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让语文走出尴尬

2024-07-2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怎样让语文走出尴尬

怎样让语文走出尴尬 篇1

文/刘霁虹

我曾经听说过这样的一句话并且到现在仍然深信不移:“每节课都应该是每位学生的成长历程。”

无论是学生时代,还是作为现在的教师我们都有这样的经历和发现“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小组讨论”中,有时候课堂氛围虽然很好,基本上都是优等生在和教师“互动”,而后进生却坐在一旁,无所事事,在分组讨论时,他们无话可说,在分组教具制作中时,他们无从下手……偶尔有机会起来发言,也是胆战心惊,语无伦次,生怕自己的回答会引起同学们的哄堂大笑,一旦回答错了,有时还要面对老师的批评,你说,下次他还有勇气举手回答问题吗?更多的时候,教师们为了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为了顺利的上完一节课,也不会在这些学困生上浪费时间和精力,就这样,他们在“放任自流”中度过一节课,逐渐远离群体,无法得到发展。这样怎能实现课改“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的目标呢?学生怎能感受到班集体的温暖呢?怎么还能有学习的自信呢?所以我觉得作为教师的我们必须要坦然的面对这些问题,并采取的一定的方法去解决这样的问题。下面是我采取的一些方法,自我感觉还是比较有成效的。

在自主学习或者是分组实验的活动中,我总是有意的把一些后进生安排、掺插在其他各个小组,让其他组的优秀生带动这些后进生,给他们自信,给他们发言的机会,给他们自己动手做操作的机会。这样,在小团体的合作中,优等生可以得到发展,中等生可以得到锻炼,后进生可以得到帮助和提升。就能让他们找到自身的价值,渐渐地找回自信,除此之外,还能感受到小组合作的效率和实验探究的乐趣。更加热爱学习。

在“自主”与“合作”学习中对后进生的关注,这样,课堂上没有被老师遗忘的学生,只有无数渴望学习的学生,通过优秀学生的学习态度、情感和行为,交流,合作意识,来启发感染学习差的后进生,让他们能主动看到自己的问题所在,并且及时纠正。自觉的向优秀生学习。

每个班几乎都会有这么几个后进生,他们一般都坐在班里最不起眼的角落里,不容易被人发现,其实不一定是因为他们笨,也不一定是因为他们懒,也许只需要我们老师们多关注他们一些,多给予他们一些关爱,他们就能够发现学习的乐趣,爱上学习,他们就能够走出只有自己的那个圈子,走进班集体,走进学习中,融入班集体,融入学习。

怎样让语文走出尴尬 篇2

语文的尴尬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我们语文老师的尴尬。语数外是主科, 地位举足轻重, “地球人都知道”, 但这三科中, 上课最没人愿意听的是语文;可以逃课的, 是语文;可以胡乱应付的, 是语文;课下无人问津的, 是语文。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学生最信不过, 也最不自信的, 是语文。有学生说, 语文课上讲的往往不考, 你看高考, 课本上的内容又有多少?听不听还不一样!在语文老师的办公室里, 我们经常可以听到这样的抱怨:辛辛苦苦讲得口干舌燥, 但学生就是不听讲;下课根本无人理会语文;做了这么多的试卷、习题, 成绩不见怎么提高, 某某同学上课很专心, 但成绩就是上不去, 相反, 某某同学不怎么学语文, 但成绩还不错。诸如此类, 不一而足, 是我们的底气不足吗?可是我们有着数千年的文化的积淀!是我们缺少先进的教育理念吗?可新课程标准就摆在我们的面前!是我们没有科学的方法吗?传统的“温故知新”“循序渐进”“因材施教”, 准传统的“授人以渔”“三主四式”“质疑点拨”, 新式的“自主互动”“合作交流”“主动探究”, 可资借鉴的方法林林总总, 深究其一, 或许便能受用终身。那么, 我们怎么会面临如此的尴尬呢?愚以为, 是我们的语文教学舍本逐末、追求功利所致。

何谓舍本逐末?即放弃文本, 不注重读书, 代之以大量的“讲”、“练”。这种现象在高中阶段, 表现尤为突出。从事高中语文教学近五年, 我觉得我们的很多做法与语文学习的宗旨是背道而驰的。为了抢进度, 很多经典的课文学生只读一两遍便被老师的“讲”“析”淹没, 学生根本没有或者说没有太多的理解和体会, 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是建立在老师对文本的理解之上的;为了有针对性的训练, 老师们首先研究近几年各地的高考试卷, 然后是铺天盖地的“单练卷”“组合卷”“模拟卷”, 学生整天在题海中疲于奔命, 低效应付, 苦不堪言, 根本谈不上广泛阅读, 拓展知识面, 吸取文本的思想精华。语文一周六七节课, 被老师的讲析以及练习考试占用殆尽, 甚而至于早读时间都难以幸免, 没有给学生留一点自由阅读的时间。学校有大量的图书, 配备有阅览室, 订有大量的报刊杂志, 但我们没能充分利用, 三年没借一本书, 没进一次阅览室的学生大有人在。为了应付高考, 我们的学生的课余时间基本上被各科各种各样的书面作业占用。有些学生想读书, 但分身乏术。鉴于以上种种原因, 我们的学生语文能力低下, 作文空洞苍白也就不足为怪了。

