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企联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探索

2024-09-1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村企联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探索(精选9篇)

村企联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探索 篇1

内容提要:结合对沈阳市大民屯镇方巾牛村实例,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一核心主题,对村企联合发展、新村产业定位、环境友好发展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社会主义新农村 可持续发展 村企联合中图分类号:G812.4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正文:

方巾牛村是国家建设部指定的全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四个国家级试点示范村之一。先后被国家建设部确定为全国村庄整治规划与行动计划编制工作试点村、全国现代文明村。在新农村的建设中,方巾牛村作为建设部农村建设试点,受到高度的重视。

一、现状概况

方巾牛村位于辽宁省沈阳市新民市大民屯镇,位于辽河、102国道东侧,距沈阳西40公里,距新民15公里,交通便利,属于沈阳一小时经济圈范围内。

方巾牛村目前总人口3100人,总住户1007户,现有耕地11923亩,其中有大棚1005个,面积达10500亩,该村被誉为北棚菜第一村。

方巾牛村现状主导产业为大棚绿色瓜果蔬菜种植业及简单加工出口,村域范围内耕地中75%为大棚生产用地。村内养殖、运输业发展也较快。方巾牛村现已成为沈阳市绿色食品生产基地。

二、发展条件分析

1、优势

规划区位于辽河东岸,有大面积的水面及天然生态湿地,自然和景观环境良好,生态条件具有自身特色,可塑造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活环境和优美的田园景观;此外具有一定规模的棚菜种植产业。

2、劣势

方巾牛村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一是交通不够便捷,仅乡路一条对外交通联系道路,对外交通联系较弱;二是农产品资源几乎全为初级产品,缺少农产品的精深加工业,产品附加值低,高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

3、机遇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坚持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辽宁省省委、省政府根据中央的统一部署,结合辽宁省实际,出台了《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施意见》,为新农村的建设提供了政策保障。国家、省、市的相关政策,为方巾牛村的发展建设提供了良好的机遇。

4.挑战

方巾牛村位于辽河东岸,有大面积的水面及天然生态湿地,自然和景观环境良好,具有发展农业观光旅游业的天然优势。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使其逐渐发展成为方巾牛村支柱产业之一是方巾牛村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在发展旅游业的同时也需注重环境的保护。

三、村企联合开发建设模式

方巾牛村尝试采用村企联合的发展模式。在这一过程中分为企业、村集体及村民个体等三方群体。作为企业方提供资金进行土地开发及商业运作,企业进行资源整合,开发适合市场导向的农产品深加工产品及打造现代物流体系。不仅对于企业本身的发展有积极作用,对于村集体及周边农村发展具有极好的示范作用。企业实现利润的同时也带动相关配套产业的发展,形成完整的产业链。企业利用入股的方式进行村集体的土地的开发,降低开发风险,减少初期开发成本。

村集体利用土地入股,对企业有合作及监督的职责。同时,村集体需要对开发企业的开发建设进行有效的控制,防止企业利用漏洞进行违规开发。村集体也应对企业的开发提供便利条件,实现村企之间互惠互利的合作。

此外,村民经过企业培训,可选择进入企业工作,使农村土地实现集聚,便于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完成了第一产业向二三产业的转移,实现了农村产业的升级,村民入企有助于减少农村富余劳动力,也为解决“三农”问题提供了新的途径。

四、规划布局及产业定位研究

1、规划布局:根据建设发展目标,结合现状情况规划形成“一心、一轴、一环、七片区”的规划布局结构。一心:在规划区中部沿南北向交通干道集中布置小学、托幼、卫生所、社区服务中心等公共服务设施,形成公共服务中心;一轴:以南北向贯穿规划区的大新线为主要发展轴线;一环:规划环状路连接各个片区,同时结合道路绿化、水系,形成景观轴线;七片区:以规划道路分割形成的七片区,即湿地度假区、低密居住区、休闲观光区、公服配套区、新村居住区、创意产业区、葡萄种植区。(见图1)

2、产业定位:方巾牛村结合当地实际情况以及企业自身成本控制,在对旅游目的的农产品进行现状市场调研,分析诊断的基础上,提出本区域农产品的发展定位、发展导向,对于已经成型的农产品规划市场策略、渠道策略和销售策略,对于还未开发成型的产品进行研发指导,形成配合农业博览中心、物流配送中心的现代化大型物流企业,将方巾牛无公害蔬菜水果直接推向市场,同时开创新型信息化营销、配送模式和定点销售相结合,通过营养搭配的礼品果蔬蓝、蔬果箱,专享定制上门服务、五星级酒店蔬菜特供服务,打造礼品赠送的新方式开创健康饮食的新概念。

另外,围绕农业产业化,企业融入现代服务理念。其中包括农业观光园、农业科技研发基地、创意农业总部大厦等,三者都是以游人的体验为主体,通过体验接受农业科技带来的新奇感受。

五、结论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发展建设中,方巾牛村通过村企联合的方式进行了村庄的更新建设,新村建设也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之中,企业的活力给村庄的发展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村民的热情也激起企业对于未来事业的憧憬。这也是本次讨论的要点:1)村企联合发展,各取所长、各得所需,相互依托发展,提升整体竞争力;2)凭借自身优势,打造村庄产业特色并形成规模,实现产业链发展。

参考文献:

村企联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探索 篇2

关键词:村镇建设,政策宣传,规划,工程监督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国家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重要历史任务, 是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 国家总体经济发展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新阶段。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理念深入人心, 在国家十二五规划新形势下, 又作出的一个重大决策, 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 坚持从各地的实际出发, 尊重农民意愿, 扎实稳步地推进新农村建设。

1 农村建设现状及存在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 将乐县城区建设和农村建设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和令人瞩目的成绩。但是, 村镇建设及其规划管理依然存在一些不容乐观的问题, 与市场经济发展和跨越式新农村建设的总体发展要求还有较大差距, 主要表现在:

(1) 总体发展规划和阶段建设规划不科学、不协调、规模小, 各项公共设施建设不配套。住区生活服务及物业管理水平跟不上, 各方建设矛盾突出, 不稳定因素增多。全县135个行政村, 有86个行政村在建或已建新村, 普遍存在重近利经济建设, 轻长远规划建设;居民不了解规划, 不懂规划, 对规划缺乏认同感, 主动参与不足, 法制观念淡薄, 不同程度地阻碍了新农村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建设。

(2) 基础设施不到位, 管网之间, 专业之间矛盾大, 扯皮现象时有发生。规划粗略, 深度不够, 指导性差, 具体的规划涉及的给排水、电力电讯、交通道路等各系列专项规划不全面, 不配套, 不能满足建设发展的需求。

(3) 居民建房宅基地纠葛, 上下排水纷争, 门面朝向争吵, 前后房距纠纷等案例不断增加, 人为制造了许多不安全、不稳定、不和谐因素, 严重影响了新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

(4) 建设资金缺乏, 新村建设进展慢, 工程进度参差不齐, 严重影响村容、村貌建设。

(5) 建设管理权限不明确, 土地审批和规划审批脱节。以土地审批代替规划审批的现象, 长期以来在各新村普遍存在。

2 村镇建设规划着眼点, 要建立在加强村镇建设管理, 不断提高人居质量的高度上

2.1 准确定位, 科学规划, 建设宜居生态环境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从根本上改变农村建设中存在的没有规划、无序建设和土地资源浪费的现象。城乡建设管理首先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由政府规划专业部门协同当地专家根据乡镇所处环境特点和宜居条件, 慎重地研究策划, 规划出城乡建设和发展的蓝图, 其为政府指导和调控城乡建设和发展的基本手段, 也是政府履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的重要依据。

进一步提升城乡规划、建设、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 推进城乡建设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在《将乐县域城镇体系规划》和《将乐县城总体规划》文件的指导下, 加快各项规划的编制步伐, 将乐县域建设层次必须分明:一是围绕重点工程的建设, 完成县城北片区、旧城区、水南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上河州公园、鸿图日照东门三期、三华南路东侧小区规划;县实验小学、中医院搬迁规划;将一中、将四中、水南中学、城关小学改建规划;城区道路改造规划、城区污水管网规划、夜景工程规划、两岸景观改造规划和《四绿规划》;二是加快推进与县城同步相续的乡村规划。深入农村, 积极参与规划选址, 为全县各乡镇提供农村建设规划审批范本、规划技术咨询等服务, 完成绿色乡镇规划和14个“6.18”重建家园安置点规划。三是根据《绿色乡镇建设规划》的总体要求, 紧紧围绕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生态林业、建设生态家园的目标任务, 坚持可持续发展和科学发展观, 坚持发展地方经济与保护生态环境并重, 依托实施“168”党建工作模式平台, 深入开展绿色乡镇创建活动, 努力建设成为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生态系统良性循环、人居环境不断优化的绿色乡镇。

