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论——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思考

2024-09-2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申论——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思考(通用9篇)

申论——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思考 篇1

用胡锦涛总书记的话说:“‘三农’问题始终是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全局性和根本性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确定的一项重大历史任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惠及广大农民群众的民心工程,是一项涉及方方面面的宏大浩瀚工程,是一项需要长期不懈奋斗的攻坚工程,因此在开局起步时就需要把握好它的切入点和着力点。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特别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要从农民群众最关心、要求最迫切、最容易见效的事情抓起,不断让农民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量力而行、尽力而为,针对不同地区、不同情况、不同条件,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形成各具特色的发展模式,做到不急于求成、不搞一刀切、不强迫命令,不包办代替、不搞形式主义,特别要防止出现以各种名义增加农民负担的现象。

第二,加强体制机制建设。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很重要的一项任务是要形成一套有效的体制机制。有了好的体制机制,不仅可以更好地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而且更重要的是可以更好地巩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的成果。

第三,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

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的基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广大农村基层干部深处农村工作的第一线,风里来雨里去,任务繁重,工作辛苦,对他们政治上要严格要求,工作上要大力支持,生活上要热情关心,满腔热情地帮助他们提高素质和解决实际困难,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第四,加强干部培训和宣传教育。

要有针对性地加强干部培训,尤其要加强对县、乡镇干部和村干部的培训,使他们提高认识、坚定信心、明确思路,增强团结带领农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本领。要深入宣传党在农村的各项政策,把政策原原本本交给农民群众,使他们了解政策、掌握政策,共同为落实政策而努力。要积极引导农民群众正确处理国家扶持和自身努力的关系,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用自己勤劳的双手改变农村面貌、建设美好家园、创造幸福生活。第五,加强调查研究。

申论——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思考 篇2

一、抓基础,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推动公共服务向农村倾斜, 加快建设覆盖城乡的基础设施网络体系, 促进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 为农村提供更多的基本公共产品。如村村建立起农家书屋, 部分村居建立健身文化广场。通过基础设施建设, 逐步缩小与县城居民的距离。

二、抓宣传, 切实提高思想认识

利用报纸、电视、广播和民主生活会等形式进一步加大宣传工作力度, 让基层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正确认识和理解城乡一体化的内涵, 及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进程的原因。通过宣传教育, 使群众明白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不仅是拆屋盖楼, 也不仅是思想观念的更新、政策措施的变化、增长方式的转变, 而是产业布局和利益关系的调整、体制和机制的创新, 同时也是城市和农村共同发展进步。

三、抓政策, 制定和完善相关配套政策

政策是推进城乡一体化的保证。各部门要以改革的精神, 打破城乡体制和政策壁垒, 站在统筹城乡发展的全局来创新体制、完善政策。当前要突出抓好县城、区域中心镇和中心社区的规划, 要科学规划、突出特色、体现风貌。要强化规划的执行和管理, 加强各类规划之间的衔接。各乡镇要结合本地实际, 制定具体的落实细则, 并根据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制定相应措施, 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四、抓关键, 突破资金瓶颈

一是要抓住国家扩大内需、增加投资的机遇, 积极争取上级更多资金的支持。二是要进一步加大政府财政投入的力度, 壮大农业发展资金、工业强县资金规模, 加大对重大农业产业化项目的支持力度, 充分发挥政府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努力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 财政新增的教育、卫生、文化事业经费, 主要用于农村;基础建设资金增量, 主要用于农业;政府征用土地出让收益, 主要用于农民。三是要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采取以奖代补、以物代资等办法, 激励和引导群众投资投劳建设家园, 使之成为城乡统筹发展的投入主体、建设主体。四是要完善农村金融服务投入机制。大力发展农业保险, 鼓励发展形式多样、产权多元化的农贷担保机构。积极引导支持农业银行、信用社、农业发展银行等金融机构加大对“三农”的投入, 努力形成多元化的“三农”资金投入长效机制。五是充分利用民间资金, 在充分发挥政府资金的示范导向作用的基础上, 着力营造由优惠政策、优质服务、优良环境为重点的“洼地”效应, 积极吸纳社会资金和民间资金投向统筹城乡发展的重点项目、重点领域, 建立起“政府引导、群众决策、项目补助、民资参与”的良性投入机制, 全面提升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水平。

五、抓产业, 统筹城乡经济发展

一是优化产业布局。强化空间规划和要素整合, 调整优化城乡工业、农业、服务业的布局。工业按照集聚发展的原则, 通过各类园区建设, 引导主城区产业向城郊有序转移, 形成城郊特色主导产业, 提升农村工业化水平。农业要因地制宜, 按照“一乡一品”或“一村一品”的原则向交通便捷的交通干线集中。服务业按照全面搞活农产物资, 促进消费品流通的原则, 自上而下由城市向农村延伸, 大力发展覆盖城乡的生产生活型服务业。二是调整农业产业结构。重点发展劳动密集型工业, 带动农民的就业和增收, 尤其是把农产品加工企业作为发展工业的主攻方向。加大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力度依托本地特色, 努力开发名、特、优、新产品, 形成各具特色的农产品和优势产业带。三是推进产业化经营。围绕优势和特色产业, 培育壮大一批有品牌、有特色、有市场竞争力的骨干龙头企业, 不断提高市场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坚持“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 发挥龙头企业、经营实体、社区组织、农民经纪人的作用, 积极发展各类农村新型合作组织, 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 增强农民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鼓励合作社跨区域、跨行业经营, 通过合作社带动产业膨胀。严格按照合作社法的规定, 定期召开社员大会, 适当从销售环节提取管理费, 通过合作社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在产业发展、文化娱乐、环境卫生、民主管理等层面成立不同类型的合作社或协会, 打造产业链、文化链和民主管理链, 通过合作社丰富村级管理资源, 加快村级管理民主化进程。

六、抓改革, 推进土地管理和使用制度改革

借鉴先进地市的土地流转模式, 建立农民“宅基地换住房, 承包地换保障”的新机制, 最大限度地把农民从农村和土地上解放出来, 为实现城乡一体化搭建农民变市民的有效载体。积极探索和破解土地流转的政策和有效形式, 鼓励和支持农民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 采取出租、入股、质押、置换等各种方式流转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 鼓励农村土地的规模化经营, 为农村富余劳动力离土离乡创造条件。积极开展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农村闲置土地、闲置宅基地和撂荒地普查, 搞好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使用权和宅基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 为产业聚集、集约经营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开辟新的空间, 为城乡各种资源的合理自由流动奠定良好的基础。

七、抓队伍, 建立一支坚强有力的干部队伍

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几点思考 篇3

[关键词]新农村;农民素质;农民增收;农村环境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稳步地加以推进。这五句话描绘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美好蓝图,也概括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内涵和任务,它表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这几个方面的建设,相互促进、相辅相成,同时也是我们今后一个时期“三农”工作的主要任务。

一、建设新农村关键在于提高农民素质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提高农民素质,培养新农民。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必须培养千千万万的“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一方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的,是让农民得到好处,得到更多实惠,享受发展成果;另一方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广大农民自下而上地积极参与。但是,我国农民的文化水平状况却不容乐观。有关资料显示:全国4.9亿农村劳动力中,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只占13%,小学及以下的却占38%,还有7%不识字或识字很少。提高农民素质已经刻不容缓。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要促进科学文化知识传播,推动学习型农村的建设,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水平和综合素质。

二、新农村建设要提高村官素质

构建和谐新农村的关键在于培养和谐村官。没有和谐的村官,就没有强有力的村两委班子,那么,党在农村的路线、方针、政策就得不到很好的贯彻落实,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很难出效果。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一个村能否涌现出各方面素质较高的带头人,直接关系到新农村建设的成败。积极用新的理念教育引导农村基层干部,提高他们加快发展的能力和水平。为此,需要重点从三个方面加以引导:一是坚持持续发展的观念,以经营者的眼光和头脑谋划工作,以经营企业、经营城市的理念和模式来经营村庄,保持村庄持续发展的强势;二是树立民主法制的理念,把坚持党的领导、村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村、以制治村有机统一起来,使村长管理走上民主化、法制化轨道;三是强化模范表率的意识,以诚待人,以情感人,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村庄的带头人。健全村级组织很重要,起着凝聚人气的作用。农村组织应该办些企业,农民仅仅靠种地只能解决温饱问题,离走上富裕之路还相差很远。因此,村里必须结合自己的实际,办些企业,以工带农,促进新农村建设,使农民走上富裕的道路。