谈到“追求功利”, 这是我们语文老师无奈而悲哀的做法, 是“急功近利”使然。为了语文得高分, 在校际间的“比拼”中占上风不至于拖其他学科的后腿, 不至于挨批评, 语文老师不得不进行大量功利性训练。与高考无关的知识, 不讲;高考不涉及的课文, 不读。高考要考的文学常识、名句名篇, 死记硬背;与高考相关的知识点训练, 轮番“轰炸”。作文不好, 怎么办?很简单, 题材不是自选吗?教师帮学生找到了屈原、陶渊明、杜甫、陆游、秦桧、和珅、陈希同、胡长清……, 什么话题都可以往里套。话题作文的体裁不是自定吗?很好, 从高一至高三, 学生喜欢哪种体裁就训练哪种体裁。语言?也简单, 语言不是讲究文采吗?多用修辞就是了。这样教下去, 学生的语文成绩真能提高吗?我看也许是南辕北辙, “紧跟考试的步伐, 这是我们语文老师及其语文教学走向末路的一着蠢棋!”

语文教学的现状让我们语文老师矛盾、痛苦而又无奈, 是不是将这种做法, 这种痛苦无奈就这样因袭下去呢?当然不能。校长从河北衡水中学考察归来, 给我们带来了解决问题的办法。据校长介绍, 衡水中学《语文教学改革方案》规定:高中三年, 学生必须阅读完600万字以上的作品, 做24万字的读书笔记, 完成24万字的写作任务, 背诵1000篇 (则) 以上古诗文名篇、名诗句。该校还将一周七课时中的四课时用于引导学生自由阅读及写作。笔者认为, 这才是真正的语文学习。据了解, 采用这种方法重视读写的, 不独衡水中学。上海二期课改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更高, 规定学生在中小学的课外阅读量不少于2630万字。该市还大胆地将语文课时一分为二, 每周专门设置“阅读课”, 把两个课时用于纯粹的自由阅读, 取得了良好效果。全国各地更是有许多学校自发地每周开设1—2节“自由阅读课”“名著阅读课”。从近二十几年来语文教改的实践摸索来看, 要求学生广泛阅读, 大量读书是其中的主要趋势之一。

于漪老师说:“在语文教学中, 阅读最为基本。”叶圣陶说:“阅读是写作的基础。”苏霍姆林斯基呼吁, 老师要“把每一个学生都领进书籍的世界, 培养对书的酷爱, 使书籍成为智力生活中的指路明灯!”专家的论述, 名校的经验有如黄钟大吕, 不啻当头棒喝, 不能不说是给了我们这样的启示:读写才是语文学习的根本!

长期以来, 语言教学将大量阅读视为课外的事, 或是置之不理, 或是想管也管不好。依本人愚见, 要落实好“广泛阅读”, 关键是要我们的领导对语文教学的现状有清醒的认识, 抓住当前推行语文新课程的契机, 把“课外阅读”课程化:一是将阅读兴趣与阅读习惯的培养作为阅读教学的核心任务;二是落实好新教材中的“名著阅读环节”, 坚持开设阅读课;三是设计好探究性的专题阅读作业, 以综合性学习引导学生投入到阅读中来。

开设了阅读课, 有了阅读时间, 接下来要解决的是“读什么”。这个问题我觉得是很好解决的, 一是充分利用学校图书室图书和阅览室的报刊杂志。教师根据《大纲》的要求, 向学生公示“必读书目”, 然后补充选读书, 三个年级分别规定不同的阅读任务, 层次当然是由浅入深。二是在学校书源不足的情况下, 各班发动老师学生捐书, 每个班建立一个“图书角”。作为一个高中生, 肯定有一定量的藏书, 而且都是这一年龄层喜欢的读物, 每人捐出一两本不成问题。教师将学生的书进行筛选, 档次不高或不适合高中生阅读的书可以退还给学生。如此一来, 每个班就有了自己的较为充足的书源。每个学生拿出一本书, 就可以读到几十甚至上百本好书。三是学校不管经费如何紧张, 都必须开源节流, 坚持每年拿出一定的经费购置新书, 充实学校图书室、阅览室, 保证学生能看上高质量、高品位的书籍。

“读什么”解决了, 紧接着就要解决“怎么读”的问题。我们的课堂不是很沉闷, 学生学习不是很被动吗?那么, 就让学生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书来读。当然, 这个“选择”必须建立在老师的推荐的前提下。为了作好推介的工作, 我们语文老师就必须有计划地阅读经典, 阅读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 迅速捕捉文坛信息, 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自己理解文本、驾驭文本的能力, 只有有了人文涵养的积淀, 精神境界的提升, 才能从“教教材”的模式中解脱出来, 进入“用教材教”的层面;才可以从浩瀚的书海中出入自如, 左右辐射, 上下贯通, 心灵共鸣, 情感交融, 精神对接, 思路泉涌;才可以用充满激情的语言为学生推介, 达到感染学生, 影响学生, 让他们认同、接受推介书籍的目的。当学生的读书激情调动起来之后, 就让“读者”重返课堂, 回归纯粹的、自然的、真实的阅读, 回归阅读教学的起点。真正的阅读首先“应该保持阅读的新鲜感, 不带任何先入的主见, 不做任何分析地去读, 抓住阅读的第一感觉与感受, 以感悟为基础。要感同身受地与作品中的人物共命运, 同欢乐, 体察他们心灵的每一个细微的颤动;特别要细细琢磨作品的语言, 品味出语言的味儿来” (钱理群语) 。体验阅读应该是阅读教学的起点。当学生为作品中人物的命运或喜或悲, 或笑或哭时, 老师再让学生“我手写我心”, 将自己的读书心得诉诸笔端, 应该是水到渠成的。

