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走出家庭教育的误区的论文

2022-05-0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关键词】学前教育幼儿园办学主张品质0006-02《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国发〔2010〕41号)指出,学前教育是终身学习的开端,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重要的社会公益事业。办好学前教育,关系亿万儿童的健康成长,关系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关系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关于走出家庭教育的误区的论文 (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关于走出家庭教育的误区的论文 篇1:

大学生自主式家庭教育浅议

摘 要: 目前关于高校家庭教育的研究都侧重以家长和家庭为行为主体,本文以为从长远的个人发展和社会进步看,此类研究无法从根本上改变现状。本文推重以大学生群体为直接教育对象和可预期实施对象的自主式家庭教育,在简单分析高校单向推行家庭教育阻力的基础上,本文论证了大学生自主家庭教育的功能,以及实际开展中所需要重点关注的几个方面。

关键词: 高等教育 大学生 自主式家庭教育

自从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颁布以来,大学生家庭教育日渐受到重视。对于高校思政工作者和研究者来说,如何将社会、家庭、学校三位一体教育合力中家庭的功效发挥出来,成为当下一个热议的话题。究竟我国的家庭教育应该如何向高等学校延伸,应该以何种方式对大学生的成长起助推作用。

一、高校单向推行家庭教育的阻力

1.现有观念的影响。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妇女从家庭中走出来后,伴随一系列教育法律法规的颁布,基础教育的具体实施被彻底从家庭中剥离开来,以至于我们经常听到家长对老师说的最多一句话是:“孩子就交给你们了”。虽然近年来中小学阶段家庭的参与已经越来越明显,但仍然存在很大的问题。一方面,社会文明水平决定了家长的参与和重视很多浮于表面,多要借助于家长会、作业检查、开放日等形式体现。另一方面,落后的教育发展状况也造成了真正重要的例如家庭氛围,教养方式等不可量化的教育要素的乏人问津。基础教育尚且如此,谈及高等教育,家长的普遍理解更是,孩子终于成人了,可以放手喘口气了。在这种整体社会教育水平偏低的大环境下,讨论家庭教育对高等教育的支持很难有立足点。

2.家长的教育素质参差不齐。家长是家庭教育的主要实施者。虽然现在以90后为主流的大学生们的家长在受教育程度上已经远远超过80后、70后的大学生家长,然而要求他们按照高校的希望配合实施家庭教育,困难依然很大。一者,真正接受过正规高等教育的家长,真正了解高等教育培养目标的家长依然是寥若晨星。二者,家长对家庭的教育功能,教育方式缺乏普遍的理性认识,家长们期望的也就是陪同作业,检查,默写等低层次的看护工作。三者,一些家庭本身就是问题家庭。单亲,离异,重组,家庭不睦等很多表象就是家长本身在处理家庭关系上不智的后果。在这些因素之下,将家庭教育寄希望于全体家长,本身就是个虚幻的泡沫,缺乏可行性。

3.高等学校相关准备的不足。很多研究者都表示要建立完善的家校沟通体系,然而就我国高校师生,尤其是辅导员和学生比来说,这一建议本身就是项艰巨的工程。以现状来说,负责学生工作的老师更多时候还是应付式的出事才和家长联系。家庭教育本身专业要求很高,相应的配合指导必须有一定功底的专业人士来开展,否则只能流于形式。而高校辅导员队伍,目前虽然日益专职化,但是整体在此一领域的专业素养还是亟待提高的。在高校没有充分人员准备的前提下,一味盲目推进,只会提前将热情空耗。

4.空间距离的阻碍。传统的中小学,无论层次高低,家长、家庭介入孩子的成长都是有空间距离保障的。一般来说,孩子都在身边,除了寄宿制学校定期回家外,大部分孩子和父母长期生活在同一屋檐下。相对封闭的空间,充裕的时间,保障了家长和子女之间的了解、交流、沟通,以及对学校教育的反馈。而进入大学,这种传统的空间被打破,大部分的子女都要远离家乡到异地求学。突如其来的空间距离,使得原本习惯了耳提面命的家庭教育一下子失去了渠道,没有了着力点。家长都会觉得孩子长大了,离远了,没有抓手了。即使真的被告知问题,很多家长除了打打电话,偶尔来一两次之外,也很难真的介入。

