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研论文(推荐8篇)
前黄小学数学教研组
数学教研组在学校领导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切实加强教科研的整合,有力提高了教科研活动的实效。我们秉承务实、出新的工作作风,精诚团结,以创新教育教学科研为主线;以促进学生快乐学习、全面发展为目标;以探索课堂教学模式的变革为核心,切实有效地开展教研活动。推陈出新,凸显出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2010年1月学校获区教育教学管理先进单位,2010年9月学校获得中心小学教育教学管理先进单位和学校目标考评先进单位,2012年9月学校获得学校综合考评第三名。
一、理论熏陶、充实自我“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教师如果不学习,教研活动就会成本“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为加强修养,提高素质,我们加强了业务学习。除了阅读学校统一要求的两本书籍外,还布置专题学习《小学数学教学研究》、《中小学数学》(小学版)《福建教育》等刊物;组织教师观看教学光盘,每个教师都认真学习如何分析课堂实录的各种材料,包括典型案例;同时,积极开展“书香校园”活动,要求每位教师每月读一本专著,写一篇心得、体会。让教师从研究理论及各类教学资源中汲取养分。通过这些实实在在的活动,使每位教师在理论上对《课程标准》的教学实践有新的认识,能从关注三维目标的统一、关注学生学习方式的多样化、关注评价方式多元化等方面入手进行学习和实践,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二、骨干引领、促进成长
1、采用“走出去”的方式
组织教师外出参加各类培训和各种观摩学习活动,博采众长,拓宽教学思路。外出培训学习的同志回来后要做汇报,尽量在各自组内上一节专题汇报课。实现资源共享,共同进步。
2、推进“青蓝共进”工程
青年教师是课改的中坚力量,因此,教研组一直重视“青蓝工程”,重视抓好教师的培训工作,帮助他们尽快地成长起来。先后有5位数学老师参加农村教师能力提升工程培训,同时我们有2位区级骨干教师,1位市级骨干老师,因此,我们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开展了一对一的“师徒结对”活动,并要求骨干教师和结对教师毎学期双方至少互听一节研修课,而且要进行相互评析和汇谈。同时骨干教师要帮助结对教师完成集体备课的任务,结对教师要主动邀请骨干教师参加自己的说课研讨。活动的开展,既强化了骨干教师的争创意识,又为结对教师搭梯子,施担子,让全体教师在活动中得到锻炼,在活动中成长,在活动中脱颖而出。
三、校本教研、落到实处
校本教研应该成为教师成长的重要途径,只有当教研和教学一体化运作时,才能真正实现教师的专业成长。我们把教学和教研整合在一起,使教师的教学、教研能力都得到一定层次的提高,真正地使校本教研活动落到实处。
1、抓好集体备课,备课是上好一节课的关键和前提,我们采取集体备课与个人备课相结合的办法。备课做到三定(定时间、定内容、定中心发言人),充分发挥教研组的力量,做到了教学资源共享,重视教学过程的反思,每个月教师都认真地反思教学过程,及时地把教学中点点滴滴的感受写下来,从深层次上去考虑自己的教学工作,写出有质量的教学反思。
2、课题实验,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以课堂教学为突破口,积极探索新课程的教学规律,充分挖掘内部优势,开展校本课程建设。采取骨干引领策略和课题牵动策略。
(1)开设各式教学研讨课。组内每一位教师在一学期中必须上好一节研究课;骨干教师、高级教师的教学研讨课、观摩课;同时,营造了浓厚坦诚的评课和议课氛围,教师们能够在评课和议课时放开手脚、抛开思想顾虑,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各自亮出新颖的观点、奇特的思路。虽然各自的见解可能“有褒有贬、有
优有缺”,但这种见解和建议是真诚的,是执教老师能够真心接受的。在这种互帮互助的教研组评课、议课中,使教师得到了最大化的发挥。
(2)围绕课题实验开展教研活动。《小组合作方式的研究》自开题以来,我们组就构建起了一个“总课题——子课题——小专题”的课题网络。每位老师结合学校课题确定自己的子课题,以备课组为研究团体开展课堂教学研究,采取了“找研究点、选课例、一课多上,反复磨砺”的研究模式,实现了智慧提升,专业发展。
四、成效显著、继续努力
由于学校教研组工作扎扎实实,勇于探索,在实践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每一位教师参加教育教研已经成为了自己自觉的行为,在学校的各项工作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在教育教学改革的征途上真正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教师们参加了各项比赛获得了不同层次的奖项。张碧莲、许志军、张益兰老师分别被评为中心小学“教学能手”,许志军老师被评为中心小学“教坛新秀”。张碧莲老师参加中心小学说课比赛荣获二等奖,参加中心小学数学优质课比赛二等奖,许志军获数学优质课比赛获一等奖,参加了中心骨干教师展示活动,在学区的各类技能竞赛中也屡获佳绩。
一、中职教师做科研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随着广西职教攻坚工作的不断推进, 近年来, 教育改革工作已经得到的许多学校的重视, 学校纷纷认识到了其重要性。为此, 许多中职学校为教科研提供了很多有利条件和奖励措施, 目的就是为了促使中职教师踊跃的参与到学校的教科研工作中来。显而易见的是, 教科研能力已逐渐成为检验一名优秀教师的重要标准, 教科研立项和结题获奖数已成为检验学校教科研水平的一个重要的指标。实践证明, 中职教师做好科研是相当重要的, 其重要性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 教科研课题可以有效的提升自身授课的教学质量
中职教师从事教育科研, 其目的就是通过对本学科教学管理、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研究, 紧密联系教育教学工作实际, 最终通过研究, 解决教育教学中的问题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在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学过程中, 我们所面对的对象是初中的毕业生, 尽管我们老师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 但总会或多或少地遇到一些问题, 这些问题解决不好, 势必会影响教学效果, 阻碍教育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我们将遇到的问题提炼成科研课题, 并加以科学研究, 通过进一步的理论学习, 提高我们的认识水平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进而获得课题的研究成功。这将会更有效地指导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 更好地实施教学, 更进一步地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只要我们有意识、有计划、有安排、有目的的进行教育科学研究, 就能卓有实效地解决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更好地促进我们的教育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二) 通过教科研可以较快的提升教师的素质
