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新农村廉政文化建设调研报告

2024-09-3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社会主义新农村廉政文化建设调研报告(通用8篇)

社会主义新农村廉政文化建设调研报告 篇1

一、从思想认识入手,切实发挥廉政文化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首先,要解决对农村廉政文化建设的错误认识。一是认为农村廉政建设“不必要”。有些干部群众认为,税费改革前,镇村级组织在收取农民提留、农业税、土地建房费等过程中,少数干部容易滋生腐败现象,税费改革后,这些相关的收费都取消了,腐败来源没有了,腐败的机会也少了,因此,在农村开展廉政文化建设也没有必要了。二是认为农村廉政建设“没效果”。部分干部、群众认为农民文化水平普遍偏低,接受能力差,开展农村廉政文化建设不会有什么效果。以上两种不正确的认识应引起我们党风廉政建设部门的高度重视,并予以纠正。当前,虽然广大农村没有了农业税等收费项目,但仍有上级转移支付资金、基础设施建设等专项资金,农民建房、计划生育等工作仍要依靠镇村两级来开展,农村产生不廉洁的领域仍有很多,就是村委盖个章也有可能产生“吃拿卡要”的不廉洁行为。我们龙居镇实行公章“代管”后,有效地遏止了此种腐败想象的发生。对于以上这两种不正确的认识,我们只有在不断完善制度基础上,通过农村廉政文化建设“润物细无声”的作用,使广大农民群众树立以贪为耻、以廉为荣的思想观念,才能取得好效果。

其次,要把农村廉政文化建设切实摆上重要工作日程。一是要组建好队伍。在镇级要组建廉政文化建设义务宣传队,在村级组建廉政文化建设宣传小分队,充分发挥老党员、老干部等“五老”的模范带头作用,成立“五老”宣传队,在乡村中深入宣传廉政文化。二是要成立组织机构。在镇村两级成立廉政文化建设领导小组,设立办公室,具体负责抓廉政文化建设。三是突出廉政文化建设重点。要紧密结合当前乡镇工作的实际,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重点,制定切实可行的活动方案,有新意,可操作性强。今年,“三八”妇女节期间,我们在组织全镇妇女开展活动的同时,举行了“廉洁文化进家庭”签名承诺活动,镇纪委统一印发了《家庭助廉承诺书》,组织镇村领导干部家属签名承诺,要求干部家属充分认识家庭助廉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拒腐不沾,做反腐倡廉的“内当家”。

二、从阵地建设入手,努力增强农村廉政文化建设的辐射作用

结合新农村建设工作,加强镇村廉政文化设施建设。乡镇可设立廉政文化一条街,村级可建立“一亭”(清风亭)、“二室”(廉政文化阅览室、廉政警示教育室)、“三廊”(廉政宣传廊、廉政书画廊、廉政故事长廊),宣传党纪国法,展出廉政书法、漫画、故事等作品。“三廊”可与村务公开栏、财务公开栏等结合起来。“清风亭”可与新农村建设群众休闲场所结合起来,在“二室”购设廉政文化图书、影视设备,并制定合理的活动管理制度,有条件的村可建廉政文化大院。去年,我们率先在高家村建立廉政文化试点,制定了廉政文化村建设制度,设立了廉政文化宣传栏,依托文化大院建设一条长约10米的“廉政文化长廊”,集中展示历史廉政人物、廉政故事、廉政格言警句和廉政书画作品。依托村里的小康电子书屋开设了廉政文化室,在室内存放有廉政教育书籍,张贴了廉政宣传标语和廉政格言,配备了廉政教育光碟,坚持每天向村民开放。

三、从创新形式入手,努力增强农村廉政文化建设的教育效果

一是寓教于乐出“亮点”。农村廉政文化建设的形式要丰富多样,内容要生动活泼,特别是要适合群众口味,抓住群众心理,让群众主动参与。我们通过发放宣传资料、专家授课、图片展等形式,并结合全区XXXX工程,镇纪委专门购置部分廉政警示教育片,在各村循环播放,收到很好的教育效果。

二是推陈出新出“特色”。我国有几千年的廉政发展史,廉政文化素材取之不尽,关键是如何加以挖掘整理。应该充分挖掘本地历史人文资源和革命历史题材,形成具有本地特色的廉政文化乡土教材。我们深入挖掘身边的先进典型,先后推出了勇救落水儿童的王付明,赡养烈士母亲的史国栋等典型人物,把他们的事迹印成宣传画册,进行广泛深入宣传,以身边的典型教育自己。通过组织农民群众自编自导自演廉政戏曲节目,在农村群众休闲时传唱演出,使农民群众在笑声中得到启发和教育。盐垛村庄户剧团自编自演的小吕剧《随礼》展现了新时期农村干部廉洁奉公、一心为民的公仆形象,受到了群众的交口称赞;自然景观好的地方也可以将廉政文化建设与生态环境结合起来,形成优美的生态廉洁景观村落,创自己的特色和品牌。

三是要整合资源出“合力”。农村廉政文化建设重点在镇村,但镇村两级无论在文化设施还是文化人才队伍等软硬件方面都相对薄弱。推进农村廉政文化建设就必须整合镇村和市区文化资源,通过送廉政戏下乡、送廉政书刊下乡、送廉政设施下乡以及联合开展廉政文化宣传活动等方法,形成市、区、镇、村廉政文化建设的整体合力。

四、从机制建设入手,努力增强农村廉政文化建设的长远效应

社会主义新农村廉政文化建设调研报告 篇2

一、 2008年我区建设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主要情况

(一) 认真抓好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落实

各级建设主管部门党组 (党委) 十分重视抓好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落实。在贯彻落实《实施纲要》中, 结合本地区、本单位实际, 制定了相应的制度建设或落实措施, 按照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两同时”的要求, 抓落实工作。

驻厅纪检组协助厅党组召开了全区建设系统党风廉政工作会议。根据自治区纪委、建设部党组关于年度反腐倡廉工作任务的要求, 协助厅党组制定并下发了《中共广西区建设厅党组关于2008年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意见》和《中共广西区建设厅党组关于2008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任务的分工意见》, 将反腐倡廉工作分解到各位厅党组成员和各相关处室, 形成了主要领导和主要业务处室负责人处于反腐倡廉一线位置, 厅党组统揽全局, 各处室齐抓共管, 纪检监察组织协调的工作格局, 坚持建设工作与反腐倡廉工作一起布置, 一起检查, 一起落实, 一岗双责。还协助厅党组扎实推进惩防体系建设, 制定了《中共广西建设厅党组贯彻落实〈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08—2012年工作规划〉的实施意见》的分工方案, 明确了今后五年惩防体系建设的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

全区各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均制定了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具体意见或实施细则, 层层签订了责任书, 已形成了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

(二) 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教育, 认真落实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各项规定

一年来, 我区建设系统各级党组 (党委) 、纪检监察部门牢牢把握“标本兼治、教育是基础”这个重心, 立足于教育, 着眼于防范, 做到关口前移。一是开展廉洁自律教育, 厅机关组织党员干部认真学习党章以及廉洁自律各项规定。加强思想道德和纪律教育, 严格执行四大纪律八项要求、“五个不许”、“六条规定”, 促进领导干部廉洁从政。二是认真开展反腐倡廉专题教育。各级建设部门紧密联系实际, 切实把廉政教育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厅机关每月为各处室和厅属单位定购相关廉政书刊报纸。南宁、柳州、桂林、梧州等地都购买了有关廉政书籍, 播放专题教育片, 组织专题学习, 撰写学习心得。三是认真抓好继续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驻厅纪检组的领导结合建设系统的实际, 18次到各市建设行政部门及厅机关、厅属单位上学习科学发展观, 促进廉政建设的辅导课, 深受建设系统干部职工好评。四是开展“以案严纪”警示教育活动。南宁市建委、南宁市规划局就张建辉案件开展了大讨论活动, 从中吸取深刻教训, 常思“贪欲之害”, 做到警钟长鸣。五是积极推进廉政文化进机关进家庭。去年3月, 我厅在南宁举办了一期全区建设系统廉政建设书法美术摄影展, 促进了廉政文化进机关进单位, 得到了区纪委领导的肯定。

(三) 加强对贯彻执行科学发展情况的监督检查

1. 积极参与对住房保障体系建设的监督检查和房地产市场秩序专项整治工作。

3月, 在南宁召开全区房地产市场秩序专项整治与住房保障工作座谈会。会议建立了广西住房保障工作厅际联席会议制度工作机制和领导机构, 明确了成员单位的职责。4月, 召开了广西暨南宁市房地产市场秩序专项整治工作汇报会, 向建设部等八部委联合检查组汇报了专项整治情况。检查组认为我区的专项整治成效显著, 走在了全国的前列。5、6月, 我厅牵头组成6个检查组, 在全区开展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专项检查。6月, 我厅召开全区房地产交易管理座谈会。11月, 我厅会同监察厅等单位组织三个检查组, 对全区住房保障体系进行检查。

2. 强化对住房公积金的监管。

在4月召开的全区纠风工作会议上, 我厅做了书面发言, 对全区开展住房公积金管理专项治理工作做了部署。5月, 我厅召开了全区住房公积金管理专项治理和督察工作协调会。7月和11月, 我厅二次会同区监察厅等单位组成联合督察组, 对住房公积金管理等开展督察。同时, 会同监察厅等七部门拟定了《自治区关于开展加强住房公积金管理专项治理工作的实施意见》。

3. 积极参与城乡清洁工程贯彻落实的监督检查。

我厅坚决贯彻区党委区政府的决策, 多次开展清洁工程的监督检查, 有效推进污水垃圾处理的工程建设。通过强化治本性工程措施, 我区治污减排工作取得突出成效。污水、垃圾处理能力大幅提高, 双双猛增约8个百分点, 全区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20%, 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46.70%。

4. 积极开展建筑节能的监督检查。

我厅二次开展专项检查, 有力推进建筑节能活动的开展。广西的建筑节能走在了全国前列。2008年底, 全区新建建筑节能强制性标准的执行率达到了80%, 建筑节能全年累计完成30万吨标准煤。

5. 继续开展城乡规划效能监察。

2008年初, 我厅对全区开展规划效能监察工作进行了部署。同时, 继续加强对建设部、监察部督办的“防城港市鱼州城小区88户宅基地补偿问题”和“柳州市柳江边柳铁违规建住宅楼事件”的督办。布置全区开展第二次城乡规划效能监察工作绩效考核工作。做好贯彻《城乡规划法》的宣传工作。

柳州市规划局推行“阳光规划”, 全面接受各方监督, 对城市规划总体规划方案、近期建设规划、专项规划等公众关注的问题, 都通过新闻媒体规划网站、规划局公示栏进行公示, 自觉接受群众监督。

(四) 认真抓好纠风工作, 确保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1. 继续加强对治理建设系统商业贿赂专项工作的组织协调工作。

我区建设系统各级对开展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高度重视, 加强了工作的领导。去年初以来, 我厅继续抓好自治区治贿办关于开展不正当交易行为自查自纠工作“回头看”的工作部署, 同时布置了当年开展治理商业贿赂工作自查自纠工作。

