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教育科研制度

2024-05-3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初中教育科研制度(推荐8篇)

初中教育科研制度 篇1

一、教科研室职责

教科室是学校的教科研机构,主要管理职能有:开展科研、教研和考试研究,获取教改和考试信息,提供教改、科研和考试咨询,执行并指导课题研究和教育评价,编辑出版校刊等。

(1)协助校长定期组织教师学习教育科学研究的理论,根据校长室提出的学校工作规划、计划,拟订教科研计划并认真组织实施。

(2)协助校长做好学校教育科学研究重要课题的确定。

(3)及时、准确、有效地收集和介绍教育科学研究信息,为校长的教育科学研究决策提供咨询,为教师的教育科学研究活动提供情报。

(4)抓好校内教育科学研究试验项目的落实、总结和成果的推广工作,管理并实施学校所承担的国家、省、市、区、校课题项目。

(5)负责学校教育科学研究的普及工作,组织各种活动,努力提高教师的教学研究能力。

二、科研课题管理条例

第一条 总则

为使我校教育科研课题管理的全程走向规范化和科学化,促进我校课题研究的健康发展,充分发挥课题研究的生产力作用,特制定本条例。

本条例包括课题的申报、审批、管理、经费、成果的鉴定和奖励等内容。

本条例适用于逄山中学教育科研课题的管理。

第二条 课题管理的组织

1、逄山中学教科室(以下简称教科室)是我校教育科学管理组织机构。负责全校教育科研的组织、规划、指导、协调和管理工作。

2、教科室具体负责规划的制定,组织课题申报与评审,进行课题的过程管理,评选优秀科研成果与科研工作者,组织优秀成果的推广、应用,处理日常性工作等。

第三条 课题立项的原则

1、科学性原则 课题指导思想正确,立论依据充分。

2、创新性原则 课题要在前人或他人未能解决或未能完全解决的基础上,有所发展,有所创新。

3、实用性原则 课题必须联系学校教育教学实际,对学校教育改革有指导作用和实用价值。

4、可行性原则 课题研究的目标明确具体,工作步骤可靠,具有研究所必须的物质条件,组织条件和人员素质条件,能按时完成研究工作。

第四条 课题的内容和申报人

1、课题内容应属于普通基础教育范畴,着重研究与学校教育有关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研究类型可以是理论研究、教育调查、教育实验、科学的经验总结、文献研究及应用技术研究,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对学校教育改革有指导作用。

2、课题的主持人或负责人必须是本校的教职员工。

3、课题的时限一般不超过3年,超过者必须说明理由。

第五条 课题的管理

1、课题主持人或负责人应将课题研究列入工作的计划,加强领导与督促检查,学校应在时间、人力和资金方面给予支持,并把课题研究的时间和成果作为教师工作评估考核的一项内容。

2、在课题研究过程中,课题主持人或负责人应于每学年初提出本学年工作计划,学年末写出工作总结,向教科室汇报进度,教科室每学年集中检查一次课题进展情况,提出意见,亦可组织经验交流。

3、课题主持人或负责人在研究工作进行期间,如因特殊情况,需要变更研究计划或推迟计划实施,必须由课题课题主持人或负责人提出书面申请并说明理由,报经教科室批准,予以备案。

4、课题组要严格执行《申请书》,无故不执行《申请书》或拖延时间太久者,教科室要对课题主持人或负责人提出整改意见。

5、因故未按期完成课题者,允许承担人申请不超过半年的宽限期,宽限期满未完成者,撤消其承担的课题,并收回投入的资金。

初中教育科研制度 篇2

按照云南省初中教育评价制度改革方案, 2010年实施的中考命题权下放, 成为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抓教育改革、推进教育发展的抓手, 以引导基层学校、教科人员、一线教师按照课程标准全面完成教学、科研任务, 为全面推进初中教育评价制度改革打好基础。继以往昆明、曲靖、玉溪三市实施中考自主命题之后, 其余州市首次行使中考命题自主权。其中, 8个州市实现完全自主命题, 部分州市尝试联合命题, 总体改革达到预期目标。

按照云南省初中教育评价制度改革方案, 明年在实施最后一次中考的同时, 也将首次进行地理、生物和信息技术3个科目的学业水平考试。为便于全省对学业水平考试的管理并提高效率, 云南省教育厅将统一建设信息技术考试平台, 由各州市共享并自行组织考试, 省教育厅将适度进行抽考。此外, 为通过初中评价制度改革, 逐步建立起对学生、教师、学校和区域的评价体系, 云南省将按照高中会考管理要求, 将管理系统延伸到初中学业水平管理中。云南省教育厅要求各州市于明年底前制定完成高中招生改革方案, 为2012年的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制度创新, 逐步建立多元化录取机制做好准备。

初中教育科研制度 篇3

“建立并实施初中学生学业水平考试,是一项重要制度创新”

“我在这里要强调的是,初中学生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合格、综合素质评价合格,才能由县级教育行政部门授予九年义务教育证书。”据王建颖介绍,初中学生学业水平考试,由云南省教育厅制定统一的考试标准、统一考试科目、统一考试时间、统一发布全省义务教育阶段教育教学质量蓝皮书,并根据质量评价与监测的需要建立抽考制度。初中学生学业水平考试,具体由各州、市教育行政部门负责组织实施,从2009年秋季入学的七年级学生开始实施。

据了解,为了规范各州、市初中学生学业水平考试,建立全省统一的义务教育质量评价指标及其体系,保证评价指标的可比性,根据教育部《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和我省的实施意见,制定《云南省初中学生学业水平考试方案(试行)》。试行方案对初中学生学业水平考试的形式、科目、时间、方式、分值、组织实施、补考、结果呈现、数据管理、结果应用等,作出了具体、明确的规定。由各州市根据该方案的规定,结合各地实际,制定实施细则,报省教育厅备案后执行。

“实行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是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突破性环节”

如何进一步完善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据王建颖介绍,早在2005年初,在《云南省教育厅关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2005年初中毕业考试与普通高中招生制度改革的意见》中,曾经对实行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作出了相关安排。在近5年探索的基础上,云南省教育厅根据全省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和近几年教育部的有关文件精神,结合云南省实际,制定了《云南省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试行)》,进一步完善全省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与初中学生学业水平考试制度同步实施,为深化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创造必要条件。

据介绍,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从2009年秋季入学的七年级学生开始实施。学校在教育行政部门的指导下,成立综合素质评价工作委员会,认真组织开展综合素质评价工作,评价结果要通知学生本人及其家长,并在校内进行公示。综合素质评价充分尊重学生的自我评价,并在同学互评和学生成长纪录的基础上,经集体讨论,给予学生客观、公正的评价。评价时注重对原始资料的分析与概括,避免以偏概全。

据介绍,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指标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基本素质评价指标。这是依据新课程标准对初中学生提出的基本要求,是所有初中学生通过学习都应该达到的目标,包括思想道德、学习态度与能力、交流与合作、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等5个方面。二是个性发展评价指标。这是初中学生在共性发展的基础上,体现个人与众不同的个性发展目标,包括个性特长、个人成果及其他自主选择的内容等3个方面。试行方案对基本素质评价和个性发展评价的时段、方式、评价结果呈现模式以及对学校、教师、家庭、学生本人的责任作出了具体、明确的规定。

