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意识学科建设论文

2022-04-2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增强高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凝聚力和引领力,实现以主流意识形态引领多样化社会思潮,是关乎“双一流大学”建设成效和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的重要课题。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社会主义意识学科建设论文 (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社会主义意识学科建设论文 篇1: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污名化”现象剖析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在各种复杂因素的作用下,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过程中存在“污名化”现象。该现象具有深刻而复杂的历史背景,根源于对意识形态概念的曲解、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中的悬空化现象和西方敌对势力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诋毁。要有效避免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污名化”现象就必须尊重差异,包容多样,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多样化社会思潮,批判和抵制各种错误思潮,理直气壮地宣传和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

关键词: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污名化

改革开放以来,国际国内的复杂形势使我国的意识形态领域呈现出了复杂的态势,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毫不动摇地高扬马克思主义旗帜的同时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当前,曲解意识形态概念的基本内涵,诋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赋予“意识形态”一词贬义色彩,使意识形态“污名化”的现象值得我们高度关注。

一、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污名化”的历史背景

首先,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处于低潮的客观现状使一部分人的社会主义信念产生动摇,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产生一定的怀疑。自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以来,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遭受了巨大的挫折,世界社会主义运动进入低潮期。在这种情况下,国际上各种反马克思主义思潮或非马克思主义思潮趁机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进行了恶毒地攻击,严重诋毁了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理想在人们心目中的美好形象,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构成了巨大的挑战。

其次,经济全球化带来的世界单质化和历史扁平化消解了人们对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认同。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伴随着全球市场的日益形成和国际交往的日益频繁,各国的同质性越来越大,世界单质化的倾向越来越明显。同时,社会主义国家和资本主义国家由于长期共存,历史扁平化的倾向也越来越明显。在这种条件下,看似“中立”的全球主义也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构成了严重的挑战,具有很大的迷惑性。

再次,以市场化为趋向的社会改革也影响了人们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认同。当前,我们正在致力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要强调的是,我们倡导的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市场经济,而不是资本主义性质的市场经济。然而,在实际的改革过程中,有的人把利益导向作为市场化改革的主要内容,导致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等腐朽思想滋生泛滥,致使一部分人歪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鼓吹取消公有制,主张实行全面私有化的市场经济。

最后,多元化的社会构成也消解着人们对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认同。改革开放以来,社会转型,经济转轨,社会分层和社会利益日趋多元,生活方式日益多样化,总之。种种多元化的社会现实,决定了人们社会价值观和社会思潮的多元化,这对于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一元化指导提出了严重的挑战。

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污名化”的基本表现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污名化”现象的重要表现就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被公然诋毁。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宣扬马克思主义过时论,否定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我国意识形态领域内出现“马克思主义过时论”、淡化主流意识形态的倾向可以说是资本主义意识形态诋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最好注脚。宣扬“马克思主义过时论”和“马克思主义边缘化”,公开否定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和现实意义,是当前一部分所谓“公共知识分子”诋毁、否定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要伎俩。“马克思主义过时论者”为达到攻击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目的,常常采取以下方式:曲解马克思主义者的基本思想(如邓小平的不争论思想),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杀鸡取卵、断章取义;错误判断当前中国社会形态与社会性质;故意放大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的矛盾和问题;把马克思的个别过时的论断和观点置换为马克思主义理论过时。当前在知识分子队伍中,认为马克思主义已经过时的观点,仍有相当的市场。某些理论工作者和高校教师,甚至在课堂内外公开提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已经过时,认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也解决不了当前中国的实际问题,主张用非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取代马克思主义。一些所谓“公共知识分子”等公开否定四项基本原则,主张资产阶级自由化。还有少部分人,公开诋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诋毁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制造三大理论成果与马克思主义之间、三大理论成果之间的对立。他们或者用毛泽东思想否定邓小平理论;或者用邓小平理论否定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或否定毛泽东思想;或者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否定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或邓小平理论。

(二)歪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鼓吹取消公有制,实行全面私有化的市场经济

自从上世纪80年代我国逐步实行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以来,“取消公有制,实行全面私有化”、“资本统治劳动”、“市场经济条件下,两极分化不可避免”的市场原教旨主义尾随而来。市场原教旨主义作为一种影响巨大的意识形态直接作用于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企图误导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的方向。全盘私有化的主张对于社会主义国家而言实质上就是对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釜底抽薪。虽然我国政府对新自由主义思潮“西化”中国的企图始终保持着清醒的头脑,但是其社会影响不可低估。市场原教旨主义不但把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视为市场经济无用的附加,更视为市场经济的牢笼和阻碍,其目的是通过大力鼓吹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优越性,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去意识形态化”,从而在思想上、经济上根本颠覆社会主义制度。

(三)否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鼓吹多党制,实行资产阶级党政民主

一部分“政治浪漫主义者”鼓吹多党制和宪政民主的实质就是否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推翻无产阶级专政,在中国建立资本主义制度。他们认为,我国现行政治体制存在的权力软约束、腐败、权大于法、民主化程度低等弊病都是由一党专制政体和集权造成的,因此主张用“宪政民主体制”代替四项基本原则,其真实目标并非促进中国社会的政治文明而是颠覆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鼓吹多党制的实质就是否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推翻无产阶级专政,在中国建立资本主义制度。

(四)歪曲社会主义主流文化,鼓吹消费主义,大肆宣扬大众文化

改革开放以来,西方消费主义文化和意识形态正在迅速扩张。消费主义鼓噪消费是生活的主要目的,一味地宣扬极端个人主义和消费至上,以追求享乐主义为目的的生活方式和意识形态。在消费主义的影响下,媚俗的大众文化借势迅速蔓延。某些电视选秀等节目,过度娱乐化,以收视率为唯一目标,对广大人民群众尤其是青少年产生了非常消极的影响。消费主义指导下的大众文化最大的危害就是使广大人民群众在不知不觉中对西方资本主义宣扬的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产生价值观认同,最终从文化上颠覆社会主义制度。与此同时,近几年来,在历史学领域,历史虚无主义思潮蔓