革命导师恩格斯说过:“一个民族要站在世界的顶峰, 没有理论思维是不行的。”作为一名中职教师, 应在教育教学实践中, 抓住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良好机遇, 积极投身到教育教学研究中, 在教研的过程中克服困难, 攻克难关, 不断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
教育科研的过程不但是教师不断丰富知识, 也是提高教育教学业务水平的过程。进行教育科研, 可以使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少走弯路, 较快地提高教育教学能力。教师在教研中把学生作为研究的对象, 遇到问题可随时研究解决, 有利于教育教学经验的积累和提高;通过教科研的研究, 教师有了任务也就有了压力, 有压力才有动力, 有了压力和动力, 自然而然, 教师自身的能力和素质也就提高得快了。
(三) 推进学校整体科研水平的提升, 促进学校办学事业的发展
“科研兴教, 科研兴校”。教育科研是一条指引教师成长,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推进学校整体科研水平提升, 促进学校办学事业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师应从小事做起, 从点滴做起, 坚持不懈, 克服困难, 勤奋工作, 脚踏实地, 一步一个脚印地把自己负责的教育科研工作落到实处, 把自己认为困难的事做好, 把别人认为不可能的事做成, 这不但提升自身教科研的水平, 也推进学校整体教科研水平的提升, 为学校的教育科研做出贡献。
二、中职教师应树立正确的教科研的意识
作为一名广西中等职业学校的名师培养的对象和学校专业的带头人, 要求我们在学术意识、研究能力、教育理念要超越一般教师。要有从事教育改革实践的胆量和精神, 要善于反思现实工作, 勇于主动探索, 具有改革的意识与行为;要有一定的影响力和辐射功能。只有这样, 名师的素质才能进一步提升, 名师的影响力才能进一步扩大, 而这一切都离不开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研究活动, 要有效、有序地开展教育研究活动。我们必须树立正确的科研意识, 教师应既会育人、又会教书、还会科研, 从科研的角度去思考本职工作, 做到在平凡的工作中体会到工作的乐趣。
(一) 树立高尚的思想意识。
从事教科研要具有一定的教育理论基础, 高尚的思想道德品质、人格、风范;要具有热爱教育事业的强烈事业心和集体荣誉感;要知难而进, 永挑重担。
(二) 树立自主学习的意识。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 我们面临的是一个信息化的时代, 作为一名中职教师, 要做到多读书、多看报、多去接受新知识、新信息;如果光是看课本、抄教参, 势必就像一只井底之蛙, 孤陋寡闻, 就更谈不上教科研了。为此, 我们需要不断学习, 不断地给自己“充电”、“补氧”, 通过查阅书籍, 浏览网络信息资源, 只有做到博学, 多才多艺, 才能娴熟地掌握教学技巧, 将当今先进的科技信息传授给学生, 收到较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三) 树立思考的意识。
思考的过程就是研究的过程, 就是内化、深化、升华的过程。学习中不思考, 知识具有的精神就不能体会;实践中不思考, 具体的感知就不能升华, 隐藏的真理就无法领悟。不思考, 无法推理、归纳、注释, 无法想象探索, 无法去认识与掌握客观规律。思考可以去伪存真, 去粗存精, 探索真理, 其乐无穷。
(四) 树立总结的意识。
总结自己或他人成功的教学经验, 总结的过程就是提高的过程。随着职业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 中职教育中出现了许多值得我们去思考、去解决的问题, 这也决定了我们中职教师有着许多进行教育科研的机会和环境。我们应抓住机遇, 善于去思考和总结, 通过总结, 去解决一些我们中职学校的问题, 通过教科研活动提升教师能力。
三、中职教师如何做科研
一线的中职教师开展教育科研要从何着手呢?英国著名教育家布克汉姆说过:“研究不是一个专门的领域, 而是一种态度。”中职教师要做好科研, 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去思考。
(一) 要做好研究的选题
中职教师要从事教科研, 首要的必须选好课题研究的方向, 并确定好研究的目标与内容, 选题不当, 将会对教师参与研究带来不利影响。我们现从事的是职业教育, 接触的学生文化水平参差不齐, 差异较大。为此, 从事一线教学的教师一定会遇到非常多的问题, 这些问题就是最好的选题, 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面对的困惑, 遇到的难点热点问题等都是非常好的选题。例如:学生上课玩手机打瞌睡问题、学生德育教育、学生技能训练与考证培训等, 都是很好的选材。这些选题既针对学生也针对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 我们可以在教学实践中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进而解决问题, 这些选题才是我们中职教师值得去研究的。因此, 我们应立足本职教学工作, 发挥好自身的优势, 做到“边教学、边研究”。
(二) 要善于收集素材
中职学校教学科研的最终目标是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如何解决问题, 需要从事教科研的教师做好材料的收集工作, 只有收集到大量的, 与研究有关的第一手的素材, 才是做好课题研究的重要的保障。为此, 中职教师在日常教学工作中, 除了多注意观察, 多发现问题之外, 应该及时地将自己身边发生的、与研究有关的、具有研究价值的素材记录下来, 做好科研积淀鲜活的素材, 并以此来增强科研的实践价值。
(三) 要学会提炼和总结
找准课题, 做好材料的收集, 我们还需要做的就是要善于分析、提炼问题和现象, 寻找一些具有规律性的结论, 从而更好地指导教育实践, 提高教育教学效能。这一过程就是我们出成果的阶段, 要求我们必须保持务真求实的态度, 不能凭空捏造, 要认真地从收集的材料中提炼出成果, 只有这样, 我们的研究结论才具有可信性、实用性, 对我们的中职教育教学才具有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赵倩.教育科研:教师优化自身素质的必由之路[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1998 (04) .
[2]潘承建.教育科研能力是教师的重要能力[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 2003 (12) .
[3]宋嵘嵘.高职院校青年教师科研能力培养与提升的策略探析[J].职教论坛, 2009 (31) .
[4]王玉文.新时期职教专业教师教学能力结构的思考[J].职业技术教育, 2005 (35) .
[5]黄翀昊.浅议教育科研中的几个问题[J].出国与就业 (就业版) , 2011 (02) .
