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续基础教育论文

2022-04-1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尊敬的各位来宾,尊敬的各位专家:大家下午好!我今天演讲的主题是“构建可持续的中英基础教育伙伴关系”,基于校际连线项目的一些思路和反思与大家进行分享,不到之处请大家指正。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可持续基础教育论文 (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可持续基础教育论文 篇1:

可持续推进基础教育信息化的思考

【摘 要】本文以可持续推进基础教育信息化的思考为基础,针对中学物理教学当中的电热作用案例,将教育信息化代入其中,从信息化的主动识别、问题聚类、个性服务、效果评估四点出发系统的分析了这一问题。

【关键词】可持续;基础教育; 信息化

1.当前基础教育信息化概况

作为金砖五国的核心成员国,我国自2000年以来至今14年的加速建设,完全实现了工业化向现代化的转变,无论是GDP总值还是外汇储备亦或信息化建设都已经成为国际领先的超级大国,尤其是在信息化教育方面,我国紧追欧美脚步,将信息化融入到社会当中的每一个角落。根据2013年的统计,我国现有网民已经超过5亿,而各大城市当中的高、中、小院校的信息化配置以及达到85%,各大高等院校和重要城市的教育信息化覆盖更是达到了100%。但是虽然在数量上取得了非凡的发展,却在具体应用上出现了掣肘,据2013年各大院校信息化课堂利用率不完全统计,在北、上、广、深、津五大城市当中,学校内部尤其是中小学对于信息化的应用还不足30%,农村薄弱学校更是可想而知,因此基础教育信息化应用的短板暴露无遗,因此作者针对可持续应用的特点,从应用的具体方向出发,结合初中物理案例,在本文中对基础教育信息化进行解析。

2.从中学物理案例看基础教育信息化的作用

基础教育信息化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主动识别、问题聚类、个性服务、效果评估这四个方向上,而可持续发展则体现在设备维修、系统更换、教育模式随系统发展而改变上,因此应用是主题,而可持续发展是基础教育信息化的灵魂,比如在中学物理教学电热作用这一章节当中,如果以基础教育信息化为前提则要进行如下章节教学拆分。

首先,利用信息化解决主动识别问题,这里的主动识别包括教师主动识别以及学生主动识别,因此可以利用书本当中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将焦耳定律以及公式、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在什么条件下与电流所做功会出现生么样的关系等进行总结,在通过ppt的形式将其做成课件,一方面方便教师系统化管理,另一方面方便学生在上课时的观看。同时利用互联网收集本章重点外的而外信息,比如在电热作用当中除以上重点外还包含电阻、电流、形成电阻的材料等而外的知识点,通过搜索与总结,将其融入到教学当中,实现通过互联网形成的在教育上的“滴水不漏”。

其次,进行问题聚类,问题聚类是指支持该物理知识系统运行所需要汇总的各个问题,并根据所提出的问题进行方案的解决。比如在电热作用当中,重点章节当中包含电热的利用,电热利用是纯电阻电路就是指电流通过的电路中的所有的导体,电流所做的功全部转化为内能。这样的电路叫做纯电阻电路。如生活中的电热器就是一个纯电阻电路,人们利用它来作加热的设备:例如: 电炉、电烙铁、电熨斗、电饭锅、电烤炉都是电热器。电热器重要组成部分是发热体,发热体是由电阻率大、熔点高的电阻丝绕在绝缘材料上做成的,电流通过电阻丝发出热量。电热器清洁卫生,没有环境污染;热效率高;有的还可以方便地控制和调节温度等优点。例如:电褥、电烘箱;家禽电热孵卵器,引发炸药的电热装置乃至高空飞行服里的电热保温装置,都是电热器,它们有不同的构造和用途,但原理相同。

这里就出现了几个有意思的问题,第一在真正的实验课上作为教师不可能将各种电器搬到实验课堂当中供学生参考;第二电热器重组过程不可能在真实当中看见,因此针对这两个问题,我们利用信息化当中的3DMAX技术,通过电脑模拟能够轻松的实现,帮助学生了解这些问题的具体行程以及解决过程,使学生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提升教学的趣味性以及广泛性。

最后,可以利用信息化技术进行随堂测验,划分重点以及知识点的考察方向,并将整个课件以邮件的形式寄存在学生的电脑当中是,使学生在课下之余能够做到温故知新,并针对考核问题进行重新了解,将课堂真正的搬入到学生的家庭当中,不仅完成了学生部分的效果评估,更做到了人性化服务这一特点,完全的展现了教育信息化的应用。

总结

因此我们在面对可持续推进基础教育信息化这一理念当中,一定要从最基础的应用入手,只有扩大在课堂当中的应用,使教师以及学生认可这一模式,才能有效的完善推广,从而才能进一步的扩大教育投入以及设施投入,实现可持续化发展的宏伟目标。

(作者单位:陕西省渭南市华县电化教育中心)

作者:侯龙驹

可持续基础教育论文 篇2:

构建可持续的中英基础教育伙伴关系

尊敬的各位来宾,尊敬的各位专家:

大家下午好!

