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教会大学(精选8篇)
1860年以后,西方传教士开始大规模地来到中国从事宣教工作。随著传教的深入开展,一些教会学校应运而生。
一、早期教会学校在中国发展的状况
传教士在华开办教育的初期,教会学校主要集中在开放的五个通商口岸、香港和澳门,通常为附设在教堂里的洋学堂,规模很小,程度均为小学。这些学校不仅免收学费,并且还提供一切膳宿生活甚至路费,学生主要为贫苦教徒子弟或无家可归的乞丐。估计在这一时期,教会小学有50所,入学人数在1000人左右。最早的教会学校可以追溯到1839年美国传教士布(R.S.Brown)在澳门开办的马礼逊学堂。
到1875年左右,基督教传教士开办的学校约有350所,学生有6000人,仍以小学为主,但教会中学也开始出现。
从1875年起,由于西方国家在华开办的企、事业日益增多,同时中国人自己办的实业也开始发展,中国近代化需要大批的人才。在这种大环境刺激下,教会学校急剧发展。到1899年,教会学校达到约1766所,学生人数增加到三万多人。到1900年,在华的几乎所有重要传教中心都开设一所小学。在开办学校的差会及传教士中,来自美国的最多,其次是英国。
教会学校的教学内容一般来说主要有三方面:一是宗教教育。课程主要为圣经重点在创世论、赎罪论和耶稣生平等教义上。此外,学生还参加各种宗教活动,如祷告、崇拜等。二是中国传统的儒家经书。一般包括《三字经》、《千字文》《百家姓》、《四书》、《五经》等。学习中国经书一是为了适应当时中国科举考试的需要,再者也是为了学生毕业后能够与士大夫和地方官绅接触,适应中国的社会文化环境,不至于被传统知识分子歧视。三是西方科学知识。开设诸如数、理、化之类的新式科学课程。在当时清政府极少重视西方科学的情况下,教会学校开设的科学课程,对落后的中国来说,具有意义重大的启蒙作用。另外,从十九世纪六十年代起,一些教会学校还开设了英语课。英语课的设立为中西文化的沟通和交流开辟了一条渠道,有助于中国的近代化。
二、传教士对中国留学活动的推动
近代的留**是先从教会学校中开始的,后来中国官派留学生,特别是赴美留学生的派遣,也大都与传教士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中国近代最早的留学生是马礼逊学堂的3名高年级学生容闳、黄宽和黄胜,他们是由美国传教士布朗带到美国的。1846年9月布朗准备回美国休假,他决意要带几名高年级学生赴美深造。当布朗在课堂上说,想去美留学的同学可以站起来时,容闳第一个站了起来,接著黄宽和黄胜也站了起来。由于这3位学生都是穷苦人家的子弟,传教士还决定在他们留学期间给他们的父母寄赡养金,为期不少于两年。1847年4月容闳等到达美国纽约。随后,布朗保送他们进了麻省芒松读高中。除黄胜因病回香港外,容闳和黄宽都在该校学习了两年,于1850年毕业。接著,黄宽前往苏格兰,考取了爱丁堡大学,读了7年医科,于1857年毕业回国,成为经过医科大学正规训练的第一位中国西医。容闳则考取了美国耶鲁大学,1854年毕业回国。
继男子留学后,女子也开始留学。中国近代最早的女留学生也是由传教士携带和资助的。1870年,浙江宁波一位叫金雅妹的6岁孤儿,由美国传教士麦加地带往日本求学。1881年,17岁的金雅妹又被送往美国学医。四年后,金雅妹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纽约医院附属的女子医科大学,成为近代中国妇女界第一位大学毕业生。继金雅妹之后,福州女子柯金英于1884年在福州教会医院的资助下赴美国留学,在1894年毕业于费城女子医科大学。1892年江西女子康爱德和湖北女子石美玉也在传教士的资助下赴美留学。
教会大学建立后,到国外留学的学生更加增多,像上海圣约翰大学每年都有几十名学生赴欧美留学。中国官方往海外派遣留学生是从1872年开始的。清政府派出的首批留学生虽然与传教士没有直接的关系,但基督教的影响却是显而易见的最早向政府要员提出往国外派遣留学生是容闳。当1854年他成为第一位毕业于美国一流大学的中国人时,就产生了选派留美学生的教育计划和愿望。1862年,他由朋友介绍,成为曾国藩的幕僚。1870年容闳在协助曾国藩、李鸿章、丁日昌处理天津教案时,向曾国藩呈报了派遣幼童赴美留学的教育计划。1871年9月曾国藩、李鸿章在容闳的建议和计划的基础上,奏“选派幼童赴美肄业办理章程折”,并附有“挑选幼童附美肄业章程”12款。该奏摺获准后,从1872年至1875年,清政府先后派出4批12至15岁的幼童120名,由容闳带领赴美留学。传教士的教育无疑给容闳以深刻的影响,这种影响又以容闳日后的教育活动延续下去。
十九世纪末廿世纪初,在出国留学的学生中去美国的人非常少,这是因为美国政府的“移民律”限制了赴美人数。1906年初美国伊利诺大学校长爱德蒙•詹姆士送呈总统西奥多•罗斯福一份备忘录,要求美国政府加速吸引中国留学生到美国去。同年3月6日美国传教士明恩溥到白宫进谒罗斯福总统。他建议总统将中国清政府的庚子赔款退还一部分,专门开办和津贴在中国的学校。1907年明恩溥发表《今日的中国和美国》一书,他在书中指出,应该多让一些中国知识分子去美国留学。
在明恩溥等人的推动、鼓吹下,罗斯福给国会提出了一个谘文,指出:“我国宜实力帮助中国厉行教育,使此巨数之国民能以渐融洽于近世之境地。援助之法宜招导学生来美,入我国大学及其它高等学社,使修业成器,伟然成才,谅我国教育界必能体此美意,同力合德,赞助国家成斯盛举。”1908年5月25日,美国国会通过罗斯福的谘文。同年7月11日,美国驻华公使柔克义向中国政府正式声明,将偿付美国庚子赔款所得的半数,共计1160余万美元,退还给中国,作为遣送留学生赴美之用,每年派100名学生赴美留学,直到赔款退清为止。
为了培训赴美留学人员,清政府于1909年6月专设了游美学务处负责考选学生出国留学,并于1911年在北京建立了清华留美预备校,这所学校从开办到1929年结束,共计派遣留美生1279人。
三、传教士开办的女子教育
中国近代最早的女子高等院校大多是由基督教会开办的。早在鸦片战争以前,十九世纪三十年代,德国传教士郭实腊的妻子在澳门收容了几个穷人家的女孩,开办女子读书班。这可以说是传教士在中国开展女子教育的最初尝试。西方传教士开办的女子教育,在十九世纪下半叶对当时中国社会重男轻女的封建体制是一个很大的冲击与挑战,它突破了几千年来的禁锢,开了中国女子受学校教育的先河。
廿世纪初,教会开办的女子大学早在中国政府开始关注女子高等教育之前便出现了,这就是北京华北女子协和大学。该学校是基督教传教士在中国开办的中国历史上第一所女子高等教育机构。华北女子协和大学曾培养出许多杰出的女子人才,1911年的毕业生丁淑静曾担任中华基督教女青年会全国协会总干事;1919年的毕业生李德全曾任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卫生部长;1920年华北女子协和大学正式合并到燕京大学中,燕京大学遂成为中国教育史上最早包括女子学生的大学之一。燕京大学在五十年代初又成为北京大学的一部分,所以当今中国第一名牌大学--北京大学亦曾得益于基督教。
除了北京的华北女子协和大学,传教士还在南方开办了两所著名的女子高等学校,这就是华南女子文理学院和金陵女子文理学院。
除了专门的女子教会大学外,其它的教会大学也开始陆续招收女子入学。到1920年,实行男女同校的教会大学有岭南大学、沪江大学、燕京大学等。
十九世纪廿年代初,教会大学的女生共有115名,占整个教会大学入学人数的百分之六。教会大学女生的人数虽少,但却代表了中国教育迈向近代、迈向世界的脚步。
基督教女子高等教育为中国培养出了第一代职业女性。这些知识女性首先冲破了封建枷锁的束缚,自立于社会。从教会大学毕业的女生主要在医药界、学术界宗教界等领域工作。
在教会女学的冲击下,国人也开始逐渐重视女子教育,由国人开办的女子学校在少数大城市相继出现。深受传教士影响的梁启超于十九世纪末率先在上海开办了一家女子学校,这或许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家由国人主办的女学。
女学的发展不只是一个单纯的教育问题,而且也与一个国家的兴盛有关。诚如梁启超所说“女学愈盛,国家愈强”,女子受到良好的教育,就能“上可相夫,下可教子,近可宜家,远可善种”,于个人,“皆可各执一业以自养”,于国家,“保国保种”,使国富强。
四、基督教在中国开办的高等教育
中国的教育史远远长于西方国家。中国的高等教育,如中央官学、国子监等早在近二千年前就出现了。然而这种高等教育只是相对于当时的初级教育而言,真正现代意义上的高等教育、大学的出现则是在十九世纪,并且最早的大学都是由传教士开办的,或与传教士有关。
基督教大学在中国的出现是在1880年前后,当时的大学主要是在教会中学基础上添加的大学班级。基督教在华的第一所大学是美国长老会在山东登州开办的登州文会馆。登州文会馆原是一所小学,后演变为教会中学,1882年登州文会馆正式升为学院。十九世纪中国的基督教大学共有5座,除了登州文会馆外,1888年美国卫理公会在北京开办了北京文汇书院;1889年美国公理会建立了通州华北协和大学;1890年美国圣公会在上海的圣约翰学院设置大学课程;1893年美国长老会在杭州设立杭州长老学院。
1900年的义和团运动给在华的基督教传教事业包括教育事业以严重的冲击,许多教会学校被义和团捣毁,不得不停办。义和团后,传教士一方面利用庚子赔款恢复了原有的教会学校,另一方面又新开了大批的教会学校。在苏州、南京、广州、福州、成都、武汉等地,一批新的高等教育机构迅速崛起。1901年,美国卫理公会在苏州开设了东吴大学。1905年,在华的两家美国宣教差会美南浸信会和美国浸礼会合作在上海开办了浸会大学,该校于1909年正式开学。1929年浸会大学改名为沪江大学。美国卫理公会、北长老会和基督会于1910年在南京创办了南京金陵大学。1915年在福州,六个基督教差会:美国公理会、卫理公会、归正教会和英国公理会、长老会、圣公会联合开办了福建协和大学。1916年美国长老会经过多年的实践和准备,在广州开始了岭南大学。在华中地区,美国圣公会、归正教会、英国伦敦会和卫理公会于1924年在武昌创办了华中大学,1910年,在西南地区,四个基督教差会:美国美以美会、浸信会、加拿大卫理公和英国公理会在成都联合开办了华西协和大学。
到1910年时,教会大学的人数为1000人,1920年时,教会大学的学生人数达到1600多人教会大学也达到了16所。