为了确保评价的公平、公正,试行方案严格规定:学校要将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在校园内公示一周。学生如对本人或他人的评价结果有异议,可在公示期内向学校申诉或反映;学校接到学生的申诉或反映,要进行调查、核实和复评,于一周内做出复评决定,并及时书面通知申诉或反映者本人;对经复评产生变化的结果,要在学校内公示一周,并说明变化的原因。申诉或反映者如对复评决定仍有异议,可向学校主管教育行政部门申诉。综合素质评价结果在公示后、经学生确认,记入学生学籍档案,任何人不得更改评价记录与结果。

据了解,试行方案还要求学校,必须建立每个学生的成长记录,全面反映学生的发展状况。学生成长记录应提供学生的基本信息、反映学生学习过程和结果的资料、生长发育水平和健康状况、日常学习成绩与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综合素质评价结果等。学生是成长记录的主要执行者,成长记录要始终体现诚信的原则,要有教师、同学、家长开放性的参与,使记录的情况典型、客观、真实。

“全面改革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制度,是初中教育评价制度改革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

据介绍,从2009年秋季入学的七年级学生开始,在全面实施初中学生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的基础上,深化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制度改革。从2010年起,取消全省统一组织的初中毕业生升学考试(简称中考),取消不利于素质教育实施、违背教育公平的加分政策。

从2010年开始,实行将优质高中阶段学校招生指标按一定比例分配到各初中学校的招生制度改革,即:将一级普通高中学校(含同批次录取学校)公费学位生招生总数,划出一定比例的指标,根据各初中学校(含完中初中部)的毕业生人数和办学水平,定向分配到各初中学校,按照中考成绩(或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综合素质评价结果和学生志愿择优招生(简称定向择优生),并逐年提高比例。

据了解,2010年、2011年过渡期间的中考,由各州、市自行命题制卷,按全省统一的考试时间、考试科目及分值、考试方式组织考试。两年过渡期中考日期由7月2日、3日、4日提前至6月15日、16日、17日,考试科目、科目分值、考试时间、思想品德考试方式、体育考试政策不变。

从2012年的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开始,通过制度创新,彻底改变以升学考试科目分数简单相加作为高中阶段学校唯一录取标准的做法,逐步建立择优统招、定向招生、推荐保送、特长生录取以及由招生学校进行必要的面试考查等多种招生录取方式及多元化录取机制,逐步扩大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自主权。深化改革的具体措施有以下5项:

一是进一步完善择优统招办法。以初中学生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和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为依据,按照“综合评价、择优录取”的原则,根据学生志愿,择优统招。逐步采用差额投档、比例投档等办法,充分保证高中阶段学校招生的选择权。

二是进一步完善定向择优生录取机制。逐年提高定向择优生录取比例,到2012年,全省所有州、市优质普通高中学校定向择优生录取比例不低于30%。

三是鼓励各州、市积极探索划出一定比例的高中阶段学校招生指标,由初中学校推荐保送生、特长生,由高中阶段学校自主录取等办法。

四是各州、市按照初中教育评价制度改革的要求,结合本地实际,制定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实施方案。各州、市根据省政府关于推行重大决策听证制度的规定,对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实施方案进行听证,报省教育厅备案后,向社会公布并组织实施。

五是面向全省或跨州、市招生的高中阶段学校,按照初中教育评价制度改革的要求,结合学校和生源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招生方案,报省教育厅相关部门批准后,由招生管理部门统一向社会公布并组织实施。

“取消学科竞赛活动和规范学校招生加分政策”

为了确保实现上述各项改革目标,云南省教育厅同时决定在全省范围内禁止包括“奥赛”在内的所有的中小学学科竞赛活动,并规范中小学校招生加分政策。主要措施有:

一是从2009年11月1日起,全省禁止开展中小学所有学科竞赛活动。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教育科研及培训机构、教育学会及其分支机构、各级各类学校,不得举办或协办中小学生参加的“奥赛”、其他所有学科竞赛活动。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为“奥赛”和其他所有学科竞赛活动提供学校、教育学会、教育科研及培训机构、教育部门管辖的青少年宫、青少年活动中心等公共教育资源;在职教师(包括民办学校在职教师)不得举办或参与举办各类“奥赛”和其他所有学科竞赛活动,不得在校外有偿兼职、兼课。

二是从2010年起,全省统一取消大中小学校招生中的“奥赛”、其他所有学科竞赛活动、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三方面成绩的加分政策。各级各类学校招生,不得与“奥赛”、其他所有学科竞赛活动、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取得的成绩挂钩;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不得举办任何形式的与入学挂钩的学科测试和考试;取消初级中等阶段获得中学生“奥赛”照顾加分项目。

三是在全省统一取消上述3方面加分政策的同时,由各州、市按照“项目只减不增,严控分值上限”的原则,对其他现有中小学招生加分政策进行改革、调整,逐步减少加分项目,逐步降低项目分值。每个项目分值不得超过20分。学生加分项目分值不得累计,以单项最高分为录取加分的分值。

四是各州、市调整中小学校招生加分政策,根据国家政策要求,按照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阳光政府、四项制度”的规定,经过听证、公示,并报省教育厅备案后实施。

新闻发布会要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对初中教育评价制度改革的领导,组织各级学校全面学习、深入领会法律法规和国家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精神和要求,要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制度建设,严肃查处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弄虚作假、玩忽职守、违纪舞弊行为,确保省委高校工委、省教育厅制定的初中教育评价制度改革得到深入贯彻落实。

初中校园安全制度 篇4

为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加强学校安全工作,切实保护学校财产和师生人身安全,特成立重坊镇初级中学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名单如下:

长:张则友(学校校长)

副组长:左沛军(重坊派出所所长,法制副校长)

杨克友(重坊镇卫生院院长)

邵泽芳(学校副校长)组

员:周君武(安全办主任)

杰(政教处主任)

宋宜田(教导处主任)

谢守峰(总务处主任)

管銮蔚(保卫科长)

曹顺永(团委书记)

付荣进(教导处副主任)

禚如君(教科室主任)

伟(电教站主任)

田中国(工会主席)

王广飞(办公室主任)

办公室设在安全办,由周君武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

重坊镇初级中学安全工作管理制度

为保证学校正常教学秩序,保护学生健康成长,确保校产不受损失,杜绝或尽量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遵循“注意防范、自救互救、确保平安、减少损失”的原则,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制定本管理制度。

1、校长是学校安全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学校安全工作由校长领导下的安全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各科室向领导小组负责,实行责任追究制。

2、学校每月要对学生进行有关安全方面的知识教育,教育形式应多样化;每班每周应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要对学生进行紧急突发问题处理方法、自救互救常识的教育。紧急电话(如110、119、122、120等)使用常识的教育。

3、建立重大事故报告制度。校内外学生出现的重大伤亡事故一小时以内报告教育局;学生出走、失踪要及时报告;对事故的报告要形成书面报告一式三份,一份报教育局,一份报公安派出所,一份报镇人民政府,不得隐瞒责任事故。

五、用电安全:在放学、上学的路上,特别注意路边的电线是否有脱落,见到一定要躲开。有人不幸被电击倒了,千万不要伸手去拉触电者,正确的方法是用干木棍等绝缘的物品,挑开电线,并告诉大人,通知有关部门。不玩电,不准触摸电线,不准玩弄或自行修理电器。不准乱拉电线、插座。不私接电源和使用电教设备。一旦发现任何电器可能导致安全问题,要及时报告老师。严禁在校充电、使用电热器。

六、法制安全:严禁携带管制刀枪具进入校园,切勿随身携带管制刀枪具。在校园不得拉帮结派,打击报复他人,打架斗殴,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严禁偷窃、故意损毁或者藏匿他人财物。