在广泛阅读的基础上, 在学生有了激情与“占有”欲望的前提下, 引导朗读经典、背诵经典, 将经典“据为己有”便成为老师理所当然的任务。另外, 无声阅读是不能代替有声朗读的, 要开口朗读, 告别“哑巴语文”, 让琅琅书声回归课堂, 回归校园!语文教育重视朗读的这一传统不能丢!正如叶圣陶提出的“语文学科, 不该只用心与眼来学习, 须在心与眼之外, 加用口、耳的一种学习方法”。要让学生学会享受朗读, 用心吟诵, 让自己的心与“文心”相共鸣。要长期坚持朗读, 接受规范语言、优美语言的感染熏陶, 以形成良好语感。其次, 重视背诵“美文”, 积累语言精华, 积累写作范式, 提高写作能力, 提高语文综合素养。这样, 我们的早读, 就会告别“早看”“早睡”, 我们的语文课堂就会告别“无声”的尴尬。

怎样让语文走出尴尬 篇3

关键词:课堂之美;语文课;诵读;语言

语文新课标的实施已经十年有余,在此期间,整个语文教育界为更好地进行语文教学而探寻、摸索,也经历了和经历着不少的坎坷。提出学生要有自主学习的能力,于是有了小组讨论,有了合作探究,但是出现了表面的繁荣,内在的沉静;提出了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老师在课堂上讲课时间不能超过15分钟,10分钟,但是在中考的面前老师们惶恐不安:会不会考到我没有讲到的内容?于是出现了高效课堂的说法,可如何达到高效呢,学案、讲学稿也就应运而生,而老师们又质疑:讲学稿的使用会不会使新授课也成了讲练课。语文课到底该怎么上?语文课到底是不是需要一个怎样的模式?到底怎样的语文课才称得上是好的语文课呢?

1.语文课里应该有什么

不止一次地跟朋友、同事谈起语文课,但是,说起语文课,却没有多少人喜欢听,包括语文老师。我问过很多语文老师,很多人都回答语文课是不怎么上的,都在偷偷地看小说,可考下来也不会差。而喜欢上语文课的基本上是文革时的学生,因为上课时老师都是讲故事为主,有一位老师提到那时上课就讲《三国》,听得精精有味,总盼望上语文课。

听了这些,我为语文、为语文老师感到悲哀。是呀,语文,所含语言和文字,语言,孩子一出生就开始接触了,先是听,然后是说,到了初中,如果把过去十几年所说的话全部记录下来的话,它的量也许能抵上一部《红楼梦》。被自己用惯了的语言转化成的文字,要看懂其字面意思是不难的,如果没有特别之处,当然不会有太大的兴趣。但是,这十几年,他们所说的都是比较零碎的话语,缺乏系统性,更缺乏艺术性。而我们就是要引导孩子用艺术性的语言去系统表达,灵活地运用我们几千年传承下来的语言文字去表达最微妙的感情,描绘人世间变幻无穷的世界。

特级教师董一菲提出:语文教学是艺术,它体现的是语文教师独特的精神气质,它旨在引导学生将语文学通学活,从语文中看出生命,看到自己,看到中国文化的大智慧,看出宇宙山水的广阔。她还提到:语文教学在静穆中彰显飞动,那是最优美的生命之舞,语文教学可以率性,可以悠然,可以盘桓,可以余韵未了。

所以,我想,我们的语文课是否应该更关注的是心灵的碰撞,师生们应该更多地去营造共享美文的美景。“语文教育是潜移默化的,是春风化雨似的,它不是快餐食品,不是娱乐文化,而是一种沉潜,一种积淀。”我喜欢语文教学,也想去享受语文教学,不断地在探索,尝试,我觉得我们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让语文课动起来,美起来。

1.1一个好的开场,为课堂奠定了美的基础

我们在指导学生写作时提到凤头,也就是开头要漂亮,这样才能吸引读者,才能引人入胜。也听老师们说过: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可见开场亮相产生的效果是何其重要。一堂课40分钟,能不能快速地进入课堂,能不能快速地牵动学生的心,这课堂的开场就显得尤其重要了。

很欣赏一次教研活动中一位老师的上课序曲:一脸阳光与笑容地走进课室,一声响亮而亲切的“同学们好”荡起了每一位学生满脸的欢乐与笑容,学生们的一声充满活力与兴奋的“老师好”让每一位在场的人都感觉到了什么叫“喜上眉梢”,什么叫“笑容满面”。一句发自内心犹如跳动的音符般的“语文最快乐”响彻整个课室飘荡在整个世界。于是,一堂名著阅读课就在这美伦美奂的氛围中开始了。整堂课学生们都热情高涨,每一双眼睛都放射着耀眼的光芒,都饱含着深情。是的,这是轻松愉快而高效的一课堂,是开课时调出了最美的色彩,于是就绘出了最美的画卷。

