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市级农科院所科研管理工作的现状及建议

2024-06-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地市级农科院所科研管理工作的现状及建议(精选2篇)

地市级农科院所科研管理工作的现状及建议 篇1

1 当前科研院所内部管理存在的不足

1.1 没有专门的管理模式, 用行政机关的管理方式进行内部管理

科研院所管理改革是国家科技体制改革的重要部分。为适应市场需求, 改进管理效率, 科研院所在建立现代院所制度、新型研发组织, 探索多元化建设模式等方面进行积极的尝试和探索。但目前为止, 这些改革仍是“破”多于“立”, 大多数科研院所还处在如何脱离原有体制阶段[1], 所有权和经营权关系的厘定并不清楚, 科研院所采取什么样的内部管理模式更为合理, 并没有定论。主要管理者仍然尊从的是“政治逻辑”[2], “政治精英”魅力高于“学术精英”[3], 习惯于用行政机关的管理方式来组织调配人财物资源, 管理手段偏重计划、命令、强制要求、指挥等, 处于靠经验管理的阶段, 激励、协调、服务、指导、培养等适用于科研院所的专业管理方式还停留在局部领域, 发挥作用的空间有限。

1.2 专业管理理念缺乏

管理是一种方法和观念, 有意识地学习和培养专业管理理念才能做好科研院所的内部管理。调查发现, 农业科研院所的管理人员对专业管理思维的重视程度不足。一是管理专业人才少。农业科研院所管理人员来源于2类:一类是原来从事农业科研的人员, 因某些原因后来从事管理工作;另一类是与农业科研院所履行职能相关的财务、基建、英语、法学等人员。这2类人在专业背景方面, 都没有接受过专业管理理念的学习培训。二是在管理工作中没有学习管理知识的主动意识。科研院所内部管理不同于企业管理和行政管理, 由于缺乏与科研院所相关的管理知识学习, 每个人按照自己对管理的不同理解和工作经验开展工作, 不会运用专业管理思维进行内部管理, 最终影响管理效果。

1.3 管理层级职能混同

受传统行政化管理的影响, 科研院所不同管理层次的人员在履行管理职责时, 存在职责混淆、管理错位的现象。高层管理人员掌握着较为集中的管理权, 在考虑单位长期发展战略的同时, 对微观事务也采取了事无巨细的管理, 表现为“凡事要经过领导审批, 不批不能办”, 无论是中层管理者负责的事项还是基层管理者负责事项, 高层管理者都可以参与, 并且可以随时对中层决定的事情予以改变;由于高层管理的错位, 中层管理人员例如内设机构负责人等, 很难只做好分内工作, 容易出现缺位, 即只负责对高层管理者微观的部署进行上传下达, 既不承担责任, 又可以不得罪人;而基层管理者基本不需要参与管理, 也无需对服务科研的成效负责, 只需要执行上层交代事项即可, 可以说基层管理者的管理、服务作用基本没有发挥。

2 优化内部管理的方向

2.1 构建农业科研院所内部管理专有模式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 逐步取消科研院所的行政级别, 并减少对基层微观事务的管理, 释放出让科研院所有更多自主管理权的信号。农业科研院所不同于一般的提供公共服务的事业单位, 是农业科技创新的场所, 但又不以营利为目的, 不同于企业, 面对逐步深化的科技体制改革形势, 通过管理创新打破传统管理格局, 构建科研院所内部管理的专业模式才能应对市场格局的不断变化。

所谓专业管理模式, 是通过借鉴企业管理的思路, 结合科研院所的特点, 按照市场发展需求, 对科研院所的管理体系、文化、理念科学集中地进行改进。在管理体系上, 实施法治化、规范化、程序化管理, 如在人力资源管理中提出岗位分类招聘、分类考核等运行模式, 破除事业编制、“大锅饭”的弊端;建立科技成果产业化的长效机制, 通过入股、承包等灵活方式激励科研人员加大科技成果转化力度, 减少绑在科研人员身上的“编制”“国家工作人员”等身份的束缚;在理念层面上, 逐步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院所文化思想, 彻底从计划经济、事业单位体制下形成的传统文化的禁固中解放出来, 使员工确立起组织使命、组织目标、管理理念、人才理念、合作理念、服务理念等文化概念, 从而形成开放交流的科研环境、团结和谐的人际关系、创新思维的学术氛围[4]。

