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整体规划(推荐9篇)
**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整体规划 加北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整体规划
为贯彻落实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根据地委、区委有关建设新农村具体要求,结合我乡实际,特制定本规划。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动力,以产业化为途径,以农民增收为目的,充分发挥
区域优势,立足城郊,强力推进“农业经营生产化、农产品生产基地化,生态旅游特色化,农村建设城镇化”,全面打造新型乡镇形象,切实加强党的建设,全力推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生态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实现城乡一体化,争取早日跨入全省先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行列。
二、遵循的原则
一是坚持从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尊重农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坚持自力更生为主,国家扶持为辅的原则。二是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开发利用当地资源,引导群众积极调整经济结构,提高群众自我发展的能力。
三、是坚持水、田、路综合开发、可持续发展原则,加强农业产业、人居工程、交通水利、教育、通讯等各项建设,改善生产条件,保护生态环境,提高生活质量。四是坚持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结合原则。
三、规划范围、预期指标、总体目标和初期目标
1、规划的范围:整个加北乡辖区,包括3个行政村20个村民组,总面积458平方公里。乡址所在地加北村作为试点村,兼于幸福村、五一村和城区接壤,居民城镇户口也比较多,把幸福村、五一村纳入城镇社区管理。
2、加北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主要项目规划及说明(附后)
3、规划总体目标:
按照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管理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加北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总体目标是:“一年启动、三年突破、五年变样”。重点是加强乡村建设规划和环境整治,建设新乡村;发展农村各项社会事业,培育新农民;加强农村民主法制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倡导新风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打造服务型政府。把加北乡建设为一个“功能分区日趋合理、基础设施配套完善、个性特色突出、生态环境良好、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的现代小乡镇,使加北乡成为兴安首府一个环境一流的生态旅游观光的亮点,使经济综合竞争力进入全省农村先进行列,实现经济结构好、人居环境好、道德风尚好、生活方式健康、富裕、文明进步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目标。
4、初期目标:
巴扎乡抓什究村属互助县北山旅游风景区一带, 翻越北大山通过十二盘坡脚下, 就到了本村的马莲滩。两边高山陡壁, 蜿蜒崎岖, 森林茂密, 属于天然林自然保护区, 是脑山丘陵区, 系黄土高原地貌, 海拔在2700~3400米之间, 气候属于大陆型干旱气候区, 气温变化垂直分布明显, 冬季气候干燥寒冷, 降雪较多, 春季气温上升缓慢, 夏秋季降水较多, 气温凉爽, 雨量分布极不均匀, 以每年的6、7、8、9四个月雨水较多, 适宜于云杉、桦树等树木的生长, 生态环境比较好, 是有名的天然林自然保护区。该村以藏族为主, 全村现有3个社, 115户, 499人, 大小牲畜2100头 (只) , 总耕地面积1263.6亩, 其中水浇地基201亩, 人均水浇地0.4亩。近年来畜牧业比农业发展的较快, 较稳定。2005年, 全村总收入59.2万元, 其中农牧业总收入49万元, 占总收入的82.8%。人均纯收入1185.2元。
二、水利工程现状
1. 农田灌溉现状:
从乡人民政府以上200米处有一条灌溉土渠, 引水灌溉乡政府附近的201亩, 一年灌溉三至四次。分别是:春灌4月上旬;苗灌5月中旬;拔节水6月中旬;冬灌11月中旬;主要农作物为:小麦占60%, 油菜占30%, 洋芋、豆类等农作物占10%。由于灌溉土渠老化, 损毁地点较多, 无法保证正常的输水, 加之该村近几年大力发展畜牧业养殖成为当地经济的支柱, 因此有相当一部分群众对农业生产重视程度相对不够, 造成农田灌溉相对滞后, 影响了农业生产和农业经济的发展。
2. 人饮现状:
该村人畜饮水以井水和附近河水为主。其中饮用井水的人口占60%以上, 饮用河水的人口占30%以上。饮用的地下井水主要是河谷潜水, 潜水深在5~15米之间, 水质较好, 卫生、没有污染。但河道水既不卫生, 也不方便, 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当地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社会经济的发展。
三、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 只有通过对水利工程基础设施的改造, 合理利用水资源, 提高水的利用率, 使配套的水利工程发挥应有的效益, 才能使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得到极大的改善。因此, 搞好该村的水利规划, 对促进该村的经济发展有重要意义。
四、项目建设内容
水利设施的完善配套对提高抓什究村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基础性和推动性的作用。其主要水利建设项目内容:
1. 人畜饮水工程:
当地有较好的水源, 位置较近。在马莲滩附近的河道里, 水量充足, 水质符合饮用水要求。待项目下达实施后, 可解决全村115户, 499人, 2100头 (只) 牲畜的饮水问题, 可节约劳力, 并对畜牧养殖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2. 田间配套工程:
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 节省劳动力, 使之达到引水通畅, 浇水便捷, 管理有序。在该村规划建设主渠道1条长750米, 支渠2条长500米, 主渠流量为0.1立方米/秒, 支渠流量0.05立方米/秒, 均采用砼梯形渠衬砌。
五、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
1. 投资估算的依据
该项目通过全面分析评估, 并经过初步水力和结构框算, 进行工程量、劳力和投资估算 (投资估算按省水利厅1993年颁发的《青海省水利水电建筑工程式预算定额》作为投资估算依据) , 并对部分材料价格按今年实际价格估算。
2. 投资估算
人饮和灌溉工程投资估算为275400元, 具体估算如下表:
六、效益分析
1. 经济效益
渠道工程完成后, 耕地都浇上水, 既增加农民收入, 也对节水效益较好, 由于渠道用砼衬砌, 既改善了农田的灌溉条件, 又提高了渠系水的利用系数。
2. 社会效益
水利工程基础设施的建设, 真正做到了节约用水, 科学用水, 促进了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人畜饮水条件的改善, 可节约大量用水劳动力, 使之用于其它经济推动, 为畜牧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基础, 提高了群众的积极性。
七、项目实施的保障措施
1. 领导重视, 精心组织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 需上下各级, 社会各界齐抓共管。县、乡、村三级党政领导组织要切实加强对项目工程的高度重视, 精心组织实施, 搞好协调工作, 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
2. 积极配合, 统一规划
巴扎乡抓什究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项民心工程, 我单位按照县委、县政府的要求积极配合其它涉农部门进行全面的摸底调查, 逐户调查落实, 并且专门抽调专业技术人员深入农户和田间地头进行技术指导, 确保工程质量和施工的有序进行。
八、运行管理
1. 项目建成后, 在乡人民政府的领导和积极参与管理, 村干部的密切配合下, 完善村级“一事一议”制度, 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管理水利工程的积极性。渠系干渠段、人畜饮水主管道及其附属设施由乡水利水保站统一管理和维修, 材料费要从水费中支付, 入户部分由农户自己负责管理和维修。将新建人饮工程管理好, 运行好。
2. 依法征收水费, 严格按照省政府27号令《青海省水利工程水费计收管理办法》和县政府[1996]142号令《互助土族自治县水利工程水费计收管理办法》标准执行, 逐步推广用水计量收费。在水费票据的使用和管理上积极推进水费收支公示制度, 提高透明度, 确保水费“取之于民, 用之于民”。
3. 在工程运行管理中, 依法管理水利工程, 防止人为破坏, 禁止在水利工程管护范围内修建建筑物、钻探、爆破、取土、植树和堆放杂物, 不得在主、支管线上擅自取水和私自进行维修活动, 防止人饮管路中的塑料管外露和冬季冻坏以及渠系建筑物的损坏。对破坏水利工程的不法分子进行依法处理。
4. 及时维修水毁工程, 使工程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
5. 加大水法规宣传力度, 增强群众对水资源的节约保护和环境友好意识, 提高群众爱护和管护水利工程的自觉性。
6. 加强对管理人员的培训, 采取层次多元化的技术培训班, 不断提高管理人员的认识水平和应用科技的能力。
