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中国近代史”课程建设总结

2024-09-2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中山大学“中国近代史”课程建设总结

中山大学“中国近代史”课程建设总结 篇1

赵立彬、何文平、邱捷、吴义雄、曹天忠、谷小水

摘要

历史学本身是一门面对现实、充满生机的学问,历史学收集材料、判别真伪、归纳分析、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训练,与综合素质的培养在原则上是完全一致的。近年来,历史系中国近代史课程以专门人才培养为中心,重视专业理论,培养学术史观念,加强阅读原始资料的训练,大力开展实践性教学,重视学生实际能力,加强讨论式教学,激发创新思维,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持续上升,毕业生能适应继续深造或社会的要求。

关键词

人才培养 教学改革 实践性教学

中山大学中国近现代史学科是国家重点学科,长期以来,我们一直把本科课程的教学与改革作为国家重点学科建设的重要内容。这几年,我们根据本学科的特点和发展趋势,将1840-1919年的“中国近代史”课程与1919-1949年的“中国现代史”课程统筹起来建设(在学术界这两门课程统称为“中国近代史”),继承传统,重视实践,大胆创新,发挥师生积极性,取得良好效果。

一、基本理念

历史学作为一门古老的学科,如何在新时期焕发生机,是当前所有大学历史系面临的挑战。我们认为,无论从大学的价值还是从社会的需要来看,综合性研究型大学的历史学科必须存在和发展,历史学的本科教育也不可放弃或削弱。

历年来,我们系的本科毕业生,继续攻读历史学硕士的有较高比例,也有一定数量去报考相关专业(如中文、法律、人类学),另一些则到机关、事业单位、企业就业。我们认为,我们的毕业生必须在历史学专业方面受到严格训练,但这种训练不能理解为单纯的钻故纸堆,更不是死记硬背某些现成的资料和结论。历史学本身是一门面对现实、充满生机的学问,历史学收集材料、判别真伪、归纳分析、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训练,与综合素质的培养在原则上是完全一致的。如果一个学生在历史学专业方面打下扎实的基础,再在社会实践方面予以适当的训练,具有较广阔的视野和严密思考的能力,既了解过去,也了解现在,那么,无论他作为史学研究的后备军,还是到社会上从事其他工作,都会有较强的适应能力。

“中国近代史”是历史系主干本科课程,对学生爱国精神的培养、国情观的形成尤其重要。中国近代史在广东翻开第一页,广东又是近代西方新事物首先传进中国的窗口,19世纪末叶以来,是资产阶级维新运动和革命运动的策源地。广东近代纪念遗址之多是其他省区所少见的。我们在广东工作,在孙中山手创的大学从事历史教学,有责任、也更有条件教好这门课。

这几年,我系的中国近现代史学科点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历史人类学研究中心成为国家重点研究中心;“中国近代史”课是广东省重点课程,已往曾由著名学者陈锡祺、陈胜粦主讲;在学术传统、教学经验、教师队伍、图书资料、电脑网络、研教经费等方面条件优越;同时,我系同孙中山故居等文博单位有几十年的合作、共建关系,在本科教学方面我们可以得到较多的资源和支持,我们必须充分利用,搞好教学改革。

为了实现以上理念,我们把教学队伍的建设视为首务。参与本项目建设的教师6人,其中教授(博导)3人,5人有博士学位。“中国近代史”课程由两名教授(博导)从头到尾主讲。任课的每位教师都有较高水平的研究成果,在国内外同行中有一定影响。这是课程得以有较高学术含量的基本保证。同时,我们强调教学、科研紧密结合,保证时间、资源等向教学有足够投入,经常互相交流、互相学习,因此,整支教学队伍共识明确,团结合作,共同努力,互相促进,把科研优势体现于课程建设中。我们在教学中坚持以学生为本,倾听学生的意见,发动学生参与教学改革,建立了融洽的师生关系,使教学改革得以比较顺利地开展。

二、主要做法

1、重视专业理论。我们要求学生牢固掌握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理论,将相关经典文献放在本系的“历史教学网络服务系统”的“教学参考阅览室”中,要求每个学生认真学习,并结合教学内容组织讨论。对国内外有关中国近代史的理论及进展,我们也重视向学生介绍,启发他们进行进一步了解和讨论。如美国学者柯文的《在中国发现历史》等理论性较强的论著,是指定的必读书。对近年西方学者比较关注的市民社会、公共空间等问题和一些新的研究领域、新的研究视野,我们都会适当介绍,开拓学生的思路。

2、培养学术史观念,加强阅读原始资料的训练。在课程的每一章,教师都会向学生介绍最主要的学者和成果,并启发学生自行检索。我们着重要求学生了解该课题或该领域最有代表性的学者和著作,以及近年引起重视甚至争议的新成果。例如,讲授“两次鸦片战争”时,我们让学生讨论茅海建的《天潮的崩溃》,学生认真阅读这本书和有关史料,并与其他著作比较,展开争论,从而对研究鸦片战争的学术史获得较多的了解。讲授“五四运动”时,既介绍彭明、周策纵等学术前辈的著作,也介绍一些近年的新著。我们还建议学生阅读每期的《历史研究》、《近代史研究》。通过这样的训练,使学生能逐步明白,学术研究必须在充分尊重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进行,必须随时了解学术的进展和动向。利用珠海校区专的文科基地阅览室以及我系的“历史教学网络服务系统”,要求学生随着教学进度阅读有关原始资料。对中国近代史上每个重大事件的主要资料,我们都会在讲授中简略介绍;要求学生去图书馆翻阅《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等大型文献汇编。对新资料,例如1990年代俄罗斯公布的联共(布)、共产国际与中国革命的新资料,及时予以介绍。通过以上训练,使学生对“历史研究必须以史料为基础”、“以新资料研究新问题”的观念有基本的了解。专门开设了《中国近代史史料学》课程,进行史料学方面的系统讲授。在《中国近代社会史》、《辛亥革命史专题研究》等课程中,都大量利用原始资料,并要求学生自己通过搜索原始资料进行课程报告,锻炼学生找史料、读史料和分析史料的能力。在讨论提纲、小论文等训练中,我们很强调原始资料注引规范的训练。

3、大力开展实践性教学,重视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这是近年来课程改革的重点。配合中国近代史主干课程,我们开设了实践性选修课《口述史的训练与实践》,多次举办口述史的讨论,请人类学家向学生介绍口述史的理论与方法。与珠海市平沙镇建立口述史教学实践基地,结合课程组织本科生进入基地开展“记忆平沙”的口述史实践,取得非常好的效果。现已收集第一批平沙口述史料,取得了初步的教学经验,并为将来建立“记忆平沙”口述资料库奠定了基础。我们利用申报珠海市社科项目《珠海历史文化名人乡土口述史料》,将社科项目与本科教学结合起来,组织本科生分别在珠海各地采访、搜集和整理资料,目前该项目已基本完成。此外还进行一个主题为“近现代重大事件中的平民百姓”的口述史计划,得到学生的热烈响应。这一类的实践性教学基地,我们还将在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其他地方,与各地地方政府合作,建立多个,满足实践性教学的需要。口述史方面,我们建立一个口述史教学的课程体系,大多数近代史课程的教师都参加到这个体系中来。我们还重视近代史遗址、纪念地的考察,与珠江三角洲多家文博机构签定合作协议,定期开展考察和实习。我们要求学生除了了解遗址本身的内容外,还要注意周边环境的变迁,注意改革开放以来该地区的新面貌,以从近代到当代的大视野认识这些遗址、纪念地的意义。2004年3月,我系学生主办珠海校区首届“历史文化节”,我们帮助学生确定以“珠海校区周边的历史”作为主题,对内容也作了一些提示,并提供一些经费,此后完全让学生自行收集资料、设计陈列大纲、联系制作展板,终于办了一个出色的“历史文化节”,不仅受到师生的赞许,还被《珠海特区报》报道。我们还利用“中国近代史”重点课程的经费支持历史系学生学术刊物《学行》的编印,学生用这个园地学习写作论文,以及进行思想、学术交流。

4、加强讨论式教学,激发创新思维。以往近代史的教学,注重事件的讲述、观点的灌输,考试则以填空、名词解释、问答题为主。这些做法虽不必一概否定,但的确有使学生习惯于定势思维、满足于记忆和重复的弊端。我们在教学中一再提醒学生不要拘泥于所谓“标准答案”,要独立思考。我们将总课时的1/5---1/4用于讨论,讨论课的方法是由师生根据近年学术界的研究动向,结合实际,共同提出论题,学生分组收集资料,拟出提纲,再进行讨论。更多是利用我系的“历史教学网络服务系统”中的“历史教学

讨论区”随时进行讨论。学生提出的话题既有学习中的疑难,也有关于近代史研究理论、方法,以及关于事件、人物、资料、论著的问题。学生多数能根据资料,有分析、有见解地提出问题、讨论问题,往往一个话题带出更多的话题。通过网络讨论,解决了了珠海校区与广州校本部距离太远、师生面对面交流不易的困难,密切了师生关系,学生在专业上得到训练,提高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真正实现了教学相长。在充分准备的基础上,专门举办“中国近现代史专业本科生学术研讨会”,采用国际规范的学术研讨会形式,让同学们在发表自己研究成果的同时,学会开展正式的学术研讨的方法和规程。这一举措大大激发了同学们钻研问题的积极性。我们又经常请国内外知名学者为学生作学术报告,学生在报告后提出问题,与作报告的学者进行讨论,这使学生的视野大为拓宽。对于考试内容,我们也作了改革,我们在中段考、期末考基本不再出“名词解释”这类传统题目,而会出一些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发表独立见解的题目,以及一些对史料进行辨识的题目。以上这些基本做法,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起了相当积极的作用。

三、初见成效

通过以上做法,我们在教学改革取得了明显的成效,课程的教学质量都有进一步的提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本课程一直都是受学生欢迎的课程,经过这几年的改革,对学生产生了更强的吸引力。本课程是二年级的必修课,学生对学习中国近代史的兴趣倍增,到了三、四年级,大部分学生都选了中国近代史方面的选修课。我们系实行学生自己提出学年论文与毕业论文题目,然后教师选择学生来指导的办法。这几年,多数学生自选的题目属于中国近代史范围。优秀本科生选择保送中国近现代史专业硕士生,以及报考硕士生的比例也最高。学生对中国近代史的学术讲座表现出很大的热情,不少学生阅读了教师指定书目以外的论著。

2、学生的专业水平有明显的提高。这几年,中国近代史范围的学年论文、毕业论文不少有较优水平。南开大学主办的重点大学历史系史学论文新秀奖,在国内历史本科教学中受到普遍重视。在2000年以后的三次评选中,我系先后获一等奖2个,二等奖2个,3等奖2个,优秀奖1个,在各重点大学历史系中,是成绩最优者之一。在7篇本科优秀论文中,有5篇的内容同中国近代史有关。2004年3月举办的“历史文化节”,也反映了我系本科生在中国近现代史专业上的扎实基础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007年举办的本科生学术研讨会,同学们在会上发表的论文的学术水平得到了参加会议的老师们的高度评价。2000年,我系主办教育部委托的“海峡两岸青年学生追寻孙中山足迹夏令营”,本系学生丰富的近代史专业知识和良好的综合素养,给台湾师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日本东京大学的滨下武志教授、澳大利亚社科院院士黄宇和教授等著名中国近代史专家,在为我系本科生开讲座时,对我系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所提的问题的深度予以很高评价。