从开办大学的基督教差会看,美国占了绝对的优势。所有的教会大学都有美国传教士的参与,故中国的教会大学受美国教育制度的影响较大。
基督教高等教育在中国的开办与发展,使中国的教育有了历史性的进步,基督教大学的出现是中国教育史上的一大突破,使中国有了以教会大学为主的近代高等教育。教会大学从根本上突破了中国传统教育的缺陷,在办学模式、教学内容人才培养、适应社会等许多方面都为中国的高等教育提供了崭新的内容。
基督教大学的出现,也引发了中国官办及私立高等教育的产生和发展。教会大学的建立促使中国开始重视高等教育,使中国人自己举办的高等教育有章可循,教会大学培养出来的毕业生也为中国大学提供了师资力量。正是在教会大学的影响下,一批中国的官办和私办大学开始建立,如北洋大学、京师大学堂等。教会大学的出现使中国高等教育与西方高等教育的差距一下子缩短了几百年,这一事实是我们所不能,也不应忽视的。教会大学建立以前,中国传统高等教育大约处于西方十六世纪宗教改革时期的水平,即以古典文史学问为主的水平。早期在华基督教大学的学术水平则与西方十九世纪上半叶的水平相当,而到廿世纪初时,在华最好的教会大学的水平则接近了同时代欧美一般大学的程度。这种高等教育发展的飞跃同基督教在华开办大学是分不开的。
作者:王忠欣
原题:《传教士对中国近代教育的贡献》
上一篇蔡元培的教育思想
下一篇:开学头三周教师该做什么
在这些教会大学中, 最有特色和代表性的当属在上海发展起来的圣约翰大学, 一度被称为“东方的哈佛、剑桥”。圣约翰大学之所以成为当时英语教育最有成效的大学[2], 其英语教育的风格、办学模式、英语教育渗透于学生课外活动和生活学习的各个环节、师资队伍的选聘等方面功不可没, 而且具有很强、很重要的现实借鉴意义。本文拟就这些方面探讨中国近代教会大学英语教育的一些特点。
一、注重英语教学, 强化专业实训, 推行富有现代教育特色的教育方式
1. 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安排。
一是将英语学习课程与具体的专业课程学习结合, 从学习的课程科目来看, 在重视翻译训练的同时, 加强学生对其他科学知识的学习, 力求两者良性互动共赢, 纵观其各组课程设置, 均充分体现了这一点。英语的学习与教育贯穿于其他科学课程的教育, 用英语讲授其他专业课程。这一点也是现在我国大学英语教育非常缺乏的。现在的大学英语教材, 基本上都是文科内容为主, 很少涉及理工科, 导致了英语学习的狭窄和学生实际运用英语的能力处于低水平状态, 而且很多是存在截然的分水岭和隔阂。在接受全英语的教授中学习其他课程, 在其他课程的传授中学习和提升英语的实际运用水平。
二是英语学习中不排斥国学, 学习西学课程为主, 兼学国学并举。对于国学的态度, 刚开始是完全拒斥, 但随着形势发展, 圣约翰大学在大规模提倡学习西学的同时, 为学校的发展和更好传教目的, 开始重视国学课程的设置与学习, 并且, 国文教育经过多次改革与创新, 聘用杰出的国学教员到校执教, 这显示出了该校与其他教会学校的不同风格, 即学习英语和西学的过程中, 不忘对学生进行国学的教育和学习、熏陶。
三是注重学生英语基础能力的系统化和一体化训练。圣约翰大学英语教育把语音、词汇、语法学习紧密结合在一起, 同时着重培养学生的阅读与翻译能力, 形成了对英语教育的一条龙学习链条。
2. 教学手段多种多样, 富有特色。
英语作为一门外来的语言, 不管采用什么方法, 最为关键的还是如何设置学习与使用英语的环境和氛围, 让学生自主学习, 圣约翰大学当局深刻认识到了这个关键的问题, 而且围绕这个问题, 切实采取以下可行的做法。
一是把英语作为媒介, 推行全英文课堂教育模式, 提供全英文的课堂环境氛围。圣约翰大学设置的各专业教材和参考书的选用, 除国学外, 均采用来自欧美的原版教材。所有课程的讲授都是采用全英语话语系统讲授, 这种全英文的上课方式很值得借鉴。圣约翰大学以英语为教学语言开展广泛的文理教育, 不管是哪一个专业的学生, 都会为此受到西式的、先进知识的学习与洗礼, 使得学生对各种专业知识和基础知识的掌握都是以英语为桥梁中介, 这样才能熟练掌握与运用英语到学习、生活、工作、科研和交流中去。现在的大学英语教学, 几乎都是采用双语教育, 一半汉语一半英语, 这对学生的英语学习是非常不利的, 很受母语的影响和干扰。圣约翰大学的全英语教育或许能够提供一些启发。
二是注重师生的交流互动, 以此推动学生英语能力实际运用水平的提升。圣约翰大学非常重视师生的交流与沟通, 校长率先示范, 展现出师生关系的友好和亲密。这种交流与沟通, 贯穿于学生的课堂内外。因为外籍教师较多, 在这种潜移默化的交流沟通中, 教师们的言谈举止和各种互动过程情景, 大大促进了学生英语水平、专业水平和各种素质的全面提升。这种师生面对面的交流教育方法对当今大学英语教育中的师生互动很有借鉴作用。
三是营造全英语的校园环境与氛围, 将英语学习渗透到学生日常生活、课外活动中, 构建起了一体化的英语学习模式。首先将英语的学习与使用渗透到日常生活, 明文规定学生课堂外也必须使用英语, 即同学们日常的交流语言全部使用英语, 这样就让英语的学习渗透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去, 让学生日常生活的行进与英语学习形成良性互动。为了真正让英语的学习与运用渗透到学生的生活的各个环节, 圣约翰大学规定学校张贴的通知、颁布的规章制度、来往的公函、会议的笔记、日常的行政档等全部使用英语。同时, 规定借书、办理学校的各项手续、看病等, 没有一项不用英语作为信息交流沟通媒介。这样把英语的学习、使用和学生的生活细节环节紧密融合, 非常利于学生英语学习使用的常态化。其次, 把英语学习与实用贯穿到学生各种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中去。学生的课外活动是学生成长与学习提高的一大平台。圣约翰大学的英语教育牢牢抓住和创设各种课外活动的平台, 使之以英语为媒介和展现方式。一是学校定期举办演讲会、辩论赛、唱歌会、英语比赛和话剧等多彩的文体活动, 全部使用英语为交流媒介与表达运行工具, 使得英语的学习与使用真正和有趣的课外活动有机整合在一起了, 在活动行进中提升学生们的英语运用水平。二是积极创办英语校刊校报, 如《约翰年刊》、《约翰周刊》等刊物, 为圣约翰大学学生提供了以英语为交流学习媒介的训练阵地。
这种将英语教育、学习与使用融入到学生的日常交往、生活、学习环节和课外互动, 重视英语的潜移默化的学习, 即千方百计地营造学习英语的良好氛围的英语教育, 圣约翰大学提供的英语学习校园环境, 使学生们犹如身处一个全英语世界, 使得学生的英语水平能够学以致用, 实际运用英语能力提升极快极高。当时国立大学的英语教育缺乏的恰恰是这两样看似简单的方法。
和圣约翰大学这种将英语教育贯穿于学生各项活动中的教育模式相比, 当前我国大学英语教育和学习运用, 做得还非常不够。当今我国学生接受英语教育的环境基本上停留在课堂, 即使是英语专业的学生, 实际的训练, 没有延伸和渗透到学生实际的生活中去, 彰显出英语学习使用与实际生活、课外活动的严重脱节, 尤其是常态化的英语训练机制还远未形成, 这样脱离学生生活圈子的教育模式非常不利于学生英语学习与英语能力的提高。
二、严格入学考试与学分制课程评价制度的推行, 奠定较好的生源基础和制度基础
1. 严格入学考试, 其内容难度与当时的美国知名大学旗鼓相当, 除了中国文学、历史和文学外, 全部使用英语, 使用的考试话语系统主要是运用英语, 参考书也全部采用英语原版教材为考试蓝本。这都要求在语言方面的功底要扎实, 同时知识面要广阔。另外, 对语音要求也比较高。就那一年级新生入学考试来说, 仅英文一项, 就要过五道关:听力、读力、作文、语法、字量。如此可见, 其难度有多大。
2. 严格实行学分课程评价制度, 促使学生的英语学习有重点地分门别类推进。学生入学以后, 所要选修的课程非常多, 同时实行严格的学分制度, 开展选修课与必修课制度的推行, 这样有利于学生的培养, 非常具有现代大学的气息。
三、英语教育师资队伍的聘用, 坚持中西教员并用, 要求教员高素质和责任心同时具备
众所周知, 一所大学办得好坏, 其中最为关键的是教师选聘和建设。圣约翰大学当局非常重视师资的建设, 其英语师资水平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发展的需要, 也相应有了很大幅度的提升和改善, 在教师的聘用和建设上主要体现出以下两个特点。
一方面, 圣约翰大学极其重视从事英语教育教员素质的提升, 一般要求教师拥有丰富的理论知识与实际的实践操作能力, 拥有高学历、高学位。同时, 坚持中西方教师并用, 担任英语教学的教员一般以美籍教师为主, 担任翻译课程一般以中西学功底深厚的有留学经历、全英教育培育出来中国籍教师担任。
另一方面, 大量使用外籍教师到校任教, 使得圣约翰大学的英语教育真正具有原滋原味的地道感觉, 为学生学习英语提供了一种原声的、地道的教育环境氛围。这一点, 圣约翰大学比其他大学都做得好。圣约翰大学在英语师资选聘与建设上的这些特点和做法, 对当前一般高校的英语教育是一个很好的示范。
正是因为圣约翰大学英语教育注重了以上这些方面和环节, 它对近代中国的外语教育产生了巨大影响和很好的示范作用, 使英语教育在国家现代化、中西交流、培养训练近代化人才、提供新社会资源等方面均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民国外交政坛上有诸多圣约翰大学的学子, 这些成功人士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圣约翰大学地道的全英语教育方式, 也是圣约翰大学英语教育成功的有力见证。
总之, 置身当时中国最西化的上海, 圣约翰大学的英语教育可谓得天独厚, 别具一格, 西化风格最浓厚, 效果最理想。在教学语言使用推行全英文教育的同时, 部分国学课程使用汉语教授, 英语学习环境营造上非常强调与重视将之融于学生的课外活动、日常生活化和学习环节等的全过程, 采用严格的入学考试和学分制课程评价体系, 聘用博学多才的中西教员等方面, 均具有当时国立大学难忘其项背的特色和远见, 这些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和展现了近代中国教会大学英语教育的诸多独特情形。
参考文献
[1]徐以骅.作为传教媒介的圣约翰大学[M].珠海:珠海出版社, 1999.
