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基层医院急诊医学论文

2022-04-2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目的探讨提高院前急救有效性的方法。方法:通过实施科学化和制度化管理;正确接警,安全转运;加强全科医生和全科护士的培训;确保急救物品完好备用等措施。结果发现院前急救有效率显著提高。结论规范急救网络建设,普及市民急救知识和急救技能,作好基层医院全科医师培训及急救人员急救技能培训,可以提高院前急救效率。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建设基层医院急诊医学论文 (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建设基层医院急诊医学论文 篇1:

新医改背景下区域医疗资源整合问题研究

[摘要] 我国新一轮医改已进入攻坚阶段,要从根本上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应当看到这些问题产生的根源在于我国医疗资源的不足:一方面是医疗资源的整体匮乏,另一方面是医疗资源存在严重的浪费现象。因此,开展医疗资源整合及优化工作势在必行。本文阐述了在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新形势下进行医疗资源整合所遇到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与对策。

[关键词] 卫生改革;区域医疗;资源整合;医联体

Study on the integration of regional medical resource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new medical reform

LI Hongtao1 YANG Licheng2

1.Medical Affairs Department, Tianjin Medical University General Hospital, Tianjin 300052, China; 2.Medical Administration Department, Tianjin Medical University, Tianjin 300070, China

[Key words] Health reform; Regional medical care; Resource integration; Medical association

目前,我国医疗资源出现结构性失衡,优质资源(包括人才、技术、设备)大多集中在大城市、大医院,其规模越建越大、百姓趋之若鹜,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发展缓慢,人才流失严重,服务能力越来越差,社会办医力量薄弱,尚未形成有效竞争格局。同时,各级医疗机构之间无序竞争,合作程度较低,信息沟通不畅,从而导致医疗卫生费用高涨,服务效率低下,资源利用率不充分[1-3]。

国家在新医改顶层设计中,已经将卫生资源整合列入为重要组成部分,各地区也纷纷利用组建医疗联合体等方式开展区域医疗资源的优化与整合,但尚有一些问题值得我们去关注和解决。

1 患者就医选择问题

1.1 政府就医导向无力

至今为止国家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尚未推出相关具体有效的实施方案,2015年出台的《关于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指导意见》,只是从宏观上提出了若干工作举措。对于不同级别、不同类别医疗机构的基础配套标准、服务能力建设标准、利益分配机制、医疗机构间分工协作机制等具体实施细则并没有明确,从而导致各医疗机构还是各自为战,功能职责定位依然不清,衔接通路不畅,无法形成统一协调、合理布局、层级优化、功能完善、上下联动的分级医疗服务网络,直接影响了医疗资源再配置的效率。

1.2 医疗机构间功能定位不清

在实际工作中各级医疗机构定位不清,责任分工不明,因存在服务内容上的交叉重叠,无法找到多方的共赢点,反而形成了利益冲突的竞争关系。上级医院的医师除对下级医院的技术力量担忧外,还会顾忌本科室患者数量的下降、病床使用率的降低、醫院下达的业务指标无法完成等因素,从而影响经济收入,而拒绝向下级医院转诊患者。人们常说“上转容易、下转难”,其实下级医院因未与上级医院构建顺畅的转诊通道,只能让患者自行前往上级医院重新就诊,从而失去转诊的根本意义[4-6]。

1.3百姓就医习惯的固化

医疗服务并不能简单地将其归属为普通的商品买卖,影响人群就医习惯的因素有很多,包括服务质量、服务态度、就诊环境、便捷程度、经济原因等。其中任何一个因素长久的存在就会改变人们的习惯,而我国基层医疗机构普遍存在设备简陋、诊疗水平低下、药品供应不全、夜间就诊困难等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大大降低了人们对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的信心和信任,逐步将患者“赶”进大医院。因此,我国居民多年来已养成了“有病就去大医院、看病就要找名医”的就诊习惯,要想彻底改变这一习惯,还需社会多方的共同努力。

2行政管理体制问题

2.1 医师的执业范围受限

虽然国家卫计委在2014年出台了《关于推进和规范医师多点执业的若干意见》,放开了医师多点执业,但是各地相关配套政策出台缓慢,至今仅北京、浙江、福建等少数省份制定了具体实施细则。同时,三级医疗机构中医师注册的范围大多数为二级学科,而基层医疗机构更需要的是全科医生,因此受“执业范围”的影响,“上级”医院医师在基层工作,并没有充分发挥出其最大效能,有时甚至是优质医疗资源的另一种浪费。

