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与家庭法论文(通用8篇)
婚姻家庭制度与婚姻家庭法
第一章
婚姻家庭制度与婚姻家庭法
一、婚姻与家庭
(一)婚姻
1、关于婚姻
●古代中国:
婚姻一词来源于“昏因”。“昏”原本是一个时间概念,指“日入后二刻半”,由于“娶妻之礼,以昏为期”,即婚礼要在黄昏的时候举行,遂演变成一种行为概念;按照《说文》的解释,“因”是“就”的意思。因为“婿以昏时而来,妻则因之而去也”。所以“婿曰昏,妻曰因”。
说明两点:一是婚姻是一男一女结为夫妻的要式行为;二是一种以夫为本位的结合。
“婚姻者,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下以继后世。”
●古代欧洲:
婚姻者,乃一夫一妻之终身结合,发生神事与人事之共同关系者也。
《法学纲要》:婚姻是一男一女以永续共同生活为目的的结合。
●中世纪的欧洲
“婚姻的还俗运动”
如:1791年法国宪法:“法律视婚姻不过是民事契约”;
康德的“两性交互占有说”,他认为“婚姻是两个具有独立人格的异性以彼此的性特长为基础的终生交互占有。”优点:强调当事人的独立主体地位;缺点:忽略婚姻的社会意义及其特殊的伦理价值。
黑格尔的“伦理共同体说”,他认为“婚姻实质上是伦理关系。以前,特别是大多数关于自然法的著述,只是从肉体方面,从婚姻的自然属性方面来看待婚姻,因此,它只被看成一种性的关系,而通向婚姻的其他规定的每一条路,一直都被阻塞着。至于把婚姻理解为仅仅是民事契约,这种在康德那里也能看到的观念,同样是粗鲁的,因为根据这种观念,双方彼此任意地以个人为订约的对象,婚姻也就降格为按照契约而互相利用的形式。第三种同样应该受到唾弃的观念,认为婚姻仅仅建立在爱的基础上。爱既是感觉,所以在一切方面都容许偶然性,而这正伦理性的东西所不应采取的形态。所以,应该对婚姻作更精确的规定如下:婚姻是具有法的意义的伦理性的爱,这样就可以消除爱中一切倏忽即逝的、反复无常的和赤裸裸主观的因素。”[[]黑格尔:《法哲学原理》,商务印务馆1982年版,第177页。
]
所谓爱,一般说来,就是意识到我和别一个人的统一,使我不专为自己而孤立起来;相反地,我只有抛弃我独立的存在,并且知道自己是同别一个人以及别一个人同自己之间的统一,才获得我的自我意识。但爱是感觉,即具有自然形式的伦理。在国家中就不再有这种感觉了,在其中人们所意识到的统一是法律,又在其中内容必然是合乎理性的,而我也必须知识这种内容。爱的第一个环节,就是我不欲成为独立、孤单的人,我如果是这样的人,就会觉得自己残缺不全。至于第二个环节是,我在别一个人身上找到了自己,即获得了他人对自己的承认,而别一个人反过来对我亦同。因此,爱是一种最不可思议的矛盾,决非理智所能解决的,因为没有一种东西能比被否定了的、而我却仍应作为肯定的东西而具有的这一种严格的自我意识更为顽强的了。爱制造并解决矛盾。作为矛盾的解决,爱就是伦理性的统一。[[]黑格尔:《法哲学原理》,商务印务馆1982年版,第175页。
]
●马克思的观点:
前婚姻时代→群婚制(蒙昧时代)→对偶婚(野蛮时代)→一夫一妻(文明时代)
婚姻有两种含义:
一般概念:婚姻是指为当时的社会制度所确认的,男女两性互为配偶的结合。
法律概念:婚姻是指男女双方以永久共同生活为目的,以夫妻的权利和义务为内容的结合。它包含以下几种含义:
(1)
婚姻必须是男女两性的结合。这是婚姻的基本特征和前提条件;
同性恋问题:同性恋者遭受歧视,历史并非短浅,以近代精神医学或者性学、心理学的研究或见解来说,基本上乃是认为同性恋者是一种心理或精神变态行为,甚至直到一九七0年代,美国精神医学协会的认定,才将同性恋者或其行为排除于心理或精神变态行为之外。同性恋者遭遇歧视或排斥的现象,究竟如何形成,值得研究,以西方来说,或有以宗教因素作为反对同性恋理由,而在台湾这样的东方社会里,或以传宗接代等传统伦理因素作为反对理由,因非本文论述范围,不在此多加着墨。然以今天的社会生活形态来看,上述理由是否仍具有说服力,则不无可疑,其可疑之处,或许可以从以下法学基础的讨论中,窥出些许端倪。我们应该平心静气地发问的是:单纯的无知、焦虑或恐惧,至多能够归类为不理性的情绪反应或敌意,以诸如此类的不理性情绪反应或敌意,作为社会政策形成或法律政策的最终基础,对于一个自许民主理性的社会来说,其正当性究竟何在?甚且,此与宪法所追求的自由平等之基本权利保障精神是否大相违背?如果在社会主流价值与集体焦虑的作祟下,便可以导致同性恋者的宪法基本权利出现如此扭曲状态,那我们要接着发问的可能是:宪法对于主张基本权利的主体----「人」的认识与分类,究竟应该如何诠释?[
]
(2)婚姻是男女双方以终身共同生活为目的的两性的结合。这是婚姻内在的一个特点,要求男女双方在结合时具有这种主观愿望,以维护婚姻的严肃性、稳定性。但①它不否认婚姻的可解除性;②以终身共同生活为目的,仅是当事人的主观动机,甚至是仅指表象。
(3)婚姻须为一男一女的结合。①有利于稳定的家庭关系;②有利于子女的抚养。③是人类文明的标志。
(4)男女的结合必须为当时的社会制度所确认,才具有夫妻身份并受到相应的保护。原因:①婚姻是一种法律行为,而非任意行为。②婚姻的结构关系到人类社会的延续和发展;③关系到人类有秩序而合理的社会生活;④是人类完善和提高婚姻素质、保障社会发展的需要。(是否一定有“合法”,德国著名民法学家拉伦茨认为,婚姻是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之间确立的一个以终生为期限的,虽然是可以分离的生活共同体。缔结这个生活共同体与否,完全由男女双方的自由意志决定。台湾学者史尚宽认为,婚姻可定义为“以终生共同生活为目的之一男一女之合法的结合关系。)
2、关于家庭
家庭有两种含义:
一般概念:家庭是指以婚姻、血缘和共同经济为纽带而组成的亲属团体。
法律概念:家庭是指共同生活的、其成员间互享有法定权利、互负法定义务的亲属团体。家庭具有以下两个最基本的特征:
(1)家庭是一个社会生活单位。家庭在历史上曾既是一个生产单位,又是一个生活单位。在原始社会,家庭担负着多种生活功能;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家庭仍然是社会生活的基本结构形式。人类社会的延续和生存仍在家庭中进行。但是,家庭的生活职能开始发生变化,在一部分自耕农和小手工业者家庭中,生产和消费职能仍同时存在。家庭既是生产和消费的部门,又是从事生产的单位。到了资本主义社会,生产技术和生产规模的现代化、社会化,家庭变为单纯的生产和抚育子女的场所。可见,家庭作为一个能动的要素,随着社会物质生产的发展,其生产职能已经或正式转归社会,而人类的生活职能,从古至今仍然是由家庭这种社会结构来承担的。
(2)家庭是由一定范围的亲属所构成的生活单位。自古以来,家庭就是由有血缘关系和婚姻关系的人所组成的群体,它是亲属生活的单位。在近现代社会,家庭结构日趋缩小,组成家庭的亲属自然只能限定在法定范围内。在婚姻法中有权利义务关系的亲属包括:夫妻、父母子女、祖孙、外祖孙和兄弟姐妹。家庭是特定的亲属间履行权利义务、实现共同生活的最佳组织形式。
(二)婚姻家庭关系与婚姻家庭制度
1、婚姻家庭关系
(1)婚姻家庭关系的含义
婚姻家庭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出现的两性和血缘关系的社会形式。婚姻家庭关系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有关的研究领域内,人们往往地下列不同的意义上使用婚姻家庭的概念。①对婚姻家庭均作广义的解释,因此,婚姻家庭泛指群婚制出现后的各种两性和血缘关系的社会形式,如群婚和血缘家庭、普那路亚家庭、对偶婚和对偶家庭、一夫一妻制婚姻和个体家庭等;②对婚姻家庭均作狭义的解释,因此,仅将一夫一妻制形式以来的两性和血缘关系的社会形式称为婚姻家庭;③对婚姻作广义的解释,对家庭作狭义的解释。有些学者认为,作为两性结合的社会形式,群婚和对偶婚亦可作为婚姻,但是,在原始公有制的氏族经济中,作为经济共同体的家庭是根本不存在的。
(2)婚姻家庭关系的主要内容
①婚姻家庭方面的人身关系
婚姻家庭方面的人身关系,是存在于具有特定的亲属身份的主体之间,本身并无直接经济内容的一种社会关系。婚姻家庭主体之间具有特定的亲属身份,这种人身关系只能因出现一定的法律事实而发生,因出现一定的法律事实而终止;婚姻家庭主体间的人身关系,并不直接体现经济内容。
②婚姻家庭方面的财产关系
婚姻家庭方面的财产关系,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即是从属和依附于婚姻家庭方面的人身关系的。如因结婚而产生夫妻共同财产关系,因离婚而进行财产分割。这种财产关系与民法上的财产关系相比较,区别是明显的。婚姻法上的财产关系,反映了家庭经济职能的要求,其参与有是相互间具有特定身份的亲属,它不具有等价有偿的性质。而民法上的财产关系,主要反映了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要求,其参与人是作为民事权利主体的公民和法人(不以亲属关系者为限),这种财产关系一般都是等价、有偿的。
我国婚姻法的调整对象包括婚姻家庭方面的人身和财产关系。其中人身关系是起决定作用的主要方面;财产关系虽然也很重要,但它并不能脱离人身关系而独立存在,故婚姻法从本质上看属于身份法而不是财产法。
(3)婚姻家庭关系的性质
婚姻家庭关系是特定的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即以男女两性和亲属间的血缘联系为其自然条件的社会关系。婚姻家庭关系具有双重属性,即社会性和自然性。
①婚姻家庭的自然属性
即指婚姻家庭赖以形成的自然因素。它体现了生物学、生理学规律在人类婚姻家庭方面的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男女两性的差别和人类的性本能,构成婚姻中男女结合的生理学基础;通过生育而实现的种的繁衍和家庭成员之间的血缘联系,构成家庭这一亲属团体在生物学上的特征;某些自然规律对人类的婚姻家庭制度起到制约、影响作用。
②婚姻家庭关系的社会属性
即指社会制度赋予婚姻家庭的本质属性。作为社会关系特定形式的婚姻家庭,是出于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客观需要而形成的。婚姻家庭中的物质社会关系和思想社会关系,是同一定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意识形态相适应的。它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婚姻家庭关系是一种社会关系,它的产生、形成和发展变化,取决于社会生产关系;婚姻家庭关系受到上层建筑诸因素的制约和影响。
③自然性与社会性关系
婚姻家庭的本质只能决定于它的社会属性,自然性只是婚姻家庭的特点和前提条件。我们不能夸大自然属性对婚姻家庭的作用,也不能将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并列为同等地位。两性结合和血缘联系是普通存在于一切高等或较高等的动物之中的,而婚姻家庭却是人类特有的社会现象。社会性是人类的根本属性,婚姻家庭关系依存于一定的社会结构,具有一定的社会内容。
