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企业仪器设备管理论文

2022-04-2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通过多年实验仪器设备管理的实践,结合贵州大学大型仪器设备管理现状,并就如何做好高校大型仪器设备管理,提高仪器设备使用效率,从管理机制、人才机制、平台建设等方面进行探讨。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科研企业仪器设备管理论文 (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科研企业仪器设备管理论文 篇1:

浅谈科研企业仪器设备管理

摘 要:仪器设备是企业进行科研活动和市场经营不可缺少的重要资产。该文从苏州热工院近40年的发展经验和目前情况出发,结合仪器设备的使用特点和仪器设备在企业科研中的重要地位,并根据信息化高度发展、社会资源深度共享的时代要求,从大型仪器设备购置分析、如何建立健全管理规章制度、实行开放共享机制的实际方法和进行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性等方面提出了加强仪器设备管理的思路和有效管理措施,旨在为广大科研企业的仪器设备管理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仪器 设备 资产 管理

经过近40年的发展,苏州热工院已拥有较完善的基础设施条件,近年来,我院主持和参与了多项国家863、973科研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研究,营业收入逐年增长,科研经费不断增加。为了提高科研水平增强市场竞争力,分批购置了不少仪器设备,其中大型仪器设备的比例越来越大,截止目前我院拥有仪器设备1315台,其中50万以上大型设备50台,100万以上设备15台。一些具有先进水平的尖端大型仪器设备的引进,为创建一流的实验室,从事高水平的科研活动及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创造了有利条件。如何管理这些仪器设备,建立和完善设备管理体制,优化资源,有效利用,使之更好地为企业服务,是仪器设备管理值得思考和探讨的问题。

1 企业仪器设备使用的特点

(1)核电及火电技术的迅速发展使企业仪器设备的更新周期加快。

(2)企业购置的仪器设备由单一配置的设备向技术含量高综合系统更性的成套设备发展。

(3)科研企业对各类仪器设备的需求量逐年增加,而企业每年的科研经费有限,因此,设备采购及管理人员须提高技术水平,根据企业实际项目需要,保证科研经费合理高效的利用。

2 加强大型仪器设备购置的可行性论证

大型仪器设备的购置应符合企业的长远发展,为技术研发和市场经营提供有力保障。合理选购仪器设备,利用有限经费获得最大使用效益,对于购买价格昂贵的大型仪器设备尤为重要。因此,需加强大型仪器设备购置前期的可行性论证相关工作。

2.1 提交可行性论证报告

可行性论证报告是大型仪器设备采购审核的重要依据。大型仪器设备购置前,技术人员必须进行充分调研,做好有关信息的收集工作。对于仪器设备的采购,应根据企业长远发展,各专业研发方向和科研项目实施编制预算,预算逐级审核通过后严格执行,既要保证科研经费的有效使用,又要保证科研项目顺利实施。

2.2 专家论证

企业从实际出发,根据大型仪器设备使用的具体专业和项目,组织院内外有关专家对可行性论证报告进行审批。重点关注仪器设备的技术性能指标,既要满足科研、经营的实际需要,又要防止片面追求高端,尽量避免为某一项目、某一课题而购置大型仪器设备,以保证仪器设备较高的使用效率。

2.3 审批制度

企业设备科研管理相关部门根据专家的审查意见,结合企业建设发展计划和经费投资计划,按照企业的学科建设、科研项目等,从各方面进行综合考虑,会同主管领导审核,确认购买大型仪器设备的项目。

3 建立健全管理规章制度

在科研单位仪器管理的规章制度方面,应当首选遵循“归口管理,专人监督,明确权责,资源共享”的管理及使用原则。既要在宏观层面上有专人统一负责,掌握每一项仪器的使用去向,集中收集该单位设备仪器的使用信息,统筹调配设备的使用、归还和仓储,并做好设备仪器的报废和更新工作;也要将设备仪器使用的权利和义务落实到每一位使用人,要在单位内部形成“我申请,我使用,我保管,我归还”的统一认识,集中全员的力量做好设备仪器的管理和维护工作。

3.1 归口管理、专人监督

对于科研单位来说,设备仪器的数量众多且种类繁杂,因此,需要建立起专门的机构并配备专门的人员进行统一管理。同时,在单位内部各部门也需要设置兼职人员负责协调该部门内部的具体使用信息,形成“以点带线,以线带面”的管理模式,确保单位内各部门各设备各使用人的信息均能得到有效监控。

