。其身体外在表现有上课磨磨蹭蹭,慢慢悠悠,纪律涣散,自卑,为难沮丧,萎靡不振,瞻前顾后,容易紧张等表现形式。

1.2造成残疾大学生消极体育心理的因素主要有生理残疾、自身、社会及家庭以及学校等多方面原因。即:由于身体残疾或者体弱多病因而产生自卑、胆怯、嫉妒等不良心理状态;残疾大学生在自我认识上出现偏差也会导致不良心理;社会上存在的对残疾人的歧视与偏见以及家庭、学校教育的失误或不足,也会导致残疾大学生消极心理的产生。这些不良心理与体育教育中学生心理状态相互影响、相互作用,进而形成了残疾大学生所特有的体育心理。

2、建议

针对普通高校残疾大学生体育心理特征,在体育教学中应加强教学内容、方法和策略的研究和改进创新,做到有的放失,进而不断提高残疾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

2.1老师要转变教学理念,用新的教学理念来指导残疾大学生体育教学,同时还要不断的提高自身素质,用精湛的业务和良好的行为感化残疾大学生。加强对残疾大学生的教育引导,提高残疾大学生的体育认知水平,激发其体育学习的积极性。

2.2教师要针对残疾大学生的不同特点,因材施教,激发其体育学习的兴趣。在体育教学过程中,针对每一个残疾大学生的不同特点,制定其相应的教学计划,因人而异,因材施教,激发残疾大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

2.3发挥集体的力量,帮助残疾大学生逐步改变自己的弱势地位。在教学实践中要注意学生的心理变化,积极鼓励残疾大学生体育参与,让他们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愿意做而又做得好的事情,教育所有学生不能歧视、不能排斥残疾大学生,努力营造一种相互关心、相互团结友爱的和谐的学习气氛。

参考文献:

[1]中国残疾人联合会网站服务频道DB/OL].2003.11.3

[2]方永武,董莎,等.四个维度分析武汉高校残疾大学生权益保护状况[J].中国青年研究, 2005 (5): 63-66

[3]马启伟.体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99-113,236-24

[4]胡亚明.在体育教学中学生问题行为的预防和矫正[J].中国学校体育,2003(5):13

[5]甘开鹏,刘洪.残疾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及其调适[J].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07,1(7):14-15

[6]李华平.论普通高校残疾大学生心理特点及教育对策[J].教育科学,2006,4(22):94

Sports Psychological Analyses and Teaching Tactics Research Of Deformity Students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of China

WANG—JianliGONG-Jian

(P.E.and Sport department of Xianyang Normal University,Shannxi,712000)

作者:王建利 龚 健

大学生心理特征变化研究论文 篇2:

网络环境下民办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摘要]文章首先分析了网络环境下民办高校大学生的心理特征:心理承受能力弱,上网动机不明确。然后提出了网络环境下民办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搭建高校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平台,构建多方合作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加强心理健康教师队伍建设,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关键词]网络环境 民办高校大学生 心理健康教育

[作者简介]欧阳晓晶(1979- ),女,湖北仙桃人,武汉工商学院管理学院,讲师,硕士。(湖北 武汉 430065)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5年度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网络环境下民办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15Z158)

网络的普及为民办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带来了机遇,但同样也提出了巨大挑战。因此,在网络环境下,如何构建一个科学系统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现已成为研究者关注的问题。同时,对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来说,如何更新观念迎接网络时代,探究网络环境下如何更科学有效地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已成为无法回避的一项研究课题。

一、网络环境下民办高校大学生的心理特征

民办高校大学生处于青年期,面临着社会角色的转变,往往心理波动较大,同时,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还比较缺乏。

