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社会主义强国的重要意义(精选11篇)
建设社会主义强国的重要意义
宿迁学院 11级行政管理2班 马钰龙
20110105239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要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侧重点集中在文化方面,就让我们想到了发展的前进性和上升性。我国的发展从关注物质福利的进步,到关注人均GDP的增长或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加,到关注一系列社会指标的改变,再到关注可以归入“社会物质”标题下的非物质性特征。这一动态变化的过程反映出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强国的轨迹。
以我省建立强省的过程为例,不难知道,我省首先将工作重点放在经济建设上。办事要抓住主要矛盾,因为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着事物的发展。“十一五”期间,江苏经济社会取得巨大成就,自主创新成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主要动力,我省日益发达的生产力与相对落后的科技水平之间的矛盾,成为推动事物发展的主要矛盾,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推动着事物的发展。
眼下随着经济,政治领域的不断发展,文化方面迫切需要改善,反映出社会存在决定着社会意识,生产方式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2012年4月28日全省文化产业推进会在苏州举行。会议提出,我省将从六个方面着力,以更科学的态度、更宽阔的视野来谋划和推进文化产业,为建立文化强省做有力支撑。文化作为上层建筑的一部分正在反作用于经济基础。江苏副省长曹卫星指出,近年来,江苏坚持把发展文化产业作为满足人民多样化需求的重要途径。全省文化产业连续多年保持在30%左右增幅,2010年实现增值达1385亿元,占全省GDP的3.34%。随着我省人民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意识在一定程度上改造着社会存在,城市形象得以提升,市容市貌得以改善,社会风气得以进化。
加强文化创新是我省建立文化强省的首要的和根本的举措。江苏提出以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发展,在全国率先建立省级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和投资基金。省文化产业引导资金规模增加到两亿元,5年累计扶持524个重点项目。马克思主义哲学上讲,创新是一个国家永葆生命力的保障。我们人类正在靠着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进行着文化创新,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造福着人类。
结合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的精神,我们当前建设社会主义强国的重要方面就是建立社会主义强国。伴随着全球化的进一步推进,自由贸易的产业升级,文化产业的力量已经不容小觑。文化强国战略的推出,标志着中华民族文化自觉与自信的空前高涨。中国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已经发生了质的飞跃。从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再到如今的科学发展观,反映出中国共产党人对发展社会主义强国有了进一步的深化和开拓。建设社会主义强国,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到文化系统建设的全面战略构思反映出矛盾具有特殊性,在不同时期,社会所面临的矛盾是不同的,这就要求我们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先进的支持、引导和补充。如果我们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看作一个矛盾共同体的话,那么先进文化无疑就是这个矛盾体中的体现矛盾特殊性的一个方面。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矛盾的特殊性中,矛盾的斗争性寓于矛盾的同一性中。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对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有着重要的意义。文化强国战略的推出,让中国更加自觉地融入世界,让世界了解中国成为可能。
宿迁市正在建立文化强市,力争到2015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值6%以上,将推进思想文化引领作为“六大工程之首”。我所在学校的项王故里景区正在建设之中,宿迁市市政府努力将其打造成4A级景区,作为宿迁发展的一张名片。
从其基本内涵来看, 社会建设是有广义与狭义之分的。广义的社会建设, 是相对于自然界而言, 指整个社会的建设, 即指包括政治子系统、经济子系统、思想文化子系统和社会生活子系统在内的整个社会大系统的建设, 也就是俗称的“大社会”。狭义的社会建设是并列于经济、政治、文化而言, 是“四位一体”中的“一位”。指社会子系统的发展、建设和管理, 也就是俗称的“小社会”。广义的社会建设和狭义的社会建设是不能截然分开的。广义的社会建设, 要靠各个子系统的建设与和谐运行来支撑, 而狭义的社会建设, 也必须要整个社会建设作为自己建设的社会大环境, 需要其他各子系统的配合。而本文所讨论的社会建设则主要是指狭义的社会建设。也就是指执政党与政府领导全社会力量从事与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紧密相连的各项社会事业建设、社会结构调整、社会制度设计与社会管理活动。所以社会建设的内涵是十分广泛而丰富的。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上就强调指出:“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 更加注重社会建设, 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由此可见, 党中央高度重视我们国家的社会建设问题, 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局具有至关重要的现实意义。
首先, 它是深层次解决社会矛盾的必然要求。从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发展进程来看, 我国目前正处于“黄金发展”和“矛盾凸显”并存的时期, 一方面是经济的快速增长, 一方面是一系列新问题新矛盾的出现, 经济发展失衡, 社会分配不公, 城乡差距扩大, 自然环境恶化等都严重制约着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发展, 影响了社会的安定团结。而造成这些问题的根源就在于社会建设的相对滞后。我国经济快速增长与社会发展滞后的矛盾已成为各种矛盾之源, 要深层次解决矛盾, 推动经济社会更加快速的发展就必须加快社会建设。
第二, 它是全方位推进中国改革的必然选择。从整个改革发展的进程来看, 当前的中国改革正处于全面深化的关键时期, 面临从“无序化”改革向有序化改革;从增益型改革向均衡型改革;从边缘层改革向核心层改革的转变。也就是说, 30年前的中国改革是在我国经济极其落后人民生活极端贫困的情况下, 由中国农民首先发起的, 它缺乏理论的指导, 只能选择走“一步看一步”的模式, 只能以发展经济为目标, 所以当时的中国改革是无序化的, 是增益型改革, 是从边缘层开始的。中国下一步改革的方向在哪里, 这要求我们在制度上要有创新, 要有新的政策选择和目标定位, 这就是公平共赢和公权的进一步透明, 也就是要实现这里所说的三个转变。而这些转变的完成, 则要求我们必须要加快社会建设的步伐, 营造更加公平正义的发展环境。
第三, 它是全面推动社会和谐发展的必要手段。推动社会和谐发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也是社会建设的目标所在。因为社会主义最初是源于空想社会主义的, 从其兴起的背景来看, 就是为了批判资本主义的种种不合理, 解决资本主义的过度拜金而造成的社会不和谐, 建立一个真正平等和谐的理想社会。那什么样的社会才是真正和谐的呢?从方法论的视角来看, 矛盾是普遍存在的, 世间万物都是矛盾构成的统一体, 所以和谐不是没有矛盾, 而是指要保持结构上多样性的统一, 有差异的包容, 社会重构过程中保持协调平衡。从基础特征来看:社会和谐应当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这六大特征相互联系, 互相作用, 要想真正达到这一目标, 还是要加快社会建设。
总之, 社会建设与科学发展紧密相连, 与基本民生息息相关, 加快推进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既是消解社会矛盾, 推进社会和谐发展的必然选择, 也是表明党和政府治国理政的决心和实效的必要途径, 对我国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有着及其深刻的意义。
摘要:社会建设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方法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关于社会进步与发展的科学立场、观点、方法。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是我国现阶段深层次解决社会矛盾推动社会和谐发展的必然选择。
