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史复习资料试卷
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一、单项选择题
1.中国封建社会文化思想体系的核心(A)
A、儒家思想 B、道家思想 C、墨家思想 D、佛教思想
2.19世纪末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后,其对中国进行殖民剥削的主要形式(B)
A、商品输出 B、资本输出 C、贩卖奴隶 D、掠夺土地
3. 帝国主义在中国办报纸、杂志、翻译、出版各种书刊的根本目的是(D)
A、宣传自然、科学的思想,促进中外文化交流 B、帮助中国建立民主政治制度
C、宣扬“种族优劣论”,攻击污蔑中华民族的愚昧落后 D、为帝国主义制造侵略有理的舆论
4.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逐渐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其对中国的影响不包括(D)。
A、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逐步解体。B、西方的先进生产技术逐步传入中国。C、英国对华输出商品激增。D、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瓦解。5. 中国近代史以鸦片战争为开端,主要是因为(A)A、中国社会性质开始发生变化 B、中国第一次被西方打败 C、中国长期闭关锁国状况被打破 C、民族矛盾取代了阶级矛盾 6.近代中国诞生的新兴的被压迫阶级(D)。
A、失业的农民 B、手工业者 C、城市贫民 D、工人阶级
7.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侵略,首先和主要的是进行(C)。
A、文化渗透 B、经济掠夺 C、军事侵略 D、政治控制 8.造成近代中国贫穷落后的根本原因(C)。A、中国落后的经济制度 B、中国落后的政治制度
C、资本—帝国主义的侵略 D、统治集团的腐败 9.列强不能灭亡和瓜分中国的最根本的原因是(B)
A、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矛盾和相互制约 B、中国人民进行了不屈不挠的反侵略斗争 C、帝国主义列强改变了侵略中国的策略 D、西方列强主观上没有灭亡和瓜分中国的意图
10.中国近代史上人民第一次大规模的反侵略武装斗争是(B)A、虎门销烟 B、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 C、太平天国运动 D、义和团运动 11.宣告中国半殖民地社会完全形成的条约是(D)
A、《天津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12.近代中国看世界的第一人是(D)
A、李鸿章 B、魏源 C、郑观应 D、林则徐 13.最早喊出“振兴中华”这个时代最强音的是(D)
A、林则徐 B、魏源 C、康有为 D、孙中山 14.中国封建社会政治的基本特征是(A)
A、高度中央集权的封建君主专制 B、族权和政权相结合C、国家统一和各民族经济文化紧密联系 D、结构稳定、延续,发展缓慢、迟滞
15.鸦片战争爆发前,一英国殖民者说:“这是把我们将来和这个帝国的商务安放在稳固而广阔的基础之上的最优希望的机会。”此观点的本质含义是(B)
A、对华鸦片贸易合法化 B、获得倾销商品的市场和原料产地 C、扭转对华贸易 D、打开与中国进行商品贸易的大门
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一.单项选择题
1.1853年3月,太平军占领南京,定为首都,改名为(C)A.西京 B.北京 C.天京 D.金陵
2.最能体现太平天国社会理想和这次农民起义特色的纲领性文件是(B)A、《资政新篇》 B、《天朝田亩制度》 C、《万大洪告示》 D、《原道醒世训》 3.一定程度上说,太平天国农民起义是中国农民战争的最高峰,依据在于(B)A、其时间和空间跨度均属空前 B、制定了比较完善的革命纲领 C、建立了与清政府对峙的长达十年的政权 D、对封建政权的打击非常猛烈 4.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分水岭是(D)
A、永安建制 B、北伐、西征 C、北京事变 D、天京事变 5.太平天国后期颁布的具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方案是(B)
A.《海国图志》 B.《资政新篇》 C.《盛世危言》 D.《天朝田亩制度》 6.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是(A)
A.旧式农民战争的局限性 B.拜上帝教不合中国国情 C.在军事策略上率犯错误 D.对封建王朝打击空前沉重 7.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是(B)
A.师夷长技以制夷 B.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C.自强、求富 D.西学为体,中学为用 8.洋务运动时期,清政府的海军主力是(B)A.福建水师 B.北洋水师 C.广东水师 D.南洋水师
9.1865年,李鸿章筹办的当时国内最大的兵工厂是(A)
A.上海江南制造总局 B.金陵机器局 C.天津机局 D.湖北枪炮厂 10.洋务运动中,洋务派兴办的民用企业多数属于(C)A.官办 B.商办 C.官督商办 D.官商合办
11.关于洋务运动,错误的说法有(B)
A.客观上对中国早期工业的发展起了某些促进作用 B.要使中国朝着独立的资本主义方向发展
C.是中国近代教育的开始 D.给当时的中国带来了新的知识 12.揭开维新变法运动序幕的事件是(B)
A.康有为第一次上书 B.公车上书 C.“南学会”创立 D.《孔子改制考》发表
13.中国近代资本主义(C)
A.是由封建社会中的资本主义萌芽发展而来的 B.与明清手工业在行业上分布基本相同
C.是在外国资本主义入侵刺激下产生的 D.从根本上破坏了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
14.戊戌维新时期,严复在天津主办的报纸是(A)
A.《国闻报》 B.《时务报》 C.《京报》 D.《大公报》 15.戊戌维新运动失败后,新政仅存的一项成果是(B)
A.农工商总局 B.京师大学堂 C.铁路矿物总局 D.继续提倡实业制度
第三章
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一、单项选择题
1.标志着以慈禧太后为首的清政府彻底放弃抵抗外国侵略者的事件是(D)A .《南京条约》的签订 B .《天津条约》的签订 C .《北京条约》的签订 D .《辛丑条约》的签订 2.清末“预备立宪”的根本目的在于(C)
A .仿效欧美政体 B发展资本主义 C延续反动统治 D缓和阶级矛盾 3.中国近代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C)A.强学会 B.兴中会 C.同盟会 D.国民党 4.孙中山三民主义思想的核心是(C)
A.驱除鞑虏 B.恢复中华 C.创立民国 D.平均地权 5.武昌起义前同盟会领导的影响最大的武装起义是(D)A.广州起义 B.萍浏醴起义 C.镇南关起义 D.黄花岗起义 6.武昌起义的导火线是(C)
A.黄花岗起义 B.萍浏醴起义 C.保路运动 D.广州起义 7.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法典是(B)
A.《钦定宪法大纲》 B.《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C.《中华民国约法》 D《试训政纲领》
8.辛亥革命取得的最大成就是(A)
A.推翻了封建帝制 B.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C.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自由权利 D.打击了帝国主义的殖民势力 9.南京临时政府中占领导和主体地位的派别是(D)
A .资产阶级维新派 B资产阶级保皇派 C资产阶级立宪派 D资产阶级革命派 10.1912年8月,宋教仁为推行政党政治和建立责任内阁制,以同盟会为基础,联合其他党派在北京组成(B)
A.中华革命党 B.国民党 C.统一共和党 D.国民共进会 11.1914年7月孙中山在东京成立了(D),组织武装反袁
A.中国同盟会 B.国民党 C.兴中会 D.中华革命党 12.1915年,在云南率先举起反袁护国旗帜发动护国战争的是(C)A.黄兴 B.段祺瑞 C.蔡锷 D.孙中山
13.在1840年至1919年期间,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A)
A.辛亥革命 B.戊戌维新运动 C.太平天国革命 D.义和团运动
14.袁世凯为复辟帝制不惜出卖主权,与日本签订了卖国的(C)
A.中日共同防敌军事协定 B.承认外蒙自治 C.“二十一条” D.出让川汉、粤汉铁路 15.辛亥革命取得的最大成就是(A)
A .推翻了封建帝制 B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C .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自由权利 D
关键词:思想解放,考试说明,知识体系,历史规律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的相关知识点, 一直都是江苏高考重要的考查点, 因此在复习该专题时, 我们一直把它作为重点复习内容。在复习中, 我们主要从三个方面开展教学:细化考试说明;整合知识体系;探究历史规律。这些探究经过教学实践,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我们认为对高考复习有较大的帮助。
一、细化考试说明
从有利于学生学习的角度我们依据考试说明把该专题内容细化为具体的学习要求, 即: (1) 列举地主阶级的魏源和林则徐学习西方的表现。 (2) 列举资产阶级维新派严复、康有为和梁启超等学习西方的表现;概括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所起作用;列举资产阶级激进派掀起新文化运动的背景和代表人物;列举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概括新文化运动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从学习内容角度归纳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渐进历程。 (3) 无产阶级学习俄国的状况:列举五四运动前后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一些文章和组织;概括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历史发展的重大意义。
