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重点知识整合)(通用8篇)
1、为什么要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1)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宏伟目标。这个目标,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相适应,与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目标相衔接,与我国深厚文化底蕴和丰富文化资源相匹配。
(2)(还应从文化的作用和我国文化竞争力现状考虑);如:①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作用越来越突出,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建设文化强国有利于提升综合国力;②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建设文化强国有利于发展生产力;③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中维护国家利益和安全的重要精神武器,建设文化强国有利于维护国家利益和安全;,④当前我国文化竞争力还相对落后,建设文化强国有利于提升国际竞争力。
2、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在知识产权领域, 我们要响应胡总书记号召, “采取有力措施”, 建设社会主义知识产权文化强国, 即建立一个崇尚知识产权创造、应用、执行、保护、创业的社会主义强国。
一、深刻认识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严重性和复杂性
为响应胡总书记号召, 各地纷纷组织专家研讨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问题。如空军上校戴旭多次发表演讲, 认为美国一直在实施一个2030年之前分化、肢解、遏制中国的战略, 因为美国的战略家们认为, 一旦放任中国稳定发展到2030年, 那么美国将因为中国的崛起而丧失全球霸权。戴旭认为, 美国中情局《行事手册》中关于对付中国的部分, 包含一个颠覆中国政府的“十条诫令”, 其中有3条专门用于腐蚀我国的社会主义文化根基[2]。
其第一条规定, 尽量用物质来引诱和败坏中国的青年, 鼓励他们藐视、鄙视, 进一步公开反对他们原来所受的思想教育。替他们制造对色情奔放的兴趣和机会, 让他们不以肤浅、虚荣为羞耻, 一定要毁掉他们强调过的刻苦耐劳精神。
第二条规定, 一定要尽一切可能, 做好宣传工作, 包括电影、书籍、电视、无线电波。只要中国人向往我们的衣、食、住、行、娱乐和教育的方式, 就是成功的一半。
第八条规定, 要以我们的经济和技术优势, 有形无形地打击中国的工业。只要他们的工业在不知不觉中瘫痪下来, 我们就可以鼓励社会动乱。不过我们必须表面上非常慈善地去帮助和援助他们, 这样中国政府就显得疲软。一个疲软的政府就会带来更大更强的动乱。
二、美国对内知识产权文化攻略
对应上述三条, 美国人自己在国内是怎么做的呢?美国实际上在大力建设知识产权文化。
美国的知识产权文化建设包括以下3个层面的内容:
1. 科技文化教育建设
随着现代科技的崛起, 美国总统科技顾问成了制定国家战略的核心人物;美国历届政府和国会非常重视科技文化教育工作, 全力打造“科学化的美国人”。
美国近10多年来, 推出了数百个国会法案、动议, 以及政府规章, 向全民普及科技文化。例如, 克林顿政府曾大力推行生物技术、纳米技术、宇航技术的全民科技文化普及教育。老布什政府曾推行电子、通信、电磁技术的全民文化教育, 让国民知道, 先进的电子、通信、电磁技术如何应用于国防和民用领域。
美国自由奔放的世俗文化、虔诚偏执的宗教文化主要用于统治下层民众, 它向精英阶层、高等教育人群提供的文化则主要是尊崇科技、理性、坚韧、克己的清教文化, 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博大的人文情怀。美国的主流文化尊崇纪律、奉献、正当权利和社会成就。
从这个角度看, 美国主流社会并不推崇非理性的现世感官文化, 而是推崇科学、思考的前瞻性理性文化。
2. 知识产权载体和知识产权意识形态建设
从知识产权资本运用的角度讲, 知识产权的载体是掌握知识和技术的人。为此, 美国非常重视知识产权载体建设, 以及知识产权意识形态建设。例如, 仅2011年, 美国国会就推出了数十部相关法案。如H.R.76是《数字安全教育促进法案》;H.R.135是《科学、技术、工程、数学学科教育促进法案》;H.R.1951是《创新法案》;H.R.2226是《成人教育和经济增长法案》;H.R.2536是《21世纪准备法案》;H.R.2749是《纳米技术促进和新机会法案》;H.R.3014是《计算机科学教育法案》;H.R.3036是《竞争准备法案》;H.R.3146是《美国创新与教育法案》;S.1是《美国竞争法案》;S.434是《地理科学基础教育法案》;S.1178是《通过技术和创新取得成就法案》;S.1675是《帮助学生在全球竞争中取得成功法案》。
这些法案的主要内容是帮助学生、成年人掌握知识产权资本, 能够用最新的知识和技术参与全球竞争。在意识形态上, 美国强调任何知识、技术、知识产权都可以自由学习, 但是被商业化的知识和技术, 必须受到保护。例如, 进入公共领域的知识、技术, 一旦在企业组织体系内被重新编排和运用, 那就是知识产权;员工带走这类资料, 无论是否使用, 都属于盗窃知识产权的行为。
美国通过大量近乎残酷的知识产权刑事、民事案件判决, 向民众灌输知识产权文化意识。例如, 对微软公司等企业巨头, 美国法院敢于签发专利侵权禁令, 敢于判决巨额赔偿金;对从公司拿走无创新或已淘汰技术资料的员工, 即使没有证据证明其盗走的技术被移交给了第三方, 美国法院也判处了25年以上的长期监禁。
从这个角度看, 美国不是什么自由奔放、随意享乐的社会, 而是有很多严苛规矩和条令, 积极向上, 奋发有为的社会。
3. 知识产权制度建设
美国在2011年推出了大量专利、知识产权法案, 对专利制度进行了史无前例的大规模修改, 开始大力推行专利审查员在家办公;专利局企业化运作;全国专利分局建设;面向全球企业的专利审查和司法服务;在美国培训外国数以万计的知识产权官员和专家;开通专利数据中心;开通全球知识产权执法数据共享和响应中心;建立美国联邦机构知识产权执法协调合作机制;强化总统负责的知识产权战略规划与响应机制;组织美国知识产权巨头进入联邦中央政府决策团队形成“知识经济政府”等“美国21世纪知识产权战略规划”项目。美国的知识产权制度建设, 具有很强的实战性、实用性, 具有向全球输出美国知识产权制度和资源的能力。
三、美国对外知识产权文化攻略
美国的体制具有高瞻远瞩、一以贯之的战略禀赋, 又具有贪图眼前私利的结构性缺陷。
在20世纪初期, 日本开始大规模侵华。美国政府一些精英意识到一个强大的中国对于维护美国的战略利益具有核心价值, 因此建议对日本实施遏制;但是, 美国企业界和国会则大力推动日本的崛起。美国在汽车、雷达、通信、飞机制造、化工机械、大型装备、航空母舰等领域的成套技术, 被鼠目寸光的美国企业源源不断地输送给日本企业;二战爆发前, 美国大型企业向日本输出的专利数量庞大, 而且大量美国人发明的专利被转让给日本公司, 由日本公司在国内提交专利申请。美国对日本的专利、技术输出成了日本在亚洲实现工业、军事崛起的主要推动力。
