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运营模式分析论文

2022-04-2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在互联网的背景之下,市场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企业想要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除了要扩大生产规模之外,最重要的就是对资本运营模式进行创新研究,管理者需要遵从市场运作规律,结合企业发展的实际要求,对各项资本进行归类和统筹,在提升资源有效利用的同时,促进企业的长足发展。本文主要研究互联网背景下企业资本运营的创新方式。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资本运营模式分析论文 (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资本运营模式分析论文 篇1:

我国上市公司资本运营的问题及对策

作者简介:谷小城(1984-),男,安徽合肥,职称:讲师,职务:教研室主任,单位:安徽工商职业学院,专业领域:财务管理、财务信息化,学习经历,本科,南京财经大学;研究生 东北财经大学。

摘 要:资本运营是与市场经济相辅相成的,在我国高速发展市场经济的今天,公司资本运营,尤其是上市公司资本运营在日常经济活动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然而我国市场经济起步较晚,资本运营的概念也就是最近20年才兴起的概念,和西方发达的资本市场相比,还存在不少问题和缺点,尤其是我国国有企业体制上的缺陷以及民营企业缺乏长远考虑的资本运营方式,给我国资本市场带来了不小的负面影响,本文就我国上市公司出现的一些问题和目前比较流行的解决办法做了一点概括,希望可以给处于转型期的我国上市企业一些建议。

关键词:资本运营;上市公司;规模经营与经营规模

资本运营是企业实现资本增值的重要手段,通过合理的资本运营,企业可以在短时间内发展壮大,并且可以获得通过自身努力无法获得的资源,美国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奖得主史蒂格勒曾经说过:“纵观世界上著名的大企业、大公司,没有一家不是在某个时候以某种方式通过资本运营发展起来,也没有哪一家是单纯依靠企业自身利润积累发展起来的。”同样的在我国国内,随着资本市场的日趋成熟,企业用于非生产的资本越来越多,从而产生了一股上市公司资本并购重组的浪潮,在这其中,有像海尔集团这样凭借强大的产业基础,依托政府的行政规划,进行整体兼并,直接获得优质资产从而达到强强联合资本运营模式,也有像德龙这样的民营企业合理利用市场规则,买壳上市,将以上市的股份公司进行改制,通过改变其股权结构,注入优质资产使上市公司的主业结构发生变化,在通过并购托管加工的方式整合上市公司产业结构达到自身成功上市的目的;同时也出现了不少以上市圈钱为目的对企业自身发展不闻不问的企业实体,严重损害了中小投资者的利益,破坏了市场经济的正常秩序和诚信,对尚处于发展阶段的国内资本市场造成了巨大的伤害。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公司资本运营在企业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1.资本运营可以调动各种经济力量,改进深化我国的所有制结构,促进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由于我国过去固有的经济体制的原因,国有企业在国民生活中覆盖的面过宽,这一方面限制了其他经济成分的发展,也造成了国有企业经济实力过于分散,无法集中形成合力,导致整体效率不高,存在大量亏损企业。

2.有效的资本运营可以克服生产资源分配不均,让闲置或处于低盈利状态的资本向高新技术或热门行业投资,有利于产品的更新换代,让市场解决资源不均的问题,有效解决企业生产过剩,重复建设的问题。成为公司尤其是上市公司走向壮大的必备条件,我们有必要对其分析和研究。

一、资本运营的概念和主要方法

资本运营是指企业所拥有的一切有形和无形的存量资本通过流动、优化配置等各种方式进行有效运营,变为可以增值的资本,从而达到最大限度的实现资本增值的目标。资本运营主要包括五个部分,即运营主体,运营资本,运营对象、运营手段和运营环境,运营主体即资本的所有者或者是支配者,运营资本又分为自有资本和借入资本,以自有资本为杠杆,融通借入资本从而加速资本周转周期,增大资本运营规模是上市公司所要必修的功课。运营对象是指持有资本的企业所要注资的企业实体,例如通过买壳上市的公司,已上市的公司就是他的运营对象,资本运营的目标只有一个,即在利润最大化的大原则下使资本在再生产过程中实现保值和增值,并且通过合理的并购强强联合从而增加企业核心竞争力。资本运营是一种融科学性和艺术性于一体的经营活动,所以,资本运营的策略和手段也是有它自身的体系的,目前,上市公司主要采用的策略有