2.2 统一认识, 加强管理, 建设规划远景目标宣传

(1) 利用各种有效手段, 广泛宣传党和国家关于积极稳妥推进小城镇建设的战略决策, 宣传本地小城镇建设规划, 让群众认识规划, 熟悉规划, 明确规划对小城镇的发展的有效性, 对居民自身的生产生活将带来更多的好处与实惠, 从而调动全社会共同参与, 群策群力, 形成集智合谋, 齐抓共管, 合力共建的新局面。

(2) 通过正面引导, 广泛宣传, 树立“营造生态和谐家园, 人人有责”、“优美村庄, 共同创建”的观念, 努力提升乡镇的生态文明水平, 使绿色乡镇创建工作深入人心;充分利用各种宣传阵地, 在村头醒目位置设置规划小区鸟瞰图、平面图、概况介绍等宣传牌, 营造人人参与共建和谐的浓厚氛围;充分发挥广播、有线电视、村 (场) 和单位板报、画廊等宣传阵地, 刊登村镇规划资料。全面提高群众的建设规划素质。

2.3 加强引导, 公开透明, 务求实效

(1) 坚持从实际出发, 尊重村民意愿, 尽最大努力体现地方和农村的优良特色。建设村镇、改善环境, 包括住房改造、垃圾处理、安全用水、道路整治、村屯绿化等内容。即要因地制宜地建设各具民族和地域风情的居住房, 又要符合“节约型社会”的建房要求;要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道路、水电、广播、通讯、电信等配套设施要俱全, 让现代农村共享信息文明;生态环境良好、生活环境优美, 尤其是在环境卫生的处理能力上, 要体现出新的时代特征和处理方式;要使农民具备现代化素质, 成为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的“四有农民”;要移风易俗, 提倡科学、文明、法治的生活观, 加强农村的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

(2) 公开透明, 建设民心工程, 打造“安居工程建设”, 改善居民生活条件。将乐高唐上坊高新科技园区的建设工作主要涉及到高唐村350户、1326人, 上坊村69户、280人, 常口村56户、256人的农林地、房屋、线路等征迁工作, 其中上坊村全部迁移。拆迁工作要做到规范有序, 依法有据, 公开透明, 公平合理, 针对群众普遍担心的安全、征迁、生活安置等敏感问题, 从理论与实际、概念与数字的分析对比, 从各方面进行面对面的宣传解释和引导, 消除群众的思想顾虑, 做到思想统一, 逐步形成了群众支持配合的氛围。调查摸底、签订协议。抓好房屋的调查摸底, 对上坊村民的房屋、附属房进行丈量、计算面积、制定明白卡, 向上级提供详细的数据资料。公开透明, 让群众放心。

2.4 加强规划建设, 实行村镇建设的法规管理

(1) 加强工程建设管理, 强化建设用地审批制度。各项工程建设项目必须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土地法》, 防止胡乱占用土地, 特别是乱占耕地, 杜绝违章建筑。

(2) 规范建设的准入制度。对建筑施工单位的资格审查, 禁止不合格建筑施工单位参与村镇建设施工;严格对民间建筑工匠的培训和管理, 实行持证上岗。

(3) 按经审批的将乐总体规划安排布置, 加强各专业管、网、线的走向布局, 确保镇区的路、水、电、有线电视和路灯等公共设施的有序施工和设施的安全运行。加强绿地管理, 保障园林绿化工程按总体建设规划逐步建设, 加强花草树木的管护;加强环境卫生管理, 做到垃圾及时处理, 保证环境卫生清洁, 保障镇区及其周围环境不受污染, 不受破坏。

(4) 城乡发展“三分建设, 七分管理”, 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一个地方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的成效。

(5) 严格执行“一书两证”和项目评审制度, 规范规划放样、验线程序, 严格控制好规划红线、绿线、蓝线、紫线、黄线、建筑标高和建筑立面及景观效果, 认真落实规划强制性内容。强化批后在建项目管理, 严肃查处各类违反规划的建设行为, 切实维护好规划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保障规划计划的良好实施。

例如万安镇翔安小区是将乐县“6.18”灾后集中安置点之一, 位于万安镇万安村, 地处省道304线旁, 距福银高速公路万安互通D仅200米, 总占地面积139亩, 建筑占地27.24亩。小区内安置万安镇万安、福匡、寺许、良坊、坊头、高坊、正溪、吴厝地等8个行政村村民, 及光明乡、安仁乡等其他乡镇部分村民。小区居民共有269户, 1129人。按照县里灾后重建总体布置要求, 及时的核发选址意见书。经有关部门批准, 依据控制性详细规划核定建设用地的位置、面积、允许建设的范围, 核发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以及建筑红线图的范围。在建设单位提交了使用土地的有关证明文件、建设工程设计方案等材料, 核发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目前269户重建户已搬入新居, 小区篮球场、公园、体育建设路径也建好, 道路、水电、广播、通讯、电信等配套设施完善, 是规划合理, 功能齐全、设施完善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社区样板典范。

2.5 建设村镇, 改善环境, 展现农村新面貌

建设村镇、改善环境工作具体包括了住房改造、垃圾处理、安全用水、道路整治、村屯绿化等内容。“新农村”包括几个方面, 即新房舍、新设施、新环境、新农民、新风尚。这五新缺一不可, 共同构成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范畴。即要因地制宜地建设各具民族和地域风情的居住房, 房屋建设要符合“节约型社会”的要求;要完善基础设施规划建设, 道路、水电、广播、通讯、电信等配套设施要一应俱全从城镇沿续至农村, 让现代农村共享信息文明;生态环境良好、生活环境优美。尤其是在环境卫生的处理能力上要体现出新的时代特征;使农民具备现代化素质, 成为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的“四有农民”;要移风易俗, 提倡科学、文明、法治的生活观, 加强农村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2.6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发展农村公共事业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发展公共事业是深化农村各项改革, 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 增强农村经济发展后劲、提高群众生活文明程度的重要措施和有效途径。加大环境基础建设的投入:重点放在供排水、污水处理、生活垃圾处置等设施的建设和管理方面;农村路网改造道路硬化率达85%;实施饮水改造工程, 通过合理设计、规划, 选取可靠水源, 建立能达到国家农村饮用水标准的自来水供应系统;道路设施齐全, 总体实施绿化、美化、亮化工程。群众文化娱乐设施齐全, 文化中心, 邻里中心, 篮球场, 排球场等等体育设施逐步完善, 大力发展高效生态农业、生态林业建设、因地制宜地发展生态工业, 促进人和自然协调和谐, 使人们逐步进入优美的生态环境中工作和生活。

3 对村镇建设的构想

要进一步增强危机感, 紧迫感和使命感, 充分发挥规划的龙头作用, 大胆作为, 奋勇争先, 着眼发展, 合理引导, 统筹兼顾, 全力推进社会事业协调发展。严格围绕所作的规划、计划内容, 有效实施, 防止只搞宣传发动不注重实施行动的不良倾向。不能力将新农村建设片面理解为就是兴建新村庄, 只注重农村房子是否整齐划一, 道路是否宽阔等表面的东西。要加大规划监察力度, 严格实施在建工程 (含个人建房) 的规划审批后的跟踪管理上。对未经审批擅自翻建、新建住宅等违法行为, 保持高压态势, 加快违法建设处罚力度, 保持规划的权威性和严肃性。以城市重点项目为依托, 按照既定的目标任务, 着力抓好各项建设。把握好村镇规划建设五个“坚持”原则:一是坚持发展经济, 富裕农民;二是坚持政府引导, 农民主体;三是坚持突出重点, 整体推进;四是坚持循序渐进, 务求实效;五是坚持节余资源, 持续发展。