延,否定中国人民爱国主义行为、诋毁毛泽东、周恩来等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言论时有出现。这些观点力图从历史的角度否定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传统,根本否定社会主义制度存在的历史基础。我国既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又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这种双重性质决定了否定社会主义主流文化对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造成的冲击将更为严重,并直接威胁到中华民族几千年积累的优秀民族文化传统。

总之,尽管国际国内各种消解和诋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思潮披着形形色色的面纱,怀揣着林林总看似自洽的逻辑,具有相当的迷惑性和欺骗性。但是,我们应该清楚地看到,各种消解和诋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社会思潮从根本上违背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违背了中国具体的国情与文化,与马克思主义根本对立。其根本目的是否定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推翻共产党的领导,颠覆社会主义政权,引导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

三、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污名化”现象的成因

(一)“意识形态”概念被曲解为“虚假意识”和“政治标签”

意识形态是随着近代西方哲学发展而形成的一个重要范畴。对其解释和界定,国内外见仁见智,众说纷纭。意识形态现已成为一个内涵丰富、复杂多变、歧义丛生的政治哲学概念。正是因为如此,意识形态的概念被“污名化”成为可能。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对意识形态概念做出了科学的界定。马克思主义话语和视野中的“意识形态”概念需要系统、全面的理解和分析。一般意义上讲,马克思主义认为,意识形态是指反映特定阶级利益的、系统地、自觉地、直接地反映社会经济形态和政治制度的思想体系,是社会意识诸形式中构成观念上层建筑的部分。在阶级社会中,由于统治阶级把自己的特殊利益抽象成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利益,因此,阶级社会的意识形态通常是“虚假的意识”。

然而当前,一方面,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概念被曲解为“虚假意识”。有个别学者对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概念进行了有意或是无意的肢解,从而从根本上曲解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概念的基本内涵。他们紧紧抓住马克思早期关于意识形态的个别论断,意识形态的“要害是为现状辩护,因此它是‘虚假意识’”,认为意识形态的实质功能就是统治阶级把自己的特殊利益抽象成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利益,“赋予自己的思想以普遍性的形式,把它们描绘成唯一合理、有普遍意义的思想”,以达到支配全体社会成员的思维和意识、维护其统治地位的企图。因此,意识形态所反映的利益是狭隘的利益,是虚假的普遍利益,意识形态具有虚假性和欺骗性,其真正功能在于为统治阶级的统治服务和统治现状服务。诚然,他们关于意识形态的这种认识的确来源于马克思。

但是,他们有意地回避而且忽略了一个重要的逻辑前提,即意识形态的虚假性根源于阶级社会的阶级对立,换言之,意识形态的虚假性特点只存在于严重阶级对立的阶级社会之中,而对于剥削阶级作为阶级已经被消灭的社会主义社会来说,意识形态所反映的阶级利益是广大人民群众的普遍利益,因此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不是虚假的,而是真实的。基于意识形态“虚假性”的前提,意识形态的“权威性”受到质疑。在意识形态威信扫地的同时,意识形态成为贬义词。值得注意的是,“意识形态虚假论”在学术界似乎越来越受到“追捧”,成为一些所谓经济学家和法学家诋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鼓吹私有化和民主宪政的“哲学依据”和“理论根据”。

另一方面,在社会生活实践中,意识形态被曲解为“政治标签”。有人认为所有的意识形态都是为少数统治阶级利益服务,为少数人的统治合法性进行辩护的政治工具,不具有实质而普遍的意义。按照这样的逻辑,他们认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中国共产党为维护政治统治的合法性而坚持和维护的一种政治标签,是可有可无的东西。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对维护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来说是必要的,而对于经济发展,对于大众来说,则是毫无意义的,甚至是约束经济发展,约束改革的重大阻碍,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和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改革、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完全是“两张皮”,是相互对立的。与此同时,他们还把新中国成立以后到把改革开放之前(尤其是“文化大革命”期间),我们党在领导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过程存在中的“以阶级斗争为纲”、“政治挂帅”等左倾错误看做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基本内容,忽视或者诋毁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体系做出的与时俱进的创新和发展,把意识形态与冷战思维、政治斗争、强制灌输、思想压制等联系在一起,将意识形态与政治斗争的残酷性和虚伪性联系在一起,赋予意识形态更多贬义色彩。

(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悬空化”现象

当前,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在某种意义上存在“悬而不落,空而不实”的悬空化现象。具体来说,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所内含的一部分思想理论与实际脱节的现象还比较严重,对一些人民群众疑惑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不能做出较好的回答。改革开放以来的理论创新对一些与社会现实和理论传统密切相关的“党的阶级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界定”、“社会主义优越性”、“市场经济与公有制相结合问题”等基础性和根本性问题,在理论卜的论证还不够充分。理论创新如果不能针对广大人民群众的理论困惑自圆其说,不能对实际问题做出具有说服力的解释,就会使党的思想理论在某种意义上看起来大而不当、空洞无物,导致党的思想理论说服力和感召力不足。

其次,党的思想理论在宣传教育过程中以自上而下的灌输为主,流于简单化和形式化。突出表现为部分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对于马克思主义的重视只停留在口头上和笔头上,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政治标签,哪里需要,哪里贴,大搞“两层皮”,在实际工作中,处处违背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论;基层干部的理论学习要求不严,形式老套,师资严重不足,并且流于形式。开会读文件,散会写体会;强行摊派党报党刊;领导干部政绩观扭曲;中小学生的政治课以强制灌输为主;大学生的两课教育形式化严重,多数老师在授课时照本宣科,不注重授课的效果。多数学生被动学习,学习的目的仅为拿学分。大学生的两课教材与高中的政治课内容相差无几,形式单一,内容单调,容易引起学生反感;有些媒体的意识形态宣传多使用抽象的文件语言,缺乏生动、形象的马克思主义教育;也有媒体,尤其是网络媒体在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宣传教育方面缺乏主旋律,风花雪月、社会不公等负面内容曝光过多,不仅没有起到正面的积极作用,相反对社会风气的败坏起到了推波助澜的消极作用。