一问:自己有没有搞教科研的条件
“教师人人有科研课题”,这个提法并没有不妥,因为教师长期从事教育教学活动,具有非常丰富的研究资源,而且可以通过课题研究来促进教育教学水平的提升。需要注意的是,教师的研究具备一定的包括自身在内的条件,而不是凭空搞教科研,要有一个研究的基础。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教师对自己的教育教学产生兴趣,时常对实践过程中的环节和细节反思,对自己产生的教学灵感有记录体验,这便有了研究的动机。教师要做有心人,教育神经要变得敏感,对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乃至细节的一种追问、审视、质疑、批判、肯定或否定……总之,善于捕捉一瞬间的灵感,找寻教学的共振点。在心灵宁静之时,我们梳理自己的教育教学心得,哪里做好了,哪里做得不够好,如何改进等等。就这样一直坚持积累下去,等到量变到一定程度时,课题的研究自然水到渠成,顺理成章。
虽然普通教师搞的大多是草根式研究,但还需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和写作功底。“穷理之要,必在于读书。”教师的教育理论不一定要高深,平时不妨多读一些教育著作,丰厚自己的底蕴,开阔眼界,提高审美能力。在反思时,思考最好的方式就是写作,因为写作能使人静下心来,化模糊为清晰,化破碎为完整,化零乱为明了。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随笔教给我们思考,教给我们创造。”叶澜教授也指出:“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可能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教学反思就有可能成为名师。”
二问:自己有没有搞教科研的方法
有人说:“学习科学的教育理论,并指导自己的实际教学,是走进教育科研的捷径。”所以,不妨从理论的高度,研究课堂教学、教育故事等,锁定教育教学中的一个小环节或小细节,从表面深挖下去,不断丰富,不断放大,直至显现研究成果。
第一,研究的课题切口要小。“把问题当作课题,只要我们带着一个思考的大脑,从事每一天的平凡工作,就会感到,富有价值的课题是源源不断的。”捕捉教学时的一个灵感,或者哪怕是一个小细节,只要其有研究的价值和意义,就可以入手了。
第二,注重课题的实用性。再好的课题要推广应用,对教育教学产生作用。在研究时,要多从操作的层面考虑,让课题贴近教育教学的实际,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这样的课题才有生命力,才能研以致用。
第三,尽量压缩课题研究的周期。教师不妨多做一些短期课题,一个学期或一年的都行,只要研究的成果创新,短小精悍,不愁不实用,不愁不成功。长期的课题因为周期长,容易“节外生枝”,各方面保障不了,最终半途而废。
当然,课题研究获得学校领导的支持也很重要,解决研究经费也是要考虑的因素之一。
三问:自己有没有搞教科研的专业共同体
请记住:没有人能拒绝一颗诚恳的心!只要你不耻下问,不懂就问,勇于请教,你的研究圈子会越来越大。这个“圈子”便是你的专业成长共同体。
在研究的道路上,我们面临的困难可能多种多样,学术的、经验的、实践的等等。建立“研”的共同体。身边的优秀“专家”,地方的教育专家,培训学习中的教育专家等都是教师可以依赖的专业成长共同体。在专业成长中,大家彼此分享、交流、碰撞,产生智慧的火花。相信,“拥有智慧的人能在一块石头里看到风景,从一粒沙子里发现灵魂。”
其实,做教师最重要的是读懂自己。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说“认识自己”,哲学家奥里欧斯说“做你自己”,莎士比亚说“做真实的你”。如果说教师有对手,正是我们自己,我们无权选择我们的工作环境,却有权利改变我们自己,发展之路就在自己的脚下。
教科研小结
本学期,我校语文教科研工作以新课程标准精神为指针,仍把“创新”作为教科研的主旋律,把“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形成和发展”作为推进素质教育的落脚点,把“更新教学观念”作为转变教学方式的主要策略。
在观念上,打破以往“以教材为中心” “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观念,树立“超越教材”“超越课堂”“超越教师”的新课程理念,突现学生的主体精神,张扬学生的个性特色,发掘学生的创新潜能,使课堂教学焕发出生命活力。
在教学方式上,注重传承与创新。我们要创设一种能激活学生思维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大胆质疑,把教学过程变成一种师生平等交流,共同研究的互动互促过程,达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有机统一,为学生一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二、教研重点
树立大语文教育观,加强语文和社会沟通,和生活联系,和学科融合,重整合,重实践,重积累,重感悟。对此,我们在“以读为本”研究的基础上,又培植新的教科研亮点:一是加强学生自主作文的个性化研究;二是加强学生自主语文实践活动的研究,使学生在广阔的时空背景下学语文,用语文,以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三、教科研措施
1、加强对《课程标准》的学习。为使大家形成与新课程发展相适应的崭新的课程理念,我们通过多种方式加强对新课程标准的学习研讨,重点研究教师角色转换、教学方式转变、课程整合及新教材等方面的内容,使大家真正能与新课程一起成长。
2、加强实验研究。要求大家平时注重研究,把实践与科研结合起来,以研究者的身份把教育教学实践过程变为教育科研过程,做教育科研的有心人。为此,我们着重抓好“四个一”工程:即一个课题(要求每位教师都能围绕学校的大课题确立实验子课题,并围绕课题进行持久研究,直至出成果);一个笔记(包括实验随笔和业务笔记,真正做到是自己的实验、学习所得,力避应付公事);一堂实验课(要求每位教师每学期至少出示一节校级或组内实验研究课);一篇成果文(每学期每位教师都要提交自己的研究成果,由学校评审小组予以评定表彰)。总之,通过教育科研,我们要不断发现新问题,总结新经验,逐步走专家型、学者型的教改之路。
3、加强教科研队伍建设。学校实施名师工程,采取“整体推进,突出重点”的工作思路,特别是要多给青年教师压重担,使新教师尽快成为教坛 “新秀”,使中青年教师能成为教育的行家里手,努力造就名师群体。
4、加强备课研究。一突现备课实效,端正备课态度,备课是为教而备,不是为查而备;二突现个性特色,每位教师都要通过独立钻研,练就理解教材、处理教材的过硬基本功,设计出能体现新课程理念的、富有个性特色的教案来。
碧云小学李巧英
一:本期开展的主要教研工作