4 结语

村企联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探索 篇3

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县长王玉杰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总揽全局、着眼长远、与时俱进的历史性选择,事关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大局。如何扎实有效地推进新农村建设,是摆在各级党政组织和广大干部群众面前的重大课题。

一、我县新农村建设发展环境和基础条件

近几年来,我县优化调整农村经济结构,加强农业和农村工作,增加了农民收入,促进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2005年全县农业总产值、农业总收入和农村人均纯收入分别从2000年的8.7亿元、4.5亿元和805元发展到18.2亿元、9.3亿元和3150元,分别增长109%、106%和291%。

一是畜牧业主导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去年全县奶牛存栏11.2万头,交售给伊利商品奶达12万吨,分别比2000年增长了3.1倍和5.7倍;大鹅、狐(貉)饲养量分别达到200万只和45万只以上。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畜牧业收入占农业总收入、人均来自牧业收入占农村人均纯收入的比重都超过了60%。

二是农业产业化格局初步形成。为使主导产业做强做大,我县先后引进了伊利、妙士、馋神、合隆等龙头企业,在“龙头”的拉动下,以奶牛、大鹅为主的畜牧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万寿菊加工项目的引进和城郊杂粮杂豆集散市场的逐步规范,充分调动了农民发展高效经济作物的积极性,全县种植面积已发展到50万亩。优势产业的不断壮大,牵动了饲草饲料、兽医兽药、运输、建筑、电力、餐饮等相关产业快速发展,直接从业人员达5万多人。三是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较大改善。加强抗旱水源建设,累计打井1.89万眼,抗旱保收田占28.7%;建设拉海、绰尔、小河口等6处灌排泵站,为水田开发和渔业生产提供了有效保证;完成农村安全饮水工程94处,解决了2.8万人饮水问题;通油路乡镇比例达到100%,通硬化路面行政村比例达到95%。

四是生态建设成效明显。规划了实施了宽20公里、长90公里的“西北风口”绿化带,采取大兵团作战、集中治理等有效措施,造林40.3万亩,并成功实施程地房子“生态移民”工程;草原全部禁牧,采取围栏封育、种改草等工程措施,改良建设草原65万亩;实施“补水还湿”工程,建设“八支干”进水闸,初步建立连环湖水域补水机制,全县生态环境得到历史性恢复,全民生态意识明显增强。

五是农村社会事业不断进步。近五年来,累计投资9000多万元,改造学校危房35所,新建教学楼、宿舍楼10栋,总建筑面积达10万多平方米,增加现代化教学设备1500多台(套),进一步改善了办学条件;高准建设了7个总面积5160平方米的乡镇卫生院和30个村级卫生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80.4%;科技进步贡献率逐步提高,共取

得科技成果5项,推广实用技术17项;投资200多万元,增添了广播电视设备,新增加电视节目12套;符合政策生育率达到97.1%,较好地保持了低生育水平;广泛开展了群众文化体育活动,2005年荣获全国群众体育工作先进县称号。

二、新农村建设所面临困难和问题

近几年来,我县农村经济社会取得了快速发展,农业生产条件有了较大改善,但与省内经济强县和沿海发达地区相比,差距还很大。因此,在新农村建设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比较多。

一是农民持续增收难度较大。除部分奶牛业发展好的乡镇和一些种、养大户收入大幅度增加外,其它乡镇和农户由于产业单位一,“靠天吃饭”,稳定增收的渠道尚未建立起来,增收较为缓慢,且遭灾及易返贫。

二是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薄弱。目前我县抗旱水源发展较快,但农田有效灌溉面积仅占22.9%,只能满足春种,还不能抵御严重干旱;全县机械化水平明显提高,但小型农机具比重较大,综合机械化程度低;通硬化路面行政村比例虽然达到了95%,但通屯硬化率和村内主干道硬化率仅占12.83%和4.17%;有线电视入户率、程控电话入户率和自来水入户率仅占45.13%、58.75%和47.05%,建设任务相当繁重。

三是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滞后。我县现有D及危房校舍1.3万多平方米,加之近几年自然灾害影响,改造任务艰巨,因地广人稀,乡镇建立寄宿制学校需增加校舍、食堂和宿舍等附属工程1万多平方米,建设任务繁重;中初等职业教育规模小、实训基地不完备,职业教育为“三农”服务水平不高。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滞后,农民就医难,乡(镇)卫生院及村级卫生所医疗设施设备不配套、医护人员资质偏低。村级卫生所(室)缺少医疗设备,乡级文化体育活动场所硬件设施配备不齐全,还不能满足群众的需求。

四是农村劳动力综合素质偏低。我县现有农村劳动力9.57万人,其中:小学以下文化程度占26.56%、初中文化程度占59.58%、高中及高中以上学历占13.86%;另外,接受中等以上职业技术教育人数少,种养植方面人才匮乏。农村劳动力文化和技术现状,尚不适应新农村建设需要。

五是自我发展的意识不强。受几千年传统农业社会观念和过去很长一个时期价值导向的影响,我县相当一部分农民存在着小富即安、温饱即安的心理现象,对生存条件和生活水平要求很低,只要能够吃饱穿暖,有点小钱应付日常支出,就认为是生活可以过得去了,谋求生活有一个大的改善和力求彻底摆脱低水平生活的欲望和动力明显不足。

三、新农村建设措施和建议

按照新农村建设“二十字”总体要求,如何落实中央精神和上级安排部署并转化为具体政策措施,是推进新农村建设深入开展、取得实效的关键所在。

(一)做大做强基地文章,努力增加农民收入。基地建设是产业化发展的中心环节,是一个产业做大做强、提升市场竞争力、由小规模、大群体向规模化、集约化发展的关键,是农民稳定增收的重要途径。根据我县资源和产业实际,应全力建设“五个”基地,加快农村经济发展。一是建设优质奶源基地。采取扩大规模和提质增效并举措施,加大投入、培育大户、强

化服务,推进畜牧业标准化、规模化和规范化进程。“十一五”时期奶牛业增长速度保持15%,奶牛存栏达到23万头。二是建设商品鹅基地。依托馋神、合隆等加工企业,促进我县大鹅养殖业发展。抓好优质种鹅、种蛋生产及防疫等各个环节,努力扩大养殖规模,年大鹅饲养量保持在260万只以上。三是建设优质狐貉皮张基地。在优良品种引进、种群结构优化上下功夫,提高原皮质量,提升市场竞争力,打响“北极狐之乡”品牌,狐貉饲养量年均不低60万只。四是建设绿色食品基地。充分发挥我县土壤无污染、生态环境良好的优势,扩大种植面积,搞好品牌整合,加快市场对接,促进绿色食品产业升级。每年绿色食品监控面积达到90万亩。五是建设优质水稻基地。结合我县沿江乡(镇)土地资源实际,利用嫩江水资源,开发“绰尔”灌区,建设沿江优质水稻产业带。

(二)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增强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农业基础设施薄弱是制约我县农业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瓶颈性因素。我县近150万亩耕地除50万亩严重沙化退化、不适宜耕种外,其余100多万亩耕地“旱能灌、涝能排”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任务十分繁重。解决抗旱问题根本是建立完整抗旱工程体系,其关键在于国家、地方政府和农民投入力度。我县力争在2010年有效灌溉面积达到80%,预计总投资6000万元。如果国家和省市投入能达到4000万元,即年投入800万元,项目是完全可以实施的,同时,大力推广一心乡勇敢村“家家打井、户户抗旱”作法,提高农民抗旱意识,逐步改变“靠天吃饭”局面。

(三)积极发展合作经济组织,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转变农村经济增长方式,是农民进入市场提高组织化程度的迫切需要,是农民联合起来抵御市场风险的必然选择。通过鼓励和引导农民组建各类合作经济组织。同时,政府和有关部门应积极帮助农村各类合作经济组织建章立制,为其发展提供政策指导、资金扶持、技术帮助、人才支持和权益保护等综合服务,真正让农民社员参与经营管理。今年完成17个奶牛专业合作社组建工作,2010年全县农民组织化程度达到40%以上。

