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史考试题整理

2024-07-0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中国近代史考试题整理(推荐7篇)

中国近代史考试题整理 篇1

(五)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 【内容标准】

(1)了解人民海军和人民空军建立的史实。

(2)以人民解放军导弹部队的建立和发展为例,说明科技强军的重要性。

(3)知道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主要内容,简述周恩来出席万隆会议的史实。(2008年·淮安市)11.北京奥运会的主题口号是“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如图11所示)下列我国基本国策中最能体现这主题的是

A.和平共处五个原则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C.政治协商制度D.一国两制

(2008年·湖北荆门市)5.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上产生了深远影响。这一原则首次提出针对的是()

A.中苏之间关于军事协作问题

B.中印之间关于西藏问题

C.中缅之间关于领土边界问题

D.中美之间关于台湾问题

(2008年·潍坊市)

14、今年是周恩来总理诞辰110周年。他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至今仍是国际社会公认的国际关系准则。下列选项不属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内容的是

A、相互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

B、互不侵犯

C、平等互利

D、求同存异

(2008年·武汉市)22.2005年,在联合国成立60周年首脑会议上,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倡导通过国与国之间的相互合作,共同建设和谐世界。这与20世纪50年代中国提出的哪一原则(构想、制度)的基本思想保持了一致?

A.一国两制

B.民族区域自治

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2008年·永州市)12. 今年(2008年)是我国政府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五十五周年。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已经成为国际社会公认的国际关系准则,它不包括 A. 互不侵犯

B.平等互利

C. 和平共处

D.求同存异 2008年3月5日是周恩来同志诞辰110周年纪念日。回答15-16题。

(2008·山东省临沂市)16.在一次国际会议上,周恩来强调“我们的会议应该是求同存异。”下列有关“求同存异”方针的说法,正确的有①找出共同点,保留不同意见,达到团结的目的 ②促进了万隆会议的圆满成功

③促进了中国外交事业的发展

④后来逐渐发展成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

(2008年·河北省)16.下列对周恩来重大历史活动叙述正确的是()

①任职黄埔军校,培养军事政治人才 ②参加重庆谈判,争取国内和平③访问印度和缅甸,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④出席万隆会议,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2008年·聊城市)13.一个外国记者在谈到20世纪50年代召开的一次国际会议时说:“周恩来并不打算改变任何一个坚持反共立场的领导人的态度,但是他改变了会议的航向。”“会议的航向”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周恩来提出了

A.独立自主原则

B.和平共处原则C.团结反帝方针

D.求同存异方针

(2008·四川省内江市)21.我们的朋友遍天下。1955年4月周恩来总理参加了有亚非29个国家参加的一次盛会,这次会议是:

A.第26届联合国大会

B.万隆会议

C.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D.亚太经合组织部长级会议

(2008·泰州市)12.今年是周恩来总理诞辰110周年,周总理为我国外交事业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他曾经在 会议上首次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

A.第26届联合国大会

B. APEC会议

C.万隆会议

D.华盛顿会议(2008年·辽宁省十二市)3.1955年,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提出的方针是

A.互不侵犯

B.尊重领土主权

C.独立自主

D.求同存异

(2008年·岳阳市)

15、周恩来对万隆会议成功召开的重大贡献是 A、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

B、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提出了“一国两制”的构想

D、提出了“科教兴国”的战略

(2008·湖北省恩施市)4.2008年3月5日是周恩来诞辰110周年纪念日。中共中央2月29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座谈会,纪念周恩来同志诞辰110周年。他曾于1955年4月率团出席了万隆会议。下列表述与万隆会议无关的是

A.这次会议是有史以来第一次由亚非国家自己举行的国际会议 B.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方针,推动会议取得圆满成功

C.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社会中产生深远的影响

D.会议主要讨论保卫和平、争取民族独立和发展民族经济等共同关心的问题

(2008年·南宁市)21.在50多年前的一次重要国际会议上,中国代表团团长周恩来说:“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的,而不是来吵架的。我们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这次会议是:C A.开罗会议

B.日内瓦会议

C.万隆会议

D.26届联合国大会(2008年·江西省)5.下列与周恩来有关的外交成就和外交活动是()

①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②出席万隆会议

③出席APEC会议

④与美国总统尼克松会谈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008年·河南省)15.为纪念周恩来总理诞辰110周年,同学们准备排练一部反映周恩来伟大人生历程的课本剧。下面在他们编写的剧本提纲中不准确的是 演出顺序

主要剧情

第一幕:开启心智

A.周恩来与同学们争相传阅《新青年》杂志 第二幕:南昌枪声

B.周恩来与贺龙、朱德等人商议起义方案 第三幕:民族大义

C.周恩来陪同毛泽东到达西安,与蒋介石谈判 第四幕:外交丰采

D.周恩来在万隆会议演讲,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2008年·黄冈市)8.2008年纪念周恩来诞辰110周年。小文同学想制作一个主题为“周恩来外交风云”的网页,下列内容不适合选入该网页的有()A出席亚非会议 B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

C与美国总统尼克松会谈D出席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2008年·镇江市)11.今年是周恩来总理诞辰110周年,下列历史事件与他有关的是()①发动南昌起义

②参加重庆谈判

③会见尼克松总统

④出席万隆会议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2008年·株洲市)

25、周恩来总理在万隆会议上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

(2008年·贵阳市)41(9分)今天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同学们再看新闻联播时经常能听到的词语。它是由中国、印度、缅甸三国倡导的,现已成为世界上包括美国在内许多国家都声称的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一个基本原则。(右图⑦为中国外交部长李肇星和印度大使苏理宁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诞生50周年切“生日蛋糕”)请回答:(1)我国什么时候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它的具体内容是什么?(5分)(2)美国在与中国的交往中,最早是在哪一份文件中声称它将遵循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来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的?(2分)

(3)当今美国是否真正遵循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试举一例来加以说明。(2分)

(2008·福建省福州市)27.(12分)2008年是周恩来同志诞辰110周年。请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材料二: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周恩来同志参加哪次国际会议?他提出了什么方针促进会议圆满成功?(6分)

(2)根据材料二,周恩来同志提出的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是什么?(3分)(3)为缅怀周恩来同志,请你确定一个纪念活动主题。(3分)27.(1)万隆会议或亚非国际会议。“求同存异”。(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3)周恩来的外交生涯等(答案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

(2008年·湖北省咸宁市)13.阅读以下材料:

材料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周恩来同志为我们党创建人民军队„„建立了不朽功勋。新中国成立后,他卓有成效地领导了党和国家的外事工作。

——胡锦涛在纪念周恩来诞辰11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

材料二:从周恩来到温家宝,在灾难面前,“中国式”总理总是身先士卒,在第一时间,第一个来到最危险、最困难、人民最需要的地方。1966年河北发生邢台大地震,周恩来总理在地震的当天深夜就到达灾区。前不久的汶川大地震,温家宝总理地震发生2小时后就登上飞机,奔赴灾区。„„“中国式”总理让人民感动。

——《国防时报》 请回答:(1)“周恩来同志为我们党创建人民军队”主要指的是1927年发生的哪一历史事件?遵义会议后,确定毛泽东、周恩来等人负责什么工作?(2分)

(2)周恩来是伟大的外交家。请问:1953年,周恩来总理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了哪一原则作为处理两国关系的原则?1955年亚非会议上,他提出了什么方针,促进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2分)

(3)周恩来总理、温家宝总理以怎样的可贵品质,“让人民感动”?(1分)13.(1)南昌起义。(1分)军事指挥。(1分)评分说明:意思相同语言表达不同,酌情评分。(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分)评分说明:若回答了五项原则的具体内容,也可同样

给分。求同存异。(1分)(3)热爱人民,或答:“亲民、爱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等等。(1分)评分说明:意思相同语言表达不同,或从其他角度答题符合题意的,酌情评分。

(2008年·海南省)40、今年(2008年)是周恩来(1898——1976年)诞辰110周年。周恩来为新中国的建立和社会主义建设立下了卓著功勋,他在外交方面的杰出贡献更为国内外人民所铭记。请以“杰出外交家——周恩来”为题写一篇短文。(12分)要求(1)至少有2个与周恩来有关的外交史实。

(2)史论结合,主题突出,语句通顺,150字左右。

40(12分)本题分三个层赋分: 第一层次(0—4):结束不完整,缺少相关史实,内容空洞,语言不通顺,主题不明确。第二层次(5—8分):结构基本完整,有1项史实,语句通顺,主题明确。第三层次(9—12分):结构完整,史实充足,主题突出,史论结合,语言流利。

另:除周恩来的外交成思想、外交活动外,还对周恩来的外交智慧,外交艺术及风采加以论述,且语言优美,感情真挚的可酌情加1-2分,但本题得分不超过12分。得分点参考:题目(1分)、史实,1项3分,满分6分、语句(2分)、史论结合与主题(3分)

(4)讲述我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和中美建交等史实。(2008年·莆田市)

18、1971年,我国所取得的重大外交成就是 A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B与苏联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C以日本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D与美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2008年·镇江市)12.右图中时任中国外交部副部长的乔冠华开怀大笑,是因为()

A.中美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

B.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得以恢复 C.中国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

D.中国加入了亚太经合组织

(2008年·天津市)13.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是在

A.第22届联合国大会

B.第24届联合国大会

C.第25届联合国大会

D.第26届联合国大会

(2008年·南京市)17.联合国安理会召开常任理事国会议,成员国中的出现我中华人民共和国应始于

A.1949年B.1954年C.1971年D.1978年

(2008·扬州市)11.右图是时任外交副部长的乔冠华在联大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为中国在联合国唯一合法政府,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决议之后的大笑图,请问这是发生在哪一届联合国大会上:

A.第24届

B. 第25届

C. 第26届

D. 第27届

(2008·盐城市)21.右边是摄于1971年的一次重要国际会议的珍贵照片 《乔的笑》。照片中的“乔冠华”是盐城籍名人,当时乔冠华开怀大笑的原因是 A.万隆会议圆满成功

B.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 C.中美关系实现正常化

D.APEC会议在上海成功召开

(2008年·玉林市)

8、右图反映的历史事件出现的主要国际因素是

A.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的支持

B.中美、中日关系的缓和

C.第三世界国家的支持

D.万隆会议的成功召开

(2008年·太原市)

10、与右图事件相关的历史背景是(图为:中日建立外交关系图。见人教教材06简版79页)

A.美苏关系紧张,中苏关系得到改善

B.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得到改善 C.中美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

D.日美关系紧张

(2008年·湖南省郴州市)

11、汶川特大地震以来,我国得到了包括美国在内的国际社会大量援助。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的时间是

A1971年

B1972年

C1975年

D1979年

(2008年·湖北省荆州市)

5、20世纪70年代初期,许多国家纷纷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这主要是因为

A、建立了中印、中缅友好关系

B、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C、中国与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建交

D、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2008·徐州市)24.今年是我国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外交家周恩来诞辰110周年。假如你们班举办一次“周恩来外交风云”的图片展,你会选用下列哪些图片?