山口移民新村,选址原旧宅基地,总体用地面积2.2万平方米,拟建住宅房屋88幢,每幢110平方米,楼高2.8层,建筑面积300平方米。同时,全村配套有文化室、车库、广场、灯光球场、网球场、人造湖、观光凉亭、长廊、后花园及园林绿景,总投入5000多万元。力争用2-3年时间,把移民新村建成“功能完善、环境优美、集观赏、休闲、娱乐于一体的美丽新农村”。
车木根村委会四季岭新农村,全村162户,546人,于2014年3月动工兴建,总体规划用地面积4.5万平方米,实行“五个统一”:统一屋向、统一面积、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巷道。全村拟建住宅房屋162幢,每幢120平方米,限高四层半,主路宽8米,横行5米,通风巷1.5米。全村配套有文化广场、文化楼、凉亭及幼儿院等公共设施,总投资8000多万元。目前已建好二层以上有52户,力争2017年底前将建成一个拥有“交通便利、功能齐全、幸福富裕、文明和谐”的新农村。
江湖村委会上村新农村,全村92户,521人,2013年动工兴建,总体规划用地面积3万多平方米,拟建住宅房屋106幢,每幢115平方米,楼高五层半,建筑面积300平方米,横直行5-8米,通风巷1.5米。全村配套有文化广场、文化楼、篮球场、凉亭、健身运动室,村四周环境绿化、美化,总投资6000多万元,力争2016年竣工进住。
汇报材料
一、基本情况
(一)、乡基本情况
寺庄乡位于南乐县西北部,辖24个行政村,5.2万人,4.8万亩耕地,11000户。近几年来,寺庄乡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以基础设施建设为目的,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大力发展私营经济,积极推进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以建设富裕村、文明村、培育农业产业化,乡村城镇化、社会和谐化为目标,扎实工作,积极推进全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
(二)、大学生村干部队伍基本情况
我乡共招录大学生村官18名,其中1名今年9月份考入教师队伍,大学生村官中共有党员6名,大专学历16名,本科学历1名,最大年龄29岁,最小年龄23岁,平均年龄25岁。
二、具体做法
按照“示范带动,组织推动,产业强村,项目富民”的思路,通过政策引导,资金支持,信息服务,多策并举,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一是以龙头企业带动农民,壮-1-
大农村经济发展,为新农村建设奠定坚实的物质经济基础。依托运发牧业、洪鑫母牛繁育、大乐面粉等一批龙头企业,走公司加农户模式,大力发展特色种植、养殖业,增加农民收入,使新农村发展有后劲,有底气。通过引导带动,有3000多户农民有了自己的发展项目,实现收入2000多万元。二是重点推进。我们把王洪店村、赵岳村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重点村,重点扶持,重点推进,典型带动,从硬件建设和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入手,因地制宜,搞好规划,分类指导,整合各类资金,切实加快新农村特色经济发展和道路、电力、文化等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王洪店新农村建设试点初见成效。
(一)省定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王洪店。2006年被确定为濮阳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村。2009年被确定为河南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全村规划建设面积101200平方米,设计住宅560套,住宅区、功能服务区、市政区、企业区规划到位。止目前,新修街道8公里,全村“三横九纵”,12条街道全部硬化完毕。去冬今春投资10万元新栽绿化行道树4000棵;粉刷临街墙面14600平方米,新建服务4000平方米,新建文化大院一座。实现街道硬化、绿化、美化、亮化,功能完善。新建住宅460户,规划新建率82%,累计总投入约5000万元。新建洪育母牛繁育合作社(公司),存栏母牛800多头,总投资1000万元,为新农村发展注入
了活力、增添了后劲。
摘 要:城乡一体化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社会经济整体进步的有效途径。城乡一体化面临着思想意识滞后、城镇对周边农村经济的辐射带动作用有限、发展资金不足等矛盾和问题,建立多元的城乡一体化投资机制,加快小城镇建设,提高农民素质,优化配置人力资源,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有序转移,实施城乡科学合理规划,是实现城乡一体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新农村建设
城乡一体化,是我党十七届三中全会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它标志着我国农村改革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实现城乡一体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农村继土地承包责任制和农村税费改革之后的第三次改革,而且这一次改革将更加彻底,必定对我国社会产生更为深远的历史影响。如果前两次改革基本上停留在还农民以“生存权”,解决农民温饱问题,那么,第三次改革,实现城乡一体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将更多关注农民的“发展权”,给农民真正的公民权,实现城乡差距和工农差距逐步缩小,经济社会的发展更加协调,这是一项全新的任务和开创性的事业,这不仅是农民的迫切愿望,也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1]。
一、城乡一体化的理论依据
城乡一体化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选择,也是实现社会经济整体进步的一个有效途径,是以城市化为核心,工业化和农村现代化为动力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模式。
从我国农村改革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实践看,城乡一体化是我国当前新农村建设的必然选择。在现实社会经济中,城乡经济一体化所表现的主要是城乡之间的人流、物流、资金流的变化,而其中又以人流问题最为重要,造成人员流动的根本原因是巨大的城乡差别。因此,城乡一体化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社会生产力水平发展到一定程度,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促进城乡居民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居住方式变化,使城乡人口、技术、资本、资源等生产要素优化配置,相互融合,互为资源,互为市场,互相服务,逐步达到城乡之间在经济、社会、文化、生态上协调发展的过程。城乡一体化的基本内容是在加快城市化发展的基础上,强化城市主体的辐射带动作用,促进城乡之间各种要素的双向流动,实现资源的共享、互补和合理配置[2]。城乡一体化包含多方面内容:一是统筹城乡发展空间,实现城乡规划布局一体化;二是统筹城乡经济发展,实现产业分工一体化;三是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城乡服务功能一体化;四是统筹城乡社会事业,实现城乡就业、教育、卫生和社会保障一体化;五是统筹城乡两个文明建设,实现城乡社会进步一体化。
在我国实现城乡一体化,把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作为一个整体,通过体制改革和政策调整,促进城乡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的一体化,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城乡和谐发展的有效途径,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所追求的目标。
二、我国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与障碍因素
我国作为发展中大国,目前背负着解放后工业化政策失误造成的沉重历史包袱,包括人口膨胀、人均资源匮乏、二元结构的束缚、体制转轨的高成本等。我国多元不平衡结构的消除、城乡差别消除、完全充分就业、共同富裕、政治上的充分民主等目标的实现需要一个较长的发展过程。推进城乡一体化,当前还存在一些障碍因素,主要表现在: 1.思想意识滞后,城乡一体化的观念淡薄。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作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决策者和组织者,少数领导干部没有充分认识推进城乡一体化的重大意义,缺乏全局观念,不能辩证处理城镇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把主要精力放在招商引资、企业改革、结构调整等能够产生直接效益的工作上,而对城镇建设、农业劳动力转移等工作重视不够。作为实施城乡一体化的主体,一些群众思想僵化,行动消极,突出表现为四种心理:一是留恋农村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认为七十二行,庄稼为王“, 种田是万本利,进城是找苦吃”,既不愿意离土,也不愿意进厂;二是怕离开土地失去生活依靠,怕进入城镇找不到合适的就业门路,怕转移住宅不适应环境;三是画地为牢,死守田园,欺生排外,不愿对外交流;四是等待观望,苦度穷熬,等靠要思想严重,寄希望于政策搬迁,寄希望于政府扶持。这些落后的思想观念,人为地在农村与城镇之间划上了界限,制造了“鸿沟”,难以使城乡要素资源互相融和协调发展。
2.体制环境不优,农民进城的“门槛”较高。在户籍管理方面,现行城乡二元户籍管理的制度没有彻底改变,农民进城必须达到有关部门制定的各种标准,而且户口迁转手续繁杂,一些地方还要缴纳增容费、城建费、保险费等高额费用,在计生管理、人口暂住等方面也受到诸多限制;在土地使用方面,由于存量土地的置换转让缺乏具体规定,加上国家对建设用地实行严格控制的政策,致使农民进城难度很大;在发展环境方面,少数地方对在城镇生产经营的企业和个人进行的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问题屡禁不止,就业、教育、医疗等制度不同程度地存在“城乡有别”,农民就业、发展、竞争机会不均等,同工不能同酬,抑制了农民进城的积极性。种种有形和无形的“门槛”,把大量想进城的农民拒之城外。
