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论文:家庭之父性教育探究

2024-07-1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家庭教育论文:家庭之父性教育探究(精选14篇)

家庭教育论文:家庭之父性教育探究 篇1

【中文摘要】追溯中国的家庭教育史,我们可以了解到,其实对有家庭教育传统的中国来说,有很多涉及父性教育的描述。古人用“天下无如父子亲”来描述父子关系的亲密程度,并对父亲的责任定义在一个“教”字,“父当以教为事”,要求父亲们教好孩子,使其行为规范化,合乎社会要求。“养不教,父之过。”强调了父亲在教育子女方面担当的责任。可是进入20世纪,由于受家庭分工观念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父亲的职责渐渐只锁定在家外,大多数家庭都是由母亲担当教育子女的重任,父性教育逐渐在家庭中隐退。其实,在家庭教育中,父亲和母亲既有各自独特的作用和优势,又共同发挥着青少年家庭教育的合力作用。本研究旨在通过梳理众多文献资料,着重探究家庭教育中不能被忽视的父性教育。首先,本研究对父性教育的基本理念作了概括梳理,分析了中国封建社会父性教育实施的背景、方法及内容,并介绍了封建家庭里的父亲角色。其次,本研究在详细参阅众多文献资料的基础上,介绍了中国当代社会存在父性教育严重缺失的现象,并阐明了存在这一现象的原因及由此所导致的不良影响。为避免论述的绝对化,本研究还比较分析了父性教育与母性教育各自独特的作用及优势,概括了父性教育的特点及父性教育存在的必...【英文摘要】Tracing the history of Chinese family education, we can find that there are many descriptions involved with the paternal education in China which has actually some traditions

of the family education.The ancient used“there won’t be a closer relation than the father and his son’s relation”to describe the intimate degree between the father and the son.And they defined the father’s responsibility with a“teaching”.The saying that“the father should take teaching as the matter”requests that the fathers should t...【关键词】家庭教育 父亲角色 父性教育

【英文关键词】Family education Role of the father Paternal education 【目录】家庭之父性教育探究6-71 引言

11-2

3中文摘要5-6

英文摘要

1.1.1

1.1 问题的提出11-13中国传统的母训文化——“母以子贵”11-12庭中的特殊性12教12-1313-1414-1515-

211.1.2 女性在家

1.1.3 中国近代以前的家教文化——重视父

1.2.1 父亲角色1.2.3 父性教育1.3 文献综述

1.3.2 父亲参与教1.3.3 有关性别角色发

1.3.5 1.2 概念界定13-151.2.2 父亲身份141.2.4 家庭教育151.3.1 父子依恋理论15-16养的生物进化原因及现实意义16-17展的研究17-18有关父亲身份的研究理论20

1.3.4 有关父亲角色的研究1818-20

1.3.6 青少年心理学的角色互动

1.4 1.3.7 青少年社会化冲突模型理论20-21

1.4.1 研究目的21研究目的及意义21-231.4.2 研究

意义21-232 中国封建社会的父性教育23-322.1 中国封建社会父性教育的背景23-2423

2.1.1 封建社会结构

2.2 中国封建社会的2.1.2 封建社会家长制23-24父亲角色24-252

42.2.1 家庭教育中的父权地位

2.3 2.2.2 父亲的形象——既“严”且“慈”24-25中国封建社会实施父性教育的方法25-26其教252626-322.3.2 言传身教25-26

2.3.1 知其子而因2.3.3 严慈相济2.4 中国封建社会实施父性教育的内容2.4.1 教子立志以进德26-27

2.4.3 文化知识的教授282.4.5 处世哲学的告诫29-3030-32

2.4.2 伦理道德2.4.4 谋生技

2.4.6 的教诲27-28能的传授28-29重男轻女的区别教育32-46中国当代社会的父教缺失

3.1.1 父3.1 父性教育缺失的社会透视32-3

532-33性教育缺失的表现33-3434-3535-37

3.1.2 父性教育缺失的原因探析3.1.3 父性教育缺失对青少年造成的影响3.2 父性教育在家庭教育中存在的必要性3.2.1 教育培养目标的变化

3.2.2 个性化选择的需要36要36

3.2.3 实现个体终身学习和建立学习型家庭的必

3.2.5 父亲人格3.2.4 家庭旧式分工的消解

36-37与角色的自我完满作用37-4637-40

3.3 父性教育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

3.3.1 母性教育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3.3.2 父性教育异于母性教育的特点

40-4141-4343-463.3.3 父性教育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3.3.4 父性教育与母性教育在家庭教育中的互补功能4 合理实施父性教育的建议与展望46-62

4.1 欧美国家实施父性教育的相关举措46-47我塑造47-51强化自身的男性品质51-5952-55

4.2 父亲角色的自

4.2.2

4.2.1 创造和谐的家庭环境47-4949-51

4.3 父性教育的具体内容

4.3.2 生活教育4.3.1 性别教育51-524.3.3 学习教育55-59

4.4 对我国合理实施父性教育的展望59-62束5959-6060-62

4.4.1 实施父性教育,需要伦理道德的约4.4.2 社会应尽可能地为父性教育创造条件4.4.3 父亲个人应积极提高自我素质及教育水平5 结语

62-63

参考文献63-66

家庭教育论文:家庭之父性教育探究 篇2

一、加强学习,做好后勤工作

家长应加强家教知识的学习,重视高中生心理特点的研究,进而为孩子安排科学合理的饮食,安排合理的休息时间。不断与其他家长一起探讨家庭教育的方法,观看有关家庭教育方面的专题知识讲座,全面提升自身综合素质。

高中阶段的学生学习任务重,因此需要补充充足的营养。家长应合理安排高中生的饮食,尤其应监督学生一定要吃早饭。因为经过一夜的睡眠,身体中的食物已消化完毕,急需补充营养。如果不吃早饭,上午上课时学生就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低血糖症状,出现无法集中注意力现象。加上上午的课程几乎都是主课,因此降低学生学习效率,非常不利于身体的成长和发育。因此,早饭时家长应为学生准备牛奶、豆浆、鸡蛋等含有高蛋白的食物以满足高中生学习和身体生长的需要。

众所周知,良好的学习状态需要有充足的睡眠做保障。因此,家长应保证学生有充足的睡眠,坚决改变学生熬夜学习的错误做法。对于住校生来讲,家长应和学校做好积极沟通,通过制定严格的作息制度,确保学生的睡眠时间。

二、言传身教,做好表率工作

和谐的家庭氛围不但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人格,而且一定程度上给学生的学习带来积极的影响。为此,家长应做好表率工作,积极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不要经常在家里打牌玩麻将,同时也不要经常喝酒闲聊。处理日常琐事时,应考虑学生的感受,保持相对安静的家庭环境。当夫妻之间有分歧时尽量避免在学生面前大吵大闹,应选择学生不在家时,心平气和地坐下来协商解决。

三、改变认识,树立正确教育观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现在很多家长的心愿。但是,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而定,改变只有考上清华、北大才算成才的错误认识。除此之外,家长应正确处理成才与成人之间的关系,树立正确的人才观,让学生成为对社会和国家有用的人,而不是仅仅将目光局限在考学上。俗话说,成才先成人。

要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学习的意义。不少学生错误地认为,学习就是为了考上理想的大学,但是考上了理想大学之后做什么很多学生并不清楚。因此,家长应对学生进行积极引导,使其认识到考上大学只是踏上一个较高的平台,学习是为了肩负更大的责任,让其明白家长为其读书付出的艰辛,不断培养学生的责任心。例如,家长可以利用假期和学生一起参加诸如夏令营、社会实践活动,磨炼学生的意志,使其认识到责任心在社会中起到的重要作用。这样一来,不但有助于塑造学生良好的品质,而且加深了学生对责任心的认识。

四、拉近距离,建立良好关系

家长应明白学生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应懂得尊重学生,想法成为他们的知心朋友,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信心。同时,家长应教育学生懂得理解人、体谅人,为学生建立良好的关系奠定坚实的基础。例如,家长可以与学生进行谈心:“妈妈为了给你补充营养,跑了很远的地方,才买来你最爱吃的。”这样一来,学生就能从内心理解父母的爱。家长要想与学生成为知心朋友,还应准确把握学生心理发展特点,理解学生,帮助学生顺利渡过青春期。为此,家长应主动与学生进行谈心,从而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正确的方式加以解决。例如:家长如果发现学生早恋,不应进行严厉呵斥,应帮助学生认识早恋的危害,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这样一来,学生不但容易接受,而且还能体会到父母的苦心。家长需要注意学生不同程度的逆反心理,如果不采取正确的方法处理学生的早恋问题,不但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而且还会影响彼此之间的关系。

五、换位思考,肯定学生所为

家长应多进行换位思考,尤其不能当着其他人的面过多地指责学生,更不要抓住一次考试成绩不好就喋喋不休。家长应明白学生成绩波动是正常现象,不要过多关注学生考试中获得的名次,而应以一颗宽容的心对待学生。可以针对考试失利的原因进行分析,是根本不会,还是因为马虎大意。另外,还应肯定学生获得的知识,多鼓励学生,使其重新树立学习的信心,争取在下次的考试中获得好成绩。这样,学生才能放下压力,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去。

六、总结

农村家庭教育现状探究 篇3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教育正在经历这一场伟大的变革,全民教育也有以前的应试教育逐步走向素质教育。