2. 加强建筑市场招投标监管体系建设。

2008年, 我厅配合有关部门开展政府投资工程招标投标工作专项检查, 加强对招标人、投标人、招标代理机构和评标委员会的监管, 明确招标投标中建设单位和评标专家的责任。开展对《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活动投诉处理办法》的落实情况进行专项检查, 推行电子招投标和计算机辅助评标, 不断拓展监管领域。

3. 继续抓好区纠风办“政风行风热线”上线直播工作的落实。

我厅在组织参加政风行风热线直播活动中, 由厅长带队, 连续3次组织机关处室负责人参加“政风行风热线”上线直播工作。去年5月16日, 再次组织机关处室8位处长参加“政风行风热线”上线直播。向全区听众介绍并回答了我厅在全区实施“城乡清洁工程”、清理拖欠工程款、房地产市场等方面的问题, 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4. 积极抓好城市房屋拆迁管理, 切实维护社会稳定。

我厅认真贯彻落实“国八条”、“国六条”精神, 严格控制房屋拆迁规模和进度, 并积极妥善地解决拆迁信访突出问题。连续12年来, 我区的拆迁上访属于最少的省区之一。

一是加强拆迁信访督查工作。2008年来, 针对各地拆迁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我厅加大了督查力度, 开展了“领导公开大接访”、“领导带案下访”等专项活动。

二是梳理历史遗留案件, 建立好台帐。通过矛盾纠纷大排查, 全区共梳理出房屋拆迁信访案件85件;重信重访案件共55件;到我厅的来信来访牵涉房屋拆迁案件54件。我厅按照“属地管理、分级复查”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 采取了集中梳理交办的办法, 积极化解各地重信重访积案。

三是严格控制拆迁规模, 大力规范拆迁程序和行为。一方面根据城市发展规划、经济发展水平、拆迁上访等方面的情况, 认真审核各地上报的拆迁计划, 确定了合理的拆迁计划。另一方面, 严格规范拆迁行为, 确保合法拆迁。

四是以专项整治为手段, 认真查处违规违法拆迁行为。重点检查未取得动迁、拆除许可证擅自拆迁、不按规定标准补偿安置等侵害群众利益的违法违规行为;对性质恶劣、情节严重、涉案范围广、影响面大的动迁、拆除违法违规案件, 依法认真处理。

(五) 进一步完善规章制度, 加强对权力运行的监管

我区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积极推进长效机制建设加大完善建设领域相关制度建设力度。2008年, 厅机关加强制度建设, 一是建立专项资金监管制度。分别成立了城维费专项资金、墙改和科技节能专项资金、劳保费专项资金、住房公积金专项资金四个领导小组, 下设办公室、建立专项资金集体讨论审批制度, 促进了专项资金的公开、透明管理。二是继续落实行政审批改革制度, 对资质管理全部实行双百授权、审管分离、阳光操作、限时办结, 并及时调整充实政务中心人员, 加强网上监督, 保证中心高效运转。三是继续贯彻社团管理改革制度。坚持人、财、物全部脱钩, 同时坚持财务集中管理, 继续规范社团行为。四是继续坚持贯彻述职述廉制度。已连续三年对34名二层厅机关主要处室领导和一把手实行大会述职述廉, 有效地促进了勤政廉政建设。五是继续坚持党组议事规则的贯彻和机关财务等管理制度的落实, 用制度管人管事管钱。

(六) 继续认真抓好群众来信来访和维稳工作

1至12月底, 驻厅纪检组监察室共收到投诉举报56件。做到了件件有着落, 事事有回音。在抓好纪检监察信访工作的同时, 还积极抓好厅信访办的信访和维稳工作。去年, 厅信访办接待来信来访510件, 608人次。一是开展建设厅的大接访活动, 由厅领导带领相关处领导在厅信访办开展接访活动。二是组织协调开展信访案件专项治理督查工作。在去年召开的全区纪检监察系统信访举报工作会议上, 驻厅纪检组监察室被自治区纪委监察厅评为全区纪检监察系统信访举报工作先进集体。建设厅为厅信访办向自治区维稳办申报集体二等功。

各市建设系统主管部门认真抓好信访工作。去年, 梧州市建规委接收群众信访件103件, 办结84件, 办结率达96.55%;去年7月份以来, 贺州市建规委共化解处理各类信访案件43起, 解决历史遗留问题8件, 有效地维护了建设系统的稳定。

(七) 加强纪检监察队伍的自身建设

厅党组十分注重建设系统纪检监察干部的自身建设。年初, 我厅转发了深入开展“做党的忠诚卫士, 当群众的贴心人”主题实践活动, 各地按照“政治坚定、业务精通、廉洁公正、纪律严明、作风优良”的要求, 加强对纪检监察干部的自身建设。同时, 通过组织参加纪检监察业务培训班和建设专业知识讲座, 增强专兼职纪检监察队伍自身建设, 增强做好反腐倡廉工作和贯彻落实《实施纲要》的自觉性。驻厅纪检组还分别召开南、北片纪检监察工作研讨会、座谈会, 加强工作情况和经验的交流。各地也结合实际, 加强了队伍的自身建设, 以实际行动培养树立建设系统纪检监察干部可亲、可信、可敬的良好形象。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 也应当清醒地看到我们工作中还存在的一些问题:一是反腐败工作形势还很严峻, 广西建设系统大案要案还时有发生;二是以拆迁为主要问题的信访维稳工作任务艰巨;三是有形建筑市场、房地产领域的秩序混乱状况有待加强措施加以整治;四是城乡规划效能监察工作进展与目标要求还有差距, 督察力度还需进一步加强。对上述的问题, 尚需我们在今后工作中进一步加强调研和探索。

二、 2009年的主要工作任务

(一) 严格执行政治纪律, 进一步加强对中央和自治区关于科学发展重大决策部署贯彻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

建设系统各级纪检监察部门要积极配合各级党组 (党委) 深入开展政治纪律教育, 促使广大党员干部增强政治意识、政权意识、责任意识、安全意识,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动摇, 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不动摇, 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要加强对政治纪律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 对违反政治纪律的, 视情节轻重给予批评教育或组织处理;对造成严重后果的, 要依纪依法予以惩处。

(二) 加强监督检查, 促进科学发展观在建设系统的贯彻落实

要做到“三个突出抓好”:即突出抓好对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政策措施贯彻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 重点是对廉租房有关规定要加强监督检查;突出抓好对能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政策措施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 要突出对城乡清洁工程、污水垃圾处理、建筑节能项目的监督检查;突出抓好对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 要突出对建筑施工安全和工程质量的监督检查, 降低事故发生率, 对发生安全问题和严重的建筑工程质量问题的单位和个人, 要依法依纪严肃处理。

(三) 落实科学发展观, 着力解决领导干部作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

1. 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

加强对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理想信念、党风党纪、廉洁从政、艰苦奋斗和自身素质教育。加强思想道德修养, 遵纪守法, 讲操守、重品行、常修为政之德, 常思贪欲之害, 常怀律已之心, 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

2. 严格执行党内监督制度。

加强对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的监督, 重点对领导干部个人重大事项报告、民主生活会、述职述廉、诫勉谈话和函询等制度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加强对人财物管理使用等重点岗位和关键环节的监督, 开展对党内监督条例实施情况的专项检查。坚持民主集中制, 认真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 提高民主生活会的质量, 使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能够正确行使权力。同时要教育管理好家庭成员和身边的工作人员, 防止发生违法违纪和不廉洁问题。

3. 加强团队精神建设, 自觉维护队伍团结。

近年来, 建设厅党组坚决贯彻自治区党委领导的指示, 强调团结协作, 强调团队精神建设, 认为团结不好也是作风建设问题, 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不到位的问题。建设系统各级各单位党委党组应十分重视团结协作, 不断加强团队精神建设, 将系统、单位建设成为团结一致, 合作共事, 无坚不摧, 争创一流业绩, 不断开创新局面的战斗集体。

(四) 以贯彻落实《实施纲要》为重点, 加强惩防体系建设

1. 夯实领导干部廉洁从政的思想基础。

重点学习胡锦涛总书记在中纪委三次全会上的讲话、全国建设系统党风廉政建设会议和自治区纪委九届六次全会精神, 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建立健全惩治和预放腐败体系2008—2012年工作规划》的通知, 开展党性党风党纪和警示教育, 筑牢领导干部廉洁从政的思想道德基础。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 不断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

2. 加强对扩大内需项目资金运行情况的监督检查。

主要加强对廉租房、城市基础设施、农房改建等建设项目的监督检查。完善项目申报、审批、监管等管理制度。重点组织对中央、自治区财政投资项目资金管理的监督检查。

加强对建筑工程制度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各地认真学习先进地区的管理经验, 强化对招投标市场的监管, 加强对招投标市场的整治。

3. 积极推进行政审批改革, 促进政务公开和办事公开。

认真贯彻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和行政审批改革的要求, 建设系统各级要积极推进行政审批改革, 减少环节, 缩短时间, 改善态度作为转变机关作风, 服务企业, 扩内需, 保质量, 保稳定的重要措施, 认真抓紧抓好, 推进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 用制度规范权力运行, 接受社会各界和舆论的监督。

(五) 加强政风行风建设, 切实维护群众利益

一要积极推进12319服务热线建设。促进12319服务热线与数字化城市管理相结合, 提高12319覆盖面、办理质量和服务功能。二要积极参与行风评议和纠风热线工作。自觉接受群众和社会的监督, 切实用行风好转赢取群众的认可。三要切实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巩固深化三年清欠工作成果, 探索清欠长效工作机制, 对拖欠中的历史积累和新的案件, 要积极处理;加强对改善农民工居住条件的监管, 逐步改善农民工生活环境和条件;认真查处侵害农民工合法权益的问题。四要认真治理拆迁中损害群众利益的问题。对历史上形成的案件, 久拖不决的案件, 各地要继续花力气去化解, 切实维护被拆迁人的合法权益。要严格控制拆迁规模, 规范拆迁行为, 尽量减少拆迁上访案件, 要严肃处理程序不规范、补偿安置不到位, 甚至采取暴力手段强行违规拆迁等行为。

(六) 坚决查办违纪违法案件, 进一步维护党纪国法的严肃性

要坚持党纪国法面前人人平等, 严格执纪, 敢于碰硬, 重点查办发生在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中滥用职权、贪污贿赂、腐化堕落、失职渎职的案件, 严肃查办官商勾结、权钱交易和利用人事权、司法权、行政执法权、行政审批权索贿受贿、徇私舞弊的案件。严厉查办领导干部干预招标投标获取非法利益的案件, 擅自改变容积率谋取私利、利用住房公积金的监管机会贪污受贿的案件, 非法批地、低价出让土地或擅自变更规划获取非法利益的案件。认真查办严重违反政治纪律的案件, 买官卖官等严重违反组织人事纪律的案件。严肃查办侵害群众利益的案件, 为黄、赌、毒和黑恶势力充当“保护伞”的案件。