①参加西安谈判的中共代表 ②赴重庆谈判前的合影 ③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的发言 ④周恩来在机场欢迎尼克松总统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2008年·湘西州)25.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25.1971(2008年·长春市)20.下面是某同学绘制的关于中国近现代外交的年代尺

请回答:

(1)图A中的谈判场景出现在哪场战争后?签订了哪个不平等条约?(2分)

(2)图B反映了哪次重要的国际会议?周恩来提出了什么方针,为会议的圆满成功奠定了基础?(2分)

(3)哪一外交成就让图C中的乔冠华开怀大笑?(1分)

(4)你认为哪一项外交成就的图片可放在D点处?(1分)(5)纵观中国外交地位的变化,谈谈你的认识。(1分)

20.(1)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2分)(2)万隆会议

求同存异(2分)(3)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1分)(4)主办亚太经合组织年会;上海合作组织成立;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答出一点即可,1分)(5)弱国无外交;新中国成立后,随着综合国力的增强,国际地位日益提高(其他答案符合题意也可,1分)

(5)以我国参与“亚太经合组织”的活动等史实为例,说明我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的作用。(2008·重庆市)14.图片是形象的史料。小刚同学在自主学习中收集到以下几幅图片,他为该图片配上的标题,恰当的是

A.中国的外交成就

B.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C.中国完成统一大业

D.改革开放取得伟大成就

(2008年·汕头市)25.中国积极参与APEC活动,是为了:

A.加强同亚太地区发展中国家的团结

B.推动亚太地区各国的民间交往

C.促进亚太地区的和平与发展

D.建立亚太地区各国之间持久的结盟关系(2008年·包头市)

5、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潮流势不可挡,中国融入这一潮流的突出事件是()

A、开始实施863计划 B、1982看宪法的颁布

C、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D、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普及。

(2008年·南通市)25.下列四幅图片反映了我国在不同时期的重大外交活动,按时间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

B.②①④③

C.①④②③

D.①③②④

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 国防建设和外交成就

一、选择题

1.(荆州)

5、“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而不是来吵架的,是来求同而不是来求异的。”周恩来总理的这段学说发表在

A.1955年万隆会议上

B.1972年中美会谈中

C.第26届联合国大会上

D.1972年中日会谈中

2.(河北课改)

12、在50年前的一次重要国际会议上,周恩来总理首次提出“求同存异”这一解决国际问题的重要原则。这次国际会议是

A、雅尔塔会议

B、万隆会议

C、第26届联合国大会

D、亚太经合组织会议 3.(长春课改)

5、“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的,而不是来吵架的┅┅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这段50年前万隆会议上的经典之词出自于

A、毛泽东

B、周恩来

C、刘少奇

D、陈毅 4.(德州)18.(课标)“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而不是来吵架的;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周恩来的上述发言是在

A、与印度政府代表谈判时

B、万隆会议上

C、第26届联合国大会上

D、上海APEC会议上

5.(青海课改)

9、2004年12月,印度尼西亚发生了强烈的地震和海啸,给当地人民带来了沉重的灾难。50年前在该国举行的一次亚非国际会议是

A、日内瓦会议

B、万隆会议

C、开罗会议

D、第26届联大

6.(四川课改)

3、1955年在印度尼西亚召开的万隆会议是有史以来第一次由亚非国家自己举行的国际会议。在这次会议上,周恩来总理提出的促进中国同亚非各国团结与合作的方针是 A、求同存异

B、平等互利

C、和平共处

D、互不干涉内政

7.(江西)

5、2005年4月25日,胡锦涛总书记出席了亚非会议50周年纪念活动。50年前率中国代表团参加亚非会议的领导人是

A、毛泽东

B、周恩来

C、刘少奇

D、邓小平

8.(吉林课改)

5、周恩来总理是新中国外交的创始人,下列外交成就或活动与周恩来有关的是

①出席APEC会议 ②出席万隆会议 ③与美国总统尼克松会谈 ④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9.(黔南洲非课改)

5、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倡导提出是在 A、1945年周总理参加日内瓦国际会议上

B、1954年周总理访问印度和缅甸时 C、1955年周总理在印尼万隆会议上 D、1971年在第26届联合国大会上

10.(黄冈非课改)

2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中国在什么时候最先倡导的: A、1954年新中国参加日内瓦国家会议时

B、1954年周恩来访问印度、缅甸时 C、1955年周恩来出席亚非会议时

D、1972年尼克松访华时

11.(广西贵港)22.以下原则中,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相互关系的基本原则是

A、大国协商一致原则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贸易公平原则

D、区域自治原则 12.(彬州)

1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不包括

A.互不侵犯 B.互不干涉内政 C.平等互惠 D.求同存异

13.(四川资阳)6一位十分喜欢历史学科的同学在查阅中美关系资料时发现了“小球转动大球”这一说法,他理解小球是指美国乒乓球应邀访华,却不知道“大球”指什么。请你为他指出

A 周恩来与尼克松实现历史性的握手

B 毛泽东接见美国乒乓球队

C 中美签署《中美联合公报》

D 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

14.(湖南益阳)

11、20世纪70年代,我国外交成就辉煌。这一时期下列外交成就取得的时间先后顺序是

(1)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得到恢复(2)尼克松总统访华(3)中美建交 A、(1)(3)(2)

B、(1)(2)(3)

C、(2)(3)(1)

D、(3)(1)(2)15.(青海课改)

11、下列中外历史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组是 A、淮海战役----萨拉热窝事件----西安事变------中美建交 B、萨拉热窝事件--------西安事变------淮海战役-----中美建交 C、萨拉热窝事件--------西安事变------中美建交------淮海战役 D、西安事变------中美建交----萨拉热窝事件----淮海战役

16.(温州)

12、2004年12月26日,印度洋发生海啸,印尼、泰国等国近30万人死亡。我国政府第一时间向受灾国家和人民提供了大量人道主义援助。我国政府的上述行动体现了外交政策的哪一方面内容:

A、反对霸权主义

B、加强睦邻友好

C、反对恐怖主义 17.(安徽)

8、提出“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是

A、毛泽东

B、周恩来

C、邓小平

D、江则民

18.(重庆)

27、20世纪80年代初,把党中央多年来酝酿的和平统一祖国的构想创造性地概括为“一国两制”的是

A、毛泽东

B、周恩来

C、邓小平

D、刘少奇

19.(宜昌非课改)

12、邓小平提出的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基本方针是 A、独立自主

B、改革开放

C、“一国两制”

D、和平共处 20.(十堰)

5、党和政府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是 A.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B.相互促进,互补互利

C.能打就打,武力收复 D.武力收复为主,和平统一为辅 21.(河南实验区)

10、香港媒体在评论中国收回香港时说:“收回香港这篇文章,是邓小平的天才创造。”这里的“天才创造”是指

A、维护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B、尊重历史与现实 C、“一国两制”构想

D、香港的顺利回归

22.(宜昌课改)

10、“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为结束海峡两岸的分离状况,我们提出的基本方针是 A、“一国两制”

B、民族区域自治

C、改革开放

D、四项基本原则 23.(青海课改)

12、“葬窝于高山上兮,望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苦。„„天苍苍,野茫茫,上之上,国有殇。”在一次中外记者招待会上,当“诗人总理”温家宝深情地朗诵这首国民党元老于右任先生的诗作时,会场上响起了热烈的掌声。诗歌所反映的历史事实是 A、解放战争后台湾与大陆的分隔

B、鸦片战争后香港被英国占领

C、16世纪中叶澳门被葡萄牙占据

D、20世纪90年代香港、澳门回归祖国

24.(枣庄市新课标)10.历史上,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曾进行过两次合作,推动了中国革命的发展。2005年4月国民党主席连战率团参访大陆,揭开了国共两党互动与两岸关系发展的新一页。展望两党第三次合作,其最重要的前提是:

A.必须走社会主义道路 B.实现“三通” C.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D.坚持改革开放 25.(武汉课改)

18、右图是香港人民欢庆回归祖国的场面。香港回归祖国的时间是

A.1997年

B.1998年

C.1999年

D.2000年

26.(四川课改)

5、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新中国成立后,实行的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

A、民族团结

B、民族平等

C、民族区域自治

D、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 27.(福建宁德)

12、目前,闽东人数最多的少数民族 A、回族 B、壮族 C、畲族

D、汉族

二、非选择题

1.(十堰课改)

17、材料一:1919年北洋政府派代表出席巴黎和会,提出取消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一切特权等合理要求,但遭到帝国主义的拒绝。1921年北洋政府派代表出席华盛顿会议,在人民反帝运动的压力下提出“十大原则”,包括取消外国在中国境内的一切特别权和优越权等,但华盛顿会议却使中国回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

材料二:1971年外交部副部长乔冠华率中国代表团出席联合国大会仰天开怀大笑。(图)阅读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请回答:

(1)在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上通过的与中国有关的文件分别是什么?(2)乔冠华为何事而仰天开怀大笑?

(3)结合中国近现代外交史,谈谈你的感想?

(答案)

17、(1)《凡尔赛和约》(1分)《九国公约》(1分)(2)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得到恢复(1分)

(3)感受:要求学生要从中国近代外交史和现代外交史,谈感受,观点正确,语句通顺,可难2分,观点正确,语言表达不顺1分,观点错误不给分。

2.(十堰课改)

18、材料一:2005年4月29日,台湾国民党主席连战来祖国大陆访问,与中共总书记胡锦涛实现了跨越60年的握手。

材料二:截止2001年底,台湾同胞来祖国大陆投资、文化交流、旅游、探亲的累计已达2400万人次,赴台探亲和从事文化活动的大陆居民也有60万人次。台湾同胞来祖国大陆投资的企业达5万多家。两岸间接贸易额达到2300亿美元。阅读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请回答:

(1)想一想,60年前国共两党最高领导人会谈的历史事件是什么?(2)党和政府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是什么?

(3)你认为海峡两岸经济、文化交流迅速发展的基础是什么?

(答案)

18、(1)重庆谈判(1分)(2)“一国两制,和平统一”(1分)(3)两岸人民血浓于水,都是中华民族,有共同的语言、文字、共同的传统文化(1分);党和政府始终把国家、民族利益放在首位,从客观实际出发,与时俱进、促进祖国统一大业,促进两岸经济、文化交流。(1分)

3.(江苏宿迁市)

八、材料一:2005年3月14日,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反分裂国家法》。该法不是针对台湾人民的,而是反对和遏制“台独”势力的法律。

材料二:2005年3月28日,中国国民党副主席江丙坤率团汾问大险,开始其对大陆的“破冰之旅”,这是五十六年来国民党首次组团访问大陆。继此之后,国国国民党主席连战又于4月26日开始了对大险的“和平之旅”。这一系列访问为国共两党的和解和海峡两岸进一步沟通送来了屡屡春风。

(1)历史上,国共两党的两次合作分别形成了什么统一战线?(4分)

(2)有人认为,解决台湾问题,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是大人的事情,与青少年无关;这种观点对吗?为什么?(5分

(3)为了早日实现祖国统一,请分别针对台湾人民和“台独”分子写句心里话。(2分)

我想对台湾人民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想对“台独”分子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山东德州)

二、1.反对国家分裂,维护领土完整和国家统一,是主权国家的神圣职责。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2)19世纪中期,美国面临着国家分裂的严重危机,是哪位总统领导美国人民克服了这一危机?为解决这一危机他颁布了什么重要法令?(2分)

(3)20世纪末期,我国政府为了实现国家统一提出了哪一重大决策?取得了什么重大成果?对此你有何认识?(4分)

5.(山东枣庄)21.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这是诗人余光中的《乡愁》中对海峡两岸的现状发出的无奈的叹息,充分表达了中华儿女渴望统一,祈盼团圆的感情。中外历史上诸多史实证明:国家统一有利于社会的发展。(1)“我”和“大陆”分离的现状是如何形成的?(3分)(2)请你以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美国、德国为例,说明国家统一有利于社会的发展。(4分)(3)怎样才能早日消除台湾同胞“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的乡愁?(2分)6.20.《香港地区图》和《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图 请回答:

(1)图中序号①指的是哪一地区?(1分)

(2)近代史上,英国分别根据什么条约而割占图中的序号②③所指两地?(2分)(3)中国政府何时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香港回归祖国是根据哪一伟人提出的什么构想而实现的?(3分)

(4)香港问题的解决有什么现实意义?(2分)20、(1)香港岛(1分)

(2)中英《南京条约》和中英《北京条约》(2分)

(3)1997年7月1日,邓小平,一国两制

(4)香港问题的解决,是一国两制、和平统一祖国战略方针的成功运用,为和平解决台湾问题提供了范例,必将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早日实现。(2分)7.(武汉)一.学用结合探究问题[关注我们的社会]

32、新闻报道一

2005年4月29日,中国共产党总书记胡锦涛与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举行了历史性的会谈。两党在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等共同体认下,发布了“两岸和平发展共同远景”的新闻公报。

新闻报道二

新华网发表:“连主席个人的一小步,是中华民族的一大步”。

读新闻,回答问题(1)国共两党共同迈出了历史性的一步。这“一步”的迈出意味着什么?(2)为完成祖国统一大业,中学生应该做些什么?