家庭质量的好坏,直接反映出人类社会生存质量的高低,而实际上,每个家庭都在为了培养下一代付出了很大的努力,他们良好的愿望,是让自己的下一代成人成才。

我从事教育工作几年,一直在农村基层教育前线,在工作中对于农村的家庭教育大致有三种现象:

一、只重吃穿,不重能力

农村独生子女现象,许多农村家长把教育子女的事情让位于“爷爷奶奶”“隔代人”,于是,长辈们的晚年生活都以孩子们为“重心,中心,轴心”,甚至“吃什么,穿什么,用什么”时时刻刻牵动着长辈们的心。长辈们那“特别的爱”使得孩子们通常缺乏了生活经验,自我服从生活能力差,只能别人爱,不能爱别人,缺乏了互爱精神,对别人,集体的事,漠不关心,缺乏平等,公正的意识。我校一年级的一个学生,因家长有事,让学生在学校食堂吃一天,中午吃饭时,他突然大哭起来,老师问起原因,才知道此学生在家经常是家长“喂”,从没让自己吃过饭。

二、只看结果,不问过程

只注重孩子的表现,从来不过问对他的学习,学习成绩差时,不是怒吼,就是一顿棒打,使得孩子逐渐形成了自卑厌学的心理。我校一年级的学生因为期中考试成绩没考好,就对他行使了严格的教育,开学至此,此学生只要上课期间全呆在厕所不想出来,只有上课活动时才出来,老师发现这一情况后,立即向家长做出反应,家长带孩子进行了全面的检查,结果是一切正常,后经老师和家长进行了一系列的沟通,发现是孩子期末未考好,家长对他进行一系列的棒打活动。

三、金钱万能,有求必应

一些家长除了平时满足孩子每周几十元,甚至上百元的零花钱的要求外,还设立一种所谓的激励机制,即成绩每上升一分,就奖励孩子多少钱。这样就使孩子千方百计地从父母那里捞钱。有说假话的,有偷改试卷分数的,有拿别人试卷冒充的等,真是无所不为。而家长只要看到孩子的高分,就会喜滋滋的掏钱。这些孩子的家长一方面“望子成龙,盼女成风”心切,另一方面对孩子盲目的溺爱,导致这些孩子心理极为脆弱,偏执。他们小小年纪就贪图享受,自私自利,养成了处处以自我为中心,专横霸道,缺乏责任感,社交协调能力差等坏毛病。我想这类家长可能是用给庄稼施肥的方法来对待自己的孩子的。他们认为,只要给庄稼多施肥,就能长得旺,收得多。岂不知给庄稼施肥也要讲究科学性。如果施肥不适量,不适时,非但不能增收,相反还会减收,甚至会颗粒无收。还有的家长错误的认为:只要孩子不缺钱花就会好好学习。诸多事实证明,孩子手里有了钱,不但不会好好学,反而会不学好。细想起来,家长们这种想当然的“智力投资”,不正好使“金钱万能,不劳而获”的错误观念在孩子心灵深处逐渐形成吗?再想想这些孩子的今后发展,实在令人可怕。

四、空巢家庭,隔代抚育

有相当一部分孩子的父母长年在外打工,还有一些因种种原因而残缺的家庭。他们的孩子也只好由孩子的爷爷奶奶代管,有的甚至无人照看。这部分家庭的孩子其违纪率极高。这些孩子由于爷爷奶奶的过分溺爱(只管孩子吃好,穿好,不问孩子是否学好),父母鞭长莫及,所以,他们无所顾忌,经常出入网吧,有的孩子还抽烟,喝酒,甚至以强欺弱,对这些,他们的家长全然不知。

诸如上述这些教子现状的出现是因为这些家长们的文化水平是很低的,他们在完成对子女的教育和家庭经济建设这两大任务时总是容易本末倒置。他们生怕自家的楼房没有别人的高,家中的摆设比别人的简陋,却忽视了对下一代的教育,他们偶尔的那种对子女的极其简单的施爱方式却和时代发展的要求大相径庭。事实上,其子女对这种爱也并不领情。这就是愚昧和无知之所以在这些家庭继续繁衍的根本原因。许多事实表明,家庭不良环境往往是一些未成年人走上邪路的最初原因。家庭是未成年人活动时间最长,受思想影响最深,联系最紧密的地方。因此,教育和培养好下一代,尤其是广大农民的下一代是何等的重要。此项重任如果光靠学校一方面来承担,也显得太沉重了。就教师的言行能力而言,是远远不能奏效的。

如何开展家庭教育呢?在几十年的教育工作中我认为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家庭教育的内容与要求

家庭教育的内容,应以保证孩子全面和谐发展为目标。根据家庭条件和特点,在德、智、体、美、劳 等各方面应有所侧重。

(一)德育教育。家庭德育的重点是培养孩子的道德行为习惯。父母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促使他们形成自己的道德标准和行为习惯。如果家庭成员之间的和睦相处、互相关心都会让学生养成关心他人、热爱集体的思想行为;家庭成员之间的礼貌相待,就会使孩子从小懂得尊重别人,父母的勤俭持家,就会使孩子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二)智育教育。家庭智育教育的任务是促进孩子认真完成学习任务,培养孩子正确的学习目的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发现和培养孩子的兴趣和爱好。家庭智育教育与学校教育应紧密配合,以学校教育为主,家庭教育为辅,共同促进学生智育发展。

另外,家庭在树立年轻一代健康的审美观点,培养他们感受美,创造美的能力,培养学生坚强意志方面,都有重要作用。

二、家庭教育的要求

要充分发挥家庭对年轻一代的教育作用,应该做到:

1.关心子女,不顺其自然。

2.严肃真诚,不骄纵溺爱。

3.体贴入微,不简单粗暴。

4.团结互爱,不歧视凌辱。

5.严于律己,以身作则。

6.严格要求,防微杜渐。

7.因材施教,不千篇一律。

发挥家庭教学实践作用方法探究 篇4

摘要:教育是一项复杂而系统的工作,是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有机结合,学校教育是教育的关键,家庭教育是教育的基础,在现代教学中已经充分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性。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为了适应当代社会对家庭教育的需要,在实际需求的基础上提高家教水平直接关系到整个教育的健康发展。在现代教学中如何发挥家庭教学实践作用直接关系到整个教学的发展,而且对当前的社会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关键词:家庭资源;家庭教学;方法探讨

家庭教育作为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成为制约现代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实际中要充分认识到教育的特殊性,采用积极有效的方式实现教学的良性发展就要发火家庭在整体教学中的积极作用。本文通过研究家庭教学在实践中的积极作用,营造一个良好的教学观空间,不断提升教学质量。

一、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家庭教育作为社会主义大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其特殊的地位在当前的社会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现代教学需要各种资源的密切配合,而家庭教育在整个教学环境中的特殊性已经得到了认可。家庭教育是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的延续和深化,随着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越来越需要家庭教育的配合,家庭教育越来越显示出它的重要作用,学校正在推行的教育改革,如改革考试制度、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等,也必须得到家长的积极配合。开展家庭教育工作是国家有关法规的要求,家庭教育是学生良好个性形成的重要途径,良好的家庭教育对人的进步影响是终生难忘的,每位家长在家庭教育中都应该把握好尺度,对孩子进行多侧面的教育,培养孩子的道德情操,开拓孩子的智力视野,帮助孩子养成刻苦自学等良好的行为习惯。

当前实施的素质教育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与素质,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的同时,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家庭教育乃至整个素质教育的目标,就是让学生以全面增长学生高尚的思想道德情操。一般来说学生正处在爱玩好动的年龄,对周围的一切充满了好奇,接受能力强,但分辨能力差,只有适当的教学引导才能形成一种针对性的教学实践推动,在实际教学中家长要了解他的特点,保护他的天性,尊重他的人格,注意发现他的兴趣与爱好,并加以培养和引导,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是非好恶观念,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以及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家庭教学中注意事项

家庭教学的特殊性决定了在实施中要充分考虑到各个方面的因素,采用一种行之有效的方式才能发挥家庭教学的实际作用,重庆地区在教学发展中充分认识到家庭的重要性,并且从多个方面进行了相关的教学实践探索,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家庭教学探索。

(一)针对性地教育

针对性教学是在长期教学发展中形成的一种特殊方式,但在实际中可以发现,大多数家长对自己子女的情况还只能是一般的了解,尤其是对进入初中的孩子的情况了解更少,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很多孩子与父母之间的交流变少了,重庆凤鸣山中学在教学中发现,很多中学阶段的学生与父母之间的交流联系相对来说比较少,很多教学问题难以得到有效解决,造成一种不良的关系。有些孩子喜欢关起门来做自己的事,特别讨厌父母打扰他,家长如果动了他们的东西,往往很生气,甚至发脾气,这些问题的存在影响了凤鸣山中学教学的有效开展,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凤鸣山中学采用多样化的应对措施,最主要的是引导家长开展针对性教育。家长在日常生活中,要全面、深入地了解孩子的情况,把握现象,知其原因,有针对性地采取教育措施,才能收到好的教育效果,针对孩子存在的问题与不足进行解决,要采用积极有效的方式进行解决,作为家长要平等对待孩子,不居高临下,不以审问式的语言问孩子问题;跟孩子讲自己的心里话,体现真正的交流和沟通;对孩子经常实事求是地讲理解性和肯定性的语言;经常参与孩子的活动,不断拉近家长与孩子之间的距离,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教学环境,凤鸣山中学的这种做法是值得借鉴和推广的。