要认真处理群众来信来访, 及时了解群众呼声, 拓宽案件渠道, 对群众来信来访, 要做到件件有着落, 事事有回音。

(七) 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 严格责任考核和责任追究

建设系统各级各单位党组党委, 要认真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 党政一把手为党风廉政建设第一责任人, 其他分管领导对自己分管范围的党风廉政建设负领导责任, 各级领导班子都要认真抓好本单位的党风廉政建设, 做到“一岗双责”、“两同时”, 建设业务与党风廉政建设一起部署, 一起检查, 一起落实, 一起总结。要认真做好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检查落实工作。根据自治区党委、自治区纪委和厅党组关于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内容和要求, 认真组织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自查考核工作, 实行“一票否决制”, 对违反党风廉政建设规定的党员干部, 当年不得评先进, 年终考核不得评优秀, 不得晋职晋级。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工作结合干部年终考核工作一道开展。

(八) 切实加强纪检监察队伍建设

建设系统各级党组织要将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放在党的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全局中谋划, 不断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认真解决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在思想观念和思想方法、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人员素质和工作作风上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突出问题, 引导纪检监察干部坚定理想信念, 提高政治素质, 增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加强学习培训和实践锻炼, 改善知识结构, 拓宽工作视野, 进一步提高履行职责的能力, 做到政治上更加坚强、品德上更加清正、纪律上更加严明、业务上更加精通、作风上更加优良。

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纪检监察工作, 切实把学习实践活动和主题实践活动的成果转化为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纪检监察工作的自觉行动, 纪检监察工作要服从服务于建设系统改革发展稳定大局, 使纪检监察工作更好地保障和促进建设系统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要深入研究纪检监察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 深刻领会中央反腐倡廉决策部署, 准确把握我区建设系统经济社会发展实情和反腐倡廉工作实际, 不断提升全区建设系统反腐倡廉建设的层次和水平。

社会主义新农村廉政文化建设调研报告 篇3

一、农村文化的发展过程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十分重视农村文化的发展,强调文化要“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服务”的“双为”方针。当时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的绝大多数,在此方针的指引下,农村文化出现了蓬勃发展的景象。农村文化机构从无到有,农村文化从业人员由少到多,活动日益丰富,出现了多种多样的文化形式,其中比较常见的有电影放映活动,戏剧演出活动,曲艺说唱活动,田间地头展开的劳动比赛,科技咨询、示范活动,节日文化活动等。这些文化形式丰富了农民的生活,提高了农民的素质,也促进了农民之间的交流与团结,使整个农村体现出欣欣向荣的气象。“文革”开始后,党和国家的事业遭到严重破坏,农村文化也未能辛免于难,机构被砸烂,队伍被解散,整个农村文化活动被引入歧途。“文革”结束后,随着各项工作的拨乱反正,农村文化工作也逐渐走上了正轨。1981年中国共产党中央发出了《关于关心人民群众文化生活的指示》,将文化工作向前推进了一大步,农村文化也由此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广大农民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也在创造着多种多样的文化形式,农村文化打破了官办的传统体制束缚,农民成为文化创作的主体,农村文化设施与场所也得到了发展,乡镇基本上设立了电影院,文化室,体育场所等。电视、音响、图书、报纸等逐渐进入了寻常百姓家,农民了解外界的渠道不断扩大。这个时期的农村文化处于繁荣时期。

但是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社会的流动性加快,城市给农民提供了更多的工作岗位,越来越多的青壮年农民外出打工,融入城市,农村开始出现衰败的景象,农村文化建设由于缺乏人才和资金投入等原因而陷入困境。现在农村的公共文化设施由于没有资金的注入逐渐消失,农民的文化活动更多表现为看电视,上网,赌博、宗教等形式。农村文化建设遭遇前所未有的寒冬。

对此,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先后出台、颁布了一系列文件来推动、促进农村文化的发展。2005年11月7日,中国共产党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2007年6月16日,中国共产党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专题研究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其中主要是农村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2007年8月,《中国共产党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若干意见》正式颁发;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国共产党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指出,要以农村和中西部地区为重点,加强各方面的文化建设。

二、农村文化建设面临的困境

目前农村文化建设主要面临以下困境:

(一)农村文化建设硬件设施落后。虽然党和国家在改革开放以后加大了农村文化建设的关注力度,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来改善基层文化设施,也曾建设了一批文化设施,如文化站、电影院、图书馆等,但是仍然难以满足农民的文化需求。一些经济不发达地区、山区文化设施极为简陋,甚至是空白。目前大多数农村缺乏足够的场所和设施来开展文化活动,很多地方的文化活动场所被占用,农民不能经常开展文化活动。财政部教科文司、华中师范大学、全国农村文化联合调研课题组在《中国农村文化建设的现状分析与战略思考》中指出,农民期待政府能够提供一些文化活动站或服务中心、图书馆(室)、农民技术学校或培训班、体育场地和体育器材、青少年活动中心(馆)。农村文化设施建设的落后状况,直接影响了农村文化队伍的稳定和农村文化活动网络的形成。

(二)农村文化事业资金投入不足。各级政府对农村文化建设经费投入明显不足,2001年至2005年,全国文化事业经费支出基本上在全国财政总支出的0.40/0左右徘徊,而国家对农村文化的投入仅占其中的20%到25%之间。全国共有720个县级图书馆无购书经费,文化馆、文化站由于经费紧缺不能正常开展业务,多数县级电影公司难以正常运转,许多县级剧团有名无实,无法正常演出。

(三)农村文化人才匮乏。由于农业机械化的逐渐普及,农村产生了大量的富余劳动力,与此同时城市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和就业可能,农民特别是有知识有才能的青年农民纷纷涌人城市并期望扎根城市,这一方面促进了城市的经济发展,另一方面却造成了农村人才的流失,导致了农村经济发展的迟缓,也同时给农村文化建设带来主体的缺失,影响了农村文化的发展。很多乡镇缺乏专职的文化工作人员,尤其缺乏专业科班出身的文化工作人员。由于农村文化建设缺乏必要的人才队伍,农村文化的发展举步维艰,缺乏创新,不仅不能开创新的文化形式,而且导致传统文化后继无人。

(四)现行农村文化形式单调。由于农村文化缺乏创新和发展,农民可供选择的文化休闲方式非常单一,大多数农民在进行文化消费时首先选择是看电视,其次是进行一些打麻将、玩扑克等赌博活动,农村的妇女和老年人则是更多的从事一些宗教活动。还有就是一些婚丧文化,尤其在丧葬文化,大有攀比之风,偏离了原来对于逝者的怀念之意,越来越具有低俗之嫌。而政府组织的文化下乡次数较少,难以满足农民的文化需求。传统的露天电影、马戏团表演、说书唱书等形式则难觅踪影,即使偶尔有这些演出,也因为观众太少而不了了之,这些文化形式已经不像原先那样受欢迎,相比于室外,农民更愿意呆在家里看看电视。

(五)传统农村文化不断流失。随着农村人才的不断流失,很多传统文化无法开展,面临失传的境地。如以前颇受欢迎的说书唱书,现在很少有人愿意从事这个行业,年纪轻的农民可能都没有见过。还有一些传统的地方戏曲和手艺,由于经济效益不明显,面临着后继无人的境地。农村传统文化在现代文化的冲击下很多已经销蚀殆尽,也使得农民无从选择,最终转向了赌博、低俗、封建迷信活动。endprint

三、重建农村文化构建和谐新农村

农村文化建设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经济、政治的发展进步离不开农村文化的支持。作为农村发展中的重要力量,文化对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协调稳定发展、丰富农民文化生活、提升农民生活品质有着重要作用,因此,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农村文化建设,使之走出目前的困境。

(一)增加政府对农村文化事业的投资力度,加强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坚持以政府为主导,以农民为主体,充分调动乡镇、村、农户的积极性,发展农村文化设施和文化活动场所。着力建设乡镇的文化站、村的文化活动室,使之具有图书阅读、广播影视、宣传教育、文艺演出、科技推广、科普培训、体育和青少年校外活动等综合性功能。把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工作作为重要议事日程,并且把农村文化事业的资金投入列入年度财政预算。注重建设一些老人、妇女、儿童需要的文化活动设施。加强乡村信息服务设施建设,加快农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建设,为农民提供更快、更好、更全面的农业信息。

(二)加强农村文化人才队伍建设。通过创造各种条件尤其是经济条件吸引青年农民回归农村,开展各式各样的培训班,繁荣包括农村文化在内的各项事业。在打造农村本土文化人才的同时可以通过在农村制定一系列政策,吸引城市人才投身农村文化建设。在城市和乡村的共同努力下,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农村文化人才队伍,创造出适应农民文化需求的作品,使农村文化能够真正起到开启民智的作用。

(三)丰富农村文化形式。要改变农村文化形式比较单调的问题,将农民从“黄、赌、毒”中解放出来,必须要发展多种形式的农村文化活动。可以组织农民定期进行读书阅报活动,农村图书室要多选择一些符合农民需求的书籍,如有关动植物的养殖、防治、增产等方面的书籍。多开展科技下乡活动,向农民推广科学种田、科学管理方面的知识,也可以利用科技下乡活动,向农民多宣传党关于农村的一系列政策。在农村要推广信息化建设,教农民学会通过网络寻找自己需要的信息,跟得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四)加强农村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工作。要防止农村传统文化过度流失,利用重大纪念日、传统节日等时机在农村大力开展文化活动,通过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文化活动来表现农村生活的新面貌。政府要加强引导,通过制定财政优惠政策来鼓励农民传承与发展传统文化,保护农村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改善当前农村文化的现状。另外,还要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农民物质文明进步了,才能有更多精力进行文化继承与创作活动,才能产生符合社会进步需求的新文化。

总之,通过政府、社会、农民的三方共同努力,才能改变目前农村文化逐渐衰落的现状,只有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才能构建和谐社会主义新农村。

社会主义新农村廉政文化建设调研报告 篇4

摘要:农业、农村、农民这一问题是政府关心的重点,是学者研究的焦点。中国的改革第一步源起于“三农”,中国未来的成败,也必将取决于“三农”,这是显而易见的。泱泱大国,农为根本,只有“根本”的问题解决好,才是最彻底的,最有价值的,最革命的。2006年4月,国家发改委下达了关于开展农村经济重大问题调研的指令,按照国家发改委下达的调研课题,笔者有针对性的深入湘潭县农村开展调研,并运用湘潭县县委基层办、县委政研室和湘潭县政府经研室的相关调研成果,形成了综合性调研报告。调查结果表明:村级集体经济薄弱、农民增收乏力,村庄建设规划滞后和尚未建立长期投入机制,成为我国当前新农村建设面临的四大难题。影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原因是与“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乡村”相悖的政策失衡、体制障碍、城乡隔阂。要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伟大目标,笔者以为要做好做活五个方面的文章:

一、生产发展 用工业化的理念 实现经济重建--关于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研究;

二、生活富裕 用产业化的布局 实现社会重建--关于增加农民收入研究;

三、乡风文明 用市场化的思维 实现制度重建--关于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研究;

四、村容整洁用城镇化战略 实现生态重建--关于农村环境污染研究;

五、管理民主 用科技化的手段 实现文化重建--关于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研究

关键词:农村经济,经济发展,和谐发展

近三年,中共中央制定出台了关于“三农”问题的三个一号文件,有力促进了农民增产增收,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开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局面。2004年2月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下发,即改革开放以来中央第六个一号文件。文件要求,要调整农业结构,扩大农民就业,加快科技进步,深化农村改革,增加农业投入,强化对农业支持保护,力争实现农民收入较快增长,尽快扭转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趋势。