2.2 医疗保险制度的杠杆调节作用不明显

自2007年我国正式启动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经过近十年的发展,一些负面的效果也逐渐暴露出来,其中最显著的就是大医院为了最大限度的抢占医保份额而开启了“虹吸模式”,将本可在基层医院处理的患者引导到大医院就诊,并虹吸基层医院的高水平人才,进一步降低了基层医疗实力,严重破坏了分级就医环境。

2.3基层医疗机构的药物品种不全

国家规定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部使用基本药物,但是《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中的药品种类比起医院的药品种类要少得多,2012年版《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中规定了520种基药,而2015年经修订后,这一数量降为了497种。以天津市为例,基本药物种类只占全部医保药物目录中的4%,很多临床一线用药也存在缺失。这样造成了各级医疗机构间由于药物问题而“失联”,符合基层医疗机构诊治的患者不得不再次前往大医院就诊,而大医院中处于康复期的病人也无法顺利转入基层医院维持治疗,专家们在基层开展工作束手束脚,使医疗资源优化整合的政策红利大打折扣[7-9]。

3 人员梯队建设问题

3.1整体数量不足

自2010年至2014年我国医院数量增长较快,其中三级医院增长了52.18%,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数仅增长了1.73%;卫生技术人员增加29.16%,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员仅增加7.76%,其中全科医师占执业(助理)医师构成比竟然还降低了0.1个百分点,说明近年来我国医疗资源还是逐步流向了大城市、大医院,基层医疗机构力量没有得到明显提升。截止2014年,我国合格的全科医生共有172597万人,国家计划到2020年这一数量要达到(2~3)人/万名城乡居民,约28~42万人,因此,即便按照35万人的目标测算,目前还缺18万人。

3.2人才培养体系不健全

现阶段基层医务人员不但数量不足,而且质量不高。我国全科医师中仅有37.17%的人员是注册为全科医学专业,62.83%的人员仅取得了全科医生培训合格证。但是,我国并没有建立起完善的全科医师培训体系,师资队伍力量薄弱,绝大多数医学院校没有全科医学系,医疗机构不设全科医学专业,现有的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也是临时依托于急诊医学科或重症医学科内完成,培训质量和目标贴合度根本无法保障[10-11]。

4 新型服务模式下多方协作问题

4.1 人员主观能动性较差

基层医疗机构大部分为政府财政全额预算拨款单位,实行的是政府预算式财务管理体系,以及“定编、定岗、定工资”的人事管理制度,其工资相对固定,绩效浮动部分较少,且总体水平与大医院有不小差距,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很难被调动,逐渐形成了惰性的工作氛围。同时,上级医院的医务人员无论是以对口支援还是医联体内帮扶的形式来到基层医院,大多报以完成任务的心态。在基层工作期间,原医院科室对其绩效奖金将停止或部分发放,帮扶医生本身的利益受到了损失,从而影响了工作心态,主动工作积极性不高,一旦遇到基层人员不合作的情况,甚至会出现懈怠的工作状态,使优质资源流动整合效果大打折扣。

4.2合作各方存在文化冲突

任何一所医院在发展过程中,都会形成其特有的文化氛围及医院精神,医疗资源整合过程中不同医院文化间的冲撞与碰击不可避免。上级医院医务人员到基层医院工作,首先要理解、尊重所在医院的办院理念与文化特点,逐渐融入新的工作环境,但要注意去粕取精。基层医疗机构医务人员要主动从各位专家学者的身上寻找其所在医院的文化精华,并加以修正自身的理念与行为。

4.3信息孤岛与信息壁垒

最后,信息壁垒问题也是影响区域医疗资源整合充分发挥作用的一个重要因素。实践中我们发现,无论是基层卫生服务中心,还是区属二级医院以及市属三级医院,都有自己一套独立的信息系统,每个信息系统间是相对封闭的,无法与其他医疗机构形成信息的对接与共享,形成了一座座的“信息孤岛”,而且各医疗机构间的信息化发展程度不同,这也在技术层面上间接的影响了网络的互联[12]。