3.城镇规模过小,对周边农村经济的辐射带动作用有限。目前,小城镇发展普遍存在追求数量、忽视质量的问题,突出表现为人口少、面积小、设施差。平均每个小城镇的建成区面积只有0.13平方公里。加之城镇规模过小,功能不全,缺乏特色,必然导致对人口的吸纳力降低,对各种生产要素的聚合力减弱,制约了城镇的进一步发展和对周围经济的辐射作用。
4.小城镇建设过慢,城乡一体化发展资金不足。目前,小城镇建设的筹资渠道窄,建设投入少。金融方面,随着基层金融机构的撤并收缩,国家投资重点转向大中城市,小城镇建设的信贷投入微乎其微;引资方面,受地理位置偏远、基础设施落后等因素的影响,小城镇的发展环境无法与大中城市竞争,吸引外商进镇投资的规模有限;财政方面,由于地县财政实行垂直管理,乡镇政府无力调剂资金用于城镇建设,县级财政由于“僧多粥少”而力不从心、鞭长莫及。由于银行投得少、向上争得少、市场筹得少,小城镇建设只能依靠土地收益和社会投资作支撑,而绝大多数农民刚刚跨越温饱,进镇建房后资金所剩无几。从而,资金短缺是制约城镇发展的最大“瓶颈”。
三、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对策措施
城乡一体化,是一个国家和地区在生产力水平或城市化水平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选择。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然要求工业反哺农业,工业为农业提供发展基金,只有工业化、城镇化发展了,才能为农民转移就业提供条件,才能为反哺农业、带动农村提供经济基础[3]。因此,城乡一体化道路,是我国新农村建设的重要途径。当前我国正在实施科学发展观,建立和谐社会,为了应对世界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要加大小城镇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从而使城乡一体化抓住难得的发展机遇。
1.发展小城镇,带动城乡一体化经济增长。小城镇发展,是带动农村经济增长的“火车头”,是转移剩余劳动力的“蓄水池”,是加快经济结构调整的“推进器”,是城镇辐射农村的“连接点”。推进城乡一体化总的思路是建设城镇、提升村庄、城乡互融、协调发展,最终消灭城乡差别。具体实施中,要坚持四个结合:一是坚持繁荣农村与发展城镇相结合。农业是整个国民经济的基础,工业的发展离不开农业提供的原料供应和巨大市场,“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只有农村经济发展了,农民收入增加了,农民才能扩大消费,也只有农民富裕了才能进城,才能缩小城乡差别。二是坚持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相结合。推进城乡一体化,不能一哄而起,盲目发展。要在有效利用现有城镇的基础上,重点扶持已经形成一定人口和经济规模的城镇优先发展,特别是加强中心镇、口子镇和边贸镇建设。三是坚持凝聚内力与借助外力相结合。既要从实际出发,充分考虑各地的发展水平、区位条件和资源优势,挖掘自身潜力,走特色发展之路;四是坚持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结合。发展小城镇,不能以牺牲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为代价,应注重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有机统一[4]。
2.深化体制改革和创新,建立多元的城乡一体化投资机制。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关键是发展小城镇,发展小城镇离不开资金投入。要突破小城镇发展的“瓶颈”,就必须创新机制,建立多元化、多形式、多渠道的投资体制。一是加强引导,政府筹资。发挥政府投入的引导作用,每年安排一定资金用于城乡一体化的规划建设,以政府的投入调动社会投资建设城镇的积极性。二是产权拍卖,社会聚资。对市政公用设施经营权、城镇道路冠名权和广告经营权等实行转让拍卖,鼓励和吸引企业或个体私营经济参与投资建设城镇的公用设施。同时,鼓励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兴办项目,建设城镇,支持他们领办、创办企业和中介服务组织。三是盘活存量,以地生资。由政府出面对城镇规划区内的土地进行征用,配套建设水、电、路等基础设施使其升值,然后面向市场竞价拍卖经营权,回收资金用于小城镇建设。四是扩大开放,招商引资。把优化投资环境特别是加强软环境作为引资的基础工程,全方位开放,深层次引进,大范围联合,高起点嫁接,吸引外来资金参与城镇开发和建设。五是申报项目,银行贷资。对收益可观、潜力巨大、前景广阔的优势项目,科学论证,积极申报,争取金融部门对城镇建设的信贷投入。3.提高农民素质,优化配置人力资源,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有序转移。城乡一体化的过程是农民向城镇转移的过程。因此,要完善有关政策,为农民进城营造良好的生存和发展环境。一是完善户籍管理政策,放开农民进镇落户的限制,建立以居住地划分城镇人口和农村人口、以职业划分农业人口和非农业人口的户籍管理制度,彻底消除户籍制度的“等级烙印”,使其转变为一个单纯的人口登记制度的工具,最终实现城镇户籍管理一体化。对长期在小城镇工作、有稳定的职业收入和住所的农民,允许转为城镇户口;对不具备转为城镇户口,但在小城镇居住时间较长的,可办理城镇常住户口;对在乡镇企业工作的农民,可将户口迁入所在企业统一管理。二是完善土地使用政策,认真贯彻落实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解决好农村土地的使用和流转问题。对小城镇建设用地实行统一规划、统一征地、统一划拨、统一管理,并建立严格的耕地审批和考核指标体系。以稳定农村现行土地政策为前提,妥善处理农民离土进镇与稳定土地承包政策的关系,解决好土地使用权的合理流转问题。三是切实保障进城农民的权益,实行同工同酬、公平竞争、人格平等、权益共享。四是完善社会保障政策,加快发展教育、文化、卫生等与城镇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社会事业,逐步建立健全失业、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体系,解除进镇落户农民及相关人员的后顾之忧。
4.实施城乡科学合理规划,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必须抓好城镇建设,增强城镇对人口的吸纳力。一是科学规划。要根据区位优势、自然条件等因素,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明确城镇发展的定位和方向,对乡镇企业和工矿企业发达的着力建设工业主导型城镇,对矿产资源和土特产品丰富的着力建设资源开发型城镇,对沿交通干线、区位优势明显的着力建设商业贸易型城镇,对人文色彩突出和山水风光独特的着力建设旅游服务型城镇,形成设施齐全、品位高雅、特色鲜明、风格迥异的城镇体系。二是坚持标准化建设。要维护规划的严肃性、权威性,树立精品意识,做到规划一张图、审批一支笔、建设一盘棋,严把施工资质关、材料质量关、竣工验收关,确保建设的高标准、高质量。三是坚持规范化管理[5]。完善城镇管理体制,健全规章制度,加快社区建设,整治脏乱差现象,切实做到管理法制化、服务社会化、环境优美化。四是坚持市场化运作。
综上所述,城乡一体化是我国农村改革发展的新阶段,也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途径。因此,我们必须系统研究城乡一体化的理论依据、以及在实践中的有利条件和障碍因素,采取有利措施,通过发展小城镇,继续深化农村体制改革,进一步推进城乡一体化健康、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 国外城乡一体化发展模式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N ].经营管理 [2] 城乡一体化视角下的新农村建设研究[ N ].理论探讨,2009-02
[3] 刘军伟.和谐社会构建中的城乡经济一体化研究[ J ].改革与战略,2009,(3):10O-102 [4] 王景新,李长江.明日中国:走向城乡一体化[ M ].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47—55. [5]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关于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N ].陕西日报,200818
作者简介:姓名:徐嘉楠
出生年:1988年
性别:男
籍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库尔勒市人
学位:硕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农村与区域发展
单位:浙江海洋学院
单位所在地:浙江省舟山市
为了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及市、县党委、政府有关精神,有计划、有组织地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环境优化,结合我镇实际,制定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
一、基本现状
1、地理位置。隆兴昌镇位于河套平原腹地,是五原县政府所在地,是五原县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东与五原县胜丰镇、乌拉特前旗长胜乡接壤,北靠乌拉特中旗乌加河镇、乌梁素太镇、德岭山镇和建丰农场,西与五原县新公中镇毗邻,南与五原县套海镇、胜丰镇相望。110国道横贯全镇,高速公路连接线环绕南北,乡村公路纵横交错,十分发达。
