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题趋势]本专题包括中国经济近代化、政治近代化、思想近代化、外交近代化、教育近代化和科技领域近代化的内容。中国近代历史是中国的昨天。各个方面的近代化对于今天的改革开放都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因此。近代化的内容是近几年高考命题的重点。这一部分内容的命题。往往紧密联系国际关系史和现实生活中的一些热点问题。运用新材料。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近代化建设中的科学技术论文 (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专题复习:中国近代化的历史回顾
近代化是表示向近代文明变化、向近代文明过渡的概念。它是人类社会各个方面综合变化的历史过程,不能单纯把它理解为工业化。近代化的主要表现有三个方面:一是在生产力发展方面,即手工操作向机器生产的变化;二是在生产方式方面,由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的变化;三是在政治方面,由封建专制向资产阶级民主共和的变化。近代化标志着人类文明进入一个新的高度的变化。近代化也叫现代化.中国近代化却随着时代的变迁,而两易主角和内涵。中国近代前80年近代化的主角是民族资产阶级,内涵是资本主义化;之后无产阶级跃居近代化主角,近代化的内涵也随之而变成为社会主义开辟道路的新民主主义化、社会主义现代化.
近代化发生在封建社会后期,贯穿于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和社会主义确立、发展的整个历史过程,是人类社会从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必经阶段。它是以科技为动力,以工业化为中心,以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机器工厂取代家庭作坊和手工工场为主要标志,并引起经济制度、政治制度、生活方式乃至思维方式的一场全方位的社会变革。
第一部分 旧中国的近代化
——道路曲折
一、近代化发展历程和阶段特征
1、起步阶段(1840~1895年):担负近代化任务的主角是地主阶级洋务派,主要在经济领域。主要特征是:以“中体西用”为指导思想。
①政治上:洋务派坚持“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并未将政治体制的近代化提上议事日程。
②经济上:洋务派领导了洋务运动,民族资产阶级也开始创办近代工业。
③阶级关系上: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产生,资产阶级作为独立的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④思想文化上:地主阶级改革派林则徐、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主张向西方学习;洋务派创办新式学堂,培养科技人才,派人出国留学。由于洋务运动的需要,近代化开始由经济领域逐渐向科技文化和人才教育领域渗透,中国教育的近代化就此开启。
⑤军事领域:洋务派创办近代军事工业。
⑥外交领域:1861年总理衙门的建立,标志着中国外交由传统的理藩外交向近代外交转变。
2、整体发展阶段(1895~1927年):担负近代化任务的主角是资产阶级,近代化在经济、政治、文化领域的全面展开。主要特征是:学习西方先进的科技文化与变革社会制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中国近代化向前迈进了一大步。探索近代化的层次由浅入深——学习西方由“器物”递进到“制度”。
①政治上:政治体制的近代化有了重大突破。资产阶级维新派掀起维新变法运动,想在中国建立君主立宪制。资产阶级革命派发动了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 从北洋军阀的统治来看,对内专制独裁,对外投靠帝国主义,中国的近代化进程遇到了逆流; 从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来看,制定民主革命纲领,领导工农运动,进行国共合作,开创了中国政治、经济、思想和文化近代化的新纪元。
②经济上:在“实业救国”的浪潮下,以工业化为主体的经济近代化有了长足发展。它分为两个时期:一是甲午战争以后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二是辛亥革命后和一战期间民族工业出现短暂的春天。
③思想文化上:维新思想与顽固派的论战、革命派与保皇派的论战、新文化运动等,民主主义思想广泛传播,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初步具有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大力宣传马克思主义,为中国社会的变革提供了科学理论。
3、曲折前进阶段(1927~1949年):在阶级斗争和民族斗争极为尖锐复杂的历史环境下,中国近代化的进程几乎陷入绝境。
①经济上,国民政府统治前期,实行了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推动了经济领域近代化进程,但官僚资本的形成和垄断,又使民族工业的发展日益萎缩。抗战期间,原有的工业在日本侵略下遭到严重摧残。抗战胜利后,美国垄断资本与四大家族官僚资本相结合,又把中国近代化事业推人绝境。