二、自主式家庭教育的内涵

正是鉴于以上几点,我以为,就高等学校单向对家长提倡重视家庭教育,不能从根本上改变目前我国家庭教育层次普遍较低的局面,对于大学生个人的成长也很难有真正意义上的扶正和帮助。从根本上看,对于中国孩子而言,由于他们长期身处高层次家庭教育的真空地带,即使进入大学,从年龄上看他们也是成年了,但从精神上衡量远远不达标。他们的大学岁月,介于应成年和未成年之间,介于旧家庭的退出与新家庭的进入之间。他们是今天的孩子,但一脚踏进社会,他们就是明天的家长。如果能够恰当地引导其开展正确的自主式家庭教育,那么对于其自身独立,反省既往,人格重塑,未来的人生及终身的幸福都将有深远的影响。

关于家庭教育的界定,学界一直表述纷纭,其中有这样一种定义:为健全个人身心发展,营造幸福家庭氛围,以建立祥和社会,而透过各种教育形式以增加个人及家庭生活所需的知识,态度与能力的教育活动。

那么何谓大学生的自主式家庭教育呢?我以为,就是高校通过自身的努力创造环境,科学设置相关课程,引导大学生进行自主式学习,提前实现作为家庭组建者进行家庭生活必需的认知,态度和技能的积累。当下高校谈论较多的家庭教育,必须借助于家长,更多关注的是学校教育最后阶段人群的过去或当下已经发生的状况,而本文的讨论立足于大学生群体的自主教育,直接影响的是他们所要展开的未来生活和后续动态发展。

三、自主式家庭教育的功能

1.反省原有的家庭。鉴于社会现状,不少作为基本构成单位的家庭都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所谓“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其中典型的问题诸如夫妻关系不睦,父母和子女的不理解,教育冲突,家庭暴力,养老纠纷,等等。通过开展正规的家庭教育,高校可以将正确的家庭价值观和实现技巧展示给大学生,让大学生比对自己原有的家庭。通过客观的审视,既可以归纳出原有家庭的优点,又可以寻找到其存在的深层次问题。只有隔岸的审视,才能超脱地发现问题,才有可能走出“家庭模式遗传”的怪圈,避免历史的重演。

2.弥补自身的不足。在反省原有家庭的基础上,自然而然可以更清晰地看待自我。对于个人的成长而言,先天的遗傳固然重要,但大量的事实和研究证明了,后天的习得对人发展方向的影响是决定性的。家庭作为个体最早的学习场所,它施加的是一种非正式的无意识影响,它的两性相处模式,家庭氛围,家庭运作的模式都将直接影响成长起来的后代。这种影响虽然无声,但远比行诸口头和课堂的传授更有效。不睦的父母关系,容易导致子女对两性关系的不信任;呵斥的训导,容易导致子女不自信;溺爱的教育,容易导致子女以自我为中心,抗击打能力较弱。事实上,通过孩子总可以看到他所走出来的家庭。自主式家庭教育,可以帮助大学生认识到自己身上有家庭的烙印,对于部分有毅力付诸行动改变自己的人来说,更可以实现自我弥补和修复。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总目标看,这是最为有效的自我教育途径。

3.预建未来新家庭。对于大学生来说,虽然身上打着家庭的烙印,但他们已经从原有的家庭中走了出来,且处于逐步脱离的过程中。作为即将踏上社会的人,他们是新家庭的构建者。通过培养自主式家庭教育的涵养,他们可以对未来自己将建立的家庭进行构建预想,结合自身的条件,清楚自己要规避的误区,明确自己要达到的目标。这样无论是在择偶,还是在婚姻关系的确立,还是在两性的相处上,都可以提前推动大学生进行理性思考。立足于原有的家庭,立足于自身的成长条件,使得理性思考后构建的新家庭,相比当前社会上大量盲目冲动的婚姻将更为慎重,更为稳固。

4.深远的社会意义。不管是成年的男性还是女性,幸福的源泉,生活的动力,主要都将来自他后天建立的家庭。对于处于可塑关键期的大学生,进行自主式家庭教育,对其将来的人生道路是不可缺少的。而家庭的稳定又将直接影响社会的稳定,直接影响下一代的成长和教养,将可能出现的很多社会问题泯灭于未形。这种防微杜渐式的提前教育,实际效果应远远好过缝缝补补的清理问题。大学的教育正是应该立足于受教育者未来的发展,为其提供终身发展的滋养;大学的教育也正是应该立足于对社会的反哺,而非暂时的明确效益。