8.(江苏泰州)3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台湾“教育部”近日公布一份所谓“高中历史课程纲要草案”,公然将中国清朝和中华民国的历史归类为“世界史”。——人民网(青锋2003年9月)材料二:2004年11月9日,台“教育部”在网站上公布了新的“纲要草案”,把高中历史课本分为4册,第一册是所谓的“台湾史”,第二册是中国史,第三册和第四册是世界史。新的“纲要草案”中的“台湾史”不仅单独成册,而且与中国史的比例由现在历史课程中的3∶7,增加到1∶1。2006历史课本,包括辛亥革命、五四运动、中日战争、国共内战都被列入中国古代史,直到1945年光复台湾后才属于“台湾史的范围”。

——人民网(2004年11月)

材料三:我们之前读的四书五经、《史记》、唐诗宋词、《西游记》、《水浒》、《古文观止》等,是否全部要当成“世界文学”来读呢?——台湾一中学生的疑惑

——《大家文摘报》(2003年11月21日)(1)台湾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历代中央政府曾采取措施加强对该地区的管辖。试以清朝初年的相关史实加以说明。(1分)(2)料一、二两段划线部分在实质上有什么相似之处?(2分)(3)你如何帮助材料三这位台湾中学生解除疑惑?(2分)

(答案)

32、(1)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1分)

(2)都是实行文化台独或台独。(2分)

(3)通过信函、网上交流、人员往来等方式,加强沟通,让他们了解祖国的历史和今天的现状,共同为祖国的和平统一和繁荣富强而努力奋斗。(2分,言之有理即可得分)9.(浙江台州)23.(本题10分)2005年4月,国民党主席连战率团访问大陆,与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会晤。这是六十年来国共两党领导人的第一次握手。有媒体称,连战访问将迎来国共两党的第三次合作。请联系前两次国共合作,完成下表。

政治基础 标志

目标

中国近代史考试题整理 篇2

关键词:葛德石,近代中国考察档案文献,整理,出版

当前, 海外关于中国的文献整理与出版算是一个热门, 整理出版选题呈现出研究更为深入、视野更为开阔、整理出版更为系统的特点。很多出版单位都在做, 而如何利用自己所学的专业, 关注、整理出版某个专业的资料与文献, 是值得思考和探索的方向。20世纪初, 有一些外国学者凭着纯粹的学术意志, 来到社会激变的中国。他们宣讲西方学术, 探索中国问题, 艰苦调查, 著书立说, 在中国近代学术发展中做出重要贡献。但是由于各种原因, 他们之中的许多人都被我们忘掉了。美国大地理学家葛德石 (G.B.Cressey) 就是其中被忘掉的一位。 (1)

笔者有幸参与葛德石文献的出版, 历经近四年的时间, 通过沟通协商, 做了大量图片收集、文字整理等工作, 解决了很多问题和困难。另外, 还有一项重要的工作就是要得到文献授权。“中国汇集散藏海外文献, 使之回归正式刊布, 给学界和文物界提供充足资料, 但现今仍存在文物主权不明确等问题” (2) , 当然, 这些文献整理与流散在海外的中方文物资料又有些不同, 这些是外国人的所写、所摄、所留, 我们更要明确解决授权的问题, 令我们非常顺利地得到了葛德石先生女儿的授权, 授权研究、出版这些文献。

从出版这一专业文献的体例上来说, 笔者参考了很多其他范例, 也针对这些材料做了很多思考。

首先, 要介绍这位美国地理学家, 我们需要一卷“总说”。这一卷是要总体揭示葛德石与中国近代地理学的渊源, 要让读者不只是地理圈里的读者知道葛德石一生与中国渊源甚深, 他在中国的地理学教育、考察研究等方面都做出了很大贡献, 那么就要有这抛砖引玉的一卷, 说明葛德石是谁, 他与中国的渊源, 人物如何重要等。于是我们将这些文字单独成集成为汇编第一卷, 内容从葛德石的家世、经历入手, 从他第一次前往中国开始, 梳理了葛德石来华以及以后进行的地理考察与研究、所著《中国的地理基础》的出版, 在中国进行的地理服务、地理交流以及1949年以后的葛德石与中国等历史脉络, 并详细列出了葛德石的年表以及著作目录 (中国部分) 。如此一来, 读者就会明晰这些文献是如何诞生的, 跟我们有什么关联, 如今披露出来有什么重要意义。

其次, 我们根据档案文献的主题与类别进行了归纳整理。在与工作各个环节有关的同事、同学、老师协商、请教之后, 决定将葛德石在中国进行的考察所撰写的报告等单列一卷, 将葛德石与中国学者的通信交往等单列一卷, 将葛德石考察所拍摄中国景观等单列一卷。这样, 各卷都有主题, 清晰明了。为了让读者明确主题, 我们安排在每一分卷都加了“前言”, 介绍此卷成册的缘由和汇编原则。

面对这些资料, 我们在资料处理、出版方式上有如下思考。

一、尽量保持资料原貌

葛德石1923年来华至1950年与中国失去联系, 在这近30年中, 葛德石与中国学者有着广泛而深刻的交往, 而书信是其重要方式。葛德石档案中存有百余封有关中国的英文书信, 多数为中国各界致葛德石的书信, 而葛德石的回信居然也多保存了下来, 极为罕见, 因而葛德石档案中留存的给中国各界的来函则更显珍贵。我们强调保持资料的原貌性, 将这些信件进行了原貌呈现, 没有做现代化的录入处理以及翻译等, 历史纸张上的信函本身看起来就充满时代感与亲切感。

葛德石一生曾三次前来中国考察, 其中第一次是1923年到1929年其在上海沪江大学任教期间, 侧重对我国西北地区和江浙地区进行考察;第二次是1934年, 葛德石受国民政府邀请考察了江浙地区的土地利用情况;第三次是1943年到1944年, 葛德石作为美国国务院派遣的访华教授, 考察了重庆、昆明等中国西南地区。在三次中国考察中, 葛德石均撰有相应报告, 这些材料构成葛德石的著作《中国的地理基础》以及《亚洲之地与人》的基础。但是葛德石成书时对这些报告有取有舍, 读者难以从中窥见全貌, 这次整理葛氏档案文献时全文收录葛氏档案中所藏的报告, 并采取影印的方式, 也同样没有做原文献的全文翻译, 以期最大限度地呈现这些档案的原貌。

二、认真处理图像, 强调文献性

1923年至1950年之间, 葛德石在中国工作、生活前后共达七年之久, 在考察之际拍摄了许多有关中国景观的照片, 这是葛德石解读中国地理的一种重要手段。葛德石档案藏有近千张中国地理图像, 筛选之后汇编的是葛德石拍摄的中国地理图像以及葛氏平日精心搜集的中国景观图像, 其中包括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华洋义赈会以及日本南满铁路公司等机构所拍摄的中国照片。这其中很多图像在尺寸与图像清晰度等方面是不够的, 我们进行了认真细致的图像处理, 尽量圆满表达出这些档案所蕴含的信息。

三、交代背景资料, 增强可读性

为了使这些文献能让更多地读者接受和认识, 我们在比较复杂的书信集一卷中, 细致地交代了背景资料, 葛德石与中国各界人士和有关中国事宜的通信都安排进行了相关背景的交代, 包括人物介绍、时代介绍、渊源介绍等。

如葛德石与中国地理学界的通信。1923年至1929年, 葛德石第一次来华, 主要接触的是留美地理学者, 如竺可桢和黄国璋。1943年, 葛德石再次来华, 与中国地理学界的胡焕庸、张其昀、李旭旦、林超、任美锷等学者均有来往。如葛德石与中国地质学界通信部分中, 我们要交代葛德石不仅以研究中国地理著名, 而且与这一时期的地质学也有极深的渊源。葛德石的地质学背景使得他的交流对象首先是中国地质学会的地质学者。中国地质学会1922年创立于北京, 1924年葛德石即成为中国地质学会为数不多的外籍会员之一, 其来往的学者主要有翁文灏、李四光和葛利普等。而在中国地理学和地质学之外, 葛德石与中国其他学界精英也有往来, 其中包括胡适、朱家骅、王云五、刘大钧及陈裕光等, 涵盖了中国学术界、教育界及出版界的精英。除此之外还有葛德石与沪江大学校长的通信。葛德石在沪江大学创建地质地理系, 并于1924年到1929年间担任副教授兼系主任。文献中葛德石与沪江大学前后两任校长魏馥兰和刘湛恩的书信, 反映葛德石创建经营沪江大学地质地理系的过程。这些背景资料我们都在相应的人物部分和各篇章进行了详述。

葛德石在学术之外, 还积极参与中美关系的建设。1935年葛德石致罗斯福总统的信与1951年葛德石致艾森豪威尔总统的信等都反映了一个地理学者对中美关系的认知和思考。

这些信函不仅反映了中国近代地理学界与国外的交往, 是研究中国近代地理学史的重要文献, 而且这些与中国学者交往的信函也是中外学术交流史和中外交流史的重要材料。我们在档案整理中加入这样的背景解说, 读者就可以更全面地了解这些信函所链接的时代脉络、人物与事件渊源等, 可以说大大增加了可读性。

葛德石“对中国的真诚的友谊”令我们这些曾经踏入地理学阵地的人敬仰。将罕为人知的葛氏中国档案公布于世, 可以说是我们对葛德石的回报, 这将是认识葛德石与中国地理学关系的基础文本, 大而言之, 这也是解读近代地理学史以及中美关系史的重要文献, 其意义不言而喻。

注释

11 唐晓峰:“我最爱的是中国” (总序) , 《葛德石近代中国考察档案文献汇编1》, 学苑出版社, 2014年。

中国近代史考试题整理 篇3

关键词:近代;研究生;招生考试制度;历史演变;特征

研究生的招生考试制度按形式特征普遍分为两种:无入学考试和有入学考试。德法等国家将研究生教育作为大学教育的相应延续,只要取得所需的大学本科文凭,经导师面试合格即可,没有研究院入学考试[1];而美国等国家研究院招生时,则设有公开的专门考试。目前,我国研究生招生采用的是后一种形式。但在我国研究生教育的酝酿及初创时期,实行的却是无入学考试的招生方式,其后在不断的发展调整中,研究生招生才逐步过渡为以统一考试为录取标准。

纵然近代中国研究生教育的发展过程只有短短的四十多年,招生考试制度还处于不完善、不成熟的阶段,但是透过其内容可以发现,其中仍有许多方面的经验教训是值得我们现在的理论和实践工作者学习、研究和借鉴的。

一、无入学考试的研究生招生阶段

20世纪初,迫于内外双重压力的清政府开始了所谓的“新政”,这为学校考试制度的改革创造了前提条件。1901年张百熙被任命为管学大臣,“将学堂一切事宜,责成经理,务期端正趋向,造就通才,明体达用,庶收得人之效。应如何裁定章程,并着悉心妥议,随时具奏”[2]。1902年公布了由其“上溯古制,参考列邦”[3]拟定的《钦定学堂章程》,因公布于壬寅年,因此又称《壬寅学制》。该学制第三段为高等教育,包括高等学堂大学预科、大学堂和建立在大学堂之上的具有研究院性质的大学院。《章程》规定,大学院年限不定,以研究为主,不立课程,不主讲授,旨在探讨“学问极则”[4]。《壬寅学制》是我国近代教育史上第一个比较系统的法定学制,但公布后却未实施①,当然入学考试制度也就无从谈起。

1904年,清政府公布了由张百熙、张之洞、荣庆三人重新拟定的学堂章程,即《奏定学堂章程》,因公布于农历的癸卯年,故又称《癸卯学制》,这是我国近代教育史上第一个比较完整公布并在全国施行的学制。《奏定学堂章程·通儒院》关于研究生的招生标准是这样规定的:“凡某分科大学之毕业生,欲入通儒院研究学术者,当具呈所欲攻之学艺,经该分科大学教员会议呈由总监督核定。非分科大学毕业生,而欲入通儒院研究某科之学术者,当经该分科大学教员会议所选定,复由总监督考验,视其实能合格者,方准令升入通儒院。”[5]也即是说,它对待招的研究生分了两类:分科大学毕业生只需由教员会议、总监督核定,不需考试;非分科大学毕业生则须由总监督考验合格。但是,即使是对非分科大学毕业生的考验也不是采用统一的标准考试形式,它只起到相当于面试的作用。这种不限制报考资格的招生制度是切合当时实际情况的。一方面,当时新式的学校系统也才设立不久,大多数的人还没来得及进入此系统中学习,拿相应文凭更是无从谈起;而且,《癸卯学制》公布时“大学预备科及分科大学尚未兴办”[6]。因此,清末学制上的通儒院实际上并未设立,也没有合格的学生可以招收。另一方面,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中国高等教育,无论是理论层面、制度层面还是实践层面,都弥漫着一种浓厚的“以日为师”的氛围,即“以日本教育为媒介,全面引进了西方教育制度”[7],而当时日本的学制,也主要是模仿德国的学制,即实行的是无需考试的招生方式。

