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基层组织建设帮扶实施意见(精选8篇)
关于在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中实施 “5个1”和“1+1”工程的意见
各党支部(总支):
2012年是全国“基层组织建设年”、创先争优活动深化年,为了认真贯彻《中共资中县委办公室关于在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中实施“61111”工程的意见》(资委办[2012]110号)文件精神,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加强干部队伍能力作风建设,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创新社会管理方式,经研究,决定在全镇范围内开展“5个1”和“1+1”工程活动,全面了解群众所想、所盼、所需,切实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特制定如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密切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团结带领全镇人民为推动罗泉跨越发展而努力奋斗。
二、实施范围及对象
“5个1”工程即乡镇副科级以上干部分别联系1个基层党组织,帮助建强班子;联系1名基层党组织负责人,帮助提升素质;联系1名党员,帮助发展致富;联系1名群众,帮助排忧解难。“1+1”工程即全镇范围内1名党员联系帮扶1名群众,保证党员全覆盖。
三、工作目标
通过党员干部深入基层一线,了解民情民意,破解发展难题,化解社会矛盾。宣传党和国家重大方针政策,以及镇党委、政府发展目标和发展思路,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和建议,进一步提高党委政府决策的科学性,营造更加科学民主、和谐稳定的发展环境。
四、活动内容
1、调查摸底。深入细致地开展走访调研活动,通过座谈、走访等多种形式,全面了解所联系户的思想、生产、生活状况,虚心征求群众意见和建议,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为党委、政府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2、宣传引导。做好联系帮扶户的宣传引导教育工作,采取政策宣讲、上门辅导等多种形式,宣传党和国家重大方针政策,讲清党委政府重大决策、发展目标和工作举措,引导群众诉求,理顺群众情绪,切实把群众的思想统一到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凝聚发展合力。
3、解决问题。结合基层实际、群众需要和部门职能,制定切合农村发展现状的帮扶措施,切实帮助农民解决生活、就业、创业、维权等方面的矛盾和困难。
五、工作要求 一要精心组织。从今年起,把“5个1”和“1+1”工程工作情况作为干部考核和述职述廉的重要内容。镇组织部门牵头负责活动的组织实施;镇纪检监察部门负责督促检查,加强效能监察;镇宣传部门要加强宣传引导,营造有利于活动开展的良好舆论氛围,及时报道活动中的经验做法;相关职能部门要及时办理交办的意见和建议,确保交办事项得到较好落实。各村(居)要做好服务对接工作,保证活动正常开展。
二要注重实效。“5个1”和“1+1”工程要注重实际成效,力求把握实情,达到访民情、解民忧、保民安、帮民富、促和谐的目的。要保证联系时间,每星期至少要安排一天时间下组入户开展走访活动,每年走访每个联系户不少于两次。要带着任务、带着表格,采取倾听、交谈等形式,与群众深入沟通交流,倾听民声、了解民情,摸清当前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对问题征集情况每月进行汇总并报镇党委政府,再交由相关部门办理。要把活动与能力作风建设及创先争优活动结合起来,进一步提高服务发展、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水平,增强活动实效。
为认真贯彻落实省第八次党代会和省开展加强基层建设年活动动员大会精神,按照省委《关于开展加强基层建设年活动的意见》(冀发〔2012〕3号)要求,根据广大群众的实际需要,现就切实做好5010个村的项目帮扶工作,制定如下指导意见。
一、总体思路和工作要求
(一)总体思路
落实张庆黎书记提出的“十个一定要”和尽心竭力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的指示精神,依据驻村工作组调查摸底找出的群众最期盼解决的十个方面问题:饮水安全、村街道路硬化、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农村垃圾处理、安全稳定用电、农村通讯通邮、文化体育资源共享工程、农村危房改造、村庄环境综合整治规划和村庄建设规划、发展一村一品致富产业项目等,紧扣群众愿望和需求,着眼“水电路讯房、山水林田村、科教文卫保”,本着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展开,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
(二)工作要求
一是找准发展定位。在深入调查研究、摸清村情现状和民意的基础上,依据帮扶村经济条件、资源秉赋和发展需求,协助帮扶村“两委”找准发展定位,围绕十项重点任务这一基本要求,根据各村现有基础和实际需求,明确具体帮扶目标,找准定位,编制近、中、远发展规划。二是突出建设主体。要在县乡党委政府领导下,充分发挥村“两委”和广大村民的项目建设主体作用。所有的帮扶项目谋划和实施,都要采取“四议两公开”的方式,让广大群众真正全程参与进来。三是明确职责分工。省、市行业主管部门按职能和十项重点任务的分解方案,分别制定工作方案和项目管理办法,并对县级职能部门进行培训指导;县委县政府、县级有关职能部门和乡村两级负责实施;驻村工作组搞好协调配合;发改和财政部门负责项目计划调整和资金监管。四是体现均衡用力。要对各帮扶村通盘考虑,加大统筹力度,强化综合协调,重点是雪中送炭,实现帮扶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帮扶效果的总体均衡。
二、主要建设任务
(一)农村饮水安全
5010个帮扶村中,饮水不达标且已列入国家“十二五”规划的1885个村,全部调整到今年实施,实现安全饮水目标。共需资金109950万元。其中:中央补助65970万元,省级配套资金21990万元,市级配套10995万元,群众自筹10995万元。
饮水不达标且未列入国家农村饮水安全“十二五”规划的440个村(用水方便程度不达标的32个、供水保障率不达标的408个),涉及56.31万人,按照省级每人补助200元,帮扶村所在的市、县级财政每人各补助100元(属于扩权县的,县级财政每人补助200元),受益群众每人自筹100元,共需投资28155万元,需省级补助资金11262万元。省级补助资金从省级财政安排的5.01亿元超收资金中解决。
此项工作由省水利厅牵头,会同省发改委、省财政厅、省卫生厅负责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并组织实施,全部工作10月份完成,11月份完成验收。
(二)村街道路硬化
5010个帮扶村中,主街道未硬化的3510个村,每村硬化一条主街道;已硬化一条主街道的1500个村,每村大修或再硬化一条主要街道,按长1000米,宽3.5米的标准。结合村庄综合整治和排水管网建设,完善道路排水设施。
帮扶村主街道硬化共需资金10.02亿元。其中:省交通厅按村村通或连村道路延伸补助安排5.01亿元资金;省财政厅从拟下拨的5.01亿一事一议资金中安排3.366亿元;省发改委从以工代赈资金中安排6440万元(国家级贫困县的644个村每村10万元);省扶贫办从扶贫资金中安排6000万元;水泥企业捐赠水泥12万吨折合4000万元。
此项工作由省交通厅牵头,制定具体实施方案,进行宏观调度;市、县交通局提供技术指导,负责工程设计、质量监督和工程验收,协助乡镇或村“两委”组织项目招投标工作。省财政厅配合省交通厅做好预算调整和资金支付工作。省发改委、省扶贫办、省委农工部、省文明办、省国资委积极配合。全部工作10月份完成,11月份完成验收。
(三)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
5010个帮扶村中,卫生室房屋面积未达标的3422个村,按照国家《村卫生室建设指导意见》,依据村卫生室职能定位,设置诊断室、治疗室、药房、观察室,统一标识,建筑面积60平方米。印发村级卫生室标准化设备配置清单,指导帮扶村按本村实际配置。
共需资金20532万元,由省市县分级筹措,省级筹措8156.4万元,市级筹措2772.6万元,县级筹措9603万元。省级资金由省卫生厅商省财政厅解决。市县配套资金由省财政厅负责协调市县财政落实。
此项工作由省卫生厅制定具体实施方案,会同省财政厅、省发改委、省人社厅组织实施,全部工作10月份完成,11月份完成验收。
(四)农村垃圾处理
5010个帮扶村中,组织群众开展“四清四化”(清垃圾、清杂物、清残垣断壁和路障、清庭院,绿化、美化、亮化、净化)。建立村庄环境卫生日常维护、管理机制,按每80—100户配备1名村级公益服务员,主要负责村内卫生保洁、垃圾收运,村级公益服务员优先从具有劳动能力的低保人员中选择,从低保资金中解决,适当提高补助资金标准。远离县(市)垃圾处理场、暂时不能纳入城乡一体化集中处理的村庄,按照有机垃圾收集堆肥,无机垃圾堆放整齐或土地整理回填,工业废弃物、家庭其它不易腐烂垃圾及时清运,不能清运的垃圾简易填埋的方式,进行垃圾简易处理;纳入50个城乡一体化垃圾处理试点县(市)的帮扶村,推行“户分类、村收集、乡(镇)转运、县(市)处理”的城乡一体化集中处理方式。
所需资金省财政从一事一议专项经费中每村出资3万元,重点做好村庄垃圾清理工作,达到村庄整洁卫生的目标。
省住建厅会同省发改委、省财政厅、省环保厅、省委农工部、省文明办组织实施。此项工作8月份完成,9月份完成验收。
(五)安全稳定用电
5010个帮扶村中,未完成电网改造且列入农网改造计划的1242个村(其中,省电力公司负责的南网619个,冀北电力公司负责的北网623个),今年完成改造任务,实现安全稳定用电;未完成电网改造且未列入农网改造计划的2320个村(其中,省电力公司负责的南网1766个,冀北电力公司负责的北网554个),多渠道进行资金筹措,最大限度予以解决。
省发改委协调省电力公司和冀北电力公司组织实施。列入今年计划的村10月份完工,未列入计划的村争取年底前完工。
(六)农村通讯通邮
通讯方面,5010个帮扶村中,移动、联通、电信近期实现单项全覆盖;有线宽带未覆盖的834个村,由河北联通负责解决;3G未覆盖的477个村,由河北移动负责解决277个,河北电信负责解决200个。
通邮方面,在5010个帮扶村已实现全部送达的基础上,多方筹资建设新型村邮站,实现帮扶村居民享有持续、稳定的基本邮政服务。
此项工作由省通信管理局和省邮政管理局负责组织协调,有关运营公司负责实施。省发改委、省财政厅配合。10月份前实现有线宽带全覆盖,11月份完成验收。
