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组科研规划

2024-05-2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课题组科研规划(精选9篇)

课题组科研规划 篇1

近年来,我区青少年上网人数每年均以较高比例递增,他们接触和了解网络的途径、方式多种多样,具有如下特点:

1.网络知识通过自学或从同伴中获得的多,从学校获得的少。目前,许多学校开设了计算机课,但大部分学校还只是处于普及电脑基础知识的层次,未能涉及网络知识。大多数青少年学生都是从同学朋友处或靠自学获得网络知识的。

2.对网络一知半解的多,熟练掌握的少。由于是通过 他人或靠自学才接触网络的,加之又面临学业的压力,因此绝大部分青少年对网络只是一知半解,只会简单地上网浏览、收发电子邮件,能够自行设计个人主页,进行页面更新的,只限于那些参加过专门培训的特殊爱好者或少部分大中专学生,比例不足一成。3.在网吧上网的多,在学校和家庭上网的少。由于学校硬件建设相对滞后、可用资源少,加之大多数家庭尚未购买电脑,所以青少年网民大多数是在网吧上网。即使是配备了电脑的家庭,一般也只用来进行一些简单的技能操作或供家长使用,青少年只能偶尔在家上网或背着家长上网。

4.在网上娱乐的多,学习的少。多数青少年上网是为了娱乐、发送电子邮件、网上聊天,“网络游戏”点击率较高,而利用网络接受新知识、新信息的只占少数。

网络是信息社会的新生儿,正确利用网络,能对青少年的成长和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但网络并不是一个单纯的虚拟天地,它所传输的不良信息,一些网络主体的不良行为,都会对青少年一代产生负面影响。1.网络的全球性特征拓宽了青少年的求知领域,但不健康的信息也容易造成“信息污染”和思想混乱。网络是一个没有地域、没有国界的全球性媒体。通过网络可以方便、快捷地给青少年求知带来极大方便。但是网上信息良莠混杂,青少年的是非判别能力、自我控制能力和选择能力还不足以抵御这些不良信息的负面影响,容易在不知不觉中受到不良信息的污染。

2.网络的虚拟性扩大了青少年的交往面,但也造成了青少年的实际交往方面的不足。网络在真实社会之外开辟了一个虚拟社会,青少年可以通过这个虚拟社会,与许多互不相识的人交流、来往。网上交友相对安全、轻松,许多青少年乐此不疲。但是网络并不能取代真实社会,长时间沉湎于网络,一旦回到真实社会,巨大的反差往往会让青少年无所适从。由于网络上青少年交往的范围大多只限于同辈之间,跟成年人的学习、交流明显不足,这甚至会使青少年产生人格障碍和人际交往障碍,只会纸上谈兵,无法面对真实社会。

3.网络的交互性为青少年提供了一个求知新途径,但网络的隐蔽性也会造成青少年道德感弱化。网络是知识的海洋,但是网络的高度隐蔽性也会造成青少年道德感的弱化现象。每个人在网络上的存在都是虚拟的、数字化的、以符号形式出现的,人与人的交往也表现为符号与符号的互动。这种行为主体的相对隐蔽性,使得网上的不道德行为日益增多。网上存在的这种道德弱化现象,对现实中的青少年的道德观念和行为都会产生不良影响。

4.网络的平等性为青少年提供了充分展现自我的空间,同时也对教育者的权威性提出了挑战。互联网正逐渐成为第四大媒体,它所具有的平等性使它与传统媒体表现出明显不同的特征。在互联网上,人们可以随时就一个事件发表自己的看法,可以与不同的上网者自由交流。在现实生活中,青少年总是处于受教育的地位,而网络世界为青少年开辟了一个新的世界,青少年在这里拥有更多的权利和展现自我的机会。在与媒体直接对话成为可能时,许多青少年不再轻易接受思想政治工作者的灌输,这就要求青少年思想政治工作适应时代的发展,寻求适合青少年特点的工作方法,否则,思想政治工作的效果将大打折扣。

网络给青少年带来了多方面的影响,给青少年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只有作出积极、超前的应对,才能保证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

课题组科研规划 篇2

一、课题介绍

主管单位:教育部中国教师发展基金会、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管理办公室

课题名称:全国创新教学方法与创新型教师培养行动研究

课题编号:CTF120573

类型:全国重点

二、申报条件、方式

1. 申报条件:

(1) 子课题负责人需具备中级职称, 有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和一定的科研能力, 所教学科5年以上; (2) 参与教师需具备初级职称, 所教学科3年以上; (3) 有时间参与课题的具体工作, 能积极配合课题的申报、参与和研究。

2. 参与方式:

(1) 以学校为单位, 由参与人员根据所教学科共同确定课题实验研究的方向、内容; (2) 每个子课题实验学校申报人数为6~20人, 其中普通实验学校参与人数为10人以内, 重点实验学校参与人数为20人以内。

三、申报时间

自2012年4月1日开始受理, 截止日期为2014年12月31日。各单位在规定时间集中送报, 逾期不予受理。

四、申报程序、过程

详细阅读《课题实施方案》→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确定课题实验研究方向、内容, 填写《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二五”科研规划重点课题申请表·评审书》, 校领导签字盖章, 一式三份邮寄至总课题组审批→总课题组批复后, 向子课题实验学校颁发课题立项证书、铜牌, 并根据学校要求组织实验教师的培训工作→实验学校制定实验方案, 并组织实验研究→实验教师做好实验记录, 积极参加教研活动, 及时反馈教学问题, 实施过程中的亮点、难点问题记录整理报告, 总结出相应的成果→实验学校根据实验情况提出结题申请, 总课题组审定上报的总结材料和课题研究成果后, 组织专家进行评审, 给予子课题结题, 并颁发科研成果证书。

特别说明:课题实施方案、课题申请表·评审书, 请登陆“名师教学研究网”下载。

总课题组秘书处联系方式:

联系电话:010-88909559 18611137972传真:010-88909677

电子邮箱:cmedu@163.com网址:www.msyjchina.com (名师教学研究网) 邮寄地址:北京市清华大学84-84信箱《全国创新型教师培养》总课题组

邮编:100084

高职院校科研课题管理刍议 篇3

[关键词]高职院校;科研课题;管理

[作者简介]潘兆光(1970-),男,壮族,广西隆安人,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管理科学系副主任、副教授,旅游管理硕士。