3.2 明确权责、资源共享

在单位内部应建立起以责任制为核心的仪器设备管理制度,将“我申请,我使用,我保管,我归还”的理念贯彻到单位每一位员工心中,真正做到“明确权责,资源共享”。归口部门应提前做好统筹安排,将设备仪器的申请、使用和归还落实到每一项细节,以利于各部门各使用人执行。因此,配合以责任制为核心的管理制度的是明确的、可执行的设备仪器使用管理流程及规范。

4 建立仪器设备开放共享机制

大型仪器设备既是企业的财产,也是国家的财产。目前许多企业都需要一些仪器设备的补充,但是经费有限,因此,为提高资料利用效率,各个企业的仪器设备信息应互通共享。这就需要建立大型仪器设备开放共享机制,优化资源配置、促进资源共享。

互联网为大型仪器设备的开放共享提供了信息上的支持。苏州市借鉴电子商务理念,集聚全国大型仪器服务资源,通过“政策引导、市场配置、模式创新、服务集成”四措并举,建立了研发资源共享平台www.sz-dy.gov.cn,建成立足苏州、服务长三角的集仪器设施、研发专家和中介机构协同服务的虚拟开放式实验室。

5 仪器设备的信息化管理

由于企业仪器设备数量较大,涉及人员环节较多,因此在管理过程中应该做到科学管理,利用目前迅速发展的计算机网络系统建立信息化综合管理服务机制,对所有设备进行计算机建档,并对设备状况(采购、入库、管理、使用、维护、报废、处置等)进行统计和内部发布,对原始资料进行分类、记录、计算、汇总、分析,提供各种统计报表,这样既能够提高日常工作效率,还可以使各实验室、中心能够更加方便快捷地使用仪器设备,更能够给企业领导决策提供必要信息。

6 结论

总之,做好仪器设备的管理工作,必须按照集团相关规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经济规律和科研规律执行,快速、高效、节约地做好仪器设备的预算制定、预算审核、采购验收、使用维护、报废处置等日常管理工作,保证企业科研工作和市场经营的协调进行,提高科研及经营效益。

参考文献

[1] 贾功利.对加强高校大型仪器设备管理的思考[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7,24(8):

160-162.

[2] 赖芸.大型仪器设备管理体制的探讨[J].中国科技信息,2006(23):299-302.

[3] 张伯乾,史彭,魏诺.加强大型仪器设备管理,努力提高使用效益[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2,21(8):101-105.

[4] 黄凯,周勇义,张新祥.大型仪器应用技术培训对其使用效益发挥的促进作用[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9,26(2):166- 167.

[5] 兰心仁.优化大型仪器设备管理,着力提高使用效益[J].福建分析测试,2006, 15(1):54-56.

作者:徐陈芸

科研企业仪器设备管理论文 篇2:

探讨高校大型仪器设备使用与管理

摘 要:通过多年实验仪器设备管理的实践,结合贵州大学大型仪器设备管理现状,并就如何做好高校大型仪器设备管理,提高仪器设备使用效率,从管理机制、人才机制、平台建设等方面进行探讨。

关键词:大型仪器设备;科学管理;共享平台

隨着国家对高等教育投资的加大,特别是“211工程”“985工程”项目的实施,我国的高等教育事业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实验室既是高等学校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基地,又是进行科学研究的重要阵地。因此,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水平是考核高等学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大型精密贵重仪器是实验室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实现高校教学、科研的基本手段和重要的物质基础[1,2]。做好实验室管理工作、提高仪器设备的利用率,是教学、科研工作的基本保证,是培养和锻炼学生动手能力、科研素质、创新能力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提高大型仪器设备的管理水平、利用率,是当前高校大型仪器设备管理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3-7]。有效的解决这个问题,不仅可以提高实验室整体效益,还能促进学校教学和科研水平的提高[8]。本文结合贵州大学仪器设备管理实践,分析了贵州大学大型仪器设备管理现状,从仪器设备购置论证、管理机制体制、实验技术人员素质培养以及提高仪器设备使用效率等四方面探讨大型仪器设备的使用和管理。