2.2 适当借鉴企业管理方式

企业行政管理模式提倡者认为, 公共部门、私人部门二者之间不存在本质区别, 在管理方式和效率上, 私人部门比公共部门更有优势。因此, 私营部门中卓有成效的管理方法 (如绩效管理、目标管理、战略管理、灵活且有弹性的组织模式、结果控制、顾客至上等) 都被纷纷引入到公共部门的管理之中[5]。当前, 新型科研机构逐步在焕发生机, 其特点就是用企业化管理激发团队活力, 即新型科研机构内部完全按照企业化管理方式运作, 如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没有固定人员构成的固定研究室, 全部以任务的形式开展工作[6]。当然, 新型科研机构作为一种新生事物还在探索中, 我国庞大的科研机构队伍不可能在短时间内都按照企业化管理运作, 但在市场引领科技创新的大趋势下, 逐步借鉴企业管理的理念和方法, 改进科研院所内部管理, 为科研院所科技创新搭建一个科学、规范的软平台是可行的。

3 改进建议

3.1 实施职业化的专门管理

当前社会专业分工提高了资源配置效率和管理效率。政府退出科技项目管理的改革[7]决定, 表明科技项目管理应该更加专业化, 才能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农业科研院所在确保科技成果服务于国家发展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前提下, 建议实施职业化的专门管理。即把对科研院所的内部管理工作以委托、协议或者外包的方式交给市场职业经理人, 让科研人员专注于科技创新工作。一方面可以降低科研院所跟着行政机关的“指挥棒”进行管理的可能, 体现管理服务于科研的终极意义;另一方面可以最大限度为科技人员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需要明确的是, 职业化管理并非企业化管理, 职业化管理的目的是减少行政干预, 提高管理服务科研的效率, 而非带来盈利效益。

3.2 构建清晰的管理层次

企业管理认为, 高层管理者需要对策略负责, 策略包括公司长期的发展、投资回报、市场占有率额的增长。中层管理者对企业的稳定和效率负责;基层管理者对短期和效益负责, 公司是否可以降低成本、保证质量, 取决于基层管理者的水平[8]。建议借鉴企业管理的层次管理, 将高层、中层和基层管理者职责重新划分, 分别对整体工作的不同目标负责。科研院所最高管理层是决策层, 应将主要精力放在院所发展计划、总体战略目标方面, 健全整个治理体系, 管好自己该管的事。具体到中级管理层的事情, 授权和信任中层管理者去执行和决策, 但要当好参谋。如果越权越位, 或许在短时间内管得有声有色, 但从长时间看不利于单位的发展。院所内设机构部门负责人为中层管理人员, 是一个特殊群体, 既要对上负责, 又要对下发挥带动作用, 还要兼顾同级协调、配合。因此, 中层管理人员应该支持、服从、执行上级决策, 对待自己职责内的工作, 应主动承担责任, 不能因害怕承担责任而将所有事情都交给高层管理者来决策;对待下属, 给予充分的信任和放权, 并及时给予指导。一般管理人员从事基层管理, 对具体的管理服务事项负责, 但不是机械执行上级交代工作, 应对所负责领域工作能够建言献策, 提出建议, 主动开展工作和思考。

3.3 重视基层科技人才

一是把优秀人才放在科研一线。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 单位要适应不断变化的外部、内部环境, 取得持续发展的动力, 关键是由人力资源将这种能力转化而来。而在人才的层次中, 基层人才是最为关键的因素, 因为他们直接从事科工作, 直接从事着影响单位核心竞争力的工作, 他们的能力和水平直接决定了单位科研工作的质量和水平, 只有释放基层人员的能量, 才能提高单位的竞争力。二是科研人员要“专心”科研。多数科研院所为了实现科研与管理的优势结合, 筛选出了一批“双肩挑”人员。但实际情况中, “双肩挑”人员很难做到科研、管理两不误。管理工作的会议、总结、计划、项目评审、培训等事宜将科研时间大量挤占。有调查表明, “双肩挑”行政领导花在科研工作上的时间相对较短, 更多人感觉科研时间不够用。尽管“双肩挑”行政领导人员每天的工作时间更长, 但花在科研工作上的时间却更少[9], 出现了行政管理工作不理想, 科研工作也没有抓好的结果。因此, 要把优秀的科研人才留在科研一线, 即“把最佳人才摆在最靠近行动的前线”[10], 给予优良的福利待遇和社会尊重, 创造宽松自由的科研环境。三是对科技人才适当采用闲适化管理。野中郁次郎认为, 隐性知识对科技创新起着关键作用, 且认为隐性知识作用的发挥需要相对宽松、自由的环境[11]。知识是科研院所的财富, 知识创新的关键在于隐性知识的调用和转化[12], 重视科技人才最终要回归人本管理, 突破只靠制度和监督进行约束的局限, 给科研人员闲适的环境, 变“领导管理”为“协调引导”[13], 有利于使专业技术类知识型人才自我发展需求的精神满足, 激发其自愿将隐性知识传递和转化, 促进科技创新。