尽管如此,清末的研究生招生制度给民国初期研究生招生制度的发展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宝贵经验,为其后的研究生招生奠定了一定的制度条件,这无疑是非常值得肯定的。

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其任务是“尽扫专制之流毒,确定共和,以达革命之宗旨”[8]。当时政府认为,“清政府之学制,最必须改革者”[9]。随即废除了清末的教育制度,研究生教育开始步入规范化,表现最明显的就是对研究生教育的立法。南京临时政府先后颁布了《大学令》、《大学规程》等法令,明确规定,“大学为研究学术之蕴奥,设大学院”,“大学院为大学教授与学生极深研究之所。大学院之区分,为哲学院、史学院、植物学院等,各以其所研究之专门学名之”[10]。按照教育部的规定,国立北京大学于1917年底相继成立文、理、法三科研究所并开始招生,这标志着我国研究生教育历史进入实践阶段,也意味着研究生招生制度拉开了期待已久的序幕。1918年7月,国立北京大学制定了《研究所总章》,对研究生报考资格做了如下规定:“本校毕业生俱得以自由、自愿入研究所,本校高年级学生得研究所主任之认可,亦得入研究所。本校毕业生以外,与本校毕业生有同等之程度而志愿入研究所者,经校长及本门研究所主任之认可,亦得入研究所。本国及外国学者志愿共同研究而不能到所者,得为研究所通信员。”[11]可以看出,研究生的第一次实际招生并不要也没有专门统一的考试形式。那么,具体的报名及审查手续如何呢?随后的《研究所国学门研究规则》中规定:“凡本校毕业生有专门研究之志愿及能力者,又未毕业学生及校外学者曾作特别研究已有成绩者,皆可随时到本学门登录室报名,填写研究项目,有著作者并呈送著作,一并由本学门委员会审查;其审查结果合格者,得领研究证到所研究。凡本校毕业生及校外学者不能到校而有研究之志愿者,得通信研究;其报名及审查手续,均照上条办理。本校教员可以自由入研究所。”[12]可以清楚地看出,当时的北京大学研究所招生没有统一的招生考试制度。

二、有入学考试的研究生招生阶段

20世纪20年代,我国高等教育又经历了一次较大的改革,明显地打着美国教育的印记,被称为中国资产阶级教育的美国化的改革。[13]1922年,北洋政府教育部以大总统名义颁布了《学校系统改革案》,又称“壬戌学制”,亦称“新学制”。《壬戌学制》的颁布与实施,大体上是依照美国的教育制度,故此,研究生的招生考试制度也必须借鉴美国的研究生招生考试模式。从此,我国的研究生招生走上了入学考试的阶段。

清华学校1925年的《研究院章程》规定以下三类人均可报考:“(甲)国内外大学毕业生,或具有相当之程度者。(乙)各校教员或学术机关服务人员,具有学识及经验者。(丙)各地自修之士,经史小学等具有根柢者。”[14]可以看出,不论出身如何,有何学历,均可参加入学考试。但是拥有报考资格并不意味着可以轻松入学,清华当时的入学考试还是相当严格的。投考手续分二步:“第一步报名,听凭审查资格,合格者由本院发给准考证一纸。第二步持此准考证应考。考题分三部分:第一部分,经史小学,注重普通学识,用问答体;第二部分,作论文一篇;第三部分,专门科学,分经学,中国史,小学,中国文学,中国哲学,外国语(英文或德文或法文),自然科学(物理学或化学或生物学),普通语音学八门。考生于其中任择三门,作出答案,即为完卷。”[15]在这样严格的入学考试之下,加上其他原因,研究院国学门1927年和1928年仅录取了新生两三名。[16]在当时的学生中也盛传,清华学校的入学考试极难[17]。另外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在清华国学研究院的专门考试中,采用的是选考法,考生可自行选择考试科目。在经学、中国史、小学、中国文学、中国哲学、外国语(英文或德文或法文)、自然科学(物理学或化学或生物学)、普通语音学八门中,考生只需任选三门考试即可。那么根据当时的材料来分析,国学门研究所的考生也可选择与国学无关的学科应试。比如说,一个考生虽然投考的是国学研究院,但他完全可以选择外国语,自然科学中的物理、化学等和普通语音学三门来考试。考试科目与报考专业之间可以没有必然的联系。此外,由于外国语也列在了备选科目中,所以外国语也非必考科目。

除了清华学校外,国立东南大学、国立北平师范大学、国立武汉大学、私立辅仁大学、私立燕京大学等学校的研究院也都设立了入院考试。其中国立北平师范大学(1932年)的考试科目为国文、英文、教育心理、教育统计、教育行政。[18]国立武汉大学(1935年)工科研究所研究生入学考试分笔试与口试两种。笔试科目为:一、与研究门有关之基本知识,其科目种类每年由本所所务会议议定之;二、国文与外国文。[19]这时的研究生入学考试与清华学校时期相比,外国文已被列为必考科目之一,专业与考试科目之间也是一一对应的。“专门研究之基本知识,以具有所治学科之基本知识,及通晓其历史为及格,此项考试科目至少须有四种。”[20]有的专业还要加考特殊科目,如土木工科除了要考普通科目:国文、英文、材料力学、高等数学、结构学外,水利工程门则要加试水利工程、水力学;结构工程门则要加试结构设计、钢骨混凝土科目。[21]私立燕京大学新生入学时,且有一门“智力测验”,目的在于考核学生综合知识能力与理解程度。[22]这个时期,研究生入学考试逐步向系统化、专业化、严格化方向发展。

1932年,国立北京大学研究院正式成立并颁布了《国立北京大学研究院规程》,改变了原来的研究生入学考试制度。《规程》明确要求,凡本校毕业生,国立各大学毕业生,国内外经本院承认之各大学毕业生,皆得应本院研究生入学考试。研究生入院考试之内容则分为两项。一是所专习学科之基本知识:以至少能了解所治学科的基本知识及其沿革、历史为及格。二是外国语:以至少能用一种外国语读书、对译为及格。[23]这就改变了先前“经研究所主任之认可”之类的模糊规定,使得招生更加规范化、透明化、制度化。

但是,并非所有学生都必须经过严格的入学考试才可以进入大学院学习。对于平时成绩特别优异的大学生,当时的各个学校也积极探索免考的招生政策。如20世纪30年代的国立北京大学规定,本校毕业生在校各学年成绩和外国语成绩平均在七十五分以上者,得免其入院考试。本校助教愿同时作研究生者,经本系主任推荐,也可免其入院考试。[24]1931年《国立清华大学研究院章程》也规定:“本校成绩优异者(在校成绩总平均分在一·О五以上)可以免试入学。”[25]师范类专门院校如国立北平师范大学规定,教育系毕业生成绩,总平均在七十五分以上,教育统计、教育心理、教育哲学、教育行政四科,平均在八十分以上者免考。本大学他系毕业生,志愿研究各科教材及教法者,平均成绩在七十五分以上,本系主科及教育必修科,平均具在八十分以上,并曾修习教育统计及教育哲学者免考。[26]可以看得出来,虽然有免于考试的招生政策,但是对大学生平时成绩要求还是相当高的。

免试考试的招生政策的探索及实践,显示了当时的教育政策的灵活性及前瞻性,对于今天的研究生招生考试仍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三、近代研究生招生考试制度历史演变的特征

综上所述,严格意义上的中国研究生招生考试制度产生于近代,它不是中国社会内部和中国高等教育自身演进的逻辑结果,不是中国古代高等教育的自然延伸,而是在“冲击—回应”模式下,在西方工业文明的示范中,模仿和借鉴西方国家的学制,进而采用西方的一套研究生招生考试制度,其历史演变和时代转换都被深深打上了时局复杂多变的烙印,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1. 近代我国研究生的招生考试制度从无到有,逐步向专业化和严格化发展。清末通儒院及国立北京大学初期研究生入学考试不设专门考试,只要呈报相应文件,经有关部门审查合格,便可以入学。至1925年清华大学研究院时期,研究生入学须通过学校设立的笔试和复试,考试程度较难。但就考试内容来看,所选择的考试科目与所报专业间可以没有必然联系,外国语也是可考可不考的科目。随后,各大学包括国立北京大学在内均设立了公开的研究生入学考试。这个时期的考试内容则完全针对于所报专业而设,特殊专业除要考普通项目外,还另有专门考试。考生不能自行选择考试科目,外国语也成为必考项目之一。但与现在的研究生入学考试相比,整个清末及民国时期,政治均不作为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公共应考科目。

2. 近代我国的研究生招生考试制度从无入学考试的形式过渡为有统一入学考试的转变是“移植外生”的必然产物。借鉴、学习别国成功的高等教育制度建设经验,移植别国的高等教育制度,从而减少实验的成本和失败的风险,加快高等教育制度建设的进程,这可以称之为“后发者利益”。由于国际、国内环境和条件的变化,清末民国时期的高等教育变迁大致沿着学习借鉴日本—德国—美国高等教育制度的轨迹运行。[27]1902年的《壬寅学制》及其后颁行的《癸卯学制》,都是仿照日本学制制订的。诚如一些学者所言:中国的高等教育制度完全是模仿日本的产物[28],与日本学制所区别的“只是名词的不同和当时在大学预科一级,因中国具体情况的相异,而把一些过去设立的學校,如方言堂、实业教员养成所等编入而已”[29]。民初制订的《壬子·癸丑学制》,“力图摆脱单一的来自日本方面的影响,而以欧美特别是德、法两国教育为取向的倾向,但在实践(学制、课程)的层面,却仍然以取法日本教育制度为基本特征”[30]。进入到20世纪20年代,由于美国国际地位的提升及现实中研究生培养人数较前期又有较大幅度的增长,直接促成了中国高等教育由模仿日、德到全面效法美国的转型。这种转变也必然会反映在研究生入学招生考试制度上,即从无入学考试向设立统一公开入学考试转变。

3. 借鉴、移植的招生考试模式还有许多不完善的地方,有待于进一步消化吸收。借鉴、移植西方先进国家的高等教育制度,并使其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制度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为我所用,这无论从理论上抑或从实践中,对于后发展国家而言,都是一种必然的选择。但是,模仿、借鉴、移植西方的高等教育制度毕竟是一种制度的模仿、移植。如果这种模仿、移植缺乏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缺乏对中国教育历史的体认,缺乏对中国本土教育资源的利用和创新,就很难取得完全的成功。在模式移植前,不论是日本模式、德国模式还是美国模式,从高等教育的自身特点来讲,其本身会有许多不完善的地方。虽然这几个国家也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但这些改革仅仅是在结合本国国情的基础上所作的调整,是一种权宜之计,或者还处于改革时期或改革准备阶段。由于外来模式本身尚待完善,所以移植过来后,这些模式本身的优点没有很好地发挥出来,却将缺点充分暴露出来,严重违背了移植的初衷,也违背了高等教育本身的发展规律,从而影响了高等教育的发展进程。

4. 研究生入学招生考试制度具有不稳定性。1902—1949年近50年的中国研究生教育模式从日本模式到德国模式再到美国模式,历经了几次大变革,其时间跨度和改革幅度都过快过大,很不稳定,导致了研究生招生考试制度也是摇摆不定。民国时期,政治变化无常,军阀割据和当政者的争权夺利,导致了这一时期教育行政部门人事变换频繁。在民国初年的不到两年间,仅教育总长一职就先后五易其人,其中任职时间最长的蔡元培、范源濂二人,也只有六个月左右。[31]而且此期战乱纷纷,给本来就不太稳定的研究生教育造成了严重影响。有关资料表明,民国年间的改革大大小小达十几次之多,造成研究生教育体制混乱,人才培养质量较低,并且数量总是落后于当时社会发展的需求的局面。

总体来说,从清末民初到新中国的成立,中国研究生招生考试制度还是逐渐走上了正规化、制度化之路,为以后我国研究生招生考试制度的改革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现实版本。

注释:

①《钦定学堂章程》颁布不久,张百熙即遭弹劾,守旧派认为他受维新思想影响较深,喜用新进,而对章程提出质疑。张百熙为免于慈禧追究,自己采取主动,呈折提出由朝廷召两广总督张之洞进京,参与对《钦定学堂章程》进行修改,修改后颁行的即是《奏定学堂章程》。

参考文献:

[1]王秀卿,张景安编.国外研究生教育[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87.204.

[2]北京大学校史研究室编.北京大学校史第一卷(1898-1911)[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60.