一、贵州大学大型仪器设备现状分析

近年来,在国家“211”工程的支持下,经过多年的建设,在大型仪器的建设方面虽然已经取得一定的进展,但与我国东部和发达地区的高校相比,还存在很大的差距。贵州省处于我国大西南,是欠发达和欠开发的省份。然而,贵州省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但由于历史、交通以及科技等方面的因素,使得贵州省在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高等教育水平等方面都远远落后于东部地区的高校。在大型仪器设备平台建设方面,存在以下不足之处。

(一)资金投入力度不够,特别是在大型精密仪器的购置等方面的力度不够

目前,学校已经拥有包括核磁共振波谱仪、高分辨质谱、蛋白质快速纯化系统、高效液相色谱仪、单晶X射线衍射仪、紅外拉曼光谱、透射式电子显微镜等一些大型的仪器设备,部分仪器已经通过大型仪器共享平台,在科研中实现了仪器的共享。但是,由于向本科生全面开放,需投入的设备量大增。同时,各学科科研任务重,要实现大面积的共享和面直接面向本科教学,还有很大的难度。

(二)现有设备的技术先进性还有待提高

贵州大学已经拥有一批大型精密仪器设备,但现有的仪器设备台套数较少、部分设备老化,维护、维修困难较大,分组实验量大,实验室和实验教师工作量大,验证性实验多,综合性、设计性、研究创新性实验少,造成学生的专业素养和动手能力与企业生产实际不能较好的实现无缝连接。特别是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一些先进的高精尖仪器设备数量严重不足,高水平研究受制约,科技竞争的优势得不到有效保障,严重阻碍了我校乃至我省科学研究的进步和发展。

(三)仪器设备供给能力与需求量的矛盾日显突出

随着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特别是近年来,随着本科生、研究生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在学校有限的仪器数量下,其资源与教学科研的实际需求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仪器设备的不足与短缺,也给学校的教学、科研发展带来了一定的限制,这是我校高等教育急需解决的一个重大难题。

(四)实验技术队伍建设跟进慢,需要大力提升仪器共享平台的建设

实验技术队伍建设和教师队伍的建设情况不容乐观,部门仪器管理人员对仪器的使用和认识不够熟练,与我国东部地区的高校相比较,还存在很大的差距,从某种程度上造成了技术水平差距大。

二、优化和创新实验室管理的措施

近年来,贵州大学加大了大型仪器的购置和更新力度,但如何提高大型仪器设备利用率,仍是当前实验室工作存在的一个难题。解决好这问题,不仅可以提高实验室整体效益,还能促进学校教学和科研水平的提高。

(一)仪器科学论证与购置

1. 整合学校现有资源,加强新增资源建设,根据专业需求,加大公用大型仪器设备的建设投资力度,使我校理化分析测试平台的仪器在数量上和先进性上达到世界先进水平;2.根据我校教学、科研和学科发展制定选购仪器设备的计划,不盲目,不盲从,不短视。加强仪器设备购置前的可行性论证,推进仪器设备合理配置及设备体系配套齐全;3.做好仪器设备的技术指标与市场情况调查。从学校教学、科研需要出发,结合科学技术的发展,认真了解国内外相关仪器设备的现状和发展动向,包括仪器设备的规格、性能、效率、价格以及售后服务等,从技术指标的先进性、可靠性和可拓展性,以及设备的适应性和性价比等方面对仪器设备进行综合评价;4.设备招标与采购。通过设备调研明确不同品牌和行家仪器的技术指标和价格差异,根据需要确定合理招标参数,招标现场要认真阅读投标文件,查验技术指标,并与前期调查相互印证。要选择信誉度高,售后服务好的生产商和代理商,合同中要明确仪器技术参数,双方权利义务等条款;5.设备安装与验收。验收过程需方、供方和验收方三方到场,对仪器外观、性能、技术参数、零备件等进行验收,对仪器操作、维护保养、注意事项进行必要的现场培训或专业培训。设备验收后,认真登记、造册、建立详细仪器设备档案,为后续管理工作提供充分的便利和依据。

(二)完善和优化大型仪器设备管理体制

1. 仪器放置采用集中与分散相结合,即常规性测试设备可适度集中,研究型大型贵重设备可放在专业性开放实验室内,专管共用;2.结合学校特色与重点,逐步完善分析测试的学科、门类,如生命科学、化学分析、材料科学、环境地质和整体分析测试技术等;3.完善大型贵重仪器设备的收费管理办法,制定合理的大型仪器设备开放服务收费标准,从机制上改变无偿占用仪器设备的现象;4.改革实验室管理体制,促进实验室的开放和仪器设备的共享共用;5.建立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网站,共享平台的仪器设备实行信息化、网络化管理,充分利用校园网络信息技术为大型贵重仪器设备共享平台服务。