2、婚姻家庭制度
(1)婚姻家庭制度的概念
婚姻家庭制度,是指一定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婚姻家庭形态在上层建筑领域的集中反映。它是将婚姻家庭关系用法律形态或根据社会习惯加以固定化,使之成为人们共同遵守的行为规则。
(2)构成婚姻家庭制度的主要规范
①习惯
②道德:道德是法律的价值基础,法律应是合乎道德的行为规范。道德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调整人们之间及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以善和恶、正义和非正义、公正和偏私、诚实与虚伪等评价人们的行为,通过教育和舆论的力量,使人们逐渐形成一定的信念、习惯、传统而发生作用。由一定社会的经济基础所决定并为它服务。具有历史性,在有阶级的社会里还具有阶级性。”
③宗教:
④法律
二、原始社会的婚姻形态
(一)关于“前婚姻社会”
人类社会已经有几百万年的历史,在这样一个漫长的时间里,绝大多数时期没有明确的婚姻观念、婚姻关系和相关规范,属于“前婚姻社会”。
理解这一时期有两性关系的“杂乱”形态,应注意两点:
1、有的著作将它称为“杂婚”或者是“乱婚”,这种说法不准确,因为这个时期完全没有什么婚姻形态可言,不能使用“婚姻”的概念。
2、这一时期男女的结合没有公共规则,并不意味着乱得一塌糊涂。一方面按照恩格斯的说法,即使在这种状态下,短时期的成对配偶并不是不可能的;另一方面,这种状态是与最原始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相适应的,我们不能用现代的社会环境和当代的眼光去判决和理解这种两性关系。
(二)群婚制
1、群婚制—蒙昧时代:又称集团婚,是指一群男子与一群女子互为夫妻的婚姻形式。它和杂乱性交关系的根本区别是:两性关系因血缘而受到了初步限制。群婚制经历了两个阶段:
(1)血缘群婚制:也称血缘家庭,它是人类婚姻的第一个形式,是群婚的低级阶段。它是指同辈份男女之间可以互为夫妻。它排斥了不同辈份的男女之间的两性关系。排除不同辈份的男女之间通婚,是人类婚姻史上的第一个婚姻禁令,但血缘婚并不排除旁系血亲间通婚的权利。
(2)亚血缘群婚制:也称普那路亚(“亲密的同伴”-夏威夷语)婚或半血缘婚,它是群婚制的高级形态。亚血缘婚仍然是同辈份男女之间的集团婚,但它排除了同胞兄弟姐妹间通婚的权利。这是人们对自然选择规律进一步认识的结果。普那路亚婚的一个重要历史作用在于,由于排除了兄弟姐妹间的通婚,从而使人类的婚姻由族内婚向族外婚发展,直接引起了氏族的产生。族外婚的世系只能从母亲方面来确定,由此引起的继承关系只能按母系计算。这就是人类以母系氏族为最早出现氏族的根本原因。
2、对偶婚制—野蛮时代:指成对的男女在或长或短的时期内,过着相对稳定的配偶生活的婚姻形式。即一个男子在许多妻子中有一个主妻,一个女子在许多丈夫中有一个主夫,同时他们又可以与其他异性发生性关系。
产生的原因:(1)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工具的改进,有可能使劳动成为单个人的行动,人们不再过分依赖群体而生存;(2)自然选择规律继续发挥作用的结果;(3)排斥亲属间通婚,事实上缩小了人们通婚的范围。
特点:(1)与群婚相比,配偶的范围逐步缩小,最后相对集中为一对配偶;(2)与一夫一妻制相比,成对的配偶同居十分脆弱,不够稳定牢固;(3)具有过渡性质的婚姻形态。
三、一夫一妻制的产生—文明时代
(一)一夫一妻产生的原因
既不是自然选择规律作用的结果,也不是男女性爱促成的结果。主要原因是私有制的出现、私有财产有确立,经济条件促使了这一婚姻形态的演变。
(二)一夫一妻产生的过程
1、父系血统的确认:即男子要求认定确实是出自于本人的子女。
2、居住地的改变:由原来的“男从女居”到“女从男居”。
3、买卖婚的发生:婚姻不再是由于自然选择规律的作用,而是身份关系和财产关系发展的结果。
(三)一夫一妻产生的特点
1、最初的一夫一妻制是建立在丈夫的统治之上的一夫一妻制;
2、一夫一妻制与原始婚姻关系不同,它已经不能由双方任意解除了,而且,由于它在产生之初就是对女方而的一夫一妻制,解除这各关系的权利操纵在男方手中;
3、从发生来看,个体婚制是与身份和财产的继承制度极其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四、国家形态下的婚姻家庭制度
(一)古代社会的婚姻家庭制度
1、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绝大多数地区和绝大多数时期,自然经济占据着主导地位,亲属团体作为最主要的生产和消费单位,是全部社会关系的基石。
2、古代婚姻家庭关系中最突出的特点是男女之间、夫妻之间、家长与家属之间公开的不平等。
(二)近代婚姻家庭制度的变化
就婚姻家庭关系而言,在理论上否定了亲属之间的人身依附关系,立法精神也由家庭主义转向国家主义,由家庭本位转向个人本位,由男尊女卑转向男女平等,一夫一妻制在法律上日趋严格,婚姻自由逐渐成为公认的准则,这都使近代婚姻家庭关系和婚姻家庭制度具有了新的特点。
但也要看到:
1、封建制度的影响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依然存在,如《拿破仑法典》(“夫要保护其妻、妻应顺从其夫”,“亲权由子女之父单独行使”)《德国民法典》中都规定了男女的不平等。
2、由身份向契约的转移,一方面使人身依附转向人格独立,但另一方面也由身份本位转向财产本位。
(三)当代婚姻家庭制度的发展趋势
1、两性关系在法律上渐趋平等
2、人们婚姻主体独立意识的强化及法律对婚姻自由权利的肯定
3、当事人财产权利独立的趋势明显强化
4、婚姻家庭制度对一系列新的关系进行着必要的调整
(1)家庭规模的小型化:
(2)亲属结构的复杂化:随着生命科学的不断发展,出现了人工生育技术、变性技术、亲子鉴定技术。
5、离婚限制的松弛和破裂主义的确立
第二节
亲属关系
一、亲属概述
(一)亲属的概念
1、“亲属”的词源:
亲属一词,在我国古籍和古代律例中早有记载。但在中国古代典籍中,“亲”和“属”具有不同的涵义。“亲”是指有血缘姻缘关系的人,“属”是指他们相互之间的关系。亲属一词广泛使用并见于律例,是从明代开始的。
2、相关的几个概念
(1)亲族:“以亲九族”,有两种不同的解释:一是指父族四,母族三,妻族二;它与亲属同,包括血亲和姻亲;二是指上自高祖下至玄孙之亲。它比亲属范围小,因为它不包括姻亲。
(2)亲戚:泛称族内外的亲属。“亲指族内,戚言族外”。有时则专指族外,如外戚、姻戚。以亲冠于戚前,无非是指戚系因亲而生。
3、亲属的含义:
亲属是指人们基于婚姻、血缘和法律拟制而形成的社会关系。
生物学上的亲属:指因遗传学规律自然形成的血缘亲属,它可以世代延续下去。
法律学上的亲属:指法律规定和承认的亲属,它包括自然形成的血亲,还包括法律所确认的无血缘关系的亲属。
4、亲属的特征
亲属按其形成特点的不同,可以分为生物学上的亲属和法律上的亲属。
法律学意义上亲属的特征:
(1)亲属有固定的身份和称谓,除法律另有规定外,不得任意解除或变更。
(2)亲属关系只能基于血缘、婚姻或法律拟制而产生。它包括:自然形成和人为形成。
(3)法律确定的亲属之间具有特定的权利义务关系。
(二)亲属的分类
1、我国古代亲属的分类
我国最早将亲属分为宗亲和外亲两种。唐、宋以后及至明、清,开始将妻族从外亲中分离出来,亲属成为宗亲、外亲和妻亲。
(1)宗亲
宗亲,又称内亲、本亲、本族,是指同一祖先的男系血亲及加入父宗的配偶及未嫁女。它通常由三部分组成:出自同一祖先的男系血亲,以九族为断;出自同一祖先的男系血亲的配偶;出自同一祖先的未出嫁的女性。出嫁女子离婚后回娘家,叫“大归”,大归之女恢复其宗亲的地位。
(2)外亲
外亲,又外姻、外族、女亲,指以女系血统相联系的亲属,包括母族、女族、妻族。
母族:指母系血亲,如外祖父母、舅、姨、姨表兄弟姐妹。
女族:指出嫁姑和出嫁女的夫族亲属,如姑的丈夫及子女,女的丈夫及子女。
妻族:指妻的血亲,如妻的父母、妻的兄弟姐妹。妻族在唐、宋以前均包括外亲之内,明、清则分出另立妻亲。
(3)妻亲
妻亲,指夫对妻的血亲之间的亲属关系,包括妻的父母、妻的兄弟姐妹及子女等,均为妻亲。妾的父母、兄弟姐妹不得视为亲属。
2、现代亲属的分类
现代各国对亲属有两种分类法:一是将亲属分为血亲和姻亲两种,如德国、瑞士等;二是将亲属分为血亲、姻亲和配偶三种,如日本等。
我国法学理论将亲属划分为血亲、姻亲、配偶。
(1)血亲
凡有血缘联系的亲属为血亲。血亲有自然血亲和拟制血亲的区别。
自然血亲是指因出生而自然形成的、源于同一祖先的有血缘联系的亲属。
拟制血亲是指本无血缘关系,而由法律确认其具有与自然血亲同等权利义务的亲属,故又称为“准血亲”。
我国婚姻法所确认的拟制血亲有两种:一是养父母与养子女;二是有抚养关系的继父母与继子女。
(2)姻亲
姻亲是指以婚姻关系为中介而产生的亲属。男女结婚后,配偶一方与另一方的亲属之间发生姻亲关系,但配偶本身除外。
姻亲可分为三种:
①血亲的配偶:指己身与自己血亲(包括直系、旁系)的配偶之间的关系。如自己的儿媳、女婿等。
②配偶的血亲:指己身与自己的配偶的血亲之间的关系,如从妻子角度而言,丈夫的父母,没有形成抚育关系的继父、继母与继子女之间等。
③配偶的血亲的配偶:指己身与自己配偶的血亲的配偶之间的关系。如从妻子角度而言,妯娌、连襟。
无论姻亲的范围宽窄,在我国婚姻法上一般无特定的权利义务关系。
(3)配偶
即夫妻,为男妇两性间因结婚而发生的亲属关系。既不属于血亲也不属于姻亲。
3、亲属的其他分类
(1)长辈亲属、平辈亲属和晚辈亲属
这是按照亲属的辈份加以分类的。
(2)近亲属和其他亲属
这是按照亲属关系的远近加以分类的。
(3)直系亲和旁系亲
这是按照亲系加以分类的。
4、双重亲属关系
双重亲属关系指在相对人之间存在着两种亲属身份关系,又称作亲属关系的重复或亲属关系的并存。双重亲属关系主要由两种情形所引发:一种是亲属间结婚,双方既有原来的亲属关系又形成了配偶关系,双方的其他近亲属随之也形成了双重关系;一种是亲属间的收养。
(三)亲属关系的发生和终止
1、亲属关系的发生
(1)出生
(2)结婚
(3)亲属拟制行为的成立
2、亲属关系的终止
(1)死亡:包括自然死亡和宣告死亡
(2)解除身份关系的行为:包括离婚、婚姻被撤销和解除法律拟制亲属关系
二、亲系与亲等
(一)亲系
亲系是指亲属间的血缘联系,或称亲属的系统。
1、直系血亲和直系姻亲
直系血亲是指具有直接血缘联系的亲属,即生育自己或自己所生育的上下各代血亲。
直系姻亲是指己身的晚辈直系血亲的配偶或己身的配偶的长辈直系血亲。
2、旁系血亲和旁系姻亲
旁系血亲是指具有间接血缘联系的亲属,即直系血亲以外的、与己身同出自一源的亲属。
旁系姻亲是指自己旁系血亲的配偶或自己配偶的旁系血亲,以及自己配偶的旁系血亲的配偶三类人而言。
(二)亲等
亲等是计算亲属关系亲疏远近的标准单位。外国对亲等计算有两种方法,即罗马法计算法和寺院法计算法。
1、罗马法亲等计算法
(1)直系血亲的亲等计算法:
从己身往上或往下数,以一世代为一亲等,世代数之和,即直系血亲的亲等数。计算时注意:应当排除己身的世代。