1、各教研组根据学校教研工作计划,开展了扎实而富有成效的教研工作,每个教研组做到计划具体、目标明确、责任落实,全校教师参加教研活动的出勤率达95%。特别是语文教研组,开展活动多次,我校两位语文老师提供两节课,受到领导和听课老师的一致好评。为这次现场会,教科室还专门编辑了一本语文专题资料,展现了我校的语文教学教研的热潮。
2、加强教师校本培训,绝大多数教师的教研能力有所增强。本期由教科室组织开展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作文教学、案例写作以及课堂教学评价等专题讲座,使教师对反思的方法、内容及功能有了较为明确的理解,帮助教师更好地把握对课堂教学的评价原则、方法及策略。
3、本期继续坚持了教师公开课制度,对优化课堂教学,引领青年教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产生了积极的作用,根据我校语、数、体艺科教师较多的情况,要求每位年轻教师一学期必须上一节公开课,全校本学期共上公开课10多节。为推动研教改步伐,在中心学校的指导下教科室成功地举办了教学能手选拔赛,语、数、科、英等各学科教师一展风采,这次活动激励了年轻教师的教学热情。盛春玲、李文两位老师在武汉市小学教师教学能手竞赛活动中也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得到了教学专家的好评。
4、做好与邻近乡镇的教研交流活动,本学期开展了与保福小学、河恼小学新的两次教研活动。
5、各教研组、年级组根据本学科及组内教师结构情况,开展了以解决本学科教学、教研突出问题为目的的集体备课专题教研活动,对提高本组教师的教学能力发挥了一定作用。
6、充实完善了教研科研的各项制度,形成了自身的教科研工作管理体系,为教科研工作的深度推进提供了保障。
7、继续协助教务处做好教学月查工作,为帮助教师调整和改进教学以及评价教师工作提供了最基本的依据。
8、做好教科研信息发布。利用校园qq群、学校网站进行各类信息的发布和交流,如各类学习材料的下发,各类教育教学论文、案例、随笔、教学设计等的评比通知、各种杂志的约稿、各类竞赛的获奖情况等。
9、校刊编印。精选教师、学生等各方面的文章,积极筹划编印《碧云报》、10、主动做好每年一届的科技创新大赛工作,指导学生的科技实践活动,推荐优秀作品参赛。
二、今后尚需努力的方向
1、加强过程教研过程管理。注意对教研活动资料的收集、整理。
2、坚持走出去的思路。走出去见大场面,见大会场,见多识广,更新教师观念;紧跟教改步伐。调动教师教改激情,使他们坚信:不知不觉会浪费一生,所见所闻能改变一生。
努力开创教科研工作新局面
全市教科研工作报告
(2014年2月11日)
时间:2014.2.12主讲:孟楠地点:多媒体教室 同志们:
今天召开的全市教学教研工作会议,是报经局党委批准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主要任务是总结2013年我市教学教研工作取得的成绩,分析教学教研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研究和部署新形势下的教育教学工作,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凝心聚力,推动全市教学质量再上新台阶、实现新跨越。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坚持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不动摇,进一步增强提升教育质量的责任感紧迫感
一年来,在局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全市教育系统认真落实教学工作中心地位,大力推进素质教育,不断深化教学改革,在年初制定的课堂教学改革、课程实施和队伍建设等重点工作方面都实现了新突破,取得了显著成绩,全市教学教研工作呈现出良好的局面。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重点突破,教学常规管理整体水平取得新提升。抓住课堂教学、作业教学和考试规范这三大质量提升的关键,强力推进,取得明显成效。抓课堂建模,提升课堂教学效益。各学校结合自身实际探索教学新模式,三个学段分别召开教学模式推介现场会,建模、推模活动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益,在下半年的优质课展评中,参评课堂质量明显好于往年。枣庄市教育局在姜屯中学召开了教学模式现场研讨会。抓制度创新,提高作业教学质量。在枣庄市率先出台了《中小学作业教学的指导意见》,对作业的设计、布置、收缴、批改、讲评等环节作出明确规定,全市中小学作业教学有了制度遵循,在二中新校和实验小学分别召开了高中和小学作业教学推进现场会,作业教学管理水平大大提升。抓考试规范,优化质量提升机制。各学校积极落实《中小学考试管理办法》,考试的精细化水平大大提升,考试的诊断评价作用得到了有效加强。依托学段名校,校际间组织了高中模块考试、中小学期末考试,开展了质量分析、跟踪指导,积累了大量的教研数据,有效推动了全市中小学质量的提升。
二是以评促建,课程实施水平实现新提高。组织了中小学课程实施水平评估,评估小学82处,初中39所,把课程实施水平评估结果与学校办学水平督导考核结果挂钩。在姜屯中心小学召开了优化课程实施现场会,对课程开设不规范的学校实施跟踪督查制度。一中、五中通过了枣庄市课程实施水平初评。在对中学理化生和小学科学实验教学调研基础上,出台了《关于加强中小学实 1
验教学的意见》,在三中、西岗中学、级索中心小学分别召开了实验教学推进会,全市实验开出率大大提高,实验教学进入正常轨道。组织了初中学生理化生创新实验大赛,44项创新实验推荐参加枣庄市评选。北辛中学、滕东中学、界河教委办、柴里小学在2013年省素质教育论坛上发言,实验小学、姜屯中学提交了经验材料。
三是创新载体,教师队伍建设取得新成效。举办了以“校长视点”为主题的首届滕州教育家论坛。组织了全市教育系统干部理论考试和高三年级、初中毕业年级教师业务考试,组织了全市高三教学与管理研讨会、初中级部主任经验交流和培训会议和小学教研室主任培训会。组织了小学“名师大篷车”活动,到滨湖、羊庄、龙阳送课。组织了小学示范教研室创建活动,荆河、北辛、界河、龙阳等镇街小学教研室被评为首批示范教研室。组织了中小学优质课展评,34个学科的539名教师参加市级比赛,4000余名教师参加了听课和评课活动;推选出191人参加枣庄比赛,其中一中魏永奎等92位教师获枣庄市优质课一等奖。举办了“滕州市第八届职工职业技能大赛暨滕州市中小学教师综合技能大赛”,2000余名教师参加了活动,至善中学吴海燕等8人获市“五一劳动奖章”。马培函、杨列敏2人获得正高级职称,李瑞平、赵文欣、侯化珍三位教师被评为第八批省特级教师,孔凡海等10人被评为第二批枣庄特级教师,尤继峰等113 名教师被评为枣庄市教学能手评选。