2、经济社会发展状况。隆兴昌镇辖31个村,187个居民小组,总人口11.7万人,其中农业人口56565人,有蒙、汉、回、满、朝鲜等8个民族。辖地面积504.9平方公里,其中城区面积11.2平方公里。有可耕地35万亩,计税地面积268604亩。近年来,镇党委、政府围绕县委提出的“打造有机无公害农畜产品基地大县”的目标,狠抓产业结构调整,突出特色优势,大力推进产业兴镇、产业富民,全镇农业产业化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已培植壮大了葵花、番茄、枸杞、小菜籽、甜菜、无公害瓜菜和畜牧业等7大农业产业。目前,全镇特色产业基地总规模达到23.5万亩左右,农民人均5亩左右。其中:葵花基地15万亩,番茄面积4万亩,枸杞面积1万亩,小菜籽面积1万亩,甜菜面积1.5万亩;无公害瓜菜面积1万亩;全镇养殖奶牛3697头,肉牛3303头,羊饲养量达到61.5万只,年出栏36.9万只,猪饲养量达到7.7万口,年出栏6.2万口。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237元,农业总产值达3.8亿元。
3、基础设施建设情况。近年来,先后建成了占地170亩联合村高科技示范园区,1700亩反季节瓜菜生产基地,10000亩的东牛犋低压节水示范区和5000亩的联合村节水示范区。建成了5000亩建丰村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区、5000亩和丰村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区和5000亩荣誉村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区。建成3500亩同联村优质枸杞种植示范基地。完成围封造林4200亩、海协贷款造林25064亩、退耕7080亩、还林13960亩,森林覆盖率达10。全镇公路总长233公里,全部砂化,绿化116公里。村庄规划实现三打通150个社,村屯绿化23个社。上自来水112个社,通有线电视86个社,通讯网络覆盖全镇,砖木结构住房达到75,实施“一池三改”13个社。
二、总体思路及目标步骤
总体思路:认真贯彻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和区、市、县三级有关会议精神,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统领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全局,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要求,以“三种模式”(基本改造型”、“普及推广型”、“示范引领型)为标准,以产业强村、科技兴村、生态建村、依法治村为抓手,以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的,立足实际,大胆创新,真抓实干,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预期目标:到2010年,全镇农业增加值达到3.7亿元,年均增长10;“基本改造型”社会主义新农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000元以上;“普及推广型”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点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0000元以上;“示范引领型”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点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20000元。建成“基本改造型”村组19个,“普及推广型”示范点10个,“示范引领型”样板2个。
实施步骤:坚持一次性规划,分步骤实施,滚动发展的原则,高标准建设。
2006年,完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详细规划,在全镇80的村推开“基本改造型”新农村建设;重点抓好联合八社整村搬迁、“示范引领型”新农村建设详细规划和一期工程建设;联丰一社“普及推广型”村屯绿化和“一池三改”建设任务。
2007年,30以上的村完成“基本改造型”新农村建设;重点完成联合八社二期工程建设;基本完成联丰一社新农村建设任务。
2008年,60以上的村完成“基本改造型”新农村建设;基本完成联合八社新农村建设任务;抓好东牛犋村整村搬迁、“示范引领型”新农村建设详细规划和一期工程建设;选择荣誉、宏伟、同联等9个村实施“普及推广型”新农村建设。
2009年,完成19个村“基本改造型”新农村建设,重点完成东牛犋村二期工程建设,基本完成荣誉村等9个“普及推广型”新农村建设任务。
2010年,重点完成东牛犋村“示范引领型”和10个“普及推广型”新农村建设任务,基本完成3个城中村搬迁建设任务。继续完善“三种模式”的新农村建设,全面总结建设经验,有计划地在全镇继续推广。
一、试点目标情况
㈠农村经济持续增长全县第一产业收入由2005年的2.44亿元增加到2007年的3.01亿元, 增长了23%, 农村经济增长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05年的2113元增加到2008年预计的2746元, 增长了30%, 年年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省列试点村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增1000元以上, 其中阳洼窑村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05年1950元增至2008年4400元, 年增31%, 砂岗村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05年2216元增至2008年4600元, 年增28%, 市列试点村年增500元以上, 远远高于全县平均水平。
㈡基础建设步伐加快三大水利工程渠系水利用率提高到68%;农村自来水覆盖率达到51%;90%的行政村通了柏油路;农户通电率达到100%;沼气、电磁炉、太阳能等洁净新能源农村普及使用率达到51.2%, 新建农宅配套了卫生厕所和洗浴设施;广播、电视、电话入户率达到98%、96%、89%, 试点村达到100%、100%、96%, 试点村文化室、农家书屋和体育活动场所建设配套率达到100%。
㈢村容村貌明显改观坚持不懈地每月10日组织开展全县群众性环境集中整治活动, 全县71个行政村均设立了生活垃圾集中堆放点, 生活垃圾集中处理率达100%, 群众户均参与率达到100%。试点村新建农宅全部进入规划区, 住宅区适用、经济、安全、整洁, “三清三改”、沟渠整治、污水处理等落实到位, 村公共场所修建公共厕所, 整治小街巷150公里, 绿化植树56万株, 通村道路两侧、村内房前屋后基本实现了绿化美化, 人居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㈣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全县71个行政村中小学校“两基”达标率100%;农村计生率达96.18%, 人口自增率控制在5.85‰以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93.7%, 乡镇卫生院完成改建, 实现村村有卫生所、计生室、合格药房、接诊室、治疗室, 基本卫生医疗设备齐全;五保户供养率、特困户救助率达到100%,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实现全覆盖。
㈤村务管理规范有序新建改建了30个村级组织活动场所, 69个村达到了“五个好”的标准, 建成市级“五好标兵”村党组织9个、县级“五好标兵”村党组织13个, 村务公开率保持在100%。试点村党支部创建为“五好”班子, 村民委员会工作制度、村务公开制度、民主议事制度等健全规范。共青团、妇联等组织健全, 作用发挥良好。建立健全群防群治的治安防控体系, 达到了“平安乡村”标准。
㈥精神文明稳步推进2006年以来, 创建国家级文明村1个, 省级文明村1个, 市级文明乡镇2个、文明村5个, 县级文明村48个。“和谐家庭”、“和谐村组”、“和谐村镇”创建参评率达95%, 法律普及率达到100%。
二、重点任务完成情况
㈠突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发展新产业依托皋兰地处两大城市的区位和相对优越的水土光热资源优势, 按照“服务城市、提升农业、发展农村、富裕农民”的思路, 推进农村经济结构调整, 大力发展现代农业, 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 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一是抓调整, 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按照调优、调特、调大、调强的原则, 做大做强高原夏菜、皋兰西甜瓜、种草养畜等优势主导产业, 做优做特红砂洋芋、皋兰金枣、和尚头小麦、软儿梨等特色产业, 积极培育发展玉米制种、花卉种植、水产养殖等新型产业, 推进农业由种粮向种菜、一茬向多茬、露地向设施、低效向高效转变。2008年全县设施农业面积达到0.12万公顷, 高原夏菜面积0.59万公顷, 西甜瓜面积0.31万公顷, 皋兰金枣面积0.37万公顷, 红砂洋芋面积0.27万公顷, 玉米制种面积0.03万公顷, 畜禽存栏48.65万头 (只) , 特色优势主导产业种植面积达到1.65万公顷, 占全县总耕地面积的58.3%。初步形成北部农牧结合区、中部特色产业区、南部生态农业旅游观光区的布局, 粮经比例由54:46调整为45:55。特别是把发展日光温室、高架大棚作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中之重和战略任务来抓, 精心打造什川-石洞-西岔百里万亩绿色农业长廊和阳洼窑千亩高新农业示范园区。试点村普遍培育了1个~2个特色优势主导产业, 三年新增日光温室、高架大棚100.67公顷, 占全县面积的18%。