导入的设计应该要花些心思,既要有技术又要有艺术。既要美又要有用。一位老师在上《安塞腰鼓》时,是这样开场的:展现一张地图,指出陕西所在地,然后指出,塞,是塞外,是战事多发之地,这鼓是当时打仗进军时和战士凯旋归来时击的。这样,接下来感受击鼓的气势和那雄浑的力量就有根有据了。再来看安塞腰鼓的视频也就有基础,不会只看热闹了。整节课的基调也就奠定了,师、生、文本的共鸣也就不难达到了。

1.2适时适法的诵读,可以让课堂之花开得更加灿烂润泽

“语文要上出语文性来”这是近年来在各种教研中提到的话题。新课改之后,讲究知识的拓展和延伸,于是新生了一些问题:把语文课上成了政治课,如《最后一课》、《羚羊木雕》,也会把语文课上成了地理课《看云识天气》,还会上成了科技知识讲座,如《奇妙的克隆》、《生物入侵者》等等。其原因是我们更多地去关注了文章的内容,而忽略了文章的语言。语文,顾名思义,是“语言”和“文字”。语文作为工具性学科也在于其对语言和文字的驾驭能力的培养。要培养学生的这一能力,我认为对文本的诵读是一个非常好的方法。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读诗百遍,其义自现”,可见读在学习文章中的重要性。会读的人,其语感一定强;会读的人,理解能力也不会差到哪里去。读,是语文课必不可少的。现在无论是什么级别的公开课,评课的重点之一都是看有没有适量的朗读。广州市教研员陈老师也一再强调读在语文课中的重要性。我也认为读是语文教师必备的基本功,也只有读才能把语文的美体现出来。

语文特级教师韩军老师是非常懂得运用诵读来进行教学的人。他说:“诵读的至境,是平平淡淡地说话,自自然然地说话,平白质朴地说话,生活化地说话,用心来说话”。韩军说到了,而且也做到了,他诵读《大堰河》,使人觉得仿佛艾青在娓娓道来。也就是这一诵读,把学生带进了文本。在这里,韩军老师体现了诵读的艺术性,同时诵读也是讲艺术的。韩军老师在上《南来北往》时,在音乐声中非常动情地诵读全诗,读前要求学生若读错了,就画下来。韩老师读完后,问学生有没有读错的,错哪了,并要求学生纠错。学生在纠错的过程中明白遣词用句的准确与精妙。这一个读也在整个教学中起到了牵引的作用。

我们都知道,我们所用的教材文本大都出自名家之手,给我们展现了不见终极的画面,是那样的丰富,美丽,让我们从不孤独、寂寞。读,是对这一切美的再现。老师范读,学生齐读、学生个别读、小组读,由磕磕绊绊读到顺畅平坦,读出句逗,读出情感,读得摇头晃脑,读得忘乎所以。想象一下,在一个课室里师生共同手执书本,一起忘情地演绎着或古或今或悲或喜的篇章。对,吐着芳香,让时高时低,时快时慢的音符在空中漂荡,就让这最原始的音乐,最投入的表情去描绘最美最浪漫的语文课堂。

1.3大胆放手地让学生去探讨,课堂之花才能芳香沁人

有老师喜欢上课时提到这是某某年的中考题,这是中考常考的题目,以此来提示这个问题的重要性,以此来体现自己所讲问题的价值。但是,众所周知,学生最怕的就是考试,提到考试会让他们不安,为什么要哪壶不开提哪壶呢?课堂上一次次地提到考试,不是一次次地打破学生的梦吗?不是一次次地破坏课堂的美吗?这是何其残忍的做法。所以,要想保持语文课的美,就必须在课堂上淡化应试。众所周知,语文的教学是最难见效的,在补习班中,多见数理化和英语,求语文辅导的是少之又少。对于一般的学生来说教与不教在试卷上的体现没有非常大的区别。所以,让学生享受语文课堂,热爱语文非常重要。因为语文重在熏陶,重在耳濡目染,是“润物细无声”式的,在不知不觉中提高语文素养,获得感情,形成语感,形成表达的欲望。它不像数理化能在瞬间讲明一个公式,获得解题能力,语文即使给你解题方法但是没有语感是达不到效果的。所以语文更需要耐心。而语文教学担负的任务是让学生掌握“语言和文字”。对卷子上的二十几道题的解答是远远代表不了语文水平,语文如果重在“应试”只会把学生教“死”。

所以,要把课堂教给学生,很多时候,那些小家伙会把小手小脚举到我的眼前,说:“老师,求求你让我说吧,再不说我会憋死的。”都说到这份上了,我们还能拒绝吗?是的,我们每堂课都有教学目标,给了学生时间,我们可能完不成目标。但是有什么比的上让学生尽情地去发散自己的思维更重要呢,有什么比得上让学生自己去挖掘、去探讨更有价值呢。课堂本来就是学生的,他们想得越多说的越多,收获也就越大。学生们在近几次的测试中阅读的得分的提升,作文水平的提高,应该与这种探究是分不开的。

语文教师应该静下心来,享受教育学生的过程,并感染学生,让学生真正喜欢语文,享受语文,而不是让学生为了分数和应试去学语文。于漪老师告诫我们:“阅读千万不能脱离文本,千万不能冷落文字。”

1.4给学生有内容并有力的肯定,让课堂之花开得更有内涵

众多的专家和事实告诉我们,好的孩子是夸出来的,于是课堂上老师们更多地坚起了大姆指,也更多地肯定学生。但是,空洞的肯定语也出现在了课堂。对学生的肯定,是要有根有据的。“你真棒”、“太好了”这些赞赏的语言说多了就像广州人口中的“靓女”一样虚假、无力。韩军老师在上《大堰河》时,当一名学生从彩虹“青橙黄绿蓝靛紫”七色顺序受到启发,说“紫色”代表大堰河地位卑微时,韩军兴奋地给予那个学生“色彩研究家”的美誉。瞧,这是一个“好”、“棒”字了得的吗?