四是强力推动,优秀教案评选取得新突破。根据调研,及时出台了《枣庄市优秀课时教案使用建议》,使其发挥最大效益。召开了全市中小学教学工作会议,对在上一在优秀教案评选中涌现出的先进集体、先进个人进了表彰。各单位积极落实《关于在全市中小学继续深入开展优秀教案评选活动的意见》,迅速启动新学年的教案评选工作。上学年,我市中小学推荐上报18078个,6197个入选枣庄优秀教案。市教研室获枣庄市优秀组织奖,一中等6所高中、北辛中学等12所初中、实验小学等13所小学和一中东校英语组、一中西校化学组、二中物理组、小学语文、小学英语、初中英语、初中地理等7个学科组荣获先进集体奖。枣庄市中小学优秀教案评选活动调度会在滕东中学召开。
五是强化引领,教育教学质量实现新跨越。2013年高考,裸分714分的郭蔚嘉列全省理科第一名,25人考入清华、北大,6198人升入本科院校,均创历史新高。一中、二中、二中新校获枣庄市高中素质教育质量突出贡献奖,三中、五中获优秀奖,北辛中学等15个初中学校获初中素质教育质量优秀奖。第四实验小学、洪绪中心小学被评为省教学示范学校,姜屯中学等6所初中、东沙河中心小学等8所小学被评为枣庄市示范化学校。市教研室以富有成效的职能发挥,被评为首批省基础教育示范教研机构,在省内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力。
这些成绩,都凝聚着同志们的智慧和忠诚,浸透着同志们的心血和汗水,同时,这些优异成绩也为我市教育教学工作赢得了良好的工作氛围。在此,对同志们的辛勤努力,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市教科研工作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一是教育理念有待更新。部分学校部分教师只重教书不重育人,片面追求教学成绩,忽视了学生兴趣培养、身心健康。二是课程实施水平不均衡。城
乡之间、学校之间差别比较大,个别学校国家、省课程方案落实不到位,尤其是音体美、综合实践活动等课程开设依然薄弱,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流于无序,三是教学管理科学化、精细化程度不够。部分学校教学管理粗放,教学常规缺乏监控,教学质量提升缓慢。课堂效率不高,教研活动实效性不强,集体备课流于形式,重点不突出,训练不到位,部分教师一讲到底,投入到练习和作业方面的精力不够,学生课业负担过重、效率低下的现象依然存在。四是教师队伍建设有待加强。教师队伍结构和整体素质不够理想,师德方面还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等等。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必须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二、坚持质量核心不动摇,深化改革,强化管理,推进教学工作再上新水平
2014年,是教育综合改革的第一年,一系列新理念、新思路、新举措将随之而来,我们面对的将是压力与动力同在、挑战与机遇并存。做好今年的教育工作,责任重大,意义深远。新教学工作的总体要求是:紧紧围绕“大力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努力办好家门口的每所学校”这一中心任务,扭住质量不放松,强化管理,推进落实,提高质量,推动全市教学工作再上新台阶。下面就新一年如何实现教学质量的再提升讲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摒弃功利思想,进一步提高认识,向科学的教育理念要质量。作为管理者,谋划未来必须首先要明确“教育是什么”“教育为什么”以及“教育的使命在哪里”等根本问题,这样,我们才能更加明确办学的价值、意义和目标,我们的工作才能做到位。一是要摒弃功利思想,办真正的“人”的教育。不少教育者用眼前之计代替百年大计,用膏粱之谋遮蔽生命之树,只认分不认人,揠苗助长,无视学生兴趣和人格,这种教育不把人当作人,从根本上违反了教育的本质。各学段都要纠正只关注学习成绩的“分数”教育,要坚持“人”的教育,既要让学生取得可喜的成绩,更要让学生收获乐观的心态、浓厚的兴趣、健全的人格和强健的体魄,让每个孩子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进步,有所成长,这才是真正的教育。二是摒弃个人私利,办好“大”教育。教育既是民生,也是国计。教育一肩挑着学生的未来和家庭的幸福,一肩挑着国家的发展和民族的振兴。教育者应该放下“小我”,乐于奉献,承担起“大我”的责任。三是摒弃错误做法,办好“真”教育。“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应该成为我们一而贯之的追求。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精心谋划学校各项教育活动,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教育的价值;坚持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用真本事,下硬功夫,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教育质量的可持续发展。
(二)开展四项行动,促进均衡发展,向管理的有效性要质量。城乡之间、学校之间、教育教学各环节之间都存在着一些不均衡,制约着全市教育质量的提升。目前作业教学、考试规范化、实验教学和偏远学校等依然是全市教育教学的短板。内将开展专题行动以求突破,打造质量新的增长点,从而推动全市质量更大提升。
一是开展减负行动,进一步推进作业教学科学化。当前,学生过重课业负
担已不单单是一个低效教学问题,已成为危及教育质量的社会性问题,到了必须加大力度彻底治理的临界点。各学校,尤其是小学,必须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办法,落实教育部《小学生减负十条规定》,把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减下来。要提倡“优质、轻负、高效”的教学方式,提倡针对不同学习水平的分层作业、个性化作业。要围绕“有教必练、有练必批、有批必纠”工作要求,实施有效作业。各学校要按照“重点突破、全面推进、标本兼治”的原则,建立健全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长效机制,要通过开门办学,采取家长会等多种途径、多种形式明确表明学校反对过重课业负担的态度。同时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培养家长减负志愿者,引导家长形成正确的教育观念和科学的教育方式,给孩子一个健康、自由、阳光、幸福的童年。
二是开展规范化行动,进一步提高考试精细化水平。继续加强对考试工作的管理,不断提高高中模块考试、中小学期末(中)考试的精细化水平。今年的重点工作是加强学科单元过关考试管理,完善成绩分析、试题评价报告制度,充分发挥考试的评价、诊断、引领作用。