三、增加农民收入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

21世纪的中国“三农”问题,直接表现出来的是收入问题,其实质则是就业问题。由于中国工业化加速时期的产业结构急剧变化,1978年至1997年,中国累计从农业中游离或潜在性游离出来的剩余劳动力已达27143万人;从1998年至2010年,预计还将从农业中游离出18578万人。按照统计公布的数字,2001年农村劳动年龄人口是4.19亿,而按照现在的生产力条件,大概只需要2亿的劳动力。客观上要求劳动力结构必须发生根本性的变化。这种经济结构的急剧变化,对就业形成的压力,已经到了难以承受的地步。1998年,江泽民清醒地指出:“实现跨世纪发展的目标,难度最大而又非完成不可的一项任务,就是保持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

增加农民收入的前提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一方面要切实保护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稳定粮食播种面积,提高粮食总和生产能力,不断增强农业发展的后劲;另一方面要切实保护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农民收入的持续增加。此外,还要使农产品面向市场,满足市场需求。如何引导农民的生产面向市场,这就需要探索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各种形式,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和各类农产品经纪人协会无疑是新农村建设中的新生力量。这些组织中的农产品生产和营销的专业大户在与市场对接中逐渐形成各种形式的联合与合作,从而效地减少务农劳动者的市场风险,增加他们的收入。

四、发展农村教育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础

目前,我国农村教育还存在忽视职业教育和实用技术教育,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体系不健全,教育资源分散、布局不合理,教育经费短缺等诸多问题,从而造成农民受教育程度还不是很高,农民整体素质提高较慢,严重影响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

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高农民素质,增加农民收入,都离不开农村的教育发展。发展农村经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础就是发展农村教育。要发展科技,要使科技能够在农业生产中得到有效的应用,就必须有相应的技术应用型人才,因此强化农村的人才培训和教育,尤其是成人教育就成为提高农业科技化的关键。这就需要政府下大功夫、花大力气、脚踏实地稳步推进。教育援助款项应重点应用于对农村知识青年、复员退伍军人、农业科技示范户、科技致富能手进行实用技术与推广、种植技术、养殖技术、农产品加工与销售、信息技术应用、经营管理、法律法规等方面的培训教育。同时全面实施“农村知识援助工程”,一方面制定相关政策引导鼓励高等院校和科研部门服务农村;另一方面通过现代远程开放教育方式,将高等教育延伸到农村,尽快为农村第一线培养一批“留得住、用得是”的农业技术、工业技术和经营管理人才,使他们成为发展农村经济和农业生产的带头人,从而推动农民增收和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

五、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保护农村环境

目前,我国因城乡建设、矿产开采、植被破坏、水土流失等原因,每年减少耕地达数十万公顷,由于城乡工矿企业“三废”物质的大量排放和农业生产中化肥、农药、生长激素等化学物质的不合理施用,使土地、水源、生物等农业资源遭受严重的污染和破坏。我国现存耕地中,有0.1亿公顷受工业“三废”的危害,0.13-0.16亿公顷受农药的污染,30%的耕地有不同程度的水土流失,全国每年流失土壤达50多亿吨,丧失肥力4000万-5000万吨;全国已有82%的江河、湖泊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我国已有15%20%的动植物物种的安全受到威胁,有些珍贵的农作物品种和家禽家畜品种已经绝迹。我国资源相对不足,而利用效率却很低。我国年均降水量为世界平均水平的65%,利用率只有10%左右,绝大部分白白流走了。近年来,我国旱情十分严重,水资源极其紧张,但浪费却相当严重,引黄灌区下游输水损失达30%-50%,河西走廊一些渠道,水量损失竟高达60%-80%,全国农业灌溉用水利用率不到40%。在一些大水漫灌农田的地方,每亩每次用水量高达150立方米。全国农村每年有多种农作物秸秆6565万吨,绝大部分作为燃料,浪费掉了95%的能源,仅获得了5%的热能,而有些直接在田间烧荒的做法,还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能以牺牲环境作为代价,保护环境关系到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关系到农民自身乃至几代人的身体健康。因此,发展农村经济要以保护环境为前提,真正实现农村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确实改善农村的生活环境,提高他们的生活水平。

申论——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思考 篇4

一、贫困地区的基本特征

贫困地区指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的低收入人口集中成片分布的地区。贫困地区大多地处边陲、山区、少数民族地区和老革命根据地,通常也称为“老、少、边、穷”地区。从社会经济发展的角度看,贫困地区具有以下一些基本特征。

1.气候多变,地形复杂,灾害频繁,生态脆弱。贫困地区大多地处山区,地貌类型多样,地形复杂,自然条件恶劣,灾害频繁,气候多变,多灾、缺水、缺热、缺氧、少光等,并直接导致了农业自然生态环境的恶性循环。

2.农用耕地少,生产条件差。贫困地区虽然土地资源丰富,但山地面积大,宜农耕地比例小,而且土质差,水土流失严重,产量低而不稳。贫困地区矿产资源丰富,但由于人才缺乏,资金不足,技术落后,交通不便,矿产资源无法得到合理的开发利用。

3、人口增长过快,素质偏低。大量的统计资料表明,凡是贫困地区都是人口增长过快地区,“越穷越生,越生越穷”的恶性循环比较普遍。贫困地区由于文化科学技术落后,医疗设备简陋,地方病流行,致使人口素质偏低;而早婚、近亲结婚和换婚现象,使得弱智痴呆病患严重。

4、社会发育程度低。贫困地区大多地处山区和边远地区,公路密度低,质量差,很多时候晴通雨阻。由于交通不便,贫困地区群众行路难,物资交流和商品输出更难,严重影响生产的发展。

5、生产力水平低下,经济发展落后,财政困难。贫困地区,特别是边远山区和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大多生产方式原始,生产手段落后,市场规模狭小,产业结构单一,基础设施薄弱,粮食自给不足。生产力水平低下,耕作粗糙,掠夺性经营,致使农村耕地“浅”“瘦”“劣”问题突出。“浅”指耕作层浅薄,水、肥、气、热状况不良,蓄水保肥能力差;“瘦”指土壤养分含量低;“劣”指农民不注意有机肥与无机肥的合理搭配,使土壤养分下降,板结严重,孔隙失调,土地质量变劣。土壤地力衰退已成为贫困地区土地生产率提高的一大障碍。

由于交通闭塞,社会发育程度低,贫困地区农民商品经济的意识和观念十分淡薄,大多处于自给但不能自足的自然经济中。“几亩薄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就是对这种自然经济生活方式的形象描绘。贫困地区普遍财政困难,入不敷出,大多靠国家的补贴过日子,中央财政补贴占地方财政收入的比重逐年上升。

二、贫困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战略意义

贫困地区多数是少数民族集中地区和边境地带,扶贫是党的民族政策的重要体现。而贫困的长期困扰,与发达地区差距的不断拉大,有可能转化为敏感的政治问题和社会问题,对安定团结局面产生消极的影响。

贫困地区大部分是老革命根据地,他们在革命战争年代曾作出了重大贡献和牺牲。今天我们能成为一个经济持续发展、民族团结、社会安定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国家,与老革命根据地人民所作的贡献是分不开的。因此,贫困地区的发展问题不仅是我国社会和经济发展进程中需要特别关注的重大经济问题,也是重大的政治问题和社会问题。

梁启超先生曾经说过,“求中国国家之新生命必于其农村求之;必农村之有新生命而后中国国家乃有新生命焉。”建设贫困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现实之举,也是我国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对于进一步加强民族团结,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都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

三、贫困地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对策

1.优化地区政府行为。首先是提高干部素质,加强对贫困地区各级干部的培训。新农村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考虑到与生产要素的组合,但其中最根本的一条就是要造就一批人才,形成新农村建设的推动力量。“给钱给物,不如帮助建立一个好支部”反映了村民的愿望。其次是优化贫困地区发展的经济环境。鉴于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从总体上仍处于起步阶段,需要国家的扶植,国家宜在财政,金融信贷、所有制结构等方面给予适当的政策支持。最后是促进政府经济行为向理性化转变。贫困地区地广人稀、经济落后、信息闭塞,政府要担负起为本地经济发展提供信息服务的职责,促进农村建设的现代化发展。