再次,党的思想理论宣传存在空白地带,作为社会沟通桥梁和纽带的社会中间组织的意识形态工作几乎是空白。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不断出现新的空白点甚至是空白地带。在调查过程中,我们发现民营企业、会计师、律师等社会中介组织

的意识形态教育亟需加强,互联网、手机等新媒体也需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尽快占领。

当前,民营经济已经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民营企业不仅增强了社会主义经济活力,而且解决了大量社会成员的就业问题,民营企业成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阵地。会计师、律师等社会中介从业人员大多是自由职业者,有知识,有文化,积累了一定的财富。社会中介组织是现代社会中重要的社会团体,是政府和社会之间重要的沟通桥梁,在社会意识形态的形成和传输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然而目前对民营企业、中介从业人员的意识形态教育缺乏配套的制度机制,单纯依靠体制内(党的宣传系统)的宣传教育明显刚性过强,力度不够,并且覆盖面过小,效果不理想。对民营企业和各类中介组织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非常薄弱。

在当前的信息社会,在互联网上,意识形态的存在形式、传播方式、作用方式及斗争形式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互联网盛行的信息时代,承载着各种意识形态的文学作品、理论文章、新闻报道、思想观点,在互联网上能够自由地、快捷地同时也是激烈地争夺着全球有限的受众。然而,当前我们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互联网上的建设存在明显的不足,因此,如何在互联网、手机等新媒体上唱响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旋律也是一个非常值得注意的新问题。

(三)西方敌对势力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攻击

20世纪90年代,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冷战虽然结束,但西方敌对势力一刻也没有放松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攻击和诋毁。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借全球化浪潮之机,宣称“意识形态终结”,鼓吹“全球共同价值”、“人类普适价值”、“全球意识”和“全球公民社会”等概念,在其话语体系中,将社会主义制度诬蔑为专制制度、将社会主义国家丑化为集权国家,将资本主义制度美化为自由民主制度。

美国中央情报局制定了对付中国的《十条诫令》,采取一切可能手段攻击中国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对中国实行和平演变战略。《十条诫令》中明确指出要“尽量用物质来引诱和败坏他们的青年,鼓励他们藐视、鄙视、进一步公开反对他们原来接受的思想教育,特别是共产主义教条。替他们制造对色情奔放的兴趣和机会,进而鼓励他们进行滥交。让他们不以浮浅、虚荣为羞耻。一定要毁掉他们强调过的刻苦耐劳精神。”“一定要尽一切可能,做好传播工作,包括电影、书籍、电视、无线电波……和新式的宗教传播。只要他们向往我们的衣、食、住、行、娱乐和教育的方式,就是成功的一半。”“要不断制造消息,丑化他们的领导。我们的记者应该找机会采访他们,然后组织他们自己的言辞来攻击他们自己。”“要利用所有的资源,甚至举手投足,一言一笑,都足以破坏他们的传统价值。我们要利用一切来毁灭他们的道德人心。摧毁他们的自尊自信的钥匙,就是尽量打击他们刻苦耐劳的精神”。

美国前国务卿杜勒斯明确提出了攻击和诋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和平演变战略。他明确主张西方要对社会主义国家奉行一种不同于遏制政策的更为有力或更为主动的政策。他要求西方资产阶级及其政治领导人,必须时刻记住对苏维埃共产主义制度下的占世界1/3的人口的“解放问题”,他声称美国作为“自由世界的领导者”,要带头推销西方的“价值观念”,发挥它的“深远影响”,“以缩短共产帝国主义的预期寿命”。他还主张要促使社会主义国家变成“粗野、撒谎、酗酒和吸毒”的国家,要找到诽谤社会主义国家方法。美国前驻意大利大使理查德·加得勒1983年3月20日发表于《纽约时报杂志》的题为《在意识形志领域推销美国》的文章中提出,“决定美国资本主义命运和前途的是意识形态,而不是武装力量。”作为美国官方意识形态的一位谋士,他从美国总体战略高度上提出了一份较为全面的“建议书”。突出、反复强调和论证意识形态的斗争,远比最现代化的飞机大炮,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和效应。为此,他极力鼓吹要“与我们的对手展开一场意识形态的战争”,要在全世界“宣传美国的理想”,要向全世界“宣传美国的价值观念”。

四、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污名化”的应对之策

有效应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污名化”现象是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首要和关键问题。要有效避免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污名化”现象就必须尊重差异,包容多样,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多样化社会思潮,批判和抵制各种错误思潮,理直气壮地宣传和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