3.4 让科技人员评价管理人员

管理是服务, 企业管理服务的是经营, 科研院所管理服务的是科研。但如果管理的效果不是由其服务的对象来考核, 那么管理目标的实现就存在困难。例如, 多数农业科研院所对管理人员采用的是自上而下的评价方法, 即管理效果以上级评价为主, 同级评价、下级对上级评价为辅, 科研人员对管理人员的评价占评价结果的比例很小, 评价几乎不发生作用。形成了管理者只对上负责, 可以对服务的科研工作不负责的管理导向, 背离了科研管理的根本目标。管理的效果应该由服务对象来考核, 即把管理人员的管理效果评价权交给科研人员, 以管理人员为科研做出的服务为量化考核的重要指标, 并将此项考核结果作为管理人员薪资水平的重要指标, 促使管理人员回归管理本位, 从实质上服务于科研工作。

4 结语

农业科研院所在科技体制改革的形势下, 要不断学习、吸收先进的管理方式, 大刀阔斧地改进内部管理, 才能从根本上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 提高农业科技创新能力。

摘要:分析了农业科研院所的内部管理存在的管理效率不高等问题, 为提高管理效率, 农业科研院所应该优化管理, 借鉴企业高效率管理方式突破自身限制, 通过采用专业化管理、明确管理层次、转化评价方式等, 提高管理效率, 适应国家科技体制改革形势, 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地市级农科院所科研管理工作的现状及建议 篇2

关键词:公益类科研院所,现状分析,发展研究

长期以来, 公益类科研院所在促进社会事业科技进步、保障人民健康、保护生态环境、抵御自然灾害等方面取得了一批重要的科研成果, 为经济和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重庆市直辖十多年来, 公益类科研院所更是成为了全市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载体, 成为了社会事业发展公益性研究和服务任务的重要力量, 在城市建设和发展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科技支撑作用。

1 重庆市公益类科研院所的发展现状

据统计, 全市现有公益类科研院所44家, 涵盖农林牧渔、制造、交通运输、电子信息、医药卫生等10个行业领域, 分别隶属于重庆市科委、林业局、农委、卫生局等市级主管部门。其中, 中央在渝15家、市属24家、区县5家。

2009年, 我市公益类科研院所发展情况如下:一是科研基础设施建设规模大幅扩大, 资产总额共计25.7万元, 科研仪器设备总值也已增加到6.2亿元;二是科研人才队伍不断壮大, 科技活动人员6695名, 占从业人员的57.6%。科技活动人员中, 中级及以上职称2991名, 硕士及以上学位651名;三是科技活动经费投入、支出大幅增加, 其中, 仅科技活动经费支出一项, 从2005年的6.3亿元已增长到2009年的12.1亿元;四是创新能力和科研水平有了较大幅度的提升, 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中心增加了3个, 承担了项目323个, 经费4.6亿元, 专利申请受理数、授权数分别是2008年的1.6、1.9倍;五是加大了科技资源整合力度。“十一五”以来, 我市成功组建了以市科研院、农科院、质检院等大院所为代表的创新平台, 全市科研院所技术研发和服务能力不断增强。

经过近年来的建设和发展, 尤其在“十一五”期间, 我市公益类科研院所的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科研环境条件不断改善, 产学研合作日益深化, 对外开放合作日趋活跃, 科研创新能力和公共服务能力取得了明显进步, 在产业优化升级中作用较大, 经济规模和效益也得到大幅增长。

在我市公益类科研院所发展取得显著成效的同时, 我们还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总体来说发展较为迟缓, 与我市的城乡统筹发展和重庆科技创新中心的建设不相适应, 和科技创新较为发达的广东、江苏等地相比无论是在院所数量、人才队伍、创新产出还是财政投入方面都存在较大差距。

2 制约重庆市市属公益类院所发展的原因分析

2.1 行业分布、空间布局、结构不合理

公益类科研机构的行业覆盖面有待拓宽。全市44家公益类科研院所只有南川的药物所、万州的三峡农科院等5家分布在区县, 其余均在主城区, 区县科研力量薄弱, 特别是三峡库区和武陵山区;长期以来形成的条块分割体制, 导致有的行业基础性科研长期无人问津, 科研成果供给不足, 或公共科技资源被无偿用于市场营利行为。

2.2 高层次科研人员的缺乏

我市的科研队伍还很薄弱, 领军人才数量稀少, 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匮乏, 人才聚集效应无法形成, 创新能力强的研究团队难以产生。我市绝大多数科研院所的优势领域往往只集中在少数几个方面, 气象、地理信息系统、模型开发、生态等领域的研究人才基本属于空白。由于科研条件和收入待遇等原因, 公益类科研机构不仅难以引进高级人才, 而且还面临优秀人才流失的严重问题。2009年我市公益类科研院所共承担国家级课题仅占全年课题总数的11.28%, 约50%的机构2005~2009年甚至从未申请到国家级课题, 缺少科研领军人才是重要原因。