1.心理承受能力弱。民办高校大学生个性鲜明,以自我为中心,人际交往虚拟化、人际交往功利化等现象较为普遍。由于网络文化具有匿名性、虚拟性和无序性的特点,这恰好迎合了大学生的心理需求,网络给他们带来了不少虚拟的快感。当大学生在现实生活中遇到挫折时,往往会选择网络作为逃避现实的避风港。互联网中的交流与现实社会相隔离,与真正的人际关系切断开来,如果在情感上过分依赖和眷恋网络世界,那么对现实社会的人际交往是不利的。如果不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提高民办高校大学生心理素质的话,后果将不堪设想。而要预防、减少和解决民办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就离不开心理健康教育。

2.上网动机不明确。大学生使用互联网的比例非常高,互聯网已经成为大学生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大学生上网行为是否健康,直接关系着网络文明乃至整个未来社会文明的进程。民办高校大学生年轻气盛、情感丰富、意志力薄弱,是处于青春叛逆期的特殊群体。他们的价值观尚未定型,必然会受到网络所蕴含的价值观的左右。网络信息浩如烟海的同时也良莠不齐,大学生如果没有分辨信息优劣的能力,就很容易在信息洪流中迷失自我,难以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现实生活中许多民办高校大学生沉溺于虚拟网络社会,迷恋网络游戏、网上交友、网上聊天,甚至网恋,这影响了他们正常的人际交往,弱化了他们的社会化进程。作为大学生应该认识到沉溺于网上娱乐的不利,转而用更多的精力去关注网络上真正有价值的信息,提高辨识和思考的能力。同时,学校和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加强民办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网络环境下民办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对当代大学生的身心发展有着深远影响。然而受各方面因素的影响,民办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并不理想,存在的问题主要有:(1)学校不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没有充分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和作用。(2)关于民办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教育的研究明显不足,缺乏全面性、系统性和深入性,心理健康教育水平还有待提高。(3)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匮乏,不能适应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需求。(4)没有建立大学生心理健康预警机制,不能对有心理危机的学生进行及时的治疗。对此,笔者提出一些解决民办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对策。

1.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我国高等教育肩负着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务。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自我健康发展的需要,也是提高未来劳动者素质的一项重要举措。心理健康教育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更好地发挥自身的潜能。大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不仅是思想政治教师的事,也是整个学校的事。因此,民办高校领导要从全局出发,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加大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硬件和软件投入。实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要坚持点面结合的原则,不只是针对有心理障碍的学生,更多的是面向全体学生;要注重课堂教育与课外活动教育的结合,以及他人帮助教育与自我教育的结合。

2.搭建高校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平台。传统心理健康教育一般是在特定的时间和地点,以讲座、报告会、面对面的咨询和团体辅导等形式进行,很多性格内向、交流有障碍的学生没有勇气与教师进行面对面的沟通。这就需要我们拓展新的心理咨询方式,丰富心理健康教育的形式,充分发挥新媒体的作用,真正做到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

在信息时代的今天,新兴的教育途径和方法——互联网为大众所广泛运用。因此,借助互联网的优势,建立心理健康网站对大学生进行教育,成为传统心理健康教育方式的有益补充。心理健康网站要内容丰富、更新及时。心理健康网站可以为在校学生提供专业的心理咨询服务,如学生可以借助留言板、微博、贴吧等多种形式进行心理咨询。此外,可以研发APP软件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把心理服务延伸到智能手机上。这些心理健康教育方式,其优点是既可以保护学生的个人隐私与自尊,又更加快捷、经济和安全。将传统心理咨询与移动互联网技术相结合,能有效解决大学生在人际关系、学业发展、人格完善、潜能开发等方面的问题,帮助大学生更全面地认识自我、规划人生。