3、多数毕业生能适应继续深造或社会的要求。由于在本科受过严格训练,我系学生在进入硕士生阶段后都很快适应。保送到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复旦大学的几位同学(专业均同中国近代史有关),受到接收学校导师的好评。在本系继续攻读的同学,在学术史、学术规范、资料收集能力、提出问题能力、口头表述以及写作能力等方面,都有较好基础。毕业后就业的学生对工作也很快适应,据了解,毕业生在广东省文博系统(省、市博物馆,孙中山故居,广州近代史博物馆,黄埔军校等)从事与中国近现代史专业有关工作,很快成为业务骨干。其他系统,如党政机关、公安(安全)部门、教育部门和部分企事业单位的毕业生,也得到用人单位的广泛好评。

中山大学“中国近代史”课程建设总结 篇2

一、通过研究和讨论的方式促使学生从单一性思维向多元性思维转变

长期以来, 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 中学生普遍存在重知识轻能力、重记忆轻创新的现象。某些中学生把中学历史课本上的知识当做绝对正确的东西, 而实际上, 历史知识和历史理论的正确性永远都是相对的。进入大学后, 这种单一性的思维方式导致大学低年级学生不能较好地转换角色, 不能较好地转变学习方法。当他们遇到与原来不一样的说法和学术观点时, 往往变得不知所措, 他们不免问:是中学历史课本错了呢, 还是大学老师教错了呢?这时, 靠硬性灌输不仅不能解决问题, 反而会让学生陷入进一步的迷惘之中。因此, 促使学生由中学阶段简单化的单一性思维, 向大学阶段多元性的思维方式转变, 就显得尤为迫切和必要。笔者在《中国古代史》课程教学中, 运用讨论和研究的方法, 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通过提出问题, 让学生主动寻找答案, 促使学生转变学习方法和思维方式, 并在这一过程中掌握系统的中国古代史知识。如对于中国封建社会开始时间的问题, 中学历史教材认为是战国时期, 虽然一些大学的《中国古代史》教材也认为中国封建社会开始于战国时期, 但对于学术界来说, 中国封建社会开始于战国时期的说法只是学术界众多观点之一种, 不是唯一的说法。因此, 让学生掌握目前学术界关于中国封建社会开始时间的几种观点, 是非常必要的。我的做法是, 首先介绍目前学术界关于中国封建社会开始时间的几种说法, 如中国封建社会开始于战国时期的说法 (1) , 中国封建社会开始于西周的说法 (2) , 中国封建社会开始于春秋时期的说法 (3) , 中国封建社会开始于西汉时期的说法 (4) , 中国封建社会开始于东汉时期的说法 (5) , 中国封建社会开始于魏晋的说法 (6) 。其次让学生阅读相关资料, 比较几种观点的不同理由, 形成基本看法。最后通过课堂讨论的形式, 加深对这个问题的理解。虽然这种研究和讨论的结果, 最终并不能解决中国封建社会开始时间的问题, 但通过这种方式, 可以促使学生掌握关于中国封建社会开始时间问题的基本内容, 改变中学阶段形成的历史观点绝对正确性的误解, 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养成思考问题的良好习惯, 有利于学生开拓思维, 培养创造性思维的能力。

二、站在学术前沿的角度, 介绍学术研究的新成果

现在大学里使用的《中国古代史》教材, 种类不少, 数量很多, 但大都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内容和观点老化。许多教材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编写的, 材料不全, 观点守旧。尽管后来也陆续编写了一些教材, 但大多是过去教材的改良, 并无多大新意。比如目前所用的朱绍侯先生主编的《中国古代史》教材[1], 我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末读大学时就用过, 现在还在使用, 虽然有些边边角角的修改, 但整体上来说, 换汤不换药, 从形势到内容, 在体系上并无多大变化。八十年代以后, 是中国历史研究的黄金时期, 新材料、新观点和新成果层出不穷, 也更成熟, 但这些很少反映到教材中。学术研究的新成果不能及时反映到教材中, 所谓新教材, 仍然延续过去不成熟的, 甚至已经被证明是错误的观点, 这不能不令人感到遗憾。比如关于井田制的观点, 教材一直沿用郭沫若先生的解释, 即周天子在名义上是全国土地和人民的最高主宰, 周天子将土地和依附在土地上的人民分封给诸侯, 诸侯再将土地分给卿大夫, 卿大夫再将土地分给士, 从而使各级奴隶主贵族成为所受封地的实际占有者;在井田制下, 卿大夫以下的贵族所分得的田地, 不经王室或公室的特许, 不得随意买卖转让, 因而成为“公田”, 在西周中期以后, 在“公田”之外, 一些奴隶主贵族往往驱使农人和奴隶开垦荒地, 增加分外的土地, 有时王室也常将一些未垦辟的荒地或者山林随意赏赐给下级贵族, 这些田地不属于“公田”, 不征贡税, 实际承认为他们私有, 称为“私田” (7) 。二是缺少个性和独创性。大多数《中国古代史》教材, 都是众人合作的结果, 很多教材只是材料和观点的集合, 难免显得涣散和粗疏。

基于这两点因素, 我认为, 目前的《中国古代史》教材, 难以达到让大学低年级学生系统掌握中国古代史知识、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目的。因此, 在教学中, 应不单纯依靠教材, 而是注意介绍学术界的最新研究成果, 使学生尽量靠近学术前沿。

三、将考古学的成果运用到教学中

由于受学科特点和教学方法的影响, 考古学的成果往往不能很好地运用到中国古代史的课程教学中。正如有的学者所指出的:“中国的考古学与狭义历史学两个学科间的关系长时间以来仍然处于较严重的隔离状态, 考古学家与以研究文献为主的历史学家之间的交流应该说是很不够的, 彼此间在心态与操作层面上都有隔阂, 甚至缺少对话。”[2]考古学与历史学之间长期的弱交流态势, 不能不说是考古学和历史学的共同损失。历史学, 特别是中国古代史的研究, 需要考古学的参与, 为其提供证明观点的有力证据, 考古学需要中国古代史为其提供基本方向和指引。

中国古代史的研究大多依靠传世文献, 传世文献的抵牾和错讹之处甚多, 加之古人用语的模糊和缺乏对概念界定的习惯, 使得对一些历史问题长期争论不休而得不到解决。考古学通过科学的地层分析和器物界定, 给我们提供了较为确定的历史信息, 使我们一步步走近历史真实。因此, 利用和吸收考古学的研究成果, 是中国古代史研究不可缺少的必要环节。李玄伯先生说:“解决古史的唯一方法就是考古学。” (8) 这可谓一语中的。殷墟的发掘和甲骨文的出现, 解决了商文化的问题;睡虎地秦墓竹简的出土, 回答了秦律的疑问;张家山汉简的出土, 为汉代土地制度的研究带来了新的机遇, 等等, 无不是考古学成果的作用。可见, 中国古代史学科的发展离不开考古学的支撑。王国维先生曾经提出研究中国古代史的“二重证据法”, 即以“地下之新材料”与“纸上之材料”相互印证的研究方法, 可谓慧眼独具。

具体涉及中国古代史的课程教学, 我们需要跟踪考古学的新成果, 及时将考古学的成果运用到教学中。如讲述夏代, 应联系二里头考古发掘情况, 证明夏文化的确凿无疑;讲述《孙子兵法》, 应联系银雀山汉墓出土的《孙子兵法》, 证明其所言不虚。总之, 在讲述具体历史史实时, 结合考古发现的新成果, 不仅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而且可以纠正中国古代史教材中一些相对滞后的内容。

四、运用多媒体教学技术和手段, 提高课程教学质量

随着现代教学技术和手段的进步, 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在中国古代史课程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 可以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提高教学质量。

在传统中国古代史教学中, 教学主要以讲授为主, 手段单一, 靠的是教师的一本教案、一支粉笔、一张嘴。但中国古代史课程内容繁杂, 历史时间跨度大, 教学时间有限, 因此, 要面面俱到, 不仅困难, 而且教学效果不佳。多媒体具有传统教学手段无法比拟的优势, 它通过直观的影像, 配以声音信息, 让学生如身临其境, 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视听器官, 帮助学生掌握和理解问题, 提高学习兴趣。如在讲授原始社会时, 通过直观的图像, 可再现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工具的不同形状, 使学生快速把握旧石器和新石器的差异和不同特点;可以再现北京猿人和山顶洞人的不同外形, 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进化的意义。

在中国古代史教学中, 基本史料和各种流派的观点非常多, 这些都是需要学生掌握的。如果利用传统的教学手段, 将其均写在黑板上, 那么不仅费时费力, 而且师生都会感到疲乏, 不仅影响教学任务的完成, 而且使学生觉得枯燥, 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 可以节约时间, 给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基本史料和学术动态,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中国古代史课程是一门基础课, 涵盖面非常广泛, 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科学、艺术等各个方面。教师在课堂上要尽可能多地为学生提供信息资源。传统的教学手段所传递的信息是非常有限的, 多媒体技术通过信息存储器和更广泛的网络, 能够克服传统人力的局限, 为学生提供各种需要的信息。正如有的学者所说的, 在中国古代史课程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课件, “增强了教学的直观性和互动性, 学生在课堂上可以直接观看到与中国古代史教学有关的人物、器物、地图、遗址、表格、文献资料、思考题等”[3]。这正是多媒体教学的一个重要优点。

当然, 无论多媒体技术多么优越, 它总是教学的辅助手段, 对其不能过于依赖。教学不仅是传授知识的手段, 而且是师生心灵沟通和情感交流的过程。过于依赖多媒体手段, 会影响教师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 最终影响教学效果。因此, 无论现代技术如何发达, 都不应该忽视师生交流, 现代教育技术只有和传统教学手段相互配合, 取长补短, 才会发挥作用。

摘要:《中国古代史》是针对大学低年级学生开设的专业基础课。转变大学低年级学生的学习方法和思维习惯是教师面临的难题。文章认为, 应用研究和讨论的方式, 介绍学术研究的新成果, 及时跟踪和吸收考古学的成果, 恰当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能够较好地完成《中国古代史》的教学任务。

关键词:《中国古代史》,课程教学,学术前沿,多媒体教学

参考文献

[1]朱绍侯, 张海鹏, 齐涛.中国古代史[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2004.

[2]朱凤瀚.论中国考古学和历史学的关系[J].历史研究, 2003 (1) :45-56.