跟北京的很多古建筑类似,且又有自己的特色,它是一种容易被人熟悉的气息,充斥着怀旧味道,让奔波的人在一瞬间就沉静下来,然后心波荡漾,思接千载。这里所说的就是辅仁大学的校园建筑——宫殿式建筑。辅仁大学不仅延续了始于明末清初利玛窦与耶稣会教士的“学术传教”传统,在校园部分建筑上也采用了西方传教士当时的先进工程技术和新型建筑材料,创造出中西合璧建筑新式样,拉开了了中国古典建筑文化艺术复兴的序幕。
创立发展合并
辅仁大学前身是北京公教大学附属辅仁社,坐落于定阜街东面路北。它的创立延续了始于明末清初利玛窦与耶稣会会士的“学术传教”传统,迄辅大酝酿创校之时,天主教在华已有两所耶稣会经营的高等教育中心(上海的震旦学院,天津的津沽大学)。其实大部分的中国天主教知识分子一如其他的知识分子,全心倾力于中国的现代化事业。其中,以满清皇族后裔英敛之与复旦大学创办人马相伯为著名代表。1912年,英敛之和马相伯二人以中国天主教领袖人物的身份,给罗马教廷上书“请派才高德硕之士,来华增设公教大学,发扬中国文化,介绍世界知识”,共同撰写了《上教宗求为中国兴学书》,提倡在北京建立一座天主教大学,但是当时适逢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建议并未被及时采纳。1913年英敛之随后于香山静宜园建立“辅仁社”,其与马相伯手创震旦学院的理念十分类似,受到马氏的大力支持,收有学员20余人,课程主要是学习国学。“辅仁”一词取自《论语·颜渊》篇中“以文会友,以友辅仁”之意。1917年冬天,辅仁社停办。直到1925年,在罗马教廷与美国公教本笃会的共同支持下,在北京设立公教大学的事宜才被正式提上日程并着手实施,取名为北京公教大学附属辅仁社,聘请英敛之为社长,并邀请前教育部次长陈垣,地理学家张蔚西,前清进士、诗人郭琴石,史学家、北师大教授李泰芬、应千里等文化名人来社任教,同年首次招生23人。学校于1927年更名为私立北京辅仁大学,1927年北洋政府准予试办,为“私立北京辅仁大学”。经过英、马二氏的不懈争取后,“北京公教大学”终于得以顺利开办。1929年呈请国民政府教育部正式立案,因应北京改名北平而改称为“私立北平辅仁大学”。与北京大学、燕京大学、清华大学比肩,并称“北平四大名校”。美籍教士奥图尔任第一任校长,后由著名教育家、广东省新会人陈垣出任校长,陈垣先生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教育家和历史学家,而且对世界三大宗教都研究颇深,可谓学贯中西,启功先生便是其亲传弟子。有政界、文化教育界名流张继、胡适、傅增湘、翁文灏、沈兼士等任董事,执教者多为卓有成就的学者,如王光美、王光英、启功、美国高能物理学家邓昌黎博士,著名指挥家李德伦等均师出辅仁,胡适、季羡林、范文澜等都曾经在辅仁任教。辅仁大学先后设文、理、教育3学院,规模最大时有4个学院、13个系、6个研究所。辅仁27年办学史就贡献了中科院11名院士,以及各行各业一大批人才。1931年在南京中央政府教育部正式立案。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日军攻占北平,华北各大院校一时风声鹤唳。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等校早先南迁云南另组西南联合大学,未及迁校者只能坐待日军接管,名存实亡。辅大由于罗马教廷与国际关系因素,是年夏季仍在炮声隆隆中正常招生。校方同时联络平津其它国际性教育团体,达成了在日占区内共同遵守三项原则的决定:一、行政独立;二、学术自由;三、不悬伪旗,以示不屈。1942年,辅仁大学英千里教授与多名学生因秘密组织抗日活动被捕入狱。抗战期间辅大师生在日本压迫威胁之下,仍继续依循中华民国国民政府之学制、校历与假期规定。同时积极扩充学系,以招收沦陷区失学青年入学,由于辅大乃唯一不受日本控制之大学,因此沦陷区青年均以考入辅大为荣。此时,钱思亮、王普均等名教授均曾于辅大任教,日后享有世界性声誉的原子能科学家邓昌黎、冯彦雄均为此时辅仁大学物理学系与化学系的毕业生。
新中国成立后,辅仁大学于1950年10月由中央人民政府接办。1952年辅仁大学各系科分别并人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学校共有27年历史,在这段历史时期,历年在北京辅仁大学注册入学的学生共12355人,历届毕业本科学生4812人,研究生76人。现存教学楼为北京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及“辅仁大学校友会”使用。
理念风格特征
辅仁大学创校伊始,就选址在晚清贝勒载涛府邸,涛贝勒是光绪皇帝的弟弟、末代皇帝溥仪的叔叔。在清朝时,其府邸算占地约60亩。辅仁大学建校时以16万美元的价钱永久租用了这座府邸。
学校同时招收女生并采用男女分校的教学方式,当时女子学院就设在恭王府内,以王府后排的瞻霁楼和宝约楼作为女生宿舍,在恭王府正厅多福轩设女院图书馆。整个女院由圣神女修会管理。恭王府环境优美之至,学校的女学生在此生活学习,为外人称羡,还被称为“格格”,能够进入这里读书的女生们也以此为荣。1952年高校院系调整后,辅仁的女生部从恭王府中退出。
涛贝勒府则用作男生部。随着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原本的校舍已经不能满足需求,于是1929年学校开始在涛贝勒府花园南面兴建新的校舍,就是今天我们看到的教学楼主楼。1928年,本笃会委托比利时籍传教士格里森设计教学楼。1929年教学楼始建,翌年竣工。该楼建筑面积4600平方米,于1930年竣工。这是一座具有中西合璧风格的宫殿式建筑,砖混结构的楼身呈封闭式的口字形,东西南北4个角楼及南面中间大门为3层,其余部分是两层。楼顶铺有绿色琉璃瓦,每扇玻璃窗都是雕花木框,墙砖采用浅灰色水磨砖。在当时它与城东的协和医院、城西郊的燕京大学(今天的北京大学)共称为北平三大建筑。这三大建筑在中国近现代建筑史上,都被列为上个世纪早期我国大型建筑中具有中西合璧风格的代表性作品。
1929年,辅仁大学在北京购得兴建校舍的用地,1930年在贝勒府花园南侧空地和马圈旧址建造而成。刚恒毅(中国天主教历史上著名的人物,第一任罗马天主教宗座驻华代表)特意聘请了格里森担任辅仁大学新校舍的建筑师。辅仁大学校方按照刚恒毅的思想提出了对未来新校舍的设想:“建筑方案应体现天主教的‘大公精神’,做到新旧融合,宜采用中国传统建筑形式并使其适应现代学校的功能要求。”在施工奠基仪式上,刚恒毅应邀发表了有关辅仁大学建设方针的演说词:“辅仁大学整个
建筑采用中国古典艺术式,象征着对中国文化的尊重和信仰,我们很悲痛地看到中国举世无双的古老艺术倒塌、拆毁或弃而不修,我们要在新文化运动中保留着中国古老的文化艺术,但此建
筑的形式不是一座无生气的复制品,而是象征着中国文化复兴与时代之需要。”
在这种指导方针之下格里森开始对辅仁大学的教学楼进行设计。但辅仁大学的基地在北京市区内,且靠近故宫作为一个大学的校址实在显得过于局促,若采用中式大屋顶的单体形式就比较困难。格里森来到北京之后,花了数月时间查寻中国北方古典建筑的原始资料,并将其与他从中国各地搜集来的古建筑照片进行对比研究,与此同时,格里森还对北京及周围地区的古典建筑做了实地考察,加强自己对中国北方官式建筑的感性认识。经过反复研究和思考后,格里森认为:辅仁大学“以经济的观点和基地环境及交通条件来说,都需要在中国古典建筑传统中寻找另外一种结构方式,可以从中国皇宫的城墙、城门和城楼造型中得到某种启发,这些造型显示出中国皇宫的那种与众不同的某些特征。”
这样格里森将教学楼设计成为一座有四面围楼和中间楼房围成两个天井,中西合璧式的“日”字形的建筑,砖混结构,外墙磨砖对砖砌造,墙身厚重,收分明显。建筑面积约4600平方米,楼四角是四方形塔楼,和正面中心皆为三层,其余均为二层。正入口三层,作汉白玉大拱门,券面浮雕精致,红漆大门金色门钉。上加三个中国传统歇山式屋顶,屋脊正中竖十字架装饰,四角亦加歇山式角楼。建筑立面混杂使用了较多的中国传统建筑手法,如作绿琉璃瓦清官式屋顶、汉白玉须弥座、南方封火山墙、封檐板和小泥仿木斗拱等,建筑整体造型重点突出,轮廓线主次分明,具有一定的艺术效果。新楼内部有房间500余间,南北向作为教学用房,单面走廊设计;东西向作为办公用房,走廊居中。新楼中间下层为图书馆,上层为礼堂。
格里森更偏爱高低起伏的体量组合和丰富多变的阴影效果,他将辅仁大学设计成了一座全封闭的中国皇宫式城堡,建筑中轴线是以故宫的北海为依据来确定的,内部空间布局是仿西方修道院型制,四面围合并以中间楼房分隔成两个小庭院,东西南北四角各矗立起角楼的造型墙身厚重,窗洞深凹,收分明显,上覆重檐歇山屋顶,四周围楼的檐口也均做成城墙箭垛形状,真有种皇宫那般戒备森严的气势。先期竣工的南部楼房,是用二尺厚、四尺长的浅灰色水磨砖砌成,施工质量较高。中间人口是仿皇宫城楼式的汉白玉大拱门,在轴线上连续向前凸出两次,形成了一种组合复杂的歇山顶,正中拱门挑出阳台,模仿中国古典建筑的台基和栏杆式样,与歇山顶配合造成宫殿的缩形,又隐喻佛龛的意思。檐下的斗拱装饰采用的是中国石窟的雕塑手法,别有一番趣味。格里森还在正面混杂使用了一些其他的中国古典建筑细部,譬如绿色的琉璃瓦,雕花的木制窗框,汉白玉的须弥座,木制红漆大门镶着金黄色的铜钉,最有意思的是将南方封火山墙造型搬用于正立面的人口拱门和角楼之间,整幢建筑还用装饰有中国石狮的栏杆围了起来。1940年,辅仁大学北部的司铎书院建成,四合院围合完毕。司铎书院的宫殿韵味少了许多,是中国古典式城楼和牌坊造型的混合体,隔着长长甬道的是被称之为大观园原型的恭王府旧址,供传教士休闲和女学生帘舍之用,仍然保留了古色古香,地地道道的中国式园林布局。在轴线上还修了中国式的园亭,这一切似乎与故宫有着某种潜在的呼应关系。格里森在辅仁大学的建筑造型上极尽能力来捕捉中国古典建筑的外部形象,但内部处理却显得有点力不从心,整个平面几乎全是封闭的单走廊组成,教室的进深太浅,室内楼梯数量较少,门厅采光显然不足。
辅仁大学内还保留有原涛贝勒府花园的部分建筑,包括格阁楼、雨香亭等。其中格阁楼为二层楼阁式建筑,坐东朝西,面阔五间,歇山顶过垄脊灰简瓦屋面,一二层均有回廊环绕,两侧设木质楼梯以便上下。建筑首层廊柱间装饰倒挂楣子及坐凳楣子,东、西立面明间均设桶扇门四扇,盘长如意棂心,次、梢间槛墙支摘窗,亦为盘长如意棂心,各装修均内嵌玻璃。二层廊柱间装饰倒挂楣子及荷叶净瓶寻杖栏杆,层间还装饰“万不断”雕刻木挂檐板,明、次、梢间装修同首层。建筑西侧设有卷棚游廊与其相连,形成“口”字形院落,游廊廊柱间均装饰倒挂楣子与坐凳楣子。雨香亭为单檐八角攒尖形式,筒瓦屋面,攒尖处作宝顶,各戗脊为花瓦脊式,檐柱间装饰倒挂楣子与坐凳楣子,绘箍头彩画。
创造保护继承
1987年被公布为划定保护范围及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为东至柳阴街规划红线,南至定阜街规划红线,西、北至现状围墙。建筑是中西合璧式,外墙磨砖对缝砌造,墙身厚重,收分明显。立面上混杂使用中国古建筑手法,有绿琉璃屋顶、汉白玉须弥座,杂有南方封火墙、封檐板和小泥仿木斗拱,格局基本完整。
辅仁大学本部旧址主楼是外国人所设计的建筑质量较高的仿中国传统建筑之一。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社会的经济发生了迅速变化,近代建筑的发展也日趋成熟。这一时期在仿西方古典建筑的同时,也开始流行仿中国传统建筑风格,辅仁大学本部旧址主楼建筑便是这一时期代表作品之一。外国设计师在满足建筑新功能、新结构和新材料的条件下,创造了中国传统风格,且建筑整体权衡与细部装饰做法熟练,构图比例合乎则例,是我国20世纪30年代仿中国传统建筑的重要实物遗存,亦是当时北平著名的三大中西合璧式建筑之一。辅仁大学本部旧址内除教学楼外,还保留了原涛贝勒府花园的部分建筑。
据说教学楼是建在贝勒府邸的马圈之上,同时还占了府邸花园南边的一部分,所以在外界的口碑相传里,它是一座具有奔腾气势的花园建筑,更有甚者,把它视为古城北京美丽的后花园。但就建筑旧址来说,它是跟整个什刹海融合在一起的,充盈着神秘。在一波一波的学生从这里走进走出之后,它依然是安静的,仿佛整座建筑都沉寂在同样的氛围里。
结束语
二、考试重点:
1、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社会性质及其基本特征是什么?(P16;11;13-14)
2、近代中国社会的两大历史任务是什么?为什么说第一个任务为第二个任务创造了前提?(P17-18)
3、《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P21;22;27)
4、近代中国历次反侵略战争失败的原因是什么?(P35)
5、《资政新篇》是一个具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方案。(P43)
6、简述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P47)
7、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P48)
8、戊戌变法时期颁布的政令主要有哪些内容?(P52-53)
9、简述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P53-54)
10、清末新政的主要措施有哪些?(P58)
11、简述孙中山三民主义学说的基本内容。(P60-61)
12、简述二十世纪初年革命派与改良派论战的主要内容和意义。(P62-64)
13、简述《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主要内容。(P66)
14、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P67)
15、在新文化运动中,“民主”和“科学”的具体内涵是什么?(P98)
16、简述十月革命是如何推动中国先进分子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转向社会主义的?(P101-102)
17、试论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特点和意义。(P114-115)18、20世纪20年代后期、30年代前中期,中国共产党内为什么连续出现“左”倾错误?(P134)
19、西安事变。(P146)
20、列举历史事实说明,国民党与抗日正面战场的地位和作用。(P149-151)
21、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意义和基本经验。(P166-167)22、1946年政治协商会议的主要内容有哪些?它的意义如何?(P171-172)
23、简述《共同纲领》的主要内容。(P189)
24、为什么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基本经验是什么?(P191-193)
25、简述实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国内外条件。(P215)
26、农业合作化的基本原则和方针是什么?(P221)
27、简述中共八大路线的主要内容。(P232)
28、简述1958年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内容并对其进行评价。(P237)
29、简述邓小平南方谈话的主要内容和历史意义。(P276-277)30、简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主要任务。(P289)
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
一、军事侵略:①发动侵略战争,屠杀中国人民 ②侵占中国领土,划分势力范围③勒索赔款,抢掠财富。
二、政治控制:①控制中国的内政、外交②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③扶植、收买代理人。
三、经济掠夺①控制中国的通商口岸②剥夺中国的关税自主权③实行商品倾销和资本输出④操纵中国的经济命脉。
四、文化渗透①披着宗教外衣,进行侵略活动②为侵略中国制造舆论 如何认识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的意义和失败的原因、教训?
意义太平天国起义虽然失败了,但它具有不可磨灭的历史功绩和重大的历史意义。①太平天国起义沉重打击了封建统治阶级,强烈震撼了清政府的统治根基,加速了清王朝的衰败过程。②太平天国起义是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具有不同以往农民战争的新的历史特点。③太平天国起义还冲击了空子和儒家经典的正统权威,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④太平天国起义还有力的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给了侵略者应有的教训。⑤在19世纪中叶的亚洲民族解放运动中,太平天国起义是其中时间最久、规模最大、影响最深的一次,他和亚洲国家的民族解放运动汇合在一起,冲击了西方殖民主义者在亚洲的统治。原因A、从主观上看:①农民阶级不是新的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代表。他们无法克服小生产者所固有的阶级局限性,因而无法从根本上提出完整的正确的政治纲领和社会改革方案。无法制止和克服领导集团自身腐败现象的滋长,也无法长期保持领导集团的团结,削弱了太平天国的向心力和战斗力。②太平天国是以宗教来组织发动群众的,但是拜上帝教不是科学的思想理论,它不仅不能正确指导战争,而且给农民战争带来了危害。③太平天国也没能正确对待儒学。④太平天国不能把西方国家的侵略者与人民群众区别开来,对西方侵略者还缺乏理性的认识。B、从客观上看:中外反动势力勾结起来,联合镇压太平天国。教训太平天国起义及其失败表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农民具有伟大的革命潜力。但它自身不能担负起反帝反封建取得胜利的重任,单纯的农民战争不可能完成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重任。
如何认识洋务运动的性质和失败的原因、教训?
性质洋务运动是清朝封建统治阶级中的洋务派为了维护清朝的封建统治而实行的一场自救改革运动,即具有进步性,也具有落后保守性。原因①洋务运动具有封建性。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洋务派企图在不改变中国固有的制度与道德的前提下,以吸取西方近代生产技术为手段,来达到
维护和巩固中国封建统治的目的,这就严重限制了洋务运动的发展。②洋务运动对外国具有依赖性。西方列强依据种种特权,从政治经济等各方面加紧对中国的侵略控制,他们并不希望中国真正富强起来,而洋务派处处依赖外国,企图以此来达到自强求富的目的,无异与虎谋皮。③洋务企业的管理具有腐朽性。洋务企业虽然具有一定的资本主义性质,但其管理確是封建式的,企业内部充斥着营私舞弊、贪污中饱、挥霍浪费等腐败现象。教训地主阶级不能担负起中国近代化的历史重任。如何认识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和失败的原因、教训?
意义:①戊戌维新运动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维新派在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高举救亡图存的旗帜,要求通过变法,发展资本主义,使中国走向富强之路。维新派的政治实践和思想理论,不仅贯穿着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而且推动了中华民族的觉醒。②戊戌维新运动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改革运动。③戊戌维新运动更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④戊戌维新运动不仅在思想启蒙和文化教育方面开创了新的局面,而且在社会风习方面也提出了许多新的主张。原因:戊戌维新运动的失败,主要是由于维新派自身的局限和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强大的守旧势力的反对。维新派本身的局限性突出表现在:①不敢否定封建主义。他们在政治上不敢根本否定封建君主制度,在经济上,虽然要求发展资本主义,却未触及封建主义的经济基础——封建土地所有制。②对帝国主义报有幻想。他们大声疾呼救亡图存,却又幻想西方列强能帮助自己变法维新,结果是处处碰壁。③惧怕人民群众。维新派的活动基本上局限于官僚士大夫和知识分子的小圈子。他们不但脱离人民群众,而且惧怕甚至仇视人民群众,因此,运动未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教训:戊戌维新运动的失败不仅暴露了中华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同时,也说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企图通过统治着自上而下的改良道路,是根本行不通的。要想争取国家的独立、民主、富强,必须用革命的手段,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联合统治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制度。革命派和改良派论战中是如何论述革命的必要性、正义性、进步性的?
1905年至1907年间,围绕中国究竟是采取革命手段还是改良方式这个问题,革命派与改良派分别以《民报》、《新民丛报》为主要舆论阵地,展开了一场大论战。革命派在论战中论述了革命的必要性、正义性、进步性。①清政府是帝国主义的“鹰犬”,因此,爱国必须革命。只有通过革命,才能“免瓜分之祸”,获得民族独立和社会进步。②进行革命固然有牺牲,但是,不进行革命,而容忍清王朝在中国的统治,中国人民就不能免除痛苦和牺牲。革命虽不免流血,但可“救世救人”,是疗治社会的良药。③人们在革命过程中所付出的努力,乃至作出的牺牲,是以换取历史进步为补偿的。革命本身正是为了建设,破坏与建设是革命的两个方面。为什么说辛亥革命引起了巨变?
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领导的以反对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为目的的革命,是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民主革命。在近代历史上,辛亥革命是中国人民救亡图存、振兴中华而奋起革命的一个里程碑,它使中国发生了历史性巨变。①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势力的政治代表、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代理人——清王朝的统治,沉重的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使中国反动统治者在政治上乱了阵脚。②辛亥革命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政府。③辛亥革命给人们带来一次思想上的解放。④辛亥革命促使社会经济、思想习惯和社会风俗等方面发生了新的积极变化。⑤辛亥革命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而且推动了亚洲各国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
辛亥革命为什么会失败?失败说明了什么?