[3]郭德侠.中国近代高等学校课程设置研究[M].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7.79.

[4]钦定京师大学堂章程[A].舒新城.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中册)[C].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1.545.

[5][6]舒新城编著.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中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62.628,629.

[7]钱曼倩,金林祥.中国近代学制比较研究[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6.10.

[8]《临时政府公报》第1号。

[9]陈学恂.中国近代教育史教学资料(中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166.

[10]璩鑫圭,唐良炎.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学制演变)[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722.

[11]北京大学日刊(1918年7月16日).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年影印.

[12]北京大学研究生院.继往开来——北京大学研究生教育90年[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21.

[13]蔡克勇.高等教育简史[M].武汉:华中工学院出版社,1982.136.

[14][15]北京大学日刊(1925年4月13日).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年影印.

[16]郑浩.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历史研究(1902-1998)[D].湖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17]陈平原,王枫.追忆王国维[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97.320-321.

[18][26]国立北平师范大学[A].吴惠龄,李壑.北京高等教育史料[C].北京:北京師范学院出版社,1992.91.

[19][21]吴相湘,刘绍唐.国立武汉大学一览[M].台北:传记文学出版社,1972.256,263.

[20]私立辅仁大学[A].吴慧龄,李壑.北京高等教育史料[C].北京: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1992.229.

[22]燕京大学校友会.燕京大学史稿[M].北京:中国人民出版社,1999.19.

[23][24]北京大学日刊(1932年7月16日),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年影印.

[25]国立清华大学研究院章程(1931年)[A].转引自吴惠龄,李壑.北京高等教育史料[C].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52.

[27][31]田正平,商丽浩.中国高等教育百年史论-制度变迁、财政运作与教师流动[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169,117.

[28]霍益萍.近代中国的高等教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89.

[29]江向荣.日本教习[M].北京:三联书店,1988.153.

中国现代史提纲整理版 篇4

注:预测“△”为主观题,黑体与“__”为重点。

一、名词解释

1、工读主义:又称“工读互助主义”,五四”时期青年中流行的一种改良主义思潮。工读主义主张劳心与劳力、工与读相结合,教育与职业合一,把工读互助团办成“人人工作,人人读书,各尽所能,各取所需”的新组织,并联合起来组建新社会。工读主义表现了青年知识分子改造中国的愿望,但具有空想性。

2、新村主义:五四时期流行的新思潮。周作人把日本作家武者小路实笃的新村主义介绍到中国来的。新村主义主张脱离旧社会的恶势力圈,另辟一块小天地,建立没有压迫、没有剥削、没有脑力和体力对立、人人平等、互助互爱的新村。然而,新村主义的倡导没有起到任何作用。

3、好人政府:一种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政治主张。1922年5月,蔡元培、胡适等人发表《我们的政治主张》一文。主张组织“好人政府”作为改革中国政治的最低限度的要求。提出三条基本原则:要求一个“宪政的政府”、一个“公开的政府”,一种“有计划的政治”。

5、西山会议派:中国国民党内的一个反对孙中山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的派别。代表人物有谢持、邹鲁等。1925年在北京西山非法召开“国民党一届四中全会”,因而得名。通过了反苏、反共、反对国共合作的议案,共产党与国民党中央回击了西山会议派的进攻。1926年1月召开国民党“二大”,对西山会议派做了组织处理。

6、迁都之争: 1926年,国民党中央决定将国民政府及中央党部迁往武汉,随即开始筹备。1927年1月,国民政府明令迁都武汉。国民政府迁都武汉的工作受到蒋介石的阻挠,因而出现了迁都之争。1月初,蒋介石借机召开会议,决定“暂驻南昌”。对此,共产党人、国民党左派和人民群众进行了斗争,最终在迁都问题上战胜了蒋介石,但并未阻止蒋介石反动倾向的增长。

其实质是蒋介石企图争夺革命领导权,建立军事独裁统治,进而独吞北伐胜利果实。

9、保甲制度:国民党政府为维护其统治而实行的一种基层政治制度。1932年8月,国民党颁布条例,在革命根据地周围地区建立保甲组织,1934年推行至全国各地。保甲之编组,以户为单位,设户长;十户为甲,设甲长;十甲为保,设保长。保甲组织依照所谓“管教养卫”的原则进行活动。保甲制度的推行,加强了对人民的控制。

10、新生活运动:1934年2月蒋介石在南昌,发起“新生活运动”。就是使全体国民的全部生活(衣食住行)都符合民族固有道德——“礼义廉耻”的运动。从改造人们的衣食住行人手,具体标准是“整齐、清洁、简单、朴素、迅速、确实”,追求生活的艺术化、生产化、军事化。其真正目的是让广大人们群众规规矩矩地接受国民党的封建买办法西斯独裁统治。但新生活运动在抗战爆发后起到了一些战时服务、救济等作用。

13、洛川会议:洛川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在抗战全面爆发时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1937年8月下旬,中共中央在陕北洛川召开。会议通过了《关于目前形势与党的任务的决定》和《抗日救国十大纲领》。制定了中国共产党的全面抗战路线,规定了中国共产党的基本任务和各项具体政策,为中国共产党和全国人民指明了抗战的正确方向,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奠定了政治思想基础。

18、三三制政权:按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策组成的政权。政权人员构成上实行“三三制”即共产党员占1/3,非党的左派进步分子占1/3,中间派占1/3。凡年满18岁的赞成抗日和民主的中国人,不分阶级、民族、性别、信仰、党派、文化程度,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随后各根据地各级政府按“三三制”原则进行了改造。它的实施起到了调节各抗日阶级的利益,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作用。

30、合作主义: 五四时期,一部分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曾把合作主义看成最适于改造中国的办法。宣传合作主义的小团体成立最早、影响最大的是平民周刊社。合作主义提倡通过组织合作社来消灭剥削,实现社会主义。但是其推行的效果并不明显。

二、主观题

8、中国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 △

时间:1928年6月18日至7月11日

地点:莫斯科

内容:(1)大会正确地肯定中国现阶段的革命仍然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仍然是资

产阶级民主革命。提出了中国民主革命的10项政纲,包括推翻帝国主义的统治;统一中国,承认民族自决权;推翻军阀国民党政府;没收地主阶级土地,耕地归农;联合世界无产阶级和苏联等。

(2)指出当前革命的形势处在两个革命高潮之间。

(3)批评了右倾机会主义和“左”倾盲动主义。尤其批评了盲动主义。

(4)规定了革命一系列重大问题的基本政策,包括苏维埃政权问题、农民

和土地问题等。

(5)选出中央委员23人,候补中央委员13人。选举了新的领导机构。意义:策略方针基本上是正确的,对中国革命的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

不足:⑴对中国阶级的两面性和反动势力的内部矛盾,缺乏正确估计和政策;

⑵对农村根据地的重要性和民主革命的长期性认识不足。使“左”倾思想未能肃清,并被其片面发展。

总的来说,大会主要方面是正确的,大会后一个时期的工作是有成绩的。

17、国民精神总动员运动 △

国民党在抗日战争时期推行的政治运动。

目标:(1)国家至上民族至上;(2)军事第一胜利第一;(3)意志集中力量集中。“精神力量之所由表现为道德,而其所由发挥则必归着于信仰。”救国之道德即“忠孝仁爱信义和平”,共同之信仰是完成“建设三民主义的国家”。卫护国家的先决条件为“军令政令之绝对统一”。

国民党的国民精神总动员具有两面性。一方面是抗日的,另一方面是反共反人民的。

中共的应对措施:针对国民精神总动员,中共中央发表文告,对它标榜抗日的方面予以支持,对它反动的错误的方面进行实质性的批判。共产党认为,①国家和民族是全体中国人,尤其是占90%的绝大多数劳动人民的国家和民族,只有在这个认识的基础上,“国家至上民族至上”才是根本正确的。②“军事第一胜利第一”,只能是动员一切力量,打到鸭绿江边,收复一切失地,争取抗战的最后胜利。③“意志集中力量集中”,唯有巩固与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才能达到这个目的。而集中最大力量的办法,只能用民主方式。

(抗战开始后提出“召集真正人民代表的国民大会,制定真正的民主宪法,成立民族民主的统一战线的政府,决定抗日救国方针,选举国防政府”的主张。1939年9月,中国和民主党派、民主人士的参政人员积极进行实施宪政的活动。全国涌起了宪政运动的浪潮。)

20、国民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①拒绝联合政府,坚持***,是这次大会的中心议题之一;②加强反共力量,准备内战,是这次大会的另一议题。)

在抗战胜利前夕,国共两党都已经开始考虑未来的政权建设。国民党于1945年5月5日至21日,在重庆召开了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大会的中心议题是讨论中共问题,坚持国民党***,抵制联合政府,准备内战。5月17日大会就中共问题通过了《对于中共问题之决议案》和工作方针,进一步确定了其独裁、反共政策。《对中共问题之决议案》强调当务之急在于团结本党,建立反共体系,为发动反共内战制造舆论。大会还确定了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对内对外政策的基本原则。为抵制全国人民要求成立民主联合政府的主张,为其***披上“宪政”外衣,决定于11月12日召开“国民大会”国民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决定的是坚持独裁、制造分裂的路线。

1945年4月23日至6月11日,中国共产党在延安召开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大会方针:“团结一致,争取胜利。” 会上,毛泽东作了《论联合政府》的报告,中国共产党坚持废除国民党***、成立民主联合政府的主张。大会制定的政治路线:“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我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

21、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 △

①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最伟大的民族解放战争。抗日战争的胜利,洗雪了19世纪40年代以来中国人民受帝国主义奴役和压迫的耻辱,创造了半殖民地弱国打败帝国主义强国的奇迹,显示了处在进步时代的中华民族觉醒和民族团结的巨大力量。这个胜利极大地推进了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最后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②中国的抗日战争是在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工农商学兵各界、各族人民、社会各阶层、爱国人士等广泛参加的全民族抗战。抗日战争的胜利是所有为抗战出力的中国人的光荣。

③中国的抗日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民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承受了巨大的民族牺牲,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31、中共成立△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21年7月23日至31日在上海法租界召开,出席大会的各地代表共13人。后因有法国租界巡捕搜查,会议被迫终止,转至嘉兴南湖一艘船(红船)上进行。

党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前后共开了7次会议,会议通过了《中国共产党党纲》(纲领规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党的奋斗目标是:以无产阶级革命军队推翻资产阶级,采用无产阶级专政,废除资本私有制,直到消除阶级差别。纲领还规定了党的组织原则和纪律:党组织“采用苏维埃的形式”)、《关于当前实际工作的决议》,选举了党的领导机构。大会的中心议题是正式建立中国共产党。至此,党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胜利闭幕。

党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正式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从此,在中国出现了一

个完全崭新的,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其行动指南的,统一的无产阶级政党。中国的无产阶级因此有了战斗的司令部,中国的劳苦大众从此有了翻身解放的希望,中国的革命从此焕然一新。

三、其它

4、第二次护法运动

月,陈炯明趁北伐军平定江西之机,在广州发动武装叛乱,围攻总统府。第二次护法运动失败。使孙中山认识到国民党指导思想纲领等存在严重缺陷,开始联俄、联共、改组国民党。

7、八七会议

时间:1927年8月7日

地点:汉口

组织机构:中国共产党中央

出席人员:中央委员、候补中央委员、中央监察委员、共产国际代表共计20余

人,包括毛泽东、翟秋白等。

内容:(1)坚决清算了国民革命高潮时期以陈独秀为代表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

(2)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

(3)成立新的中央临时政治局。政治局委员有翟秋白、苏兆征、李维汉(3人为常委)等9人,候补政治局委员毛泽东、周恩来等7人。

影响:具有重大历史功绩。清算了共产党内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明确了党在新

时期的斗争方针,为全国人民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同时也滋长了“左”错误。但是会议的功绩是主要的。

11、中国民权保障同盟

营救一切爱国的革命的政治犯,争取人民的言论、出版、集会、结社等自由。同盟推动了当时民主运动的发展。后因受国民党残酷迫害,同盟活动终止。

12、抗日战争的四个阶段

(1)1937年7月7日至1938年10月,是抗日战争战略防御阶段。卢沟桥事变开始了日本帝国主义的全面侵华战争。中国开始了全国性的反对日本侵略的民族解放战争。在此期间,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进行四次大规模会战,八路军和新四军开辟了广阔的敌后战场。