1.并购:指的是通过买卖另一家企业全部或者部分的资产和产权,从而控制、影响被并购的企业,以增强企业竞争的优势,实现企业经营目标的行为。

2.公司改制重组:是指为了整合经营业务,优化资产结构、改善财务状况,对企业的资产进行分离、置换、出售、转让,或对企业进行合并、托管、收购、兼并、分立的过。

3.买壳上市:买壳上市是指非上市公司通过证券市场购买一家上市公司一定比例的股权来控制该上市公司,这在我国因为特殊的历史原因而尤为常见。

二、上市公司出现的基本问题

1.上市公司资源配置不合理,买壳上市,借壳上市情况严重。首先根据资本运营的理念,是将一切生产要素通过市场机制来优化配置,即所有资源和生产要素在资本增值最大化的目标下进行优化。然而在我国现实的资本运作中,却经常背离这一点。由于我国的资本市场尚处于起步和发展阶段,上市公司的名额还属于稀缺资源,导致某些地方政府主导的以买壳上市为目的的重组风气。这与过去旧的发行行政审批制度和现行的核准制度造成的上市公司资源稀缺有关,买壳上市是指上市公司通过证券市场购买一家上市公司的一定比例的股权来控制上市公司,然后通过反向收购的方式注入有关的业务及资产,实现间接上市的一种资本运营方式。一个买壳上市的程序主要有两个部分组成,首先需要股权转让,就是所谓的买壳,通常会在上市公司中寻找经营不善的公司,通常会愿意出售一部分股权来解决困难或者套现,而购买方则可以通过购买股权达到参与甚至控制企业决策的目的。这种做法使优质资产需要通过购买较差的国有资产来做壳上市的方法无形中给购买方增加了负担并且给后期企业整合增加了难度。

2.错误的投资观念,将规模经营和经营规模混为一潭。上市公司片面追求规模,对并购企业缺少真确有效的管理和客观的评估,盲目重组,但是在人才资金等诸多条件上又不具备监管的能力,导致整体的经济效益下滑,甚至新的投资项目占用了大量的现金流致使原来效益好的投资项目出现资金周转困难,另外,由于我国的资本市场尚处于起步阶段,资本运营增的资本要运远高于生产经营增长的速度,一些上市公司只注意规模的增长,却不注意企业自身的积累和内在的发展,在企业处于上升期阶段时就盲目投资、扩张经营,没有巩固好自己的优势项目就进入不熟悉的投资领域,将企业的资金利润消耗殆尽,以健力宝集团为例子,该企业先后在2002年11月和2004年八月收购河南宝丰酒业和西北油漆厂。这些对健力宝自身产业链条不相关的收购直接导致集团现金流的严重偏移,不但新投资的项目没有产生可观的现金流入,还使得原来利润增长稳定的软饮料项目因为缺乏资金投入在新产品的研发和质量监测以及市场的营销上,使得饮料产品销量大幅下滑,更进一步减少了企业利润,导致恶性循环,使企业大面积停产面临破产的危机。因此盲目投资和错误的投资观念会导致企业承受巨大的财务危机。

3.产权界定模糊。在我国,很多上市公司是以国有企业转型或者以国有企业为壳上市的公司,这些公司或多或少与国有企业有联系,使得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不合理,国家股一股独占,或者占有大部分结构,这样的股权结构国家不但享有所有权还享有大部分的法人财产权,使得国有企业改制的上市公司仍然存在老国企的那种行政命令式的管理模式,不能按照市场经济规律运作企业,严重限制了企业的发展。

4.盲目融资,投机观念严重。长期以来,不少上市公司存在融资饥渴症,不少上市公司竟然是先筹措资金,再去寻找投资项目,这样本末倒置的做法必然导致大量的筹集资金存在银行和用于委托理财,在现实中不少上市公司通过资本市场融资后,直接通过委托理财方式,依靠交易股票、期货、外汇来获得额外的利润,片面地将资本运营视同于炒作金融产品及其衍生品,将资本运营和资本投机混为一潭。例如:中航油(中国航空石油新加坡分公司)违反了中国证监会关于其可在境外期货市场从事套期保值业务的上限,不能超过进出口配额的规定,盲目的相信个人的判断,大量购入看涨期权,被国外资本套牢,造成国家的巨大损失。企业投资于证券市场,通过证券投资这样一个资本的直接运作方式来实现企业资本的保值增值和对利润最大化的追求,本来是无可厚非的。但是,一个企业如果置主营业务于不顾,把投资看成投机,并且试图通过这样来弥补主营业务的不足。这不仅有悖于资本运营的初衷和本质,而且有可能使企业进一步陷入困境。事实证明,能够通过投机获利者毕竟只有少数,只有努力发展自身的主营业务,把资本运营作为自己主营业务的延伸,才能从长远的角度壮大自身的实力。

5.资本运营管理上出现的问题。在我国上市公司资本运营的实例中许多公司为了急于上市或者某些短期的利益,忽略了资本运营的长期战略意义,频繁的变动上市公司的控股权,经常在一个会计周期内更换数次控股权,这样严重影响了公司长远规划。

6.资本运营人才缺乏。资本运营是一种融科学性和艺术性于一体的经营活动,因此财务管理人员需要具备各种经济、财务、法律、管理的知识,并且可以熟练的运用各种金融手段。然而我国这方面人才严重短缺。要知道,上市公司资本经营能否取得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处于决策层面的管理人员的能力,经营者的知识储备和管理素质直接影响到企业未来的发展,然而许多经营管理素质低下,不具备资本经营能力的管理者仍在经营企业,这成为许多上市公司进行有效资本运营的又一制约因素。