(七)文化体育资源共享工程
5010个帮扶村中,已配置文化信息工程基层服务设备未开通的2086个村,要尽快开通使用;未配置设备的772个村,省委组织部负责基层点网络开通、网络数据转换和相关设备(电视机、机顶盒、调制解调器等)配置工作;省文化厅协调有关部门于4月份完成设备招标及采购工作,向基层点提供扩展型服务设备(投影仪、投影幕布、音箱)和提供文化信息资源,8月份前投入使用。
5010个帮扶村中,已建有农家书屋的2229个村,提升硬件设施标准,配套电脑、DVD等多媒体设备;未建农家书屋的2781个村,省新闻出版局负责每村配送1100册普适性图书和100张电子音像制品;帮扶单位采购或捐赠400册以上适合地域文化、产业特色、农民需要的图书及报刊。
省体育局组织实施体育健身工程,为每个帮扶村补助5000元,不足部分由地方负责,实现帮扶村全部建有公共体育健身设施。
省文化厅负责文化信息工程村级基层点所需设备的采购与安装,会同省委组织部、省广电局、省委宣传部、省文联做好开通服务和文化信息资源提供工作;省新闻出版局制定农家书屋具体实施方案,会同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厅、省财政厅组织实施,6月份全部完成并验收;省体育局负责组织实施体育健身工程。9月份完成验收。
(八)农村危房改造
5010个帮扶村中,需进行农村危房改造的约3.3万户。根据帮扶村危房改造的需求,全省农村危房改造计划重点向帮扶村倾斜,在认真落实农村危房改造政策、尊重农民意愿的基础上,支持符合条件的困难家庭对危旧住房进行改造,加快改善农民群众居住生活条件,补助资金由国家和省按照有关政策予以补贴,年内帮扶村危房改造覆盖率达到85%。
省住建厅负责研究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并组织实施,10月份完工,11月份完成验收。
(九)村庄环境综合整治规划和村庄建设规划
5010个帮扶村中,对纳入新民居示范村、幸福乡村计划、文明生态村建设的帮扶村,已有规划的1700个村,符合要求的加快组织实施,不符合要求的,由住建厅会同省委农工部、省文明办按要求修订完善并组织实施;对未编制规划的中心村和永久保留的行政村,由省住建厅提供技术指导,省教育厅组织高校的规划人员参与编制村庄建设规划。其他村首先编制村庄综合整治专项规划。市县和驻村工作组做好衔接配合。每个帮扶村由省级财政补助1万元编制经费,不足部分由市县政府或帮扶村解决。
省住建厅牵头组织全省帮扶村规划编制工作,负责综合协调、工作指导、督查督办等工作。省教育厅负责协调设立规划设计专业的省属高校组织人员参与规划编制工作,省国土厅负责提供测绘资料及相关工作,省委农工部、省发改委、省农业厅及市县活动办和驻村工作组予以协助配合。全部工作6月份完成。
(十)发展一村一品致富产业
农业方面,重点支持54个村建设省级蔬菜示范社,42个村发展生猪示范场项目,6个村发展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小区(场)建设项目,6个村发展旱作农业项目,141个村发展沼气项目。对其他帮扶村由省农业厅组织本系统,会同驻村帮扶工作组,理清帮扶村发展思路,制定一村一品特色产业发展规划,并予以帮助扶持。
扶贫方面,对列入的922个扶贫开发重点村的贫困家庭大力实施“扶贫开发细胞工程”,帮助每个贫困家庭建设一个稳定的增收项目;结合当地县域主导产业,对村内适合发展的产业给予重点支持。
林业方面,结合国家生态防护林工程和省现代果品产业发展项目筹集2000万元资金,重点支持660个帮扶村果品特色产业基地建设。
旅游方面,根据帮扶村资源特点及区位和交通条件,重点开发乡村旅游采摘、手工艺品制作、特色农事体验等参与性、休闲型旅游项目。适时开展红色旅游,形成旅游产品。
省商务厅向商务部申请新建和改造农家店项目,选择500个帮扶村重点支持,每新建一个农家店补助6000元。
省委农工部加快帮扶村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对帮扶村中1628个已有合作社的,推动其进一步做大做强;对1675个已初步具备成立条件的帮扶村,引导其尽快依法依规成立合作社。
省农业厅会同省发改委、省财政厅、省扶贫办等组织实施。此项工作11月份完成验收。
三、项目资金和项目计划保障
(一)项目资金保障
省财政从村级“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中安排5.01亿元,从省级超收资金中安排5.01亿元,共计安排10.02亿元,用于帮扶村项目建设。省扶贫办对列入“十二五”扶贫规划的922个贫困村,全部列入2012年财政扶贫金资金项目实施计划,每村扶持20万元。省发改委、省水利厅、省交通厅、省卫生厅、省住建厅、省通信管理局、省邮政管理局、省文化厅、省农业厅、省新闻出版局、省体育局、省林业厅、省商务厅等部门积极筹措资金,全力支持帮扶村项目建设。
各帮扶单位充分发挥人才、技术、信息、资金等优势,多渠道全方位筹措资金,做好对帮扶村项目帮扶工作。
充分调动各方的积极性,动员全社会广泛参与,最大限度地吸收社会资金、金融资金,加大资金支持力度。
发挥村民在项目建设中的主体作用,调动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切实让群众参与到项目建设中来,进行投工投劳。
(二)项目计划保障
一是计划项目集中实施。饮水安全、扶贫开发等十项重点任务中,列入国家和省“十二五规划”的帮扶村项目,要对实施计划进行适当调整,把所有帮扶村的项目计划都集中调整到2012年实施。二是需细化的项目向帮扶村倾斜。对新民居建设示范村、幸福乡村示范点、文明生态村等已列入计划,还没有明确具体村的项目,都要向帮扶村倾斜。三是争取国家支持。省直各有关部门都要向国家有关部委进行汇报,最大限度的争取国家支持。垃圾处理、饮水安全、危房改造等项目要加大工作力度,争取近期有较大突破。
四、加强组织领导
(一)省直有关部门要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省直十项重点任务牵头部门会同参与部门,要把帮扶项目的谋划落实作为重点任务,各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作为第一责任人,要亲自参与帮扶项目的谋划、组织、协调和推进工作,抓紧制定帮扶项目的具体实施方案,明确任务目标,明确审批流程、明确时限节点,明确配套政策,明确跟进措施。制定面上的帮扶措施。帮扶项目具体实施意见,要以文件形式下发市县活动办公室和行业主管部门,指导市县(市)做好重点项目帮扶工作。
(二)市县级党委政府要充分发挥统筹推进作用。帮扶项目涵盖农业农村各个重点领域,需要综合协调,统筹推进。市级党委政府做好项目帮扶工作的协调组织工作,加强协调和组织检查,落实项目配套资金及支持政策,推进帮扶工作的全面顺利开展。特别是县级党委政府作为帮扶项目的推进主体,要进一步强化责任意识,充实加强以县委书记、县长为正副组长,以县直相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的帮扶项目统筹协调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协调调度帮扶项目的落实进度,研究解决存在问题和困难,制定工作方案,全力组织实施。市县活动办要配齐配强人员力量,加强与市县直部门及帮扶工作组的联系,形成上下贯通、左右衔接的项目工作组织体系。
(三)要严格做好申报审核把关工作。驻村工作组要全面把握村情民意,尊重经济规律,依照需求的轻重缓急和实际帮扶能力,会同帮扶村“两委”确定帮扶目标,制定具体帮扶方案,明确资金筹措渠道、落实措施、阶段目标、完成时限和后续管理等。驻村工作组和村委会选定的帮扶项目,由乡镇政府汇总分类上报县行业主管部门。县行业主管部门依照有关建设规范标准对帮扶项目进行技术评审,并按照有关行业定额,对帮扶项目的投资进行审核,确定项目的投资概算。行业主管部门将评审结果报县基层建设年活动办公室汇总,县活动办对照十项重点任务和辖区内帮扶村现状及需求,对项目的建设规模、资
金需求、资金落实情况进行审核把关,并报县委、县政府审批。帮扶项目需要省直部门审批的,由市活动办汇总,报经省行业主管部门审批后,报省活动办备案;对已经符合省行业有关政策,不需要报经省行业主管部门审批的,要尽快组织实施,并报省、市活动办备案。
标准化建设的实施意见
(征求意见稿)
各县市区委、人民政府: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办发[2007]21号)、•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鲁办发[2007]33号)和•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和•济宁市实施†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的意见‣(济办发„2007‟32号)要求,为促进我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现就实施乡镇综合文化站和村文化大院标准化建设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着眼于增强党在农村的执政能力和执政基础,着眼于维护农村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着眼于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和提高农民文化素质、农村文明程度,努力建设和谐文化、弘扬中华文化、推进文化创新,繁荣发展富有济宁特色的先进文化,推动我市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全面协调发展。以完善服务条件提高服务能力为重点,加大投入,加强管理,增强服务,争取通过几年的不懈努力,使乡镇综合文化站和村文化大院设施得到明显改善,活力得到明
显增强,文化服务水平有较大提高,县、乡、村三级文化服务网络逐步健全和完善,为满足农民群众基本文化生活需求提供保障。
(二)目标任务
由市、县、乡三级财政配套投入,市财政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每年新建、改建和扩建40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和100个村文化大院,通过三年的时间,有效改善乡镇和村文化机构的基础设施和设备条件,改革乡镇文化站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加强管理,提高基层文化队伍整体素质和工作能力,到2010年,全市所有乡镇综合文化站达到三级以上文化站建设标准,其中所有社会文化先进乡镇的综合文化站必须达到二级以上文化站建设标准,所有村文化大院必须达到二级以上标准。乡镇综合文化站具有较高政治与专业素质的文化工作队伍和合理有效的农村乡镇文化管理体制,乡镇公共文化服务能力有显著改善;乡镇综合文化站成为当地农村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阵地、丰富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场所和传播科学文化知识的重要课堂,农村乡镇社会事业的发展平台。