(2)1938年11月至1941年11月,是抗日战争战略相持阶段的前期。日军改变侵华战略,在军事打击同时,对国民党采取政治诱降的政策。汪精卫集团叛国投敌,建立伪中央政权。国民党顽固派加剧了反共摩擦活动。中国共产党坚持团结抗战,敌后战场发展为抗日战争重要战场。

(3)1941年12月至1943年底,是战略相持阶段的中期。太平洋战争爆发,世界反法西斯阵营正式形成。中国战场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重要战场。国民党统治日趋腐朽,共产党领导敌后军民度过了困难阶段。

(4)1944年初至1945年8月,是战略相持阶段后期和抗日战争胜利结束的时期。中国共产党提出成立民主联合政府的主张,获得人民的热烈响应。日本帝国主义于8月15日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国抗日战争取得伟大胜利。中国人民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很大提高。

14、《论持久战》

毛泽东于1938年5月下旬至6月上旬在延安抗日战争研究会中作了《论持

久战》的重要演讲。他科学分析了中日双方在战争中存在相互矛盾的因素,全面考察和论证了坚持持久战以争取抗战胜利的客观依据,指出日本无力支持长期战争,最终必将失败。毛泽东科学预见了抗日战争的三个阶段,并解决了持久战中的作战原则问题,论述了人民战争的思想。

《论持久战》是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解决抗日战争问题的光辉著作,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军事科学。它指明了争取胜利的正确方向和具体道路,坚定了全国人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

15、国民参政会

实际上国民参政会只是由国民党控制的一个咨询机构。1938年7月6日至130人。国民参政会只有听取政府施政报告并作出决议,和向政府提出建议案及询问案之权。

国民参政会的召开是全国人民要求抗战,要求实行民主政治的表现,对团结人民、坚持抗战起来积极作用。但由于国民党坚持***,参政会的作用受到极大的限制。

16、相持阶段前期正面战场的作战:动冬季攻势。自11月下旬至1940年3月底,各部陆续发动攻击。

19、《关于普遍安全的宣言》: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在美国的辅助下,中国的国家地位提高了,开始以大国的积极姿态重大国际事务。1946年10月20日,美英苏中四国在莫斯科签署了《关于普遍安全的宣言》。其主要内容有:四国一致对轴心国继续作战,直至各轴心国放下武器为止。四国承认有必要在尽速可行的日期,根据一切爱好和平国家主权平等的原则,建立一个普遍性的国际组织,这些爱好和平国家无论大小,均得加入为会员国,以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

22、政治协商会议

1946年1月10日,政治协商会议在重庆开幕。

讨论涉及问题:(1)首先讨论的是政府改组问题。(2)1月15日,开始讨论施政纲领。(3)关于军事问题的讨论。(4)争论最多的是国民大会问题。(5)宪草问题上,没有激烈的争辩,只有各自的说理。

意义:政治协商会议是中国现代政治史上特殊的一幕。经中共、民盟及其他民主分子的共同努力,通过了有利于人民有利于民主的五项协议。同时,政协及其协议所体现的党派平等协商精神在人民心中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但是,政协协议很快被国民党反动派撕毁,使这次实现民主统一和平建国的机会成为泡影。

23、“五四指示”(中共准备自卫战争)

在普遍进行清算、减租的基础上,1946年5月4日中共中央发出了《关于清算、减租及土地问题的指示》,通称“五四指示”。及时地将抗日战争时期的减租减息政策改变为没收地主土地分配给农民的政策。土地政策上的这一转变,为解放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24、《中国人民解放军宣言》:中国共产党于1947年10月10日发表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宣言》,正式提出了“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的口号。

25、张东荪

26、梁启超代表作:前期《中国史叙论》、《新史学》,主张历史有“公理公例”;后期《中国历史研究法》等则对此否认。研究领域涉及中国历史和史学理论,还提出编撰中国通史与中国文化史的设想。

27、《上海停战协定》:签订后,蒋介石正式宣布把“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作

为国民党处理对外对内关系的基本准则。

28、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的正面战场主要战役:

第三次长沙会战(1941年12月至1942年1月,中国获得决定性胜利)、浙赣战役、鄂西战役、常德战役,以及中国政府于1942年2月以第五军、第六军、暂编第六十六军组成远征军,先后入缅作战。

29、“攘外必先安内”:先安内”的政策,作为国民党处理对外对内关系的基本准则。

14、淞沪会战:位于南方战场,1937年8月开始,以11月上海失陷为结束。给日本以重大打击,粉碎日军“速战速决”的梦想。中国军队也受到重大损失。太原会战:位于北方战场,时间1937年9月至11月。中方战败。

27、五二零血案

蒋介石的内战和法西斯统治政策,引起了各阶层人民的反对。1947年5月20日,北平各校1.5万余名学生上街进行反饥饿反内战的宣传,在西单遭特务袭击。京沪苏杭地区6000余学生在南京联合举行挽救教育危机请愿示威,提出增加教育经费、学生副食费,改善教职员待遇等要求。队伍遭到军警特务镇压,被殴伤100余人,被捕20余人,造成了震动全国的“五二零血案”。

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 △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近代社会经济、政治发展和思想演变的必然结果,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中国工人阶级的成长,是中国共产党诞生的阶级基础。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是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思想基础。在五四运动的推动下,共产主义知识分子投身到工人群众中去做宣传组织工作,以他们为桥梁,使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逐步结合起来,从而产生了中国共产党,而共产国际的帮助,促进加快了这一进程。

中国近代史考试重点 篇5

洋务运动:代表人物,奕,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冯桂芬对洋务事业的指导思想最先做出比较完整表述,《校颁庐抗议》“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后概括为“中学为用,西学为体”。

洋务事业的兴办1新版近代企业2建立新式海陆军3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1.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 第一,洋务运动的洋务派继承了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提出“自强”“求富”的主张,通过所掌握的国家权力集中力量优先发展军事工业,同时发展若干民用企业,在客观上对中国的早期工业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起了某些促进作用。第二,开办了一批新式学堂,派出了最早的官派留学生,翻译了一批西学书籍,给当时的中国带来了新的知识,使人们打开了眼界。第三,传统的“重本抑末”“重义轻利”等观念都受到冲击,社会风气和价值观念开始变化,工商业者地位上升。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也有利于社会风气的改变。2.洋务运动的失败的原因 第一,洋务运动具有封建性。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洋务派企图在不改变中国固有的制度与道德的前提下,以吸取西方近代生产技术为手段,来达到维护和巩固中国封建统治的目的,这就严重限制了洋务运动的发展。第二,洋务运动对外国具有依赖性。西方列强依据种种特权,从政治经济等各方面加紧对中国的侵略控制,他们并不希望中国真正富强起来,而洋务派处处依赖外国,企图以此来达到自强求富的目的,无异与虎谋皮。第三,洋务企业的管理具有腐朽性。洋务企业虽然具有一定的资本主义性质,但其管理确是封建式的,企业内部充斥着营私舞弊、贪污中饱、挥霍浪费等腐败现象。

戊戌维新运动

代表人物: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严复等资产阶级维新派,采取宣传主张1向皇帝上书,康有为多次向光绪帝上书,1895“公车上书”2著书立说康有为写了《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梁启超《变法通仪》谭嗣同《仁学》,严复翻译赫胥黎的《天演论》等。3,介绍外国变法的教训,如康有为的《日本辩证考》《俄彼得变政记》《波兰分灭迹》4办学堂 有,强学会,南学会,保国会5设学堂6办报纸 梁启超在上海《时务报》严复天津《国闻报》湖南《湘报》

维新派与守旧派的论战,三个问题展开1要不要变法2要不要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3要不要废八股,改科举和兴西学。这场论战的实质时资产阶级及思想与封建主义思想在中国的第一次正面交锋。论战所涉及的领域十分广泛,进一步开阔了新型知识分子的眼界,解放了人们长期受到束缚的思想。通过论战,西方资产阶级社会政治学说在中国得到进一步的传播,戊戌变法运动的帷幕随之拉开。

昙花一现的百日维新:政治方面

改革行政机构,裁撤闲散、重叠机构,撤销湖北、广东、云南三省“督抚同城”的巡抚;裁汰冗员,澄清吏治,提倡廉政;提倡向皇帝上书言事;准许旗人自谋生计,取消他们享受国家供养的特权。经济方面:保护、奖励农民工商业和交通采矿,中央设立农工商总局与铁路矿务总局,个省设立商务局;提倡开办实业,奖励发明创造;注重农业发展,提倡西法垦殖,建立新式农场;广办邮政,修筑铁路;在上海、汉口等大城市开班商学、商报,设立商会等各类组织;改革财政,编制国家预决算。军事方面:裁减旧式绿营兵,盖改练新式陆军;采用西洋兵制,练洋操,习洋枪等。文化教育方面:创设京师大学堂,各省书院改为高等学府,在各地设立中、小学堂;提倡西学,废除八股,改试策论,开经济特科;设立书局,翻译外国书籍,派出国留学,奖励新著,奖励创办报刊,准许自由组织学会。

意义:戊戌维新运动谁然失败了,但他在中国近代史上人有重大历史意义。1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2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改良运动。3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维新派不仅在思想启蒙和威化教育方面开创了新的局面,而且在改革社会风习方面也提出了许多新的主张。如革除吸食鸦片及妇女缠足等恶俗陋习,提出“剪辫易服”的主张,倡导讲文明、重卫生等。其移风易俗、开启社会新风的效用不可估量。戊戌维新运动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的失败,主要是由于维新派滋生的局限和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强大的守旧势力的反对。当时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力量还十分微弱,民族资产阶级。的政治代表维新派的势力更是非常微小,很多人自身还保留着封建士大夫的痕迹。他们既没有严密的组织,也不掌握实权和军队,更没有去发动群众。这样,他们就只能把自己实行改革的全保护希望寄托在没有实权的光绪皇帝身上。

维新派本身的局限性突出的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不敢否定封建主义2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3惧怕人民群众。

新文化运动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后改《新青年》。代表人李大钊、鲁迅、胡适等。《新青年》杂志和北京大学成了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

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口号《新青年》提出的基本口号是民主和科学即“德先生”和“赛先生”

民主和科学的含义:民主是指资产阶级民主主义制度也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科学,有广狭二义“狭义的是指自然科学而言,广义是指社会科学而言”。

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反对专制,提倡科学、反对迷信盲从,是切中时弊的。

新文化运动的局限性 批判孔子的同时,全面否定中国的文化;2 宣传民主和科学的时候对西方文化绝对肯定;3 并没有找到救国救民的正确道路和方向;4 尚不全面了解中国国情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中国革命呈现了哪些新面貌?为什么?①第一次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为中国人民指出了明确的斗争目标。②发动工农群众开展革命斗争,在中国掀起了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同时,中国共产党也开始从事发动农民的工作,农民的运动蓬勃发展。③实行国共合作,并在合作中发挥主导作用,掀起大革命高潮,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五四运动爆发的历史条件:1首先,是新社会力量的成长2是新文化运动掀起的思想解放潮流.3再次,是俄国十月革命对中国的影响。五四运动的直接导火线,是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历史特点: 1它表现了反帝反封建的彻底性2是第一次真正地群众运动3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及其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

同盟会成立的历史意义:

中国同盟会是中国近代第一个全国性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它在宣传,组织和具体筹划革命方面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它的成立使“革命风潮一日千丈,其进步之速,有出人意表者矣”.中国的民主革命从此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同盟会政治纲领的具体含义:“鞑虏”是指满族统治者,而不是指整个满族。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反满”就是反对民族压迫,具有反封建的进步意义。“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即用革命的手段推翻帝国主义的走狗清王朝,这也就客观上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势力;“建立民国”就是推翻封建帝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平均地权”就是改革土地制度。因此,同盟会的政治纲领适应当时历史的发展,符合人民的要求,得到了全国人民的拥护。

三民主义 :旧三民主义的内涵:(1)民族主义: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它打击了帝国主义的在华势力,但它没有意识到帝国主义的压迫是中华民族独立的最大障碍,没有明确的提出反帝的要求。(2)民权主义:建立民国 这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民族独立的民主权利的共同愿望。但民国实质是资产阶级共和国。(3)民生主义:平均地权 说明孙中山顾及了广大人民的利益,但由于站在资产阶级私有制的立场上,反对没收地主土地,所以提不出彻底的个土地革命纲领。