(2)旁系血亲的亲等计算法:
先从己身上数至同源最近的长辈直系血亲,再从该同源人下数至要计算的旁系血亲,其世代数相加之和,即己身与该旁系血亲间的亲等数。计算时注意:应该排除己身的世代,而要包含所指旁系血亲的世代。
2、寺院法亲等计算法
(1)直系血亲的亲等计算法:
与罗马法直系血亲计算法完全相同。
(2)旁系血亲的亲等计算法:
首先从己身和该旁系血亲分别上数至最近的同源长辈直系血亲。如果两边的世代数相等,这一相同数即为双方的亲等数;如果两边世代数不等,则取其世代数多的一边作为双方的亲等数。计算时需要注意:应该排除己身及该旁系血亲本身的世代。
姻亲的亲等计算,无论罗马法还寺院法,都是以“姻亲从血亲”为原则的。
3、我国古代的丧服制
(1)斩衰:3年之服。包括子及未嫁女为父母、妻为夫或公婆、承重孙为祖父母等。
(2)齐衰:有杖期1年、不杖期1年、5月、3月之别。
(3)大功:服期9月
(4)小功:服期5月
(5)缌麻:服期3月
4、我国《婚姻法》采用的代份计算法
(1)直系血亲的代份计算法
从己身往上数或往下数,己身为一代……
(2)三代以内旁系血亲的代份计算法
首先从己身和该旁系血亲分别上数至同源最近的直系血亲。如果两边均为三代以内,则断定为该亲属为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如果其中一边超出三代,则予以否定。计算时需要注意,应该包括己身的世代及旁系血亲本身的世代。
三、亲属关系的伦理、社会及法律价值
(一)亲属关系的伦理价值
亲属关系的伦理价值,可以归纳为三点:
1、亲属伦理反映着亲缘关系和婚缘关系的本质需求,它追求很高的精神境界,具有极其严格的评价标准。它的根本目标在于实现亲属关系的高度和谐,与其他规范相比,是在最高的层次上规范着人们的亲属行为。
2、亲属伦理不仅注重行为本身及其后果,而且注意行为的动机,即更加注重从心理方面,也就是内在的体验、认识、情感上对人们的行为加以规制。
3、亲属伦理虽然按照由近及远的规律在要求上存在着程度的差别,但它不像法律的调整对象那样有严格的限制,涉及的亲属关系比较宽泛,这就使它在更广阔的范围内发生影响。
(二)亲属关系的社会价值
从宏观上讲,亲属关系在人类社会发展的中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从一般的意义上说,亲属关系在每一个历史时期都拥有其独特的社会功能。
(三)亲属关系的法律价值
自有国家以来,亲属关系就是法律的重要调整对象。亲属法律依照统治集团的意志,通过确立一定范围亲属间的权利和义务,建立起相应的亲属生活秩序,协调着亲属团体与社会和国家之间的关系。在探讨亲属关系的法律价值的时候,须注意:
1、正是由于亲属法律是架设在个人与亲属团体之间以及亲属团体与社会之间的一座桥梁,所以,从一定的意义上说,亲属关系的法律价值是它的伦理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
2、与习俗和道德相比,法律所涉及的亲属关系具有明显的局限性。
3、亲属法律更加重视对公民亲属生活权利的确认和保护。
4、亲属法律效力的范围非常广阔,几乎涉及法律领域的各个方面。
第三节
婚姻家庭法概述
一、婚姻家庭法的概念与内容
(一)婚姻家庭法的概念
1、名称和形式
(1)
婚姻法的名称:世界各国对婚姻法的名称规定很不统一,归纳起来约有四种:①
婚姻法:如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于1980年9月10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 2001年4月28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的决定》修正);②家庭法:如罗马尼亚、德国;③婚姻家庭法:④亲属法:大陆法系。名称不一的原因:①因调整的内容范围不同;②与认识上的原因和传统习惯有关。
(2)
婚姻法的形式:
①广义的婚姻法和狭义的婚姻法:
这是按婚姻法调整的对象范围不同而进行的划分。
广义的婚姻法,是指既调整婚姻关系又调整基于婚姻关系而产生的家庭关系的法律。世界上许多国家都采用广义婚姻法的立法形式,我国婚姻法就属于广义婚姻法。
狭义的婚姻法,是指规定婚姻成立、终止以及婚姻的效力即夫妻间权利义务的法律,其内容不涉及婚姻关系以外的其他家庭事项。这是在严格意义上使用“婚姻”一词,如《英国婚姻法》、《美国统一结婚离婚法》。
②实质意义的婚姻法和形式意义的婚姻法:
这是按婚姻法的编制方式与命名不同而进行划分的。
实质意义上的婚姻法,是指调整婚姻家庭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这些规范集中而系统地存在于形式意义上的婚姻法中,同时又散见于其他规范性文件中。
形式意义上的婚姻法,是指以婚姻法、家庭法、亲属法等名称命名的法律或民法典中的婚姻家庭部分,它不但在内容上是规定、调整婚姻家庭或亲属关系,而且在形式上也是以婚姻、家庭、亲属等名称命名的法律。
2、我国婚姻法的概念
我国婚姻法,是指规定和调整婚姻家庭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它是一个以宪法和民法通则中的有关规定为依据,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为主干的,由不同种类、不同层次的规范性文件组成的规范体系。它包括以下几层含义:
(1)婚姻法是一种法律规范。最高立法机关制定的实体法,是人们在婚姻家庭方面应该遵守的行为准则。这种法律规范有三种形式:①禁止性规范:指法律禁止作出一定行为的条款;②权利和义务性规范:指规定婚姻家庭主体依法享有的权利和必须履行的义务的准则;婚姻法规定的民事主体的权利有两种,一是可以放弃的权利;二是不可以放弃的权利。③授权性规范:指法律对婚姻家庭当事人的某种作为或不作为未作限制,授权他们自行决定的法律规范。
(2)婚姻法以婚姻家庭关系为调整对象。
(3)婚姻法对婚姻家庭关系具有规定和调整作用。
(4)婚姻法是规定和调整婚姻家庭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二)婚姻家庭法的内容
1、婚姻家庭法律原则
2、婚姻家庭行为规则
3、婚姻家庭法律适用、法律责任与求助措施
二、婚姻家庭法的历史发展
(一)古代社会的婚姻家庭法
1、外国古代社会的婚姻家庭法
2、中国古代社会的婚姻家庭法
(二)近代社会的婚姻家庭法
1、外国近代的婚姻家庭法
2、中国近代婚姻家庭法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家庭法
(一)婚姻家庭专门法律的制定与发展1、1950年婚姻法
新中国成立后制定的第一部法律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这部法律在1950年4月13日由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七次会议通过,同年5月1日公布施行。全法分原则、结婚、夫妻间的权利和义务、父母子女间的关系、离婚、离婚后子女的抚养和教育、离婚后的财产和生活、附则8章,共27条。
2、1980年婚姻法
1980年9月10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并由1981年1月1日起实施。全法分总则、结婚、家庭关系、离婚、附则五章,共37条。2001年4月28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修订了《婚姻法》,新修订的婚姻法增加了一章“救助措施与法律责任”,增补了15条,删除了1条[
],修改了22处,完整保留了14条。修订后的《婚姻法》共计6章51条。
3、1991年收养法
1991年12月29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1998年11月4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修订,1992年4月1日实施。全法分总则、收养关系的成立、收养的效力、收养关系的解除、法律责任、附则六章,共33条。
(二)婚姻家庭法在当代中国法律体系中的地位
我国法学界曾经将婚姻家庭法看作是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这一方面是受苏联模式的影响,另一方面也与我国长时间没有建立起完整的民法体系有关。1986年民法通则颁布后,按照民法通则的规定,婚姻家庭法当然属于民法的范畴。
(三)我国婚姻家庭法律渊源
1、宪法
2、法律
3、法规和规章
伦理是指处理人们之间相互关系应遵循的道理和准则, 现在常作为“道德”的同义词使用。 (1) 伦理道德的功能首先在于通过评价等方式来指导和纠正人们的行为和活动。法治的价值在很大程度上也是道德规范的价值, 或者是伦理道德规范的评价指标。这一点在婚姻家庭法表现得尤为突出。
婚姻指一男一女合意以终生共同生活为目的以夫妻相待的结合。 (2) 婚姻的直接结果是产生了因血缘和法律拟制形成一定范围的亲属所组成的共同体, 即家庭。婚姻家庭关系在本质上是一种社会关系, 是社会关系的特定形式, 但它又是以两性结合和血缘联系为自然条件的, 也就是说婚姻家庭是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的统一。从自然属性上看:男女两性生理差别是婚姻结合的生理学上的基础, 通过生育而实现种的繁衍;同时产生的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又是家庭亲属团体生物学上的特征。从社会属性看:婚姻家庭存在于一定的社会之中, 其中物质的经济关系、感情的法律思想关系都是与当时的社会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包括意识形态相适应的。
现代科技的发展, 特别是生物技术的进步给人类带来了很大方便, 但也对人类传统的婚姻家庭法提出巨大的挑战。可以说婚姻家庭法一定程度上是对传统道德与伦理的法律化, 弘扬公认的道德伦理精神是婚姻家庭法对现实生活调控的价值之一。可是现代生物科技的发展的确冲击着这些传统伦理道德的价值, 也给保障这些价值的工具———婚姻家庭法带来了巨大挑战。如生育领域的试管婴儿问题, 代育母亲问题、克隆人问题等。面对这些问题, 伦理价值是一个有力的工具, 用伦理来处理这些现实问题与现行婚姻家庭法间的冲突可能是一种有效的选择。
二、伦理性在婚姻家庭法中的体现
伦理性作为婚姻家庭法的哲学基础之一, 可以说几乎婚姻家庭法的每一项制度都体现着伦理道德性, 是将这些伦理道德上升为法律层面来维系人类社会的发展。
(一) 现行婚姻家庭法中相关制度的伦理分析