7.具体到我国国情,有两大类问题比较突出,(1)以国有企业为代表的一类企业,这一类企业在资本运营的过程中存在产权不明,政企不分的情况企业的经营管理者无法真正自主经营,因而企业的资源无法得到真正合理有效的配置,因此造成资源浪费严重影响企业发展。另一类是以民营企业为代表的企业在资本运营中所产生的问题,首先民营企业家们在企业高速发展的时期,往往会被胜利冲昏头脑,不以企业能力为导向,过分的使用财务杠杆,大量借贷用于企业自身扩张,一旦企业内部出现问题,导致资金链断裂,导致最终失败的后果。(2)民营企业在我国资本运营的实践中,往往中扩张而轻整合,本来是有良好的动机,期望通过兼并收购结成战略联盟,先全力做好并购,等平台建立好后在来完成整合的工作,但是由于自身实力上的限制,收购以属勉强,再没有能力经验将已经并购的企业进行整合,最终资源得不到优化,一加一不但没有大于二,甚至给企业自身带来了巨大的负担。民营企业自资本运营过程中还出现了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不考虑自身实际情况,盲目并购与自身生产经营不相关联的企业,超过自身需求的横向扩张,将本企业资本运营和企业自身的生产经营分离,实际上企业无论资本经营还是生产经营都是在为让自己做大做强而努力,将资本运营看作是独立于生产经营是错误的。实质上,资本运营最终必须服从或服务于生产经营。生产经营应该是资本运营的前提和基础,离开了生产经营,资本运营最终是无法成功的。上面讲到的健力宝集团就是这样的一个例子,企业本身的生产经营状况良好,本希望可以通过资本运营来壮大企业自身,结果企业的领导者盲目迷信企业资本运营能给企业带来巨大的帮助,将大量资金利润投入到并购企业中,导致最后资金链断裂,毁掉了整个企业,究其原因,主要是许多民营企业家投机思想在作怪,当在资本市场上获得一点成功后,大肆进行各种资本运作,或是以圈钱为目的设法上市或者借壳上市,或是以资本运营提高企业名声,从而获得更多银行贷款,再并购其他一些企业,草草包装一番倒卖给下家,通过这样来赚取差价,这在资本市场上不完善,信用水平较差的中国,往往可以获得巨大成功,但也隐藏着可怕的风险,稍有不慎就会使企业越陷越深,最终将企业带入万劫不复的境地。

三、上市公司资本运营的策略

上面出现的各种问题,有些是因为我国经济刚起步,在政策宏观调控上尚不成熟,造成的宏观层面的问题,也有些是企业自身发展出现的缺点,或者是整体对企业资本运营认识的不清晰,造成的理念思想上的差距,林林总总,我们需要逐个分析,逐个解决。

1.解决国家宏观政策层面的问题。应该从国家的宏观层面上下手,建立和完善适应资本运营的市场运行机制,加大对资本运营市场的监控力度,创造良好的市场平台,所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只有当局完善了资本市场的游戏规则,才能让企业在资本运营中获得收益,目前在我国可以进入证券市场的一千多家上市公司,竟然可以流通的个人股尚不到总股本的1/3,其余大量的属于法人股或国家股,虽然国家需要对国有企业的控制,限制流通股的比例无可厚非,但是这样的做法从根本上违背了资本的流动性,现在当局已经开始意识到这样的问题的严重性。另一方面,我们需要减少政府对企业间资本运营的干预,在资本市场发展的初期,政府干预虽然对稳定经济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同样的也严重阻碍了资本市场资源的有效配置,在资本运营的过程中,“扶危济困”“拉郎配”的情况时有发生,例如我国河南的某位地方领导曾经宣称:他要将当地30%的亏损企业扭亏为盈,最后的做法就是将这30%的亏损企业重组给当地赢利的企业部门,结果一些先进的赢利的企业被迫兼并那些濒临破产的企业,结果好的公司被拖跨,差的单位又得不到良好的整合。

2.正确处理生产经营和资本经营之间的关系,避免乱投资。上市公司之所以上市,说白了就是可以通过市场来进行资本运作,但是其资本运作的最终目的是应该服务于企业自身的生产经营,是为了有更多的资金投入到企业产品的扩大再生产中这就需要掌握一个尺度,如果只注意生产经营,企业规模发展慢,当遇到机遇的时候又因为缺少资金的融通而不能得到迅速的发展,反之如果片面的追求资本运营,将自身的主营业务放在一边,企业可能会在短时间里迅速的到扩张,但是这样的规模扩张只能是空中楼阁,缺乏稳固的根基,对企业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是没有什么帮助的。也就是说,上市公司的生产经营和资本运营是企业的左膀右臂,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少了谁对企业的发展都会造成不利的影响,而且特别的,企业,尤其是产品性质的企业,更因该把搞好企业的生产经营当作企业的根本出路,作为头等大事来抓,资本运营更多的只是为了服务于生产。