中山大学“中国近代史”课程建设总结 篇3

关键词:《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集体记忆;历史认同;国家认同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6)07-0261-03

一、大学生历史认同建构的重要性

“认同”是一个心理学术语,认同的逻辑起点源于人的自我认知,它萌发自人的内心深处,是汇聚了情感、观念、信仰与理想等因素的一个复合体。而且,“认同”是动态的、鲜活的,是主体和客体必然要发生作用和互动的一个过程。历史认同是人们对整个民族共同体长期共同生活所形成的历史的肯定性体认,其核心是对一个民族的历史的客观发展规律的认同。历史认同是对“我们从哪里来”的解释,是群体对过往的集体记忆,是自我认同向过去的延伸。大学阶段是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时期,建构大学生的历史认同是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重要目标。

(一)历史认同是国家认同的重要基础

国家认同(National identity)就是在有他国存在的情况下,国民对自己国家独特性的想象、认识和期待。国家认同不仅表现为对国家的归属感,还表现为对国家的历史、文化、传统的尊重和热爱,对国家制度、法律、政策的支持和服从,以及愿意为了国家利益而奉献的爱国热忱[1]。在全球化浪潮席卷世界每个角落的今天,培育国民国家认同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当前,我国对国家认同建设十分重视,并将其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的核心内容,强调增强国民的国家认同对弘扬爱国主义的重要作用。2015年5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会见中国国民党大陆访问团时表示:“两岸交流,归根到底是人与人的交流,最重要的是心灵沟通。两岸同胞要以心相交、尊重差异、增进理解,不断增强民族认同、文化认同、国家认同。”

在现代政治中,国家认同协调的是人民与国家之间的关系[2]。然而,从个人层面上看,每个人的国家认同建构都不是随意的,而且,国家认同的形成是一个微妙的、交叉递进的过程。仔细窥察这个过程,我们会发现,历史认同是国家认同的重要基础。

(二)建构历史认同有利于培育民族精神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形成的,为本民族大多数成员所认同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道德规范、精神气质的总和。在长期历史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

建构历史认同有利于培育民族精神。民族精神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形成的,只有认同民族发展的历史和客观规律,才会对民族精神产生亲近、认可和皈依。在五千多年的风风雨雨中,中华民族虽然历尽沧桑,但绵延不绝,而且还创造了丰富多彩、灿烂辉煌的古代文明,表现出顽强的生命力;在近代,中华民族遭遇“三千年未遇之变局”,历尽劫难、屡遭侵略,但中国人民自强不息、不畏牺牲,实现了中华民族的独立解放,取得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就。一幕幕生动的历史情景剧,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一首首壮丽的历史诗歌,都是中华民族过往的集体记忆。所以,尊重历史、认同历史,认可中华民族悠久而激荡的历史脉络,才会对中华民族精神产生发自内心的亲近和皈依。

二、《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特性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下简称《纲要》)课程是“05方案”开设的4门理论课之一,从某种程度上讲,具有交叉学科的属性,它的学科性质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但主要内容又是历史学科的组成部分——中国近现代历史。简单地说,这门课是借历史教育之手段达到思想政治教育之目的。

(一)《纲要》课程的内容有利于建构大学生历史认同

《纲要》课程讲述的是1840年以来中国的历史,这段历史对中华民族来说非常特殊。因为,一方面,这段历史距离今天仅仅170余年,仿佛就在昨天,甚至很多历史变迁仍在进行中,犹如二战残留的炮弹至今仍被埋在世界许多角落不为人知。所以,这段历史的借鉴作用十分显著;另一方面,中国自1840年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遭遇了太多的变局,经历了太多的耻辱,被动和主动地进行了太多抉择,今天的中国之所以是今天这个样子,必须从近代的中国说起,所以最需要探索近现代历史发展的规律,也最需要大学生去了解和把握。“学习‘纲要课,可以警醒世人,使青年学生更好地体会到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落后就要挨打的深刻内涵,更好的培养他们的忧患意识。”[3]

(二)《纲要》课程的属性有利于建构大学生历史认同

《纲要》课程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属性,以中国近现代历史为内容,既可以避免历史教学的大幅重复,又可以从思想教育角度发挥育人作用。一方面,众所周知,历史的功用显著而深远,犹如恩格斯所言:“历史就是我们的一切。”历史既有借鉴功能,还有培育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的重要功用。所以,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学生的历史教育。在我国,中小学阶段的历史教育仅仅普及常识,大学阶段则只有历史学专业才继续接受历史教育。另一方面,《纲要》课程定位为大学本科生必修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旨在解决核心问题,廓清历史疑惑,指引前进方向。这门课程轻历史内容讲述、重历史问题答疑,轻历史细节描绘、重爱国主义教育,轻历史过程演示、重历史规律探索。当前,中国社会正处于剧烈变革时期,各种社会思潮喷涌滥觞,人们对历史的认识往往出现偏差、谬误。尤其是在“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影响下,许多青年学生对中国近现代历史上一些重大问题的认识混沌无知,甚至背离真相。

三、利用《纲要》课程建构大学生历史认同

大学生历史认同的建构可以借助《纲要》这门思想政治理论课,通过保存集体记忆、培养历史意识、树立历史使命感和现实责任心等途径来实现。

(一)利用《纲要》课程保存集体记忆

“集体记忆”(Collective memory)是一个社会心理学概念,是一个具有自己特定文化内聚性和同一性的群体对自己过去的记忆。特定的集体记忆反映着一定群体的价值取向、心态结构、技术水平、认识程度、叙述手段等文化特征[4]。集体的历史记忆是历史认同的前提和基础,“历史失忆必会产生‘数典忘祖、‘认贼作父的结果而不自知,‘历史认同发生错乱,必然会产生对民族或国家的疏离感。”[5]

也许是因为复杂,也许是因为距离太近,人们对中国近现代史的认识竟出现种种诡异走向,例如“历史虚无主义”“抗日神剧”“抹黑英雄”,历史才仅仅过去一百多年,这种走向说明了什么呢?其中的原因很多很复杂,但最根本的一个原因是集体记忆的丧失或偏差。一般来说,集体记忆的保存有赖于先辈的口耳相传、各种历史遗址和遗迹、人们有意识的系统教育。对于大学生来说,《纲要》课程就是集体历史记忆的系统教育。《纲要》课程虽只是讲述1840年以来170余年的中国历史,但内涵却十分丰富。这门课程承接中国古代史、回顾了古代中国的发展历程,梳理了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概述了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为救亡图存进行的探索,讲述了中国革命的发生历程和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艰苦的民族解放运动,分析了中国走上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道路以及实施改革开放国策的必然性。中国的近现代历史纷繁复杂,西方世界的冲击和中国社会的回应,全球工业化趋势下中国的现代化转变,从昌盛的世界文明古国到衰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从封建帝制到民主共和制、再到新民主主义制度和社会主义制度,从儒家思想到三民主义、再到马克思主义,从国民党到共产党,无论哪个主题都足以引发无尽的争论和臆想。难怪费正清曾唏嘘感叹,近代以来,“中国人民走了一条巉岩坎坷的路,里里外外都充满莫测的变化”[6]。为了保存和唤起集体历史记忆,《纲要》课程教学要围绕中国近现代历史的主题展开,注重历史脉络的勾勒、历史主线的描画、历史问题的解疑,从而达到教学之目的。

(二)利用《纲要》课程培养历史意识

在保存历史记忆之后,建构历史认同还必须培养历史意识。历史意识就是能够跨越特定时空探察人生、社会和世界,审视过去、现在和将来的一种思维观念与方法。人类社会过去发生的历史现象是一种客观存在,但人们对于这种客观存在的历史的认识却不可避免地打上了认识者的主体意识的烙印。因此,科学地看待历史、养成正确的历史意识,才能对历史产生依从和认同。

《纲要》课程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历史意识。一方面,历史意识的产生立足于历史反思,《纲要》课程强调重大历史问题的廓清和历史发展规律的反思。这门课程的主要目的是“了解国史、国情”“领会历史和人民是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选择了改革开放”。很明显,这门课程的目的是要向大学生廓清中国近现代历史上的一些重大问题,要让大学生思考近现代中国社会发展和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进程和内在规律。比如说,针对“历史和人民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这一问题,必须弄清楚以下问题:20世纪初,围绕“中国向何处去”,中国社会上各种思潮汹涌泛滥,为什么人们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到底有没有相通之处?远道而来的马克思主义是如何开始其中国化进程的?澄清一个问题,就必须弄清相关的一系列问题,必须针对社会上的错误观点解答问题,并置身于问题之上,从微观到宏观,进而思考和省察历史缘何如此走向。这一个过程,其实就是看待历史和反思历史的过程,也是历史意识养成的组成部分。另一方面,历史意识的产生与历史使命感密切相关。很显然,有了历史使命感,有了一种担待和肩负自己民族的历史、并沿着历史的足迹继续前行的理念和气度,才能萌发出一种理性、科学的历史意识。尤其在当前中国大众文化市场化、娱乐化、功利化、世俗化的趋势下,宣扬主流价值观念,养成理性、严肃的历史认知,增强青少年的历史使命感,是十分必要的。《纲要》课程虽然描述的是近现代中国历史,但时时刻刻关注当前的中国:今天的中国是怎样从昨天的中国走过来的,未来的中国又应该如何走下去。无疑,这门课程的最终落脚点就是培养学生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教材开篇就描绘了中国灿烂的古文明、鸦片战争后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强烈反差之下,读者脑海里自然就浮现了两个问题:近代中国为什么会落后?中华民族怎样才能复兴?带着这样的问题,《纲要》课程将“中国一代又一代的仁人志士和人民群众为救亡图存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英勇奋斗、艰苦探索的历史”一一展示,引导受众去体验中国曾经的苦难命运,去感受先辈的艰难求索,去接纳我们实现民族复兴的巨大精神动力,并最终落到现实的归宿上。

——————————

参考文献:

〔1〕左高山.政治忠诚与国家认同[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0,(2).

〔2〕林尚立.现代国家认同建构的政治逻辑[J].中国社会科学,2013,(8).

〔3〕郝温娜.高校“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中的几点思考[J].中州大学学报,2010,(1).

〔4〕蒋大椿,陈启能.史学理论大辞典[Ml.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1127-1128.

〔5〕王仲孚.历史认同与民族认同[J].历史教学问题,2001,(1).

〔6〕费正清.伟大的中国革命[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0.5-6.