(二)多种方法相结合

教学有法而无定法,这说明教学手法的多样性,要想孩子接受说教,必须做到说得有理,符合孩子实际。重庆凤鸣山中学总结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实践方法,要求家长在进行教育时做到:说得有力,有实际例证;说得精要,不罗嗦;说得适时,选择合适的时机和场合;说得有新意,不要说来说去老是那一套。天天进行说教的家长,绝不是高明的家长,也不会是高水平的家长,言教不如身教,也就是以自己的言行教育影响孩子,要求孩子做到的,家长自己首先要做到,要求孩子好好学习,家长自己也要看看书,学习新的知识、技术,要求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家长自己要有好的习惯,有了身教的基础,再加上有理、有力、有节的说教,孩子就会更服从你的教育了。

家长不要在孩子面前为孩子的学习、教育而争吵,要尽量减少或避免人情往来的应酬,吵杂的家庭环境会让孩子烦躁不安,不能静心学习,作为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要努力做到言教、身教和境教相结合。当前绝大多数家长只关心子女学习成绩的好坏,而成绩的好坏往往只看期考试的成绩,而对孩子的真实想法没有太多的关注,在这种思想观念的影响下难以起到有效的教学目的,而且孩子各方面的能力很难有效发挥出来,父母一定要痛改教育思想,把目光从关注分数转到关注孩子的全面发展上来。家长不仅要关心子女的成绩,而且更要关心子女的思想品德、身体健康等,要使孩子全面发展。

(三)对孩子的期望值要适度

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龙成凤,为达到这个目的,有的家长不惜一切代价实施各种智力开发或技能培训,不满足学校教育的内容,在业余时间给孩子请家教,学习其他技能,让孩子成天被各种学习任务所困扰。他们不考虑孩子的对子女的教育,家庭与学校必须同步进行,相互配合。绝大多数家长还是能够积极与学校、教师加强联系,密切配合,共同教育好自己的子女,为了适应当代社会对家庭教育的需要,家长必须认真学习现代家庭教育理论,转变家教观念,提高家教水平。家长学校则肩负着宣传党的教育方针和现代家教理论,帮助家长转变家教观念,提高家教水平,协调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任务。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实际情况,在教学中要认识到这种客观性,并从多个方面出发采用积极有效的教学管理手段,提高教学针对性,家长对孩子的未来发展是非常关心的,并且给予了一定的期望,在这个过程中要认识到过度的期望会带来不良的后果,只有合理的引导才能实现孩子健康发展的目的。

三、家庭教学实践作用方法

(一)建立一个和谐美满的家庭

重庆凤鸣山中学在实践教学中总结出了推动家庭教学发展的方法和对策,认为家庭成员之间应相互尊重,子女从父母那里获取最温柔、最纯洁无私的母爱和既严格又起着榜样示范作用的父爱,感受到家庭的温暖,感受到父母教育的力量,从而产生稳定感和安全感,对孩子的健康发展是非常重要的。子女对父母关爱的体验促使他们心身健康成长,孩子纯洁的心灵中也会逐渐滋生爱的幼苗,从小爱父母、爱家庭,在实践教学中这一教学尝试已经得到了验证,在和谐的家庭中孩子各方面的能力都能够得到快速的提升。父母应努力创造一个和谐美满的家庭氛围,使孩子对自己的家庭有自豪感、愉快感、安全感,对自己的前途充满信心。应加强对家庭教育的宣传指导力度,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独生子女家庭增多,广大家长对家庭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和学习家庭教育知识的热情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教育主管部门和各学校要因势利导,切实抓好对家庭教育的宣传和指导,使我国的家教水平有一个大的提高。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家庭教育的健康发展离不开学校的正确指导和帮助。凤鸣山中学经常通过家长会,对家长进行培训、辅导,也可通过家长座谈会、学校开放日等形式与家长共同探讨素质教育工作,传递家教信息、交流家教经验,花力气抓好这项工作,家庭教育就一定会大有起色,学校教育也会有新的发展。

(二)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学习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一般来说在校学生有2/3的时间是在家庭中度过的,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重庆凤鸣山中学教学中认识到家长应给孩子一个安静、整洁、舒适的环境,提供孩子必需的文化学习用品,创造清新浓郁的文化气息和高雅优美的艺术氛围,给孩子以健康的熏陶和影响,在这种环境氛围的影响下,孩子能够开展积极有效的学习行为。作为家长,还要培养孩子具有健康的心理,健康的心理包含的内容很多,比如坚强的意志和勇气,高度的自制力,宽容、谦虚、善良、正直的品质等,这些能力的提升都离不开家长的支持,一个人只有拥有了健康的心理,才能拥有健康的思想、健康的目标,他才能真正成为一个对社会对人民有用的人。家长在为孩子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的同时,要多了解孩子的学习内容,这样可以更为有效的开展实践教学辅导工作,同时注意在生活中加以启发教育,让孩子活泼敏捷地思考,启发创造性思想,提高孩子各方面的能力与素质。

(三)理解尊重孩子

父母应理解、尊重孩子,善于倾听孩子的意见,对孩子积极有利的建议应该表示赞同并认真采纳实施,对于片面、消极的应分析引导,适度批评教育,现代社会是两代人共同成长的社会,教育是两代人之间的相互影响。教育不再是成年人对未成年人独享的权利,孩子也可以影响教育家长。家长应当允许儿童对所受教育、影响作出自己的选择,成年人应当把属于孩子的权利还给孩子,承认孩子是独立的人。家长要善于发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尊重孩子,学会赏识孩子、鼓励孩子,发扬民主,向孩子学习。家长要经常与老师取得联系,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同时主要地向老师反映孩子在家里的情况,取得老师对家庭教育的了解和支持。只有家庭和学校密切配合,才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不论父母自身是否意识到,你们的一言一行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父母不仅需要具备科学和家教知识,还要处处用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为子女树立榜样,率先和垂范。如果家长自己整天沉湎于电视节目中,而要使孩子信奉读书比看电视更重要,更有益处,这实在是难为了自己的孩子。父母在注意言教的同时,还要注意身教,身教和言教并重,才能引导孩子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理解孩子才能真正认识到孩子在学习中的需求,采用一种积极有效的教学管理方式,不仅可以有效提高现有的教学质量,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

(四)家庭中要有健康的伦理道德观

一个和谐美满的家庭,必定有一个成文或不成文的健全的家规,家庭中要有明显的是非准则、伦理观念,代社会对人才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更新教育观念已成为时代对家长的呼唤。作为重要教育者的学生家长,必须对传统的家庭教育观和教育方法进行必要的反思和修正,变“望子成龙”为“望子成才”,由“单纯依靠学校教育”转变到家庭、学校和社会教育同步进行。家长要特别注意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步调一致,配合学校合力教学,父母是孩子的首任教师,是孩子首先模仿的榜样。父母的言行、思想观念和文化素质无时不刻地影响着孩子,可以说从孩子身上,总能找到父母的影响,要在教育中认识到这种潜移默化的作用,采取积极有效的教学管理手段。家长是有目的进行教育的实施者。孩子基本素质的形成和家长的培养、教育分不开。古今中外众多名人成材的事例无不说明家庭和父母的作用,家长要为孩子创造一个健康成长和学习知识的良好环境。这里说的环境包括物理环境和心理环境。能够满足孩子生活学习必要的物质条件和适合的场所,可以说是良好的物理环境;由家长高尚的品德、健康的心态和不断进取的精神所营造的家庭氛围是良好的心理环境。结语

在家庭教育中,家庭教育对小学生的成长具有十分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在校学习是良好品德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父母应该站在知识经济时代的高度,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承担起家庭教育的重任,为造就品德高尚、博学多才、具有创新意识和开拓进取精神的一代新人而尽职尽责,针对孩子的实际需求提供多种教学资源,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不断提高孩子学习积极性。家庭教育要与时代发展充分结合在一起,实时更新教学观念,采用最新的有效教学方式,为孩子的发展做出更多的努力。

参考文献

[1]陈鹤琴.家庭教育.【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9月 [2]李国霖.提升家校合作的主体性.【J】中国家庭教育,2004年1月

[3]尹秀平.浅谈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区教育及其教育合力.【R】中央民族出版社2003年5月

家庭教育论文:家庭之父性教育探究 篇5

看到这样的留言我真的无语,造成孩子严重的拖延症的不是别人就是家长的无底线迁就和孩子婴幼儿时期对孩子喂养,没有时间观念。追在孩子屁股后头喂,孩子对进食没有规律性可言!孩子哭闹家长就用食物堵住孩子的嘴,久而久之孩子对三餐根本没有时间管理意识,所以才导致孩子严重的拖延。

很多孩子不是问题孩子而是家长不科学的教养方式造就的。只要从家庭入手,从家长的意识习惯入手,让他们认识到自己错误的教养方式,从而有学习和改变的意识,孩子的问题就不是问题,学校教育也事半功倍!家庭教育必须是一切教育的基石,做好家庭教育,为孩子的人生奠基!