七、攀爬安全:不爬高,不爬树,尤其是有电线的各种电线杆。不在走廊追赶奔跑,不攀爬任何栏杆和院墙。上下楼时靠右走,不跑不跳,不推不挤,防止互相踩踏挤压。不扒楼梯栏杆,不骑在楼梯栏杆上滑行。不向楼下抛扔东西。在教室、楼道、宿舍等地,不要把身体探出栏杆外或窗外。不要爬到窗台上。更不要从楼上往下跳。

八、运动安全:严禁在任何无人组织或指导的情况下做任何可能有危险的运动。不到危险的地方玩耍,不玩有危险的游戏。家长必须及时告知学校,自家孩子有不利于从事劳动、体育运动的病情。

九、社会公德:严禁进入二厅一室一吧,电子游戏厅、歌舞厅、台球室、网吧。尤其是要远离网吧。在家、学校健康上网,不登录、不浏览未成年人不宜的网站。不损坏公共场所的设施和物品,例如:不碰、不划停放在路边的车辆等。出现严重后果,有学生本人及家长负责。

十、其他安全:严禁喝酒、吸烟。严格遵守试验操作规程,严禁把物品带进或带出实验室。在上课期间不经班主任批准不能离开校园。住宿生外出需班主任批准,宿舍管理员、门卫备案、门卫方可以放行。按要求做好流行性传染病的放控工作。如有发热、头疼、咳嗽、乏力等症状要及时到医院发热门诊就诊,确诊病人及时隔离。

重坊中学安全检查制度

校园安全工作,是整个学校最重要的工作。为了贯彻各级政府关于加强学校安全工作的文件精神,加强我校校园、校舍管理,做好安全工作,防范重大责任事故的发生,确保国家财产和师生生命安全,创建“平安校园”,维护社会稳定,特制定学校安全检查制度。

检查组成员的组成: 组 长: 张则友

副组长:邵泽芳

庞杰

周君武

管銮蔚

谢守峰

3、对学校食堂内易燃、易爆物品要妥善保管,严格管理。按要求操作,并定期进行查验、清理和登记,实施严格的管理制度。

4、保管好贵重物品,如电脑、投影机、录音机等教学仪器。教导处、总务处每月检查各现代教育设备的使用情况。

5、经常对学校围墙,厕所,旗杆、篮球架等设备进行检查,凡存在安全隐患的设施要及时修缮,保证使用安全。

6、加强对校舍的维护和管理,注意经常查看校舍各部位的安全状况,对有危险的部位要及时排除,消除不安全隐患。

7、学生在校期间严禁将疏散门上锁封死,要有专人负责管理,确保疏散通道畅通无阻。

8、从严执行门禁制度,严格进出校门管理。门卫要从严执行来人来客登记制度。禁止闲杂人员进入校园、教室、食堂、宿舍等,防止发生侵害学生人身安全事件。夜间值班人员要全方位的巡逻,重点部位要重点察看,防止盗窃及影响校园秩序的事件发生。对值班、传达人员工作记录定期检查。

9、对校舍、围墙、体育设施等要坚持日看、周查、月检制度。学校要严格执行安全工作检查登记制度,对每月内发现的问题要认真做好记录,并认真研究,及时采取措施,逐项处理,堵塞漏洞。以保证学校安全工作万无一失。

五、全员参与,重视安全。

1、学生进校后,教学时间学生出校必须有班主任老师的证明才可让其离校。

2、学生集会、出操、大扫除、课外活动,班主任及下班教师均应在场,维持秩序。

3、课间活动讲文明,杜绝打架现象发生,不玩危险性游戏。上、下楼梯靠右行,禁止从楼梯扶手滑下。值日教师加强课间巡视,及时处理偶发事件,阻止学生玩不正当游戏、危险性活动。上学、放学时值日教师校门值勤,防止意外事故发生。

4、学校组织的学生校外活动,班主任要对学生进行交通安全教育和组织性纪律性教育,并在班主任工作手册中记载。

5、未经校长同意,任何教师不得擅自组织学生外出活动,不得提前放学。

6、教育学生遵守交通法规,上学放学路上,要注意来往车辆,不随便乱跑。

重坊中学安全教育制度

一、定期开展师生安全教育和实践活动,增强师生的安全防患意识,提高广大师生的安全防护能力。

9、食堂必须严格按操作规程操作,注意用水和用电安全,严防事故发生。

10、对因无视防火安全规定而造成不良后果者,要从重处罚,直至追究法律责任。

学校周边环境安全治理制度

1、学校周边环境治理涵盖师生人身、食品卫生、文化活动等方面,系综合性治理,应取得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与通力配合。学校对周边环境应密切关注与监控。

2、学校在做好内保工作的同时,重视学校周边环境的安全治理工作,主动联系辖区的派出所、工商管理、城管、文化监管等部门共同抓好治理工作。

3、值日人员除做好校内的巡视工作,还应注意对校园外附近环境的巡查,发现社会盲流、恶少对学生骚扰及各种事故,要针对不同情况及时报告“110”、“120”或附近派出所,保护学生的安全。

4、每天放学前,教师要提醒学生,注意交通等各项安全。

5、要教育学生自觉遵守社会公德以及各类法规,维护社会公共秩序,敢于与坏人作斗争,并掌握正确的维护方式和方法,提高学生的自护能力。

6、建立学校突发事件教师救护队,高度警觉,随时出动。

学校集会、早操安全管理制度

1、学校集会、做操应由学校专人负责统一指挥,保证集会、做操的纪律。

2、学校集会、做操应以班为单位,不要拥挤,不催促学生快跑,要有教师负责疏散管理,进出会场要有序,严防挤压事故的发生。

3、学校集会、做操应以班为单位,指定安排座位或站队,由班主任负责,防止学生乱窜,避免意外事故的发生。

4、学校领导及安全领导小组必须对集会、早操等活动实行全过程监控,以防意外事故发生。

组织师生外出活动安全管理制度

1、组织师生外出活动(社会实践、社会调查、春游、秋游、参加公益活动、义务劳动、参观访问等)要制定有周密的计划和安全措施,活动方案必须经校领导审阅签字同意后方可实施。组织到外地或较远活动的需经教育局审批。

2、每次活动应有具体的责任人,注意人员年龄、身体状况搭配。

3、活动的路线、地点,事前应进行实地勘查。

4、财会人员应按现金管理制度使用现金,一般超出现金支付数额的,要使用银行支票支付方式进行结算。

5、会计室内注意来往人员,陌生人不准进入财会室。

6、会计室内不准吸烟或带入其它火种,注意做好防火安全。

食品卫生安全管理制度

1、建立完善的食品卫生工作领导小组,加强本校食品卫生管理,责任到人,杜绝校内发生食物中毒或其他食源性疾患。

学校食品卫生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张则友

组员:谢守峰 周君武

2、学校食品生产经营场所要依照《食品卫生法》要求到县卫生防疫站申领《食品卫生许可证》,并每年年审一次。要保持内外环境整洁,有相应的防蝇、防鼠、防尘、清毒、更衣、盥洗、污水排放、存放垃圾和废弃物的设施。

3、食堂、小卖部从业人员应每年一次到县卫生防疫部门进行健康体检,领取合格的《健康证》后方可上岗工作,平时应保持个人卫生,穿戴清洁的工作衣帽,销售直接入口食品时,必须使用售货工具。