短视的美国企业认为, 中国在二战之前没有实行专利制度, 不会保护其专利, 由于日本有专利制度, 因此美国的专利技术能在日本为美国创造价值。实际上, 二战爆发后, 日本不再保护任何外国专利, 反而用美国专利技术制造了攻击美国的工具。
类似的情况再次上演。现在, 美国企业界和国会认为, 日本军工行业没有完整的研发、制造体系, 日本所谓强大的军工体系基本上都依靠美国的专利技术, 主要用于为美国终端装备提供核心器件。他们认为, 日本几乎所有尖端的电子、通信、宇航设备都依靠美国的国防专利授权, 因此日本不会对美国构成威胁。贪图眼前利益的美国企业界甚至认为, 在精密细致的制造业上, 日本对美国有压倒性优势;既然日本没有核武器、核潜艇、战略轰炸机、航母, 不会威胁美国的核心利益, 那么把美国几乎全部尖端技术拿到日本, 用日本精密的制造业为美国制造产品, 这是有利可图的产业安排。
就像二战前, 美国大型企业纷纷把专利技术交给日本企业, 让日本企业帮他们创造专利收益, 现在, 日本又成了美国尖端装备、核心器件的制造业基地。也就是说, 美国的知识产权文化取向再次陷入二战前的误区, 为了眼前的经济利益, 在专利、技术、装备上大规模地“重新武装日本”。
目前, 日本已大量装备亚洲最先进的战斗机、潜艇、反导、雷达武器。在电子、通信、电磁、材料、制导、软件等尖端产品上, 日本通过为美国国防企业做配套, 掌握了全球领先的专利和技术资源。
与二战前更为类似的是, 美国现在继续对中国实施专利和技术封锁, 把保密的国防专利、核心技术大量部署到日本等其他地区, 仅仅向中国输出组装、外围器件制造等低端产业, 极力把中国变为其专利和技术的殖民地, 遏制中国掌握尖端装备的研发、制造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 美国对内、对外推行不同的知识产权文化攻略。对内, 它强调提升人民的知识产权创造力、应用力、执行力, 不支持享乐、感官文化;在产业布局上, 它重点发展专利密集的重工业, 把侧重吃、喝、玩、乐的轻工业制造环节大规模输出到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在软件和互联网领域, 美国用专利保护“杂草”般的小微技术创新, 使得不具备美式知识产权诉讼文化的国家无法为软件、互联网行业提供有效的专利保护, 因为即使外国也建立专利丛林, 其诉讼文化无法把这些专利变成强大的市场竞争力, 徒然增加企业的专利负担。对外, 它强调保护美国的知识产权, 误导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大规模部署侧重吃、喝、玩、乐的轻工业专利, 推动这些国家的工业、技术发展方向偏离重工业;同时, 美国在中国等发展中国家极力推行侧重享乐、自私自利、无视权威和纪律的美国底层文化, 削弱其人民的知识产权创造力、应用力、执行力。也就是说, 在知识产权文化建设上, 美国把精华留给自己, 把糟粕推向外国。
四、努力建设社会主义知识产权文化强国
中国的崛起势不可挡;中国人民知识产权创造力、应用力、执行力的崛起也势不可挡。响应胡总书记号召, 我们要“采取有力措施”, 建设社会主义知识产权文化强国。借鉴国外经验, 我国的知识产权文化强国建设应侧重如下工作:
1. 普及科技文化
对全民开展生物、纳米、电子、电磁、软件、宇航等尖端技术的普及和应用教育, 建设数以亿计的“科学中国人”。用科技文化的兴起帮助人们抵御西方享乐主义的腐蚀。
2. 重建大学系统
用庞大的财政盈余重建中国大学系统, 按照世界最高水准更新其理工学科教材、平台与设备, 对全球科技、知识财富重复注入千百个中国大学的组织体系, 让大量中国青年首先掌握世界尖端知识产权资产的应用力, 继而让大批青年掌握世界尖端知识产权资产的创造力。
3. 加强知识产权制度建设
借鉴美国的经验, 我国可大力推行专利审查员在家办公、专利局企业化运作、全国专利分局建设、面向全球企业的专利审查和司法服务、大力培训外国知识产权官员和专家、开通全球专利数据高速访问中心、开通全球知识产权执法数据共享和响应中心、强化全国知识产权执法协调合作机制、强化国家元首负责的知识产权战略规划与响应机制、组织国内知识产权巨头进入中央政府决策团队形成“知识经济政府”等举措。
4. 开展反专利殖民斗争
对那些拒绝向中国输出核心技术, 同时在中国占有庞大消费产品市场的跨国公司实施制裁, 逐步把其驱赶出中国市场。社会主义制度、文化、组织体系的集权优势要在这项工作中发挥出来, 推动跨国公司把其科技命脉融入中国市场, 变成一种与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文化、组织体系同呼吸、共命运的本土化公司。
5. 推动全球专利合作
开展全球知识产权的研发、实施、转化合作项目, 提升对跨国公司的专利、技术、尖端装备采购规模。对那些向日本、越南、菲律宾等与我国存在领土争端的国家输出核心技术和装备的企业实施制裁, 把其排除到政府采购和大型项目建设的名单之外。
6. 大力开展国防专利、国防技术、国防工业项目建设, 引导我国重工业实现全球性崛起
轻工业可搞活经济, 但是重工业才是国家的核心竞争力。我们要引导大批企业从侧重吃、喝、玩、乐的轻工业, 转向侧重装备制造的重工业, 把企业专利文化导向从轻工业引导到重工业领域。
7. 重点建设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信息工程大
学等高校, 形成几个培养国家核心知识产权资产创造团队、引导全国青年文化和价值取向的模范学校
这方面, 我国可借鉴印度的经验。例如, 印度理工学院原有7所分校, 总人数与清华大学相当, 但是有5所分校曾跻身亚洲理工大学排行榜前十名;不久前, 印度决定投入巨资, 在全国再建设8所印度理工学院分校, 使其分校达到15所。印度还决定对印度理工学院实施私有化, 把它交给Info Sys等印度私营科技企业巨头管理, 同时国家决定投入巨资, 建设全新的印度信息工程技术学院。
与印度相同, 稳定的经济发展也使我国产生了庞大的财政盈余。这些钱继续用于购买钢筋、水泥建设基础设施, 还是用于购买教授、学生建设强大的知识产权文化, 建设一个崇尚知识产权创造、应用、执行、保护、创业的社会主义知识产权文化, 这是一个决定我国未来前途命运的战略问题。
我国可借鉴印度的经验, 重点建设清华大学、北京大学, 如拨付巨额资金帮助清华大学设立分布在中国各大行政区的私立分校, 吸引国内科技企业加盟清华西北分校、西南分校、华南分校、东北分校等校企一体化分校的建设;对北京大学, 可在多个行政大区建立多个综合性工学院, 并由高科技企业参与直接管理, 使其工学院具备各学科的基础技能教学和高端科研能力。北大工学院自称起点高, 但其学科太少, 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培训机会少, 很难培养综合性、前瞻性、实战性工程技术人才。在美国硅谷自主创业的北大学生不多, 远远落后于印度理工学院。这表明, 北大的理工科建设要向企业全面开放, 尤其工学院建设要由私营科技企业主导。北大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J].求是, 2012 (1) .