四、大学生自主式家庭教育的实施要点

1.高校要勇当落实主体。对于从学校到学校的大学生来说,他们从未涉世,对于自身的家庭及相关的教育影响很难有一以贯之的理性把握,对于家庭教育的专业系统知识也很难通过完全的自学有全面的掌握。这就决定了高校责无旁贷应该挑起重担,应该把影响个人未来和社会未来的家庭教育明确纳入人才培养的目标体系,要改变过去对学生主体进行系统家庭教育的无视或忽视态度,制订详细的教学计划步步推进,确保以后的每一代成年人都有足够的知识储备追寻自身的幸福。

2.必须聚焦两性关系。一个家庭一旦建立,家庭内部成员之间及和外部世界之间就有了千丝万缕的关系,这些关系处理不当就会产生各种各样的矛盾,而所有问题的中心所指必然是一个家庭的两性关系。一个夫妻关系高度融洽良性互动的家庭,很难会有信任危机,很少有教育分歧,养老纠纷等纷繁的冲突。相反,很多问题高发家庭的潜在原因,都是夫妻双方作为家庭主要创建人之间出现了或隐或现的裂痕。所以解决一切家庭问题都应该从夫妻关系入手。对于未来新家庭的构建者来说,两性关系的深入了解和思考就显得至为重要。高校在展开家庭教育时,有必要在这个问题上多着力。相爱简单,相处难,婚姻中的两性关系是所有人际关系中难度最大的,也往往是最容易被忽视的,而此种关系处理不当给当事人带来的伤害也是最大的。

3.必须凸显家庭的契约责任。家庭作为社会的细胞,自建立之日起就是一种契约和责任的象征。一旦选定一方,进入婚姻,则意味着选择了一种生活方式,这种选择一旦做出,则是一种承诺。男女双方应该有相应的承担能力,而不能朝秦暮楚,反反复复。现在社会上的闪婚闪离,离婚率偏高等现象,很大部分原因是太多的婚姻不成熟,双方只有婚前的感情,而不要婚后的责任,归根究底还是对家庭的本质认知不够。夫妻双方以正确的契约精神经营家庭,可以避免双方为琐事所累,避免在子女教养问题上产生分歧,避免双方家庭对待不公等很多问题。

五、结语

综上所述,我以为就目前的社会发展阶段和教育水平而言,高校单方面要求家长配合开展家庭教育难以取得重大进展,相反,高校应主动抓住大学生最后的在校时光,主动利用这段家庭教育认知的空白地带,好好开展以大学生为主体的自主式家庭教育。唯有如此,才能一方面促使大学生反省自我,在校期间实现自我弥补教育,另一方面提高其未来组建幸福家庭的能力,為社会的文明发展作长远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张良才.中国家庭教育的传统、现实与对策[J].中国教育学刊,2006.06.

[2]罗娟.中国家庭教育误区探讨[J].科教文汇,2006.10.

[3]马其南.论高校与学生家庭沟通机制的建立[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2008.05.

[4]罗良针,姜超.大学生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与对策[J].黑龙江教育,2008.12.

[5]张功,江沈红.高校辅导员队伍现状考查[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09.06.1.

[6]赵秀冀虹.关于加强大学生家庭教育的几点思考[J].科教文汇,2011.08.

作者:杨光皎

关于走出家庭教育的误区的论文 篇2:

如何提升办园品质

【关键词】学前教育 幼儿园 办学主张 品质

0006-02

《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国发〔2010〕41号)指出,学前教育是终身学习的开端,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重要的社会公益事业。办好学前教育,关系亿万儿童的健康成长,关系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关系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强调,学前教育对儿童习惯养成、智力开发和身心健康具有重要意义。在社会上,也有“三岁看大,七岁看老”的说法。可见,学前教育对于人的终身发展非常重要。如今,“入园难”问题虽然已经得到有效缓解,但“上好学”,即“让学生接受有质量的学前教育”依然是当前社会普遍关注并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了解学前教育的内涵是提升办园品质的前提

我们认为,判断学前教育是否有质量,关键看以下四点:第一,塑造健康的体格和健全的人格,奠定儿童良好的身体素质和意志品格。第二,尊重儿童成长规律,促进儿童全面发展,养成良好的行为与思维习惯。第三,拓展个性空间,激发儿童的天赋秉性,培养儿童的兴趣爱好,使每个儿童都获得自由、快乐和发展。第四,与家庭、学校和社会和谐共生,提高儿童的生存能力和适应社会的能力。因此,要想办有质量的学前教育,要求我们往以上四个方向去努力。这也是办有质量幼儿园的前提。