3.构建多方合作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家庭、学校和医院多方合作,对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发生的问题和困难进行紧急提示或预先告知,激励学生努力学习,顺利完成学业。家庭教育在大学生成长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学生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家庭从小到大的教育,家长的心理健康教育方式对学生的性格塑造起着关键作用,所以在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不能无视家庭的作用。要促进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就得指导家长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促进家长自身素质的提高。学校可以通过微信和微博等新媒体为家长提供心理健康教育知识,保持与家长的有效性沟通。同时,学校对心理问题严重的学生要及时进行干预,并积极地和家长进行联系,必要时寻求医院的帮助。此外,高校要构建大学生心理健康预警机制,以更好地帮助有严重心理问题的学生渡过心理难关,及早预防、及时疏导、快速控制学生中可能出现的心理危机事件,降低学生心理危机事件的发生率,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

4.加强心理健康教师队伍建设。大学阶段是个体发展的重要阶段,是个体人格完善定型的关键时期。网络以其开放性、互动性等特点,逐渐成为学校师生交流学习和思想的重要平台。传统的教育模式显然已经不能满足大学生日益增长的心理需求,因此,充分利用网络优势,以网络为载体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当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课题。民办高校应着力将辅导员队伍打造成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力量,充分发挥辅导员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通过建立健全辅导员全面参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机制,不断加强对辅导员的有关培训,努力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效性。以辅导员为核心,以寝室长为主干,构建心理健康教育平台,为大学生的成长成才提供可靠的保障。辅导员作为信息的传递者,应把网络上那些良莠不齐的信息先过滤,再传递给学生,以保证学生的身心健康,同时还要指导学生学会选择、判断、评价信息。

5.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大学生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健康的心理社会环境,大学生的心理素質培养离不开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首先,校风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影响学生心理发展的重要条件。良好的校风会潜移默化地优化学生的心理品质,如团结友爱的校风是学生形成群体凝聚力、集体荣誉感的土壤,有利于促进学生之间相互沟通、相互帮助。其次,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和健康愉悦的情绪特征。因此,学校应该花力气抓校园文化建设,开展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和学术活动,形成健康向上的氛围,从而促进学生深化自我认识、充分发展个性、改善适应能力。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工程,需要大家共同努力。为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我们必须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当作大事来抓。

[参考文献]

[1]杨斌,李瑞洁,盖微微.大学生网络心理与行为调查研究——以塔里木大学为例[J].黑河学刊,2013(7).

[2]凌传繁.大学生网络生活方式的现状调查与分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2(S2).

[3]刘丽杰.民办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构建[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33(5).

[4]张晓伟.探讨网络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影响[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3(6).

[5]费葳葳,郭州平.网络视角下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探索[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3(18).

[6]李瑜琴.新媒体时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研究[J].今传媒,2014(1).

[7]沈承春.基于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探讨[J].毕节学院学报,2014(12).

[8]邵美玲.网络领域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4(33).

[9]王珊.信息化时代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研究[J].赤子:上中旬,2015(19).

作者:欧阳晓晶

大学生心理特征变化研究论文 篇3:

让网络热词“给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

摘 要: 网络热词的出现和流行,有其自身独特的原因。网络热词的特点与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特征相契合,我们要积极探索网络热词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切入点,让网络热词真正“给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

关键词: 网络热词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 大学生心理特征

近年来,网络热词层出不穷,从前些年的“给力”、“神马都是浮云”到去年“土豪”和“极好”、“罢了”的“甄嬛体”等,再到今年的“小伙伴们”、“且行且珍惜”,可以说是涉及社会的各个领域。2013年12月12日,《人民日报》更是盘点了当年的网络热词。然而,如何让网络热词为高校新思想政治理论课所用,成为强化教学效果的有效工具,是值得研究和深入思考的问题,笔者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