三是开展评优行动,进一步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实验教学是理化生、和科学学科教学的重要组织部分,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有些学校的确受客观条件所限,演示实验、分组实验不能正常进行,但是更多的原因是任课教师不重视、学校管理不到位,造成实验器材大量闲置、资源严重浪费,影响学科教学质量的提升。各学校要按照《滕州市教育局关于加强中小学实验教学的指导意见》(滕教字〔2013〕72号)的要求,严格自查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完善实验制度,把应该进行的实验一一落实到位。内将组织实验教学示范校评选,同时适时开展督查活动,对落实不力的学校进行通报。
四是开展倾斜行动,大力扶持偏远薄弱学校。让农村的孩子尤其是偏远山区、湖区的孩子享受和城里孩子一样的优质教育,是教育公平的应有之义。今年随着教师流动机制的落实,城乡师资的均衡将逐步得到落实。在教科研方面,将加大对薄弱学校的扶持力度,在教师评优、教育评价方面实行政策倾斜,积极设计开展“名师大篷车”等丰富多彩的送教活动,有针对性地开展多轮次教学视导,努力促进这些学校发展。为促进这些学校的发展,落实分平台评价原则,内将适时组织新优质学校评选。
(三)创新活动载体,强化专业精神,向教师队伍素质的提升要质量。努力打造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和根本。一要加强师德建设。高尚的师德是教育的本质要求,因为教育是心灵叩慰心灵的事业,是人格培育人格的过程。高尚的师德是社会各界对教育系统、对学校的基本要求,是国家法律制度的要求。2013年11月教育部发布了《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对骚扰学生、体罚学生、管理造假舞弊等11类教师违规违法行为提出了相应处分。此前《山东省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早已公布实施,各学校要完善相关制度,大力营造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的良好氛围,对有偿家教等违反教师职业道德的行为从制度上进行处罚。二要强化专业精神。新时期的教育呼唤新型教师,而新型教师更需要专业精神。教什么,要有专业品质;怎么教,要有专业情操;为什么教,要有
专业理想。培养教师学科教学的专业精神是提高教师业务水平和能力的着力点和突破口。要搭建交流平台,唤起教师专业成长的内动力;要建立反思机制,促进教师专业提升;要优化评价制度,以点带面,带动一批人,激励一批人,提高一批人,实现教师群体的专业化成长。三要开展好系列评优活动。按照教研整体计划,内组织优质课展评活动、第四届“滕州名师”、第九届“十百千”评选,各学校要认真组织,精心设计,把评选过程变成最有效的校本教研、最鲜活的案例研究、最给力的教师培训,发现、培养骨干教师。尤其是在用足、用好枣庄市优秀课时教案本的同时,积极组织好新一轮优秀教案评选活动,优化评选机制,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确保全市教案评选活动顺利实施,让教师在“研课标、钻教材、磨教法”中不断提高教学能力。
(四)坚持以评促建,注重科研引领,向特色品牌建设要质量。根据枣庄市教学工作会议精神,内继续实施特色品牌创建工程。2008年开展特色品牌建设以来,我市涌现出不少特色学校,大大提升了全市的办学品位和影响力。内主要工作是:
一是坚持内涵发展,努力实现品牌建设目标。特色建设必须坚持守正和创新相结合的原则,要从学校实际出发走内涵发展之路,即学校特色--特色学校--品牌学校。特色建设是为了促进学生发展,绝不可让学生被特色,绝不可为特色而特色。将历时两年,推出并命名中学、小学各10所品牌名校。
二是推动课堂建模,打造教学特色。课堂教学改革永无止境。实践证明:课堂教学的问题,在于理念;理念的表现,在于模式;模式的运用,在于教师;教师的问题,在于研究。课堂建模是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和途径。各学校要立足校情,大胆借鉴,充分发动,稳步推进。学校在构建学校基本模式的基础上,进一步完成学科教学模式构建,实现学科课型模式化,最后达到教学模式教师个性化、特色化、艺术化的目标,形成学校特色学科、特色教师,进一步提升学校办学影响力。
三是提高课程实施水平,打造学校课程特色。指导学校全面实施课程方案,破解课程实施中的“弱、缺”等老大难问题,切实提高课程实施水平。继续组织义务段学校课程实施水平评估,评选表彰课程实施优质校。各学校要抓好《滕州市教育局关于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的指导意见》(滕教字〔2014〕1号)落实,规范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适时组织精品课程评选,推出一批精品学校课程,打造校本课程特色。
三、坚持狠抓落实不动摇,着力凝聚提升教育质量的强大合力
新学年教学工作的任务目标已经明确,关键在于全力以赴抓好落实。张磊局长在全市2014年教育工作会议上提出了全市教育工作的主题是“创新、发展、高效”,这也为我们完成各项任务目标指明了方向。
第一,坚持发展。发展就是硬道理。学生进步、教师成长、学校发展是我们的目标和追求。要用发展的眼光看清我们的基础,也必须用发展的途径解决当前存在的矛盾和问题,也必须用发展的结果评价我们努力的价值。有位不为,安于现状,不求发展、停滞不前甚至延误发展,就是自我否定,也是对教育事业的极不负责任。只要我们树立强烈的发展意识和坚定的发展信念,不断地把
精力聚集在谋划发展上来,咬定发展不放松,就一定干出成绩来,成就一番事业。
第二,坚持创新。创新是事业发展的不竭动力和源泉,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要科学创新,深入研究学情、教情、校情,不是沉溺于现实,不是屈服于现实困难,从现实出发、直面问题是创新的前提,唯有创新才能开创事业新局面。要善于创新,教育者尤其是教育管理者要在研究中寻求突破,在别人止步时迈出一小步,创新可大可小,生活中处处需要创新,唯有创新才能创造出新气象。要引领创新,建章立制,鼓励学生创新,激励教师甚至每一个员工创新,唯有创新才能让每项工作落地生根,让教育事业蓬蓬勃勃。
第三,坚持高效。高效呈现出来的是工作过程,收获的是工作的成就感和幸福感,体现出来的是各项工作能力。实现高效需要谋划力,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如每个年级任课教师的选聘是一件很重要的工作,也是常规工作,不少单位却是临到开学急匆匆完成。今年特别要求,各单位各年级人员选聘务必在7月底完成。实现高效需要执行力,有令必行,有禁必止,这是大局意识和政治敏锐性,但也有不少单位接上级通知就束之高阁,事到临头又潦潦草草,敷衍了事,这种作风务必根除。实现高效需要凝聚力,教育管理者要在提高凝聚力上下功夫,坚持真抓实干,切实严以律己,静下心来抓管理,潜下心来抓质量,沉下心来抓落实,努力在以身作则上有新气象,提高自身的号召力。