二、明确办学主张是提升办园品质的关键

(一)关于“起跑线”:每个儿童的起跑线是不同的

曾几何时,“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深刻影响并误导了不少家庭。实际上,源于阿基里斯和乌龟赛跑的“不要输在起跑线上”却是一个魔咒,也是一个悖论。而把基于这样一个背景的说法引用到教育上,更是一个错误。如果实在要把人生比作赛跑,那么人生也应该算是长跑。长跑的要诀是保存实力,而不是早早就发力。相对短跑来说,长跑需要后劲和耐力。事实上,每个孩子都是各有特质的人,不是“白纸”,每个人的“起跑线”是不一样的,并不存在统一的起跑线。因此,我们认为,在学前教育这个启蒙教育阶段,应该更多地关注儿童的健康、习惯、性格、兴趣和意志品质,而不是学了多少知识,掌握多少技能。

(二)健康与体育: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是学前教育的第一要务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把“健康”作为五个领域中的第一要素放在第一部分展开论述,充分说明了幼儿健康(包括身心健康与社会适应能力)的重要基础性地位。教育家蔡元培说过:“修己之道不一,而以康强其身为第一义。”西方也有哲言:康强之精神,必寓于康强之身体。因此,我园进一步增加幼儿体育(包括游戏)活动的时间,通过体育舞蹈、形体训练、简单劳动、集体活动和游戏等形式让儿童形成坚忍、勇敢的意志品质和健康的体质,培养幼儿的动作协调能力和良好的合作精神。

(三)全面发展与个性:个性发展建立在整体和集体观念基础之上

“全面发展”即完整的人的教育,意味着个人与世界在“天、人、物、我”四个向度上建立起丰富的联系,摆正自己的位置,明白自己的地位和作用,做到能经常扪心自问,明确努力的方向、目标与策略,成为一个追求卓越的自我。个性是建立在全面发展、和谐发展基础之上的,服从于完整的人的发展。对此,我园立足于每一位儿童的全面发展,通过班集体活动和小组活动以及日常行为规范教育等途径着力培养幼儿的集体意识和整体观念,促进幼儿之间和谐共生、共同发展。同时,我们针对每一位幼儿的特点,培养其学习兴趣和其他爱好,让幼儿快乐地成长。

(四)德育:以德育人,让儿童成长为有德性的人

教育家蔡元培说:当为而为之之谓德,为诸德之源;而使吾人以行德为乐者之谓德性。体力也,知能也,皆实行道德者之所资。他认为,“循良知”是德性的基本立足点和出发点。在“德性”中,最为普遍的、根本的是“信义”,即实事求是。笔者认为,学前教育也应坚守“以德为先,立德树人”,应着力教育幼儿避免陷入随意承诺、随性爽约的误区,要培养幼儿慎言笃行、勤俭节约、恭敬低调,有礼貌等品质,让幼儿懂道理、讲道理,以德服人,成为有“良知”的儿童。

(五)智育:激发探究兴趣,体验探究过程,让儿童体验学习带来的快乐是智育之本

蔡元培认为:知识者,人事之基本也。意思是说,人类无论从事何种职业,做什么事都有赖于知识。掌握一定的知识也是提高道德水平的重要力量源泉。儿童也要学习基本的知识和生活常识,因为没有知识就难以明辨善与恶,也就难以判断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智育与德育相辅相成,才能让儿童在将来成为家庭、社会有用之才。对此,我园着重为幼儿提供优质的保教服务,尊重幼儿的成长规律,让幼儿有更多的机会亲近自然。如在课内外、园内外,我们以多种形式和途径教给幼儿必备的基本知识和生活常识;通过讲故事、玩游戏、动手操作、课堂保教活动等方式对幼儿进行语言的学习和训练;通过各种活动培养儿童的“定力”“耐力”与合作精神;通过儿歌和童谣等让幼儿学会认真倾听和文明表达(包括复述)……讓幼儿享受学习带来的快乐。