一、网络热词的分类及其流行的原因分析

网络热词依据其反映的内容进行分类,大致可以概括为五类:一是民生问题类。民生问题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从“蜗居”、“蚁族”到“谣盐”、“个税起征点”,从“三聚氰胺”、“塑化剂”、“毒胶囊”再到“被就业”、“压力山大”等热词,都从不同方面反映了当代民众的生存状态。二是社会政治类。随着公民社会的不断成长,民众对于社会政治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大量网络热词应运而生。“伦敦奥运会”、“钓鱼岛”、“党的十八大”反映出民众对国内外大事的高度关注,“躲猫猫”、“拼爹”、“二代”及“表哥”、“表叔”反映出民众对风清气正党风政风的期待。“做人不要CNN”、“药家鑫”反映出人们对良好道德的真诚呼唤。三是生活方式类。市场经济弘扬了人的主体性、独立性,促进了人们生活方式的多样化。“低碳”、“围脖”折射出当前人们生活方式的变迁,“控”、“帝”、“达人”表现出对某种生活状态的追逐。四是精神生活类。价值多元化带来了人们精神生活的多样化,“打酱油”反映出人们的精神麻木,“纠结”反映出人们的思想困惑,“给力”、“神马都是浮云”反映出人们精神的高涨与振奋。五是自娱自乐类。自我解嘲是人们缓解各种压力的常见手段,是活的身心平衡的有效方法。“不差钱”背后是真差钱,“裸”的反面是“有”,“淘宝体”、“甄嬛体”等表达方式的推陈出新折射出某种无奈。而“土豪”一时成为最火的词,反映了国人对“土豪”,既冷嘲热讽骂又羡慕嫉妒恨。“土豪”原指在乡里凭借财势横行霸道的坏人,后在网络游戏中引申为无脑消费的人民币玩家,用于讽刺那些有钱又很喜欢炫耀的人,尤其是通过装穷炫耀自己有钱的人。在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于长江看来,“土豪”的火热恰恰与这种社会转型期的心理失衡有关,“网民调侃、讽刺的对象不仅是‘土豪’,更是拜金主义、奢靡之风与贫富差距的现状”。

网络热词的产生和流行,在于它反映的事件是人们关注的焦点,最大限度地浓缩了人们的某种心态。首先,网络热词符合普通公众渴望参与社会政治生活的要求。互联网的极大普及为人们提供了行使言论自由的巨大平台,也使普通公众有了更多参与社会民主政治生活的空间。这在客观上促使普通公众对参与社会政治生活有更强烈的意识和渴求。他们急于以看似轻松的方式自由表达自己对社会事件的关注、对社会现象的看法、对自身权益的维护。其次,网络热词符合现代人求新求异求快的心理。互联网时代的人们生活在一个快节奏、多元化的社会里,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这种压力需要释放的渠道,因此,猎奇、调侃、“雷人”等词语无形中都成为人们释放自身压力的窗口,颠覆传统也就成为一种手段。与中规中矩的传统语言相比较,网络语言无疑更能受到人们的青睐与追捧。最后,网络的极大普及是网络热词流行的物质基础。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网络已进入中国城市农村的各个角落,这是网络词语流行的物质基础。正是由于网络的极大普及,网络热词的出现才成为可能。与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相比较,网络对消息的传播无疑具有更快、更广的优势。

二、网络热词特点与当代大学生心理特征的契合

网络热词是时代变迁的晴雨表,更是社会文化的载体,它传达出网络社会青年人的思维习惯与言语方式,也反映出当代青年的人文精神和价值取向,二者在许多方面具有神奇的契合。

网络热词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和社会景观,具有自身鲜明的特点。

其一,求新求异的创新心理。网络改变了汉语的组成,群众参与了汉语的维新,给汉语体系注入了前所未有的活力。

其二,关注社会热点问题。网络热词是公民对社会事件的民意表达,体现出公民意识的觉醒和公民时代的到来。“躲猫猫”、“俯卧撑”、“压力差”反映出对社会弊端的不满与调侃。

其三,传播速度快。2010年10月16日晚,李启铭在河北大学校园机车撞人,由此引发“我爸是李刚”事件,猫扑网最先发起了名为“‘我爸是李刚’造句大赛”的活动,短短几天就达到数十万句。