我们要在课堂给学生明确的指引。因为孩子们是来学习的,是来认识自己提升自己的。我们要让学生们感觉到他们在课堂上的发言是有价值的,是对自己有帮助的。

同时,我们在课堂上对学生的肯定和鼓励要有效,曾记得于漪在上《晋祠》时,有位同学解释词语非常到位,于漪老师大竖拇指说:“解释得好,如果我有机会去改编词典,一定把你的解释录进去”。于漪是语文界的泰斗,如果要改编词典,她当然极有可能参与,所以这一句话是对学生的高度赞誉而不是调侃。这对学生当然是很好的肯定和鼓励。特级教师董一菲对学生的肯定语是能表现自己的见地的。“很别致”、“很精辟,敢于发表与众不同的见解。”当学生很动情地读完诗之后,董老师说:“声音很好,朗读时如行云流水”。董老师这样含金量的肯定语比比皆是:“你说这个‘卷’字侧重叙事,我同意”、“非常好,能够有自己深入的理解”。当董老师问:“那么大家想一想,在三国时代堪称英雄的有哪些人?”学生回答是“周瑜”,此时董老师说“与苏轼的观点相同”。想想,这些有内容、有力的肯定语,可以激起学生多少学习探究的热情呀。

对于语文,在工具说和艺术说中,我更倾向于说语文是一门艺术。是艺术就要展现它的美,而我们这些语文老师姑且可以称为引路人。希望我们能用美的形式把孩子们领入美的文学天地。语文课要上好确实难,但只要我们能用心、用智慧、用艺术去精心雕琢,美的课堂还是可以出现在我们面前的。我也在一直坚持不懈地追求着课堂的美,很欣慰,在我的努力下,学生们都比较喜欢上我的课,他们都说上语文课快乐,有内容。我任教的学生的成绩也能在稳中提升,每学期平均分都能超区平均,得到学校领导的好评,被学校选为“名教师”的培养对象。毕了业的好几位学生在我的QQ空间中留言:刘老师,好怀念你的语文课。这样的话语,无疑是对我最大的鼓励,更加让我坚定:要不断地探索,让我的语文课真如春天般美丽,沁人心脾。

参考文献

[1]语文教学参考

[2]语文教学通讯

[3]董一菲的博客

让语文课教学走出一片新天地 篇4

——山西大学附中举办“语文节”的实践与探索

山西大学附中语文组卫晨霞

“语文节”是山大附中校园文化节之一,也是山大附中的教学特色之一。它创始于2004年5月,每年举办一次,每次为期一个月,它是在山大附中校内进行、以学生活动为主体、以语文为主题集文艺表演、文学创作、名作欣赏、专题讲座等语言教学与活动为一体的校园文化活动。至今已经成功地举办了三届。“语文节”的开展是我们在语文教学方面的一种探索、一种实践、一种创新,它的成功是我校语文同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

一、“语文节”应时而生

课改的需要新课程标准中要求帮助学生获得较为全面的语文素养,在继续发展和不断提高的过程中有效地发挥作用,以适应未来学习、生活和工作的需要。高中语文课程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使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塑造热爱祖国和中华文明、献身人类进步事业的精神品格,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应增进课程内容与学生成长的联系,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学习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认识自我、规划人生,实现本课程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方面的价值追求。新课程标准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而且新课标对学生在学习中的参与意识以及同学之间互相合作、共同探究能力的培养有了明确的目标。在这种形势下,根据上述的目标和要求,如何让语文和语文教学,走出课堂,步入更加注重能力和素养的新高度,是每一个语文教师值得深思的问题。

学校发展的要求附中发展到一定阶段,要争创省内一流,全国知名的名校,全面发展势在必行。于是语文节适应附中发展的需要诞生了,可以说语文节是我们学校进行语文教学改革的大胆尝试。其指导思想是贯彻我校 “以人为本,持续发展”的办学思想和“科学与人文交融,厚德与博学并举”育人理念,实现“具有国际视野、厚德博学、文理兼长的创新拔尖人才后备军”的培养目标,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同时体现我校语文教学的优势,展现教学成果,继承和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展现中国语言文字的无穷魅力。

举办活动的目的我们试图通过这样的活动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从而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形成探究性学习的良好风气,展示并培养学生的文学个性特长,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也是为了探索一种更好的语文学习方式,同时发现和培养有潜力的青年教师,展示我校教师的教学风采,形成我校语文教学的独特风格。

二、“语文节”是学生的节日

1、活动形式多样化、内容丰富多彩

活动形式多样化,专题讲座、文学沙龙、话剧表演、诗歌朗诵、演讲比赛、作文大赛、古诗文大赛等。话剧表演、诗歌朗诵的活动方式分为三个阶段:以班为单位进行选拔;以年级为单位进行会演;在全校进行比赛演出。