有效避免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污名化”现象必须依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改革开放以来,和平与发展逐渐成为新时期的主题和历史发展的大趋势,意识形态领域也发生二大新变化。一是意识形态的文化化趋势。文化要素越来越成为意识形态的主要组成部分,意识形态的凝聚力和吸引力逐步由主要通过政治方式,向以文化为主要表现力的综合方式转变。作为意识形态内核的政治思想和政治纲领日益与文化结缘,更多地借助文化和道德力量获得更加广泛而卓有成效的传播,逐步内化到人们的生活世界之中。二是意识形态的学术化趋势。当前意识形态作为政治标签的刚性特征正在逐渐被学术研究的理性话语所替代,意识形态日益渗透到学术研究之中,通过学术思潮、学术话语等加以表达,通过学科建设和国民教育体系扎根,二者日益融合。三是意识形态的日常生活化趋势。各种意识形态以其特殊的文化理念和价值符号,以长期潜移默化的功能作用于人们的现实生活中。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越来越多地体现着意识形态的价值追求。总之,在意识形态的文化化、学术化和日常生活化的背景下,意识形态表面上看起来似乎被淡化了,但实际上,意识形态已经渗透到生活和学术中被不断泛化和强化,对社会政治生活发挥着持续的影响力。针对当代历史的大趋势和意识形态的新变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表现和文化灵魂,对新特征和新挑战做出了积极的回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指导下,充分借鉴和吸收了中国传统文化和当代世界前沿理论的精华和养分,按照逻辑的展开性、现实的广延性与历史的涵容性相统一的原则,进行了理论的自觉建构,对于消除人们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误解,从而凝聚共识,引领多样化的社会思潮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有效避免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污名化”现象必须研究意识形态的内在矛盾特点,防止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误解。正确认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意识形态性与科学性的关系,既不能以意识形态代替科学,走向“泛意识形态化”,也不能否认意识形态的地位,走向“反意识形态化”;正确认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理想性与现实性的关系,既不能陷入意识形态崇拜,用意识形态衡量一切,使意识形态走向空洞说教,也不能把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实用主义化;正确认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阶级性与人类性的关系,既要从人类共同理想角度看到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历史合理性,又要坚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阶级立场,既不能忽视当前的意识形态斗争,又不能搞意识形态扩大化阻碍改革开放事业。

有效避免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污名化”现象必须旗帜鲜明地反对思想文化领域中的各种错误思潮,坚定不移地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去占领思想文化阵地。21世纪的实践已经充分证明,苏东剧变后,西方社会的三大预言(布热津斯基的《大失败:20世纪共产主义的兴亡》断言共产主义将最终消亡、福山的《历史的终结》断言西式民主制度将一统天下、“华盛顿共识”断言新自由主义模式将成为全球普遍模式)已经破产,因此我们有信心和有能力对以各种名义否定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错误思想,予以批驳和抵制,决不能任其泛滥,影响视听,污染社会,动摇人心。一定要清醒地认识到,“非意识形态化”虽然在形式上以各种面貌出现,似乎反对一切意识形态,但其核心是否定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意识形态终结论的实质就是宣扬共产主义意识形态的终结,就是宣扬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唯一性,倡导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霸权。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中,我们一定要排除各种错误思想干扰,坚定不移地用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去占领思想文化阵地。必须取缔和制裁挑衅性的思想观点和反动的政治观点,对否定四项基本原则的挑战和攻击,必须坚持原则,敢抓敢管,毫不手软。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污名化”的实质就是否定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否定共产党的领导,否定社会主义制度。对此,必须旗帜鲜明地反对,在大是大非面前,要力戒暧昧和误导。

作者:钟 君 郑承军

社会主义意识学科建设论文 篇2:

高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凝聚力和引领力分析

摘 要: 增强高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凝聚力和引领力,实现以主流意识形态引领多样化社会思潮,是关乎“双一流大学”建设成效和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的重要课题。其根本标尺是高校在党的全面领导下,始终坚定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时刻发挥文化传播与引领作用、完成“两个巩固”的现实任务;实践要旨是将“立德树人”作为育人目标,培育社会需要的时代新人;战略选择是在国家“两个阶段”的顶层设计下寻求高校现代化可持续创新发展的新路径,从而长效发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凝聚力和引领力。

关键词: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高校;凝聚力;引领力

“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全党特别是宣传思想战线必须担负起的一个战略任务。[1]”高校意识形态工作是关切到国家意识形态的重要一环。近年来,理论界围绕高校意识形态建设主要探讨了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运用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和相关社会学原理阐释“高校意识形态”的内涵;二是分析大数据时代对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影响[2]及意识形态话语权问题[3];三是从方法论角度研究新时代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逻辑理路及其实现路径[4]。由此可知,当前学术界关于高校意识形态问题的研究较为系统,但尚有一定的学术空间,需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将高校意识形态建设聚焦到凝聚力和引领力的提升这一层面。

一、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衡量高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凝聚力和引领力的根本标尺

“意识形态决定文化前进方向和发展道路。必须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5]党的十九大报告对强化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提出了明确要求,这是我们做好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指针。高校是各种意识形态活跃的土壤。只有在党的领导下始终坚持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发挥文化传播与引领作用、切实做好“两个巩固”才能保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始终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引领力。

(一)政治原则:坚持党管办学方向

社会主义的国家性质决定了我国高校的政治方向和根本原则,落实到办学治学的工作中,首要的就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这就从本质上对高校的政治指象、服务对象、育人方向做出了严格规定。政治指向核心是要明确拥护谁的领导、具有何种性质的问题。为此,必须将党的领导贯穿于高校的各项工作之中,将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贯穿到学科建设、教育教学、科学研究、学术交流、成果评价等各个环节之中,培育有原则、有觉悟、有立场的师生群体和科研队伍,使高校成为拥护党的领导的坚强阵地。服务对象旨在说明高校为谁服务的问题。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高等教育发展方向同新时代社会建设的现实目标和未来规划紧密相关,以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强国路线为指引,高校是我国实现由人力资源大国到人力资源强国转变的中坚力量。现代化布局的规划和完善离不开党的领导,新时代高校社会服务职能的发挥更要坚持党的领导核心地位,做到始终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6]377。育人方向重在指明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以及为谁培养人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培养人才,根本要依靠教育。教育就是要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而不是旁观者和反对派。”[7]这就在根本方向上对“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了质的规定,即在知识层面,以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武装头脑;在思想层面,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定信念;在实践层面,以主人翁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将自身熔铸于国家改革发展的大潮中去。党委作为高校的政治核心和领导核心,肩负着管党治党、办学治校的主体责任,必须牢记育人宗旨,增强本领,发挥好政治影响力、群众协调力、思想动员力、社会感召力,切实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凝聚力和引领力。