我今天演讲的主题是“构建可持续的中英基础教育伙伴关系”,基于校际连线项目的一些思路和反思与大家进行分享,不到之处请大家指正。

在开始之前,我想跟大家分享几张照片,2013年12月4号英国首相访华,到访了武侯区龙江路小学分校,在筹备过程中,龙江分校及外校老师,都问到我们一个问题,就是我们为什么会选择这样一所小学?学校设施、设备来说,龙江路小学分校仅是一所普通平凡的学校,可其在通过国际化,通过与英国友校的合作,实现学校内涵发展方面却大不简单。校际连线一直倡导的就是:教育国际化是一种必然趋势和价值取向,各类学校都应该也能够将国际视野融入学校管理和教学,让世界走进课堂,让学生走向世界。

我今天围绕四个方面,回答三个问题: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伙伴关系是什么?为什么我们要建立这样的伙伴关系?以及它的构建路线和我们在项目开展当中得到的一些启示,与大家分享。

我们主要从三个层面来构建中英基础教育伙伴关系:即国家、地区和学校层面。

我们构建伙伴关系的愿景目标是培养年轻人成为积极向上的世界公民,使其更好地投入未来的工作和生活,并服务于社会。

校际连线是一个全球项目,在全球我们都倡导“世界公民”的培养,而其具体内涵可以根据不同国家的国情来理解,比如说在中国,我们认为下面这条描述可以很好地诠释“世界公民”,相信这句话是我们教育同仁非常熟悉的,来自《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培养大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我们相信所有国际交流的活动都应服务于这样的人才培养目标。

说到“世界公民”,或者说是国际化人才,或者说是21世纪人才,我们相信他们的内涵是相通的,我从今天上午陶老的分享当中听到的当今人才应该具备的素质和素养正如我们校际连线项目希望培养的方向。

我们是通过这三个圈来进一步诠释“世界公民”的。第一个蓝色的圈就是关于他自己如何看待自己与自己的关系,橘色的圈就是如何看待自己与其他人的关系,绿色的圈就是如何看待自己与环境的关系。我们在谈到培养世界公民的时候,包含了这三个纬度的内容。

我们主要通过三个层次六大领域来推进中英基础教育伙伴关系。三个层面就是刚刚已经提到的:国家、地方和学校的层面;五大领域包括:政策对话、校长/教师专业发展、地区/校际伙伴关系、世界公民培养主题课程项目以及评估与激励。

首先在国家层面,中英校际连线服务于中英教育改革与发展,每隔几年,中国教育部部长和英国教育大臣都会坐在一起商谈合作,比如2010年签订的框架协议与2011年签订了行动计划。在协议当中,首先明确指出中英交流合作的目的。即旨在确保两国拥有接受过良好教育与培训、能够应对全球化世界带来的机遇和挑战的人才,推动中英关系发展,实现共同繁荣,进一步加强两国现有教育合作关系。这个框架协议当中也特别提出了基础教育领域我们可以具体合作的一些领域。我想特别强调的就是,伙伴关系的建立必须是互惠双赢的,英国对中国,特别是对中国数学与科学教育课堂教学的组织是非常感兴趣的。中国希望学习英国的领域包括:英国基础教育政策、课堂实践及学校管理,学生技能包含创新、创造能力以及领导力的才能培养。

同时,语言合作也是非常重要的一块,也是校际连线项目工作的重要领域,每年两国之间会互派语言助教来支持英语在中国和汉语在英国的教授。

我们还希望能够支持到区域的教育国际化,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我们会与区域来商讨并签订1-3年的合作框架。教育国际化不可能在短期内实现,不可能一次交流活动就可以实现一些目标,因此我们希望有一个1-3年的长期的合作框架。

第二,搭建中英友好区域伙伴关系。通过与国家汉办合作,每年或隔年组织英国校长访华,然后通过面对面的交流来初步建立友好关系,签订区域合作的备忘录。

第三,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领域就是培养国际化的师资队伍,我们现在面临教育国际化的一些困境,我们也是在开展项目中听到了很多来自学校最基层的,包括教师的声音,他们认同培养学生各种素养非常重要,可关键问题是如何做?如何组织和利用国际资源来帮助我们日常的课堂教学?对此,我们也会组织一些实战性的培训和研讨。