2005年1月3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若干政策的意见》下发,即改革开放以来中央第七个一号文件。文件要求,要稳定、完善和强化各项支农政策,切实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继续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努力实现粮食稳定增产、农民持续增收,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2006年2月2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下发,即改革开放以来中央第八个一号文件。文件要求,要完善强化支农政策,建设现代农业,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积极调整农业结构,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村民主政治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加快社会事业发展,推进农村综合改革,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确保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良好开局。

难题之一: 乡村债务问题

据调查,一般规模较大的行政村年刚性支出需15万元左右,规模相对较小的行政村也不少于10万元。但目前大多数村的经济现状都不乐观。原因有几个方面:一是受政策性制约,企业改制断了收入,税费改革少了收入,招商引资没了收入;二是经济发展空间小,受制于有限土地资源、资金和自然资源;三是财政转移支付入不敷出,不可预见性支出不断攀升,正常运转难以为继。村级集体往往经济薄弱、无钱办事,这成为建设新农村的突出难题。

一、乡村债务结构分析

~~县乡村两级负债总额为55161.99万元,其中乡一级负债42586.33万元,村一级负债12575.66万元,其债务结构如下:

按成因划分:A、地方上项目、办企业,造成决策失误或因管理、市场原因亏损形成的债务14992.45万元(其中乡级13814.10万元、村级1178.35万元)占27.18%。B、办福利事业、“普九”、乡镇医院和村办福利事业建设形成的债务5853.77万元(其中乡级4819.21万元。村级

1034.56万元),占10.61%。C、民间高息借贷、完成各种上交任务,因本金、利息形成的村级债务3599.48万元(其中乡级2484.72万元、村级1114.76万元),占6.53%。D、如通乡镇油路、农田水利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形成的债务4922.01万元(其中乡级3070.66万元、村级1851.35万元),占8.92%。E、因村级财务管理混乱,干部因素形成的历史性债务1335.54万元(其中乡级968.14万元、村级367.4万元),占2.42%。F、农户欠交税费,逐年欠款而增加形成的集体债务10640.2万元(其中乡级4659.72万元、村级5980.48万元),占19.29%。H、其它原因形成的债务13818.54万元(其中乡级12769.78万元、村级1048.76万元),占25.05%。

按债权人划分:A、欠银行、农村信用社、基金会及其他金融机构20131.79万元(其中乡级17614.46万元、村级2517.33万元),占36.49%。B、欠乡村工程业主3418.82万元(其中乡级2755.70万元、村级663.12万元),占6.2%。C、欠乡村干部7682.6万元(其中乡干部5769.09万元、村干部1913.51万元),占13.93%。D、欠乡村教师2518.4万元(其中乡级2452.30万元、村级66.1万元),占4.57%。E、欠民间个人2568.06万元(其中乡级l537.07万元、村级1030.99万元),占4.66%。F、欠其他经济组织10881.74万元(其中乡级6049.24万元、村级4832.50万元),占19.7%。H、欠其他债权人7960.58万元(其中乡级6408.47万元、村级1552.11万元),占14.42%。

二、乡村债务成因分析

1、财源有限。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撤区并乡、农村税费改革、免征农业税等农村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行,村集体不再有剩余产品的分配权和经济收入的支配权,“五统三提”、农业税附加等乡村集体收入也随之消失,乡缜的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大多数被取消,预算外收入锐减,乡村集体收入来源被逐渐抽空;由于人才、技术、资金、市场缺乏、企业组织化程度低等方面的先天不足,曾经红火一时的乡镇企业,在90年代纷纷破产倒闭或改制重组,每个乡镇每年几十万元乃至上百万元的企业管理费收入顿时化为乌有;1988-1993年,国家实行:划分税种、核实收支、分级包干”的财政管理体制,地方财政的留成比例较高,理财自主权较大,财政状况相对宽裕,而94年以后实行的分税制,地方的独享税种只有营业税、地方企业上缴利润、城镇土地使用税、印花税等小额税种,而增值税、所得税地方只分享25%、40%,地方财源严重“缩水”。

2、刚性支出居高不下。由于机构雍肿,队伍膨胀,乡村二级的工资、误工补贴,办公费、交通费等基本支出使乡村不堪重负,政策性增资只能“挂空档”。旱涝灾害、山林火灾、矿山事故等突发事件而导致的不可预算费用,使原本拮据的乡村财力更加捉襟见肘。,3、财源流失严重。分田到户后,村级集体财产被一分而尽;撤区并乡、企业改制过程中国有资产流失严重;人情税、关系税、税收征管力度不够,导致税收不能按国家政策足额征收;农民增收缓慢,农业税费收缴缺口大,尾欠收缴难度大,征收成本高;实行分税制以来,一定四年的乡镇税收任务必须无条件完成,不能完成的乡镇只能高价买税(20~30%的手续费)或高息借贷垫交;成立于1994年的农村基金会、互储会,一开始就以高息和分红疯狂吸收存款,违规大额放贷,直接威胁金融秩序,99年国家下令强行关闭时,乡镇财政向国家举债1.181亿元兑付农民存款,农村“两会”清收不仅使县、乡、村支付了巨额的清收成本,还承担了1368万元的利息债务,至今还有9000多万元的不良贷款没有收回,4、盲目性建设投资强力扩张。改革开放初期,由于政企不分,政府办企业、政府为企业担保贷款,使乡镇不得不花巨资为企业亏损买单,为企业偿还不良贷款本息;各种达标工程、政绩工程劳民伤财,使乡村债务陡增;为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政府运用行政手段组织农民发展新的生产经营项目,并和农民签订保产保利合同,项目失败后,政府不得不替农民交纳巨额学费。

5、预算约束力不强,挥霍浪费严重。乡镇人大会议上通过的财政预算报告往往是一个形式,乡镇的财政支出一是拆东墙,补西墙,毫无预算可言。二是乡镇财政支出往往是书记、乡镇长说了算,管他预算不预算,支出决策不仅脱离预算而且基本上没有民主可言、更不要说财务制度了。三是村级财务管理混乱,乡级财务账性违规违纪支出现象较为普遍,有限的乡村财力“跑、冒、滴、漏”严重,乡村债务雪球越滚越大。四是乡镇主要领导异动频繁(平均任期2年左右),在领导的潜意识中,根本就没有长远打算,大多是过日子、守摊子、找路子,希望早日脱离“苦海”,支出的随意性也就被无限放大。五是村一级的支出就更没有计划了,“到手就是财、今朝有钱今朝用,管他明天怎么过”,是大多数村干部的理财之道。

在现行的乡村绩效考核机制中,数字化强制性硬指标不少,唯独没有行政成本的考核指标,乡村干部在行政过程中,没有成本意识,从客观上助长了铺张浪费的不良风气。个别乡村干部为了自己的仕途和声誉,不惜花公款制造虚假政绩为自己脸上贴金。在乡村财力日益拮据的状况下,办公费、交通费、通信费、公务接待费却节节攀升,大吃大喝俨然成风,公费请客送礼愈演愈烈。在公款消费上讲排场、讲档次、互相攀比,债务包袱越背越重,群众怨声载道。

三、乡村债务影响分析

巨额的乡村债务对基层组织运转、农村社会稳定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

1,是违法行政的重要诱因。乡村出现收支失衡后,乡村干部首先想到的是利用行政资源,巧立名目向行政相对人收取各种费用,因而,农村“三乱”久治不止;为了弥补工作经费的不足,乡村两级均热衷于违规征用土地搞建设,通过炒地皮,从中获取20-30%的收益;由于经费紧张,驱使政府机关和干部采取各种隐蔽手段经商办企业;为确保正常运转,乡村干部千方百计找门路,以项目建设为幌子,通过非正常途径,采取非正常手段,争取上级支持,以弥补工作经费不足。

2、直接影响党的执政能力。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沉重的债务包袱,使乡村主要领导整天处于“借新债、还旧债、躲追债”的状态下,影响了他们谋划经济发展的精力;湘潭县的干部工资只有~~市的1/

2、长沙市的1/3,并且还不能按时发放。乡村干部为垫交税费、垫付工作经费,每人手里攥着几千元、上万元乃至10多万元的“白条”,兑付遥遥无期,乡村千部人心涣散、意志消沉;面对存量和增量均严重不足且强制带病超负荷运行的农村基础设施、亟待完善的社会事业公益设施,乡村二级无力改造和建设,农村公共产品供需脱节的现象更加严峻;由于缺乏足够的资金保障,有限的农业技术推广经费和教育经费被乡村挪用已习以为常,直接影响农业科技推广和农村基础教育。沉重的债务包袱,致使乡村二级运转困难,公共服务职能难以正常发挥,势必影响党的执政能力,同时,由于公共投入不足,也直接制约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影响农民增收致富。

3,有损党和政府在群众中的形象。巨额的乡村债务使乡镇政府、村委会成为农村最大的债务人。对内,欠乡村干部的工资和公款私垫费用,对外,大到欠金融机构贷款、施工单位工程款,小到欠水电费、运费、餐费、办公用品费,而且在目前状况下,乡村根本不具备偿还能力,只能采取能拖就拖、能躲就躲的应对之策,社会公信度大打折扣。债主为了早日拿回欠款,无奈之下,只能无休止地纠缠乡村干部,围堵干部家门和乡村驻地、封堵学校大门、强行搬走农具和办公用品,搞得乡村干部声名狼藉,无法开展工作。

难题之二: 农民增收问题

近年来国家实施了一系列惠农政策促进农民增收,但受多种因素制约,农民增收依然十分困难。农民富裕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根本目的,增收困难成为新农村建设的重大挑战。首先是种养业增收难。农业抵御市场风险和自然灾害的能力很弱,增收的不稳定性较大。虽然国家对农民实行了种粮补贴,但生产资料和机械作业费等持续涨价,无形中增加了生产成本,农民从事种养业增收困难。二是产业化带动难。近几年农业产业化有了一定发展,但农业竞争力总体还不强,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还不高,带动农民增收不明显。公司加农

户和协会加农户等模式并未给农民增收带来多少实惠。公司、协会和农民之间还未真正形成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农民几乎没有在企业或协会的二次分配中获益增收。有的地方将合作经济组织或协会作为普通企业对待,有的作为社会团体对待,还有的地方根本没有适当的名分。这种混乱局面使得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在贷款、纳税、保险等诸多方面困难重重,严重妨碍其发展。三是转移性增收难。随着农村劳动力转移到二、三产业的比例逐年增加,外出打工和就地转移的劳动力队伍庞大,但由于综合素质低,大多数劳动力仍从事着低收入的工作,技术型、技能型劳动力转移输出很少,无法获得较高收入,农民工资性收入增长受到抑制。四是政策性增收难。自2005年起,国家取消了农业税及其附加,“一免三补”政策提高了农民的种田积极性,但农民依靠政策增收的空间也在缩小,没有更多途径。

一、农业政策执行情况

税费改革前的2001年,~~县农民的税费负担情况为:农业税28404509元、农业特产税5160000元、生猪屠宰税1352700元、乡统筹47604645元、村提留18886556元,共101408410元。人平负担98元,亩平(按计税面积计算)负担108元。一些临时性摊派和搭车收费(约30元以上/人)尚未计算在内。