二、功能定位和建设标准
(一)功能定位
乡镇综合文化站是集图书阅读、广播影视、宣传教育、科技推广、科普培训、体育和青少年课外活动等于一体,服务于当地农村群众的综合性公共文化机构。乡镇综合文化站的具体职能是:
1、对广大群众进行时政宣传和政策法制教育;
2、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娱乐活动,组织电影、电视、录相放映活动;
3、利用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举办各类文化艺术培训班、科普讲座、农技知识讲座等,辅导和培养文艺骨干;
4、开办图书室,组织群众开展读书活动;
5、搜集、整理民族民间文化艺术遗产,促进乡村特色文化的发展;
6、指导和辅导村文化室、俱乐部和农民文化户开展各种业务活动;
7、做好文物的宣传保护工作;
8、受上级文化主管部门委托协助管理当地文化市场。
村文化大院在职能上相近于乡镇综合文化站。
(二)建设标准
乡镇综合文化站和村文化大院建设场所要便民服务,建在乡镇村居的主要街道上,不得建在乡镇政府办公场所内,原来在乡镇政府办公场所内的文化服务设施设备要逐步搬出政府办公场所。城市街道和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建设要提升档次、设施配套、功能完善、便利居民,能够满足向群众提供图书、报刊、文艺、娱乐、文化信息资源共享等文化服务,其面积参照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标准,不做硬性要求。
1、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标准
一级文化站:综合设施建筑面积为1200—1500平方米,设有七室、一厅、一场,即图书室(馆)、报刊阅览室、文艺排练室、游艺活动室、展览室、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基层室、教育培训室、影视多功能厅、休闲文化广场。图书室(馆)
面积120平方米以上,藏书1—1.6万册;报刊阅览室面积60平方米以上,拥有阅览座席20个以上,订阅报纸15种、杂志20种以上;文艺排练室面积120平方米以上;游艺活动室面积180平方米以上,包括乒乓球活动室、台球室、象棋扑克室等;展览室面积200平方米以上,能举办各类小型展览;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基层室面积60平方米以上,配备电脑10台以上,有投影设备;教育培训室面积100平方米以上;影视多功能厅建筑面积500—600平方米,座席300—400个;休闲文化广场,具备举办民间文化艺术活动和各类文艺演出的条件,配备专职文化站工作人员2-3人。
二级文化站:综合设施建筑面积为1000—1200平方米,设有七室、一厅、一场,即图书室(馆)、报刊阅览室、文艺排练室、游艺活动室、展览室、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基层室、教育培训室、影视多功能厅、休闲文化广场。图书室(馆)面积120平方米以上,藏书1万册;报刊阅览室面积50平方米以上,拥有阅览座席20个以上,订阅报纸10种、杂志15种以上;文艺排练室面积60平方米以上;游艺活动室面积160平方米以 上,包括乒乓球活动室、台球室、象棋扑克室等;展览室面积160平方米以上,能举办各类小型展览;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基层室面积60平方米以上,配备电脑不少于10台或投影设备;教育培训室面积80平方米以上;影视多功能厅建筑面积500—600平方米,座席300—400个;休闲文化广场,具备举办民间文化艺术活动和小型文艺演出的条件,配备专职文化站工作人员1-2人。
三级文化站:综合设施建筑面积为800—1000平方米,设有七室、一厅、一场,即图书室(馆)、报刊阅览室、文艺排练室、游艺活动室、展览室、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基层室、教育培训室、影视多功能厅、休闲文化广场。图书室(馆)面积80平方米以上,藏书6000册;报刊阅览室面积50平方米以上,拥有阅览座席16个以上,订阅报纸8种、杂志10种以上;文艺排练室面积60平方米以上;游艺活动室面积100平方米以上,包括乒乓球活动室、台球室、象棋扑克室等;展览室面积160平方米以上,能举办各类小型展览;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基层室面积60平方米以上,配备电脑或投影设备;教育培训室面积80平方米以上;影视多功能厅建筑面积300—500平方米,座席200—400个;休闲文化广场,具备举办民间文化艺术活动小型文艺演出的条件,有专职文化站工作人员。
2、村文化大院建设标准
一级文化大院:村文化大院设施建筑面积为200平方米以上,能够提供图书、报刊、文艺、娱乐、文化信息资源共享等文化服务。一般设有四室即:图书阅览室、娱乐室、多功能室、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基层室。其中,图书室藏书3000册左右,订阅报刊杂志10种以上;娱乐室备有象棋、军棋、扑克、麻将等4种以上娱乐设施,乒乓球、台球等两种以上文体设备;多功能室有电视机、投影仪、收录机、音响等设备,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基层室电脑不少于10台。村里有自身特点的大型民间艺术表演队伍或文艺演出队伍,每年至少举办6次以上各类文化活动,有一定规模的村文化广场。
二级文化大院:村文化大院设施建筑面积为100平方米
以上,能够提供图书、报刊、文艺、娱乐、文化信息资源共享等文化服务。一般设有四室即:图书阅览室、娱乐室、多功能室、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基层室。其中,图书室藏书1000册以上,订阅报刊杂志5种以上;娱乐室有一定的娱乐工具和设备;多功能室有电视机、收录机等设备,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基层室有电脑或者投影仪。村里有20人以上的民间艺术表演队伍或文艺演出队伍,每年重大节庆能举办各类文化活动,有一定规模的村文化广场。
三、资金来源和实施步骤
(一)资金来源
乡镇综合文化站和村文化大院建设所需资金由市财政专项补助资金、县财政配套资金、乡镇自筹资金等多渠道筹措解决。
(二)实施步骤
1、立项。全市根据县市区乡镇和村居总体情况分配建设数量,每年规划新建、改建和扩建40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和100村文化大院,三年完成全部乡镇文化站的建设和一定数量规模的村文化大院建设。列入规划的乡镇综合文化站由市财政专项补助20万元,其他资金由县市区财政和乡镇共同解决。列入规划的村文化大院由市财政专项补助3万元,其他资金由县市区财政和乡镇共同解决。各县市区也要确定本年度乡镇综合文化站和村文化大院的建设规划。
2、县市区自主建设的奖励政策。市政府鼓励各县市区在全市统一立项之外自主建设,加快乡镇综合文化站和村文化大院建设进度。凡县市区自主新建、改建和扩建,于2010年
底前通过检查验收并挂牌的,达到一类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标准的,奖励30万元;达到二类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标准的,奖励25万元;达到三类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标准的奖励20万元。
3、验收表彰。由市县市区提出申请,市里组成验收小组,对建设完毕的乡镇综合文化站和村文化大院对照标准进行验收,验收合格的,由市委两办授予“济宁市×级文化站”和“济宁市×级文化大院”荣誉称号。
4、配套设施设备。市政府设立基层文化设施建设奖励基金,每年100万元用于验收合格的乡镇综合文化站和村文化大院配套设施设备的建设。市里其他涉农扶持设施设备如体育、民政等也要优先考虑已建成的乡镇综合文化站和村文化大院。
四、组织领导和运行管理
乡镇综合文化站和村文化大院标准化建设是我市落实省市文化建设工作会议、建设文化繁荣新济宁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各县市区和市直各部门要加强组织领导,明确专人负责,要切实把乡镇综合文化站和村文化大院标准化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纳入财政预算,纳入主要领导的任期目标责任制和年度考核。为做好这项工作,市里成立乡镇综合文化站和村文化大院标准化建设领导小组,市领导任组长,宣传、文化、发改、财政、农委、民政、体育、科技、新闻出版、团市委等相关部门的负责同志为成员。各县市区也要成立相应的班子,切实做好这项工作。各县市区要因地制宜,整合农村文化资源,加强文化站
工作队伍建设,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完善乡镇综合文化站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建立稳定的乡镇文化站投入机制,切实保障乡镇综合文化站人员经费和公用经费、专项业务和事业项目经费,确保乡镇文化站切实发挥作用。
红羊乡综治维稳工作中心规范化
建设实施意见
各行政村、乡属各单位:
为扎实推进乡综治维稳中心规范化建设,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为我乡社会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环境,根据上级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乡实际,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机构建设
成立红羊乡综治维稳工作中心,由乡分管领导兼任“中心”主任,设专职副主任1名,负责“中心”日常工作,配备专职工作人员2-3名。整合综治办、信访办、派出所、司法所工作人员进驻“中心”,轮流抽调劳保、民政、武装、计生、妇联、团委等部门工作人员入驻。在各村设立维稳综治工作站,由村党组织书记兼任站长,做到有人管理、有人干事。
二、工作职责
(一)贯彻执行上级有关维护社会稳定、平安建设和社
会管理综合治理的方针、政策与部署要求,定期分析辖区治
安和社会稳定形势,报告工作情况,总结经验做法,提出工
作意见。
(二)组织开展社会不稳定因素和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
作,统一受理、调解、处理各类矛盾纠纷和群众来信来访,协调相关部门和单位处置突发性和群体性事件。