(三)建立大型贵重仪器设备的保障支撑体系,加强实验室的运行管理

1. 建立健全仪器设备管理办法及相关规章制度,明确大型仪器设备负责人、管理人员及其主要职责;2.完善大型仪器设备操作规程和使用培训制度,促进正确、熟练使用仪器設备;3.设立大型仪器设备专项维修基金,专款专用,确保仪器设备的正常运转;4.建立大型仪器设备损坏赔偿制度,减少不必要的损失,培养使用人员科学、严谨的工作作风;5.加强大型仪器设备的档案管理,包括台账管理、使用管理、维修保养管理和报废程序等方面的管理;6.提高大型仪器设备的技术安全工作,稳定实验人员队伍。

(四)加强实验技术队伍的建设与管理

1. 结合专业特点,做到仪器专人专管;2.充分利用好现有人才队伍,充分发挥专业人才优势;3.增加一线操作管理人员的交流培训机会,尤其是高精尖仪器设备管理人员,提高仪器操作人员的整体素质;4.制定合理的考核评价激励机制。

(五)加强大型贵重仪器设备共享体系的网上开放和共享服务建设和管理

为加强大型仪器设备的共享,学校开发了系列实验室及大型仪器网上预约系统和相应的管理系统。包括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系统、仪器设备管理系统、实验室管理系统、實验室安全考试系统以及实验室安全管理系统。

1. 基本的管理系统建设。包括用户管理、基本信息管理、仪器在线预约管理、委托样品送检预约、统计和查询、仪器设备耗材管理、培训管理、系统日志等功能模块,以提高仪器设备使用效率和管理效率;2.建立大型仪器网络智能管理系统。包括设备申购、专家论证、设备采购、设备验收、使用管理、人员管理、培训管理、维护维修、调配处置、报废管理、报废处置、考核评估、信息发布等功能模块。实现对大型仪器设备的采购、使用、评价、维修和报废等环节的全生命周期管理,辅助智能部门科学、客观做出决策;3.多渠道提高大型仪器设备的使用率和共享率,提高仪器设备投资与产出的意识;4.建立仪器设备监督使用效率评价指标体系。对使用机时、开放程度进行统计,对使用大型仪器设备进行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功能利用与开发、设备管理等方面的成果进行评价,按照使用效率最大化原则,进行仪器设备使用效益管理。

(六)对从事有害健康工种的相关专业人员的人文关怀

根据国家的相关政策和《贵州大学教学实验室从事有害健康工作人员营养保健费发放管理办法》的规定,定期从事有害健康工作的专职实验人员发放营养保健费。

(七)重视和加强实验室安全管理

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学校的实验室安全管理至关重要,必须高度重视。贵州大学实验室安全工作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一定成绩。1.实验室定期组织各学院和实验室进行实验室安全大检查;2.各学院、实验室重视实验室安全,认真落实安全工作责任制,确保安全责任落实到人;3.学校组织有经验的实验室管理人员和退休教职工成立实验室安全督导团,按计划开展实验室安全督查,充分利用宝贵的经验和业务特长,为校实验室安全工作出谋划策,为实验室整体水平提升积极贡献力量。

三、结束语

贵州大学近年来结合自身建设与发展实际,建成了大型仪器设备共享服务平台体系并积极推进设备共享服务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一是平台与教育部“高等学校仪器设备和优质资源共享系统(简称CERS)”实现成功对接,率先成为全国66所首批实现大型仪器设备资源共享覆盖全国的高校之一。目前贵州大学已有152台,共计1.2亿元的大型仪器设备实现全国共享;二是平台于2015年底顺利通过教育部GERS项目验收工作,并得到验收专家的一致好评;三是平台成为全省大型科研仪器管理单位在线服务平台建设首批合作平台之一,并将向省平台推送200台(单价20万以上)大型设备,面向全省开放共享,着力服务于贵州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淑玲.浅谈高校实验室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6,23(1):94-95+106.

[2]孟昭霞.高校实验室创新性管理[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3,32(6):202-205.

[3]董伟,刘瑾.加强大型仪器设备科学化管理,提高使用效率[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8,25(4):135-139.

[4]刁叔君.高校大型仪器设备共享管理机制的探讨[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0,27(7):94-196.