2002年税费改革时,湘潭县核减一批不合理计税面积,合理确定计税产量,取消农业特产税、生猪屠宰税和“五统三提”,将农业税费门类规范为农业税和农业税附加,2002年和2003年因税费改革使农民减负约30元/亩。

2004年农业税税率由7%下调至4%,全县农业税及附加总额3304万元,人平负担31.98元,亩平负担35.30元,较2001年下降67.42%。2005年,农业税全免,全县预计免征农业税6046.4万元,从此,农民完全从税费负担的梏桎中解放出来。

2003-2004年,~~县共减免农业税10116.4万元,得到了上级财政等额专项转移支付。2002-2004年,~~县共下援农业税灾社减免2163.7万元,重点照顾贫困村组的农户、五保户、烈军属、残疾人、受灾群众和水库库区内的困难群众。

2004年,~~县严格执行国家政策,发放直补资金970万元,粮补资金1544.4万元,使农民直接增收2514.4万元,人均增收24.51元。

二,2000~2004年~~县农民收入情况

〈一〉、农民人均纯收入总量及构成的变化情况。

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00年的2644元增加到2004年的3681元,5年内增加1037元,增长39.2%,年均递增8.62%。

2000—2004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度增长具有极大的不均衡性(2000年较1999年增长3.97%,2001年较20001年增长5.3%,2002年较2001年增长5.7%,2003年较2002年增长7.5%,2004年较2003年增长16.3%)。5年中,农民收入虽稳步上升,但有四年的年间增速低于

8.62%的年均增速;其增长规律具有较强的阶段性和明显的跳跃性,前四年为低速期,年均增速仅6.17,2004年为快速增长期,较2003年增加516元。增长16.3,首次超过城镇居民纯收入增返5.3个百分点。若没有2004年的高速增长支撑,就不可能实现8.62%的年均增速。5年间,农民纯收入的构成基本稳定。家庭经营收入占60.78%,5年间的增减幅度稳定在58—2.5%之间;工资性收入占36.19%,5年间的增减幅度稳定在34.3~38.9%之间;财产性收入、转移性收入仅占0.87%、2.16%。湘潭县2004年农业总产值44.3亿元,农业增加值25.21亿元,粮食种植面积187.4万亩,粮食总产量85.72万吨,出栏牲猪234.49万头,农民人均纯收入3681元,分别比上年增长8.6%、8.5%、17.3%、14.7%、8.4%、16.3%。以上数据显示,随着一系列以“多予、少取、放活”为核心的支农扶农政策的颁布实施,农业和农村取得了多年以来难得一见的好形势,粮食生产在短期内实现了恢复性增长,农产品全面丰收,农业效益明显提高,特别是农民收入增幅首次超过城镇居民,成为国家宏观调控下,县域经济特别是农业大县县域经济的最大亮点之一。

〈二〉、农民收入增长的主要特点

1、农民收入的增长仍然依赖于家庭经营收入和工资性收入,收入来源渠道依然狭窄。

2、农民收入增长与国家政策紧密相连,2004年农民收入的快速增长主要是政策效应。免征农业税不仅使农民减轻了负担,更重要的是从源头根治了农村乱收费的痼疾,使各种巧立名目的搭车收费失去其依附的载休,广大农民群众可谓欢呼雀跃,拍手称快。直补、良补给了农民一条稳定的政策性增收渠道,减负和增收使农民在长期的“高负低收”的恶性循环下解脱出来。

3、较长时期内农民收入增速一直低位徘徊。以2000~2004年为例,年均增速仅8.62%,其中,2000年较1999年仅增长3.97%,2001年增长5.3%,2002年增长5.7%。扣除物价上涨因素,2000~2003年的农民收入增长处于停滞和负增长状态。

4、农民收入的内部分化日趋加剧。2003年,我们调查了8个乡镇20个村50户农户的收入情况,户均收入8400元,其中年收入10000元以上的17户,占34%;年收入在5000~10000元的26户,占52%;年收入1000~5000元的5户,占10%;年收入1000元以下的2户,占4%。

三、农民收入增长的影响因素

1、农民增收的空间非常有限。1998年以来,农民收入持续低迷的原因除政策等因素外,另一个重要因素就是经历了10多年的家庭经营后,农村生产力、单位土地面积的生产效率已经发挥到了极至,在新的经济体制、产业格局、生产经营模式没有出现以前,农业生产和农民增收必然进入“休眠期”。2004年的增产、增收、增效缘于政策好、市场旺、人努力、天帮忙,政策的引扶效应和市场的刺激效应又一次发挥到了极至,要保持2004年的良好发展态势已属不易,要谋求新的发展和突破,难度可想而知。

2004年,农作物产量和价格也接近峰值,依靠提高单产和市场涨价增收显然“内存”严重不足。在世界农产品生产与贸易不断集中、全球农产品贸易的垄断性经营、发达国家对农产品进行巨额补内贴并对其他国家的农产品进口设置绿色壁垒的国际背景下,中国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不强。

2004年,我国农产品的平均关税从45%下降到17%,许多农产品的关税普遍下调20—30%,国际农产品在中国的市场价格也将下降20—30%,农产品价格回落的压力越来越大。一家一户的小生产已经无法经受国际国内大市场的冲击,国内农产品生产和加工企业面临新的考验和挑战。

进入鸡年,农产品价格就遭遇“寒潮”,首先是稻谷价格比2004年下跌5~8元/50kg,接着是4月下旬~5月下旬的牲猪价格直线下跌,良杂猪由去年的10.2元/kg跌至8.4元/kg,良良猪由去年的11元/kg跌至8.4元/kg,在经历了一个月的低价运行后,牲猪价格才触底反弹,小幅上扬,但仍然没有恢复到2004年的价格水平。工资收入己成为农民收入的“创业板”。受国民经济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和就业机会相对较多的影响,尤其是城镇建筑业、制造业等对农民工需求大的产业增长强劲,民工外出务工寻找工作的机会相对较多。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也将为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提供一定数量的就业岗位。估计在近几年,工资性收入会成为农民收入增长最主要的贡献因子。但,从发展的角度看,劳务经济也面临诸多制约,一是竞争越来越激烈。全国共有农村劳动力42亿,农业自身的劳动力需求只有1.7亿,尚有3.1亿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加上城镇下岗失业工人和新增就业人员,城市的承载能力相对有限。二是随着工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对劳动力的需求越来越少。三是劳动力的供大于求,对劳动者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体力型务工人员的薪金待遇会越来越低。四是湘潭县的劳务经济至今是一种自发经济,管理松散,组织化程度低,若不引起高度重视,就有可能失去部分劳务输出市场。

2、农民增收的风险性系数大。农村是一个庞大的“露天工厂”,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农民是“靠天讨吃”。目前,我国尚末建立农业风险救助机制,一遇自然灾害,农民就只能望天兴叹。

改革开放以来,国民经济实现了超常规的快速发展,资源、环境压力也与日俱增。众所周知,过度开发和盲目扩张所带来的环境污染、水士流失、生态失衡、资源紧缺必然导致气候的反常,自然灾害发生频繁,农民增收的风险系数也就不断放大。

3、农民增收的自主性非常有限。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受思想观念、认知水平的限制,农民死抱自己的一亩三分自留地不放,适应市场经济规律的土地浪转机制难以形成,产业结构调整步履艰难。作田、养猪、打工不可能使农民收入出现量的飞跃和质的变化,增收动力明显不足。

农产品价格是农业的“晴雨表”,农资价格又是农业的“风向标”,农民对“二价”只能无条件的被动接受,农民增收的不确定因素增加。今天以来,农产品价格有较大幅度的下跌,农资价格却一路飚升,尿素零售价(下同)1950元/吨,同比(下同)上涨14.9%;钾肥2200元/吨,上涨29.4%;碳胺540元/吨,上涨17.4%;复合肥1050元/吨,上涨32.9%;种子9元/kg,上涨28.6%;农地膜14元/kg,上涨4%;抛秧盘0.65元/块,上涨160%;农药的平均涨幅也在20%以上。因农资涨价,农民种田成本增加50元以上/亩。按2004年湘潭县“二补一免”55.72元/人计算,政策给农民带来的收益被农资涨价全额抵消。

受煤、电、油、运紧张和原材料涨价等因素的影响,农资价格上涨有其客观原因。但透过涨价现象还是可以发现一些不可忽视的深层次的问题。一是近年来,舆论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宣传有失偏颇。农业和农村经济刚有转机和起色,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把农村形势说得天花乱坠,片面宣传和夸大成就,对仍在存在的各种问题或是忽略不计,或是轻描淡定,给人以“三农”问题已经解决,农民已经富裕的舆论误导,各行各业,特别是农资生产商和经销商也就争先恐后来分“蛋糕”,为农资涨价埋下伏笔。二是农民对农资生产成本、进零差率等生产经营信息全然不和,涨不涨价、为什么涨价、涨多少,全是生产企业和经销商的一面之词。三是国家在农业生产资料的“产前”补贴方面出台了许多优惠政策,投入大量资金,但真正的“好处”往往落到了生产企业和经销商手中,他们一方面享受国家的行业政策优惠,一方面叫苦不迭,大呼亏本经营,一次又一次提高农资市场价格,最终受“挤榨”的还是农民。难题之三:村镇规划问题

一、农村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情况

二、98年以来建设的农村基础设施项目当前存在的问题

难题之四:投入机制问题

1,金融资源流失严重,经济发展受资金“瓶颈”制约

2、上学难、看病难、贷款难,打官司难。

主要原因:政策失衡、体制障碍、城乡隔阂

原因之一:生产经营模式落后,产业科技含量不高。

原因之二:基础设施薄弱,综合生产能力脆弱。

原因之三:乡镇机构雍肿,干部队伍庞大。

表现之四:乡村两级经费紧张,基层组织运转困难。

原因之五:党群关系疏离、干群关系紧张。

原因之六:社会保障体系严重缺失 劳务输出引发社会问题

生产发展 用工业化的理念 实现经济重建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调研报告 篇5

(三)充分发挥农村经济协会作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鼓励和引导农民发展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业的组织化程度”。农村经济协会充分发挥协调、指导、管理、服务作用,带动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和参与市场的竞争能力,使农村经济迅速发展,农民收入迅速增加,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步伐。一是质量明显提高。通过复查登记和加强自身建设,优化了组织结构,规范了发展行为,农村经济协会整体素质有了质的飞跃。如莱西市根据“延伸协会触角、扩大吸纳会员、点上主抓规范、面上推广普及、综合规划发展、凝聚增收合力”的思路,自2003年开始农村经济协会规范化试点和经验推广,农村经济协会100%地达到了规范化要求,建立健全了规章制度,理顺了内部管理体制,实行了民主管理。二是规模逐渐壮大。由几十个人组成的协会逐步发展为较大规模的有几百甚至几千人参加的协会,实力明显增强。据统计,全省已登记和备案农村经济协会6396个,加入农村经济协会的农民已达494万人,农村经济协会的注册资金7039万元,固定资产达1.85亿元,协会自身年收入达31.3亿元。三是辐射能力不断扩大。农村经济协会的活力不断提高,组织区域化发展特征明显,有的活动区域已覆盖全县(市、区),甚至辐射到周边地区。如莒县西瓜协会由最初的村办协会发展为全县性协会,并辐射周边区县,已拥有会员2.5万多人,带动30多万亩西瓜生产,年产量达2.1亿斤。四是组织体系基本完善。农村经济协会连接技术、生产、流通、服务等单位的自身内部体系更加完善,与产品、产业对应的农村经济协会组织体系已经建立,省、市、县、乡各级层次不同、活动区域有别的农村经济协会立体网络初步形成。五是服务功能日趋健全。农村经济协会强化服务意识,积极拓展服务领域,不断提高产前、产中、产后的服务水平,完善了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