摘 要: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试图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现实问题入手,对文化自觉的内涵进行深层剖析,对文化自觉的重要性、必要性、紧迫性进行分析论证,对文化自觉的可行途径进行有益探索,为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提供了理论和实践依据。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自觉;文化强国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8-0024-02
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
没有文化的积极引领,没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没有全民族精神力量的充分发挥,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弘扬者和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倡导者、发展者。早在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就提出要建设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指出“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就是人民大众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就是新民主主义的文化,就是中华民族的新文化。新民主主义的政治、新民主主义的经济和新民主主义的文化相结合,这就是新民主主义共和国”[1],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奠定了基石。改革开放以后,邓小平总结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指出“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我们忽视了发展生产力,所以现在我们要特别注意建设物质文明。与此同时,还要建设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最根本的是要使广大人民有共产主义的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2],开创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新局面。此后,江泽民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提出“必须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到更加突出的地位。要把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作为统一的奋斗目标,始终不渝地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任何情况下,都不能以牺牲精神文明为代价去换取经济的一时发展”[3],取得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新成果。进入新世纪,以胡锦涛为核心的党的第四代领导集体面对新机遇、新挑战,提出要“不断开创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持续迸发、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全面提高的新局面,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更大贡献”[4],开辟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新天地。历史告诉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断以思想文化新觉醒、理论创造新成果、文化建设新成就推动党和人民事业向前发展,是中国共产党与生俱来的光荣使命。
二、文化自觉及其内涵
“文化自觉”概念最早是由我国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提出的,他认为“文化自觉只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的特色和它发展的趋向,不带任何‘文化回归的意思,不是要‘复旧,同时也不主张‘全盘西化或‘全盘他化。自知之明是为了加强对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取得决定适应新环境、新时代文化选择的自主地位。”[5]深入分析文化自觉的概念,至少包括以下三点内涵。第一,文化自觉是一种理性的行为。作为哲学范畴,自觉通常意义上是与自发、盲目相对而言的,即内在的自我发现、外在的自我解放意识,作为人区别于其他物种的基本特质,是人对实践过程本质规律的认识和把握。文化自觉作为一种自知的行为,是在理性的支配下通过意志的推动产生的行为,正如马克思所说:“蜘蛛的活动与织工的活动相似,蜜蜂建筑蜂房的本领使人间的许多建筑师感到惭愧。但是,最蹩脚的建筑师从一开始比最灵巧的蜜蜂高明的地方,是他在用蜂蜡建筑蜂房以前,已经在自己的头脑中把它建成了。”[6]第二,文化自觉是一个艰巨的过程。这个过程是对现有文化进行文化认知、文化判断、文化选择、文化整合、文化创造的扬弃过程,具有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不可能一蹴而就,要求我们“必须回到历史研究中去,下大功夫,把上一代学者已有的成就继承下来。切实做到把中国文化里边好的东西提炼出来,应用到现实中去。在和西方世界保持接触、进行交流的过程中,把我们文化中好的东西讲清楚,使其变成世界性的东西。首先是本土化,然后是全球化。我们一方面要承认我们中国文化里边有好东西,进一步用现代科学的方法研究我们历史,以完成我们‘文化自觉的使命,努力创造现代的中华文化;一方面要了解和认识他人的文化,学会解决处理各种不同文化接触的问题,为全人类的明天做出贡献。”[7]第三,文化自觉是一份崇高的追求。我们倡导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不仅立足于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也立足于引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不仅着眼于增强文化的改革发展驱动力,也着眼于扩大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不仅致力于实现本国人民自由全面发展,也致力于推动全人类文明进步;不仅服务于推进本国现代化建设和祖国统一,也服务于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就是要坚持这种理性的行为,历经这个艰巨的过程,实现这份崇高的追求,一言以蔽之,就是费孝通先生所概括的“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三、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1.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就是要在坚持“二为”、“双百”方针的前提下,“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在全社会形成积极向上的精神追求和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4]最根本的是要正确处理好以下几方面关系。一是主流文化与多元文化的关系。文化的繁荣与发展需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需要各种不同的文化元素相互交流,碰撞出新的思想火花;多元的文化当中又不能没有主流,否则文化的发展就会陷入混乱、失去方向。在我国当前的历史条件下构建主流文化,关键在于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用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马克思主义武装思想、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关键在于对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执着追求,以高度的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凝聚改革发展力量;关键在于对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深刻理解,做到爱国而不狭隘,改革而不忘本;关键在于对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践行诠释,积极引领知荣辱、讲正气、做奉献、促和谐的良好社会风尚。二是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积极学习借鉴国外先进发展经验和优秀文化成果,不能以全盘否定本国的文化传统、彻底放弃本国的文化优势为代价,而是要以更好地发展本土文化、突出本民族文化特色为前提,这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在处理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上,要坚持为我所用,更要坚持以我为主,保持独立自主的民族文化特色,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这样才能提升中华文化在世界上的感召力和影响力,增强国际话语权,充分展现我国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形象。三是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关系。“传统文化代表文化的民族性,现代文化代表文化的时代性。二者都是客观存在,是否定不掉的。二者之间的关系是矛盾统一,既相反,又相成。历史上所谓现代化,是指当时的‘现代,也可以叫作时代化。”[8]由此可见,文化的发展是一个历史的过程,文化作为上层建筑,其发展水平归根结底要由一定历史条件下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所决定。这要求我们既要充分认识加强文化建设的必要性,又要充分认识某些文化现象存在的历史必然性,先接受后改造,先继承后创新,永葆中华文化的创造活力。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就是要在丰富繁荣多元文化中不失主流文化,在学习借鉴外来文化中不丢本土文化,在接纳创新现代文化中不忘传统文化,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推陈出新,以永不自满、永不僵化、永不停滞的思想状态推动文化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2.高度的文化自觉是适应信息时代发展的现实要求
人类社会已经步入以网络科技为代表的信息工业时代,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和社会文化传播方式正日新月异地发生着颠覆性的变化。“网络环境的出现,与其说是科学技术的进步,不如说是文化选择方式的一场变革。”[9]资讯的快速分享,信息的瞬时传递,极大丰富了社会交往方式,提高了劳动生产效率,但同时也在文化领域引发了一系列无法回避的新问题。第一,网络内容的丰富性,使得各类信息鱼龙混杂,娱乐八卦、新闻炒作比比皆是,垃圾文件、虚假广告铺天盖地,色情网站、暴力影视泛滥盛行,粗俗、低俗、媚俗文化充斥其中,增强了文化判断的复杂性。第二,网络空间的开放性,使信息传递方式由有限的轨道式、辐射式的单向平面传递,发展为无界的网格式的多向立体传递,东、西方文化完全突破了国界限制,形成了一个多元文化并存和相互较量的网络文化世界,增强了文化选择的随意性。第三,网络交流的平等性,实现了网络环境下不同身份、不同地位人群的互动沟通,人人掌握话语权,人人都有麦克风,人人都能通过网络发布信息,人人都能自由表达思想观点,削弱了文化权威的垄断性。第四,网络身份的虚拟性,导致了网络行为道德失范,侮辱、谩骂、人身攻击等不文明现象屡见不鲜,传播病毒、网络诈骗、侵犯知识产权等网络犯罪行为屡禁不止,网络身份与现实身份严重脱节、分离,消减了文化实践的自律性。回应信息时代网络媒体飞速发展的现实要求,必须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要认真贯彻积极利用、科学发展、依法管理、确保安全的方针,加强和改进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加强网上舆论引导,唱响网上思想文化主旋律。”[4]
参考文献:
[1]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6,707-708.