二、整合知识体系
根据我们细化的学习要求进一步研究教材, 梳理相关知识, 整合出相关的知识体系。
帮助学生确立近代历史发展的阶段框架:要求学生以列举的方式, 将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历程梳理清楚, 并且联系专题三民主义和辛亥革命的相关内容, 帮助学生完整地建构晚清时期思想解放潮流的框架结构。先让学生展示, 教师点评并展示:地主阶级 (魏源和林则徐) , 师夷长技以制夷, 学器物;资产阶级维新派 (严复、康有为和梁启超) , 维新变法思想, 学制度;资产阶级革命派 (孙中山等) , 追求民主共和, 学制度;资产阶级激进派 (陈独秀等) , 提倡民主和科学, 学思想;无产阶级, 接受马克思主义, “走自己的路”。这样学生认识到由器物到制度、由立宪到共和再到思想的递进过程, 进而大体了解了近代中国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探索过程。强化了线索, 同时彰显了学习主题。
在概括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进程中所起的作用时, 我们引导学生从维新变法的背景、维新变法及其影响三个方面去把握: (1) 维新思想的进步性从发展资本主义角度。 (2) 启蒙性从思想启蒙的角度。 (3) 爱国性从挽救民族危亡的角度。这些思想是在洋务运动彻底破产的情况下产生和发展的, 同时维新思想也为戊戌变法提供了思想基础。
引导学生分析和整理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人的观点, 他们都是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 有利于理解新文化运动的内容。
联系本专题的维新思想、共和思想, 回顾新文化运动的内容, 探讨新文化运动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在探讨过程中, 培养学生用辨证的眼光来认识新文化运动对传统文化的批判。
新文化运动是一场思想解放运动, 它猛烈地冲击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 使人们的思想, 尤其是青年人的思想得到空前解放;中国知识分子在运动中受到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 为新思想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也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它也是一场全面的文化转型运动, 推动文化的发展, 对中国的政治、思想、伦理和文艺等方面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新文化运动存在否定中国传统文化的倾向。像钱玄同, 他主张“唯有将中国书籍一概束之高阁一法”, 才能避免“中毒”, 甚至要“剿灭”中国文化, “废灭汉文”, 等等。这些都太绝对了!并不是所有新文化运动的代表都这么绝对, 但我们不能因此全盘否定。其实儒家文化也有好的一方面, 那些就是中国的优秀文化传统。
联系19世纪中期以来中国思想文化领域的变迁史, 结合必修一专题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有关政治史内容, 帮助学生认识中国选择马克思主义的必然性和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历史发展的重大影响。特别是五四运动以后,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 逐步成为一股强大的社会思潮, 改变了新文化运动的方向和性质, 它和工人运动相结合, 产生了中国共产党, 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 领导中国人民不断探索, 终于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历史事实证明, 只有马克思主义才能救中国, 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和发展中国。
三、探究历史规律
1. 从原理来分析
思想文化属于上层建筑, 是经济政治的反映, 因此首先要与当时世界形势联系, 如英国等国早已进入资本主义社会, 俄国到20世纪初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在思想方面, 这些国家民主、自由成为社会主流, 科学和马克思主义已经广泛传播, 其次要与国内的政治经济相联系。
2. 从学习内容来分析
学西方的历程是一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 由“器物”到“制度”再到“文化”不断深化的复杂历程。
3. 从学习的状态来分析
中国人民对西方文化的认识经历了一个由被动接受 (如林则徐和魏源、洋务运动) 到主动选择 (如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运动) 的过程, 最终无产阶级 (中国共产党) 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作为拯救国家、改造社会的思想武器。
本文主要探讨近年来高考中出现的重要史观以及其在中国近代史复习中的运用。
一、重要史观解读
(一)革命史观
革命史观又称为阶级斗争史观,它认为人类历史是通过不断的革命斗争推动社会演进的历史。强调阶级矛盾、阶级斗争。
(二)文明史观
文明史观认为一部人类社会发展史,从本质上说就是人类文明演进的历史。从横向看,包括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从纵向看,经历了渔猎采集时代、农业文明时代、工业文明时代。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变的过程,就是近(现)代化的过程。以文明史观观察人类社会发展史,一方面要注意不同文明类型的特点与主要成就,另一方面要注意不同类型文明之间的交流、借鉴、融合与碰撞。
(三)近(现)代化史观
通常情况下,近代化和现代化意思相同,是指由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变迁的过程。近代化以从农业文明到工业文明的演进为纵向发展主线,包括政治上的法制化、民主化,经济上的工业化、市场化,思想文化上的理性化、科学化、大众化,社会生活和风俗的城市化、平等化和世俗化。其核心是经济的工业化和政治的民主化。
(四)全球史观(整体史观)
全球史观(整体史观)认为人类历史是从分散发展到整体发展演进的历史。全球史观要求从全球整体的大视角去研究历史,强调世界各个地区、各种文明之间的密切联系,重视交往、交流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作用。
(五)社会史观
认为人类历史不仅仅是政治、经济、思想、外交等大事件的历史,更是与平民百姓、芸芸众生息息相关的小事件的历史,包括衣食住行、风俗习惯等。
二、运用多元史观引领中国近代史复习
(一)运用多元史观整合中国近代史内容,建构多元知识结构模型
1.运用文明史观进行专题整合
注意以下两个维度:
(1)从中西文明联系角度整合:①文明的差异:中国——农耕文明;西方——工业文明。②文明的冲突:列强的侵华与中国人民的反侵略斗争。③文明的融合: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④文明的创新:洋务运动与西方不一样的工业化道路、中华民国三权分立模式下责任内阁制的创立、中国共产党“工农武装割据”道路的探索、中国民主革命思想的中国化(如三民主义中的民生主义、新三民主义与三大政策的有机结合、毛泽东思想)。
(2)从中国近代文明演进的角度整合: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迈进。①物质文明:封建自然经济逐渐解体,洋务经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兴起,近代工业产生、发展,社会生活剧变。②政治文明:洪仁玕“法治”、“民主”思想→早期维新派“君主立宪”思想→康梁维新派“君主立宪”思想和维新变法实践→孙中山等革命派“民主共和”思想和建立民国、颁布《临时约法》的实践→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对民主政治的努力探索,体现了近代从专制统治逐渐走向民主政治的趋势,法制、宪政建设逐渐发展。③精神文明:“师夷长技以制夷”→“中体西用”→早期维新思想→康梁维新思想→三民主义→民主科学思想→马克思主义传入→新三民主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毛泽东思想形成、发展。传统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动摇,思想不断解放,近代思想、文化得到发展。
2.运用近(现)代化史观进行通史整合
(1)1840~1860年,近代化孕育阶段
①主干知识:两次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自然经济逐步解体;“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新思想萌发;外国的生活方式逐步传入中国。
②阶段特征:这一时期,中国社会仅仅出现了一些有利于近代化的因素,新的经济因素尚处于萌芽状态,近代化的历程并没有真正开始。
(2)1860~1895年,近代化启动阶段
①主干知识:洋务运动,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甲午中日战争;“中体西用”思想,早期资产阶级维新思想;中国近代教育与交通运输业、大众传媒的起步。
②阶段特征:这一阶段,中国近代化开始起步,中国近代化的领导阶级是地主阶级,主要指导思想是“中体西用”,近代化运动集中在经济方面。
(3)1895~1927年,近代化整体发展阶段
①主干知识:八国联军侵华;维新变法、辛亥革命;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国共第一次合作,北伐战争,国民大革命的失败。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民族工业短暂春天,民族资本主义走向萧条。康梁维新思想,孙中山三民主义,实业救国思潮,新文化运动和马克思主义传入,新三民主义,毛泽东思想的萌芽。交通(铁路、航空)、通讯的进步,报刊业的发展,电影业的兴起,物质生活和习俗的变化。
②阶段特征:这一时期,近代化的“整体发展”体现在近代化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社会生活领域的全面展开。近代化的领导阶级是民族资产阶级,其指导思想突破“中体西用”的禁锢,近代化的实践上升到“制度”和“思想文化”层面。这一时期,近代化最突出的领域是政治和思想文化领域。这一阶段后期,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开始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实践和探索。