4、所提供食品应无毒、无害,符合应当有的营养要求,具有相应的色、味、美等感官性状。严禁购入腐败生虫、过期变质、假冒伪劣或其他感官性状异常、可能对师生健康有害的食品原料。

5、用水必须符合国家现定的城乡生活饮用水的卫生标准。

6、学校食品设备布局和工艺流程应当合理,防止待加工食品与直接入口食品、原料与成品交叉污染,餐具和盛放直接入口食品的容器使用必须清洗、消毒。

7、存放食品的仓库应当干燥、通风,采取消除苍蝇、老鼠、蟑螂和其它有害昆虫及其孳生条件的措施,贮存食品的容器必须安全、无害,防止食品污染。

疾病防治安全管理制度

1、要按照《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和有关法规性文件的规定,依法管理学校卫生及学生常见病、传染病群体性防治工作。

2、对学生实施群体性防治措施(国家规定的计划免疫接种除外)必须经县教育局批准,并由县卫生防疫站统一组织实施。

1、多媒体教室列入学校安全要害部位,必须安装防盗门窗。

2、专人管理,计划安排使用,未经领导批准,闲人不得入内。

3、使用微机应实行登记制度,购入硬、软件严格审批制度、专人负责审查、登记、保存、账册齐全;不得将黄色、有害、国家查禁等不健康的信息输入教学多媒体内。

4、多媒体教室微机价值贵重,使用人员必须严格按操作规程操作,学生应服从老师或辅导人员的指挥。

5、人离教室要随手关窗锁门,并注意切断电源,做好安全防范工作。

6、禁止火种带入室内,做好消防安全工作。

学生日常安全管理制度

1、进出校门要自觉下车,进入校门后要按规定停放自行车。进出教室,不急行、不拥挤。

2、严禁在教室内追逐打闹和奔跑,以免滑倒和摔伤。

3、严禁攀爬学校任何一处的的围墙,门窗、围栏、树木、球架,不准上房。

4、不准携带易燃、易爆、有毒物品及凶器进校。

5、若照明灯和电风扇等电器发生故障,不得私自动手排除,应报告教师或总务处,由学校电工进行故障排除,不得打开配电箱,触摸电器开关。消防器材未经许可,不得随意搬动。

6、大扫除时注意安全,对高处的玻璃窗,不要勉强擦拭。

7、不准私自外出游泳。

8、住宿生不准私自到校外公共场所进行文娱、体育和任何形式的玩乐活动。任何私人聚会,必须征得家长同意。

9、做文明学生,不要有任何故意伤害他人、窃取他人财物的行为,不允许在任何场所参与打架斗殴。

10、察觉到有不安全因素应及时报告师长。遇事冷静,以保全自身安全为重,不冲动蛮干。

11、上实验课要严格遵守实验室的有关安全要求完成实验。

12、课外活动和体育锻炼,要按有关安全规则进行。

13、在往返家校的路上,要注意交通安全,行路要严格遵守交通规则。

14、参加学校组织的校外集体活动,要严格遵守活动纪律,不得擅自离队个别行动。

15、住宿生必须严格遵守住宿生安全管理规定。

小卖部安全管理制度

1、小卖部必须持工商营业执照、《食品卫生许可证》和从业人员健康证,从业人员应每年一次到当地卫生防疫部门进行健康体检,发现患传染病人员应立即换岗。

2、经营的食品必须索证。

3、食品陈列与销售符合卫生要求,离墙、离地面。

4、不得经营过期变质及三无食品(无厂名厂址,无生产日期,无保质期限的食品)。

5、存放食品的仓库应当干燥、通风,采取消除苍蝇、老鼠、蟑螂和其它有害昆虫及其孳生条件的措施,贮存食品的容器必须安全、无害,防止食品污染。

6、定型包装食品不得拆散销售。

7、认真做好防盗、防火、防毒、用电安全,不准私拉乱接电源。禁止将小卖部、烧饭处、住宿混用。

电工安全管理制度

1、电工必须负责合理、规范布设校园电源供应系统,任何部门调整、改用电源必须征得管电人员的同意。

2、拉接电源、安装电器设备,必须严格执行操作规程。

3、电工对学校的电器设备,必须经常检查,发现损坏、老化应及时修理,4、自身不能解决的要及时书面报告学校领导,请求尽快解决,严防发生触电事故。

5、电工对师生发现的报修电器,应及时前往修理,如不能修复,该暂停供电的则暂停供电,不得拖延耽误,预防发生意外事故。

6、学校放假期间,电工对全校电路状况应进行一次全面性的检查,不需用电的部位统一切断电源,确保假期安全。

校内教工宿舍安全管理制度

1、凡进出教工宿舍的人员一律要接受管理人员及门卫的管理。

2、外来人员来访,须在门卫处登记,所携带的各类物资能自觉接受盘查。进入车辆按指定地点存放。

3、各住户应文明生活,提高公德水平,邻里文明礼貌,严禁黄、赌、毒等违法犯罪事件发生,加强计生工作和卫生防疫工作,严防被盗、火灾等人为灾害出现,如遇突发情况,应及时向公安或学校及管理人员汇报,加强安全保护意识、自我防范意识及能力。

2、学生在体育活动前要做好准备活动,并按体育活动项目所规定的安全要求进行。学生之间要互相帮助,做好安全保护工作。

3、学生课外体育活动要在指定场地上进行,不能乱窜乱跑,影响其他班级学生活动。严禁学生之间互相争执、吵闹甚至斗殴。

4、铅球等投掷项目在无体育教师在场时,学生不能自行活动。、5、各班主任教师为安全责任人,体育教师协助做好安全工作。

三、体育比赛或运动会

1、全体学生必须遵守体育比赛或运动会规则,服从体育教师或班主任安排,不进入危险区域,在指定的地区观看比赛。

2、运动员在参加比赛时要顾及周围学生的安全,自己也要遵守运动规则,严格按运动项目的动作顺序进行,并做好准备活动。

3、运动员在参加比赛时,必须服从裁判组的安排,一切行动听指挥,杜绝伤害事故的发生。

4、大会领导小组为安全责任人,对参加运动会的全体师生负责。

四、体育卫生安全

1、学生要学会自我监督,随时注意身体功能状况情况变化,若有不良症状要及时向教师反映情况,采取必要的保健措施。如果知道自己有病,应先调养或遵照医嘱参加与自己身体相适应的锻炼,禁止患病、带伤学生参加剧烈运动或比赛。

2、学生有以下疾病或症状,禁止参加体育活动:

①体温增高的急性疾病;

②各种内脏疾病(心、肺、肝、肾和胃肠疾病)的急性疾病;

③凡是有出血倾向的疾病,如肺及支气管咳血,鼻出血,伤后不久而有出血危险,消化道出血后不久等;

3、患有心脏病、高血压等疾病的学生,禁止参加长跑等长时间剧烈运动的项目锻炼。

五、课间学生安全制度

1、禁止在教学楼楼梯、走道及其转弯处快跑或追逐游戏,以防冲撞他人,造成伤害事故。

2、同学之间相处要和睦,做到言行文明。反对开过分的玩笑,反对用不恰当的言词羞辱或激怒对方,严禁吵架甚至打骂,要注意保持校园课间的安静。

3、严禁在教学楼楼上将任何物品向上抛掷。禁止在窗台和走廊外侧台架上放置花盆或其他物品。

(4)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宣传毒品对个人、家庭、社会的危害性,提高抗诱惑能力,教育师生远离毒品,不吸毒,不贩毒。