围绕语文,设置丰富多彩的内容。结合高二教材戏剧单元的学习,我们拓展探究,以话剧表演为龙头,充分带动语文节的活动。剧本的选择可以是课本上的,也可选择课本之外的,更提倡学生自己的创作。三年中我们演出的名家著名作品:《茶馆》(老舍)、《雷雨》(曹禺)、《威尼斯商人》(莎士比亚)、《日出》(曹禺)、《三块钱国币》(丁西林)、《悭吝人》、《立秋》(姚宝宣);学生自己改编的名著:《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梁山伯与祝英台》、《尊严》;学生自己创作的作品:《天堂办事处》、《戏说三国》等。

作为课本学习的延伸,高一年级则以口语表达为重点,有演讲比赛、诗歌朗诵、辩 1

论、小品、相声、故事大赛等等。

师生文学沙龙活动,充分展示我校师生的文学风采。先后有李国锋老师的《盛唐故事》,张煜老师的专题 《小说中的人物形象选讲》;李昊宇同学的《江南风情》,路杨同学的《话剧欣赏》,梁建同学的《诗性红楼梦》,赵翼同学的《<红楼梦>人物——薛宝钗形象分析》,吴云飞同学的《<老人与海>欣赏》。内容涉及古今中外,引来大家的阵阵喝彩。

2、活动高品位

活动的开展不能仅仅流于形式,只有注重品位才能吸引学生的参与,才能充分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专家的讲座让学生了解了文学的发展动态,从而引导学生关注社会,树立社会责任感

《山西文学》《黄河》杂志的副主编谢泳老师的《中学生与文学》的报告,著名作家、《山西文学》主编、山西省作家协会副主席韩石山老师的《山西文学的传统、现状及其发展》的报告,山西大学文学院教授、著名话剧《立秋》的作者姚宝宣老师的“晋商文化”的主题报告,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报告内容与语文节主题相结合,突出山西本土色彩,达到了使学生“做山西人,知山西事”,传承与发展山西文化的目的。

专家点评,引领发展语文节的发展方向。山西省教科院文科组组长、语文学科高级教师张春莲老师,太原市教育学院院长、太原市名校长、名教师培训组主要领导者梁靖云老师,太原市教育科研中心曹俊老师等有关专家及兄弟学校的有关领导和语文老师参加了我们的活动,太原市教育局主管中学教学的马兆兴局长也参加了我们的活动,并高屋建瓴地给我们做了理论指导。他们对语文的深刻的阐释,对我们活动的肯定,给了我们信心,同时也指明了进一步发展的方向。

3、全员参与性

“语文节”活动的一个口号是:“语文节”是每一个人的节日,活动的宗旨是:学生是活动的主体。也就是说,注重学生的全员参与,而且每一个学生都是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话剧表演中,导演、演员、剧本的选择、剧务等,诗歌朗诵中的诗歌的选择、配乐、领诵者、队形的设置等都是学生在课代表的带动下进行的。文学沙龙也是学生选择自己喜欢作品、角度加以总结、备课、展示的。

总之,这样的活动真正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性、主体性,老师只是活动的指导者、引领者。

三、“语文节”是一座桥梁,一根纽带,一个平台

“语文节”搭建了沟通课堂与社会的桥梁,连接学生与名家的纽带,展示学生才艺与教学成果的平台。

1、话剧表演:戏剧单元的学习本来在课堂教学中仅仅是一个分量不重的部分,我们将这个内容的教学放大、拓展,体现对学生素质的培养和提升。

话剧表演给了学生一个舞台,让他们充分展示自己、发挥自己的一技之长,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李昊宇同学,2005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北京大学数学学院。他平时酷爱文学,在文学方面有着深厚的基础,曾在我校语文节上主讲过《江南风情——金陵古都与杭城天堂》,也主导主演过《雷雨》片段,主编、主导、主演过《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在北大他找到了自由发展的空间,他经常听专家的报告和讲座。他说,孔庆东先生说:你们在中学都学过戏剧,可那只是剧本,顶多是分角色朗读就算表演了。真正学戏剧应有舞台、动作、服装。听到这些,感谢您,老师,让我们学到了真正的戏剧。

2、诗歌朗诵:注重审美体验,培养学生的读诗趣味,和审美情趣,陶冶学生心志,丰富学生情感。

诗歌鉴赏是一个很高雅的活动,我们让它平民化、大众化。

“语文节”作为语文课堂教学的延伸,我们把语文口语训练作为活动重点之一。三

年来我们在演讲、诗歌朗诵、小品、讲故事等方面作了初步的尝试,让学生受益匪浅。尤其是今年高一年级的集体诗歌朗诵的开展,让我们收获颇丰。175班课代表苗媛媛同学参考了一些诗加以整合,组成《海峡那边》。诗的内容是反映思乡情感的,格调低沉、起伏,要让十五六岁的中学生读出离家思家的情感很难,于是课代表耐心指导,用音乐酝酿感情,让有朗诵基础的同学示范,反复练习,最后终于读出了诗的情感,读出了诗的艺术性,赢得了大家的称赞。

再有诗歌朗诵是一个综合素质的培养,它需要配乐,音乐的设置一定要与作品吻合。电脑水平较高的学生细细品读原作,充分发挥其优势剪辑恰当的音乐,这个过程就是体验、品味、感受美的过程,它本身就是对能力的一种要求和提高。