(4)1927~1949年,近代化曲折前进阶段
①主干知识:国共十年对峙,日本侵华和中国军民的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发展和成熟。
一.新文化运动
新文化运动为20世纪早期中国文化界中,由一群受过西方教育的人发起的一次革新运动。1919年5月4日前夕,陈独秀在其主编的《新青年》刊载文章,提倡民主与科学(德先生与赛先生),批判传统纯正的中国文化,并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一方面,以胡适为代表的温和派,则反对马克思主义,支持白话文运动,主张以实用主义代替儒家学说,即为新文化运动滥觞。在这一时期,陈独秀、胡适、鲁迅等人成为新文化运动的核心人物,这一运动并成为五四运动的先导。内容:
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反对封建专制愚昧,提倡民主与科学
历史意义:
严重动摇了封建统治思想,人民的思想得到空前的解放,先进的知识份子受到一次民主与科学之洗礼,推动了中国自然科学之发展,后期传播的马克思主义成为先进的知识份子改造国家,拯救社会之利器.二.五四运动
五四运动是1919年5月4日发生在北京以青年学生为主的一场学生运动,广大群众、市民、工商人士等中下阶层共同参与的一次示威游行、请愿、罢工、暴力对抗政府等多形式的爱国运动。是中国人民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是中国革命史上划时代的事件,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
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中国工人阶级的壮大,新文化运动促进思想解放,十月革命给中国人民送来了马克思主义,再加上欧洲巴黎和会的外交失败,“巴黎和约”的签订,引爆了轰轰烈烈的五四爱国运动。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其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从而在思想上和干部上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准备了良好的条件。五四运动直接影响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和发展,中国共产党党史一般将其定义为“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注意这里的“封建”一词是泛化的封建观),并以此运动作为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分水岭。五四运动是一次自觉发动的爱国运动。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在思想上和干部上作了准备。中国大陆一直存在纪念五四运动的活动,尤其在党活动中被视为重要纪念,各级党组织、共青团组织、学校、机关都对其形式非常重视,每年都有大型的纪念活动
三.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背景:马克思主义作为一个系统的学说,是19世纪40年代在欧洲形成的。为什么在近70年后才在中国得到广泛传播并被追求先进的中国人所接受?这当然不是由于通讯联系和交往的不便捷等原因造成的,主要是由于进入20世纪20年代后世界形势和中国的社会状况发生了深刻变化,形成了适宜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生根发芽的土壤和气候。
马克思主义是为了无产阶级的解放而创立的,是无产阶级实现翻身解放的科学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早在19 世纪末20 世纪初就已被介绍到中国。孙中山、朱执信、梁启超、刘师培等一些政治家和学者都在其论著中提到过马克思的学说。但是,当时的马克思主义只是作为西方新学说的一种被介绍,并没有在社会产生大的影响,也没有人信仰。十月革命和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与早期的介绍相比,有了质的飞跃,即形成了信仰马克思主义者的队伍。他们既是马克思主义的信仰者和实践者,也是马克思主义的宣传者、传播者。
榜样的作用是巨大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十月革命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成功的,十月革命的胜利是马克思主义的胜利苏俄政府曾3次发表对华宣言,郑重宣布废除旧俄国政府与中国签订的压迫中国的不平等条约,废除在华特权,放弃庚子赔款,建议两国建立平等关系,并表示支持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这些举措使中国的先进分子更加坚定地认识到,苏维埃政权是世界上最公正最合理的制度、最好的政府。于是,向往俄国、走俄国人的路—这就是结论。毛泽东曾用形象生动的语言说:“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由于十月革命把社会主义从书本上的学说变成活生生的现实,使中国的先进分子看到了马克思主义的威力。可以说,十月革命推动着中国的先进分子把自己的目光从西方转向东方,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转向社会主义,从而选择和接受了马克思主义。
在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并且日益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过程中,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先进分子纷纷准备要建立工人阶级的革命政党,于是,中国共产党从酝酿、准备到建立就成为一种必然选择。陈独秀等在上海,李大钊等在北京,毛泽东等在湖南,董必武、陈潭秋等在武汉,王尽美等在山东,以及广州和国外的日本、巴黎等地都相继建立了共产主义小组。各地共产主义小组成立后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通过出版刊物、创办夜校等多种形式,继续把马克思主义传播到工人群众中,以马克思主义武装工人阶级,从而大大提高了中国工人阶级的政治觉悟,推动了工人运动的发展。马克思主义的进一步传播和中国工人运动的发展,奠定了建党的阶级基础和思想基础,并形成了一批无产阶级的先进分子,于是,在中国建立共产党的条件就基本具备了。
1921年7月,在中国工人阶级最密集的中心城市上海召开的党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给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带来了光明和希望。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目就焕然一新了
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特点和意义 中国共产党是在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成立的。
一方面,它成立于俄国十月革命取得胜利,第二国际社会民主主义、修正主义遭到破产之后。它所接受的,是没有被修正主义阉割的马克思主义的完整的科学世界观和社会革命论,是在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即列宁主义,是在斗争中同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划清了界限的科学社会主义。
另一方面,它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的工人运动的基础上产生的。中国工人阶级身受帝国主义者、本国资产阶级和封建势力的三重压迫,具有坚强的革命性。在这个阶级中,不存在欧洲那种工人贵族阶层,没有社会改良主义的基础。而且在半殖民地的中国,工人阶级根本不可能进行和平的议会斗争,他们很少可能对资产阶级民主制度抱有期望。
所以,中国共产党一开始就是一个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为基础的党,是一个区别于第二国际旧式社会改良党的新型工人阶级革命政党。
四.中国梦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历史告诉我们,每个人的前途命运都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共同为之努力。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我们这一代共产党人一定要承前启后、继往开来,把我们的党建设好,团结全体中华儿女把我们国家建设好,把我们民族发展好,继续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奋勇前进。
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既深深体现了今天中国人的理想,也深深反映了我们先人们不懈追求进步的光荣传统。”
“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
“中国发展壮大,带给世界的是更多机遇而不是什么威胁。我们要实现的中国梦,不仅造福中国人民,而且造福各国人民。”
我国工人阶级一定要在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上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工人阶级要“自觉把人生理想、家庭幸福融入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伟业之中,把个人梦与中国梦紧密联系在一起,始终做坚持中国道路的柱石、弘扬中国精神的楷模、凝聚中国力量的中坚”
要用中国梦打牢广大青少年的共同思想基础,教育和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要用中国梦激发广大青少年的历史责任感”。
“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是国家的、民族的,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是我们的,更是青年一代的。”