第四,关于引进以世界公民价值观和能力培养为导向的主题课程项目。以社区参与和创新能力培养为导向的“社区点亮生活”和以团队合作和青年领导力为导向的“梦想与团体”项目主要目的是支持国际视野下的区域课程改革,我们分享更多的是方法论和课程资源,至于学校如何内化和如何发挥学校教师的课程领导力是我们不断探讨的一个问题。

第五,支持区域参照国际化的标准,完善本地的评估体系。我们目前正在与武汉、重庆等地探讨合作,不仅涉及教育国际化评估,它更多的是关于整体教育质量的评估。

第六,最后就是希望能够搭建一个区域间最佳实践的分享平台。通过举办工作研讨会或者是每年校际连线项目年会,为我们的项目区域搭建相互交流、共同进步的平台。

在学校层面,我们希望能够支持到学校层面的教育国际化。我们在学校层面的国际化关注以下三个纬度,。

第一个纬度是培养国际视野。培养国际视野包括把国际视野融入到学校的办学理念、学校整个文化建设当中,它应该是一个学校整体参与的一种倡导。同时也希望让国际视野融入到课程设置、课程活动的开展当中,能够使国际视野作为一种常态化的活动,或者是说一种理念融入到我们的日常教学当中。

第二个纬度是丰富教育的内涵。我们从2010年开始大规模地来推广校际连线项目,当时有很多地区和学校常常问我们一些问题:我们没有友好学校怎么来开展国际化?我们没有批文不能出国,怎么去访问友好学校?我们每年只能跟我的友好学校见一次?我们如何能够开展深入的可持续的合作?其实短期的或者是说仅仅局限于校长和教师之间的你来我往,往往流于形式,收益面也是非常窄的。因此我们希望国际交流合作能够根植于课程,着力于学生,希望更多地思考教育国际化如何能够帮助我们实现学校的长远内涵发展?

最后一个纬度是发展平等的、可持续的伙伴关系。也就是说,学校开展教育国际化不是说一定要从有了伙伴关系开始,其实在没有伙伴关系之前也可以开展前面两个纬度的活动和交流。

我简单罗列了一些学校层面参与校际连线的一些方式,包括申请种子基金,使用在线教学资源,这些都是免费的,都可以在网上去进行下载的,当然也欢迎大家能够参与到我们的主题课程项目,参与相关的国际会议、公开培训课等。

schoolsonline.britishcouncil.org/网站是我们搭建的全球学校在线平台,如果仅仅是从学校个体的层面,希望能够寻找英国的友好学校,就可以登录这个网站,注册学校信息,比如学校的优势特色,办学理念,希望能够找到怎样的英国友好学校等等,我们在英国总部的同事会在后台来做友好学校的配对。

关于平等和可持续的伙伴关系,我们认为“伙伴关系之旅”会经历这么几个阶段:从关系建立之前的筹备到发展,到内化,再到扩展。在不同的阶段,就根据刚刚我提到的国际视野、教育内涵和伙伴关系这三个纬度,对应不同阶段给予了解释。英国的“国际学校交流奖”在中国的运作也是由校际连线项目在运作,这个奖项的设置也是基于这个框架来进行评价的。如果是伙伴关系达到内化和扩展的阶段,那么欢迎学校前来申请我们的交流奖。

最后我想分享两点启示,一个启示来自麦肯锡的一个研究;另一个启示来自大会东道主,成都武侯。

关于第一个启示,麦肯锡于2007年出版的报告《世界表现最佳的学校系统如何成为最优?》,里面是把学校系统分为了四个层次,对每个层次分别进行了调查,总结出从一般到好,从好到更好,从更好到卓越的不同层次分别可以采用的一些措施。在其中也特别谈到持续进步的学校系统会通过以下三个方面来确保改革的持续性:在这里与大家分享。第一,在学校内部及不同学校的教师之间建立合作,使教师成为同行的指导;第二,在学校与中央管理层之间建立“缓冲层”,在学校与中央政府之间起缓冲作用;同时对学校进行有针对性的支持;在所有学校之间建立分享及整合进步的管道;第三是培养未来领导。我们认为对校际连线的启示可以有以下三点:第一,更多地来搭建项目学校和项目地区的网络交流平台,使大家能够有一个良性的分享与交流的常态机制。关于“缓冲层”也提示我们,其实在教育国际化当中非常重要的角色就是专业机构的角色,我们知道在很多地区,和学校都有成立,可能名字有不同的提法,国际交流中心,国际工作推进办,或者是在学校国际交流合作室等等,我想也特别倡议充分发挥这类专业机构的作用,它的作用不仅仅是协调沟通,不仅仅是传达翻译。更重要的是让它能够扮演起专业指导的角色,特别是整合教研机构,指导教育国际化的学术研究探索。最后,关于国际化队伍的建设,并确保领导能力的顺利传承以及教育国际化目标的延续性。