大学中国近代史考试重点 篇4

二、考试重点:

1、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社会性质及其基本特征是什么?(P16;11;13-14)

2、近代中国社会的两大历史任务是什么?为什么说第一个任务为第二个任务创造了前提?(P17-18)

3、《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P21;22;27)

4、近代中国历次反侵略战争失败的原因是什么?(P35)

5、《资政新篇》是一个具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方案。(P43)

6、简述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P47)

7、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P48)

8、戊戌变法时期颁布的政令主要有哪些内容?(P52-53)

9、简述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P53-54)

10、清末新政的主要措施有哪些?(P58)

11、简述孙中山三民主义学说的基本内容。(P60-61)

12、简述二十世纪初年革命派与改良派论战的主要内容和意义。(P62-64)

13、简述《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主要内容。(P66)

14、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P67)

15、在新文化运动中,“民主”和“科学”的具体内涵是什么?(P98)

16、简述十月革命是如何推动中国先进分子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转向社会主义的?(P101-102)

17、试论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特点和意义。(P114-115)18、20世纪20年代后期、30年代前中期,中国共产党内为什么连续出现“左”倾错误?(P134)

19、西安事变。(P146)

20、列举历史事实说明,国民党与抗日正面战场的地位和作用。(P149-151)

21、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意义和基本经验。(P166-167)22、1946年政治协商会议的主要内容有哪些?它的意义如何?(P171-172)

23、简述《共同纲领》的主要内容。(P189)

24、为什么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基本经验是什么?(P191-193)

25、简述实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国内外条件。(P215)

26、农业合作化的基本原则和方针是什么?(P221)

27、简述中共八大路线的主要内容。(P232)

28、简述1958年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内容并对其进行评价。(P237)

29、简述邓小平南方谈话的主要内容和历史意义。(P276-277)30、简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主要任务。(P289)

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

一、军事侵略:①发动侵略战争,屠杀中国人民 ②侵占中国领土,划分势力范围③勒索赔款,抢掠财富。

二、政治控制:①控制中国的内政、外交②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③扶植、收买代理人。

三、经济掠夺①控制中国的通商口岸②剥夺中国的关税自主权③实行商品倾销和资本输出④操纵中国的经济命脉。

四、文化渗透①披着宗教外衣,进行侵略活动②为侵略中国制造舆论 如何认识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的意义和失败的原因、教训?

意义太平天国起义虽然失败了,但它具有不可磨灭的历史功绩和重大的历史意义。①太平天国起义沉重打击了封建统治阶级,强烈震撼了清政府的统治根基,加速了清王朝的衰败过程。②太平天国起义是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具有不同以往农民战争的新的历史特点。③太平天国起义还冲击了空子和儒家经典的正统权威,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④太平天国起义还有力的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给了侵略者应有的教训。⑤在19世纪中叶的亚洲民族解放运动中,太平天国起义是其中时间最久、规模最大、影响最深的一次,他和亚洲国家的民族解放运动汇合在一起,冲击了西方殖民主义者在亚洲的统治。原因A、从主观上看:①农民阶级不是新的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代表。他们无法克服小生产者所固有的阶级局限性,因而无法从根本上提出完整的正确的政治纲领和社会改革方案。无法制止和克服领导集团自身腐败现象的滋长,也无法长期保持领导集团的团结,削弱了太平天国的向心力和战斗力。②太平天国是以宗教来组织发动群众的,但是拜上帝教不是科学的思想理论,它不仅不能正确指导战争,而且给农民战争带来了危害。③太平天国也没能正确对待儒学。④太平天国不能把西方国家的侵略者与人民群众区别开来,对西方侵略者还缺乏理性的认识。B、从客观上看:中外反动势力勾结起来,联合镇压太平天国。教训太平天国起义及其失败表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农民具有伟大的革命潜力。但它自身不能担负起反帝反封建取得胜利的重任,单纯的农民战争不可能完成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重任。

如何认识洋务运动的性质和失败的原因、教训?

性质洋务运动是清朝封建统治阶级中的洋务派为了维护清朝的封建统治而实行的一场自救改革运动,即具有进步性,也具有落后保守性。原因①洋务运动具有封建性。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洋务派企图在不改变中国固有的制度与道德的前提下,以吸取西方近代生产技术为手段,来达到

维护和巩固中国封建统治的目的,这就严重限制了洋务运动的发展。②洋务运动对外国具有依赖性。西方列强依据种种特权,从政治经济等各方面加紧对中国的侵略控制,他们并不希望中国真正富强起来,而洋务派处处依赖外国,企图以此来达到自强求富的目的,无异与虎谋皮。③洋务企业的管理具有腐朽性。洋务企业虽然具有一定的资本主义性质,但其管理確是封建式的,企业内部充斥着营私舞弊、贪污中饱、挥霍浪费等腐败现象。教训地主阶级不能担负起中国近代化的历史重任。如何认识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和失败的原因、教训?

意义:①戊戌维新运动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维新派在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高举救亡图存的旗帜,要求通过变法,发展资本主义,使中国走向富强之路。维新派的政治实践和思想理论,不仅贯穿着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而且推动了中华民族的觉醒。②戊戌维新运动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改革运动。③戊戌维新运动更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④戊戌维新运动不仅在思想启蒙和文化教育方面开创了新的局面,而且在社会风习方面也提出了许多新的主张。原因:戊戌维新运动的失败,主要是由于维新派自身的局限和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强大的守旧势力的反对。维新派本身的局限性突出表现在:①不敢否定封建主义。他们在政治上不敢根本否定封建君主制度,在经济上,虽然要求发展资本主义,却未触及封建主义的经济基础——封建土地所有制。②对帝国主义报有幻想。他们大声疾呼救亡图存,却又幻想西方列强能帮助自己变法维新,结果是处处碰壁。③惧怕人民群众。维新派的活动基本上局限于官僚士大夫和知识分子的小圈子。他们不但脱离人民群众,而且惧怕甚至仇视人民群众,因此,运动未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教训:戊戌维新运动的失败不仅暴露了中华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同时,也说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企图通过统治着自上而下的改良道路,是根本行不通的。要想争取国家的独立、民主、富强,必须用革命的手段,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联合统治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制度。革命派和改良派论战中是如何论述革命的必要性、正义性、进步性的?

1905年至1907年间,围绕中国究竟是采取革命手段还是改良方式这个问题,革命派与改良派分别以《民报》、《新民丛报》为主要舆论阵地,展开了一场大论战。革命派在论战中论述了革命的必要性、正义性、进步性。①清政府是帝国主义的“鹰犬”,因此,爱国必须革命。只有通过革命,才能“免瓜分之祸”,获得民族独立和社会进步。②进行革命固然有牺牲,但是,不进行革命,而容忍清王朝在中国的统治,中国人民就不能免除痛苦和牺牲。革命虽不免流血,但可“救世救人”,是疗治社会的良药。③人们在革命过程中所付出的努力,乃至作出的牺牲,是以换取历史进步为补偿的。革命本身正是为了建设,破坏与建设是革命的两个方面。为什么说辛亥革命引起了巨变?

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领导的以反对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为目的的革命,是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民主革命。在近代历史上,辛亥革命是中国人民救亡图存、振兴中华而奋起革命的一个里程碑,它使中国发生了历史性巨变。①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势力的政治代表、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代理人——清王朝的统治,沉重的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使中国反动统治者在政治上乱了阵脚。②辛亥革命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政府。③辛亥革命给人们带来一次思想上的解放。④辛亥革命促使社会经济、思想习惯和社会风俗等方面发生了新的积极变化。⑤辛亥革命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而且推动了亚洲各国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

辛亥革命为什么会失败?失败说明了什么?

失败原因A从根本上说,是因为在帝国主义时代,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资本主义的建国方案是行不通的。帝国主义与袁世凯为代表的大地主、大买办以及旧官僚、立宪派一起勾结起来,从外部和内部绞杀了这场革命。B从主观方面来说,在于它的领导者资产阶级革命派本身存在着许多弱点和错误。①没有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②不能充分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③不能建立坚强的革命政党,作为团结一切革命力量的强有力的核心。教训辛亥革命的失败表明,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没有能够救中国,先进的中国人需要进行新的探索,为中国谋求新的出路。中国的先进分子为什么和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

(1)斗争实践——中国选择马克思主义是近代以来先进中国人向西方探索救国救民真理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农民阶级、洋务派、维新派、革命派的努力先后失败。(2)思想启蒙——五四新文化运动思想启蒙的结果;三次大论战,最终确立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革命的指导思想地位。(3)阶级基础——五四前后工人阶级的壮大及其斗争为中国选择马克思主义提供了阶级基础和实践需求。(4)外来影响——“一战”的影响:“一战”充分暴露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内在矛盾,中国人对资本主义方案产生了怀疑;俄国十月革命的推动:十月革命给陷于彷徨、苦闷的中国人昭示了新的理想目标和建国方案,这就是走俄国人的路,搞社会主义。

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①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革命有了坚强的领导核心,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有了可以依赖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中国革命从此不断向前发展,由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推进。②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革命有了科学的指导思想。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制定了正确的革命纲领和斗争策略,为中国人民指明了斗争的目标和走向胜利的道路。③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革命有了新的革命方法,并沟通了中国革命和世界无产阶级革命之间的联系,为中国革命获得了广泛的国际援助和避免走资本主义提供了客观可能性。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中国革命呈现了哪些新面貌?为什么?

① 第一次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为中国人民指出了明确的斗争目标。②发动工农群众开展革命斗争,在中国掀起了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同时,中国共产党也开始从事发动农民的工作,农民的运动蓬勃发展。③实行国共合作,并在合作中发挥主导作用,掀起大革命高潮,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是如何探索和开辟中国革命新道路的?

①开展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斗争。1927年8月,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紧急会议(八七会议),彻底清算了大革命后期的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错误,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方针。八七会议以后,举行了南昌起义、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广州起义。中国革命由此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②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以农村为重点,到农村去发动农民,进行土地革命,开展武装斗争,建设根据地,这是1927年以后中国革命发展的客观规律所要求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这条革命心道路的开辟,依靠了党和人民的集体奋斗,凝聚了党和人民的集体智慧。而毛泽东是其中的杰出代表。③毛泽东不仅在实践中首先把革命进攻的方向指向了农村,而且从理论上阐明了武装斗争的极端重要性和农村应当成为党的工作中心 的思想。1928年,毛泽东写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社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等文章,明确指出以农业为主要经济的中国革命,以军事发展暴动,是一种特征;还科学阐明了共产党领导的土地革命、武装斗争于根据地建设这三者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1930年,《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文中,毛泽东指出:红军、游击队和红色区域的建立和发展,是半殖民地中国在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农民斗争的最高形式,和半殖民地农民斗争发展的必然结果,并且无疑议的是促进全国革命高潮的最重要因素。④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理论,是对1927年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红军和根据地斗争经验的科学概括。它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同当时党内盛行的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把共产国际和苏联经验神圣化的错误倾向做坚决斗争基础上形成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理论的提出,标志着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初步形成。⑤随着革命新道路的开辟,中国革命开始走向复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红军和根据地逐步发展起来。红军游击战争实际上已经成为中国革命的主要形式,农村根据地成为积蓄和锻炼革命力量的主要战略阵地。

为什么说中国的抗日战争是神圣的民族解放战争?