正如前面将伦理介定为处理人们之间相互关系应遵循的道理和准则。这种道理和准则应该是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得到多数人认可的规则, 它包含了自然正义的基本要求, 应同时符合人自身的建设与人类社会的建设。总之个体的自身建设促进社会的建设, 社会建设又反作用于个体的自身建设。婚姻家庭法作为维系这个过程向前发展的硬性规则, 下列伦理价值是被体现在其中的: (1) 保障人类自身这一物种的延续与进化, 实现人自身的发展。 (2) 体现社会的发展, 处理好人自身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3) 体现伦理是最为基本的道德低线, 如公平, 正义、平等、善良、对弱者之保护等。
婚姻法的伦理分析。 (1) 从婚姻法的沿革来看, 婚姻法从男女不平等的主体身份吸收主义到男女平等主体身份独立主义的发展, 从群婚到个体婚发展, 从禁止离婚到离婚自由的发展, 从一夫多妻到一夫一妻, 从夫妻财产吸收到夫妻财产的分离, 都是对人自身发展的促进, 是人全面发展的体现, 同时也是对整个社会发展的促进。 (2) 从具体制度看, 目前各国的一定亲属间禁止结婚的规定、对患有一定疾病的人禁止结婚的规定等就是从优生优育角度来促进人类自身的发展的;中国的计划生育制度正是处理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让人口的发展与社会环境发展同步, 实现共赢发展;对于父母子女间相互扶养的权利义务, 兄弟姐妹间一定条件下的相互扶养义务的有关规定、夫妻间忠诚及相互扶养义务的规定, 是从具体制度上保护了人类物种的延续;对离婚后未成年子女监护问题, 不管离婚与否, 父母对未成子女都有抚养的义务等具体制度本质上就是社会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基本伦理道德的体现, 是公平、正义、和善、对弱势保护的体现。
(二) 科技发展对婚姻家庭法产生冲击的伦理性分析
1. 试管婴儿问题。
1978年7月25日世界上第一个试管婴儿在英国诞生。试管婴儿实质上是完成体外受精的过程, 将女性体内成熟的卵细胞与男性精液在培养液中结合, 等到它们结合并分裂成一定数目的细胞时再将受精卵移植到妻子的子宫里。可以肯定试管婴儿出现在解决夫妻不孕不育问题上是一大突破, 但同时带来了一系列的伦理问题。我国认识到试管婴儿对伦理的挑战, 卫生部2001年颁布的《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管理办法》和《人类精子管理办法》规定, 从事此项医疗服务的医疗机构必须设有医学伦理委员会, 以便对生殖当中的伦理问题进行评价。但如何具体评价仍然在研究之中。
2. 代孕技术问题。
实质上是试管婴儿技术的延伸, 它是指将一对夫妇在体外试管中形成的胚胎植入另一位有正常子宫的“代孕母亲”子宫内。这一技术对亲子确认提出了挑战, 传统上母亲身份是根据出生的事实来确定的, 即谁分娩谁为母, 可是这里出现了卵子提供者的实质母亲身份与代孕母亲的形式上的母亲身份并存。同时如果代孕母亲胎儿流产, 新生儿有缺陷等责任应由谁负担更是一大难题。总之代孕技术与相关伦理法律争议太过复杂, 我国卫生部2001年的《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管理办法》中规定禁止实施任何形式的代孕技术, 以此来保障人类的传统伦理道德观念免受科技肆无忌惮的侵入。
3. 人造子宫问题。
2002年人类生殖科学研究领域再次爆出惊人新闻:美国研究人员宣布, 他们研制出了世界上第一个“人造子宫”, 为人体胚胎在母体外生长发育创造了可能。 (3) 这一技术欲将体外形成的胚胎植入“人造子宫”里孕育, 婴儿将从一条条生产线中诞生。从伦理道德角度看这项技术, 它是对伦理本质的践踏, 它不是一项科学的进步, 而是人类道德伦理的沦丧。人不仅是生物人, 还是一个文化人。我们在考虑它技术上是否可行时更应考虑的是伦理上可能会带来什么样的不利后果, 不能与作为婚姻家庭法基础地位的伦理相冲突。
4. 克隆人问题。
克隆人技术给伦理带来挑战是空前的, 它打破了传统生育观念和生育方式, 使生育中男女结婚紧密联系的传统模式发生动摇, 使人伦关系发生模糊混乱甚至颠倒。克隆人技术从本质上说涉及对人自身的尊重与评价问题。人是一种有道德的生物, 对于道德的反思乃是伦理学的基础, 人的克隆会对传统社会的伦理道德带来强烈的冲击。科学研究中的行为与人类其他行为一样, 只要是行为, 则势必就要与一个关涉行为后果的责任的道德概念相联系, 势必就要受到法律与伦理的制约。科学的目的是要探索真理, 但不能对被研究的客体无所顾忌, 不能违背普遍的道德约束力。目前世界上大多数国家以及包括联合国在内的国际组织对克隆人持否定的态度。
5. 关于非婚生育问题。
2002年《吉林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中规定达到法定婚育年龄决定终生不再结婚并无子女的妇女可以采取合法的医学辅助生育技术手段生育一个子女。 (4) 该规定的初衷是为了满足社会上越来越多不想结婚但又希望享受做母亲幸福的大龄独身女表年的心愿。对事关人类自身繁衍的问题中伦理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作为伦理的一个底线就是不能伤害别人, 对孩子同样如此。假定决定生育的独身女性在孩子尚未长大成人时意外死亡, 孩子生理上的父亲是否应承担一定抚养责任?同时孩子天生就享有母亲和父爱的自然权利, 我们将非婚生育合法化就是从起点上剥夺了孩子享受父爱的权利, 这本身就是对人类伦理的违反。最后如果多年后该位母亲又想结婚, 这时要不要对其惩罚, 如果不惩罚那么违背本规定的初衷;如果惩罚, 这又与体现伦理性的生育权相矛盾。总之我们对这一制度应慎之又慎。
三、婚姻家庭法伦理性展望
可以说伦理性在各个部门法都有所体现, 只是由于婚姻家庭法其自身特殊性, 伦理性体现得尤为突出。由于婚姻家庭法高度人身依附性, 极强的传统延续性, 使它的方方面面无不体现着伦理性。过去、现在婚姻家庭法始终以伦理作为基调之一构建其具体制度的, 未来这一基调仍然是不会动摇的。
第一, 我们在对待现行婚姻家庭法中的具体问题时, 不能忽视伦理性这一哲学基石。如我国现行《婚姻法》第七条规定的直系血亲和三代内的旁系血亲禁止结婚;那么姻亲间是否禁止结婚问题, 没有明确的规定。从伦理来看, 直系姻亲之间结婚是应该被禁止的, 否则将产生伦理的冲突。如果允许丧偶的公公与其丧偶的儿媳结婚, 那么婚后所生的孩子与该妇女与其前夫所生的孩子间亲属关系上就难以界定了。对于旁系姻亲, 只要他们间无禁止结婚的法定情形就应准予结婚。
第二, 对于科技发展对婚姻家庭法带来的冲击问题, 伦理性就是解决这一冲突的理伦基础。婚姻家庭法是事关人类延续的部门法, 其任何对传统伦理的变革都应慎重。坚持人的自然属性与社会文化属性的结合, 任何将二者的隔裂都是不明智的。通过生物科学技术来完成人类繁衍延续使命的本身就是对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的隔裂, 使人完全物化, 是对人类伦理践踏, 这是绝对不能容忍的。在婚姻家庭法领域, 伦理性本身就是用一种温情脉脉的人文关怀来感化冷酷无情的自然属性。对于试管婴儿、代孕技术、人造子宫、克隆人、非婚生育等问题, 我们应毫不犹豫地坚起伦理性大旗对其进行严格限制, 只允许其在医学领域生存, 绝对不能让其在人类遗传繁衍领域有任何喘息之机。
摘要:婚姻家庭法能被信仰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它符合人类理性, 符合人们基本的价值判断和伦理要求, 可以说婚姻家庭法一定程度上是对传统道德与伦理的法律化。现代生物技术的进步对人类传统的婚姻家庭法提出巨大的挑战, 也给保障这些价值的工具——婚姻家庭法带来了巨大挑战, 用伦理来处理这些现实问题与现行婚姻家庭法间的冲突可能是一种有效的选择。
关键词:婚姻家庭,伦理性,伦理道德,生物技术
注释
1 赵万一:民法的伦理分析, 法律出版社2003年9月版, 第2页。
2 马俊驹、余延满:民法原论, 法律出版社2005年10月第二版, 第812页。
3 人造子宫引爆“生物学炸弹”人类逼近赫胥黎预言, http://www.gzlala.net/man1.htm, 2008年12月10日访问。
个人自由在婚姻家庭法中的扩张
个人自由在现代社会具有重要的法律意义,整个现代法律体系都是在个人自由这一核心原则之上建立起来的。与财产法相比,婚姻家庭法由于深受传统社会价值体系的影响,并担负着维护家庭伦常秩序和社会、国家利益的重任,个人自由的空间历来并不宽松。但就婚姻家庭法自身而言,在从古代的家族本位向近现代的个人本位发展演变的过程中,个人价值和个人自由仍然呈现出渐趋彰显的清晰态势。
近代资本主义的兴起与发展,使民主自由、平等博爱的思想得以广泛传播,家族依附和身份关系对个人的束缚大大降低,“个人”不断地代替了“家族”,成为民事法律所考虑的单位。近代婚姻家庭法以个人本位的婚姻契约观为基础进行构建,强调人格独立,宣扬人格平等,在一定程度上确立了当事人决定和管理自己家庭生活事务的自由。最主要的表现是双方当事人依合意缔结婚姻的自由,在一些国家也包括选择夫妻财产制、在法定情形下离婚等自由。同时,国家为维护家庭伦常秩序,在婚姻家庭领域始终持积极干预态度,以法律对当事人的权利义务进行全面规范,个人自由的空间非常有限。
在从近代民法向现代民法转变的过程中,婚姻家庭法体现出与财产法背离的趋势。在财产法领域,为适应经济生活的深刻变化,国家不得不一改以往的放任态度,对个人自由施加诸多限制;而在婚姻家庭法领域,对人性和个人意思的尊重却被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个人自由的范围和程度继续扩展,人们得以更广泛、更充分地决定自己的家庭生活事务。一方面,法律放松了对结婚与离婚的限制,婚姻的缔结与解除更加自由。在婚姻的缔结上,古代或近代的婚姻家庭法中婚姻障碍繁多,其出发点主要在于维护家族利益、人伦秩序和阶级统治。现代立法确立个人结婚之自由,且大多数国家仅基于社会福祉之考虑,规定了重婚、近亲和疾病等少数婚姻障碍情形。在婚姻的解除上,近代婚姻家庭法普遍以一方当事人具有法定过错作为婚姻关系解除的前提条件,且仅无过错一方有请求离婚的权利。现代婚姻家庭法扩大了离婚法定理由的范围,将一些不可归责于当事人的理由,如生理缺陷、重大不治之症等纳入其中,且双方当事人均享有离婚诉权。20世纪60年代末以后,当事人的离婚意愿更加受到尊重,许多国家先后采纳了破裂主义离婚标准,只要“婚姻关系无可挽回的破裂”,即可离婚。另一方面,现代婚姻家庭法为人们提供了更多选择余地。双方当事人不仅可以基于自由意愿,对关系存续期间的婚姻住所、家庭姓氏、夫妻财产制等予以选择,而且在离婚时,也可以对离婚程序,离婚时的财产分割、子女抚养,离婚后的救济等事项做出自主安排。
中国自古有“法不入家门”的观念,国家权力直接介入家庭关系之中的事情比较少,而是委诸家长对家庭内部事务进行管理。但是这种传统的家庭自治或对家庭的尊重其实是扭曲的,是以牺牲个人自由及女性与儿童权益福祉为代价的。中国的传统法律有关调整婚姻家庭关系的规范集中体现为长尊幼卑和男尊女卑的家族主义精神。这种固有的法律体系在与近代西方法律遭遇后,转而解体并开始进行对西方法律的移植,即形式上从诸法合体向法律部门分类转型,内容上从尊卑、性别等差异向人格平等转型,从家族权利本位向个人权利本位转型。