2、实事求是制定规划。贫困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

一、自然条件不同,要因地制宜、实事求是,探寻不同的、具有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之路。在不同地区制定发展规划时要考虑以下因素:首先是资源因素,包括自然资源、土地资源、水电资源、森林资源、农作物资源,这是发展农业的基础。其次是市场环境,包括地区区位,交通状况,产品集散地与产地距离,产品的市场价格变化以及市场需求量等等。再次是现有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不能超过农户的经济承受能力而盲目发展。最后是考虑农民的综合素质,规划一些简单易行,投资适度,经营管理要求不高的项目。

3、组织农民建设农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是为农民办实事、办好事,让农民得到实惠,满足其生存和发展的权益。农村有大批曾在外打过工、当过兵的能人,他们有知识、有胆略、有远见、有市场经济意识、有强烈的脱贫致富愿望,鼓励和支持他们利用各种资源,发挥聪明才智,寻找适宜本乡本土发展经济的各种路向,树立贫困地区发展生产的先进模范。通过这些典型实例,激发广大农户积极投身生产建设,走上生活宽裕的幸福之路。

4、调整结构,改善生态。贫困地区自然条件差,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失衡。根据生态农业发展需求,在今后的农业结构调整中,逐步退耕还林、还牧、还园,确保生态平衡。同时,实行土地用途管制,在严格控制建设用地供应量的同时,严格监管耕地任意转化为园、林、牧地;合理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改变一味追求经济效益,盲目将大片水地、平地、好地改为其它用地。

5、合理开发,平衡耕地供求。平衡耕地供求,首要的是合理开发复垦。根据每一个山

乡的具体条件,对耕地后备资源可采取以下措施进行开发:(1)实行耕地“占补挂钩”政策,即非农建设占用耕地的,必须开发出不少于所占面积且符合质量标准的耕地;(2)坚持“谁开发、谁使用、谁受益”政策,三年内免征有关税费,50年使用权不变。(3)招商引资、群众自筹、集体补贴、政府资助等多种筹资渠道并存,调动广大农民群众开发造地的积极性。

(4)后备资源开发为耕地的,或废弃地、塌陷地、空闲地复垦为耕地的,政府要组织土地、农业、水利、财政等职能部门验收,验收合格要及时发放集体土地或国有土地使用证,为开发者排除后顾之忧。其次是改造中低产田。按照耕地立地条件与坡度状况,实行人工水平梯田、机修梯田等工程与山地林网、生物经济埂等农田生物防护工程相配套,有效地控制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最大限度地发挥中低产田开发治理的经济、生态、社会最佳效益。

6、推动特色产业发展。(1)加强特色农业基地建设。加大科技投入,抓好良种及特色农业的培育;运用生物措施、农艺措施、工程措施搞好特色农产品栽培;加大适用技术推广力度;加强检疫工作,树立精品意识,实施名牌战略。(2)对龙头企业实行优惠政策。尤其是对于贫困地区有代表性的支柱产业,在其起步阶段应给予包括税收政策在内的优惠政策。特别应在特产税征收方面给予龙头企业必要的优惠,以使其形成自我发展的良性循环。完善市场营销体系,建立和完善特色产品产地批发市场,加大产品宣传力度;发展农民经纪人销售队伍。

7、积极改善投资环境。贫困地区投资环境不尽如人意,主要表现为基础设施差,人才智力条件弱,政策环境不够灵活宽松。因此,应加快交通、通讯、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步伐,把教育科技作为战略重点,办好基础教育、高等教育,培养各类人才,以适应当前经济启动、未来经济发展的需要;同时应为投资者提供一个宽松的政策环境,如根据不同产业制定相应的减免税政策,尤其是对一些依靠资源发展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产业更应予以优惠。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思考 篇5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坚持从各地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扎实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这是党中央根据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做出的一个重大战略决策。新农村建设:“三农”工作的总思路和总要求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并不是最近才提出来的。有关文献资料表明,上世纪50年代,我国制定国民经济发展“二五”和“三五”计划时,就曾提出过“建设社会主义农村”的问题。改革开放以来,至少在1982年、1983年和1984年的三个中央1号文件、1987年中央5号文件和1991年中央21号文件中都出现过这一提法或基本相同的提法。但必须看到,这次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其背景和内涵与以前相比有很大不同,可以说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和非同寻常的重大意义。

中央提出新农村建设的时机,应该说政府把握得很好,是在财政相对增收,达到20%的比例,有一定的财政能力的情况之下,我们开始推进新农村建设,来化解农村公共品开支不足的问题。现阶段提出建设新农村,首先应该看到这是国家战略的一个具体体现。不光是我们提出,欧洲国家,只要是有小农场的,比如像法国、西班牙、意大利、德国等等,这些欧洲国家的农场,相对来讲规模较小,而且原来传统的村庄还存在,都有一个新农村建设的客观需要。从粮食安全角度来说,我们也需要在农村开展新农村建设,以新农村建设来为国家的经济安全提供一个起码的基础。因此我们说,现在提出新农村建设,是我们党与时俱进的表现,是我们政策上实事求是的表现。

现阶段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绝不仅仅是一般性的村容村貌整治(当然包括这方面的内容),而是既要求发展农村生产力,又要求切实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既要求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又要求加快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既要求加强农村物质文明建设,又要求加强农村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与和谐社会建设,内容非常丰富。可以说,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涵盖了当前“三农”工作的主要方面,包括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现代化的核心内容,能够把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各个方面有机地联系起来,成为农村全面工作的“龙头”和“主线”。抓住了这个“龙头”,就抓住了农村改革发展的关键;把握了这个“主线”,就把握了农村改革发展的全局。因此,我们应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新阶段统领“三农”工作的总思路和总要求。

新农村建设,“新”在哪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建议》中的亮点之一,被认为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那么,新农村究竟“新”在哪?我认为,社会主义新农村首先“新”在农村生产发展、生活宽裕。通过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农村为城市提供安全健康的农产品,而各级政府通过加大对农业和农村的财政投入力度,确保农业稳定、农民增收、广大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和整体面貌得到明显改善;其次“新”在城市中相对比较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在农村中逐步建立起来,农民可以享受到教育、文化、医疗等公共事业发展的成果,不必因此背井离乡;三是“新”在农村秀美的田园风光。新农村乡风文明,村容整洁,农民生活和缓,有较强的幸福感,甚至于出现城市人由于渴望返璞归真,开始向农村回流的“逆城市化”现象。“新农村建设”不仅是当前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重大战略决策,也是我国工业化与城市化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统筹城乡良性互动,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建议》中对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描述一共20个字,“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新农村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既有发展农村经济的内容,又有发展农村社会事业的内容;既有农村综合改革的内容,又有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容。新农村建设紧扣科学发展时代命题

从党的十六大后,城乡二元结构体制矛盾条件下如何实现城乡统筹,如何实现城乡协调

发展,已经变成国家战略。从2003年中央明确强调“三农”问题重中之重以来,连续强调了四次。现在又进一步提出一个新农村建设。新农村建设是一个综合的,具有统管全局的指导思想,它恰恰符合最近所强调的科学发展观。

2002年前党中央就明确指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目标的难点和关键在农村。现在看来,要从根本上遏制城乡社会经济发展差距继续扩大的趋势,就必须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贯彻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加大各方面对农村发展的支持力度,这样才能较快改变农村的落后面貌。这也是一些欧洲有小农场的发达国家以及东亚小农经济国家实现稳定发展的必由之路。

另一方面,建设新农村不是无源之水。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具备了这样的条件。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直到1997年之前,农村财政占GDP的比重不断下降到只有10%左右,在这种比较低的财政比例情况下,完全由财政来承担农村的公共品投入显然是不现实的。而到2004年,中央税收和地方税收加总,已经占到GDP的近20%,加上预算外财政,整个财政规模占GDP的比重近30%。一般来说,这一水平已经具备了由国家财政主导来提供农村公共品开支的条件。