整理:王淳 杨丽萍
仅限本班使用
一、名词解释
1、《南京条约》
是中国近代史上外国侵略者强迫清政府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1842年(道光二十二年)8月29日,由清政府钦差大臣耆英、伊里布与英国全权代表璞鼎查在南京签订,主要内容有:把香港岛割让英国;赔偿英国2100万元“商欠和战争赔款”:增开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共计开放五处通商口岸:两国平等往来。废除公行制度,可自由选择商人交易。《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它是英国的侵华战争――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结果。
2、《资政新篇》
是太平天国后期颁布的社会发展方案。由干王洪仁轩提出。主要内容为:政治方面,主张“禁朋党之弊”,加强中央集权,并学习西方,制订法律、制度;经济方面,主张发展近代工矿、交通、邮政、银行等事业,奖励科技发明和机械制造,提倡资本主义的雇佣劳动制;外交方面,主张同外国平等交往、自由通商,强调为人不得干涉天朝内政。
3、洋务派 洋务派是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特别是在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壮大的统治阶级内部的一个政治派别。当时洋务派的主要代表在中央是以奕昕、文祥为代表的满族官员,在地方是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为代表的汉族官员。
4、戊戌变法
戊戌变法指1898年(农历戊戌年)以康有为为首的改良主义者通过光绪皇帝所进行的资产阶级政治改革,是中国清朝光绪年间(1898年)的一项政治改革运动。主要内容是:学习西方,提倡科学文化,改革政治、教育制度,发展农、工、商业等。这次运动遭到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守旧派的强烈反对,这年九月慈禧太后等发动政变,光绪被囚,维新派康有为梁启超分别逃往法国和日本。谭嗣同等6人(戊戌六君子)被杀害,历时仅一百零三天的变法终于失败。因此戊戌变法也叫百日维新。
5、东南互保
东南互保指中国清朝末年八国联军之役期间,中国南方各省违背中央政府的命令,拒不同外国开战的事件。1900年6月21日,清政府以光绪的名义向英、美、法、德、意、日、俄、西、比、荷、奥十一国同时宣战后,刘坤
一、张之洞、李鸿章和闽浙总督许应骙、四川总督奎俊、山东巡抚袁世凯,即和各参战国达成协议,称东南互保。“东南互保”的主要内容即规定上海租界归各国共同保护,长江及苏杭内地均归各省督抚保护;东南各地方政府不奉行宣战诏令,列强也不得在东南地区启衅。东南督抚们的举措,也得到两广总督李鸿章、山东巡抚袁世凯等人的支持。(简略版:19世纪末年,中国义和团兴起,英国害怕义和团发展到长江流域,遂授权刘坤
一、张之洞取得谅解。1900年盛宣怀与各国驻上海领事共同签订《东南互保章程》规定:上海租界归各国共同保护,长江及苏杭内地归督抚保护。)
6、日俄战争
日本和俄国为争夺中国东北和朝鲜的权益而进行的帝国主义战争。主要战场在中国东北。1904年2月8日,日舰突袭旅顺口俄国舰只,战争爆发。日军在朝鲜和辽东半岛登陆,1905年1月攻陷旅顺口,3月占领奉天(今沈阳),5月在对马海峡击溃前来增援的俄波罗的海舰队。在美国调停下,日俄于9月5日签订《朴茨茅斯和约》。计15条,主要内容为:俄国承认朝鲜为日本的势力范围,将南满铁路、旅顺和大连的租借权转让给日本,割让库页岛南部给日 1
本。此后,日本取代俄国获得了在中国东北的支配地位。
7、护国运动
又称“云南起义”、“洪宪之役”。1915 年袁世凯伪造民意,准备称帝,改次年为“洪宪”。孙中山和全国人民积极进行反袁运动。蔡锷潜赴云南,会同唐继尧、李烈钩于12 月25 日通电讨袁,组织*护国军,出兵贵州、四川和两广。次年春贵州、广西、广东先后独立。袁世凯派兵入川镇压,不能取胜,被迫于3 月22 日取消帝制,仍居大总统位,要求停战。5 月岑春煊、梁启超在肇庆设军务院,提出以袁世凯去位为媾和条件。四川、湖南相继宣布独立。北洋军将领冯国璋、段祺瑞别有意图,不肯为袁作战。6月6 日袁世凯优惧病死。此后,进步党联络西南各省实力派,勾结北洋军阀段祺瑞,以黎元洪继任总统和恢复国会为条件,结束了护国战争。
8、护法运动
护法运动是指1917年7月-1918年5月,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党人为维护临时约法、恢复国会,联合西南军阀共同进行了反对北洋军阀独裁统治的斗争。又称护法战争。所谓“护法”指的是护卫《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打倒北洋军阀专政的虚假共和,重新建立新生共和的民主法统。
二、简答和论述
1、太平天国运动的局限性:
从思想文化上,太平天国从金田起义开始就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具有欺骗性
从阶级局限性上,领导者和革命主力都是农民阶级,小农思想容易使革命者甚至领导人在胜利面前冲昏头脑,影响革命
从革命形式上,太平天国虽然是反封建反侵略,但是领导层在进程中却大肆封王,这是具有封建性质的,这也是这场运动中所体现的极具讽刺性的一点
在施政纲领上,有过于理想化的一面,例如《天朝田亩制度》中反映的“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的原则,把每亩土地按每年产量的多少,分为上、中、下三级九等,然后好田坏田互相搭配,好坏各一半,按人口平均分配。凡16岁以上的男女每人得到一份同等数量的土地,15岁以下的减半。同时,还提出“丰荒相通”、以丰赈荒的调剂办法。这是绝对平均主义的表现,可称作“农业社会主义的空想”,不具有长远的可行性。
2、洋务运动在在中国近代化中的作用与地位
1895 年甲午战争失败,宣告洋务运动破产。这一运动虽然没有真正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但其启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占有重要地位,产生了深远影响。
(1)中国军事近代化的开始:洋务派认为,两次鸦片战争的失败,主要原因在于中国武器装备和军事技术落后,列强船坚炮利,技术精良。所以首先把学习西方的船坚炮利(军事技术)提上日程,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如江南制造总局等。在此基础上,采用新的训练方法来编练军队,创建了近代陆军和三支近代海军。以上这些表明,中国军事近代化已经启动。
(2)中国经济近代化的开始:洋务派创办的军事工业是官办企业,由政府投资,产品由政府分配给军队使用,企业不产生利润,不会自己造血。困洋务派认识到,强大的军事必须建立在强大的经济基础之上,于是到了运动后期,创办了一批近代民用工业.洋务派创办的这些民用工业和军事工业,是近代中国人自己创办的最早的机器工业,是中国经济工业化的起点。
(3)洋务派创办的这些近代企业还起到了两个方面的重要作用:一是与洋商争夺中国市场,“分洋商之利”,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二是引进了一些近代技术、设备、企业管理经验,还培养了一批专业人才和技术工人,对私人办企业起到了一种示范、诱导的作用,又为其创造了必要的条件,从而刺激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进一步推动了工业化的发展。
(4)教育、科技近代化的开始:为了适应洋务运动对各类人才和知识的需要,洋务派开创了在中国兴办学堂的先河。从1862年~1895年,共创办22所学堂,第一所是京师同文馆。从而在中国出现了一种新的、近代化的教育模式:以传授自然科学为主要内容,以培养从事实际业务人才为教育目标。
(5)为政治、思想的近代化奠定基础。学堂的创办和科学文化的传播,扩大了人们的视野,人们在思想认识上发生了变化,认为只学习西方技术是不行的,在此基础上,一些有识之士产生了社会变革的愿望和要求,如从洋务派中分离出来的早期维新派,以及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他们宣传西方的政治思想。
总而言之,洋务运动启动了中国近代化的历程,迈出了近代化的第一步,顺应了世界历史发展的潮流,促进了中国社会的进步。这是其功绩所在。当然,运动本身也存在致命的局限:只主张学习西方的技术,不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和思想,企图维护腐朽的封建统治,中体西用,使近代化步履艰难的同时,运动本身也遭到了破产的命运。
3、康有为的维新变法思想的主要内容。
有为的变法思想主要反映在他所著的《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大同书》、《春秋董氏学》等著作及他向皇帝所上书奏中。
(1)“时移法亦移”,倡“变法维新”
康有为在戊戌变法前,先后撰写了《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等著作,把孔子打扮成“托古改制”和“改制立法”的祖师爷,目的是借“古圣”来论证变法维新的必要性和合理性。
(2)“变法全在定典章宪法”,实行“君主立宪”
康有为倡导实行君主立宪的具体方案是:
1.设议院开国会。康有为早在《公车上书》中就阐述了这个问题。2.制定宪法。康有为把“定宪法”作为“维新之始”。3.行三权分立,即“以国会立法,以法官司法,以政府行政。” 从法律思想的发展角度来看,康有为对于建立资产阶级法律制度的认识和论述,都比早期资产阶级改良派有明显的进展。
(3)坚持保皇立宪,鼓吹复古
(4)“太平之世不立刑”
康有为在他的《大同书》里指出“公羊三世”里的“太平世”即大同世界,是人类发展阶段上“至善至美”的理想社会。
4、百日维新的历史背景、主要内容以及评价
历史背景:详细版(1)公车上书和维新运动的高涨 中日甲午战争后,中国面临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一部分资产阶级和进步的知识分子,提出了发展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和文化的要求,并形成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社会思潮。
(2)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3)民族资产阶级有所壮大。随着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紧随着民族资产阶级也有所壮大,这是维新运动的阶级基础,他们强烈要求改革现状,作为一个新的政治力量开始登上历史舞台,形成了具有一定群众性的,求亡图存的戊戌变法运动。
(4)资产阶级维新思想的产生和发展
简略版(1)社会基础:民族危机的加深