(三)组织开展社会治安联合防控、矛盾纠纷联合调解、重点工作联勤联动、突出问题联合治理、基层平安联合创建,并形成长效机制。(四)组织做好辖区社会治安防控、流动人员管理服务、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村矫正、禁
毒、国家安全人民防线和反邪教等工作。
(五)组织指导辖区内村、企事业单位积极开展平安创
建活动。
(六)督促落实综治目标管理责任制执行情况,定期组
织检查、指导和考核,兑现奖惩措施。
(七)收集各类社情、民情信息,及时掌握、报送综治
(维稳)工作信息。
(八)完成党委、政府和上级有关部门交办的其他相关
工作。
三、工作制度
(一)工作运行制度。“中心”工作运行按照“集中接
待、统一批转、归口办理、协作配合、限时报结、跟踪问效”的总体要求,实行五个统一:统一受理来信来访,统一分流
矛盾纠纷,统一协调疑难复杂问题,统一调配人力物力,统一跟踪问效。(二)议事例会制度。每月召开一次由成员单位各部门
负责人参加的工作例会,分析综治维稳形势,研究相应工作
建议,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乡分管领导负责召集。
(三)领导值班带班制度。每个工作日由1名党政领导
带班,相关成员单位派工作人员值班,接待来信来访群众。
(四)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制度。辖区内发生重特大突发
性事件,要按照各类应急预案的要求,快速赶赴现场先期处
置,做好稳控工作,防止矛盾激化和事态扩大。
(五)信息报送制度。及时搜集和汇总综治维稳工作有
关情况和数据,每月将平安创建、综治工作情况及重大治安
问题、矛盾纠纷、突发事件、群体性事件处置等情况,以书
面形式报乡党委、综治办。(六)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制度。每月组织排查一次矛盾
纠纷和不稳定因素,特殊情况和特殊时期要进行集中排查。
对排查出的矛盾纠纷、不稳定因素要做好台帐登记,录入信
息数据库,并填好矛盾纠纷调处工作移送报告单,及时移送
有关单位处理。
(七)通报考核制度。定期向乡党委及相关部门通报工
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以及采取的对策和重大治安问
题、矛盾纠纷、突发事件、群体性事件处置情况、重要情报
信息等。每半年组织开展综治维稳工作工作情况检查考核;
每对综治维稳工作目标管理完成情况进行考核奖惩。
(八)督查督办制度。协调、督促辖区内各部门、单位
形成合力有效解决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在重要敏感
时期对重点人员实行稳控帮教措施,防止出现越级上访现象
和群体性事件。对阶段性重点工作、重大事件处置、重大矛
盾纠纷调处等进行专项督查督办。
四、运行机制
(一)联调机制。坚持每半月排查矛盾纠纷制度、对矛
盾纠纷和群众来信来访实行统一受理、统一分流、统一协调、统一督办、统一归档,以纠纷调处室为平台,综合运用人民
矛盾调解、司法调解、行政调解等方法进行疏导化解。
(二)联防机制。健全和完善以公安民警为主导、专职
治安巡逻队为骨干、群防群治队伍为补充的治安联防工作网
络,畅通信息,形成上下左右三级联动互助,对辖区内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通报,限期整改。每月召开一次社会治安
形势分析会和社会治安情况通报会,组织开展治安巡防活
动,落实治安防范措施。
(三)联勤机制。按照职责分工和工作流程规范,统一
调配使用维稳综治中心工作力量,建立统一指挥、功能齐全、反应灵敏、运行高效的工作体系,形成职能配合,力量整合、网络聚合、信息汇合的工作机制。
(四)联治机制。每月排查辖区内治安混乱地区和突出
治安向题,确定重点区域、路段、场所、行业,落实责任部
门和责任人,集中开展专项整治。
(五)联创机制。围绕乡平安建设总体目标,建立健全
维稳综治工作网络、工作机制向基层延伸,实现维稳综治工
作中心职能部门和辖区单位工作对接,上下联动,整体推进
乡平安创建工作。
五、工作流程
建立“四个一”的运行方式,即一个窗口服务群众、一
个平台受理反馈,一个流程调解到底,一个机制考核落实,完善综治维稳中心调处工作流程。中心设受理大厅,由中心
工作人员登记受理群众来信来访等事项后,能当场调解结案的当场调解结案,不能当场调解结案的,由中心专职副主任
视个案性质审签后分流给相关职能部门办理并督办反馈结
果。属于人民调解范畴的,由司法所组织调解;如司法所调
解未成,由中心副主任组织调解;如中心副主任组织调解未
成,由中心主任组织调解;如中心主任组织调解未成,由当
事人提起仲裁请求或诉讼,仲裁机构或法庭组织裁中或诉中
调解。属行政调解范畴的,由主管行政单位组织调解;如主
管行政单位调解未成,由中心副主任组织有关部门调解;如
中心副主任组织调解未成,由中心主任组织有关部门调解;
如中心主任组织调解未成,由当事人提起仲裁请求或诉讼,仲裁机构或法庭组织裁中或诉中调解。
六、工作要求
(一)强化组织领导。加强对乡综治维稳工作中心规范化
建设的领导,强化组织保障,坚持做到“八个有”,即“有
人管事、有人干事、有钱办事、有窗接事、有章理事、有会
议事、有据查事、有效处事”。
(二)落实工作责任。中心各成员单位和中心工作人员
要根据各自的职责和工作要求,严格按照中心的工作规范,密切配合,高标准严要求开展工作,真正发挥维稳综治中心的积极作用。各村要加强维稳综治工作站的建设,进一步加
强领导,健全机构,强化力量,充分发挥综治工作站的作用,切实做好矛盾纠纷的化解工作,力争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
层、化解在萌芽状态,确保矛盾不上交。
(三)注重工作实效。以维稳综治中心为平台,形成化
解矛盾和维护稳定的工作合力,及时做好源头治理,落实前
端防范,努力提高化解各种矛盾纠纷水平,减少群体性事件;
提高防范打击各类犯罪活动水平,减少违法犯罪案件;提高
信访工作水平,减少非正常越级上访;提高打击防范邪教的工作水平,减少邪教活动和邪教人员。逐步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矛盾不上交,切实把问题解决在基层和萌芽状
态,创造平安和谐的社会环境。
二0一二年三月二十四日
中共广元市委办公室
关于转发《中共广元市委组织部
共青团广元市委 〈关于全市乡镇(街道)团组织格局创新工作的
实施意见〉》的通知
各县区委,市级各部门党组(党委),广元经济开发区、市天然气综合利用工业园区党委: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组织部、共青团中央关于加强新形势下基层党建带团建工作的意见》(组通字„2010‟76号)、《共青团中央关于以党组织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团的基层组织建设的通知》(中青发„2010‟9号)和全省基层党建带团建暨共青团系统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座谈会、2011年四川共青团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工作现场会精神,进一步强化党建带团建、党
—1—
团共建,大力开展“党团共建创先进,志愿服务争优秀”党(团)员志愿服务系列活动,组织动员全市各级团组织和广大团员青年为加快建设川陕甘结合部经济文化生态强市而努力奋斗,经市委同意,现将《中共广元市委组织部 共青团广元市委<关于全市乡镇(街道)团组织格局创新工作的实施意见>》印发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中共广元市委办公室
2011年6月3日
—2—
中共广元市委组织部
共青团广元市委
关于全市乡镇(街道)团组织格局创新工作的实施意见
为深入贯彻《中组部、团中央关于加强新形势下基层党建带团建工作的意见》(组通字〔2010〕76号)、全国全省基层党建带团建暨共青团系统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座谈会和2011年四川共青团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工作现场会精神,拓宽乡镇(街道)团组织联系青年、凝聚青年、服务青年的渠道,增强基层团组织的凝聚力、创造力和影响力。经市委同意,自2011年5月中旬至2011年6月底,在全市范围内全面开展乡镇(街道)团(工)委“1+1+X”组织格局创新工作。现制定如下指导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全国全省基层党建带团建暨共青团系统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座谈会和市第六次党代会精神,将政治素质高、工作能力强、带动作用好、热心共青团事业的各领域优秀青年选拔到基层团委书记、专兼职团委副书记、委员等岗位,实现区域内各领域、各战线的团建大联合,建立健全科学的乡镇(街道)团组织运行机制,优化工作内容设计,结合创先争优和 “忠诚理想、敬业奉献、感恩奋进、健康生活”理想信念主题教育,大力开展“党团共建创先进,志愿服务争优秀”党(团)员志愿服务系列活动,更好地团结带领广大团员青年为加快建设川陕甘结合部
—3—
经济文化生态强市贡献青春力量。
二、目标任务
到今年6月底,全市245个乡镇(街道)团组织全面完成组织格局创新工作,并实现以下目标任务:
(一)采取编制内外、专兼职相结合的方式配强乡镇(街道)团的(工作)委员会,充实乡镇(街道)团组织工作力量。
(二)建立乡镇(街道)团组织工作运行机制,拓宽乡镇(街道)团组织联系青年和整合资源的渠道,丰富乡镇(街道)团组织的工作资源。
(三)合理设计乡镇(街道)团组织工作内容。
三、基本原则
(一)坚持党建带团建原则。在工作推进过程中,始终坚持党委领导,并采取灵活、适当的组织手段,对过程和结果保持合理的引导和掌控,确保达到预期目的。
(二)坚持上级团组织协管原则。团市委、县(区)团委要加强对工作的业务指导,及时反馈、处理相关问题。
(三)坚持竞争择优原则。在人选确定上要通过适当的方式体现竞争性,把那些真正有责任心、有奉献精神、有影响力的优秀青年选拔出来,吸纳到团组织中。
(四)坚持科学配备原则。要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和工作需要,合理配备乡镇(街道)团干部,要保证选配方法、班子结构和委员人数的合理性,要把代表不同群体、阶层、领域的青年选
—4—
配到团组织中来,形成有利于整合社会资源,有利于扩大联系青年,有利于推动工作的人员结构。
四、班子选配
(一)班子构成。一般情况下,乡镇(街道)团(工)委设书记1名,专职副书记1名和兼职副书记2—4名,委员7—11名,即“1+1+X”模式。要注重编制内、外相结合,其中编制外人员所占比例一般不低于50%。兼职副书记的选配应当充分考虑行业、领域的分布,专职副书记主抓组织建设,学校战线的副书记主抓思想教育引导和活动,志愿者战线的副书记主抓志愿服务工作,企业战线的副书记主抓企业团建,农村战线的副书记主抓产业发展、致富增收。
(二)选配范围 团(工)委书记候选人:
由乡镇(街道)党政领导班子中35岁以下的副科级干部兼任。个别暂时无符合条件人选的乡镇,在乡镇党政班子换届后及时补充到位。
团(工)委专职副书记候选人:
由乡镇行政事业编制内30岁以下的优秀干部担任,应享受乡镇(街道)中层干部待遇。
团(工)委兼职副书记、委员候选人:
1.从志愿服务基层的优秀大学生志愿者、大学生村官、特岗教师、专业合作组织领头人、“三支一扶”志愿者、乡(镇)中学、—5—
站所和企业的优秀青年中选配。
2.根据乡镇(街道)大小和产业发展情况,从行政村、乡镇(街道)企业、社区或机关单位的优秀年轻干部中选配。
3.从农村中的青年创业致富带头人、专合组织领头人、种养殖大户、个体工商户、民营企业主、外出务工返乡创业青年、复员军人等有影响力和号召力的青年中选配。
4.从行政村、社区的优秀团支部书记中选配。
(三)选配标准
1.具有较高的政治思想素质,拥护党的领导,思想积极,作风正派;
2.热心共青团和青年事业,自愿义务从事团的工作; 3.富有开拓精神和创造活力,在特定社会领域具有较高威望,对青年群众有着较大的影响;
4.能够将其本职工作或专业特长与团的工作有机结合,为推进团的事业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5.政治面貌一般为共青团员或中共党员;
6.年龄一般不超过35周岁(兼职团干部年龄可放宽到40周岁以下)。
五、选配程序
乡镇(街道)团(工)委书记可由组织直接任命或直接选举产生。
专兼职副书记和委员的选配一般应采取差额选举方式,体现
—6—
竞争性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工作程序:
(一)宣传发动。充分利用手机短信、网络、广播电视、报刊媒体、宣传栏、标语等媒介发布公告,宣传格局创新工作,营造社会氛围,使团员青年充分知晓。宣传发动时间不少于一周。
(二)人选推荐。坚持组织推荐、民主推荐和个人自荐三种途径相结合,产生初步人选。对各种途径产生的推荐人选,由领导小组工作机构对其进行政审,按照高于拟选配乡镇(街道)团(工)委委员数量20%的比例确定正式候选人。
(三)公开竞岗。根据实际情况,可选择面试、竞岗演讲等方式进行。
(四)民主选举。根据《团章》规定进行。也可参照利州区嘉陵街道团工委“1+X”组织格局创新模式进行选配(网址:http:///)。
(五)任前考察、公示和任命。根据竞岗情况,对拟任人选进行组织考察,在人选所在单位进行为期一周的公示;根据考察和公示结果,由团县(区)委和乡镇(街道)党(工)委共同研究确定最终人选,并由乡镇(街道)党(工)委发文任命。兼职团干部不占团委机关编制、职数,不享受同等级专职团干部的行政级别、工资待遇、福利保障等权利,但在参与学习培训、有关会议、工作决策、评先选优等方面可享受与专职团干部的同等权利。兼职团干部任期到其所属团的委员会下次换届时为止,任期结束后其所任职务自动撤销。
—7—
六、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党建带团建,事关全局、涉及未来。各级党组织要牢固树立抓党建必须抓团建、抓团建就是抓党建的观念,利用党政班子换届的契机,同步安排部署县区、乡镇(街道)团组织的换届工作,成立专门领导小组和相应的工作机构精心组织实施,要全程指导督导选配工作,确保此项工作顺利推进。
(二)科学制定方案。各县区要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具体实施方案,明确乡镇(街道)团(工)委班子结构要求、团干部职数设置以及具体推进步骤和方式,切实突出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三)严格工作程序。要严格按照规定动作扎实推进,切忌为完成任务而把此项工作简单化、形式化。要强调工作质量,把握好“建”与“活”、“快”与“实”的关系,确保乡镇(街道)团(工)委建起来、有活力,并长期发挥作用。
(四)建立健全机制。乡镇(街道)、村(社区)团的工作经费要列入县(市、区)财政预算。对具有行政事业干部身份且特别优秀的团干部,组织部门要将其纳入党政班子后备干部培养;对非公领域的兼职团干部,可以在荣誉称号评选表彰中给予重点考虑,特别优秀的可推荐他们作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候选人;农村青年当选的作为村级村、支两委班子人选重点培养;有条件的地方可以为编制外团干部提供一定的工作补贴和办公条件。要严格进行考核,实行动态管理,对不合格者要及时进行调整,形成能进能出、良性循环的良好局面。
—8—
(五)加强新形势下党建带团建工作。各级党组织要充分认识加强新形势下基层党建带团建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深刻认识到基层团组织是党的重要组织基础,抓好基层团组织建设就是打牢党的执政根基。加强团干部的选拔配备、教育管理和培养使用。建立党建带团建工作制度,落实团组织书记列席党的领导班子会议制度。全市各级党团组织要创造性地开展“党团共建创先进,志愿服务争优秀”党(团)员志愿服务进景区进社区进园区系列活动,作为创先争优和理想信念主题教育的重要实践载体。各县区党委要将党建带团建和乡镇(街道)团(工)委“1+1+X”组织格局创新工作纳入党建考核体系并形成长效机制,将乡镇(街道)“1+1+X”模式配备团干部的工作情况作为乡镇党委四好班子、优秀乡镇党委书记评选的重要内容。
(六)加强督导促动。根据安排部署,市委组织部、团市委将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对各县区乡镇(街道)团(工)委“1+1+X”组织格局创新工作进行督导检查,对推进不力的单位要通报批评,并限期整改落实。
—9—
主题词:组织建设 共青团 实施意见 通知
中共广元市委办公室 2011年6月3日 印
(共印50份)
关于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的实施意见
各村(社区)、部门党支部: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共﹡﹡﹡﹡﹡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的意见》提出的各项目标任务,现就﹡﹡﹡开展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提出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围绕“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这一主线,鲜明重视基层、服务基础、推动基层的工作导 向,坚持重心下移、力量下沉,把更多目光转向基层,更多精力用在基层,更多资源投向基层,大力推进农村党的建设,全面提升我乡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整体水平,为构建农村和谐社会和为加快建设区域中心城市高品质核心区提供坚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二、目标任务
把“建设年”活动与区委提出的“三个主题实践活动”有机结合起来,以“建设年”活动成果,进一步体现创先争优教 1 育活动的成效。具体目标任务是:
(一)乡村两级党组织设置科学、合理,村级配套组织健全完善,村两委关系进一步理顺,所有符合条件的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都建立党组织,党组织的覆盖面明显扩大。
(二)乡村两级领导班子建设进一步加强,整体素质和领导水平进一步提高,成为团结带领农民群众致富奔小康的坚强领导集体,基层党组织的执政能力明显增强。
(三)农村党员干部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乡村干部普遍接受一次系统的教育培训;农村党员干部普遍掌握一门以上致富适用技术,领办、创办一个以上发展示范项目,结对帮扶一户以上贫困户脱贫致富,联系带动一批农户增收致富;农村无职党员设岗定责活动全面展开,有条件的无职党员认领了一个或多个公益性岗位;农村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有效机制初步建立,广大农村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明显发挥。
(四)乡村两级干部为民服务的意识进一步增强,服务能力和水平进一步提高,全乡普遍设立为民服务场所,所有村均实行为民服务全程代理制,服务内容进一步拓展,服务行为进一步规范,服务质量进一步提高,广大基层干部实践宗旨、为民服务的绩效明显体现。
(五)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深入扎实开展,民主管理体 2 制进一步健全,民主决策的内容和程序进一步明确,乡镇政务和村务公开工作进一步规范,乡村党务公开工作在试点的基础上全面推开,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明显加强。
(六)农村基层党建工作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产生强有力的推动作用,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和农民收入快速增长,乡域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农村社会事业协调发展,农村社会和谐稳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伐明显加快。
三、方法步骤
总体分四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学习动员部署(﹡月)。组织广大党员干部认真学习领会省、市有关文件精神,广泛、深入地进行宣传发动,层层动员部署,确保每个支部、党小组、每名党员都参与进来。研究制定本单位的实施方案和细则。
第二阶段: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月)各党组织要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层上,专题研究,提出针对性措施。
第三阶段:围绕主题、抓调查研究、开展工作(﹡月—﹡月)。此阶段是整个“建设年”活动的关键环节,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1、抓好农村领导班子、干部队伍和基层组织建设;
2、通过推进“双培双带”、加强对流动党员的管理和农村无职党员设岗定责活动,强化队伍建设,争做“五个带头”进一步 3 提高发展能力;
3、积极规范乡党委和村两委的工作运行机制,提高决策水平,争创“五个好”全面推行党务公开制度,努力促进农村和谐社会建设。
第四阶段:总结提高、建章立制(﹡月)。认真总结“建设年”活动,积极探索新时期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新思路、新方法,进一步建立健全各项工作制度。规范考评办法,完善奖惩机制,表彰先进,树立典型,充分发挥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巩固成果,推广经验,努力建立农村党建工作的长效机制。