目标+表扬, 引领青年教师养成科研意识
青年教师是学校发展的生力军, 如何在发挥骨干教师的力量的同时, 带动学校年轻教师科研意识的加强, 科研能力的不断成长, 是决定学校未来发展的关键点。我校的教师团队基本形成两队方阵, 一队是调入学校的的中青年教师, 另一队是刚跨出师范院校的新生力量。现在学校五年以下教龄的教师17名, 如何尽快提高年轻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 使他们尽快立足讲台, 投身教育科研?首先给每位年轻老师定目标:具体从“听、说、读、写、上”五个字上下工夫, 扎扎实实地提高教师教育科研和课堂教学的业务水平。具体要求年轻教师: (1) 在课题组活动或教研组活动中能积极发言, 开口评课每学期不少于2次; (2) 上完汇报课、课题研讨课后, 能进行自己独立的说课; (3) 每个月能结合自己所任教的学科提出一个教学问题进行思考。 (4) 每学期读一本教育专著; (5) 每学年写一篇教育教学论文和教育专著读后感。
在给年轻教师定好发展目标的同时注重对取得一点科研成果的青年教师给予表扬。不要小看了那一两句的赞美, 对于学校的领导来讲可能就是几句话而已, 但对于一个年轻教师来讲, 那是一种渴望, 是一种需求, 是激发个人斗志和勇气的良药。这种激励的方式虽然简单, 但却十分有效, 年轻教师撰写论文的劲头开始足起来了, 因为人的社会性决定了每个人都希望能够得到他人的肯定与社会的承认。校长在全体教职工大会上的表扬, 既激发了他对科研的热情, 更能够激发其他教师的上进之心。
在规范教师养成科研习惯的同时给予真诚的赞美与表扬, 教师真切体会到科研的快乐, 更多的是研究过程给予教师一片思想飞翔的天空。
求真+求实, 营造学校科研文化
没有科研文化的教研组建设是浮于表面的、不深刻的, 没有教研组建设的科研文化是空洞无物的、没有根基的。教研组是一个旨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以研究为主要方式的团队。它的价值在于“发展”二字, 就是要致力于教师在这个团队中的发展。学校教研组建设应该蕴含着科研文化, 从教研组的内容、形式到它的评价问题都是值得我们去不断探讨的。
如何更好地加强教研组建设, 提高教研工作实效, 营造浓郁的科研文化, 我觉得应该让学校教育科研引领教研组建设, 在求实求真中营造科研文化。
1.常态工作求真。行动研究是一种切合中小学实际的研究方式, 体现出中小学教育研究“问题即课题、教学即研究、成长即成果”的特点, 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寻找教学真问题, 进行课堂的科学研究。所谓真问题, 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真真切切碰到的问题, 问题来源于教师, 来源于教学。因为只有立足于教师的实际需要, 研究这些真问题, 围绕真问题展开教育科研活动, 才能使活动有思考性, 有针对性, 有实效性。同时, 应努力引导教研组内教师养成读书、反思、写作、研讨等习惯, 以解决教研组内教师教学中的实际问题, 真问题促进教研组的建设, 形成浓郁的科研氛围。
2.课题活动求实。教研组活动课题化, 以课题研究为载体, 围绕课题开展教研组的各项学习活动和实践研讨活动等, 实现教研和科研的紧密结合, 提高教研活动的针对性、系统性、可操作性和实效性, 促进教师业务和科研水平以及学科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我们语文教研组是区学科基地, 在课外阅读这个方面从2005年开始就着手研究了, 我们开始由一篇带几篇的课外阅读研究, 到指导学生就整本书的阅读进行研究。为使教研组的活动实现课题化的转变, 2008年, 语文组内有一个统领的市级课题《有效指导, 推进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实践研究》, 并在每学期的教研组活动中, 进行课外阅读的研究。2007年5月, 我们各年级推出一个班级面向家长开展了班级读书会的课外阅读指导研究课;2008年9月, 我们面向全区语文教师, 在学科基地展示活动中开展了课外阅读的课堂教学研讨, 我们分别开设了一堂四年级的读前导读课和六年级的读后分享交流课;2009年4月, 我们组织五年级全体学生举行了“走进经典”古诗文积累班级抢答赛的活动。一系列的活动的开展, 我们语文组围绕课题进行了一系列的课堂研究, 在这样一个统领课题下, 组内的语文教师又在课外阅读指导方面衍生出了4个小课题, 由集体的研究到个体的加入, 这是教研组课题研究的深入与发展, 从而营造了浓厚的科研文化氛围。
在教育科研的引领下, 教研组的教学研究就会不仅局限在教学操作技术层面, 而且能引领教学研究不断深入, 并可持续地开展下去。将教师和学生从“汗水和泪水”的初级教育教学模式中解放出来, 成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
规范+习惯, 让科研文化焕发活力
只有具备了良好的教师研究文化, 学生、教师的潜力才能得以最大限度的发挥, 学校才能得以发展。为此, 在开展教育科研的过程中学校力求通过制度规范、科研反思以塑造教师良好的教科研文化, 焕发科研文化的活力。
1.制度规范, 养成教育科研习惯
教育科研是一项计划性很强的工作, 因此, 为了加强学校教科研管理, 学校成立并完善了以校长为组长的教科研领导小组, 在教科研领导小组的带领下, 一是更新观念, 大胆探索“科研兴校、质量立校、科研强师”之路, 本着努力提高教育科研的实效性的原则, 把教育科研纳入学校重要议事日程进行管理, 相继出台了《秀洲实验小学教育科研管理办法 (试行) 》《教科室主任职责》《秀洲实验小学课题组长职责》《教科研成果奖励办法及奖励标准》《秀洲实验小学教师专业发展五字诀》等一整套教科研管理制度, 强化对教科研工作的领导和督促职能, 使得教科研工作顺利地走向了正规化、科学化、制度化的轨道;二是为了有组织有计划开展教育科研, 学校教科室分别制定了中长期科研计划和各学期教科研工作计划, 及时撰写教科研工作总结, 如, 我们推出《秀洲实验小学教师专业发展五字诀》, 从听、说、读、写、上给每一个教师以专业发展目标引领;以学科教研组为“任务组”推出《品牌教研组》 (省级课题———创建品牌教研组,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策略研究) 创建制度, 从教研组教师的师德修养, 日常管理工作, 教研、科研水平, 教研组学生素质四个维度进行展示评比, 让每个教研组成员在教研组长的引领下明确目标, 齐心研究, 真正使教研组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起航站”;以课题组为单位推出课题交流、展示制度、月报制度等。许多规范的制度, 让教师在“他求”的过程中感受到了成功, 进而成为教师内在的需求。教科室每个学期定期进行专项检查, 定期举行案例研讨会、教育故事分享会、读书会, 各项展示与教学同步考核。各项制度的落实让教师们经历了“坦然地接受被逼, 并努力自己逼迫自己”的过程, 让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得以反思和重建, 让教师习惯于学习、工作、研究的生活方式。