(二)思想保障:坚持党管文化宣传

掌握意识形态主动权,就是同各种非社会主义形态的文化思想、价值观念的斗争过程。在新旧文化交织、中外文明交汇的当代,用先进文化凝聚和引领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选择是高校在文化传播过程中的必然要求。回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探索和发展历程,不难发现,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是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者和践行者。从最初的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的革命文化,到创立并发展新民主主义文化,初步探索社会主义文化,再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这既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的文化反映,又彰显出先进文化理论内在的发展性特征。中国共产党作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探索者,理应成为文化传播过程中的引路人。高校作为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只有在党的领导下实现以先进文化引领大众精神需求才能筑牢意识形态阵地。具体体现为三个方面:第一,整合社会文化资源,传播主流价值观念。高校在选择文化资源时必须牢牢坚持文化价值体系多样化与指导思想一元化相互统一的基本原则,在意识形态领域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要思想的指导地位。第二,契合群众的立体化精神需求,增强各阶层群体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认同度和皈依感。做好意识形态工作要把寻求公众的心理认同、满足各方精神需要摆在突出位置。在社會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的社会结构、经济所有制形式日益复杂化,各种利益关系呈现出错乱繁杂的局面,社会心理结构也在时刻变化。高校在进行文化传播的过程中,关键在于切中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和民间大众意识形态之间的平衡点,与党一同形成合力,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凝结为全体中国人民的共有精神支柱。第三,做好文化传承与创新,构建科学高效的文化传播体系。思想文化作为观念上层建筑,难以单纯依靠强制灌输的方式进行传播,而应该采取引导性推动的方式,坚持方式娱乐性、思维启发性、教化熏陶性相统一,进行双向互动式的传播。同时借助现代传播手段将主流意识形态迅速渗透到各阶层、各角落,从而扩大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辐射力。

(三)必然归旨:完成“两个巩固”的根本任务

马克思恩格斯强调: “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个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这就是说一个阶级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力量,同时也支配着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8]98一定的意识形态总与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关联,代表着统治阶级的利益与诉求。在中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否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引领力,其衡量标准之一就是它能否将执政党的政党意识、价值观念、执政文化“灌输”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可以说,做好意识形态工作必须要维护和支持党的领导,保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他曾提出“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是意识形态工作的根本任务。”[9]“两个巩固”的提出进一步表明了党对于意识形态工作的鲜明主张,也对高校意识形态建设提出了具体要求。实现“两个巩固”首先要强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帮助青年学生自觉抵御各种错误思潮和观点的侵袭,深刻理解以中国共产党为领导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其次要加强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教育,厘清个人理想、共同理想、人类崇高理想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增强“四个自信”;最后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价值理性认同,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价值承诺、价值规范、精神信仰层面的积极作用,从而有效利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之间的逻辑同构关系。总之,党的领导、 “两个巩固”目标的实现、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工作三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党的领导是实现“两个巩固”目标、发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凝聚力和引领力的逻辑前提。相应的,只有做到“两个巩固”,意识形态建设的任务才能更好完成。

二、高校立德树人的终极培养目标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现实表达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中指出: “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6]376立德树人作为高校人才培养的终极目标,承载着传播国家意志和价值体系的重要使命,肩负着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务,其实现状况直接影响高校意识形态建设效果。

(一)把握立德树人的科学内涵

列宁曾将写作事业喻为“一部巨大的社会民主主义机器的‘齿轮’和‘螺丝钉’”,认为其作为“整个无产阶级事业的一部分”需要有觉悟的先锋队进行建设[10]。他认为写作事业是与党的建设事业相关联的,属于意识形态领域。可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凝聚力和引领力真正发挥效力,需要一大批投身于这项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向社会输送人才的桥梁,高校需要时刻明确教育的目的,育好英才。立德树人教育目标的提出,是对“立何德,育何人”这一教育根本问题的深刻回答,把握其内涵的科学性是高校在实践中做好意识形态工作的第一要义。立德树人所立之“德”在新时代有特殊内涵,它是“大德”,至高层次是对人民的热爱、对社会主义文化的认同、对中国共产党的拥护。其次是时代性道德要求,包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系列道德准则、道德规范的遵循,对基于社会主义道德知识而形成的道德信念的坚定。在本质上,立德树人是对“立德”和“树人”二者辩证逻辑的理论自觉。一方面,立德是树人的逻辑前提,立德方能树人;另一方面,树人是立德的应有之义,立德旨在树人。所谓立德树人实质就是“立育人之德”和“树有德之人”的有机统一,二者相互影响、不可分离。立德树人的科学内涵与当下社会所倡导的主流意识形态高度契合,它们具有一致的目标体系。因此,把握立德树人的科学性特征,融通立德与树人的关系,在育人过程中引导学生立真德做真人,是当下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高校发挥引领带头作用的逻辑起点。

(二)立德树人是高校多元化社会思潮有效引领的根本追求

思想阵地的占领唯有在同其他价值理念、意识形态的斗争中才能实现。高校作为意识形态斗争的桥头堡,是各种思想的交锋地。信息化社会中,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引领力和凝聚力在高校真正发挥作用,不仅需要积极弘扬主流意识形态,还需要同各种社会思潮做斗爭。为此,将立德树人融入学生成长和教师发展的全过程,融入学校和社会的宏观环境中,就显得尤为重要。当前大学生意识形态呈现出多元化特征,并不同程度地存在理想信念缺失,政治意识淡薄的问题。高校意识形态安全面临的问题是主流意识形态遇到的瓶颈在高校的折射与反映。近年来,世界局势的变化给我国的发展带来了许多新挑战、新问题。特别是以美国为首的逆全球化行为挑起的贸易争端,加剧了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严峻性。贸易争端既是一场经济战,也是政治战、文化战,西方国家企图将西化的价值理念渗透到我国各个群体。大学生作为传播社会思潮和弘扬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力军,同时也是多样化社会思潮传播的对象,难免会出现认知不清、分辨不明、摇摆不定的现象,需要高校在人才培育过程中加以合理化引导。立德树人从根本方向上明确了人才培养的规格,符合当前社会发展的新局面和新特点,顺应了当前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高校这一发展趋向,是在新时代境遇下发展主流意识形态的价值追求。