接下来是分享武侯对区域推动国际化的一些启示,当然更多是从我们校际连线观察角度而言。相信今天上午武侯区张局长已为大家做了非常透彻、拥有战略高度的分析。基于我们的观察,有以下几点启示:目前它有23所与英国接对的学校,而且它应该是在中国为数不多的地区能够同一年同时参加我们两大主题课程项目,从这点来说,我们可以看出,根治于课程的国际交流,它才可能是常态化的,是持续的,是全面参与的。第二就是,它能够结合区域综合实践课程改革,以及国家基础教育国际化研究课题来开展它的教育国际化工作,同时非常强调发挥校本优势,这一点也是往往可以帮助解决很多地区和学校都会遇到的难题,就是说即使活动非常好,资源非常好,但是我们现有的学校工作任务已经相当繁重,我们学校学生的学业已经相当繁重,我们如何在这个基础上开展国际交流的活动呢?我们看到武侯它更多的是通过做减法的方式,而不是加法的方式。我现在还记得我们第一次参加武侯项目学校协调会时,有很多老师在问:可以利用什么时间来这些活动呢?教育局的工作人员却反问:学校教育国际化希望获得的资源是什么?校本课程开发或综合实践课开展,遇到那些瓶颈?武侯在区域层面进行了统筹和整合,基于校本优势,大大地激发了学校的参与积极性。

当然武侯也有充分发挥专业机构的作用。它们有成立国际交流工作推进办。我记得我参加的武侯区项目学校交流会议,还有教科院的参与指导,体现出“缓冲层”为学校提供了有针对性的专业指导,并搭建整体进步的管道。武侯也有建立基于成都市教育际化指标的评估体系注重过程性的评价,像我们很多地区做了“社区点亮生活”项目,因为学生最后会通过艺术作品来表达他对社区的理解和对社区的一些想法,可能有些地区比较关注最后呈现的一幅一幅的艺术作品有多么精致美丽,但是武侯更多关注的是在过程中,学生的成长和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还有一点,就是武侯乐于举办会议展览,分享成果,其实这一点十分重要,我们认为“庆祝”是所有主题课程活动非常重要的步骤,不是总结,也不是反思,就是“庆祝”,因为庆祝,如果从管理学理论来说,本身就是一个很好的激励手段,所以从武侯的实践可以看出它是充分利用,也充分开展了“庆祝”的这个环节,以激励更多的学校、更多的学生参与到国际化,享受国际化。最后武侯也非常注重教师、校长以及学生领导力的培养,可以看出他们对国际化队伍建设的重视。因为刚刚已经有工作人员提醒我时间差不多到了,我就不再具体展开,也非常感谢大家的聆听,希望我们在座的,已经是我们校际连线的老朋友也好,还是说您今天刚刚听说校际连线,希望与我们携手同行欢迎加入校际连线大家庭,谢谢!

编辑

作者:黄翎啁

可持续基础教育论文 篇3:

可持续推进小学语文基础教育信息化的思考

摘要: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整体国力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得到了提高,教育方面也取得了显而易见的进步,国家也開始大力推行对于学生综合素质方面的发展。为了适应教育改革的转变,我国教育领域也在积极地转变以往传统教学的教学模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现信息化的结合,可以带动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让他们的语文素养得以提升,同时,也对老师的教学模式也提出了新的挑战。本文就对可持续推进小学语文基础教育信息化的方式,展开了一些探讨。

关键词:可持续推进;基础教育信息化;小学语文

引言

语文是一门注重日常积累与背诵的学科,这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是非常枯燥且乏味的,在此阶段的学生思维活跃,偏于进行游戏或活动类型的学习,语文课本中的日常积累与背诵,对于学生来说,是非常痛苦的。教育信息化的开展,就是将如今的信息科技带入到传统的教学课堂中去,改变以往传统的教学模式,将新的教学元素注入到老师的教学课堂中去。在学校中推行教育的信息化,对学校老师一贯坚持的传统教育提出了一定的抗议和冲击,这就促使老师们必须要积极转变以往的教学观念,不断创新和完善信息化的教学模式。