婚姻家庭法中个人自由的扩张,除了自由主义与个人主义思想浸润的原因之外,也与家庭生活中的私密性特征和情感因素有关。家庭本质上是私生活领域,其中很多事务具有私密性,当事人不希望国家干预,国家也不宜干预。家庭生活的本质是基于爱情与亲情的“圆满共同生活”,维系家庭关系的最重要基石是家庭成员之间的情感,而非法律规范的强制力,个人自由可以弥补法律在规范建构家庭生活方面的局限性。此外,社会结构的扁平化发展,家庭对个人掌控力的衰退,以及妇女经济能力和教育水平的提升等,也推动了婚姻家庭法中个人自由的彰显。
个人自由的伦理基础在于“自己决定权”,即自己的私事由自己自由决定的权利。一个人之所以拥有“自己决定权”,乃是因为一个智力健全的人是一个理性的人,每一个人都具有独立的人格,对自己的行为和利益具有独立的判断能力与决策能力,每一个人都是自己利益最大化的最佳判断者和决策者。( 参见周安平:《社会自治与国家公权》)法律对家庭事务的干涉就有可能侵犯家庭的私权。
对个人自由的尊重,还出于一个信念:每个人都有权决定并追求自己所向往的“理想”生活模式。而在民主的基础上,并不存在固定的“最佳”家庭生活模式的标准。自治意味着一种自我思考与自定的能力,通过深思熟虑,判断、选择自己所向往的“理想”生活模式。(参见王洪:《家庭自治与法律干预》)
我国1980年颁布《婚姻法》和2001年修订《婚姻法》都是以不断扩大公民个人自由权利、保障意思自治为立法理念的。例如,夫妻财产制度从单一的法定共同财产制到法定财产制与约定财产制并立,再到约定财产制的完善与个人特有财产制度的确立,这一变化的进程表现为不断地扩大夫妻个人决定其财产状况的自由权利。同时,婚姻自由原则也获得了更大的发展空间。例如,1994年《婚姻登记管理条例》要求公民在办理结婚登记时必须提交所在单位或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出具的婚姻状况证明,而2003年《婚姻登记条例》则取消了此规定,以个人自行出具的签字声明取而代之。同时,该条例还将婚前医学检查从“必须”变为“自愿”,即取消强制婚检,肯定了婚姻当事人均有对自身的健康独立判断、选择、取舍的权利。此外,《婚姻登记条例》将1994年《婚姻登记管理条例》名称中的“管理”二字删除,淡化了婚姻登记的行政管理色彩,扩大了公民个人婚姻自由的权限,更加体现婚姻法尊重当事人意思自治、保护当事人婚姻自由的立法理念。结婚意思瑕疵(例如受胁迫)可导致撤销婚姻,《婚姻法》将撤销申请权交给当事人自己行使,如果当事人没有提出撤销,人民法院、婚姻登记机关不应当依职权主动撤销。婚姻无效或撤销后产生的财产关系,当事人协商处理,只有在无法达成协商一致时,法院才依法予以裁决。在登记离婚中,重视当事人的意思表示,当事人就离婚、子女的抚养、财产分割等问题达成一致意见的,可通过婚姻登记机关办理离婚登记,就此解除婚姻关系。在诉讼离婚中,由夫妻双方自愿协议分割共同财产和清偿共同债务,只有在协议不成时才由法院判决。在离婚的救济上,经济帮助权、家务劳动补偿权、离婚损害赔偿请求权等都以当事人一方请求或主张为前提,体现以意思自治为原则的自我处分。
婚姻家庭法领域的个人自由、意思自治仍在发展中。近年我国司法实践中经常发生“忠诚协议”纠纷案,夫妻一方以婚前或婚后所签订的“相互忠诚,违反予以赔偿”的财产性协议主张权利,许多法院给予了支持。法院支持的理由是:忠诚协议是夫妻双方在平等自愿的情况下所签定的,是双方意思表示一致的结果。夫妻签定忠诚协议追究过错方责任,是公民自我救济的有效方式。目前,法律界多数认为虽然对夫妻忠诚协议效力的认定应当特别谨慎,某些忠诚协议的效力应当被否定,但某些忠诚协议在严格审查下是可以认定有效的。再如非婚同居问题,当下年轻人和老年人盛行非婚同居,非婚同居者大多使用同居契约规范双方的关系,以契约确认彼此的权利和义务,这种契约更加体现当事人的个人自由。未来的我国法律预计迟早会接纳非婚同居关系,认可同居契约的效力。
国家干预的正当性基础
按照传统的法律理论,家庭被视为私领域,家庭中发生的事情是纯粹的私人事务,国家不得予以干预,但20世纪现实主义法学的发展使公领域与私领域之间的界限变得模糊,国家可以为了特定目的介入私领域,盖因“任何自由都容易为肆无忌惮的个人和群体所滥用”(博登海默语)。现代工业化社会是一个人与人互相依赖、分工复杂的社会,每一个生活在社会中的人都无法完全独立于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之外,而必然受到社会既存的权力和利益分配格局的影响,从而具有不同的实现个人自由的条件与能力。在婚姻家庭关系中,当事人通常存在地位不平等的问题,处于弱势地位的成员无法与握有经济强权和社会资源的成员立于同等地位进行协商。如果国家不加以必要的干预,优势成员就可能以自己的强制意志去控制、侵害劣势成员的自由,从而使后者成为前者滥用自由的受害者。真正的个人自由,正如康德所说,应该“独立于别人的强制意志,而且根据普遍的法则,它能够和所有人的自由并存”。
婚姻家庭既是根据个人的意思,自己选择、成立并维持的成年人之间的自由关系,也是不能根据功利的理由而随意处置的、有着相同生活目标的亲属共同体。自婚姻家庭产生以来,它就担负着诸多的社会职能,在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如繁衍人口、养老育幼、组织生产和消费。费孝通认为:“在男女分工体系中,一完整的抚育团体必须包括两性的合作。两性分工和抚育作用加起来才发生长期性的男女结合,配成夫妇,组成家庭”,“夫妇不只是男女间的两性关系,而且还是共同向儿女负责的合作关系。在这个婚姻的契约中同时缔结了两种相联的社会关系——夫妇和亲子。” 婚姻还具有团体性,不仅包括夫或妻,而且还包括夫妻共同体、家庭共同体,因此,不可能完全以个人为本位,必须考虑夫妻共同体、家庭共同的利益,应强化在共同体内的个人的责任和义务,压缩个人的自由空间。
社会发展到今天,婚姻家庭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男女两情相悦的需求突出了,以个体为本位的夫妇间的情感因素,成为婚姻家庭的重要成分。然而,家庭的养育功能和经济生活的功能并未因此而减弱或丧失。忽略婚姻家庭的传统价值的观点,是不符合客观现实和违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践踏婚姻家庭固有品质的行为诸如轻率而随意的离婚、放弃对子女的责任等,将严重地冲击婚姻家庭的社会功能,尤其是养育后代的功能。它的代价必然是弱者(多数情况下是妻子和未成年子女)的利益受损害和福利被剥夺。因此,国家出于衡平当事人不平等地位、确保其平等实现个人自由之目的而实施的必要干预,不仅不构成对个人自由的限制,反而是在实质上增进了个人自由,具有正当性基础。
婚姻家庭法调整的是具有特定亲属身份的人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夫妻、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等特别的人伦关系不是出于功利的目的而创设和存在的,而由亲属身份所派生的财产关系也不体现直接的经济目的,它所反映的主要是亲属共同生活和家庭职能的要求,带有某种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的色彩。与市民社会的其他财产法则不同,它不具有等价有偿的性质。与其他绝大多数“不近人情”的法律规范不同,婚姻家庭法突出反映了法律制度“温情脉脉”的人文关怀的一面。它以大量不可选择的强行性规范试图将人们的婚姻家庭生活引入公共秩序、善良风俗的轨道,这些规范因其具有扶弱济贫的公益属性而被法律加以定型。公民可以选择的只是是否进入这些法律关系,比如结婚与否、生育与否、收养与否。一旦决定进入则必然引起相应的法律后果,这些后果是法律预先指明、严格规定的,当事人不得自行改变或者通过协议加以改变。大多数的亲属权利义务被法律硬性规定,无法自由改变,也不允许频繁地变动。与其他民事法律调整财产关系的大量任意性规范突出意思自治、个人本位不同,民事法律中通行的意思自治原则,在婚姻家庭法中是受到多种限制的。
在民主社会制度中,婚姻家庭法一般都带有某种公法特点,重视国家和社会公权力的干预。法律干预婚姻家庭的基本方法是直接而明确的:诸如运用共同财产所有权,实现夫妻双方的财产共享,避免分产制对妇女的实际不公;规定亲属扶养义务,为妇女、儿童和老人提供基本生存条件;建立亲权和监护制度,保障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明确非婚生子女的认领,使最脆弱的群体得到最贴切的爱护和扶助等等。我国的婚姻家庭法已经对弱者地位给予了应有的倾斜性照顾。为了保护在离婚时处于弱势一方的利益,进一步体现家务劳动的价值,实现法律的实质正义,2001年《婚姻法》首次增设了离婚家务劳动补偿制度、离婚损害赔偿制度,完善了原有的离婚困难经济帮助制度。“家务劳动补偿制度”规定,采取分别财产制的夫妻,离婚时,因抚育子女、照料老人、协助另一方工作等付出较多义务的一方,有权向另一方请求补偿,另一方应当予以补偿。“离婚损害赔偿制度”则明确规定因重婚、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实施家庭暴力、虐待、遗弃家庭成员导致离婚的,无过错一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离婚经济帮助制度”则规定离婚时,如一方生活困难,另一方应从其住房等个人财产中给予适当帮助。而《婚姻法》“司法解释三”第5条赋予一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请求分割夫妻共同财产的权利,使得一方在发现另一方有偷偷转移财产迹象时,既不离婚又能保住属于自己的财产,给相对弱势的一方提供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救济办法。第12条对夫妻一方擅自出卖共有房屋的处理,在兼顾善意第三人利益的同时,又保障夫妻另一方对共有房屋的所有权。即使第三人是善意购买,如果该房屋属于家庭共同生活居住需要的,另一方也有追回该房屋的可能。
就2010年底时的面貌而言,《婚姻法》“司法解释三”有些地方还需要改进,例如一方贷款所购房屋性质的认定,征求意见稿没有考虑夫妻结婚时间的长短和共同还贷时间的长短以及首付款在总房款中的比例,一概规定谁买就归谁,这对共同还贷的另一方不公平。她/他参与共同还贷后其实已放弃了自己买房的机会,或者丧失了自己买房的能力。此外,征求意见稿第14条对养老保险金的处理也有不妥,夫妻应当分享婚姻期间积累的养老金期待利益,这才符合夫妻共同财产制的本意。第6条“夫妻一方的个人财产在婚后产生的孳息或增值收益,应认定为一方的个人财产;但另一方对孳息或增值收益有贡献的,可以认定为夫妻共同财产”的规定,也没有充分体现夫妻财产关系的特殊性。我国《婚姻法》确立的法定夫妻财产制是共同财产制,夫妻一方的个人财产在婚后产生的孳息或增值收益,应以认定为共有财产为一般原则,而不应以共有财产为例外。
国家干预的限度
现行婚姻家庭法由当事人的充分自治和国家的必要管制构成,对婚姻家庭,国家既要尊重个人生活的自由,又要对其予以干预,如何在二者之间进行衡量和取舍?国家基于何种情况、在多大限度内进行干预?