梁欢(1988年-),女,江西赣州人,江西理工大学文法学院,助教,主要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摘要:随着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导下,我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优越成绩。在一次一次的实践中总结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这是我党在制定路线、方针和政策时的依据和出发点。所以,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对我国的经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改革开放;邓小平理论;经济建设;社会主义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是在实践中一步一步总结出来的,中共前书记赵紫阳在中共十三大上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通常所说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单单指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要经历的阶段,更是指我国在艰苦、独特的社会环境和国际环境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即从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基本上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我们所说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有两个标准:首先是鉴于我国已经进入社会主义社会,所以应该坚定地走社会主义方向;其次是我們必须正视但是不能超越这个阶段,因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目前正处于初期发展阶段。总体来讲,社会主义初期阶段可以分为以下几个特征:从国家发达程度上来说,需要基本摆脱不发达状态;从人口比例来说,非农业人口应该占多数;从经济结构来说,经济市场化程度应该较高;从教育文化水平来说,科技教育文化往发达的方向发展;从人民生活水平和富裕程度来说,全国人民比较富裕应该是一个奋斗的目标;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来说,逐步缩小东西部差距,缩小城乡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应该得到实践的锻炼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制逐步完善;总之,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应该在建设物质文明的同时努力建设精神文明,把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缺一不可;在社会主义基础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也会是一个可以预见但并不特别顺利的历史时期。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形成
从我国开始实施社会主义制度以后,社会主义应该如何发展的问题就呈现在了党和人民的面前,怎么样去建设新中国,是摆在人民面前最大的问题,这也是党和国家对人民负责最直接、最具体、最有意义的体现。毛泽东在1956年1月召开的知识分子问题会议上提出了我国处于贫穷落后,必须进行改变的思想。只有当国家经济命脉的工业和重要生活来源的农业的基础得到充分发展且不落后的情况下,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才能得到相对充足的物质基础,一个负责人的、完整的社会主义社会才会呈现在我们面前。但是在社会主义发展和建设的道路上,党和国家走了一些弯路,遇到了一些曲折和困难,特别是在我们不愿意提起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我国的社会主义发展阶段起初的认识不够全面和对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速度不能作出正确的评估,因此对我国的发展和人民都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损失和发展困难,导致在社会主义发展的过程和建设的道理上翻跟头,从而又导致正常的社会主义进程缓慢了很多。
总结经验教训,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中我们必须认识到其艰巨性、复杂性和长期性。从理论上来讲,我国的社会主义阶段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一是中初期阶段,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不发达的社会主义;二是在充分发展的基础上,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发达的社会主义。而第二个历史阶段将是长期的、曲折的,需要不断地总结经验教训,才能够最终实现这个目标。由于我国的特殊性,想要完成社会主义建设还需要很长时间,这将是一个艰巨的任务同时也需要更有耐心。但是,我们党和国家在探索的道路上,没有清醒地认识到这个问题,也没有足够重要,从而导致错误的决策,在某种程度上就是中断了探索我国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正确之路。这也是一个血一样的历史教训,发展的愿望是好的,道路却是曲折的,究其原因,是因为我们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思想上不够成熟,科学技术水平不够先进,经济发展速度不能过快,更不能急功近利、好高骛远,必须一步一个脚印,正确认识和评估现实的发展情况,在此基础上,充分运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这样,才能更好地发展我们的国家,也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为人民服务,实现社会主义的目标,充分发挥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最终实现我们国家的繁荣昌盛。
从开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会议上总结了从新中国成立以来这一路的历史经验和改革开放后的新的实践经验,我国社会主义踏入了全新的历史阶段,并科学的作出我国目前还处于并较长时间处于社会主义初期阶段推论,准确的把握我国的基本国情。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在曲折和希望中进步和成长,摸着石头过河,脚踏实地,探索属于我们国家独特的发展道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首当其冲。通过长期的摸索与实践经验,根据实际的情况出发,对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有了科学的认识。随着不断的实践总结,使得现在的社会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在中国显示出了新朝气和活力。
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对经济建设的意义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在经济建设及其他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和新的突破,很多人或许会说,特别是一些发达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质疑到中国是不是已经彻底摆脱了贫穷落后的情况?是不是已经走上了发达国家的道路?是不是已经不允许所谓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了?国内一些人对我们的发展现状也认识不清,也产生了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认识不足,骄傲自满的情况,认为我们已经进入了发达国家的发展水平。从国家发达程度上来说,我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从人口比例来说,农业人口仍然占多数,这也是我们国家人口比例的一个特征;从经济结构来说,经济市场化程度还不高;从教育文化水平来说,科技教育文化水平还比较低下;从人民生活水平和富裕程度来说,贫富悬殊,不同阶层贫富不均;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来说,东西部差距仍然巨大,缩小城乡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仍然存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虽然得到了实践的锻炼和发展,但是问题依然很多,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制不够完善。所以说,缩小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乃至于进入发达国家的行列,最终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毫无疑问,这必将也必然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保守估计至少需要上百年的时间。
总结改革开放30年来经济发展成功的经验,我们时时刻刻都不能忽视的就是必须明确我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国情和现状。在此基础上,再制定正确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路线、方针和政策把工作的重点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轨道上来。所以说,一切工作的中心都需要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为指导,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指导下,一步一个脚印,从实际出发,这样,我们的国家才更有希望、更有激情、更有动力、更有创造力。
问题依然存在,希望依然存在,抱怨和失落不是我们应该有的态度。在新的历史阶段,我们的法宝“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将继续作为一帆旗帜指导我们的方向和思想,为我们保驾护航。(作者单位:江西理工大学文法学院)
参考文献:
[1]吴树青,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不动摇,经济学动态,1997年第12期
[2]宋继和、马磊,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价值,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第3期
深刻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意义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我们党在本世纪前二十年的奋斗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有其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本文结合兵团农十四师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如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具体措施.