新三民主义(1)民族主义 反对民族压迫,反对满洲贵族的统治,中华民族自求解放,反对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2)民权主义 推翻君主专制政体,建立国民政府,国民一律平等,民权为一般平民所共有,凡真正反对帝国主义之个人及团体,均得享有一切自由及权利(3)民生主义平均地权、节制资本 侵华日军的严重罪行:1制造惨绝人寰的大屠杀2疯狂掠夺中国的资源和财富3强制推行奴化教育

抗日民主根据地建设:1三三制的民主政权建设2减租减息,发展生产3文化建设与干部教育第一条

共同纲领规定:1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的国家,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团结各民主阶级和国内各民族的人民民主专政2中华人民共共和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3以公私兼顾、劳资两利、城乡互助、内外交流的政策,达到发展生产、繁荣经济之目的4保障本国独立、自由和领土主权的完整,维护国际的持久和平和各国人民间的友好合作,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新中国成立初期,也面临着许多严重的困难和一些紧迫的问题。这对刚刚执掌全国政权的中国共产党来说,是新的严峻的考验。主要是1能不能保卫人民胜利的成果,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2能不能战胜严重的经济困难,迅速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3能不能巩固民族独立,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4能不能经受住执政的考验,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燥的作风和艰苦奋斗的作风。

确立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的开始采取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实际步骤1没收官僚资本,2开始将资本主义纳入国家资本主义轨道。3引导个体农民在土地改革后逐步走上领导地位。互助合作的道路。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史性成就1从争取经济独立到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2从赢得政治独立到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3从发展新民主主义文化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4从打破封锁到全方位对外开放。5从“小米加步枪”到逐步实现国防现代化。1953年正式提出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明确规定:“挡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实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国内外条件:1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力量相对来说比较强大,它是实现国家工业化的主要基础。2资本主义经济力量弱小,发展困难,不可能成为种工业起飞的基础3对个体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是保证工业发展、实现工业化的一个必要条件。4当时的国际换季也促使中国选择社会主义。

中国近代史纲要期末试题 篇6

1、为什么《天朝天亩制度》的主张是难以实现的?

《天朝田亩制度》确立了平均分配土地的方案,是最能体现太平天国社会理想和这次农民起义特色的纲领性文件。但他并未超出农民小生产者的狭隘眼界。他所描绘的理想天国,仍然是闭塞的自己自足的自然经济,是小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传统生活方式;同时又是一个没有商品交换的和绝对平均的社会。这种社会理想具有不切实际的空想的性质。因此,《天朝田亩制度》的主张难以实现。

2、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和失败的原因、教训是什么?

失败的原因:主要是由于维新派自身的局限和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强大的守旧势力的反对。教训: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企图通过统治者走自上而下的改良的道路是根本行不通的。要想争取国家的独立,民主,富强,必须用革命的手段,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联合统治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制度

3、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

第一,太平天国革命达到了中国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第二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加速了清朝统治的衰落和崩溃。第三,打击了外国侵略者,阻滞了中国半民地化的进程。第四,太平天国的反抗精神鼓舞了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意志。第五太平天国革命也是当时世界人民革命斗争的一部分,推动了亚洲民族解放运动,同时也震动了欧洲大陆

4、辛亥革命的意义、失败原因和教训是什么?

历史意义: 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领导的以反对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为目的的革命,是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在近代历史上,辛亥革命是中国人民为救亡图存,振兴中华而奋起革命的一个里程碑,它使中国发生了历史性的巨变,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1).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势力的政治代表,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代理人--清王朝的统治

5、近代中国所进行的反侵略斗争具有什么意义?

帝国主义的侵略给中华民族带来巨大历史灾难。但是列强发动的侵略战争以及中国反侵略战争的失败从反面教育了中国人民,极大地促进了中国人民的思考,探索和奋起。鸦片战争以后,先进的中国人开始睁眼看世界了,中日甲午战争以后,中国人民的民族意识开始普遍觉醒,中国的仁人志士正是怀着强烈的危机感和民族意识,历尽千辛万苦,不怕流血牺牲,去探索挽救中华民族危亡的道路。

6、试析帝国主义列强不能灭亡和瓜分中国的原因?

(1)帝国主义列强不能灭亡和瓜分中国,最根本的原因,是中华民族进行的不屈不挠的反侵略斗争。正是包括义和团在内的中华民族为反抗侵略所进行的前赴后继、视死如归的战斗,才粉碎了帝国主义列强灭亡和瓜分中国的图谋。

(2)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矛盾和互相制约,也是列强不能瓜分中国的一个重要原因,但并非是瓜分中国的阴谋破产的根本原因。因为帝国主义列强在世地争夺殖民地时,都存在着利害冲突,瓜分非洲和东南亚时,都是如此。它们或者通过协商,或者直接采取战争的手段,还是把非洲、东南亚地区等瓜分了。

7、遵义会议的内容和历史意义是什么?

内容:集中全力纠正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的“左”倾错误;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选举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取消博古、李德的军事最高指挥权。历史意义:遵义会议结束了王明“左”倾错误在中央的统治,在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新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这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解决自己的路线、方针和政策问题,妥善地处理了党内长期存在的分歧和矛盾,是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这次会议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成为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8、辛亥革命为什么会失败?它的失败说明了什么?

(1)失败原因:首先,从根本上说,是因为在帝国主义时代,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资本主义的建国方案是行不通的。帝国主义与袁世凯为代表的大地主、大买办以及旧官僚、立宪派一起勾结起来,从外部和内部绞杀了这场革命。其次,从主观方面来说,在于它的领导者资产阶级革命派本身存在着许多弱点和错误。第一,没有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第二,不能充分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

第三,不能建立坚强的革命政党,作为团结一切革命力量的强有力的核心。

(2)教训:辛亥革命的失败表明,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没有能够救中国,先进的中国人需要进行新的探索,为中国谋求新的出路。

9、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是什么?

1)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道路,但引进了西方先进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

2)洋务运动为中国近代企业积累了生产经验,培养了技术力量,在客观上为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促进作用,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10、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总方针是什么?

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

进步势力是指工人、农民和城市小资产阶级。他们是统一战线的基础,抗日的主要依靠力量。中间势力是指民族资产阶级、开明绅士和地方实力派。顽固势力指的是亲美派国民党和大资产阶级的抗日派。他们采取两面政策,既主张团结抗日,又限共、溶共、反共

11、我国农业社会主义改造中的过渡性经济组织形式及其性质是什么?

农业化合作的步骤:农业生产合作互助组(民主主义性质)、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半社会主义性质)、高级农业合作社(完全的社会主义性质)

12、陈云在中共八大提出的“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内容是什么?

以国家经营和集体经营为主体,一定范围内的自由经营为补充 以计划生产为主体,一定范围内的自由生产为补充 以国家市场为主体,一定范围的自由市场为补充

13、中共十三大制定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三步走”的战略部署是什么?

第一步,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这个任务已经基本实现;

第二步,到20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

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14、1905至1907年,资产阶级革命派同改良派论战的主要内容及重要意义是什么?

分别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和以梁启超、康有为等的改良派以《民报》和《新民丛报》为主要阵地开展论战 争论的主要内容 要不要推翻清政府的统治(焦点)

要不要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实现民主 要不要进行社会革命

以革命派的胜利而告终,明确划分了革命派和改良派的界限,宣传了资产阶级的民主思想,扩大了资产阶级的影响力,为即将到来的革命做了思想的准备

15、统一战线作为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基本经验之一,其主要内容是什么?

统一战线主要包括两个联盟:“一是劳动者联盟,包括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是主要的,二是非劳动者的联盟,包括民族资产阶级及其知识分子等,是辅助的,次要的。我们要坚决的依靠第一个联盟,扩大和团结第二个联盟

16、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意义、基本经验。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1)、正义性的反侵略战争:这是中华民族革命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两重性质的进步的和正义的战争,因此得道多助,具有广泛的社会基础。

2)、全民族抗战:抗日战争是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全民族抗战,体现了中华民族的觉醒和民族的凝聚力。从敌后战场到正面战场,从国统区到论陷区。从国内社会各阶层到国外华侨,从汉族到少数民族都充分体现了全民抗战的特点。3)、中共的中流砥柱作用: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倡导和建立,到全面抗战路线的制定;从敌后根据地的建立和抗日游击战争的开展,到毛泽东《论持久战》指明抗战前途;从坚持斗争求团结巩固统一战线,到抓住国际国内有利时机及时反攻胜利,都突出了中共在抗战胜利中的关键作用。4)、两大战场相互依存,相互配合,坚持到抗战胜利,成为中国抗日战争的突出特点。5)、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相互配合;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形成和作战的相互协调是二战胜利的根本原因,苏美对日作战是中国抗战决胜的有力配合。中华民族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

①捍卫了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使中华民族避免了遭受殖民奴役的厄运。②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使中国人民在精神上、组织上的进步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③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大团结,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④对世界人民战胜法西斯、维护世界和平的伟大事业产生巨大影响,为最终战胜世界法西斯势力作出了历史性贡献。

中华民族抗日战争胜利的基本经验:

①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是中国人民战胜一切艰难困苦、实现抗战胜利的力量源泉。②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是中国人民团结奋进的精神动力。这是抗日战争得以坚持和胜利的重要的思想保证。

③中国人民热爱和平、反对侵略战争,同时又不惧怕战争。论述题(2*15)

17、为什么说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在中国行不通?

答: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之所以在中国行不通,这是由当时中国所处的时代条件和国内阶级的状况所决定的。

首先,帝国主义不允许。资产阶级的共和国,外国有过的,中国不能有,因为中国是受帝国主义压迫的国家。帝国主义列强来到中国,不是为了使中国成为一个独立、富强的资本主义国家,而是为了掠夺中国,发展它们自己的资本主义。对于它们来说,政治上、经济上不独立的中国,乃是理想的倾销商品的市场、投资的场所与廉价原料、廉价劳动力的供应地。如果中国成为独立、富强的资本主义国家,它就要在平等的基础上与西方发达国家建立和发展关系。这是它们不能容忍的。它们既不愿意失去在中国的殖民主义利益,更不愿意看到中国在国际市场上为它们的竞争对手。

其次,封建统治者不允许。中华民族资产阶级往往把实现民主政治的希望,寄托在统治阶级让步这种幻想之上。而中国的反动统治者由于自身社会基础的极其狭窄,其统治是十分残暴,同时又是十分虚弱的,它既不能容忍、更经受不住任何的民主改革,因而绝不会对于中间势力关于建立民主共和国的要求作出原则性的让步。某些中间党派、中间人士虽然一再声称自己要“以民主的方法争取民主,以合法的手段争取合法地位”,反动统治者还是不断地用暴力对他们施以迫害,直至取缔他们的组织,监视、逮捕以至杀害他们个人。因此,中华民族资产阶级逐步放弃了走中间路线的幻想,而站到了拥护共产党主张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立场上来。其三,民族资产阶级没有能力在中国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民族资产阶级是真诚地希望中国通过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走上独立、富强之路的。但是,由于中华民族资产阶级提不出彻底的土地革命的纲领,无法动员农民这个最广大的群众,再加上不敢进行革命的武装斗争,根本不掌握军队,因此,它的力量过于软弱,没有勇气和能力去领导人民进行彻底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从而为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扫清障碍。

第四,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不适合中国国情。在西方国家,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对象是封建势力。在中国,这个革命的对象除了封建势力外,还有帝国主义。这是由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国情决定的。帝国主义列强来到中国的目的,不是为了使中国成为一个独立富强的资本主义国家,而是为了掠夺中国来发展自己的资本主义。因此,他们扶植自己的代理人——清政府、北洋军阀和国民党政权,通过这些带有浓厚封建性和买办性的反动阶级的统治,把中国牢牢地控制在自己的殖民体系内。因此,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是帝国主义所不允许的。

第五,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不符合中国人民的意志,不为中国人民所欢迎。在十月革命胜利以前,资产阶级的思想和文化曾被视为医治中国贫穷落后的良方。康有为、严复、孙中山甚至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等志士仁人都热心地提倡过向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学习。但是,学习西方的结果,并没有改变中国落后挨打的局面。相反,帝国主义列强日益加紧的侵略,彻底打破了中国人学习西方的迷梦。十月革命的胜利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帝国主义的侵略、剥削和社会主义俄国的支持、援助形成了鲜明对比。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自然不为广大工农群众所欢迎。

中国共产党的正确政策及其领导的中国革命的不断胜利,促使民族资产阶级放弃了“第三条道路”。中国革命的历史充分证明: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在中国行不通,资产阶级的共和国让位于人民民主专政的共和国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

18、中国共产党创建的历史必然性、特点及重大意义

(1)历史必然性

1)十月革命以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为党的诞生提供了思想基础。2)中国工人阶级的成长和工人运动的发展为党的成立奠定了阶级基础。3)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党的成立作了思想上和干部上准备。实践基础

4)列宁领导的共产国际从各方面给予的实际帮助,从外部推动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外部因素

5)中国革命发展的客观要求。革命要求 6)各地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组织基础 中国共产党是在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成立的。就国际背景而言,它成立于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之后。就国内条件来看,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进程中,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近现代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是中国人民在救亡图存斗争中顽强求索的必然产物。

(2)特点

①它成立于俄国十月革命取得胜利,第二国际社会民主主义、修正主义遭到破产之后。在斗争中同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划清了界限。

②它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的工人运动的基础上产生的。中国工人阶级深受帝国主义者、本国资产阶级和封建势力的三重压迫,具有坚定的革命性。

【很快与工人结合;独立自主领导革命;成分复杂;具有结成统一战线】(3)意义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一个“开天辟地的大事变”,它给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带来了光明和希望。具体地说:

① 国革命就有了坚强的领导力量。②中国革命就有了科学的指导思想。

③制定了中国革命的正确纲领和奋斗目标,代表了社会发展的正确方向,反映了广大民众的根本利益。

④沟通了中国革命与世界革命的的联系。

19、如何理解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及其相互关系?