新农村建设的蓝图已经绘好,关键在于如何在实际行动中为它增墨添彩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强调了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推进符合我国国情的农业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二是全面深化以农村税费改革为重点的综合改革。鼓励和引导农民发展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社会文化组织,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三是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加快发展农村文化教育事业,加强农村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基本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四是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引导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业和城镇有序转移;继续完善现有农业补贴政策,加大扶贫开发力度。

申论——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思考 篇6

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县长王玉杰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总揽全局、着眼长远、与时俱进的历史性选择,事关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大局。如何扎实有效地推进新农村建设,是摆在各级党政组织和广大干部群众面前的重大课题。

一、我县新农村建设发展环境和基础条件

近几年来,我县优化调整农村经济结构,加强农业和农村工作,增加了农民收入,促进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2005年全县农业总产值、农业总收入和农村人均纯收入分别从2000年的8.7亿元、4.5亿元和805元发展到18.2亿元、9.3亿元和3150元,分别增长109%、106%和291%。

一是畜牧业主导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去年全县奶牛存栏11.2万头,交售给伊利商品奶达12万吨,分别比2000年增长了3.1倍和5.7倍;大鹅、狐(貉)饲养量分别达到200万只和45万只以上。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畜牧业收入占农业总收入、人均来自牧业收入占农村人均纯收入的比重都超过了60%。

二是农业产业化格局初步形成。为使主导产业做强做大,我县先后引进了伊利、妙士、馋神、合隆等龙头企业,在“龙头”的拉动下,以奶牛、大鹅为主的畜牧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万寿菊加工项目的引进和城郊杂粮杂豆集散市场的逐步规范,充分调动了农民发展高效经济作物的积极性,全县种植面积已发展到50万亩。优势产业的不断壮大,牵动了饲草饲料、兽医兽药、运输、建筑、电力、餐饮等相关产业快速发展,直接从业人员达5万多人。三是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较大改善。加强抗旱水源建设,累计打井1.89万眼,抗旱保收田占28.7%;建设拉海、绰尔、小河口等6处灌排泵站,为水田开发和渔业生产提供了有效保证;完成农村安全饮水工程94处,解决了2.8万人饮水问题;通油路乡镇比例达到100%,通硬化路面行政村比例达到95%。

四是生态建设成效明显。规划了实施了宽20公里、长90公里的“西北风口”绿化带,采取大兵团作战、集中治理等有效措施,造林40.3万亩,并成功实施程地房子“生态移民”工程;草原全部禁牧,采取围栏封育、种改草等工程措施,改良建设草原65万亩;实施“补水还湿”工程,建设“八支干”进水闸,初步建立连环湖水域补水机制,全县生态环境得到历史性恢复,全民生态意识明显增强。

五是农村社会事业不断进步。近五年来,累计投资9000多万元,改造学校危房35所,新建教学楼、宿舍楼10栋,总建筑面积达10万多平方米,增加现代化教学设备1500多台(套),进一步改善了办学条件;高准建设了7个总面积5160平方米的乡镇卫生院和30个村级卫生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80.4%;科技进步贡献率逐步提高,共取

得科技成果5项,推广实用技术17项;投资200多万元,增添了广播电视设备,新增加电视节目12套;符合政策生育率达到97.1%,较好地保持了低生育水平;广泛开展了群众文化体育活动,2005年荣获全国群众体育工作先进县称号。

二、新农村建设所面临困难和问题

近几年来,我县农村经济社会取得了快速发展,农业生产条件有了较大改善,但与省内经济强县和沿海发达地区相比,差距还很大。因此,在新农村建设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比较多。

一是农民持续增收难度较大。除部分奶牛业发展好的乡镇和一些种、养大户收入大幅度增加外,其它乡镇和农户由于产业单位一,“靠天吃饭”,稳定增收的渠道尚未建立起来,增收较为缓慢,且遭灾及易返贫。

二是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薄弱。目前我县抗旱水源发展较快,但农田有效灌溉面积仅占22.9%,只能满足春种,还不能抵御严重干旱;全县机械化水平明显提高,但小型农机具比重较大,综合机械化程度低;通硬化路面行政村比例虽然达到了95%,但通屯硬化率和村内主干道硬化率仅占12.83%和4.17%;有线电视入户率、程控电话入户率和自来水入户率仅占45.13%、58.75%和47.05%,建设任务相当繁重。

三是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滞后。我县现有D及危房校舍1.3万多平方米,加之近几年自然灾害影响,改造任务艰巨,因地广人稀,乡镇建立寄宿制学校需增加校舍、食堂和宿舍等附属工程1万多平方米,建设任务繁重;中初等职业教育规模小、实训基地不完备,职业教育为“三农”服务水平不高。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滞后,农民就医难,乡(镇)卫生院及村级卫生所医疗设施设备不配套、医护人员资质偏低。村级卫生所(室)缺少医疗设备,乡级文化体育活动场所硬件设施配备不齐全,还不能满足群众的需求。

四是农村劳动力综合素质偏低。我县现有农村劳动力9.57万人,其中:小学以下文化程度占26.56%、初中文化程度占59.58%、高中及高中以上学历占13.86%;另外,接受中等以上职业技术教育人数少,种养植方面人才匮乏。农村劳动力文化和技术现状,尚不适应新农村建设需要。

五是自我发展的意识不强。受几千年传统农业社会观念和过去很长一个时期价值导向的影响,我县相当一部分农民存在着小富即安、温饱即安的心理现象,对生存条件和生活水平要求很低,只要能够吃饱穿暖,有点小钱应付日常支出,就认为是生活可以过得去了,谋求生活有一个大的改善和力求彻底摆脱低水平生活的欲望和动力明显不足。

三、新农村建设措施和建议

按照新农村建设“二十字”总体要求,如何落实中央精神和上级安排部署并转化为具体政策措施,是推进新农村建设深入开展、取得实效的关键所在。

(一)做大做强基地文章,努力增加农民收入。基地建设是产业化发展的中心环节,是一个产业做大做强、提升市场竞争力、由小规模、大群体向规模化、集约化发展的关键,是农民稳定增收的重要途径。根据我县资源和产业实际,应全力建设“五个”基地,加快农村经济发展。一是建设优质奶源基地。采取扩大规模和提质增效并举措施,加大投入、培育大户、强

化服务,推进畜牧业标准化、规模化和规范化进程。“十一五”时期奶牛业增长速度保持15%,奶牛存栏达到23万头。二是建设商品鹅基地。依托馋神、合隆等加工企业,促进我县大鹅养殖业发展。抓好优质种鹅、种蛋生产及防疫等各个环节,努力扩大养殖规模,年大鹅饲养量保持在260万只以上。三是建设优质狐貉皮张基地。在优良品种引进、种群结构优化上下功夫,提高原皮质量,提升市场竞争力,打响“北极狐之乡”品牌,狐貉饲养量年均不低60万只。四是建设绿色食品基地。充分发挥我县土壤无污染、生态环境良好的优势,扩大种植面积,搞好品牌整合,加快市场对接,促进绿色食品产业升级。每年绿色食品监控面积达到90万亩。五是建设优质水稻基地。结合我县沿江乡(镇)土地资源实际,利用嫩江水资源,开发“绰尔”灌区,建设沿江优质水稻产业带。

(二)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增强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农业基础设施薄弱是制约我县农业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瓶颈性因素。我县近150万亩耕地除50万亩严重沙化退化、不适宜耕种外,其余100多万亩耕地“旱能灌、涝能排”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任务十分繁重。解决抗旱问题根本是建立完整抗旱工程体系,其关键在于国家、地方政府和农民投入力度。我县力争在2010年有效灌溉面积达到80%,预计总投资6000万元。如果国家和省市投入能达到4000万元,即年投入800万元,项目是完全可以实施的,同时,大力推广一心乡勇敢村“家家打井、户户抗旱”作法,提高农民抗旱意识,逐步改变“靠天吃饭”局面。

(三)积极发展合作经济组织,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转变农村经济增长方式,是农民进入市场提高组织化程度的迫切需要,是农民联合起来抵御市场风险的必然选择。通过鼓励和引导农民组建各类合作经济组织。同时,政府和有关部门应积极帮助农村各类合作经济组织建章立制,为其发展提供政策指导、资金扶持、技术帮助、人才支持和权益保护等综合服务,真正让农民社员参与经营管理。今年完成17个奶牛专业合作社组建工作,2010年全县农民组织化程度达到40%以上。