其四,自我心理调适的阿Q精神。某些词,看上去轻薄而肤浅,却藏着双重嘲弄的意味:既是对自己缺乏资源的生存现状的嘲弄,又是对主流品位及成功学的嘲弄。

当代大学生多是1990年以后出生的,他们是成长在网络环境中的一代,具有鲜明的心理特征。“90后”不是统一型号的“社会产品”,可以说“有个性”是“90后”最突出的特征。“90后”的个性要从两个层面解读,与其他几代人相比,“90后”的个性是突出的、鲜活的;而从每个个体看,“90后”的个性是多元的、差异化的。在群体内部处处彰显不同个性的张力,这就是“90后”最大的个性。“90后”的心理特征,概括起来可分为以下几点。

1.个性更加张扬。由于整个变革中的社会对他们的影响,普遍早熟,他们更功利,思想也更独立。在独立的思考与选择上,“90后”表现出很高的自主性。在接受调查的学生中,66%的考生志愿是自己拿主意,这反映了这一代思想上的独立[1]。更加相信自己、张扬个性是“90后”大学生的性格“标签”和一大特点,他们更加关注“自我”,也十分关注自己的社会角色。但是他们更加尊重人的个性和自由,对不同的观念和行为表现出更多的包容。有记者对新生进行了网上调查,结果显示“90后”对大学生活的认识更加现实,对自身的需求有更清醒的认识。九成以上的“90后”学生对大学生活有“明确”或“比较明确”的目标[2]。

2.创新精神更强。他们热爱新鲜事物,具有全球化视野,不喜欢随大流,有自己得天独厚的优势。深圳市学生联合会曾发起一组调查显示,超过五成的人认同“90后”的最鲜明特征是“富有个性及拥有创新精神”,“善于表达自己的观点”也被认为是“90后”的两个主要特征[3]。中国大学生富有创业激情。南洋理工大学科技创新中心主任符之玮说,中国大学生创业的比例为70%,远比美国的20%要高许多。这意味着中国大学生创业将为社会带来更多就业机会。但根据上海市团委08年提供的数据,当前中国大学生创业成功率平均仅2%,这一数字与美国的大学生创业成功率20%有整整九倍的差距[4]。

3.富有批判意识和怀疑精神。追求自我,富有怀疑精神,成为“90后”大学生的主要特色。遇到问题喜欢问为什么,喜欢比较与鉴别,喜欢表达自我的想法,通过争论摸索新的思路和方法,不喜欢教条式的灌输和死板的教学模式。喜欢在批判反思的过程中形成自己的价值判断。党史专家谭劲松则将50年代出生的老一辈的与目前“80”、“90后”的青年人在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的方式上作了生动对比。认为“80后”、“90后”们的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方式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他们的爱国、爱党感情是强烈的,但方式是自我的,这是推动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前进的一种真挚力量。

4.生活网络化程度高。“网来网去”是“90后”大学生的一大特征。和“70后”、“80后”相比,出生在网络时代的“90后”大学生更依赖网络,似乎也更善于运用网络。在即时通讯工具、SNS社区、网络视频、游戏、博客、微博、论坛七类网络服务当中,超过一半的受访学生登录过网络论坛,超过六成受访学生玩过网络游戏,超过八成受访学生有网络日志,超过九成的受访学生看过网络视频,使用过即时通讯工具的受访学生比例接近百分之百。可以说“90后”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娱乐活动、人际交流及购物方式无一不被贴上“网络化”的标签。

5.网络热词的制造者与传播者。2010年5月,互动百科网站提出一个全新概念——词媒体,以词作为传递信息的载体,是一种核心传播内容的全新媒体形态,其利用“词”(这里指网络新词、网络热词网络流行语等与网络语言有关的词汇)具有的对特定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进行超浓缩、利于口口相传的特性优势,最大限度地加快媒体信息的传播和记忆速度。当网络语言成为当代青年族群的“话语体系”,它记录了时代变迁,彰显出网络时代青年人的思维习惯与言语方式,也传达出属于这个时代的、只有青年才能领悟的“人文精神”。