②政治上,国民政府对日本侵略的妥协退让,对共产党、工农群众的屠杀影响了民主制度的正常发展;实行保甲制度和特务统治;制定“伪宪法”确认以蒋介石独裁统治为核心的国家制度。
二、中国各阶级阶层探索近代化的活动
(一)地主阶级御辱图强活动
1.抵抗派(林则徐、魏源等):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御辱图强,学习西方——洋务思想萌芽。
2.洋务派: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创办近代军事民用工业,以求“自强”、“求富”,筹划海防,培养人才。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第一步。
(二)农民阶级——救国救民的民主运动
1.反封建反侵略的太平天国运动。前期:将从西方学来的拜上帝教与《天朝田亩制度》结合,试图武装推翻清政府,建立农民阶级的理想王国。后期:提出学习西方发展资本主义的《资政新篇》——赋予新时代特征和意义,但均未实现。
2.反帝爱国的义和团运动。 提出具有朴素爱国情感的“扶清灭洋”口号——对中外反动势力限于感性认识,拒绝西方近代文明,注定了失败结局。
农民运动的历史启示:
1.充分表现了反封建反侵略的革命性,是民主革命的主力军。
2.平均主义和盲目排外的极端性又充分表现了农民阶级保守与落后性——小生产者自身局限性。
3.农民阶级不能担当起反封建反侵略的领导重任。
(三)民族资产阶级——救亡图存的社会变革活动
1.早期维新派——脱胎于洋务派。主张:否定单纯继承洋务派主张——主张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学习西方,奠定了康梁维新思想的基础。
2、康梁维新派。 主张:将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同儒学思想结合形成较系统的维新理论——挽救民族危机,实行君主立宪制度,提倡西学——以日本为师,超越洋务派“中体西用”。实践:掀起维新变法运动,改良道路行不通,民主政治的近代化理想未实现。
3、资产阶级革命派。 主张:将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与国情结合提出三民主义政治纲领——武装推翻清朝专制统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以美国为师,超越维新派“改良以君主立宪政治”的近代化探索。实践:革命派发动武装起义,推翻专制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颁布了一系列发展工商业的法令、措施,但未改变中国社会性质,民主共和的近代化理想破灭。
4、实业救国派(“南张北周”为代表)。主张:在辛亥革命鼓舞下,主张创办实业以振兴民族经济,抵御外国列强入侵而强国。实践:一战期间掀起创办实业高潮,民族工业出现短暂的“春天”。 结果:民族工业未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未实现国家富强。
5、激进民主主义者(新文化运动前期)。主张:全面学习西方文化,提出民主与科学口号,矛头直接指向儒学为核心的传统伦理道德,实现西方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以美法为师。动摇了儒学正统地位,是一次重大的思想解放。但因脱离群众,无法实现。
6、民主党派和中间人士的第三条道路(解放战争时期)。主张:反对蒋介石的独裁统治,也不赞成中共主张,建立西方式资产阶级共和国。结果:实践证明走不通,最后转向中共共同反蒋建立新中国
资产阶级探索规律与认识
(1)民族资产阶级克服了农民和地主阶级的局限性,取得反帝反封建的一定的成果,推动了民主革命的发展。
(2)因其软弱妥协的局限性,未能彻底完成反帝反封建任务,其政治目标——民族独立与政治民主化不能实现,近代化也就难以实现。
(3)民族资产阶级不能胜任民主革命领导,但因其革命性决定了它是民主革命的团结对象。
三、影响中国近代化的因素
(一)先天的不利条件:
1. 资金准备不足,没有资本的原始积累,缺乏资金储备。
2. 技术准备不足,只有手工技术,缺乏机械化操作技术。
3. 人才准备不足,只有经济型的人才,缺乏通晓国际现代化大势和能经营管理大机器生产的科技人才、管理人才。
4. 思想准备不足,中国传统的重农轻商、重陆轻海、重义轻利等观念,都是发展近代工业的思想障碍。
(二)面临三大政治障碍:
1.外国资本主义的阻挠、破坏。依据不平等条约进行军事、经济、政治侵略,严重侵犯了中国的主权,帝国主义还和中国封建主义结合起来,使中国资本主义始终得不到正常的充分的发展
2.封建专制统治的阻碍:中国封建专制统治长达两千多年,封建的政治制度特别完善,封建的意识形态特别顽强。落后的小农经济占主体地位。当列强用坚船利炮打开中国的大门之后,清朝统治者并没有从鸦片战争的失败中清醒过来,反而愚昧无知,不思进取。
3.官僚资本主义的压制:在中国资本中,官僚资本占有压倒优势,民族工业无力与之抗衡。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在日、美等帝国主义势力和官僚资本的摧残、压迫下,日益萎缩。
(三)缺乏正确的道路、科学的决策和安定的环境。
1.从道路上来看,欧美各国的工业化一般是从轻工业开始,而后延伸到重工业。在工业化的同时,农业都有一个相应的较大变化,给工业的发展提供了支撑;中国的近代化在从重工业领域中开始后,农业始终没有经历一场革命性的变化,拖了工业化的后腿。无论是欧美还是日本,工业化开始之前,资产阶级都通过政治革命掌握了统治权,为工业化的发展提供了政治保证;中国的民主革命直到新中国的成立才最终完成,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工业化的规模和速度。
