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顾问企业管理知识复习要点:企业资本运营

2024-09-1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法律顾问企业管理知识复习要点:企业资本运营(精选7篇)

法律顾问企业管理知识复习要点:企业资本运营 篇1

1.含义:广义与狭义

2.目标:

①实现利润最大化

②股东权益最大化

③企业价值最大化

3.作用(规则):

①实现资本运营与核心能力相结合②实现企业经济实力与品牌优势相结合③实现低成本扩张和资本收益相结合④实现企业内部完善管理和外部规模经济的有机结合。

(二)资本运营的内容和模式

1、扩张型资本运营的主要模式:

(1)公司上市

①首次公开发行上市(IPO)

②买壳上市

法律顾问企业管理知识复习要点:企业资本运营 篇2

从广义的角度讲, 在一个法治的国度里, 现代企业所存在的决策、人事、财务、商业等管理和运营方面的风险最终都可归结到法律上的风险。因为产生企业运营风险的深层次原因都离不开最终通过国家法律予以调整的企业运营不可避免的涉及国家、社会、企业自身和个人等方方面面利益冲突。而这些利益和矛盾冲突就是产生企业运营法律风险的一系列原因或条件。对此关乎企业运营法律风险的原因或条件 (成因) 问题, 我们不妨从企业内外两方面做一些更为具体的分析。

(一) 企业自身内部存在的风险因素

企业作为一种社会存在的组织形式, 其运营首先体现为人的因素, 其运营的风险也必然首先是人的风险。人, 在企业中可大致分为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两类。当然, 这一分类又具有极大的相对性, 因为在一个企业中总有相当比重的人对下是管理者同时对上又是被管理者。企业经营好坏, 归根结底, 人的因素是最重要的, 尤其是企业的管理者们基本可以控制并决定着企业的生死存亡。

其次, 从制度层面上讲, 企业自身制度存在的缺陷也是导致或产生企业运营法律风险的内在潜因。俗话说“没有规矩, 不成方圆”。组织管理企业, 不能光靠企业领导个人的权威和能力, 科学的管理其实最主要是指先进的企业管理制度。正是由于我们每个人都不是圣人或天使。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私欲和弱点, 所以才需要良好的制度来约束。当然, 制度本身也包括对物、对事的管理, 但这一切最终还是通过对人的管理来得到落实。制度是由人来制定产生的, 而我们人自身的认识能力是有限的, 所以, 十全十美的制度也是不可能存在的。企业运营的效率与风险总是一对矛盾的统一体。这就犹如一把双刃剑, 如我们为偏重提高企业经济效益而制定的一些管理制度, 其中也必然暗含着企业运营法律风险的增加。

再次, 从企业运营的物质载体看, 企业自身规模超大、机构庞杂也是现代企业内部存在“多米诺骨牌”效应的直接依存的条件。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 现代企业都在不断地进行 (有时甚至是盲目的) 扩张, 已经成为一个个超大型的“经济巨人”, 其内部组织结构的复杂化、经营商品或提供服务的多样化已大大超乎前人的想象。为了更加有效的组织生产要素, 企业自身的组织机构也变得异常的复杂, 企业自身内部各职能部门的配合和信息沟通也变得越来越困难, 这同时也就意味着控制企业运营法律风险控的成本增加、难度加大。在此情形下, 当企业被部分别有用心的人控制或操纵时, 尤其是当企业背离了守法经营的基本理念时, 只要其中的一个环节出了问题, 那么“多米诺骨牌”效应就起作用了, 对企业所造成的损失很可能就是全局性的、致命性的。

(二) 企业外部存在的风险因素

第一, 竞争对手方面的原因。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的主体总是要在市场竞争中谋求生存和发展的, 也就是说, 参与竞争的任何一方都会想方设法尽可能为自己争得有利地位, 包括会利用竞争对手的一些弱点、在法律方面的疏忽来达到自己的目的。例如, 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 如果一方权利保护的意识比较淡薄、对知识产权的管理不完善等, 那么就极有可能会被竞争对手或第三方利用, 反而将自己置于被动地位, 遭受不该承受的利益损失。随着科技的发展, 尤其是在高科技领域, 企业面临这方面的法律风险会越来越突出。目前不少现代知名企业的商标、网络域名被强注就是很好的说明。

第二, 政策及法律法规自身变化的原因。国家政策、法律法规自身也是一个不断变化的动态系统。毋庸质疑, 我们所赖以生存的社会环境、社会关系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 国家旧有的政策、法律法规在不断的被废止和变更, 同时新的政策、法律法规在不断的产生, 或者说正在日趋走向严密和完善。每个企业都会遇到昔日合法或不违法的事情, 今日或明日可能就变成非法的。然而在现实的经济生活中, 几乎每一个企业都是按照一定的惯性来进行企业管理或从事交易行为的。尽管企业的管理者总想了解最新的国家政策、法律法规的变动, 但总有了解不到或了解不全面的时候。所以, 国家政策、法律法规的不断变化对不能把握其变化的企业来说, 无疑也是一种产生法律风险的外在因素。

第三, 其他非企业自身的原因。导致企业承担法律责任的其他非企业方面的原因主要包括意外事件、不可抗力、外部侵权等。俗话说“人算不如天算”, 尽管我们已经尽了极大的努力去规避尽可能的所有风险, 但仍有许多风险是我们无法规避掉的, 如作为意外事件的社会动乱、罢工等 (在有些国家或国际贸易中可归入不可抗力) , 作为不可抗力的自然灾害、自然事件等, 政府和其他单位主体或企业外部人员对企业合法权益的侵害 (如政府部门对企业不正当的收税和罚没财产) 等。

二、对现代企业运营法律风险的防范对策

对现代企业运营法律风险的防范包括国家的防范、社会的防范、企业自身的防范等内容, 它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值得说明的是, 本文所提及的企业法律风险防范对策是针对上文对企业运营法律风险的成因的分析而展开的, 所以只是就企业自身的防范而言的, 就国家和社会的防范对策则不予涉及。透过以上我们对现代企业运营法律风险成因的分析, 如何实现企业内部自身的法律风险防范问题?我们认为:企业自身, 尤其是企业的领导者和管理层应不断地反省自己, 踏踏实实做好以下三方面的工作。

第一, 注重内部人才的选拔和培养, 充分利用社会现有的人才资源。对于现代企业而言, 其自身人员的整体素质决定了企业存在的自身价值和未来的竞争地位。人才的得失是企业最重要资源的得失, 企业没有了人才就会逐渐失去企业现有的一切。既然人的因素是企业中最活跃、最具能动性的因素, 那么作为企业的领导者就没有必要不注重人才的选拔和培养。

第二, 强化企业内部管理制度的建设, 使企业行为具有更大的可预测性。科学的管理制度可以最大限度的化解企业的运营风险。从一定意义上讲, 完善企业的管理, 控制企业运营上的风险, 就是要搞好企业内部管理制度的建设。现代企业管理的关键性问题是围绕如何实现制度与人的互动结合来进行的。我们认为, 如果要使企业行为具有相当的预测性, 最大限度地降低企业的运营风险, 其中制度的完善是第一位的、前提性和保障性的。企业内部的制度建设和制度化过程实际上就是企业内部的“法律”制定和“法制化”过程。大型现代化企业要实现顺利运营就必须建立起完善的企业组织结构、人事、财务、审计、法务、投资决策等内部规章制度, 通过这些制度建立起实现对企业各级领导和工作人员的行为进行指引和约束的运行机制, 从而增强对企业行为的可预测性, 实现对企业运营风险的最大控制。

第三, 一定要坚持守法经营的基本理念, 培育良好的企业文化。企业可以在不违反法律的前提下利用法律提供的运作空间实现其利益的最大化, 但若其放弃了守法经营的基本理念, 那么其受到法律的惩罚和制裁便成为迟早的事情。美国能源巨人———安然公司的破产也正是因为企业本身没有守法经营发生了大量违规操作的行为所致。在一个权利保护受到限制或不利于实现权利保护的司法环境中, 侵权或违约可能会暂时给企业带来一定的利益。但是, 凡事有利必有弊, 企业由于侵权或违约行为而丧失企业诚信所带来的潜在损失, 可能会对企业造成更大的不利。所以, 从功利的角度讲, 从企业发展的长远目标考虑, 企业只有树立起守法经营的理念, 且尽量不要做侵权或违约的事情, 才是企业发展长久之计, 才可能最大限度地化解企业存在的法律风险。

企业资本结构形成的法律机制分析 篇3

[关键词] 资本结构 法律制度

一、引言

在现代企业融资活动中,为了实现企业市场价值最大化,一般把资本结构作为研究的重点,探讨资本结构变动对企业的价值及总资本成本率的影响,西方国家对企业资本结构问题的关注较早,并在理论上经历了多个发展阶段和历程,形成了内容丰富的各种资本结构理论流派。从早期的MM理论到权衡理论、代理理论、非对称信息理论、控制权理论等。这些理论对于不论是资本市场的运行还是企业投融资结构的调整都还处于起步阶段的发展中国家来说,显得尤为重要。

二、相关理论回顾

在MM理论中,Modigliani和Miller(1958)认为企业是由投资项目及其产生的现金流的汇集物,证券是对现金流的要求权。Jensen和Meckling则在代理成本学说中提出,不能想当然地认为投资项目产生的现金流将会返还给投资者,因为内部人可能牟取私利,融资行为以契约的形式赋予外部投资者对现金流的要求权。哈特认为证券的定义性特征是其赋予投资者相应的权利,投资者对企业提供投资的基本原因之一是他们能在股权交易行为中获得对企业的控制权。以上的研究都认为与证券相对应的投资者权利是与生俱来的,却忽视了这些权利依赖于证券发行地的法律环境。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法律环境,使证券代表的投资者权利有所区别,法律制度及其实施的差异会导致企业资本结构的差异。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从法律制度的角度研究资本结构又成为理论研究的热点之一。LLSV研究了不同法系条件下的投资者法律保护、法律起源及执法质量,及其与金融市场发展的关系,研究表明法律制度环境是影响一国资本市场规模和发展程度的重要因素,那些对投资者法律保护最为无效的国家资本市场最不发达。Modigliani和Perotti进一步指出,执法效果影响企业对融资方式的选择,并且与法律制度本身相比,执法效果对资本市场的发展更具有重要影响,有效的执法比法律条文和契约形式更重要。Booth,Aivazian等人则对十个发展中国家的资本结构进行了比较研究。研究认为对证券市场价格的控制,以及政府的指导性对企业的财务政策具有重要影响。在发展中国家这种扭曲是常见的,如印度政府强制的最高利率导致企业很大程度上依赖负债融资,而对发行股票价格的控制又迫使很多企业发行可转债以补偿股票低价发行带来的损失。

这些研究文献告诉我们,资本结构理论总是处在不断的探索和发展之中,研究者们又从一个新的更广阔的视角对企业资本结构形成机制进行了探讨,并证明了法律制度与企业资本结构的选择存在着明显的相关性。

三、影响我国企业资本结构的法律机制分析

宏观法律制度一方面由于对投资者法律保护程度的不同,决定了企业的投融资环境;另一方面由于对投资者赋予的权利不同而影响了企业的治理机制。前者所赋予企业的外在金融条件和后者所具有的企业利益主体的市场行为,共同决定了企业的财务行为,并最终决定了企业的资本结构。中国正处于转轨经济体制中,法律体系还不完善,政策和制度起着主导作用,企业的财务行为很大程度上受制度因素的影响。