四、重点工作
(一)加强班子建设,增强基层党组织的执政能力(﹡—﹡月)
1、围绕发展农村经济,加强乡党委班子建设。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建设“三型、一好四强”乡镇领导班子和“一好双强”村级党组织书记队伍。开展“双联系、双促进”活动,乡党政班子成员要分别联系一个后进村、一个贫困户、一个种养大户、一个农民经纪人。村“两委”成员要联系一个村民组、一个党小组、一个党员示范户,促进基层干部作风转变,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形成“连成一条线、带动一大片”的工作格局。
2、围绕服务农民,加强村领导班子建设。按照“一好双强”要求,切实加强村班子建设,重点是选好村党组织书记。大力 4 倡导村党组织书记带头领办创办发展项目,成为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的“带头雁”和“领跑人”。积极探索借鉴“春风经验”,着力提升村干部的整体素质,培养一批村党组织书记后备人选。
3、切实抓好部门人员下派工作,确保“六个突破”“建设年”任务的完成。各下派单负责人和各支部要认真履行职责,切实关心支持下派干部工作。抓好对下派干部的任期培训,帮助下派干部选准项目,鼓励和支持下派干部用足、用活、用好发展集体经济专项资金,促进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增强发展后劲。
4、切实加强村级组织建设。按照“产业相近、地域相邻、有利于发挥党员专长”的原则,及时调整、扩大农村基层党组织设置;积极探索依托产业链、协会、基地和企业,设置专业“两新”党组织,把专业党组织的组织生活内容和工作开展方式与产业发展统一起来,不断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着力解决农村党组织与农业生产组织形式新变化不适应的问题,扎实推进基层组织“三分类三升级”活动,进一步夯实党在农村的组织基础。
5、切实加强党员教育阵地建设。加强党员活动室建设,保证每个行政村有党员活动室,梯次推进村(社区)“三有一化”达标建设和社区“五大体系”建设,为基层党组织开展工作、5 凝聚群众创造良好条件。
(二)强化队伍建设,进一步提高带领群众发展经济的能力(﹡—﹡月)
6、紧紧抓住先进性教育活动这一契机,切实加强农村党员队伍建设。要认真抓好发展党员工作,全面推行发展党员全程联名推荐制度,扩大发展党员工作中的民主,吸收农村致富能手、回乡青年、外出务工经商人员中的优秀分子入党,巩固党的群众基础。
7、采取分级培训的办法,大力加强对农村党员干部队伍的教育培训工作。要集中时间,统一内容,对乡村两级干部普遍进行一次培训。当前,尤其要抓好村级换届后的村领导班子成员的培训。全面启动远程教育网络建设,积极开展“四比四创”活动,各支部要抓住机遇,利用好计算机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数字技术对农村党员干部进行教育,发挥好远程教育快捷、直观的优势,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努力增强培训效果。
8、采取切实措施,加强对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改进党员管理办法,通过书信联络、电话联系、建立党员联系卡等有效方式,加强党组织与党员的联系;要教育鼓励党员奉献在外、心系家乡,积极为家乡发展做贡献。建立健全流动党员三级管理体系,各支部要抓紧建立流动党员管理台账和专项电子档案,6 建立流动党员服务站,加强党员教育管理,真正做到使流动党员“离乡不离党”、“流动不流失”。
9、认真组织实施“双培双带”先锋工程。落实省委组织部“百千万”行动计划。在“培”上下功夫,根据农民群众需要,因地制宜,开展菜单式培训;组建“双培双带”活动专家顾问团,进行技术指导。在“带”上求突破,采取大户带动、项目带动、基地带动和协会带动的办法,增强带动群众致富能力。在“帮”上见成效,在资金安排、信息提供、信贷投入、技术指导、政策扶持等方面促进“双培双带”先锋工程取得新成果。
10、强化服务意识,深入推进为民服务全程代理工作。进一步推进为民服务代理制工作,改进服务方式,完善服务程序,丰富服务内容,健全服务体系,形成服务网络,加快乡村为民服务全程代理中心(站)建设,并按照“全程、无偿、依法”的要求,进一步抓好规范化建设,积极开展“三亮三比”活动,提高服务水平,使之真正成为人民群众满意的德政工程。
11、全面开展无职党员设岗定责活动。按照“设定岗位、明确职责、界定内容、跟踪考评”的思路,采取“自我认岗、群众议岗、支部定岗、公示明岗”的方式,结合党员“先锋岗”活动,科学设置岗位,探索“四为四好”管村模式,切实解决农村无职党员发挥作用不突出的问题。
(三)加强制度建设,努力促进农村和谐社会建设(﹡—﹡月)
12、探索建立党的代表大会提案制度和党代表提议的处理回复机制,深化“三联模式”探索建立党员民意收集新机制,畅通民情反馈新渠道,充分发挥党代表的作用。按照“说服教育、示范引导、提供服务”的要求,促进乡职能转变,建立服务型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积极借鉴探索“文建明工作法”提高乡镇科学化水平。
13、落实党委会议制度,切实加强党的领导。坚持重大事项集体研究决定,体现集体领导,全面推行“四议两公开一监督”和“一定一议一评”等工作方法,规范村“两委”工作运行机制,提高决策水平。
14、全面推行党务公开制度,以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规范干部施政行为。明确党务公开的内容。包括党组织成员的分工和职责,党组织决策程序和办法,重大决策的过程,群众反映问题的整改情况等内容。规范党务公开程序。统一党务公开的形式和时间,每季度首月15日为党务公开日,同时根据工作需要,做到固定性内容长期公开、常规性工作定期公开、临时性工作及时公开。抓好党务公开的配套衔接。做到党务公开与村务政务公开同步规划、同步部署、同步实施。乡党委将在 8 试点的基础上,全面铺开党务公开工作。各党支部要切实加强对党务公开工作的领导,要建立领导责任制和检查评比制度,建立群众评议制度,把党务公开制度落到实处。
五、组织领导
(一)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各级党支部对“建设年”活动要高度重视,切实加强领导。乡党委成立由乡党委书记任组长的“建设年”活动领导小组,分管副书记负责对全乡“建设年”活动的指导、督查和协调工作。建立定期工作汇报制度,及时通报情况,研究部署工作。要明确“建设年”活动责任,乡党委书记是第一责任人,分管副书记是直接责任人,支部书记具体抓落实,并把“建设年”活动开展情况纳入农村基层建设考核的重要内容,作为支部书记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的重要内容。
(二)结合实际,制定方案。各支部要根据全区、全乡的统一要求和部署,结合本地实际,精心研究制定“建设年”活动的实施方案和细则,明确“建设年”活动的主题、目标任务、方法步骤和具体要求。
(三)强化督查,精心指导。乡党委将组成督查(指导)组,对各全乡“建设年”活动各项工作任务落实情况进行督查指导,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确保“建设年” 9 活动顺利进行。
(四)搞好宣传,营造氛围。“建设年”活动期间,各支部要加强信息报送工作,尤其是“建设年”活动中涌现出的好经验、好做法的舆论宣传,营造良好氛围,不断扩大“建设年”活动的社会影响力
(五)强化保障,逗硬考核。开展“建设年”活动强化保障是关键,各支部要结合自身实际,充分整合资源,安排充足人力,集中力量攻重点难题,推动活动创新开展;坚持书记抓、抓书记,把活动开展纳入党建目标管理,对验收不合格的,严格问责、限期整改,评比排名最后一名的书记向乡党委述职,并取消本单位和个人本评先选优的资格。
关于在创先争优活动中
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的实施意见
(2012年3月8日)
中央确定,2012年为基层组织建设年。根据市委组织部关于在创先争优活动中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的指示精神,结合市直机关实际,制定市直机关在创先争优活动中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实施意见如下。
一、主题和要求
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要以“强基提质当先锋,开创佳绩献厚礼”为主题,坚持“巩固基础、下移重心、激励主体、党群联动”工作方针,以“五型”党组织建设引领“五型”机关建设为重点,不断深化创先争优活动,着力解决机关党建工作中的突出问题,着力提高机关党建工作的质量和科学化水平,着力发挥机关党组织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努力把市直机关党组织建设成为政治坚定、能力突出、锐意进取、团结和谐、清正廉洁的坚强堡垒,在基层组织建设年中走前头、作表率,为建设富庶美丽文明的现代化国际城市提供坚强保证,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要按照“抓落实、全覆盖、求实效、受欢迎”的工作要求,有序推进基层组织建设年。要认真落实党的十七大以来 中央和省市委关于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的一系列部署要求,全面推广已有成功经验。要下移重心抓支部,让每个党支部都积极行动起来,每名党员都自觉参与进来。要突出实效,扎扎实实抓好实事,认认真真解决突出问题。要贴近基层需求,回应党员关切,顺应群众期盼,把基层组织建设年办成群众满意工程。
二、原则和目标
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要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实事求是、注重实效,重点突破、典型引路的原则,努力实现以下工作目标:基层党建责任制进一步落实,党建责任主体明确,各级党组织管党意识不断增强,书记带头抓党建,述职评议得到全面实行,责任考评不断强化。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进一步提高,转化一批后进党组织,提升一批一般党组织,巩固扩大一批先进党组织。基层党务工作者特别是基层党组织书记的能力素质进一步增强,党务工作力量配齐配强,选任渠道不断拓宽,教育培训得到加强,服务发展、服务民生、服务群众的能力不断增强。党员队伍的生机活力进一步提升,发展党员质量得到提高,教育培训和管理服务得到加强,激励关怀帮扶机制逐步完善,党员党性观念和党员意识不断增强。党内基层民主政治建设进一步推进,不断完善党内民主和基层民主机制,拓宽党内监督渠道,激发党内创造活力,公推直选、党务公开全面实行,党员参与党内事务的渠道不断拓宽。基层 党组织工作运行机制进一步健全,各项制度不断完善、切实落实,相关工作法形成推广,党建工作规范化、制度化水平不断提高。基层基础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党组织活动经费投入、活动场所建设力度持续加大,信息化建设深入推进。党群联动工作进一步加强,党建带群团组织建设、群团组织建设服务党建得到有效落实。