2.从决策上来看,历届统治者都没有把知识结构的变革放到极其重要的地位,致使中国在长时期内一直是一个文盲半文盲的国家。缺乏现代知识的推动,使中国的近代化一直为缺少人才、技术而困扰。由于历届政府都代表了反动落后的阶级,违背广大人民的利益,不可能从发展生产力的主观愿望出发来制定内外政策,因而都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中国近代化的正常进行。
3.从环境上来看,战争和革命不断,使中国政局(社会环境)长期动荡。
(四)推动因素:
1.西方资本主义侵略,带来先进技术、生产方式和思想文化,加速中国自然经济的解体,冲击旧制度和旧观念。客观上有利于中国的近代化。
2.先进的中国人积极向西方学习,不断探索救国道路。统治者为维护统治,也进行部分改革,客观上推动了近代化。
3.中国近代化起步于两次工业革命之交,为较快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四、中国近代化的特点
中国近代工业化的总特点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背景下进行的,因此,与欧美各国的近代化相比,它具有非常明显的具体特征:
(一) 近代化不仅受到内部封建保守势力的顽强抵制,还不断遭到外部资本主义列强的排斥和摧残,发展缓慢,历经曲折。
(二) 近代化一开始是由地主阶级中的洋务派领导的,官僚买办阶级在中国近代化启动时期曾扮演过微妙的角色,资产阶级则始终没有真正掌握过近代化的领导权。
(三) 近代化缺少必要的资本原始积累的过程,技术、人才和思想的准备不足,它的推动力主要不是来自内部而是来自外部,因此,它不是以民间自发创办近代企业为先导,通过自由竞争发展资本主义,而是主要依靠政权的力量,以官办军事工业为起点,从军需到民用,从国营到民营,从重工业到轻工业。
(四) 发展畸形。近代工业的产业结构不协调、不配套,工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很小,重工业特别是钢铁、机械、电力、石油等工业尤为微弱;地区分布不平衡,主要分布于东南沿海和沿江地区。
五、中国近代化的启示
(一)中国近代化是一个长期的艰巨的过程,不完成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任务,要想实现近代化是根本不可能的。只有共产党在领导各族人民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务后,中国的近代化才迎来新纪元。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和取得民族独立,是实现近代化的前提和根本保证,实现近代化是完成反帝反封建任务和取得民族独立的最终目的。不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地位,不解决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掠夺和压迫,近代化就无法实现。
(二)从闭关自守到对外开放,这是世界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长期的闭关自守把中国搞得贫穷落后,愚昧无知;也正是对外开放,使中国得以吸收和借鉴欧美等发达国家一切先进的生产技术、经营方式和管理方法,使中国走向世界。中国要真正实现现代化,就必须坚持改革开放。
(三)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是推动近代化的首要条件。中国近代化的启动与发展过程,充满着前进与倒退、革新与守旧的斗争,每一次斗争都是对封建思想的批判,都使价值观念得到逐渐更新。但几千年根深蒂固的封建意识形态,顽固地阻碍着中国近代化的前进。清除它的影响将是一项十分艰巨繁重的任务。
(四)知识结构的变革是现代化的核心和终极源泉。其中,科技和教育水平是衡量知识结构变革程度的基本内容。欧美等国的近代化过程贯穿着三次科技革命,科学技术的进步为工业化提供了强大的推动力。而中国近代的科学技术由于种种原因始终没有发展起来。日本在明治维新中一开始就宣布要“求知识于世界”,确立教育作为立国之本的国策。在30年左右的时间里,造就了一个庞大的现代知识分子群体,为日本的现代化源源不断地输送强大的动力。而在中国,直到1905年才废除科举制,开始建立新式的教育体制。新中国建立前,知识结构并没有发生大的变化,它仍然是一个文盲和半文盲占绝大多数的国家,仍然是一个和现代知识隔膜的国家。由此可见,国家要富强,经济要发展,首先是教育要先行。科教兴国是实现中国四个现代化的科学决策。
作者:张海霞
中国历史上的近代化(现代化)问题
[命题趋势]
本专题包括中国经济近代化、政治近代化、思想近代化、外交近代化、教育近代化和科技领域近代化的内容。中国近代历史是中国的昨天。各个方面的近代化对于今天的改革开放都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因此。近代化的内容是近几年高考命题的重点。这一部分内容的命题。往往紧密联系国际关系史和现实生活中的一些热点问题。运用新材料。创设新情景,提出新问题。考查了学生运用所学历史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展望2007年的命题。一般会联系世界资本主义的发展。进行中外近代化的比较:或者联系当代经济发展的一些热点问题。与思想政治课的内容相结合。在一个或几个区域内(如东北、东南沿海地区),客观地考察我国近代化的变迁。发展并尝试解决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的问题。
[应试对策]
明确近代化的概念和外延。系统地掌握本专题所涵盖的内容。进行系统的复习。