5 建议与对策

5.1 合理规划医疗资源配置

5.1.1严格控制医院的规模 严禁医疗机构举债建设以及超标准装修,对大型医用设备的配置进行严格审批。同时,要求大型、超大型医疗机构进行“瘦身”,按照分级诊疗的标准,将慢性病、普通病患者放回基層医疗机构解决,缩减普通门诊比例,并在疑难危重症患者的诊治、专业领域前沿手术的开展及科研、教学等方面加大投入力量。

5.1.2 重视稀缺资源的规划与投入 随着我国城镇化的快速推进、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剧以及生育政策的调整,康复、老年护理、妇幼等薄弱环节医疗资源不足的问题已然凸显,国家应加大投入,扶持相关医疗产业的发展,优化现有资源配置,避免因医疗资源不足而影响社会及经济的发展。

5.1.3推进多元化办医格局 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医疗市场,鼓励开展具有特色的医疗服务形式。一方面积极协调融资、土地、税收、人才培养、技术准入等政策方面的落实,引导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补充医疗资源的不足;另一方面,探索尝试医养结合、互联网医疗等多种新型医疗服务模式,形成多元办医格局,满足不同层次医疗服务需求,全面提升医疗资源运行效率和服务水平。

5.2 完善配套保障政策

5.2.1 切实解决发展中所遇各项难题 利益分配问题,国家要出台相应的补偿机制,来调动上级医院医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人事编制束缚问题,应将人才的考核与评价实行区域的统一管理,才能真正实现人员的自由流动。药品统一问题,国家应依据各级医疗机构承担的疾病种类,合理规划药品目录,对于一些慢性病、康复性疾病、肿瘤性疾病的用药,力求基层医疗机构与上级医院保持一致,这样对于转诊的患者基层才能“接得住”。新兴医疗形式的配套政策,对于远程医疗、互联网+医疗等新兴医疗形式,尽快出台相关配套保障措施,包括相关收费纳入医保、互联网医疗安全的配套法律出台等,以确保其健康发展。

5.2.2 改革医疗保险相关支付方式 首先,实施差别化的医保报销比例,强制执行分级就诊路径。这里所谓的“差别化”不仅仅是单纯的将各级医疗机构间的报销比例拉大,同时要建立规范的分级就诊路径,实施动态的医保报销政策。其次,实行多元化的医保付费方式。国家要鼓励各省市探索试行多元化的医保付费方式,如总额预付制、按人头付费、按服务单元付费及按病种付费等。最后,要加强医疗机构的考核与监管,完善政府补偿机制。国家卫生主管部门应加强监督管理,将分级诊疗工作纳入机构考核体系,评判各级医疗机构是否在按照其应有职责开展工作,出台相应奖惩措施。同时,各级政府要用经济或政策的补偿方式,提高医务人员合理流动的积极性,加大新興医疗服务模式的扶持力度。

5.3 加强基层人才梯队建设

5.3.1 改善用人机制,强化政府职责 全国的医学院校都应成立全科医学系,或在临床医学系内设立全科医学专业。同时,鼓励各大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乡镇卫生院联合建立全科医生培训基地,以推动医疗服务体系的再造。对于医学院校毕业生选择全科医学开放招聘的绿色通道,对于其他学科人员转入全科医学工作给予专项资金扶持,最大限度的充实基层医疗人才队伍。

5.3.2 加强规范化培训,提升人员素质 学科的发展离不开高素质师资队伍建设,因此,各地要吸引一批优秀人才全身心地投入到全科医学的教育工作中,健全培训体系,丰富培训内容,完善考核标准,通过规范化培训、转岗轮训、进修学习等多种形式,使每一位基层全科医生都能成为群众放心的健康“守门人”。

5.3.3 完善激励机制,让基层人员安心工作 基层人员数量不足除了岗位缺乏吸引力、入职人数少以外,另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离职率高。国家要稳定基层队伍,必须建立起与全科医生工作相适应的激励机制,不能简单地把门诊次数、操作次数作为考核指标,应该把实际工作量和服务区内居民的健康状况相结合,实行科学评价,不断提高基层全科医生的收入和待遇。同时,改革职称评定制度,为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工作的全科医生设计与其工作实际相匹配的晋升体制,为其规划出清晰的职业发展路径,防止人才的大量流失。