失败原因A从根本上说,是因为在帝国主义时代,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资本主义的建国方案是行不通的。帝国主义与袁世凯为代表的大地主、大买办以及旧官僚、立宪派一起勾结起来,从外部和内部绞杀了这场革命。B从主观方面来说,在于它的领导者资产阶级革命派本身存在着许多弱点和错误。①没有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②不能充分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③不能建立坚强的革命政党,作为团结一切革命力量的强有力的核心。教训辛亥革命的失败表明,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没有能够救中国,先进的中国人需要进行新的探索,为中国谋求新的出路。中国的先进分子为什么和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
(1)斗争实践——中国选择马克思主义是近代以来先进中国人向西方探索救国救民真理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农民阶级、洋务派、维新派、革命派的努力先后失败。(2)思想启蒙——五四新文化运动思想启蒙的结果;三次大论战,最终确立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革命的指导思想地位。(3)阶级基础——五四前后工人阶级的壮大及其斗争为中国选择马克思主义提供了阶级基础和实践需求。(4)外来影响——“一战”的影响:“一战”充分暴露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内在矛盾,中国人对资本主义方案产生了怀疑;俄国十月革命的推动:十月革命给陷于彷徨、苦闷的中国人昭示了新的理想目标和建国方案,这就是走俄国人的路,搞社会主义。
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①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革命有了坚强的领导核心,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有了可以依赖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中国革命从此不断向前发展,由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推进。②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革命有了科学的指导思想。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制定了正确的革命纲领和斗争策略,为中国人民指明了斗争的目标和走向胜利的道路。③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革命有了新的革命方法,并沟通了中国革命和世界无产阶级革命之间的联系,为中国革命获得了广泛的国际援助和避免走资本主义提供了客观可能性。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中国革命呈现了哪些新面貌?为什么?
① 第一次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为中国人民指出了明确的斗争目标。②发动工农群众开展革命斗争,在中国掀起了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同时,中国共产党也开始从事发动农民的工作,农民的运动蓬勃发展。③实行国共合作,并在合作中发挥主导作用,掀起大革命高潮,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是如何探索和开辟中国革命新道路的?
①开展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斗争。1927年8月,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紧急会议(八七会议),彻底清算了大革命后期的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错误,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方针。八七会议以后,举行了南昌起义、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广州起义。中国革命由此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②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以农村为重点,到农村去发动农民,进行土地革命,开展武装斗争,建设根据地,这是1927年以后中国革命发展的客观规律所要求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这条革命心道路的开辟,依靠了党和人民的集体奋斗,凝聚了党和人民的集体智慧。而毛泽东是其中的杰出代表。③毛泽东不仅在实践中首先把革命进攻的方向指向了农村,而且从理论上阐明了武装斗争的极端重要性和农村应当成为党的工作中心 的思想。1928年,毛泽东写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社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等文章,明确指出以农业为主要经济的中国革命,以军事发展暴动,是一种特征;还科学阐明了共产党领导的土地革命、武装斗争于根据地建设这三者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1930年,《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文中,毛泽东指出:红军、游击队和红色区域的建立和发展,是半殖民地中国在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农民斗争的最高形式,和半殖民地农民斗争发展的必然结果,并且无疑议的是促进全国革命高潮的最重要因素。④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理论,是对1927年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红军和根据地斗争经验的科学概括。它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同当时党内盛行的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把共产国际和苏联经验神圣化的错误倾向做坚决斗争基础上形成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理论的提出,标志着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初步形成。⑤随着革命新道路的开辟,中国革命开始走向复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红军和根据地逐步发展起来。红军游击战争实际上已经成为中国革命的主要形式,农村根据地成为积蓄和锻炼革命力量的主要战略阵地。
为什么说中国的抗日战争是神圣的民族解放战争?
从世界意义上看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是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的战争,战火遍及亚洲、欧洲、非洲、大洋洲,有80多个国家和地区,约20亿人口卷入其中。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对世界各国夺取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维护世界和平的伟大事业产生了巨大影响。从战争的性质上看抗日战争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和帝国主义的日本之间在20世纪30年代展开的一个决死战争,是一个民族反对另一个民族侵略、压迫、奴役的战争。中国是正义的、进步的反侵略战争,是得道的;日本是非正义的、野蛮的、侵略战争,是失道的。日本侵略者肆意践踏中国的大好河山,屠杀中国军民,强行掠夺中国劳工,蹂躏和摧残妇女,进行细菌战和化学战,制造了南京大屠杀等一系列灭绝人性的惨案,犯下了令人发指的罪行,使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遭到了惨重破坏,使中华民族蒙受了巨大损失。从战争的结果上看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是20世纪中国和人类历史上的重大事件。中国人民彻底打败了日本侵略者,捍卫了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使中华民族避免遭受殖民奴役的厄运。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①中国共产党积极倡导、促成、维护抗日统一战线,最大限度动员全国军民共同抗战成为凝聚全民族抗战力量的杰出组织者和鼓舞着。②毛泽东思想。制定、实施了一套完整的抗战策略和方针,提出了持久抗战的战略思想,对抗战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③中国共产党通过游击战开辟敌后战场,建立抗日根据地,牵制和消灭了日军大量有生力量,减轻了正面战场的压力,也为抗日战争的战略返攻准备了条件。④中国共产党人以自己最富于献身的爱国主义、不怕流血牺牲的模范行动,支撑起全民族救亡图存的希望,成为夺取抗战胜利的民族先锋。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是 20 世纪中国和人类历史上的重大事件。①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彻底打败了日本侵略者,捍卫了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使中华民族避免了遭受殖民奴役的厄运。抗日战争的胜利,结束了日本在台湾 50 年的殖民统治,使台湾回到祖国的怀抱。②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使中国人民在精神上、组织上的进步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中国人民通过抗日战争的实践认识到,中国共产党是领导中国各族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坚强核心。正是在抗日战争胜利的基础上,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
取得了整个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③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大团结,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这就是:坚决维护国家和民族利益、誓死不当亡国奴的民族自尊品格;万众一心、共赴国难的民族团结意识;不畏强暴、敢于同敌人血战到底的民族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勇于依靠自己的力量战胜侵略者的民族自强信念;开拓创新、善于在危难中开辟发展新道路的民族创造精神。④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对世界各国夺取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维护世界和平的伟大事业产生了巨大影响。中国人民为最终战胜世界法西斯势力作出的历史性贡献,在全世界人民面前树立了一个以弱胜强的范例。中国参与发起成立联合国并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显著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
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① 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创立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对抗日战争发挥了重要的指导作用。中国共产党积极倡导、促成、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最大限度地动员全国军民共同抗战,成为凝聚全民族力量的杰出组织者和鼓舞者。中国共产党人以自己最富于献身精神的爱国主义、不怕流血牺牲的模范行动,支撑起全民族救亡图存的希望,成为夺取抗战胜利的民族先锋。②中国人民巨大的民族觉醒、空前的民族团结和英勇的民族抗争,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决定性因素。抗日战争唤起了全民族的危机意识和使命意识。在抗日战争中,军队和老百姓相结合,武装斗争与非武装斗争相结合,前方斗争和后方斗争相结合,公开斗争与隐蔽斗争相结合,特别是敌后军民广泛开展伏击战、破袭战、地雷战、地道战、麻雀战等,创造了人类战争史上的奇观,使日本侵略者陷入了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国民党的爱国官兵也为反对日本的侵略作出了贡献。③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同世界所有爱好和平和正义的国家和人民、国际组织以及各种反法西斯力量的同情和支持也是分不开的。
抗日战争胜利的基本经验:
①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是中国人民战胜一切艰难困苦、实现奋斗目标的力量源泉。在抗日战争中,中华民族形成了广泛的抗日统一战线,显示了空前的大团结,形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全民族抗战。没有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就没有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②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是中国人民团结奋进的精神动力。抗日战争大大丰富和升华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这是抗日战争得以坚持和胜利的重要的思想保证。③提高综合国力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基本保证。一个国家只有首先自强,才能在世界上自立。④中国人民热爱和平,反对侵略战争,同时又决不惧怕战争。中国人民进行反侵略战争,是为了捍卫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权利,是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和人类和平进步事业的重大贡献。⑤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华民族才能捍卫自己的生存和发展的权利,才能创造美好的未来。为什么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弱国战胜强国的范例?
①从实力对比来看,抗日战争是弱国对强国的战争。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综合实力都很落后,是弱国。而日本是世界上一等强国,军事、经济实力和政治组织力量都很强大。②从战略对比来看,抗日战争是大国对小国的战争。③从战争性质上看,抗战是中国抵御日本侵略的正义战争。中国是正义的、进步的反侵略战争,是得道的;日本是非正义的、野蛮的、侵略战争,是失
道的。④从战争结果上看,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取得了近代以来的第一次反侵略战争的完全胜利。中国人民彻底打败了日本侵略者,使中华民族避免遭受殖民奴役的厄运。为什么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①中国共产党作为工人阶级的政党,不仅代表着中国工人阶级的利益,而且代表着整个中华民族和全中国人民的利益。②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武装起来的,他以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即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毛泽东思想为一切工作的指针。③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过程中始终英勇地站在斗争的最前线。以实际行动表明了自己是最有远见,最富于牺牲精神,最坚定,而又最能虚心体察民情并依靠群众的坚强的革命者,从而赢得了广大中国人民的衷心拥护。④“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是中国人民基于自己的切身体验所确认的客观真理。为什么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宣告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时代已经到来,中国历史由此开辟了一个新纪元。①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压迫中国、奴役中国人民的历史从此结束,中华民族一洗近百年来蒙受的屈辱,开始以崭新的姿态自立于世界的民族之林。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②本国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统治的历史从此结束,长期以来受尽压迫和欺凌的广大中国人民在政治上翻了身,第一次成为新社会、新国家的主人。一个真正属于人民的共和国建立起来了。③军阀割据、战乱频仍、匪患不断的历史从此结束,国家基本统一,民族团结,社会政治局面趋向稳定,各族人民开始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人民可以集中力量从事经济文化等方面建设的时期开始到来了。④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⑤中国共产党成为全国范围内的执政党。它可以运用国家政权凝聚和调集全国力量,解放并发展社会生产力,以造福于各族人民,造福于整个中华民族。这就为巩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成果,为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根本的政治保证。总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基本的胜利,标志着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结束和新民主主义社会在全国范围内的建立。这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伟大胜利。近代以来中国面临的第一项历史任务,即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任务基本上完成了;这就为实现第二项历史任务,即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共同富裕,创造了前提,开辟了道路。怎样理解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1)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力量相对来说比较强大,它是实现国家工业化的主要基础。而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是国家独立和富强的当然要素和必要条件。(2)资本主义经济力量弱小,发展困难,不可能成为中国工业起飞的基础。(3)对个体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是保证工业发展,实现国家工业化的一个必要条件。(4)当时的国际环境也促使中国选择社会主义。总之,这一选择是十分必要的、完全正确的。通过这一选择,中国共产党创造性的完成了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伟大、最深刻的社会变革,开始了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
为什么说完成社会主义改造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和最深刻的社会变革?