在对诗歌的朗读训练和朗读体味中尝试传达作品的思想内涵和感情倾向,从而提高了修养,涵养了心灵,培养了气质,养成高雅的艺术趣味。

今年的诗歌朗诵涌现出许多小诗人,很多作品是学生自己的创作,这也是我们没能预料的。

3、文学沙龙:既展示师生的文学风采,又体现师生关系的平等与和谐。目前的校园,甚至社会上,没有多少人在谈纯文学的东西,其实不是学生没有爱好,也不是他们不喜欢,而是高考的指挥棒让我们没有时间细细品味。文学沙龙的开展给爱好文学的人提供了一个空间,可以自由享受文学的博大精深和无穷魅力。也是我们学校提倡的“科学与人文交融,厚德与博学并举”办学思想的体现。

2004年第一届“语文节”文学沙龙中,高二年级138班的梁建同学讲了“诗性红楼梦”,提到了《红楼梦》的版本,之后图书馆的各种版本的《红楼梦》一借而空。这就是文学的魅力,它不是任何的说教而能为的!

4、专家讲座:姚宝宣老师的讲座《晋商文化》在校园里引起巨大反响,一时间校园里掀起了观看话剧《立秋》的热潮。听了他的报告,我们深深觉得:作为山西人我们没有理由不爱山西,没有理由不宣传山西的本土文化!去年我校50年校庆,同学们自导、自演了《立秋》片断,得到了中外来宾的一致好评。

5、阅读征文:山大附中语文学科组与学校图书馆合作制定了《山大附中学生阅读书目》,并且配合“读书节”,组织了以“读书与人生”为主题的征文比赛,有200余名同学获奖。各个部门的协作是我校的一个特点,也是共同为学校构建“书香校园”营造氛围,创造和谐环境做出贡献。

四、“语文节”需要辛勤培育

山大附中是一所有着优势资源的名校,各种可利用的空间和资源很多,如何进一步克服形式,使学生真正受益,走出语文教学的误区,是我们今后改进和努力的方向。回顾三年来的工作,觉得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得以改进;

1、在第一届语文节的基础上,我们进一步完善并制定了《山西大学附中语文节章程》,对这项活动的主旨、组织、总结等各个环节作了相应的规定,使活动有章可循。更重要的,是学校把语文节作为一项传统的教学活动排上了教学日程,体现了学校对语文节活动和语文教学的高度重视。我们如何使它发扬光大,如何创新,让它以新的面貌出现。

2、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充分展示了学生的个性特长,极大地丰富了校园的文化生活,提高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如何通过活动将课堂教学的效果与活动更加有效,是我们应该改进的。

3、宣传方面,山西电视台、太原教育电视台、《山西晚报》等媒体对这一活动进行了新闻报道,但仅仅是从新闻角度的宣传,如何从过程、细节的角度进行系统的总结,充分发挥我校“语文学科基地校”的优势,在太原市起到一定的引领和示范作用,也是我们深思的问题。

4、在学校领导的支持、领导下成立了学生话剧社,而且制定了《话剧社章程》,但

似乎只是形式,下一步应该从“实”做起,真正引导学生做一些事情,进而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

当然“语文节”的创设,只是我们对课堂教学模式的一种探索,随着课改的进行,新的教学模式会不断涌现,我们相信有学校的大力支持,有太原市有关领导和部门的指导,我们会辛勤培育“语文节”这棵幼苗,让它茁壮成长。

(注:本文发表于太原市《并州课改》2006年7、8期)

让高中语文教学不再遭遇尴尬 篇5

语文教学遭遇尴尬的具体表现,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社会不重视,除偶尔的征文外上级教育部门几乎没有任何语文竞赛活动;二是领导不重视,平时的排课、时间安排、测试,给的时间少;三是家长不重视,认为语文就是会认几个字,能记几篇文章;四是绝大多数的学生认为在考试中语文拉不开分差,就是不学也能考个90多分。

造成这种现状的主要原因就是社会、家长、学生对语文学习的重要性、语文学科的独特性认识不足及教学方法不很合适。针对这些原因,我认为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努力消除一些错误认识,阐发该学科的特点,让学生在中学阶段真正学有所得,从而改进目前这种尴尬的情况,也实现作为一个语文教师的人生价值。具体说来,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结合实例,广泛宣传

我们要结合身边、生活中的鲜活实例,广泛宣传,真正让全社会了解语文的价值,从内心深处重视语文,热爱语文。

要让人们认识到,语文素养的高低直接反映出一个人修养的高低,进而反映出一个民族的素质。如在学校中经常违反班规校纪的,一般就是漠视语文、语文素养低的学生;而一个爱读书,喜欢语文的学生,也是爱生活、健康乐观、尊重生命的人。其次可以根据语文在现实生活中相对别的学科更能有广泛的运用,从功利上来引导。如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的申请、借条、合同、书信等写作都属于语文:当前最热门的考试中——考公务员中关于大分值的语文考试;在当今面试已成为一种趋势,而任何的面试中,都主要涉及语文的运用;平时的人际交往中,言行举止的各个方面也都与语文学习紧密相关等。