作 者:杨福林 Yang Fuling 作者单位:兵团农十四师,新疆,和田,848000刊 名:兵团党校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XPCC PARTY SCHOOL年,卷(期):2003“”(1)分类号:A8关键词:理解 全面建设 小康社会 重要意义
作者:承益
文化具有极其深刻而具体的内涵,文化强国建设关键在于搞好内涵建设。文化产业结构调整、相关企业运行模式改革都是为文化内涵建设服务的。最重要是从政治文化、经济文化、军事文化、理论文化、中心工作文化、社会文化这六个根本方面,加强文化强国内涵建设。
第一,在政治文化建设方面,要在全党范围内,从思想认识到实际工作都大力倡导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在思想认识方面,要客观辩证的实事求是的评价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国家在政治、经济、军事、理论建设等方面所取得的成果。在应对国际关系方面,从速停用“崛起”解释我国在国际上面临的国际摩擦成因,积极正确探讨一个阶段以来国际摩擦相对比较集中的破解办法。第二,在经济文化建设方面,在允许一部分人和一部分地区先富裕起来同时,要在全国范围内,积极、扎实、富有成效地推动带后富工作,使共同富裕不仅是遥远的理想,而且要成为广大人民群众十分清楚的看得见摸得着的具体政策。要把那些将亲人移送国外而自己在国内做官的政治裸官,那些在国内赚钱而大量财富转移到国外的经济裸官,那些已经意志颓废生活堕落与党员干部标准格格不入的生活裸官,都统统纳入到国家法律、组织纪律的严格持续、积极有效的管控之中。第三,在军
事文化建设方面,要继承发扬我军“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的优良传统和文化,高度重视保家卫国意识的牺牲奉献精神培养。对待国际挑衅势力,要坚持坚定正确的正义立场,给予各种挑衅势力以果断而坚强有力的应对。对于我国南海的领土领海,新中国成立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老一辈革命家,已经向全世界对主权作了明确宣示,属于我国固有领土领海范围。对于宣示范围中的绝大部分领土领海,要果断停止使用“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策略,加强巡逻和警戒,坚决捍卫神圣主权;而对于其中极少部分的领土领海,要清晰明确划定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范围,和共同开发的适用对象。第四,在理论文化建设方面,要清晰明确、连续不断确立毛泽东思想在我们党的理论体系中的主体地位。要切实按照通俗易懂、便于武装队伍、便于掌握应用的原则,理顺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新概念新理论与毛泽东思想理论体系的相互关系。进而从思想理论文化建设方面,最大限度地发挥凝聚国民精神的作用。第五,在中心工作文化建设方面,就全党而言,坚持以什么为中心,直接关系到我们党的根本方向、目标任务、地位作用、意义价值等根本问题,直接关系到党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关系的密切程度。为了确实密切我们党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关系,要果断确立以为人民服务为中心。要把以为人民服务为中心,作为端正党风、凝聚民心、推动文化强国建设的一条红线,作为大力强化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先进性本色的根本抓手来对待。要全面深刻积极采取有力而具体的措施,不断巩固和密切党员干部和广大人民群众的鱼水关系。第六,在社会文化建设方面,对全社会广大人民群众普遍关切的重点问题,持什么态度,直接影响和决定文化强国建设的成效。因而在干部队伍建设上,要大力营造敢于破解发展难题的精神。对于贫富差距,城乡差距,超高房价,贪污腐败,理想信念淡化等问题,要只争朝夕,敢于碰硬,大力培育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敢负责任、助人为乐的健康向上的社会文化氛围。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认真领会十八大关于文化建设的思想,深入贯彻十八大关于文化建设的部署,对于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奠定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基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就是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任务,以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弘扬中华文化,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要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坚持“二为”方向,是社会主义本质对文化建设的内在要求,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根本体现,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必须担当的社会责任,必须坚持文化发展源于人民、为了人民、属于人民,坚持文化建设服务于整个社会主义事业,服务于社会主义的巩固和发展。坚持“双百”方针,有利于营造一种生动活泼、民主团结、宽松和谐的学术氛围,促进学术研究中不同观点的自由讨论,促进艺术创作中不同风格的自由发展,使广大文艺工作者的一切才华都有展示舞台,一切创造都有实现空间,一切贡献都能得到社会尊重,最大限度地焕发创新激情和创造活力。坚持把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作为重要原则。实际、生活、群众这些紧密联系的实践要素,历来是文化发展繁荣的土壤和源泉。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蓬勃发展,改革进程波澜壮阔,建设实践如火如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要求文化工作者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始终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自觉在文化创作生产传播等环节贯彻“三贴近”原则,把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作为创作源泉,歌颂他们的伟大创造,展示他们的精神风貌。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必须牢牢把握正确方向,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管理、行业自律、社会监督、企事业单位依法运营的文化管理体制和富有活力的文化产品生产经营机制,发挥市场在文化资源配置中的积极作用,创新文化走出去模式,为文化繁荣发展提供强大动力。要深化国有文化单位改革,分类推进文化事业单位人事、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制度等方面改革,培育文化事业骨干;要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按照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要求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加快培育产权、版权、技术、信息等要素市场。要创新文化管理体制,深化文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推动政企分开、政事分开,理顺政府和文化企事业单位关系。要完善政策保障机制,健全财政、税收、金融、用地等方面的文化经济政策和改革配套政策,鼓励文化企业和社会资本对接。要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紧贴中国发展实际,紧贴国外受众的中国信息需求,按照政府主导、企业主体、民间参与、合作共赢的要求,开展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的对外文化交流,积极发展对外文化贸易,加强品牌建设和市场营销,参与世界文明对话。
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因此,必须把建
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根本任务,体现到精神文明建设各方面,贯穿于文化创作生产传播各环节,努力推动全社会形成统一指导思想、共同理想信念、强大精神力量、基本道德规范。党的十八大要求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我们要按照十八大提出的要求,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坚持不懈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深入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建设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把广大人民团结凝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之下;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深入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和主导权,坚持正确导向,提高引导能力,壮大主流思想舆论。
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公民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与集体、与社会的关系;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要求公民有良好的道德素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求显著提高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所有这一切,都要求全面提高公民的道德素质并把它作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任务。落实这一任务,需要从多方面努力。一是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弘扬时代新风。二是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弘扬真善美、贬斥假恶丑,引导人们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营造劳动光荣、创造伟大的社会氛围,培育知荣辱、讲正气、作奉献、促和谐的良好风尚。三是深入开展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教育和治理,特别是应加强社会诚信建设。诚信,既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也是社会主义道德的要求。四是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思想政治工作是我们党的优势,对于提高公民道德素质具有重要意义。在新历史条件下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必须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五是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既离不开广大群众的道德自觉,也有利于提高广大群众的道德素质。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要求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推动学雷锋活动、学习宣传道德模范常态化。