3.避免乱融资。按照自身的需求合理融资,同时完善金融市场,增加企业的融资渠道。融资渠道的多元化,也是我国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多样化的融资方式无疑会丰富企业的投资筹资方式,合理分配公司优先的资源,使得上市公司的融资方式更加理性化,在我国,目前上市公司主要的融资方式有股票市场的增发新股和在债市发放债券,或是向银行进行各种形式的贷款等等,上市公司在选择金融产品进行融资的过程中,首先是要根据本企业的具体情况来选择融资方式和融资规模,不可以随大流,因为每个企业他的经营状况,资金需求的规模,企业自身管理水平和从事的行业特征都不尽相同,绝对不能照搬其他企业的经验,就比如前面讲到的企业权益融资和债券融资两种方式,前者作为上市公司增发新股要比发行债券门槛低,而且可以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资金并且不用考虑偿还期限,应该是所有企业最理想的融资方式,但是,它本身也存在着资金成本过高,股权稀释严重的问题,所以还是有很多已经上市的企业没有选择,增发新股而是到债券市场去发行公司债券。

4.充分优化并购资源,避免上市公司只见并不整合的情况,最大限度地提高上市公司资金利用率。企业并购的主要动机有两类,一类是战略性的,为了获取产业链,或者是降低经营风险、增大企业规模从而形成规模经济,另一类是财务方面的原因,可能是为了上市融资、关联方交易、避税等等。企业并购出发点应该是从第一类即战略的动因出发,是为了从长远的角度发展企业,而非只是为了粉饰年报,这样才能有利于企业后期整合,提高自身核心竞争力。

5.解决国内企业资本运营缺乏经验和行之有效的系统,努力增加资本运营方面的人才储备。1.中国的资本市场相对于欧美一些老牌资本主义国家的资本市场还很不成熟,我们也不能寄希望于短短几年十几年内走完别人花几十年上百年走完的路,但是国外资本市场的许多经验是我们非常值得学习的,这样可以让我们少走许多弯路。2.要大力发展和培养资本运营相关的人力资源,并且让优秀的人才担任公司的经营者才能让企业不断成功。

综上所述,我认为我国上市公司资本运营虽然还存在许多的问题,但是,其不断发展的趋势是不可避免的,我国目前还处于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交替的时间区间,资本运营的意义已经超过了企业自身利益的界限,于深化改革我国经济体制,和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发展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所以我国上市公司必须尽快解决自身在资本运营上的种种弊病,早日进入正确的运行轨道,同时发展生产经营和资本经营,提高企业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作者单位:安徽工商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 Michael C.Ehrhardt,Eugene F.Brigham.公司财务一种关注方法[M].北京大学出版社.

[2] 张 章.企业资本运营发展问题研究[J].企业家天地.2006/3 :(123 148).

[3] 郭天明.上市公司资本运营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GR.(121-123).

[4] 孙丽华.我国资本运营现状与对策[J].企业经济.2005 NO293 :(96-97).

[5] 胡春宏,王惠珍.上市公司资本运营探析[J].经融投资 :(34-35).

[6] 王莉.民营企业资本运营的研究[D].西南石油学院.2005-6.

[7] 周秀琼.规范上市公司资本运营行为[J].财政经融.2005年12期:(22-23).

[8] 张永松.国外企业集团财务管理模式的比较及借鉴[J].环球瞭望.2005 6A:(14-15).

[9] 李猛,王媛.我国资本运营现状及对策分析[J]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05/17:(24-27).

[10] 高冰梅.我国企业资本运营模式分析[J].group economy.2006年下半月总第190期 :(162).

作者:谷小城

资本运营模式分析论文 篇2:

互联网背景下企业资本运营的创新研究

摘 要:在互联网的背景之下,市场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企业想要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除了要扩大生产规模之外,最重要的就是对资本运营模式进行创新研究,管理者需要遵从市场运作规律,结合企业发展的实际要求,对各项资本进行归类和统筹,在提升资源有效利用的同时,促进企业的长足发展。本文主要研究互联网背景下企业资本运营的创新方式。

关键词:互联网 企业 资本运营 创新研究

在信息化时代下,企业只有抓住互联网发展的优势,充分发挥出企业自身的优质潜能,不断拓宽经营领域,促进资本运营的创新发展,才能从根本上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但是当前由于多数企业深受传统经营理念和模式的影响,在资本运营方面存在严重问题,甚至管理者在没有充分考量市场经济的背景下,就擅自改革企业的运作资本,造成经营成本严重浪费的同时,为整个行业也带来了不少麻烦。

1 企业资本运营所处的互联网背景分析

1.1 当前互联网金融的运作模式分析

从目前的形势来看,互联网金融的运作模式一般分为以下几种,首先是网贷第三方支付等小群体形式;其次就是众筹和金融机构的大群体形式;最后是大数据金融的虚拟实验形式。这几种形式基本都是线上和线下的结合,在用户信誉条件良好的情况下,通过电子支付、网银和网上借贷等形式,形成资本的运作。其中,大数据金融是完全建立在云计算领域基础之上的,系统或工作人员会通过挖掘潜在用户和信誉良好的企业进行邀请,并准确分析这些用户的投资或信贷行为,从而为其提供更加优质的决策服务。