(1)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

第一,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第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

(2)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的相互关系:

第一,由于腐朽的社会制度束缚着生产力的发展,阻碍着经济技术的进步,必须首先改变这种制度,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才能为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创造前提,开辟道路。第二,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是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最终目的和必然要求。

20、中国近代历次反侵略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和教训是什么?

第一,近代中国社会制度的腐败是反侵略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

第二,近代中国经济技术的落后是反侵略战争失败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21、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意义、基本经验。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1)、正义性的反侵略战争: 2)、全民族抗战: 3)、中共的中流砥柱作用: 4)、两大战场相互依存,相互配合,坚持到抗战胜利,成为中国抗日战争的突出特点。5)、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相互配合 中华民族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

①捍卫了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使中华民族避免了遭受殖民奴役的厄运。②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使中国人民在精神上、组织上的进步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③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大团结,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④对世界人民战胜法西斯、维护世界和平的伟大事业产生巨大影响,为最终战胜世界法西斯势力作出了历史性贡献。

中华民族抗日战争胜利的基本经验:

①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是中国人民战胜一切艰难困苦、实现抗战胜利的力量源泉。②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是中国人民团结奋进的精神动力。这是抗日战争得以坚持和胜利的重要的思想保证。

③中国人民热爱和平、反对侵略战争,同时又不惧怕战争。论述题(2*15)

22、为什么说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在中国行不通?

答: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之所以在中国行不通,这是由当时中国所处的时代条件和国内阶级的状况所决定的。

首先,帝国主义不允许。其次,封建统治者不允许。

其三,民族资产阶级没有能力在中国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第四,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不适合中国国情。

第五,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不符合中国人民的意志,不为中国人民所欢迎。中国共产党的正确政策及其领导的中国革命的不断胜利,促使民族资产阶级放弃了“第三条道路”。2.中国共产党创建的历史必然性、特点及重大意义(1)历史必然性

1)十月革命以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为党的诞生提供了思想基础。2)中国工人阶级的成长和工人运动的发展为党的成立奠定了阶级基础。3)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党的成立作了思想上和干部上准备。实践基础 4)列宁领导的共产国际从各方面给予的实际帮助,从外部推动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外部因素 5)中国革命发展的客观要求。革命要求 6)各地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组织基础(2)特点【很快与工人结合;独立自主领导革命;成分复杂;具有结成统一战线】(3)意义

① 中国革命就有了坚强的领导力量。②中国革命就有了科学的指导思想。

③制定了中国革命的正确纲领和奋斗目标,代表了社会发展的正确方向,反映了广大民众的根本利益。④沟通了中国革命与世界革命的的联系。

23、如何理解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及其相互关系?(1)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

第一,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 第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

(2)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的相互关系:

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这两个历史任务,是互相区别又互相紧密联系的。

第一,由于腐朽的社会制度束缚着生产力的发展,阻碍着经济技术的进步,必须首先改变这种制度,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才能为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创造前提,开辟道路。近代以来的历史表明,争得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必须进行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

第二,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是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最终目的和必然要求。

24、中国近代历次反侵略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和教训是什么?

第一,近代中国社会制度的腐败是反侵略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在1840年以后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中,清王朝统治者从皇帝到权贵,大都昏庸愚昧,不了解世界大势,不懂得御敌之策。由于政治腐败、经济落后和文化保守,一方面使清朝统治阶级封闭自守,妄自尊大,骄奢淫逸,盲目进攻;另一方面又使统治者和清军指挥人员在战争面前完全没有应变的能力和心态,不适应于近代战争,不少将帅贪生怕死,临阵脱逃,有的甚至出卖国家和民族的利益。清政府尤其害怕人民群众,担心人民群众动员起来会危及自身统治,所以不敢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的力量。清朝统治集团在对外战争中妥协退让求和投降的一系列做法,已经使他失去在中国存在的理由,不推翻他是不能取得反侵略战争胜利的。第二,近代中国经济技术的落后是反侵略战争失败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当时的英国已经历过工业革命,资本主义生产力获得突飞猛进的发展,而中国仍停留在封建的自然经济水平上。经济技术的落后直接造成军事装备的落后,军队指挥员不了解近代军事战术,从而造成军队素质和战斗力的低下。

一:1884年,日本思想家福泽喻吉在《脱亚论》一文中说:“为今日计,我国不能在盲目等待邻国达成文明开化,共同振兴亚细亚,莫如与其脱离关系而与西洋文明共进退。支那和朝鲜是日本的邻邦,同他们打交道用不着特别客气。完全可以模仿西方人的方式处理。”

材料二:中国不断的起义已经延续了十年之久,现在不管引起这些起义的社会原因如何,也不管这些原因是通过宗教的、王朝的,还是民族的形式表现出来,推动这次大爆炸的毫无疑问的是英国的大炮。问题:(1)根据材料一指出福泽喻吉对亚洲邻国持何种态度,主张对他们采取何种政策?(2)在材料二中反映的中国的革命是什么?引起这个革命的内外部原因各是什么?对英国的市场产生了什么影响?(3)请根据材料一二及所学知识,分析西方列强是从哪几个方面侵略中国的?并说明当时的通商口岸开放与今日的对外开放有何不同? 参考答案:

(1)答:对亚洲各国持轻蔑态度,主张模仿欧美列强侵略亚洲邻国。(2)答: 指太平天国运动。内因是清朝专制统治腐朽激化了阶级矛盾;外因是鸦片战争加深了中国人民的苦难。太平天国运动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使英国在华市场缩小。(3)答:从军事、政治、经济、文化等四个方面来侵略中国。

费正清著中国近代史 篇7

费正清今年八十一岁,美国哈佛大学博士,三十年代前半期曾在北京学习汉语文,钻研中国历史,1936—1977年任哈佛大学历史学教授,为哈佛中国文化研究中心主持人,近三、四十年来美国外交界、学术界知名的关于中国问题的学者,包括基辛格等人,多数出自费氏门下。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他在重庆主持美国学术资料供应处,和当时我国高等教育和文化界人士往来颇多。战后回美国,历年主持多次中国问题研讨会,致力于在美国对中国充满糊涂意识和偏见的知识界中传播实事求是的科学认识,特别近年来关于新中国的了解。在中美邦交正常化和促进美中友好方面,起了积极影响。

论述中国近代史,中国的学者一般都以太平天国和鸦片战争为起点,着重追溯中国从“封建社会”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过程。这也等于着重研究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怎样发生和发展起来的,然后进一步论证怎样从民主主义革命转变到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苏联历史学者依据马克思关于“鸦片战争”的论著,就是这样看待中国近代史的。从毛泽东、范文澜以至于许多近代史学者,一脉相传,都是这样论列的。

从三十年代起,以及以后还有许多学者,着重追溯中国经济发展史为什么迟迟不能开始资本主义的变革,甚至有人提出明末已有大量资本主义“萌芽”现象,而长期得不到发展。

总之,不少学者认为中国近代在封建的经济政治解体之余,没有像日本明治“维新”那样,走上资本主义现代化的道路,而是走进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泥沼,主要是西方资本。帝国主义挟着它们的现代枪炮和舰艇,威逼中国签订了不平等条约,开辟通商口岸,篡夺了海关主权,加上掠夺式的战争,索取了巨额赔款……标志这一时期的开始的,一般就是中英鸦片战争,或者差不多同一时期的太平天国的失败。

把中国历史的转折,主要归因于这种“外来”的因素,对于宣传反对帝国主义的斗争,自然是很方便、言之成理的。可是这种看法,怎样符合辩证法所要求的“变化的原因主要在于内部”的道理呢?

无独有偶的是,不仅苏联历史学者和中国学者,西方——例如美国学者——也有不少人,具有类似的看法。特别是在本世纪六十年代和七十年代间,这种看法是相当普遍的。但是,同时也有相当数目的学者和他们的看法相反;这些人认为中国没有走上和日本同样的道路,主要不是因为西方的侵略,——这种侵略在明治维新前的日本也曾存在过——而是中国政治、社会、经济以及文化特点,——即中国的“内因”所决定的。持这种看法的人中,以费正清为主的“哈佛学派”是最令人注意的。

费正清教授的《伟大的中国革命》,也是从清道光初年,即中英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之前写起的。

作者说:“……我们要纠正那种把中国历史的重心说成是在中国以外的外国人手中的重大谬误。远非如此!灾难之来,是因为中国不象日本,没有对西方重力的吸引,做出那样的(按指“明治维新”)的反应。”(原书第41页,“关于几种理论的提法”)

作者又在原书第三章指出西方帝国主义侵略以前,19世纪初期中国工商业的发展,和政治体制的顽固保守,两者之间互相矛盾时说:“生气勃勃的成长和死气沉沉的机关体制,这一对比,形成中国近代史中最令人大惑不解的哑谜——就是说,中国尽管有高水平的技艺和资源,足以在工业革命史上实现一个突破,以与当时欧洲的工业革命相匹敌,却没有这样做。中国与大西洋两岸在十九世纪这一重大对比,引起各种不同的解释性理论。最普遍的一种,就是:‘我们被强盗掠夺了’的看法。就是说,由于帝国主义对中国新兴事业的忌妒和仇视,中国资本主义的成长受到阻止。这种理论,除掉真正相信它的人外,已不攻自破。不仅仅因为这种理论把中国对外贸易放在她自己生产过程中的最高位置,……在中国经济中资本主义没有兴起,本来是在鸦片战争和帝国主义时代以前很久的事了。一个基本事实是,中国没有能够提高她的个人生产力,从而打破所谓‘高水平平衡的圈套’。这种情况就是:蒸汽机以前技艺水平相当高,足以保持生产和消费循环往复的平衡,以至防止了工业发展的投资。这种圈套的一部分是:巨大的人力供应,使机器成为不必要。另一原因是,当时很少资本积累和信贷办法作为投资之用。朝廷和统治阶级靠收租征税过活而又靠贸易。

“事实是中国在进入现时代以前,一个半世纪,已经达到了一个自我平衡的社会,有足以维持一个稳固国家的能力,好象一个人体,自我矫正的机构能够维持体温、血压、呼吸、心脏和血糖的平衡,在正常变动幅度不大的情况下保持不变,中国政治和社会体制已使全部活动制度化了,使它保持在已定的路线上运转。”作者在论及中国现代化迟缓的“内部因素”时,缕述过去多数外国学者所忽略的事实,如妇女缠足使一半成年人丧失劳动力,中国文字和科举考试,人口过分稠密,封建宗法社会制度等等。总之,关于中国近代史发展变化的因素问题,费正清的论点是很可争论的,他讲了很多老实话,但也有不少论点值得深入探讨乃至认真辩论的,例如关于西方资本帝国的入侵对于中国现代化的影响,特别是文化方面的影响;积极方面讲得多,消极方面讲得少,有的地方没有讲。但总的说来,他在驳斥“外因”论方面,是值得我国学术界参考和比较的。

上一篇:一次烧烤作文500字下一篇:年终汇报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