(三)立德树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的立身之本

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既是我国大学发展的目标定位,也是高校自身发展的路径选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是世界大学发展规律的理论逻辑和中国大学自身发展的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就世界而言,人才培育是高校的基本使命。学校是特殊的社会机构,具有独特的职能,担负着向社会直接输入人才的特殊责任,只是在德育的标准和人才的规定上有所区别。就中国而言,立德树人是中国高等教育保持自身独特性的集中体现。“世界一流、中国特色”是新时代我国高校发展的目标,而中国特色的灵魂就集中体现在立德树人对高等院校人本性教育的规定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价值本质,体现在不但要尽可能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发展能力、道德水平,而且还要培养青年学生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担当意识和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认同。总之,立德树人是高校做好其他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根本指针。科学研究、文化传承、社会服务职能的发挥既需要把人作为载体也需要将人作为对象,立德树人作为一项育人工程,本身就承载着“生产人”的使命,它是高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是新时代境遇下建设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的责任田。

三、高校现代化可持续创新发展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凝聚力和引领力的重要内容

(一)高校现代化发展是弘扬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时代要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不仅是我国发展的新的历史方位,也吹响了提升国民思想水平以适应新时代发展的号角。新时代我国社会发展有了新布局,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将在21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与此相适应,高校也将实现由量多到质优的现代化转变。从社会构成要素看,无论是国家现代化还是高校现代化,其发力点都是人的现代化,主要是指人在思想观念、素质能力、行为方式、社会关系方面的现代化,其中思想观念现代化是衡量人的现代化的首要指标。新时代境遇下思想观念现代化就是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思潮,用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塑造民族共性,这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内在要求具有高度一致性。此外,人的素质能力、行为方式、社会关系的现代化有助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也从主体层面为高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传播提供了内生动力。从整体现代化布局来看,知识化、信息化、绿色化是新时代实现国家现代化的主要着力点,而知识化也是高校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普及科学知识、提升人文素养是实现知识化的双向驱动因素,人文价值的提升需要高度重视公民价值的养成,突出意识形态的作用,培育公民与国家意志相一致的理性自觉,实现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领下的公民与祖国和时代共同成长进步的这一目标。

(二)可持续的发展目标是发挥凝聚力和引领力的关键所在

高校是实现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先导力量,有助于培育公民可持续的公众意识和价值理念,这不仅是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目标,也是长效发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凝聚力和引领力的持久动力。于高校而言,可持续发展依托于内涵式发展模式的转化、国际影响力的提升、以及大学精神的培育。过去,我国高校发展一度受到外在数量规模的瓶颈制约,以规模扩张为核心的外延式发展道路已经不能适应“双一流”大学建设的需要。相反,以提升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成为现代高校的自觉选择。同时, “世界一流”这一目标为高校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也是高校自身谋求长远发展的战略选择,其核心是提高高校的国际竞争力。一方面,高校国际竞争力的提升有利于我们不断“提炼和打造出易于为国际社会所理解和接受的新概念、新范畴和新表述”[11],将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叙事方式和话语体系辐射到全球;另一方面,高校国际竞争力的提升能够有效抵御来自西方社会的意识形态攻击,强化我国意识形态生产在全球治理格局中的话语权。此外,优秀大学精神的培育也是实现高校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大学精神不僅要内涵自身存在和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价值底蕴和文明成果,还应发扬社会关怀精神,注重对社会现实的反思和价值构建。通过更新教育理念,更新社会群体的价值观念和价值取向,寻求大学精神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高度契合。

(三)创新理念的生成是高校意识形态建设的应然逻辑

“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8]9成功的意识形态总是以一套行之有效的内容体系和逻辑结构为基础,它不仅能够对社会现实做出合理的、自洽的解释,而且能够科学预测未来社会的发展走向。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要在高校意识形态环境中掌握话语权,就必须以思政课程为主轴改进、优化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具言之,在内容设置上要凸显其现实性和时代性特征,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现实阐释力,在解读经典理论的同时关注与学生群体切身相关的现实问题,帮助学生在把握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上理解各种社会现象,为其认知和成长提供价值指引。在表达方式上要增强思政工作的亲和力以凸显其人本性和通俗性特征,将民间话语、人文关怀渗透到思政工作体系之中,尊重学生在世俗世界的感性需求,特别是要努力使思政课真正成为一门智慧之学、幸福之学。意识形态吸引力和凝聚力的增强,不仅取决于静态层面育人课程的文本创新,而且依赖于动态层面育人课程运行机制的现代性转向。这种现代性转向旨在保持意识形态传播载体、途径和方式的权变与灵活,其内涵包括保持运行对象的主体化、课程方式的多样化、思政工作运行动力的理性化。理论灌输只有在双向互动中才能凸显功效,只有将“双主体”模式贯穿到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在理论灌输的同时综合开辟校园媒体、学生组织、社团活动多种渠道,才能真正构建“大思政”的工作格局。高等教育尤其是本科教育要努力做到“四个回归”,旨在证明价值理念不是空中楼阁,一种意识形态的成功在于它能够使一定群体在进行前后利益关系对比后选择其成为自身的价值信仰,这也是意识形态具有凝聚力和引领力的根本所在。

四、结语

意识形态作为上层建筑的核心内容,是任何国家、政党都无法忽视的重要工作。在信息化、全球化和社会转型的背景下,高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凝聚力和引领力问题研究是一项具有重大现实性意义的时代课题。新时代建设高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需要着重从高校的具体功能、根本任务入手分析党的全面领导在高校意识形态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同时立足高校“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的落实,分析“立德树人”何以成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高校发挥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现实表达。进而从路径探索出发,阐释“中国特色 世界一流”大学建设背景下,高校如何利用现代化、可持续、创新发展这一契机实现意识形态建设的突破。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出席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DB/OL]. 新华网,2018-08-22. http://www.xinhuanet.com//2018-08/22/c_112331 0729.htm.