(四)大力发展公共事业,促进农村社会健康发展。加大政府对农村社会事业投入力度,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范围。“十一五”期间我县要全面完成2.5万多平方米农村学校房改任务,教学仪器配备率达到98%以上;尚未改、扩、建的6个乡镇卫生院全部完成,建成30个省级标准村卫生所;行政村100%通上硬化路面。数字电视入户率、程控电话入户率和安全饮用水入户率仅分别达到70%、90%和100%,针对农村治安、民主法制、社会保障等社会问题,加强农村民主政治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逐步建立起比较符合农村实际的社会保障体制。

(五)加大教育培训力度,培育新型农民。新农村建设,离不开培育和造就新型农民。一是引导农民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跟上时代发展步伐,使其积极主动参加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二是教育引导农民增强自我发展意识。通过典型示范、宣传教育和着力引导,使广大农民提高生活需求、增强发展信心,从根子上培植农村发展的动力源,破除小富即安、温饱即安的观念。二是加强农民教育培训,提高农民素质。建立和完善遍布县职业教育中心和乡农技校(站)的农民教育培训网络,使其成为县乡人力资源开发、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技术培训、扶贫开发重要基地。通过教育培训,努力提高广大劳动者的法律意识、文明素质、职业技能和就业能力。三是加强科技指导,培养农民创新能力。把积极引导农民学习各种新科技、新技术,并做为转变增长方式、增加收入的重要措施来抓。

(六)探索农村工作新的方式方法,加强基层干部作风建设。随着党在农村一系列政策的调整,农村工作出现了新情况。面对新情况,县乡政府、基层组织和广大干部应积极探索农村工作新的方式方法,切实把工作重点真正转移到为农民搞好服务上来。广大农村干部要深入学习党的农村各项方针政策和新农村建设理论知识,充分理解内涵,把握实质,提高运用政策的能力和水平,不断增强服务意识,进一步树立扎实的工作作风,多为农民办实事、做好事,解决农民最关心、最急需、最现实的问题,切实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

村企联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探索 篇4

引 言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用“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20个字描绘出了新农村建设美好图景。①要实现乡风文明,就必须要推进新农村文化建设。自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以来,新农村文化建设取得了不少成效,但与此同时,也出现了不少的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更好地推进新农村文化建设,需要我们认真地研究、探索。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涵义及重要意义

1.1 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涵义

新农村文化建设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继承和发扬农村传统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的文化建设。

1.2 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新农村建设包括经济、文化、政治、社会等各方面,文化建设是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农村文化建设,就不可能搞好新农村建设。新农村文化建设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对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着重大的意义。1.2.1 推进农村文化建设有利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马克思主义认为文化越发达,人们就越容易认识和掌握自然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掌握科学理论、生产技术和实际操作技能,促进生产力水平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推动整个经济的向前发展。”②农村文化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一方面,新农村文化建设所要建设的文化,是一种先进文化,它以提高农民的素质、拓展农民的视野、激励农民的斗志、培养和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为目的,有利于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有利于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另一方面,推进农村文化建设,有利于以农村特色文化为载体,发展农村文化产业,如在茶文化比较发 ①② 杨晓英.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J].安徽农学通报,2006,12(4):23 陈太福.论经济与文化的互动和社会的全面发展[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1(4):76—80 达的地区,可以大量发展茶产业,在酒文化比较兴盛的地区,可以大力发展酒产业。文化本身也是一种产业,只要开发得当,就能对农村经济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这样既可以充分考虑到农村各地区的特殊情况,又可以节约投资资源。实践证明:凡是农村文化发达的地区,农村经济也较发达,反之,则不然。1.2.2 有利于实现农村“三个文明”的协调发展

党在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建议》中关于新农村建设的20字方针“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不单单是以发展农村经济为目标,而是要全面推进农村经济、文化、政治建设,实现农村地区全面协调发展。①在推进新农村建设的20字方针中“生产发展、生活富裕”是关于农村物质层面的,“乡风文明、村容整洁”是关于农村精神层面的,而“管理民主”则是关于政治层面的,这三个方面构成的整体,描绘了新农村一幅美好的图景。改革开放几十年来,农村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农村温饱问题已解决,甚至相当一部分人还走上了致富的道路。但是解决了温饱问题不等于实现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农村文化建设、民主管理搞不好,就不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只有农村文化建设搞好了才能实现农村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的协调发展,才能真正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

1.2.3 有利于提高农民素质和满足农民的精神需求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主要依靠农民,农民是建设新农村的主体力量。农民是农村发展的关键,他们的科学文化素质及劳动技能直接影响到农村生产力的发展。所以,提倡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创造作用是很有必要的。推进新农村文化建设就是要为农民提供尽可能多的受教育的机会,让农民不仅可以接受基础教育,而且还能接受职业教育、技能教育直至高等教育,新农村文化建设还有利于逐步改变农民的传统观念,接受新的观念,让农民形成符合市场经济发展的价值观、竞争意识、法律意识等。无论是教育还是新的价值观、法律意识等都是作为一个现代农民所必备的素质。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之一就是要不断满足广大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新农村文化建设正是围绕着这一目标而大力兴建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如图书馆、文化馆以及体育健身场等文化场所,按照自愿、健康、长效的原则,充分利用农闲、节假日广泛开展与农民生产和生活相贴近的各种文化活动,以满足农民群 ① 新农村建设呼唤乡风文明

http:// 搞好农村教育是建设农村文化的基础和前提。但当前我国教育机制还不够完善,在许多方面都存在着或多或少的问题。如义务教育发展不平衡,职业教育在当前这个急需职业技术人才的时期并未受到很大的重视,职业学校还有待于规范、改进;高等教育机构还不完全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要等问题。总之,我国的教育事业还需要进一不提高,尤其是农村教育还必须花大力气加强解决。解决农村教育问题,首先就要建立、健全农村教育体制,加大对农村教育经费的投入,确保实现减免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所有学杂费,增加对中学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的经费投入,并加强对农村教育收费的监督和管理,杜绝乱收费现象。其次,建立、健全资助农村贫困家庭学生就学的制度,确保农村适龄儿童都能接受义务教育,政府要加强领导,动员全社会关心支持农村教育事业,开展各种捐资助学活动,继续实施“希望工程“等助学活动。再次,加强中小学改革,规范和提高农村办学。大力兴办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扩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规模。最后,要加强农村师资队伍的调整与建设,提高农村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落实好国家关于农村教师的各项政策,使农村教育在师资上得到充分的保证。随着农村教育水平的提高,农民的素质也将会有很大的提高,他们会以丰富的知识和饱满的热情,为农村文化开创美好的明天。3.4 加强对农村文化人才培养

农村文化建设人才缺乏已成为制约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问题之一。农村原有的文化队伍老化,加上农村经济发展滞后,农村难以再培养和聚集文化人才。这种情况严重影响了农村文化建设的进程,各级地方政府应高度重视,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首先,高度重视农村文化人才,要千方百计吸引和培养农村文化人才,落实好农村文化工作人员的有关政策,在人事制度、工作环境、工资待遇等方面要尽可能的改善,以提高其工作积极性,要切实加强对农村文化人员的相关培训,不断提高其业务素质,激励其在文化事业中不断创新。其次,艺术院校应当开设与此相关的专业,为新农村文化建设培养大量的相关人才;再次,加强本地区对农村爱好文艺事业,具有一定的文艺天赋和愿意留在农村从事文化事业的人的培养,打造一支具有本土特色的农村文化人才队伍。只有千方百计吸引、培养农村文化人才,才能开创新农村文化事业的美好明天。3.5 丰富农村文化内容和形式

如何改变农村文化内容和形式单调的问题,将是推进新农村文化建设需要探索的重要方面。具体说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首先,为了满足农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的文化需求,要继续开展文化下乡、送戏、送书等文化活动,兴建各种文化设施,大力推进 文化资源共享,使农民能够享受到与时代同步的文化服务。其次,要培育和扶持农民开展具有农村特色的各类文化,如酒文化、水文化、宗教文化、饮食文化等。在保持农村特色文化的同时,要以农民喜闻乐见的形式,充实其内容,创新其形式,将农村经济发展与农村特色文化相结合,形成农村特色文化产业,使其更具有参与性、教育性,让特色文化在满足农民需求时,能从中学到更多的知识,学到更多的致富本领。再次,要注重以农民为主体的农村文化队伍建设,农民是农村文化建设的主力军,也是农村文化建设的最终受益者,只有最大限度地把农民吸收到农村文化队伍中来,才能提高广大农民参与各种文化活动的积极性;才能提高农民对农村文化建设的认识;也才能摸清农民群众的文化需求,使农村文化建设能够有针对性和创造性的不断满足农民的需求。3.6 用先进文化引导农村文化建设