(六)美育:激发儿童的想象力,让儿童初步形成健康的审美意识和创造美的能力

通过艺术进行的美育就是艺术教育。艺术是人类感受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重要形式,也是表达自己对周围世界的认识和情绪态度的独特方式。在人的全面发展教育中,美育占有重要地位。每个儿童的内心都有一颗美的种子,对于儿童来说,最需要的是宽松、自主的发现美和创造美的氛围,能有人为他们提供发现美、认识美的机会,让他们内心的那颗美的种子能生根发芽。对此,我们带领幼儿走出园区,到校园外去感受和欣赏自然界中美的事物(包括艺术鉴赏活动),组织校内外的艺术活动(如传统民间艺术和地方民俗文化活动欣赏等),培养儿童发展艺术爱好的兴趣,为儿童提供表现和创造的机会。

(七)习惯、礼仪与生活:良好的礼仪修养是促进儿童健康成长的重要基础

习惯被称之为人的第二天性。习惯对人的影响犹如朋友的作用一般,而懂礼仪则有助于良好习惯的养成。孔子曾经说过: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儿童是一个活生生的生命,虽“乳臭未干”,但同样也有自己的生活和生活方式。为了让幼儿能够更好地成长和适应纷繁复杂的社会,教师必须要让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思维习惯,明白事理,懂得基本的人际交往礼仪。因此,我们按照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的理念,组织儿童模拟日常生活,并在课堂和课外通过多种形式让儿童懂得基本礼仪并能按照礼仪要求规范行为举止、举手投足,以此训练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养成尊重和关心同学、老师和家长的良好习惯,促进幼儿能够与他人友好相处。

(八)生命教育:珍惜生命,让幼儿活出自我的色彩

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在《生命教育导师》中指出:生命教育,即是直面生命和人的生死问题的教育,使人们学会尊重生命、理解生命的意义,以及生命与天、人、物、我之间的关系,最终实现自我生命的最大价值。而在学前教育这个特殊阶段,生命教育不只是一种教育形式、课程或是训练,更是一种陪伴,一种感同身受。对此,我园树立的职责就是要让儿童知道自己和他人都是独一无二、不可复制和不可再生的,让幼儿对他人(包括父母)有敬畏、感恩和珍惜之情(心)。同时,我园通过专题教育、综合实践活动,结合日常生活和管理,让每一位幼儿活出色彩,使得每一位儿童自尊、自信、自主,健康成长。

三、做好家园共育工作是提升办园品质的保证

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基础。习近平总书记在2015年春节团拜会的讲话中指出,不论時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紧密结合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扬光大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促进家庭和睦,促进亲人相亲相爱,促进下一代健康成长。《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我国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过:“幼稚教育是一种很复杂的事情,不是家庭一方面可以单独胜任的,也不是幼稚园一方面能单独胜任的,必定要两方面共同合作方能得到充分的功效。”由此可见,家园共育、家园同步是保障教育效果,促进儿童健康成长的关键。为此,我园和家庭密切联系,相互沟通,争取在育人目标和方式上达成共识,步调一致。例如,我们参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学会生存》一书中提出的教育的四大支柱——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学习和学会与他人共同生活的终身教育思想,引导家长配合教师着重培养幼儿的爱心(爱家,爱校、爱老师,与同学团结友爱)、责任心,培养勤俭节约的态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从而提高儿童的自主生活能力。

当前,我国基础教育处于艰难的发展时期,教育资本化日趋严重、非正规教育各显神通、家庭教育日益缺失、应试教育依然横行、道德教育苍白无力、学生体质日益下滑等都严重威胁到我国基础教育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对于幼儿园来说,还面临着幼小衔接的挑战,以及来自家长的压力。无论如何,我们都应着眼于儿童的未来发展,正视困难和挑战,坚持理想,按照办学宗旨,围绕办学目标,通过家园同步教育,加强沟通,培养出身体棒、心理安、性格稳、气质优、习惯好、兴趣广、耐力强的健康儿童。

(责编 黎雪娟)

作者:覃晓琳

关于走出家庭教育的误区的论文 篇3:

双性化性别角色教育对人发展的启示

【摘要】西方关于双性化人格的研究历史悠久。荣格对于双性化人格有着很深入的研究,从荣格的观点中我们了解到了双性化人格的概念。当前我们的性别教育中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对于双性化性别角色教育的几种实施途径本文做了详细的阐述。