三、方法和步骤
1、召开会议,思想发动
(1)制定方案。各直属机关党组织要结合本部门本单位工作实际,突出特色,统筹兼顾,认真研究制定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实施方案。
(2)动员部署。各级机关党组织要及时召开动员会议,层层搞好思想发动,引导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深刻认识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的重要意义,明确目标任务和方法步骤,把思想统一到中央和省市委的决策部署上来,为开展好基层组织建设年奠定良好的思想基础。
各基层党组织的部署动员工作要在3月25日前完成。
2、调查摸底,分类定级
(1)深入调研。各直属机关党组织要采取召开座谈会、问卷调查等方式,对所属基层党组织进行一次深入细致的调查摸底,重点调查组织设臵是否合理、领导班子是否健全、组织制度是否完善、经费场所保障是否落实、作用发挥是否充分,切实摸清底数、掌握情况。(2)分类定级。要按照“领导班子好、党员队伍好、工作机制好、工作业绩好、群众反映好”的具体标准,结合2011市直机关党建工作目标管理考评结果,对所属基层党组织按照“先进党组织”、“拟提升党组织”、“拟转化党组织”三个层级进行定级。
4月15日前完成调查摸底、分类定级工作,并将情况上报市直机关工委。
3、整改提高,晋位升级
(1)制定措施。各基层党组织要按照巩固先进、推动一般、整顿后进的要求,针对调查摸底发现的问题,逐条分析查摆原因,明确改进提高的目标、责任和措施,认真制定整改措施,做到一个支部一个对策。
(2)集中整改。各基层党组织按照轻重缓急确定立即整改、逐步整改事项,认真抓好整改落实,使每一个基层党组织在原有基础上都有新的提高,达到转化一批后进党组织、提升一批一般党组织、巩固扩大一批先进党组织,普遍实现晋位升级。
4、学习先进,创先争优
(1)评比表彰。各基层党组织要结合创先争优专项表彰和总结工作,对基层组织建设年工作进行阶段性总结。
(2)集中宣传。市直机关工委将通过“机关党建网”和“机关党建简报”及时宣传、报道各单位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情况。各单位要加强信息上报工作,及时推荐先进典型,宣传推广好的经验做法,形成学习先进、崇尚先进、争当先进的良好氛围。
5、完善制度,巩固成果
(1)总结考评。各基层党组织按照过程是否扎实、突出问题是否解决、争先进位的成效是否明显等方面进行全面总结。年底前,结合党建工作目标管理考评,对各基层党组织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工作进行全面考核。
(2)巩固深化。要把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的好做法、好经验上升到制度层面,形成推进基层组织建设工作的长效机制,长期坚持下去,不断巩固和扩大工作成果。
四、主要任务和重点工作
市直机关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要以服务中心、建设队伍为核心,以深入贯彻落实党和国家机关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和我市的实施办法,进一步理顺市县两级机关党建工作体制,全面开展以“五型”党组织建设引领“五型”机关建设活动为主要任务,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抓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提升党员队伍特别是党务干部的能力素质。坚持不懈地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党章、机关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和基层党建新格局基本知识,大力推进实施党组织书记素质提升工程和党员教育规划,按照层级培训原则,抓好党组织书记、新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的培训。党的十八 大召开后,市直机关工委将举办基层党组织书记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专题培训班。
(二)抓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提升机关干部为民服务能力。围绕“软环境建设年”,深入开展以服务中心、服务基层、服务群众为内容的“三服务”和争创 “最佳服务品牌、最佳服务成果”活动,切实解决机关中存在的“浮、庸、散、奢”等问题。要认真做好党员领导干部走访联系10户群众工作,切实把这项活动变成为民排忧解难的暖心工程。窗口单位和服务行业要以“三亮三比三评”活动为载体,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改进服务作风、提高服务效能、提升服务能力。
(三)抓创新型党组织建设,提升机关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要以项目化管理为推进措施,积极推进党建工作创新。要广泛开展献计献策、专题调研、争当业务标兵等活动,引导党员立足岗位创新工作。要落实市委关于党组织活动阵地建设有党建工作简介、有党建特色经验、有党建工作电教片、有党员学习教育电视视频系统的“新四有”标准,进一步推进机关党组织阵地建设。认真梳理规范基层党建工作方法,每个党支部至少要建立一项务实管用的制度。
(四)抓和谐型党组织建设,推动机关党内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建立和完善党务公开、党内情况通报、公推直选和党内监督等制度,保障党员的知情权、参与权、选举权和监督权。建立和完善关心关爱机制,发挥思想政治工作优势,做好心理咨询和疏导工作。发挥群团组织的作用,大力推进机关文化建设,形成统一指导思想、共同理想信念、强大精神力量、基本道德规范。
(五)抓廉洁型党组织建设,保持机关党的纯洁性。要深入学习胡锦涛同志在第十七届中央纪委第七次全会上的重要讲话,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对照讲话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不断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深入开展以重要岗位处级干部、新任职处级干部和新进机关公务员为重点的党风廉政教育,强化机关党员干部的廉洁自律观念,筑牢思想道德防线,做弘扬廉政价值理念、规范廉洁从政行为的践行者。
(六)抓机关党建工作责任制落实,完善机关党建工作机制。制定市直机关工委指导区市县机关工委工作实施办法,落实部门党组(党委)指导机关党建工作责任和双向述职评议制度;推进落实机关专职党务工作人员配备和人数较多、任务较重部门机关党委专职副书记职级问题;按照“一岗双责”要求,选好配强基层党支部书记,结合分类定级结果,对不胜任现职的要及时进行调整;加强基础保障,把机关党组织工作活动经费列入单位行政经费预算。
五、加强组织领导
1、建立健全领导和工作机构。市直机关工委成立基层组织建设年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与市直机关创先争优活动 指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合署办公。各部门各单位要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相应机构。在市直机关工委的统一领导和部门党组(党委)的指导下,担负起牵头协调、组织实施、指导督促的具体责任。
2、强化基层党建工作督查考评。要结合市直机关党建工作目标管理考评、落实机关党建工作责任制、开展“双向述职评议”,加大督查考评工作力度,把抓机关党建工作情况作为部门党组(党委)领导班子、领导干部考核的重要内容,切实做到述职述党建、评议评党建、考核考党建、任用干部看党建。
3、建立党员领导干部直接联系基层党组织制度。要将基层组织建设年作为巩固全市“大讨论”活动成果的重要举措,健全并落实党员领导干部基层党建联系点制度。根据市委要求,市管党员领导干部每人要直接联系一个基层党组织。机关党组织书记、专兼职副书记每季度参加一次基层党组织活动。通过与基层党组织书记谈心谈话,与基层党员一起过组织生活,与基层群众“面对面”倾听诉求,深入一线抓基层组织建设。
4、开展机关党组织与基层单位党组织结对共建。市直机关每个处(室)党支部,要按照系统对口的原则,联系本部门本系统的基层单位党组织,开展结对共建。原则上每个机关处(室)党支部联系基层单位党组织不少于两个,其中,要联系一个基础条件较差的党组织。每个机关处(室)党支 部都要制定结对共建方案,明确目标任务以及具体的工作措施,组织处室全体干部深入联系点学习调研,指导工作,开展共建。
5、加大宣传力度。要充分发挥报刊、广播电台、电视台、互联网、党员电化教育、党建信息网和手机短信平台等媒体的作用,大力宣传在基层组织建设年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充分发挥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以点带面,推动工作,全力营造有利于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的良好氛围。
关于创建全省基层组织建设先进县的实施意见
关于创建全省基层组织建设先进县的实施意见
各乡镇党委,各片区工委,县级机关和省州属驻松各单位党组织: 为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努力推进基层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基层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力争实现全省基层组织建设先进县目标,特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群众满意为根本标准,以迎接、贯彻“十七大”为主线,以“比能力,比作风,比实效,创建全省