一、近代化的含义
近代化也叫现代化。是指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变迁的过程(传统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变迁过程)。它将引起经济制度、政治制度、生活方式乃至思维方式的一场全方位的社会变革。其核心是经济的工业化和政治的民主化。
中国的近代化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启动。一直贯穿着两大主题:一是争取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二是争取繁荣富强和持续发展。
二、中国近代化的发展历程
(一)起步阶段(鸦片战战争爆发——甲午中日战争结束)。
在这一阶段担负近代化任务主角的是地主阶级洋务派。近代化主要在经济领域展开。
1、表现:
政治上:洋务派坚持“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并未将政治体制的近代化提上议事日程。
经济上:洋务派领导了洋务运动。中国经济近代化起步:民族资产阶级开始创办近代工业。
阶级关系上: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产生。资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思想文化上:地主阶级改革派林则徐、魏源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主张向西方学习:洋务派创办新式学堂。培养科技人才,派人出国留学:19世纪60年代以后。早期资产阶级维新思想产生。
军事领域:洋务派创办近代军事工业。
外交领域:总理衙门的建立。标志着中国外交由传统的理性外交向近代外交转变。
2、特点:
(1)仅仅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政治民主化尚未提上议事日程。
(2)以军事工业为主体的经济工业化经历了由重工业到轻工业、由军需到民用、由官办到民办的发展历程。
(3)伴随着中国近代工业的出现,新的阶级力量中国民族资产阶级诞生了,改变了中国传统的阶级结构。
(4)由于洋务运动的需要。近代化也开始由经济领域逐渐向科技文化和人才教育领域渗透。
(二)整体发展阶段(甲午中日战争结束一清王朝统治结束)。
这一阶段担负近代化任务主角的是资产阶级,近代化在经济、政治、文化领域全面展开。
1、表现:
政治上:政治体制的近代化有了重大突破。资产阶级维新派掀起维新变法运动,试图在中国建立君主立宪制。这是中国政治民主化的开端;资产阶级革命派发动了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
经济上:甲午战争后民族工业初步发展。
思想文化上:民主思想广泛传播,民主共和观愈深入人心。
教育体制上:戊戌变法废除八股:1905年科举制度最终被废除。
外交上:总理衙门改成外务部,清政府外交完全半殖民地化。
2、特点:
(1)学习西方有了质的变化。由学西方的自然科学发展到学西方的社会科学。并以此为理论基础在变革社会制度方面取得重大突破。
(2)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和民族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从政治、经济等诸方面进一步瓦解着旧的社会。
(3)中国的近代化由经济领域延伸到政治、思想、文化等诸方面。有了整体发展。
(三)曲折前进阶段(北洋军阀统治时期)。
这一时期担负近代化任务主角的仍然是资产阶级,而中共的诞生使中国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焕然一新。开创了中国近代化的新纪元。
1、表现:
思想文化上:辛亥革命后。“实业救国”和“民主共和”成为当时并存的两大思潮:新文化运动早期倡导民主与科学。成为思想文化近代化的标志:初步具有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大力宣传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和新三民主义并存。
经济上:辛亥革命后,出现了发展民族资本主义的新热潮;一战期间民族工业出现了短暂的春天。经济近代化有了长足发展。
政治上:北洋军阀独裁卖国。从政治、思想上加强对人民的控制,近代化遇到逆流:国民党进行了政党政治和捍卫共和的斗争。屡遭失败后接受了中共的反帝反封建的主张。对三民主义作出了适应时代潮流要求的新解释,新三民主义成为国共两党合作的政治基础。
2、特点:
曲折性和前进性相统一。中共在此过程中汲取了丰富的经验和教训。为以后的革命打下了基础。
(四)受挫与转折阶段(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时期)。
在阶级斗争和民族斗争极为尖锐复杂的历史环境下。中国近代化的进程几乎陷入绝境。但中国无产阶级开始担负起中国近代化的任务,中国近代化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1、表现:
经济上:国民政府统治前期。官僚资本的形成和垄断。使民族工业的发展日益萎缩。抗战期间,原有的工业在日本侵略下遭到严重摧残:抗战胜利后。美国垄断资本与四大家族资本相结合。又把中国近代化事业推入绝境。另一方面。中共领导下的新民主主义经济产生和逐渐发展起来。
政治上:一方面,国民党奉行独裁、卖国和内战的反动政策。影响了民主制度的正常发展:另一方面。中共开拓出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其领导下的工农民主政权不断发展壮大。