1.2 互联网金融的主要研究对象

互联网金融之所以能成为当前企业资本运作的主要平台和渠道,主要是基于它可以最大限度的满足企业发展的多数刚性需求。其中,最主要的就是信息通信技术,互联网将企业所需的交易信息和市场动向传输到企业的信息系统中,并协助企业分析其中存在的利害关系,使企业的管理者能够作出更为科学合理的决策。除此之外,互联网金融中还具有碎片处理化和轻应用的特点,可以满足当前小微企业的资本运作要求,在有效扶植小微企业发展的同时,还能为经济市场注入新鲜的活力[1]。

1.3 互联网金融具有特殊性

与传统金融模式相比,互联网金融具有特殊性。具体来讲,在互联网金融的运作模式下,交易的平台发生了剧烈变化,同时还省去了交易双方的时间和中介费用,大大提升了交易的便捷性。同时,互联网金融也不受空间和地域的限制,甚至能直接在手机客户端上与客户进行一对一的业务对接,这就为一些小成本的生产经营提供了活路。但需要注意的是,我国当前还不具备完善的互联网金融管理机制,因此在信息存储和交易真实性的保证上还存在不确定性。

2 互联网的催生对企业资本运营造成的影响

2.1 互联网所处的市场环境对企业资本运营的影响

企业想要实现资本运营的创新,最重要的就是通过扩大经营规模,优化企业产业重组的形式。从上游开始,到下游以至于消费者的每一个流通环节,在互联网的背景之下,都发生着重要变化。具体来讲,分销商只要打开互联网,就能随时随地查询到企业近期的交易情况,根据这些交易情况的推进,作出是否与该企业继续保持合作的决定。这就使得市场环境更加多变灵活,不仅使企业的经营发展受到更多主体的制约和监督,也保持了资本运作的可靠性。

2.2 金融环境下互联网对企业资本运营造成的影响

企业金融资本运营模式的建立,主要是通过投资、并购、重组以及融资等形式,实现企业的扩张或收缩。因此,在该领域中引入互联网信贷模式和第三方支付等手段,可以将这几种渠道灵活重组,大数据处理系统能够第一时间计算出企业所需的融资数额,方便管理者第一时间作出决策。需要注意的是,互联网中信息真假难辨,需要在仔细甄别的基础上,提前制定出风险预警机制,从而积极优化企业的资本运营模式。

2.3 互联网自身环境对企业资本运营的影响

影响企业资本运营最重要的因素就是企业自身的发展和建设。尤其是近几年,创新性企业逐渐增多,管理者除了扩大经营效益之外,更加注重知识产权的构建和品牌营销。因此,在互联网的依托下,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和信息传播渠道,建立人力资源核心制度,并大力实现企业资本运营价值,促进企业的长足发展。

3 互联网背景下企业资本运营发展存在的问题分析

3.1 企业的管理者对运营信息化的重视不足

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互联网技术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管理者对其信息化的重視程度不足,导致企业资本运营的改革仍处于初级阶段。具体表现为虽然企业已经更新了员工的电脑配置,工作模式也由传统的人力操作向系统操作转变,缩短了工作时间。但是对于与企业资本运营的保值增值业务,管理者还没有基于充分的重视,信息资源以及资本结构的利用不充分,企业的生产目标不合理等,都严重限制了资本运作的创新,难以促进企业的长足发展。

3.2 缺少专业化的企业资本运营人才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企业的一切信息都需要和互联网相联。尤其是通过构建完善的互联网资本运作平台,能够有效拓展融资渠道,在提升企业投资效率和融资效率的同时,也能帮助企业进一步扩大经营范围。因此,在这一切运作中,既需要精通财务计算和数据审核的高端专业人才,同时也需要能够熟练操作计算机的信息化人才。但是很多企业的财务部门,年龄结构较大,虽然具备专业的会计审核经验,但是对于互联网以及与企业资本运营相关的知识却一窍不通,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的发展和创新[2]。

3.3 不具备战略性的资本运营目标

企业在加速资本运营创新的过程中,一味地重视原始资本的保值和增值,力图将原有资本重新组合生产,在实现企业利益最大化的同时,增加企业的财富总量。但是想要保障企业的加速发展,核心竞争力才是关键。在长期忽视企业长远战略目标的情况下,企业很难有效结合当前经济市场的运行规律,与企业实际的经营发展对接,提升企业未来的经济价值。尤其是在互联网背景下,企业一旦形成了闭塞的产业链结构,就无法与外界环境形成良性对接,久而久之就会使原始品牌难以为继,最终走向破产的境地。

3.4 缺乏科学的风险控制机制

信息时代下,互联网经济的到来,企业所面临的外部资源开始不断膨胀和滋生,使企业在面临机遇的同时,也迎接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一旦企业的投资管理者只看到了眼前的金山银山开始盲目投资扩张,势必会动用企业的固定资产,为企业带来重大的风险和隐患。虽然当前很多企业已经建立了合理的风险防控机制,但是在执行方面却存在力度不足的情况,如果无法对潜在的经营风险进行分析和预测,企业很快就会被后起之秀淘汰下去。