从实践来看,国家权力往往作为自治与权利的保障者与补充者的角色出现并发挥作用。当公民自治有悖于公共秩序和善良风俗时,管制和权力就会出现,成为婚姻家庭关系的调整器。而当公民自治无法取得一致即争议无法解决时,管制和权力又会作为最终的争议解决方式出现,这种方式往往以司法的名义或补充性条款的名义出现。管制以司法的名义经常出现在《婚姻法》中,例如,2001年《婚姻法》第38条规定:“离婚后……行使探望权利的方式、时间由当事人协议;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判决。”又如,第42条规定:“离婚时,如一方生活困难,另一方应从其住房等个人财产中给予适当帮助。具体办法由双方协议;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判决。”而管制作为补充性条款出现的情形也较多,如2001年《婚姻法》第19条第1款在承认了夫妻约定财产协议的效力之后,进而规定“没有约定或约定不明确的,适用本法第17条、第18条的规定”。而该法第17、18条规定的正是法定财产制的内容,说明此规定的立法意图是基于弥补个人意思自治之不备或不足。《婚姻法》“司法解释三”中大量的条款都属于这种情况。比如对夫妻一方以个人名义举债的处理、对一方贷款所购房屋性质的认定、对父母出资购房的认定,为解除婚外同居关系的补偿金的处理、婚姻关系存续期间请求分割夫妻共同财产、夫妻一方擅自出卖共有房屋的处理、夫妻之间赠与房产的处理、对养老保险金的处理、对尚未分割遗产的处理等等,法律都是首先允许当事人自行协商,在协商不成的情况下才由法院依据一定规则判决。
通常,保护第三人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是国家介入私领域的正当理据。在婚姻关系中,配偶双方通过婚姻契约不断地拓展彼此互利的范围,同第三人利益进行竞争。因此,法律对缔约应进行必要的限制,防止侵害到第三人。如在协议离婚中涉及子女的抚养、债务的清偿等问题,第三人的利益应予以重视和保护,避免财产分割中损害债权人利益或子女抚养费给付不合理影响子女的健康成长。为了维护交易的安全,防止婚姻当事人利用夫妻约定财产制规避法律和损害第三人的合法权益,我国《婚姻法》第1 9条第3款特别规定:“夫妻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财产约定归各自所有的,夫或妻一方对外所负的债务,第三人知道该约定的,以夫或妻一方所有的财产清偿。”所谓“第三人知道该约定的”,夫或妻一方对此负有举证责任。
何为社会公共利益,很难具体明确地加以界定,如果界定不当,便可能导致国家的过度干预。欧洲人权法院在其判例中指出,对私生活加以国家干预或限制只是例外,而且可接受的例外只能是:1. 法律明确规定的;2. 民主社会所必须的;3. 为了保护该条所提及的权利,包括“其他人的权利和自由”;4. 干预的方法与立法目的相称。 依这些观点,只有出于保障家庭成员个人自由和权益的需要,国家才可以干预家庭生活事务。
国家虽然有权基于保护理念介入婚姻家庭关系,依法保障弱者权益,但仍应尊重个人对家庭生活事务的自我决定权,实施的干预必须适度。国家干预必须遵循两个原则:一是法律保留原则,即国家对家庭生活事务干预须具有法律上的依据,以法律手段进行,不能非法干预;二是比例原则,即国家干预在时机、方式与程度上须与保护弱者权益的需要相对称,不能过度干预。国家在许多时候应置身于婚姻家庭关系的外围,只是在当事人不能自行解决和权益受到侵害并请求干预时,才消极、被动地介入进行干预。倘若涉及家庭暴力或未成年子女,国家则应秉持相对积极之态度,在必要时主动干预。因为前者属于保护人身安全与人格尊严之要求,这是宪法保障的基本权利,高于家庭生活自主权;后者则是基于对未成年人受支配之困境与无援用法律之能力的事实认知。
通过以上评析,可以发现我国婚姻家庭法的发展已呈现出个人自由与国家干预并进的趋势。国家权力已经退出了许多原来国家以维系社会公共利益、家庭价值或伦常秩序为理由而对于个人自由所做的限制,让其任由个人自主与家庭自治。而在原来法律不愿介入或是采取较消极态度的领域与问题上,例如对于家庭暴力或是家庭中其他弱势者的保护等,则是越来越积极地介入,这就是强化法律对婚姻家庭必要干预的趋势。这样的趋势与世界各国婚姻家庭法的现代发展模式是相一致的。
2.婚姻自由,是指婚姻当事人按照法律的规定,决定自己婚姻大事的自由,任何人不得强制或干涉。
3.拟制血亲,指本来没有自然的血缘关系,或无直系血缘关系,但法律上确定其地位与血亲相等,称为法律上拟制血亲。
4.结婚,又称婚姻的成立或婚姻的缔结,是男女双方依照法律规定的条件和程序,确立夫妻关系的一种法律行为。
5.离婚,是夫妻双方依照法律的规定解除婚姻关系的行为。
6.分别财产制,婚姻关系成立后,夫妻的婚前财产和婚后财产仍归各自所有。家庭生活费用由共同财产中支付。当婚姻关系终止时,双方才能依法进行分割。
7.、对偶婚制,又称“偶婚”。一个男子与一个女子相对稳定地互为性伴侣的婚姻形态。
二、简答
1.简述我国婚姻自由原则。
(1)婚姻自由是指婚姻当事人按照法律的规定决定自己婚姻大事的自由,任何人不得强制或干涉。(2分)
(2)婚姻自由有两个特点:第一,婚姻自由是法律赋予人们的一种权利,任何人不能强制或干涉。(2分)第二,婚姻自由的行使必须符合法律的规定。(2分)
(3)婚姻自由包括结婚自由和离婚自由两个方面。仅有结婚自由是不够的,必须有离婚自由作为补充,二者互相结合构成了婚姻自由的完整内容。(2分)
2.收养人应具备的一般条件。
根据《收养法》第6、8、l0、11条的规定,收养人应当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第一,年满30周岁且无子女。(2分)
① 有抚养教育被收养人的能力;(1分)
② 未患有在医学上认为不应当收养子女的疾病;(1分)
③ 有配偶者收养子女,须夫妻共同收养;(2分)
④ 收养人只能收养l名子女;(1分)
摘要:本文主要探讨了婚姻家庭法基本原则之婚姻自由原则。婚姻自由原则是我国婚姻法基本原则之首要原则,是社会主义婚姻与家庭制度的重要基石,是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婚姻自由包括结婚自由和离婚自由,两者不可偏废。婚姻自由体现的是自然人对自己自由意志的支配,是婚姻内在价值的体现,是对婚姻自主权的肯定和界定。
关键词:婚姻家庭法 婚姻自由 ~
正文:
婚姻法是调整一定社会的婚姻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是一定社会的婚姻制度在法律上的集中表现。其内容主要包括:婚姻的成立和解除,婚姻的效力,特别是夫妻间的权利与义务关系等。从调整对象的性质看,婚姻法包括因婚姻而引起的人身关系及由此而产生的财产关系。
我国婚姻法规定了以下几项基本原则:第一,实行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平等的婚姻制度。保护妇女、儿童和老人的合法权益。实行计划生育。第二,禁止包办、买卖婚姻和其他干涉婚姻自由的行为。禁止借婚姻索取财物。第三,禁止重婚。禁止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禁止家庭暴力。禁止家庭成员间的虐待和遗弃。第四,夫妻应当互相忠实、互相尊重;家庭成员间应当敬老爱幼,互相帮助,维护平等、和睦、文明的婚姻家庭关系。
婚姻法基本原则之首要原则的婚姻自由是法律赋予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婚姻自由是对封建社会包办买卖婚姻斗争的产物,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表现,也是宪法规定的我国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无论结婚还是离婚,都必须由当事人自己决定。为了保障我国公民的婚姻自由权,刑法第257 条规定,以暴力干涉他人婚姻自由的,处2 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致被害人死亡的,处2 年以上7 年以下有期徒刑。
婚姻自由的内涵包括两个方面:即结婚自由和离婚自由。结婚自由和离婚自由密不可分,是婚姻自由的基本组成部分,二者共同构成婚姻自由原则的完整含义。
结婚自由即当事人有依法缔结婚姻关系的自由,是指结婚必须男女双方本人完全自主、自愿,不允许任何一方强迫他方或任何第三者干涉。公民只要达到法定结婚条件,就可以自主决定是否结婚、与谁结婚、何时结婚、何地结婚、采取何种仪式结婚等等,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强迫、包办和干涉。离婚自由,是指夫妻双方有依法解除婚姻关系的自由。但是,应当特别注意的是,离婚标志着夫妻关系的解除和终止,从而引起一系列的法律后果,对家庭和社会都将产生一定的影响。故法律对离婚作了较多的限制性规定,既保障了离婚自由,又要防止轻率离婚。例如:婚姻法规定,现役军人的配偶要求离婚,须得军人同意;女方在怀孕期间、分娩后一年内或中止妊娠后六个月内,男方不得提出离婚;现役军人不得与外国人结婚等等。但这种限制并不意味着否定离婚自由,而是要当事人慎重处理,同时也是对其他利害关系人利益的保护。
1、婚姻的本质属性
婚姻家庭的社会属性是社会制度赋予婚姻家庭的本质属性,即决定和影响婚姻家庭的社会力量及婚姻家庭所包含的社会内容。
2、现代各国对亲属的分类
现代各国对亲属有两种分类法:①将亲属分为血亲和姻亲两种,如德国、瑞士等国民法典;②将它分为血亲、姻亲和配偶三种,如日本民法典。
现代各国大都根据亲属产生的原因,将亲属分为配偶、血亲和姻亲三种。1.配偶。2.血亲。
血亲是指有血缘关系的亲属。根据血缘的来源不同,分为自然血亲和法律拟制血亲: 3.姻亲。
姻亲是指以婚姻关系为中介而产生的亲属。姻亲分为三种:
(1)血亲的配偶,指自己直系、旁系血亲的配偶。(2)配偶的血亲,指自己配偶的血亲。
(3)配偶的血亲的配偶,指自己配偶的血亲的丈夫或妻子
3、我国的婚姻法对亲属的分类和亲等计算方法
我国对亲属的分类: 我国亲等计算方法:
1.直系血亲的计算方法。直系血亲是从自己算起为一代,向上数至父母为二代;至祖父母、外祖父母为三代;至曾祖父母、曾外祖父母为四代;至高祖父母、高外祖父母为五代。往下数也是如此,自己至子女为二代;至孙子女、外孙子女为三代。以此类推。2.旁系血亲的计算法。首先找到自己与所要计算的旁系血亲的血缘同源人,然后从两边分别往上数至血缘同源人。如果两边代数相同,取同数;如果两边代数不同,则取多者一方的数字。计算时应注意:代数包括自己或所要计算的旁系血亲。例如,自己与兄弟姐妹为两代以内旁系血亲;与堂兄弟姐妹为三代以内旁系血亲;与伯叔也是三代以内旁系血亲。
4、宣告婚姻关系无效的原因和程序
原因:(1)重婚的;(2)有禁止结婚的亲属关系的;(3)婚前患有医学上认为不应当结婚的疾病,婚后尚未治愈的;(4)未到法定婚龄的。程序:
(一)请求权主体
无效婚姻的请求权主体。无效婚姻的请求权主体是指有权向人民法院或婚姻登记机关就已办理结婚登记的婚姻申请宣告婚姻无效的主体,包括当事人、近亲属及其基层组织。在我国,宣告婚姻无效的机关是婚姻登记机关和人民法院。请求权人可以依行政程序向婚姻登记机关申请宣告婚姻无效,也可以依诉讼程序向人民法院申请宣告婚姻无效。
(二)宣告机关和程序 无效婚姻的宣告机关。
我国有权宣告婚姻无效的机关可以是人民法院。(1)法院受理申请宣告婚姻无效案件的,不得撤诉。(2)对婚姻效力及其后果的处理应分别裁定。(3)合法配偶可作为第三人参与诉讼。(4)未达法定婚龄的可补办结婚登记。(5)一方或双方死亡后的处理。
无效婚姻宣告程序的启动有两种方式:
1、婚姻当事人和利害关系人通过起诉的方式请求人民法院对婚姻宣告无效的,只要符合立案条件,人民法院应当受理,在此情形下,人民法院审理婚姻案件适用不告不理原则。
2、人民法院受理离婚案件后,经审查确属无效婚姻的,应当将婚姻无效的情形告知当事人,并依法作出宣告婚姻无效的判决,在此种情形下,人民法院对于无效婚姻的宣告带有一定的司法能动性,属于法院的职权行为。
5、可撤销婚姻的原因和程序
原因:因胁迫结婚的,手胁迫的一方可以行婚姻登记机关或人民法院请求撤销该婚姻 程序:
根据我国《婚姻法》规定,撤销婚姻的程序有两种。一种是行政程序,即由婚姻登记机关宣布撤销婚姻。第二种是诉讼程序,即由人民法院审理当事人因受胁迫而请求撤销婚姻的案件,此类案件人民法院在审理时应当适用简易程序或者普通程序。人民法院依法宣告撤销婚姻的,应当收缴双方的结婚证书并将生效的判决书寄送当地婚姻登记管理机关。
6、婚姻成立的概念和程序
概念:是指男女双方按照法律规定的条件和程序,确立夫妻关系的民事法律行为。程序:(1)申请(2)审查(3)登记
7、婚姻解除的条件
认定夫妻感情确已破裂的具体情形 1.重婚或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
2.实施家庭暴力或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的。3.一方有赌博、吸毒等恶习屡教不改的。4.因感情不和分居满2年的。
5.其他原因导致夫妻感情确已破裂的。
8、婚生子女的否认和准证
婚生子女推定的否认:是指当事人否认被推定的婚生子女为自己亲生子女的诉讼请求权(又称为否认权)的制度。
非婚生子女的准正:是指已出生的非婚生子女因父母结婚或司法宣告而取得婚生子女资格的制度。