5.4 探索建立常态化合作模式

5.4.1坚持以合作共赢为基础 组建医疗联合体一定以各方需求为导向,利用市场的方式整合区域医疗资源,提升区域医疗服务核心竞争力。同时,各方一定要主动去寻找合作的共赢点,将眼光放长远,只有形成互惠共赢的格局,才能维系合作的健康长久发展。其实,随着“改变医保支付方式”、“取消药品加成”、“开放医师多点执业”等医改新政的出台,现有的医疗体系格局必然会发生改变,各级医疗机构迟早要做出调整与变革,只有以敏锐的嗅觉发现新机遇、以革新的勇气开展新探索、以共赢的目标寻求新合作,才能在未来的发展中占得先机。

5.4.2 搭建区域高水平医疗平台 我国已快速步入了信息化时代,医疗资源的优化整合仅仅依靠人员的流动及设备的更新是不够的,还需实现医疗机构间信息的互联互通和数据共享,构建区域医疗信息平台。通过区域医疗信息平台,可以将居民的健康档案共享,将患者的病历内容、检验报告、影像报告等信息在各医疗机构间共用,确保患者就诊的连续性与完整性。通过区域医疗信息平台,可以按病种进行大数据分析,既能为某种疾病的诊疗效果进行客观评价,又能开展流行病学调查,为居民的健康管理及社会应急决策的制定提供数据支持。通过区域医疗信息平台,可以有效地开展远程会诊与双向转诊工作,将有限的优质资源分配到真正需要的地方。随着互联网+及智慧医疗的兴起,各医疗机构间打破信息壁垒,共建医疗平台的时代即将到来[13-15]。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N].人民日报,2009-4-8(1).

[2]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N].人民日报,2015-5-18(1).

[3]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指导意见.[EB/OL].[2015-09-11].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5-09/11/content_10158.htm.

[4] 赵蓉,杨佳鸿,杨丽,等.公立医院横向医疗资源整合的模式研究[J].中国卫生资源,2015,(2):117-120.

[5] 侯占伟.浅析我国医疗资源纵向整合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9,(4):249-251.

[6] 邹俐爱,邱金彩,冯丽仪,等.公立医院集团化运营模式剖析[J].现代医院,2010,(12):106-107.

[7] 杜红波,从紫薇,邹小明.区域医联体顶层设计的思考[J].现代医院管理,2017,15(1):15-17.

[8] 杜杏利,高欢,李卉,等. 国内外医联体及分级诊疗构建模式对比与思考[J].中国医院,2017,21(12):40-42.

[9] 周志文,周颖,朱福. 新时期下中等规模公立医院的发展思考与建议[J].中国医院管理, 2016,36(7):60-61.

[10] 刘婷婷,林琳,夏令国. 国内区域医疗联合体的研究现况与述评[J].卫生软科学,2016,30(6):5-9.

[11] 王静,孙瑞玲. 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视角看三级医院医疗资源下沉[J].中国医院管理,2016,36(11):30-32.

[12] 史戈,周斌,吴韬,等. 国内外医疗资源整合的实践与思考[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12,28(2):94-97.

[13] 薛大东. 医疗体制行政化管理的缺陷及其改进——基于医疗资源配置效率与公平的视角[J].中国医院管理,2013,33(8):1-3.

[14] 马小利,戴明锋. 新医改背景下我国分级诊疗实践及问题分析[J].中国医院管理,2017,(10):22-24.

[15] 汪彬,宓轶群,李娜,等. 分级诊疗制度下医疗联合体绩效评价体系初步探索[J].中国医院,2017,21(5):3-5.