(5)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搞好校园文化建设,用健康、优秀文化占领教育阵地,建立各种兴趣小组,引导学生读好书、学好人、做好事。旗帜鲜明的收缴黄色书刊、杂志、影碟光盘,配合有关部门规范书摊、网吧、录像室经营行为。

(6)广泛开展以遵纪守法、崇尚科学、抵制邪教的宣传教育活动。使师生认清邪教本质和危害性,提高抵制邪教的自觉性。教育师生不听不信邪教宣传,不传不看邪教书籍,不上邪教网站,不参与邪教活动,重点帮教曾经参加过“法轮功”组织的在职、退教职工和教职工家属。提高警惕,防止邪教人员到校园活动。

预防青少年犯罪及帮教领导小组工作职责

1、领导小组: 组 长:邵泽芳 副组长:周君武 庞杰

成 员:曹顺永 付荣进 王广飞 各班班主任

2、工作职责:

(1)制定预防帮教措施计划,摸排需重点预防和帮教对象。

(2)采取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法律、法规,校纪、校规教育,增强法制观念,加强科学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重视学生心理指导和处理人际关系方法的指导。(3)加强对教师的教育方式,教育行为的指导,实施爱心教育,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不歧视差生。

(4)构建班级、年级、学校、家庭、社会预防、帮教网络,充分发挥班、团队、会的帮教功能。

初中财务管理制度 篇5

为了规范学校的财务行为,加强财务管理,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保证学校的正常运行,根据《事业单位财务规划》及《中小学财务制度》,结合本校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一、财务会审制度

1、为了规范财务管理,实施民主理财,增加财务收支的透明度,学校成立了3至5人组成的“财务监督小组”,其人员通过民主推荐或选举产生,“财务监督小组”在校长的领导下对学校的财务活动过程进行监督与管理。

2、“财务监督小组”对本单位的财务收支单据实行入账前的“集体会审”,集体会审的政策依据为现行的国家法律、法规和财务管理制度。

3、学校校长、财务报账员、财务监督小组的成员共同组成本制度的执行主体,对执行会审的全部内容,人人都有监督、核查的义务和权利。

4、财务监督小组的所有成员必须以学校的利益为重,积极参加活动,坚持原则,诚实守信,实事求是地认真履行职责,公平公正的参与监督和管理。

5、学校;领导必须定期组织和主持财务会审活动,为“财务监督小组”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和环境,全力支持和督察财务监督小组的工作。

6、财务监督小组必须履行以下职责: ① 监督财务收支的合理性、合法性、真实性; ② 监督财务报表及有关财务政策信息的公示;

③ 收集并反馈教职员工及社会对学校的财务管理意见。④ 以主人翁的姿态对学校财务管理提出建设性的意见。

二、财务报销管理制度

1、报销凭证必须是正式发票或财政部门统一印发的收据。

2、发票内容要齐全:单位名称、日期、品名(必须填写物品及办公用品的具体名称)、单价、数量、金额等项目填写齐全,字迹清楚,计算准确,大、小写相符,无涂改刮擦现象。

3、印章要齐全:报销的发票必须有税务机关统一印制的发票监制章,并加盖开票单位发票专用章或财务专用章,;事业收据必须有省级财政部门统一印制的财政票据监制章并加盖财政专用章。发票或收据必须在税务机关规定的使用有效期内(一般是本或前一印制的)。

4、在市场购买商品的发票,必须有经手人、证明人、验收人签字(发票上注明品名、数量与入库验收的商品相符)。

5、差旅费的报销必须认真填写“差旅费报销单”,严格按报销标准附有当日当时的正规票据,若有超标部分在原票上注明核减金额和实报金额。

6、各种凭证、单据一律要求用钢笔、蓝黑或碳素墨水填写,做到内容完整、字迹清晰、工整,不得涂改。

7、对于发票、收据手续不完备、内容不完不合法有涂改现象,人民币大小写不正确、不相符,不按规定粘贴等,财务人员有权拒绝给予报账。

初中学校厨师卫生制度 篇6

每天晚上的值班人员必须在十点后才可离开,并认真填写值班记录,不得串岗、脱岗,保证客人用餐及员工餐的时间;不得私自串班,如出现问题组长负全部责任。

厨房每月必须推出新的菜品,来迎合顾客需求。保证各种产品的最终质量,与产品风味特点相适应,做到色、香、形,符合要求,把好成品质量关。味差、不熟、烹糊、感官不合格的.菜肴,不准上桌,违者罚款并追究责任。

厨房分工明确,责任清楚,各种产品原料摆放整齐,主料、配料和调味料投放合理、及时,掌握好火候、油温、成色、出菜时间,确保菜品烹制质量。

砧板要根据菜的主料、配料、调味料的比例标准来配菜,产品配菜合理、比例适当,不能随意下料、偷工减料、克扣顾客等不良现象发生,能够从产品配料上保证菜品质量(如有违反者处以不同程度的罚款)。

5砧板在贮藏过程中始终保持清洁、卫生、安全完好。如有本质变味、变质、腐坏等人为责任发生,按价赔偿。

打合人员必须配合厨师做好开餐前的准备工作(包括盘、碗、备品、调料等),出菜后打好围子,擦干净盘边,检查好是否有异物等,如工作不到位者罚款10元。

篇二

1.食堂有有专人负责管理,并取得有效卫生许可证方可从事经营。

2.食堂售炊人员要经过健康体检,培训合格持有健康证,培训合格证后方能上岗。

3.工作人员上班时应穿戴整洁的工作衣帽并保持个人卫生。

4.食堂洗手设备,做到饭前洗手。

5.学生就餐要实行自带餐具,分餐办法分管,不用公共餐具,要有专用餐具存放地方。

6.不购进、不加工、不出售腐烂变质、有毒、有害、超过保质期的食物。剩饭剩菜要倒在指定的污物桶内。

7.食堂盛饭菜工具有干净,经常洗刷消毒,不得盛装其他物品。做到生熟分开。

8.食堂卫生应划分责任区,分工负责,每日清扫,建立检查评比奖励制度。

9.餐桌要保持干净,定期洗刷,餐桌不得做其他使用。

初中教育科研制度 篇7

1 相关研究综述

国外开展科研经费管理制度研究注重实际运用,研究成果更多集中在应用层面,即以法律和政府职能部门的文件为主,如英国的理事会管理制度、日本的《独立行政法人通则法》等[1],学术层面的研究相对较少。我国学者开展科研经费管理改革相关研究始于改革开放之后,研究的焦点和成果有以下三个特征:一是研究对象以高校为主,从高校科研管理经费使用和管理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探讨科研经费改革(如钟灿涛[2]、付晔&杨军[3]等),二是研究方法以对比分析为主,从我国科研经费管理的现状及问题出发,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我国科研经费管理改革的建议(如詹宏毅&林静[4]等),三是以课题制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等制度框架为前提探讨我国科研经费管理问题(如李兵[5]、詹御涛[6]等)。纵观国内外现有科研经费管理改革的研究成果鲜有专门从事业单位管理制度出发剖析科研经费改革的制度困境,国外的科研体制与我国有所不同,不存在事业单位管理制度限制,因此也并无这方面的研究,国内研究虽然或多或少都触及到了部分事业单位管理制度对科研经费使用的影响(如刘军民[7]、殷献民[8]等),但均未深入展开系统研究。