9、我国收养的概念和条件
收养的概念:是指公民依法领养他人子女为自己子女,从而使收养人和被收养人之间拟制亲自关系的民事法律行为。
收养的条件:
一、收养成立的实质要件(一)收养人应具备的条件
1、收养人须具有抚养被收养人的能力
2、收养人无子女
3、收养人年满30周岁
4、收养人只能收养一名子女
5、收养人须未患有医学上认为不应当收养子女的疾病
6、收养人夫妻双方同意
7、关于收养人的特殊规定
(1)收养三代以内同辈旁系血亲的子女,可以不受被收养人不满14周岁及生父母有特殊困难无力抚养子女的限制;不受无配偶的男性收养女性应相差40岁的限制;华侨收养三代以内同辈旁系血亲的子女,还可以不受收养人须无子女的限制。
(2)收养孤儿或残疾儿童及弃婴、弃儿。收养人的条件予以放宽,即不受收养人无子女,以及不受仅能收养1名子女的限制
(3)收养继子女。经生父母同意,继父母可以收养继子女,不受生父母有特殊困难无力抚养子女的限制;也不受收养人无子女、年满30周岁的限制 ;不受被收养人须未达14周岁的限制;不受收养1名子女的限制
(4)隔代收养,即收养孙子女
(二)被收养人应具备的条件
1、被收养人应为不满14周岁的未成年人
2、丧失父母的孤儿
3、查找不到生父母的弃婴或儿童
(三)送养人应具备的条件
1、生父母有特殊困难无力抚养子女
2、孤儿的监护人
3、社会福利机构
二、收养成立的形式要件
法律依据:1992年4月1日《中国公民办理收养登记的若干规定》 内容:
1、办理收养登记的机关 —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
2、公告程序— 《收养法》第15条2款规定:收养查找不到生父母的弃婴和儿童的,办理登记的民政部门应当在登记前予以公告
3、办理收养登记的程序(1)申请(2)审查(3)登记
10、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债务的偿还规则
夫妻共同债务应当以夫妻共同财产清偿。如果离婚时
没有积累共同财产或共同财产不足以清偿共同债务,或夫妻约定婚后财产分别所有的,应由双方协议确定清偿责任;协议不成,由人民法院根据双方的经济能力,判决由一方清偿或由双方分担清偿责任。在处理这方面纠纷时,仍应注意贯彻保护妇女权益的原则。
11、婚姻法的渊源
婚姻家庭法的渊源主要有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和行政规章、地方法规、民族自治地方变通规定和特别行政区法律、司法解释、我国缔结和参加的国际条约等。
(一)宪法
(二)法律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收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等
(三)行政法规和行政规章
民政部《婚姻登记条例》
《中国公民同外国人办理婚姻登记的几项规定》
《华侨同国内公民、港澳同胞同内地公民办理婚姻登记的几项规定》
12、我国结婚登记的具体程序
结婚登记大致可分为申请、审查和登记三个环节。(一)申请
1、中国公民在中国境内申请结婚。
必须双方亲自到一方户口所在地的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结婚登记,申请时,应当持下列证件和证明:(1)户口证明;(2)居民身份证;离过婚的,还应当持离婚证。离婚的当事人恢复夫妻关系的,必须双方亲自到一方户口所在地的婚姻登记机关申请复婚登记。
2、中国公民同外国人(包括常驻我国和临时来华的外国人、外籍华人、定居我国的外国侨民)在中国境内申请结婚。
男女双方当事人必须共同到中国公民一方户口所在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指定的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登记。申请登记的中国公民和外国人须分别持有下列证件: 1)、中国公民须持有: 1)本人户籍证明;2)本人户口所在地的县级人民政府或工作所在单位的县级以上机关、学校、事业、企业单位出具的本人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民族、婚姻状况(未婚、离婚、丧偶)、职业、工作性质、申请与何人结婚的证明。2)、外国人须持有:
1)本人护照或其他身份、国籍证件;2)公安机关签发的《外国人居留证》,或外事部门颁发的身份证件,或临时来华的入境、居留证件;3)经本国外交部(或外交部授权机关)和我国驻该国使、领馆认证的由本国公证机关出具的婚姻状况证明,或该国驻华使、领馆出具的婚姻状况的证明。3)、外国侨民须持有:
1)本人护照或代替护照的身份、国籍证件(无国籍者免交);2)公安机关签发的《外国人居留证》;3)本人户口所在地的县级人民政府或工作所在单位的县级以上机关、学校、事业、企业单位出具的本人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民族、婚姻状况(未婚、离婚、丧偶)、职业、工作性质、申请与何人结婚的证明。
3、凡证件齐全、符合法律规定的中国公民和外国人,可持证件和男女双方照片,到婚姻登记机关提出申请。
4、申请婚姻登记的当事人,应当如实向婚姻登记机关提供规定的有关证件和证明,不得隐瞒真实情况。(二)审查
婚姻登记管理机关对当事人的申请应当进行审查,查明结婚申请是否符合结婚条件,不明之处,应当向当事人询问,必要时,可要求当事人提供有关证明材料。(三)登记
1、予以登记。
婚姻登记机关对符合结婚条件的,应当即时予以登记,发给结婚证;对离过婚的,应注销其离婚证。但对中国公民和外国人的登记申请,应在收到申请后一个月内办理登记手续,发给结婚证。涉外婚姻的结婚证须贴有男女双方当事人照片,并加盖办理涉外婚姻登记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婚姻登记专用章。
申请结婚登记的当事人受单位或者他人干涉,不能获得所需证明时,婚姻登记管理机关查明确实符合结婚条件的,应当予以登记。
2、不予登记。
申请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婚姻登记机关不予登记: 1)、未到法定结婚年龄的;2)、非自愿的;3)、已有配偶的;4)、属于直系血亲或者三代以内旁系血亲的;5)、患有医学上认为不应当结婚的疾病的。
婚姻登记机关对当事人的婚姻登记申请不予登记的,应当以书面的形式说明理由。当事人认为符合婚姻登记条件而婚姻登记机关不予登记的,可以依照行政复议法的规定申请复议,对复议不服的,可以按照行政诉讼法的规定提起行政诉讼。
13、夫妻个人财产和夫妻共同财产的具体内容
夫妻个人财产:(1)一方的婚前财产
(2)一方因身体受到伤害获得的医疗费、残疾人
生活补助费等费用。(3)遗嘱或赠与合同中指明归夫或妻一方的财产。(4)一方专用的生活用品。(5)其他应当归一方的财产。夫妻共同财产:(1)工资、奖金。(2)从事生产、经营的收益。(3)知识产权的收益。(4)继承或受赠的财产。
(5)其他应当归夫妻共同所有的财产。
14、祖孙之间和兄弟姐妹之间承担责任的条件
祖孙之间:
(一)祖父母、外祖父母对孙子女和外孙子女承担抚养义务的条件
1、祖父母、外祖父母有负担能力
2、孙子女和外孙子女的父母已经死亡或父母无力抚养
3、孙子女和外孙子女未成年
(二)孙子女、外孙子女对祖父母、外祖父母承担赡养义务的条件
1、孙子女、外孙子女为有负担能力的成年人
2、祖父母、外祖父母的子女已经死亡或子女确无力赡养
3、祖父母、外祖父母必须是需要赡养的人 兄弟姐妹之间:
(一)兄、姐抚养弟、妹须具备的条件
1、兄、姐有负担能力
2、被抚养人的父母已经死亡或父母无力抚养
3、弟、妹必须是未成年人
(二)弟、妹抚养兄、姐须具备的条件
1、弟、妹由兄、姐抚养长大
2、弟、妹有负担能力
3、兄、姐缺乏劳动能力由缺乏生活来源
15、行使离婚补偿请求权的条件
行使离婚损害赔偿请求权的条件是:
1、请求权人的主体资格。
2、被请求权的主体资格。
3、请求权的行使必须以当事人有过错并因此导致离婚的为前提。损害赔偿请求权的行使,须有符合法律规定的过错情形并因此导致离婚的。
离婚损害赔偿请求权人必须是无过错一方。离婚损害赔偿请求权只能由无过错一方向有过错一方提出,而不能向其他人提出赔偿请求,婚姻法第四十六条中所指的无过错方,只能是离婚夫妻的无过错方。对因不合法婚姻如重婚导致的无效婚姻以及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不论采用什么手段)中存在的无过错方,不享有该项请求权,因为这种无过错方不是适格的主体。
该项损害请求只能向自己的配偶提出,而不能向合法婚姻以外的其他人提起。《解释》第二十九条第一款就承担损害赔偿责任的主体资格作出明确规定,即“承担婚姻法第四十六条规定的损害赔偿责任的主体,为离婚诉讼当事人中无过错方的配偶。”该条所指的配偶中有过错的一方,与无过错一方互为配偶。对有的当事人在请求时要求配偶以外的第三者等进行赔偿的,这是没有法律依据的,法院也不能支持。
只有一方在违反婚姻法第三条第二款的禁止性规定导致离婚的,才可以行使此项权利。笔者认为,此要求过于严格,不利于具体操作。对于一方过错的范围应当扩大一些。如将吸毒、赌博包括在内,才能真正发挥婚姻法第四十六条保护无过错一方的作用。对于不起诉离婚而又依该条提出损害赔偿请求的,法院不予受理。对于法院判决不准离婚的,对于当事人基于婚姻法第四十六条提出的损害赔偿请求,不予支持。
16、提出中止探望权的条件
根据婚姻法的规定,父或母探望子女,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由人民法院依法中止探望的权利;
至于何种情况属于“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情形,法律及司法解释均没有作出明确规定。不过,一般认为,下列情况属于“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情形:探望方患有严重疾病尤其是传染病;探望方在探望子女时有严重的违法或者犯罪行为的;探望方有借探望之机藏匿子女,使其脱离直接抚养方的;探望方有赌博、吸毒等恶习,给子女带来不良影响的;怂恿子女犯罪的等。
17、婚姻终止的原因
18、违反婚姻法虐待家庭成员的责任规定
19、结婚登记(包括涉外结婚)要提交的材料 20、人工生育子女、家庭暴力、法定夫妻财产制、劳役婚、夫妻共同财产、婚生子女的推定、收养的解销效力、虚假离婚等的概念
21、约定夫妻财产制时应注意的问题
22、诉讼离婚的适用范围
23、我国离婚损害赔偿制度
24、婚约和彩礼的规定
25、违反婚姻法原则的禁止性规定
26、离婚案件中隐匿转移财产的处理程序
27、我国对婚姻无效的程序立法体例
28、对偶婚制向一夫一妻制过渡的标志
29、结婚的实质条件 30、夫妻人身关系的内容
31、(我国法律规定的法定继承人范围和顺序、转继承与代位继承的区别)
32、一审判决不离婚的案件再次起诉的时间限制
33、离婚案件的管辖
34、违反婚姻法构成犯罪需要告诉处理的行为类型
35、亲属关系产生的原因 36、2003年制定的婚姻家庭法的名称
37、非婚生子女的认领形式
38、离婚时诉外调解的部门
39、违法计划生育的处理
40、婚姻登记机关办理涉外离婚的条件
41、婚姻终止的原因
42、法定婚龄与晚婚晚育的关系
43、对婚约的基本态度及注意事项
一、婚姻家庭法教学中“五位一体”实践教学模式的构建
打破以课堂为中心的“封闭式”教学体制, 对现有的各种实践教学方法进行必要的探索和改进, 优化组合, 构建“五位一体”实践教学法, 提高教学质量。具体而言, 是指在婚姻家庭法教学过程中实施案例教学、专题讨论、模拟法庭、观摩审判、法律咨询等五种各自相对独立又有机结合的一体化教学方法, 由于这种教学方法紧扣法律实务, 具有很强的实践性, 所以称其为“五位一体”实践性教学法。我们认为, “五位一体”教学法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模式, 但其仅仅是较为典型的教学方法, 并不排除其他形式的教学法能起到相同的作用和教学效果[1]。
(一) 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是指教育者本着理论与实际有机整合的宗旨, 遵循教学目的要求, 以案例为基本素材, 将学习者引入一个特定的真实情境中, 通过师生、生生之间双向和多向互动, 积极参与, 平等对话和研讨, 从而重点培养学习者的批判反思意识及团体合作能力, 并促使学习者充分理解问题之复杂性、变化性、多样性等属性的重要教学形式[2]。其最大特点是能够将直接的抽象理论与具体的案例结合起来, 以案论理, 直观形象。
在婚姻家庭法的案例教学中, 老师主要起到引导、评价、矫正的作用, 以学生为中心, 以学生的自主讨论和思考为主, 充分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首先, 教师要精心组织编辑案例教学资料。选取案例要注意做到适应教学目的需求, 尽量选取源自现实生活的那些真实、新颖、具体而生动的典型案例。其次, 指导教师应组织讨论、点评与总结。指导教师应努力营造良好的自由探讨氛围, 恰当地引导学生围绕着中心议题展开探讨, 鼓励他们积极发言, 广开思路。讨论结束后, 指导教师要对本次案例教学作出点评和总结, 着重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分析问题的途径, 并指出学生在讨论中存在的不足, 同时对表现优异的学生进行褒奖。