(收稿日期:2018-06-05)

作者:李洪涛 杨力成

建设基层医院急诊医学论文 篇2:

浅谈基层医院120院前急救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摘要】目的 探讨提高院前急救有效性的方法。方法:通过实施科学化和制度化管理;正确接警,安全转运;加强全科医生和全科护士的培训;确保急救物品完好备用等措施。结果 发现院前急救有效率显著提高。结论 规范急救网络建设,普及市民急救知识和急救技能,作好基层医院全科医师培训及急救人员急救技能培训,可以提高院前急救效率。

【关键词】120;院前急救;管理;急救设备

院前急救是院内急救的前提和基础,是目前基层医院急诊科的重要组成部分。院前急救指对急、危、重症患者的事发现场和转送医院途中的紧急医疗救护, 是急救医疗服务体系中的首要环节和重要的基础部分,可以为院内救治争取抢救时机。院前急救的主要特点是突发性、紧迫性、艰难性、复杂性等,工作随机性强, 病情危重,病种复杂, 死亡率高,易发生医疗纠纷。因此做好院前急救的医护配合,对于降低急危重症病人的死亡率和致残率,防范医疗纠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院前急救常存在的问题

1.1专业化队伍建设不够 需要急诊救护的,一般都是病情危重、复杂的、跨专业的病人,在院前需要在极短的时间内做出明确的判断,为抢救赢得宝贵的时间,还要有熟练的操作技术,如气管插管等[1]。

1.2急诊科建设及急救人员不足,有些基层医院还没有相对固定急诊科人员,而是挂靠在其他科室。

1.3出诊速度慢与家属的急切心理相矛盾

由于医生不具备全科医生的资历,当遇到有外系的出诊时,要给外系大夫打电话,再分别通知司机、护士,这个过程需要一定的时间,加之路况复杂,有的村落小院無明显的标志物,大大降低了120急救的效率。

1.4急救经费投入少,未体现120的公益性质

120急救是政府或医院在政府领导下举办的公益性卫生机构,但目前120急救面临极少的政府性资金或缺乏政府性资金的投入,很多急救面临收费与抢救相冲突的问题。面对经济困难的患者收费就更成了难题,甚至有的患者经济并不困难但在患者病情危急时去收取费用也同样得不到理解。

1.5 转运前没仔细查体,对疾病的潜在危险评估不足导致与家属沟通不到位,也没行转运同意书的签字手续,而引起纠纷。 1.6 转运途中病情观察不仔细。路况差,车内照明不佳,医护人员未坐在医疗舱,不能及时发现病情变化。院前、院内医护人员衔接不当延误抢救时机。

1.7 院前记录病历的缺陷。记录不及时,不完整。涂改未签字。

1.8急救物品未及时补充。出诊人员工作责任心不强或车辆管理不规范,使急救物品不能得到有效补充。

2院前急救管理对策

2.1组织基层医院医护人员开展全科医师及全科护士培训 进行急救知识和急救技能操作训练,如心肺复苏、电击除颤、固定、搬运等的学习及培训。

2.2实施科学化和制度化管理

2.2.1高度重视,优化急救队伍人员配置:由于急救工作的时间性、复杂性,在急诊室工作的护士必须是有三年以上的工作经验。应从其能力、技术、人格因素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尽可能选拔情绪稳定、社会顺应性强的护士从事急诊工作。

2.2.2减压训练:急诊科护士由于经常接触急危重症患者,在紧张而繁重的抢救护理工作中承受着巨大的精神、心里压力,其职业紧张同其他科室比较,处于较高水平,应定期进行减轻压力训练[2]。

2.2.3健全规章制度:根据院前急救存在的安全隐患,结合医院护理质量管理标准建立了各项制度,健全了出诊人员岗位职责,使每位护理人员明确职责并认真履行。

不定时检查急救小组急救能力及行为规范。

2.2.4动态分析存在的问题:表格调查是急救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环节,通过表格填写,向患者及家属征求意见和建议,真实反映患者及家属对急救的意愿,又能约束员工不规范行为,及时采取相应的弥补措施,院前急救服务质量得以持续改进,确保医疗安全,建立新型医患关系。

2.3正确接警,安全转运

2.3.1 正确接警,积极救治。

由急诊急救病人起病急,病情发展迅速,甚至危及生命,导致呼救者焦虑、不安,此时接警护士应镇静,简单了解病情、详细地处、呼救电话,保证5分钟出诊。遇大型事故成批伤员时,立即报告上级并启动“应急预案”,第一时间到达事故现场的医护人员快速进行检伤分类,并用国际通用颜色给以标示,再按院外急救原则予以处置。

2.3.2加强病情监测,确保安全转运:

熟记常见急症急救流程,做到发生紧急状况时能以最快的速度做出判断和处理。在接诊病人过程中与兄弟医院及做好交接工作,详细了解病人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在转运前必须向家属交代病情及转运过程中的风险,征得家属的理解和配合,在风险法律文书签字同意后才启动转送程序[3],有效防范医疗纠纷。转运途中医务人员必须陪伴在患者身边,严密观察病情变化,随时监测生命体征的变化,反应病人的动态信息,发现问题及时做好处理,并做好记录。

2.3.3规范救护车内物品、药品,确保急救物品完好备用

(1)配置要统一标准:标准化是现代化的基础,也是提高工作效率,确保工作质量的重要环节。

(2)救护车的急救物品做到“五定”

定数量品种、定点安置、定人保管、定期消毒、定期检查维修;药品品种齐全,定位、定数,班班交接并签名;急救仪器性能良好,做到完好备用。急救人员必须清楚地知道药品、物品的种类及摆放位置,确保院前急诊患者得到有效救治。

2.4充分运用现代化通讯设施,为病人进一步救治争取宝贵时间

确保通迅畅通,以便在途中联系患者,及时与院内相关科室沟通,电话告知病人的情况,安排专用电梯口迎接,建立绿色通道,做好抢救准备。进入病房后出诊医生护士与病房医护人员一起投入抢救并严格做好交接工作。达到院前、院内无缝隙抢救。

院前急救是急诊医学的重要内容,院前急救水平是区域医疗卫生保障水平的重要指标[4],需要社会的高度重视、大量投入,借鉴先进经验,建立和完善急救医疗服务体系,克服各种矛盾,才能全天候、全方位、高效率的应对突发事件,将损失降到最低程度,以保障整个社会的利益。

参考文献

[1]王一镗.努力加强和提高第一时段救治的质量[J].中国急救医学,2003,23(2):947.

[2]徐朝艳,郑志惠,张振路.急诊科护士工作心理控制源与疲劳、心理健康的关系[J].中华护理杂志,2007,42(7):665.

[3]贺银丽.扈学琴.急危重病人院内转送的安全管理[J].当代护士(学术版),2007,1:75-76.

[4]赵会民,郑文军,王熙斌等. 院前急救的若干问题和解决思路.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08,9(25):349-350.

作者:邵久红

建设基层医院急诊医学论文 篇3:

急诊科的技术特征与发展

【摘 要】急诊医学是一门新兴的跨专业综合学科,其技术特征与发展无固定模式。如何适应独立完成涉及多专科的危重病人诊治、抢救任务,结合自身医院特点找到切合实际的临床路径,进一步探析急诊科的技术特征及发展非常重要。本文就相关问题作探讨。

【关键词】急诊科;技术特征;发展

急诊医学已成为一门新兴的独立学科,在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急救模式的改变对急诊医学的要求越来越高,其重要性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但是,大多数急诊医学工作者仍被一些问题所困惑,而较为重要的是急诊医学学科的建设。关键可能在于我们仍为对这个新兴专业的技术特征和发展不甚明确,个别领导及职能部位对急诊工作认识不足,重临床轻急诊,重院内轻院外,急诊工作风险大、待遇低、工作累、无政策倾斜,这也是造成急诊队伍中部分医护人员专业思想不牢固,优秀人才不愿进、留不住人的根本原因。因此有必要认真地对这个问题加以思考和讨论。

1 急诊科的技术特征:

1.1 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对急诊医学的定义决定了急诊科医生的专业特色。急诊医学的内涵包括院前急救、复苏、灾害医学、创伤、中毒、危重病、急诊医学管理七个方面。随着急诊医学的发展,其专业特色也会更明显,更不能代替。

1.2 急诊科的功能定位:近年来,大家对急诊功能的定位逐步达成了以下共识:(1)生命和脏器功能急症的紧急抢救;(2)鉴别、分流,以最快速度完成急癥的鉴别诊断,主动向各专科输送病人;(3)一般急症的诊断和治疗;(4)危重症的监护治疗;(5)灾难事件的急救。

1.3 必须充分认识急诊医学的内涵 1994年美国急救医学会将急救医学定义为:对于非预期的创伤或疾病即刻评估、处理、治疗和预防的专门学科。即以“抢救生命、缓解症状、稳定病情、准备转出”为工作核心。