公众号:只言片语说家教

家庭教育论文:家庭之父性教育探究 篇6

今天办公室里接待了三批家长。

无一例外的,都是孩子成绩差、多次违纪、厌学;无一例外的,家长都说:太忙,起早贪黑,没时间管孩子;无一列外的,都等到孩子坏习惯已经形成、学校多次管理教育无效,请家长来校时,家长才追悔莫及。

其中,一位家长的话颇具代表性:“我们成天起早贪黑的,早晨孩子还没起床就出门走了,晚上回来时孩子也早睡了,一天不见得能见到孩子一面,更别说问问在校情况、辅导孩子学习了。做家长的整天忙活,就想多给孩子攒点钱,现在吃、穿、用别委屈着,将来成家立业时有个好基础。我们光忙着给他挣钱了,没时间管他,没想到他……”

许多家长都有这样的苦衷:我们这样忙,为的还不是孩子?孩子怎么就这么不体谅大人、这么不争气呢?

其实,我想说的是:出现这样的情形,家长负有很大责任。再忙,也不能忽略了孩子。初中阶段,是孩子们生理、心理快速发育的关键时期,是学习压力骤然增大、成绩出现分化的关键时期,也是孩子良好性格、道德品质成型的关键时期。这个阶段的孩子,表面看来“长大”了,但内心还远远没有成熟,且是意志最为薄弱、最容易“学坏”。这个时期的孩子,最需要家长有效的引导、帮助与关爱。

有多少孩子,缺乏家庭教育的约束,放学出了校门就流连于网吧、台球厅;有多少孩子,缺乏与家长的合理交流,“物质奖励”与“暴力压制”使得孩子性格偏激孤僻;(励志名言 )又有多少孩子,在家中找不到温暖与关爱,沉溺于网络虚拟空间,或是沾染社会上的不良习气,甚至上当受骗、误入歧途。家长们,一个个惨痛的教训都摆在眼前了,你们没有注意到吗?

家长们总是忙、忙、忙,那么请你们扪心自问:我们现在忙忙碌碌,为的是什么?为的是谁?回答一定是――为孩子。那么,我们为孩子的将来付出这么多的辛老,却因此忽略甚至耽误了孩子的现在,这样的忙碌值得吗?难道真的等到有一天,我们终于为孩子挣下了一座“金山”,却发现我们为之奋斗终生的、寄予我们无限期望的孩子,已经在错误的泥潭里越陷越深,无法自拔;到那个时候,才后悔没有多看孩子一眼,多拉孩子一把;可是,已经迟了。

家庭教育论文:家庭之父性教育探究 篇7

一、农村家长之家庭教育观取向的调研分析

从调查对象基本情况的分析来看, 性别上, 被调查者中男家长所占比例为52.5%, 女家长所占比例为47.5%;职业上, 其中72.5%的被调查者务农, 剩余27.5%的人员分别从事不同的工作, 其中包括司机、教师、医生、兽医、服务员、销售员、会计等。对调查对象的统计分析主要从年龄因素出发, 因为受教育程度、生活的时代、价值观念等都与年龄因素密切相关, 将被调查者以40岁为界, 分为40岁以上和以下进行数据的分析总结。

第一, 被调查的家长绝大多数都很重视孩子的学习, 但两个年龄段的家长对于孩子的学习和能力的注重程度有很大差别, 40岁以上的家长中70%的人认为只要孩子学习好, 其他什么都不重要, 而且10%的家长都认为孩子学习不好的原因是孩子天生笨或老师没教好。相对而言, 40岁以下的家长中90%的人认为孩子除了学习以外, 各方面能力均衡发展同样重要;并且90%的家长并非把孩子学习不好的原因归咎于孩子的天资和老师的能力, 认为主要在于孩子对学习的态度和家长的引导与监督。

第二, 对于增加孩子的课外知识这一方面, 绝大多数家长都会给孩子购买课外书, 而且40岁以下家长中有90%都认为阅读课外书对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有帮助, 他们的孩子中95%都会阅读课外书。而40岁以上家长中有将近40%的人不了解课外书是否能提高孩子学习成绩, 且他们的孩子中只有56.7%会阅读课外书。

第三, 在是否注意对孩子潜能的开发问题上, 40岁以上和40岁以下的家长的支持率均在80%左右;但在是否支持孩子学习某一兴趣爱好方面有一定差距, 40岁以上的家长有70%支持孩子学习某一兴趣爱好, 而40岁以下的家长支持孩子学习他们的兴趣爱好的人高达85%。

第四, 教育孩子的失败会抵销父母的任何成功。孩子的品德教育是孩子成长的核心问题, 所以接受调查的全部家长都认为孩子的品德教育非常重要。但在对孩子进行品德教育的实际行动上, 40岁以上的家长大部分都能在平时对孩子进行品德教育, 但仍有3.3%的家长忽略了孩子的品德教育。相比而言, 四十岁以下的家长全都能做到平时对孩子进行品德教育。在具体做法方面, 大部分家长都通过给孩子讲道理和通过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来为孩子树立榜样的方法教育孩子;有少数家长先打骂后讲道理。

第五, 在获取教育孩子方法的途径方面, 40岁以下的家长中有一半以上关注并看过教育孩子方面的视频和图书, 他们主要从书和视频中获取教育孩子的方法。而40岁以上的家长中关注孩子教育方面图书和视频的人不足一半, 他们主要从自己的父母和邻居那里得到教育孩子的方法。

第六, 关于教育孩子方法的问题, 40岁以下的家长都会和孩子进行交流和玩耍。当孩子犯错后, 40%的家长都会打骂孩子, 但90%的家长随后会给孩子讲道理让其明白错误所在, 而且85%的家长会在孩子取得进步后及时给予表扬鼓励。40岁以上的家长中有6.7%的人从不跟孩子交流玩耍, 有70%的家长打骂过孩子, 在犯错后会给孩子讲道理并在孩子进步后及时表扬。

第七, 父母之间的良好情感、和睦快乐的家庭气氛是培养拥有积极乐观向上健康心态孩子的坚实基础。可见家庭氛围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40岁以下的人都意识到了家庭氛围的重要性并且在平时都会注意用自己良好的言行影响子女。40岁以上的家长有10%左右意识不到家庭氛围的重要性, 也没有注意到自己的言行对孩子造成的影响。

二、农村家长家庭教育取向的成因探究

农村家长的家庭教育观念及取向是农村孩子能否健康成长的关键因素。本文主要从影响农村家长家庭教育取向的内因和外因两个方面来进行分析。

1. 外因:政府和社会对农村家庭教育的影响、农村的社会风气、习俗是影响农村家长树立正确家庭教育观的外在客观因素。

建国以来, 系列教育政策的不断实施及社会重大知识文化事件的发生, 给农村家庭教育观带来了或大或小的影响。1966到1976年的“文化大革命”, 造成当时人们受教育水平下降, 出现人才流失。从调查数据中显示, 受这一政策影响的家长大致在50到70岁之间, 他们接受教育的机会很低, 相对来说教育理念较差。而80年代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 造成农村家庭孩子数量大幅度减少, 家长对孩子关注程度不断增加。同时90年代九年义务教育制度的实施, 使农村家庭经济压力减轻, 农村受教育人口大幅增加。此间受这些政策影响的家长大多在40岁以下, 受教育水平高, 相对家庭教育观念也较强。

另一方面, 社会上存在着以权谋私、贪污受贿、非法买卖等不正之风, 农村存在着封建迷信、赌博、重男轻女、重智轻德、读书无用论等观念和习俗, 这些不良风气和观念影响着农村家长教育孩子的方式, 孩子也在这样的环境中潜移默化地受到不良影响。如在农村中, 受长期封建文化影响, 很多老人重男轻女思想比较严重。她们认为女孩读书没有用, 阻止女孩子接受教育, 造成人才流失。

此外, 老师是引导孩子学习入门、培养孩子学习兴趣的指向标, 对孩子学习及成长十分重要。但因为农村经济条件落后, 很多老师不能忍受破旧的环境、不完善的设施设备及低廉的工资, 他们更趋向于到环境较好的城市发展, 从而造成师资的流失, 教育资源不平衡。

2. 内因:农村每个家庭的环境、农村家长自身的经济条件和受教育程度是农村家长教育观形成的主要内在因素。

中央政治局委员刘奇葆说过:“家风是一种无言教育”。这说明了家庭环境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在调查中发现, 农村绝大部分家长认为和谐家庭气氛对孩子成长十分重要, 但实际上有很多家长不注意营造平等、民主、和谐的家庭环境, 以鼓励、尊重、理解的方式与子女沟通交流, 对孩子很多时候是贬低, 经常挂在嘴边的是“你看某某比你强多了”“你怎么那么笨呀”, 等等。孩子稍微有点小错误, 就对孩子大喊大叫, 严重时甚至会出现打骂现象。同时亦不能用良好的言行影响孩子, 不能深刻领会身教重于言教的道理。

其次, 农村家庭的经济条件对孩子成长有很大影响。改革开放以来,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 农村生活水平也随之不断提高。经济条件较好的家庭有能力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为孩子购买课外书和有关教育的资料, 孩子可以德、智、美全面发展。而由于经济因素, 很多农村家长选择离开农村到城市务工, 这些孩子留守农村。留下来的孩子缺少父母的关爱和教育, 而且农村的爷爷奶奶大部分教育观念落后, 对孩子过分宠爱, 迁就讨好, 造成孩子以自我为中心, 很少为别人考虑, 更不能正确听取别人的意见和要求, 严重影响这些孩子的健康成长。