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为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基础。(1)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在一个几亿人口的大国中,能够比较顺利地实现消灭私有制这样复杂、困难和深刻的社会变革,不但没有造成生产力的破坏,反而促进了工农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并且得到人民群众的普遍拥护而没有引起巨大的社会动荡,这的确是
伟大的历史性胜利。(2)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我国社会的经济结构发生了根本变化,几千年来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阶级剥削制度基本上被消灭,社会主义经济成了国民经济中的主导成分,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在中国基本确立。它与1954年召开的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确立的社会主义政治体制一起,完成了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中国从新民主主义社会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3)中国共产党在实践中把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社会主义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以新的经验和思想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4)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大大解放了我国的社会生产力,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为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总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是20世纪中国历史上的第二次历史性巨变。这是中国从古未有的人民革命的大胜利,为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了前提,奠定了基础 帝国主义侵略中国有功还是无功,有理还是无理?
论述帝国主义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历史命运和历史选择。帝国主义侵略中国总的来说是无功的,无理的。当然并不能完全的说帝国主义侵华是完全无作用的,如鸦片战争使中国的一部分知识分子觉醒,他加速了封建主义的毁灭速度。
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中国,客观上给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一定的条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但这与西方殖民主义者宣扬的“侵华有功”是截然不同的。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中国的目的,决不是要帮助中国发展资本主义,它对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刺激作用是在客观上发生的,正如马克思所说,它们只是充当了历史不自觉的工具。
随着帝国主义列强侵略的加深,帝国主义越来越成为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最主要障碍。鸦片战争后,帝国主义列强通过发动野蛮的侵略战争,强迫中国签订一系列不平等的条约,从各方面控制和操纵了中国,在政治上,帝国主义列强践踏了中国神圣的主权,在中国割占领土,攫取了中国的海关主权、司法主权和外交权等许多特权;在经济上,帝国主义列强控制和掌握了中国的海关,垄断了中国的金融、航运、进出口贸易等经济特权,牢牢控制了中国的经济命脉;在文化上,帝国主义列强通过在中国传教,办医院,办学校,吸引留学生等文化侵略政策,麻痹中国人民的精神,培养为他们侵略政策服务的买办文人;另外,帝国主义列强还在侵略的过程中,杀人放火、抢劫财物,无恶不作,对中国人民犯下了滔天罪行,给中国人民带来无法估量的精神损失和精神伤害。
帝国主义的侵略使得中国人民开始总结教训,寻找救国的道路和御敌的方法,中国人开始有了普遍的民族意识的觉醒。由于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传统,救亡图存成了时代的主旋律。近代以来,中国的志士仁人正是怀着强烈的危机感和民族意识,历经千辛万苦,不怕流血牺牲,去探索挽救中华民族危亡的道路的。甲午战争后的戊戌变法、辛亥革民,都是在救亡图存、振兴中华这面爱国主义的旗帜下发生的。这些斗争和探索,使中华民族燃起了新的希望,标志着中华民族进一步的觉醒。
(回答该题应分别叙述帝国主义侵略在经济、政治、文化以及对中国人民犯下滔天罪行等方面加以说明,以增强论点的说服力,同时揭露侵略者鼓吹“侵华有功”的颠倒黑白的丑恶嘴脸。)从中国人民自新求强的历史艰辛及最后胜利看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
鸦片战争以来到1949年成立新中国,我们国家先后经历了反帝国主义侵略,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华民族抗日战争的一系列的困难及挫折,但是中国人民没有被打倒,而是凭着一种力量走到了今天,这种力量就是——民族精神。中华民族的精神是我们生存和发展的支撑,我们要透过历史看到这种精神并继续发挥
它的作用。爱国主义精神 团结合作精神 艰苦奋斗的精神 总之,中华民族精神博大精深,我们之所以有今天的成就是我们民族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生动体现。当然,这种传统精深要与时代精深融会,才能焕发更强的生命力。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的比拼,经济实力技术实力是物质基础,但离不开民族精神的支撑。所以我们要总结历史经验,从那段悲壮史中汲取力量,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凝聚民族力量,发奋图强,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团结奋斗。(注:答题思路,回顾历史,看到中华民族的精神所在并加以论述,联系实际展望未来)
5、论述近现代以来中国人民所进行的“三大选择”的必然性与进步性。
选择马克思主义的必然性:事实表明,不触动封建根基的自强运动和改良主义、旧式的农民战争,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民主革命,及照搬西方资本主义的其他种种方案都不能完成救亡图存的民族使命和反封建的历史任务,中国期待着新的社会力量寻求先进理论。这时俄国十月革命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而五四运动促进了其在中国的传播和其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所以这种全新的社会力量选择马克思主义作为理论基础是必然的。
一、单项选择题(请根据题意,选出唯一正确的答案编号。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以()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首先发动了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A.黄兴 B.宋教仁 C.康有为 D.孙中山
2.近代中国,响亮喊出“救亡”口号的是()
A.孙中山 B.梁启超 C.严复 D.郑观应
3.号召人民推翻清朝统治,建立“中华共和国”的是()
A.邹容 B.陈天华 C.孙中山 D.章炳麟
4.官僚资本的垄断活动,首先和主要的是在()方面开始的。
A.工农业 B.交通运输业 C.民族工商业 D.金融业
5.()一文的发表,表明李大钊已成为中国的第一个马克思主义者。
A.《法俄革命之比较观》 B.《庶民的胜利》
C.《Bolshevism的胜利》 D.《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6.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领导的第一个工会是()
A.北京工会 B.沪西工会
C.上海机器工会 D.安源路矿工会
7.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的标志是()
A.新三民主义的提出 B.中共三大的召开
C.三大政策的提出 D.国民党一大的召开
8.开始了从大革命的失败到土地革命战争的兴起转折的是()
A.南昌起义 B.八七会议 C.秋收起义 D.广州起义
9.毛泽东思想初步形成的标志是()
A.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立
B.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提出
C.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理论的提出
D.土地革命战争的兴起
10.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是()
A.长征胜利 B.抗战胜利 C.遵义会议 D.八七会议
11.第二次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的标志是()
A.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B.蒋介石发表承认共产党合法C.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 D.芦沟桥事变后的抗战
12.全民族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次重大胜利是()
A.台儿庄大捷 B.平型关大捷
C.桂南会战胜利 D.长沙会战胜利
13.抗日战争时期的顽固势力指()
A.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抗日派 B.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亲日派
C.民族资产阶级的右翼 D.地方实力派的右翼
14.毛泽东明确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命题是在()上。
A.党的六届六中全会 B.党的七大
C.党的八大 D.瓦窑堡会议
15.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整风运动最主要的任务是()
A.反对教条主义 B.反对宗派主义
C.反对主观主义 D.反对经验主义
16.抗日战争取得完全胜利的标志是()
A.日本宣布投降 B.台湾由中国收回
C.侵华日军投降 D.美军占领日本
17.国民党发动全面内战的标志是()
A.进攻陕甘宁边区 B.进攻中原解放区
C.进攻华中抗日根据地 D.进攻华北解放区
18.完成创建新中国的任务,是由()来承担的。
A.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C.中国共产党 D.中共七大
19.社会主义改造是围绕着()的任务进行的。
A.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 B.农业合作化
C.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 D.发展重工业
20.建国后,对国民经济进行三年调整的时期里,具有关键性作用的是()的召开。
A.七千人大会 B.庐山会议
C.中共八大 D.南宁会议和成都会议
二、多项选择题(请根据题意,选出一个或两个以上的正确答案,多选少选均不得分。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21.中华民族资产阶级的主要来源是:()
A.买办 B.商人 C.地主 D.官僚
22.19世纪中期,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进行的军事侵略的主要形式是()
A.发动侵略战争,屠杀中国人民 B.侵占中国领土,划分势力范围
C.控制中国的内政、外交 D.勒索赔款,抢劫财物
23.维新运动的中心目标是:()
A.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维护民族独立 B.挽救民族危亡
C.发展资本主义 D.继续开展洋务运动
24.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进步运动,两者的共同点有:都()
A.是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 B.主张在中国建立资本主义制度
C.主张改革君主专制制度 D.未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纲领
25.下列各项活动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创造条件的有:()
A.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
B.中国工人阶级的成长、壮大;工人运动的发展及其水平的提高
C.党的早期组织的成立
D.一批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的日益成熟
26.1930年5月,毛泽东在《反对本本主义》一文中提出和阐述的重要的思想包括()
A.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
B.中国革命斗争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
C.必须注意经济工作
D.正确分析农村阶级
27.日军在1938年10月占领广州、武汉后,开始实施的对华策略是()
A.以华制华 B.以战养战
C.速战速决 C.持久战
28.中国共产党提出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总方针是()
A.发展进步势力 B.争取中间势力
C.孤立顽固势力 D.坚持独立自主
29.抗战结束后,中共中央为争取和平建国明确提出了()的口号。
A.和平B.进步 C.民主 D.团结
30.在战略决战阶段,人民解放战争经历了()等重大战役。
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
三、判断题(下列各题中,说法正确的用“√”表示,错误的用“×”表示,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1分,共14分)
31.戊戌变法的性质是封建统治阶级自上而下的改革。()
32.中国共产党继承了孙中山的未竟事业,这主要表现在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33.全民族抗战以来中国军队的第一次重大胜利是台儿庄大捷。()
34.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后,中国人民在华北主动发起并给日本侵略者沉重打击的一次军事行动是百团大战。()
35.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由商品输出为主转为以资本输出为主的标志是《辛丑条约》的签订。()
36.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37.全国抗战初期,国共合作最典型的战役是太原会战。()
38.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因批判孔学而否定中国传统文化。()
39.1929年4月制定的《兴国土地法》对《井冈山土地法》的一个原则性纠正是改“没收一切土地”为“没收一切公共土地及地主阶级的土地”。()
40、毛泽东实际上否定了“城市中心论”,确立了“以乡村为中心”的思想的文章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41.造成近代中国贫穷落后的根本原因是满清统治集团的腐败。()
42.最早喊出“振兴中华”这个时代最强音的是孙中山。()
43.1924-1926年的中国国民党是一个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
和民族资产阶级组成的革命联盟。()
44.中国共产党第一次提出明确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是在 中共“二大”会议上。()
四、简答题(答案写在答题纸上,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8分,共32分)
45.外国列强是如何侵略中国的,有什么后果?
46.国民大革命失败的原因及经验教训是什么?
47.简述中国抗日战争的两个战场及其关系。
48.毛泽东指出的必须打败蒋介石,而且能够打败他的原因是什么?
五、论述题(答案写在答题纸上,本大题14分)
49.中国革命胜利的基本经验是什么?有什么现实意义?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请根据题意,选出唯一正确的答案编号。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D 2.C 3.A 4.D 5.D 6.C 7.D 8.B 9.C 10.C
11.B 12.B 13.A 14.A 15.C 16.B 17.B 18.B 19.A 20.A
二、多项选择题(请根据题意,选出一个或两个以上的正确答案,多选少选均不得分。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 2分,共20分)
21.(ABCD)22.(ABD)23.(BC)24.(ABD)
25.(ABCD)26.(AB)27.(AB)28.(ABC)
29.(ACD)30.(ABCD)
三、判断题(下列各题中,说法正确的用“√”表示,错误的用“××”表示,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1分,共14分)
31.(×)32.(√)33.(×)34.(√)35.(×)
36.(×)37.(√)38.(×)39.(√)40、(√)
41.(×)42.(√)43.(√)44.(√)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8分,共32分)
1.外国列强是如何侵略中国的,有什么后果?