1.4 急诊医学已成为临床二级学科 急诊科已作为独立的临床学科在运作,但它有别于传统的临床专科,而是以疾病的急缓危重程度来界定,针对患者而言更加注重患者的整体性和救治的时效性。这说明急救医学自身特点主要表现为涉及的疾病谱广,急症发生的随时性和急救技术面对的复杂多样性。

1.5 急诊医学贯彻“时间就是生命”的理念 有的学者提出急诊医学是以“时间维度”为标准(急与缓)的一种医学体系。所以,急诊医学不但涉及危重病,还涵盖包括慢性病和疑难病等其他方面的所有急诊问题。

1.6 我院急诊科根据急诊工作的特点,在建科过程中纠正了急诊科只是“转运站”的做法,设置专职科主任,固定内、外科医师。现在急诊科副高以上职称人员占30%,配有专职麻醉师和固定的护士。我院初步形成了能独立完成诊断、治疗、抢救任务,与专科只有会、协作关系的自主型急诊科。

2 急诊科的技术要求及特点:

2.1 急诊科的工作流程:急诊医学的技术范畴应重点放在对急诊危重病的紧急救治方面,因而建立一个处理流程是至关重要的。我院通过对急性心肌梗塞实施院前溶栓治疗,对建立和完善院前急救体系做了一些探索。我院急诊科于2005年6月专门组成院前溶栓小组,固定设置溶栓救治出诊箱,出诊人员有值班医师、护士和司机,一经接到病情报告即开往发病现场。在完善院急救体系中,我们还有计划地指导和培训基层医务人员,加强其AMI早期诊断专业知识的掌握,特别是心电图的识别,使基层人员具有院前早期溶栓治疗的意识,并及时与其进行诊治意见的交流、至今我院急诊科对所属医疗单位和附近社区431例AMI病人实施了院前溶栓治疗,从发病至开始溶栓的平均时间280分钟明显缩短(P<0.01)。所有接受院前溶栓病人无1例死亡,经与院内溶栓病人比较,血管再通率和30日预后良好率均有所提高。

2.2 急诊医师要掌握什么样的危重症技术?首先要有相应的设备支持,一是急诊学科带头人缺乏脚踏实地的精神,想的多,做的少,不愿意付出过多的劳动。二是缺乏整体发展计划,当遇到病情需要某种技术时,就想试着用,但往往因事先准备不足,多有失败。三是闯劲儿小,瞻前顾后,犹豫不定,失去机会。解决这些问题,首先的是要树立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的思想,做出年度调整计划,二要文献先行,通过阅读大量文献和广泛调研,咨询或学习,充分了解该项技术的特点,内容,方法,适应症,禁忌症,并发症,并写出完整的综述。三是逐步实践,主要熟悉程序方法,不力求效果,待熟练后再选合适病例。

3 急诊科的技术发展:

加强急救医疗队伍建设,应从突发卫生灾难事故医疗保障着眼,从满足平时社会急救医疗要求着手,从急救医学是由多学科组成的专业体系特点出发,发挥多学科技术优势,培养一批现代复合型急诊人才。

3.1 首先应突出抓好学科带头人的业务技术水平和协调,管理工作能力。具有宽广精深的专业知识、临床经验丰富和有较强管理能力的人担任学科带头人,正确认识高学历,高职称与实际工作能力的关系和差别,从根本上抓好医院的急诊医疗人才培养的工作。

3.2 其次是抓好队伍建设。急诊医学涉及多学科跨系统专业知识,不是简单的预诊、分诊工作。我院拟从院前急救、创伤外科、复苏、中毒、急危重病医学为切入点,针对性地加强学习与培养提高,并不断补充年轻医师到这个队伍中,形成急诊医师人才梯队,满足临床需要。

3.3 发展急诊专业,必须赢得其他专业学科的认可。因为从专业角度讲,急诊医师这方面知识全面牢固,技术操作熟练。参加现场抢救很容易成为核心指挥员,对树立急诊专业形象非常重要。

3.4 急诊科的专业技术发展,需要有一个大的急诊模式作为支持,这方面讨论很多,如院前急救---急诊室---ICU---一体化模式是目前认为较为理想的模式,如果没有和则急诊队伍不能巩固,科室业务水平难以提高,急诊科名存实忘或有名无实。