科研课题管理是高职院校科研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升学校科学研究水平有重要的影响。随着高职院校承担各级各类科研课题数量的增多,科研课题管理越来越多地暴露出其管理弊端,如一些科研课题未按计划开展研究,无法按期完成研究工作;科研成果质量下降、科研成果转化率低下,甚至有的课题还被上级部门作出撤项处理;科研经费管理和使用不规范;科研课题有关材料收集和保管不全等。为了更好地做好科研课题管理,高职院校可从以下几方面做好工作。

一、提高科研管理人员的素质

科研管理是一项神圣的职责,科研成果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一个学

校的教学水平,影响着学校的整体素质,进而影响着学校的竞争力和社会影响力。因此,科研管理者要有崇高的敬业精神与良好的职业道德, 要有高水平的信息采集能力与实践能力;要有科技创新意识和服务意识;要有组织协调关系能力。科研管理人员要紧跟时代的步伐,不断更新知识,开阔视野,注意并掌握科学研究的新动向,指导和帮助科研人员申报课题,开展科学研究,督促科研人员按时结题,提交高质量的研究成果。

二、抓好课题的前期立项开题

在课题获准立项后,科研管理部门要及时组织课题负责人及研究成员学习课题管理的有关规章制度和管理办法,使课题组人员从一开始就明白课题经费使用和课题鉴定结项等具体要求,增强他们的时间意识、成果意识、质量意识和责任意识。

三、加强课题研究中期的检查督促

科研管理部门要组织有关专家,采用书面和汇报相结合的方式,不定期的深入课题组,对课题的完成情况、经费使用情况、取得阶段性成果情况,以及课题研究中遇到的困难和需要帮助解决的问题等进行全面检查。对严格按照科研计划进行、效果好、成果显著的科研课题,予以奖励,并在一定范围内推广;对未按计划进行,且在研究过程中不能产出成果的科研课题,应予及时取消,或合并到相应的课题中去。

四、要抓好课题的后期鉴定结项与成果转化工作

研究成果既是科学研究工作的最终体现,也是衡量科研管理工作质量的重要标志。科研管理部门在课题研究后期要着重抓好成果的落实工作,督促课题负责人按期结题。对于一些重大(重点)课题,科研管理部门要组织校学术委员会或有关专家看材料、听汇报和答辩等方式进行项目终结评估,及时找出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提前解决,以便能顺利通过鉴定结项。同时,科研管理部门必须协助课题负责人积极主动地与地方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联系,在做好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的同时,加强科研成果的宣传,及时传播科研成果的信息,努力推广科研成果,为地方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五、加强课题组管理

课题组是开展科研工作的基本单元,是科学研究和成果转化的核心,课题组的组织、协调和管理,直接关系到课题研究能否取得成功。因此,任何轻视或削弱课题组地位的认识和做法对高职院校科研工作的发展都是极其有害的。重视并采取有效措施强化课题组管理有着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六、加强课题经费管理

高职院校科研经费来源渠道较多,有政府提供的课题经费、社会课题经费、学校资助经费等。科研人员必须规范使用课题经费,做到把有限的经费用在刀刃上。首先,科研管理部门要会同财务部门联合制定课题经费使用制度,规范经费使用程序和范围。对差旅费、会议费、交通费和办公用品费等容易产生边缘性支出的,要从预算总额上加以控制;对试验材料和低值易耗品等数量大且容易套取现金的支出,应建立验收单制度,即要在支出单上写明种类、数量和材料的用途;对课题中产生的固定资产要明确资产所有权的归属。其次,科研管理部门要对学校的重大和重点课题进行跟踪监督。应由科研管理部门统一管理经费的拨付,要根据课题进展分阶段分批次拨款,并在每个阶段结束后,由课题负责人提交课题经费使用报告。

七、建立科学合理的课题评价体系

科研评价贯穿课题管理始终,从课题立项时的申报、到结题时的科研成果的鉴定都离不开评价。如果缺乏科学、合理的评价,创新得不到肯定,重复也就得不到监督。为此,建立科学的科研评价机制相当重要。科学研究的评价方法对研究活动还具有很强的导向作用。科学研究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不能急于求成,拔苗助长,一切急功近利的行为都是违反科学规律的。不合理甚至违反科学规律的评价方法必然对科研活动产生误导,从根本上损害科研。而科学、合理、公正、完善的科研课题评价标准才能最大程度地调动科研人员参与科学研究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产出精品力作,提升学校的竞争力和社会影响力。

八、建立信用管理机制

科研管理部门除了对科研人员要加强道德教育和诚信文化教育外,还必须建立科研人员信用档案,把失信人员的不良记录适当放大,减少信息不对称情况,监督科研人员在从事科研活动时遵守正式承诺、履行约定义务、遵守学校科研课题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要运用科研工作实践中出现的一些典型案例,从正反两方面说明“让诚实守信者得到鼓励,让失信者付出代价” 的信用管理机制,用诚实守信案例中体现的崇高道德力量感染和教育科研人员,用失信案例中暴露的严重后果提醒和警示科研人员。

九、加强科研课题档案的管理

科研课题档案管理是高职院校科研课题管理工作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对课题实施全程档案管理,要求科研档案管理人员不仅要保存课题立项、成果检查和成果验收等各个环节的档案,还要深入到课题组收集课题研究实验的原始记录、实施方法,调研考查的照片、音像、文字材料及参考文献等,进行跟综服务。这些资料真实地反映整个课题研究的过程轨迹,特别是自然科学中的实验记录,无论是成功的或是失败的都会给进一步的研究提供有益的经验。另外,全程档案管理还能对保护成果所有权和正确处理科研工作中的各种权益问题提供可靠的依据。对科研课题进行全程档案管理也是提高课题研究水平的重要措施。

总之,目前高职院校科研课题管理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而科研课题管理机制的建立健全,将会促进高职院校科研工作又好又快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余应鸿.高校科研课题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8,(7).

[2]朱姜.高校科研课题管理体制改革的探索[J].遵义医学院学报,2008,(12).

[3]何倩.关于普通高校科研课题管理实践的思考教育探索[J].2008,(7).