二、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省的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农村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农村经济协会建设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创造出许多在全国推广的典型经验,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具体表现为:

一是认识不到位。有的地方没有认识到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和农村经济协会建设是解决农村“三农”问题、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创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举措,缺乏工作紧迫感和责任感,导致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农村经济协会的培育发展工作不平衡。

二是资金筹措难。税费改革之后,部分村村干部的补贴难于保证、从事公益事业的经费难于筹集,致使村级干部工作积极性降低,甚至有些地方出现“选谁谁不干”的现象。全省29.7万五保对象,年需供养资金5.1亿元,今年各级预算安排仅3.19亿元,缺口1.91亿元。省政府提出五保供养资金由省、市、县、乡四级财政共同负担,但从2005年的资金安排来看,在各级投入的3.19亿元中,主要由县乡两级承担,省级五保供养经费难以落实。目前农村经济协会的活动资金主要来源于会费或服务性收入,数量十分有限,是当前制约其活动开展和作用发挥的主要因素之一。国家和省设立的财政支农资金,应重点扶持农村经济协会,但目前资金下拨的渠道不畅,农村经济协会得到的资金较少。

三是规定不明确。基层的同志反映,现行的法律法规对贿选等干扰破坏选举行为的界定及处理规定不具体、不明确,出现问题后感到无所适从,无能为力。

四是救济范围窄。我省公布的农村贫困线为年人均收入1000元。据2004年省统计局调查,全省农村家庭人均收入1000元以下的约307万人,800元以下的约175万人,600元以下的约112万人。而目前实际救济57.4万人,仅限于那些“不救不活”的绝对贫困家庭。

五是发展难度大。中央要求2005年底全面建立农村医疗救助制度。我省以农村人口为主的县(市、区)122个。目前已有83个县开展了医疗救助工作,尚未开展的大多为财政困难县。要如期完成中央要求任务,必须采取切实措施。

六是机制不健全。有的地方村务公开工作仅局限于几个数目、几件事情的公布,而忽视了对村务公开民主管理整体工作的监督约束,监督机制尚不健全。省里农村社会救助体系虽然初步形成,但统一规划和有效的整合不够,缺乏上下之间、部门之间的良性互动。一些专项救助制度在基层还没有普遍建立起来,有的制度虽已建立但不够规范和完善。

七是发展水平低。农村经济协会主要是农民自发组成的,目前还处在发展的初期,不可避免的存在“杂、乱、差”的问题。“杂”是指协会涉及的农产品种类十分繁杂,有些与当地发展农村经济的总体思路不符合,有些根本形不成规模。“乱”是指协会的设置不成条理,相互间关系不顺。“差”是指协会的建立有许多不符合国家和省规定的条件,基本素质普遍较低,这些问题的存在直接影响了农村经济协会发挥更大的作用。

三、进一步做好有关民政工作,巩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果。

(一)进一步强化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工作。昌乐会议、章丘会议提出了 “规范、创新、提高、落实”的基本思路和“以深化完善机制为重点,以示范活动为载体,以法制建设为保障,使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逐步由事后性公开向全方位、全过程公开发展,由背靠背间接公开向面对面直接公开发展,由村级公开向县乡村三级联动、整体推进的方向发展”的工作目标。为实现以上目标,推动全省村民自治工作再上新水平,一要进一步强化对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的监督约束机制。人大、政协和有关职能部门要适时组织力量,对农村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进行指导督查。要广泛开展村民“活动日”、“质询日”活动。通过村民“活动日”、“质询日”活动村干部与村民直接对话,解惑释疑,接受群众监督。同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重大事项要广泛听取群众意见,防范可能发生的~问题和各种不良倾向。新闻媒体也要加大宣传监督的力度,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二是各级政府要加大对村民自治工作的资金投入。税费改革之后,村干部的补贴以及从事公益事业的经费来源成了问题,换届选举、一事一议、村干部任职培训等都需要花钱,对于一些经济薄弱的村,这些花费只能来源于群众集资,加重了农民负担。建议市、县两级将村干部补贴、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对于欠发达地区要加大省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每年下拨专项工作经费,建立逐年递增机制,做到有人办事、有钱办事,确保基层民主政治建设顺利开展。三是要进一步推进农村工作规范化建设。为推进农村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建设,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联合下发了《山东省村务公开民主管理规范》,省民政厅制定下发了《山东省村民会议议事规则》。《山东省村务公开条例》也已递交省人大审议。各地党委、政府也要全面贯彻落实十六届五中全会关于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按照省里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文件规定,进一步加强村级“四个民主”建设,健全村委会的工作制度,完善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程序,逐步形成以党组织领导为核心、运作程序规范、工作协调有序的村民自治运行机制。四是加强调查研究,提出对《山东省村委会选举办法》的修改建议。这届选举中,基层遇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省村委会选举办法》经过三届的选举实践,也确有一些不太完善的地方。下一步应通过深入调研,对村委会换届选举中相关问题进行探讨、研究,在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对《省村委会选举办法》提出修改建议,适时提交省人大常委会讨论审议,为今后的村委会选举提供更加有力的法律保障。五是将村民自治特别是村务公开工作纳入“十一五”规划。各级应明确村务公开工作目标任务,将村务公开工作作为政府工作重要内容,纳入“十一五”规划,加大督导力度,确保工作落实和完善。

(二)进一步加强社会救助体系建设。根据省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的意见》,当前和近一个时期我省农村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的工作目标是:规范和完善农村特困户救济制度,逐步扩大救济面,明年全面建立农村低保制度,低保标准东、中、西部分别达到800元、700元、600元;推进农村五保供养制度改革,落实四级联保责任,今年实现应保尽保,确保五保对象生活不低于当地一般居民生活水平。加强乡镇敬老院建设,今年集中供养率达到40%以上,2006年集中供养率达到60%以上,力争到2007年底基本实现五保对象集中供养;全面推进医疗救助制度建设,确保在今年底全面建立起来,明年加以逐步完善;不断规范教育救助制度,在落实“两免一补”的同时,各级建立救助基金,对各类贫困学生进行程序化、规范化的临时救助;建立健全住房救助制度,争取用三年时间分期分批将农村特困户危房改造一遍;以提高能力建设为重点,加强救灾应急救援机制和灾民生活救济制度建设,实现救灾工作规范化;落实司法援助制度,充分发挥其在社会救助中的特殊作用。为实现上述目标,建议:一要加大财政社会救助资金投入,分级落实政府责任。首先各级必须按照中央倾斜农村的要求,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加大对农村的支持力度,以满足贫困群体的救助要求。据测算,初步建立起以现有救助为内容的农村社会救助体系,全省每年总需投入15亿元,而目前仅投入8.6亿元,缺口为6.4亿元,建议各级提高农村救助投入比例,使全省农村救助资金投入总量至少达到全省财政支出总量的1.5%。其次要健全筹资机制,均衡负担。在我省投入的农村救助资金8.6亿元中,80%来自县乡,省级投入仅占4.6%,是全国省级投入最少的之一。在华东地区其它省份,省级投入均超过了20%。我省省级资金投入过少,表现在农村救助的各个方面:如救灾资金,省财政每年预算仅1000万元,和山东人口大省、多灾省份极不相称;如农村低保资金,这项工作我省已开展工作8年,省里从没有拿过钱,至今也没有列入省级预算,这在全国也是仅有的;如农村医疗救助资金,省财政今年仅安排300万元。最突出的是省级承担农村五保供养资金不落实问题,目前,在全国30个省市区(除上海外)中,有26个省市区或由省财政专项预算,或从转移支付中切块,省级五保供养资金都解决得很好,只有山东、山西、河北、甘肃四省把省级五保供养经费笼统列入转移支付中,落实最差。据民政部门统计,全省51个财政困难县,从转移支付中落实的五保供养经费仅为1950万元(实际缺口为1.53亿元),而安徽、湖南、湖北省省级从转移支付中切块分别为1.8亿、2.02亿、2.08亿元。在农村全面实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农村五保供养经费由省、市、县、乡四级财政承担,全面建立农村医疗救助制度,都是省政府提出的要求,但省里缺乏必要投入,基层对此意见很大,特别是欠发达地区反映强烈。因此,解决投入不足问题,关键是重点解决省级资金投入过少,对欠发达地区支持不到位的问题,省级年投入农村救助资金应至少达到2.5亿元,其中4000万元用于救灾,1.7亿元用于弥补51个财政困难县五保供养资金的缺口,3000万元用于农村低保,其余用于农村医疗救助。以此来减轻县乡压力,重点支持欠发达地区,适当照顾中等发达的县(市、区)。再次要讲求资金使用效益。当前省级资金使用的重点应当是解决贫困群众的基本生活(如吃穿、医疗、教育等),但2005年省财政首次预算的3000万元农村社会救助资金,却有80%用在敬老院建设上,做法很难理解。二要进一步完善社会救助管理体制和工作运行机制,提高救助效益。各级建立社会救助工作联席会议,分管领导任召集人,教育、民政、司法、财政、劳动、建设、卫生等部门为成员单位,明确部门责任,分工抓落实。建立例会制度,细化工作目标和任务,形成政府领导、民政牵头、部门协作、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由于各项社会救助工作都要在基层落实,为保证救助工作的规范有序和救助效益,建议以乡镇、街道民政机构为基础,吸收有关部门参加,搭建“一口上下”的社会救助平台,统筹整个社会救助工作,做到所有救助项目“一个口子向上申请”,所有救助款物“一个口子向下发放”,所有救助信息“一个口子汇总反馈”。通过建立 “一口上下”的组织机构,保证各项救助工作更好地落实到基层。三要加大社会救助工作监管力度。组织制定《山东省社会救助条例(试行)》,对社会救助的范围、标准、资金筹集、运行程序、部门责任、管理监督、领导体制等作出明确规定。同时,加大救助资金监管力度,实行阳光操作,使救助工作公正、公开、透明,提高社会诚信度,做到评审程序化、公示制度化、发放规范化、管理动态化、档案标准化、监督多样化。特别是救助资金的使用,要定期审计并向社会公布,防止截留挪用。四要把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纳入“十一五”规划。目前正值“十一五”规划制定时期。各级应明确救助体系建设工作目标任务,作为政府工作重要内容,加大督导力度,确保工作落实和逐步推进,确保社会救助体系不断完善,使之真正成为有效保障困难群众生活权益,化解由于贫困而引发社会矛盾的“减压阀”、“安全网”。

社会主义新农村廉政文化建设调研报告 篇6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我国的一项重要国策,它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统筹城乡经济与社会发展,推进农村全面小康。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新农村建设关键在农村和谐,难点在农民增收。我镇在上级政府及相关部门的支持下,新农村建设虽有了长足的发展,但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以及影响农村稳定和持续繁荣的因素依然很多,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还有许多新的问题和情况亟待解决,新农村建设任重而道远。