二是抓龙头, 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按照“抓龙头、育产业、带基地、创组织、建队伍、抓市场、增效益”的思路, 先后引进双龙、万和、延祥、同泰等农字牌龙头企业22家。依托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各类协会和农民经纪人队伍, 积极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保鲜、贮藏和运销业, 拉长产业链条, 促进产销对接, 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目前, 全县各类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累计达58个、会员10627人, 培养农民经纪人619人, 其中试点村龙头企业7家, 农民合作经济组织28个、会员3660人, 培养农民经纪人126人, 分别占全县的31.8%、48%、34.5%和20%。新组建的“碧玉高原夏菜”、“金园西甜瓜”等10家专业合作社, 覆盖全县7个乡镇45个行政村, 吸收股金21万元, 发展合作社成员1860人, 成为全省首批依法登记注册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全县订单农业面积由2005年的0.33万公顷发展到了2008年的0.73万公顷, 翻了一番;无公害农产品认证面积由2005年的0.46万公顷发展到了2008年的1.4万公顷, 扩大了3倍。
三是抓服务, 强化农业技术保障。建立县乡农技人员驻村包点、科技指导直接到户、良种良法直接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的农技推广机制, 引进和推广新技术10项、新优名特品种80多个。实施农村信息化工程建设, 开通“农技110”和“12316”三农服务热线, 为71个行政村配备了电脑, 搭建县乡村对外互联互通的信息平台, 为农业产前、产中、产后提供及时有效的服务。试点村农业科技培训率达80%以上, 户均掌握1-2门农业生产技术, 良种良法推广率达98.1%, 机械化耕作率达42.6%。
四是抓输转, 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把劳务输转作为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渠道来抓, 县乡两级成立了新农村劳动力培训协调领导小组和培训服务机构, 强化外出务工人员的技能培训, 建立稳定的务工渠道和基地, 为外出务工人员提供全方位的就业指导、政策咨询和法律服务。印发内容全面、信息量广的《进城就业100问》、《农民工就业指导》等免费教材, 在北京、青岛、新疆等地建立了45个稳定的劳务基地, 劳务技能培训率达80%以上, 年输转劳动力达到3万人次, 劳务收入过亿元。试点村外出务工和从事非农产业的占总劳动力的40%, 劳务收入占总收入的46%。
㈡突出改善村容村貌和人居环境, 建设新村庄按照“完善配套设施、夯实生态基础、改善村容村貌”的思路, 围绕群众基本的行路、用水、用电、通信等, 狠抓基础设施建设。
一是建设安全实用新农宅。试点村新建住房的农户, 统一建设区域、统一规划设计、统一招标施工、统一配套水电路基础设施, 建造安全、美观、实用、经济的住房。其它村按照县、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按要求和标准建设、改造住宅。2006年以来, 11个试点村累计新建复式楼房、平顶房、砖瓦房等新农宅330户。
二是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全县铺设人饮安全管网12处、177公里, 覆盖31个村, 受益群众7万多人;破解季节性供水对发展设施农业的瓶颈制约, 加大蓄水塘坝建设力度, 新建长川、老鹳、和平等蓄水塘坝27座;完成三期耕地占补平衡项目面积621.47公顷, 改造中低田0.13万公顷, 改良土壤0.08万公顷;完成农村电网改造升级, 实现城乡同网同价;完成乡村公路拓建改造69条479公里;建成“一池三改”沼气池5400座、改厕1500户, 农村基础设施条件显著改善。11个试点村累计铺设人饮安全管网23.2公里, 改造电网25.6公里, 硬化村庄道路24.2公里, 建成“一池三改”农户1775户。
三是优化农村人居环境。以“三清” (清院落、清垃圾、清路障) “三改” (改厕、改圈、改厨) “三整” (整屋顶、整墙面、整管线) “三化” (庭院绿化、道路绿化、村庄绿化) 为主要内容, 制定《皋兰县群众性环境集中整治活动实施意见》, 坚持不懈地每月10日组织开展全县群众性环境集中整治活动。试点村垃圾堆放、街道清扫等环境整治措施列入村规民约, 主干道架设路灯, 村公共场所修建公共厕所, 整治小街巷150公里, 绿化植树55.9万株, 通村道路两侧、村内房前屋后基本实现了绿化美化, 人居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㈢突出提高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 培育新农民从教育、引导、培训等关键环节入手, 着力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一是提高文化素质。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 坚持提高农民素质从基础教育抓起, 合理调整农村中小学布局, 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让更多的农村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去年以来, 共兑付“两免一补”资金1175万元, 为1120多名贫困生发放生源地助学贷款1184万元;投入农村中小学危改资金2842万元, 修建校舍4.16万平方米, 撤并农村学校17所, 建成农村寄宿制中小学11所、光彩小学10所。小学普及率和中学普及率达100%, 全县农村中小学入学率、巩固率均达100%。
二是提高技能素质。通过“绿色证书工程”、“阳光工程”、“雨露工程”等, 整合农牧、扶贫、科技、职教和劳动就业等机构的培训资源, 加强对初高中毕业生、农村青壮年、贫困家庭“两后生”的劳动技能、实用技术和政策法律等的教育培训, 使更多的农民由种养型向务工型、工商型转变。2006年以来, 共举办实用技术、政策法规、务工常识等面向农民的各类培训126期12300人, 有近2000农民获得绿色证书、565名农民获得技术职称、1000多农民拥有特有工种职业资格鉴定证。
三是提高思想素质。针对农民中普遍存在的思想保守、观念落后、小富即安等的实际, 先后组织33批次1200人次的科技“明白人”、产业带头人等到发达地区和周边县区学习取经;邀请农技专家、科技特派员等深入村社送科技、送法律、送政策、送文化;组织致富能手、种养大户、产业带头人等到各村巡回宣讲。通过实地观看、学习技能、算帐对比、用身边的事教育身边的人等一些管用的办法, 转变广大农民群众的思想观念, 增强他们的发展意识、市场意识和竞争意识。
㈣突出创建平安文明和谐乡村, 塑造新风貌把解决好民生民利问题作为构建和谐乡村的一项重要内容和根本任务, 贯穿于各项工作的始终。
一是深入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以品牌创建、典型创建、文化创建、和谐创建为载体, 从村庄、企业、家庭等基层单元抓起, 制定并倡导《皋兰县村规民约》、《皋兰县村民道德“十不”》等一系列思想道德规范, 广泛开展文明村镇、文明生态村和文明农户、五好家庭、好公婆、好儿媳等群众性创建活动。2006年以来创建国家级文明村1个, 省级文明村1个, 市级文明乡镇2个、文明村5个, 县级文明村48个。先后完成了53个村的“农民健身工程”, 9个文化资源共享工程和2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 建成18个“农家书屋”, 为11个试点村和7个乡镇配备了体育健身设施。
二是积极发展社会事业。先后建成标准化村卫生所67个, 充实乡镇和村级专业医务人员412名。巩固发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成果, 启动农村特困群众医疗救助试点, 全县农民群众的参合率达93.7%, 2006年至今累计支付医疗补助和体检费1408.48万元, 被评为全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先进试点县。加强县、乡、村三级文化网络体系建设, 充分发挥乡村文化阵地的作用, 组织农民群众开展以兰州鼓子、兰州太平鼓、秦腔、剪纸等为主要内容的地方特色民间文化活动, 丰富农民群众文化生活。试点村成立了文明社、红白理事会等10个农村文明组织。2006年以来, 先后完成了53个村“农民健身工程”, 9个文化资源共享工程和2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 建成18个“农家书屋”, 为11个试点村和7个乡镇配备了体育健身设施。
三是促进农村社会和谐发展。启动农村特困群众医疗救助试点工作, 提高困难群众的生活保障能力, 以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为基础的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形成。三年共建成“五保户”住房207户, 发放农村五保供养补助123万元、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391万元;启动投资180万元的县城综合福利院建设, 完成50户贫困残疾人危房改造工程。落实农村“两户”养老储蓄、二女结扎户奖励、计生家庭特困救助等资金142万元, 农村计生率96.18%, 人口自增率控制在5.85‰以下。基本实现了确保每个村民有饭吃有衣穿有房住、每个困难家庭子女都有受义务教育的机会、每个考上大学的学生不因贫失学、每个困难家庭患病者得到基本医疗救助、诉讼困难的群众得到及时有效的法律援助的“五个确保”。
四是切实维护农村社会稳定。深入开展“送法下乡、法律进村”和“政策法律进农家”等活动, 建立乡镇矛盾纠纷调解中心, 开展机关干部下基层排查调解矛盾纠纷和县委书记大接访活动, 协调处理农民群众的各种利益关系。加强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遏止“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 杜绝重大刑事案件发生, 农村呈现出安居乐业的和谐景象。
㈤突出改革创新, 建立新机制深化农村各项改革, 推进机制体制创新, 不断增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活力。
一是建立农村基层管理新机制。积极推进以乡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县乡财政管理体制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综合改革, 特别是把乡镇机关内设机构统一整编为“一委、一部、一办、四中心”, 进一步把乡镇职能由行政管理为主转变到增强综合服务上来。