对企业资本结构产生较大影响的法律与规章制度主要包括证券法、公司法、破产法、银行法等。从中国的实际情况看,对中小股东和债权人的权利保护不够充分,法律的完备性和执行方面也存在诸多缺陷。《证券法》实施的主要目标是: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实现资本资源的优化配置。中国《证券法》关于投资者集中持股的规定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投资者利益,但对投资者诉讼的规定未明确化,对大股东掠夺公司,进而掠夺小股东的利益方面未作详细规定。同时,《公司法》中对大股东监督权的重视程度不够。与《证券法》和《公司法》相比,我国的《破产法》则存在更多问题,破产机制和推出机制尚未真正形成。从现行的破产程序看,行政色彩浓厚,政府程序取代了法律程序,国有企业的破产操作完全掌握在政府手中,以政府为主导的破产程序,由于市场规则和债权人无法介入,破产往往成为负债人逃避负债的手段,债权人利益严重受损。破产机制不健全必然导致上市公司难以树立风险意识,负债水平居高不下,也助长了公司的过度投资行为,致使公司绩效与负债水平负相关。《商业银行法》规定银行不能向企业投资,使银行不能通过持股和控股对企业形成约束,银行的负债治理机制难以形成,致使银行对企业庞大的信贷资金具有极大的风险。

四、结论及政策建议

与发达国家相比,发展中国家对资本结构的决定因素更为广泛和复杂,既有用西方资本结构理论模型能解释的一面,更有模型之外的宏观经济、法律、制度要素在起作用。从法律视角研究企业资本结构的形成机理,突破了以金融系统为逻辑起点的局限性,为中国上市公司的融资行为提供了另一种研究思路和现实背景。要优化企业的资本结构,并由市场机制来配置资本资源,需要完善《证券法》等相关法规,规范投资者和上市公司的行为,形成对投资者有效保护的法律环境,提高法律的可操作性、便捷性和经济性,提高证券市场监督强度和发挥中介机构的社会监督职能,优化企业的融资环境。 同时,还应该提高执法质量、执法效率和力度,因为执法效果对资本市场的发展更具有重要影响,有效的执法比法律条文和契约形式更重要,仅有完善的法律体系,而缺乏有效的执行和监督,就不能把投资者权益保护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Modigliani F, Miller M. The cost of capital , corporate finance, and the theory of investment[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58(48):260~287

[2]Jensen M,Meckling W.Theory of the firm:managerial behavior,agency costs, and capital structure[J].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1976,(3) : 305~350

[3]哈特:企业、契约和财务结构[M].上海:上海三联出版社,1998

[4]饶育蕾: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比较看企业资本结构的形成机制[J].中南大学学报,2004,(6):747~751

企业运营管理复习 篇4

名词解释:

1.产品布置:按照某种产品或者零件的装配或加工工艺的顺序,来排列相关设备,遵循的原则是对象工业化,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流水线生产或装配线。

2.工作设计:指确定这些任务的职责范围,工作环境和执行方法,以便工作的结果能够达到预期的目标。

3.标准作业时间:是一位受过训练,有经验的工人,在一定的方法,工具设备的工作环境下,以正常步骤完成标准作业所消耗的时间,其中包括作业时间和允许延误的可能时间。

4.项目:指在一定约束条件下,具有明确目标的一次性完成后,不再重复的工作或事业。项目管理:是以项目经理负责制为主,按照木箱活动的程序对项目过程进行计划,组织和控制的目标管理。

5.图表法:基本上是一种通过不断尝试与修正错误而最终获得满意结果的方法。因此又称纠错法。

6.运营安排:又称作业计划,是一种短期计划,它体现中期计划即综合计划的具体进度,计划期一般为一周~~3个月。

7.预计耗尽时间:是一种相当简单而已适用于批量生产的计划方法,由于他不是按固定顺序生存产品,二嫂按当时的存货水平和预测需求量来确定生产顺序,由此是一种动态的方法。

8.设备管理:对设备寿命周期全过程的管理,即依据企业生产经营目标选择设备,使用设备,维修设备,以及更新设备的全部管理工作

9.技术寿命:是从技术的角度看设备的使用期限,它是由元件磨损决定的经济革命:是从经济角度看设备最合理的使用期限。他是由有形磨损和无形磨损共同决定的。

10.中期计划:中期计划由企业中层管理部门制定,计划一般为3~~18个月。通常集中于企业生产的运营量上而不是具体品质或规格产品的质量,因此也缺乏为总产量计划或综合计划。

11.运营:将组织的业务活动及其劳动成果与顾客的需求连接在一起的过程,运营即包涵了有形产品的转换过程,也包涵了无形产品的转化过程。

12.运营管理:是对组织向社会提供产品或服务整个流程计划,设计,组织和控制,运营管理的观点认为系统是开房的,运营管理不但涉及组织内部的业务流程管理,而且还涉及跨组织的业务流程管理。

13.垂直维度劳动力密集程度:在服务运营系统中劳动人要素投入与资本要素投入的比率。

14.顾客定制:是指顾客个性化要求影响企业提供服务的内容与性质的程度。

15.运营战略:是以最有效利用企业主要资源的方式支持战略业务单位获得竞争优势,使得企业的整体效益最大化的长期规划,运营战略处于企业战略总体系的第三层次。运营战略所关注的是在实施上一层次战略的过程中有效运用职能,使得企业运营效益最大化,运营战略为业务单位战略提供运营效率支持并受业务单位战略的制约。

16.生产能力:一个生产系统在一定的时间内能够向市场提供产品或服务地最大数量。

17.设计能力:是指在理想情况下不可能达到的最大产出,有时也称为理想能力。

18.有效能力:是指在考虑产品变换,机器维护,午餐休息时间计划等实际状况后,可能达到的最大产出。

19.实际产出:是指企业在实际运营中能达到的产出。

20.单一设施地点问题:是指在运营资源的原由S1,S2,S3……ST等地供应,而将制成品运至D1,D2,D3……DT等地销售的情况下,在备选地点L1,L2,L3……LM中选择适当的单一设施地点,使得总成本为最低或利润最大。

21.设施选择:一般程度通常把包括初步计划,地理位置筛选,资料分析,评估并选择厂址。

22.工艺布置:将具有相同功能的同种设备集中在一个工作站,其遵守的原则是工艺品专业化,因此也称工艺专业化布置或成功布置。

简答题:

1.产品-流程矩阵:

从一般意义上而言,产品的生产流程可以分为5类,既:

1.项目流程 2.加工车间流程 3.批量生产流程.4.流水线流程.5.连续生产流程

2.单一资源生产率:

单一资源生产率在运营实践中最常见的5种:

1.劳动生存率 2.资本生产率 3.材料生产率 4.能源生产率 5.营销生产率

3.合理设计生产过程的要求:

共5种:

1.生产过程的连续性 2.生产过程的平衡性 3.比例向.4.均衡性 5.适用性

4.流水线的基本特征:

1.顺序性 2.专业性 3.节奏性 4.连续性 5.比例性

5调整供给变量,利用生产能力的方式可使供需趋于平衡可调整的供给变量

共5种“

1.雇佣跟解雇 2.加班或减班 3.雇佣兼职或临时员工 4.存货 5.外包

6.涉及成本,是定综合计划所做出的决策是会影响以下5种:

1.生产成本 2.生存率改变成本 3.存货持有成本 4.顾客服务与缺货损失 5.采购成本

7.生产控制管理模块能够完成下列工作:

1.确定物料代码 2.生产进度管理 3.物料需求计划管理 4.能力需求计划管理 5.车间控制

8.人力资源管理模块,人力资源管理模块作为一个独立的模块,5种EKP流程模式:

1.人力资源规划的辅助决策子模块 2.招聘管理子模块 3.薪酬核算子模块 4.工时管理子模块

5.设施核算子模块

1.产品布置:按照某种产品或者零件的装配或加工工艺的顺序,来排列相关设备,遵循的原则是对象工业化,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流水线生产或装配线。

2.工作设计:指确定这些任务的职责范围,工作环境和执行方法,以便工作的结果能够达到预期的目标。

3.标准作业时间:是一位受过训练,有经验的工人,在一定的方法,工具设备的工作环境下,以正常步骤完成标准作业所消耗的时间,其中包括作业时间和允许延误的可能时间。

4.项目:指在一定约束条件下,具有明确目标的一次性完成后,不再重复的工作或事业。

项目管理:是以项目经理负责制为主,按照木箱活动的程序对项目过程进行计划,组织和控制的目标管理。

5.图表法:基本上是一种通过不断尝试与修正错误而最终获得满意结果的方法。因此又称纠错法。

6.运营安排:又称作业计划,是一种短期计划,它体现中期计划即综合计划的具体进度,计划期一般为一周~~3个月。

7.预计耗尽时间:是一种相当简单而已适用于批量生产的计划方法,由于他不是按固定顺序生存产品,二嫂按当时的存货水平和预测需求量来确定生产顺序,由此是一种动态的方法。

8.设备管理:对设备寿命周期全过程的管理,即依据企业生产经营目标选择设备,使用设备,维修设备,以及更新设备的全部管理工作

9.技术寿命:是从技术的角度看设备的使用期限,它是由元件磨损决定的经济革命:是从经济角度看设备最合理的使用期限。他是由有形磨损和无形磨损共同决定的。

10.中期计划:中期计划由企业中层管理部门制定,计划一般为3~~18个月。通常集中于企业生产的运营量上而不是具体品质或规格产品的质量,因此也缺乏为总产量计划或综合计划。

11.运营:将组织的业务活动及其劳动成果与顾客的需求连接在一起的过程,运营即包涵了有形产品的转换过程,也包涵了无形产品的转化过程。

12.运营管理:是对组织向社会提供产品或服务整个流程计划,设计,组织和控制,运营管理的观点认为系统是开房的,运营管理不但涉及组织内部的业务流程管理,而且还涉及跨组织的业务流程管理。

13.垂直维度劳动力密集程度:在服务运营系统中劳动人要素投入与资本要素投入的比率。

14.顾客定制:是指顾客个性化要求影响企业提供服务的内容与性质的程度。

15.运营战略:是以最有效利用企业主要资源的方式支持战略业务单位获得竞争优势,使得企业的整体效益最大化的长期规划,运营战略处于企业战略总体系的第三层次。运营战略所关注的是在实施上一层次战略的过程中有效运用职能,使得企业运营效益最大化,运营战略为业务单位战略提供运营效率支持并受业务单位战略的制约。

16.生产能力:一个生产系统在一定的时间内能够向市场提供产品或服务地最大数量。

17.设计能力:是指在理想情况下不可能达到的最大产出,有时也称为理想能力。

18.有效能力:是指在考虑产品变换,机器维护,午餐休息时间计划等实际状况后,可能达到的最大产出。

19.实际产出:是指企业在实际运营中能达到的产出。

20.单一设施地点问题:是指在运营资源的原由S1,S2,S3……ST等地供应,而将制成品运至D1,D2,D3……DT等地销售的情况下,在备选地点L1,L2,L3……LM中选择适当的单一设施地点,使得总成本为最低或利润最大。

21.设施选择:一般程度通常把包括初步计划,地理位置筛选,资料分析,评估并选择厂址。

22.工艺布置:将具有相同功能的同种设备集中在一个工作站,其遵守的原则是工艺品专业化,因此也称工艺专业化布置或成功布置。

简答题:

1.产品-流程矩阵:

从一般意义上而言,产品的生产流程可以分为5类,既:

2.项目流程 2.加工车间流程 3.批量生产流程.4.流水线流程.5.连续生产流程

2.单一资源生产率:

单一资源生产率在运营实践中最常见的5种:

2.劳动生存率 2.资本生产率 3.材料生产率 4.能源生产率 5.营销生产率

3.合理设计生产过程的要求:

共5种:

2.生产过程的连续性 2.生产过程的平衡性 3.比例向.4.均衡性 5.适用性

4.流水线的基本特征:

1.顺序性 2.专业性 3.节奏性 4.连续性 5.比例性

5调整供给变量,利用生产能力的方式可使供需趋于平衡可调整的供给变量

1.雇佣跟解雇 2.加班或减班 3.雇佣兼职或临时员工 4.存货 5.外包

6.涉及成本,是定综合计划所做出的决策是会影响以下5种:

1.生产成本 2.生存率改变成本 3.存货持有成本 4.顾客服务与缺货损失 5.采购成本

7.生产控制管理模块能够完成下列工作:

1.确定物料代码 2.生产进度管理 3.物料需求计划管理 4.能力需求计划管理 5.车间控制

8.人力资源管理模块,人力资源管理模块作为一个独立的模块,5种EKP流程模式:

企业法律顾问公司管理知识 篇5

2011-5-31 10:52:

53企业管理知识

第一章 宏观经济基础知识

第一节 国民经济核算及重要指标

一、熟悉国内生产总值

二、熟悉价格指数、基尼系数、恩格尔系数

三、熟悉实际国内生产总值与名义国内生产总值

四、了解国民收入核算中的其他总量

五、熟悉国民收入核算中的几个重要的恒等式

第二节 宏观经济政策

一、了解宏观经济政策目标

二、熟悉财政政策

三、熟悉货币政策

第三节 失业与通货膨胀

一、熟悉失业

二、熟悉通货膨胀及其经济效应

第四节 经济增长与经济周期

一、熟悉经济增长

二、熟悉经济周期

第二章 企业与管理基本知识

第一节 企业及企业管理基本概念

一、了解企业的概念与特征

二、了解管理的定义和作用

三、熟悉企业类型

第二节 管理知识

一、熟悉计划

二、熟悉组织

三、熟悉领导

四、熟悉激励

五、熟悉协调

六、熟悉控制

第三节 现代企业制度

一、了解现代企业制度的含义

二、了解现代企业制度的特征

三、熟悉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内容

四、熟悉企业治理结构

第四节 企业集团管理

一、了解企业集团的概念与特征

二、了解企业集团的作用

三、熟悉企业集团的组建

第五节 现代企业管理发展

一、熟悉企业流程再造

二、熟悉企业文化

三、熟悉学习型组织

四、熟悉虚拟企业

五、熟悉风险管理

六、熟悉知识管理

七、熟悉创新管理

八、熟悉企业社会责任

第三章 企业战略管理

第一节 企业战略管理概论

一、熟悉企业战略的相关定义

二、了解企业战略管理的定义和原则

三、熟悉企业战略的三个层次

四、了解企业战略管理的特点

五、熟悉企业战略管理的过程

六、熟悉战略目标的定义和作用

第二节 企业战略分析

一、掌握企业宏观环境分析(PEST分析法)

二、掌握产业环境分析(竞争状况分析)

三、掌握企业内部因素分析

四、掌握SWOT分析

第三节 企业战略的类型

一、熟悉总体战略类型

二、熟悉竞争战略类型

第四节 企业战略的制定与选择

一、了解战略制定的原则与程序

二、熟悉战略制定的方法

三、掌握战略方案评价标准与过程

四、掌握战略选择的影响因素

第五节 战略实施与控制

一、了解战略实施的定义

二、熟悉战略实施的基本模式

三、熟悉战略实施过程

四、熟悉战略失效的定义和原因

五、熟悉企业战略控制

六、熟悉战略控制的方式

七、熟悉企业战略控制过程

第四章 人力资源管理

第一节 人力资源管理概述

一、了解人力资源管理的职能与目标

二、熟悉人力资源管理的战略与规划

三、熟悉员工选择与聘用

四、熟悉员工培训与职业发展

第二节 绩效考核

一、了解绩效考核的概念与意义

二、熟悉绩效考核的原则和标准

三、掌握绩效评价指标和方法

第三节 薪酬与福利

一、熟悉薪酬

二、熟悉福利与劳动保障

第四节 劳动关系管理

一、了解劳动关系管理的概念

二、熟悉劳动者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第五节 劳动合同

一、了解劳动合同概述

二、熟悉劳动合同的订立

三、掌握劳动合同的履行和变更

四、掌握劳动合同的解除、终止和经济补偿

五、熟悉集体合同

六、熟悉劳务派遣

七、熟悉非全日制用工

八、熟悉监督检查与法律责任

九、熟悉新旧劳动合同制度的过渡

第六节 劳动争议处理

一、了解劳动争议概述

二、熟悉劳动争议的调解

三、熟悉劳动争议的仲裁

四、熟悉劳动争议的诉讼

第五章 企业市场营销

第一节 市场营销和市场营销计划

一、了解市场营销的定义和特点

二、熟悉市场营销计划

三、熟悉市场营销管理的过程

第二节 市场购买行为研究

一、熟悉消费者市场及购买行为模式

二、熟悉影响消费者购买行为的主要因素

三、掌握消费者购买的决策过程

四、熟悉生产者市场及其购买行为

第三节 市场细分与目标市场选择

一、了解市场细分的含义与必要性

二、熟悉市场细分的依据与程序

三、掌握选择目标市场

四、掌握市场定位

第四节 营销组合策略

一、熟悉营销组合二、掌握产品策略

三、掌握价格策略

四、掌握渠道策略

五、掌握促销决策

第六章 企业投资管理

第一节 投资管理概述

一、了解投资与投资监管体制

二、熟悉宏观调控与投资监管

第二节 实业投资管理

一、熟悉基本建设投资

二、掌握企业资本运营

第三节 金融投资管理

一、了解金融投资概述

二、熟悉股票投资管理

三、熟悉债券投资管理

第四节 金融衍生工具投资管理

一、了解金融衍生工具的概念及种类

二、了解若干其他金融衍生工具

三、熟悉金融衍生品交易及监管要求

第五节 股权投资基金管理

一、了解股权投资基金概述

二、熟悉股权投资基金的投资模式与退出方式

三、熟悉股权投资基金的收益分配

第七章 企业财务管理

第一节 财务管理概述

一、了解财务管理的任务

二、熟悉财务管理的内容

三、了解财务管理的职能

第二节 财务报表与财务报表分析

一、熟悉企业财务报表体系及内容

二、掌握财务报表分析目的和方法

三、掌握基本的财务比率指标

四、掌握财务报表分析实例

第三节 项目投资管理

一、了解货币的时间价值

二、熟悉风险和报酬

三、熟悉项目投资的现金流量

四、掌握项目投资决策的评价指标及其计算

第四节 筹资管理

一、熟悉筹资方式

二、熟悉权益性筹资

三、熟悉长期负债筹资

四、熟悉短期负债筹资

五、掌握综合资金成本与资本结构

第五节 股利分配

一、了解股利分配原则与影响因素

二、熟悉股利分配政策

三、熟悉股利分配程序与支付方式

第六节 本量利分析

一、熟悉成本性态分析

二、掌握本量利关系式

三、掌握盈亏平衡点分析

四、掌握目标利润影响因素的分析

第八章 国际贸易实务

第一节 国际贸易概述

一、了解国际贸易的概念

二、了解国际贸易的分类

第二节 国际贸易政策

一、了解国际贸易政策概述

二、熟悉国际贸易政策工具

第三节 国际贸易实务

一、熟悉进出口交易程序

二、熟悉进出口流程

三、熟悉国际贸易交易条件

四、掌握国际货物运输

五、熟悉国际货物运输保险

六、熟悉国际贸易的支付与结算

第四节 国际贸易方式

一、熟悉经销与代理

二、熟悉寄售与展卖

三、熟悉招投标与拍卖

四、熟悉加工贸易

五、了解租赁贸易

六、了解对等贸易

七、了解期货交易

八、了解电子商务贸易

第五节 国际服务贸易

一、了解国际服务贸易的概述

二、熟悉国际服务贸易的范围与分类

三、了解国际服务贸易的发展趋势

第九章 商务谈判

第一节 商务谈判概述

一、了解商务谈判的概念

二、了解商务谈判的基本原则和程序

第二节 商务谈判准备

一、熟悉商务谈判的组织准备

二、熟悉商务谈判的信息准备

三、熟悉谈判方案的制定

四、熟悉谈判地点选择及谈判室的布置

第三节 商务谈判各阶段的策略

一、了解商务谈判策略的含义和运用

二、熟悉开局阶段策略

三、熟悉中局阶段策略

四、熟悉收局阶段策略

第四节 商务谈判的语言与礼仪

一、了解商务谈判的语言

法律顾问企业管理知识复习要点:企业资本运营 篇6

考试形式:网考、半开卷考,考试时间60分钟

一、考试题型: 单选题(20小题,每小题2分)多项选择题(12小题,每小题3分)判断题(12小题,每小题2分)第一章

一、单项选择题

1、(A)是企业文化的核心,是决定制度行为层和符号层的前提和关键。P3 A.理念层

B.制度层

C.行为层

D.符号层

2、(A)是企业全体成员对组织未来发展的共同期待和愿望,也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出发点和归宿。P3 A.企业目标和愿景

B.核心价值观

C.企业哲学

D.企业宗旨

3、(A)是企业文化的直观表现。A.企业风气

B.管理理念

C.企业精神

D.企业哲学

行为规范

4、企业的人事制度、财务制度、奖惩制度、会议制度等成文制度属于制度行为层的(A)。A.一般制度

B.特殊制度

C.企业风俗

D.的“思考周”制度等。P5 A.一般制度

B.为的(C)。P5 A.一般制度

B.特殊制度

C.企业风俗

D.行为规范

7、企业的名称、标识等属于企业文化的(D)。P5 A.理念层

B.制度行为层

C.企业层

D.符号层

8、企业文化的(C)是企业文化的生命力所在。P8 A.客观性

B.稳定性

C.个异性

D.无形性

9、管理方格理论所对应的五种企业文化特征,其中(B)是最为理想的。P18 A.权威型

B.A.理念层

B.团队型

C.俱乐部型

D.中庸型

10、(D)是企业创造的物质文化,是形成企业文化的物质要素,是企业核心价值观的物质载体。P6 制度层

C.行为层

D.符号层

领导个人文化

对财务的管理

11、在影响企业文化的主要因素中,其中(D)对企业文化建设起到举足轻重的影响。P13 A.民族文化

B.企业传统

C.企业发展阶段

D.12、现代企业管理的核心是(A)。P9 A.对人的管理

B.对设备的管理

C.二、多项选择题

1、企业文化的结构包括哪三个层次(ABC)P3 A.理念层

B.制度行为层

C.符号层

D.群体层

E.A.企业目标与愿景 B.核心价值观

C.企业哲学

D.企业层

企业宗旨 E.企业精神

企业与企业之间E.成员与成员之间

2、企业文化的理念层通常包括以下哪些要素(ABCDE)P3

3、企业道德的内容构成,主要是涉及调整(ABC)方面关系的行为准则和规范。P4 A.企业成员之间

B.成员与企业之间

C.企业与社会之间 D.4、制度行为层规定了企业成员在共同活动中应当遵守的行为准则,主要包括哪四方面的内容。(ABCE)A.一般制度

B.特殊制度

C.企业风俗

D.企业风气

E.行为规范

P5

5、关于企业文化层次之间的关系,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BCD)。P7 A.符号层是企业文化的外在表现和载体

B.符号层是制度行为层和理念层的物质基础 C.制度行为层是理念层得以实施的保障

D.理念层是形成符号层和制度行为层的思想基础

E.制度行为层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和灵魂

对信息的管理

D.特殊制度

C.企业风俗

D.行为规范

6、歌咏比赛、体育比赛、生日纪念活动等长期沿袭的、约定俗成的典礼、仪式、活动等属于公司制度行

5、制度行为层中的(B)更能反映一个企业的管理特点和文化特色,如海尔的日清日高制度,奥康集团

6、企业文化的特征主要有(ABCD)。P7 A.客观性

B.稳定性

C.个异性

D.无形性

E.主观性

7、影响企业文化的因素主要有(ABCDE)。P8 A.民族文化

B.企业传统

C.企业发展阶段

D.地域文化

E.领导个人文化

8、下面哪些是管理方格理论所对应的企业文化特征?(BCDE)P18 A.联合型

B.团队型

C.俱乐部型

D.中庸型

E.权威型

三、判断题

1、有无清晰的理念层,是衡量一个组织是否形成了自身文化的标志和标准。(√)P3

2、长远目标和共同愿景的设置是防止短期行为、促使企业健康发展的有效保证。(√)P3

3、企业的核心价值观是指企业长期坚持的基本信念和价值取向,是统率企业理念和指导企业行为的基本原则。(√)P3

4、同仁堂秉持“同修仁德,济世养生”的核心价值观,保证了300多年金字招牌屹立不倒,这反映了核心价值观的易变性。(x)P4

5、企业精神是企业文化的直观表现,企业文化是企业精神的本质内涵。(x)P5

6、企业风俗不是表现为准确的文字条目形式,也不需要强制执行,完全依靠习惯、偏好的势力维持。(√)P5

7、企业风俗可以自然形成,不可以人为开发。(x)P6

8、企业文化的客观性,是说人们在企业文化面前束手无策,只能被动地接受。(X)P7

9、企业精神是指企业长期坚持的基本信念和价值取向,是统率企业理念和指导企业行为的基本原则(X)