从世界意义上看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是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的战争,战火遍及亚洲、欧洲、非洲、大洋洲,有80多个国家和地区,约20亿人口卷入其中。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对世界各国夺取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维护世界和平的伟大事业产生了巨大影响。从战争的性质上看抗日战争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和帝国主义的日本之间在20世纪30年代展开的一个决死战争,是一个民族反对另一个民族侵略、压迫、奴役的战争。中国是正义的、进步的反侵略战争,是得道的;日本是非正义的、野蛮的、侵略战争,是失道的。日本侵略者肆意践踏中国的大好河山,屠杀中国军民,强行掠夺中国劳工,蹂躏和摧残妇女,进行细菌战和化学战,制造了南京大屠杀等一系列灭绝人性的惨案,犯下了令人发指的罪行,使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遭到了惨重破坏,使中华民族蒙受了巨大损失。从战争的结果上看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是20世纪中国和人类历史上的重大事件。中国人民彻底打败了日本侵略者,捍卫了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使中华民族避免遭受殖民奴役的厄运。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①中国共产党积极倡导、促成、维护抗日统一战线,最大限度动员全国军民共同抗战成为凝聚全民族抗战力量的杰出组织者和鼓舞着。②毛泽东思想。制定、实施了一套完整的抗战策略和方针,提出了持久抗战的战略思想,对抗战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③中国共产党通过游击战开辟敌后战场,建立抗日根据地,牵制和消灭了日军大量有生力量,减轻了正面战场的压力,也为抗日战争的战略返攻准备了条件。④中国共产党人以自己最富于献身的爱国主义、不怕流血牺牲的模范行动,支撑起全民族救亡图存的希望,成为夺取抗战胜利的民族先锋。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是 20 世纪中国和人类历史上的重大事件。①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彻底打败了日本侵略者,捍卫了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使中华民族避免了遭受殖民奴役的厄运。抗日战争的胜利,结束了日本在台湾 50 年的殖民统治,使台湾回到祖国的怀抱。②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使中国人民在精神上、组织上的进步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中国人民通过抗日战争的实践认识到,中国共产党是领导中国各族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坚强核心。正是在抗日战争胜利的基础上,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

取得了整个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③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大团结,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这就是:坚决维护国家和民族利益、誓死不当亡国奴的民族自尊品格;万众一心、共赴国难的民族团结意识;不畏强暴、敢于同敌人血战到底的民族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勇于依靠自己的力量战胜侵略者的民族自强信念;开拓创新、善于在危难中开辟发展新道路的民族创造精神。④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对世界各国夺取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维护世界和平的伟大事业产生了巨大影响。中国人民为最终战胜世界法西斯势力作出的历史性贡献,在全世界人民面前树立了一个以弱胜强的范例。中国参与发起成立联合国并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显著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

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① 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创立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对抗日战争发挥了重要的指导作用。中国共产党积极倡导、促成、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最大限度地动员全国军民共同抗战,成为凝聚全民族力量的杰出组织者和鼓舞者。中国共产党人以自己最富于献身精神的爱国主义、不怕流血牺牲的模范行动,支撑起全民族救亡图存的希望,成为夺取抗战胜利的民族先锋。②中国人民巨大的民族觉醒、空前的民族团结和英勇的民族抗争,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决定性因素。抗日战争唤起了全民族的危机意识和使命意识。在抗日战争中,军队和老百姓相结合,武装斗争与非武装斗争相结合,前方斗争和后方斗争相结合,公开斗争与隐蔽斗争相结合,特别是敌后军民广泛开展伏击战、破袭战、地雷战、地道战、麻雀战等,创造了人类战争史上的奇观,使日本侵略者陷入了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国民党的爱国官兵也为反对日本的侵略作出了贡献。③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同世界所有爱好和平和正义的国家和人民、国际组织以及各种反法西斯力量的同情和支持也是分不开的。

抗日战争胜利的基本经验:

①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是中国人民战胜一切艰难困苦、实现奋斗目标的力量源泉。在抗日战争中,中华民族形成了广泛的抗日统一战线,显示了空前的大团结,形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全民族抗战。没有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就没有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②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是中国人民团结奋进的精神动力。抗日战争大大丰富和升华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这是抗日战争得以坚持和胜利的重要的思想保证。③提高综合国力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基本保证。一个国家只有首先自强,才能在世界上自立。④中国人民热爱和平,反对侵略战争,同时又决不惧怕战争。中国人民进行反侵略战争,是为了捍卫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权利,是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和人类和平进步事业的重大贡献。⑤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华民族才能捍卫自己的生存和发展的权利,才能创造美好的未来。为什么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弱国战胜强国的范例?

①从实力对比来看,抗日战争是弱国对强国的战争。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综合实力都很落后,是弱国。而日本是世界上一等强国,军事、经济实力和政治组织力量都很强大。②从战略对比来看,抗日战争是大国对小国的战争。③从战争性质上看,抗战是中国抵御日本侵略的正义战争。中国是正义的、进步的反侵略战争,是得道的;日本是非正义的、野蛮的、侵略战争,是失

道的。④从战争结果上看,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取得了近代以来的第一次反侵略战争的完全胜利。中国人民彻底打败了日本侵略者,使中华民族避免遭受殖民奴役的厄运。为什么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①中国共产党作为工人阶级的政党,不仅代表着中国工人阶级的利益,而且代表着整个中华民族和全中国人民的利益。②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武装起来的,他以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即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毛泽东思想为一切工作的指针。③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过程中始终英勇地站在斗争的最前线。以实际行动表明了自己是最有远见,最富于牺牲精神,最坚定,而又最能虚心体察民情并依靠群众的坚强的革命者,从而赢得了广大中国人民的衷心拥护。④“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是中国人民基于自己的切身体验所确认的客观真理。为什么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宣告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时代已经到来,中国历史由此开辟了一个新纪元。①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压迫中国、奴役中国人民的历史从此结束,中华民族一洗近百年来蒙受的屈辱,开始以崭新的姿态自立于世界的民族之林。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②本国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统治的历史从此结束,长期以来受尽压迫和欺凌的广大中国人民在政治上翻了身,第一次成为新社会、新国家的主人。一个真正属于人民的共和国建立起来了。③军阀割据、战乱频仍、匪患不断的历史从此结束,国家基本统一,民族团结,社会政治局面趋向稳定,各族人民开始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人民可以集中力量从事经济文化等方面建设的时期开始到来了。④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⑤中国共产党成为全国范围内的执政党。它可以运用国家政权凝聚和调集全国力量,解放并发展社会生产力,以造福于各族人民,造福于整个中华民族。这就为巩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成果,为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根本的政治保证。总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基本的胜利,标志着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结束和新民主主义社会在全国范围内的建立。这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伟大胜利。近代以来中国面临的第一项历史任务,即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任务基本上完成了;这就为实现第二项历史任务,即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共同富裕,创造了前提,开辟了道路。怎样理解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1)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力量相对来说比较强大,它是实现国家工业化的主要基础。而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是国家独立和富强的当然要素和必要条件。(2)资本主义经济力量弱小,发展困难,不可能成为中国工业起飞的基础。(3)对个体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是保证工业发展,实现国家工业化的一个必要条件。(4)当时的国际环境也促使中国选择社会主义。总之,这一选择是十分必要的、完全正确的。通过这一选择,中国共产党创造性的完成了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伟大、最深刻的社会变革,开始了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

为什么说完成社会主义改造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和最深刻的社会变革?

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为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基础。(1)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在一个几亿人口的大国中,能够比较顺利地实现消灭私有制这样复杂、困难和深刻的社会变革,不但没有造成生产力的破坏,反而促进了工农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并且得到人民群众的普遍拥护而没有引起巨大的社会动荡,这的确是

伟大的历史性胜利。(2)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我国社会的经济结构发生了根本变化,几千年来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阶级剥削制度基本上被消灭,社会主义经济成了国民经济中的主导成分,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在中国基本确立。它与1954年召开的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确立的社会主义政治体制一起,完成了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中国从新民主主义社会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3)中国共产党在实践中把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社会主义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以新的经验和思想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4)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大大解放了我国的社会生产力,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为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总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是20世纪中国历史上的第二次历史性巨变。这是中国从古未有的人民革命的大胜利,为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了前提,奠定了基础 帝国主义侵略中国有功还是无功,有理还是无理?

论述帝国主义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历史命运和历史选择。帝国主义侵略中国总的来说是无功的,无理的。当然并不能完全的说帝国主义侵华是完全无作用的,如鸦片战争使中国的一部分知识分子觉醒,他加速了封建主义的毁灭速度。

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中国,客观上给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一定的条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但这与西方殖民主义者宣扬的“侵华有功”是截然不同的。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中国的目的,决不是要帮助中国发展资本主义,它对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刺激作用是在客观上发生的,正如马克思所说,它们只是充当了历史不自觉的工具。

随着帝国主义列强侵略的加深,帝国主义越来越成为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最主要障碍。鸦片战争后,帝国主义列强通过发动野蛮的侵略战争,强迫中国签订一系列不平等的条约,从各方面控制和操纵了中国,在政治上,帝国主义列强践踏了中国神圣的主权,在中国割占领土,攫取了中国的海关主权、司法主权和外交权等许多特权;在经济上,帝国主义列强控制和掌握了中国的海关,垄断了中国的金融、航运、进出口贸易等经济特权,牢牢控制了中国的经济命脉;在文化上,帝国主义列强通过在中国传教,办医院,办学校,吸引留学生等文化侵略政策,麻痹中国人民的精神,培养为他们侵略政策服务的买办文人;另外,帝国主义列强还在侵略的过程中,杀人放火、抢劫财物,无恶不作,对中国人民犯下了滔天罪行,给中国人民带来无法估量的精神损失和精神伤害。

帝国主义的侵略使得中国人民开始总结教训,寻找救国的道路和御敌的方法,中国人开始有了普遍的民族意识的觉醒。由于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传统,救亡图存成了时代的主旋律。近代以来,中国的志士仁人正是怀着强烈的危机感和民族意识,历经千辛万苦,不怕流血牺牲,去探索挽救中华民族危亡的道路的。甲午战争后的戊戌变法、辛亥革民,都是在救亡图存、振兴中华这面爱国主义的旗帜下发生的。这些斗争和探索,使中华民族燃起了新的希望,标志着中华民族进一步的觉醒。

(回答该题应分别叙述帝国主义侵略在经济、政治、文化以及对中国人民犯下滔天罪行等方面加以说明,以增强论点的说服力,同时揭露侵略者鼓吹“侵华有功”的颠倒黑白的丑恶嘴脸。)从中国人民自新求强的历史艰辛及最后胜利看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

鸦片战争以来到1949年成立新中国,我们国家先后经历了反帝国主义侵略,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华民族抗日战争的一系列的困难及挫折,但是中国人民没有被打倒,而是凭着一种力量走到了今天,这种力量就是——民族精神。中华民族的精神是我们生存和发展的支撑,我们要透过历史看到这种精神并继续发挥

它的作用。爱国主义精神 团结合作精神 艰苦奋斗的精神 总之,中华民族精神博大精深,我们之所以有今天的成就是我们民族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生动体现。当然,这种传统精深要与时代精深融会,才能焕发更强的生命力。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的比拼,经济实力技术实力是物质基础,但离不开民族精神的支撑。所以我们要总结历史经验,从那段悲壮史中汲取力量,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凝聚民族力量,发奋图强,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团结奋斗。(注:答题思路,回顾历史,看到中华民族的精神所在并加以论述,联系实际展望未来)

5、论述近现代以来中国人民所进行的“三大选择”的必然性与进步性。

选择马克思主义的必然性:事实表明,不触动封建根基的自强运动和改良主义、旧式的农民战争,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民主革命,及照搬西方资本主义的其他种种方案都不能完成救亡图存的民族使命和反封建的历史任务,中国期待着新的社会力量寻求先进理论。这时俄国十月革命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而五四运动促进了其在中国的传播和其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所以这种全新的社会力量选择马克思主义作为理论基础是必然的。