一、教育信息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因为此阶段孩子活泼好动的特点,如何不断地持续地激发他们的学习语文的兴趣是一件需要思考的事。语文是一门讲究积累和背诵的学科,这往往会极大的影响学生对学科的学习热情,因此也就对老师的教学方式提出了相应的改变,老师的教学模式应该根据学生年龄特点来进行不断的调整,努力吸引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信息化教学,实现教育信息化的可持续发展。

老师在教学前,可以先对书本上的重点知识进行总结和归纳,可以把文章分成不同的部分,做成ppt的形式,在上课时由老师对ppt中的知识进行讲解,带领同学们领悟透彻每一节的重点内容,将文章进行完整透彻地分析,增加学生的记忆,同时也对学生课下的复习起到了很好的帮助。

例如,在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秋天的雨》一课进行学习讲解过程中,老师可以让学生自己先对文章进行通读,并圈出里面不认识的生字,将学生不认识的字用信息化教学的方式输入多媒体中,并操作多媒体对其进行正确的朗读,老师对学生进行引导,使他们在阅读的过程中,对于一些没有见过的或者陌生的生字,能够主动标注,在老师的带领下去针对性地学习。

此外,还可以对学生的成绩和课件利用信息化的方式来记录,并通过邮件的形式发送到家长的邮箱当中,方便老师的同时也可以方便家长,家长也能够随时的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这样学生在课下的时间,在家庭中也能够进行很好的复习和预习,将课堂融入到学生的家庭当中,不仅是教学方式能够更加的便捷,也展现了应用教育信息化的实际[1]。

二、没有足够的经费支持基础教育信息的发展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基础教育信息化也是近年来教育部门,以及学校和家长都热切关注的话题,想要将教育信息化在学校之中得到完全的推行和普及,首先,老师应该将信息化的教育方式融入到以往的教学模式中去,其次,在信息化教育的基础上,需要相关的硬件和软件设施的建立,这也是整个推行过程中,资金消耗最大的地方,这必然需要以庞大的资金来作为有力的后盾支持。但是,就经费这一点而言,国家在对教育改革方面提供的资金,还远远不足以支撑每个学校都达到基础教育信息化的建立,没有可以活动的资金,来让学校全面的推进信息化教育的进程,也没有足够的资金来支持学校对于信息技术,软件和硬件的安装。

三、老师对信息化的认识不全面,教学的持续性不强

由于个别老师对信息化教育的认知还不够准确,导致了对信息化存在错误的认知,他们普遍会认为教育信息化就是利用ppt来对学生进行教学。由于老师对于信息化教育的错误认知,不能对学生展开针对性的,正确性的信息化教学,从而做不到以信息化教学来提高学生专业知识的提纲拓展。

在如今的学校中,普遍存在着一些相同的现象,许多骨干教师都是一些上了年纪的老教师,他们对于多媒体以及网络的应用还不熟练,想要这些老教师改变以往靠经验积累下来的教学课堂,从而去适应信息化的教学,对于他们来说是非常难的。但由于部分教师关于教育信息化的观念没有系统的学习,没有更深的理解和掌握,这也导致了他们没有针对性的教学模式,在进行信息化的教育模式开展时,也不会产生多大的作用,对于课堂中的突发问题没有很好地解决方式,这也就导致教育信息化在教学的过程中,并没有发挥出自己真正的价值和作用,也导致老师的教学课堂成绩得不到一定的提高[2]。

四、可持续推进基础教育信息化的方法

想要更好地推进基础教育信息化,就要解决信息化存在的问题。在资金方面,我们无从下手,所以,只能在老师身上下文章。学校可以对老师进行信息化的培训,纠正老师对于基础教育信息化的错误认知,对一些上了年纪的老教师,学校应该给予更多的关注,来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信息化教育的改革。只有老师对信息化作出了全面的认知,才能更好地去对学生开展教学,发挥基础教育信息化最大的价值。

五、结束语

最后,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持续地推进基础教育信息化,能在很大程度上辅助现代语文的课堂教学,提升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促使老师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不仅提升了教师自身的语文素养,也为今后的语文教学打好基础,让更多的老师乐于探索,取得更好的成果。

参考文献:

[1]张佳莹. 可持续推进小学语文基础教育信息化的思考[J]. 中华少年, 2020(14):100+102.

[2]李立. 可持续推进小学语文基础教育信息化的思考[J]. 课程教育研究, 2015, 000(021):16-16.

作者:陈俊良

上一篇:个人年终总结怎么写(精选2篇)下一篇:项目经理工作总结(精选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