[2]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0,28.
[3]江泽民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8,474.
[4]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Z].2011-10.
[5]费孝通.反思·对话·文化自觉[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3).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7]费孝通.文化自觉的思想来源与现实意义[J].文史哲,2003,(3).
[8]季羡林.传统文化与现代化.谈国学[M].北京:华艺出版社,2007:12.
一.摘要
文化是一个国家的历史文明和民族素养的象征。对于一个国家,在追求经济建设快速发展的同时绝对不能忽视对文化,尤其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建设。因此,必须贯彻落实文化强国战略,加强精神文明及文化建设,最终促使人民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的日益提升。二.关键词
十八大
文化强国建设
精神文明
素养
三、正文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寓所。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党和国家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
党的十八大报告把文化建设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提出了“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思想和目标。文化建设是发展教育、科学、文学艺术、新闻出版、广播电视、卫生体育、图书馆、博物馆等各项文化事业的活动。它既是建设物质文明的重要条件,也是提高人民思想觉悟和道德水平的重要条件。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民之所需,民心所向。文化强国对内集中体现在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提升和国民素质的提高,对外就是中华文化影响力的增强。
党的十八大报告就加强推进文化强国建设提出的新目标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发扬学术民主、艺术民主,为人民提供广阔文化舞台,让一切文化创造源泉充分涌流,开创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持续迸发、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全面提高、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的新局面。对于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应该做到四个方面:
一、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因此,必须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根本任务,体现到精神文明建设各方面,贯穿于文化创作生产传播各环节,努力推动全社会形成统一指导思想、共同理想信念、强大精神力量、基本道德规范。
党的十八大要求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我们要按照十八大提出的要求,全民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以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来引领社会思潮、达成社会共识,增强民族凝聚力。同时根据中国国情,实事求是地践行中国特色的马列主义,宣扬学习了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高尔基说过:“不知道明天要做什么事情的人时最不幸的人”温家宝有诗《仰望星空》,分明告诫我们要有理想,有抱负,要有信念,所以在逐渐迷信于宗教的同时要加强人民的信仰教育,避免思想的空虚化,同时要把广大人民团结凝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之下。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深入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
道德是提高人的精神境界、促进人的自我完善、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动力。历史和现实反复表明,一个社会是否文明进步,一个国家能否长治久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公民思想道德素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公民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与集体、与社会的关系;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要求公民有良好的道德素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求显著提高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所有这一切,都要求全面提高公民的道德素质并把它作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任务。
三、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
让人民享有健康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当前,我国的哲学社会科学、新闻舆论、文艺作品、网络文化等领域的文化创作生产,总体上呈现积极健康、欣欣向荣的景象,但与人民期待和社会需求相比仍有很大差距,必须坚持正确导向,激发创新活力,大力繁荣文化创作生产,为人民提供更好更多精神食粮。
当代文化应坚持面向基层、面向群众,加快推进重点文化惠民工程,加大对农村和欠发达地区文化建设的帮扶力度,继续推动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向社会免费开放。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展创作新时代的中国文化。加强和改进网络内容建设,促进电子商务的发展,推动文化现代化,时代化。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
四、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
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由两部分构成。一部分是基本文化需求,满足这部分文化需求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任务,关系到人民群众基本文化公益的实现。另一部分是基本文化需求之外的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文化需求。满足这部分文化需求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关系到人民群众多样化文化权益的实现,适应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坚持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一手抓经营性文化产业,做到两手抓、两加强,才能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
加强重大公共文化工程和文化项目建设,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促进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新型文化业态,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构建和发展现代传播体系,提高传播能力。扩大文化领域对外开放,积极吸收借鉴国外优秀文化成果。
建设文化强国,不仅为中国经济发展带来巨大机会,从提升国家软实力角度看,也是打造现代化强国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我们有理由相信,拥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中国,在推进文化建设的过程中,一定会迸发出强大的文化创造力,再现中华文明的辉煌。
神)李 文
《 人民日报 》(2016年10月27日
07 版)
文化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力量。没有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以坚定的文化自信和高度的文化自觉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不但对中国发展具有基础性意义,而且对世界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人类文明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习近平同志指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栖息地,包含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是中华民族自我确认、自我阐释、自我表达的符号系统,是中华民族历经磨难依旧巍然屹立的精神支撑,是人类文明百花园的绚丽花朵。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这棵参天大树,深深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沃土之中。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通过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再造文化新辉煌的伟大创举,对于人类文明发展具有无可替代的价值。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提供了丰厚滋养。道法自然、天人合一,天下为公、大同世界,厚德载物、自强不息,以民为本、仁者爱人,革故鼎新、与时俱进,实事求是、经世致用,清廉从政、勤勉奉公,和而不同、和谐万邦,等等,这些具有恒久价值的思想精髓渗入中华民族的灵魂 深处,成为民族复兴的永久势能和不竭动力。中华文化代代相传、绵延不断,至今仍然保留着完整的独立精神和自主心态,是中国人民赖以学习和吸收异邦文化的本源。
中华传统文化同以古希腊、罗马为中心的西方古代文化是在极不相同的背景下、在漫长的自我演进过程中独立发展起来的具有原创性的文化积累,两者相互区别、相互补充,都在人类共有精神财富的坐标系中占据重要位置。从一定意义上可以说,西方传统文化重视竞争与理性,同资本主义一脉相承;中华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同社会主义理想与追求紧密衔接。人类文明不断发展进步,需要包括中华传统文化在内的各种文化不断贡献智慧和力量。
今天,人类文明的交汇正在从量变转向质变,新时代需要新思想、新文化。在世界历史发展进程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曾经对人类文明进步产生过重大影响、作出了巨大贡献。当前,随着中国与世界联系日益紧密,富有创新精神的中华民族,借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优势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以更加坚定的决心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这必将对人类文明发展产生新的重大影响。从这个意义上说,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既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内在要求,也是当今时代世界文明发展的必然要求。