一、农民群众对新农村建设的期望和要求

1、实现产业升级,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农产品价格长期在低位徘徊,极大地伤害了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养猪积极性。

2、希望着力推进农村专业经济组织建设,利用各种优势取得种子、化肥采购以及农产品销售上的优惠,增强农业抗御市场风险能力。

3、希望各级政府在建设新农村的同时要坚持两手抓。在落实财力投入的同时,希望村级党组织加强对农民的思想政治工作和基层党的建设,培养农民的创新精神,通过创业改善自己生活,帮助困难群众致富,共同建设文明富裕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5、希望以提高农民素质为依托,培育新农民。“三农”问题的核心是提高农民素质。应依托产业发展对农民进行农

业实用技术培训,面向市场为农民提供职业技能培训,使适龄农民成为具有较高科学文化素质和较强就业能力的新型农民。

6、希望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先导,塑造新风貌。我镇在近期结合“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开展的环境卫生集中整治行动中,农村村容村貌已有较大改观,但村民的文明素质还有待提高,村民乱扔乱吐现象还大量存在。希望在加强对农民的思想教育,改变农村的各种生活陋习,倡导健康、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创造一个农民群众安居乐业、物质文化生活丰富多彩、人与人和谐相处的良好环境。

8、希望加强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抓农村社会治安要以安排农村剩余劳动力为突破口,俗话说:“游手好闲”,人们都有事干了,小偷小摸和聚众赌博现象自然会销声匿迹;另外要对外来走村串巷的流动人口加以监管,避免不法行为发生;对村民要适时进行法制教育,严禁邪教等违法乱纪行为在农村中蔓延。

9、希望注重农村教育。孩子是社会发展的希望,再穷不能穷教育。从长远考虑应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力度,壮大师资力度,提高教学质量;积极推进农村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规模和现代化水平,节约资源,同时采取多种方式对农村青壮年劳动力进行职业培训。

10、希望整顿农村药品市场,进一步加大新型合作医疗的减免力度,改善农村医疗卫生条件。提高医务工作人员的医疗和职业道德水平,加大对药品的监督管理,严禁假冒伪

劣和过期药品在农村市场横行。控制药品价格,让农民能够看得起病,放心看病。

面对当前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形势、新特点和新要

求,针对我镇的实际,现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作提出几点建议:

(二)加大农村投入力度,强化政府服务功能

统筹各方力量,大力推动社会公众资源向农村倾斜、公共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城市文明向农村辐射。不断加大对农村教育、卫生、交通、电力、通讯、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的投入力度,不断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城乡基础设施的共享度,解决农村生产生活基础设施严重滞后的瓶颈制约。

(三)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建立农民收入持续增长机制

实践证明,农业产业化是促进农民增收的根本途径。因此在积极抓好粮食生产,确保粮食安全的同时,继续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绿色农业和生态农业,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此外,要积极组织实施好“阳光工程”,加强对外出务工农民的实用技术培训,提高农民就业能力和就业率。同时积极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加快城镇住房、就业、医疗、教育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为进城农民提供公平的就业和生活环境。

(五)继承与发扬并重,促进乡风文明建设

乡风文明建设,通过定标准、树典型,加强监督,奖惩分明等方法,建立健全乡风文明的评比奖励机制;文化活动要充分调动农民群众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利用广播、电视、报纸、宣传队、文艺演出队、科技宣传队等各种形式送文艺下村,加强先进文化在农村的传播速度和覆盖范围,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占领农村阵地;要继承并发扬农村自身所拥有的文明传统,提倡尊老爱幼、妯娌和睦、邻里团结、不打架不骂人、爱护公物、遵纪守法、遵守社会公德等良好乡风民俗。

六、加快促进农村教育、卫生、社会保障等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协调发展

加快推进农村义务教育体制改革,免收义务教育的杂

费,调整中小学布局,增加教育投入,减轻农民负担的同时增加农民受教育的机会建立城乡教师的合理交流制度,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素质。建立起政府出大头的农村基本医疗体系,巩固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立便民的征缴制度、就医制度和结算制度,探索建立参保农民小病受惠制度,让农民真正看得起病。以政府公共财政为主导,建立多渠道社会保障资金投入机制,建立新型的农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让农民老有所养、病有所医、贫有所济。建立健全新型社会救助体系,逐步构建起以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基础,以就业帮助、医疗救助、教育救助等为补充的多元化新型社会救助体

系,做到农村低保水平与农民人均纯收入同步增长,使城乡居民同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社会主义新农村廉政文化建设调研报告 篇7

一、我国“农村社区体育”的概念及产生的社会背景

社区一词源于德国社会学家腾尼斯的《社区与社会》一书, 20世纪30年代由美国社会学家帕尼引入中国。社区是指一定地域内, 按一定社会制度和社会关系组织起来的、具有共同人口特征的地域生活共同体。社区体育是指在这一区域范围内, 以辖区内的自然环境和体育设施为物质基础, 以全体社区成员为主要对象, 以满足社区成员的体育需求, 增进社区成员的身心健康为主要目的, 就地就近开展的区域性体育活动。“农村社区体育”是一个特指的概念, 即:居民以自然行政村落为主要体育健身范围的区域社会, 是村落地域内共同生活的人群自发的或偶有组织进行的体育健身娱乐活动, 带有一定的地方色彩与民间色彩。农村社区产生的社会背景大致包括: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 农民物质文明的保障刺激了对精神文明的需求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发生良性转变;现代农业的发展、农村产业机构的调整, 保障了广大农民充足的余暇时间参与文体活动;不断完善的法制、法规建设将为农村社区体育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党中央关注“三农”,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序幕的拉开, 向农村社区体育建设发展吹响了新号角。

二、目前我国农村社区体育的现状分析

我国农村人口占全国总人口61%左右, 然而由于农民体育意识淡薄, 农村体育场地设施基础差、数量少, 体育活动缺少组织和指导, 农村体育一直是我国群众体育工作的难点和薄弱环节。农民中存在体质差、疾病多, 造成我国体育人口比例失调、全民健身活动难以推动, 严重影响了我国农业的发展、农村的建设、农民的生活质量的改善。

(一) 农民受教育程度相对较低, 体育健身意识淡薄。

据“2002”年农村固定观察点办公室对全国371个定点村的调查, 在15~64岁的农村劳动力人口中, 受到大专以上教育的不足1%, 比城市低13个百分点。农村体育人口为0.63亿, 只占农村人口总数的7.13%, 与城市相比有很大的差距。由于文化素质相对较低, 多数农民的体育意识淡薄, 受教育程度低和生活条件差是造成农民体育意识淡薄的最直接原因。

(二) 农村体育场地器材匮乏, 严重困扰着农村体育活动。

体育场地器材设施是开展体育活动的基本条件之一。目前我国农村体育场地设施匮乏, 农村群众体育投入严重不足。据调查数据显示广大农村地区却只占20.2%的全国体育场馆资源。据对甘肃省部分建成新农村实地考察中发现, “只见崭新砖瓦房, 不见健身运动场”的现象较为突出, 农村缺乏甚至没有体育活动场所和设施, 制约着成为农村社区体育的发展。农村体育设施的建设应纳入城镇发展的总体规划中去, 你为农村和农民体育运动的开展提供物质保障。

(三) 政府管理松散, 缺乏体育健身组织和指导, 基层管理体制的缺失和体育组织的不健全。

广大农村的社区体育组织机构不完善、管理系统不合理, 使农村社区体育处于一种随意状态。政府不能发挥农村群众体育工作的职能, 加之缺乏专业的管理和健身指导员在农村传授相关的知识和技能, 农民的体育活动得不到很好的组织和引导, 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未能进入广大农民生活空间。政府职能、社区体育人才, 限制了新农村社区体育的作为。

(四) 农村医疗保障体系尚在初级阶段, 农民体质状况堪忧。

现阶段, 我国农村医疗保障体系尚在初步形成阶段, 广大农村由于缺乏体育锻炼和不良生活卫生习惯, 造成身体素质不高而发病率高, 因病致穷不仅是农民贫穷的重要原因, 而且也是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2006年3月29日, 在国家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 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冯建中介绍了我国农民体质的现状:对全国成年人群体质进行评价, 结果显示男性农民平均优秀率为10.7%, 不合格率17.2%, 而城市体力劳动者优秀率达16.1%, 不合格率仅11.6%。另外, 女性农民的优秀率更低, 仅为8.4%, 不合格率达21.2%[3]。

三、依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契机, 构建农村社区体育新体系

当前“三农”问题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焦点, 根据经济社会的发展状况, 党和政府适时推出一系列重大举措来改变农村落后、农民贫穷、农业脆弱的现状。“十一五”时期是加速推进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的关键时期,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任务。处在发展农村经济与提高农村生活质量并重的新时期, 建立新农村不仅指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必须以提高农民整体素质为重点, 包括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方式, 构建农村社区体育新体系必将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

(一) 政府科学管理、农民积极参与, 加大对农

村体育宣传, 指导新农村社区体育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各级政府特别是乡镇一级政府要认真学习、贯彻中央一号文件精神, 以人为本, 从解决“三农”问题、改善农村物质文化条件, 加快建设小康社会的高度, 认识做好农村体育工作的重要性。把新农村社区体育作为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方面和展现社会风貌的窗口, 把全民健身活动作为提高国民素质的一项重要内容纳入政府工作。同时要积极引导和组织农民形成健身、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 使体育活动成为农村居民消费的一种习惯, 加大对“全民健身工程”的宣传, 将科学的健身理念树立在广大农民思维之中。从根本上提升农民健康意识, 树立“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新型体育观。

(二) 加强体育场地设施建设, 为农民健身活动提供场所。

发展农村社区体育当前最重要、最迫切的工作是解决农村群众体育场地器材匮乏问题。根据2005年全国第五次体育场地普查, 甘肃省现有体育场地21, 900个, 乡村一级体育场地设施仅占8%左右。各级政府要重视体育设施建设, 把体育场地设施建设纳入新农村建设规划, 努力按照国家规定标准配置农村公共体育场地和设施。同时要大力挖掘和盘活现有社会体育资源, 采取体育产业化、社会化方式、动员和鼓励社会力量投资建设体育设施, 才能实现“共驻、共建、共享”, 对现有资源进行整合, 以此突破资金和场地的“瓶颈”。因地制宜开辟乡村天然体育健身场地, 发挥学校体育的辐射作用体育设施资源上的明显优势, 实现农村中小学体育资源与新农村社区体育资源共享, 为农村社区体育的发展和农民健身活动提供必要的物质保障。

(三) 加快建立和完善农村社区体育组织, 培

养社区体育骨干力量, 加强对农村体育工作的有效组织。开展农村社区体育活动, 必须建立健全农村社区体育组织。“2001-2010”年体育改革与发展纲要明确指出:“农村体育以乡镇为龙头, 村民委员会为基础, 农民体协为纽带。”各级体育部门要依托乡镇人民政府、村民委员会, 加快农村社区体育组织的建设, 同时, 由于农村社区居民众多、人员分散, 需求多样化, 仅靠乡、镇、社区极少数体育专职人员开展活动是不现实的, 农村学校中的体育教师可以成为动员组织群众参加体育活动、宣传体育科学知识、传授体育技能、指导群众进行科学锻炼的体育骨干, 形成以学校为中心的区域性体育发展的社会网络, 加强对农村社区体育活动, 组织农民进行体育锻炼并分类进行指导, 提高农民体育锻炼的水平和效果。