丰富人民文化生活
让人民享有健康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当前,我国的哲学社会科学、新闻舆论、文艺作品、网络文化等领域的文化创作生产,总体上呈现积极健康、欣欣向荣的景象,但与人民期待和社会需求相比仍有很大差距,必须坚持正确导向,激发创新活力,大力繁荣文化创作生产,为人民提供更好更多精神食粮。要牢牢把握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坚持正确的文化立场,牢固树立人民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始终牢记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职责,自觉深入生活、与人民同心,与时代同行,认真对待和积极追求文化产品的社会效益,坚持用马克思主义引领社会思潮,弘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倡导一切有利于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社会和谐的思想和精神,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道德规范,推动全党全社会形成统一指导思想、共同理想信念、强大精神支柱、基本道德规范;要坚持把推出更多的精品力作作为根本任务,文化工作者在文化创作生产中,应善于把深刻的思想内涵、丰富的知识信息与完美的表现形式有机结合起来,在注重提升作品思想内涵的同时,不断增强作品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创作出更多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的精品力作、传世佳作;要把创新精神贯穿于文化创作生产全过程,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树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要求相符合、与社会主义文化发展规律相一致的文化发展理念,推出更多表现力吸引力感染力俱佳、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浓郁的优秀作品。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
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由两部分构成。一部分是基本文化需求,满足这部分文化需求是社
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任务,关系到人民群众基本文化公益的实现。另一部分是基本文化需求之外的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文化需求。满足这部分文化需求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关系到人民群众多样化文化权益的实现,适应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坚持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一手抓经营性文化产业,做到两手抓、两加强,才能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
推动文化事业全面繁荣,必须按照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的要求,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坚持以公共财政为支撑,以公益性文化单位为骨干,以全体人民为服务对象,以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为主要内容,完善覆盖城乡、结构合理、功能健全、实用高效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动文化产业快速发展,要充分发挥市场在文化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加快构建结构合理、门类齐全、科技含量高、富有创意、竞争力强的现代文化产业体系,优化文化产业布局,打造文化知名品牌,建立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把文化消费作为内生动力,增加文化消费总量,提高文化消费水平。为此,应积极创新商业模式,拓展大众文化消费市场,开发特色文化消费,扩大文化服务消费,提供个性化、分众化的文化产品和服务,培育新的文化消费增长点;提高基层文化消费水平,积极发展文化旅游,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旅游相结合,挖掘旅游景点的文化内涵,提升旅游的文化品位与价值,发挥旅游对文化消费、文化熏陶的促进作用。无论是发展文化事业还是文化产业,都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公益性文化事业和经营性文化产业,只是文化形式的差别和载体的不同,而承载的精神即文化的灵魂是一致的,那就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因此,它们的改革发展,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把社会效益摆在首位,努力满足群众的文化需求,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突出以文化人的功能。
新时期高等教育的改革发展,与原行业隶属关系的改变,使行业性特色大学在发展方向与定位上出现了暂时的迷茫,加之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行业性特色大学开始面临诸多新问题:(1)行业支持力度减弱:与原行业部门的联系和沟通渠道减少,校企合作的广度、深度降低,原行业部门政策和经费支撑力度弱化,部门资源优势和机会优势逐步丧失。(2)学科和专业面狭窄,学科特色优势被削弱,学科特色不明显,学科发展不均衡,学科门类盲目求齐全;(3)师资力量不均衡,基层学科被冷落;服务面窄,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贡献率不高,难以融入地方经济建设;(4)由于学科之间缺乏交叉融合,行业特色型大学的科研往往出现单兵作战、各自为据的局面,缺乏协同创新能力。(5)面临新的形势行业特色型大学陷入去特色化的“趋同”困境,众多高校办学定位、办学模式、学科专业设置、人才培养目标的趋同化现象严重。
2 加强人文社会科学建设是行业特色型大学实现质的飞跃的关键举措
笔者认为当前行业特色型大学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在于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人文社会科学(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是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总称,是以社会现象为研究对象的科学,其任务是研究并阐述各种社会现象及其发展规律。世界一流大学的成功经验表明,任何一所行业特色型大学要真正成长为世界一流大学或高水平知名大学,必须真正重视并协调发展人文社会科学。
2.1 发展人文社会科学的重要现实意义
(1)理工科的社会价值的实现,很大程度上要依赖于文科揭示的规律和提供指导。麻省理工大学著名的刘易斯报告强调学校“应该能够把它们(科学技术)与人的价值观念和人类的希望联系起来。”“有责任预见科技发展对社会的影响,学会如何以人道的方式处理新的技术问题”。科学的进步受到更广阔的社会背景的影响,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确保了科学技术发挥正面的作用和影响。
(2)加强人文社会科学的投入,对于行业特色型大学的回报潜在而巨大。文科的特点是周期长,见效慢;理工科的特点是周期短,见效快。但是相对于工科在行业特色型大学的巨大投入,发展人文学科由于其自身特点需要的经费并不是很多,但是带来的效益和影响却是巨大的。2011年,国家颁布了《教育部关于深入推进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意见》,强调要大力繁荣哲学社会科学,加强对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问题研究。行业特色型大学也应该抓住机遇,作为提升自身人文社会学科建设的有利契机。
(3)人文社会科学教育是大学教育的“公分母”,对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起着关键作用。行业特色型大学不仅是科技精英和工程师的摇篮,也是高素质一流人才(下转第118页)(上接第85页)的摇篮。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无疑要在未来的各种舞台上扮演重要角色,并对中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更大贡献。行业特色型大学必须把专业教育和通识教育有机结合,全面提升培养对象的境界、内涵和层次,培养一批竞争力强、适应社会变化、解决职业问题、广博而又专深的行业领袖。
2.2 从四个方面重点探讨人学社会科学的建设和发展
(1)重视文科的价值观与学科特点,树立正确的学科平衡观念。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在长期过程中形成了约定俗成的观点、准则和方法,遵循这种规律是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必要前提。在压倒性的理工科价值标准氛围中,在有限资源的情况下,文科的特殊性往往不被理解和尊重。大学应该努力达到学科平衡,这种平衡不是经费方面的平均,而是给予文科更多重视。行业特色型大学应该努力在两种文化间架设桥梁,把人文社会科学提高到科学与工程同等地位,把二者融为一项伟大事业。
(2)坚持一流学科建设标准,实施少而精的发展策略。在行业特色型大学发展规划中,如果某一部分始终只能是二流,那就像木桶的短板,留下致命的弱点。人文社会学科建设必须坚持一流的标准,从依附和为理工科服务变为独立发展,使该学科与行业特色学科平起平坐或者达到平均水平。必须实施少而精的发展战略,培植与工程、科学及数学直接相关的学科,使其教学、科研均达到异常专精的程度,质量达到一流水准。
(3)加强通识教育,培养高层次的复合型专业人才。拉什代尔在《中世纪欧洲大学》说到:“事实上我们早已跨越过辩论专业教育和普通教育孰优孰劣的阶段,两者都是至关重要的,仅仅普通教育可能导致肤浅和浅尝辄止,而仅仅专业教育则可能会导致狭隘和缺乏远见”。人文社会科学教育能够极大地提高人才培养规格的档次,丰富人才培养的文化内涵,完善教育对象的知识结构,让学生从历史和社会的角度观察问题,并站在全球化的有利位置理解自身,在言论和文字中表现其洞察力,从而走在世界前列。
(4)进行组织创新,鼓励学科交叉和联合。打破原有系科结构僵化的界限,建立前沿的跨学科研究中心,以鼓励学科的交叉和联合,加强各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思想交流,大力促进跨学科科研。以麻省理工学院为例,“在MIT,许多从事人文社会科学的先驱们穿梭于教室、工作间、微机实验室以及各种练习场所,这种不断更新观念、注入活力的氛围,吸引着世界各地众多最优秀的教师、学生及研究者;他们意识到当今面临的挑战是全球性的、跨学科的,他们懂得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将给予其知识和技能。”
行业特色型大学最重要的是科学技术的教育和研究,而当今西方科技教育开始恢复人文传统,走向学科综合的时候,我们却仍在照搬前苏联教育模式,进行文、理、工分家,形成单学科学院,使专业空间越来越小。行业特色型大学若想挤进国内一流甚至世界一流的行列中,必须考虑如何在保持自己理工科优势的基础上发展人文科学,单一的理工科肯定不能成为国内一流或世界一流的大学。只有加强人文社会科学建设,才能实现行业特色型大学发展的质的飞跃。
参考文献
[1]赵泽洪.麻省理工学院教育模式的人文化及其启示.高等建筑教育,1997(2).