(四)大力发展公共事业,促进农村社会健康发展。加大政府对农村社会事业投入力度,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范围。“十一五”期间我县要全面完成2.5万多平方米农村学校房改任务,教学仪器配备率达到98%以上;尚未改、扩、建的6个乡镇卫生院全部完成,建成30个省级标准村卫生所;行政村100%通上硬化路面。数字电视入户率、程控电话入户率和安全饮用水入户率仅分别达到70%、90%和100%,针对农村治安、民主法制、社会保障等社会问题,加强农村民主政治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逐步建立起比较符合农村实际的社会保障体制。

(五)加大教育培训力度,培育新型农民。新农村建设,离不开培育和造就新型农民。一是引导农民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跟上时代发展步伐,使其积极主动参加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二是教育引导农民增强自我发展意识。通过典型示范、宣传教育和着力引导,使广大农民提高生活需求、增强发展信心,从根子上培植农村发展的动力源,破除小富即安、温饱即安的观念。二是加强农民教育培训,提高农民素质。建立和完善遍布县职业教育中心和乡农技校(站)的农民教育培训网络,使其成为县乡人力资源开发、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技术培训、扶贫开发重要基地。通过教育培训,努力提高广大劳动者的法律意识、文明素质、职业技能和就业能力。三是加强科技指导,培养农民创新能力。把积极引导农民学习各种新科技、新技术,并做为转变增长方式、增加收入的重要措施来抓。

(六)探索农村工作新的方式方法,加强基层干部作风建设。随着党在农村一系列政策的调整,农村工作出现了新情况。面对新情况,县乡政府、基层组织和广大干部应积极探索农村工作新的方式方法,切实把工作重点真正转移到为农民搞好服务上来。广大农村干部要深入学习党的农村各项方针政策和新农村建设理论知识,充分理解内涵,把握实质,提高运用政策的能力和水平,不断增强服务意识,进一步树立扎实的工作作风,多为农民办实事、做好事,解决农民最关心、最急需、最现实的问题,切实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

申论——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思考 篇7

由于少数民族大多居住在山区和半山区,生产和生活条件较差,经济发展落后,既是“三农”问题比较突出的地方,也是新农村建设的重点和难点。加快少数民族山区、半山区村的发展,必须在“山”字上作文章,念好“山字经”,打好生态保护战,按照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培植生态化的思路,因地制宜,突出特色,依托农民主体,整合各级项目资金,逐步、分类推进,才能最终实现少数民族山区、半山区村的持续、健康、和谐发展。

首先,要因地制宜,结合实际,制定一个好规划。科学发展必须规划先行。按照因地制宜的原则,在深入调查研究、全面分析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劣势的基础上,突出本村特色,科学、合理地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以村为单位的好规划和实施方案。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尊重自然规律、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尊重少数民族山区、半山区村地形复杂,村庄分散,村与村之间的经济基础、自然条件、传统习惯千差万别的客观实际,充分考虑区域特点、地方特点、民族特点,因地制宜地确定目标和任务,只有吃透各村村情,理清发展思路,明确各村的发展重点,以及各村应该先干什么、后干什么,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掘各村的优势,找准农民群众增收致富的好路子,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创造出各村经济发展的特色。

其次,要以山为本,突出特色,打造一个好产业。“生产发展”是二十字方针的核心和根本,只有生产发展了,农民群众的生活才能宽裕;只有物质积累达到一定程度时,乡风文明才有牢固的基础;在强大的经济支撑下,村容整洁才具有物质基础;农民群众手里有钱,他们才能更好地参与民主管理。所以,在新农村建设中要把发展农村经济作为最根本的任务来抓,把发展特色产业、优势产业作为发展农业的大事,着力培植新农村建设的产业支撑,为农村持续发展、农民持续增收打下坚实基础。少数民族山区、半山区村的发展,受交通、区位、土地的制约较大,但同时也有自身山场面积广阔和生态资源丰富的优势。所以,少数民族山区、半山区村要紧紧抓住林权制度改革的机遇,依托山林资源优势,充分挖掘发展潜力,大力发展特色经济林果业和经济作物,在保护好生态的前提下,抓实林下资源开发,大力发展畜牧养殖业,着力培植特色、优势、外向型农林产业。少数民族山区、半山区村农民群众人均占有的耕地资源少,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已成为直接增加收入的根本途径,要进一步扩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的实施规模,根据市场和企业的需求,加强对农村劳动力的职业技能培训,按照不同行业、不同工种对从业人员基本技能的要求安排培训内容,实行定向培训,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适用性,扩大劳务输出规模,提高输出质量。要坚持市场导向,突出重点产业,稳定完善政策,强化科技支撑,培育优质特色农林产品生产基地,尽快形成“一村一品、一村一业”的发展格局,推动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增收。

再次,要科学发展,良性互动,维护一个好生态。生态环境是山区、半山区群众赖以生存的生命线,在新农村建设中要正确处理好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关系,必须按照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培植生态化的思路,高度重视生态资源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切实抓好林业生态、水资源、地质资源建设和保护,维护好地区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农村的可持续发展。要认真实施好农村“五小”水利建设,改善农村人畜饮水和农业生产用水条件,大力开展清洁能源建设,加大沼气池建设和节柴改灶工作力度。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鼓励和支持发展循环农业,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做到产业化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在发展经济中保护生态环境,在环境保护与产业结构调整之间建立起相辅相成的良性互动关系,实现生产与生态的协调和谐。

最后,要依靠群众,自力更生,实现一个好目标。新农村建设主体是农民,关键也在农民,只有突出农民的主体地位,才能用有限的项目资金激发广大农民群众创业的积极性。要努力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建设的浓厚氛围,把新农村建设的全过程作为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发动群众、组织群众的过程,最大限度地激发广大农民自主创业的潜能,克服少数民族山区、半山区村长期存在的“等、靠、要”思想,动员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与,使新农村建设成为全体村民的共同行动。要加强对农民的宣传教育,教育引导农民增加创新意识和开放意识,逐步实现由传统思维向现代思维方式转变,由保守思想向进取意识转变,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和致富能力,努力培养和造就一批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农民。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能有效地把农民组织起来带入市场,平衡农业产业链条上农户与企业两大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解决农民与市场脱节、农业生产无序、农产品质量低等一些村、组“统”不了,政府部门“包”不了,单户农民“办”不了的难题,全面提升经营水平,能有效解决少数民族山区、半山区村群众买难、卖难的问题,促进农民增收。在少数民族山区、半山区村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解决好农民“入市”难的问题显得尤为重要。要以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为龙头,以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为契机,进一步畅通少数民族山区、半山区市场流通渠道,形成工业品下乡、农林产品进城的“双向”流通网络,实现农村传统商业经营方式向现代流通方式转变,促进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黄健英:《少数民族地区“三农”问题的特殊性及解决途径》,《贵州民族研究》2004年第3期。

申论——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思考 篇8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问题 意义 形式 核心内容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关系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当前,我国总体上已到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初步具备了加大对农业和农村支持保护的条件和能力。借鉴国内外的成功经验,必须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城乡和农村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建设新农村,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现代农业的重要保障。

一、内江实施新农村建设问题透视

1.丘陵地区发展经济面临的问题

内江属丘陵地区,以农业为主,工业规模小,人口较多,经济发展滞后,财政负担过重,历史遗留问题较多,现实矛盾和困难突出,已成为内江经济发展的薄弱环节。

(1)农业结构调整缓慢。丘陵地区农业仍然停留在低水平、低效益的生产上。“调什么、怎么调”一直是困绕丘陵地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难题,尽管一些地方也进行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但调整的规模不大、特色不明显、竞争力不强,绝大多数地方多年来处于常规品种的种植和养殖,结构性矛盾相当突出。造成丘陵地区农业结构调整缓慢、矛盾突出的原因很多,但落后的农业基础设施和生产条件是其重要的客观原因,使得农业的投入成本高、劳动强度大,调整结构慢,给农民增收带来很大困难。

(2)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不强。丘陵地区的农产品以生产水稻、小麦、油菜为主,一些产地条件较差的以生产玉米、豆类等旱谷植物为主,经济效益和附加值较高的农产品很少。这些常规产品只能满足于自供自给、自产自销,很难向加工、销售转化,不能形成产加销、贸工农一体化的格局,缺乏应有的市场竞争能力,使得当地农业增效难、农民增收难。