2.3 财政投入长期偏低

公益类科研院所收入来源中财政收入占比76%, 而财政投入长期偏少, 人均事业费每年仅0.8万元, 在职职工人均收入还处于全国较低水平。针对公益类科研机构设立的基本科研业务费2009年平均每个院所不到23万元。支持公益类院所的科研条件专项每年平均不到250万元。仅58%的公益类科研机构建了科研基地。我市公益类科研院所的横向收入, 只相当于贵州省的12.25%。科技活动收入中政府拨款额仅相当于江苏的19%, 山东的20%, 广东的18%, 四川的25%, 陕西的43%。我市公益类科研院所发展缺乏硬件支撑, 房屋建筑陈旧、科研条件差、科研装备落后。

2.4 管理体制机制不顺

公益类科研机构的行政、科研业务、经费存在多头管理问题, 各个部门之间缺乏有效协调沟通, 造成资源分散、重复投入、效率低下等问题。在社会保障方面, 公益类科研机构的养老保险、社会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相关配套政策还不完善, 并且地处主城和区县的院所还存在政策上的差别。考核评价、激励约束机制还不完善。

3 促进重庆市市属公益类院所发展的对策建议

3.1 建立现代科研院所制度, 完善科研创新服务体系

宏观管理和统筹协调科研机构的结构布局、职能定位, 有步骤地精简和优化组合社会公益类科研院所, 尽快解决公益类科研机构多头管理问题。围绕我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及主导产业发展、重点科研基地建设、关键技术性重大项目攻关, 构建若干个有区域特色的行业集群技术中心。与此同时, 建立科研院所创新能力、科技人才评价体系、产学研联席会议制度、完善科技信用制度和科技成果奖励制度。

3.2 大幅增加财政投入, 给予稳定支持保障

给予科研机构稳定支持, 把科技投入列入预算保障的重点, 逐步提高财政公益性科技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例。政府应加大对社会公益科技的支持, 将财政支出重点放在公共事业发展、公益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提高公益类科研机构的人均事业费水平, 力争2-3年内达到人均2-3万元。每年安排500万元用于加强中青年学术带头人的培养和研究团队建设。

3.3 围绕战略发展需求, 重点建设若干公益类科研院所

围绕重庆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需求, 整合现有科技、人才资源, 实现全市科研机构创新资源的优化组合。加大公益类科研院所的支持强度, 在重点学科、人才团队、科研基地平台、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集中投入, 改善和保障科研条件。推动重庆市应用技术研究院、市农业科学院、市质量计量检测研究院“三院”做大做强。支持中央在渝院所牵头承担国家和市级重大科技计划项目、重大科技工程。

3.4 加强合作交流, 组建产学研战略联盟

实行开门办院 (所) , 广泛加强同国内外的大院、大所、高校及企业的合作交流, 主动出击, 靠大靠强, 实现优势互补, 相互开放实验室和科研设施, 联合开展科学研究, 组织实施重大项目, 逐步形成一批技术领先的科技成果。

3.5 增强核心竞争力, 加强科研基地建设

科研机构的创新, 是最起码的物质条件。因此, 要坚持统筹规划、综合集成、共建共享原则, 依托在行业或领域内著名的公益类科研机构, 突破传统的条块分割, 集成国家、地方科技资源, 建设具有新型运行机制、能承担重大科技任务的科研基地, 如野外观测台站、种质资源库、生物数据库等;建立公益类服务性平台, 明显改善公益类科研机构的基础条件和基础设施, 实现仪器设备和数据资源的共享, 提高公益性科技研究的保障能力。通过连续、稳定的支持, 形成一批高水平的社会公益科技研究基地。

3.6 加强人才队伍体系, 建立灵活用人机制

根据公益类科研院所的需要, 重视培养创新团队和一批尖子人才和科技领军人物, 使他们在学科、层次、知识及年龄结构上逐渐趋于合理化;设立专门科研人员培训基金, 重视优秀人才和研究梯队的培养, 形成特色突出、优势明显的高层次人才联合培养新体系;对关键、重要岗位要增加竞争的透明度;采取措施, 鼓励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间的合作研究开发, 加快科技活动人员在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间流动, 逐步实现科技人才资源共享, 推行固定岗位与流动岗位相结合、专职人员与兼职人员相结合的多层用人制度, 促进科研人员的合理流动。

参考文献

[1]重庆市公益类科研机构稳定发展的支持政策研究CSTC, 2009CE9148重庆市农科院沈琦.

上一篇:满江红,满江红京镗,满江红的意思,满江红赏析下一篇:单词记忆小窍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