[2]王海芳,杨新元.麻省理工学院对我国理工科院校的发展启示.科技信息,2007(4).
[3]罗家祥.麻省理工学院、加州理工学院的人文学科与人文教育.高等教育研究,2008(3).
[4]王晓阳,王佳.理工科院校怎样发展文科.中国高等教育,2000(22).
[5]陈治亚.行业特色型大学发展的路径探析.中国高等教育,2011(22).
[6]王晓阳,王佳.麻省理工学院的文科发展及其对我们的启示.比较教育研究,2000年增刊.
首先,我借这个机会对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成立20周年表示热烈的祝贺,向杜钰洲等历任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的领导,以及这些年来做了大量工作、付出辛勤劳动的同志们表示由衷的敬意,也向刚刚获得奖励的优秀会员、杰出企业、杰出新闻单位表示祝贺,也表示衷心感谢。
中国服装设计师队伍的成长伴随了服装产业做大做强的过程,服装设计师队伍的成长在纺织产业提升的效果中最为明显,成绩最为突出,这应该得益于我们国家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得益于国家坚持改革开放,不断地促进文化创意的国际间的合作和交流。服装设计师协会这20年来不遗余力地促进这支队伍的培养和成长,提高这支队伍的地位和作用,为自主品牌建设做出了实实在在的贡献。所以我要借这个机会特别向20年来为服装设计师队伍成长和自主品牌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历届协会领导、相关企业、支持单位、广大会员表示由衷敬意。
20年来,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走过了非常不平凡的历程,在服务和引导纺织服装产业发展,服务会员等方面开展了大量的工作,并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一是充分发挥了设计师作用,提升设计师的产业地位。20年来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始终坚持设计队伍的培养,不断加大对设计师服务平台的建设,通过十佳时装设计师和金顶奖设计师的评选,一方面为产业推荐优秀设计师人才,另一方面使得产业和社会对于设计师给予了最大的关注,设计师地位得到了明显的提升。经过20年的孜孜以求,服装设计师在产业发展中的核心作用得到了广泛的认同,150多位十佳时装设计师,16位金顶奖设计师成为设计师队伍的骨干和明星,成为无数设计专业学子的偶像,成为自主品牌建设中的核心力量。
二是充分发挥了各个专业委员会的作用,组建完备的时尚产业人才队伍。20年前,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成立时只有几十名会员,如今包括有设计师、陈列师、模特、时尚评述员、造型师、化妆师在内的超过1600名会员,协会的组织结构根据不同职业群体区分为艺术、学术、技术、模特、陈列、时装评论、品牌、专家等8个委员会,涵盖了时尚的全产业链。在协会的引导下,形成了相关的职业队伍,对中国时尚产业发展进步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是充分发挥了协会的服务平台作用,推动产业转型升级。20年来,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紧紧抓住市场经济这一核心,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引领作用,打造了重要的行业服务平台。中国国际时装周已经成为全面展示自主品牌成长、人才队伍建设的舞台,成为反映中国时尚产业发展进步,包括流行趋势的重要窗口。以汉帛奖、真维斯杯等专业赛事为代表的各类设计比赛已成为选拔人才的重要窗口。大学生时装周已成为产学研深化合作、全面检验服装教育水平的重要平台。此外,北京751时尚会所等地已经成为北京的时尚新地标,《服装设计师》杂志在专业设计方面的影响力与日俱增,这些服务平台的发展与完善,有力地推动了我国服装自主品牌的建设。
四是充分发挥了协会的纽带作用,促进设计师队伍的成长,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作为基本由职业人士组成的团体,紧紧围绕产业发展这个大局,加强与产业之间的协作与加快设计师的成长,同时加强与国际同行的交流与合作,拓宽设计师队伍的国际化视野,和意大利、法国等传统时尚强国建立了稳固的合作关系,并和日本、韩国共同发起成立亚洲时尚联合会,加强与亚洲同行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每年都有设计师活跃在米兰、巴黎、纽约等时装周上,中国设计师的国际地位得到了明显增强。
20年来,经过协会几代人的辛勤耕耘,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已经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行业组织,为中国服装产业由大变强做出了重要贡献。当前中国服装产业发展处于关键时期,处于一个重要的变革时代,这不仅仅是因为我们的传统竞争优势,以价格为主的低成本的优势正在消失,也不仅仅因为在全球金融危机以后海外的市场依然充满了不确定性,而且在今天中国服装业面对的消费需求,包括消费方式和生活方式变化引发的商业变化的节奏比任何时候都要快。
未来5~10年,内需、城镇化和改革开放将为中国服装行业带来新的动力,党的十八大确定的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其中人均收入加快城镇化的推进,将会极大激发服装行业的内需发展,服装行业还将继续发挥其在繁荣市场、扩大出口、服务三农等方面的特殊重要作用,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做出重大的历史贡献。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在去年发布了《纺织强国纲要》,明确提出到2020年建设纺织强国这一宏伟目标,建成服装强国是所有服装人的使命,是服装人的中国梦。党的十八大也提出消费品工业要满足人们对更美好生活新期待的要求。因此,对于服装产业的发展而言,任重而道远。
借此机会我想对今后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的工作提几点希望:
一是紧紧围绕强国目标,加快设计师队伍的建设,建设纺织强国,设计师队伍至关重要。当前新产业革命推动人类社会的重大变革,生产方式不断变化,加快推动生活方式的变化,多样化、个性化的消费格局已然形成,设计师是人才强国建设的重要组成,设计师是品牌的核心要素。因此希望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紧紧围绕强国建设这个大局,依靠市场配置要素的核心作用,不断提高中国国际时装周的影响力,提高专业设计师的水平,提高服务平台的核心竞争力,加快设计师队伍的发展。
二是紧紧围绕广大会员的发展需求,提高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的服务能力,协会要认真调研,争取广大会员的需求,多做好事,多办实事,努力为广大会员的成长提供服务。要根据市场变化,充分考虑广大会员的根本需求,加强对广大会员学习的培训力度,丰富培训的内容,提高培训的质量,要认真梳理、归纳、调研广大会员发展事业的需求。开展多种形式的服务,积极探索有利于会员合作途径和方式,帮助解决会员在事业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同时针对设计师队伍的全球性特点,要进一步拓宽渠道,采取各种形式帮助广大会员走出去,使他们在国际竞争与合作中吸取营养,提高素质,增强能力,千方百计的利用协会服务平台提升广大会员的产业地位。按照建设品牌协会的要求,全面加强协会自主建设,设计师已经具备了很好的条件,要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协会组织体系,提高会员服务水平,提高协会秘书处的工作能力,全面提升协会的各项工作,提高协会的行业领先力,以市场化原则,提高协会平台建设水平,争取早日建成一流的品牌协会。
回首过去: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一、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
2.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的原因: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
(1)包容性的含义: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所谓“求同存异”,就是能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谐相处。所谓“兼收并蓄”,就是能在文化交流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的积极成分。
(2)
包容性的意义:一方面,有利于与其他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另一方面有利于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和对其他民族文化的理解。
二、中华文化的结晶——中华民族精神 1..安徽以传统人文为依托,建设古皖文化园区。地方博物馆、人物馆、民俗馆、传统文化馆和独秀
公园、王步文故居、张恨水纪念馆、黄镇纪念馆、黄梅戏博物馆,都是展示地方历史、传统文化、风俗民情与革命烽火的重要场所。再如枞阳的浮山是儒山、佛山、道山、火山、红山、青山,六山合一,这座历经千百万年形成的人文山,就是一座现成的人文园区。像司空山、天柱山,还有薛家岗遗址、古民居、古山寨、革命纪念地,都可以成为建设文化园区的最佳选址。结合材料,运用中华文化的知识,分析安徽可依托哪些文化优势建设古皖文化园区(1)安徽文化源远流长。安徽的很多文化遗迹都有着悠久的历史。(2)安徽文化博大精深。安徽文化遗迹形式多样,内容丰富。
(3)安徽文化具有很强的包容性。儒、道、佛等文化在安徽浮山和睦相处。
正视现在:走进我们的文化生活
一、走进文化生活
1.文化生活的“喜”与“忧”
目前,人们对文化需求日益出现多层次、多样化、多方面的特点,文化市场和大众传媒的发展,给我们的文化生活带来许多可喜的变化,但也引发了令人忧虑的现象。
喜”:①能够满足人们日趋多样化的文化需求,充实人们的精神生活。②通过灵活而有吸引力的表现方式传播科学文化知识。③采取喜闻乐见的方式使人们潜移默化地接受正确的价值观念,提高思想道德素质。④易于引导人们的消费观念,推动生产的发展。
“忧”:①只顾经济效益,不顾社会效益,肆意生产和销售品位低下的文化产品。②有些文化产品借消遣娱乐之名迎合低俗趣味。③有些媒体热衷于捕风捉影,不负责任地炒作传播“绯闻轶事”。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那如何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呢?