答:(1)军事侵略: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侵略,首先和主要的是进行军事侵略,迫使中国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通过不平等条约,资本--帝国主 义列强侵占了中国领土,勒索巨额赔款,在战争中屠杀中国人民。还公开抢劫中国财富,肆意破坏中国的文物和古迹,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造成空前浩劫。(2分)
(2)政治控制:资本--帝国主义列强还通过军事侵略和不平等条约,控制中国内政和外交,把持中国海关,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扶植、收买代理人。(1分)
(3)经济掠夺:外国列强控制中国通商口岸、剥夺中国关税自主权、对华倾销商品和资本输出,并逐渐操纵中国经济命脉。(2分)
(4)文化渗透:外国列强利用宗教进行渗透和侵略活动,鼓吹侵略有功论、“种族优劣论”,为侵华制造舆论。(1分)
(5)资本--帝国主义在给中国带来某些新变化的同时,又为了控制和掠夺中国的目的而同中国的封建统治者勾结起来,共同阻碍中国人民的独立和解放。它们来到中国的主要目的,并非要把落后的中国变成先进的中国,而是要强迫中国永远成为西方列强的附庸国。(2分)
2.国民大革命失败的原因及经验教训是什么?
答:(1)国民革命失败的原因是复杂的,多方面的。
客观上,一是帝国主义和中国封建主义势力的联合力量大大超过刚刚兴起的革命联合力量,敌我力量悬殊;二是革命统一战线内部出现剧烈化,蒋介石、汪精卫先后分裂统一战线,制造反共政变,使革命力量遭到严重损失。(2分)
主观上,以陈独秀为着的中共中央领导机关的大革命后期犯了右倾机会主义错误,放弃了无产阶级对于农民群众、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领导权,尤 其是武装斗争的领导权。当时的中国共产党处于幼年时期,缺乏对中国社会和中国革命基本问题的深刻认识,缺乏革命经验尤其是处理同资产阶级复杂关系的经验,还不善于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革命的实践结合起来。当时的中国共产党作为共产国际的一个支部,直接受共产国际的指导。对酿成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错误 有直接影响。(4分)
(2)国民大革命的失败得出的教训是:
第一,共产党要领导人民取得革命的胜利,就必须坚持无产阶级对革命的领导权,反对右倾投降主义错误。(1分)
第二,共产党要领导人民取得革命的胜利,还必须建立革命的武装,坚持武装斗争,妥协退让只会断送革命。(1分)
3.简述中国抗日战争的两个战场及其关系。
大学作为当今社会的重要组织,对一个国家的`学术、文化及经济社会的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目前,学术界从不同的角度对近代中国大学进行了较为细致的研究,但取径、方法与主题仍存在较大差异。因此,这一领域仍有待深入拓展。为进一步促进该课题的研究,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近代史研究所拟于年11月11日—14日在武汉举办“大学与近代中国”国际学术研讨会。
会议主要议题:
(1)中国近代大学的渊源、发展脉络;
(2)中国近代大学与学术文化;
(3)中国近代大学与政治;
(4)中国近代大学与社会;
(5)中国近代大学史的研究理论与方法。
请有志于中国大学史研究的学者于 9月 30日前提交论文至会议联系人邮箱(论文格式请参考《近代史研究》相关规定)。届时会议筹备组将组织专家对所提交论文进行遴选,于 10月11日前向入选者发出正式电子邀请函。
敬颂
道祺
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近代史研究所
2016年5月11日
会议联系人:李建国:15071441863
1.近代教会大学与中外合作办学都引进了国外先进的专业、学科。教会学校发展初期,开设了“西技”“、西艺”等课程,令人耳目一新;20 世纪初教会大学积极引进西方的应用科学课程[1]31,诸如医学、农学、法学等专业适应了中国近代化发展的需要。今天,国家鼓励中外合作办学在国内急需、空白的学科领域与外国高水平大学及具有优势学科的大学开展合作办学。由此可见,中外合作办学所引入的专业学科需要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与近代教会大学十分相似。此外,近代教会大学与中外合作办学还都引进了大批师资力量。教会大学吸引了众多国内外的专家、学者前来任教。19 世纪70 年代后,来华的教会学校教师大部分都是国外高校的毕业生,教师们承担起“科学”与“教育”的历史使命,在社会上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力,发挥了重要的历史作用[2]26。当前,教育部对中外合作办学引进师资队伍方面有明确规定,师资队伍的质量决定着教学质量的高低,相关规定能够保证中外合作办学实质性引入国外教育资源。
2.双方都推动了中外教育的互动。两者都架起了沟通中外的桥梁,教会学校的出现,打开了闭关锁国的国门,让外国人跨入国门,深入了解中国的文化教育,也让更多中国人了解到先进的科学技术,认识西方的历史文化,起到双向的作用。今天,通过中外合作办学促进教育“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两者还都让学生有更多机会走出国门,教会大学中很多毕业生选择了留学海外,外籍教师也鼓励学生游学,很多留学生回国后选择教师职业,把在国外的经历与获得的知识传授给下一代学生,影响着又一代人的留学梦。今天中外合作办学也为广大学生提供了留学机会,学生也可以通过“2+2”等办学模式在国外接受教育,也有很多学生毕业后考取外方合作院校的研究生继续深造。因此,教会大学与中外合作办学都缩短了中国与世界的距离,促进了中外之间人员往来,推动了中外教育的互动。
3.培养了社会急需的优秀人才。教会学校在中国教育近代化中培养了大批熟知西方先进科学技术的人才,清华大学出版的《留美归国学生人名录》一书中,列举的留美学生中有132 人曾在教会大学受过全部或部分的高等教育,可见教会大学在培养人才方面的贡献。教会大学培养了一大批在文学界、商界、教育界、外交界等各领域取得丰硕成果的社会精英。中外合作办学也同教会大学一样,从开办起就提出培养国际化人才的目标。教育是百年大计,中外合作办学短暂的历史尚不能定论是否在人才培养方面获得成功,但是其融合“中”“、西”不同的教育体制,博采众长,毕业生已经逐渐在各自领域崭露头角,中外合作办学培养的人才前景值得期待。
二、教会大学与中外合作办学区别之处
1.所处时代背景不同。教会大学在中国的出现,源于战争失败后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发展于中国改良运动的刺激之下,对于中国人民而言属于被动接受,自始至终带着侵略色彩,是中国人民被迫接受的一种教育形式。中外合作办学以双方平等、自愿为基础,伴随着改革开放以来,政治、经济、文化对外交流日益增多而发展起来的。一方面,中外合作办学是我国顺应教育国际化发展趋势主动提出;另一方面,中外双方是在平等、自愿、相互信任基础之上而展开合作,为了实现中外高校的共赢,与教会大学依靠不平等条约进行文化侵略截然不同。
2.办学目的不同。教会大学首要目的就是传播福音、宣传宗教。1818年,马礼逊在马六甲创办英华书院之际就说“:我们必须在这个书院为中国培养一批传教士。他们将来会乐意作为拯救灵魂的福音先驱,来到他们愚昧无知的同胞中间。”[3]9教会大学更深层次的目标是实现文化侵略,培养西方列强在华的代理人,实质是奴化教育,通过在教会大学培养中国各阶层的领袖,以思想上的意识渗透更好地配合军事上的侵略,达到“以华制华”的目的。中外合作办学,直接目的是引进国外教育资源。中外合作办学能够引进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人才培养方式、课程、教材、教学方式方法、教学管理制度、师资队伍、管理团队和质量保障体系等[4]34,充分运用到我国高校人才培养当中,培养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的国际化人才。
3.所处时代的社会价值观不同。教会学校作为西方教育的舶来品,在中国大地发芽的那一刻起,就遭受到社会的另眼相待。教会学校伴随着西方侵略者的坚船利炮进入中国“,侵略”色彩深入人心;办学体制、培养目标与中国的传统教育格格不入,如同“种子洒向水中”。中外合作办学自出现后,就得到国家的鼓励、社会的支持和学生们的积极参与。2003年《中外合作办学条例》提到“中外合作办学是中国教育事业的组成部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提到办好若干所示范性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可看出国家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对中外合作办学的期待。中外合作办学作为跨国高等教育在我国的具体实践和高等教育国际化在我国的重要实现形式,得到越来越多的高校的青睐与重视。
三、启示
1. 加大对教育主权的控制。近代教会大学在维护教育主权方面,留下了深刻的教训。教会学校是西方国家凌驾于中国教育主权之上的,尽管在中国境内开办,但是中方政府无法独立自主地对其进行管理。在审批方面,清末政府对教会学校的态度是“勿用庸立案”。在课教学管理方面,课程体系由教会大学自主设置,管理队伍也大多由国外人员担任。如1922 年中华大学成立的临时管理委员会共有12 名管理委员,只有三位中国人担任代表。教会大学成为中国高等教育领域的“教育租借”,严重侵犯了近代中国的教育主权。
中外合作办学的发展要注意对教育主权的牢牢把控,但是在实际上操作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出现了外国投资集团收购我国民办学校的情况,比如新加坡莱佛士教育集团对国内民办学校的收购;还出现外方将合作机构的资产非法转移出境,办学不规范导致低水平合作和内部管理混乱,产权不清、权利义务不明引发中外双方的矛盾[5]24。教会大学在教育主权方面留下的深刻教训,我们在积极推进教育交流与合作的同时,时刻保持警惕,在发展中外合作办学中切实维护好教育主权。
2.严防西方思想意识形态的渗透。传教士布朗曾经说过“:教育肯定可以在道德、社会、国民性方面,比在同一时期任何其他一切手段的联合行为,产生更为巨大的变化。”[6]94教会学校始终在进行宗教意识形态的渗透。教会大学成立后,这种渗透体现在校园文化的细节。诸如校训方面,圣约翰大学“光与真理”,齐鲁大学“尔将识真理,真理必释尔”,燕京大学“因真理,得自由,以服务”,从字面上都体现出鲜明的宗教色彩。中外合作办学在“引进来”国外教育资源的同时,意识形态层面的渗透也随之而来,中外合作办学的大学生,将成为他们意识形态渗透的重要对象。我们既不能因噎忘食,重蹈闭关锁国的旧辙,又不能任其自然,对意识形态的渗透放任自流。
3.走“内涵式”发展道路。民国政府成立后,国内公办和私立高等学校开始增多,1927年全国大学数量已经达到了52所,政府大力支持与教会大学相抗衡。此时教会学校的领导者在演讲中多次呼吁不要再建立新的教会大学,应通过联合现有大学以提高学术水平。诸如华中大学在合并之际,领导者提出如果华中大学要在武汉有立足之地,必须强调质量而非数量,因为五个差会合作所提供的资源,远远不足以同政府全力支持的国立武汉大学抗衡[7]55。新合并的教会大学更加突出办学的质量。
当前中外合作办学的数量发展迅速,2011—2014年教育部审批通过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达到了548个。规模发展迅速的同时,我们应当清醒地看到,当前中外合作办学外方合作高校资质整体不高,中外合作办学“连锁店”现象依然没有得到很好控制,专业设置上重复建设情况没有得到妥善解决,这些问题直接影响到办学质量的提升。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中外合作办学在从“外延式”发展转向“内涵式”发展方面任重而道远。
4.引进的教育资源要充分“中国化”。教会学校在中国的办学史,可以称得上是不断适应“中国化”的历程。首先,教会大学尝试将西方文化与中国的文化融合起来。如陈裕光担任金陵大学校长时,提出大学旨在“沟通中西文化,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使吾国固有之文化,更臻完备”。来华考察教会教育的巴顿也提出反对照搬英国或美国的模式,主张中国教育应当汲取外国教育的长处,根据中国的情况来定。其次,教会大学努力开设更加符合中国的需要的专业。巴顿提出,要所开设的专业更加适合中国的需要,服务中国的社会建设。主张开设的专业、学科应当结合当时中国的切实需要[8]108。再次,教会大学非常重视传统国学,以适应“中国化”的需求。辅仁大学开设了中国传统历史文化为主题的课程,使学生“于中国文化方面,有深切之了解;于中国文字方面,有纯熟之技艺,以便影响中国人民生活与思量”[9]67。这些改革,是基督教在中国社会环境驱使下所采取的一种应变措施,也是传教士对中国社会、中国文化深刻认识的产物,表现了一种外来文化系统为适应客观环境需要和人的主观认识的变化而作出的自我调适[10]109。
近代教会大学“中国化”给当今中外合作办学提供了丰富的经验。中外合作办学开设专业只有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结合,与地方经济发展需要相结合才更具有生命力。此外,要充分考虑到国家风俗习惯的差异,将文化差异带来的冲突降至最低,避免文化冲突。在教学上,应考虑中国学生的特点和优点,不能盲目完全照搬西方教学方法。此外,通过中外合作办学应当更好地向世界弘扬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利用合作办学的平台,让世界更好地了解和认识中国。中外合作办学只有恰当地融合中西文化,开辟出既具有民族和地方特色,又与国际接轨的办学新途径,才能具有更大的生命力。
摘要:近代教会大学与今天中外合作办学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但是两者在历史背景、办学目的和所处时代价值观方面存在很大差异。近代教育大学能够给中外合作办学提供一定的启示和借鉴。
关键词:教会大学,中外合作办学,比较
参考文献
[1]李阳,王彦妮.教会大学的办学特点及启示[J].大学,2015(3).