先进文化是站在时代前列,能够引导时代发展潮流,激发人的内在潜能,促使人不断上进的文化。它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能够经得起时代和实践的检验。①当前,运用先进文化教育广大农民群众,就是要向农民宣传马克思主义;宣传党的方针、路线;宣传科学技术知识;宣传社会主义荣辱观等。当前,我国农村文化状况总体上是积极向上的,但也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因此,必须用先进文化引导农村文化建设。首先,必须用先进的文化占领农村阵地,不断丰富农民的文化生活,让不良文化没有空隙而入。为此,要切实建好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农村文化中心,建设农村文化队伍,鼓励农民自主兴办文化产业。在大学中继续开展以“科技、文化、卫生”为主的三下乡活动,及时积极地向农民宣传党的方针、政策、路线,向农民宣传法律法规、科学技术等。其次,倡导农村新风尚。开展对农民进行社会公德和社会主义“八荣八耻”荣辱观的教育活动。倡导尊老爱幼、邻里和睦、遵纪守法等良好的乡村风尚,提高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形成健康、文明、科学的乡村风气。

结 语

以上是我对新农村文化建设的一些肤浅的看法,但在问题分析和对策提出方面还不够全面,需要结合具体的实际情况进一步的扩展、深化。我们有理由相信新农村文化在越来越多人的关注下将会建设的更好,农村的“乡风文明”在不久的将来一定会实现。

① 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思考与建设

http:///Browse/ShowDoc.aspx?Code=1-5& 参考文献:

[1] 谭伟贤.农村社会工作概论[M].四川.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165—195 [2] 杨涛声.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初探[J].社科新视野2003(20):13-16 [3] 杨晓英.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 J]安徽农学通报,2006,12(4):22 [4] 铁柱.加快和谐新农村文化建设[J].实践.2006(9):39-40 [5] 成建中.试析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着力点[J].领导理论与实践.2006(3):29-30 [6] 陈光军.新农村文化建设要处理好四个关系[J].湖北宣传,2006(6):18 [7] 陈太福.论经济与文化的互动和社会的全面发展[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1(4):76—80 [8] 陈文胜.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战略思考[J].中国发展观察.2006(12)[9] 教育农民要建设农村先进文化[N].光明日报.2000年12月05日

[10] 民进福建省委员会.促进新农村文化全面发展[J].开放潮.2006,01-02期合刊 [11] 徐晓红.切实加强新农村文化建设[J].党政论坛.2006(9):13-15

致谢

本论文在选题及研究过程中得到了学院领导、老师及同学的极大帮助,尤其感谢我的指导老师李国安老师从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来对我的悉心指导。李老师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严谨的治学态度,使我获益匪浅,将一直指引我今后的学习和工作。值此论文脱稿之际,特向李老师致以最真挚的谢意!

本文在写作过程中参阅和引用了大量有关的资料,至此向有关作者致以真诚的谢意。

在这里也要感谢这四年来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给予我关心、帮助的院领导、老师以及各位同学。

致谢人:龙利霞

村企联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探索 篇5

与新时期我国政府在“三农”问题上陆续出台的各项重大举措相联系,人们可以发现,经过前几年的经济实力、政策实践的积累,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已经不仅仅局限于从单个部门、单个领域局部解决“三农”问题,而是从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角度,以增强农业农村自身的生存与发展的能力为政策指向,试图根本上重塑中国的“三农”。

建设新农村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一个历史性的转折点。尽管诸如“乡村建设”、“农村建设”这样的语汇,在20世纪以来的中国历史话语中并不鲜见,然而,与上个世纪20年代的知识分子更多地出于个人理想主义和激情的“乡村建设”运动不同,“新农村建设”背后是强大的国家公共政策背景和全社会的共识;与新中国成立后历次“农村建设”运动不同,“新农村建设”有着我国重启现代化进程以来20余年的经济积累,有着新时期领导层对当代“三农”问题深刻的定位、清晰的思路和全面的政策措施。

上个世纪70年代末我国重启现代化进程以后,尤其是80年代中后期以来,国家改革的重心一直放在城市的各个领域,而这次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反映了我国面对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的新形势,所进行的国家宏观公共政策重心的又一次调整。可以预见,在一段较长的时期内,我国公共政策议程上一个重要任务,就是通过推进新农村建设,加强农业农村的综合改革,增强我国农业农村的生存与发展能力,以有力促进我国现代化进程向更高层级发展。

纵观世界各国,尤其是采取政府主导型发展模式的东亚新兴工业国家,大多数在国家现代化进程的适当时机开展了各种形式的农村改革,以提高农村农业的发展水平和生活水平,从而有力促进国家现代化进程更上层楼。今天,中国也面临着同样的历史情境。因而,我们很有必要借鉴一些国外成功的农村建设经验:明确政府在农村建设当中的角色与作用,及其发挥作用的机制和时机。作为后发国家,政府在农村建设的启动阶段确实应当较为深入地介入其中,但也应仅限于提供公共产品、公共服务和公共制度;当未来农村已经逐渐形成较为完善的自主、自治机制时,政府的地位和作用当与时俱进,顺时而变。

以务实态度开展农村建设。地方政府在推动农村建设时,不应以此作为获取政绩的手段,从而推行华而不实的项目,要针对具体情形,帮助农民寻求能够突出自身特长、赢得市场差异竞争力的项目。关于这一点,在《意见》中也有明确体现。

后发国家开展农村建设运动,就是要改变农村的落后面貌,而这一点必须通过教育提高人的素质来真正实现。今年我国对西部地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全部免除学杂费,对其中的贫困家庭学生免费提供课本和补助寄宿生生活费,2007年在全国农村普遍实行这一政策。这些对提高人的素质十分重要。

村企联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探索 篇6

关键词:农林高校新农村建设探索启示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 (2010) 04-105-02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部署。十七大报告指出, 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 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 要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为农林高校掌握着先进的农业技术, 拥有大量的农业科技人才, 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

一、我国农林高校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责任与使命

高校的三大基本职能是人才培养, 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 农林高校在“三农”服务中已经形成了明显的传统优势与鲜明的办学特色。农林高校具有服务“三农”的学科优势, 在学科设置中始终是以农林学科为依托。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 既是农林高校的应有责任, 更是农林高校的优势。农林高校有一批全国的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和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有一大批以农林学科为优势的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博士点和硕士点, 有一批以服务“三农”为优势的创新团队和创新人才, 有实践多年并日渐成熟的举措, 在服务“三农”问题上具有其他高校无可比拟的优势。农林高校与其他农业科研单位相比, 除共同承担着科技创新的重任, 更担负着人才培养的重任, 具有国内其他农业科研院所不具备的社会资源与优势。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 高等农林院校应以服务新农村建设为立足点, 以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培养优秀人才为切入点, 以进行农业科学研究和农业技术推广, 扩大农民增收作为推进新农村建设为落脚点, 积极响应中央号召, 发挥自身优势, 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二、我国农林高校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践探索

高等院校发挥自身优势服务国家和社会是我国现代大学的优良传统。长期以来, 我国农林高校主动投身于新农村建设第一线, 着力解决新农村建设中的实际问题, 在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发挥重要作用。教育部于2007年出台了《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农林教育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 部署了农林高校服务“三农”的工作, 并指出, 要充分认识高等农林教育在我国农林业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重要作用。我国众多农林院校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建立机制、落实措施, 以实际行动为高校履行服务社会职能做了有力的注解,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为新农村建设提供科技支持。

高等农林院校积极参与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建设, 采取校企合作、校地联盟以及建设农业科技示范基地 (中心) 等多种形式, 服务于区域农业发展。同时, 科技人员职务职称的评定晋升制度和分配制度改革的推进, 激发广大教师从事服务新农村建设的技术开发、技术培训、技术咨询、成果转化的积极性。华中农业大学始终把服务“三农”、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作为学校发展的重大举措。在实践中形成了“围绕一个领军人物, 培植一个创新团队, 支撑一个优势学科, 促进一个富民产业”的办学模式, 产生了一批以“六个一”为代表的、在