本“核心整合”就围绕这个问题展开。首先帮同学们归纳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有关知识。
那应如何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呢?下面从三个方面分析。
一、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关键)——新教材增加内容
二、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1.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1)是什么
①灵魂——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②主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③精髓——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④基础——社会主义荣辱观。(2)为什么
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方向。
②一种文化的力量和不同文化的竞争,很大程度上表现为其核心价值体系的力量及其竞争 ③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内核,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凝魂聚气、强基固本,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根本标识。
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面对文化发展的这一阶段性特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思潮,既可以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又有力抵制各种错误思想的影响,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3)怎么样
①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倡导社会主义荣辱观。
②要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即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2(2)如何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
①必须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逐步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②要脚踏实地、不尚空谈、重在行动,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 【典型题】
.材料一 建设创新型城市,需要发挥独特的城市精神。城市精神是一个城市独具特质的精神品格,是地方文化和传统文化的共同汇聚,承载着当地的政治渊源和文化积淀,对当地人来说十分亲切。比如,北京是一座最能彰显中华民族爱国传统的城市,北京精神的核心是爱国。城市精神也是一个时代特征的集中体现。比如创新、开放契合了改革开放和自主创新的时代特色,“创新、开放、和谐、诚信”四个词语在城市精神表述语里出现频率最高。
料二 以科技创新为基础的具有高端智慧的城市是21世纪人类城市发展的重要目标。“智慧城市”意在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来改变政府、企业和人们相互交往的方式,对于包括民生、环保、公共安全、城市服务、工商业活动在内的各种需求做出快速、智能的响应,提高城市运行效率,为居民创造更美好的城市生活。一些西方国家的城市已经开始通过先进的统计工具在互联网上征求普通公众对城市规划的建议,市民开始真正成为城市的主人。科技创新进一步丰富了市民的政治生活,政府网站、政务微博拉近了市民与政府的距离,使表达和倾听更加贴近。
(1)结合材料一,运用“中华文化和民族精神”的知识,为各地提炼城市精神的用语设定几条标准。(8分)(1)①体现文化的区域特色和当地的优秀文化传统。②要有厚重的文化底蕴、较强的文化认同和极大的包容性。③体现一个城市的整体风貌、精神特征和共同的价值追求。④体现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每小点2分,共8分。从其他角度回答,言之有理即可)
14.近年来,中国影视在创作、市场、传播及其影响力方面都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不断积聚科学发展的正能量。某校时政兴趣小组围绕“实现中国影视的强国梦想”这一主题开展探究活动,请你参与其中。材料一近几年我国电影产业发展的相关数据
注:据《中国电影产业研究报告》统计,2010年至2012年,中国电影观影人次分别为2.84亿、3.68亿以及4.72亿,每年增幅均在30%左右
材料二 美国电视剧《豪门恩怨》在非洲一度热播,该剧在一种文化扩张主义或者说电子殖民主义的对外文化政策主宰下,企图用一种“替代性满足”来麻醉受传地民众,甚至贻害这些民族的少年儿童,图谋买断他们的未来,当属强权传播。结果,《豪门恩怨》风行一时之后,迅速成为明日黄花,风光不再。电视有差异,媳妇无国界。自2013年3月以来,中国电视剧《媳妇的美好时代》在非洲持续热播,并引发了一股“中国媳妇”热。该剧在向世人展示我们民族的真善美和播撒中华文化神韵的同时,也让非洲观众产生了接地气的亲近感,“没想到中国人的生活跟我们坦桑人的生活那么像。那样的媳妇、那样的婆婆,在我们坦桑尼亚也有”。坦桑尼亚观众这样说。材料三 主流电影的创作是近年来中国电影一道独特而亮丽的风景。《钱学森》作为人物传记片,采取了适度类型化、娱乐化、商业化的策略,富有新鲜感和活力,使人产生一种迥然不同的美学感受。电影工作者应该把那些思想深刻、艺术性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主流影视产品推向世界,不断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1)请你概括材料一所反映的经济现象,并运用《经济生活》中消费和科学发展的知识,说明出现这一现象有何重要意义。(10分)
(2)结合材料,运用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知识,分析中美两国电视剧在非洲收视状况迥异的原因。(8分)
3)结合上述材料,分析说明中国影视行业应如何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作贡献。(12分)参考答案
(1)反映的经济现象:近几年,我国电影产业的票房收入及观影人次均出现大幅上涨,说明我国电影产业发展迅速。(4分)经济意义:①有利于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和树立正确消费观念,对促进 我国消费结构升级和改善民生具有重要意义。(3分)②有利于有效拉动内需,催生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推动经济转型和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进而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3分)
(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要做到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共性与个性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豪门恩怨》不尊重当地的特殊文化,因而不被非洲人民所欢迎;而中国电视剧《媳妇的美好时代》做到了普遍性与特殊性、共性与个性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既展现了中非文化的共性,也展示了独具魅力的中华文化,因而受到非洲人民的欢迎。(8分)
3)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中国影视行业必须:①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坚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创作大量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的影视作品。②弘扬时代主旋律,坚持以正确的舆论引导
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导向和示范作用,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③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积极主动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发展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社会主义文化。④立足社会实践,通过创作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影视作品,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每小点3分,共12分。从其他角度回答,只要言之有理即可)【抢分点】