现代化的新发展:首先。体现在无产阶级成为近代化的重要角色。其次。近代化的政治内容由实现资产阶级民主共和转变为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再次。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开始成为新思潮的主流。为政治民主化的新发展提供了科学理论。
2、原因:
(1)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极为尖锐复杂,中国社会极度动荡。
(2)国民党独裁统治的进一步发展。
(3)日本军国主义大举侵华和美帝国主义的全球霸权政策。
(五)腾飞阶段(1949~国成立至今)。
这一阶段担任现代化任务主角的是无产阶级。
政治上: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完成了向社会主义过渡。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制定和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不断完善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民主协商的政治制度:实行少数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拨乱反正等。
经济上:建立了社会主义公有制: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集中力量进
行经济建设,实行改革开放。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思想上:1957年整风运动:文革后开展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邓小平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新时期提出“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等。
外交上: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等。
三、近代化与民族民主革命的关系(实现近代化与完成反帝反封建两大任务之间的关系)
近代中国面临着两大历史任务。一是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完成民族民主革命任务;二是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完成近代化任务。近代百年历史证明: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和取得民族独立。是实现近代化的前提和根本保证,实现近代化是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和取得民族独立的最终目的。不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地位。不解决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掠夺和压迫。近代化就无法实现。
四、影响近代化的不利因素(与西方相比。中国近代化的特点)
1、中国近代化存在一些先天的不利条件:近代化缺少必要的资本原始积累的过程,技术、人才和思想准备不足。近代化起步晚。它的推动力不是来自内部而是来自外部,不是以民间自发创办近代企业为先导。通过自由竞争发展资本主义,而是依靠政权力量。以官办军事工业为起点。
2、中国近代化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情况下起步的。不仅受到内部封建势力的压迫与抵制。还不断遭到外部资本主义列强的剥削、排斥和摧残。发展缓慢。
3、一开始由地主阶级中的洋务派领导,资产阶级始终没有真正掌握近代化的领导权。
4、近代工业结构不合理。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例小,地区分布不平衡。发展严重畸形。
五、中国近代化的启示
1、国家独立、政权巩固、秩序稳定是实现近代化的必要前提。
2、必须解决农业问题。才能加快近代化进程,为近代化提供支撑。
3、对外开放、兼收并蓄。国家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
4、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
5、科教兴国是实现现代化的关键。
6、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根据我国具体情况作出科学决策。
[创新训练]
实现工业化是世界近代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和必然趋势。自近代以来,工业化先后出现了两种类型的道路:一是资本主义工业化,二是社会主义工业化。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概括说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实现工业化的基本途径。
(2)20世纪30年代。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有何突出特点?取得了哪些成就?