4 互联网背景下企业资本运营的创新方法分析

4.1 建立全新的互联网资本运营理念

随着“互联网+”概念的提出,传统行业与互联网合作发展的模式成为市场经济发展的主流。就在商业模式百花齐放的时候,企业的互联网运作形式在得到外部资源的有效支持同时,内部的管理人员也应该更新细想观念,对互联网对企业资本运营带来的冲击产生理解和认同。同时,全体员工还需要树立完善的信息化思想,主动学习互联网知识。管理阶层也应该组织定期的信息化培训讲座,在优化企业内部互联网创新制度的同时,也要更新管理创新的观念。

4.2 创新企业的人力资本的激励机制

想要实现企业互联网资本的创新发展,需要管理者练就一双发现人才的眼睛,聚集财务管理人才、计算机专业人才以及金融人才等。在有效提升财务管理人才准入门槛的同时,也需要为他们设计科学的培训机制,还要端正管理者和全体员工的态度,使他们发自内心对企业产生归属感和认同感。在优化企业人力资本运营模式的前提下,对企业中的可塑之才采取激励的策略。每年定期举办表彰大会,表现良好的员工予以推崇和物质奖励,而工作积极性不高的员工,管理者可以私下关照,从而使员工为企业创造更大的经济价值。

4.3 不断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实力

互联网的发展为企业带来机遇的同时,也使其面临严峻的挑战。因此,企业要立足于生产经营的实际,紧跟并积极响应政府提出的各项福利政策和意见,整合有效的市场信息资源,抓住转型的机遇,迎接挑战。具体来讲,企业要始终坚持以推动核心竞争力为战略目标,资本运营的创新要始终以推动内外资源的合理配置为出发点,积极利用互联网传输速度快以及信息流通及时等优势,将企业自身的核心技术与资本运营结合在一起,打造专属于企業特色的品牌优势,在维持企业资本原本价值的基础上,尽量提升企业的预期收益,从而为实现战略发展目标做准备[3]。

4.4 构建与企业自身发展相关的风险控制体系

构建与企业自身发展相关的风险控制体系是提升企业综合实力,促进企业长足发展的有效途径,通过对细小风险的规避,也能持续不断地为企业注入新鲜的活力。因此,在实际经营中,企业需要根据自身的财务状况,总结市场规律,采取科学合理的管理办法和机制,将企业内部中从研发到销售等环节进行剖析和分解,落实风险可能出现的来源和具体所需承担的损失,从而建立切实有效的风险预警机制,将风险的危害降到最低,从而提升企业的资本运营抗风险能力。除此之外,还要充分开发互联网中的有效资源,企业在创新资本运用模式的过程中,会利用互联网平台搜集各类信息资源。但是互联网作为一把双刃剑,并不是所有的信息都是可取的,这时就要求操作者要谨慎对待,对财务等信息进行筛选和归类,明确相关职员的权责划分,一旦发生问题可以做到有迹可循,提升企业管理的有效性。

5 结语

在互联网背景下,促进企业资本运营的创新发展,不仅可以提升企业的经营效益,还能有效促进其提升核心竞争实力。因此,企业管理者应该建立全新的互联网资本运营理念,创新企业的人力资本的激励机制,不断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实力,构建与企业自身发展相关的风险控制体系,在总结经济市场规律的前提下,结合自身发展的优势,为企业资本运营的创新注入活力。

参考文献

[1] 徐琪霞.刍议互联网背景下企业资本运营现状及相关优化[J].商场现代化,2018(7).

[2] 何丽莹.互联网金融背景下的企业资本运营方式探究[J].中国战略新兴产业,2017(48).

[3] 谢寅.基于互联网背景下企业资本运营的创新分析[J].科技经济导刊,2017(31).

作者:王仔晶

资本运营模式分析论文 篇3:

中国媒介体制改革中媒介经营观念的变更

媒介是历史的见证者,其发展变化与社会发展显现正相关状态。新中国成立至今,媒介体制经历了三次历史性的变化,引领了不同时代的思想潮流和社会文化,并改变着中国受众的现实生活,使受众接收的信息数量、质量随着媒介的发展变化而增多、提高。单一事业单位时期、双轨制时期、集团化时期以及当前的文化产业体制改革新时期,都是媒介在谋求符合自身发展规律的道路上历经的探索阶段,因为政治环境、经济环境、文化环境以及社会环境的不同,不同媒介经营思想观念也显示出各异的时代特色。

第一次变革:双轨制取代单一制后的媒体经营观念变化

1.单一制下的媒体浅经营观念

20世纪50年代中期到70年代末期,在全民所有制以及发展中国家报刊理论的影响下,新闻媒体是国有资产、事业单位。媒体的经营和管理是计划经济的有机组成部分,按计划经济的模式运作,一切工作围绕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建设开展,承担社会政治表达工具和教育引导工具的角色。与当今新闻媒体75%~95%依赖广告实现留存利润相比,当时的新闻媒体基本不考虑广告的投放,资本运营更是空中楼阁。媒介缺乏经营思想,更多的是着重于运作,这一时期可称为浅经营观念时期。浅经营观念就是指实体运行无需或者极少考虑运营资本、盈利,精力分配上以执行事务性工作为主,缺乏整体运作思维和经营思想,在制度或者规范框架下完成主管部门交付的任务。也就是说,在单一事业单位性质时期,媒体的经营观念存在根本上的缺位问题。