三、探索网络热词给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切入点

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时效性建设成绩斐然。根据笔者最近对南京四所高校两千多位大学生的一项问卷调查显示,65.7%的同学认为从公共政治课中收获“比较大”或者“非常大”,88.4%的同学对公共政治课教师感到“满意”或“基本满意”。而另外一项调查显示,85.9%的学生认为公共课采用实践方式教学比理论教学方式更能吸引他们,这就充分表明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与此同时,要找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不“给力”的问题症结。笔者认为主要是没有解决好“生根入地”的问题,具体说就是:(1)对教育对象特点认识不到位。脱离“90后”大学生求新、求异、求变的心理,看不到他们独立、自主的成长规律,不能知道因材施教。(2)教育内容的“社会”缺场。理论联系实际成为口头禅,对社会热点、焦点、重点问题缺乏敏锐的洞察力,不能及时、有效地解决学生思想中的疑惑问题。(3)教学语言上同大学生缺乏共鸣。往往注重政治术语、学术话语的运用,而对大学生喜闻乐见的网络语言把握不够,对学生缺乏吸引力。针对这些问题,我们要发挥网络热词的积极作用,让网络热词“给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

第一,缩小心理差距,让师生之间产生心理共鸣。以网络热词为教学切入口,促进大学生由身份认同、心理认同到政治认同的转化。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网络热词是青年人的族群语言,它不仅是一种时髦的标志,更是青年人之间的身份认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只有深入学生的内心世界,深刻体会他们心理状态的变化,才能与学生产生共鸣,从而促进思想认识的趋同。

第二,渗透教学内容,使课堂教学充满时代气息与鲜活精神。要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就必须用最新的热词渗透到教学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可以掌握最新网络流行语,把最新热词融入课堂教学中,不断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生机与活力。

第三,调动学生参与,让大学生自己搜集热词、讲解热词、感悟热词。网络的开放性、匿名性和平等性极大地吸引着大学生群体,教育者要积极推进网络教育进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发挥网络的开放性、传播性等优点,创造互动课堂,积极运用新词热词与学生沟通,利用网络流行语疏通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之间的沟通渠道,解决深层次矛盾的认识问题。让大学生通过网络搜集热词,通过举办演讲比赛、辩论赛等形式讲解、感悟热词。同时,努力办好思想类网站,经营好新闻快递、时事消息、时代焦点、专家评论、时代论坛等互动栏目,充分展现高校的文明形象和人文精神,潜移默化地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第四,高校需协同各方力量,共同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做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仅是高校教育工作者的责任,更需要各方力量协同起来,共同努力,从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水平。首先,高校需配备先进的科学设备,对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发展动态进行及时调查、了解和分析。其次,高校需培养一支专业性强的计算机师资队伍,对于创造高校健康积极的网络环境十分必要。最后,与高校学生组织的配合能够使教育工作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五,提高认识能力,培养大学生通过现象、透过现象把握社会发展的能力。网络热词的出现是一种社会现象,任何社会现象的产生都不是偶然的,都有其深刻的社会根源。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基本任务之一,就是提高大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认识能力,通过网络热词这一媒介,可以有效培养他们敏锐的洞察力,从而提高其把握社会发展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卢浩浩,周子葳,张琳.90后大学生调查:个性独立 思想早熟 自信张扬[N].扬子晚报,2008-08-28.

[2]“独性”十足抑或个性张扬90后大学新生闪亮登场[N].大河报,2009-10-12.

[3]方胜.“90后”年轻人有个性有创新精神[N].深圳特区报,2008-5-4.

[4]“90后”大学生创业者:打杂精神,激情创业[Z].天极网,2011-08-05.

基金项目:本文系东南大学基本科研业务费资助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中国梦的理论内涵与实现路径研究”(项目号:2242014Y10107)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王颖 雷鸣

上一篇:真诚奉献优质服务演讲稿下一篇:社区建党周年庆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