中国近代史人物评析——孙中山 篇5

报告书

题 目 《中国近现代历史人物述评》 姓 名 李秀秀 专 业 艺术设计 班 级 2011级(3+2)1班 学 号 201111310112

枣庄学院教务处、思政部

二〇一二年四月

内容简介:

孙中山,近代民主革命家,中国国民党创始人,三民主义的倡导者。首举彻底反封建的旗帜,“起共和而终帝制”。1905年成立中国同盟会。1911年辛亥革命后被推举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1940年,国民政府通令全国,尊称其为“中华民国国父”。1929年6月1日,根据其生前遗愿,将陵墓永久迁葬于南京紫金山中山陵。

他最大的成就是辛亥革命,建立了中华民国,推翻了中国几千年的封建专制制度!孙中山是20世纪站在时代前列的一位伟大人物,他发动和领导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终结了中国封建专制统治,推开了中国跻身现代化国家的藩蓠;他提出和倡行“三民主义”主张,关注民族、民权、民生问题,开凿了实现中国政治民主化的先河;他坚持实业救国,致力于变封建农业国为“社会主义”工业强国,构筑了中国未来经济现代化的蓝图;他传承先进文化,努力用近代文明荡涤封建主义思想意识污秽,推进了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的进程,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了重要的历史性贡献。

本报告主要从孙中山的人物简介、早期革命活动、主要成就、历任职务 及历史评价来评析孙中山这一伟大历史人物。

目录索引:

导言-----------------------4

孙中山人物简介-----4

早期革命活动-----------4

主要成就------------5

人物名言-----------5

历任职务-----------------------5

历史评价--------------------6

参考文献-------------------10

正文:

导言:

孙中山是20世纪站在时代前列的一位伟大人物,他发动和领导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终结了中国封建专制统治,推开了中国跻身现代化国家的藩蓠;他提出和倡行“三民主义”主张,关注民族、民权、民生问题,开凿了实现中国政治民主化的先河;他坚持实业救国,致力于变封建农业国为“社会主义”工业强国,构筑了中国未来经济现代化的蓝图;他传承先进文化,努力用近代文明荡涤封建主义思想意识污秽,推进了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的进程,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了重要的历史性贡献。

关键词:民主; 革命; 中华民国; 封建专制

这个学期学习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重温了中国历史人物以及历史事迹,其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近现代的重要历史人物——孙中山。

通过我对孙中山的了解及学习,我想任何一个历史人物都是一样的,有对的方面也有其错的方面。我们应该客观的来评价他们,毕竟人无完人,每个都是一样的,历史伟人也一样。

人物简介:孙中山,近代民主革命家,中国国民党创始人,三民主义的倡导者。首举彻底反封建的旗帜,“起共和而终帝制”。1905年成立中国同盟会。1911年辛亥革命后被推举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1940年,国民政府通令全国,尊称其为“中华民国国父”。1929年6月1日,根据其生前遗愿,将陵墓永久迁葬于南京紫金山中山陵。

他最大的成就是辛亥革命,建立了中华民国,推翻了中国几千年的封建专制制度!早期革命活动:

1、孙中山建立兴中会:1894年,孙中山联络海外华侨在檀香山成立了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兴中会,并提出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国,创立合众政府”的革命纲领。这之后,全国各地建立了许多革命团体,标志着资产阶级革命派渐渐形成,为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作好了准备。

2、中国同盟会的成立及其纲领:联合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等革命小团体,建立了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4

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的政治纲领。同盟会的成立,推进了民主革命形势的发展,标志着中国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3、领导了多次革命活动:黄花岗起义等,宣传了革命思想,鼓舞的志气,为辛亥革命的爆发奠定了基础。

4、提出了三民主义:孙中山在同盟会的机关报——《民报》发刊词中,孙中山首次提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三大主义,称为三民主义,三民主义是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同盟会的成立和三民主义的提出极大的推动了全国革命运动的发展

主要成就:他最大的成就是辛亥革命,建立了中华民国,推翻了中国几千年的封建专制制度!人物名言:

▲驱除鞑虏,振兴中华。▲天下为公。▲五权宪法乃兄弟我所独创。▲君志所向,一往无前,愈挫愈勇,再接再厉。▲物色有志学生,结为团体,以任国事。▲凡百事业,收效愈速,利益愈小;收效愈迟,利益愈大。

▲疾风然后知劲草,盘根错节然后辨利器。▲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要立志做大事,不要立志当大官。

▲心信其可行,则移山填海之难,终有成功之日。心信不可行,则反掌折枝之易,亦无收效之期。

▲努力向学,尉为国用。▲国家之本,在于人民。▲危难无所顾,威力无所畏。[我一生的嗜好,除了革命外,只有好读书,我一天不读书,便不能生活。

▲事功者一时之荣,志节者万世之业。▲惟愿诸君将振兴中华之责任,置之于自身之肩上。

▲治国经邦,人才为急。

▲政治两字的意思,浅而言之。政就是众人的事,治就是管理,管理众人的事便是政治。

▲学者贵知其当然与所以然,若偶能然,不得谓为学。

▲自己应为之事,勿求他人;今日应为之事,勿待明日。

▲古人进步最大的理由,是在能实行。能实行便能知,到了能知,便能进步。

▲做人最大的事情是什么呢?就是要知道怎样爱国。

▲天下大势,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

历任职务:

1900年1月————1905年8月20日 兴中会会长 英属香港 伦敦蒙难记

1905年8月20日——1912年8月25日 中国同盟会总理 日本东京 辛亥革命、武昌起义 1912年1月1日——1912年4月1日 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中国南京 中华民国成立 1912年8月25日——1914年7月8日 国民党理事长 中国南京 宋教仁遇刺、二次革命 1914年7月8日——1919年10月10日 中华革命党总理 日本东京 孙中山与宋庆龄结婚 1917年9月10日--1924年3月21日 中华民国陆海军大元帅 中国广州 护法运动 1919年10月10日 – 1925年3月12 中国国民党总理 中国广州 中国国民党全国第一次代表大会

1921年5月5日 – 1922年6月16日 中华民国大总统(非常时期)中国广州 第二次护法运动

历史评价: 孙中山是近代中国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特别是在学医行医期间结识了不少国际友人华人华侨等为以后革命奠定了基础与支持。孙中山是最早提倡以革命推翻满清统治,建立民国政府的革命家之一。由于孙中山早年即接受西方教育,认识西方世界较深,通晓外语,有医生学历,在中国内外都享有知名度;故被多数外国人视为革命领袖。而在国内,多数革命者也认为他的声望与能力足以成为革命组织的代表人物,也因此孙中山在武昌起义后顺利被选为临时大总统。孙中山去世后,蒋介石领导他创建的国民革命军进行北伐,在名义上完成中国的统一。由于当时参与革命的主要领导人物,特别是蒋介石、汪精卫两人,均为孙培育出来的领导人物,故当时的国民政府当以孙为最高的精神领袖,并推举三民主义为治国的最高指导。1937年中国抗日战争爆发后,孙成为蒋介石之外,凝聚全国向心力的象征人物之一。国民政府与旗下将领也往往以“保障孙总理的革命成果”为号召,鼓动人民建设和将士作战。因此到战争中后期,孙中山很自然被推举为中华民国的国父。孙中山亦为中国政治经济现代化之重要阶段性人物。他较全面地整合了近代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重要成分,包括宪政民主,人民主权(选举、罢免、创制、复决),权力分立制衡,与社会主义等等。另加上其个人认为有必要保留的中国传统制度机构——监察权与考试权,形成五权宪法学说。对西方重要思想在中国的普及,具有推动者的作用,促成西化民主派和共产主义派对中国未来建设的深入探索。而孙中山在其中采取某种折衷立场,却坚持共和民主之宪政体制,至今仍有其价值。

因此经历史证明孙中山确实是近代倡导共和革命,成功组织成分复杂的各种反满势力,并注入西方现代政治理论与宪政思想成分的领导人。孙中山与历代反抗封建王朝的农民起义英雄和同代资产阶级改良派代表人物之显著不同之处在于:一是通过其他方式独到的认真学习和深入思考,将欧美资本主义制度之精华 6

与中国落后封建专制制度之国情相结合,从“以民为本” 的宗旨出发,不仅提出了“三民主义”基础学说,同时还就改造落后旧中国的伟大目标,从国体、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外交诸方面作出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纲领、设想和规划,形成了系统化的革命理论;二是他自发动和组织革命伊始,终其一生,在领导整个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历程中,始终不渝地坚持彻底的反封建立场和坚定的革命方向,面对满清朝廷的通揖、反动军阀的围攻、帝国列强的威逼、维新保皇派的论战、阵营内部的叛乱、同党战友的分歧,在极其艰难充满风险的环境中,几番组织和改造革命政党,多次发动武装起义,“愈挫愈奋,再接再厉”,不屈不挠,战斗不息;三是他始终坚守“一心为公” 的崇高精神境界,从建立兴中会、同盟会,发动广州、惠州、黄花岗等十次武装起义,到领导辛亥革命、建立临时政府、举行二次革命,到组织和改造国民党、组建黄埔军校、实施国共合作,直至积劳成疾英年早逝,抛却个人名利,大公无私,一生操劳,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孙中山的理论学说、立场信念和品德情操,可说是独秀一枝,也正是由于孙中山的坚持不懈的努力与革命理论的宣扬,才使得广大中国民众摆脱封建思想的束缚,走出对民主共和的“反动”政治思想认识误区,有力的促进了中国民主革命运动的发展,扩大了民主革命运动的影响,使得民主共和深入人心。但是孙中山虽亦重视掌握领袖权力,但较具理想色彩,能为制度建设之需要而放弃政治资源。孙中山虽倡导武力推翻君主专制,武力弭平军阀割据,但使用之手段较为温和,善后措施较为宽容,不采彻底铲除之作法,与蒋介石或毛泽东等强调组织纪律而严厉惩处反对者不同。

孙中山之让位于袁世凯,是导致袁世凯窃国、革命政权旁落、共和制度倒退的起始成因,有些史论、史说由此引申出“孙中山一大失误”的评价,似乎顺理成章。然而,从客观现实来看,把此事件放在当时清末民初的历史大范围和社会大环境中考察,却自然而然地得出截然相反的评价——孙中山之让位于袁,不仅 7

不是失误或局限性,相反,是促成清帝退位和推翻封建专制制度,促使民主共和旗帜飘扬和革命思潮深入民心的一大历史功绩。

他所提出的“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的革命宗旨被采纳为同盟会纲领。在同盟会机关报《民报》发刊词中,孙中山首次提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同盟会的成立,有力地促进了全国革命运动的发展。但是他同样对当时旧中国资本主义的萌芽状态和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特点尚缺乏深入的研究,他对袁世凯、段琪瑞、陈炯明、一类新旧军阀的两面派面目有失洞察,他对革命党内部严重的矛盾分歧团结乏力,他对建立革命军事力量的认识姗姗来迟等等,都是他个人思想行为的局限性。但是,与当时旧中国的历史大范围和社会大环境的客观现实相比照,他个人的这些局限性皆属局部性的和微不足道的失误,无碍于整个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方向大局和历史轨迹,更无损于他创立革命学说、领导革命运动和开创历史新篇的光辉形象。