10、第二章

一、单项选择题

1、(A)理论以提高劳动生产率为中心,科学制定工作定额。P21 A.科学管理

B.经验管理

C.行为科学管理

D.文化管理

2、科学管理理论认为(A)是唯一有效的激励手段。P22 A.金钱杠杆

B.职业发展

C.尊重和认可

D.愉悦的文化氛围

3、文化激励可以使人发挥出(B)。P34 A.物质力量

B.精神力量

C.生理力量

D.核心力量

4、优秀企业通过高尚而先进的理念培养人,教育人,如美国HP公司树立了7个目标:利润、客户、感兴趣的领域、增长、育人、管理、好公民。体现了企业文化的(D)。P22 A.约束作用

B.凝聚作用

C.激励作用

D.陶冶作用

5、具有300多年历史的北京同仁堂,堂训“同修仁德,亲和敬业;共献仁术,济世养生”的理念不仅影响员工行为,更提升了员工素质,发扬光大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这一现象体现了企业文化的(D)。

A.约束作用

B.凝聚作用

C.激励作用

D.陶冶作用

6、创新精神已经成为GooglE的生存指南,更让GooglE成为创新的代名词。企业文化在GooglE公司的表现体现了企业文化的(D)。P35

A.约束作用

B.凝聚作用

C.激励作用

D.创新作用 7、3M公司提出“3M就是创新”的理念,鼓励员工大胆尝试,成为以创新产品闻名的公司。这体现了企业文化的(D)。P35

A.约束作用

B.凝聚作用

C.激励作用

D.创新作用

8、(A)是价值观等理念的载体,它使企业活动具有可预见性,并降低随意性、模糊性。A.组织制度

B.典礼和仪式

C.经营理念

D.传播网络

9、在知识经济时代,(A)在各种资本中处于决定性作用的中心地位。P38 A.文化资本

B.人力资本

C.社会资本

D.知识资本 企业文化改变时,通常最容易也是最先改变的往往是理念层要素,然后是中间层次的制度行为层要素,最后才是外在的符号层要素。(X)P7

10、科学管理建立在(B)假设的基础上。P22 A.社会人

B.经济人

C.政治人

D.文化人

二、多项选择题

1、科学管理理论认为,最有效的管理方法是(AB)。P22 A.外部监督

B.重奖重罚

C.目标管理

D.团队管理

E.文化建设

2、在市场竞争中,企业的竞争力由(ADE)三大方面构成。P31 A.政治力

B.执行力

C.科技力

D.经济力

E.文化力

3、文化力的作用包括(ABCDE)。P33 A.导向作用

B.约束作用

C.凝聚作用

D.激励作用

E.4、企业的凝聚力是由三条纽带共同捆绑的结果,它们是(ABC)。P33 A.物质纽带

B.感情纽带

C.思想纽带

D.利益纽带

E.行政纽带

5、文化资本的投入要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ABCDE)。P36 A.领导者价值观和行为

B.员工的参与和人际影响 C.典礼和仪式

D.传播网络

E.组织制度

6、文化资本积累的途径包括

(ACD)。P39 A.社会化保存与进化

B.经营管理

C.发展与变革

D.学习型积累

E.资源的整合和优化

7、企业管理的发展历史,大致经历了(ACE)三个阶段。P21 A.经验管理

B.技术管理

C.科学管理

D.经营管理

E.文化管理

8、下面哪些方面是属于文化力的构成?(ABCDE)P31 A.企业目标的牵引力

B.企业哲学的指导力

C.D.企业宗旨的号召力

E.企业精神的凝聚力

9、文化资本具有的内涵包括(ABCDE)。P35 A.动力性资本

B.凝聚性资本

C.思维性资本

D.整合性资本

E.形象性资本

10、文化资本贬损的主要原因有(BCDE)。P39 A.学习热情丧失

B.学习能力丧失

C.文化资本在继承和积累过程中的损耗和遗漏 D.组织经营的短期行为

E.组织经营的重大失误

三、判断题

1、当企业成员获得物质激励后,人的精神力量就得到了开发,激励越大,所开发出来的精神力量就越大。P34(x)

2、科学管理建立在“社会人”假设的基础上。(x)P22

3、文化管理以“人”为本,强调尊重人、关心人、理解人、满足人、发展人,提倡在满足必要物质需要的基础上,尽量满足人的精神需要。(√)P22

4、建设企业文化的实质就是建立企业内部的动力机制,使广大员工自觉地把个人目标融入到企业的宏大目标中来,可以使其勇于为实现企业目标而做出个人牺牲。(√)P33

5、作为一种亚文化,企业文化在社会文化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这正是陶冶功能所导致的。(x)

6、企业文化的作用是通过物质激励来满足人的高层次需要,使人产生归属感、自尊感和成就感,从而调动人的精神力量。(x)P34

7、企业文化的辐射功能与其渗透性是一致的,就是说,文化力不仅在企业内起作用,也通过各种渠道对社会产生影响。(√)P34

8、组织形象力资本一般通过组织文化的辐射和渗透发挥作用,即通过文化向组织外部的辐射,以及向服务、产品、品牌等内部的渗透,改善组织形象,提升组织的价值。(√)P36

9、文化资本是指持续地投资于组织文化建设而形成的一种能够给组织带来显性收益的资本形式。(x)P35

10、企业文化的形成,只需要领导者的作用,不需要组织成员的参与和配合。(x)P36

企业公共关系活动的辐射力

辐射作用 第三章

一、单项选择题

1、企业文化建设的内涵,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P44 A.企业文化建设是企业被动的组织行为

B.企业文化建设是企业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C.企业文化建设的目的是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D.企业文化建设是一个持续的过程

2、企业文化建设的步骤,以下顺序正确的是(B)。P45 A.盘点→实施→设计

B.盘点→设计→实施

C.设计→盘点→实施

D.实施→盘点→设计

3、企业文化设计中最重要的是(A),它决定了企业文化的整体效果,也是设计难点所在。A.企业理念体系的设计

B.企业视听系统的设计 C.企业行为系统的设计

D.企业制度体系的设计

4、器物层设计的核心是(D)。P46 A.企业办公用品的设计

B.企业环境的设计

C.企业文化传播网络的设计

D.企业标志和企业标志的应用设计

5、企业文化实施的(A)阶段的主要任务是从思想上、组织上、氛围上做好企业文化变革的充分准备。A.导入

B.变革

C.制度化

D.评估总结

P47

6、企业文化实施的(B)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建立完善的企业文化制度。P47 A.导入

B.变革

C.制度化

D.评估总结

7、企业领导及时表扬或奖励与企业文化相一致的思想和行为,及时批评或惩罚与企业文化相悖的思想和行为,这种企业文化建设的方法应用了(B)的心理机制。P49 A.心理定势

B.心理强化

C.从众心理

D.认同心理

8、企业通过厂报厂刊、厂内广播、厂内闭路电视等宣称手段,形成有利于企业文化建设的积极舆论和群体压力。这种企业文化建设的方法应用了(C)的心理机制。P49 A.心理定势

B.心理强化

C.从众心理

D.认同心理

9、企业文化的基础是(A)。P50 A.员工对企业文化的认同

B.员工对领导的敬畏

C.员工的从众心理

D.员工对文化行为的模仿

10、企业领导者通过大力表彰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技术革新能手、模范人物等,使他们的先进事迹及其体现的业文化深入人心,这样做的目的是想激起员工的(D)。P51 A.挫折心理

B.心理强化

C.从众心理

D.模仿心理

11、企业文化的个性主要体现在(A)。P54 A.理念层

B.制度层

C.行为层

D.符号层

12、企业文化的调研要有(D),个别访谈的提纲和问卷调查的问卷,都应精心设计。A.科学性

B.合理性

C.连续性

D.针对性

二、多项选择题

1、企业文化调研之后,需要进行现状分析,分析的内容包括(ABCD)。P46 A.企业内外部环境和经营特点

B.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特色 C.企业文化的建设情况

D.逐项分析核心价值观、风俗等企业文化的各个方面

E.企业文化的设计原则

2、理念层的设计应遵循(ABCDE)原则。P46 A.历史性

B.社会性

C.个异性

D.群体性

E.前瞻性

3、制度行为层和器物层的设计应遵循(BCE)原则。P46 A.历史性

B.一致性

C.系统性

D.完整性

E.可操作性

4、企业文化的变革与实施需要经历(ABCD)等四个阶段。P47 A.导入阶段

B.变革阶段

C.制度化阶段

D.评估总结阶段

E.再评估阶段

5、企业文化实施变革阶段的中心任务是(AB)。P48 A.价值观的形成 B.行为规范的落实

C.建立领导小组 D.建立完善的企业文化制度

E.反思企业文化建设的成败

6、企业文化建设可以使用的心理机制包括(ABCDE)。P48 A.心理定势

B.心理强化

C.从众心理

D.认同心理

E.模仿心理

7、企业文化建设中,对待企业传统的正确态度是(BCD)。P55 A.可以割断历史,弱化企业困难时期的特点

B.要一分为二,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C.将优良传统作为未来文化的起点和基础

D.应站在战略高度,进行企业文化创新 E.文化是一个积淀的过程,应将传统全部传承

8、企业制度行为层的设计主要包括(BCD)。

A.企业标志设计

B.企业制度设计

C.企业风俗设计 D.员工行为规范

E.领导行为规范

三、判断题

1、企业文化设计是对企业现有文化的一次调查和诊断。(x)P45

2、好的行为规范应该具备简洁、易记、可操作、有针对性等特点。(√)P47

3、变革阶段是企业文化变革的巩固阶段,该阶段的主要工作是总结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将成熟的做法通过制度加以固化,建立起完整的企业文化体系。(x)P48

4、从众的前提是实际存在或想象存在的群体压力,它不同于行政压力,不具有直接的强制性或威胁性。(√)P49

5、初步的认同处于认知层次上,较深入的认同进入情绪认同的层次,完全的认同则含有行动的成分。

6、企业文化的概括上,越抽象越好。(x)P54

(√)P50

7、因为企业文化具有共性,所以,企业之间可以相互借鉴。也因为有个性,所以,企业文化之间不能互相照抄。(√)P55

8、企业文化建设,就是根据企业发展需要和企业文化的外在规律,在对企业现实文化进行分析评价的基础上,设计制定目标企业文化。(x)P44

9、企业文化建设是企业被动的组织行为。(x)P44

10、企业文化建设的目的是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P44 第四章

一、单项选择题

1、企业文化测量的目的在于(A)。P64 A.发现并精确地描述出客观存在的“真实”的企业文化

B.找出企业文化的缺陷

C.找出企业文化的优点

D.宣传企业形象

2、对企业文化测量维度的最基本的要求是(B)。P68 A.能够量度出不同企业之间的文化差别

B.能够反映企业文化特征 C.维度相互独立

D.维度相互包容

3、荷兰人(B)是最早进行企业文化测量维度研究的学者。P68 A.丹尼森

B.霍夫斯泰德

C.奥赖利

D.查特曼

4、霍夫斯泰德的组织文化测量维度不包括(D)。P69 A.价值观层

B.管理行为层

C.制度层

D.符号层

5、企业文化的核心是(A)。P62 A.企业价值观

B.企业精神

C.企业哲学

D.企业理念

6、企业文化的测量界定在企业的(A)。P65 A.理念层

B.管理行为层

C.制度层

D.符号层

7、讲究(C)是东方国家企业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P71 A.科学求真

B.正直诚信

C.和谐的人际关系

D.社会责任

8、(B)是企业文化建设成功与否的一个重要标志。P72 A.科学求真

B.企业凝聚力

C.和谐的人际关系

D.社会责任

二、多项选择题

1、企业文化测量的意义有(ABDE)。P62 A.为企业文化诊断提供工具

B.文化测量可以使用“量”与“质”相结合的方法 C.文化具有主观性,测量毫无意义

D.E.为企业文化实证研究提供科学基础

制定并实施文化变革策略

为企业文化变革提供依据

2、关于企业文化变革说法不正确的是(CE)。P63 A.首先需要分析现有企业文化,弄清需要改变的方面

B.C.分析现有文化时,无需找出隐蔽的观念、信念等

D.需要分析改变现状的成本或期望收益

E.企业领导人及中高层无需转变自身观念

3、企业文化测量具有(ABCD)特征。P64 A.客观性

B.相对性

C.间接性

D.个异性

E.直接性

4、霍夫斯泰德用来衡量国家之间文化差异的维度包括(ABCDE)。P69 A.权利的距离

B.对不确定性的规避

C.个人主义-集体主义 D.男性化-女性化

E.长远-短期思考

5、KAhn认为儒家文化的四种特质是(ABDE)。P71 A.家庭中的社会化方式促成个体的沉着节制,重视工作、家庭与责任 B.具有团体协作的倾向

C.具有明显的个人主义倾向

D.人际关系具有互补性

E.阶层意识,认为等级的存在理所当然

6、关于企业文化量表的设计,说法错误的是(B E)。P74 A.要根据企业的特点,建立相应的测量维度

B.编制题目时,只需参考管理专家的建议,无需听取相关工作者的建议 C.每个维度的测量题目为6~8个,数量太少难以反映该维度的特征 D.题目的表达避免使用容易引起思考混乱和理解歧义的词句 E.开放式问题数量不限,要选取具有代表性的问题