我国农林高校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探索与启示

●邓俊涛杨成才

社会上有重大影响的科研成果;华南农业大学始终把服务社会发展和地方经济建设作为学校办学的重要内容, 充分发挥科技、人才、教育和信息优势, 搭建与市 (县) 地方政府全面合作的科技平台开创了“科技绿舟”成果推广模式。在“科技绿舟”板块式科技成果推广平台基础上, 华南农业大学以产业链为纽带, 创新性地开展由教授领一个团队, 联一个企业, 兴一个产业, 富一方农民的“四个一”工程。

2. 为新农村建设培训实用人才。

四川农业大学主动承担四川省委大规模培训农村党支部书记的任务, 2006年至今已在校内培训近7000人;安徽农业大学实施农民素质教育工程, 先后派出4800多人次的专家和科技人员, 累计举办各类培训班600多期, 培训农民12万人次, 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了人才支撑;云南农业大学结合云南生产实际需要, 为当地培养大批乡土科技人才, 累计举办各类培训班320余期, 培训乡土技术人才25000余人次;沈阳农业大学实施了“沈阳市农村青年科技人才研修工程”和“辽宁省农民技术员培养工程”, 自2004年起, “研修工程”已实施三期, 培育的学员中有131人取得了由农业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颁发的职业技能证书和农产品经纪人证书, 学校实施的“辽宁省农民技术员培养工程”, 通过政府出资、大学培训、农民受益的新模式, 培养了大批的“蓝领农民”。2009年5月中国农业大学在曲周白寨乡创立万亩小麦玉米高产高效示范基地, 学校相继与吉林梨树、黑龙江农垦总局开展了“双高”创建活动。在活动开展过程中, 教师就一直把培训农民、提高农民的科技素养作为该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到一年, 他们培训农民130场, 约7400多人次。

3. 校村结对帮扶, 促进农村基层组织发展。

中国农业大学开展一个博士生党支部和一个村党支部结对共建的“红色1+1科技行动”, 每年组织1000个学生党支部深入大学生“村官”所在的京郊农村, 与农村党支部结对, 通过提供日常信息支持, 联合开展主题党日活动, 暑期集中开展科技支持、文化普及、卫生服务、知识宣讲、文艺演出等对口支援活动, 帮助大学生“村官”适应并开展农村基层工作, 形成一个大学生“村官”背后有一个大学党支部的支援模式。北京林业大学创造性地开展了以学生党支部与京郊农村党支部结对子和学生环保社团与京郊农村共建生态文明村两项活动为内容的红绿相映“1+1”实践项目, 动员全校师生对口支持新农村工作。学校与北京市平谷区、延庆县、门头沟区、怀柔区、密云县的11个村镇建立了绿色“1+1”生态文明村共建关系, 共同开展“生态村庄规划”、“植树护绿”、“建设文明路”等活动。

4. 引导毕业生到农村就业。

中国农业大学实施“村官”计划, 毕业生踊跃到平谷、密云、朝阳、怀柔、通州、门头沟六个北京郊区县的村镇担任村党支部书记或村委会主任助理;四川农业大学近三年到农业产业化企业就业的本专科毕业生约占总数的60%, 400多名毕业生参加西部计划, 128名选调生到基层服务新农村建设。华中农业大学鼓励毕业生踊跃参与国家“三支一扶”大学生农村工作计划, 支农、支教、支医和扶贫人数连创新高。实践证明大学生“村官”给农村输入现代、科学的新思想、新血液, 对加速实现农业现代化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 并影响和培养越来越多的农民成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三、我国农林高校在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经验启示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党中央统揽全局、着眼长远、与时俱进做出的重大决策, 这一战略的实施, 对农林高校提出了新的要求, 也提出了新的任务。我国农林院校在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为新农村建设提供科学技术支撑等方面已经取得了良好的实际效果和广泛的社会赞誉。随着城乡一体化建设的逐步深入, 广大农村对高校社会服务的需求将进一步增强。这就要求农林高校不断总结经验、创新模式, 提高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综合来看, 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深入开展。

1. 面向农业, 发展“顶天立地”的科学技术。

我国农业基础薄弱、农业生产率低下, 农业科学技术仍是新农村建设的主要需求。与此同时, 这种科学技术必须着眼于现代化农业的战略高度, 而不能简单满足于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又必须立足于我国农业生产现实基础, 确保能够迅速从微小的实验室走向广袤的农田。2009年纪念五四运动90周年之际, 胡锦涛总书记来到中国农业大学, 他对科研人员说, 发展现代农业需要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从事农业科技研究的同志们责任重大。希望大家瞄准世界农业科技前沿, 围绕我国农业发展需求, 努力突破关键核心技术, 为提升我国农业科技实力、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发挥更大作用。

2. 面向农民, 培育现代化的新型劳动者。

在新时期, 农业农村急需科技支撑和科技人才, 但不可能通过农林院校和科研院所专家长期蹲守农村来解决所有问题, 急需通过各种培训教育来逐步提高农民综合素质, 提高农民技能, 在这方面农林高校有发挥的舞台。中央也明确提出, 农村实现小康, 关键要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 核心是人才。这种人才不仅是技术能力上的先进, 还应是认知能力、市场观念和创造性思维的丰富。在这个过程中, 我国农林院校已成为推进我国农业科技进步和产业发展的主要力量, 也是提高广大农村工作者素质的重要力量。这种提高的途径还包括为广大农村输送德才兼备的优秀毕业生。胡锦涛总书记要求农科学生学农爱农, 刻苦学习, 加强实践, 努力成为知行合一的高素质农业科技和管理人才, 为加快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贡献智慧和力量。

3. 面向农村, 营造和谐文明的发展环境。

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指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 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基层党组织建设全面发展的新农村。农林高校服务新农村建设, 不仅要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 还应发挥哲学社会科学的资源优势, 为农村提供智力支持。要积极开展农村发展的系统研究与设计工作, 在农村扶贫、农业经济政策、农业与农村法律等方面开展研究, 为新农村建设提供理论支撑和政策参考, 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要深入农村、广泛调研, 在全面考察农村社会实际的基础上, 积极引导和构建具有现代文明理念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元素, 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 建设全面意义上的小康社会。

4. 完善自我, 提高解决“三农”问题的能力。

高校要通过积极发展面向农村的继续教育, 通过产学研的紧密结合, 通过对农业科研成果的大力推广和广泛运用, 获取更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也由此拓展高校自身的发展空间。积极创新为新农村建设服务的机制和制度, 制订可行措施, 更好地适应新农村建设与发展的需要。如改革学校科技人员职务职称的评定晋升制度, 制定适合从事技术推广人员晋升的制度。对科技下乡、成果推广、科技培训等活动建立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要利用好高校农业科技与教育网络联盟及其网站, 促进农业科技、教育与经济建设相结合, 推动农林高校产学研发展。联盟网站集中最新科学技术的信息资源, 通过信息技术将这些资源传递到农民手中, 并为高校成果转化、加强农业和农村教育培训、提高农民掌握及运用科技的能力和水平、实现农村新型工业化构建了一个广阔便捷的平台。

5. 打造品牌, 激活新农村建设的高校资源需求。

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起点整体较低, 但建设目标宏大而长远, 是一场提升民族文明程度的历史进程。而高等院校则怀抱着社会先进的物质和精神文化资源, 两者的有机结合和相互促进意义重大、影响深远。但就目前来看, 高校服务新农村的实践尚未形成强大的社会影响和舆论氛围。因此, 高等院校特别是农林高校必须努力探索服务新农村建设的新模式、新途径, 打造社会认可度高、实效性强、具有广泛推广价值的服务品牌, 以此激发农业、农村、农民对高校资源利用的主动诉求, 构建村校良性互动的氛围和格局。如华中农业大学“一院带一村, 辐射一个县” (简称“111”计划) 服务新农村建设行动计划, 将产业、合作村、农场与学校对接, 依托学校学科优势, 结合产业、合作村资源特色, 形成了影响力较大的品牌动力优势。