2.双轨制下的媒体半经营观念

浅经营观念,最致命的缺陷就是完全依靠国家财政,限制着媒体内容、形式以及受众信息接收的质量和数量。20世纪70年代末,“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一个变革的时代,这个时代同样孕育了中国大众传播媒介产业的起点”。①以上海电视台第一条商业广告“参桂补酒”为起点,中国媒介体制的第一次变革提上日程,开始探索“事业”和“企业”的最佳结合方式。奠定中国媒介30年改革基调的“事业单位,企业化运营”的二元操作模式出现。“企业化”概念的引入,首次将盈利视为媒介的发展方向之一,试图改变单一的意识形态宣传功能和强制的传播方式,使传媒具有双重身份和角色。②依靠广告实现盈利获得运营和发展资金的经营方式开始建立,遍地开花的广告成为媒体生存的关键词。

然而企业化经营不等于企业经营,作为事业单位的媒体并没有实际参与到市场化、产业化的经济环境中。双轨制下中国的新闻媒体更多的是受上层建筑的行政权力支配,权力代替资本贯穿媒体运营始终。“所有大众传媒均为具有相同的商业目的和经济逻辑体系的企业体系。”③按照西方新闻媒体运营模式分析,影响传媒发展的应该是资本力量,在双轨制时代,我国的大众传媒却扮演者半官半商的角色,与完全的企业运营方式相差甚远。

相比于单一制阶段的浅经营观念,我们姑且将这一阶段特殊化的经营思维定义为半经营观念:它是指在国家财政支持力量不足的情况下,坚持所有制不变,媒体为进一步生存发展,在探索解决财政困难,谋求更广阔的受众范围的道路上而采取的媒体自身介入却不能完全介入自主经营时期的媒介经营思想。

半经营观念下的大众媒体并不是市场经济环境中的真实市场主体,媒体的内容提供以及营销渠道、策略上,依然缺乏自主性、开放性,传媒资本重要组成部分人才资本——专业的媒介经营与管理人才缺位问题也开始凸显。

第二次变革:集团化进程中媒体经营观念的日渐成熟

1.破冰之旅:传媒集团化的开启和进程

随着双轨制媒介经营环境下媒介资源的进一步整合以及经济体制的发展变化,资本概念、产业化概念在传媒领域被提及的频率日益增多。双轨制的企业化运营格局所表现出的各种局限性以及媒体经营思想的日渐成熟,促使了国家将传媒集团化提上日程。集团化注重媒介资源的合理配置,在具体运作过程以媒介资源的拆分、剥离和重组为基础,以资本导向和价值形态为中心。将媒体的人才资本、实物形态资本、价值形态资本和无形资本进行整合。从1994年国家主管部门表态可以组建传媒集团到1996年广州日报报业集团宣布成立的短短两年间,中国媒介开启了集团化、产业化的进程。

传媒集团化现象以及传媒集团资源配置方式、运营方式的变革,促进了采编和经营的首次剥离。但是,“传媒集团组建后的第一次剥离,即采编资本与经营资本的剥离,仍然不是一种充分的剥离。我们认为,传媒集团在转制与扩张过程中急需第二次剥离,即整体转制剥离,也就是传媒集团内部事业法人和企业法人的相对独立”。④这种不充分的剥离和对整体转制的憧憬,证明了媒介集团化趋势可行性以及未来改革的空间。

2.传媒集团化下的准经营观念

媒体经营,观念先行。传媒集团化意味着传媒资源配置方式的转变,在广电和报纸领域,意味着采编和经营的分离,媒介一改往日“内容为王”的核心主张,将经营也独立地放置到与内容同等重要的位置,实现了对事业单位单一属性时期内容为主的“浅经营观念”的根本变革。但这种微观的体制内变革也并未能实现传媒走向“完全市场化”之路。规模数量型向优质高效型、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更多的是体现了形式的转变。传媒融资方式日益多元化以及传媒子公司买壳上市、借壳上市,传媒集团多元化经营虽然都引发了巨大的新闻效应,但因不同媒体运作方式、经营观念尤其是对经营核心把握的不同,给媒体带来的回报有喜也有忧。

尽管集团化一时带来正负兼有的社会效果,但这一阶段传媒集团对传媒资本的运作和对媒介产品、品牌的塑造、运营,真正体现了媒体经营运作的思维方式,标志着媒体经营正式进入准经营时代,体现了媒体经营的准经营观念。

所谓准经营观念,就是媒介提高对实体经营的关注度,初步融入市场化、产业化进程,但由于媒介体制的限制和媒介本身的整体性无法真正割裂,难以实现真正的市场化、产业化经营,更多是从媒体内部改革过程中探索经营之路。