1.在本单元中,有很多知识都可以从共性和个性的关系去理解。如:①文字和汉字的关系。②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爱国主义有共同的要求,也有不同的具体内涵。③中华民族精神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不同表现。④中华文化和中华各民族文化。中华各民族文化,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也有各自的民族特色。考试时,据此可联想相关知识,既拓展思维,也提高了答题的正确率。2.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求同存异,就是能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睦相处;兼收并蓄,就是能在文化交流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的积极成分。对与这一知识点,还可以联系文化生活中其他知识点理解:①尊重文化的多样性。我们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睦相处,相互借鉴。这正体现了中华文化包容性中“求同存异”这一内涵。②文化交流和文化中创新必须坚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在文化交流、借鉴与融合的过程中,我们必须以世界优秀文化为营养,充分吸收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这正体现了中华文化包容性中“兼收并蓄”这一内涵。考试时,据此可进行知识迁移,拓宽思维广度,丰富答案内容,避免要点遗漏,提高得分率 3.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文化是一种复杂的现象,诗人们生存方式、生活方式的体现,是历史积淀的结果,也是一定时代物质生活在精神领域的反映。
文化的作用与功能
文化的功能是有其自身特性和发展规律决定的。文化不仅是上层建筑,具有教育人民、引导社会的意识形态属性,同样也是生产力,具有商品的属性。文化所创造的效益既有社会效益,也有经济效益。
第一,文化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
第二,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
第三,文化是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
第四,文化是国家的名片,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历史经验表明,没有文化的积极引领,没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没有全民族精神力量的充分发挥,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国际舞台上处于不败之地。离开了文化支撑,即使有繁荣的经济,强国地位也难以确立、难以巩固。
【关键词】核心价值体系;体育强国;建设
从北京奥运会的金牌榜第一到广州亚运会中国代表团实现亚运赛场金牌八连冠,中国已无愧于“体育大国”和“金牌大国”的称号,也充分体现了“举国体制”体育发展战略的优越性,但距离实现“体育强国”的梦想,中国体育前进方向还布满荆棘,主要表现在:在群众体育方面,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和人们体育需求的增加与政府体育公共服务能力的有限性之间的矛盾,给中国群众体育的发展带来严峻的挑战;竞技体育方面,世界主流体育项目三大球成绩持续下滑;学校体育方面,学生体质持续下滑,近两年下滑趋势有所改变,但整体状况堪忧。
2008年9月29日,胡锦涛总书记在北京奥运会、残奥会总结表彰大会上,明确提出要进一步推动我国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指明新时期中国体育的前进方向和发展目标〔1〕。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出更大贡献,如今体育强国建设已经上升到国家体育发展的战略高度,党和政府高度重视。
1体育强国的内涵
国家体育总局的掌门人刘鹏局长(2010)从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体育产业、体育文化和体育法制、科研、教育等方面对体育强国的内涵进行了阐述。董新光教授(2009)认为:体育强国在本质上就是体育现代化,理解体育强国内涵需要把握五个方面内容,当前我国体育强国的建设重点和难点都在群众体育。张斌(2011年)从体育文化软实力视角对体育强国内涵进行了诠释,认为体育强国就是在体育文化吸引力、体育价值观吸引力、体育体制吸引力、塑造体育国际规则和国际形象等体育软实力方面,对内影响体育发展潜力、对外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国家。王智慧(2011)认为体育强国涵盖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体育科技、体育教育、体育产业、体育法制、体育文化和国际交往等多维的集合体。周爱光(2009)认为,体育强国是指体育事业的总体发展水平在世界上处于一流或前列的国家。任海(2010)认为,体育强国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其意义不仅是一个国家自身的历史纵向比较,更重要的是国际的横向比较。鲍明晓(2009)认为,从体育自身的维度看,体育强国就是由体育基础实力和核心表现所构成的体育综合实力和国际影响力名列前茅的国家;从体育发展的外部性维度看,体育强国就是能融入并塑造民族精神的体育,是能参与经济生活并创造财富的体育,是能沟通人际、亲和社会、培育积极健康生活方式的体育,也是能传承历史并能给后代留下宝贵文化遗产的体育。田雨普(2009)认为,体育强国是个意会概念、定性概念,但具有明显的动员性和引领性。竞技体育的国际竞争和群众体育的发展水平是判别体育强国的两项基本标准。徐本力(2009)认为,“体育强国”是指在以社会体育为基础,竞技体育为先导的体育事业发展各个领域的总体发展水平在世界上处于一流和前列的国家。体育学者们对体育强国概念的理解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他们的表述都有一个共同特征,即任何单一因素都不能解释体育强国的概念,必须从多维度综合性角度来理解体育强国的概念,它是由体育硬实力和体育软实力构成的复合体。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体育强国建设中的功能
核心价值体系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灵魂,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首次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命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由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构成。即: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
2?郾1体育强国建设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马克思主义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理论基础。体育强国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育事业发展的必然阶段,是对体育发展本质规律的深刻认识,中国目前正处于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的转型期,对体育的发展必须有清醒的认识,其发展必须在深刻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育事业发展的本质规律的基础上,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根据中国的国情,并且借鉴外国的先进经验,形成独具中国特色的体育发展的模式。中国竞技体育的发展历史就是很好的见证,为了确立中国竞技体育的国际地位,振奋民族精神,中国竞技体育采取了合理布局,以优势项目确保在国际竞技体育舞台的地位,如:乒乓球、羽毛球、体操、跳水、举重、射击等,同时努力发展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弱势项目,如:田径、游泳和三大球,并取得了一定成效。在生态文明的指引下,改变体育发展模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从经验型向科学型转变,只有体育发展模式达到较高的水平,才能实现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的转变〔2〕。
2?郾2体育强国建设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是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国家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需要经济、政治、文化和生态的有机统一,体育对经济、政治、文化和生态的促进作用,已经被事实证明,体育强国建设就是要实现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体育产业、体育文化和体育法制、科研、教育等方面的协调发展,丰富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和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有助于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发展。2.2.1 群众体育是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根基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核心,按照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观点,人是生产力诸多要素中的核心要素,在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中扮演至关重要的角色,当前,人力资源越来越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资源,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全面提高国民素质,能够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供强大的人力资源支持〔3〕;人力资源的质量包括体质、文化知识和劳动技能水平,其中体质排在第一位,毛泽东早年就意识到体育对提高国民素质的重要性,并在《体育之研究》一文中指出“德智皆寄于体。无体是无德智也”,在1952年提出了“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人民的身心是否健康、体魄是否强健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能否实现,体育的增进身心健康、增强体质的功能能够为更好地实现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提供保障,并打下坚实的基础。2002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时期体育工作的意见》强调:“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增强人民体质,是体育工作的根本任务,是利国利民、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体育工作一定要把提高全民族的身体素质摆在突出位置。”党的十六大、十七大和十八大都强调“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为了增强青少年体质,2007年,党中央、国务院下发《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提出了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各项措施。