2 我国科研经费管理制度沿革和改革进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根据面临的国内外经济发展形势和竞争态势,不断调整科技在经济社会中的地位,为此先后进行了五次科技战略调整。伴随着科技战略的调整,科技体制改革首当其冲,而作为科技体制改革中不可或缺的一环,科研经费管理制度也不断调整。本文根据我国科技战略的调整及寇宗来[9]和李艳萍等[10]的研究,将我国科研经费管理制度划分为五个发展阶段(如表1)。从我国科研管理制度发展改革历程来看,呈现三方面变化:一是地位不断上升。伴随着科技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战略地位日益上升,我国科研经费管理制度的在科研体制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地位也越来越高;二是规定不断松绑。我国科研经费管理制度从改革开放之初的计划色彩浓郁到不断市场化,从科研经费管理规定事无巨细到逐步放权至科研承担单位,逐步增加科研单位自主权;三是从重物到重人。随着人才作用在科研活动中的作用不断凸显,科研经费管理制度也逐步重视人的作用,注重平衡科研人员劳动付出与劳动报酬之间的关系。

总体而言,我国科研经费管理制度改革不断为科研创新活动破除体制机制障碍,为我国科研体制不断注入了新的活力。但纵观我国科研经费改革历程,改革举措大多是从科研经费管理的本身问题出发,较少触及到科研经费管理制度的隐形掣肘———事业单位管理制度的改革。因此,科研事业单位在管理和使用科研经费时,不仅要受到科技主管部门制定的科研经费管理制度的限制,还要受到人力资源保障部门、编制管理部门制定的事业单位管理制度的限制。在事业单位管理改革尚未取得突破的情况下,我国历次科研经费改革虽然都着力解决了部分体制机制问题,但一旦改革举措与事业单位现行管理制度出现矛盾时,这些改革措施最终难以落地。特别是由于我国科研事业单位的性质,事业单位管理制度具有很强的制度刚性,如果事业单位改革未能取得进展,其他方面的制度很难突破事业单位管理制度的限定。因此,本文将在总结以往研究成果基础上,着重从我国事业单位管理制度对我国科研经费改革造成的影响出发,剖析当前科研经费改革存在的制度困境,从根源上找到制约我国科研经费改革措施落地的制度性因素。

3 我国科研经费改革的制度困境———基于事业单位管理制度视角

我国科研经费管理制度改革与现行事业单位管理制度存在诸多方面的矛盾,通过对现行管理制度的梳理,结合现有文献和大量科研机构实地调研情况,本文认为主要存在如下四个方面的矛盾。

(1)科研人员多样性与事业单位编制管理的矛盾

目前,我国科研机构基本均属事业单位,依照事业单位管理制度进行管理。2012年,我国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将事业单位按照社会功能划分为行政职能、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和从事公益服务三个类别。科研事业单位在分类基础上依照编制管理进而决定科研经费配置,这在一定程度上与科研机构人员队伍多元性实际不相符合。一方面,根据国家科研经费的相关规定,在科研事业单位中领取工资性收入的科研人员即编内人员不得领取科研经费中相关人员费用。编内人员从事科研活动无论付出劳动多少都不得领取人员费用,可能造成编内人员从事科研活动的动机仅仅是为了职称评定,削弱了科研经费对编内人员从事科研活动的刺激作用。另一方面,科研业务的扩张性与事业单位编制的有限性之间存在矛盾。近年来,科技事业发展迅猛,科研业务不断增加,科研机构需要适当扩充研究人员队伍,但我国科研机构基本都属于事业单位,受到严格的事业单位编制控制。这导致同一个科研事业单位人员队伍存在编内编外两个群体。同时,由于财政经费支持只保证编内人员,公益一类由财政全额支持,公益二类可以增加市场配置资源。此外,尽管编外人员可以从科研经费中获取人员费用,但是必须执行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制度,因此,科研经费对编外人员的刺激作用同样有限。以广东省A科研事业单位为例,该机构人员结构复杂,既有编制内人员又有编制外人员,且随着业务日益增多,该机构编制外人员逐渐成为开展工作的主要力量。受限于广东省相关规定,该单位编内人员不允许从科研活动中获取其他非工资性收入,因此大部分编内人员在获得一定职称以后便失去了工作积极性,导致编外人员承担了近80%的工作量,尽管如此,编外人员也并不能因此而获取高于编内人员的收入,这使得编内编外科研人员都缺乏积极性。

(2)科研经费使用自主权与事业单位“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矛盾

科研活动是探索性的,其进程和结果并不能完全预知,这决定了科研经费使用存在持续性和不确定性。这在一定程度上要求科研机构必须具有根据科研活动的需要进行科研经费开支和管理的自主权。但目前,科研事业单位获得的科研经费执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即财政性科研经费并没有真正下拨到事业单位账户,而是由项目承担单位通过“零余额”账户提出支付需求,向收款方账户先行支付,然后再由国库单一账户向零余额账户支付清算。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是为了解决以往财政资金多环节拨付、多头管理、多户头存放的弊端,同时也加强了预算管理,防止用款单位对财政资金的挤占、挪用和截留。但“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项目承担单位的经费使用自主权,二者存在较为明显的矛盾,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科研经费使用的持续性与“国库集中支付”的短期性矛盾。“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短期性既体现在科研经费使用期限与科研周期不匹配,又体现在科研经费拨款时滞长。财政部门针对所有科研项目设置统一使用时间,这导致部分研究期限超出经费使用期限的科研项目后期科研活动缺乏经费保障,无法顺利开展。同时,由于财政预决算需要,所有科研经费零余额账户在年底均要冻结一段时间,一般要等到两会开完后一段时间才能解冻继续使用,导致这段时间科研经费无法开支。二是科研经费使用的不确定性与“国库集中支付”的固定性矛盾。“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固定性要求必须严格依照审批通过的预算执行,一般不做调整,即使部分科目允许调整,审批手续冗长。以广东省为例,省级财政专项资金年底由财政主管部门冻结,直至下一年人大审议通过预算方能使用相关的科研经费,事业单位承担的科研项目经费每年有3-4个月冻结期,一个三年的项目,意味着就近12个月的时间是无法开支项目经费的,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项目的实施进度。

(3)科研经费中“人员费”与事业单位绩效工资的矛盾

科技人才是科研活动的主导力量,科研人员的劳动报酬是科研人员待遇的重要的体现,必须充分考虑并体现科研人员的劳动付出,这要求在科研经费管理中要切实把握好“人员费”支出,但目前科研经费中关于人员费的改革存在着矛盾。由于科研活动中每个人的工作量和实际贡献大小均存在明显差异,从公平性和激发人员积极性的角度出发,需要对科研人员实行“按劳分配”和“按贡献分配”,科研经费改革也提出了“在人员费中可以在间接费用中提取部分费用用于奖励具有突出贡献的项目组人员”,但这项广受研发人员欢迎的改革政策在现实中却难以落地,其原因仍然是受制于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制度。我国在事业单位改革过程中,一项重大的改革举措就是实行绩效工资制度,支持科研单位按照岗位和实际绩效设置劳动报酬。但在实际操作中,由于部分绩效难以量化,人力资源主管部门为了防止事业单位滥发奖金、绩效,往往给事业单位的绩效工资设置了总额上限,事业单位的人均年绩效工资不得超过规定上限。如果该单位已经达到了该绩效工资上限,即使科研人员承担更多的科研项目,取得更多的科研成果,单位也不敢在给予更多的科研报酬或绩效奖励。此外,事业单位的绩效工资往往是按照工龄、职称、岗位来设置,大量科研事业单位均存在部分科研人员获得高级职称后就不再积极参与科研活动的情况,但这部分人员往往拿着较高的绩效工资和科研报酬,而年轻的科研骨干虽然在工作量和实际贡献上均远远超过部分高级职称人员,但收入却远远低于他们,这严重挫伤了年轻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妨碍了年轻科研骨干的培养,造成了科研活动效率的损失(如图3)。