课题组科研规划 篇4

2013小课题立项申请表及开题报告

负责人 陈林志

学 科语文 学历本科 职 称:中学一级教师

年 龄

43参加工作时间 1991.7.1工作单位:汉滨区建民办建民初中 手机号1592909580

5QQ号80642646 邮箱806426462@qq.com

新浪博客网址

http://weibo.com/u/3795628074

课 题

名 称

农村初中学校班主任专业化发展研究

小课题其他成员

姓 名

职 称

工 作 单 位

陈林志

中学一级教师

汉滨区建民办建民初中

汪晓菊

中学一级教师

汉滨区建民办建民初中

陈博

中学一级教师

汉滨区建民办建民初中

罗长安

中学一级教师

汉滨区建民办建民初中

选题缘由

我校地处安康市汉滨区建民办事处城乡结合部处,是全办一所条件较为优越的农村单设初中学校,在校1200名学生,全办共有单设初中2所,九年制学校3所,但除建民初中外,其他学校交通条件较差,目前共有学生近600名学生,首先近年来农村留守学生逐年加多,如何提高学生学习,增强学生心理素质,班主任专业化发展工作在农村初中学校的地位日益突出,班主任工作负责培养的是一代人,责任重大,任务繁重,尤其每年的暑期教师培训都要涉及班主任工作的探讨和研究;其次,由于农村初中专业人才缺乏,班主任承担课程较多,更重要的是当前的教师评价体系中教学业绩比重过大,导致班主任岗位失去魅力,竞争的活力不足。很多老师视班主任岗位为“副业”,课堂教学为“主业”班级管理停留在管教的层面上。由于缺乏敬业爱岗的精神,班主任专业成长的意识淡薄,专业能力停滞不前,急需通过课题研究的推动为教师队伍的专业化建设造就新局面。针对这一现象,(范_文_先_生_网)我办以我校教师为主体,决定以《农村初中学校班主任专业化发展研究》为题进行课题研究。

研究设想

一、研究目标

1、学习班主任专业化的理论内涵,探索班主任专业化的内容、要求、与意义,研讨农村学校班主任专业化的途径与方法;

2、立足本校,通过对班主任的评价研究和班集体的评价研究,梳理学校的现有规章制度,改进班主任和学生管理工作,摒弃过去“头痛医头、脚痛医脚”、“零打碎敲”的班主任管理方式,形成一整套科学有效地班主任选拔、培训、评价、管理的体系;

3、通过课题研究,大面积提高本校班主任的专业化水平,建设一支高素质的班主任队伍;

4、将教育日志、教育案例、教育叙事和教育反思等基层学校参与教育科研的方法及成果表达方式引入课题研究中,增强我校教师参与教育科研的兴趣,提高我校教师的科研能力和水平,使教育科研走近一线教师,在提升教育科研的实效性上做一些探索性的工作。

5、通过课题研究,试图将班主任专业化这一新事物引入我校并努力使之在农村初中学校产生良好的辐射作用。

二、研究专题:

1、班主任专业学习模式的探究

2、班主任班级管理策略的研究

3、班主任专业化成长的途径与方法探究

4、班主任队伍的管理与发展

三、研究内容:

A、文献学习:

1、学习班主任专业化的概念与内涵。

2、班主任成长规律和因素。

B、自主发展研究:

1、班主任自我成长探究、责任、工作方法。

2、特殊学生的教育,班风的形成。

3、班级文化的建立。

C、培训策略研究:

1、培训策略研究。

2、班主任工作展示。

D、评价机制研究:

1、班主任任职条件研究。

2、班主任工作评价方法、班级评价。

3、班主任论坛。

E、管理策略研究:

1、班主任资格聘任标准。

2、班主任工作过程管理办法。

3、班主任队伍建设规划。

F、成果对比分析:

1、班集体对比分析。

2、班主任对比分析。

四、研究的方法及工作安排

A、问卷调查法:

1、班主任工作心态、工作现状调研

责任人:陈林志 汪晓菊陈博 罗长安

对象:本校2/3现任班级班主任

方法:问卷调查、座谈会

工作呈现:调研报告

时间:2013年2——4月

2、班主任专业水平调研

责任人:汪晓菊 陈博罗长安

对象:1/2以上的班主任

方法:班主任工作方法介绍。

工作呈现:班主任工作经验集,疑难问题汇总。

时间:2013年2——4月

3、班集体现状调研

责任人:陈林志 汪晓菊陈博

对象:中心学校班集体和九年制学校班集体

方法:现场查看、学生座谈会

工作呈现:调研报告

时间:2013年3月

工作意义:

为班主任专业化成长的策略研究提供现实依据。使我们明确研究的重点,确保研究的实效性。

工作要求:

1、各调研组制定工作实施方案,准备材料。

2、按规定时间完成调研任务。

3、及时拟写调研报告。

4、收集过程资料。

(二)文献法。

责任人:陈林志

学习内容:

1、班主任工作职责。

2、班主任工作经验介绍,优秀班主任事迹。

3、班主任专业化成长的理论。

4、班主任素质培养的途径与策略。

人员:集中学习陈林志

自学;全体教师

时间:2013.5——2013.6

学习呈现:学习心得汇集。汇总 陈林志

工作意义:

为课题提供理论支撑和方法引领

工作要求:

1、集学:每周一次,每次1小时以上,每次确定学习主题、主学人、主讲人,拟定三个月集学计划。

2、自学:在集学的基础进行,全体教师必须坚持自学,拟写学习心得。

(三)行动研究法。

责任人:汪晓菊

1、班主任自主发展研究

人员 全体课题组成员

内 容(1)安全教育策略研究

负责人、陈博 罗长安

工作呈现:班主任安全教育方法集

内 容(2)评价激励方法研究

负责人、汪晓菊罗长安

工作呈现:班主任激励策略案例集

内 容(3)家访策略研究

负责人、陈林志陈博

工作呈现:班主任家访心得集

内 容(4)小助手的培养

负责人、汪晓菊陈博

工作呈现:班主任小助手培养案例集

内 容(5)学困生的转化

负责人、陈博罗长安

工作呈现:班主任学困生转化策略集

内 容(6)特长生的培养

负责人、汪晓菊

工作呈现:班主任特长学生培养策略集

内 容(7)心里辅导

负责人、陈博罗长安

工作呈现:班主任心理教育案例

内 容(8)班级文化建设

负责人、陈博罗长安

工作呈现:班级文化建设论文集

内 容(9)班级管理策略

负责人、陈博罗长安

工作呈现:班级管理建设论文集

内 容(10)留守儿童教育

负责人、汪晓菊 陈博

工作呈现:留守儿童关爱教育集

时间:2013年3月——2013年11月

意义: 通过班级工作的行动研究,使班主任教师在实际工作研究,在研究中成长,了解班级管理的重要性和班主任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工作要求:

1、全体班主任教师和课题组老师必须完成每一项工作任务,积极撰写心得、案例和论文。

2、子课题负责人,要按时完成案例论文的收集、整理工作,并积极组织相关评选工作,选报优秀论文参加上级的评审工作。

(四)实验法

1、班主任专业发展的培训途径与方法的研究

1、负责人:陈林志

2、方法:开展多种方式的培训活动进行比较、分析。

工作呈现:形成班主任培训工作总结材料。

2、班主任任职条件研究

1、负责人:陈林志陈博

2、方法:根据班主任专业化发展要求及农村小学实际拟订《建民办中心校学校班主任任职条件》(试行草案),在实践中研究。

3、工作呈现:形成《建民办中心校班主任任职条件方案》

3、班主任评价机制研究

1、责任人:陈林志

2、内容:探索班主任工作的评价内容、评价的主体、评价的方法、评价的作用。

3、工作呈现:制定班主任工作的评价方案。

4、班主任队伍管理研究。

1、责任人:陈博罗长安

2、内容:研究班主任聘任方法、过程管理以及班主任队伍建设规划。

3、工作呈现:制定班主任队伍建设发展规划。、(四)、研究的意义

1、以此项课题研究,统摄我校的班主任工作,从“班主任专业化”新视角重新审视自己的工作、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工作效能、提高学校的教育质量。

2、此项课题研究,将有可能为我校打造一批有一定知名度的班级管理与教育方面的专家型班主任队伍。

3、本课题研究成果将有利于学校班主任管理工作《班主任工作条例》的顺利对接

单位

审查

意见

(单位盖章)

年 月 日

县(区)基础

教育科研领导小组办公室审查意见

(单位盖章)

年 月 日

市基础教育

科研领导小组办公室

审查意见

(单位盖章)

年 月 日

注:1.申请课题教师必须在新浪开题博客;填写手机号、QQ号、邮箱地址、博客地址;

2.课题组成员不得超过五人,且当年只能承担参与一项课题研究;

课题组科研规划 篇5

..。

..江苏省教育学会“十二五”教育科研规划课题指南

2011.2.18.

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江苏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结合我省基础教育发展现状与趋势,特提出江苏省教育学会“十二五”教育科研规划课题指南,供全省会员选择参与研究。

一、教育发展研究

1、中外教育思想、理论、思潮的研究

2、教育、教学理论与方法的创新与发展研究

3、信息技术对中小学教育发展的影响研究

4、苏南、苏中、苏北中小学教育发展比较研究

5、创新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6、中小学教育公平实践研究

7、推进义务教育区域均衡发展研究

8、高中教育多样化特色发展研究

9、推进区域教育现代化的反思与研究

10、学校办学体制多元化的研究

11、中小学办学规模研究

12、关于中小学集团化办学研究

13、江苏中小学小班化教育研究

二、江苏中小学素质教育研究

1、江苏推进素质教育过程研究

2、江苏推进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政策、法规与制度保障研究

3、江苏中小学素质教育先进典型研究

4、深入推进江苏中小学素质教育策略研究

5、江苏中小学素质教育的特点研究

6、江苏区域推进素质教育行动研究

7、江苏中小学素质教育评价研究

三、德育工作研究

1、中小学德育实效性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2、中小学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行动研究

3、中小学“公民教育”研究

4、中小学专题德育活动设计及其实践研究

5、中小学理想教育的行动研究

6、中小学生行为规范养成教育的研究

7、中小学生礼仪教育研究

8、中小学法制教育研究

9、中小学生团队精神培养研究

10、社区、家庭、学校德育三结合研究

11、新时期中小学革命传统教育研究

12、中小学学生社团建设研究

13、中小学社会实践基地建设研究

14、中小学德育课程实效性研究

15、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的研究

16、共青团、少先队工作实效性的探索与研究

17、学校德育工作面临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18、网络环境下中小学德育研究

19、青少年校外德育资源的开发与应用研究 20、满足不同需求学生的教育个案研究

21、优秀民俗文化的传承教育研究

22、大众娱乐文化对学校教育的影响

23、现代传媒文化对学校教育的影响

24、特殊家庭子女的教育个案研究

25、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教育研究

26、家庭教育的个案研究

27、学生青春期教育研究

28、中小学男女生交往研究

四、课程与教学改革研究

1、中小学课程与教学的基本理论研究

2、国际中小学课程比较研究

3、苏版中小学教材研究

4、江苏中小学精品课程建设研究

5、江苏中小学特色课程开发研究

6、减轻中小学过重学业负担的实践研究

7、江苏中小学不同教学流派研究

8、创新中小学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9、新课程下有效转变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研究

10、中小学差异教学的设计与实践

11、中小学综合实践课程的设计与实践

12、中小学学科教育思想、学科思维与教育方法研究

13、中小学校本课程研究与实践;