材料毛泽东形象地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
(3)为改变上述情况。20世纪四五十年代。中国共产党制定了哪些方针政策?又是怎样实施的?
(4)20世纪50年代我国的工业化建设取得了哪些成就?出现了怎样的失误?造成失误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材料20世纪六七十年代,新加坡、韩国的国民经济增长率超过lO%,经济发展速度名列世界前茅。到80年代,它们的经济发展增长率仍然一直保持近9%,远远超过西方发达国家,并迅速实现了工业化。
(5)新加坡、韩国取得上述成就的基本经验是什么?
(6)在我国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今天。两种工业化道路对我国经济建设有何启示?
参考答案:
(1)通过两次工业革命。
(2)突出特点:优先发展重工业。忽视了农业和轻工业的发展。成就:在前两个五年计划期间,苏联形成了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基本上实现了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国家工业化。苏联1937年的工业总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
(3)政策:中共七届二中全会提出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的总任务:1953年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实施:实施了第一个五年计划。
(4)成就:1957年超额完成“一五”计划任务,建成飞机、汽车、重型机器、精密仪器等近六百个重要项目。鞍山钢铁公司三大工厂、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沈阳机床厂等建成投产。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的基础。失误:大跃进。造成农轻重比例失调,制约了工业化的发展进程。原因:“左”倾错误的影响。
(5)抓住机遇。适时调整经济发展战略: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大力发展科技和教育事业。
(6)重视科学技术:注重农轻重比例关系:抓住机遇,适时调整经济战略。参与国际竞争。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作者:郑彩荣 杨明军
高考备考近代化专题的复习对策和思考
【摘要】近代化的过程是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过程。什么是近代化?推动近代化的因素有哪些?近代化的类型有哪些?近代化=西化=资本主义化吗?如何看待近代化进程中衍生出的财富分配不均、社会冲突、犯罪、环境的破坏、等问题。
【关键词】近代化;社会转型;工业化;民主化
近代化即现代化,主要包括政治上的民主化、法制化;经济上的工业化、市场化;思想上的自由化、人文化;文化上的大众化、科学化等。生活上的城市化、世俗化等。近代化的过程就是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过程。
高考备考中好多同学就这一问题总是搞不清楚,在此将我这方面的体会分享给大家。
第一、搞清楚什么是近代化,近代化涉及的考试方向大致有哪些。
下图是老师给我们整理的思维导图。
结合图例老师抛给我们的问题。
1.什么是近代化?近代化的标志是什么?表现及影响?
2.推动近代化的因素有哪些?
3.近代化的类型有哪些?
4.西方在实现近代化的过程中选择了什么样的道路?其发展阶段呈现出怎样的特征?有哪些经验和失误?这些问题在以后的历史发展中是如何解决的?给我们哪些启示?
5.列宁是在怎样的背景下领导俄国人民探索社会主义现代化之路的?苏联的现代化道路与西方资本主义近代化有何不同之处?其具体的做法是什么?斯大林模式的优势在哪里?又有哪些弊端?苏联模式给我们哪些启示?
6.中国的近代化之路是在怎样的背景下展开的?最迫切要解决的是什么问题?中国近代化的历程经过了怎样的发展阶段?概括阶段特征?中国的近代化之路和西方有何不同?