让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放射出更加灿烂的真理光芒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为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又使马克思主义成为一种生机勃勃的先进文化和文明范式。习近平同志在纪念中国共 2 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提出,“不断开辟21世纪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让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放射出更加灿烂的真理光芒。”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既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过程,又是不断开辟21世纪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的过程,必将对人类文明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马克思主义是人类思想文化发展史上最伟大的成果。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形态理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哲学、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学说等构成一个严谨科学的理论体系,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指明了人类解放的内在逻辑,代表世界文明发展的正确方向。马克思主义克服了以往一切政治力量追求自身特殊利益的局限,以全人类彻底解放为理想追求,反对一切形式的剥削与压迫,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反映世界上绝大多数人的心声,具有其他思想文化无可比拟的先进性。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马克思主义,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从此找到了一条民族复兴之路。马克思主义从根本上否定资本主义贪婪追逐利润的合理性和合法性,是唯一能够指导中国人民从阶级压迫、殖民侵略中获得解放的思想主张。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是枪杆子的胜利,也是笔杆子的胜利。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作为崇高信仰,凝聚亿万被压迫人民的内在诉求,培育了以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为代表的具有强大感召力、吸引力和凝聚力的革命文化。新中国成立后,社会主义中国在短短几十年时间里摆脱了贫困落后,跃升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使具有500年历史的社会主义主张在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成功开辟出具有高度现实性和可行性的正确道路,让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焕发出新的蓬勃生机。这一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的重大事件本身蕴藏着极其深刻的历史必然性,包含着大量新的探索和创造,彰显了马克思主义科学思想的伟力。
当前,时代变化以及我国发展的广度和深度远远超出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当年的想象。中国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点紧密结合起来,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紧密结合起来,把中国梦同世界各国人民的美好梦想紧密结合起来,不断开辟21世纪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让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放射出更加灿烂的真理光芒。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过程,就是不断让马克思主义彰显真理力量、道义力量的过程,必将进一步提升马克思主义在世界上的影响力。
打破西方文化霸权,维护人类文化多样性
习近平同志指出:“不同国家、民族的思想文化各有千秋,只有姹紫嫣红之别,而无高低优劣之分。每个国家、每个民族不分强弱、不分大小,其思想文化都应该得到承认和尊重。”中国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无疑有利于打破西方文化霸权、维护人类文化多样性,改变国际关系中西方与非西方之间表现出来的主动与被动、支配与被支配的不平等关系。
近代以来,西方资本主义文化一直在世界范围占据主导地位。西方国家自以为是地认为,起始于欧洲的西方文明发展进程是唯一成功和正确的;西方是文明与文化的中心,亚非拉处于文明和文化的边陲,需要通过西方的征服、殖民、教化才能得到开发与开化。在整个19世纪和20世纪上半叶,非西方国家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都深受西方殖民主义的影响。从近代直到今天,西方国家对非西方国家不仅拥有物质上的强制力,而且在精神、观念、心理等方面占有绝对优势;西方是世界知识与文化的主要生产地,西方意识形态是世界的“主导”。这使世界范围的文化交流主要表现为西方意识形态对非西方的驾驭、劝导和灌输,表现为西方科学技术、管理文化以及各种思想、理论、学说和艺术向非西方国家单向传播的过程;非西方国家则一直是西方经验和理论的被动模仿者和学习者、西方文化产品的消费者。当代,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继续坚持文化霸权主义,不断对外推销西方的制度模式和思想文化。其实,在西方文化发展历程中,固然有科学、理性、自由、民主等先进合理的诉求,但也有社会达尔文主义、法西斯主义等极端的主张,因此有“羊吃人”的残酷、人变成机器的无奈、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对殖民地的疯狂掠夺以及惨绝人寰的战争。由此可见,西方文化绝不是“文化的终结”,西方的价值绝不是“普世价值”。
同西方一些国家主张世界上只能有一种文明、一种制度、一种文化、一种价值的做法不同,中国尊重世界文明和文化的多样性,认为世界上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发展模式,也没有一成不变的发展道路。中国坚持从本国的历史与现实出发选择符合自身实际的发展道路,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从而给世界带来一种全新的文明进步思维、一种深层次的发展范式转变,特别是一种西方现有理论和话语无法解释的经验和认知,为世界文明和文化发展注入了强劲、健康、鲜活的因素。因此,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思考和评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对今日世界文明和文化发展的重大意义和价值。
中国作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快速发展,为人类文化发展创新提供了新的源头活水,正在从根本上改变世界文化版图,打破西方文化霸权,推动构建“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国际文化新秩序。随着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人们有理由相信,非西方文化完全可以同西方文化平起平坐,人类文化的百花园将“百花齐放春满园”。
到二O二O年,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人心,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明显提高。文化产品更加丰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成,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中华文化走出去迈出更大步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基础更加坚实。
二、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内涵和目标
2011年10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举行的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指出: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就是要着力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更加深入人心,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全面发展,不断开创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持续迸发、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全面提高的新局面,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更大贡献。”
《决定》指出: “按照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新要求,到二0二0年,文化改革发展奋斗目标是: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深入推进,良好思想道德风尚进一步弘扬,公民素质明显提高;
2、适应人民需要的文化产品更加丰富,精品力作不断涌现;
3、文化事业全面繁荣,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立,努力实现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
4、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整体实力和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全面形成;
5、文化管理体制和文化产品生产经营机制充满活力、富有效率,以民族文化为主体、吸收外来有益文化、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文化开放格局进一步完善;
6、高素质文化人才队伍发展壮大,文化繁荣发展的人才保障更加有力。”
三、为何要“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1、从“中国梦”说起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
2、我国文化建设长期滞后于经济发展
3、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顺应世界潮流,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必然要求。