14、中小学网络课程研究与实践

15、中小学教学有效应用信息技术研究

16、新技术新媒体环境下教学方式变革研究

17、中小学学科教学法的比较研究

18、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研究

19、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策略的研究 20、优秀学生的教育培养方式的研究

21、中小学学科基地建设研究

22、江苏中小学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23、中小学建设学习共同体的实践研究

24、中小学学生个别化教育研究

25、各学科有效教学的标准与评价研究

26、中小学教学资源开发与共享研究

27、中小学音乐教学研究

28、中小学美术教学研究

29、中小学体育教学研究

30、中小学写字与书法教学研究

五、学校管理研究

1、现代学校制度管理研究

2、江苏教育家的教育思想研究

3、中小学教育家办学机制研究

4、中小学校长专业化发展研究

5、中小学民主管理制度与建设研究

6、中小学办学体制改革模式的实验研究

7、江苏中小学办学特色研究

8、发挥江苏名校的辐射作用的机制研究

8、江苏“西藏、新疆”民族学校教学管理研究

9、中小学RSO9000实践研究

10、中小学校长与教师流动的实践研究

11、江苏中小学规范化办学管理研究

12、中小学班集体管理研究

13、校本教研制度建设研究

14、学校安全管理制度建设研究

15、中小学图书馆建设与管理研究

16、中学理化生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研究

17、校务信息管理平台的架构研究

18、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研究

19、中小学校园网建设研究

20、中小学“阳光体育运动”推进策略研究

21、中小学后勤管理工作研究

22、维护学校、教师、学生合法权益研究

23、中小学教学设备与有效应用研究

六、教育评价研究

1、中小学实施新课程教育评价研究

2、区域教育发展水平评价研究

3、中小学德育工作评价研究

4、中小学不同层次学校教育工作评价研究

5、中小学民办学校办学质量评价研究

6、学校教育质量综合评价和监控机制建设研究

7、课堂教学质量的评价研究

8、中小学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研究

9、中小学教师发展性评价的研究

10、中小学教育督导工作研究

11、中考、高考招生制度改革研究

12、江苏各大市中考命题评价及比较研究

13、江苏高考及学业水平测试试题评价研究

14、中小学学科质量检测命题设计研究

15、中小学学科作业设计研究

16、高中学分制管理研究

七、学生心理研究

1、中小学积极心理教育研究

2、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有效性研究

3、中小学学生心理调查与研究

4、学生自我认同、心理和谐教育研究

5、学生心理健康评价标准研究

6、教师素养及行为对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

7、家长素质及教育方式对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

8、中小学心理健康监测机制研究

9、构建中小学心理咨询服务体系研究

9、学生学习兴趣与动机的发展研究

10、中小学学生耐挫折能力培养研究

11、优秀生的心理特征及其行为方式的个案研究

八、师资队伍建设研究

1、中小学师德现状与师德教育的研究

2、中小学教师专业化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3、教师自主发展机制的研究

4、教师教学创新能力的研究

5、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问题研究

6、中小学教师心理调适研究

7、“校本教研”活动设计研究

8、中小学学科教研组建设研究

9、中小学教师优秀群体建设研究

10、中小学教学研究活动研究

11、江苏名师的教育思想及教育方法研究

12、优秀教师成长的个案研究

13、特级教师的成长与再发展研究

14、江苏中小学名师工作室研究 九.农村教育研究

1、中外农村中小学教育比较研究

2、农村中小学教育评价与督导的研究

3、农村中小学教育资源整合的研究

4、城乡中小学教育互动协作的研究

5、农村中小学布局结构的研究

6、农村中小学教师生存状况的研究

7、有效控制农村初中学生辍学的研究

8、现代化远程教育在农村中小学的应用研究

9、乡镇中心小学、初中地位与作用的研究

10、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的实践研究

11、农村留守儿童和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研究

12、优化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结构研究 十.江苏民办教育研究

1、中外民办中小学教育比较研究

2、中小学民办教育问题与对策研究

3、民办中小学发展模式的研究

4、民办中小学师资队伍建设研究

5、社会力量办学质量保证机制研究

6、民办中小学管理体制研究

7、民办中小学的社会生存环境研究 十一.江苏特殊教育研究 1.特殊教育学校管理研究

2.特殊学校课程改革实施策略研究 3.各类残障学生教育方法研究 4.盲校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 5.聋校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 6.智障学生有效性教育研究

7.特殊教育学校校本课程建设研究 8.特殊教育学校职业教育问题研究 9.普及残疾人高中阶段教育问题研究

10.实施特殊儿童学前教育途径和方法研究

11.特殊儿童随班就读保障体系建立及指导策略研究

十二、专题教育研究

1、中小学科技教育研究

2、中小学绿色环保教育研究

3、中小学人防教育研究

4、中学国家安全教育研究

5、中小学民族团结教育研究

6、中小学消防教育研究

7、中小学禁毒教育研究

8、中小学预防艾滋病教育研究

9、中小学青春期教育研究

十三、教育学会工作研究

1、教育学会加强自身建设问题的研究

2、群众性学术活动的探索和创新研究

3、扩大和改善学会科研服务功能的研究

4、学会专委会开展学术活动的个案研究

5、优秀县市区教育学会工作个案研究

6、教育学会与科研院所的合作模式研究

十四、自选课题

科研课题的来源及科研基金申请 篇6

科研课题的来源

一、国家级项目

国家973、863项目,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科技部项目,国家计委项目,攀登计划项目。

二、部委级项目:人事部,卫生部,计生委,国家药监局等。

三、地方级项目:省市科研项目,院校和研究所项目 以上是所谓的纵向课题

四、横向课题

1、国外基金项目

2、各类公司的合作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一)面上项目

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自主最主要、最基础的类型。20万元左右,3年

1、自由申请项目

2、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3、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二)重点项目

指导和自由申请结合,80-160万元,4年时间

(三)重大研究计划项目

(四)人才项目

(五)国际(地区)合作与交流项目

(六)联合资助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请条件是什么

1)什么人可以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1)是项目的实际负责人,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从事申请项目的研究;(2)正式受聘于项目依托单位,每年在依托单位工作时间不得少于六个月。

2)申请中需注意的若干问题

如何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如何填报申请书

如何申请面上项目 1)什么是面上项目? 2)面上项目何时受理申请? 3)面上项目资助几年? 4)面上项目资助强度如何?

5)面上项目申请者必须具备的基本资格是什么? 6)什么人能够申请青年科学基金? 7)什么人能够申请地区科学基金?