摘要:文章对我国农林高校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肩负的历史使命及服务新农村建设的实践探索及经验启示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实践表明农林高校可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科技支持, 培训实用人才, 促进基层组织发展, 并可引导毕业生面向新农村建设就业。同时, 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深入推进, 我国农林高校需要不断总结经验、创新模式, 提高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要面向农业, 发展“顶天立地”的科学技术;面向农民, 培育现代化的新型劳动者;面向农村, 营造和谐文明的发展环境;完善自我, 提高解决“三农”问题的能力;打造品牌, 激活新农村建设的高校资源需求。

关键词:农林高校,新农村建设,探索启示

参考文献

[1].罗群英.发挥农业高校优势, 服务“三农”[J].农业科技管理, 2007 (6)

[2].瞿振元.发挥农业高校优势, 探索服务新农村建设的新模式[J].北京教育, 2006 (5)

[3].沈振锋.发挥农业高校优势,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思考[J].安徽农业科学, 2006 (10)

[4].杨德东.高等学校的社会服务职能及其历史演进[J].高教研究, 2007 (5)

村企联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探索 篇7

警惕违法建筑阻碍新农村建设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已成为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虽新时期的新农村标准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但不管如何,安居才能乐业,俗话讲“小康不小康,关键看住房”。特别是经济发达地区,往往是人多地少,老百姓富裕后,建房需求得不到满足,就无视《土地管理法》、《城市规划法》和《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擅自在原有房屋加层,在空闲(荒)地、自留地、耕地甚至是基本农田上建设房屋,同时一部分村民为追求经济利益也借机擅自建设房屋,致使农村违法建筑渐成泛滥之势,严重阻碍了新时期的新农村建设。

村民违法建筑对以后村庄规划建设和和谐社会多带来不可估量的影响。首先,浪费宝贵而有限的土地资源。虽然农村土地资源相对丰富,但村民无序无规划建设,会造成村内宅基地规划无法落实,使规划有序的宅基地出现残缺不全,如一幢规划是八间,因村民违法建筑的擅自移位,可能整幢宅基地规划得不到完整实施,无形中造成土地浪费。也会出现村内宅基地分配不公,人为造成多占土地建房。

其次,道路不畅,村容零乱。违法建筑是村民自行定位施工建设的,根本无法考虑村庄规划和所建房屋与周边存在房屋的协调一致,也不会考虑违法所建房屋的道路进出和村里其他村民的通行,直接影响整个村的道路畅通。村民生产生活过程中产生垃圾、污水不能统一排放和收集,影响村庄环境卫生和村容村貌。

再次,所建房屋质量存在隐患。村民在违法建筑施工过程中,受到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的阻止,采取加班加点突击施工,根本不顾建筑工程的施工规范和质量要求,快速建好放,以既成事实,让政府及相关部门难以拆除。如果拆除损失太大,村民的一生积蓄可能毁于一旦,让其继续使用,因房屋质量存在隐患,给村民以后的居住和使用寿命带来影响,间接浪费了自己挣来不易的金钱。

最后,村内纠纷不断,影响和谐社会建设。中国人特别是中国农民对自己房屋是十分看重的,住房是家庭主要财产,如别人阻止他施工或别人施工的违法建筑对他们的房屋有影响,都会导致村民激烈反应。如自己违法建筑施工时被执法部门停工、拆除,他往往不找自身原因,而是打听谁向执法部门举报的,如是村里人举报就会引起打击报复;如别人的违法建筑对自己有影响,就会纠集他人“武力”解决,阻止违法建筑施工。在村民违法建筑施工过程经常引起治安、甚至刑事案件,给平静、和谐的村庄带来不安宁、不团结。

基于违法建筑在农村的不断涌现,给新农村建设带来诸多不利影响,防止违法建筑在农村的遍地开花,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加强村庄规划和人居环境治理,加强宅基地规划和管理,向农民免费提供经济安全适用、节地节能节材的.住宅设计图样”,已为遏制违法建筑指明方向。各级政府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要两手抓,一手抓服务,为应建村民及时安排宅基地、建好房。各级政府主要是县级政府的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和城乡规划部门要有公仆意识、服务意识,及时满足村民迫切建房要求。有些地方政府在规划为工业区、工业园、大学城等区域,为以后建设时拆迁方便和降低费用,下文件人为冻结该区域的村庄规划,随着政府领导的变更,这些区域的建设暂搁,村庄规划一冻就五年十年,随着时间推移村民家庭成员增多,住房困难,由于没有规划无法正常报批,迫使其搞违法建筑。现在有国家建设新农村的好政策,政府加大对农村村民建房的服务,违法建筑就会在源头逐渐减弱,直至消失。

一手抓查处,依法公平公正处理村民违法建筑。各级政府主要是县级政府,应整合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城乡规划部门、乡镇人民政府和新农村建设办公室等力量,进驻各村全面展开调查,凡是有违法建筑的村民和处理结果多在村里张榜公布,让村民监督,让被处理当事人感到法律的公正。查处过程中,要积极调动村干部的积极性,虽然村民违法建筑不断出现与村干部管理不力有很大关系,但是为了村庄建设,改善村容村貌,还是要依靠村干部的各种优势,发挥他们的积极性,让他们向村民做好宣传发动工作,宣讲国家新农村建设的各项政策,宣传建房的土地、规划法规。

新农村建设路径探索 篇8

1 新农村发展主要现状

1. 1 人口数量城镇化水平逐步上升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根据人口的分布情况,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 城镇人口占总人口49. 68% ,居住在乡村的人口占50. 32% ,城镇人口比重上升13. 46个百分点。而2000年的第五次人口普查中,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36. 09% ; 居住在乡村的人口占总人口的63. 91% 。这充分说明我国的城镇化水平在提高。由以上的数据看出,农村人口的城镇化水平在不断提高,同时也告诉我们其是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化的工业社会演变的必然趋势。

1. 2 资源浪费日益严重

农村传统的生活方式造成土地等紧缺资源的大量消耗,农村粗放型的发展方式使得大部分农户为了扩大住房面积而超占土地面积,出现大量空闲地和荒地,土地资源浪费严重; 农民为了改善住房,很多收入都投入到修缮房屋或新建房屋,频繁的更新改造使大量的农村和社会财富浪费在无休止的建房修房上。

1. 3 农村生态环境质量差

“十一五”期间,农产品进出口贸易额突破1000亿美元,从2005年起,我国在农产品贸易额中的排名不断上升,到2010年上升至第四位。乡镇企业增加值超过11万亿元,年均增长12. 9% 。在农村服务业方面,休闲农业年接待游客超过4亿人次,营业收入超过1200亿元。但是如此显性的数据背后却是以在牺牲农村环境与生态资源为代价取得的,农村生活污染、工业污染和生态资源的退化日益显现,农村生态环境日益恶化。

2 新农村发展存在的问题分析

2. 1 理论认识上存在误区

对新农村建设往往存在理论上的误区。一方面,过去的各级政府不够重视农村建设,普遍存在重视城市发展,不重视农村发展的现象,对贯彻国家提出的农村建设方针缺乏实质性的措施。另一方面,有的政府部门单纯把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转变作为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在建设规划中没有把握新农村建设的共性和个性关系,没有结合当地的实际因素,走具有地方特色新农村建设道路,也没有彻底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化工业社会的转变。

2. 2 规划滞后,建设管理不科学

一方面,农村规划建设缺乏组织载体和专业队伍,多数地区农村的管理人员数量少,层次低,学历不高,技术力量薄弱,又由于村镇规划费用低,很难吸引专业化的、高素质的专业设计队伍从事农村规划建设。另一方面,一部分官员热衷于外表的政绩建设,过于注重工业区建设,生态环境遭到破坏。而且农村的规划建设也缺乏特色,没有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只是盲目学习别人的建设经验,没有充分利用当地的资源。另外,农村的发展规划缺乏长远性和系统性,没有注意到与周边村镇的融合,发挥出地区的整体优势。

2. 3 生态环境破坏严重

农村发展模式粗放及产业机构不合理造成了农村发展中生态环境问题很严重。一方面是农业生产,当前农业生产水平较低,技术力量薄弱,对农药、化肥等物质投入的依赖性很大,这些过量的农药和化肥已经成为水污染的主要来源。农业结构不合理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农业生产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种植结构的变动,畜禽养殖业迅猛发展,这些都可能引起土地退化,水土流失,造成水体污染。另一方面是农村工业,农村工业的增长是一种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模式。农村工业大都是以污染环境、破坏环境、浪费资源为特点的企业,具有“高能耗、高污染、技术含量低”等特点,这种低端化和重型化的农村工业加剧了农村生态环境的污染和破坏。