3.5 提高急诊科管理水平,促进急诊医学发展

我院急诊科2009年2月在急诊计算机单机管理基础上开始进入医院计算机信息网络管理,其功能包括:急诊病人登记;急诊病人查询;工作量、病种等统计。急诊病人登记系统的运行为急诊管理提供了重要数据资料,有利于提高急诊服务质量,有利于急诊工作正规化管理,有利于流行病学的调查分析。通过网上交流可加强急诊专业人才的培训,进行急诊病例远程会诊、病例计论、交流经验、查阅中毒资料库,使更多的医务人员了解急诊医学的进展。

3.6 加强急诊工作的协调:急诊患者出口不够畅是多数急诊科存在的一个现实问题。某大型综合医院急诊科1年共接诊患者73 865例,其中25 652例留观,1 334例进入抢救室,两者共占急诊就诊人数的37%。同期仅有1 032人被收住院,仅占留观与抢救室病人的3.8%。80%的急诊患者留观超过10天,而国外急诊病人留观时间不超过24小时。此外,在遇到多发复合外伤、涉及多系统危重病人紧急抢救时,各科室相互推诿、延误患者救治也是急诊长期以来存在的一個很大的问题,急诊疑难复杂病例的住院和多发复合外伤的抢救是医院有关部门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3.7 确定地位、完善功能、规范行为:虽然,近年急诊的地位有所提高,但仍与当前及今后的发展不相适应。急诊作为急危重症患者的主要入口,是医院医、教、研无法离开的。现阶段急诊功能的完善主要有以下3个方面:

3.7.1 决定性治疗前移:急诊危重伤病员病谱广泛、病情多甚重、凶险。存活与死亡间的时间狭小,稍一耽搁就会失去抢救生命的时机。因此,在积极实施复苏措施的同时,把决定性抢救治疗前伸到急诊科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3.7.2 加强院前急救—院内急诊—ICU的一体化建设:院前急救—院内急诊—ICU的一体化建设要视当地急救体系的模式和各医院的具体情况而定。至于急诊科是否需拥有自己的EICU或与全院综合ICU合并成为一体,则应根据医院情况而定。

3.7.3 加强急诊外科的建设:近年来,急诊病种中创伤所占比例越来越高。我国每年死于创伤者在70万例左右,在人口死因中占第4位。另外,急诊工作的流程还不尽合理,很多抢救工作没有形成规范,随意性较强。制定合理的工作流程、规范的工作制度、简单易行的诊治常规是急诊工作的当务之急。

3.8 结合临床实践开展科研,突出急诊医学特色

急诊科不仅有大量的临床工作和需要丰富的实践经验,还应有针对性和目的性较强的研究工作。结合国内外急诊医学的发展方向和医院的现状,冠状动脉闭塞早期的溶栓治疗和及时PCI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早期再灌注治疗;在中毒方面的研究集中于CO中毒迟发性脑病的研究;对急诊多发伤的研究,重点为创伤早期的治疗及多脏器衰竭的诊治。

参考文献:

[1] 王佩燕,我国急诊/急救医疗的现状及对未来改进的思考兼论“大急诊”、济南 ;第二届现代急诊医疗管理发展论坛资料汇编:105-108.

[2] 邵孝鉷 蒋朱明,急诊医学、上海;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3.

[3] 吕传柱,中国院前急救近十年的发展及未来展望,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1,5(20):1487-1488.

[4] 梁子敬等,急诊医师专业特色的新思考,世界急危重病医学杂志,2005,2(6)1015-1018.

[5] 吕学苏,胡大一 . 急诊医疗的组织管理浅议[J].中国医药导刊,2005,7(2):103.

[6] 王佩燕. 培养急诊医学专业医师促进急诊医学发展[J].中国急救医学,2003,23(3):173-174.

[7] 孟庆义,钱远宇 . 关于急诊医学概念与模式探讨[J].中国急救医学2005,25(12):918.

[8] 樊寻梅. 面向21世纪的急诊医学.急诊医学,2000,9:3.

作者:苏同舟 肖凤仙

上一篇:镇财政所年终工作总结下一篇:应急工作总结精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