如何申请重点项目 如何申请重大项目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旨在促进青年科学技术人才成长,鼓励海外学者回国工作,加速培养造就一批进入世界科技前沿的优秀学术带头人。该基金资助国内及尚在境外即将回国工作的45周岁以下的优秀青年学者,在国内进行自然科学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

申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应按照《关于编写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申请书的要求与说明》的规定,认真编写申请书,并提交有关附件材料;所在单位学术委员会或专家组对申请人严格按照规定条件择优遴选,经审核并签署推荐意见后,将《申请书》和附件材料报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的对口科学部。

申请截止日期为当年的3月31日,相关科学部负责受理。

海外青年学者合作研究基金

为鼓励部分海外优秀青年学者回国工作,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特设立海外青年学者合作研究基金。该基金资助在海外从事科学研究、45岁以下优秀青年学者每年在国内进行一定期限的自然科学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

申请海外青年学者合作研究基金须落实在国内的合作者及合作研究单位,并与其签订合作研究协议书;申请者应按照《关于编写海外青年学者合作研究基金申请书的要求与说明》的规定,认真撰写海外青年学者合作研究基金申请书,并提交有关附件材料,向合作单位提出申请;合作单位的学术委员会或专家组对申请人严格按照规定条件择优遴选,经审核并签署推荐意见后,将《申请书》和附件材料(包括协议书)报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的对口科学部。

海外青年学者合作研究基金每年评审一次。申请截止时间为当年的3月31日,相关科学部负责受理。

香港、澳门青年学者合作研究基金

为吸引和鼓励部分香港、澳门优秀青年学者回内地工作,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特设立香港、澳门青年学者合作研究基金。该基金资助在香港、澳门从事科学研究、45岁以下优秀青年学者每年在内地进行一定期限的自然科学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

申请香港、澳门青年学者合作研究基金须落实在内地的合作者及合作研究单位,并与其签订合作研究协议书;申请者应按照《关于编写香港、澳门青年学者合作研究基金申请书的要求与说明》的规定,认真编写香港、澳门青年学者合作研究基金申请书,并提交有关附件材料,向合作单位提出申请;合作单位的学术委员会或专家组对申请人严格按照规定条件择优遴选,经审核并签署推荐意见后,将其《申请书》和附件材料(包括协议书)报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的对口科学部

香港、澳门青年学者合作研究基金每年评审一次。申请截止时间为当年的3月31日,相关科学部负责受理。

创新研究群体科学基金

为稳定地支持基础科学的前沿研究,培养和造就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和群体,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于2000年开始试行设立创新研究群体科学基金。

创新研究群体科学基金资助国内以优秀科学家为学术带头人、中青年科学家为骨干的研究群体,围绕某一重要研究方向在国内进行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

参加评审和遴选的候选创新研究群体由相关部委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科学部推荐产生,不受理自由申请。

项目申请书撰写参考建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主要支持研究人员在自然科学基金会每年公布的《项目指南》的资助范围之内自主选题,参与竞争。申请书撰写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申请的成败,这就要求申请者在撰写申请书时能充分展示其学术思想的新颖性和研究路线的可行性,不仅能“摆事实”,说清楚自己拟开展的工作有研究价值,而且能够“讲道理”,阐明自己拟开展的研究工作为什么有价值,拟解决什么科学问题或学术问题,创新点在哪里,向自然科学基金会提供一份高质量的申请书。本节将向申请者就申请书的撰写要点提供若干参考建议。

关于立项依据与研究内容

对国内外的研究现状进行广泛深入的调研,既要介绍国外动态,更要介绍国内研究的情况。列出国内外同行的工作,指出需解决的共性问题。

介绍国内情况应包括申请者本人的研究工作,这样可以使评议人从中了解申请者的一些思路。

必须阐明申请者拟开展本项研究工作的充足理由以及理论和学术意义。

主要参考文献要显示国内外关键性的研究工作,要注意文献的时效性(经典文献除外)。

研究内容应紧紧围绕研究目标,要集中精力解决科学问题,避免内容庞杂或空泛,重点不突出。

研究目标应是解决学术性问题,避免目标设置偏大、解决一个非学术性的目标或做一件达到某一指标的具体工作,同时也要避免泛泛探索规律的研究。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要清楚,避免漏写此项。

研究方法、技术路线要具体、清晰。

注意知识产权的保护,即能说明问题,又不暴露“技术诀窍”

要从学术思想角度提出可行性分析,不能仅就研究队伍和研究条件方面进行介绍和分析,只有上述三方面优势的综合,才是取得成果的关键。

要提出拟开展的研究项目的研究特色和新颖的学术思想,对创新性内容的提出和分析必须科学和严谨。

要注意研究条件的特色不能完全代表项目的研究特色,更不能代表新颖的学术思想。

不要泛泛空谈学科交叉,申请者要阐明拟申请项目的交叉点在哪里,对相关学科发展的促进作用如何。对基础研究而言,填补国内空白不是特色与创新。

研究计划要尽量具体,以便评议人了解申请人研究进度是否合理。

预期进展可给出一个大致的设想。

预期的研究结果要与研究目标相吻合。研究结果要注重质量。研究生的培养要注重水平的提高。

3.2.2 关于研究基础与工作条件

工作基础指申请者和项目组主要成员与本项目有关的研究工作积累以及已取得的研究工作成绩,不是指所在单位研究集体或者导师的工作。

工作条件包括已具备的实验条件,尚缺少的实验条件和拟解决的途径,以及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和部门重点实验室的计划与落实情况。

申请者简历必须包括申请者和项目组主要成员的学历和研究工作简历,近期已发表与本项目有关的主要论著和获得的学术奖励情况及在本项目中承担的任务。要列出相关论文(著)所有作者排序、论文(著)名称、期刊(出版社)名称、发表(出版)时间。

课题组科研规划 篇7

著名作家、诗人、文艺评论家、书法家,曾任全国青联副主席、共青团中央书记处书记、河北省省委副书记、文化部常务副部长、十二届中央候补委员、中国文联党组书记兼常务副主席。现任全国政协常委、中华文化促进会主席。

周满生本课题组顾问

名教育家,教育部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兼任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比较教育学科组副组长;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副会长、中国教育学会学校文化研究分会理事长、教育部考试中心考试研究委员会委员等;北京师范大学兼职博士生导师。

包明德本课题组顾问

全国政协委员,国家一级作家,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文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当代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

雷达本课题组顾问

中国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第四届、第五届、第六届茅盾文学将评委,第一届、第二届、第三届鲁迅文学奖评委,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评委,中组部、中宣部、人事部“四个一批”人才工程评审小组成员,兼任兰州大学文学院中国当代文学专业博士生导师。

众多知名专家学者助力[美文课题]研究

促进教学课程改革创建大语文课堂[教学]