[5]杨威.高校大型仪器设备的使用与管理探讨[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3,30(2):220-222.

[6]俞琛捷.高校分析测试中心的开放与共享[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3,30(6):174-177.

[7]张丽霞.以人为本原则下探讨实验室技术人员的管理[J].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2013,117(6):65-66.

[8]杨美荣,刘雁红,曹永建.充分发挥实验室仪器设备在工科类高校本科实验教学中的作用[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0,27(7):13-14.

作者:卢平 薛伟 秦进 谢本亮

科研企业仪器设备管理论文 篇3:

省级农业科研单位实验中心建设经验探讨

摘要:农业科研单位的实验室是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心实验室的高效运行将有利于依托单位群体科研效率的提高。在院中心实验室现状基础上,分别从实验室管理、人员管理和仪器设备管理等方面入手探讨切实有效并符合单位现状的建设经验,力求发挥全院所有大型设备的最佳效能,使院实验室更好地为全院成果创新、科研产出等提供有力的条件保障。

关键词:科研单位;中心实验室;管理;建设经验

实验室建设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支撑,是科技攻关、学术交流和人才培养等工作顺利进行的保证。省级农业科研单位中心实验室是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学术交流的重要场所[1],中心实验室的高效运行将有利于依托单位群体科研效率的提高。中心实验室在建设发展过程中更高效、顺畅、经济的运行机制,使中心实验室能够更好地为全院科研服务,支撑科技创新和科研成果产出。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中指出: 科研单位应加强科技平台建设,建立科技平台的共享机制。《“十一五”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实施意见》中也明确提出了包括研究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平台在内的 “六大平台”24个方面的重点建设任务。为全面提升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的科研能力,构建覆盖全院的科研仪器设备共享平台,充分发挥自主创新资金中平台建设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益,避免经费使用过于分散,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决定建设“江苏省农业科学院中心实验室”,为全院科研工作搭建高水平的科研平台。中心实验室主要负责院高值仪器设备的购置需求征集、论证、采购、日常维护和对外测试服务;负责全院共享仪器设备使用和考核工作。中心实验室3年来重点围绕养分循环、分子育种、病原鉴定、品质分析、安全检定5个功能实验室体系建设,目前已建成了一套适合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的大型科研仪器共享系统以及一系列的制度规章和动态协调机制,为中心的后续完善、提档升级、功能拓展等积累了宝贵的实践和探索经验。不断结合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实际,完善相关运行机制,充分发挥现有大型科研仪器的共享模式在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事业中的作用,促进仪器的良好运行。现从实验室管理、人员管理和仪器管理3个方面将中心实验室的阶段性建设经验以及遇到的问题进行探讨,为自身的后续完善以及其他实验室建设提供一些理论及实践基础。

1实验室管理运行机制

1.1健全管理制度

中心实验室是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的有机组成部分,规范化的管理将直接影响到依托单位项目建设的创新机制的有效运行。从自身角度来讲,中心实验室应强化规章制度的制定,并进行落实,从而促进发展,提高效益,使中心实验室管理更加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根据CMA(中国计量认证)和CNAS(实验室认可标准)的要求已制定出《中心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中心实验室药品使用管理规定》《中心实验室日常管理制度》《中心实验室人员培训管理制度》《中心实验室试剂及耗材管理规定》《中心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规定》《中心实验室检测报告控制规定》《中心实验室检测方法确认规定》《中心实验室文件管理规定》等涵盖主客体管理的规章制度,使中心实验室的管理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中心实验室目前的软硬件管理规范程度基本达到资质认定评审的要求并且会继续按照《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管理办法及评审准则》《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的要求来进行管理。

1.2运行经费的持续投入

目前农业科研单位的平台建设主要由财政经费立项,要求专款专用,经费预算时仅考虑仪器购买,往往忽略仪器的日常运行和后期维护费用,使仪器不能高效、长效地发挥使用价值。大型仪器的运行和维护成本都比较高,还会随着使用时间和频率的增加而增加,除少数国家级科技平台有部分运转经费外,大部分平台没有专项运转经费,日常运转维护经费都需要自筹[2]。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充分考虑到这一实际情况,除了安排中心实验室每年有一定数额的专项建设经费用于仪器购置之外,还设立专项仪器设备运行维护基金,涵盖配套建設如设备维修、零备件的购买、质保的购买、小型配套仪器设备的购置等。同时,中心实验室建立了仪器设备成本核算制度,用以耗材支出及适当弥补部分仪器设备维护成本,这项制度的建立,有效地提高了大型仪器设备利用率,实现了资源的优化配置,有利于仪器使用和维护的有机结合;有利于以用户为主的评估监督。