再次, 农村家长的受教育程度对孩子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调查结果显示, 家长受教育水平越高, 对孩子教育的方式和方法越重视。以改革开放为界, 40岁以上的家长受教育水平较低, 易产生以下几方面的问题:第一, 很多农村家长缺少正确的教育方法, 对孩子采取全面控制或绝对放任的方法。要不就是对孩子严格管教, 孩子没有放松和自由发展的空间。孩子一旦成绩下滑, 就会以粗暴的方式解决。要不就是对孩子放任自流, 既不能在学习上帮助孩子, 也不注重以良好的行为影响孩子, 任孩子随意发展。第二, 家长没有与学校和老师携手共进的意识。随着计划生育的实施, 及人们养老观念的开放, 每个家庭的子女数量较少。家长不准许老师责罚孩子, 甚至不准许正当批评教育, 与老师形成敌对状态, 造成现在孩子难管教的现象。还有很多家长忙于工作, 缺乏与学校和孩子的沟通交流, 不能随时了解孩子的近况。第三, 很多家长过于重视成绩而忽略道德教育。很多家长过于重视孩子学习成果, 认为成绩可以代表一切, 成绩好就是好孩子、好学生。不注重对孩子的品德教育, 对孩子的价值观和发展方向不能加以正确引导。

家庭教育论文:家庭之父性教育探究 篇8

关键词:心理特征;成因;防治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6-176-01

一、单亲家庭孩子的心理特征及表现

1、性格孤僻,逆反心理强。父母离异往往会使孩子产生孤独感,他们不愿意与其他的同学相处,久而久之会造成性格孤僻甚至有粗暴行为。

2、怯懦自卑,自私狭隘。家庭的不完整有时会让孩子感觉到自己比不上别人,觉得自己是多余的,进而产生自卑、狭隘的心理。

3、内心空虚,放任对抗。孩子因为家庭的原因感受不到关爱,因此会选择家庭以外的方式来慰藉自己。也不遵守学校、班级的各项规章制度,常常迟到、早退、旷课、打架,扰乱班级秩序等等。

4、情绪失调,厌学严重。单亲家庭学生由于受到了家庭破裂的打击情绪不稳定、意志力薄弱,其外部表现为:上课时注意力不集中,逃避学习;严重的会干扰课堂纪律,缺课、离家出走,甚至走上犯罪道路。

二、单亲家庭孩子的心理障碍的成因

1、家庭

(1)懈怠责任。父母双方都认为是对方的责任,结果造成孩子无人看管,甚至误入歧途,另外有一方想承担责任但力不从心,此外还有些家长因为忙于生计,无暇顾及孩子,对孩子的情况很少关注。

(2)方法不当。一些家长教育子女的方式存在严重偏差,要么粗暴打骂,要么百依百顺,不科学的教育方式势必会造成孩子心理扭曲。

(3)观念错误。许多家长无法面对现实,不能理性看待婚姻与家庭,对孩子进行过多的感情暗示,将孩子的成长问题归咎于婚姻的失败,不能够给孩子传递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还有些家长一味的抱怨,向孩子灌输敌意情绪。另一些父母因觉得离婚有愧于孩子,所以尽量在其他方面进行补偿,对孩子过分溺爱会使得孩子骄横、任性,缺少应对挫折的能力。

2、学校

在学校中,单亲家庭的孩子会感到缺乏朋友和关爱,产生自卑或自恋心里。他们会转而以其他方式寻求慰藉,在学校中逃学,滥交朋友,寻求精神慰藉和庇护等。而有的教师缺乏责任,长此以往,孩子的心理问题就会更加严重。学校的措施不到位,疏导不及时,会加重孩子消极情绪,造成心理问题。

3、社会

人们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家庭中的问题社会组织很难介入进行有效的干预,加之社会对于单亲孩子的成长环境关注不够、干预不力。对于担心孩子的成长,社会能做的事情有限。虽然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有原则性规定,但始终未能完全建立起未成年人不良成长环境的良性干预机制。

三、单亲家庭孩子的心理障碍的防治对策

单亲家庭孩子的教育是需要全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密切配合,才能使得单亲家庭孩子健康成长。

1、共同关注

单亲家庭孩子的教育问题是需要通过全方位多角度的共同关注与解决,必须彻底摒弃单亲孩子教育是家庭问题这一错误观点。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六条规定:“保护未成年人,是国家机关、武装力量、政党、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组织、城乡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未成年人的监护人和其他成年公民的共同责任”。全社会都要高度重视、积极介入、通力合作,为单亲家庭孩子的成长搭建起一个良好的平台。

2、健全机制

(1)成长风险告诫机制。夫妻离异对孩子心理产生不利影响额重要原因,虽然,我们要尊重公民结婚自由、离婚自由的法律权利,但我们也要高度重视父母离异给孩子身心健康成长造成的伤害。建立单亲孩子成长风险告诫机制,通过人民法院、民政机关在办理离婚的时候,需要明确告知其离婚会对孩子造成的成长风险,并进行积极有效的预防。

(2)建立单亲孩子心理健康疏导机制。一是改善单亲孩子成长的环境,其中包括家庭环境、学校环境与社会环境等相关领域,为孩子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空间,尽量防止人为因素对孩子造成的伤害。二是加强单亲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使其能够尽量适应成长环境。

(3)建立单亲孩子成长不利因素干预机制。美国等法制较健全的国家已建立了一套单亲孩子成长不利因素干预机制,在孩子受到不利因素影响时,政府部门有权进行必要的干预,我们也可以借鉴。

3、科学教育

(1)用爱心,抚平单亲孩子心理创伤。在日常生活中生活中,亲友、老师、同学要主动关心帮助,嘘寒问暖,让他们生活在一个充满真情友爱的集体里,享受充满阳光的生活。用爱心,抚平单亲孩子心理创伤,让他们走出心灵的阴影,露出灿烂的笑脸。

(2)以诚心,扶助单亲孩子扬帆生活。首先,要重点培养单亲家庭孩子承受挫折的能力。人生当中不可能总是一片坦途,当遇到挫折的时候,如果处理得不好,很可能会对孩子的健康成长造成很大的阻碍,相反,如果处理得好,反倒会成为孩子前进的驱动力。单亲家庭孩子身上的挫折点很多,不仅表现在父母的离异上,在生活、交友等方面也有挫折。因此,教师和家长首先要抓住影响孩子思想转变的重要环节,进行适当的劝导。其次是发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以肯定、鼓励、表扬的方式来与孩子进行交流,哪怕是一点点,都能有效地打消人的自卑感,唤起人的进取心。当他们在学习上有独特的见解时,家长和教师则要特别提出表扬,这样能够大大增强单亲家庭孩子的进取心。

(3)树信心,展望单亲孩子光明前景。大多数单亲孩子都具有孤独、自卑、封闭的性格特点,与他人的交际过少,才能很少被发现,因而缺乏自信。那么,怎样才能让他们找回自信呢?只有充分展示自己的兴趣、特长,让他们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发现自身的价值,看到美好的前景,进而树立自信心。

家庭教育论文:家庭之父性教育探究 篇9

开题报告(微型课题)

研究目的:本着提高学习兴趣,开拓知识视野,发展智力,提高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老师的指导下,认真细致地观察生活、发现、挖掘生活现象中蕴藏的化学问题。本课题将着力讨论家庭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空间——厨房中蕴含的化学问题。

研究意义:提高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进一步培养其化学素养。研究内容:

1、对家庭厨房中使用的物品进行化学成分调查分析。

2、根据调查对厨房中各物品的使用进行优化选择。

3、对烹饪过程中遇到的化学相关内容,进行解释和探究。

4、调查厨房中有关环境问题,并提出合理的处理方法。研究方法:分析法、访谈法、专题讨论法

研究团队及保障:XXX

预期成果:

1、学生能够从生活中发现问题,将课堂的知识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

2、增加学生的化学常识,同时学生的化学素养、科学素养得到提高。

3、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成果形式:

1、小论文

亲子教育家庭教育 篇10

1、家庭;

2、学校;

3、学生所在集体;

4、学生本人;

5、书籍;

6、偶然出现的因素。家庭在塑造孩子的过程中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因此了解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是十分必要的。

特别是12、13岁至15、16岁这个年龄段的青春期学生,家庭教育尤为重要,这个时期的中学生具有“一半是儿童,一半是青年”,幼稚与成熟并存,独立性和依赖性,自觉性和幼稚性错综矛盾的特点。初中阶段是教育好学生的极好机遇,但同时被国内外教育家称为“危机期”。

初中生如果缺乏科学的家庭教育,孩子的道德水准,学习成绩就会急剧下降,甚至出现家长意想不到的种种劣习,为什么有的孩子在小学时各方面表现很好,但到了初中后就会突然下塌下来,判若两人!当出现这种情况的时候,家长一般大惑不解,有的家长甚至就会把原因归结到学校和老师身上,这是非常不理智的,事实上,除了孩子的自身和学校老师以外,家长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原因虽然是多方面的,但其中往往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家长忽视了家庭教育。在湖南郴州北京四中网校分校中有过这样一个例子:

王同学(化名)父亲在他进入小学三四年级的时候就因病去世了,妈妈为了养家不得不出门打工,将王同学寄养在他阿姨家,并一直在阿姨家生活,妈妈有空回来看看他,在物质方面很满足他并且比他阿姨家的孩子要多很多倍,随着年龄的增大,王同学知道了自己父亲已不在的事实,很埋怨自己的妈妈,并改口不再叫自己的妈妈为妈妈,转而叫自己的阿姨为妈妈、姨夫为爸爸。王同学很聪明、机灵、模样也很讨人喜欢,但是他的行为总是“与众不同”,不是很受欢迎、学习成绩很不理想。

行为1:常因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而发怒,动粗;在网校课下指导的时候其他同学只要朝他做一点点他不喜欢的动作,就追着不放。

行为分析:敌对与恐惧心理是单亲家庭子女的主要特征之一。一般单亲家庭都会造成孩子的没有安全感,进而形成恐惧心理和敌对情绪,孩子的感情也变得异常的敏感与脆弱,与其他同学的一个小摩擦、小矛盾都会被视为对他的另眼相看,表露出攻击性。

行为2:不遵守规则:在网校的课下指导中,我们上课的时候是分成六组、每组五人,而王同学就是在第五组,一个比较靠边的组。但是在上课讲课的时候,他是很不遵守上课规则的,特别是在抢答题的时候,完全没有没有纪律,只要自己觉得自己是对了,就会站起来说,并且不给其他人机会,如果其他同学非要和其争论的时候,就会发火。最终可能会被禁止发言一段时间,但是效果不是很大。在老师擂台的时候,因为基础差的原因,他就完全不做题,就是在课堂乱走,到处说话,很难有效制止。

行为分析:嫉妒和霸道是单亲家庭子女比较普遍的特征之一。一方面原因是因为家庭内部:由于这些孩子只和其中的一方生活,单亲父母会感觉对孩子有所亏欠,内心深处是“不想因为家庭的原因,让别人看不起自己的孩子,别人有的自己的孩子也要有”,因此孩子提出要购买时家长往往会毫不犹豫的答应,从而导致了孩子什么都想要的性格,但是没有责任感。另一方面是来自外界:当看到其他的同学有这有那时,这些特殊的孩子也急想着证明自己的不特殊,所以别人有的我也要有,还要比别人好,更何况在抢到机会的时候也证明了大家对自己的认同和接受,心理也会很 享受这种感觉。

针对王同学这种特殊的情况我们主要采取的家庭教育和指导如下:

和王同学的妈妈及阿姨取得联系,将孩子上课时的一些情况转述,并将出现这种情况的可能原因表达出来,让家长感悟到导致孩子出现这些行为的缘由,体会到长此以往的严重性,从思想上明白和重视起来,然后告诉妈妈及阿姨:不能事事都依着孩子,当孩子出现不合理的购买欲望时不要答应并讲出适当的理由。同时引导妈妈一定要有耐心,多抽时间和孩子沟通,要多夸奖孩子,给孩子适当的鼓励,建立孩子做事学习的信心,并在孩子表现出一点点的行为变好或学习态度积极的时候给予相应的精神和物质的鼓励(以精神鼓励为主)。而且妈妈一定要说到做到,让孩子心服口服,建立孩子心目中的榜样,建立孩子的安全感。如果不给孩子正确合理的引导,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建立信心和兴趣,就会造成孩子的心灵扭曲,最终产生过激的行为。

在经过将近两个月不断地与家长沟通和配合下,王同学的行为和学习观念有了很大的改观,并且学习兴趣大大增加,建立了浓厚的学习数学的兴趣。其家长的教育观念也有了很大的改变,懂得了怎么与孩子进行沟通交流、及时正确的鼓励孩子。

根据初中生家庭教育的特点针对父母我们提出以下家庭教育的方式方法:

1、必须尊重孩子的独立人格,建立真正民主平等的亲子关系,保护孩子的自尊心,让孩子有尊严感,有参与家庭事务的权利和机会。

2、与孩子之间多讨论、多沟通,在相互尊重的前提下讨论问题,认真倾听孩子的意见,家长的想法要允许孩子质疑。

3、给孩子创造独立承担责任、处理问题的机会,凡是孩子能自己做的事情,家长千万不要包办代替。

4、经常主动与老师联系,交换意见,联系时以研究孩子的发展状况、沟通信息、讨论教育、引导措施为主,尽量不说孩子的缺点,注意倾听孩子的全面评价。

5、重视家长的示范作用,要求孩子做到的事情,家长要首先做到;家长要有向孩子学习的行动,一定要做到“言必信,信必行,行必果”。

教育无小事,特别是作为家长,要充分了解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自觉地做好孩子的教育工作,尽好家长的责任与义务,为国家培养出合格的建设人才。

家庭教育论文:家庭之父性教育探究 篇11

关键词:决定;沟通;计划时间

中图分类号:G6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5)02-0037-02

自从有了孩子,教育就一直是无法避免的话题,人人都在谈孩子的教育,可是教育又是该怎么做的呢?好多家长在孩子上学时会和班主任老师说:“既然成为小学生了一切就交给学校了,不管打还是骂老师随便,一切都听老师的。”到了社会上,家长说既然到了社会这个大环境就让社会说话算吧,适者生存等等之类的话;可是有没有想过在孩子教育的过程中社会、学校和家庭又各自占有多大的比例呢?哪个对于孩子的健康生长起到最重要的作用呢?我认为在这三个决定因素中家庭影响是至关重要的,家庭教育的影响是伴随孩子一生,并对孩子的成长起到决定作用的主要因素。家长在孩子成长过程中不止是陪伴而已,要从小事抓起,冷静对待孩子的每个问题,发脾气是没有用的,家长善于动脑才能正确解决问题,并达到长期好的效果。

首先,孩子自己做决定,家长只作引导。

现在的孩子大多数都由老人从小带大,父母亲亲自带大的却很少,由老人照顾孩子的最大好处就是照顾得特别周到,可是渐渐地发现孩子现在自己能作主的事情就少之又少,但是男孩子能独立地做决定很重要,发现了问题就需要解决问题。去超市购物就是一个常见的问题,超市这种购物方式就是会让人有购物的欲望,就会没有节制的买各种东西,我认为这是一个很好的教育机会。去超市前会要求他只能买一件东西,至于说买什么,是玩具、吃的、用的、书还是其他所有东西,我一概不管,只要求是一件,在任何情况下都没有改变,但是也会出现看着他拿着两件东西都不舍得的时候,一部分家长的选择(包括孩子爸爸),就会全买了,另一部分就想我一样选择引导,前提是他问的话,如果他要是不问我就一直等,我会跟他分析这两样东西哪个更重要、哪个更需要。最后的决定还是由他选一件东西,我只管付钱。在学校报的兴趣班、蓝球班、艺术节报名等也都是由他自己做决定的结果。不过在他做完决定后他就必须坚持,不能改变。虽然是小事,但是慢慢的孩子会经常和我说:“妈妈,你让我想想……,” 说明他在用脑主动思考问题,并慎重做出决定。

其次,沟通比批评重要。

我认为作为小学生习惯最重要,可是又该怎么做呢?直到有一天,大概在去年9月份开学不久,班主任找到我说孩子上课只干自己的事,不跟着老师的步调,把自己的事情干完了才上课跟着老师,其实说实话对于家长来说这种时候真的是特别生气,可是我尽力控制自己(不说话,大脑急速运转),然后就出现了如下的对话:

妈妈说:“宝贝,班主任和妈妈说话你听见了吗?”

孩子说:“我没听见,妈妈。”

妈妈说:“妈妈不说你,也不批评你。”

孩子说:“妈妈我听见了。”

妈妈说:“班主任说什么了?”

孩子说:“复述了班主任的话。”

妈妈问道:“那你为什么这样呢?”

孩子思考了片刻:“妈妈,老师讲的内容我都会了。”

妈妈迟疑了一会,蹲下来说:“那妈妈告诉你个秘密,你们班所有小朋友老师讲的内容他们全会。可是为什么其他小朋友能认真听老师讲课呢?”

孩子反问道:“为什么?”

妈妈说:“就是他的习惯好。”

孩子又问到:“习惯是什么?”

妈妈回答:“好的习惯能够帮助你实现发明家、画家的梦想,而不好的习惯就会让你离梦想越来越远,那就从认真听老师讲课开始,慢慢就离梦想越来越近了。”

可是听到这里我觉得孩子懂得了道理,可是也不可能一下子就认真听讲了,他还是不知道怎么做。我接着说:“你和妈妈约定一下,上课的时候要一直看着老师,晚上回来的时候和妈妈将一下上课的一件事。”随后的几天我只要能碰到班主任就问他的情况,他孩子知道老师和妈妈都很重视这件事,没过几天就明显改善情况了。不过要有个过程,不要指着第二天就好,只要每天有点滴进步就行,但是一旦好了就有长期效果。

相反如果没有上述的对话,上来就批评他,我就不会知道学习内容孩子都会,也不会再坚定他的梦想,因此我觉得沟通比批评更重要,让他在任何情况下都敢和你说实话。如:“妈妈,我今天偷偷在老师办公室看了一眼。”

第三,计划时间比知识本身重要。

相比幼儿园,我觉得上学最大的区别就是有作业了,虽然学校每天留的作业很少,但是不管是花10分钟,还是1分钟,要让他知道放学后要认真完成作业。这就需要学会计划时间,当然放学后什么都不干马上做作业自然好,但是现在毕竟电视、电脑、ipad等诱惑太多,难免会耽误,因此我就在开学初的时候和他共同商量时间计划,当然刚刚开始的时候就安排一些和他相关的事,引导他:“放学回家第一件事脱鞋;回家第二件事洗手;回家第三件事脱衣服。”让他知道时间的安排有先后顺序。最后把时间计划分成大概两种,一种是先玩再写作业;另外一种是先写作业再玩,我只规定晚上八点半上床睡觉的限制,超过时间不允许写作业了。如果提前就奖励读书给他听。起初他的时间安排总是先玩,后写1分钟的作业,我只负责友情提醒时间快到了,慢慢地,他觉得作业这件事是他自己的,作业没写完老师会批评我,而不会批评爸爸和妈妈,先写作业、后玩,玩得更踏实。这样才会最好地安排时间。现在孩子经常和我说:“妈妈,周六我上午去公园玩到几点,然后去图书馆,下午干什么之类的安排。”问我有没有时间陪他去,作为孩子的这种要求家长怎么能不答应呢?