二是深入推进农村配套改革。适应特色优势种养产业规模化、设施化要求, 遵循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 建立完善土地使用权依法流转新机制, 推进农业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经营。近年来, 采取反租倒包、二次流转等方式, 流转土地200公顷以上, 建成日光温室2000座, 为设施农业发展创造条件。加快农村金融改革步伐, 调整农业信贷结构, 加大对农业的信贷投入。目前, 共创建信用村51个, 信用农户2555户, 三年累计发放贷款2.4亿元, 有效解决新农村建设资金瓶颈问题。
三是探索建立乡村治理新机制。建立健全以村民“一事一议”为主要形式的村级民主决策制度、以村民代表会议为核心的民主管理制度、以党务村务公开为主要内容的民主监督制度。探索支部、村委会与产业协会等新型经济和社会合作组织多位一体的运行新机制, 逐步把当前以乡镇行政管理、村社自治管理为主的治理方式, 转变为以市场为基础、以服务为重点、以各类社会组织为主体, 行政管理、村社自治和社会组织共同参与、有机结合的乡村治理新机制, 不断提高乡村社会管理水平。
㈥突出能力建设, 创建好班子紧紧抓住提高引领发展能力这个重点, 创新工作思路、工作方法和工作载体, 加强基层组织建设, 为推进全县新农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一是强化教育促提高。充分发挥县乡党校、70个行政村远程教育平台和县乡村文化站所等的阵地作用, 利用党课、职业课、田间课三个课堂和户代表会、党员大会、两委会三个会议, 采取集中培训、技能专训和选送学习多种方式, 加强农村党员干部的思想观念、理想信念和基本技能的教育培训, 使基层党员干部成为了新农村建设的中坚力量。
二是强化功能促服务。把两委班子强不强作为确定试点村的重要条件。全面推行“公推直选”、“两推一选”, 使一批致富能手、群众威信高的优秀人才进入了村两委班子。适应农村经济社会加快发展的需要, 在产业链、致富项目、合作组织中建立党组织, 推行村两委班子成员与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等间的相互交叉任职, 增强基层组织服务发展的能力。全县28名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与协会会长实现了“一肩挑”。采取财政投一点、党费拿一点、乡镇筹一点, 投资500多万元新建、改建、维修设施配套、功能完善的村级阵地46处。县上每年为各村解决办公经费2000元, 年终为每名村干部发放补助500元, 切实解决村社干部的实际困难和问题。
三是强化制度促规范。根据全县农村基层组织工作的实际, 健全党建工作指导员、村民代表会议、村民代表议事日、民主评议村组干部、两兼任一体化、县乡村互联互动、党务村务公开、村组干部兼任、培养致富带动明星户和明星党员等10项村级组织管理制度, 完善村级组织“两委”联系会议、村民代表会议、财务管理等21项工作制度, 促进了村级组织建设管理的规范化、法制化。
三、做法和经验
为了确保新农村建设的各项工作能够落到实处, 结合县乡村实际, 采取六项有针对性的措施来推动工作落实。
㈠强化组织领导, 安排部署到位及时成立了由县政府县长任组长、县委副书记任常务副组长、四大班子分管领导任副组长, 发改、农牧、交通、民政等44个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全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 定期研究部署新农村建设的重点工作、重大事项和突出问题。在全省第一个设立新农村建设办公室, 具体负责全县新农村建设的日常工作, 各成员单位、各乡镇也成立了专门的组织机构, 试点示范村“两委”班子集中精力抓好组织实施。全县形成条块联动、上下一心、主抓靠县、落实在乡、行动在村的工作格局。
㈡注重规划先行, 工作思路到位立足农业小县、工业弱县、资源贫县、财政穷县的基本县情, 确定了解决农民干什么事情、住什么地方、做什么人三大主题, 大力破解民生、民安、民主、民和、民魂五项命题, 突出发展新产业、建设新村庄、培育新农民三个重点, 努力实现“五新一好” (发展新产业、建设新村庄、培育新农民、塑造新风貌、建立新机制、创建好班子) 目标的新农村建设思路。编制了《皋兰县新农村建设规划纲要》和十二项专项规划, 对新农村中长期建设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和5大类20项具体要求。对全县71个行政村分五个批次进行建设, 第一批次建设阳洼窑、砂岗、上车3个村, 第二批次建设河口、岘子、涝池、兰沟等12个村, 第三批次建设中窑、九合等21个村, 第四批次建设蔡河、山字墩等21个村, 第五批次建设涧沟、丰水、赵家铺等14个村, 因地制宜地打造特色产业型、生态示范型、文化旅游型、工业主导型、三产服务型新农村, 力争一年突破、三年见效、五年变样。
㈢强化宣传教育, 舆论引导到位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作用, 多角度、多层次地宣传全县新农村工作的建设成效和典型经验;整理编发《工作简报》130期, 及时反映全县新农村建设的工作动态。制作了新农村建设专题片, 在县有线电视台开设《建设新农村专栏》, 播出16期;统一制作下发宣传资料1.5万份、宣传画册2900份, 乡村制作固定宣传栏 (墙) 980块, 各试点示范村制作各种知识宣传栏 (墙) 330块, 宣传横幅120余幅, 大张旗鼓营造了建设新农村的浓厚氛围。
㈣强化机制保障, 落实责任到位将新农村建设纳入目标管理, 层层签订责任书, 作为年度目标考核的重要内容, 与领导干部选拔使用相挂钩。建立和明确县委县政府是领导主体、县直主管部门是服务主体、乡镇党委政府是责任主体、村级组织是建设主体的工作责任, 实行县委常委联系乡镇、县级领导和部门包村、企业扶村、乡镇领导驻村指导工作, 构建了齐抓共管的整体联动机制, 确保了各项工作级级有责任、件件有人抓。26个县内外企业从良种良法、劳务输转、公益设施等方面对新农村建设进行帮扶, 累计投入资金245.2万元。
㈤强化资源整合, 各项投入到位制定实施了《皋兰县关于优化职责、整合资源、集中力量推动新农村试点示范村建设的办法》、《皋兰县关于新农村建设整合资金集中使用的办法》, 按照“用途不变、渠道不乱、集中使用、各记其功”的原则, 每年对全县“三农”和社会事业各类项目资金进行有效整合, 重点投向试点示范村, 集中财力、物力、人力办大事, 做到试点一个、成功一个、带动一片。2006年以来, 共整合各类项目资金4.52亿元, 其中试点示范村1.28亿元。试点示范村争取省市级专项补助2014万元, 部门整合5329万元, 引进产业化龙头企业10户、投资2.2亿元, 带动农户1200多户, 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了有力的资金保证。
㈥强化督促检查, 落实奖惩到位制定《皋兰县农业项目建设与产业化发展奖励暂行办法》、《皋兰县新农村建设奖励办法》、《皋兰县农业科技推广奖励办法》等奖励措施, 从项目支撑、资金扶持、信贷支持、土地利用、招商引资方面提供优惠和奖励。三年来, 县上每年拿出30万元, 重奖新农村建设、农业产业化发展等方面贡献突出的乡镇、部门和基层干部。对新农村建设中投入不到位、责任不明确、工作不落实的单位和个人, 从严处罚, 充分调动了各方面参与新农村建设的主动性、积极性。
三年的试点工作, 为今后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提出了许多启示, 我们深刻体会到:新农村建设必须坚持把发展农村生产力放在首位, 切实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促进经济快速发展、农民持续增收;必须坚持以科学规划为先导, 不断改善农村基础设施、社会公共服务设施和生活环境;必须坚持从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出发, 因地制宜、量力而行, 切实让农民得到实惠;必须坚持依靠群众、发动群众、引导群众, 充分调动农民建设新农村的积极性;必须坚持以政府引导为关键, 引领和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新农村建设;必须坚持以创新机制为动力, 推动各项要素有序流动、各项工作规范开展, 确保新农村建设的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
经过三年的探索与实践, 皋兰县的新农村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但也存在建设资金缺口大、产业化发展水平不高、农民思想观念落后保守、体制机制不健全等一些突出问题和困难。这些都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加以解决。
四、巩固试点成果的措施
㈠强化规划制定, 明确目标定位坚持用科学的规划引领新农村建设, 从乡镇和各村的资源条件、区位交通、发展基础、人力状况等实际出发, 广泛征求各方面的意见建议, 准确定位拟建新农村的发展思路、方向和目标, 精心制定产业发展、村庄建设、新农民培训等专项规划, 确保规划科学合理、切实可行、不走弯路。
㈡强化基础建设, 夯实硬件设施进一步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 采取向上级争取、融资、借贷、捐助等多种形式, 多方筹措新农村建设资金, 解决好与农民生产生活系系相关的行路、用水、供电、住房、就医、上学等基础建设, 突破发展生产中的一些瓶颈制约, 打牢新农村发展的基础。
㈢着力发展生产, 建设现代农业按照现代农业市场化、产业化、标准化发展的要求, 充分发挥比较优势, 突出区域特色, 推进产业合理分片布局, 积极开发名特优新产品, 大力发展日光温室、高架大棚等科技含量高的设施农业, 不断提高农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 做大做强、做优做特一批特色优势主导产业, 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㈣注重农民培育, 强化人力支撑进一步加大新农民的培育力度, 积极探索“订单式”培训的新路子, 使新农民的培育有专业的培训机构、可靠的输转基地、安全的务工保障、稳定的收入来源, 推进职业技能培训专业化、经常化、规范化。发挥行业协会、合作组织等的作用, 积极为企业等用人单位和农民牵线搭桥, 进一步拓宽农民就业的门路。
“自从开始‘两争一迎’,我们的生活环境好了、干净了,我们居住的环境不比城里差!”余关乡报摊村村民孙国红自豪地说。所谓“两争一迎”,即指争做文明市民、争创卫生城市、迎接全国农运会。事实上,报摊村的变化只是内乡县余关乡“两争一迎”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实现村庄“华丽转身”的一个小小缩影,全乡开展“两争一迎”后,新农村正呈现出一张张美丽画卷。
余关乡的新农村建设成果写在了乡长张新炜喜悦的脸上。