二、发挥优势,内因驱动

不能在教学中一味地埋怨语文知识面广、考点多、交叉多、考察方式灵活、标准不好确定等等一大堆原因,因为埋怨也没用——那改变不了什么!我认为最重要的是换一个角度来看看。语文学习好了,可以给一个人增加知识、修养、书卷气,这是现代人最急需的,可谓有极大的吸引力呀!另外语文中的诗词歌赋、散文、小说、戏剧等等,同其他的数学、理化、生物乃至外语相比,天然就极具吸引力,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点吧。对于考察方式灵活、标准不准确等问题,其实只要结合新课标中对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来看,就是发展方向,教学目的,这也正是我们教学的乐趣价值所在。

三、探究教法,提高效率

这一块是教师的主阵地,必须要下大力气才好。漠视语文的学生除认识不够、基础不好、缺乏兴趣外,很重要的就是学习习惯差,管不住自己,常常是上课想听就听,不想听就不听;课后作业有时间就做,没时间就不做或是想做就做,不想做就不做,会的就做,不会就不做;检查就做,不检查就不做。对于这部分学生,教师一定要注重督促,注意帮助,检查。如果自己忙不过来,可以分组或是让课代表、家长等帮助。等到他们养成一定的习惯,在阶段学习中有了收获感、成就感,尝到了学习的甜头,他们学习语文的胃口就会增加,那以后的教学就会好做得多。

语文学科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思这样的能力,并且为今后学习发展打基础。这些能力的提高需要一个个词语的积累、一篇篇文章的阅读、一次次说话的练习、一个个片断的写作,就像修房子一样,需要积累每一块石头、一个砖头、一张瓦片、一颗钉子、一根木条等。针对这一点,不仅仅是在上课让学生听、说、读、写、思,还要注重课外的语文教学工作。《语文学习》杂志有一句醒目的标题语:“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这句话说明了生活中处处有“语文”,把语文学习仅局限于课内是不行的,还要在课外下工夫,去磨练自己。

针对高中语文知识宽,内容庞杂,得分不易的问题,我们可以通过订立若干小目标来分解语文学习这个大目标。“信心是成功之舟”,高中生学习时间紧、需学知识多、平时考试频繁,情绪易受影响,这就要求我们帮助他们提高成绩,增强信心。一是用测试试题的难易度来调控(先易后难,先单一后综合);二是把学生测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解,如搞一些小的专题性的竞赛,如改错别字、找反义成语、名句默写等,对达到一定成绩的学生进行表扬和奖励;三是帮助学生找到自己究竟有多少问题,然后根据问题去制定一个个短期提高的目标,不可求多,最后再合卷检查,如此几个轮回,学生语文自然会有相当得提高。

当然,在具体工作中,对学生要重视分层教学,所谓因材施教。对尖子注意宏观引导,能够冲击高分;正常抓好中等生;而对差生要下大力气,这不仅关乎他们,也是为了保证别的学生成绩稳定前进有一个好的环境。对他们要在知识上更多帮助、指导,心理上更多疏导、鼓励,生活上更多关注、理解。我相信,只要我们这样努力做了,高中语文教学尴尬的情形一定会改变,学生的语文素养定会有大的提升,我们也会因此体味到做一个高中语文教师的快乐。

摘要:高中语文教学遭遇尴尬, 只有认真分析社会、家长、学生及自身原因, 采取针对性的有效的措施, 方可改变现状, 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实现教师工作价值。

怎样让互动营销“不尴尬” 篇6

折腾消费者。化妆品行业最常见的互动,就是“关注账号+上传美照+写美丽宣言+投票+有奖转发”。折腾消费者一溜够,最后,还不一定能增加对品牌的好感,或促成交易。

折腾自己。只有把事情弄复杂了,才能显得特别忙碌,才能证明自己有价值啊!同等时间内,品牌经理可以做更多有价值的事儿。当然,折腾自己也不一定错,但你得让这种自我折腾有效率、有价值、机会成本降到最小。

彼此折腾。见过有人可以把“发微博”这件简单的、基础的、万分之一工作量的小事,搞得无比复杂——非要每条微博都要达到奢侈品海报的水准!非要每条微博都体现三大战略!如此下来,折腾得乙方公司晕头转向,折腾得消费者找不到北,更折腾得自己生一肚子气。

怎么去做一场“不尴尬”的互动营销呢?

清晰的营销目的。简而言之就是影响力和销量。影响力一定要是积极的,销量也尽量分清楚是一次购买,还是重复购买。当然最重要的是,要分清楚营销的主体,到底是整个品牌的宣传?还是单品宣传?或者希望单品去带动全系列、全品牌?

精准洞察消费者需求是营销创意的起点。虽然我们每天都美其名曰在做消费者研究,但能做到的少之又少,原因有三:(1)被内部各种杂事缠绕,无精力去研究最基本的消费者需求。(2)有强烈的代入感,以自己的感受去推断目标消费者的需求。(3)被数字绑架。有了第三方市场调研,很多公司都不愿意自己动脑子,容易被简单的数字忽悠。

制定正确的营销策略。是正面出击,还是侧翼围剿?出奇兵突围?这些打法决定了我们选择哪些媒介、做什么频率的推广、用什么样的明星、和什么活动互相配合、要不要链接到电商网站。这些都需要专业的设计,又与具体的营销战术直接相关。

最后还是这句话,不论线上分享,还是线下互动,至少要考虑一点——不尴尬。

摘编自 梅花网

上一篇:清明哀思诗词下一篇:个人网页排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