(3)农业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脆弱。丘陵地区地势不平整、水系不配套、道路不通畅、设施不健全,使农业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十分脆弱,加大了农业生产的风险和难度,特别是丘陵农田水资源严重缺乏,排灌站年久失修,渠道跑水漏水严重,尤其是在当今气候环境变化无常的情况下,农民为此而引发的矛盾和纠纷时有发生,使农业生产受到了严重的影响。

(4)农民对农业生产的积极性不高。民以耕为业。丘陵地区现有的资源状况和耕作条件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在农业生产上,以加倍的成本和精力只能获得事倍功半的效果,使得许多农民舍不得多投入、细耕作,加之二、三产业发展缓慢,一些农民纷纷外出打工,谋求职业。这种现象,虽然也能勤劳致富,但造成了丘陵地区农业生产缺乏新的生机和活力,使丘陵地区的农业面临新的困境和危机。

2.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面临的问题

基础设施薄弱。内江市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近年来虽得到较大改善,但是,乡村道路通达率低,许多地方依然通而不畅,机耕道路的严重缺乏,造成农民下田难,机械作业难,粮食运输难,严重影响了丘陵地区农业的机械化、农场化、产业化的形成。水网改造缓慢,全市尚有83座病险水库未整治,许多水渠年久失修,渗漏十分严重;农村通讯网、广播电视网和电网也需加快改造和建设。农业基础设施不仅在存量上与农业发展不相适应,而且在增量上也不能满足发展要求,农业基础建设明显减缓。由于资金缺乏,多数地方只是对农田水利工程进行简单的维修以维持运行;除公路建设外,全市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缺少重点工程,开挖土石方少,工程量小。

3.农村产业结构调整面临的问题

内江农村产业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农业生产结构与市场需求结构不相适应,具体表现在“五多六少”:大路产品多,低档产品多,普通产品多,原料型产品多,结构雷同产品多;优质产品少,高档产品少,专用产品少,深加工产品少,品牌农业和创汇农业产品少。必然导致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不强,农业经济效益不高。具体表现在:优质粮不多,普通粮有余,产销结构不平衡;水果品种结构搭配不合理,产期又过于集中,品质低劣,不能较好地适应消费结构的变化;畜牧业结构、畜禽品种、品质、饲料转化率、畜产品的加工水平等方面还存在较大差距;水产品仍以传统的“四大家鱼”为支柱,名优特稀品种少,且深加工程度低。长期以来只注重生产,而忽略农副产品加工转化增值的作法,导致了全市龙头企业中农产品加工企业所占比重比全省平均水平低48%,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仅48家,占全市规模以上总数的23.9%。由于农业加工链条短,农产品加工转化率不到10%,增值空间小,增值层面简单,同时农产品商品率低,商品率不到60%,农民受益小。

二、正确理解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科学内涵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长期历史任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现代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点难点都在农村。只有实现农业发达、农村繁荣、农民富裕,才能真正实现中原崛起的宏伟目标。“十一五”时期是新农村建设奠定坚实基础的关键时期,内江市各级党委、政府要从战略和全局高度充分认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意义,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积极、全面、扎实地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真正使新农村建设成为惠及广大农民群众的德政工程、发展工程、民心工程。

1.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意义

(1)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发展农村社会事业、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没有农村的稳定和全面进步,就不可能有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全面进步。没有农村的小康,就没有全面的小康。没有农民的小康,就不可能有全国人民的小康。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解决“三农”问题是相互统一的。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解决“三农”问题始终是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建设和谐村镇,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加快发展农村各项社会事业,全面改善农村教育、卫生、文化等设施,逐步改变目前城市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实现城乡统筹、协调发展。

(2)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农村“三个文明”建设的可靠保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对农村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有明确的目标和要求,既包括物质文明建设,也包括政治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既要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也要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

(3)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增加农民收入、繁荣农村经济的根本途径。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系统工程中,要通过发展以乡镇企业为主体的农村第二、第三产业,引导农村劳动力向城镇有序转移,拓宽农民的就业空间和增收渠道;要通过搞好农田基本建设,提高土地产出率,生产出优质的农产品;要通过提高农业装备水平,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实现农村多形式、多层次的劳动力转移;要通过改善农村道路交通、供水供电、通信等基础设施,保障农副产品的消费和流通,使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的生产要素真正流动起来,进一步繁荣市场经济;要通过发展农村社会事业,美化农村人居环境,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改善农民的生活质量。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增加农民收入,繁荣农村经济的根本途径。

(4)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缩小城乡差距、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只有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来统领“十一五”时期的农村工作,通过坚持城乡统筹发展,进一步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走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道路,才能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结构,消除城乡协调发展的体制性障碍,促进资源在城乡之间合理配置;才能真正让广大农民能够像市民一样拥有洁净方便的自来水、清洁的燃料、整洁的厨房、舒适方便的卫生条件和平坦的道路;才能逐步缩小城乡差距,最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5)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有力手段。通过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活动,把农村基层党建工作与农村经济发展、农村环境改善、农民素质的提高以及农民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的进步紧密结合起来,多管齐下,整体推进,是对近年来卓有成效的基层党建工作的新的拓展和延伸,将更加充分地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在农村改革发展稳定中的战斗堡垒作用。

(6)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现代农业的重要保障。通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一步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推广优良品种,发展农业机械化,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加快发展农业生产力,全面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既是现代农业建设课题中的应有之义,也是建设现代农业的重要基础和保障。

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新形势下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必然要求,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是改变内江农村落后面貌的根本途径。

2.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内容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应重点围绕新产业、新村镇、新农民、新组织、新福利、新风尚等方面展开。

(1)新产业。就是要大力发展现代农业。要使内江的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加速转变,必须从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加快农业科技进步、提高农业装备水平、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快农业市场化进程、拓展农业社会化服务等方面入手,提高农业结合生产能力,构建适应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新型农业产业体系。

(2)新村镇。就是要改善村容村貌,营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应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加强村庄环境整治,改善交通、街道、卫生、教育、医疗等公共基础设施,为农业发展、农村繁荣、农民富裕奠定物质基础。

(3)新农民。就是要着力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建设新农村必须重视培育新农民。要加强农民的教育和培训,使农民掌握现代农业科学技术,提高劳动技能,这不仅是提高科技水平的需要,更是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的需要。

(4)新组织就是要探索和发展适应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新型生产关系。重点围绕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积极培育和发展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引导农民在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加强产前、产中、产后的联合,改善生产营销服务,延长农业产业链条,提高生产效率,抵御市场风险,增加经济效益。

(5)新福利。就是要逐步改善和提高农民的社会福利水平。重点是建立新型的农村合作医疗体系,完善和落实九年义务教育制度,建立和完善养老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扩大农业政策性保险,使农民逐步享受到与城市居民同等的国民待遇。

(6)新风尚。就是要倡导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农民的思想道德水平。应继续搞好文明村镇建设和群众性精神、文明、法治的新型生活观,培养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的新型农民。

三、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切忌搞形而上学

强调新农村建设要尊重农民意愿,基本的一点就是要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在规划和建设上,量力而行,不增加农民的负担,不期待一蹴而就。

1.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切忌搞形式主义

搞新农村建设,农民有三盼:一盼收入增加,二盼环境改善,三盼民主管理。同时农民也有三怕:一怕敛钱,二怕强迫,三怕折腾。农民之怕,根本的问题在于他们担心各地在新农村建设中,能不能尊重农民的意愿,能不能切实为他们的利益着想,能不能真正提供给农民想要的东西。对一些地方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走形式、强迫农民建设所谓“样板工程”的做法,农民最为反感。

2006年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要求,新农村建设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加强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不强求一律,不盲目攀比,不搞强迫命令,更不能搞形式主义”。我们强调新农村建设要尊重农民意愿,防止形式主义,基本的一点就是要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在规划和建设上,突出特色,不强求一律;引导扶持,不包办代替。量力而行,不增加农民的负担,不期待一蹴而就。应该认识到,新农村是农民自己的家园,农民最期盼什么、最需要什么,农民最有发言权。所以,尊重农民意愿,发挥农民的自主性,是保障新农村建设成功推进的一个重要前提。如果忽视了这一点,就可能导致在新农村建设中投入了大量资金,付出巨大努力,却事倍功半,没有实现预期的目的,甚至引起农民的抵触。

2.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切忌搞政绩工程

要坚持实事求是,量力而行,做好规划。制定新农村建设的目标、任务和措施时,既要按照新农村的标准严格要求,又要切合实际,切实可行,不增加农民负担,不搞强行摊派,不搞形象工程和脱离实际的政绩工程。

在建设新农村中要能尊重农民意愿,切实为农民利益着想,不搞形式主义。在建设新农村过程中,应该把减轻农民负担问题作为一项重要的政绩考核指标,凡加重农民负担、或搞“政绩工程”、“形象工程”的干部应追究责任!