打好基础 精心布局示范区域
张新炜坦言,在推进新农村建设中,余关乡乡党委政府从乡情出发,展开了从县城到农村、从管理到技术、从专家到老百姓等多层面的调查研究。经过紧张周密的研究分析,余关乡科学选定了四个集中连片整治的区域:余关村商贸新区、麦山村新农村建设试验区、报摊村小集镇建设试点区以及黄楝村生态建设旅游示范区。
黄楝村生态建设旅游示范区是余关乡养殖业主产区,连片整治可以推进村庄及农业面源污染的治理,促进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及农产品产量的增收和质量的升级。牧原养殖与浩林果业的联合,使养殖的排污无后顾之忧,从而提升了养殖无污染、种植有机化的农字品牌,也在一定程度上推进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增收。
示范区域的选择不但体现全乡的区域细分,更体现了农村环保长远工作战略。连片示范区域包括丘陵、水库以及浅山,这将有助于探索形成特色经验和模式,从而可为下一步在全乡范围内逐步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和农村新农村建设做好铺垫。
典型示范 探索新型发展思路
张新炜介绍,自新农村建设相关工作开展以来,余关乡立足地方特色和优势,因地制宜,探索新思路、新特色,形成了新亮点。
在报摊村仓房组,道路两旁各种苗木和果树林立,家家户户门前几乎都栽种着软籽石榴;农户院内,院里屋内干净整洁。村子里每家都有沼气池,村民将生活垃圾、污水、人畜粪便等倒入沼气池,并利用发酵出的沼气做饭,而沼液和沼渣则用来做果树的肥料,有效化解了环境污染。
在典型示范的带动下,子育村、黄楝村围绕带驹河水库资源保护,切实加强带驹河流域污染控制,探索污染治理新技術,开展循环种养,建设带驹河水库生态循环农业,初步形成以村庄整治促进农业生产结构调整及水质保护的治理技术和管理体系。沿河农民还开办农家宾馆,让城市人玩在农村、游在农村、消费在农村、放心在农村,增加农民收入,拉动第三产业链条。
创新机制体制 改革之效日显
创新体制机制是新农村工作的重点。张新炜介绍,在工作过程中,余关乡党委提出“推进示范工作必须坚持改革创新,在推动体制机制创新上下功夫”,并从以下两方面进行创新改革:
第一,项目捆绑整合创新。余关乡充分发挥空心村整治项目资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整合涉农项目资金进行“捆绑使用”,实现农村连片整治项目与基本农田改造、农村新能源开发、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现代化项目相结合,整合项目、聚集资金、集中成片、整体推进,从而充分发挥了资金的核变效应。
第二,多元化资金投入机制创新。在集镇开发、拉大框架上,余关探索政府主导、农民主体、社会力量参与的多元化投入机制,鼓励企业家“回报家乡”,做到了国家投入与村里先富起来的“能人”、“企业家”等比例配套投入资金,共同开展连片示范工程建设。如今,投入资金3000万的第一批商贸房主体已经拨地而起,后期绿化也正在紧张有序进行。
一、基本情况
我镇属城关镇,镇区面积270平方公里,辖6个行政村、8个居民委员会,总人口5万余人,由汉、哈、维、回等8个民族组成。其中农业人口1.48万人,有耕地2.45万亩,草场29.15万亩。
六届五中全会做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部署,我镇从自身实际出发,通过理
清发展思路,转变政府职能,优化发展环境,促进了城关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和谐文明,在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上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
二、新农村建设规划情况
一)指导思想: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目标,以增加农民收入和提高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为目标,以增加农民收入和提高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为重点,加快业优化升级,构建现代化产业基地,全面实施富民强镇战略,搭建长期稳固的经济支柱,构筑和谐、文明、富裕的新源镇。
二)努力方向:
1、发展壮大三大产业即:房地产业、城效副食品产业、奶业。
2、做大做强六个基地,实施“一村一品”战略,即:蔬菜基地、花卉苗木基地、生猪养殖基地、育肥基地、养禽基地、奶业基地。
3、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递增6.8,住房面积增加25-10平方米,生活水平明显提高。
4、文明村镇创建活动达100,“十星级文明户”达80以上。
5、村级水网和绿化建设全面覆盖,环境卫生整洁舒适。
6、“一事一议”管理民主。
三)“十一五”期间阶段性标准情况
1、加强农牧民文化素质和科技文化水平的学习和普及,每年按20的比例增大,5年后普及率达100,掌握2-3门新技术,农牧民素质明显提高,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
2、每个村的支柱产业实现,发展潜力明显,农牧民生产收入保障,生活宽裕。
3、村容村貌明显改变,文明程度已经提升。
四)农牧民群众对新农村建设的想法
1、国家投入,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如:道路、水利投入。
2、引进经济支柱产业,壮大集体经济和个人收入。
3、丰富文化娱乐活动,加强教育设施投入。
4、解决养老、就医、子女上学的问题。
五)五年内村容村貌、住房标准:
现状:脏、乱、差普遍存在,土房、危房、老砖房较多,人均住房面积在10-15平方米。
措施:
1、完善小康村、整体推进,逐步从城镇中心向四面延伸,加强中心区道路,水网、环境卫生建设,5年内,3个小康村道全部硬化,水网设施齐备,其余3个村道柏油化,确保村道平坦,绿化覆盖率达40以上。
2、结合抗震安居工程,对所有土房,旧房改造,统一规划,人均居住面积达到21.5平方米。
六)小康村建设
1、完善小集体阵地建设,配齐配优现代化办公设备。
2、壮大、稳固小康村“一村一品”的产业。
3、把农村清洁能源工程,抗震安居工程,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家庭文明工程全面普及。
二、发展农业农村经济,促进农民增收。
一)镇经济发展状制约因素:优势、潜力
现状:2005年末,生产总值6.4亿元,年均增长22.6,第一产业总产值5049万元,年均增长9.5;二产:3169万元,年均增长21.4;三产18474万元,年均增长12.18,牲畜存栏数为58639头(只)。五年来,共招商引资1.6亿元。
制约因素:
1、缺乏资金投入;
2、农牧民文化素质低;
3、信息面窄,科技服务水平低。
优势和潜力:
1、城镇地缘优势;
2、水土、草场、牲畜优势;
3、基础设施、配套设施已已具基础;
4、二、一产业、人力资源丰富。
二)今后发展思路、目标、计划、措施
思路:发展壮大三大产业(房地产业、城郊副食品、奶业),做大做强六个基地(蔬菜基地、花卉苗木基地、生猪养殖基地、育肥基地、养禽基地、奶业基地),实现两大突破(农村经济和劳动力转移)。
措施:实施“一村一品战略”。
一是蔬菜产业建设,在规范一村温室蔬菜基地建设的基础上,采取土地置换等手段,通过政府担保小额贷款和组织专业经济合作组织的形式,吸引懂技术、会经营的种植户前来投资,使别斯托别村温室蔬菜种植达到1000亩以上,团结村陆地蔬菜种植面积达到5000亩,蔬菜供应量不仅要满足本县的需求,还要引进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栽培技术,在蔬菜品质上作文章,创出自己的品牌,打入全疆的市场;
二是做好产业结构调整,以二村和六村为重点,大力发展农区养殖业,提高土地利用率,要通过政府引导、典型示范,大力发展农区畜牧业,到2010年达到每亩地2只标准畜,农区牲畜达到5万只;
三是发展奶业产业带,在现在已经形成的沿316省道“两点一线带全面”的奶业产业带的格局下,通过与企业合作,成立专业合作组织,引进优良品种,规范产业带
建设,提高产业化水平,把玉什布拉克村建成全县的奶源基地;
四是培育、扶持养殖大户,建立“产、供、销”一条龙服务的专业育肥公司,形成以托海村为重点的育肥产业带;
五是以五村为重点,加大生猪养殖基地建设,在家庭养殖的基础上,真正把养猪协会的作用发挥起来,通过与县外公司行业联合,创办产品深加工企业,拓宽市场,年出栏生猪达到2万
头以上;
六是发展花卉、苗木产业。完善协会功能,把种植户全部纳入协会之中,由懂技术、会经营的能人领办企业,规范市场,提高建设水平和档次,通过政府高位推动,扶持本地产业优先发展,畅通销售渠道,力争基地面积达到1000亩。
七是发展养禽业。依托市场需求,在四村鼓励扶持农户发展养禽业,重点做好疫病防治工作,增强养禽业抵御风险的能力。
目标:到2010年,实现工农业总产值29066万元,年均增长18.2,其中,一产总产值8515万元,年均增长9.5,二产总产值20551万元,年均增长17.1,三产总产值 12.58亿元,年均增长20.3,农民人均纯收入4748元,年均增长7.2。
2、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城乡一体化、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情况
措施:
--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和规模化。全面普及农业标准化生产技术,组织农民按标准生产。加强兵地联合共建,聘请外地种植能手,引进先进种植技术,发挥典型示范带动作用,提高大宗作物单产,增加亩收入。养殖业标准化水平大幅度提高,依托牧民定居点建设,引进先进的管理经验和养殖技术,发展种养业大户、家庭农场和现代饲养场,扩大经营规模,降低生产成本,实现规模效益。“十一五”期末,全镇实行多种形式规模经营的农户占50以上,力争规模化养殖比率达到60以上。
--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在扶强扶壮现有产业建设基础上,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利用资源优势引进外地资本参与我镇农村经济建设,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大力发展农畜产品精深加工,延长产业链。坚持不懈地推进专业化、区域化、标准化基地建设,为龙头企业提供稳定的原料供应。