陈金明本课题组顾问

首都师范大学教授、中国教育学会中语会学术委员会主任,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学语文教学》杂志社顾问。长期从事中学语言教育研究和中国教育学会中语会的组织及管理工作。主编《三味语文》、《新中国中学语文教育大典》等专著顾问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教授

吴思敬本课题组顾问

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 师,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中 国作家协会公员,北京作家协会理事,中国诗 妆学会理事,《诗探术》 主编。2001 年8月获 得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非 贴”。2001年9月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授子的“全国优秀教师”称号。

李燕杰本课题组顾问

著名教育艺术演讲家、教授。首都师范大学《教育艺术》杂志社社长。六、七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华教育艺术研究会常务副理事长。先后被评为北京市劳动模范,先进教育工作者,全国优秀青年教育工作者,有突出贡献的专家。

汪国真本课题组顾问

当代著名诗人,文化部中国文化研究院研究员。出过多部诗集如《年轻的潮》、《年轻的思绪》,他的诗歌得到广大青少年的追捧,全国掀起一股“汪国真热”。汪金权本课题组顾问湖北省蕲春县第四中

汪金权本课题组顾问

湖北省所谷县第四中学高级教师。W获全国优 秀教师,湖北省“五 .”劳动奖章,湖北省道 德模范、湖北省劳动模范、全国“五-”劳动 奖章等荣营称号。2010年教师 节荣获首届“全国教书育人借模”称号,并受到党和国家最商 领导人胡锦涛同志的亲切接见.

中国教育学会“十二五”科研规划课题 经典美文与语文课堂读写教学研究总课题组面向全国诚征

课题研究实验基地、课题研究员

为了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发展纲要》精神,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经中国教育学会批准,“经典美文与语文课堂读写教学研究”课题由“十一五”科研规划课题顺延为“十二五”科研规划课题(中国教育学会“学会[2011]135号”文件批准立项,立项单位:文苑杂志社,级别:国家级,立项编号:05060434)并进行深入研究

参与本课题的研究实验基地、课题研究员的课 题结题证5..获奖证书均可作为地方教研整核.职称评定的重要依据。

通讯地址:北京市100141- 002 信箱邮 编: 100141

收件单位:“经典 美文与语文课堂读写教学研究”总课题组

联系人:李娜老师 咨询电话: 010-57107538

官方网站: www.csekt.com 邮箱: zgjyxhkt010@126.com

教育科研课题的选择与确定 篇8

随着教育科学的发展和教育实践的深化,“教师即研究者”的观念已经被广为接受。毫无疑问,中小学教师开展的课题研究是一种应用研究,实践性是其显著特点,但如果抽去了研究的“科学性”成分,那么,教师课题研究就与一般的问题解决和经验总结没有什么不同。因此,中小学教师很有必要了解教育科研的基本要求,掌握一些课题研究的常用方法和技术。从本期开始,编辑部约请河南省教育学会副秘书长、河南省教育科学研究所特级教师徐万山开设“教研有道”专栏,将陆续就教育科研的选题、开题、研究、资料分析、成果表述和课题结项等,与读者分享相关观点和案例。

提到教育课题研究,不少教师总会问一个问题:研究什么课题好呢?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能否选择和确定一个好的课题,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教育研究过程的扎实程度和研究成果的质量。许多教师正是认识到了这一点,才提出“研究什么课题好”这一问题。回答这一问题,就需要了解教育科研课题的来源途径、选题原则和课题论证与表述的相关要求。

一、教育研究课题的主要来源

中小学教师教育教学研究课题既可以来自于实践问题,同时也可以来自于专业经验和理论学习。一般说来,主要有以下几条途径。

第一,从教育教学面临的突出问题中选择课题。中小学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经常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这些问题有课程教学方面的,比如“如何让学生对所学内容感兴趣” “如何针对不同学生设计有差异的作业”等;有班级管理方面的,比如“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如何解决中学生早恋问题”等;有教育评价方面的,比如“如何评价学生的学业成绩” “如何利用评价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等。这些问题需要教师通过研究探索出有效的解决办法和策略,这是中小学教师教育教学研究最主要的课题来源。

第二,从教育教学现象的困惑中选择课题。在教育教学工作中,中小学教师常常会遇到让人产生困惑的教育现象。比如,有一段时间,某教育专家极力推行“赏识教育”,好像发生在学生身上的所有问题都可以通过“赏识”加以解决,而不需要任何“批评”教育。不少教师对此就产生了疑问:“赏识教育”适合所有学生吗?能够解决所有的教育问题吗?再如,某乡镇初中开展“先学后教”教学改革实验,取得不错的效果。一些教师在认真学习思考后也会有困惑:“先学后教”适合所有课堂吗?小学低年级教学该如何组织“先学后教”?这类问题需要教师们通过研究对“他人”的观点进行验证或补充完善。

第三,从教育教学经验中选择课题。中小学教师在经历一段时间的教育教学实践与反思之后,一般都会积累或多或少的专业工作经验。有的善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有的在课堂组织与管理方面很拿手,课堂秩序良好;有的在班级管理方面有一套自己的做法,带出了文明的班集体;有的将多媒体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有效改进了课堂教学;有的在综合实践课教学中大胆尝试,有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应该说,这些经验都蕴涵着研究“基因”,加以归纳提炼,就可以形成与教育教学结合紧密的研究课题。

第四,在理论学习或他人研究成果启发下形成课题。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往往伴随着大量的专业学习。在广泛的阅读学习中,教师们会经常看到各种各样的有关课程教学、班级管理、信息技术等新的研究成果,比如“情境教学” “自主管理” “翻转课堂”等。不少教师在看到这些研究成果时,就产生了应用或借鉴的想法。比如,有教师在学习了“微课程”和“翻转课堂”的有关理论之后,就想开展一项“小学语文微课程开发与翻转课堂实施”方面的课题研究;有教师在了解到“脑瘫学生语文教学和康复训练融合教育研究”的信息后,就想结合自己所教学科开展“智力低下学生学科教学和康复训练融合教育”的研究。