7、企业文化测量维度的选择一般要求(ABC)。P68 A.能够量度出不同企业之间的文化差别

B.能够反映企业文化特征 C.维度相互独立

D.维度相互包容

E.能够反映企业文化本质

三、判断题

1、企业文化是一种主观性的状态,不能采用定量的诊断方法。(x)P63

2、企业文化测量是从员工认同实践的程度来衡量企业文化的特征,而不只是简单地描述某种文化理念的内容。(√)P64

3、企业文化测量是通过测量企业成员的行为特点来直接地得到企业的内在价值观。(x)P64

4、目前大多数的测量量表都是以企业价值观与基本假设作为测量对象。(√)P65

5、企业价值观是企业在生产、管理、经营活动中所体现的判别标准和价值取向,它是一种客观性的状态。(x)P62

6、企业文化变革成功的关键是企业领导人及中高层管理人员自身观念的转变。(√)P63

7、企业文化测量是从管理人员认同实践的程度来衡量企业文化特征,而不是简单地描述某种文化理念的内容。(√)P64

8、履行企业的社会责任,协调企业的社会责任与经济责任之间的关系,是企业文化的一条重要内容。(√)

第五章

一、单项选择题

1、松下幸之助提出“自来水哲学”,要生产像自来水一样物美价廉的产品。这充分体现出松下文化设计的(B)。P82 A.历史性原则

B.社会性原则

C.个异性原则

D.一致性原则

2、企业文化建设要突出本企业的特色,要能体现出企业的行业特点、地域特点、历史特点、人员特点等。这一要求符合企业文化设计的(C)。P82 A.历史性原则

B.社会性原则

C.个异性原则

D.一致性原则

3、对企业文化(A)的设计既是企业目标文化设计的首要任务,也是设计的重点和关键。P92 A.理念层

B.制度行为层

C.符号层

D.社会群体层

4、(A)是企业文化理念层设计的重中之重。P92 A.设定和确立企业目标

B.设定企业经营哲学

C.设定企业管理模式

D.设定企业行为规范

5、企业的目标体系按(B)划分为战略目标、管理目标和作业目标。P93 A.方向

B.层次

C.结构

D.时间

6、美国惠普公司提出的“利润、客户、感兴趣的领域、增长、人(育人)、管理、好公民” 7个目标体系是对(C)模式的最佳阐释。P94 A.单一目标

B.双目标体系

C.三维目标体系

D.多目标体系

7、最能体现企业文化管理属性的是(D)。P99 A.企业精神

B.经营理念

C.企业哲学

D.管理模式

8、最容易被大家接受企业精神设计方法是(C)。P101 A.领导决定法

B.典型分析法

C.员工调查法

D.专家咨询法

9、有助于企业生产经营以及员工素质提高、人际和谐的企业风俗称为(A)。P111 A.良好风俗

B.不良风俗

C.不相关风俗

D.特殊风俗

10、对企业的生产经营和员工没有明显的好或不好的影响的企业风俗称为(C)。P111 A.良好风俗

B.不良风俗

C.不相关风俗

D.特殊风俗

11、鼓励和强化与其相适应的行为习惯,排斥和抵制与之不相适应的行为习惯,体现了企业风俗的(C)。A.引导作用

B.凝聚作用

C.约束作用

D.辐射作用

P111

12、运用企业正式组织力量对企业风俗进行强制性的干预,使之在短期内按照企业所预期的目标转化,这种改造方法称为(B)。P114 A.扬长避短法

B.立竿见影法

C.潜移默化法

D.脱胎换骨法

13、在企业正式组织的倡导和舆论影响下,通过非正式组织的渠道对企业风俗进行渗透式的作用。这种改造方法称为(C)。P114 A.扬长避短法

B.立竿见影法

C.潜移默化法

D.脱胎换骨法

14、人们认识一个企业的企业文化,往往首先感受和了解到的是它的(C)。P121 A.理念层内容

B.制度层内容

C.符号层内容

D.行为层内容

15、国际商用机器公司(IBM)的标志的表现形式是(B)。P121 A.表形形式

B.表音形式

C.音形形式

D.表面形式

16、对企业所处的自然环境,建筑布局和建筑风格,厂房的装修和布置等的设计,属于(A)。P129 A.企业环境设计

B.辅助标识设计

C.商标设计

D.标准字设计

17、把厂区按功能划分为若干不同区域,将用途和功能相同或相近的建筑集中在同一个区域内,这一做法符合环境设计的(A)。P130 A.功能分区原则

B.经济高效原则

C.整体协调原则

D.风格传播原则

18、上下道工序的两个车间靠的尽量近,以有效地降低中间产品在两个车间之间的搬运费用,这一做法符合环境设计的(B)。P130 A.功能分区原则

B.经济高效原则

C.整体协调原则

D.风格传播原则

19、企业创办的刊物、报纸、闭路电视、有线广播、内部局域网等属于文化传播网络的(C)形式。P140 A.线上网络

B.线下网络

C.正式网络

D.非正式网络 20、网站进行内容设计时首先应该(B)。P143 A.设计网站的系统结构

B.明确网站的主要功能和内容 C.确定网站的具体内容

D.提出制作要求

二、多项选择题

1、企业文化的设计应遵循(ABCDE)原则。P81 A、历史性原则

B、社会性原则

C、个异性原则

D、一致性原则

E、可操作性原则

2、以下属于中华民族传统观念的有(ABCE)。P84 A.入世精神

B.伦理中心

C.中庸之道

D.个人主义

E.先义后利

3、对企业文化本身的分析,主要集中在(ABCD)方面。P90 A.体系的完整性

B.结构层次的清晰性

C.内容的一致性 D.文字表达的艺术性

E.内容的全面性

4、企业文化对绩效的促进作用,体现在对(ABCDE)等方面的影响。P90 A.企业绩效

B.个人业绩

C.企业核心竞争力

D.客户满意度

E.员工满意度

5、对企业内外环境和条件的分析内容包括(ABCDE)。P90 A.社会环境

B.产业和行业发展状况

C.利益相关者 D.企业内部因素

E.信息管理

6、企业的目标体系组合包括(ACDE)。P93 A.方向组合 B.地区组合C.结构组合 D.时间组合 E.层次组合

7、价值观的要素包括(ABCDE)。P94 A.主体定位

B.(社会)规范

C.(社会)秩序和信念

D.实践方式

E.价值本位

8、在设计企业价值观时要遵循(BCDE)原则。P95 A.与竞争对手相匹配

B.与社会主导价值观相适应

C.充分反映企业家价值观 D.与员工的个人价值观相结合 E.与企业最高目标相协调

9、关于企业价值观的设计,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DE)。P95 A.根据最高目标,初步提出核心价值观

B.依据核心价值观,酝酿整个价值观体系 C.协调企业文化各层次的要素

D.无需征求员工意见

E.10、企业文化制度行为层的设计内容包括(ABCE)。P107 A.企业一般制度设计

B.企业特殊制度设计

C.企业风俗设计 D.企业建筑风格设计

E.员工行为规范设计

11、工作制度设计应遵循的原则有(ABDE)。P108 A.现代化原则

B.个性化原则

C.传承性原则

D.一致性原则

E.合理化原则

12、优良的企业风俗具有(ABC)特点。P113 A.体现企业文化的理念层内涵

B.与企业文化制度行为层要素和谐一致 C.与企业文化符号层相适应

D.可以脱离物质基础而存在E.一定具有创新性

13、岗位纪律一般包括(ABCDE)。P115 A.作息制度

B.请销假制度

C.保密制度

D.工作状态要求

E.特殊纪律

14、员工行为规范的设计原则包括(ABCDE)。P120 A.一致性原则

B.针对性原则

C.合理性原则

D.可操作性原则

E.简洁性原则

15、企业名称一般应具有(ACDE)特点。P122 A.个性

B.高雅

C.民族性

D.简易

E.名实相符

无需进行反复修改

16、企业标准字的设计应遵循(ABCD)。P125 A.易辨性原则

B.艺术性原则

C.协调性原则

D.传达性原则

E.民族性原则

17、文化设施的设计,通常应遵循的主要原则有(ABCDE)。P137 A.有利于提高员工素质

B.有利于促进企业文化建设 C.要从企业实际出发,量力而行

D.要尽量多功能,提高使用率 E.美观、创新和个性化

18、企业名片设计时不可或缺的三要素是(ACD)。P139 A.持有者的姓名

B.背景介绍

C.联系方式

D.身份

E.座右铭

19、企业员工手册的设计要求有(ABCD)。P142 A.反应企业文化

B.内容充实详细

C.方便查阅 D.及时补充和更新

E.内容可以一成不变

三、判断题

1、企业文化的理念层、制度行为层、符号层要体现一致的价值追求和经营管理理念,三个层次要共同为企业的发展战略服务。(√)P82

2、企业文化是一个有层次的体系,它的内容结构相对固定,所含内容也是相似的,体现出不同企业的鲜明个性,这也是企业文化的魅力所在。(x)P91

3、企业愿景在内容上与企业最高目标是相同的,只是它更强调员工对企业目标的认同。(√)P93

4、企业目标的定义是:企业全体员工所接受和认同的最高目标。(x)P93

5、企业的目标体系时间划分为长期目标、中期目标和短期目标。(√)P94

6、目前世界上先进的企业基本上都将经济动机与社会责任相结合,实现了从单一目标向多目标体系的转变。(√)P94

7、企业风俗只是企业内部的行为识别活动,无法通过传播媒介传播出去,因此,其外在形式及作为支撑的内在观念意识不会给其他企业和社会组织带来影响。(x)P112

8、扬长避短法是指运用企业的正式组织和非正式组织共同的力量,对企业风俗从外在形式到内在观念都进行彻底的改变或使之消除。(x)P114

P115

9、要把一名员工培养成为企业群体的一员,最基础、最易达到的要求就是仪容仪表方面的规范。(√)

10、一致性是指员工行为规范必须与企业符号层要素保持高度一致并充分反映企业理念,成为企业理念的有机载体。(x)P120

11、行为规范要便于全体员工遵守和对照执行,其规定应力求详细具体,这就是所谓的可操作性原则。(√)P121

P123

12、企业标志出现的次数和频度会影响社会公众的接受程度,因此应该尽可能多地使用企业标志。(√)