第二、重点明白、疑点清晰。
比如近代化的模式。教材以西方崛起为例,我们理所当然地理解为近代化=西化=资本主义化。老师的解析让我们明白近代化的模式并非一种。资本主义近代化是其一,还有社会主义近代化。
列宁领导的十月革命是在俄国资本主义近代化遇到了障碍,各种社会矛盾尖锐,沙皇政府、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无能为力,无产阶级不断壮大和成熟,社会主义革命的时机日益成熟的情况下发生的。
十月革命是一场具有世界意义的新的社会变革。由此开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的探索,也为人类展现了一种新的道路,丰富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史,以此为创新,又出现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发展模式,特别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探索,这无疑丰富了近代化的内容,为人类的不断探索、进步提供了新的思路。比较西方资本主义近代化和苏联近代化不同发展,了然其利弊得失,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宝贵资源。
第三、把近代化放到特定的历史环境下,全面解析。
1.近代化的過程是社会全面转型的过程。政治、经济、思想、文化、意识形态、社会习俗等。或齐头并进或互相促进。
以经济变革与政治变革的关系为例。英国是先进行政治革命,资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为后来工业革命提供稳定的社会和制度保证。工业革命推动议会改革。一环扣一环,自然推进。德国的政治变革是在经济发展的逼迫下,自上而下完成的,不完善的代议制民主掩盖了专制和独裁,最终走向法西斯专政。
2.传统社会向新型社会转变,其过程有成就也有失误。
财富分配不均、社会冲突、犯罪、环境的破坏、腐败等衍生出很多问题。清醒面对这些失误可以使人类进步的代价不再那么昂贵,使历史能在进步中永续发展。这也彰显了历史学科的社会功能。
以最早实现近代化的英国为例,工业革命推动了生产力的迅猛发展,也提高了普通民众的生活水平,那时许多外国人到英国旅行后会感慨英国人的生活水平之高。有一个法国人说“像英国这样一个贵族的国家却成功地为人民提供了物品,而法国这样一个人民的国家却只会为贵族而生产。”但平均数下却掩盖了另一个事实,就是财富分配不公,贫富差距加大。有数据统计:1801年时,1.1%的最富有的人所占有的国民总收入的比例是25%,到1848年上升到35%,1867年工业革命完成时,2%的最富有人的收入占国民总收入的40%。相比之下,体力劳动者的收入在国民总收入中所占的比例从1803年的42%下降到1867年的39%。有人估计,1803年英国贵族家庭1203个,大概占英国总户数的0.6%,平均每户收入是3778镑;而44.5万个工匠家庭(劳动民众中的上层)的平均每户收入才55镑,两者间收入相差68倍。②贫富差距的加大,社会财富的分配不公引起了社会底层民众的激烈反抗,工人阶级用和平请愿、集会、游行示威、罢工,甚至破坏机器、暴动等方式表达自己的不满。
也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出现了许多对资本主义的质疑和批判之声。空想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应运而生。这也促使早期完成工业化的国家去重新审视其经历,试图对资本主义制度进行某种的调节和改造。美国在1935年通过《国家劳动关系法案》,即《瓦格纳法案》,第一次以法律形式确立工人组织工会和集体谈判的合法性,并创立国家劳动关系理事会(NLRB)。法案还规定,工会可以采取“协调行动”来进行集体谈判,这意味着允许工人可以合法罢工,或采取其他和平形式向雇主施加压力。二战后福利国家的出现更体现了资本主义国家政府职能、对社会财富分配的调整。
由传统的以自然经济为主的农业宗法社会逐渐向商品经济发达的现代工业法制社会的转型过程具有世界性的扩散性质,西欧率先完成工业化后,以其强劲之势伴随着血与火在世界范围内开始了征服与扩展,这是资本主义按照自己的方式改造世界的过程,坚船利炮、杀戮洗劫、机器钢铁、民主自由、科学技术、法治人权……历史前行的脚步从来不是温情脉脉的,人类进步的脚步却勇往前行,崛起与沉沦、先进与落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穷国与强国,全球化的今天,如何评判这些?解读这段历史给我们的不仅仅是试题的答案,而是答案背后对历史的思索和对人类命运的关切和悲悯情怀吧。
注:
①数字引自钱乘旦教授主讲的《世界现代化讲座第十一讲》
作者:于海平
推荐阅读:
近代史论文10-28
大学近代史课程论文09-27
中山大学“中国近代史”课程建设总结09-29
《近代化的探索》优秀教学设计10-14
中国近代诗歌鉴赏09-18
中国近代教会大学11-10
近代史纲要提纲06-21
中国近代史演讲07-03
近代西方政治制度一轮09-14
近代史终极答案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