(4)科研经费中“设备费”、“材料费”与事业单位政府集中采购制度的矛盾

设备、材料是开展科研活动的物质基础和支撑,离开了设备和材料,科研活动尤其是自然科学领域科研活动几乎无法开展。按照国家政府采购法和事业单位管理制度规定,使用财政资金购买的属于政府采购范围的产品,需要通过政府采购程序进行购买。科研活动中涉及到的部分办公设备、耗材、资产等采购必须按照该规定进行政府集中采购。但政府采购制度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却给科研经费中“设备费”、“材料费”的使用造成了一定困难:一是设备和材料的及时性与事业单位政府采购的程序性的矛盾。政府采购需要经历追加预算、编制建议书、备案合同等手续、网上集中竞价等环节,每个环节需要审批以及操作的时间,通过政府采购的产品和服务时间跨度长。这与科研活动中的设备和材料必须及时到位形成了矛盾,延缓了科研活动的进程,甚至可能导致科研活动的失败。二是通过集中竞价采购中标的产品往往和科研实际需要存在一定的差异性。政府采购通过网上集中竞价,最终中标者一般都为价优者,且产品为统一的样式和性能。但科研活动千差万别,科研活动所需要的设备和材料也有特殊要求,中标的产品在质量、规格、型号等方面未必符合科研实际需要(如图4)。

4 深化我国科研经费改革的对策建议

针对上述科研经费改革与事业单位管理制度之间的矛盾,在新的历史时期,若要最大限度发挥科研经费作用,激发科研人员积极性,全面推动我国科技创新事业蓬勃发展,必须进一步深化我国科研经费改革,突破体制机制障碍,在我国科研经费投入不断增加的情况下,不断增加科技产出,提高科研经费使用绩效,具体可以做到以下六个方面:

(1)加快推进科研事业单位的分类改革

科研机构分类改革是动态的过程,应做到一是明确科研机构定位。科研机构应综合社会需求和自身实际,合理定位,在突出机构特色的同时提供优质的服务;二是确定分类支持方式。针对不同类型机构采取不同的财政支持方式,最大限度发挥科研经费的效益;三是坚持公益性和市场化并重,在给予公益性科研机构足够经费保障的同时也要允许其收取相应的服务费用,并注重科研成果的应用转化,提升科研创造积极性。

(2)提高科研事业单位的经费使用自主权

科研经费使用自主权的大小与科研人员创新热情高低和科研成果的多少之间是正向关系,为提高科研人员创新热情,推动科研成果产出,我国应借鉴欧美发达国家逐步加大科研经费使用自主权,如:美国的科研资金管理分散在多个部门,政府科研机构主要实行以理事会为核心的自我管理,具有很强的自主性。德国《科学自由法》给予马普学会等受国家资助的非高校科研机构在财务等方面更多的自主权和灵活度,减少科研经费管理中的官僚主义。具体应做到:一是下放预算调整的权限。除特殊情况外,经费调整的权限应下放至项目承担单位,同时对经费比例不搞“一刀切”,允许根据实际需要灵活调整;二是创新资助方法和经费使用模式,允许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自主使用经费,提升经费使用的灵活性;三是坚持灵活性与规范性相结合。在大幅度提升经费使用自主权的同时也应相应的信用评价制度,约束相关专家及项目负责人规范使用科研经费;四是转变财政科研经费的国库集中支付方式,让科研单位而非财政部门掌握经费使用自主权。

(3)允许事业编制人员领取项目“劳务费”

改变我国以往科研经费管理中存在的“重物轻人”现象,借鉴欧美发达国家经费支出弹性较强的特点,如:美国研究型大学教授至少3个月的薪水来自于课题经费,且在科研经费的占比可达50%左右,各项支出允许浮动15%的比例。瑞典支付博士生等科研人员的工资金额和管理费分别约占项目经费的50%和30%。德国项目经费中给包括博士生在内的临时聘用人员的开支高达80%[11],更加重视科研人员的劳动付出,尊重其劳动成果,并合理补偿科研活动中的人力资本。一是推行“全成本核算”方式,将人力资本支出纳入“全成本核算”当中,使其得到合理的经济补偿,体现其劳动价值;二是扩大人员费用支出范围。将项目负责人和课题组成员纳入“劳务费”支付范畴,实现项目组成员收入体现其贡献大小,提升其工作积极性;三是突破体制机制瓶颈。努力实现科研经费管理与事业单位绩效工资管理制度脱钩,制定绩效支出管理办法,提升政策实操性,确保政策落地。

(4)允许科研项目材料设备采取多种购买方式

一方面应对政府采购的程序和规定进行完善和优化,减少政府采购过程中不必要的环节,缩短政府采购周期,提高设备材料购置效率,确保设备材料及时到位;另一方面应允许科研项目材料设备采取多种购买方式,增强科研事业单位购买设备材料的自主权,在规范研发设备、材料采购规范性的同时,允许项目承担单位根据实际研发需要进行多种形式的采购。

(5)科研经费管理从过程管理向目标管理转变

改变当前科技、财政、审计部门强调“过程管理”的理念,借鉴欧美发达国家在保证合规性的基础上,更加强调科研经费使用绩效,强调科研经费投入与最终科研成果产出之间的关系,如:美国科研经费总量位居世界第一,与此相匹配的是美国的科技创新能力也高居世界第一位。建立“目标管理”理念,对项目单位的考核、评价、管理应该重点关注是否完成了项目合同指标。财政部门对科研经费的管理也应该从对具体使用过程的管控中脱离出来,通过制定相应的制度和规则对经费使用单位进行规范和威慑。审计部门应转变监督的方式,不能将科研经费管理的合规性及关注点集中于报销发票是否合规,应从科研项目的目标出发,综合考量,以此判断科研经费使用是否存在违法违规行为。

(6)完善科研经费管理监督机制

尽管发达国家在科研经费使用方面自主权非常大,但这并不意味着科研人员可以为所欲为。发达国家建立了非常完善的监督机制,一旦发现科研经费违规现象,将对科研人员进行严厉的处罚。美国对大学经费使用设置了“系管理人员———学校的基金管理机构———相关拨款机构”的审计三道监督关卡。如果科研人员被发现存在科研经费贪污挪用等行为,将面临相应的法律制裁,而且将无法再承担政府相关科研项目;英国规定公立项目要接受媒体监督;在德国,经费越多的项目,所需说明越详细;韩国则鼓励举报科研经费腐败现象,奖金最高10亿韩元。因此,我国要建立以审计部门为主体,多个部门共同参与的全方位监督体系,且对申请科研经费过程中弄虚作假,违法挪用科研经费的相关单位及个人,应加大惩处力度,增加罚款的数额,必要时提起刑事诉讼,使科研单位及个人在高压政策下自觉遵纪守法使用科研经费,确保科研经费合法、合理使用。

参考文献

[1]贺德方.美国、英国、日本三国政府科研机构经费管理比较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7(07):88

[2]钟灿涛.高校科研经费管理问题的深层原因与对策分析术[J].研究与发展管理,2011(06):100-104

[3]付晔,杨军.论高校科研经费使用问题产生的根源与治理[J].研究与发展管理,2014(04):116-121

[4]詹宏毅,林静.美国研究型大学科研经费管理的特点与借鉴[J].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刊,2015(03):132-142