(四) 切合农村实际开拓农村社区体育活动内容, 努力丰富农村群众体育活动内容。

农村体育有强烈而明显的乡土文化气息, 具有广泛的参与性、普遍的观赏性和悠久的传承性。发掘本地民间体育资源, 如南方的划船、游泳, 北方的滑雪、滑冰, 少数民族的民族特色项目骑马、摔跤;以及各地皆宜的民间武术、荡秋千、登山、放风筝等受年龄限制少, 相对易于开展的项目;推广民族传统体育项目, 如太极拳剑、秧歌、木兰系列、长拳等简易项目以及八段锦、五禽戏、易筋经等养生导引功, 作为农忙或闲暇时的运动项目;还可以通过地方文艺如民间乐队等文化娱乐项目吸引、聚集农民。把传统民间体育与现代体育有机结合起来, 结合当地习俗, 利用农闲和传统节日, 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群众体育活动, 增强体育活动的娱乐性, 提高农民群众参与的积极性。

四、结语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卫生、体育、科技等各个方面, 而农村社区体育作为群众体育的一种新的活动模式, 正在成为大众健身娱乐的重要基地, 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内容之一, 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手段。是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的可靠保证, 对农村居民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等诸方面会产生良好的效应, 无疑对促进我国小康社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它既能够促进农村的物质文明建设, 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文明建设, 又能够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丰富农民的社会文化生活及促进农村社会的和谐、文明和进步。从而有利于建设“生产发展, 生活富裕, 乡风文明, 村容整洁, 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参考文献

[1].吴玉华, 王丽良.以新农村建设为契机大力推动农民健身活动[J].农业考古, 2006, 3

[2].王程, 孙庆祝.农村体育不能承受之轻[J].体育文化导刊, 2006, 6

[3].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冯建中答记者问[J/OL]ht-tp://WWW.Xinhua.orq/zhibo/20060329/zhibo.htm

[4].侯广斌, 周新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体育建设的对策研究[J].湘南学院学报, 2007, 10

[5].李静, 张彩霞等.农村社区体育现状及在小康社会建设中的作用[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 2006, 3

[6].石生泰.充分发挥体育工作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J].党的建设, 2006, 6

社会主义新农村和谐文化建设探析 篇8

关键词:社会主义;新农村;和谐文化

中国是个农业大国,只有在广大的农村社会大力建设和谐文化,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方能全面实现。因此,发展和繁荣农村和谐文化,对于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于维系社会稳定、推动整个社会的发展有着极其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一、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的内涵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没有文化上的和谐,社会和谐就没有思想根基和文化源泉。那么什么是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呢?

1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是以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文化

和谐文化如同和谐社会一样,都是既对立又统一的结合体。所谓一统,是指有一个兼容并蓄的占据主导地位的主流文化;多元是指在此基础上容纳各种思想文化存在。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是以马克思主义为统一的指导思想,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把主导文化与多元文化结合起来。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最根本的是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当前实践,并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这是构建和谐文化的关键。

2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是以继承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为根基的文化

文化建设是一个国家或民族以其固有的文化传统为基础而进行的文化传承与创新。我国有着优秀的文化传统,为我们今天建设和谐文化提供了丰富而厚重的思想来源。承接和弘扬中国传统和谐理念的科学内涵,并与时代要求相结合,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开发利用民族文化丰厚资源,对于建设和谐文化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继承传统,不是简单地复旧,一定要创新。要从群众实践的新鲜经验中,形成强大的精神力量,推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发展。

3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是以民主和法治相融合为主要内容的文化

民主和法治是和谐文化建设中极其重要的一环。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必然要以现代民主思想作为其核心内容,注重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从而使和谐文化的思想精神为人民大众所熟知,转化为他们的思想自觉和行为自觉,为推动我国经济社会诸方面的和谐稳定发展作出贡献。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不可能仅仅依靠普遍的个人道德自觉来实现,只有建立在现代法治的基础之上,并且以法治文化的基本精神作为引领要素。才能实现并保证社会可持续的和谐。

4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是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的文化

和谐文化最终的指向就是社会的进步,进而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因此,人的全面发展是和谐文化的题中应有之义。和谐文化是大众的文化,它始终面向人民大众,以不断满足最广大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需求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切实保障最广大人民的权益。因此,和谐文化要最大限度地调动人的积极主动性,也就是要以人为主体,尊重人的利益,保障人权,关注人的生活质量。发展人的潜能。一句话,和谐文化是要引导最广大的人民群众过上美好生活的文化。

二、社会主义新农村和谐文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的文化建设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和积极成果。与此同时,应看到农村文化建设中仍存在一些亟须解决的突出问题,制约着农村和谐文化建设及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1马克思主义信仰出现缺失,封建思想宗法观念重新泛起

马克思主义不仅是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法宝,也是我国新农村建设的精神保障和理想信念。但在广大的农村,农民文化水平整体较低,再加上改革开放以来国家放松了对农民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使得一部分农民没有树立起马克思主义信仰意识,使得消极腐朽文化屡禁不止。以至于农民遇到重大灾难时,不找党和政府。不去寻求科学的解决办法,而去求神拜佛问菩萨。在改革开放的宽松环境下,还有些地方修族谱、修祖坟、修宗祠、庙宇等一度销声匿迹的宗族文化活动又重新兴起。算卦、相面、看风水等迷信活动比较普遍,寺、庙的香火旺盛程度不减当年。这些封建迷信思想毒害了广大农民。影响了他们的身心健康,严重地污染了农村文化环境,成为农村和谐文化建设的重大障碍。

2传统文化逐渐散失。不良文化侵袭农村文化市场

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农村和谐文化的建设,必须从传统文化中吸取营养,才能使之健康发展,源远流长。目前,深受农民们喜爱的送戏、送科技、送书下乡以及文艺表演等活动频率太低,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民文化单调的现状。经济条件较好的村镇在传统节日会搞一些文化活动,诸如灯会、唱大戏、舞龙舞狮、秧歌腰鼓等。但这些传统文化产品已远远不能满足农民的精神文化需要。相比之下,一些不良文化趁机开始侵袭农村文化市场。各种盗版书刊和宣扬封建迷信、暴力、色情的书刊、光碟流入农村社会,被大量出租和出售;中小学校附近的电子游戏机室、网吧通宵开放,无人管理;农民自己组织的文艺表演团体。缺乏管理和引导,低俗表演屡见不鲜。农村目前的这种文化市场状况,影响农村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日益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和谐文化建设的羁绊。

3农民整体素质相对较低,思想政治观念淡薄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培育农村文明向上的社会风尚,这些都要求有与其相适应的高素质农民。但我国的文盲半文盲人数多集中在农村,农村中的科技型人员更是微乎其微,离社会现代化的要求还有较大距离。更为严重的是我国农村的教育现状不容乐观。农村师资不稳定,中小学辍学率偏高,甚至受大学生就业难的影响,重提“读书无用论”,给农村义务教育的普及和教学质量地提高增加了难度。其次,农民的思想政治观念淡薄。受市场经济冲击,农村传统道德甚至一些最基本的思想道德规范在逐步丧失,尊老爱幼、和睦相处、互帮互助等传统美德受到挑战。一些地方民众法律知识欠缺,法律意识淡薄,盗窃、偷税漏税、制假贩假等违法犯罪活动时有发生。这些对于社会主义建设大业、新农村建设都造成巨大阻力。

4农村文化建设队伍滞后,文化产品严重短缺

组织农村文化活动,繁荣农村文化事业离不开一支高素质的文化队伍。但是目前由于农村文化经费长期投入的不足,体制保障上的不尽完善,薄弱的农村文化人才队伍的素质并没有得到整体的提高。一是在市场经济环境影响下,会吹拉弹唱、琴棋书画等一技之长的人才大量流失,导致农村的文化活动不能有效组织和开展;二是部分农村文化专干年龄结构偏大、专业知识老化、缺少必要的培训和再学习,造成了农村文化工作内容缺乏新意、方式陈旧,难于产生吸引力和凝聚力;三是农村文化人才后继乏人。文化是要靠人来传承的。但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热心于农村文化活动的年轻人极少。同时受各类因素制

约,为农民提供的公共文化产品、文化服务总量偏少、质量不高。如农民所急需的农业科学技术、有关农村的法律法规、文学书籍、娱乐表演等反映农村新生活的力作不多,导致农村的文化活动相对贫乏,对农村和谐文化建设发展也大为不利。

三、加强新农村和谐文化建设的对策建议

针对新农村和谐文化建设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或偏差,确保顺利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发展和繁荣的目标要求,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意识,把握新农村和谐文化建设的方向

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应以什么思想理论作为指导,邓小平反复强调:“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是中国革命胜利的一种精神动力。”社会主义新农村和谐文化建设同样需要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一要组织广大干部群众认真学习党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并通过灵活有效的方式方法把党的声音传播到农民群众中去,以此来巩固党执政最广泛的群众基础。二要采取不同的方式引导农民转变因循守旧、小富即安等传统落后的观念,逐步形成适合于农业现代化建设需要的思想价值观念。三要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要通过思想教育、舆论宣传、各种文明创建活动产生巨大的教育示范和引导作用,促进广大农民形成符合时代要求的精神风貌,保障农村文化事业和谐健康有序地发展。

2发扬农村优秀传统文化。打造特色文化品牌,增强新农村和谐文化建设的底蕴

邓小平指出对优秀传统文化“应当认真钻研、吸收、融化和发展因此,新农村和谐文化建设要正确对待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一方面,切实做好我国许多地方的民族歌舞、地方戏曲、民间书画、雕塑以及各种民间工艺等的保护和传承,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创新与发展,打造富有地方特色又有乡土气息的文化品牌。确保农村文化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新农村和谐文化建设必须更加注重文化内容、形式、手段的不断创新。文化创新最好的办法就是融入更多的科技、法律、市场等方面的新知识,应用各种现代化方式,使其满足广大农民的文化需求。同时基层文化宣传部门要鼓励和支持农村特色文化产品开发和农民的自办文化,使当地的文化活动和文化产品具有自己的特色和独特的魅力。

3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加大新农村和谐文化建设的动力

提高广大农民的科学文化水平。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高素质新型农民,才能加大农村和谐文化建设的动力。首先要全面落实九年制义务教育。现阶段全面普及农村义务教育,着力降低农村中小学生的辍学率,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遏制新文盲、新愚昧的产生。其次,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技能培训。以劳动力培训基地为依托,按市场需求,组织农民学习电工、装饰、建筑等技能,增强农民转产转岗就业的能力。最后,在农村广泛开展科普宣传、科技讲座和农技交流。加强这方面工作,要紧密结合农业结构调整升级、发展特色农业的需要,开展务实有效、通俗易懂的农业知识技能宣传,把农民的文化需求与发家致富结合起来。

4增加农村文化产品、文化服务的供给。保持新农村和谐文化建设的活力

上一篇:劳动用工整改报告下一篇:八年级上册美术说课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