[2] 黄建军,周洲. 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面临的挑战及对策[J]. 马克思主义研究,2017(7):101-109.

[3] 马荣华,李艳. 掌控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权的方略研究[J].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7(4):89-92.

[4] 杜鹏. 新时代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逻辑理路及其实现路径[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8(12):28-29.

[5] 习近平. 决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6] 习近平.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M]. 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

[7] 习近平会见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顾问委员会海外委员和中方企业家委员[N]. 人民日报,2017-10-31.

[8] 马克思,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9] 中共中央宣传部.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M]. 北京:学习出版社,2018.

[10] 列宁. 列宁选集:第一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11] 王岩. 新时代我国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建构路径[J]. 马克思主义研究,2018(07):60-69+160.

作者:张斌 侯怡如

社会主义意识学科建设论文 篇3:

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内涵的阐释

摘要: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是具有鲜明的阶级性、丰富的精神性并充满教育性的内涵,它普遍存在于阶级社会中。在当代中国,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基本内涵,必须旗帜鲜明地坚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人民,教育群众。同时,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是一种以改造人的内在精神世界为目的的社会实践活动,教育构成了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存在方式,它旨在通过个体的素质内化而塑造积极的态度和行为,最终必须为构建和谐社会与促进的人自由全面的发展服务。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实践; 阶级性; 精神性; 教育性

思想政治教育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一个重要方面,它是“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一定阶级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1]自从阶级形成和国家的产生以来,这项实践活动就是一种客观存在。在当代中国,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在提高人的思想政治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进入新世纪以后,时代主题的嬗变要求理论进路的改变,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发展“越来越注重理论本身的实践解释力和对象化程度,越来越重视理论的可操作性,这些与当代理论所处的特殊时代和它所面临的社会现实问题具有内在相关性。”[2]然而,与当代社会生活要求和实际发展相比,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为社会变革和人的精神生活提供的支持和维护还远远不充分,因此,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内涵的现代发展,尤其是其所具有的丰富阶级性、精神性和教育性的实践内涵,对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和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鲜明阶级性内涵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项社会实践活动,普遍存在于阶级社会中,是与一定社会阶级的意识形态活动相联系的实践活动。在一定意义上说,它是一定阶级精神生产和主导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方式。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的实施者代表一定的阶级意识,其所表达的思想内容与社会主导的意识形态相一致,这是由社会意识的阶级性本质所决定的。正如马克思指出的:“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个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这就是说:一个阶级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力量,同时也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支配着物质资料的阶级,同时也支配着精神生产的资料,……占统治地位的思想不过是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关系在观念上的表现。”[3]一切社会、国家占统治地位的阶级,总是对其社会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和影响,力图使社会成员形成符合统治阶级意志的思想政治品德。它的主要目的在于让一定的社会成员掌握和接受一定的思想观点、政治观念和道德规范,形成一定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不同社会形态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指导思想和基本内容是不同的。但都反映统治阶级的意志和要求,具有维护阶级统治和引导人们思想活动的主要功能。

在阶级社会中,“统治阶级为了保证自己的思想占统治地位,也要像进行物质的生产和分配一样,进行‘思想的生产和分配’。所谓‘思想的生产和分配’,就是发展与一定经济基础相一致的、为一定经济基础服务的上层建筑,其中包括意识形态及意识形态机构。这种思想的生产和分配,主要是通过各种形式的思想政治教育、各种形式的宣传舆论、各种形式的研究活动等途径,其中思想政治教育是发挥意识形态作用的重要形式。同时,培养大量能够接受‘占统治地位思想’和能够从事‘思想的生产和分配’的知识分子来完成。这无疑是一项阶级性的实践活动。”[4]

在古代中国,随着奴隶社会的形成,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也开始产生。为了加强对奴隶的统治,早在西周时期就出现了在政治上强化以等级观念和天命观为核心的宣传教育。在封建社会中,占据意识形态统治地位的是儒家思想,用所谓的“三纲五常”来规范人们的言行,处理人与人的关系,使人们心甘情愿的服从地主阶级的剥削与奴役。封建社会的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除了用教化方法外,还注重倡导修身养性,自省自克,强调知行合一,身体力行。这种思想政治教育的法律化、政治化和生活化取向,把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内容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阶层,并成为人们主导的价值和行为取向。

与此同时,西方社会思想政治教育也在发展。从古希腊奴隶主阶级对奴隶和自由民的思想政治控制,到欧洲封建社会利用宗教欺骗性和隐蔽性对社会成员进行意识形态教育的各种实践活动,为封建制度的合法性进行辩护,而资产阶级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则用抽象的人性论、人道主义为资本主义提供合法辩护。总之,在阶级社会中,统治阶级总是整合社会各种力量和途径提高思想政治的有效性,以确证和维护阶级统治的合法性。但是,由于其私有制的经济基础使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深刻的阶级局限性,只有无产阶级及其政党领导的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才能实现从形式到内容的统一,从而为社会发展提供不竭的精神动力。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中坚持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同时,也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实践,建立了中国特色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在当代,在党的科学发展观的统领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党的先进性建设、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等不断发展着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赋予思想政治教育以新的内涵,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和价值行为导向。

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鲜明阶级性内涵,清晰地表述了其实践活动的实施主体和服务对象。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往往把阶级性片面阐释为思想领域的阶级斗争,从而把思想政治教育等同于强制性的、暴力的国家机器。而在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阶级性内涵,主要表达了对主导意识形态的维护、建设和对人们价值取向的引导,以保证一定的阶级和政党在意识形态领域中的领导权和话语权。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阶级性内涵,主要就是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意识形态性。在当代中国,坚持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识形态性,就是要旗帜鲜明地坚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人民,教育群众。正如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用无产阶级的文化领导权表明了新民主主义文化的阶级性:“这种文化,只能由无产阶级的文化思想即共产主义的思想去领导,任何别的阶级的文化思想都是不能领导了的。”[5]因此,关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阶级性内涵的现代发展,首要的问题就是要高扬其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中的主导性和领导权。