2人员管理运行机制

目前,我国仪器设备管理队伍确实存在着仪器管理人员专业基础和技能较差、管理知识不足、工作积极性不高等问题,与面临的任务和要求存在差距[3]。大型仪器设备的操作、管理和维护通常需要较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因而对实验岗人员的要求较高,只有不断提高操作人员的基本素质,才能更好地发挥仪器的效益,提高仪器的使用率,这同时也是操作人员自身发展的需要。江苏省农业科学院中心实验室在操作人员的培养上从以下3个方面入手,目前已取得一定成效:

2.1加强人员思想建设

改变现有的对仪器操作人员的看法,不能单纯地认为他们只是科研辅助人员,应在工作安排、再教育、待遇上给予一样的重视,增强职工的部门职能与荣誉感,个人责任与使命感、公平公正与归属感。荣誉感、使命感、归属感一旦形成,会使人员由内产生出强烈的自我约束力和责任感,这一内部驱动力将形成自我激励,最终产生投桃报李的效应,有利于更好地开展工作。

中心实验室管理人员从思想上高度重视仪器操作人员,使他们的工作得到认可和重视,提高仪器操作人员对工作的认同感;同时,把仪器操作人员的工作责任和贡献同他们的切身利益联系起来,给仪器操作人员留下持续发展的空间,从根本上调动仪器操作人员的积极性,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实现队伍的良性循环。

2.2实验技能提升

一个合格的仪器操作员首先应当具备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才能适应该类型仪器管理工作的需要[4]。例如分子育种功能实验室的操作人员应具备分子生物学专业的基础知识,安全检定功能实验室的操作人员应具备食品安全专业的基础知识,这样操作人员才能从更专业的角度对来样制定恰当的实验路线、设定合理的检测参数,获得准确有效的结果,并对数据进行专业的分析解释。有了专业的知识储备,还能做到仪器的日常维护和简单故障排除,同时还能逐步地开发仪器使用新功能。中心实验室制定了《中心实验室人员培训管理规定》制度,积极组织仪器操作人员参加不同层次的仪器培训、用户交流会、学科年会等,每年还多次在单位内部举办培训交流会;同时,江苏省农业科学院鼓励中心实验室人员积极申报院基本科研业务专项项目,充分发挥和利用自身的专业优势和研究基础,开展仪器功能开发、新检测方法研究及提高实验室建设、管理、服务水平等方面的研究,不断提升实验室管理服务水平、自身的实验技能和应用开发能力,造就一批有思想、有良好管理水平及能力、有技术的一专多能型人才,对于拓宽中心实验室的服务领域具有重要作用。

2.3考核评价机制

仪器操作人员的考核不参照普通科研人员的考核标准,结合实际情况制定一个专门的仪器操作人员的考核评价机制。中心实验室将员工通勤记录、工作量、服务质量、发表文章数量、获得奖励情况等纳入仪器操作人员考核范畴。同时在仪器操作方面设立多种奖励政策,如仪器设备完好无故障奖、小故障自行维修解决奖、替代耗材研发奖、新方法奖等,充分调动操作人员的主动性和责任感,以及对本职工作的热情,提高大型仪器操作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3仪器管理运行机制

仪器设备是农业科研单位从事科技创新的基础平台。加强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可以保障实验室仪器设备的正常运行,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充分发挥仪器设备的利用率和使用效益,提高农业科研院所的科研水平,促进农业科研事业又好又快地发展。在实验室的运行管理中,科技信息和大型仪器设备的共享是不容忽视的,共享平台的建立将有效支撑农业科研发展,推动科技创新[5]。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采用以中心实验室大型设备集中放置运行为主实验室,各专业所的研究室为分实验室,联网协调运行的方式,力求发挥全院所有大型设备的最佳效能。中心实验室运用网络、数据库等技术进行科学的信息化管理,转变传统的实验室管理方式,提高了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

3.1采购程序

省级农业科研单位的仪器设备购置大多依托于国家级和省级建设项目,还有些课题组购买仪器仅仅是为了通过项目评估或完成某种科研任务,资金投入的盲目性,使得仪器设备从采购计划、审批到购买等环节都缺乏监管,导致仪器购置缺乏计划性,造成资源闲置和浪费[6]。