(2)经济基础: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3)阶级基础:民族资产阶级的初步发展
(4)思想基础:资产阶级维新思想的产生和发展
主要内容:①政治方面,改革行政机构,裁汰冗员②经济方面,保护农工商,提倡开办实业,改革财政③军事方面,裁撤绿营,改练新式陆军,采用西洋兵制等④文教方面,改革科举制
度,废八股,广设学堂,提倡西学。
评价:进步性: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有利于西方科技文化的传播及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提出的主张具有爱国和进步的意义。
2.局限性:但由于他们缺乏反帝反封的勇气,脱离广大人民群众,导致很快失败;即,不可能使中国走向富强之路。
意义:①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②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改革运动③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④在改革社会风气方面有不可低估的意义
3、教训:改良道路在中国行不通
4、启示:资产阶级自身的软弱性不能挽救民族危亡
5、结合义和团运动的背景怎样看待的排外主义
(1)义和团的中心口号是“扶清灭洋”。在义和团的实际斗争中,所谓“灭洋’,就是对洋人、洋教、洋货、洋机器等采取一概排斥的态度。(2)从中国人民反帝斗争的发展过程来看,可以说,义和团的排外主义是帝国主义侵入中国后,在中国人民中产生的一种不成熟的反帝思想和原始的反抗形式。它是一个被压迫民族在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所自然产生的一种要求生存权利的本能反映。(3)从阶级实质和客观作用上看,义和团的排外主义与太平天国的平均主义一样,都是农民小生产者的革命思想。所不同的,不过是一则表现于反帝斗争方面,一则表现于反封建斗争方面。(4)从和团运动最后失败的结局来看,排外主义和平均主义一样,具有很大的历史局限性,采取这种斗争方式是不可能把帝国主义侵略者赶出去的。它对帝国主义在认识上的笼统和模糊,必然导致行动上的自发性与盲目性。就拿“灭洋”这个口号来说吧,它就是一个笼统的排外主义的口号。因为,虽然帝国主义是“洋”,但“洋”却并不等于帝国主义,而且洋人洋物所在甚多,情况各有不同,岂能一概摈除。它既然对于“洋”的不同情况没有区分,其“灭”的提法又过于简单,在实际斗争中,尤其当群众运动达到高潮、成为压倒一切的社会潮流时,就势必一斗而不可止,漫无限制,扩大打击面。这样就既不利于集中力量打击帝国主义及其走狗,也不利于争取社会上的广泛同情。其结果必然是孤立了自己,壮大了敌人,导致反帝斗争的最后失败。
6、“门户开放”政策的酝酿过程及主要内容
门户开放政策又称海约翰政策。
酝酿过程:19世纪末美国政府针对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而提出的对华政策。19世纪末,列强在中国争划势力范围时,美国正与西班牙争夺古巴和菲律宾,一时无力兼顾中国。美西战争结束后,美国国务卿海约翰于1899年9月6日训令美国驻英、德、俄、法、日、意六国公使,向各驻在国政府提出这一政策照会。
基本内容是:(1)各国对他国在中国取得的任何势力范围、租借地内的通商口岸、投资事业,或任何既得利益,不得干涉。(2)运至各势力范围口岸的各国货物,均按中国现行关税税率,由中国政府征收。(3)各国对进入自己势力范围内的他国船舶,不得征收高于本国船舶的港口税,他国使用自己所修筑或经营控制的铁路运输货物时,不得征收高于本国商品的运费。美国的这一政策,是在承认和维护列强在华租借地和势力范围中的特殊利益和既得权利的前提下,保证各国机会均等,自由贸易,使整个中国市场对美国商品开放。由于这一政策承认列强在华既得利益,各国皆无力独占中国,所以到1900年2月,各列强国家先后表示赞同。
1900年7月3日,当义和团运动进入高潮,八国联军准备进攻京、津之际,海约翰又向前述6国及荷、葡、奥、西等国提出第二次“门户开放”政策。其要点是在维护列强“受条约
与国际法所保障的一切权利并维护各国在中国各地平等公正贸易之原则”的前提下,“保持中国的领土与行政完整”,“保护在中国各地美国人的生命财产”。
7、《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
答:《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是:
(1)清政府向各国赔款白银4.5亿两。从此,中国的关税和盐税都被帝国主义控制。
(2)拆毁大沽炮台以及从北京到大沽沿线各炮台。这样,帝国主义列强可以随时对清政府进行军事控制。(3)在北京东交民巷一带设立“使馆区”。从此,使馆区成了“国中之国”,成为帝国主义在中国进行侵略活动的大本营。(4)惩办在义和团运动中和帝国主义作对的官员。(5)将总理衙门改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首”。(6)清政府派大臣赴德、日两国谢罪。
8、清末新政的内容和影响
答:主要内容及其影响:
一、改革官制。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清廷应帝国主义列强的要求,撤销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改设外务部,“班列六部之前”。为适应“新政”的需要,光绪二十九年着设商部、练兵处,光绪三十一年又增设巡警部、学部。在此期间,先后裁撤了河东道总督、云南、湖北、广东三省巡抚及詹事府(并入翰林院)、通政司等“冗衙”,并宣布裁汰胥吏差役、停止捐纳实官、废除勒索性“陋规”、“供应”等。自隋唐以来传统的六部建置至此瓦解。
二、改革经济。由前一年派往欧、美、日考察的宗室亲贵载振任商部尚书,管理商、工、矿业和铁路。并制订商法,陆续公布了一系列章程。1905年,商部在北京设立劝工陈列所、高等实业学堂,开办户部银行。提倡奖励实业,振兴商务,鼓励私人出资兴办企业、交通,保障工商业者权益和提高工商业者地位,促进了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在大、中城市,新的“商绅”阶层开始崛起,他们不仅跻身于传统“士绅”的行列,而且有取代“士绅”地位之势。
三、改革教育。主要包括“停科举”、“设学堂”和“奖游学”三项内容。一个不同于旧式文人和封建士大夫的新兴知识分子群体开始活跃于历史舞台,在政治和社会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他们或多或少接受了西学之后,在民族危难的刺激下,逐渐走向朝廷的对立面,成为清朝统治者所无法控制的社会力量。
四、改革军制,编练新军。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清廷废除武科举。光绪二十九年,于北京成立练兵处,任命奕劻总理练兵事务,袁世凯为会办练兵大臣,铁良襄同办理。练兵处的实权为袁世凯所掌握。又令各省设立督练公所,领导各省编练新军。袁世凯统率的北洋六镇是最先成立的新军,清朝末年各省新军亦在此时开始形成。为培养新军官兵,光绪三十年,颁布《陆军学堂办法》,令各省建立武备学堂,各主要城市建立军事学堂,派遣留学生到国外学习军事。清廷的军事改革,有利于中国军事的近代化进程,但新军并没有起到维护清朝统治的作用,许多新军在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宣传鼓动下,投身反清革命,成为清王朝的掘墓人。
五、改革法律。光绪二十八年起,清廷参照西方各国法律,修改《大清律例》。光绪三十一年,清廷废除枭首、凌迟、黥面等酷刑。此外,还颁布了禁缠足、禁鸦片以及允许满汉通婚等法令。并开始编纂新法典。等等。
新政既没有起到加强清朝统治的效果,也远不足以使社会各阶级、阶层感到国家已有新的气象和起色。如果说当年光绪依靠康有为等掀起的戊戌维新运动在社会上层中曾经引起强烈的反响,那么以《辛丑条约》的巨大屈辱和沉重赔款负担为背景,相同内容的重演已经没有什
么激动人心的效果了。赔款、练兵、新政所需的巨额“筹款”,足以抵消任何新政带来的些许希望。慈禧屈服于帝国主义列强的压力、依靠其支持以维持自己的统治,更是掩盖不了的事实。
9、试论革命派与改良派的论战(如果是简答题,答第一段即可)
答:为了扫除民主革命的思想障碍,中国同盟会成立后,立即积极组织领导了与保皇派的政治思想大论战。这场论战在1905年至1907年间达到高潮。革命派以《民报》为主要阵地,保皇派以《新民丛刊》为主要阵地。论战涉及的问题很多,但主要是围绕同盟会所提出的纲领。
(1)即要不要以武力推翻清王朝的统治。(2)要不要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3)要不要改变封建土地所有制这三大问题进行的。
关于要不要以武力推翻清王朝的论战。双方主要集中在要不要、能不能和敢不敢革命三个方面展开争论。以康有为、粱启超为首的保皇派认为没有进行革命的必要,只要清王朝行君主立宪就行了;如进行革命则会流血,招致大破坏和亡国的危险;革命会引起帝国主义的瓜分和干涉,并造成内乱。
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以大量的事实,揭露满族王室为自己利益,对内推行民族压迫和歧视政策,对外实行宁与外人、不与家奴的卖国方针,已使广大人民绝望,因而非革命不可,非以武力推翻清王朝的反动统治不可。同时,他们指出革命只要有秩序地进行,就不会引起帝国主义的瓜分和干涉,因此要敢于革命。
在这场大论战中,(1)革命派虽然暴露了自身的许多严重弱点,但是他们以高昂的革命热情,宣传了用革命暴力推翻清王朝和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主张,揭露了保皇派反对革命的丑恶嘴脸,扩大了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和影响。(2)革命派在这场论战中取得了重大的胜利,使保皇派在人们中的影响迅速缩小。(3)革命派通过这次论战,为辛亥革命作了必要的舆论准备和思想准备。
10、《资政新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应如何评价它?
答:洪仁干的《资政新篇》的主要内容是由“用人察失类”、“风风类”、“法法类”和“刑刑类”四部分构成。洪仁干在这个政纲中提出了政治、经济、文化、外交上的改革方案。政治上,主张立法、用人得当。经济上,主张效法资本主义,发展近代交通运输业。文化上,主张兴办教育和福利事业。外交上,主张同资本主义国家自由通商,平等往来,进行文化交流。
第一章鸦片战争
1、鸦片战争的背景
(1)清朝统治的危机四伏
(2)欧美列强的迅速崛起
(3)林则徐的禁烟运动
2、林则徐的禁烟政策(1)团结两广主张禁烟的地方官员形成政府间强大的反鸦片走私的政治力量。
(2)动员各级社会的力量对鸦片走私和吸食情况进行全面调查。
(3)采取果断措施封禁烟馆,责令外商走私鸦片者在限日内交出烟土,并派部队包围外商驻地。
(4)在查禁鸦片的同时,积极组织广东的陆海防务,防止列强以武力进行破坏,以切断列强海上支持,并
颁布告谕不许在正常的中外贸易中夹带鸦片。
3、《南京条约》内容