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表了《世界文化发展报告》,提出“把文化置于发展的中心位置”的重要命题。
199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瑞典举行的“文化促进发展”政府间会议,发表了《斯德哥尔摩宣言》,征求意见稿上强调“人类社会发展的终极目标是文化的繁荣”
4、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的必然要求。
四、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政策措施 吹响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新号角
文化部部长 蔡 武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吹响了我国全面深化改革新的号角。2013年12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研究进行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总书记在主持学习时强调,要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着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当前,文化体制改革进入了攻坚期和深水区,面临许多制约文化科学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需要我们以更大的勇气、更高的智慧去破解,采取强有力的举措去解决。
继续解放思想,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新的文化发展理念。解放思想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的原动力。文化发展所面临的问题,既有外部环境的问题,也有文化建设自身体制机制的问题,既有多年来的积弊,也有国内国际环境变化所带来的新问题新挑战。比如,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不断增强,给引领社会思潮、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带来的挑战;城镇化进程的加快,给公共文化服务资源配置、设施跟进、人员配备、公共文化服务质量提升带来的新要求,对基于农耕文明的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带来的新课题;以互联网、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突飞猛进,对传统文化业态升级、新兴文化业态发展带来了新机遇,对于占领网络文化阵地、提高文化传播水平提出了新要求;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提高国家治理能力的宏伟目标如何在文化领域得到落实;如何加强对艺术创作的引导,怎样借鉴利用国外的有益经验,如何加强公共文化资源的整合,推动资源配置的科学化;如何破解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利用的矛盾;如何构建现代文化市场体系,促进文化产品和要素合理流动;如何使中华文化更加具有感召力、影响力,等等。这些都要求必须牢固树立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新的文化发展理念,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首要任务,确保无论改什么、怎么改,导向不能改,阵地不能丢。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发挥人民的首创精神,推动全社会文化创造活力竞相迸发、充分涌流。
增强全局意识,从战略高度布局和谋划文化改革发展。文化体制改革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与经济、政治等各领域改革协同推进。目前,一些地方党委政府的领导对文化的功能价值认识存在偏差,存在着对文化忽视、轻视、偏视的观念,把文化建设视为软任务,认为可抓可不抓,说起来重要、做起来不重要,加快文化发展的责任感、紧迫感不强。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文化工作的开展。因此,各级党委政府必须把文化建设摆到更加突出的地位,促进文化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我国文化改革发展进程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速度,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相适应,必须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财力,努力实现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整体推进、同步发展,从而提高发展质量、巩固发展成果、增强发展后劲。同时,文化建设也要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出发,从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出发,科学制定规划,合理安排投入,积极稳妥实施文化建设项目,增强文化发展与其它领域改革发展的系统性、协同性。要统筹各方面力量推动文化建设。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宣传思想文化部门主要负责、党政各部门齐抓共管、社会各方面共同参与的工作体制和工作格局。
改善宏观管理,不断健全和完善文化管理体制机制。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旧有的文化管理体制存在不适应性,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文化企事业单位内生动力和发展活力不足等问题,制约了文化生产力的解放。因此,必须正确处理好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的关系,不断健全和完善党委领导、政府管理、行业自律、社会监督、企事业单位依法运营的文化管理体制和富有活力的文化产品生产经营机制。进一步转变文化行政部门职能。按照建设法治政府、服务型政府、创新型政府的要求,把文化行政部门的职能转到政策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上来,避免失位、越位、错位等情况的发生。进一步简政放权,推进行政审批改革,把该管的事抓在手上管好,把不该管的事坚决交给企业和社会,更加注重对事中、事后的监管和调控。推进文化法制建设,加快文化立法,提高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健全国有文化资产管理体制,实行管人管事管资产管导向相统一。完善文化市场综合执法管理体制,提高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效率。加强文化发展规划编制和政策研究,使出台的规划和政策更加科学合理。创新机制和服务方式,建立和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统筹协调机制,避免资源分散和浪费,对重要公共文化产品、重大公共文化项目和公益性文化活动,采取建立基金、政府招标、定向资助等手段,进一步提升服务效能。培育合格的文化市场主体。深化国有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推动已转制文化企业加快公司制、股份制改造,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增强市场竞争能力。鼓励重点文化企业以资本为纽带,实行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兼并重组。降低文化产业进入门槛,推进投资主体多元化。支持各种形式小微文化企业发展,鼓励非公有制文化企业积极提供多样化的文化产品和服务。发展新型文化业态,促进文化产业转型升级。以供给、流通和消费为基础,建立多层次文化产品和要素市场,鼓励金融资本、社会资本、文化资源相结合。加快构建文化产业政策平台,消除政策壁垒、地区差别、所有制差别,营造公平宽松的市场环境。增强文化事业单位发展活力。明确不同文化事业单位功能定位,突出公益属性,强化服务功能。推动保留事业单位性质的文化单位实行企业化管理,完善人事管理、收入分配、艺术生产管理等机制。推动公共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等组建理事会,完善免费开放长效保障机制,提高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水平。鼓励发展文化类社会组织。健全行业规范,完善行业管理,积极培育文化类行业协会、学会、基金会等非政府组织,充分发挥协调、监督、服务、维权功能。发展文化经纪、评估鉴定、技术交易、推介咨询等文化中介服务机构,使中介机构和行业组织成为政府联系文化市场的桥梁和纽带。
增加文化投入,为文化繁荣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目前,各级政府财政对文化建设的投入依然总量偏小、比重偏低,与人民群众的期待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迫切需要加大支持力度、突出支持重点、优化支持方式。加强各级财政对文化的预算投入。我国文化事业费占国家财政总支出的比重多年来在0.3%—0.4%之间徘徊,因此,要进一步加大投入,提高文化支出占财政支出比例,力争各级政府公共财政对文化建设投入的增长幅度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加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由于过去底子薄、欠账多,我国的公共文化设施数量严重不足。要不断完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着力推动国家重大文化设施、地市级文化设施和村级文化设施建设。坚持重心下移,把更多的资源向老少边穷地区和城乡结合部倾斜,推动公共文化资源合理配置,推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加大对相关平台和具体项目的支持。加强文化产业发展服务平台、文化市场监管平台、对外文化贸易服务平台、国际文化产品交易平台等专项平台的开发和运营,增加文化惠民工程、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开放、舞台艺术创作扶持、文化产业发展、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等方面专项资金的支持额度。积极探索科学合理的财政支持方式。建立健全财政绩效评价机制,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推动建立基层公共文化财政保障机制,对重大文化惠民项目,适当降低基层贫困地区的财政配套资金比例,提高基层政府整合公共财政资源的能力和效率。注重发挥财政资金撬动社会资本的杠杆作用,采取项目补贴、定向资助、贷款贴息、服务外包等多种方式,引导社会力量积极参与文化建设。