二、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精神性内涵

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是一种以改造人的内在精神世界为目的的社会实践活动。众所周知,思想政治教育是人类在阶级社会中所特有的一种主观现实性的活动,是按照一定的要求通过把所传播的思想理论、价值观念逐步转化为特定社会成员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外化为行为方式、生活习惯的实践活动。它除了具有一般的社会实践活动所具有的基本特征和价值之外,主要通过影响人的精神世界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同时,思想政治教育又是人类在一定目的支配下有意识、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过程,就是个体的精神世界不断得以调整并与社会发展要求相一致的过程。

和社会的物质生产一样,社会的精神生产也是构成社会生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统治阶级要使自己的思想成为占统治地位的思想,就必须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来控制思想上层建筑,同时调节社会精神生产。从根本上说,精神生产服从并服务于社会物质生产。在整个精神生产领域中,政治、法律、道德、艺术、哲学等社会意识形态,即思想上层建筑起指导和决定作用。而无产阶级政党就是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来引领社会思潮,实现对人们精神生活的导向和调节。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必须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同时与各种非马克思主义、反马克思主义思潮作坚决的斗争,引导公众政治舆论方向,净化社会精神领域,鼓励有利于社会和人的发展的精神生产和精神产品,使精神生产和精神产品直接为社会健康和谐发展以及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服务。

作为一种精神性活动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构成了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内容和主要工作途径。在当代社会,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主要通过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来引导政治方向、激发精神动力、塑造现代人的健全的人格。思想政治教育在丰富人的精神生活需要,尤其是人的高尚精神需要方面起着导向作用,是丰富人的精神世界的重要方式。它旨在培养高度的政治自觉性和正确的道德观,提升和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发展人的精神需求体系和选择促进人的精神生活需求的正确方式,帮助人们形成坚定的理念和崇高的理想,在完善现代人健全人格的过程中,促进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

三、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教育性内涵

思想政治教育实质上是一种影响人们思想政治素质的教育实践活动。它涵盖了教育活动的全过程和旨归,是一种以教育为中心的社会实践活动。在剥削阶级社会中,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成为剥削阶级对广大人民进行思想控制和阶级统治的一种特殊教育活动。社会主义国家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是在尊重人们自由思考的基础上的思想政治引导,是有利于社会发展和人类社会进步的教育活动,是思想恪守与思想解放相统一的教育活动,这种教育活动是一种对社会进步与人的发展有益的创造价值的教育活动。当然,这里的“教育”一词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它不是特指学校教育或一定社会的教育部门所主管的教育事业。而是泛指能对人们起到思想影响的现象。尤其更多的指的是党和国家的意识形态工作及其施加的影响。“它是一种比较特殊的教育活动,不仅是进行道德的教育和培养,也包括思想观念,政治观念甚至心理调试和法律观点等的教育。这种教育活动虽然在所有国家普遍存在,但教育方式不尽相同,它是按照一定的要求培养符合一定社会需要的社会成员的实践活动。”[6]

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教育性内涵清晰地表达了其特定的活动方式。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存在方式,它旨在通过个体的素质内化而塑造积极的态度和行为。而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往往被误读为压制或宣传,即把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归结为依靠权力或强制力量的外在施加,这种误读往往使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忽视教育活动的本质,从而导致对个体的素质塑造和行为转化的漠视。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教育内涵的发展,应提倡和坚持“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用人本教育理念整合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使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回归教育并指向个体思想道德素质的养成和践行,促进当代教育理念及其发展与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相结合。这就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向微观领域拓展,向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内心世界拓展。运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和哲学、教育学、心理学和伦理学等学科领域对人的内心的现代研究成果,为思想政治教育向微观领域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准备。同时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研究和接受研究。同时关注生活世界教育,提高思想道德主体生成的有效性,建构以交往实践为基础的主体互动模式,在主体的共同参与、理解、交流中实现价值认同,更好地促进个体社会化。

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教育内涵的发展,要重视交往实践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基础作用,真正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在交往实践中生成“人”的价值关怀,体现思想政治教育人文观照的维度。“思想政治教育要发展民主性、平等性,克服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存在的不平等现象,探索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爱护人的方法,建立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平等的,双向互动的教育影响方式,不断增强教育的自主性,减少教育的依赖性,发展自我认识、自我教育、自我约束、自我管理方式;帮助受教育者自觉进行自我修养、自我完善,使自我教育成为每个人的自觉行为;不断增强教育的民主性,避免教育的强制性,研究协商、沟通、讨论、评议、自我批评的具体措施,使思想政治教育成为社会群体共同关心和参与的活动。”[7]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教育内涵的现代发展,要根植于社会和人的发展诉求之中。既要对现代社会和人的发展做出积极的现实回应,也要为现代人的发展提供接受教育并健康成长的一条现实可能途径。

总之,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内涵的发展,应当体现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要突出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把受教育者的自由全面发展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基本出发点和归宿,在促进个体自由全面发展与社会和谐发展的过程中体现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价值。简单地说,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必须突出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主义特性与人民大众的主体性,应当有益于改造和优化受教育者的内在精神世界,应当为现代人的发展提供正确的指导理念和实践路径。

参考文献

[1][2][7]张耀灿,郑永廷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50,292,90.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98.

[4]张耀灿,郑永廷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118.

[5]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698.

[6]刘建军.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J].思想理论教育,2007(21):38-45.

[责任编辑:刘慧婷]

作者:许丽萍

上一篇:我国发展下的绿色建筑论文下一篇:学位版权问题综述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