13、往往受到设计师推荐,并被较多的企业应用的企业标志表现形式是表形形式。(x)P123

14、一个企业只有一种企业标志,但却可以有多种商标,因为商标是针对某一类商品而言的,可以给每一种商品注册一个不同的商标。(√)P124

15、企业报刊一般是公开出版物,发行范围主要限于企业内部,少数也发送到公共关系者。(x)P140

16、报纸及时性强但容量小,因此文章应短小精悍;而刊物虽然周期较长,但容量大,适合刊登一些有深度的文章。(√)P141

17、从企业文化和企业形象的角度来看,娱乐节目是直接的文化传播途径,而新闻板块是企业文化的间接传播途径。(x)P141

18、相比之下,网站技术层面的设计更为关键,往往需要企业主要领导者亲自参与和最终决策。(x)P143 第六章

一、单项选择题

1、企业文化实施时,首先要(A)。P148 A.构建领导体制

B.设置组织机构

C.人员配置

D.制定计划

2、科特教授的经验是,当公司的管理层中(C)的人真正认识到企业目前的状态非改不可时,企业变革才能成功。P150 A.25%

B.50%

C.75%

D.100%

3、建立文化传播网络的目的是(C)。P151 A.提升员工素质

B.激发企业外在变革动力

C.培育员工危机感

D.提高管理效率

4、(C)传播方式,具有传播速度快,不受时空限制、信息容量大、交互式、节省纸张等优点。P152 A.报刊

B.企业文化手册

C.局域网

D.广告牌

5、企业文化培训的顺序是先领导,再中层,最后基层员工,是因为企业文化建设一般采取(A)的推动方式。P155 A.自上而下

B.自下而上

C.横向协调

D.混合协调

6、企业文化建设的(B)要求企业文化与企业战略、组织结构、人力资源政策等诸多方面共同构成企业管理体系。P157 A.辩证性原则

B.系统性原则

C.团队领导原则

D.全员参与原则

7、(D)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部分,是指导每一步工作的重要原则。P157 A.系统性原则

B.辩证性原则

C.团队领导原则

D.全员参与原则

8、实施企业文化建设的关键是(C)。P162 A.员工

B.股东

C.领导者和领导团队

D.顾客

9、张瑞敏当着工人的面把不合格的76台冰箱砸烂,这一举动,利用了(A),达到了触及灵魂的目的。A.情境感染力

B.全员在参与中“同化”

C.寓教于乐

D.以身作则

P171

二、多项选择题

1、文化变革被拖延时,对可以采取的措施描述不正确的是(CE)。P151 A.组织领导团队学习,端正认识

B.尽可能将同时进行的变革整合在一起,不要各自为战

C.领导独揽大权,充分行驶个人权力

D.集中精力和时间在文化变革上 E.文化变革采取单独推进的方式

2、企业文化实施阶段,群体化过程受阻的可能原因有(ABCDE)。P154 A.领导者过于自信,认为自己不需要别人的帮助 B.领导者认为企业文化是高层的变革,普通员工根本不懂 C.在宣传上投入不足

D.员工对未知文化心存疑虑 E.员工的选择性信息加工,忽视构成挑战的信息

3、为了统一员工的认识,可以采取的措施有(ABCD)。P155 A.文化变革实施前,配置好满足变革需要的核心人才 B.实施中,积极寻找合作伙伴,扩大变革领导团队 C.使领导认识到企业变革必须依靠团队力量完成 D.加大对企业员工的培训,充分利用文化传播网络 E.领导者无需遵守价值观和各项行为规范

4、企业文化实施阶段的“四大工程”包括(ABCD)。P158 A.价值观工程

B.行为工程

C.凝聚力工程

D.企业形象工程

E.制度建设工程

5、可以增加企业凝聚力的措施有(ABCE)。P160 A.健全员工民主参与机制

B.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

C.领导以身作则,廉洁自律 D.打破现有利益分配格局

E.在员工中发现、宣传模范人物

6、企业形象包括(ABCDE)。P161 A.领导者形象

B.员工形象

C.产品形象

D.服务形象

E.环境形象

7、企业文化建设考核的作用有(ABCD)。P162 A.促进员工尽快改变

B.可以明确奖惩对象

C.表明企业变革的决心 D.塑造长期行为

E.可以促进利润的增加

8、在制定奖惩制度时,需要注意的基本原则有(ABDE)。P165 A.制度透明,规范严格

B.奖惩分明,以奖为主

C.D.长期执行,重在引导

E.形式隆重,公正公平

三、判断题

1、企业文化涉及企业的各个方面,没有其他职能部门和各直线部门的配合和参与,企业文化建设就无法实施。(√)P149

2、企业文化传播网络建设只包括正式传播网络,不涉及非正式网络。(x)P151

3、企业和车间宣传栏、广告牌,是一种传统而有效的传播媒介,具有制作容易、成本低、时效性强、员工参与度高的优点。(√)P151

4、企业文化实施的流程,无论何种企业都必须遵照执行,不能进行增减。(x)P156

5、企业文化建设是一个长期性的工作,它的形成周期要长于一般企业改革。(√)P157

6、企业文化实施过程中,员工是被动接受的客体,而非文化建设的主体。(x)P160

7、文化惯性是企业长期形成的,一个企业的过去越是成功,它的习惯认识就越根深蒂固。(√)P166

8、企业文化变革是一场理念上的变革,是一次思想教育,因此,多使用负向激励效果会好一些。(x)第七章

一、单项选择题

1、(A)是企业所有变革中最深层次的变革。P185 A.企业文化的变革

B.企业组织结构变革

C.企业战略变革

D.企业薪酬变革 2、2003年春,联想公司对沿用多年的标识“LEGEND”进行了调整,改为“LENO√O”,以强调创新的内涵。这一变革属于(C)。P186 A.企业价值观的变革

B.企业制度和风俗的变革 C.企业标识等符号层的变化

D.企业的战略变革

3、(B)是企业文化变革的核心步骤。P188 A.破除

B.涵化

C.定格

D.再破除

4、企业文化变革的内因是企业文化本身产生的(B)。P177 A.破除

B.冲突

C.定格

D.涵化

二、多项选择题

1、能够引发企业变革的因素有(ABC)。P178 A.企业经营危机

B.企业主文化与亚文化的冲突

C.群体文化与个体文化的冲突

D.领导者主动调整以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 E.高层管理者的更迭

持续原则

C.系统原则

D.创新原则

E.辩证原则

企业制度和风俗的变革

2、企业文化变革的原则有(ABC)。P186 A.审慎原则

B.3、企业文化的变革主要包括(BCD)。P185 A.企业精神的变革

B.企业价值观的变革

C.D.企业标识等符号层的变化

E.企业形象的变革

三、判断题

1、涵化是按照企业发展的要求,创立新的企业文化内容,确定新的企业文化的符号和意义。(√)P188

2、定格意味着审视与反思现有企业文化的符号与意义,挖掘出深层的基本假定,并与企业目前的内外环境加以比较,对不适应发展的内容予以确认并剔除。(x)P188

奖惩分明,以罚为主

第八章

一、单项选择题

1、为了本企业的利益,会不惜一切手段的做法是(A)。P197 A.不道德经营模式

B.道德经营模式

C.非道德经营模式

D.反应型经营模式

2、有利于企业利益相关者的经营行为模式是(B)。P197 A.不道德经营模式

B.道德经营模式

C.非道德经营模式

D.反应型经营模式

3、开始主动把道德作为考虑问题的一个方面,但有关道德的考虑欠缺秩序和长远规划,这类组织处于(D)的道德发展阶段。P199 A.非道德组织

B.法制型组织

C.反应型组织

D.初级道德型组织

4、海尔提出“顾客永远是对的”,这是通过(A)来塑造企业伦理的典型例子。P207 A.理念引导

B.道德约束

C.行为约束

D.制度规范

二、多项选择题

1、企业伦理的发展阶段包括(ABCDE)。P198 A.非道德组织

B.法制型组织

C.反应型组织

D.初级道德型组织

E.道德型组织

2、企业伦理要求企业按照三个基本准则行事,即(ABC)。P206 A.关心消费者

B.关心环境

C.关心员工

D.关心股东

E.关心社会

3、塑造企业伦理的渠道有(ACE)。P207 A.理念引导

B.道德约束

C.行为约束

D.法律规定

E.制度规范

4、根据我国企业的实际情况,可以看到企业伦理的内容主要包括(CDE)。P195 A.企业的形象塑造

B.企业的道德约束

C.企业的社会责任与义务 D.经营管理的道德规范

E.调节人际关系的行为准则

三、判断题

1、企业文化包括了真、善、美三方面的内容。企业伦理主要反映“善与恶”的价值判断,是企业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P195

2、非道德经营模式就是不道德经营模式。(x)P197

P194

3、企业哲学是蕴涵在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等各种活动中的伦理关系、伦理意识、伦理准则的总和。(x)第九章

一、单项选择题

1.建设强有力的企业文化,首要因素是(C)。

p218 A.社会文化

B.企业的经济实力

C.企业家

D.员工关系

2.美国企业文化专家斯坦雷﹒M﹒戴维斯在(A)著作中提出:“不论是企业的缔造者本人最先提出主导信念,还是现任总经理被授权重新解释主导信念或者提出新的信念,企业领导者总是文化的活水源头。”

A.《企业文化的评估与管理》

B.《企业文化》

p219 C.《企业不败》

D.《日本企业的管理艺术》

3.杰克﹒韦尔奇在通用上任后,以(D)的学习过程在GE掀起了一场文化革命。p219 A.渐进学习模式

B.案例教学模式

C.角色扮演模式

D.克顿维尔式

4.奥利拉进入诺基亚后,提出(B)的核心理念,使得亏损的诺基亚起死回生。p219 A.创新是前进的动力

B.科技以人为本

C.人是力量的源泉

D.不惜一切为顾客服务 5.福特公司把(C)放在核心价值观的第一位。

p223 A.利润

B.诚实和正直

C.人是力量的源泉

D.产品质量

6.《日本企业的管理艺术》指出:在结构、战略、体制、人员、作风、技巧、共有价值观7个S中,(D)因素处于中心地位。

p221 A.结构

B.战略

C.人员

D.共有价值观 7.IBM公司的第一条管理原则是(A)。

p222 A.尊重人

B.冒险精神

C.创新精神

D.不惜一切为顾客服务

8.瑞典宜家经营哲学中最重要的组合部分是由创始人英格瓦﹒坎普拉德确立的,他在创始之初,提出了(C)的思想。

p228 A.团结一致

B.艰苦朴素

C.大众家居

D.提高效率

9.提出把创新精神放在第一位的公司是(A)。

p222 A.3M

B.波音

C.福特

D.强生

二、多项选择题

1.领导者在企业文化建设中承担的角色有(ABC DE)。

p218 A.倡导者

B.实践者

C.缔造者

D.示范者

E.推动者

2.杰克﹒韦尔奇到GE上任后最重要的贡献是重塑GE的文化,他引入了(AB)价值观。

p224 A.群策群力

B.没有边界

C.全员决策

D.集中讨论

E.层级管理 3.沃尔玛公司的核心价值观是(ABCD)。

p221 A.为顾客提供等价商品

B.逆流而上

C.与雇员成为伙伴 D.满腔热情工作

E.产品安全与质量

4.海尔文化的缔造者,张瑞敏借鉴了老子《道德经》中的两点思想来构建海尔的企业文化。这两点思想是(AB)。

p227 A.无胜于有

B.柔胜于刚

C.天人合一

D.无为而治

E.道法自然

5领导者素质的不断完善可以促进优秀企业文化的形成。孙子兵法提出“军人五德”,值得企业领导借鉴。五德分别指(ABCDE)。

p228 A.智

B.信

C.仁

D.勇

E.严

三、判断题

1.唯一正确的核心价值观是存在的。(X)P221

2.企业主要领导的价值观决定了企业文化的基调。(√)p221 3.领导者的示范作用关系到企业文化建设的成败。(√)P225 4.孔子有一句名言:“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讲的是领导需要有才干。(X)P228 5.美国一些百年老公司之所以能够长寿,是因为这些公司上百年来,不断紧跟潮流,改变企业的价值观。