四、调整内江农村产业结构是实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核心内容

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优势特色产业。要用抓工业思路抓农业,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龙头企业为依托,以科技为支撑,大力发展市场前景好,经济效益高的名、优、特、新、稀的优质高效专用农产品,进一步优化农业的区域化布局,优化农产品的品种结构,努力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综合效益。要以农村土地、资金、人才等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为切入点,着力扶强做大内江的畜牧、粮油、蚕茧、果蔬、林竹、药茶、苎麻等优势特色主导产业。

要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开发利用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严格执行行业规划和产业政策,加大淘汰落后生产能力的力度,积极推动企业兼并重组,提高产业技术水平和规模经济效益。

农业产业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是个长期的、艰巨的而有意义重大的工作。随着西部大开发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深入。内江市如何实现生态畜牧业大市的建设、如何开发优势产业、如何形成农业产业化经营等问题的解决都依赖于农业产业结构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力度。

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1.调整农业生产结构,提高农产品质量

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调整农业生产、品种和品质结构。(1)调整大农业结构,重点是发展畜牧业、水产养殖业、水果业。畜牧业从分散粗放型向现代集约性转变。积极发展特色农业,进一步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步伐。要因地制宜,合理调整农业区域布局,充分发挥各地的比较优势,增加具有资源特色的农产品的生产,减少或避免不同地区农业结构的趋同化。(2)调整品种结构。要立足市场需求,淘汰产量低、品质差的老品种,发展适销对路的高产优质新品种。(3)调整品质结构。大力发展优质农业。以市场为导向,大力推进农产品优质化,相应压缩低质农产品的生产。逐步实现农产品优质化,农业产业结构必须向合理化、多样化、高级化方向转化,满足人们生活不断改善和食品多样化的需求,确立以提高农业经济效益为中心的产业结构。重点发展名特优产品和精细特色农业产品,实施绿色农业战略,发展绿色食品,包括发展无公害粮、油和蔬菜、畜禽、水产品及其加工食品。同时要积极发展新型企业,如观光农业、休闲农业、生态农业、创汇农业、标准农业等。

2.积极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实现多次增值增利

目前,内江市农业和农村经济效益低,主要低在农产品加工滞后,农产品加工转化增值率低。农产品是进行粗加工或根本没有进行加工就直接进入市场,势必造成竞争能力不强、价格低,影响农民收入。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将成为最有前途的产业之一。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中必须积极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使之成为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成为内江经济的一大支柱产业。各地要围绕本地主导产业,有计划地办好各种类型的加工企业。乡镇工业要重点发展以农副产品为主要来源的加工业并加强与科研单位、国有企业、外商的联合,形成一批大中型企业和企业集团,把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壮大起来。

3.健全农业技术推广体系,逐步增加农业科技投入

大力实施“农业科技入户工程”,科学使用肥料、农药;进一步提高种植养殖技术和管理水平,积极推进农业机械化;同时要大力发展立体农业,提高复种指数和综合利用水平。

4.积极发展农村第二、第三产业,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

内江市人多地少,大量劳动力滞留于种植业,大量人口滞留于农村,这是造成农业劳动生产率低、农民收入低的重要原因,也是农民收入水平低于其他产业的根本原因。从农村经济角度来看,农村第一、第二产业的发展程度,决定着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因此,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要以农业为基础,大力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特别是食品加工业和以农产品储藏、运输、销售为主的服务业。同时,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包括旅游业、商业、运输业、饮食服务业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开拓农村非农产业的就业空间。只有大批农村劳动力转移到非农产业,大批农村人口转移到城镇,才能真正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农民收入,实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

5.改善农业生态环境,逐步提高环境承载力

良好的农业生态环境是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而以土壤为标志的内江市农业生态环境恶化已经到了临界点。农业结构调整、农民生活水平提高不应以牺牲农村环境为代价。在长期发展中,生态环境恶化与贫困一直是一对恶性循环的互为因果的关系。吸取发展历史上众多经验和教训,必须从现在起,做到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生态化。为此,必需加大环境保护和治理力度,加强生态建设,遏制生态恶化。防止不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农膜和超标污灌所带来的化学污染和其他面源污染,摈弃那种高消费、高投入、高污染和高浪费的发展模式,推行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来促进经济发展的新模式,进而减少经济发展对资源的依靠,缓解对环境的压力。同时,根据生态建设的需要,加强相应的科学研究与科学规划,通过各种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引导农民改变传统落后的耕作方式,扬长避短,合理选择适合各地特点的优势资源开发和综合利用,加快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农牧业、水产业和经济作物产业,从根本上改变农业产业结构,促进自然资源的综合利用和合理开发,提高资源利用率,实现生态建设和经济发展的有机结合,逐步改善内江的农业生态环境,提高环境承载力。

参考文献:

[1]刘锐: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意义.聊城理论在线 www.Lcllzx.cn 黄冈市工商联,2006~4~17

[2]李彬: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新浪首页

[3]郭振纲:新农村建设要防止形式主义.工人日报,2005~12~15

[4]赵永刚:调整产业结构加速新农村建设.中国选举与治理网,2006~5~26

[5]关于我国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思考.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5

申论——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思考 篇9

宛庆丰

贫困县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按照党中央提出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建设总体要求,更应该联系实际,注重实效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从自己最能做到、农民最关心、最容易见成效的事情抓起。

一、结合实际,提高对新农村建设的认识

党中央顺应时代发展,作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决策,得到了全党和全国人民的衷心拥护,特别是贫困地区干部群众对此寄予了很大希望。而在实际工作中,对新农村建设存在着一些认识上的偏差,如不加以克服,将影响新农村建设和发展。

一是表现为信心不足。认为贫困地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谈何容易,在发达地区提建设新农村还差不多。况且贫困地区农村与发达地区农村差距很大,不在一条起跑线上,首先要缩小这种差距后再谈新农村建设,否则,即使建设也是低水平的新农村,甚至担心搞得什么都不象。

二是表现为难有作为。认为农业是自然经济,再努力干农业发展也快不到哪里去,况且每年受自然因素的影响很大。在从事的诸多工作中,最能体现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的工作就是农业,费力了不一定见效,因此,建设新农村干与不干都差不多。

三是表现为唯工业论。建设新农村是建立在工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基础上,实行以工补农。贫困地区工业发展大都十分落后,自身没有能力实现以工补农,在这种情况下,抓工业才有希望,抓农业没有出路,干脆就只抓工业,靠工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再来抓新农村的建设。四是表现为依靠心理。建设新农村没有投入是建不成的。贫困地区的投入从哪里来,主要还是依靠上面,上面有多大的投入,新农村就有多大的建设,什么时候有投入,我们就什么时候搞新农村建设。所谓巧媳妇难为无米之炊。

五是表现为急于求成。建设新农村慢了肯定不行。作为贫困地区要普遍建设新农村有难度,那么就高标准的办点作样来体现加快新农村的建设。而在实际工作中,这种办点作样很难有推广价值,一个县要普遍达到办点作样村的水平,没有30—50年的发展还不行,这种作法实际是搞成了新村建设而不是新农村建设。

上述种种表现,都是对建设新农村认识上的不明确。那么,贫困地区究竟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呢?我认为首先要结合实际确定建设的目标。通过调查,我们结合花垣县的实际,提出了用3-5年时间,实现村村“六通”:通电、通水、通路、通电话、通广播、通电视;达到村村“六有”:有一项稳定致富的主导产业,农户有一栋舒适实用的房舍,青壮年农民有1-2门实用技术,人人享有基本医疗保障,村民享有民主管理权利,适龄青少年享有九年义务教育;做到村村“六无”:无违法犯罪、无违反计划生育政策、无虐待老人妇女儿童、无脏乱差、无封建迷信活动、无乱砍滥伐现象的目标。我们认为通过努力,实现了这一目标,就是我县现阶段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二、突出重点,加快新农村建设进程