由半经营观念向准经营观念的转变,标志着媒介经营时代的来临,在准经营观念的指导下,多元化经营、传媒集团上市、跨媒体经营、跨区域经营等市场化形式应运而生,中国媒介迎来一个新的发展时代。

第三次变革:文化体制改革进程中媒体经营观念的设想

1.文化体制改革前景预测

媒介生态环境面临着市场环境、技术变革、以及媒介经营管理体制滞后的挑战,在破旧立新的根本变革行不通的情况下,唯有对现行体制、机制进行改革。2003年,国务院颁布《文化体制改革试点中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规定》、《文化体制改革试点中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的规定》,2004年,广电总局颁布《关于促进广播影视产业发展的意见》。对传媒业上市和融资方式均有所放松,2011年,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颁布《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若干重大决定》,“鼓励有实力的文化企业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兼并重组,培育文化产业领域战略投资者”。

文化体制改革涉及媒介产业化问题,国内学者黄升民指出:媒介产业化变动的三个主要动因:一是媒介大市场的形成,二是对应大市场的存在、媒介内部规模化的趋势,三是作为纽带的大资本的需求作用。在媒介大市场、大资本的框架下,文化体制改革所要坚持的方向也应该是进一步完成对媒介市场和传媒资本的整合,并进一步推进文化产业的整体转制。

但我国的媒介作为党的喉舌,整体转制的现实可能性并不乐观。在广播电视、报刊传统媒体领域,我们探索“1+N模式”推广的可能性,1+N即是指,继续推进集团化、产业化进程,以广电、报纸为分类基础,媒介集团内保留一家主频道(新闻综合频道)、党报为事业属性,集团内部其他频道、子报实行整体企业化转制,可经营非新闻类所有媒介业务。

2.变“媒体经营”为“经营媒体”

“1+N模式”在集团化的基础上实现对媒介的整体转制,除保留的主频道和党报外,允许其他媒体实行自主的企业化、市场化运营。真正实现自负盈亏、自主经营。在这种趋势下,媒体作为一个独立的企业,无论是投融资、多元化经营还是实现企业上市,都将承担市场化、产业化带来的一切风险和契机。

媒介自身应该是而且必须是文化体制改革的主体,变“媒体经营”为“经营媒体”。将媒介看做是一个企业实体,在媒体经营管理的宏观、微观领域都能自主、大胆、创新地以“经营”的观念,运用现代化经营管理方式运作媒介。与前两次变革相比,它更注重自主性、整体性。

“经营媒体”观念就是指用经营的理念和方法来运作整个媒体,按照经营规律实现产品、品牌、资本、数字化之间的互动,整合媒体的定位、产品、广告、资本、渠道、品牌、整合营销、关系、网络和活动,实现对媒体运营并获得最大化利益的统筹指导。以“商务台”差异化定位的澳门莲花卫视,以“经营媒体”的指导方针进行服务差异定位,并整合内外资源进行推广,获得了品牌效益和现实收益。“经营媒体”取代“媒体经营”,其本身是实现了一个理念上的转换,但可以更深层次地引发一系列媒体变更的行动,指导媒介的产品、品牌、资本以及数字化运营。

国内学者对“经营媒体”也有不同主张,有人认为,“公司办媒体是经营媒体,媒体办公司是媒体经营。”也有人认为,“所谓经营报纸,就是要把报纸当成一个特殊的商品来经营,把报纸的生产过程当成一个产品生产过程来运作,要引入企业的生产经营理念、组织方式、运行机制等。”⑤

笔者认为,“经营媒体”有两个层面,一是媒介自身经营理念和方法上的自我改造,顺应市场化、产业化、资本化趋势,二是民间资本投资甚至创建媒体的现实可能,放宽传媒市场的准入,扩大传媒市场主体范围。将媒介完全交给市场,融合“内容为王”和“渠道为王”为“经营为王”,接受市场经济的考验以最终实现价值最大化是符合媒介产业化进程的。

有中国特色的媒介发展之路并无太多借鉴对象,“摸着石头过河”的改革实践正在一步步地推进着中国媒介体制的完善和进步。在媒介产业化、市场化、资本化,实现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完善媒介资源配置的道路上,最终的落脚点都是如何有效地经营媒体,吸引受众,传播信息。持续发展和创新的媒介观念,既是媒介发展进步的推动者,又会成为时代变革的特色坐标。

注释:

①胡正荣 张磊:《时代之印——中国媒介三十年》[M],陕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171页

②孟繁华:《众生狂欢:世纪之交的文化现象》[M],中央编译出版社,2003年版,第195页

③谢耘耕:《传媒资本运营》[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7页

④黄玉波、张金海:《从“部分剥离”走向“整体转制”一一当前中国传媒产业体制改革趋向初探》[J],《新闻大学》,2006年第3期

⑤张金海 张燕:《传媒上市公司的关联交易及其对公司价值的影响》[J],《新闻界》,2008年第4期

(作者单位:武汉体育学院新闻传播学院)

作者:唐玥蘅

上一篇:化合价化学教案下一篇:我国政治制度建设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