3 新农村建设道路的探索

3. 1 走出理论误区,明确新农村发展目标,制定合理规划

新农村规划建设要从尊重自然规律、经济规律和社会规律出发。首先要充分重视农村建设,综合考虑农民的切身利益,认真贯彻农民的广泛参与的管理体系,按照“生产发展、乡风文明、生活富裕、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蓝图,结合地方发展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制定新农村建设的发展目标。重视新农村建设,逐步缩小城乡差别,同时也要认识到新农村建设并不仅仅是把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进行转变,最终要落实到解决“三农”问题等综合性目标。

坚持科学发展观统领农村建设的原则,坚持中心辐射的原则,坚持农民参与的原则,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坚持基础先行的原则。要真正合理地对本地区的农村建设进行规划,处理好农村发展建设规划中的共性和个性关系问题,在共性中求个性,结合本地区的特点,发挥本地区的地理、资源和人文优势,充分利用本地区的资源,展现属于自己的特色。

3. 2 加大体制改革力度,提升新农村公共服务水平

一方面是加大户籍制度的改革力度。完善和调整农民工最低工资限制及标准,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破解城市二元结构,提高城镇化质量,逐步实现城市和农村劳动者待遇相同,进一步扩大农民工社会保障的范围。积极为新农村建设建立完善的农村基本救济制度,改善农村卫生基础条件,进一步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 扩大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覆盖面,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技术水平,完善政府补助范围和保障水平,完善农村其他配套补偿机制; 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健全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完善村民自治制度。

另一方面则主要为改革现行的财政体制。平衡农村和城市公共设施扶持政策,科学合理地运用好新农村建设中相关政策,灵活变通,积极探索适合自身发展的财政改革体制。比如,新农村建设走得比较早的地区,可以实行分税制体制,按照“分权、分税、分管”的要求,科学、合理地处理好新农村建设中事权和财权的关系; 起步比较晚的农村,可以改革基层和地方财政统收统支的体制,通过制定和调整城镇财政上的上缴基数,超收部分的留存办法,来确定上下的财政分配关系。

3. 3 转变农村经济发展模式,提升农村生态环境管理

在农业发展方面,应以遵循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理论为基础,推进家庭经营、集体经营、合作经营、企业经营等共同发展的农业经营方式创新,构建生态的农业发展模式,积极探索节约、高效的农业发展方式,依靠科技创新改善农业资源的利用率及利用方式,同时减少农业环境污染,推动农业发展向生态化、规模化、产业化和现代化方向发展。

对于农村工业来说,应转变经济发展理念,加强技术创新力度,走新型的农村工业经济增长道路,应将减少农村工业污染作为农村工业增长方式转变考虑的重要因素,推进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的研发,逐步建立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新型工业结构。同时调整农村工业的资源整合,农村工业地域相对集中,实现工业资源和基础设施共享,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污染产生量和污染治理成本。

摘要:本文从新农村发展现状出发,分析了其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指出了新农村建设中理论认识方面的误区,提出了明确新农村发展目标,制定合理规划,加大体制改革力度;提升新农村公共服务水平,转变农村经济发展模式;提升农村生态环境管理水平等建议。

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篇9

一、新农村建设的时代性和前瞻性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经济有了快速发展, 国力有了很大增强, 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建立, 具备了“用物质条件装备农业, 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 用现代经营形式发展农业, 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农业”的基础和条件。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 实现战略目标的难点是“三农”问题, 因此, 党和国家在此基础上提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没有广大农村的发展和面貌的改变, 就没有社会的全面进步。因此, “以工促农, 以城带乡”已经成为农村新的历史发展阶段。近几年来, 农村先后进行了电网改造、实现了城乡同网同价;开展了农村税费改革, 取消了农业“两税”、“两工”、“三提五统”以及乡镇综合改革, 全面清理涉农收费, 大力减轻了农民负担;全面清理锁定并化解了部分村级债务;实行了种粮、农机补贴和退耕还林补贴等中央和地方的财政资金转移支付制度;落实了农村土地承包法, 颁发了农村土地经营权证和林权证;农村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步伐加快, “三通”建设已经稳步实施, 扶贫济困、医疗救助、养老统筹等正在积极推行之中。

二、新农村建设的阶段性与全面性

新农村建设, 是一个时代的象征, 也是向下一个更高目标前进的基础和起点。在此意义上,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是狭隘的“新村”或者“村庄”建设, 而是包括经济、政治、社会的全面建设。新农村建设的进程, 也不是整齐划一, 全面开花的格局。没有经济实力, 没有良好的经济和社会人文环境以及强有力的组织领导, 也不可能建设好社会主义新农村。我国各地农村差异很大, 推进新农村建设, 必须因地制宜、分类指导, 提出的工作任务和要求必须符合当地实际、符合群众意愿, 不能搞一刀切, 不能强求一律, 盲目攀比。新农村建设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 必须尊重自然规律、经济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 科学规划、统筹安排, 使新农村建设与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相协调, 与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相衔接。我们要因地制宜, 尊重村民意愿, 注重引导, 拾遗补缺, 加快步伐, 以阶段性促全面性, 保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健康、稳步进行。

三、新农村建设的社会性与保障性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是我国解决“三农”问题的大决战, 是发展社会主义, 带领广大农民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道路的长期任务。一方面, 要充分发动农民群众, 组织群众, 统一民心, 调动民心, 集中民智, 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事业。农民渴望富裕, 渴望幸福, 渴望同城里人一样生活、生存, 把理想变为现实, 同样是一个艰巨的过程, 除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以外, 最大的动力在于发动农民, 尊重农民的首创精神。要教育农民树立自我发展意识, 自觉解放生产力, 不断克服小农经济思想, 树立市场经济意识和竞争意识。让农村有识之士, 有一定经济实力的农户把资本投向发展, 扩大原始积累, 要动员乡镇企业、民营企业、私营业主积极支援农业发展, 积极支持农村公益事业建设, 不断壮大企业实力。要让一部分人先富带后富, 走共同富之路。另一方面,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全社会的责任, 全社会民众要齐心协力把新农村建设好。

四、新农村的建设广大农村劳动者科技文化素质亟待提高

我国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已经成为应对入世挑战、提高农业竞争力的制约因素。面对这样一个数量较大、科技文化素质偏低的社会群体, 只有加大科技教育培训的力度, 帮助他们提高素质, 不断增强农民的现代意识和对科技的吸纳能力, 才能把人口负担转化为人力资源, 从根本上解决农业发展和技术推广应用的问题。抓好农民科技教育培训工作, 要着力提高农民的三个能力:即适应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要求, 不断加快农民知识和技术更新的速度, 提高农民运用新技术的能力和科学种田水平;适应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要求, 不断增强农民对信息的捕捉能力和适应市场的能力;适应农村劳动力就业结构调整的要求, 不断加强对农民的转岗培训, 提高农民从业能力, 拓展就业空间, 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使他们对新农村的建设能做到积极主动, 这样才是根本之道。

五、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意义

(一)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与解决“三农”问题是相互统一的。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 解决“三农”问题始终是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构建和谐的农村社会与城市不同, 应与农村建设的实际紧密结合起来, 把农村建设成为经济繁荣、设施配套、功能齐全、环境优美、生态良好、文明进步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二)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是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途径。

社会公平、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特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要坚持以发展为重、发展为先,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通过加快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步伐, 不断缩小城乡差距, 从而实现农村社会由温饱到小康, 由局部小康到全面小康的跨越, 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奋斗目标。

(三)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是农村“三个文明”建设的可靠保证。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 对农村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有明确的目标和要求, 既包括物质文明建设, 也包括政治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既要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 也要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 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 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

(四)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新形势下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 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必然要求, 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 是改变我国农村落后面貌的根本途径, 是系统解决“三农”问题的综合性措施。

参考文献

[1]、温铁军.新农村建设中的几个关键问题[J].党的建设, 2006, (09) .

【村企联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探索】推荐阅读:

上一篇:小学硬笔书法比赛报道下一篇:银行资深员工的自我评价

热门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