建设新农村,明确了“六通、六有、六无”的目标,那么在工作中我们就要突出重点,抓好落实。为此,在“十一五”期间,我县将从六个方面加快建设新农村。

(一)突出农业产业建设。贫困地区建设新农村最突出的问题,就是产业建设滞后,正因为产业建设抓的不够,农民的生活才不宽裕。实践已经证明:那个村有产业,那个村的老百姓生活就宽裕。为此,在“十一五”期间,我们要坚决消灭产业空白村,引导和帮助每个村建立和形成产业。一是选准规划好产业。根据花垣县农村地理和自然条件情况,在前面地区的乡镇重点发展柑桔和蔬菜产业,在中间地区的乡镇重点发展药材青蒿和畜牧产业,在后面地

区的乡镇重点发展烤烟产业,全县结合退耕还林,建立起造纸桤木原料基地。二是扶持产业龙头企业的发展。重点扶持湘源生化、合力纸业、太坤公司和天隆酱菜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支持其发展订单农业建基地,给予必要的资金扶持;支持其扩大规模,给予贷款贴息扶持。三是为农户提供产业服务。只要农户从事规划的产业项目,政府免费为其供种供苗,并组织技术培训,提供信息服务。四是制定奖励政策。对新形成产业的村,凡是成片连块开发在500亩以上,人均养猪1.5头以上,人均养牛一头以上,每年奖励村里5万元,连续奖3年。对新形成的产业开发大户,凡成片连块开发在100亩以上,养猪200头以上,养牛50头以上,每年奖励大户1万元,连续奖3年;养家禽一万羽以上,奖励5万元。

(二)突出扶贫攻坚。贫困地区的贫困面比较大,帮助这部分人摆脱贫困是建设新农村的应有之举,可以说没有这部分人的脱贫,就没有社会主义的新农村。一是要落实惠农政策。按照“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切实把免征农业税、种粮和良种补贴、退耕还林、产业扶持、合作医疗、教育扶贫、购置农机补贴、贫困救助和农村低保等惠农政策落实到村、到农户,用政策调动起农户脱贫致富的积极性。二是要建立社会保障体系。首先要建立起医疗保障体系,解决好老百姓无钱看病、因病返贫的问题。在巩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成果,完成了乡镇卫生院建设和改造的基础上,用3年时间完成全县所有村卫生室的改造和建设,真正做到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乡、重病不出县。同时全面推行免费为少年儿童卫生防疫、免费治疗肺结核和麻风病、免费实施白内障复明手术、免费为精神病患者供药等政策。其次要建立起救助保障体系。做到对所有五保户应保尽保,并且在今年内实现所有乡镇都建有敬老院,对五保户实行集中供养;做到对所有贫困户应助尽助,并相应的提高其最低生活补助标准,确保其有饭吃有衣穿。

(三)突出基础设施建设。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落后,严重的制约了农村经济发展,不仅如此,即使建设了一些基础设施,水平也不高,仍需我们下大力解决这一瓶颈制约问题。按照“六通”的目标,在未来3-5年,电力建设上我们要完成57%的村农网改造工程;要解决好6.5万人的饮水困难问题;要实现通村道路的提质和养护;今年电信要实现村村覆盖,100%的村通移动电话;与此同时,今年要完成所有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启动建设渠道配套工程,使农业人口人平旱涝保收面积达0.6亩以上。

(四)突出教育文化事业。贫困地区贫困的根本原因是教育的落后。为此,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上,为建设新农村提供人才保证。在巩固九年义务教育成果,完成所有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的基础上,今年要实现所有乡镇都建有寄宿制学校,并对寄宿的贫困学生发放一定的生活补助,以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升学率。同时要逐步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和发展职业教育。“十一五”期间,初中毕业生升高中、进职校的比例要由现在的47%上升到70%以上。要加快文化事业发展。“十一五”期间,要实现乡乡建有文化站,并对25个具有苗族传统文化特色的村,结合旅游产业的发展,建立起村文化室,建立起文艺宣传队伍。

(五)突出生态建设。过去,贫困地区往往是以牺牲生态环境作代价来求得发展,建设新农村不能走这条老路。为此,我们要继续抓好退耕还林工作,力争在“十一五”期间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65%以上;继续实施好生态家园富民工程,每年新建沼气池5000口以上,沼气的入户率达62.5%以上;从明年起,每年给每户农户无偿提供3—5包水泥,帮助农户逐步完成改水、改厕、改厨、改拦、改浴、改舍;同时,积极实施异地脱贫搬迁工程,将生产生活条件恶劣、地质灾害严重的民乐镇下椿木、团结镇耐子堡等村的农户搬迁到集镇。

(六)突出基层政权建设。建设新农村,关键是要有一个好的村班子。要继续深入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加强以村党支部为核心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坚定农村广大党员理想信念,认真解决好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和农村存在的矛盾问题。要加强农村党员活动室的建设,每年高标准建设50个村活动室;在提高了村干部补贴、给予任职15年以上退下来的村主干以及农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补贴的基础上,可考虑给予年满70岁、党龄在30

年以上的农村老党员以50元/月的生活补贴;要严格村主干的任职条件,对那些不能胜任的要撤换下来,对那些不符合任职条件的绝不拉夫凑数,勉强上岗任职。

三、注重方法,提高新农村建设水平。

在贫困地区要办成一件事本来就很不容易,更何况建设新农村是一项全新的工作,就更要注重方法,好的方法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否则,一方面会出现不负责任,建设新农村喊在口头上,不落实在具体中的走过场现象;另一方面会出现强行推进,不量力而行,不尊重农民意愿,从而激化矛盾的现象。

(一)注重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一是要充分尊重农民意愿。认真听取群众意见,落实群众对新农村建设的发言权、建议权和决定权,不搞强迫命令、长官意志、“一刀切”。二是要教育引导农民自力更生。在广大农民中传播新观念、新技术和有用信息,让农民认识到建设新农村是自己的事,要靠自己的勤劳和智慧,而不能“等靠要”、搞包办代替,依赖政府和外界投入,从而自觉投入新农村建设。

(二)注重以工促农、以城带乡。要坚定不移地加快城镇化、工业化进程。不能因为强调建设新农村就忽视了城镇化、工业化,必须不断壮大工业经济,提高城镇化水平,才能聚积财力支持农村,才能促进农业人口转移,才能使农产品有更广阔的市场和增值机会。今后五年,我们将考虑财政新增部分重点用于新农村建设;即使财政没有新增,也将调整财政支出结构,确保每年投入新农村建设资金增长10%以上。与此同时,我们将制定鼓励和引导企业和企业家投入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兴办农产品加工企业的扶持政策和税费减免政策,为新农村建设注入新的活力;我们还将制定鼓励农民进城就业的优惠准入条件,实行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促进城市的扩容,农民的增收。

(三)注重集中资金办大事。要改变过来投入上“撒胡椒面”的方式,集中资金支持能对农业加快发展起较强支撑带动作用的重点项目,做到投资一项、成功一项、见效一项。“十一五”期间,我们将对县本级财政支农资金、扶贫开发资金、以工代赈资金、农业开发资金、民族发展资金、涉农部门专项资金、国土整治资金以及其它支农资金实行整合,实行统一制定规划、统一申报项目、统一安排资金、统一实施项目、统一项目验收、统一监督管理。在新农村示范试点建设、农业产业建设、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社会事业发展、农村人居环境等五个方面加大投入力度,使支农资金效益最大化。

(四)注重量力而行,不急于求成。新农村建设是一项长期而繁重的历史任务,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科学规划,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既尽自己最大努力,又量力而行,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逐步推进。总体上坚持以人为本,集中力量解决农民生产生活中最迫切、最关心的增产增收、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基础设施等实际问题。

2006年9月6日撰稿于中国延安干部学院

上一篇:参观杨开慧纪念馆有感下一篇:《文成公主进西藏》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