所以,孙中山领导的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未能彻底实现革命目标,是时代的局限和国情的制约,中国近代史上这场旧民主主义革命虽然失败了,但正是这场轰轰烈烈和正义悲壮的革命,为其后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作出了演示、提供了经验、准备了条件。故而,孙中山是伟大的革命先行者。

孙中山先生有过一句名言“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 孙中山追逐世界潮流,结合中国情,在政治理论上提出了一些颇有新意的思想。第一,民族主义思想内容的发展民族主义是中国的传统思想;第二,民主政治思想的丰富。提倡“直接民权”批判“代议政体”,提出“权能分离”思想,提出训政时期的构想。当然,其思想也有局限性:经济思想切合国情不足。国家资本主义思想是研究西方社会经济的产物,对民生主义有两个办法:平均地权、节制资本。“节制资本”节制私人资本主义,发展国家资本主义不利于当时生产力的发展。原因:其一,当时中国近代工业极其落后,急需扶植民营工业,调动 8

人民大众的投资积极性。其二,当时国家财产极端困难,无法筹集发展国家资本主义的大量资金。在政治谋略上的主要失误:缺乏摧毁传统的皇权专制主义思想的有效措施论战;革命三十年,为建立自己的革命军队,直到皇埔军校建立;整治活动也缺乏行之有效的谋略。理论基础:进化论,互助论。在思想方面主张道德政治。在政治活动方面,孙中山相信人类进化靠互助,而不是靠竞争;他不是从人类为追求利益、充满竞争的现实状态出发,而是从仁义道德互助的愿望出发,观察并解决实际问题。他看不到事物的复杂性,忽视了行之有效的军事政治谋略的建构。

总之,孙中山是一个伟大的革命领袖,他一生都在为革命事业做贡献,虽有一些在革命上的不足,但是联系当时的时代背景,这些事无法避免的,故他是一个令人敬仰的革命前辈。参考文献: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 高等教育出版社

国父的传奇人生:《天下为公——孙中山传》 „„„„„„„„„„„„„„„„„„ 华文出版社 李菁 著

《孙中山全传》 „„„„„„„„„„„„„„„„„„„ 江西人民出版社 李守鹏 汪鹏生 倪三好 著

中山大学“中国近代史”课程建设总结 篇6

提交要求:可提交10次,已提交了0次

(一)单选题

1、近代中国,中国人民第一次大规模的反侵略武装斗争是(三元里人民抗英)。

2、鸦片战争前的(嘉庆、道光)年间,清王朝衰相尽显,进入其衰落时期。

3、废除科举考试是在()期间。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清末新政 D.新文化运动

★标准答案:C4、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最主要的矛盾是()

A.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矛盾 B.资产阶级与工人阶级的矛盾 C.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 D.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

★标准答案:C5、“第三条道路”在经济上是要实行()

A.垄断资本主义 B.自由资本主义 C.改良的资本主义 D.官僚资本主义

★标准答案:C6、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为时局转换的枢纽,是因为它使()

A.十年内战结束 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C.国共合作实现 D.抗日战争开始★标准答案:A7、抗日战争中,中共在根据地实行的经济政策是()

A.土地改革 B.减租减息 C.耕者有其田 D.没收地主土地

★标准答案:B8、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是()

A.辛亥革命 B.新文化运动 C.五四运动 D.中国共产党成立

★标准答案:C9、新文化运动是一场()的文化运动。

A.资产阶级 B.无产阶级 C.新民主主义 D.马克思主义

★标准答案:A10、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是()。

A.中共的最低纲领 B.三大革命政策 C.旧三民主义 D.新三民主义

★标准答案:D11、农民走向社会主义的几种过渡性经济组织形式中,具有半社会主义性质的是()。

A.互助组 B.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C.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D.人民公社

★标准答案:B12、解放战争中,国统区的“第二条战线”是以()为先导。

A.工人罢工 B.学生运动 C.商人罢市 D.民主党派请愿

★标准答案:B13、中国近代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是()

A.同盟会 B.兴中会 C.华兴会 D.光复会

★标准答案:B14、在20世纪60年代初的三年调整时期,具有关键性作用的一次党的会议是()

(A)中共八届八中全会(B)中共八届九中全会(C)七千人会议(D)中共八届十中全会

★标准答案:C15、重庆谈判国共两党签署了()

A.和平建国纲领 B.对目前时局的宣言 C.双十协定 D.停战协定

★标准答案:C16、中国军队自抗战以来第一个重大胜利是()

A.平型关战役 B.雁门关战役 C.夜袭阳明堡机场 D.百团大战

★标准答案:A17、中国工人阶级政党最早的组织是在()建立的。

A.北京 B.上海 C.武汉 D.长沙

★标准答案:B18、中美英敦促日本投降的文告是()

A.《对日寇的最后一战》 B.《开罗宣言》 C.《雅尔塔协定》 D.《波茨坦公告》

★标准答案:D19、在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中,高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是指()。

A 代购代销B公私合营C和平赎买D加工订货

★标准答案:B20、毛泽东概括的中共战胜敌人的三大法宝是()

A.统一战线、土地改革、党的建设 B.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土地改革 C.土地改革、武装斗争、党的建设 D.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

★标准答案:D21、胡锦涛正式提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是在()

A.全国抗击“非典”总结大会 B.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 C.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 D.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

★标准答案:C22、下列地区不属于1985年中央决定开辟的沿海经济开放区的是()

A珠江三角洲地区B闽南厦、泉、漳三角地区C环渤海湾地区D长江三角洲地区 ★标准答案:C23、1860年洗劫和烧毁圆明园的是()

A.日本侵略军 B.德国侵略军 C.英法联军 D.八国联军

★标准答案:C24、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指出要两手抓,是指()。

A.一手抓改革,一手抓开放 B.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打击各种犯罪活动 C.一手抓经济建设,一手抓党的建设 D.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科教兴国

★标准答案:B25、19世纪初,大肆向中国走私鸦片的国家是()

A.美国 B.英国 C.日本 D.俄国

★标准答案:B26、太平天国后期,提出《资政新篇》这一具有资本主义色彩改革方案的是()

A.洪秀全 B.杨秀清 C.洪仁玕 D.石达开

★标准答案:C27、中国共产党开始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标志是()

A.《论十大关系》 B.党的八大 C.《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D.“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思想

★标准答案:A28、中共早期历史上出现的“左”倾错误中危害最大的一次的代表人物是()

A瞿秋白B李立三C王明D陈独秀

★标准答案:C29、创办福州船政局的洋务派官员是()

A.曾国藩 B.李鸿章 C.张之洞 D.左宗棠

★标准答案:D30、把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比作“一体两翼”,它的主体是()

A.社会主义工业化 B.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D.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标准答案:A31、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制造了侵略中国的()

A.九一八事变 B.一二八事变 C.七七事变 D.八一三事变

★标准答案:A32、1912年成立的南京临时政府的领导权主要掌握在()手中。

A.立宪派 B.旧官僚 C.地方实力派 D.革命派

★标准答案:D33、成为“文化大革命”指导思想的文件是()。

A.“五一六通知” B.《炮打司令部》 C.“九大”路线 D.“十六条”

★标准答案:D34、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正面战场取得的一次重大胜利是()。

A.淞沪抗战 B.太原保卫战 C.台儿庄战役 D.武汉保卫战

★标准答案:C35、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是()。

A.林则徐 B.魏源 C.郑观应 D.严复

★标准答案:A36、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农村得到突破性进展是因为()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B.废除人民公社体制 C.乡镇企业的兴起 D.新农村的建设

★标准答案:A37、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第一任主席是()

A周恩来B朱德C林伯渠D毛泽东

★标准答案:D38、撰写《变法通议》的维新派人士是()。

A.康有为 B.梁启超 C.谭嗣同 D.严复

★标准答案:B39、民主革命任务完成后,国内的主要矛盾是()的矛盾。

A.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 B.资产阶级与农民阶级 C.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 D.工人阶级与农民阶级

★标准答案:C40、标志着中国进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会议是()。

A1978年的中央工作会议B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C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D中共十届三中全会

★标准答案:B

(二)多选题

1、抗日根据地的政权建设采取三三制原则,即()各占三分之一。

A.共产党员 B.国民党员 C.非党的左派进步分子 D.不左不右的中间派

★标准答案:A,C,D2、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有()。

A.提倡民主与科学 B.主张社会革命 C.主张文学革命 D.主张国民性改造

★标准答案:A,C,D3、1967年,在所谓“二月逆流”中与中央文革小组错误做法进行抗争的有()。

A.谭震林 B.陈毅 C.叶剑英 D.徐向前

★标准答案:A,B,C,D4、近代以来中国人民面临的历史任务有()。

A.争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B.发展资本主义 C.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 D.建立民主自由的国家

★标准答案:A,C5、1946年8月,中共中央在《对目前时局的宣言》中明确提出的口号是()

A.和平B.民主 C.团结 D.统一

★标准答案:A,B,C6、毛泽东创立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理论的著作有()。

A.《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B.《井冈山的斗争》 C.《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D.《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

★标准答案:A,B,C7、在新民主主义社会存在的五种经济成份中,主要的三种是()。

A.社会主义经济 B.半社会主义的合作经济 C.个体经济 D.私人资本主义经济

★标准答案:A,C,D8、下列书籍为康有为所编著的是()

A.《新学伪经考》 B.《孔子改制考》 C.《变法通议》 D.《日本变政记》

★标准答案:A,B,D9、在国民党统治时期,属于四大家族垄断的大银行有()。

A.中国银行 B.交通银行 C.中央银行 D.中国农民银行

★标准答案:A,B,C,D10、1905年11月,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阐发的三民主义是指()。

A.民族主义 B.民权主义 C.民生主义 D.民本主义

★标准答案:A,B,C11、19世纪70年代后,洋务派兴办的官督商办企业有()。

A.福州船政局 B.开平矿务局 C.天津电报局 D.上海机器织布局

★标准答案:B,C,D12、《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作了概括,即()

A.实事求是 B.群众路线 C.独立自主 D.艰苦奋斗

★标准答案:A,B,C13、下列不平等条约中,有割地条款的是()。

A中日《马关条约》 B中英《北京条约》C中英《南京条约》D《辛丑条约》 ★标准答案:A,B,C14、下列各点属于太平天国失败原因的有()

A.无法从根本上提出完整、正确的政治纲领 B.无法制止和克服领导集团自身的腐败现象的滋长 C.无法长期保持领导集团的团结 D.把儒家经书斥为“妖书”

★标准答案:A,B,C15、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战略思想提出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包括()。