--继续推进农产品优质化。加快蔬菜基地优质品种的引进和推广,大幅度提高农产品的优质化率,大力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
--大力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创新农业科技推广形式,重点推广先进实用农业技术,搞好良种繁育与推广、农作物标准化种植以及科技入户等项目。重点建设3个县级科技示范园区(别斯托别村蔬菜种植、卡普河阿吾孜村养禽业、玉什布拉克村奶牛养殖)。
--积极发展循环农业。坚持资源开发与节约并重,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新农村。重点推广以沼气为纽带的生态家园富民工程。到“十一五”期末,全镇农村沼气“一池三改”项目,建成生态家园示范村2个、示范户500户。
--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全面推进劳务对接,坚持异地就业、小城镇吸纳、开辟新产业三路并举,加快推进农村劳动力由第一产业向二、三产业转移,拓宽农民的就业空间和增收空间,壮大劳务经济。到2010年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率达到70以上。一是强化劳动力培训。以国家“阳光工程”为载体,积极与教育、劳动保障和人事部门配合,发挥职农广校、农职高中等培训基地作用,有组织开展引导性和技能性培训。二是建立劳务输出基地。重点建立输出基地。同时扶持本地劳动密集型企业和农副山特产品深加工企业,增强就地转移吸纳能力,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三是抓好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工作,完成培训6000人、转移10000人的目标;抓实抓紧实施农民素质培训工程,引导农民加快由体力型劳动者向技能型、专业型、知识型劳动者转变。
3、根据实际,我们目前储备的经济发展项目有:三大产业(房地产、城郊副食品、奶业)、招商引资的平台(新城区开发项目)、生态旅游(卡普河阿吾孜村生态村建设项目)、潜力巨大的农区畜牧业。
三)加快城乡一体化,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情况
现状:我镇有农业人口1.4891万人,其中汉族人口6037人,有农业劳动力7281人,其中妇女占3420人,每年转移的劳动力6000人。
措施:
1、外出务工(劳动输出);
2、本地发展二、三产业;
3、参与城镇化建设(修路、渠、建筑市场)。
四)储备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项目
1、房地产业;
2、城郊副食品加工业;
3、奶业;
4、生态旅游业;
5、养殖、育肥业。
五)农民增收情况
全镇农民1.48万人,2005年人均收入3428元,至2010年,农民人均收入达4748元,年平均递增6.8。
人均增收300元的分解落实及采取的措施。
现状:到2005年,我镇农牧民人均收入为3428元。
目标:目标:生活宽裕改善农牧民生活水平。到2010年,农民人均收入达到4748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递增6.8,其中非农产业收入达到35以上。加强对农业和农民的支持保护,农民负担进一步减轻,生活比较宽裕,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全面建立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做到应保尽保。积极推进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提高救助比例和标准,防止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逐步形成农民个人缴费、集体补助和政府补贴相结合的养老保险制度。
措施:新源镇共有农业人口14800人,经我们测算2006年预计总增收450万元,人均增收302元。现分项计算如下:
(1)通过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引进推广新品种,发展特色农业种植,扩大复播、蔬菜种植面积等科技措施实现农业增收103万元,人均增收70元。
(2)结合城镇地缘优势,加强奶业基地、生猪养殖基地规模,实现畜牧业增收125万元,人均增收84元。
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情况
现状: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争创文明村、文明户。目前镇政府被评为州级文明单位、自治区卫生红旗单位,镇二中被评为州级文明学校。据统计,截止目前全镇共有6个村8个社区被自治区、自治州、县授予文明单位、的光荣称号。五年来,先后完成6个行政村新村规划,扎实推进改旧建新工程,村容村貌明显改观。其中,投入40万元新建了别斯托别村农牧民文化活动中心、投入33万元对5个村办公阵地进行了新建与维修。共拆除旧房76座,改造危房90栋、改厕13座,新建房屋76座4560m2,绿化18000亩。
目标及措施:
发展农村教育事业。整合农村教育资源,推进集中办学,不断改善农村办学条件。巩固提高农村教育“普九”成果,45周岁以下的青壮年农民具有非农产业技能;农村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网络功能进一步完善,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95以上;卫生村达标率100。发展农村文化体育事业。鼓励扶持农民建立文化大院、文化室、图书室等,开展群众喜闻乐见文艺活动,丰富农民文化生活。树立起一批有影响的农村文化专业户。“十一五”期末,全镇农村有线电视入户率达到100%,广播要在各村响起来。深入开展“文明村镇”创建活动和“十星级文明户”创评活动,塑造农村新风貌。
2010年,全镇农村“十星级”文明户达到60。争取创建1个自治区级文明村标兵,2—3个州级文明村。发展家庭经济和创建学习型家庭相结合,树立6个“美在农家”创建典型。加强农村团组织建设,每村组建一支青年志愿者服务队,积极参与文明村创建活动。
不断增加投入,加强镇卫生院为重点的农村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健全村级医疗卫生服务和医疗救助体系,做到常态化,重实效。加强农村计划生育服务网络和设施建设。继续推行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稳定农村低生育水平。建立并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十一五”期末,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95以上。农民就医基本实现小病不出村、常见病不出镇、大病不出县。
五、强化村务公开,实现管理民主
现状:
——管理民主,实施村民自治和“一事一议”制度。通过实施“一事一议”和“村务公开”,村民自治机制进一步健全,民主管理规范有序,形成家庭和睦、团结友善、勤俭自强、诚信守法的新风尚。农村基层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不断增强,农村社会和谐稳定。多年来,我们把落实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做为融洽党群干群关系的重要内容,并结合城关实际,实行了“村帐民理镇管、组财民理村管、三书一单理财、印章把关”的村级财务管理制度。各村成立了村民理财小组,对各村财务进行监督审查;镇审计办每月集体进行汇审入帐,并经常进行审计监督。
目标及措施:
实行民主化管理,通过完善“一事一议”和村务公开等制度,保障农民依法行使民主权利,健全村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使各村集体经济在20万元以上,建立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
加强民主制度建设。认真落实村务公开和民主议事制度,全面实施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让农民群众真正享有知情权、参与权、管理权和监督权。开展“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示范单位”创建活动。2010年,全镇所有村达到示范单位标准,进一步提高村务公开民主管理水平。
加强法制教育。以“四五”普法活动为契机,深入开展农村普法教育,教育和引导农民学法、知法、懂法、守法,增强法制观念,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到2010年举办农村普法培训班60期,培训人员4500人(次)。开展创建“民主法制示范村”活动,到2010年创建率达100。加强农村社会治安,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责任制,构建农村治安防控体系,开展创建“平安村镇”、“和谐村镇”活动,坚决扫除“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反对封建迷信和非法宗教活动,创造农村安全祥和、农民安居乐业的社会环境。到2010年全镇州级以上安全村达到100。
【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整体规划】推荐阅读:
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汇报07-19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07-26
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06-26
强化农村药品监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10-11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心得体会07-14
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施方案06-27
村企联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探索09-18
申论——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思考09-24
新农村建设与社会主义形势与政策10-01
努力建设和谐稳定的社会主义新农村10-09