扩大文化开放,进一步提升对外文化交流和文化贸易的水平。扩大文化领域对外开放,是促进文化繁荣发展、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必然选择。要不断增强文化发展的开放意识,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处理好“引进来”与“走出去”的关系,提升文化开放水平。努力扩大对外文化交流。以世界的眼光、博大的胸怀,坚持洋为中用、兼收并蓄,借鉴一切有利于加强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有益经验和丰富我国人民文化生活的积极成果。按照“政府统筹、社会参与、官民并举、市场运作”的思路,把政府交流与民间交流结合起来,把双边交流与多边交流结合起来,把调动国内力量与借助国外力量结合起来,拓展广度、增进深度,精心策划文化活动,形成对外文化交流的强大合力和整体效应。加强思想领域对话,构建人文交流机制,鼓励社会组织、中资机构承担人文交流项目。注重内宣和外宣的协调配合,统筹国内国际舆论引导,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和话语体系建设,增进国际社会的了解和认同,维护意识形态领域安全。积极发展对外文化贸易。积极引进国外优秀人才、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吸收外资进入法律法规许可的文化产业领域,推动中外文化产业合作,鼓励外资企业在华进行文化科技研发。研究制定鼓励核心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的政策,培育外向型骨干文化企业,建立外向型文化产业聚集区。着力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化交易平台,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化运作为主要方式推动文化产品“走出去”,努力提高我国文化产品在国际市场的份额,逐步改变文化贸易逆差的局面。
加强队伍建设,打造一支规模宏大的文化人才队伍。目前,我国文化领域人才队伍建设与文化发展的要求尚不匹配,各类文化特殊人才的培养、激励和保障机制也不完善。这些都成为制约文化科学发展的瓶颈。因此,必须大力实施人才兴文战略,牢牢掌握文化改革发展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主导权。落实国家艺术基金的人才支持项目,重点实施文化名家工程、文化干部能力建设培训计划、文化创意创业人才培养计划、对外文化人才培养计划、文化产业高层次经营管理人才培养计划,造就高层次的领军人物和高素质的文化人才队伍。解决乡镇文化站人员编制,开展“三区”人才支持计划文化工作者专项工作,加大对基层文化人才的教育培训力度,落实各项保障措施。大力发展艺术职业教育和社会教育,加快人才培养体制机制改革和政策创新。健全人才使用机制,推动设立文化艺术高层次人才引进、培养和支持项目,探索通过市场化、社会化手段“经营”人才。要重视知识分子精英在文化建设中的作用,探索与体制内外、各层面文化界人士建立良好沟通联系的途径,最大限度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造就一大批政治坚定、与党同心同德、坚持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服务的文化工作者。
(本文原载于2014年第2期《求是》)
一、“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兴国之魂,决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
二、“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任务)
三、“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
四、“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重要标志)
(一)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
(二)全面贯彻“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为人民提供更好更多的精神食粮
(三)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
(四)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五)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加快构建有利于文化繁荣发展的体制机制(六)建设宏大文化人才队伍,为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供有力人才支撑。
(七)加强和改进党对文化工作的领导,提高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科学化水平
一、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指出:“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弘扬中华文化,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支柱,力量之源,一个民族的文化得到更多重视,更大发展,这个民族才能自觉、自信、自强。为实现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目标,要求完成以下重要任务:
(一)、统一认识
充分认识到加强文化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提高文化自觉性,不断提高文化建设科学化水平。
(二)、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中,贯穿到改革开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各个领域,同时,要体现到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各个方面。
(三)、创作生产更多的优秀文化作品
大量优秀文化作品的涌现是文化繁荣发展的重要标志,文化作品的创作必须全面贯彻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立足发展先进文化、建设和谐文化,激发文化创作生产活力,提高文化产品质量,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群众、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
(四)、加快发展文化产业
文化产业的发展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满足人民多样化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发展文化产业必须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
(五)、加快推进文化体制改革 要深化国有文化单位改革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创新文化管理体制,完善政策保障机制,要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发展现代传播体系,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加快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积极吸收借鉴国外优秀文化成果。
(六)、积极培养和造就文化人才队伍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队伍是基础,人才是关键。人才对于文化的发展尤其具有重要作用。发展文化产业需要大批文化技术人才。
(七)、加强和改进党对文化工作的领导
什么才是文化发展的实质?文化发展的实质就是人类将自己所积累和创造的精神财富、物质财富不断传继给后代,并由后代再不断将之加以丰富、扩充的一个文化发展的连续过程。而档案就是这个连续过程实现联动的重要一环,它不仅是人类对历史片段的铭刻,这些档案更是组成了人类历史文化传承与延续的不朽根基。可以想象,若是失去了档案的有力支撑,整个人类社会就会出现记忆的断层,人类赖以存在下去的知识延续性就无法再继续得到维持、发展,这将给人类带来无法想象的后果。
信息时代所带来的新环境、新条件下,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都在加快自己的发展步伐。面对这一现实情况,档案工作者要积极打开思路,发挥创造性,探索档案工作可以进一步开展的新领域,不断强化自身建设,用更加具有主动性的心态来面对新形势的到来。创新精神是推动社会向前发展的不竭动力,更是知识经济时代的核心与关键。而档案工作任何转变的形成,都势必要求我们的档案工作者们必须拥有勇于创新、敢于超越前人的无畏精神。
档案是实现社会文化传承、发展的重要源泉,它不仅是人类知识的进一步沉淀,更为在此基础之上的创新工作提供了发展的土壤与原材料。档案之所以能在很早就成为国家信息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是由于它本身就具有的是重要的信息资源这一极为关键的属性。我们都知道,开展信息化建设的核心就是对那些信息资源进行深入的开发和不断利用,这一过程的实现自然也就为档案工作的进一步开展创造出了新的发展机遇。
党在十七届六中全会中,就已经明确了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宏伟目标。十八大报告中更是将进一步推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确立为党的方针和重要发展战略,这也为我国未来档案事业的进一步推进明晰了前进和发展的道路。档案部门作为文化事业的重要机构,要认真学习贯彻党中央的指示精神,牢牢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和弘扬社会主流价值观,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要充分发挥我国档案资源丰富这一显著优势,不断加强档案工作的开展力度,大力发挥档案从业人员的创造热情,努力去创新档案工作新的开展方式和新方法,从而为我国的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工作贡献自己更大的力量与作用。
二、档案在实现文化强国战略中的独特作用
文化有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服务发展的作用,是强国的软实力。档案工作和档案事业由于其工作的独特性,在助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过程中具有其他工作无法替代的特殊作用,又兼有国家对档案工作的重视,从而可以在文化强国战略的实施过程中起到十分独特的作用。
1.档案工作是实现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战略的根基。可以这样说,档案是人类对一幕幕过往历史片段的不断铭刻。档案不仅用饱含文化知识价值的众多数据与实证生动地记载了人类的有关社会实践,它还用所记载的成功经验与失败教训,以及科学理论和技术成果,为后人了解自己的文化,汲取前人的智慧提供了源泉,它是人类文化的璀璨结晶,具有着实现人类文化积淀的功能。我国是一个有着源远流长并且独一无二古代文化的文明古国,而这种厚重的文化积累和沉淀的形成在很多情况下都是在对档案资源的整理研究下才形成的,《左传》、《资治通鉴》、《四库全书》、《永乐大典》等名扬千古的史书,无不是古人依靠和利用对前人档案资料的收集和整修才最终著就的。我国古代档案多如繁星,如汗牛充栋般穿越了历史的长河流传至今,才使得我国成为当今世界史料和文章留存极多的国家。这在很大程度上便是得益于在遥远的古代我国就已经有着十分发达和完备的档案文献编纂体系。档案功能的本身就是实现对文化的积淀,发展和延续人类文明。由于城市化和现代化的急速拓展,一项项古老的工艺在逐渐失去传承,一个个老风俗、一片片老风景等都无法再现,许多原本流传下来的珍贵文化正濒临消失或者已经消失,这是人类文化的重大损失。为国家传承历史、为人类社会留存记忆本来就是档案事业的重大历史使命,档案工作者们应该主动地以各种形式、多种方法来为那些已近消失边缘的珍贵文化去建立一个个具有针对性的档案以方便它们的留存, 从而能为以后的人类社会存续下更多的宝贵印记。
2.档案工作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提供推动力。档案信息和档案载体这两个要素共同组成了档案。信息是需要储存的,档案信息的储存媒介就是档案载体,它可以从一个侧面映射出人类当时的科技发展水平与文明已经发展到何种程度。载体一旦失去信息也自然就失去了作为载体所存在的意义,无法再称其为载体;而信息一旦离开载体的支撑也就无法独立存续。同样的道理,档案信息只有依附在档案载体上才能实现对档案信息的传播和利用,才能达成实现信息自身所具备价值的目的。