[5]李兵,李正风,崔永华.课题制科研经费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科技论坛,2011(07):5-11

[6]詹御涛.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下高校科研经费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J].财会通讯,2011(12):54-55

[7]刘军民.以深化科研经费管理制度改革落实创新驱动战略[J].地方财政研究,2014(01):44-52

[8]殷献民,李志斌,彭志文.财政性科研经费的使用问题及政策建议[J].北京社会科学,2012(06):60-65

[9]李燕萍,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研经费管理政策的变迁、评介与走向——基于政策文本的内容分析[J].科学学研究,2009(10):1443-1444

[10]寇宗来.中国科技体制改革三十年[J].世界经济文汇,2008(01):77-92

初中教育科研制度 篇8

关键词:体育中考;减负;素质教育;新课标;建议

1 前言

体育中考自出台以来,在全国如火如荼的开展,得益广大体育工作者、学生、家长的支持以及社会各方面的积极肯定。随着基础教育改革和新课标的实施,学生素质的提高得到进一步的深化和发展。笔者所在的昆明地区曾取消了体育中考加试,由此引发探究。

2 研究方法和对象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对延续中考体育制度的可行性进行研究。

3 结果与分析

3.1我国体育中考的现状

1990年国务院颁布的《学校体育工作条例》第九条明确规定:体育课是学生毕业、升学考试科目。1992年国家教委实行部分试点。2000年开始全面实施体育考试,体育作为中考必考科目正式确定下来。2001年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作出了《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2005年秋全国中学阶段各年级全部启用新课程,体育中考随之而生。

3.2延续体育中考制度的可行性分析

3.2.1“减负”与体育中考的关系

南京政府教育督导室对鼓楼区19所中学初一至初三减负后学生的学习、生活进行问卷调查。

问题l:减负后家长要求你业余时间干什么?排前5位的依次是:看书、读报占73%,看电视占12%,不作要求的占7%,而进行身体锻炼的仅为15%。

问题2:减负后,你希望在业余时间做什么?排前5位的依次是:看书57%,看电视17%,玩占20%,参加体育运动为16%。

据此调查,减负后真正参加体育活动的学生并不多,最多的还是学习,可见减负未必真把学生从作业堆里放出来。深究其因根本还是应试教育的束缚,而体育中考的实施,势必将学生引导到更多的体育运动中去。

3.2.2素质教育提升与体育中考的关系

1980年辽宁省体质调查结果表明,锦州市中学生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指标分别为第七名和第十一名,学生近视高达70%。从1981年开始,锦州市实行体育中考制度,学生的身体素质逐年提高。1991年,学生体质监测统计结果表明13—18岁中学生的各项指标高于辽宁省平均值。1992年锦州市重点高中招生统计,统招生按总分773.2—722录取了110名,他们文化课成绩最低为622分,而未能进入统招线的学生文化分最高为620分,总分最高为720分。故没有一名尖子生因体育成绩差而未能进入重点高中。该市12年的经验证明,体育锻炼并没有影响尖子生的升学率。事实证明延续体育中考制度,将有利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3.2.3体育中考带来的效应

首先是家庭效应。望子成龙是每个家长的共同心愿,体育中考必然引起家长的极大关注。此外从国家全民健身战略和学校终身体育教育的角度看,学生一旦养成锻炼身体的好习惯将终身受益。

其次是学校效应。体育中考使学校领导观念转变,重视并加强体育工作。从而体育教学时间得到充分保证,对学校体育的投入大大增加,场地、器材等教学条件也得到较大改善。此外,体育教师的地位也得到认可,充分调动其积极性,给体育教师带来一个春天!

最后学生效应。学生改变了以往上体育课不正确的观念,积极参加锻炼。体育中考增强了学生的体质,提高了学习活力,丰富了文化生活,促进身体素质和文化素质的综合提高,保证其身心协调发展,成为减负的重要途径之一。

3.2.4新课标的实施与体育中考关系

新课标的基本理念: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同时《教育部关于保证中小学体育课时的通知》规定中学《体育与健康》占课时比例,保证7~9年级每周3个课时的体育课。综上所述,新课标提高了学生主体性,激发了兴趣,增加了锻炼时间,对学生评价更加科学了,结果不言而喻。在新课标环境下,体育中考是满足学生需要的重要途径。

3.2.5取消带来的负面影响

首先对学生的影响。中考是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方式,推行体育中考对中学实施素质教育起促进作用。如果取消,对体育特长生打击更大,因为体育是他们的优势项目,体育考试加分能提高中考综合成绩;而对大多数来说,既费时费精力又不能提高中考成绩的体育锻炼谁都不愿参加,班主任和家长更不会支持,都想把时间和精力用在文化课上,体育课上不上无所谓。取消势必影响体育锻炼的热情、学生体质的增强和综合素质的提升。

其次对体育教师的影响。体育考试不是目的而是一种手段,通过考试,引起社会、学校、家庭对体育的重视,最终促进青少年体质和综合素质提升。而学生不愿上课,注意力不集中,体育教学便无法开展,这对体育教师无疑是个打击,他们的工作热情和干劲势必降低。

然后对国民体质的影响。当前,全民健身计划已纳入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及精神文明建设规划,各省市都建有各类体育协会,近1/3的人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民群众体质与健康状况有了很大好转。但学生一旦降低锻炼热情,失去了体育兴趣,身体素质必然下降,从而影响整个国民体质的提高。身体素质的提高不是朝夕能实现的,要靠长期的锻炼才能达到。因此我们要积极响应国家号召,特别是对中学生培养自觉锻炼意识,把终身锻炼理念引入课堂从而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

接下来对体育院校的影响。取消体育中考,直接关系到体校生源。体校招生一般均以体育测试和文化考试的综合成绩作为录取条件,如果平时不参加体育锻炼,体育考试成绩肯定上不去,考生的体质也差,造成生源不齐,对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和输送造成冲击,各类体育活动和赛事将大打折扣。

最后对体育教师及体育生的就业影响。取消体育加试,学生的体育积极性下降,体育课已不重要,显然导致体育师资过剩,其就业难度增加。同样,体校学生的就业问题也日趋严峻。

4 建议

4.1制定合理的考试项目

如昆明必考项立定跳远存在身高因素的影响。考试分值安排不合理,太重结果分,不重过程分,由于遗传等因素的影响,有些学生考试成绩好,但上课懒散,而有些学生上课训练很认真刻苦,成绩却上不去。国家教委和地方教育主管应尽快制定体育考试的合理方案或意见。如考试项目体现个体差异性,不受先天因素影响;增加选考项目,让学生根据自己情况有更多选择;设过程分,过程与结果并重等。

4.2严肃考试纪律

严肃考风考计,增大监督力度,作好监督工作,杜绝弄虚作假、徇私舞弊。

4.3加强科学研究和宣传

针对学生运动损伤增多,差生身体素质上不去的现象,加强体育考试的科学研究和宣传,对学生运动恢复进行安全教育,为体育考试的实行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5 结论

新课改下,体育中考显示出科学性和时代性。中考体育制度的实行不仅是学校体育深化发展的途径,更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人才的有力措施。

参考文献:

[1]王辉.中考体育改革的反思[J].中国学校体育.2004.2.

[2]张隆裕.对初中毕业生升学体育考试效益的探讨[J].体育教学.2000.2.

[3]朱慕菊主编.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M].北师大出版社.2002

上一篇:自动化控制技术论文下一篇:扎赉特旗教育局开展机关效能建设活动实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