(二) 专题讨论法
专题讨论法, 具体而言就是把学生分成若干学习小组, 就某一个专题进行讨论, 并要求学生对所讨论的专题作出陈述。此方法的好处在于它是以学生为中心, 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参与度, 加深对问题的理解,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婚姻家庭法教学中, 开展专题讨论首先是要拟定讨论题目, 应尽量选取婚姻家庭法领域的热点性、争议性的问题, 以此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提供讨论提纲和参考书目, 提前印发给学生, 要求学生提前作好准备, 写出书面发言稿。其次, 讨论的方法。开展专题讨论, 首先是划分若干学习小组, 以小组为单位, 教师参与, 学生组长组织讨论。学生经过充分准备, 积极发言, 各抒己见, 并展开热烈的争论。教师只起主导作用, 学生发挥主体作用。讨论后选出1—2名学生代表小组参加课堂讨论。除代表发言外, 其他学生有不同意见可以补充, 并相互展开积极热烈的争论。最后, 由教师进行总结归纳。学生的书面讨论稿上交, 由教师批阅记分, 加入本门课程考试成绩。
(三) 模拟法庭
模拟法庭也称为模拟庭审, 是案例教学法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通过模拟法庭的实践性教学环节, 可以使学生在高度仿真的状态下, 对案件进行重组, 直接参与模拟法庭的活动, 让学生熟悉审判的整个过程, 熟悉案件的实体法和程序法, 培养和锻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组织协调能力, 从而检验学生专业知识学习成果、法学理论掌握程度。但要注意的是, 模拟法庭应做到力求真实, 充分做好各项准备工作, 而不是进行“彩排”与“表演”, 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贯穿整个模拟审判过程, 要求学生全方位地参与。
(四) 观摩审判
旁听法庭审判是一种现场教学方法, 通过到法庭现场观看真实案件的审判, 加强教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开展这种现场教学方法必须要加强与相关法庭的联系, 由于受到中国人传统思想的影响, 普遍存在“家丑不外扬”的思想, 旁听家庭婚姻法案件的审判会存在一定困难, 但随着科技的进步, 可以借助现场录像来观看案件的审判。另外, 旁听和观看法庭审判后, 教师应该安排一定时间的相关讨论, 进一步加强所学知识与审判过程的联系, 从而加深学生对婚姻家庭法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五) 法律咨询
法律咨询是为有法律疑难的公民或单位提供法律帮助的一种手段。有数据表明, 在当前社会的民事案件和信访案件中, 婚姻家庭类矛盾比例最高, 因此在婚姻家庭法教学中, 应用此种教学方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主要是引导学生在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增强其社会责任感的同时促进其对专业知识的学习。其最直接、最可行的途径就是当面法律咨询, 事先要注意做好各项准备工作, 加强和社区及相关单位的联系, 事后要注意做好材料汇总及案例总结, 使学生通过对现实社会中婚姻家庭法律关系中实际情况的亲身了解, 进而加深对专业知识的理解, 达到理论和实践的融会贯通。此外, 这种实践教学方式需要一定数量和具备一定资质的带队咨询教师, 而现实大学中从事婚姻家庭法教学活动的教师数量可能很难达到要求。基于这种情况, 开展实践性教学除了任课教师教学外, 还有必要聘请校外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法官、检察官、律师和从事婚姻事务的工作人员担任客座或指导教师, 从而提高实践性教学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3]。
二、婚姻家庭法教学中“五位一体”实践教学法的统筹运用
(一) 应当注意“五位一体”实践教学法中各种实践教学法的有机结合
在“五位一体”实践教学法中, 课堂案例教学、专题讨论应当是主线, 侧重法律原理、理论的学习;模拟法庭、观摩审判侧重于学生司法实务实践能力的培养, 包括组织协调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法律咨询则是综合性的实践训练;各种实践教学形式可以互相结合, 如通过对典型案例的探讨, 学生可以将所获得的解决方法运用到法律咨询当中, 通过观摩审判, 可以将所学习到的实务操作技巧运用到模拟法庭活动中。同样, 在法律咨询、模拟法庭、观摩审判中的疑惑也可以在课堂上进行案例分析, 在观摩审判、法律咨询中遇到的个案, 对于其中的疑难点、热点争议性问题可以将其一般化作为专题来进行讨论。诸如此类, 不一而足。
(二) 应根据课堂理论教学的进度及教学内容的深浅在时间上将五种实践教学法统筹合理安排
首先, 如案例教学法应贯穿整个教学环节始终, 在每一章节的教学中都应该合理运用文字或视频案例教学;专题讨论则应待学生的理论素养积累到一定程度方可进行, 且应选取婚姻家庭领域的热点、疑难点问题进行讨论, 次数不宜太多, 以每学期1—2次为宜;因为真实的婚姻家庭案例一般较为复杂, 法律关系多样化, 模拟法庭也应待学生学习完结婚法、夫妻关系法、离婚法等婚姻法律制度后再行安排, 如此学生在具有较全面的专业知识基础上, 方可具有驾驭整个庭审过程的能力, 因其需要做大量细致的事先准备工作, 次数以每学期一次为宜, 且在此之前学生应有观摩审判的经历;观摩审判的重点是选择适当的案件进行观摩。其次, 做好观摩前的准备工作也非常重要, 应让学生熟悉案情, 了解争议的焦点、证据的法律问题以及对案件的初步看法, 带着问题去听、去看。观摩之后要进行总结和研讨, 同时要和观摩前所讨论的重要问题形成呼应。其时间也宜安排在教学周期中间, 不宜太靠前。最后是法律咨询, 因其对学生的专业素养有一定要求, 时间也宜安排在教学周期中间靠后阶段, 不宜太靠前, 每学期一次为宜。
(三) 应当完善“五位一体”实践教学法的质量评价体系
首先, 制定考评标准要看学生在原有的知识体系和能力水平上, 通过参加实践性课程学到了哪些新知、增长了哪些才干, 实现从对结果的考核向对过程的考核转移;其次, 评价主体多元化, 既有教师测评, 还包括学生自评、小组互评以及相关单位的评价等;再次, 评价内容多样化, 不仅是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 也包括实践技能训练、职业道德培养等方面的收获和感悟;最后, 考核方式多样化, 可以采取口头发言、实践报告、庭审操作等等。
参考文献
[1]章红华.“五位一体”实践性教学法在法学教学中的运用[J].河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学报, 2009, (12) .
[2]张新平.案例教学法的内涵[J].云南教育, 2002, (10) .
关键词:婚姻法;离婚制度;夫妻关系;法律建议
一、现行离婚法律制度存在的问题
(一)意愿主导偏重问题
一定程序而言,婚姻关系作为公民的民事行为,可以理解为男女双方在社会活动中的特殊形式的契约关系。从这个角度而言,尊重个人意愿,基于本人意思上施行法律自治,应该充分肯定,也发挥了一定效应。任何事物总有两面性,自由必须在社会活动的大环境下得以合理宣扬。毕竟婚姻是社会活动中的重要一环,在家庭子女财产等问题上,不能无限放大其自由的程度。特别是过度自由、意愿主导的离婚,可能导致损害未成年人的权益,同时也容易滋生在婚姻契约随意解除过程中的不当牟利。
(二)离婚标准不一致
现行情况是协议离婚和诉讼离婚,在法定标准上、法定程序上、执行流程中以及认定准则都是不一致。婚姻法律中把夫妻感情是否破裂,作为婚姻关系解除确立的离婚法定标准,在司法实践中还有诸多解释,把感情破裂作为离婚纠纷处理时准予离婚的唯一准绳。然而,夫妻感情是否破裂的法定标准,却在协议离婚制度里还未涉及到,夫妻双方仅仅只要凭借自身主观自愿,并得到协商一致,即可以履行离婚协议。双重法定标准出现在同一种法律关系的调整,从立法层面上无疑是有一定缺陷的。
(三)离婚程序不统一
我国离婚的法定条件。我国现行《婚姻法》第三十二条第2款规定:“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应当进行调解;如感情确已破裂,调解无效,应准予离婚。”将“感情确已破裂”作为准予离婚法定条件。除了诉讼离婚,在协议离婚制度中,对于离婚协议的签订、内容、程序上没有任何详细的规定。既然,离婚协议是一项表达离婚当事人自愿与双方协商一致的凭证,是解除婚姻契约关系的合法证据。仅要求夫妻双方对于子女和财产问题达成一直,未免太强调了夫妻双方对离婚问题认可一致行为,却忽视了离婚行为、离婚后果对于社会的影响效应,长此以往将产生诸多后续问题。
(四)审查幅度过于自由
婚姻机关进行婚姻登记、离婚登记,在法律制度中,规定必须对当事人提交的离婚协议书及相关材料,进行审查后方准予登记。现行的离婚制度要求上看来,从立法本意还是实际操作层面,协议离婚过程中的婚姻登记部门的审查仅是一种形式上审查,根本没有任何内容上审查的意思在里面。由于未进行任何内容审查,离婚协议中存在的不公正、有损社会公众利益的情况,肯定有可能发生,监管管理更是无从谈起。同时,许多假离婚、有到不正当目的的当事人情况出现,降低了离婚登记的权威性,严重影响了法律制度的权威性。
二、完善我国离婚法律制度的建议
(一)设立离婚缓冲期
基于现在唐突离婚、冲动离婚较多的现状,建议在离婚法律制度中设立的离婚缓冲期,可以开设一些婚姻指导与家庭课程,让意愿离婚的夫妻双方能够适当坐下来,冷静思考一下,全面考虑一下离婚对于自己人生、对于家庭社会所带来的影响。在原来的《婚姻登记管理条例》中规定了一个月的审批期,而在新的《婚姻登记条例》中却规定了“当场”办理。其中,有许多需要商榷的地方,离婚意愿是一种可变性思考模式,设立一种缓冲阶段,给双方深思熟虑的思考时间。
(二)保障未成年人原则
离婚对于夫妻双方来说,可能仅仅是婚姻契约的解除,但是对于社会、家庭带来的后遗症,其中对于未成年的伤害是最主要的问题。对于未成年子女来说,父母离婚不仅仅意味着骨肉分离,亲情绝迹,更多的改变时家庭关系的急转直下,这会极大程度得影响自己的成长环境,改变对于人生、家庭、爱情的价值观念。家庭是组成社会的小个体,孩子是社会的希望和明天,离婚必须减少对于未成年人的影响,最大限度地保障未成年人。
(三)建立补偿机制
我国婚姻有其传统的特点,在传统婚恋观念的影响下,女人往往投入的是智力投资、情感付出,承担大部分的家务劳动和子女生育等重要任务,女人在婚姻关系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很有可能被男方在事业上的成功,社会交际中的光环,人们世俗认可所代替。为了婚姻家庭关系正常延续,女人总是需要牺牲许多了工作机会、晋升机会,投入更多时间经历成本。婚姻收益的获取方面,男人的付出与得到基本能够保持一致,然而他总是在婚姻的初级阶段就能够获取很多东西;而女方在婚姻的整個过程中需要付出许多东西,而收益则要等到婚姻中后期阶段,除了经济保障之外,更重要的是情感的反馈和保障。因此,建议建立离婚补偿机制,最大限度保障女人的利益,维护公平正义的原则。
(四)完善事后监督
法律对于很多社会民生行为的调控,都离不开事后监管,这种手段对于许多不利于社会大方向的问题有着很有效的解决方法。因此,对于离婚制度的事后监督也是很重要,也是现行的监管中存在缺位的主要问题。比如,对于在不正当得利目的下,采取的虚假结婚、故意离婚等现象,就可以采取事后监管的方式,一旦发现有任何背离自身意愿,不是以夫妻感情为基础的结婚、离婚事实行为,就应当给予行政处理和法理矫正。同时,针对现在许多“剩男剩女”现象,对于婚姻法中所规定的,胁迫、欺诈或合谋骗婚等行为,应当充分保护公民对于感情的真实意愿,严惩此类行为。
三、结语
毋庸置疑,无论是结婚还是离婚,都是公民不可剥夺的私人权利,但如若过于自由,随意离婚,不仅会造成对传统的颠覆,也会对家庭结构和家庭制度带来冲击,影响社会的安定和谐。为此,国家应从立法角度出发,对离婚自由加以合理限制,有效平衡保障离婚自由和维护社会安定之间的关系,以切实保障婚姻双方的权利,尽可能地降低离婚率,维护社会的稳定。
参考文献:
[1]王利明.中国民法典学者建议稿及立法理由——婚姻家庭编[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5.
【婚姻与家庭法论文】推荐阅读:
婚姻家庭法解释07-03
电大婚姻家庭法作业四06-08
《婚姻家庭法》平时作业(三)答案07-01
婚姻家庭法的名词解释10-03
婚姻家庭咨询师二级11-14
婚姻与爱情的美文09-30
《婚姻法》与《继承法》相关案例解析09-21
反家庭暴力法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