【关键词】双性化人格 荣格 性别角色教育

一、引言

西方关于双性化人格的研究历史悠久。弗洛伊德首先提出“潜意识双性化”的概念。瑞士心理学家荣格提出著名的“阿尼玛(Anima)和阿姆尼斯(Animus)”理论,用“男性的女性意向”和“女性的男性意向”两个术语说明人类双性化生理和心理特点。为了使个体人格得到健康和谐的成长,应允许男性人格中的女性因素和女性人格中的男性因素在个人意识和行为中得到一定的展现。否则这些被压抑到意识深处的异性因素的逐渐积累,最终会危及生命主题的存在。

二、荣格的观点

(一)男人的女性特质

荣格认为,在每个男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女性特质,他称之为“阿尼玛”。如果男人对他母亲的经验不是积极的,这同时可以独特而不同的方式影响他的女性特质,结果不是变得无丈夫气概,就是成为女人的掠夺品。

其实女性特质也有许多重要的积极面,举例来说,女性特质对男人有能力找到合适的结婚对象这个事实负责。另一个作用至少有相等的重要性:不论男人的脑袋什么时候无法辨识隐藏在潜意识后的事实,女性特质都会帮他发掘出来。女性特质在把人的思考和内在价值调和一事上,担任极重要的角色。

(二)女人的男性特质

与男人的女性特质相对应,在女人的心灵深处,也潜伏着一种男性的特质,荣格称之为“阿尼姆斯”。女人很少能反驳男性特质的意见,因为他往往是正确无误的,不过他似乎很少适合个体的情况。

如果女人知道她的男性特质是谁,而且它对她有什么作用,她的男性特质可以变成一个无价的内在朋友。它赋予她男子气概的特质,包括进取心、勇气、客观性,和超凡的智慧。

三、当前性别角色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一)性别角色教育的缺失

性别角色教育是社会化的任务之一。我国当前的性别角色教育有很大的缺失,男女两性性别角色发展有着不同的需求,家长和教师在性别角色教育的过程中往往会给男生、女生完全相同的期待、要求和教育。

(二)单性化性别角色教育的误区

科学的性别角色教育理念的缺乏,导致家长和教师对儿童性别角色发展施加的影响是单性化和不科学的

目前大多数家庭和学校在都是对儿童采取单性化性别角色的教育模式。例如忽视女生勇敢、坚韧等优秀男性特质的培养,忽视男生细心、温柔等优秀女性特质的培养。这些性别刻板观念阻碍了儿童发展异性积极特质,限制了儿童人格健康全面的发展。

四、双性化性别角色教育的实施途径

(一)家庭教育

家庭是儿童社会化的主要场所。儿童的社会知识、道德规范和社会行为首先是从家庭中获得的,性别角色社会化是社会化的重要方面,也会首先受到家庭的影响。在家庭中,对儿童实施性别角色教育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1.父母改变对于性别角色的刻板印象。

2.要发挥父母在双性化性别角色教育中的不同作用。

3.父母应营造一个两性平等的家庭气氛。

(二)学校教育

学校是家庭和社会的中间环节,也是儿童性别角色知识扩展和加深的重要场所。在教育观念上,教师要有双性化的性别角色期望。进入学校以后,男教师和女教师代替了父亲和母亲的角色。教师的言行成了儿童学习的榜样,儿童往往希望把自己塑造成老师所期望的模样。教师要从传统的性别角色教育模式中走出来,改变自己的观念,看到双性化性别教育模式的优点,对于儿童性别角色发展持有双性化的期望。

(三)促进双性化性别角色的社会教育

书籍、电影、电视和广播等大众传播工具,它们对人们的社会生活有巨大影响,是传播性别角色观念的有效途径。电视为儿童提供了更多观察性别角色刻板印象的机会。教师、家长应该帮助儿童分清传媒内容的正确与否、吸收积极信息、抵制消极信息。

五、結语

当代社会中传统的性别角色观念依然占据主流,任何个人都难以超越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但是,无论如何,随着社会的进步,男女两性都应该有更自由的性别角色发展空间。双性化人格可以使人更自由、全面地发展,我们在进行性别教育时要注意这一点。

参考文献:

[1]荣格.荣格性格哲学[M].北京:九洲出版社.

[2]盖笑松,王晓宁,张婵.走向双性化的性别角色教育[J].东北师范大学学报,2009(5).

作者:张佳敏

上一篇:地理信息市场治理方案下一篇:环境保护表现陈述发言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