二、选择课题的基本原则

课题一般来自于问题,但并不是所有问题都能成为课题,也不是所有的思考与想法都可以成为课题。一个问题、一种想法能不能成为教育研究课题,必须看其是否具有科学和法规依据,是否具有研究价值,是否具有创新之处,是否具有研究的可能。我们可以将这些选择课题的原则概括为“四有”原则,即有依据、有价值、有新意、有可能。

“有依据”,即选择课题要有一定的理论、实践或法规、政策依据。教育课题研究不能违背教育教学规律和国家的教育法规、政策。如果有人提出要研究一种教学方法,使每个儿童都能成为“神童”,那就显然违背了科学规律;如果有教师现在要研究如何单纯提高高考升学率,那也与现行的教育法规、政策相抵触。

“有价值”,即选择课题要有理论和实践价值。教育课题研究要有益于教育教学改革的推进,有益于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有益于青少年身心健康和谐发展,有益于教育热点、难点问题的解决,有益于教育教学理论的创新,如“促进小学生快乐学习的课堂机制” “农村留守儿童良好学习习惯养成策略”等都是不错的课题选择。

“有新意”,即选择的课题要有创新性。研究的问题是别人没有解决或没有完全解决的;对某一问题提出了新的认识或新的概念、新的观点;对解决某一教育教学问题将采用新的方法、手段或技术;将一种新的理论、方法首次运用到教育教学的某些领域,或将已经在教育教学的某个领域应用成功的观点、方法运用到其他的教育教学领域。创新是科学研究的本质特征,教育研究也是如此。

“有可能”,即具备完成课题研究的主观和客观条件。主观条件包括研究者已有的知识、能力、经验、专业优势以及对相关研究的兴趣等,客观条件包括必要的资料、设备、时间、经费、技术、人力以及研究的时机等。主观条件或客观条件不具备,或研究时机不成熟,都不能作为当下研究的课题。

三、课题的论证和规范表述

初步选定课题之后,还不能马上着手研究,必须对课题进行系统的论证和规范表述,并按要求申报到一定级别的教育科研管理部门审批立项。

课题论证主要是对课题的研究价值、科学性、创新性、可行性及准备采取的研究方法与过程进行深入系统的思考和论述。内容包括:核心概念的界定,理论与实践依据,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选题意义及研究价值,研究的目标、内容、假设和拟创新点,研究的思路、方法和实施步骤,已取得的相关研究成果,主要研究者的学术背景和研究经验,完成课题的保障条件。要通过论证,弄清课题的核心概念,明白研究的核心问题“是什么”;弄清课题的依据和价值,明白研究行为“为什么”;弄清课题研究的思路和方法,明白研究过程和结果“怎么样”;弄清研究的基础和保障,明白课题研究“是否可行”。

对课题进行充分、系统的论证,并得到明确和肯定的答案之后,还需要对课题名称进行规范的表述。

课题名称必须明确表述所要研究的问题,一般应尽可能表明三点,即研究对象、研究问题、研究方法,比如“小学学科学习策略实验研究” “初中后进生转化策略个案研究” “高中生课外阅读现状调查研究”等。在实际操作中,因为一个课题采用的研究方法往往不止一种,所以课题名称也可以表述为“××××研究”,而不写明具体的研究方法。

课题名称应是一个陈述句,而不能是一个疑问句。比如“如何激发小学生的阅读兴趣”就不是一个规范的课题名称,因为它还停留在“问题”的层面。如果将其改为“激发小学生阅读兴趣的有效方法研究”,就比较符合课题的规范表述要求了。课题名称也不能写得像公文或论文题目那样,如“关于构建高效课堂的策略” “浅议班级文化建设策略”等。如果把两个题目中的“关于” “浅议”去掉,在后面分别加上“研究”两个字,就比较规范了。

经过慎重选择、充分论证、规范表述的课题,按照有关要求申报到相关课题审批部门,就比较容易获得批准立项,中小学教师的“科研梦”也会从此拉开了美丽的序幕。

科研课题总结 篇9

20xx年10,我们课题组成员根据课题研究方案在家长的配合下进行并完成了前期测评,记录了珍贵的数据,把班里孩子在入学前的识字量汇总了基本精确的数据,并且在班里进行具体操作试验。

我们组内抓好理论学习。定期学习有关理论著作,学习他人成功的做法经验,大量查阅、收集前期成果的相关信息,借鉴网络资源,取人之长补己之短,进行调查分析。组织教师之间互相观摩、学习、听评课,提高了教师的理论素养。

组内要求教师认真结合学生实际和教学内容,切实开展好识字教学课堂实验,以理论指导实践,坚持上好每一节识字课,并围绕识字课展开讨论、研究,使研究不断深化。

二、课题取得的研究成果

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从效果看,是基本令人满意的。实验一定程度的达到了预期目标:

(一)总结出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识字方法。

1、课内识字是识字教学的主要途径。

(1)看实物,图画识字

汉字是人们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总结、积累而成的,它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因此,指导学生认识汉字,可将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联系起来,这样,既能丰富学生的体验,又能深化学生的认识。如:教学“柿”字时,艾全平老师先出示柿子实物,让学生说出它的名称、形状,然后才出示生卡学习生字。教学“象”“虎”“牛”等动物名词时,利用多媒体课件出示图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加速了识字速度。

(2)演示识字

小学低年级学生抽象思维能力较差,而形象思维能力则比较丰富,因而直观教学往往能提高教学效果。汉字的字形或字义与具体字物、物象有着某种必然的联系,这是表义文字的一大特点。如教学“拿”这个会意字时,教师先让学生说出“拿”字的结构,教师边做动作边作讲解:“把手合起来就会拿起东西。”这样,学生不仅能记住这个笔画繁多的字,而且明白了“拿”的意思就是手合起来拿。演示识字的特点是直观形象。采用此法,学生对学过的字印象会更深刻,不仅能活跃课堂气氛,而且简单易懂。

(3)借助色彩识字。

熟字加偏旁、去偏旁和换偏旁。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课堂上我们应用不同颜色的粉笔,突出汉字的不同点,通过鲜明的对比唤起学生的注意力。如:教学“跑”、“抱”时,先出示“书包”的“包”,再分别用粉笔加偏旁,组成新字“跑”、“抱”,以便更好地记忆这两字的字音。

(4)释义识字

上一篇:自考环保法作业下一篇:应用化学专业毕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