最后,我相信每个孩子都是向日葵总有一天会面向太阳,引用龙应台的所说:“孩子,你慢慢来。”同样我想说的是:“家长们也慢慢来。”

家庭教育论文:家庭之父性教育探究 篇12

关键词:家庭教育,相同点和不同点,家庭教育经验

一、中德家庭教育的共同点

1、重视传统美德的培养

良好的言谈举止、勤俭节约、与人为善等都是家长看重的传统美德。父母鼓励孩子去和他人接触, 以此来提高孩子的语言沟通能力和社会交际能力, 树立他们的自信心。同时, 家长教导孩子要乐于助人, 与他人和睦相处。此外, 父母让孩子学会感恩, 教他们如何做人, 孝敬长辈, 尊师重教。

2、重视“游戏”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

父母常常和孩子一起玩耍, 在玩耍中发现他们的兴趣所在。给孩子创造一种启发性的氛围, 让他们去观察、探索、研究。在游戏中, 激发孩子的天性和活动能力。因此, 父母在挑选玩具时, 要多动脑筋, 去选择那些能激发孩子想象能力的玩具, 例如:积木, 它比电动遥控汽车或者玩具手枪作用要大, 而且还能培养孩子的空间想象能力。此外, 家长要求孩子与其他小朋友互换、共享玩具, 以此来培养他们节俭和团结礼让的品质。

3、重视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

家庭氛围对孩子的成长影响很大。如果一个孩子是在一个和谐的家庭中成长, 那么他会乐于助人, 也喜欢主动照顾他人。如果孩子在一个热爱学习的氛围里长大, 那么他渴望知识。家庭条件、父母的教育经历、家长和孩子所处的社会关系网等都会影响孩子的发展。同时, 两个国家的父母重视自身榜样的力量。中国有句俗语:“有其父, 必有其子。”孩子们喜欢模仿父母的行为方式。

二、中德家庭教育的不同点

1、教育观念不同

德国父母以孩子为中心, 他们尽自己最大的努力, 让孩子发掘自身的价值, 提供给他们有利条件, 让他们积极的、独立的、创造性的学习和自我发展。父母注重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鼓励他们积极参加各种社会活动, 并在活动中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中国的父母以社会导向为中心。他们尽自己最大的努力, 让孩子能适应社会的需求, 注重名人效应和模仿, 教孩子如何适应环境, 他们注重培养孩子谦虚谨慎的优良品格, 要求孩子持之以恒的去做事情, 要有耐力, 学会控制自己的感受。

2、教育方式不同

德国父母和孩子交流很多, 他们给孩子解释, 事情的发生发展过程, 跟孩子探讨某行为是否得体, 跟孩子分析, 某个结果产生的原因, 等等。德国父母并不娇惯自己的孩子, 他们分配给孩子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 通过劳动让他们获得知识, 培养动手能力。家长鼓励孩子自己去实践, 当遇到复杂问题时, 父母会化繁为简, 给孩子提供帮助, 有耐心的等待着孩子去解决问题。

中国的父母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 往往把自己放在长辈的位置上, 和子女的交流比较少, 而长期的“应试教育”使父母只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 要求孩子在短时间内掌握有用的技能, 疏忽了与孩子间的情感交流;中国的父母对孩子要求最多的是学习, 只要孩子把时间用来学习, 他们会为孩子提供一切便利, 孩子不需要参加家务劳动, 不需要为父母分担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他们只需要认真学习。这样往往会培养出“高分低能”的孩子。

3、教育成果不同

首先, 德国孩子独立性很强。从18岁开始他们独立于父母, 独立于家庭, 学习之余通过兼职来养活自己。其次, 德国孩子“金钱管理”能力很强。当他们还是孩子的时候就已经参与金钱管理, 学会了一些投资和社交技巧。通过亲身体会, 他们知道赚钱不容易。最后, 德国孩子适应环境能力很强。因为他们从小就学习独立, 依靠自己的力量去解决问题。

三、德国家庭教育对中国家庭教育的启发

首先, 父母不单单是孩子的保护者, 还是他的第一任老师。当孩子摔倒的时候, 父母不要去搀扶他, 而是让他自己站起来。孩子必须从小事中学会独立, 学会自己克服困难、磨练意志、发展自己, 在残酷的现实世界里依靠自己的力量培养坚强的意志。父母要给孩子足够的想象空间, 让他们尽情的施展创造力, 千万不要束缚他们的思想。鼓励孩子, 让他们拥有好奇心, 怀疑精神和实践精神。

其次, 父母不要代替孩子去做很多事情, 要允许孩子犯错, 也要让他们学会改正错误, 犯错和改正错误同样重要。如果父母为孩子做很多事情, 他们将会失去锻炼的机会。后果严重的话, 孩子将成为生活上愚笨的人, 他们必须依赖自己的父母才能顺利的生活下去, 否则将不能生存。在这种环境下成长的孩子, 当踏入社会时, 会觉得无所适从。

最后, 父母和孩子地位要平等, 鼓励孩子跟父母讨论。两代人的讨论是孩子成功的第一步。通过讨论让孩子感觉到父母是公正公平、善解人意的。父母不会将自己的思想强加给他们, 而是通过讨论, 最终达成一致。父母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积极地思考问题, 不采用极端的方法去控制他们。和孩子共同探讨一些家庭计划, 鼓励孩子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让孩子参与到制定家庭计划中来, 在现实中学会做出决策。

四、总结

家庭教育论文:家庭之父性教育探究 篇13

自从国家的二胎政策实行以后,不少家庭都生了二胎,在二胎家庭中,大孩和二孩很容易产生矛盾,如果父母不能平等对待两个孩子,那么其中一个孩子必然会形成人格缺陷,父母要注意了,在生活中,一定要平衡好两个孩子的爱,那么二胎家庭中的教育应该如何进行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不要拿两个孩子来做比较

1

父母的本意总希望通过比较来激励孩子上进,或者希望两个孩子互相作为榜样彼此进步。但是这样的做法往往只会起到相反的结果,还会伤害了两个孩子的感情。父母不停的将两个孩子拿来比较,就会让两个孩子之间有了隔阂,为了争个优秀,获得父母更多的喜爱往往就会产生恶性竞争。所以二胎家庭中,父母想要两个孩子友好相处的话,千万不要拿孩子来做比较。

将爱平等的分给孩子

2

不管两个孩子哪个要招人喜欢些,请一定要将爱平等分给孩子们,买东西的时候,一定要买两份,对待孩子,要用一样的态度,总之,要让两个孩子感觉到平等。如果父母偏心的话,两个孩子之间就很容易生出争执和矛盾,而得到父母爱更多的那个孩子会变得十分骄纵,而缺乏爱的那个性格就会越来越孤僻,总之都不利于孩子的成长。

尽量单独批评

3

当孩子做错事的时候,千万不要当真另一个孩子的面批评孩子,要学会单独批评。孩子再小,也是有自尊心的,当着别人的面批评孩子会伤害到孩子的自尊心,要是孩子做错了一件事,被另一个孩子知道后,当成笑柄一直嘲笑孩子的话,会伤害那个孩子的心,所以父母要懂得保护孩子,尽量做到单独批评。

不要给大孩子过大压力

4

在二胎家庭中,父母总是会给大孩子很大的`压力,总是会认为大孩子就必须是小孩子的好榜样,所以平时不允许大孩子犯错,一旦犯错会加重惩罚。其实父母要知道,大孩子也是孩子,他也会有犯错的时候,父母不要给大孩子太多的压力,那会让孩子无法喘息,影响孩子身心健康的。

发生矛盾应注重和解

5

两个孩子之间,吵架打架都是十分正常的,家长不必太过生气,千万不要在孩子发生矛盾的时候,就生气地拿起棍子打孩子,也不要去批评其中一个孩子,当孩子之间发生矛盾的时候,父母应该注重孩子之间的和解,教会孩子要懂得和平相处,懂得包容对方,这样才不会在他们心中留下疙瘩,有利于兄弟姐妹感情的培养。

二胎家庭中,父母要记住千万不要对孩子说这几句话:

1、“你们两个,谁比较乖爸妈就爱谁。”

2、“妹妹(弟弟)一个人呢,你快去陪她(他)玩玩。”

3、“这是妹妹(姐姐/哥哥/弟弟)的玩具,你玩自己的。”