A.经济建设 B.政治建设 C.文化建设 D.社会建设

★标准答案:A,B,C,D

(三)判断题

1、百日维新颁布的新政措施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资产阶级的利益和愿望,促进了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但这些措施并未触及封建制度的根本。正确

2、《井冈山土地法》规定没收一切土地归苏维埃政府所有;《兴国土地法》将没收一切土地改为“没收一切公共土地及地主阶级土地”;1932年2月后又明确规定农民已经分得的田归农民个人私有。这种土地政策的变化说明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纲领和路线的逐步完善和成熟。正确

3、中共十三大正式制定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三步走”的战略部署,其中第三步是到21世纪,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世界先进国家的水平。错误

4、没收官僚资本,从反对帝国主义的附庸——中国买办资产阶级——的意义上看,它具有民主革命的性质;从反对中国的大资产阶级的意义上看,它又具有社会主义革命的性质。正确

5、抗日战争中,中国共产党制定了“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的策略总方针,其中的“顽固势力”是指投降日本的汪精卫汉奸集团。错误6、20世纪初年,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阴谋没有成功,主要是由于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矛盾和妥协。错误

7、中国近代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这两对主要矛盾互相交织在一起,而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是最主要的矛盾。正确

8、中共七届二中全会,指出了中国社会发展方向的两个转变,即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党的工作重心从农村转向城市。错误

9、洋务运动在客观上对中国早期工业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起了某些促进作用,但洋务新政并不能使中国真正走上独立发展的资本主义道路。正确

10、中共八大二次会议通过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这条总路线反映了人民群众迫切要求改变国家经济文化落后状况的普遍愿望,是指导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胜利发展的纲领。错误

11、中国同盟会的三民主义纲领中的民生主义是指“平均地权”,就是要把土地平均分配给农民。错误

1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错误

13、太平天国的《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都是具有资本主义色彩的社会改革方案。错误

14、中国资产阶级及其代表人物提出在中国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对于地主阶级与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专政的政治现实是一种批判,但在实际上却不具备现实的可行性。正确

中山大学“中国近代史”课程建设总结 篇7

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简介

这门课所讲的是1840年以来中国的历史。这是一部中国无数的先辈们为国家独立,人民解放而无私奉献的血泪故事。为了加强国人对历史的认知,教育部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这门课作为全国高等学校本科生必修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之一,在这门课程的实际教学中,一些教师对大学生忧患意识的培养没有形成制度化;少数教师不能科学、全面分析近代历史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使忧患意识教育成了悲观主义教育。因此,运用历史加强“90后”大学生忧患意识的培养,成为教育教学中重点。

二、“90后”大学生忧患意识的现状

大学生的主体多是“90后”独生子女,从小在父母、长辈、亲戚朋友的多重庇护下长大,往往缺乏对别人的关爱,和对社会的责任感。大学生的忧患意识现状总体是乐观的,主流也是积极向上的。尽管对忧患意识的深层次内涵八成以上的同学不能准确的表达出来,但是在实际生活当中,九成左右的同学能够做到对自己、对社会负责,对国家利益的维护。综合以上,大学生在国家的安危、荣誉感、责任和使命等方面整体的表现还是不错的。但是由于当代大学生都是温室中的花朵,在思想上难免不太成熟,功利心和狭隘的自我意识还是存在的。

三、利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加强“90后”大学生忧患意识的培育路径

大学生忧患观念的缺失,既有主客观原因,又有历史和现实的原因。深入的剖析这些方面,有助于我们探求提升大学生社会责任践行能力的有效途径。家庭的责任教育是最基础的,学校的忧患教育是核心方面,而政府出台相应的教育规范,对大学生的忧患教育起着主导作用。

一直以来,在学术界,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上都有关注到对大学生忧患意识教育和培养,只不过由于重视程度不够和认知上的差异性,使得忧患意识的培育效果不彻底、不全面、不深刻,因而缺乏感染力和号召力,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难题。事实上,忧患意识教育作为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重要课题,早已经受到了国家和社会的高度重视。2006年,教育部在全国高等院校增设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其目的就是要加强对大学生的国史国情教育,从而培养大学生的忧患意识,因而,培养大学生忧患意识一定要引起高校思政教师的重视。大学生只有拥有一颗忠贞的爱国之心,具有未雨绸缪的先见之明,才能够以理智的心态面对生活、学习中的各种问题。一个对祖国缺乏深厚情谊的大学生,只会对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不闻不问,享受事不关己的庆幸,甚至,当有不顺利的事情发生的时候,还会经常的抱怨,阻碍社会的发展。相反,一个对社会发展时刻关注,并且不断提升自己的学生,他会在认真学习的时候关心时政,会为钓鱼岛问题而烦恼,为中国南海问题殚精竭虑,显现出落后就会挨打的忧虑。

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五千年的历史创造出辉煌灿烂的文明古国,历史的车轮驶入近代,鸦片战争的爆发,让古老的中华民族暴露出闭关自守的弱点,面临外敌的大规模入侵,中国无数的仁人志士抛头颅、洒热血,为了民族的解放、国家的独立进行了英勇的抗争。可以说,一部中国近现代史,既是一部中国人民的屈辱史,同时也是一部中国人民的英勇抗争史,更是一部国人的成熟和奋进的历程。翻开历史这幅长长的画卷,几多的悲哀,几多的沧桑变化,它生动地记录了中华民族所受屈辱和奋起抗争的全过程。因此,这部精彩的历史的画卷就像是一部生动的历史教材,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教学中,任课教师要以西方列强无理强加给中国人民的国耻为切入点,深刻揭露近代以来资本-帝国主义如何通过不平等条约侵犯我国领土主权,掠夺我国大量的财富,损坏了无数的奇珍异宝,文人书画。这种在中国地盘上烧杀抢夺的侵略行径是可耻的,把中国从一个独立的封建社会一步步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进而使中国在政治上、经济上、文化上,成为帝国主义的附庸。这种理论与实际的相结合的讲述方式是对历史最好的诠释,也是探索当代大学生忧患意识培育的最优化路径。

综上,在以德治国、构建和谐社会的理念下都要求我们要积极贯彻落实公民的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社会公德,在这其中贯穿忧患意识教育。“90后”大学生是时代的弄潮儿,在开展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有效的培养其忧患的素养,应该把现代的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自我教育有效的结合起来,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力量,共同提高大学生的忧患观念,对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对民族的伟大复兴都是有不可估量的时代价值。

摘要:忧患意识,是人们对自己国家安危和民族命运的关切而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社会责任感。这种崇高的民族精神对于“90后”大学生来说是难能可贵的品质。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运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这个教学平台,来提升“90后”大学生群体的忧患意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历史课题。

关键词:《中国近现代史纲要》,“90后”大学生,忧患意识

参考文献

[1]王艳秋.谈大学生忧患意识的培养教育[J].社科纵横,2009,10.

[2]项久雨.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中山大学“中国近代史”课程建设总结 篇8

【关键词】《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思考

中共中央16号文件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提出新的改革方向,认真领会精神的基础上,着力吃透教材,使教学更具实战性,更贴进行学生的实际。笔者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为例,结合实际教学内容,做以下思考。

一、明确时间界限,找准近现代史的基本线索

通常意义上,史学界将中国近现代史划分为三个阶段,以1840年鸦片战争为起点,至今的历史,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划分了中国近代史;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间节点为现代史;1949年至今为当代史。这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一书中的划分有所区别。“纲要”中体现的时间节点是始于1840年,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为近代史,之后为现代史。要在学习“纲要”的导论时,将时间点划分和基本线索厘清,以便更好地掌握学习规律。

二、避免重复教学,突出重点侧重学术性

与高中的《中国近现代史》相比较,《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内容字数变少,课时压缩。要避免高中教学的图文并茂式,在把握中国近现代史发展脉络的基础上,有所侧重,突出学术性。对于中国古代文明,中国五千年灿烂的文化,点到即可。从鸦片战争开始,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受到殖民侵略,要明确中国近现代的社会性质、主要矛盾、历史任务。在第一章讲授过程中,要让学生明确中国落后挨打的实质,中国在受侵略中的灾难以及反抗斗争。第二三章则侧重于中国各阶级对于国家出路的问题进行探讨。中国共产党在探索国家出路的同时,农民阶级、地主阶级以及资产阶级都做出相应的努力,并取得一定的发展。但是,他们的努力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社会的主要矛盾。引领学生明确为什么是无产阶级来完成中国历史的改革。

要从高中的“是什么”的问题向“为什么”进行转变,强调“纲要”的学术性,侧重研究中国历史发展的规律性,要以前沿问题研究为基础和核心进行探讨。

三、要明确教学特色,区分对待该课程与其他两课之间的关系

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开设,目的是培养学生了解历史,热爱国家的情愫,科目内容有相互联系。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中,《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内容与《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一课存在重复性内容较多。二者起点均已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渗透的主旨思想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取得辉煌的成就。但两门课程各有侧重,《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侧重于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中国革命的发展以及中国的建设等,而《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则侧重于改革思想的形成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涵盖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纲要”与“概论”在讲述同一问题时也各有侧重。就“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基本经验”这个章目而言,“纲要”以党对革命道路的探索过程为核心,而“概论”以理论内涵为核心,二者相互补充,各有侧重。在学习“纲要”过程中,以规律性为学习重点,要“了解国史、国情,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怎样选择了中国共产党,怎样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而“概论”则是对历史的升华,回答为什么的问题。

四、凝练教师的人格魅力,发挥主导作用

教师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中处于中心环节。教师要将个人的魅力体现于教学中,唤醒学生对理论课程的喜爱。

首先,教师要坚信马列主义,才能打动学生相信。教师要将《中国近代现代史纲要》中革命先烈的精神、老前辈教师对教育事业的忠诚贯穿在教学过程中。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的一个宝就是《资本论》,三个上就是床上、车上、厕上。用他的话来讲就是,一天不看《资本论》,浑身不自在。就是这样的一种精神,使他的讲授理直气壮,活灵活现,深入浅出,学生乐于接受,学有所得。

第二,要跳出就理论讲理论的模式,与学生相关联,与当前重大事件相关联。教师上课要有的放矢,根据不同年代的学生思想状况进行必要的课程变革,要对学生的状况充分调研,才能深层次的解决学生思想中存在的问题,才能让这门课程更具价值。要敢于剖析历史,敢于“刺激”学生,以第一章为例,教学重点是帝国主义入侵的问题,那么我们就要敢于评价帝国主义入侵的功与过,就要让学生认识到中国资本主义短暂的春天为中国的发展做了继续和储备,但进程被打算,中国沦文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要与学生的关注点相结合,与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

第三,要热情饱满,聚精会神,全身投入,感染学生。学生在热情饱满的教学态度感召下,会不自觉地融入到教学中来,这种政治激情的感染力能够迸发出鼓动性和震撼力,对学生心灵的冲击持久。

参考文献:

[1]李松林.“中国近代史纲要”教学中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J].思想理论教育(上半月).2007.4.

[2]徐奉臻.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回溯提升教学法探微[J].吉林教育,2007.1.

上一篇:面试成功自我介绍三步骤下一篇:激励别人成功的名人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