2.读书反思, 习惯于过研究化的生活
学校引导每位老师通过读书来装点自己的教育教学生活, 鼓励、要求教师读书。广纳百川, 博古通今, 在读书中酝酿思想。学校每学期为教师推荐一本必读书, 自己选择一份教育 (教学) 杂志。在必读书阅读的基础上, 学校及时组织教师撰写读后感, 进行读书交流, 在交流互相感染, 进一步理解对教育的认识。教师在阅读教育类专著的同时又不迷失教育的视野, 形成阅读的“金字塔”, 夯实教师的人文底蕴。
在学校管理、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有很多的问题, 对于教育中的问题, 我们引导教师进行专题研讨, 明确思想和操作方法。2010年, 教科室先后确定“教师文化、今天如何做教师、学生学习习惯培养、我与孩子们的故事、学困生辅导侧记、有效课堂之我见、做学生喜欢的老师”等进行专题研讨。通过一系列的主题论坛、交流, 让教师感受和反思自己的教育职责, 也逐步提高了驾驭课堂和课后总结反思的能力, 养成了写教后记、写教学个案和经验总结的好习惯, 拓宽了专业成长的途径。
岁月如流,蓦然回首,三尺讲台已陪伴我度过了二十三个春秋。二十三年来,我在教育园地里执着、勤恳地耕耘。教学路上,我真的是老教师了。二十三年的教龄,老不老?很多年一成不变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方式,老不老?但是,作为一个年级组的教研组长,一名小学语文老教师,学校青蓝工程对子的一个师傅,学校教研工作的协调组组长,学校领导的信任,工作中遇到的新问题,使我越来越感觉到自己的不足。我深深感到,只有通过教育科研才能提升一个教育工作者的工作境界。既然决定一生在教育这块沃土上辛勤地耕耘,播洒希望的种子,收获幸福的明天,在教科研道路上,就需要不断地思考、实践,不断地进步、成长。一路走来,教科研改变了我,让我经历了一名老教师的成长,让我收获了许多故事。
一、科研是教学的指路明灯。
刚刚成为老师的时候,满腔热血,一脑子热情。早来晚走,课间或是放学后留下学困生,不知疲倦地指导、辅导,真的不收费啊。除了“不能让一个学生掉队”的想法,没有其他。我的描述,相信很多同行都能看到自己的影子。那时候的指导思想是勤劳,像农民伯伯一样勤劳。可是,后来我就想,为什么袁隆平的水稻产量就远远高于农民呢?因为他除了有农民的勤劳,还有更高的指导思想,是科学研究呀!教学也是一样的,从前我的每一节语文教学课,模式都是一样的,导入新课——复习旧知——检查预习——教授新知——复习巩固——拓展延伸——总结升华。不管什么课,都这么上。随着对教科研的深入接触和研究,我明白了为什么语文教材要分单元,那不是简单的归类,针对每一个单元安排的内容,我们要教什么,学生要学什么,关键是我们怎么教,学生怎么学,通过每一篇课文,对学生进行书写指导、朗读训练、写法研究、思想教育、修辞分析等等面面俱到的训练是不正确的,也是为什么我们总是觉得课堂时间不够用呢?老师和学生同样疲惫,一个努力教,一帮努力学,效果却不好。比如:这个单元安排的是写景色的文章,我们就要大胆的取舍,多拿出时间来进行朗读、鉴赏、积累语言的训练,其他方面减小比例。通过这一个单元的教学,使学生在朗读、鉴赏、积累语言方面切实得到集中的、有效的指导和训练,得以真正的提高,在其他类型的单元中,进行巩固和进一步持续提高。我的成长除了使我的教学有了方向,我想,孩子們更是教科研的受益者。
二、科研是教师的成长之本。
我相信,每个人都期待自己的进步,也就是我说的成长,我也不例外。当初,刚刚见到白板的时候,我就觉得,这个东西高科技,那一定很难,我一个老教师,没什么必要学,也应该学不会。所以就一直不会。学校安排会用的老师讲解、演示,我还是不会。事实上,不是学不会,是内心的排斥,自我的否定。直到学校举行了白板课件制作大赛,我还是基本不会的水平。但是,既然学校要举行比赛,规定时间规定地点全员参加,我怎么办?学!也就一周的时间吧,反复观看视频教学,反复观看优秀课件,反复琢磨练习课件制作,比赛结果,我获得了白板课件制作一等奖。这件事使我很受触动,我发现了自己的潜在力量,原来对我来说,老教师只是懒惰的借口。后来,学校又给我提供了学习微课制作的机会,说实话,学习的过程很累,不容易,付出的辛苦现在想起来已经没什么感觉了,经常的加班学习已经成为一种常态。为了学校校本课程的开发而制作的微课,为了高质量的完成微课学习的结业作业,夜里十一点多钟才和乔晓晶老师离开学校已经成为我们美好的回忆。现在能熟练地制作微课,为自己的教学服务,为孩子们的学习和成长,在努力做一名与时俱进的老师,感到深深的值得!放假前,又很幸运的参加了大庆师范学院多媒体大师赵秀华老师的三天多媒体知识集中培训,学习了13版PPT和喀秋莎的使用,微课和慕课的制作,受益匪浅。当我们为自己插上高科技和科研的翅膀,我相信,我们会飞得更高。
三、科研是教育的核心力量。
从“十五”国家实验课题开始,直到今天的十三五,我一直在积极参加。从开始的参与者到今天的实验课题主持人,优秀实验教师,课题研究先进个人,教育部“十五”重点课题《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习潜能开发研究》中,教学设计《桂林山水》被评为优秀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海底世界》,在全国创新学习理论与实践研讨会上,荣获优秀教案二等奖,我撰写的论文《关于创新学习教学实践收获》,被全国学习科学研究会创新实验中心学术委员会评审为一等优秀科研成果。一次次获奖的同时,我的业务水平和教学思想都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作为一名教育行业的一线工作者,我们的工作性质最特殊,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成果的长期性。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我们今天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模式,可能要到很多年以后才能体现出它的弊端或是造成的教育教学后果,这是很严肃也是很严重的问题。那么,为了避免问题的出现,我们就要有赖于科学的指导,要做教育教学研究,要做科研型的教师。“十二五”的课题立项时,我还是有些盲目的,思路也不够明朗。今年的“十三五”课题的立项,就明显感觉自己的思路清晰,有很强的探究和实验的渴望。我想,这主要得益于平时自己对教学的更多更深的思考,积极参加校内外的各种学习、培训时更多的见识和积累。教科研,从理论到实践,从学习到印证,助我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