(X)P221

6.企业家本人的价值取向、理想追求、文化品位,对企业价值观的影响是决定性的。(√)p224 7.企业家的影响力,主要是对制度层面的影响。(X)P221

8.在GE,认同企业战略被看作是头等大事,新员工参加培训后,决定是否录用,也要看是否能够接受公司的战略发展规划。(√)P224 第十章

一、单项选择题

1.中国企业文化建设的必然趋势是(C)。

p246 A.提高质量B.效益优先C.和谐管理D.科学发展观

2.“海尔是海”的价值观体现了现代新型企业价值观的(B)特点。

p244 A.吸收了西方文化的特色B.中国传统文化的积淀C.开拓创新D.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改造

二、多项选择题

1.对待外来文化方面,应遵循(ABCD)原则。

p238 A.总体原则

B.利弊原则

C.取舍原则

D.创新原则

E.舍弃原则

2.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企业优良文化与不良文化的冲突表现在(ABC)等方面。

p242 A.个人本位与集体主义

B.等价交换与奉献精神

C.感情投资与感情激励

D.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

E.科学管理与柔性管理

三、判断题

1.中国文化是“剑”,西方文化是“云”。(X)P235 2.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是结构性思维。(X)P236

3.在信念体系中,西方人对人性的假设是性本恶,而东方人则是性本善。(√)P236 4.风俗、习惯、生活方式多为评比性文化。(X)P238 5.多数中国企业在企业文化建设上处于发展期。(X)P240

6、企业文化本质上属于经济文化范畴,而思想政治工作属于政治文化范畴(√)P241 第十一章

一、单项选择题

1.(B)模式是指企业组织的不同文化群体在交互作用过程中出现矛盾时,在管理各项职能中加入对应的文化整合措施,有效地解决这种矛盾,从而有效地管理企业的过程。

P259 A.制度管理

B.跨文化管理

C.家族管理

D.系统管理

2.整合企业价值观,形成共同价值观为基础的企业理念体系,是企业文化结构的(A)。

p260 A.理念层次

B.社会层次

C.制度行为层次

D.符号层次 3.对(D)的统一是跨文化管理中最容易的部分。

p260 A.理念层次

B.社会层次

C.制度行为层次

D.符号层次

4.两种文化有机结合,选择各自精华的部分紧密融合,最有效地将双方优秀基因融合起来,成为新的文化。这种跨文化管理的类型是(C)。

p261 A.移植

B.嫁接

C.合金

D.并存

5.西安杨森、海尔及联想旗下的IBM在跨文化管理中采取的是(B)的管理类型。

p261 A.移植

B.嫁接

C.合金

D.并存

6.(C)跨文化管理的类型最适合强强联手或弱弱联合。

p261 A.移植

B.嫁接

C.合金

D.并存

7.韦尔奇在通用电气公司发起的“三环战略”和削减工作量运动,体现了美国文化的(D)特色。

p263 A.建立共同价值观

B.个人能力主义

C.软硬结合 D.务实精神

8.松下电器公司自创办以来一直把教育作为经营理念的核心,提出了“造物之前先造人”的思想,体现了日本文化的(C)特色。

p265 A.和魂洋才

B.家族主义

C.以人为中心的思想

D.务实精神 9.家族主义是(B)的企业文化的特色。

p264 A.美国

B.日本

C.德国

D.法国

10.硬性管理的制度文化是(D)企业文化的特色。p265 A.美国

B.日本

C.法国

D.德国

11.“责任”是核心价值观,强烈的质量意识可以称为是“世界之最”,体现了(A)的企业文化特色。p 266 A.大众

B.通用

C.现代

D.丰田

12.追求时尚与创新是(C)的企业文化特征。

p268 A.韩国

B.中国

C.法国

D.美国

13.在企业兼并重组中的文化整合,由集团总部“空降”的干部不宜太多,管理人员尽量本土化,该做法遵循的是文化整合的(D)。

p280 A.尊重差异原则

B.有效沟通原则

C.兼容并蓄原则

D.因地制宜原则

14.美国人说话往往直接切入主题,而中国人则喜欢先寒暄两句。这是(A)方面的文化冲突。

p275 A.显性文化

B.价值观

C.制度文化

D.人力资源

15.西方发达国家的管理人员,习惯于在法律环境比较完善的环境中开展经营,以法律条文为行动依据。而东方的企业管理,则习惯于按照上级的指令、文件来决策和行事。这是(C)方面的文化冲突。

p 275 A.显性文化

B.价值观

C.制度文化

D.人力资源

16.格力空调在巴西投资,充分尊重巴西企业文化,培养了一支忠于企业的优势队伍。对于组织内文化的差异采取的解决的模式是(C)。

p277 A.凌越

B.妥协

C.融合 D.消除

17.(A)的组织内文化差异与冲突的解决方式,可以在短期内形成统一的组织文化,不利于博采众长,因其他文化遭到压抑,而极易使员工产生反感。

P277 A.凌越

B.妥协

C.融合D.消除 18.跨文化整合的第一步是(A)。

p278 A.解冻

B.变革

C.再冻结

D.清除

19.兰德公司跟踪调查20年500家长寿大公司,认为长寿公司的特点是(B)。

p283 A.追求利润目标

B.超越利润的社会目标

C.长期奋斗

D.质量领先

二、多项选择题

1.从企业文化的结构来看,实施跨文化管理需要从(ACD)层次入手。

P260 A.理念层次

B.社会层次

C.制度行为层次

D.符号层次

E.群体层次 2.跨文化管理的类型包括(ABC)。

p260 A.移植

B.嫁接

C.合金

D.并存

E.建立 3.美国企业文化的特色是(ABCD)。

P262 A.建立共同价值观

B.个人能力主义

C.软硬结合 D.务实精神

E.家族主义 4.美国最杰出企业的价值观主要有(ABDE)特点。

p262 A.成功的企业一般有崇高的目标

B.员工参与决策和管理工作 C.忠诚

D.追求卓越

E.建立亲密文化

5.日本企业文化的特色表现在(ACD)几个方面。

P264 A.和魂洋才

B.员工参与决策和管理工作

C.家族主义 D.以人为中心的思想

E.建立亲密文化

6.日本企业经营模式的“三大支柱”是(BCD)。

p264 A.人才开发

B.终身雇佣制

C.年功序列制

D.企业工会

E.建立亲密文化 7.德国企业文化的特色表现在(ACDE)方面。

p266

A.硬性管理的制度文化

B.终身雇佣制

C.民主管理的参与文化 D.基于责任的质量文化

E.以人为本的和谐文化

8.德国企业以人为本的和谐文化,体现在(ABCE)。

p267 A.普遍尊重员工

B.注重务实能力

C.劳资关系融洽

D.基于责任的质量文化

E.重视企业兼并重组过程的文化整合 9.法国企业文化的特色是(ABC)。

P267 A.远大目标

B.浪漫人情味

C.追求时尚与创新

D.基于责任的质量文化

E.重视企业兼并重组过程的文化整合 10.(AC)国家的企业很好地吸收和运用了儒家思想。

p262-272 A.日本

B.美国

C.新加坡

D.法国

E.印度

11.跨国经营的过程中,中国企业遇到的困难和挑战有(ABCD)。

p273 A.国外环境的陌生

B.跨国沟通的困难

C.利益冲突

D.文化冲突

E.管理冲突 12.跨文化管理的任务可以分解成(ACDE)工作。

P284 A.识别文化差异

B.高度重视文化的作用

C.控制和利用文化差异 D.防范和化解文化冲突

E.进行文化整合,实现文化融合 13.在跨文化企业中,文化冲突主要表现在(ABCDE)。

P275 A.显性文化冲突

B.价值观冲突

C.制度文化冲突

D.经营思想与经营方式冲突

E.人力资源方面的冲突

14.跨国公司面临的文化冲突具有(ACDE)特征。

P276 A.非线性

B.直接性

C.间接性

D.内在性

E.交融性 15.企业跨文化整合的原则是(ABCDE)。

P278 A.正确认识文化差异

B.尊重驻在国文化

C.求同存异 D.管理人员本土化

E.加强冲突管理

16.通过“海尔兼并黄山电视”案例的总结,在兼并重组中的文化整合,需要做到(BCDE)。

p283 A.正确认识文化差异

B.高度重视文化的作用

C.高度重视人的工作 D.坚持先进文化的强势地位

E.恰当处理文化冲突 17.文化融合的基本前提是(ACE)。

p284 A.确认原则

B.高度重视文化的作用

C.相互理解 D.坚持先进文化的强势地位

E.相互尊重

三、判断题

1.跨文化管理行为常常发生在企业到本土之外进行的企业合资、合作和兼并等行为中。(√)p260 2.“和魂”实际上是以道家思想为代表的中国文化的产物,是“汉魂”的东洋化。(X)P264

3.美国企业的运行机制基本上建立在理性基础上,严格的组织体系、完善的管理制度、认真的管理态度造就了厚重实力和生产的高效率。(X)P265

4.德国企业的文化特征是追求自信、个性、多样化和勇于冒险。(X)P267

5.虽然文化差异是一种普遍现象,但是西方国家的不同文化间没有文化差异。(X)P273 6.“西方追求卓越,东方追求和谐”是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的显著差异。(√)P273

7.正式规范是指在企业日常生活中的习惯和风俗等差异,由此导致的文化冲突可以通过长期的文化交流融合来妥善处理。(X)P277

法律顾问企业管理知识复习要点:企业资本运营 篇7

专利是发明创造, 是一种合法垄断, 是公开的技术、法律和经济信息。一般情况下专利是指符合专利条件的发明创造或者是具有专利性的发明创造, 其专利性就包括新颖性、使用性、创造性。专利运营主要包括以下两种方式:专利转让和专利许可。因此主要针对这两种方式谈谈企业在专利运营中可能发生的法律风险, 包括:主体瑕疵的风险、客体瑕疵的风险、支付费用的风险。

一、主体瑕疵的风险

(一) 形成原因

任何法权的要素里都会有主体, 专利转让和专利许可过程中如果主体存在瑕疵, 也即是权力交易人存在瑕疵将会导致专利运营状态不稳定, 结果不明确, 权属不清晰, 也将引发后续链条式的法律风险, 合同效力不明确, 产生责任承担问题。在实践中形成主体瑕疵风险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

1、并非真实专利权人。

比如某发明创造的专利权人死亡时立遗嘱将其专利权权属无偿转让给其学生, 其学生成为该项发明创造的合法专利权人, 而发明者的儿子擅自与某企业签订专利转让合同将该项专利予以转让, 企业将这项专利运用于其产品之后与其学生发生法律纠纷。

2、设计者转让职务作品专利权。

比如不具备民事主体资格的某研究所的从事技术研究开发、转让等活动的课题组、工作室或者个人擅自以自身名义与企业签订专利转让或者专利许可合同, 将职务作品专利权予以转让或者许可。实践中这种法律纠纷发生较多, 在此需要对职务作品的权属进行说明。根据法律规定, 所谓职务发明创造是指为执行本单位的任务或者主要利用本单位提供的物质技术条件所完成的发明创造。职务发明创造申请专利的权利属于该单位, 申请被批准后, 该单位为专利权人, 当然发明人或者设计人也可以与单位就发明创造的权利归属进行特别约定。

3、专利权属约定不明。

比如某高校与某研究所签订一项委托技术开发合同, 合同中没有约定专利技术成果的权属或者没有明确约定权属划分以及责任承担的权属补救, 这样就导致了专利技术主体资格模糊, 究竟归属于某高校还是归属于某研究所, 是否是共同享有专利权。委托技术开发只是约定不明的一种情形, 在实际生活中还有其他权属约定不明的情况造成主体资格有瑕疵, 因而在以后的专利运营中就产生了法律风险。

(二) 防范措施

企业该如何防范在专利运营过程中因为主体资格的瑕疵而引发的法律风险?针对以上总结出的实践中引发风险的原因, 企业在专利运营中最主要的就是审查转让人或者许可人的主体资格。