基层组织建设先进县”活动为载体,全面落实全省基层党建工作成都现场会和全州组织工作会议精神,切实加强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开放的新松潘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二、目标要求
通过开展“三比一创”活动,着力提高全县广大党员、干部立场坚定,顾全大局的能力;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能力;勇于创新,科学发展的能力;严于律己,廉洁从政的能力。大力弘扬联系群众,亲民为民的作风;开拓进取,奋发有为的作风;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作风;清正廉洁,艰苦奋斗的作风。达到“班子队伍强、运转机制新、工作成效优、群众反映好”的目标;基层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创造力显著增强,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充分发挥,基层组织建设水平不断提升,有力推动全县经济及社会各项事业持续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实现全省基层组织建设先进县创建目标。
三、工作任务和具体措施
深入贯彻先进性教育活动“四个长效机制”
1.加强党员的经常性教育 抓好集中学习培训。各支部要制定中长期学习培训规划和年度计划,并按计划实施;确保学习时间,机关单位党员每年参加集中学习累计不少于15天,其他党员累计不少于6天;确保教育覆盖面,对流动党员和其他不能参加经常性教育的党员采取邮寄、送学上门、远程教育等多种手段扩大教育覆盖面。抓好主题实践活动。开展无职党员设岗定责活动,对农村、社区中的无职党员,根据自身特点,选择适当岗位,发挥其先锋模范作用。农村的一些党员种植大户可以确定为农村实用技术推广员,还可以确定政策法规宣讲员、劳务输出服务员、计划生育协管员、公共设施养护员等;经常开展给困难党员和群众献爱心、送温暖活动。
抓好党内组织生活。认真执行“三会一
课”制度;党支部每年开展专题民主生活会不少于2次;县委每5年集中安排开展一次党员党性分析评议活动。抓好分类教育。对农村党员主要抓好与“三农”密切相关的法律、政策和农业科技等教育;对社区党员主要抓好党性教育和就业培训;对企业党员主要抓好技能教育;对机关、事业单位党员主要抓好政策、法律知识和业务教育等。
2.建立健全地方党委抓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
建立健全县委、基层党委、党支部抓党建工作三级责任制,明确“第一责任人”和“具体责任人”工作职责。全县基层党建工作县委书记是“第一责任人”,组织部长是“具体责任人”,落实到基层各乡镇党委书记和机关党组书记是“第一责任人”,乡镇党委副书记和机关支部书记是“具体责任人”,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建立督导制度。各基层党组织每个季度将党建工作进展情况进行一次自查自
评,并将结果上报县委。县委每季度召开一次党建工作专题汇报会,研究指导党建工作。
建立检查考评制度。县委将制定《松潘县基层党建工作考评办法》,对基层党组织和负责人履行党建工作职责等情况进行综合考核,并将考评结果与年度目标考核以及干部选拔任用挂钩。3.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管理工作
各乡镇党委要抓好流动党员的调查摸底,摸清流动党员的情况,每月25日前将流动党员的情况书面上报县委组织部。各乡镇要建立流动党员台账,县上建立流动党员信息库,实行动态管理。各相关党支部要做好《流动党员活动证》发放、查验管理工作,按规定接转组织关系。
在流动党员较多的进安镇、川主寺镇及九环旅游公路沿线的各乡镇务必要设立流动党员服务站和服务咨询专用电话,切实做好流动党员的服务、联系等工作。加强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和作用发挥,采取在流入地、流入单位参加组织生活和返乡补过组织生活等办法保证流动党员参加党的组织生活;保障流动党员的权利,关心他们的生产和生活。重视对流动党员中的优秀分子的培养和使用,动员他们为家乡建设献计献策、传授技术信息,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4.做好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工作
在深化领导干部驻村帮扶工作的基础上,建立党员领导干部联系点制度。联系点原则上按照所帮扶的村来确定。结合党员领导干部联系点制度,逐步建立和推行“三联”制度,县、乡党委每名党委委员联系1—2名党代表,每名党代表联系1—2名党员,每名党员联系1—2户贫困户,帮助提供致富信息,传授致富技术;帮助解决农牧民党员群众的实际困难和问题。
各级党员领导干部要深入联系点和基层进行调查研究,每年下基层的时间不少于2个月,下基层调研的相关情况要详细记录在民情日记本上。
全县各支部积极开展以服务群众为主要内容的各种主题实践活动和社会公益活动,开展向困难党员和困难群众捐款捐物献爱心活动;推行党员承诺制,每年要为群众办1至2件实事。
以“比能力,比作风,比实效,创建全省基层组织建设先进县”活动为载体,不断提高干部队伍的能力素质和服务水平1.比能力,就是要狠抓党员、干部队伍的能力建设,增强党员、干部的工作能力。县委将把乡村两级干部纳入干部总体培训计划,充分利用各级党校、行政学院、职业技术学校、川农大等学校大规模培训乡镇、村领导干部。今年县上将举办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乡镇党委副书记培训班,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培训班等,同时积极参加省州的调训特别是川农大对村支书的示范培训,全面完成村支书两年培训计划。各乡镇党委和县级各部门党组要根据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抓好本乡镇本部门党员、干部的培训工作,每年集中培训的次数
不少于5次,并作好相关记录。
2.比作风,就是要狠抓党员、干部队伍的作风建设,培育党员、干部良好的思想、工作、生活作风。要继续深化领导干部作风整顿建设活动,大力开展“对党忠心、工作尽心、处事公心、服务热心、律己诚心”的“五心”教育活动。要大兴学习之风、创新之风、务实之风,以树立良好的工作作风,激励广大干部用心想事、用心谋事、用心干事,自觉在为民上下功夫,在落实上见实效。3.比实效,就是要狠抓各项工作措施的落实,提升基层组织建设整体水平,促进经济及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发展。城市党建上“三覆盖”工作显著推进;农村党建上抓发展增收成效明显,全面实现县委、县政府提出的今年农村经济总收入18665万元,比上年增长8%和农牧民人均纯收入2526元,比上年增加205元、增长%等指标。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乡村道路实现全部硬化,安全饮水工程稳步实施;产业结构进一步调整、优化;农村卫生、文化等公共事业持续发展;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和村容村貌不断改善;民主管村、依法治村得到进一步加强。
4.创建全省基层组织先进县目标全面实现,有力推进和谐松潘建设。建立完善村干部保障和激励机制 1.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州有关文件精神,在提高村、社区干部误工补贴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和建立村、社区干部待遇和保障水平的正常增长机制,将村、社区干部报酬和办公经费纳入财政保障。2.积极推行村、社区干部报酬与工作绩效挂钩的办法,各乡镇要对原有的村、社区干部考评办法进行修改完善。完善农村、社区基层干部定期评选表彰办法,树立一批优秀基层干部典型。
3.真正重视、真情关怀、真心爱护村、社区干部的工作和生活,探索和建立村、社区干部参加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离职补偿等制度,切实解决村、社区干部后顾之忧。
4.建立健全困难党员帮扶机制。认真做好关心帮助基层困难党员、老党员、老典型和老模范工作,切实解决他们工作和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县委将建立党员帮扶基金制度。采取从党费中提取一定经费、财政拨一定经费、党内捐赠等办法,建立党员帮扶基金,使困难党员能够得到及时有效救助。从今年开始,我县每年将计划从党费中提取2万元,财政拨3万元,在党员中开展一次党内捐赠活动筹集部分资金来建立每年不少于5万元的帮扶基金;建立完善定期走访慰问制度,在每年春节、“七一”等期间坚持对困难党员和老党员进行走访慰问。同时结合结对帮扶制度,逐步形成党内互助机制。
切实保障党员权利,深入推进党内基层民主建设
1.认真总结村级党组织换届时的“公推直选”试点工作经验,在今年年底的村党组织换届中全面推行村、社区党组织书记的公推直选。
2.推进社会评价工作。不断完善和推广对基层党组织及负责人实行社会评价的成功做法。探索完善党组织决策前听取群众意见、决策中群众参与、决策执行群众监督、决策实施效果群众评价的民主决策机制。县委将对县乡科级领导班子及成员实施“民心考核”。做好社会评价成果在干部年度目标考核、提拔、晋级等工作中的综合运用。3.认真落实乡镇党务、政务公开,村务、财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制度,保障党员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和监督权。各乡镇要进一步强化乡镇党务、政务和村务、财务公开栏的规范建设,在公路沿线各乡镇、村建设一批醒目、统一、规范的公开栏。
大力推进城市党建“三覆盖”工作 1.紧扣建设和谐社区,加强社区党建工作
抓好社区干部队伍建设。要进一步拓宽选人用人范围,结合年底社区党组织换届,坚持从社区居民党员或大中专毕业
生党员、下岗职工党员、复员转业军人党员中“选、育”的途径,采取公推直选、从机关下派、招聘等办法选好配强班子,特别是社区党组织书记。大力推行社区党组织书记、主任“一肩挑”,保证社区党组织在社区工作中的领导核心地位。要把社区干部培训工作列入干部教育培训规划,采取多种形式进行培训,做到每年集中培训1次。
【乡镇基层组织建设帮扶实施意见】推荐阅读:
乡镇基层组织建设年破解难题方案09-27
乡镇基层廉政文化建设总结06-01
乡镇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情况汇报09-17
乡镇基层组织建设规范化工作总结06-23
乡镇基层人才队伍建设现状调研报告10-28
乡镇基层组织工作思路10-13
乡镇领导下基层07-07
乡镇基层党建工作汇报09-26
乡镇年度重点基层工作总结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