(1)中国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五处为通商口岸,这些通商口岸的开放,不是平等互利的,它们是西方资本主义侵略者进行殖民掠夺和不等价交换的据点。
(2)中国割让香港给英国。香港从此沦为英国的殖民统治之下,英国在那里设官治理,把它进一步变成了侵略中国的重要基地。
(3)中国赔偿英国款项总数为2100万元,分四年付清。中国海关无权自行确定进出口货物的税率,必须与英国共同议定,这项规定,开创了协定关税的恶例,使中国丧失了海关自主权,为资本主义对中国进行经济掠夺提供了便利条件
4、鸦片战争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影响
(1).社会性质的变化:鸦片战争前,中国是一个独立自主的封建社会,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社会矛盾的变化: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由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开始转变为外
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而前者成为各种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
(3).革命任务的变化:鸦片战争后,中国人民肩负起反对外国资本主义和反对本国封建统治的双重革命
任务。中国革命从此进入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近代史由此开端。
5、(1)中国第一个半殖民地性质的海关位于上海
(2)在正当的中外贸易中,中国第一次出现外贸逆差是在19世纪六十年代中期
第二章太平天国运动
1、太平天国爆发的背景
(1)封建制度造成国家机器腐朽无力。
(2)社会**、人民生活极度贫困。
(3)广西地区清政府的统治力量较为薄弱.(4)拜上帝教为农民起义的爆发奠定了思想和领导条件。
2、北伐失败的原因
既要以主力西征,又同时要开辟北方战场,而且仅以两万兵力就像夺去清朝统治的腹地,虽两次派出援
军,但都因为力量单薄而未能达成目的,只是北伐军始终在北方处于孤立无援的境地;北伐军在院里根据地、后援不齐、缺粮少衣的情况下,没有深入发动群众以壮大力量,而是长时间的驻守待援,使自己处于被动挨打的地位。
3、评价《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
《天朝田亩制度》:1853年颁布。是一个以解决土地问题为核心,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和社
会生活等方面的纲领性文件,它绘制了太平天国所要建立的“人间天国的”理想蓝图,基本内容:(1)
废除土地私有制,把土地平分给农民。(2)建立军政合一的地方基层政权,——乡官制度;(3)实行一切产品归国库的平均分配制度。它是农民阶级同地主阶级激烈斗争的产物,具有反封建的革命意义,它对土地的规定充分反映了千百年来广大人民渴求土地,摆脱剥削和贫困,要求平等和温饱的强烈愿望,并使之具体化、纲领化,具有鲜明的反封建的革命性质,也是封建社会农民起义的最高峰。《资政新篇》:1859年洪仁玕当政不久后提出,洪仁玕1822——1864年,洪秀全的族弟,1843年参加了拜
上帝会,1851年到了辗转到了香港,后又到上海,接受当时西方先进的政治思想,1858年离开上海到天京,被封为干王,总理朝政,提出令人《资政新篇》,主要内容仿效西方资本主义,实行新的社会和经济政策,主张发展近代交通事业,兴办近代工矿业,各处腐朽的生活方式,采用新的刑法制度。这是一个企图在农民政权中实施资本主义政策的方案,符合当时中国历史发展趋势,具有进步意义。但没有触及到农民斗争最根本的土地问题。由于社会条件的限制和它本身的弱点,没有得到实施。
第三章第二次鸦片战争
关于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和战争后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1)《天津条约》增开的10个商埠沿中国海岸线南北展开,又沿长江向内地延伸,比《南京条约》仅限
于东南沿海的五个通商口岸是个明显的突破;《北京条约》则把商埠开到了清政府统治的心脏地区,这样,外国的侵略势力扩展到沿海各省并深入内地。
(2)《天津条约》准许外国公使进入北京,允许外国人到内地游历、经商、传教,列强取得了期望已久的侵略权益,中国的主权进一步丧失。
(3)英国通过《北京条约》割占了九龙司地方一区,俄国趁火打劫,通过《瑷珲条约》和《北京条约》,割占了中国东北100多万平方公里领土,中国的领土主权进一步被侵犯。
(4)《北京条约》首先允许华工出国,使得列强掠夺中国的劳动力合法化,中国劳工大批地输往国外,中
国劳动人民遭受到更多的苦难。
(5)总之,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第二次鸦片战争进一步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
第四章洋务运动和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
1、洋务运动的背景
(1)第二次鸦片战争后,面对如何解决内忧外患的问题,清政府内部出现了洋务派和顽固派。洋务派在中央以奕訢为代表,在地方上以曾国藩、李鸿章等为代表,他们主张利用西方先进科学技术来维护清朝统治。顽固派以大学士倭仁为代表,他们主张原封不动地维护清朝统治。
(2)慈禧太后的支持:在内外交困的形势下,慈禧太后认识到,要保护清朝的统治地位,必须依靠拥有实力并得到外国侵略者赏识的洋务派。
(3)总理衙门是推动洋务运动进行的中央机构。
2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
(1)西方列强并不希望中国富强,中国无法真正掌握西方先进生产技术;一些洋匠利用中国官员不懂技术,进行勒索,谋取私利,使企业难以发展。
(2)清政府内部的顽固派百般阻挠和破坏,也使洋务运动步履维艰。
(3)整个洋务运动在中央缺乏一个健全有力的领导核心,力量分散,难成大器。
(4)洋务运动企图靠单纯引进西方的先进技术和设备,而不彻底改变封建制度就让国家富强起来,这是其
失败的根本原因。
3、洋务运动破产的标志是甲午中日战争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4、洋务运动的性质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5、洋务运动的主观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而不是把中国引向资本主义。
6、洋务运动有哪些积极作用?洋务派虽然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但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使中国出
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洋务运动为中国近代企业积累了生产经验,培养了技术力量,在客观上为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第五章边疆危机 中法战争 中日甲午战争
1、《中法新约》的危害
(1)《中法新约》的签订暴露了清政府的腐朽无能和软弱可欺,战后列强进一步加紧了对中国边疆地区的侵略,中华民族危机更为严重。
(2)通过《中法新约》法国达到了发动侵略战争的目的,不仅夺取了整个越南,而且打开了中国西南的门
户。
(3)通过《中法新约》,列强首次夺取了在中国修筑铁路的特权,反映了列强对华进行资本输出的要求,使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进一步加深。
2、《马关条约》的危害
①大片领土的割让,进一步破坏了中国的主权的完整,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②巨额赔款,加剧了中国人民的负担,便利于列强通过贷款控制中国的经济命脉。③新的通商口岸的开放,使帝国主义侵略势力深入到中国内地。④允许日本在华投资设厂,严重阻碍了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⑤总之,它是继《南京条约》以来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它反映了帝国主义资本输出、分割世界的要求,使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大大加深。
第六章中国人民为挽救民族危机而斗争
1、维新变法的背景
(1)社会条件:甲午战后,帝国主义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华民族出现严重的民族危机。
(2)物质基础——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3)阶级基础——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4)思想基础——康梁维新思想的形成与传播
2、戊戌变法的历史意义、失败原因、教训
(1)历史意义:它是一次资产阶级的改良运动;又是一次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也是中国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
(2)失败的原因:维新派缺乏反帝反封建斗争的勇气,只采取改良的办法,把希望完全寄托在毫无实权的皇帝身上;在顽固势力的进攻面前,他们又寄希望于袁世凯和外国侵略者,脱离了广大人民群众。
(3)教训: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是走不通的。
3、维新派与顽固派的论战
维新运动的迅猛发展,冲击了顽固派赖以生存的条件,遭到了顽固派的激烈反对,顽固派采取各种手段
向维新派进攻,维新派与顽固派围绕以下几个问题进行了激烈的论战,论战的主要内容主要有三点:要不要维新变法,顽固派认为“祖宗之法不可变”,宁可亡国也不可变,他们认为中国的一切并不是制度的问题,而是人心败坏,不需要变法,维护封建的纲常伦理制度,维新派则认为没有一成不变之法,世界和人类社会都处在变化发展之中,坚定的提出来能变则全、不变则亡、全变则强的观点。要不要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顽固派认为兴民权直说对中国有百害而无一利,竭力维护封建君主专制,仇恨民权,反对君主立宪,维新派则以天赋人权论批驳了君权神授的学说,认为天赋人权,人生来就是平等的,只有兴民权才能上下通达,言路无塞,内政清廉,外敌可御,国家则可自保。要不要提倡西学、改革教育制度。顽固派认为四书五经、科举取士是国之根本,几千年来都是如此,他们