针对这些切实存在的问题,江苏省农业科学院中心实验室严格按照《农业部科学事业单位修缮购置专项资金管理实施细则》《中心实验室大型仪器设备采购前期管理规定》,通过内部调研,结合目前大型仪器购置机制、程序和实际使用效率,研究适合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的完善的大型仪器购置决策机制与程序,提高购置仪器与科研工作的配合度和效用,再结合中心实验室5个功能实验室学科发展来合理制定仪器采购计划,合理配置仪器设备,保证所购仪器设备技术先进、性能优良、价格合理,能满足科研需要,达到较高的使用效率。

3.2共享平台运行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中心实验室2014年建立院大型仪器共享平台,通过共享平台对院大型仪器进行有效整合,面向院内、外提供共享服务,实现共享仪器的网上预约、审核等功能。共享平台包括仪器基本信息系統、仪器使用预约审批系统、门户网站、仪器使用实时在线管理系统、网络磁盘系统(实验数据导入导出)、试剂耗材申购审核系统、试剂耗材入库领用管理系统、样品管理系统等内容。可实现仪器设备基本信息查看、预约与审批;仪器设备实时状态查看、在线监控与管理;使用记录实时查核、统计与图形化展示;实验数据网络化、纯净化(无病毒)传输与管理;仪器设备的使用计时、耗材使用与成本核算管理等诸多功能,并能快速统计评估出仪器设备资源的利用情况,为未来仪器设备的采购计划提供科学化决策依据。同时, 中心实验室积极参加江苏省大型仪器设备共享服务平台的建设,由中心实验室加入到省大型仪器设备共享服务平台的仪器数达30台套;还根据科技部的统一安排,收

集和整理了院内所属的50万元以上的大型仪器设备共50台套,按《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国家网络管理平台(试运行)》的内容要求,将50台套的仪器设备加入国家网络管理平台。除此之外,中心实验室还将32台仪器设备加入到“科学指南针”仪器共享平台。

仪器共享平台的建立大大加速了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各专业所学科间的交流和发展,实现大型仪器设备的优势互补、开放共享,有利于资源整合,有效提高仪器设备的利用率,避免仪器设备的重复购置和浪费,保持科学仪器设备的先进性,同时也提升了我院的科技创新能力与水平。

大型仪器共享平台的建立使得中心实验室在保证服务好依托单位科研的前提下,还能“走出去”,与高校、社会单位、企业合作,扩大服务领域,提升社会影响力。

4结语

省级农业科研单位中心实验室的建设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依托单位、管理人员、操作人员的相互配合、齐心协力才能实现。江苏省农业科学院中心实验室经过3年的建设形成了一套适合该院的大型科研仪器共享系统以及一系列的制度规章和动态协调机制,为中心的后续完善、提档升级功能拓展等积累了宝贵的实践和探索经验。中心实验室的良好运行,不仅能发挥仪器的最大使用效益,还可以提高科研院所的科研水平,促进科研事业的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程琳琳,张以山,田维敏. 农业科研单位实验室运行管理探析[J]. 热带农业工程,2012,36(2):58-61.

[2]马晓嵘. 强化科研院所重点实验室管理探讨[J].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中旬刊,2011(2):79-81.

[3]张慧蓉,张建伟,薛华柏,等. 高校中心实验室建设和管理的实践与探索[J]. 现代科学仪器,2010(2):193-195.

[4]赵彩霞,邹国享,周金龙. 加强大型仪器设备管理人员的培养[J]. 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2013,117(3):61-63.

[5]刘志远,吕拓,唐守伟,等. 我国农业科研院所科技平台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 农业科技管理,2013,32(5):51-53,63.

[6]程琳琳,王旭,田维敏,等. 农业部重点实验室运行费管理实践与思考[J]. 农业科研经济管理,2016(1):6-11.李巧丹. 基于大数据的特色农产品精准营销创新研究——以广东省中山市为例[J]. 江苏农业科学,2017,45(6):318-321.

doi:10.15889/j.issn.1002-1302.2017.06.082

作者:陈光哲 王同 徐为民 王春梅 朱丹宇 周昊 薄秀英

上一篇:幼儿园度工作计划下一篇:旅游工作总结暨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