1、查阅登记资料。

法律规定专利申请或者转让都必须向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提交相关文件以及向专利行政部门进行登记, 由专利行政部门进行公告, 因此在许可或者转让之前可以到相关专利行政部门查询该项专利的登记资料。

2、审查权属证书。

仔细审查专利权属证书上的权利人是否与相对人一致。企业在受让某项技术专利之前会接触到与该专利相关的各项文件, 要防范主体瑕疵引发的法律风险就要仔细审查该项专利的权属证书上到底谁是权利人, 权属证书具有排它公证的官方权威性。

3、审查其他文件。

在相对人并非原始专利权人的情况下就要审查其授权转让或者许可的证明文件, 并且要审查其证明文件的合法性, 主要从文件形式、文件内容、文件时间性、文件效力、文件证明单位、取得该文件的手段或者方式来审查它的合法性。只有在相对人取得合法的授权转让或者许可的文件的情况下, 他才是合法的专利权人, 才具有专利运营主体的适格性。

4、避免与身份模糊主体签订契约。

在与科研单位进行专利运营的活动时应尽量避免与其内部不具备资格的课题组、工作室、个人签订专利运营合同。一般情况下职务发明创造申请专利的权利属于该单位, 申请被批准后, 该单位为专利权人, 发明人或者设计人也可以与单位就发明创造的权利归属进行特别约定。企业在作为外部第三人时要审查清楚其内部的特别约定较为困难, 所以在进行专利运营活动时应尽量避免与不具有资格的内部设计者签订合约。

二、客体瑕疵的风险

(一) 形成原因

专利运营中的客体也即是作为标的的专利及专利权本身, 如果专利存在瑕疵将直接导致专利运营目的无法实现, 专利受让方或专利被许可方所要追求的预期效果无法实现, 在前序工作中投入的成本和精力都将白费。在实践中形成客体瑕疵风险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

1、专利期限风险。

专利一个最大的特点即是时间性, 这一特点是所有知识产权与有形财产权的主要区别之一, 知识产权仅在法律规定的期限内受到保护, 一旦超过法律规定的有效期限, 这一权利就自行消灭, 相关知识产品即成为整个社会的共同财富, 为全人类所共同使用。《专利法》第42条对专利权保护期限的规定如下:“发明专利的期限为20年, 实用新型专利权和外观设计专利权的期限为10年, 均自申请日起计算。”专利运营围绕的客体可能已经超过其保护期限进入公共领域而不具有合法垄断性, 或者相对方隐瞒了有关专利期限方面的真实信息, 导致企业所受让或者许可的专利与其预期利益不符, 这些都是引发专利期限风险的原因。

2、专利不完整风险。

法律规定专利转让人所转让的专利应该完整、无误、有效, 能够达到约定目标。专利不完整通常是指技术上的不完整, 而不是指法律手续方面的不完整, 技术的不完整将直接导致专利运营无法达到约定目标。专利资料不完整, 比如缺乏其中某一项技术资料, 缺乏某一项工业流程的操作方案, 缺乏对某一个必备关键设施的使用说明, 这些都会导致企业无法很好的实施专利, 运营专利, 无形地给企业增加了成本。

3、专利状态不稳定风险。

专利状态不稳定的风险与专利无效宣告制度有关。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按照《专利法》规定的程序授予的专利权被推定为有效, 但是, 由于各方面的原因, 有可能对不该授予专利权的发明创造授予了专利权。《专利法》第45条规定, 任何单位或者个人都可以在规定的时间内请求专利复审委员会宣告不符合法律规定的专利权无效。以及由于审查失误、异议未及时提出, 外观设计、实用新型专利申请无须经过审查等原因也可能导致专利无效。各种原因都可能会导致专利状态不稳定, 继而影响到专利运营状态也不稳定, 专利运营效果可能随时受到任何外来第三人的干扰, 一旦被宣告无效将给企业带来极大的损失。

4、专利地域风险。

地域性是专利的一个最主要的特点, 因为专利权是权利人依据不同国家的法律分别付出了不同的代价而取得的, 因而依据不同法律产生的专利权是相互独立的, 不依赖于其他国家的法律。《巴黎公约》关于专利的独立性解释就可以很好的解释地域性原则, 认为不同国家对同一项知识产权提供保护时, 专利权是否穷竭, 其受保护的程度以及为专利权人提供的司法救济方式等同样具有地域性, 完全取决于提供保护国家的法律。专利地域性特点可能导致企业经转让或许可所得的专利在其将要使用或者运营该专利的地方是不合法的, 是毫无专利可言的, 专利产品在他国的使用、制造、销售以及允诺销售变成了侵权行为, 专利产品在保护地域外被大量复制, 丝毫不受保护, 甚至该专利产品在保护地域外要向同一专利的专利权人缴纳许可使用费用, 对企业来说也就要进行二度专利运营, 前一次的将成为无用功, 甚至为此背负侵权责任。

(二) 防范措施

客体的瑕疵风险相对于主体瑕疵风险来说更复杂, 针对以上列举的风险企业应该有顺序的全面地进行审查防范。

1、查阅登记资料。

同主体瑕疵风险的防范方法一样, 企业首先应该到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查阅该专利的全面信息, 查阅其申请日、批准日, 是否有经过转让或者许可、是否为有效专利, 查阅保护期限截止日期等信息。

2、专业审查。

企业在专利运营过程中应该配置有自己专业的专利运营技术专家, 在交易过程中运用其专业的技术知识经验来审查该项专利本身是否完整, 是否有效, 是否能够在正常的环境条件下有效的实施, 审查是否缺乏关键的技术资料或者核心的操作方案。

3、保证性约定。

自行审查是企业防范风险的一个方面, 在仔细审查的基础上有些风险是仍然无法被规避的, 那么事前的保证性约定就成了必要。企业可以与相对方明确约定相对方应该完整提供所转让专利的全部技术资料, 包括工艺流程、技术操作方案等书面资料, 明确约定该专利是有效专利, 在有效期内且符合企业所预期的运营时间, 违反上述约定将承担一定的法律责任。同时为避免专利状态不确定可与相对方约定责任分担, 若相对方出于恶意则由其承担企业的损失, 若非恶意则双方责任适当分担。

4、运用国际保护。

针对专利的地域性风险, 企业要善于关注和灵活运用专利国际保护的法律规范, 密切关注专利保护地域与专利即将运用地域的专利法律规范方面有何冲突。当然企业首先要确知相对方转让或许可的这项专利在主要运营地是不存在地域保护差异的。其实为了促进国际货物贸易的发展, 保证专利产品跨国流动的快速增长趋势, 许多国家组织缔结了一些颇有成效的条约来扩大专利的保护范围, 使专利更快捷、更方便的在另一国或几国得到专有权的保护, 比如专利合作公约 (PCT) 。如果企业所得到的该项专利是经过这种国际申请程序所获得批准的将大大减少其将来的风险, 特别是对于将用该项专利做大范围的跨国贸易的企业来说更是极大的便利。

三、支付费用的风险

(一) 形成原因

专利运营中无论是转让和许可都可以看作是对专利这种特殊商品的一种贸易, 简单来说贸易的买卖双方的义务分别就是支付费用和交付货物。支付费用是专利运营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 企业在专利运营中如果作为专利出让方或者专利许可方就应该对支付费用风险予以谨慎的防范, 否则等于将自己长时间的脑力资金投入的成果白送于人, 更严重的是透露自己更多的商业机密, 威胁到本身的生存地位。导致这种风险的主要几个原因有:

1、相对人恶意逃避其支付费用的义务。

实践中经常会出现相对人恶意逃避支付义务的情况, 或者只是支付小额的费用再拒绝支付或者实施拖欠政策, 这不仅仅是在专利运营过程中会出现的情况, 这在任何交易中都有可能会出现。主观动机当然会存在多样性, 在专利运营过程中出现这种恶意逃避有一种特殊的恶意动机就是套取该专利的技术信息以及该企业的商业秘密及其长期的商业规划。

2、相对人的财产状况恶化。

相对人主观上并非恶意逃避其支付费用的义务, 只是在其主观范围之外发生了财产状况恶化的情况, 导致其无法支付专利运营过程中发生的费用, 或者只能支付一部分, 或者按照法律规定企业与相对人因为专利运营而发生的债权不具有优先性, 无法优先受偿。

3、专利估价引发的风险。

专利运营交易的前提就是对标的进行准确的估价, 专利的估价相对于有形商品的估价来说要复杂许多。估价过低对企业来说是做亏本生意, 亏到什么样的程度, 引发什么样的风险也是无法预期的;估价过高对企业来说要随时准备承担相对方的合同纠纷, 高到一定程度会引诱相对方找各种理由使合同无效或可撤销。

(二) 防范措施

针对以上几种引发支付费用风险的原因, 企业可以从几个方面予以防范:

1、考查相对人。

对专利运营相对人进行有效的事前考察措施, 考察其所在区域, 考察其财产状况, 考察其信用程度, 考察其主要经营范围以及进行专利运营的主要目的。最主要的是考察其财产状况, 其财产的构成以及组成形式, 有多少坏账死帐, 其信用程度是否良好等等。

2、提供担保。

要求专利运营相对人提供必要的财产担保, 针对其专利的价值提供一定比例的担保, 减少因相对人的财产状况变化引发的一系列交易风险, 至少能保证企业的债权能够具有优先性, 享有优先受偿权。同时也可以遏制某些恶意的交易相对人做出逃避支付费用义务的可能性。

3、准确地技术估价。

从技术上对该项专利进行准确的估价, 对影响专利成本极其实施的各个方面都做出全面的评估, 当然首先最重要的两项就是专利里包含的“技术”和“权利”, 其次要对以下的几个要素进行标准估算:专利和其他知识产权、专有技术信息;人员;硬件、软件和设施;客户、供应商;外部合约、外部许可;专利诉讼与维护;侵权执行和侵权防卫;研发/咨询服务;行政管制支持服务;一般陈述和担保书。另外为了给准确的估价作一定的巩固效果可以在定价协议中作一些补充说明, 说明在定价实施后对某方显失公平的情况下该如何由向对方补偿, 比如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 或者补偿支付一部分费用, 或者给予实施自己的专利, 实现双方专利使用自由等补偿措施, 以此来使支付费用的风险最小化。

企业在专利运营过程中会遇到很多风险, 包括技术风险、资金风险、和法律风险, 相对于技术风险和资金风险来说, 法律风险的隐秘性更强, 可能埋伏于任何阶段, 一旦爆发将带来致命的打击, 因此在现时代的知识经济和法制经济的时代, 企业要善于运用法律这个武器来保护自己, 给自己的商业活动和企业发展保驾护航, 进而促进整个社会经济环境的良性发展, 增强中国企业与国际商业巨头的对冲能力, 从而融入到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潮中。

摘要:专利运营是企业运用其无形知识产权的一个重要方法, 良好的专利运营不仅可以保持企业资产的良性发展, 同时还可以在今后的商业竞争中为企业提供有利的武器和坚实的后盾。因此对专利运营中可能发生的法律风险提高防范意识是企业确保其稳定快速发展所需的战略必备思想。专利运营的主要方式包括专利转让和专利许可两种。其风险集中发生在主体瑕疵、客体瑕疵、以及支付费用的瑕疵。

关键词:专利运营,专利转让,专利许可,企业防范

参考文献

[1]、陈晓峰.企业知识产权法律风险防范[M].中国检察出版社, 2007.

[2]、徐红菊.专利许可法律问题研究[M].法律出版社, 2007.

[3]、 (美) 理查德.瑞兹盖提斯著;金珺, 傅年烽, 陈劲译.企业知识产权估价与定价[M].知识产权出版社, 2008.

[4]、顾海波, 隋军.高技术企业专利保护之思考[J].中国发明与专利, 2007 (3) .

[5]、冯小青.企业知识产权战略[M].知识产权出版社, 2008.

[6]、许伯桐, 毕凌燕, 祁明.现代企业知识产权保护[M].中山大学出版社, 2007.

上一篇:夕阳在哭泣作文下一篇:走月亮小练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