反对新式学校,反对以西学来培养各类人才,一次来维护封建的统治秩序,维新派则认为救亡图存必须以人才的更新为基础,必须使学生在新式的教育制度下,学到国家与社会需要的知识,维新派的这些观点在中国的封建教育中开创了先河,集中了要害。③实质:是维新派所代表的资本主义思想同顽固派所持有的封建主义思想的一次正面交锋。
④意义:这是新生的资产阶级第一次想封建制度和封建思想挑战,通过这场论战,西学广泛传播开来,使一些知识分子开始摆脱封建思想的束缚,追求新思想的历史潮流,推动了维新变法运动的高涨。
4、西方宗教通过不平等条约进入中国的过程
(1)、1844年中美《望厦条约》允许列强在通商口岸建教堂。
(2)、1844年中法《黄埔条约》允许列强在通商口岸自由传教,清政府负责保护教堂。
(3)、1858年《天津条约》规定外国人可到中国内地传教。
5、义和团口号的评价
“扶清灭洋”口号,反映了当时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即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成为中国社会的最主要的矛盾。然而,这一口号并不是义和团在科学分析中国社会主要矛盾之后提出的。因此,这个口号既是民族矛盾激化的结果,又是大多数中国人民对中外反动势力的认识还处在感性阶段的产物。这一口号继承了群众在反教会斗争中所逐渐形成的朴素认识,也反映出广大小生产者无法冲破皇权主义的思想枷锁,而只能将封建国家作为被侵略的整体来保卫的思想认识阶段。“灭洋”触及了时代救
亡的主题,但它又具有盲目排外的落后性;“扶清”虽然同样具有“爱国”和“保清”的含义,却又将“中国”“朝廷”“大清”等观念混同,这表明义和团在主观上不反对清政府,也不反对封建制度。这一口号的提出,最初曾起了发展队伍和壮大声势的作用,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清政府的政策。但是,这个口号也使义和团放松了对清政府的警觉,不能识破清政府的阴谋诡计,以致后来上当受骗。
6、《辛丑条约》的影响
①巨额的赔款是大规模的勒索,人民更加贫困;
②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大本营;
③使清政府完全处于外国军队的控制之下,便于直接派兵镇压反帝运动;
④清政府进一步成为帝国主义的帮凶;
⑤便于清政府能按侵略者意旨实行卖国的外交政策。
第七章 辛亥革命
1、革命团体的建立
华兴会1904年02月湖南长沙 黄兴、宋教仁
科学补习所 1904年06月湖北武昌 刘静安、张难先
湖北武昌 刘静安 光复会1904年10月上海蔡元培 日知会1906年02月
2、评价中国同盟会
他是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表达了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和经济上的利益和要求,反映了中国人
民要求民族独立和民主权力的共同愿望,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的发展。局限性:它没有明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的要求,也没有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这就决定了资产阶级革命派不可能彻底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3、革命派与保皇派的论战
(1)原因:同盟会机关报《民报》创刊后,公开宣传资产阶级制度并用资产阶级的民族理论分析中国满汉
民族关系,指出满族对汉族实行高压的不合理性和汉族起来反抗的正义性。用孙中山“三民主义”理论武装起来的《民报》迅速占有了进步舆论的中心领导地位,大受海内外进步知识分子的欢迎。而这时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资产阶级改良派,惊惧于思想界权威地位的动摇和丧失,企图驳倒同盟会提出的革命纲领,阻遏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而革命派也意识到必须给改良派的进攻以还击,才能更进一步促进革命的发展。
阵地:同盟会的机关报《民报》和改良派的机关报《新民丛报》
(2)内容:要不要以暴力推翻清朝政府、要不要实行民主政治、要不要改变封建土地制度。
(3)影响:以革命派的胜利告终,虽然当时大多数人并不真正懂得民主共和的内容,但通过论战,反满—
革命—建立共和国,在人们心目中成为同一链条上紧密连接的几个环节,极大地推进了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尽管革命派本身存在着许多严重的弱点,但他们以高昂的革命精神,决心通过暴力推翻清王朝,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这个主张受到当时进步人士的普遍拥护,大量秘密或公开发行的革命书籍、报纸在人民群众中广泛流传。革命派已经以明显的优势占领了思想阵地,革命运动于是不可遏制的迅猛发展。使民主革命思想得到进一步传播,有力地推动了民主革命高潮的到来。
4、起义首先在武昌爆发及胜利的原因
(1)武汉是当时仅次于上海的第二大城市,资本主义势力入侵较早,民族矛盾尖锐
(2)由于武汉的地理位置,成为了资产阶级革命力量迅速发展的地区和各省革命党人联系的枢纽。
(3)长期以来,武汉革命党人坚持扎实细致的革命宣传和组织工作,在各界群众特别是新军中聚集了雄厚的革命力量,这位革命奠定了阶级基础。
5、辛亥革命的性质、历史意义和教训
性质:是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历史意义:(1)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和自由的权利,从此,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2)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从此他们再也无力在中国建立起比较稳定的统治秩序。
(3)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4)对近代亚洲各国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产生了比较广泛的影响。
教训:资产阶级共和国的道路在中国行不通;中华民族资产阶级由于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他们不能领导
中国民主革命取得彻底胜利。
近代五次侵华战争的特点
(1)、鸦片战争:使中国社会在各地各方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起点。
(2)、第二次鸦片战争;时间长,是鸦片战争的继续与扩大。
(3)、中法战争:发生境外,出现了中国不败而败的结局,中国西南门户被打开,开始发生帝国主义资本
输出的要求。
(4)、甲午中日战争:发生境外,是日本大陆政策实施的一个步骤,体现了帝国主义侵华进入一个新阶段。
(5)、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以镇压中国人民反抗斗争为目的,实现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统治秩序的完全确立。
义和团运动与太平天国运动比较有哪些相同点与不同点?
相同:
性质:农民阶级领导的起义运动
斗争方式:武装起义
失败原因:主观上,农民阶级的小生产者的地位决定了他们提不出科学的革命纲领。客观上是由于中外反
动势力的联合绞杀。
不同点:
时代背景(最主要矛盾):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主要原因是鸦片战争后国内阶级矛盾的空前激化;义和团
运动的兴起主要是由于中华民族和帝国主义矛盾的尖锐。
主要任务:太平天国运动把斗争的矛头主要指向清朝的封建统治,在运动中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建
立了农民政权,是几千年来中国农民战争的最高峰。义和团运动把斗争的矛头指向帝国主义,提出了“扶清灭洋”的口号,始终处于分散状态,在运动中没有形成统一的组织。
一、理清历史线索, 构建单元知识网络
高中新课程历史教材在内容上是按专题进行编排的, 专题和通史最大的不同在于专题的历史知识繁杂琐碎, 没有相应的框架体系, 学生记忆起来非常困难。其实每个专题都有一条贯穿前后的主线, 教师应首先从整体上帮助学生理清每一个专题的历史线索、历史阶段特征, 让学生对本单元有一个清晰的、宏观上的认识。例如,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这个单元, 是紧紧围绕着一条主线展开的, 即近代先进的知识分子在中国遭到列强入侵后, 是如何一步步向西方学习, 寻求强国御侮之道的。从大的阶段看, 经历了学造器物、仿行制度、提倡思想解放这三个阶段。从具体实践看, 这一时期经历了从“师夷长技以制夷”“师夷长技以自强”到维新变法、追求民主共和、提倡民主和科学, 最后接受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完整过程。这个过程既是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渐进过程, 也是近代中国人思想不断解放的过程。
复习中, 教师打破传统教材的体系, 将本课的复习主题设计成“百年中国梦———探索”, 设计新颖独特, 应时应景, 让人眼前一亮。同时将本课的复习内容加以整合, 设计成“惊梦”“追梦”“圆梦”“拓展提升”四个版块。“惊梦”是指在鸦片战争中中国遭到了列强的入侵, 国门被打开, 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以林则徐和魏源为代表的先进知识分子开始从“天朝上国”的美梦中惊醒, 萌发了一股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追梦”是指从鸦片战争后一直到20世纪初先进中国人是如何一步步向西方学习, 寻求强国御侮之道的;“圆梦”是指经历了一系列追梦失败之后, 最终我们找到了用马克思主义救中国的正确道路;“拓展提升”是指回首过去、展望未来, 谈谈学生对中国梦的认识。
二、创新教学模式, 调动学生复习兴趣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因此我们必须努力探索生动灵活的教学方式, 让历史复习课焕发出生机和活力, 让学生乐学、好学。笔者认为课堂要遵循以下两个原则。
1.注重材料
翻看近些年的江苏高考试题, 不难发现这样一个突出特点:根据丰富的新材料创设新情境, 考查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 我们在教学活动中应以材料为载体, 让学生养成根据材料分析思考问题的习惯。这些材料可以是文字的, 也可以是图片的, 甚至我们可以把教材作为学生学习阅读的材料。例如, 教师在讲第二篇章“追梦”时有这样一个设问:根据材料以及所学知识, 近代不同时期先进的中国人是如何思考中国社会现状的?为此他们提出了怎样的主张?答案其实很明确, 就是近代不同阶级向西方学习的过程。而教师这样设计, 既起到了复习基础知识的效果, 又培养了学生分析材料的能力, 同时激发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2.联系发散