档案工作和档案事业作为国家文化事业的重要部分,可以促进国家对档案资源的深入开发,有力助推文化事业的进步与繁荣。档案工作是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重要推动力还表现在档案工作可以发挥档案自身的教育功能,人们不仅可以利用档案所承载的信息内容进行整理、编研,发表文章、出版著作为读者阅读、学习,而且因为档案载体本身所具备的传承信息的真实性和表意的原始性也在无声地向人们诉说着历史的变迁。而这种无声的语言所带给受众的感受也是任何文字性的材料所无法比拟的。因而,只有大力提高档案工作的水平,才能更好地促进我国文化事业的繁荣与发展,才能更好地助推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战略的实现。
三、为文化强国战略服务的更好途径
档案工作也借助于我国现今文化强国战略的开展与实施,有着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并迎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随着公众对更多元、更丰富社会文化的热烈追逐,加上我国社会文化水平的快速提高,必然会有力推动公众档案意识的迅速提高,进一步挖掘档案工作的内涵,进而有效加快国家对档案这一珍贵社会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这就要求档案工作者要积极转变观念,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素养,勇于打开思路,站在时代发展的前沿,不断创新工作的方式、方法,为实现我国文化强国战略做出自己最大的努力。而对于今后档案工作如何更好地服务于文化强国战略,我也有着以下几点看法和建议。
1.注重档案工作的宣传与法规建设,增强公众档案意识。公众对档案事业和档案工作的支持力度会在心理层面受到公众档案意识的辐射,进而影响到档案工作的顺利开展和档案事业的蓬勃发展。这就要求档案工作人员主动转变自身在公众心目中的形象,要善于利用各种条件,在多种场合、各种媒体中,主动出击,多元化、多层次地搞好对档案工作、档案事业的宣传,不断改变档案馆(室)在公众心中的“衙门”形象,减少与大众之间的疏离感。要沉下心来,用更加平和的态度,用更接地气的形式,来切实为公众提供更加丰富多样、更富趣味性和历史性、更能满足大众迫切需要的文化服务。更要使广大人民更加地了解档案工作和档案事业,不断认识到档案的价值,在全社会形成良好的档案工作氛围,才能真正使得档案能“管得好,用得上”。我们还可以通过加强档案法制建设力度,着力改善现有档案法制建设中所存在的一些瑕疵与不足。鉴于目前提高社会档案意识方面的任务还比较艰巨,从加强档案法制建设的角度我们至少在两个方面还需要做进一步的加强:第一,在大力加强对我国现有档案法规的普法宣传力度的同时,还要在加强普法的方式方法及经费投入上做更多工作;第二,法律只有得到切实执行,才会显现法律存在的意义,这就势必要求我们加强对档案行政执法的力度。要最终形成档案执法的常态化与规范化,在执行层面多做工作,并且不断细化档案执法的步骤,从而达到加强档案执法力度的目的,这需要档案部门与多个部门加强联合与沟通,促进档案行政执法力度的加强。
2.做好对档案资源的收集,为文化强国战略充实资源库。档案资源是一切档案工作与档案事业的源头与根本,这就要求档案工作者切实搞好对档案的接收与整理工作,并尽力确保档案的完整性、系统性与准确性,尤其是要做到对珍贵档案的优先收集与整理,以防这些珍贵的档案资源地白白流失,一旦发生这样的流失,将会是档案事业难以挽回的重大损失。而随着信息化时代的不断发展,新技术、新观念的不断生成更是对档案的征集和接收造成了十分严重的冲击,这些现实情况就要求档案工作人员要不断加强自身学习,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和技术水平,这样才能在面对新形势、新问题时,使得这些新的档案资源得到更为有效的利用和保护。因为诸多历史因素的存在,在对现有档案的保存上,实际上有着颇高的不均衡性。即使是综合性的档案馆,也只是将自己的注意力大部分都放在保存公务方面的档案文件上,而对其他类型的档案则关注度不够。为了改变档案收集工作中的这一畸形情况,首先,是要扩大档案文件的收集范围,把更多非公务性文件档案放进收集谱中。我们可以通过制定新法规的方式,进一步明确档案接收的范围,着力收集目前社会需求明显更为迫切的非公务性档案收入档案馆,以扩充档案资源,多层次提升档案资源的“质”与“量”。其次,要注重对更能代表地方文化特色档案的收集。比如对名胜古迹、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既具有地方特色又有着相当文化价值的档案要想法设法地加强对其的收集力度,不断扩充档案馆内有关本地的特色档案资源。最后,不要小看民间的智慧,档案馆(室)要积极寻求来自民间的支持,用代管与接收捐赠等方式从艺术家、社会名流以及民间老艺人的手里获得各种新的档案资源,以丰富自己的馆藏。
3.注重档案资源深加工,不断开发新的档案产品吸引公众。档案的价值在于开发利用。21 世纪,人类进入知识经济时代。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互联网已覆盖全球,在信息化时代的大潮中,档案信息和档案文化必将在网上占有一席之地。这就要求我们,要重视并尽快实现对档案馆的数字化,在真正实现对已有馆藏档案的信息化、数字化的采集和整理工作同时,整合档案资源,并将数字档案馆连接网络,从而实现档案资源对公众的更多共享。此外,档案工作者还可以积极利用现代的高科技手段,衍生创造出更多更吸引人的档案文化产品。比如可以电子化档案原声、图片、视频,并利用新的公众平台如微信,摇一摇后就随机获得一个小知识,这种简短性、随机性更适合现代人紧张的生活节奏,很好地利用了大家的碎片时间;还可以将档案拍摄成短片、电影,用这种文化快餐为档案资源的利用增加更多趣味性,来吸引到更多的受众,以满足公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4.组织对馆藏珍品的展览,发挥在爱国主义教育上的优势。馆藏档案具备着对历史见证的权威性和真实性等显著优势,档案馆(室)要积极发挥这一优势条件,利用自己的馆藏珍品,发挥聪明才智,面向大众举办有关馆藏珍品专题档案的展览,宣传自己的藏品,吸引公众的观赏兴趣,自发创造各种有利条件,促成一个个展览的成功举办,进而对受众实现独特的教育与震撼效果。
我们还要把档案馆作为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新平台、新基地,通过利用档案馆的历史档案和先进人物档案,配合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宣传国情民情,提升全民的爱国热情和对国家的支持度与理解度。
用心打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全面提高我国公民道德素质是党在十八大报告中所提出的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两个重要举措。档案工作者们要积极发挥档案资源优势,利用档案在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中的独特作用,积极面向公众,强化档案馆(室)的公共属性,树立服务意识,加强宣传工作,增强档案对公众的吸引力,让档案馆拥有越来越多的受众,全面焕发档案工作的活力与创造力,从而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战略的成功实施提供越来越强大的“推动力”。
档案是人类文明的代表,更是人类文化的璀璨结晶,它是人类历史文化遗产中的重要组成。档案事业也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对人类文明的不断前进和发展一直并将继续发挥重要的推动作用。档案不仅仅是民族文化的精髓,更是民族文化的记录者与传承者,我们相信,不管是在任何时候,重视档案工作的顺利开展与档案事业的不断进步,都会在助推人类社会文化的沉淀和人类文明的延续方面起到越来越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宋洁华.浅谈档案意识[J].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3).
[2]贾友琴.浅论知识经济时代的人才观[J].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3).
强文化之魂:文化强国建设的核心与根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是统领文化的精气神,可谓中国当代“文化之魂”,它可概括为“五个魂”。一是马列之党魂,即作为统一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二是理想之国魂,作为共同理想信念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是中华之民魂,作为强大精神力量的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四是时代之世魂,作为强大精神力量的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五是道德之人魂,作为基本道德规范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强文化之魂”,一是要研究、提炼出简明扼要、广泛认同、便于传播践行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表述;二是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全过程,贯穿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各领域,体现到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各方面,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国民人心,引领社会思潮。
健文化之体:文化强国建设的基础与主干。“文化之体”是承载、传播文化精神价值的重要载体和形式,承担着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个“魂”的重要功能。只有把“体”做大做强,才能使文化之“魂”广为传播、深入人心。当代中国文化之“体”有多种形态,就与政治建设、经济建设、社会建设、生态建设并列的文化建设而言,可以概括为“五个体”。一是事业之基体,包括满足人民基本文化需求和实现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高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辐射力和影响力的现代传播体系、作为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支撑的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二是产业之实体,是满足人民多样化精神文化需求和为推动科学发展提供重要支撑的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包括重大项目、产业园区、骨干企业、产业品牌、产业政策、市场体系等。三是作品之文体,包括理论科学的哲学社会科学之作、导向正确的新闻舆论之作、优秀经典的文化艺术之作、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之作。四是人才之主体,为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供有力人才支撑的宏大文化人才队伍。五是服务之载体,为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供有力物质保障的配套完善的文化设施设备。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重点知识整合)】推荐阅读:
建设社会主义强国的重要意义06-06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成果07-16
“发展先进文化,建设文化强国”专题复习06-04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性07-19
社会主义新农村廉政文化建设调研报告09-30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城市社区文化建设11-23
建设平安社会05-24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07-26
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06-26
生态建设社会实践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