nlc202309041008
2008年北京奥运会对我国群众体育的发展产生了里程碑的作用,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下,群众体育的发展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如:北京奥运会后一周年设立第一个全国性的体育节日——全民健身日,时间为每年的8月8日,2009年8月19日国务院第77次常务会议通过了《全民健身条例》,2011年2月国务院印发了《全民健身计划(2011-2015年)》,这些法规的出台,体现政府对群众体育重要性的深刻认识和群众体育在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地位的认可,采取各种措施和手段促使广大民众热爱体育,参与体育,通过体育健身,来提高身体素质,并逐步建立了覆盖城乡的、比较完善的公共体育服务的体系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体育需求〔4〕。
2.2.2 竞技体育是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题中应有之义
历史上,中华民族饱受西方列强蹂躏,并被污蔑称为“东亚病夫”,竞技体育承担着改变国家形象和振奋民族精神的使命,同时也体现和证明一个国家的经济、政治、科技和文化实力。为了振兴中国的竞技体育,1995年制定和实施了《奥运争光计划》,促进了我国竞技体育的崛起,截至2012年伦敦奥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共参加了8届夏季奥运会、9届冬季奥运会,竞技体育成绩实现井喷式上升,经过近20年的发展,中国已无可争议地成为金牌大国和体育大国,中华民族已经成为屹立于世界之林的一个生机勃勃的伟大民族。发展竞技体育可以在世界舞台上展示中国现代化取得的成就,体现国家的综合实力,显示中华民族强健的体魄,特别是要在奥运会等重大国际比赛中,继续保持较高的水准,注意项目的均衡发展,重点提高基础大项目和集体球队项目〔5〕。同时注意体育领域的生态平衡,有助于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
2.2.3 体育产业是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的助推器
体育产业在构建和谐社会和促进体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日趋突出。体育产业是朝阳产业,世界体育产业最发达的国家是美国,上世纪80年代,美国体育产业的总产值大约占其国内生产总值(GDP)的1%,在各大行业总产值的排名中居第22位;20世纪90年代中期,美国体育产业的总产值已经超过了3000亿美元。在体育产业发达的北美、西欧和日本,体育产业的年产值已经进入了国内十大支柱产业之列。早在2000年,全球体育产业的总产值就高达4000亿美元,并以平均每年20%的速度增长着。澳大利亚、加拿大、日本、英国、德国、法国和意大利等发达国家的体育产业,总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1%~1?郾5%。2006年全国体育及相关产业实现增加值982?郾89亿元,占当年GDP的0?郾46%,2007年全国体育及相关产业实现增加值1265?郾23亿元,占当年GDP的0?郾49%,2008年全国体育及相关产业从业人员为317?郾09万人,实现增加值1554?郾97亿元,占当年GDP的0?郾52%,2000年英国体育产业占该国GDP的1?郾8%,加拿大为1?郾2%。相比之下,中国体育及相关产业与国外发达国家差距较为明显。这正说明了中国当前体育及相关产业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幼稚阶段,但发展的空间很大,将会对中国第三产业的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体育的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主要指标,也是体育强国的重要指标。
2.2.4 体育文化促进了社会文明进步,有助于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代表了当代中国先进文化发展的方向,体育文化是中华民族先进文化的组成部分,中国体育文化源远流长,特别是中华的传统体育文化,根基深厚浓郁,中华体育文化在汲取西方体育文化的精髓后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体育文化,促进了社会文明进步,在这个过程中,中华的传统体育文化影响力逐渐减弱,因此要注意保护和传承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使其在世界体育文化当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同时要注意提升中国体育文化的软实力,在体育的法制、科研、教育达到相当的水准,在国际体育领域,中国体育要有更大的影响力和话语权。
2?郾3体育强国建设弘扬了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中华民族历史上是个强盛的民族,只是到了近代,由于闭关锁国,遭到了帝国主义洋枪洋炮的压迫,使中华民族的世界形象受到极大破坏,体育强国建设有助于重塑中华民族的伟大形象〔6〕,每当竞技场上中国国旗冉冉升起的瞬间,不仅是获奖运动员,所有的中华儿女都为之感到骄傲和自豪,极大地增加了国民的民族认同感和自豪感,运动员在赛场上的拼搏厮杀对国民是很好的爱国主义教育。建设体育强国需要改变现有的体育发展模式,使体育发展更符合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日益增长的体育需求,体现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2?郾4体育强国建设有助于培育公民的道德
知荣辱是人性的标志。社会主义荣辱观有助于形成良好社会风气,体现了社会主义的价值导向,是引领社会风尚的一面旗帜,公平竞争,遵守规则,尊重裁判和观众是体育的基本要求,也是重要的体育道德,增加体育人口,开展全民健身,通过体育道德的培养和形成,进行公民道德教育,有助于形成社会主义荣辱观,不管是亲身参与体育运动还是观看体育比赛,都会潜移默化地受到体育道德的教化,培育公民的道德。
3结语
当前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正处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的转型期,需要有科学、正确的指导思想进行引领〔7〕,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以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用其作为引领能够促进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的顺利转型,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育事业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胡锦涛?郾在奥运会、残奥会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M〕?郾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郾
〔2〕肖杰?郾论文化软实力视域下的体育强国构建〔J〕?郾体育与科学,2012,33(2):91-94?郾
〔3〕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与人力资源强国建设〔N〕?郾中国教育报,2011-01-25(4)?郾
〔4〕李静,试论群众体育发展对体育强国建设的影响〔J〕?郾体育文化导刊,2012(6):32-34?郾
〔5〕史光雄?郾我国竞技体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研究〔J〕?郾中国校外教育,2012,(8):159?郾
〔6〕李柏,郑秀丽,毕红星?郾打造体育强国和实施全民健身战略目标的理论思考〔J〕?郾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12,31(3):44-46?郾
〔7〕刘纯献?郾建设体育强国的风向标和助推器〔J〕?郾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2,35(1):1-5?郾
(责任编辑:李宏斌)
【建设社会主义强国的重要意义】推荐阅读: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重点知识整合)07-18
广东加强社会建设的重大意义11-30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性07-19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07-13
《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导学案11-08
申论——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思考09-24
努力建设和谐稳定的社会主义新农村10-09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期探索教学设计09-08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历史经验检视11-17
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典型调查的心得体会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