4、“妹妹(弟弟)还小不懂事,你让让她(他)。”

/写在最后/

家庭教育论文:家庭之父性教育探究 篇14

【论文摘 要】人是漂泊的船,家是温暖的岸。对于学前儿童来说,家更是安全的、快乐的。然而,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思想观念的不断变化,单亲家庭作为一个特殊的家庭结构出现于社会之中,由于离婚率增加、单亲家庭日益增多,单亲家庭孩子的教育问题不容忽视,通过家庭教育使单亲家庭的孩子更好地面对生活,调整他们的心理活动,使其尽快达到平衡点,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

【论文关键词】单亲家庭 学前儿童 教育

单亲家庭是指夫妻双方因离婚、丧偶而仅有一方同未婚子女生活在一起的家庭,也叫离散家庭或缺损家庭。单亲家庭的大量出现,对于离婚的夫妻双方或一方而言,可能是一种解脱,对于孩子来说,无疑是一个灾难。同一片天空下,幸福家庭的孩子在父母的教育呵护下,健康快乐成长;单亲家庭的孩子在生活中由于缺少了父亲或者母亲的关心、疼爱,而使心理受到影响。许多研究证明,单亲家庭对儿童的心理、学习成绩、品德行为等都产生深远的影响。

一 单亲家庭对学前儿童的影响

1.对性格的影响

单亲家庭的学前儿童往往生活在消极的家庭中,气氛压抑,缺少父亲或母亲的疼爱,容易形成性格孤僻、偏激、焦虑等性格特点,会使其形成对人很冷淡。之前生活在完整和睦的家庭里,面对家庭的突然破裂,孩子无法接受现实,无法适应无父或无母的生活。孩子的心理尚未成熟,无法去体会父母离婚的原因,会认为他们不爱自己了、不要自己了,自己是多余的,幼小的心灵受到创伤,自己不会排解,一旦受到影响,不知道该怎么办,很迷茫。特别是看到其他小朋友与父母亲亲热热、幸福美满地玩耍、嬉戏的时候,孩子就会想到以前自己也这么快乐过,现在的生活很痛苦,久而久之就会产生自卑感。长期与父亲生活在一起的子女性格会像父亲,长期与母亲生活在一起的子女的性格会像母亲,这对以后的行为会产生重要的影响。

2.对身体心理的影响

对幼儿的教育是父母双方共同的责任与义务,孩子与父母要多接触、多沟通,对其健康成长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单亲家庭的经济收入会减少,生活水平会逐渐降低,父亲或母亲会很忙,营养会比正常家庭的孩子吸收得少,影响其健康发育。由于父母离异,孩子不得不被迫放弃以往的习惯和态度去适应新的生活,只能选择双亲中的一个,从此组成单亲家庭,这种由内到外的改变,会使孩子对父母情感上的依恋造成伤害,所以单亲家庭往往会对孩子心理造成负面影响。单亲家庭的儿童由于经历父母的争吵,家里压抑,气氛不和谐,长期以来幼儿对父母的依赖感降低,开始怀疑自己的父母,认为自己的父母没有其他小朋友的父母好,使幼儿开始困惑、迷茫,当这种不良心理得不到及时的缓解时,严重的,儿童可能会出现不健康的人格特点。

3.对社会交往的影响

单亲家庭使学前儿童的心理受到创伤,对父亲或母亲态度蛮横,不亲切,不愿意与父母沟通,也不愿意与别人交往,尤其是在中国,很多单亲家庭的父亲或母亲不准离婚后的一方探视,在这种环境下生活的孩子看见其他小朋友在父母面前玩耍,他们会更加伤心,加之其他小朋友的耻笑,会让他们的心里更加恐惧与别人交流,与小朋友的关系处得不好,有的会讨厌父母,并会认为社会不公平,对自己太残忍,严重影响其与人交往的态度。

4.对学习的影响

单亲家庭必然会使孩子的心理受到影响,上课不听讲,注意力不集中,影响学习成绩,并且单亲家庭的家长为生活奔波,生活压力大,很少有时间管教学前儿童,他们无约无束任

意地玩闹,导致学习成绩差,认为父母不疼爱自己,学习没有用,长期下去就会不学习,学习成绩下滑,以至辍学。

二 单亲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

1.对孩子要求过严

有些家长把生活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对孩子要求过严,孩子心理压力大,且相当多的单亲家庭家长与孩子相依为命,对孩子的期望比双亲家庭高,有的把全部心思花在孩子身上,自己节俭,尽可能满足孩子的一切,希望孩子按自己的想法去做,对孩子的生活过度干预,一旦孩子的各种行为方式与自己的期望不相符,便会引起不满,出现责备等不良行为。另外,单亲家庭家长长期的过度疲劳,会使他们感到无助,从而出现过度严教。这种过度的教育剥夺了儿童的自尊,限制其自由发展,易使孩子对自己产生否定感,从而出现自卑、自责等问题。

2.对孩子监管不力

单亲家庭父(母)亲在生活方面的压力都很大,没有时间、精力和物质条件抚养孩子,他们往往把孩子交给隔代的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抚养,或者疏于管教,形成管理的缺陷,有的家长沉浸在自己的痛苦中,忽略了孩子的痛苦,缺少对他们的关爱。甚至有的家长对孩子采取放任不管的态度,遗弃他们。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许多企业经营不善或倒闭,孩子的父母大多下岗,缺乏稳定的经济来源,不得不打工,对他们来说,能够承担起孩子的教育费用就已不错,至于对孩子的照顾,他们实在是有心无力。还有一部分家长缺乏责任感,或各自重组家庭,忽视对孩子的关心和照顾,冷落孩子,因为害怕孩子影响自己新的家庭,甚至有家长把孩子推到门外,给孩子的心灵带来极大的伤害。由于孩子在家中得不到重视,感受不到家庭的温暖,体会不到自己的成长在家庭中所起的作用,因而易使孩子产生自卑情绪,使孩子没有安全感,压抑,最终影响其健康成长和生活。

3.对孩子过度溺爱

单身父亲、母亲因其子女失去父爱或母爱而有一种愧疚心理,为了弥补,对子女过分地宠爱、娇惯,而不能给予正常的管教。孩子想要什么就买什么,妥让、迁就孩子,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来弥补不健全家庭给孩子造成的创伤,倾向于溺爱型的抚养方式。单亲家庭中有的父母为了博得孩子的欢心,无原则地满足孩子的无理要求。在这种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孩子,存在自私、自我控制能力差、冲动等问题。

4.孩子缺乏社会交往

单亲家庭中,很多单身父(母)亲把所有的精力放在孩子身上,与孩子相依为命,总是把孩子关在家里,不让其出门,以免被别人欺负,过度地保护;他们按照自己给孩子设计的目标教育孩子、培养孩子。在这种条件下成长起来的孩子,由于缺乏与他人相处、交往的经验,在与人交往时,必然会产生孤独与焦虑,严重影响其与人交往的能力。

三 单亲家庭学前儿童教育的对策

1.从实际出发,不要期望过高

单亲家庭的家长把孩子作为自己活着的精神力量,对孩子的希望过高,自己节省,把自己全部的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这使孩子的心理压力很大,有些孩子不能适应,就向反的方面发展,希望父亲或母亲能注意自己,以减少压力;另有一些孩子想为了不让父亲或母亲失望,长期过度的学习,表现自己,一旦超出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便有可能走向崩溃。单亲家庭的家长要从实际出发,对孩子的要求要与孩子的实际情况相符,同时不要事事自己做决定,要给孩子一定的自由。

2.加大对孩子的监管

单亲家庭的父母比较忙,但也一定要关注孩子,对孩子要有责任感,不要生活有压力、心情不好,就对孩子发脾气或是把孩子送到爷爷奶奶或姥姥姥爷身边,不要把孩子当成包袱,要加大对孩子的关爱;同时要加大对孩子的监管,有些家长会组建新的家庭,有的孩子会心情不好,要注意观察孩子的反应,进行沟通、劝解,而且要给予孩子更多的温暖,要让孩子感觉到自己在家中的作用、位置。

3.不要溺爱,要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

许多单亲家长害怕孩子不安全、出事故。什么事都不让孩子去做,家长包办一切,使孩子从小就养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习惯,还采取各种措施来限制孩子的活动,造成孩子事事不能独立,没有机会亲自去体验生活中的困难,这样的孩子缺乏独立意识,一旦离开了家长,便不知如何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对此,单亲父母要尽量给孩子一定的空间,不要事事都为孩子做,有些事要让孩子自己做,培养其独立的生活习惯。

4.加强孩子的社会交往能力

单亲父母不要限制孩子自由的活动,要尽量给孩子创造参与社会的机会,单亲子女虽然受到社会的偏见的情况已不多,但家庭的不完整总是让孩子们变得内向、忧郁、自卑,甚至孤僻。对于孩子的心理成长,家长要尤其关注,注意多和孩子进行交流沟通的同时还要鼓励孩子多参与到社会中去,鼓励孩子多交朋友,家长要帮助孩子,给予指导,教育孩子自尊、自强、自爱、自励,鼓励孩子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尽可能地参与社会活动,不要逃避社会,更要主动地与人交往,培养健康、开朗乐观的性格。

参考文献

[1]丁连信.学前儿童家庭教育[M].北京: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上一篇:小精灵童话故事下一篇:浙大自主招生自荐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