在进行单元复习的时候要注重知识横向和纵向的联系, 做到融会贯通。比如“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这个单元, 虽然主体知识属于必修3文化史部分, 但很多知识点和必修1、2都有很强的联系, 比如洋务派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就和必修2的“洋务运动”联系密切。教师可以在第二篇章“追梦”中设计这样一个问题: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 试述近代先进中国人的探索给近代中国带来的变化?学生要完整回答这个问题就必须紧密结合另外两本教材的内容, 从政治、经济、思想和社会习俗近代化等多方面全面思考和运用, 这就使复习课有了一定的广度和深度。
三、合理运用讨论, 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新课程背景下, 小组合作探讨已经成为很多历史教师实施课堂教学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和模式, 这种模式有它特有的优点, 比如它能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活跃课堂气氛, 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 从而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 同时它还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 使之成为一种习惯, 并自觉地运用到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去。
在复习课中, 教师围绕四个版块设计了7个问题, 每个问题都结合材料, 同时, 教师在解决材料问题时多采用让学生小组合作探讨的模式进行, 学生的学习兴趣很高, 课堂气氛也较浓烈, 让听课者耳目一新。需要指出的是, 眼下众多教师在运用小组合作讨论模式时普遍存在一些问题。
1.课堂组织教学不易控制, 比较耗费教学时间
本课7个问题中有超过一半都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讨论, 虽活跃了课堂气氛, 但很多问题的答案能很容易在材料和教材中找到。例如, 近代不同时期的中国人是如何思考中国社会现状的?为此提出了怎样的主张?这种问题就不必展开小组讨论了。小组合作探讨的问题应该是有难度的问题, 或者是学生凭个人能力无法解决的问题, 不应该为片面追求课堂气氛而盲目进行小组合作探讨。
2.学生个体思考和小组合作的矛盾日益突出
例如, 教师在解决第6个问题“材料中李大钊所谓的不可抗拒的潮流是指什么?这股潮流给近代中国带来的变化是什么”时, 没有给学生一定自主思考的时间, 而是匆忙进入小组合作讨论, 这样的讨论注定缺乏深度, 浮于表面。学生也难以真正在讨论中各抒己见, 得到实质的能力提升。更有甚者, 一部分学生趁机进行课堂闲聊或者互相抄袭答案, 这样就适得其反了。除此之外, 笔者认为教师还要精心设计问题, 问题切入点不应过大, 同时分组要合理, 使学生能人人参与, 各司其职。当然, 在讨论过程中, 教师也不能放任自流, 应该积极穿插在各个小组之间, 担负起指导者和监督者的角色, 随时提供必要的点拨和疏导, 真正做到在讨论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上海机器织布局是近代中国第一家“官督商办”棉纺织企业,在中国近代史、中国近代工业史上占据着重要地位。织布局的资料,以往虽曾有搜集,但由于种种原因,还显得十分缺乏、零散。新出版的《上海机器织布局》一书对织布局的创办经过作了详细披露。开篇的第一则史料《黎兆棠致盛宜怀函》,足征织布局的创办始终控制在北洋集团手中。
此书不仅使我们对织布局的人事转换及其原因更加清晰,而且在其资本筹措、场屋建设、地址选定、购料建工等有关方面为我们提供了大量信息。
1893年11月,织布局开工生产仅三年后,即因清花车间起火而遭致全厂焚毁,损失惨重。李鸿章札委津海关道盛宜怀赴沪规复。据悉,在12月初,盛宜怀便“已集商股银三十万两,并蒙宪台面谕,将各局闲款附搭官股银二十万两,不分官商,均作股分,一律派利”。可见华盛是有官股的。盛宜怀到沪后“拟就织布旧厂墙址烟囱建造一层楼,并就原有之五六百匹马力机器锅炉,装置细纱机七十张,约二万五千左右锭子,先行纺织,……并另选清花轧花厂一座,钱房数座,总期来年六月出纱”。这些资料反映了盛宣怀规复华盛的具体思路。盛宜怀一边建厂,一边又推行“限锭四十万,布机五千张”的主张,以期在继续实施北洋集团对棉纺织业垄断的同时,又能给集团中的一些人,当然也包括着自己和家族以办厂的权利。《上海纺织公所华商上李鸿章禀》是迄今最完整反映这一计划及设厂范围、规模的材料,十分明确地指出了十个厂的名称,设机的数量、规模及地点,有助于解决对这一问题的争议。
洋务企业的重要特点就是严重的官商矛盾。“官为扶持”既给洋务企业的兴办提供了条件,但同时也给洋务企业的发展造成阻滞。《上海机器织布局》对此有比较多的披露。《布案驳议》就是其中很有分量的一篇。这篇出自经元善之手的驳文是这样写的:“龚道(即龚寿图)禀称入股五万四千两,查账上只有四万两。……龚道禀名谄附阿私,希图侵蚀,又将觊觎其后,不知所指名谄附者何人?若谓谄附郑道(即郑观应),则名方且禀请严札饬催。……尚有何事可以觊觎哉?”其他如《赵吉致盛宜怀函》中所揭示的:“在唐某(唐霖溪)架词捏禀,希图狡展,而莫公(莫祥芝)不卜,因何与阁下势不相能”;如《薛福成致李鸿章函》所揭示的:“龚如在局,恐又致散场,最妙莫如撤去,否则假以事权”等,均无不表明织布局内官对商的挟持、欺凌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华盛建立以后,盛宣怀秉权于一已,为规避风险,屡施招商承包。承包商马裕贵“冤单”披露:“未包以前,面禀督办、总办,厂中务需预备三个月零星物料始能接手,及至接手,察看机器动用器具,无一齐全,无一应手,……乃为此大声疾呼,而京卿仍置若罔闻”。这些则从另一个角度揭露了官对商的侵夺,有利于我们认识甲午后官商矛盾的新发展。
华盛建厂以后,盛宣怀是如何一步一步将企业演变为个人私产,是学术界的一个热门话题。但限于资料,总语焉难详。《上海机器织布局》为我们提供了探究的又一把钥匙。其实早在织布局初创时期,盛就采取假公济私、偷梁换柱的手法,以矿务局的抵押公款,转换为自家钱庄的私款,楔入织布局而成为股东。其心腹赵吉的密函就道出了其中的奥秘:“机器局一事,尊意拟将四万两尽作股分,高见极是……一则将来可推入公款,不致大受亏损,二则我将此四数和盘托出,既归彼局(指彭汝琮之后的纺织新局)之股,若彭姓纠缠,彼局必帮我拒彭。”织布局火烧后,盛宣怀奉命规复,其父盛康就想乘机举为总办。他在给盛宣怀的信中有这样的话:“我年届八旬,精力尚健,汝系现任,万不能抽手,中堂如见信或委我会同商办,汝意以为然否,此话外间切勿响起,存而不论可耳。”后来盛宣怀委堂弟盛宙怀(字荔荪)为总办,但权力和股票始终控制在自己手里。他与盛宙怀的那些联号信及不断发生的股票转换都足以证明这一点。不仅盛宣怀的举动,从他老婆庄畹玉的信函中也可看出他们已把华盛(当然包括它的后身又新和三新)当作盛氏私产:“现今华盛你在家时只晓得折去五十一万,据永珊(盛宣怀外甥)、永韶等俱说结来共要折六十余万,想荔荪如此糊涂,由别人瞎闹。……你再不将此人(指韩仲藩)歇去,华盛越无收拾矣”(1899,12,12函);“再华盛越越不对,荔荪三个礼拜不到此,纱布公司账房管账人十分糊涂,据大少奶奶来说,华盛终不会好,大纯比华盛好,吾为此华盛十分心焦”(1899,12,16函)。这些话对我们认识华盛的性质及其演变无疑是很有好处的,这里实际上也透露着中国民族资本形成的又一条道路。
同西方资本主义的关系问题也是织布局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在这方面,《上海机器织布局》也提供了相当多的宝贵资料。尤其是使我们明确了不少借洋债的问题。其实,早在1884年,织布局即有“洋商旗昌亦愿入股合办”之议,只是因李鸿章:“旗昌人股显违定章”而作罢。次年又有“向汇丰姑商借股本银二十万”之说,至于李鸿章最后是否“俯为作保”不得而知。但是可以肯定,在1888年前织布局已有洋债的进入是毫无疑问的,因为该年盛宣怀致李鸿章电中有“拟每年拨还官款二万,洋债本利二万六千”之语。马关条约以后织布局向西方的借款继续增加,且密度、额度都有增多的趋势。这些材料对于认清织布局借款的背景、数量、来龙去脉,进而探讨其性质和影响无疑是极有帮助的。另外,在如何引进机器设备上本书也披霹了许多重要材料,不仅正确反映织布局订购国外机器设备的种类、数量、价格、产地、付款方式,也展示了招投标等近代商业规范在中国的开始运用和西商为争取货主业务而展开的激烈竞争。至于聘用洋匠的合同则更让我们看到了织布局洋匠的人员选定、岗位职责、薪资待遇和工作情况。
《上海机器织布局》一书除了发掘了大量织布局及其后身华盛、集成、又新、三新的历史资料以外,还使我们对与此相关的一些企业,尤其是棉纺织企业有了更多的了解。大纯纱厂就是其中之一。以往对大纯纱厂的创办者及其规模、生产等了解甚少。有的文章仅表明其创办者“盛某”。现在从盛宙怀、严信厚致盛宣怀函以及《大纯机器纺织厂商办说略十二则》等来看,大纯的前身系由中国电报局总办杨子萱(宇廷杲)添设的大脖纱厂(可能创始于1893年织布局火烧前)。北洋决定创设华盛纺织总厂后,改由盛宜怀的大儿子盛揆臣经办,并渐至变为盛家私产。裕源的创办亦如是。从朱鸿度与盛宣怀的往返信函看,裕源厂的肇发,系出自于盛宣怀、朱鸿度共同的意愿,且两人各占一半股份。后来在办厂过程中颇费周折,朱鸿度遂以“鄙意封河尹迩,将来往返函商事不便”为由,提出将先事定购五十张布机(后有扩大)由己独办,“一切用人、造厂等事亦暂归一手办理”,遂成为后来的“朱局”,即裕源。朱鸿度明言“往返不便”,实质是为了摆脱官势的束缚。后来李鸿章给盛宣怀电文足资证明。除了纺织企业以外,织布局与其他洋务企业也发生着紧密联结。早在织布局初创时期,湖北矿务局的押款就进入到织布局。1888、1890年北洋集团两次对织布局的账目进行查勘。至于招商局在织布局余地附设纺纱厂,“议定租价,书立租契,俾沾方便之益,而无混淆之嫌”,则更反映着两者的关系。总之,《上海机器织布局》对我们探究其他洋务企业及其与织布局的关系,也颇多帮助。
纵观以上,《上海机器织布局》一书内容翔实、丰富,是我国近代较完整、较系统的工业资料,将会对中国近代工业史、经济史的研究起到促进作用。
【中国近代史复习资料试卷】推荐阅读:
中国近代史纲要试卷及答案详解09-13
中国近代史复习纲要整09-25
中国近代史演讲07-03
中国近代史纲要重点整理06-13
中国近代史纲要大事件年表06-28
中国近代史考试题整理07-07
民族意识 ----对中国近代史的感悟10-29
中山大学“中国近代史”课程建设总结09-29
中国近代史纲要寒假社会实践调查报告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