[2]李玉莲.上海圣约翰大学教师群体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1.
[3]顾长声.从马礼逊到司徒雷登[M].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
[4]林金辉.中外合作办学中引进优质教育资源问题研究[J].教育研究,2012(10).
[5]罗明东.中外合作办学进程中教育主权问题研究[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7(6).
[6]顾长生.从马礼逊到司徒雷登——来华传教是评传[M].上海人民出版社,1895.
[7]柯约翰.华中大学[M].马敏.叶桦译.珠海出版社.1999.
[8]金保华.金肖梅.从“洋气”到“土气”——“巴顿调查团”与教会大学的中国化[J].山西师大学报,2006(10).
[9]何建明.陈垣与辅仁大学的国学教育[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96(2).
现代大学制度复旦大学贡献创建于1905年的复旦大学,在20世纪初叶,开创了中国近代私立大学教育的先河。复旦大学的办学特色,为中国近代大学教育的发展作出多方面的贡献,同时对现代大学制度的建设提供启示。
一、现代大学制度的定义
现代大学制度是指大学为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需求,在政府的宏观调控下,面向社会依法自主办学、实施民主管理、全面落实作为法人实体和办学主体所具有的权利和责任相统一的管理制度。现代大学制度包括大学与政府、大学与社会的关系,涉及大学内部治理结构的完善和改革。从宏观层面来说,主要指政府宏观管理,市场适度调节,社会广泛参与,学校依法自主办学。从微观层面来讲,现代大学制度是指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现代大学制度的核心是指在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指导下,大学面向社会,依法自主办学,实行科学管理。
二、复旦大学办学特点
复旦大学创建于1905年。1905年,震旦学院140余名学生因反对法人干预教育从震旦学院退学。震旦学院校董教育家马相伯支持学生的正义行为,宣布出资创办复旦公学。从此,复旦公学成立。从复旦公学的创建过程中可以看出,它是当时有识之士在反法帝国主义夺权中重建的爱国民主学校。1917年,复旦公学开始招生本科,改名为私立复旦大学,下设文、理、商三科以及预科和中学部。1941年,学校改为国立。复旦大学作为中国近代著名的私立大学,在当时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有其独特的办学特色。
1.思想民主,学术自由
复旦大学创始人马相伯倡导教育独立、学术自由,是复旦大学所追寻的目标。马相伯主张学校应兼容并包,学术思想自由。他在复旦时明确提出囊括大典、网罗众学、兼容并收的办学方针。复旦校歌歌词中“学术独立、思想自由、政罗教纲无羁绊”,为复旦人对教育和学术领域的追求和理想。复旦大学校长李登辉坚持学术独立、思想自由。对于新思想的引进, 也非常关心。所聘请教师中有思想极为先进的人物,对当时复旦发展有很多影响。1924 年,复旦设立行政院,实行教授治校,建立起一套民主制度。
复旦大学因是私立大学相对来说比较独立,可以保护激进学生,有按学术标准或他们选择的学术标准办校的可能性。相比国立大学来说,所受政府束缚较少。
2.学生自治管理
复旦大学创始人马相伯认为,大学应是学者自由问学的机构,认为大学应培养学生的民主意识和自治能力,想把复旦办成一微型民主社会。复旦大学成立学生自治会管理学校,设有评议部、执行部和司法部,校务由学生推选干事自己管理。学生自治会除了安排食宿和同学们一般社会活动外,办了一所为师生员工服务的合作银行和几个合作机构。复旦大学积极提倡独立自由和学生自治精神。学生自治制是由学生选举出几位代表,组成一个委员会来承担学校的所有管理工作,院内各部事务全部都由学生管理。学生代表直接参与学校的行政管理。通过培养学生自治能力,分配学生担任行政职务是为了将来把民主价值观运用到社会。这一管理制度体现民主、自由、平等观念。这也形成复旦独特的治校风格。
3.中西会通,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并重
复旦作为近代中国知名的私立大学,它的教学有其独特的风格。首先,教学要求非常严格。在为学生奠定知识基础方面,复旦大学规定,学生凡国文、英文、算学有一科不及格者,不能升级,也不能毕业。复旦学生以基础扎实而著称。其次,非常注重外语教学。把英文、法文、德文、拉丁文列入必修科目,规定除了本国的历史、地理、数学等课程须用汉文外,其他科目都用西文教授。目的是培养中、西会通的人才。除此之外,复旦大学提出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并重的教育理念。复旦大学的办学理念是崇尚科学, 注重文艺, 不谈教理,容纳各种人文及自然科学知识。
设有中文、外文、历史、社会学、新闻、教育等系的复旦文学院在课程设置的广泛程度上,可以和美国文科学院相比拟,同时又注重职业训练。学生毕业之后,可能应付社会的挑战和适应社会的需要。成立于1917的复旦大学商学院是根据当时国际、国内商业发展以及上海民族工商业的需求, 创立此学科。它设有银行学、会计学、国际贸易和企业管理,为民族工商业培养一大批经营管理人才和理财贸易专家。
复旦大学的教学理念是中西会通,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并重。从复旦课程设置来看,有两点是其突出的特点。一是学校对于课程设置有较多的自主权,因而有可能根据中国培养高等人材的需要,来决定教什么或不教什么。二是注重实用知识的学习。当时的复旦课程设置,不仅向学生介绍了新知识,并且力求结合现实常发生的问题加以说明。
三、贡献
建设现代大学制度,其核心是指在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指导下,大学面向社会,依法自主办学,实行科学管理。目前,中国大学制度存在很多欠缺,不管从对外关系上还是内部管理。中国大学作为学术组织,其主体地位缺失,大学存在严重行政性泛化现象,缺少学术独立与学术自由氛围。近代复旦大学在发展的过程中,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这些为目前的中国大学制度创新提供一些借鉴作用。
就大学与外部关系来说,复旦大学最初建立是因为反法帝国主义夺权所产生的,它是一所爱国主义民主学校。国外复旦大学创始人马相伯倡导教育独立、学术自由,而且复旦大学一直到1942保持其私立大学的性质,政府对其干涉相对较少,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学校在较独立的环境相对比较自由的发展。
复旦大学对现代大学制度贡献主要体现在其学校内部治理上。学生自治制度是复旦大学的一显著特色,其管理制度把学校管理权利交给学生体现民主、自由、平等观念,而其课程设置是其另一重要特色。其课程设置学校有较大的自主权,教授可以决定教什么不教什么,其教学内容很重视实用知识的学习。复旦教授和学生都重视学术自由,他们从中国教育传统中吸取知识来承担社会重任、关心实用研究的内在价值,来加以改造以适应社会需要。他们既不盲目追求西方学术标准,也不排斥引进西方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理论,而是想树立起中国近代学术标准。
参考文献:
[1]刘献君.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哲学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11,(10).
[2]程沧波.国立复旦大学[A].中华民国大学志[M].
[3]薛明扬.复旦杂忆[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4]赵少荃.复旦大学创立经过[J].上海高教研究,1984,(02).
[5]孙宏.复旦公学(学院)迁锡纪事[J].档案与史学,1999,(01).
[6]别敦荣.我国现代大学制度探析[J].江苏高教,2004,(03).
[7]宋秋蓉.近代中国私立大学办学成功地因素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3,(05).
[8]许美德.一个大学新传统的开创——复旦的早年[J].复旦学报,1982,(02).
[9]黄书光.论马相伯在中国近代高等教育史上的地位[J].高等教育研究,2003,(06).
[10]张建奇,杜驰.民国前期中国现代大学制度的确立[J].大学教育科学,2005,(06).
【中国近代教会大学】推荐阅读:
中山大学“中国近代史”课程建设总结09-29
中国近代诗歌鉴赏09-18
中国近代史演讲07-03
中国近代史纲要重点整理06-13
中国近代史复习纲要整09-25
中国近代史材料分析题11-11
中国近代史纲要大事件年表06-28
中国近代史考试题整理07-07
中国近代史复习资料试卷10-28
中国近代史电影观后感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